时间:2023-06-16 16:46:2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财务报表资产质量分析,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财务质量是现代企业管理整体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促使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对其高度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管理理念的创新,为企业财务质量分析提供了环境和技术支持,也为企业运营提供决策支持创造了条件。
一、企业运营与财务质量分析
财务质量分析是企业运营的必然结果。研究企业财务质量就要明白企业是如何运作以及在企业运营中涉及到哪些财务分析?进而厘清财务质量分析与企业运营的关系。
企业财务质量是指企业财务资源及其产生的财务效果满足企业发展战略和运营目标需求或潜在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的质量。财务质量一般包括资产的流动性与资金的安全性、运营业绩的增长性与收益的真实性,以及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等,具体包括资产质量、资本结构质量、利润质量、现金流量质量、企业持续运营能力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企业运营的机理,就是将企业运营活动中有关企业理财战略、价值链和企业风险管理、运营活动以及与财务报表的关系、对现金流的影响通过企业运营三大活动(筹资、投资、理财)和财务报表等总体表现出来,如图1所示:
从企业运营机理模式图来看,企业运营以追求企业六大关系人价值最大化为目标,通过企业三大活动对三大报表进行分析,从报表项目出发对企业财务质量进行分析,透视企业运营质量,解决企业在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加速企业运营循环。
企业运营机理模式图反映了企业运营的基本内涵。对于企业运营者而言,首先要考虑如何取得资金,以及资金如何使用,它涉及到企业筹资渠道和资产结构分布,即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内容;其次是组织生产并实现产品的销售,反映企业在一个会计年度的盈利或亏损状况,形成利润表;最后,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会计期间内筹资活动、投资活动与运营活动等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产生影响的会计报表,综合反映现金的流入和流出,动态反映现金的变动情况,以供企业运营者决策参考并制定企业策略。
二、资本结构质量与资产质量分析
(一)资本结构质量分析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权益资金和负债资金结构与数量的对比关系,资本结构质量就是资本结构与企业当前及未来运营和发展活动相适应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方向。从运营实务上分析,资本结构质量好的企业,应当是融资和偿债能力较强、杠杆比率合理、资产报酬率高于平均资本成本。因此分析资本结构质量就要研究资本成本和资产报酬率的关系;研究资金来源的期限构成与资产结构的关系,避免“短融长投”;研究财务杠杆、财务风险以及企业未来融资要求与未来发展相适应的关系。
研究资本结构,还要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质量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企业运营中的潜在问题,根据企业发展战略要求,及时调整和优化资本结构,使股东、债权人和运营者利益达到均衡,促进企业运营的良性循环。
(二)资产质量分析
资产是构成企业的最基本元素,运营企业最直接的就是运营资产。资产质量是资产在特定运营组织中,满足组织对未来预期效用的质量,体现了资产的变现增值能力、被企业在未来进一步利用以及与其他资产组合增值的质量,是企业资产盈利性、变现性和周转能力的综合体现,反映了企业资产资源能够充分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服务。
资产质量的好坏,主要表现为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变现价值量或被进一步利用的潜在价值量之间的差异。从表面上来看,资产质量可以表现为资产的合理存在和有效组合。可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判断企业资产是否真实客观存在以及各种形态的资产是否合理分布和配套运作,对重点资产项目予以重点关注,分析企业不良资产规模和资产有效利用率,透视企业驾驭和管理资源的能力,做到未雨绸缪。
从企业运营者角度来看,要深入分析资产周转情况。资产周转与企业盈利能力密切相关,很多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利润率上,却忽视了周转率。其实,那些真正成功的CEO们与许多其他管理人员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们能够同时考虑利润率和周转率,加速资产周转速度,这才是商业才智的核心。
三、利润质量分析
利润质量是指企业实现利润的优劣程度,也就是报告利润与企业业绩之间的相关性。高质量的企业利润应当表现为资产运转状况良好、企业主营业务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企业具有较强的支付能力等等,对企业利润质量的分析,在很大程度上折射了企业运营的质量。
(一)从利润的形成过程分析企业利润质量
企业的利润主要由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益构成。根据“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期间费用”来看,对利润形成的质量分析,就是分别对利润构成项目进行分析。
首先,分析营业收入项目,主要分析企业的收入品种构成和地区构成,以及关联交易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透视企业业务的市场竞争能力;其次,分析营业成本项目和营业费用项目,对各会计期间成本费用的增减变动情况作出原因分析,并对相关影响因素作出准确判断,对异常变动情况能进行及时发现和处理;最后,对有可能存在的操纵利润情况进行准确分析。
(二)对利润结构质量的分析
利润结构质量分析首先是对企业损益表本身结构所包含的财务质量信息进行研究,包括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总利润、净利润以及三大期间费用的综合变化状况,分析各项目增减变动的原因,及时调整企业运营策略;其次要研究与现金流量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与资产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
(三)对利润结果的质量分析
损益表中各项目的变化均会引起企业资产负债表各项目不同程度的增减变动,对利润结果的质量分析,实际上就是与损益表项目对应的资产负债表各项目进行质量分析。根据二者的对应变化,分析报表各项目之间的联系和规律,进而剖析企业运营的质量。
(四)对企业的未来盈利发展趋势分析
一般而言,某一会计期间的盈利并不足以说明企业盈利能力的持续发展状况,因此,判断企业盈利质量,必须将各期指标进行趋势分析,以观察企业盈利的稳定程度。盈利越稳定,越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
尽管利润仍然是衡量企业运营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对于管理者来说,利润不再是他们追逐的主要目标。德鲁克曾说“那些只把目光盯在利润上的人,总有一天他将无利可图”。在很多情况下,企业即使具有较高的利润回报,也由于缺乏现金流而无法使企业正常运转。因此在分析企业利润质量的同时,还要结合对现金流量进行分析。
四、现金流量质量分析
现金流量分析贯穿企业运营始终。在企业运营者来看,现金流比利润更重要。拉姆・查兰在评价好生意的原则时指出,要有良好的现金流。“现金流第一、利润第二”是不变的市场准则。对于现金流量质量较差的企业,即使具有高额的利润回报,也可能面临“赢利性破产”的厄运。
现金流量质量分析,不是期末与期初现金流数据的简单对比,必须深层次分析企业运营每个会计期间现金流的现状、趋势变化及成因,而是现金流量对企业真实运营状况的客观反映和对企业财务状况与运营成果的改善及持续运营能力的增强所具有的推动作用。
(一)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分析
对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质量分析,应主要分析该现金流与投资活动和运营活动现金流量之和的匹配程度。若该现金流量大于零,则说明企业在吸收权益性投资、发行债券和借款等方面收到的现金之和大于各种支付的现金之和;若现金流量小于零,则说明吸收资金小于支付现金流量。而这种情况的变化是否正常与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系,同时还要分析企业理财潜在的财务风险和其他业务的关联影响。
(二)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分析
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分析,主要考察企业发展战略需求,企业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量要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吻合并取得相应收益。从企业运营的角度来看,投资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构建固定资产等为企业运营提供条件;对外扩张以及利用闲置资金等进行短期投资以求得投资收益。在分析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增减变动时,更重要的在于分析现金流变动的具体原因,并进行妥善处理。例如“入不敷出”的资金缺口可以通过消耗现存货币积累解决,或进行额外贷款融资、拖欠债务支付及加大投资活动引起的负债规模等,但关键是选择最佳途经及时把问题解决,并把损失降到最低。
(三)运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分析
从图1来看,运营活动处于企业运营最关键的环节。高质量运营企业,不但要使企业运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还要满足补偿当期非现金消耗性成本,更重要的是为企业扩大投资等提供货币支持,着重分析在任意会计期间可能出现的较大现金流量波动的原因,以及时纠正。
对现金流量质量分析关键在于分析现金流量的真实性、充足性、稳定性和成长性,深入了解现金流量各主要项目之间的运转规律,还要结合企业实际,在分析各因素引起的现金流量变化方面,需要分清哪些是预算与计划中安排的,哪些是偶然性因素引起的,并对实际与预算执行的情况进行分析,以及综合考虑资本结构、资产和利润质量,以满足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
五、企业持续运营能力分析
持续运营是指企业的生产运营活动将按照既定的目标持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面临破产清算。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使得每一个企业都面临着运营失败的风险。因此,企业持续运营能力成为考核企业生存发展的最基本要求。
持续运营能力是企业财务质量好坏最直接的反映。德鲁克说,“做企业不是为了利润,做企业是为了考虑企业能够做多久”。分析企业持续运营能力,也就是对企业业务成长性和持续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更主要地表现为对未来企业财务资源的一种规划方法,需要考虑包括市场运营风险、企业目前或长期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财务弹性以及企业管理当局改变运营政策的意向等在内的诸多因素。企业运营任何一方面出现问题都将影响到企业的持续运营能力,必须将企业的持续运营能力建立在资产质量、资本结构质量、利润质量和现金流量质量的基础之上,通过营业增长、利润增长、资产增长、运营现金流量增长、资本保值增值和资本积累等方面来综合反映。
持续运营要按企业运营模式图正常运转,运转速度越快质量就越高。企业管理者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减少存货并不断降低应收账款规模,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一个好的运营者,目光永远不会只关注其中的一个指标,而是综合考虑企业现状和行业环境,重点在于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真正运营好,财务也就一定会表现出高质量。
企业财务质量是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企业运营质量的直接体现。所有这些财务质量指标都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因此必须全面把握企业财务质量状况,并对各方面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内部各因素相互作用的本质,从整体上透视企业运营的质量状况,促进企业运营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张新民.财务质量分析与管理透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12).
[2] 张新民,钱爱民.财务报表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9).
新医院会计制度对资产质量分析的影响有四点:一是资产获利、变现能力受资产确认和分类变化的影响,并丰富了资产组合选择。二是资产的获利能力受股权投资收益和债券收入等新制度会计处理方法的影响。三是医院的成本费用、收益和资产的账面价值受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和减值准备等会计制度规定的影响。四是存货计价受新制度的规定影响了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也受新制度的规定影响了应收账款周转率,同时总资产平均总额和总资产周转率也受到了影响。
(二)新医院会计制度对资本结构分析的影响
新医院会计制度对资本结构分析的影响有五点:一是负债的变化影响资本结构。二是资金来源的分类变化影响资产结构。三是借款利息的计算影响了资本成本的高低。四是资本结构适应性与资金来源期限的影响。五是财务杠杆系数受对净资产确认变化的影响。
(三)新医院会计制度对收入质量的影响
对收入质量分析的影响有三点:一是收入的确认影响收入范围。二是收入的分类影响了收入的来源。三是收入的计量影响了收入的总量。
二、新医院会计制度对财务分析方法的影响
(一)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原有财务分析方法的不足
主要有比率法、比较法、趋势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等较为基本类型的财务分析方法。由于收付实现制是原有会计制度的核算基础,没有像企业权责发生制那样有较高的评价标准,并且其对财务分析要求低,所以用这几种方法只能得到财务分析的基本目的。另一原因由于旧制度的财务报表较单一,所以财务分析法作为生成报表成果的手段也不应过于复杂化。
(二)新医院会计制度对原有财务分析法的新要求
新要求主要包括三点:
1.根据比较分析法横向对比医院财务预算的执行。
2.在医院财务状况说明中着重应用趋势分析法。
3.在成本分析上加强比率分析法。实行新制度对原有财务分析法不仅有了新要求,还提倡引入其他辅助的财务分析法,因为新医院会计制度对会计报表核算内容和体系不同于企业会计制度,新医院会计制度不但更加精细、复杂而且变得更加的科学规范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7-0119-02
财务质量是目前企业整体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运营者高度关注的财务问题。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化管理理念的逐渐形成,为分析企业财务质量提供了环境和技术支持,也为企业运营提供决策支持创造了条件。财务质量反映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利润得失、财务状况及发展方向,从而为改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和优化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财务信息。财务分析既是已完成的财务活动的总结,又是财务预测的前提,在财务管理的循环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1企业资产状况质量分析
资产是企业生产运行的物质基础,资产的质量直接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发展能力。从资产的周转速度、存在状态反映企业资产的质量。下面就企业资产状况做以下分析。
1.1流动性资产必须具有较强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
流动性资产除了具有必要的赢利能力外,还应具有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换句话说,流动资产应该对负债有着一定的保证程度。短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是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企业的流动性资产应该具有合理的流动比率,参照西方企业的经营经验,通常认为这两个比率应为2∶1和1∶1比较好。
1.2不良流动性资产的规模
不良流动性资产是指企业潜在亏损的主要因素,如果它的规模较大一定会引起企业后期的亏损破产。因此,不良流动性资产的规模对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在分析流动资产时一定要注意这类资产的规模。
2企业运营与财务质量分析
如果一个企业要健康正常运营必须得进行财务质量分析。而分析研究财务质量就必须了解企业是如何运作以及如何进行财务管理的。从而理清财务质量分析与企业运营之间的关系。
企业财务质量是指企业财务资源以及其产生的财务效果满足企业运营目标需求和发展战略的特征与特性的总和的质量。财务质量通常包括运营效果的增长性与绩效的真实性、资金的安全性与资产的流动性以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等,具体包括资本结构质量、现金流量质量、资产质量、利润质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企业运营的机理是指将企业运营活动中有关企业价值链、理财计划、企业风险管理以及财务报表等有机地组合在一起,通过企业运营的筹资、投资、理财三大活动表现出来。
由企业运营机理模式看出,以追求企业六大关系人利益最大化为企业运营目标,由报表项目出发对企业财务质量进行分析,观察企业发展运营质量,找出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加快企业运营循环模式。
企业运营机理模式真实地反映了企业运营的基本内容。对企业经营者来说,首先,考虑如何取得资金以及资金如何使用,它涉及企业资产结构和筹资渠道分布,即资产负债表所表现出的内容;其次,产品生产和销售,反映一个年度企业的赢利或者亏损状况,制成利润表;最后,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会计期间内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和运营活动等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产生影响的会计报表,综合反映出现金的流入和流出,流动性反映现金的流动情况,供企业运营者参考并制定企业发展的策略。
3资本结构质量与资产质量分析
3.1资本结构质量分析
资本结构就是生产企业负债资金和权益资金数量与结构的对比关系。资本结构质量是指企业资本结构与企业当前及未来运营活动相适应的质量,决定着企业发展的方向。资本结构质量很强的企业,其偿还债务能力也强、杠杆比率也合理、资产报酬率大于平均资本成本。因此,分析资本结构质量就要了解资产报酬率和研究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研究资产结构与资金来源的期限构成的关系,很好地避免“短融长投”;探索研究财务杠杆、财务风险以及企业未来融资要求与未来发展相适应的关系。
资本结构的研究,要对所有者权益项目质量和负债进行分析,及时找出和解决企业运营中的问题,按照企业发展规划要求,及时优化资本结构和调整策略,使股东、运营者以及债权人利益达到平衡,促进企业良好的运营。
3.2资产质量分析
企业资产是构成企业的基本元素,企业运营就是在运营资产。资产质量就是资产在一定运营组织中,符合组织对未来计划效果的质量,反映着资产的增值能力、被企业在将来进一步利用以及和其他资产融合增值的质量,是企业资产营利性、增值能力和周转流动性的综合体现,体现出企业资产资源能够充分为实现企业的策划目标服务。资产质量的强弱,主要表现在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变现价值量或者被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在价值量之间的差别。通过观察,资产质量可以表现为资产的有效组合和合理存在。可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看出企业资产是不是真实客观存在以及在各种形态的资产是不是合理分布,重点资产项目应高度关注,研究企业资产有效利用率和不良资产规模的问题,透视企业管理资源的方法,应做到未雨绸缪。从企业经营者角度看,应深入了解资产周转状况。资产周转与企业赢利能力紧密相关,许多人都把精力放在利润率上,却忽视了资产周转率。其实,真正成功的CEO与管理人员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能够及时分析利润率和资产周转率,加快资产周转速度,这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
4关于利润质量分析
利润质量就是企业实现利润的多少程度,也就是报告利润与企业业绩之间的相关性。质量高的企业利润表现在资产运转良好、企业运营业务在市场发展空间广阔、企业具有较强资产周转能力等方面,分析企业利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运营的状况。
(1)由利润的发展过程分析企业利润质量来看,企业的利润主要由营业外收益、营业利润和投资收益构成。按照“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期间费用”模式,分析利润形成的质量,就是对利润构成项目的分析。
第一,对营业收入项目分析,就是分析企业的收入品种构成和地区构成以及关联交易收入在所占总收入中的比例,反映了企业业务在市场的竞争能力;第二,分析营业费用项目和营业成本项目,对各会计期间成本费用的增减情况作出分析,并对相关影响因素作出相应的记录,对异常情况进行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第三,对有可能出现的利润情况进行分析。
(2)对利润结构质量的分析。分析利润结构质量,首先是对企业利益结构表所涉及的财务质量信息进行分析,包括主营业务利润、总利润、营业利润、净利润及三大期间费用的综合变化状况,分析各项目利润增减的原因,及时作出调整;其次要分析与现金流量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与资产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
(3)对利润结果质量分析。对利润结果质量分析增减表中各项目的变化都会引起企业资产负债表各项目不同程度的增减变动。对利润结果质量的分析,实际上就是对与损益表项目对应的资产负债表项目进行质量分析。依据二者的变化,总结报表各项目之间的规律和联系,从而了解企业运营的质量。
(4)分析企业的未来赢利发展趋势。一般来说,某一会计期间的赢利并不能说明企业赢利能力的发展能力,因此,要准确地判断企业赢利质量,应将各期指标都进行分析,来看企业赢利状况的稳定程度。赢利越稳定,对企业的发展越有利。
虽然利润仍是评价企业运营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对于大多管理者来说,利润已不再是他们追逐的终极目标。德鲁克说过“那些只把目光盯在利润上的人,总有一天他将无利可图”。在很多时候,虽然企业有较高的利润回报但是由于缺乏现金流动而无法使企业正常运营。因此,在分析企业利润质量的同时,还要结合对现金流量进行分析。
5结论
企业财务质量是其他各方面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企业运营质量和发展前景的直接体现。所有财务质量指标之间都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我们必须全面把握企业财务质量好坏状况,并对各方面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内部各因素相互作用的实质,促进企业运营质量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何凯瑜.基于企业纵向数据流的财务困境动态预测[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2(7).
[2]莫亚男.中小板上市公司财务质量评价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11).
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附注。就整个报告体系来看,资产负债表是最全面地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核心会计报表;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会计报表;财政部于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要求编制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反映企业构成所有者权益的各组成部分当期的增减变动情况的会计报表。本文从企业几大主表的主要项目入手,着重对企业的盈利质量、资产质量、资本质量、现金质量进行一些肤浅的分析。
一、企业盈利质量分析
盈利质量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低质量的盈利会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甚至危及企业生存。对企业盈利质量的分析可主要从投资效果、盈利构成、盈利的现金实现程度等几方面进行。
(一)从投资效果角度进行分析
投资效果主要反映投人与产出的对比关系,是公司运用资产、资金等资源所获得的盈利。指标值越高,公司的运营效果越好,盈利能力越强,盈利质量也越有保证;反之,则说明公司运营效率低,盈利能力较差,盈利质量不是很好。一般来说,能反映公司投人与产出关系的指标主要有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
(二)从盈利的构成角度进行分析
企业的盈利主要由营业利润和营业外收益组成。其中:营业利润是企业利润的主要组成部分。只有不包括投资收益的营业利润的持续、稳定增长才意味着企业具有较好的经营资产盈利能力。营业外收益是企业偶然业务带来的收益,不应做为利润的主要部分来考虑。因此,企业盈利的各组成部分构成是否合理,是利润质量的重要判断标准。
(三)从盈利的现金实现程度进行分析
现行会计制度的收入是按权责发生制确认的,盈利如果不能为企业带来现金流入,对企业的经营发展毫无意义。在分析一个企业的盈利时,应考虑如下两点:
1、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应与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要基本一致。
2、投资收益应与现金流量表中“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比较。此类比较还应进一步分析企业按权益法确认的投资收益的现金流入量。
二、企业资产状况质量分析
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资产状况的质量直接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企业资产的质量集中从资产的周转速度、存在状态反映出来。下面就资产负债表的几个主要资产项目做如下分析:
(一)流动资产的质量分析
企业的流动资产是指企业短期内最具活力的资产,也是企业近期经营业绩的主要来源、偿还短期债务的主要保障。对于流动性资产的质量分析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高质量的流动性资产应该具有适当的周转率
在流动资产周转一次有毛利的情况下,适当的流动资产周转率是企业维持经营活动盈利能力的基础。主要指标有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与平均存货之比)和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与平均应收账款余额之比)。一般来讲,周转率越高越好,周转率越高,表明其变现的速度越快,周转额越大,资金占用水平越低,偿债能力加强。周转率在行业平均水平之上是企业维持较好盈利能力的先决条件。
2、流动性资产应具有较强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
流动资产除了要具一定盈利能力外,还应承担偿还短期债务的任务,也就是说,流动资产应当对负债有一定的保证程度。衡量短期偿债能力的基本指标是流动比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和速动比率(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企业的流动资产应具有较合理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按照西方企业的长期经验,一般认为这两个比率应分别为2:1和1:1较为适当。
3、不良流动资产的规模
不良流动资产是企业潜亏的主要因素,其规模较大必然引起企业后期的严重亏损。因此企业在期末要真实反映资产的价值,应提准备的要足额提取,以免因虚列资产给报表使用者产生误解。另外其他应收款和待摊费用其实质是不能为企业带来盈利和偿还债务的资产,这些所谓的资产的规模将直接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成效。因此,在分析流动资产时要特别注意这类资产的规模,其规模应较小为宜。
(二)对外投资的质量分析
企业的对外投资,体现了企业谋求对外扩张或者实现投资收益的动机。对于短期投资,应表现为投资的直接增值。高质量的长期投资,则应表现为:(1)投资的结构与方向体现或者能增强企业的经济利润;(2)确认的投资收益有与之相符的现金流入;(3)投资环境有利于企业发展战略。
(三)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的质量分析
企业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反映了企业从事长期发展的物质基础与技术装备水平。对于此类资产质量的分析,主要应取决于这两类资产所能够推动企业经营活动的状况。其主要表现为:(1)其生产能力与企业的实际需要相匹配,生产的产品能推向市场,并获得利润;(2)周转速度适当,利用充分,较少闲置。(3)资产的账面净值是否与资产的实际价值(公允价值)相符。
三、企业资本结构的质量分析
对于企业的资本结构的质量分析,应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资本成本的高低与企业资产报酬率的对比关系
资本成本是企业在取得和使用资本时所付出的代价,主要包括筹资过程中的筹资费用和使用过程中的使用费用。从财务管理角度来看,企业的负债资金与权益资金都存在资本成本的问题。因此,只要当企业的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与总资产之比)大于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时,在财务杠杆的作用下,企业的净资产的规模就会因盈利而扩大。
(二)企业资金来源的期限构成与企业资产结构的适应性
按照财务管理的理论,企业筹集资金的用途,决定筹集资金的类型:企业的长期资产应当通过长期资金来源(包括所有者权益和长期负债)来解决;企业由于季节性、临时性原因造成的流动资产的波动部分,则应由短期资金来源来解决。因为长期资金来源的资本成本相对较高,企业拥有过多最终会导致效益下降;而企业用短期资金支持长期资产会形成急迫的短期偿债压力。因此,当企业资本的期限构成与企业资产结构相适应时,企业的资本结构就表现为较好质量。
(三)企业的财务杠杆状况与财务风险、未来融资要求以及未来发展的适应性
财务杠杆可以说是双刃剑,企业的财务杠杆比率越高,表明企业资源对负债依赖程度越高。过高的财务杠杆存在如下压力:一是不能正常偿还到期债务的本金与利息;二是在企业发生亏损的时候,可能会由于所有者权益的比重相对较小而使企业债权人的利益受损;三是受此影响,企业从潜在的债权人那里获得新的资金难度加大。因此,财务杠杆比率高的企业其风险相对较大。
(四)企业所有者权益内部构成状况与企业未来发展的适应性
按照企业股权持有者对企业的影响程度,一般可以将企业的股东分为控制性股东、重大影响性股东和非重大影响性股东三类。因此,在对企业的资本结构进行分析时,必须关注企业的控制性股东、重大影响性股东的背景情况:谁在控制企业?控制的股东有没有能力将企业引向光明?在分析企业所有者权益各构成项目时,应根据各项目的产生途径、具体用途等来分析各部分比率的适当性。实收资本越充足,企业承担各种风险的实力就越强;而资本公积是有特定用途的资金来源,它们的规模更多地会受资本本身和盈利状况的影响;未分配利润的规模和变化趋势是判断所有权益结构合理性的另一重要因素,未分配利润能持续、稳定增长,并在所有者权益中占较大比重,表明企业的盈利性和成长性较好,预示企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四、企业现金流量的质量分析
所谓现金流量的质量,是指企业的现金流量能够按照企业的预期目标进行顺畅运转的质量。较好质量的现金流量应有如下特征:(一)企业现金流量的结构与状态体现了企业的发展战略的要求;(二)在稳定发展阶段,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应当与企业经营活动所对应的利润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并能为企业的扩张提供现金流量的支持;(三)筹资活动现金流量能够适应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对现金流量的需求,且无不当融资、投资行为。
企业财务质量是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要想全面把握企业财务质量状况,应对其各方面情况进行相关分析,了解其内部各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本质,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把握企业的财务质量状况。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古劲松晓芳.公司财务质量分析方法研究,《北方经济》2006年第20期.
[3]刘红敏.新会计制度下的财务分析,《现代商业》2008年第12期.
随着我国财税改革不断深化,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从财务实践角度而言,会计报表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为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依据,保障企业的利益;另一方面,为资源优化与经济稳定、国家宏观调控与经济监管提供分析依据。明晰会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要点对提升会计报表及时性、完整性、真实性、可比性等信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企业实践与理论研究非常有必要对会计报表进行全面的分析,尤其是关于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与分析要点。
一、企业会计报表概述
会计报表指的是会计人员根据日常收集与整理的资料,按照固定方法、内容与格式进行归纳与加工而编制的文件,旨在对特定时间和特定期间内企业的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进行反映。会计报表具有及时性、完整性、真实性、可比性、可理解性等特点,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附注。会计报表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按照编制时间可以划分为月报表、季度报表、半年度报表与年度表,其中,后三者主要对外使用,而月报表主要对内使用。会计报表之所以受到企业与社会的关注,是因为它对企业的经营与投资、国家的经济调控均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会计报表可以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依靠报表的财务信息可以预判未来企业的发展趋势,以便于对企业的投资、筹资与经营活动做出科学规划;其次,债权人与投资者根据报表信息所反映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进而做出具体的借贷与投资策略;最后,国家可以利用报表信息进行市场状况监测,以获得经济决策依据。
二、企业会计报表编制的要求
根据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报表编制的要求主要有一致性、完整性、真实性、可比性等。笔者将基于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将一致性、真实性、完整性等要求与报表编制内容要求相结合进行分析。
(一)遵循报表编制的一致性原则
遵循报表编制的一致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报表编制的要求之一。企业会计报表编制所依据的会计方法应该前后一致,不得随意更改。如果确实需要更改,应该在附注中对更改原因及其影响加以说明。实际上,报表编制的可比性主要体现为两方面:一是不同的企业在同一会计期间的比较;二是同一企业在不同会计期间的比较。同一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在纵向会计期间内具有可比性,也应具有一致性,不得随意变更。企业在不同会计期间编制的会计报表应与同行业间具有可比性,否则会计报表的编制将失去本身的意义。会计报表编制主要体现为会计估计与会计政策两方面,如果企业会计报表不具可比性,就可以根据利于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会计政策,进而进行会计估计,这为企业的盈余操纵提供了空间。因此,为了避免这样的盈余操纵行为,企业必须在编制会计报表时遵循一致性与可比性原则。
(二)保障会计报表真实完整
真实性也是会计报表编制的主要要求之一。企业的会计报表应该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企业在保障报表编制的真实性时,主要着手于以下几方面:一是企业在进行会计报表编制前,要对其资产进行清查与核实;二是对其记账的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的金额、记账方向等进行核对;三是对会计账簿的发生额和余额进行核对;四是核查企业的会计核算是否与国家会计准则保持一致;五是核查会计核算是否存在会计政策变更等项目。企业编制的财务报表只有符合真实性才具有编制与对外公布的意义,才能为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依据。完整性也是会计报表编制的要求之一,会计报表应该反映企业全部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企业要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报表内容与格式进行编制。企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将企业的数据进行全面的汇总,这些数据要覆盖到企业的各个领域、各个流程,做到不隐瞒、不谎报企业的经济数据。虽然完整性即要求企业数据的完整性,但是也要求报表编制的重点,尤其体现于附注中。
(三)理解会计报表的编制内容
编制内容要求是会计报表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报表最核心的要求,报表的一切要求均是围绕编制内容提出的。其中,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内容均具有固定格式,而附注的编制内容则是企业需要在编制报表时特别注意的环节。因此,企业要密切关注企业的附注编制。根据目前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附注的编制内容主要包括五方面:一是企业的会计政策,主要是企业的利润分配方法、计价基础、记账原则、会计原则和会计制度等,以及会计政策变更的说明;二是企业的结构、经营范围等;三是企业的经营行业,如果企业的经营行业超过一种,且次要行业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10%以上,应该在附注中加以说明;四是对企业经营的主要项目进行说明;五是揭示企业其他重要事项。附注作为企业会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不应该忽视附注的重要作用。目前,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得到企业的普遍重视,但是对附注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相比,附注不再是以单一的财务数据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而是以非财务信息加以说明企业的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一方面,企业要密切关注附注,重视附注的作用;另一方面,企业要保障附注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将企业的重要事项、会计政策变更等详细信息纳入附注中。
三、企业会计报表的分析研究
(一)资产、利润、现金流量分析
资产、利润、现金流量分析是进行企业会计报表分析的要点之一,也是财务报表分析的逻辑切入点之一。首先,就资产分析而言,主要指的是资产质量分析,它主要是基于现金流量和资产结构角度进行的分析。其中,资产结构是按照无形资产与固定资产的分配比例进行分析;其次,就利润而言,主要指的是盈利质量分析,这种分析主要是从毛利率、利润与收入三个角度进行,其中,毛利率质量分析基于企业的资本投资、利润增长点等;利润与收入质量分析是基于企业的经济观察波动性和成长性,波动性越大,成长性越小,企业的利润与收入质量越差;最后,就现金流量分析而言,自由现金流量与经营现金流量是现金流量分析的主要切入点。其中,自由现金流量说明企业的支付股利与付息能力,经营现金流量说明企业的收入质量。
(二)确定分析框架,改进分析方法
确定分析框架、改进分析方法是会计报表分析的要点。分析框架主要包括战略分析、会计分析、财务分析与前景分析四个方面,就战略分析而言,主要包含公司战略分析、竞争战略分析和行业分析,着重对企业的生命周期、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等的分析;就会计分析而言,主要涉及到财务的辨认、评价、评估等,对企业的存货管理、信贷风险管理等进行重点分析;就财务分析而言,主要是运用比率分析法、现金流量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等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综合的量化评价;就前景分析而言,这主要是对企业的权益、利润、收入等进行评估,前景分析主要是基于历史数据对未来做出预测,这也是报表编制与利益相关者关系的关键所在。现在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因素法和比较法,其中比较法包含差异分析、横向比较与趋势分析等。差异分析是分析预算与实际比较后的差异,横向比较是分析企业与其行业间的比较,趋势分析是与企业历史数据进行比较。但目前被认为最科学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是纵向比较法,即以上三种方法的结合。因此,建议企业在分析财务报表时更多的采用纵向分析方法。而且据以往文献研究发现,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联系也可作为报表分析的要点。一方面,税务信息是以财务信息为基础的,例如,企业所得税是以企业的利润为基础计算的;另一方面,财务报表同时包含了财务信息与税务信息,例如,将递延所得税作为企业的资产或者负债列示。
(三)现金流与收入间关系分析
目前,现金流对企业的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研究现金流与收入间的关系也就是研究现金流量表与利润表间的关系。利润大并不意味着现金流大,二者之间存在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由三方面原因导致:一是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可能需要消耗企业大量的现金流,但是并不能短期内变现,其中,只有部分现金流可以通过累计折旧或者累计摊销计入当期损益;二是应收账款金额很大,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赊账”金额太大,企业在进行商品销售时会采用信用延期或者信用放宽政策进行收入的增长,企业的销售收入都以应收账款的方式挂在账上,而没有直接转化为现金流,应收账款在增长,而现金流入却不变,回款率很低;三是《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规定,利润表的收入主要包括筹资活动的收入与经营活动的收入,而投资活动收入由于其变现周期长,往往在年度结算时不能变现;现金流量表的收入主要包括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与经营活动的收入,其中,投资活动收入是变现收入。因此,现金流与收入间存在差异性,通过对企业会计报表中二者差异性的分析,以了解企业的经营发展状况。如果现金流与收入间差异性很大时,企业势必会出现问题,企业会计报表的现金流与收入间的关系分析对企业发展的意义重大。
四、结语
企业会计报表是反映企业经营成果与经营状况的主要手段之一,其编制与分析也逐渐引起企业实践与理论研究的关注。目前有些企业加大报表关注力度,优化报表编制流程,有些企业却仍然没有意识到财务报表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鉴于此,本文通过对企业会计报表的简单介绍,着重以一致性、可比性、完整性的视角阐释了企业会计报表编制的要求,以理解报表内容、确定框架、改进方法、现金流量与收入间关系等视角阐释了企业会计报表的分析要点。优化企业会计报表的编制流程,重视企业会计报表的分析研究对企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会计报表的完善与改进是以会计准则为基础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通过后续研究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与完善。
参考文献:
[1]邓敏仪.会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研究[J].时代金融,2015(17).
一、企业实力分析
企业实力是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业绩的综合体现,前者反映企业资金的筹集和使用,后者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形成过程。
企业财务实力是体现企业综合竞争力的要素之一,主要表现在两个数字上,总资产和净资产。用资产作为衡量财务实力的指标,是因为资产的实质是未来经济利益,资产的规模体现企业潜在获利能力的大小。在资产负债率一定时,资产越多则其财务实力越强。管理者在分析时应注意来自会计报表的资产数据的局限性:一是资产中包含虚资产;二是资产内容不完整;三是重数量、轻质量;四是资产计量不真实。
企业经营实力也是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主要体现在经营业绩(销售)和获利能力(利润)上。用销售指标判断经营实力,应将本企业的产品销售与同行业的产品销售总额相比较分析,还应注意由于会计上按权责发生制核算的销售在发生了坏账而不能确认为经济利益的“无效销售”因素的影响。在用净利润衡量企业经营实力时,也应注意到由“无效销售”可能带来的“无效利润”,只有有效利润的数字,才能反映企业真正的经营实力。这也正是会计报表反映的收入与利润的局限性。同时,管理者还应注意信息的混淆,分清会计因素与非会计因素、经营利润与非经营利润、有效利润与无效利润、经常性利润与非经常性利润、再生性利润与非再生性利润等等。
二、企业风险分析
企业风险,主要包括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两者关系非常密切。企业财务风险指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影响,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财务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经营风险是指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供求变化,以及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水平不同,使得企业因为生产经营方面的原因给企业盈利带来的不确定性。经营风险对盈余的影响最终在财务风险中予以显现。
会计报表中能观察到的企业财务风险有支付风险和资产风险。一是支付风险。理论界认为的支付风险过多地关注资本结构,大多是针对举债经营企业因不能归还到期债务而引起的支付风险。实际上,支付风险的形成体现在现金流不能适应开展各种活动的需要,应包括经营、投资和偿债三方面的支付风险。管理者在分析时不能一味地侧重对偿债能力的评价。二是资产风险。企业资产风险主要来源于企业资产结构比率是否合理。一般认为,资产负债率的适宜水平在40%~60%。合理的资产结构是企业资金成本较低、盈利能力较高、企业不会出现偿债危机和破产风险的基础。企业应审时度势,权衡利害,把资产负债率控制在适当水平。
企业经营风险分析主要包括市场风险和收益风险。一是市场风险是指由企业的行业性质、产业选择、产品性质以及销售地区等经营结构方面的因素带来的风险。对市场风险的分析,有助于管理者合理安排和调整企业经营结构,降低企业非系统风险。二是收益风险是指企业存在的不能实现期望收益或收益资金出现逆差的可能性。企业收益风险,可由损益表提供的资料进行初步分析。企业收益包括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净额、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投资净收益等,通过对利润结构的分析,保持主营业务占收入来源的稳定比重,确保企业收入来源的稳定性是降低收益风险的首要前提。
三、企业质量分析
企业财务质量,也即资产质量,是企业资产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的综合水平。企业资产质量分析指标包括:一是不良资产比率。从理论上讲,凡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产都是不良资产。不良资产率反映企业不良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率,用来测试资产的损失程度,该指标越低越好。最易形成不良资产的有应收账款、存货、长期投资和固定资产,应给予高度关注。二是资产减值率指标。该指标越高,说明资产质量越差。同时,资产质量分析不能只从理论上进行,必须通过企业年末的全面财产清查,分门别类地进行登记,确认各类资产,并对资产的有效性进行分析。
企业经营质量即收益质量,是企业通过财务报告反映出来的经营业绩的可靠程度。收益质量分析主要是分析会计利润和净现金流量的差异,主要指标如下:一是销售收现率。该指标反映企业销货收取价款的能力和水平,比率越高说明应计现金流入转化为实际现金流入的能力越强,收益质量越好,企业的财务风险越小;反之,意味着企业收益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企业可能处于过度贸易状态或有利润操纵之嫌。二是收益现金比率,该比率可提供权责发生制下的收益与经营性现金净流量之间的差异信息,大体上反映会计报告收益的现金保障水平。
四、企业效率分析
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曾多次论及效率问题,在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中,对企业效率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企业财务效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资产增值能力。从全社会的立场上来看,该指标用资产增值率来衡量,而在股东立场上则体现在净资产收益率上。比率越大,资产增值能力越强。二是资产周转速度。资产周转速度可以用资产周转率指标来衡量,包括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其中,总资产周转率中的长期资产与效率缺乏相关性,而流动资产中的现金又是通过经营(存货、应收款)和投资引起的,因此,在分析资产周转率指标时,企业应重点关注应收账款和存货。
企业经营效率主要表现在销售利润率和每股净收益上。一是销售利润率。从利润构成的性质来看,与销售直接相关、产生于日常活动的营业利润稳定性相对较好,具有持续再生的性质。要准确地评价企业的经营效率,应使用营业利润或经常性营业利润计算销售利润率,才能使这个指标直接反映销售产生盈利的能力。二是每股净收益。可认为是一家上市公司管理效率、盈利能力和股利分配来源的显示器,通常在各上市公司之间的业绩比较中广泛运用,它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2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常用方法
当前,市面流行的财务报表分析的书籍多种多样,在这些书籍资料中,财务报表分析方法被概括为比率法和趋势法。所谓比率法其实就是指对财务报表中的某个数据和另一相关数据的比率进行分析,根据相应的数据结果,最终做出结论。所谓趋势法其实就是指对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的同一数据进行分析,根据相应的数据结果,明确某种变动趋势。关于财务报表分析的切入点,通常可以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基于盈利质量的报表分析。毛利率、税前利润率是常用的比率指标;收入的趋势分析、成本的趋势分析、各项费用的趋势分析等是常用的趋势分析法。成长性和波动性是盈利质量分析的重点。
2.基于资产质量的报表分析。各项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率,资产对应负债的比率是常用的比率指标;各项资产的趋势分析是常用的趋势分析法。资产结构和现金含量是资产质量分析的重点,而退出壁垒、经营风险和技术风险是资产结构关注的重点,财务弹性和潜在损失是现金含量关注的重点。
3.基于现金流量的报表分析。在现金流量报表分析汇总,趋势分析法的运用是比较常见的,特别是对经营现金净流量的变化趋势的分析。
二、企业各个发展阶段财务特征
1.初创期的财务特征
初创期企业的财务特征是:企业生命周期初始阶段的经营风险相对是很高的,这是由于产品还没有在市场中流行很久,产品结构较为单一,生产规模也比较有限,产品成本也较高,盈利性不是很好,与此同时,投入的资金是很大的,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开发新产品和市场的拓展,并且产品市场的扩大能够使这个产品有较充裕的发展空间和补偿投入的成本基本上不能确定,也没有在根本上形成核心竞争力。站在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影响企业现金流量的角度上来看,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之间的状态是流出要大于流入,资金相对匮乏,现金净流量是负数,这样的话,内部资金是很难形成一定积累的,而现金的唯一来源就只有是筹资活动。
2.成熟期财务特征
当企业成功渡过初创阶段,直接步入较为稳定的成熟阶段。在企业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企业增长速度和前期以及经营风险相比较会有一定的降低;企业的产品市场份额相对已经较为稳定,账款不断收回,资金的周转效率比较高;与此同时,因为没有过多的新增项目,现金流出较少,企业净现金流量基本上为正数,企业的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一般情况下都表现为净收益。
3.衰退期财务特征
对衰退型企业而言,经营业务的减少和产品消亡是不可避免的,再投资获利的机会已经很小,经营的目的只是为了继续谋求生存的转机。
三、经营战略分析
1.基本思路
在分析企业财务报表的时候,首先,对于企业所处发展阶段以及行业生命周期有一定的了解。这对于企业财务报表分析而言是尤为重要的。因此,对企业发展阶段以及行业的生命周期进行全面地掌握,可以在分析财务报表的时候更为准确。我们与发展阶段以及行业周期的不同情况相结合,财务报表所反映的数据以及内容是没有可比性的。其次,对企业发展路径进行研究。在同一个行业中,每一个企业所经历的发展道路都是完全不同的,财务报表数据之间也没有可比性。在实践中,大部分企业的经营开始多元化以后,最终都没有取得相应的成功,大多数都是因为退出的成本过高。就算是企业处于成熟阶段,它还是要开发新的行业以获得新的利润增长,在这样的过程中,成本和代价之间还是存在很多很多差异的。因此,怎么样在已有行业积累的前提下,对企业实施转向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复杂的。
2.需要关注几个财务信息
(1)流动性。所谓流动性,其实就是指企业资产变现时间的安排和金融以及不确定的因素。流动性能够针对企业一年内的变现的资产和应偿还的复杂信息进行相应的研究,在研究企业负债资产表和负债过程中,流动性是很好的依据。
流动性实质是指,企业常规经营中现金的分布以及经过理财活动的分析,重新调整现金流。因此,企业战略财务报表分析需要对流动性的指标重点考虑,并且与现财手段相结合,并且不能仅仅局限在财务报表的分析范畴中。
(2)财务的弹性。财务弹性其实也可以称之为财务的灵活性和财务的适应性,主要是指,企业通过相应的手段改变现金流入的金额和时间等,同时使企业在即发性的现金需求上,抓住机遇,实施有效地投资,在企业盈利的能力和评估未来现金流量中,财务弹性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且在风险评估中也占有一定的位置。在获取这些信息的时候,企业的财务报表还要在实际中对财务报表中无法显示的资源进行全面地了解和掌握。
(3)预期现金未来流量。价值存在的形式就是现金,而支付和交换也需要在现金的基础上得以实现。作为一家企业,对现金流入预测的能力要很高,这样的话,企业才能够在多变的市场中迎接多种挑战。现金流量的信息是在现金流量表中得以体现的。决策者在实施决策的时候所产生的经济行为,在这个过程中,预期现金未来流量是需要提供最多的信息。
(4)盈利能力。企业的盈利能力能够将企业经营的业绩准确地反映出来。
四、理解和调整财务报表
了解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的基本概念,熟悉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以及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准则的适用范围和条件,掌握追溯调整法和未来适用法的具体账务处理方法,能判断一个事项是资产负债表日后的调整事项还是非调整事项。
五、盈利性和风险分析
盈利性和风险分析的主要工具有以下几种:财务报表同型表、财务报表百分比变动表和财务报表比率。
1.财务报表同型表
将财务报表上的项目表达为一定的百分比形式,亦即编制共同规模财务报表。例如,将收益表上的项目表达为销售收入的百分比,将资产负债表项目表达为资产的百分比。通过观察和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司的同型财务报表,我们就可以发现各公司之间财务状况与经营情况的差异。例如,通过两个公司之间同型收益表的比较,我们就可以首先发现其销售利润率的差异,然后再进一步寻找导致利润率差异的原因――如:毛利率的差异,经营费用率的差异,或投资利润对销售收入比率的差异等。
2.财务报表百分比变动表
每一个项目之前到本期的变动百分比都是通过这种财务报表进行反映的,或者多个会计期间的平均变动百分比也是需要这种财务报表反映出来的,将每一个项目的变动趋势提供出来。
3.财务报表比率
(1)盈利性比率。盈利性分析可以在四个层次上进行:第一层次,对企业整体的盈利性进行评估,资产收益率和普通股权益收益率是其评估的主要内容;第二层次,资产收益率和普通股权收益率要依据自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相应的分解,销售利润率和资产周转率是通过资产收益率分解获得的,资产收益率和杠杆比率是通过普通股权益收益率分解获得的;第三层次,各种费用和销售收入的百分比通过销售利润率分解形成,各种资产周转率则是通过资产周转率分解形成的;第四层次,运用产品或者地区分别数据,对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以及资产周转率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
(2)风险比率。所谓风险分析,其实就是通过现金流量的数额和时间两个层面,比较企业创造或者获得现金的能力和企业偿付到期债务的现金需要。由于时间的不断推移和变化,企业获得现金的能力和偿付现金的需要相比是完全不同的,需要对企业的短期流动性风险和长期偿债风险进行同时分析。其中,短期流动性风险比率主要有以下几种: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长期偿债风险比率主要有以下几种:债务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等。
六、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企业战略的财务报表分析能够对企业发展的走势进行正确地判断,所以,在预测企业未来财务状况中,财务报表分析是尤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曹玉珊.企业财务战略:“企业战略中的财务”还是“财务中的企业战略”?[J].江西社会科学,2010(09).
[2]闻新燕.构建基于企业发展战略的财务报表分析框架[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8(11).
[3]李慧.浅谈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7).
我国现在的上市公司财务战略一般是基于财务管理理论与现代战略思想形成的,通过正确制定并有效实施财务战略,可以推进上市公司管理目标的实现。因而上市公司应该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结合上市公司自身财务状况,在充分把握上市公司财务质量的前提下,积极制定符合公司整体发展规划的财务战略计划。本文主要分析上市公司的财务质量及其主要特征,为上市公司的财务战略管理打好基础。
一、财务状况的内涵
财务负债表又被称为财务状况表,也就是说,财务状况客观反映的就是财务负债的情况,也就是财务负债表所体现出的内容。把财务负债这个相对单独的概念用财务状况表这个外延较大的词语解释,不仅仅说明了财务状况的基本内容,同时也强调了财务负债表的作用,这是全面反映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综合表格。
我们去考察财务报表的关系,这是为了让上市公司在自己的财务体系中找到一种能综合反映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综合核心报表,而其他的一些表格仅仅是为了对财务报表的部分重要内容进行详细分析,比如利润、现金流量、所有者权益等。因此上市公司的财务现状一般会体现在上市公司的利润、现金持有、资产和现金流量状况等多个方面。
二、上市公司的财务质量特征评析
我们一般将上市公司财务质量状况总结为利润质量、现金流量质量、资产质量和资本结构质量四个方面,四者相互影响,共同组成了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
(一)利润质量
上市公司的利润质量主要是考虑上市公司的利润形成过程、利润结构和利润结果三个方面进行评估。质量高低的表现都不一样,质量高的上市公司利润是该公司所依赖的业务市场前景发展良好,具有合理的利润结构,包括交纳税金、支付股利等方面都可以进行充足的支付,利润能够带来净资产的增加,高质量的利润能够为上市公司的未来发展奠定根基;质量低的上市公司利润是该公司所依赖的业务具有公司的市场发展前景较差,主观操纵性弱,利润结构不尽合理,上市公司具有较差的支付能力,表现为你无力支付股金,推迟交纳税金等,利润不能带来净资产的增加,不能为上市公司正常发展的打好资产根基。
而上市公司利润质量的特征体现在获利能力、成本控制两方面。在获利能力方面,高质量的上市公司利润应具有较强的获利能力,而这些获利能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一定的时期内,上市公司会计政策保持一贯性的基础上,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大于零;其二,上市公司的活力表现上,活跃度高,不管是营业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还是净资产报酬率,在同行业中都处于平均水平线之上。
在成本控制方面,质量越高的上市公司,它的成本控制水平应该就越强,主要表现在下面两个方面:(1)上市公司的三项主要费用,包括财务费用、管理费用与销售费用的总和在不同年度间都很平稳,没有出现很剧烈的波动。(2)上市公司的费用出现变化时是合情合理的,在不同年度之间会出现不合理的降低。
(二)现金流量的质量特征
现金流量质量是上市公司的现金流量足够让上市公司的预期目标正常运转的质量,分为质量高与质量低两个方面。质量高的现金流量表现在上市公司的各项活动现金流量正常周转,能适应上市公司的短期经营状况与长期的发展经营目标。
上市公司现金流量质量应当具有如下特征:
其一,支付能力。现金流量的质量越高,其支付能力就越好。上市公司在日常经营活动中要保证有充足的现金流量,维持正常周转,此外,现金支付能力还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支付利息与现金股利的能力,支付补偿经营性长期资产的折旧与摊销现金的能力。
其二,现金流量的结构情况,质量高的现金流量应该是具有合理的现金流量结构,可以在金额方面、时间方面充分满足上市公司的经营过活动与投资活动的现金需求。
(三)资产的质量特征
资产质量,在上市公司经营管理过程定资产可以满足上市公司对其预期期望的质量。从财务管理理论的层面来说,这里资产质量不关注特定资产的物理属性质量,而是及物理属性的质量相同,在不同上市公司会有不一样的贡献度。即资产与每一个上市公司而言,都是相对有用的。同样的,同一项资产,即使是具有非常好的物理属性质量,但是如果放到某个特定上市公司中不能发挥应有的功能,这样的资产就不能算作优质资产,那么就会被放置在不良资产的行列里;但是,如果该项资产在其他一家上市公司可以充分地发挥资产的功能,达到物尽其用,那么它的身份就是优质资产,而不是不良资产。因此可以说资产质量具有相对的特性,这种相对性是上市公司重组增值的根基。
从资产的功能来看,资产质量特征主要有经营效率和偿债能力两个,在经营效率方面,高质量的资产应具有较高的经营效率,表现为:(1)流动资产周转率与存货周转率应在行业平均水平以上以维持上市公司较好的盈利能力;(2)总资产周转率处于或接近行业均值,不良资产规模较小;(3)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生产周转速度适当,利用充分。
从偿债能力来看,高质量的资产应具有较好的偿债能力:(1)高质量的资产应具有较为理想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2)应收账款周转率应在行业平均水平或以上;(3)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保持在一定水平。
在这里我要说明,上市公司的不良流动资产是显性的,主要包括其他应收款和应该跨期的摊销费用,这部分不能给上市公司带来利润,也不能为其偿还债务,因此如果这些不良资产的规模太大的话,一定会影响上市公司经营的绩效和利润。因此在高质量资产的上市公司中,要控制好不良资产的规模,不能过大,金额也要平稳,尽力控制不要发生过于剧烈的波动。
(四)资本结构的质量特征
资本结构质量主要是指上市公司在现有资本结构下维持其良性发展的质量。资本结构的质量特征主要从资本结构与资本成本对比关系,资本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
其一,高质量的资本结构应表现为较合理的资本结构和资本成本关系。(1)当上市公司的资产报酬率与上市公司的资本成本比例大于1时,上市公司要回扩大公司净资产的规模来获取更大的盈利;(2)当上市公司的资产报酬率与上市公司的资本成本比例小于1时,上市公司就会采取缩减上市公司净资产的措施来应对亏损局面。这里资产报酬率是指上市公司的息税前利润与上市公司总资产之比。而公司的资本成本应当是上市公司的负债成本与股东入资成本的加权平均成本。
其二,资本结构的质量越高,其长期负债与权力的分配就越合理,主要表现有两点:(1)资本固化率适当合理;(2)股东权益比率与产权比率都比较稳定合理。
三、结语
从上文评述中可以看出,分析与总结利润及现金流量质量问题,是为了更好地反映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同时对资产和资本的结构质量进行必要的分析,从而更多地去反映上市公司的财务战略安排情况。这种对于利润质量的分析同时可以协助我们判断公司的现金支付能力盈利能力;另外,资产内部中的各个项目进行的质量分析,可以客观评价公司的经营效益及偿还能力;最后,对于资产结构的质量分析,可以有效地帮助上市公司的需求货币资源取得途径进行必要的分析及前期准备。
参考文献
[1]葛家澍,杜兴强.会计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李晓红.中小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财务战略管理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1.
1.理论性强
财务分析是对企业会计信息的进一步加工与处理,解读相关信息时仅仅掌握会计知识是不够的,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学会利用宏观经济信息、微观金融信息、统计信息等信息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这门课程在学生攻读完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税法、统计学以及经济学原理等课程后开设,旨在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其应用能力。
2.实践性强
财务分析既是一门综合应用型课程,又是一门基本技能课程。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运用财务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不同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情况做出评价,对企业的管理质量、战略实施成效进行判断,对企业的发展前景进行有效预测。
3.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财务分析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定量分析时可采用结构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等方法,选择合适的财务指标或指标体系对公司经营成效给予评价并做出判断。于此同时,还需结合定性分析。依靠主观判断及相关分析,根据企业财务报表以外有关企业所处环境、企业自身内在素质等方面情况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总体把握。
(二)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目的
层次不同,专业不同,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目的则不完全相同。对财经类专业的学生,财务分析旨在培养学生的财务分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他们需熟悉财务报表的组成内容、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原理,系统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具备灵活的思维方式和操作能力。学生应能运用分析的基本方法站在不同的立场对各类型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做出正确的分析、评价与决策。
二、财务分析课程教学和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编选教材案例素材不足
目前教材大抵分为两种,一种以传统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为主,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业能力和成长能力,加之杜邦分析法、沃尔评分法等综合分析方法。一种通过项目质量分析法分析评价企业的资产质量、资本结构质量、利润质量及现金流量质量,最终分析财务状况的整体质量。但教材所选案例基本是有针对性的对每一章节的理论、概念的举例说明,选取的案例较为单一,不能同当前的经济环境、市场状况紧密结合进行分析,缺乏时效性、针对性、系统性。
2.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
财务分析是一门应用型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财务分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训练其分析技巧。需要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参与,且学生的参与尤为重要。但财务分析这门课程任务重,课时少,既要讲授理论知识,又要介绍财务分析在企业中的实际运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缺乏实践应用的训练,既让学生对口头说教失去耐心,又没有给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培养其创新意识。
(二)课程考核存在的问题
1.考核方式单一,一考定成败
财务分析这门课强调其应用性、实践性、技术性。但诸多财经类院校、学院在对其进行考核时考核方式单一,通常最终成绩=平时成绩×30%(40%)+笔试成绩×70%(60%)。平时成绩以教学考勤及分小组案例分析为主,笔试成绩则是期末闭卷考试成绩,期末一考定成败。但由于期末考试在考试题型、考核时间等方面较为固定,不能客观的测验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部分学生投机取巧,零时抱佛脚进行突击式学习,为了不挂科而学习。这种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财务分析的基本技能。
2.考核时间固定
目前财务分析这门课程课时较少,虽然以期末考试为主,平时成绩为辅,但基本上期末考试一考定成败,平时成绩的考核固定在期中考试和小组案例分析两次。平时鲜有课堂讨论、阶段性测验等考核方式,无法随时、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掌握情况。
三、改革财务分析课程教学和考核方法的建议
(一)改革财务分析课程教学方法
1.重视案例库的建设,改进教学效果
以大案例为主,小案例为辅。收集一个系统的案例,选择一家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年报,从项目质量分析、财务比率分析,到财务报告分析,均以这一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和相关披露资料为依据,由始至终的贯彻到教学活动中,从而使教学内容具有系统性。此外还需收集小案例有针对性的阐述某些问题。例如,在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期的分析上,可以将具有代表性的采用零库存管理理念的日本丰田、美国戴尔两家公司作为小案例选取对象。
2.一人一企,边学边分析
老师在教授的时候选择一个上市公司进行系统的教学。与此同时,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选择一家上市公司作为分析对象,下载该公司三到五年的财务报告,分析该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报表附注及其他相关信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情况做出评价,对企业的管理质量、战略实施成效进行评判。每个学生选择的上市公司必须不同,不得重复,既可以杜绝案例分组某些同学搭便车的现象,又杜绝了相互抄袭。
(二)改革财务分析课程考核模式
1.丰富考核形式
我们既要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要考核学生在应用性、实践性、技术性等方面能力的提高,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一人一企,边学边分析的教学模式。学生每人每次对其独立选择的上市公司的分析情况则是平时成绩考核的依据。老师上到哪里,他们则分析到哪里。比如对一个公司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业能力、成长能力四方面的分析则构成四次平时作业。在学生提交作业后,老师及时反馈,将其分析中的优缺点及时传达给学生。期末考试可采用半开卷的形式。先闭卷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再开卷考察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选取某上市公司的年报,给出宏观经济数据、行业数据等基础资料,由学生完成该公司的财务报告分析,不硬性规定报告必须由哪几部分构成,由学生自由发挥。
0 引言
现金流量表是财务报表的三个基本报告之一,也称为账务状况变动表,所表达的是在一固定期间(通常是每月或每季)内,一家机构的现金 (包含现金等价物) 的增减变动情形。现金是滋润企业生命的源泉,主要作用是决定公司短期生存能力,特别是缴付帐单的能力。如果企业没有足够可供使用的现金,其生产经营就难以持续健康地发展。掌握了现金流量表,就等于掌握了企业的财政命脉。
1 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分析
对现金流量表进行结构分析是企业财务分析的基础环节。现金收入构成是反映企业的各项业务活动现金收入;现金支出构成是指企业的各项现金支出占企业当期全部现金支出的百分比。现金流内部结构是指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的结构比率,它主要用于分析或估测企业现金流入对现金流出的总体保障能力,该比率的临界值一般为1。现金余额结构分析是指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及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占全部现金流量净额的比率。
通过现金流量结构分析,可以了解和掌握现金流入量的主要来源和现金流出量的主要去向,了解企业现金的来龙去脉和现金收支构成,评价企业经营状况、创现能力、筹资能力和资金实力。帮助企业对各类现金流量在一定时期内的余额增减变化作出判断,以便抓住重点,采取有效措施,实现现金的最佳配置和使用。
2 现金流量的变动趋势分析
所谓现金流量的趋势分析,是指对企业的现金收入、支出及结余发生了怎样的变动,其变动趋势如何,这种趋势对企业是有利还是不利进行的分析。此种分析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趋势,在此基础上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以便更好的制定制定战略规划。
运用变动趋势分析法,可以让管理者掌握项目的变化趋势,帮助对变化的利弊做出判断,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变动趋势分析通常采用编制历年会计报表方法,将连续多年的报表,至少是最近2、3年甚至5~10年的会计报表并列在一起加以分析。观察连续数期的会计报表,这样分析比单看一个报告期的会计报表,能了解更多的情况和信息,有利于分析变化的趋势。
现金流量表趋势分析法主要有三种方法:定比分析法、环比分析法、平均增长率法。定比分析是将各年现金流量的增减额与某一固定时期的现金流量水平进行对比,反应企业各期现金流量与固定时期对比的增长变化情况。环比分析,是将各期现金流量的逐期增加额,与其前一年的现金流量水平进行对比,反应企业各期现金流量与上期相比的增长变化情况。平均增长率法是为了避免现金流量受短期因素的影响而采用三年平均数进行平均变动率的计算,具有稳健、准确的特点。
3 偿债能力分析
对企业投资者来说,通过现金流量分析,测定企业的偿债能力,有利于其作出正确的决策;对债权人来讲,偿债能力的强弱是他们作出贷款决策的基本依据和决定性条件。
虽然流动比率、速度比率也能反映资产的流动性或偿债能力,但这种反映有一定的不足,如存货积压、呆滞的应收款项等常常掩盖企业真实的偿债能力,因为真正能用于偿还债务的最直接的资产还是现金。而且不同企业的流动资产结构差异较大,资产质量各不相同,因此,仅用流动比率等指标来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往往有失偏颇。可运用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资产负债表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作为流动比率等指标的补充。
3.1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之比。这指标可以反映企业经营活动获得现金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比率越大,说明偿债能力越强。
3.2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全部债务之比。该比率可以反映企业用经营活动中所获现金偿还全部债务的能力,这个比率越大,说明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
3.3 现金(含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与流动负债之比。这一比率反映企业直接支付债务的能力,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债能力越大。但由于现金收益性差,这一比率也并非越大越好。
由于经营活动是整个企业业务活动的中心,因而它的现金净流量亦是整个现金流量的主要部分,用它来作为偿还全部债务的基础,更安全有效。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承担债务总额的能力越强,相应的风险越小。这种比率是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一种较为保守的标准。
4 盈利质量分析
由于我国盈利信息失真的问题相当普遍,过去那种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得出的盈利数量指标,往往使企业的盈利质量受到一定影响,从而未能反映出企业的真实盈利状况。现金流量表能在一定程度上较好的分析企业的盈利质量。盈利质量分析是指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盈利确认是否同时伴随着相应的现金流入,只有伴随现金流入的盈利才具有较高质量,两者差异越小,盈利质量越高。盈利质量分析也是对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的盈利能力分析的必要补充。盈利质量分析主要包含以下指标:
净利润现金差异率=(净利润-经营现金净流量)/年初总资产
净收益营运指数=(净收益-非经营收益)/净收益
现金营运指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净收益-非经营收益+非付现费用)
主营业务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主营业务收入
该指标集中反映企业关注的两大问题,一是主营业务收入对企业的重要作用,企业及时取得主营业务收入是补偿消耗、维持再生产过程的基本前提,是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环节,是降低企业风险、保证企业持续经营的关键手段;二是企业完成的销售中获得现金的能力,它排除了不能收回的坏账损失的影响。该指标通常越高越好。
每股经营现金流量=(经营现金净流量+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净额+处置固定、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而收到的现金净额)/总股份数
由于利润指标存在的缺陷,因此,可运用现金净流量与资产负债表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作为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等盈利指标的补充。
4.1 每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总股本之比。这一比率反映每股资本获取现金净流量的能力,比率越高,说明企业支付股利的能力越强。
4.2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净资产之比。这一比率反映投资者投入资本创造现金的能力,比率越高,创现能力越强。净收益,净利润指标应剔除投资收益和筹资费用。
5 发展潜力分析
企业的发展潜力是企业生存的基础。企业的规模和实力是企业价值的核心内容,他们表明了企业潜在的获利能力。发展潜力分析主要包括以下指标: 现金股利支付率=现金股利/经营现金净流量
这一比率反映本期经营现金净流量与现金股利之间的关系。比率越低,企业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越强。传统的股利支付率为应付股利与净利润之比,反映的是支付股利与净利润的关系,而按现金流量反映的股利支付率更能体现支付股东股利的现金来源及其可靠程度。
再投资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资本性支出
这一比率反映企业当期经营现金流量是否足以支付资本性支出所需要的现金。资本性支出是指企业为维持或扩大生产能力而购置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所发生的支出。比率越高,说明自给率越高,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创造未来现金流量或利润的能力越强。如果这个比率小于1,说明企业资本性支出所需要的现金,除经营活动提供外,还包括外部筹措的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