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6 16:46:3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欲信人者,必先自信”,文化自信来自于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先生曾指出:“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而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思、自我创建。”文化自觉意味自我思考,反思“传统”的重要性,并在现代化语境中认识传统文化,打通传统文化和现当代文化。当代学者多从中国文化发展能力的角度界定文化自信的本质、内涵、对象,或思考中国文化自信建设的路径。陈先达教授提出:“文化的本质和文化自信是建立在对中国文化载体中内在蕴藏的中国精神、中国智慧和中国理念的总体性理解基础上的。它体现在中国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中,贯穿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中。”要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首先要培養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培养其文化认同感。要建立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就要理清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渊源、内涵精髓和发展方向,帮助大学生增加文化知识储备,明晰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形成客观、辩证的文化理解力和文化判断力。
二、推进文化自信的多维度教育
通过对衡水学院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对文化的认识存在一定意义上的共性特点: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较高,文化实践参与度较高,但文化知识储备极少,认知程度不高;二是虽然西方文化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是学生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比较理性,70%参与调查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西方思想对自身思想行为产生了影响;三是大学生获取中西方文化知识的渠道更加多元化,虽然对现有的中国文化类课程和活动较为满意,但对高校文化自信培育方式提出较高的期许。
目前高校都形成了较完善的通识课体系,课程内容集科学性、系统性和理论性于一体,有助于大学生增加文化知识的储备,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识。但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设计上,应当考虑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性特点,结合当代大学生追求个性、自主意识强、注重自身感受和体验的思想特点,注重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角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流价值及时代内涵进行梳理,既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将文化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正确把握文化的发展脉络,增强文化传承、传播的创新力;结合大学生可塑性强的特点,探讨符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表述方式,注重教学内容与社会现象的结合,教学内容的易吸收性和教学方式的灵活性相结合,开展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辩论赛、演讲比赛或“时事大讲堂”等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知,提高其文化理解力和思辨能力,使其能够客观且深入地分析社会文化现象,正确评判文化价值,自觉增强文化认同感。
注重增强专业教师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意识,将专业教育的知识性与人文性相融合,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素养的培养,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和认知,注意了解学生的文化需求,排解学生的思想困惑和文化焦虑,提高其文化理解力和思辨能力。结合专业课程的建设,挖掘专业知识内容中的文化因素,促进文化研究成果向课程资源的转化,如建立董子文化教学基地;设立具有区域特色文化专栏或网络资源板块,邀请校内外学者进行学术成果的大众化表达。同时结合传统文化进校园、第二课堂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等,用优秀文化滋养大学生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强化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的文化引导意识,强化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既要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和创新情感,又要自觉地将中国优秀文化融入创业创新理念,启迪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引导学生探究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表达出发,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如数字文化资源的开发、传统服饰文化地艺术创作等。
三、培育地域认同感下的文化自信
地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将地域文化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易直观地获得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对高校所在地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对高校的认同感,自觉体悟优秀文化,培养自身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结合地域特点和应用需求,进行生本地域文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将地域文化与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对接,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开设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体验课、中华才艺课和思想文化专题研究类课程,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同步增加与地域文化有关的内容,并拓展到学生的第二课堂;采取多元联合教学模式,既“请进来”,又“走出去”。“请进来”,邀请地域文化方面的专家、学者或文化传承人进课堂,以更加专业的视角、直观的手法展示传统地域文化的魅力;“走出去”,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开展民间创业故事和史料的整理,建立革命文化教学基地、志愿服务基地,加强和深化学生的文化实践活动,重参观重体验,增强学生对地域文化的认知度,“润物细无声”般地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自信。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将地域文化的体验与第二课堂、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结合起来,将校企合作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相结合,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合作、协同引导,加强资源整合和共享,建立地域文化特色研究基地和产业创新基地,吸纳更多的学生参与文化传承与创新,利用专业知识进行地域文化的创意表达,将大学生外在的文化体验内化为思想和实际行动引导相关的专业和学生开展地域文化体验与教育产品创制类课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通过多层次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学生的地域文化自信,深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在文化体悟的基础上形成高度自觉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四、创新文化传播方式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快捷、简单,进入微时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变化,教师的讲授不再是学生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网络等获取大量的多元化信息,学生文化认知更容易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削弱自身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教育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创新了文化的传播途径,当代大学生更乐于接受“文化+数字”语境下的表达方式。
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是指大学生群体对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的主动担当。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系统,具体包括文化价值认知意识、文化规律遵循意识、文化责任担当意识,传承优秀文化、推动文化创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等六个维度。大学生文化自觉构成要素图所示,见图一。
从图一可以看出,大学生文化自觉分为意识和践行两个层面。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主要表现:一是文化价值认知意识,是指大学生对文化地位深刻性的认识。大学生要明确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文化在当今时代的重要历史地位。二是文化规律遵循意识,是指大学生对文化发展规律的自觉性认识。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到文化发展具有一般规律,也有掌握文化发展特殊规律,以便更好地把握和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三是文化责任担当意识,是指对文化建设历史责任担当的主动性认识。大学生要有强烈的文化担当意识,勇敢地承担起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责任。
大学生的文化自觉践行主要表现:一是推进优秀文化传承。大学生要自觉地承担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成为自觉践行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力军。二是推动文化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大学生要坚持刻苦学习,立足实际,开拓创新,把内在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自觉推进文化创新。三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大学生要利用出国交流、外国学生来校交流等平台,积极参与传播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内涵和构成
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指大学生群体对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对外来文化的批判借鉴,对本民族文化和当代先进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也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系统,它包含意识和践行两个层次,具体包括文化敬仰意识、文化信任意识、文化信心意识;坚持主导文化方向、践行核心文化体系、增强文化鉴别能力六个维度。大学生文化自信构成要素如图所示,见图二。
从图二可看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分为意识和践行两个层面。大学生文化自信意识主要包括:一是文化敬仰意识。大学生要礼敬自豪地对待优秀传统文化,既不能夜郎自大、孤芳欣赏,又不能妄自菲薄、自暴自弃。二是文化信任意识。大学生要对中华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中的地位与优势充分信任。三是文化信心意识。大学生应对中华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大学生文化自信践行主要包括:一是坚持主导文化方向。在多元文化交融、交流、交锋的环境下,大学生要始终坚持以文化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二是践行核心文化体系。大学生应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帮助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三是增强文化鉴别能力。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大学生能够坚持科学的态度,做到既批判糟粕、抵御侵蚀,有吸收精华,博采众长。
培养文化自觉与自信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优秀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根基。这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中华儿女不断传承和创新。大学作为继承传统文化的主阵地,青年学生作为创新先进文化的有生力量、发展繁荣文化的担当者,理所当然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大学生要通过不断丰富自身的思想内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认识、理解与创新的能力,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充分认识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信心,以自身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来带动整个社会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优化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真正担当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任。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建设校园文化的必然要求 大学是人类文明的精神家园,是人类最富有创造力的学术殿堂。大学是优秀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市场经济中的“不诚信”,道德规范的“软约束”,使得部分大学校园中也滋生了有悖于大学精神的文化问题,如有的大学生还一定程度存在着荣辱不清、是非不分、学风不正等现象,有的大学生信念异化、理想价值追求被现实利益迷惑,表现出对物质利益的过分追求和对精神文化的冷漠蔑视。同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文化对我国的影响也不断加大,一些西方国家以影视作品、广播、书籍、广告、刊物等为载体,通过媒体网络对我国的大学生进行“渗透”“西化”,从而消减了当代大学生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削弱了大学生对中国先进文化未来发展的信心。因此,当前高校文化发展,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克服“利益自发”,克服对西方文化的“全盘吸收”,为此,就是要提倡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弘扬追求真理、崇尚科学为核心的大学文化精神,推进以团结向上、积极健康、求实奋进为目标的校园文化。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当今世界,以文化为核心要素的“软实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需要培养众多的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人才,而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我国走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寄托与希望。培养他们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增强他们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认同与理解,鼓励他们对社会主义文化进行传承与弘扬,创新与发展,是国家走向富强的需要,也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对策与建议
强化主流文化教育,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在多元文化交融、交流、交锋的环境下,许多国家对建设自己的主流文化更加重视、更加自觉。例如,美国就始终把反映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文化作为根本内容,以此来打造“美国梦”、强化“美国精神”。为此,我们要积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值观。同时,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切实解决大学生思想观念上的困惑与彷徨、盲目与浮躁等问题。加强对互联网、多媒体等新兴媒体的管理和应用,利用易班平台抓好阵地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网上引导能力,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在中华文化辉煌的历史长河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精神,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精神等;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还形成了“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抗震救灾”等时代精神。这些都是大学生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所必须坚持和发扬的基本精神。为此,学校可以多增设一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如古典名著选读、国学课程、传统的书法艺术等,也可以利用中国传统节日举办各种活动,营造浓厚的民族传统节日氛围,让大学生感受到中国节日的魅力,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和民族文化的礼敬感和自豪感。
提高鉴别能力,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信心 世界各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许多优秀的文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经验,重视技术、尊重知识和人才的观念,反映商品经济的时间观念、竞争观念、信用观念、效率观念等思想观念,不仅是西方国家文化的核心部分,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吸收和借鉴,丰富和发展自身文化。在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借鉴中,要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文化,对来之不善的文化坚决予以限制。在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培养大学生坚持民族主体性意识,强化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坚定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信心,自觉形成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总体上看,三科教材编写全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了革命传统、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和法治教育等内容,充分彰显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中小学教材是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进行精心选择的文本表达,是有着较强的规范性和制度连续性的启蒙范本。然而,在选择什么样的文本内容上,历来有着不同的观点。比如,近年来关于语文教材之微词屡见于媒体,有人认为“最大的问题莫过于轻传统重现代和‘崇洋’”,有人则认为“选材落后、内容陈旧”“过于超脱现实”“远离学生生活”。因此,本次部编语文教材做了整体性和针对性的应对。部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介绍,新教材选文以经典性为主,兼顾时代性,所选课文大部分是文学史、文化史上能够沉淀下来、得到广泛认可的作品。当然也要考虑时代性,贴近学生生活。
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政治备课组组长李颖认为,将中华传统文化引入教材,是对教材“本土化”的一种调整。“我们以前的教材中很多理念和构造是从西方国家学来的,现在要有传统文化的渗透,而且这种渗透是多学科的。”
关键词:高校;地方传统文化;十七届六中全会;传承;创新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local traditional culture;the sixth meeting of the seventeenth central committee;heritage;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9-0220-02
0引言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也是国家软实力发展的战略基础。文化传承与改革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必须直面的使命。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鲜明地把文化传承创新作为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明确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描绘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在这其中,作为保存、传承、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大学承担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
我国在上下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历史中,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灿烂夺目和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不同地域的传统文化都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炽热的思想感情、独特的人文情结。地方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地方传统文化深刻体现着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精神、观念、习俗、情感以及审美情趣,是当代大学生了解、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最好的文化资源。因此,高校是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阵地。
1高校在地方传统文化中的传承与创新功能
1.1 大学生是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最佳主体当今世界是个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中西文化的交融、碰撞构成了当今世界的文化主题。在过度注重经济发展、社会转型过程中,中华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尤其是较偏远地区的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保护现状不容乐观。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涌入,中国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也潜移默化地发生了一些变化,对西方文化的过度推崇,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地方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培养、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民族自豪感的重要因素。
大学生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锐意进取的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热情,让他们接受地方传统文化必然引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唤醒他们的民族自信心,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关注,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和爱国爱家的情怀,也逐步培养起地方传统文化艺术的欣赏群体和传承者,这是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上的巨大潜力所在,也是推进中华民族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根基所在。因此,大学生是地方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最佳主体。
1.2 高校教育工作者是地方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最重要力量
文化是国家的根脉,高校在人才培养、文化研究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高等教育工作者是高层次文化主体,他们生产方式和劳动成果就是在传承和创新文化,因此决定了大学具有引导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的足够资源和实力。另一方面高等院校大学本身就是社会中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最集中、技术和科学密集度最高、文化主体水平最高、社会影响力最强的重大文化平台之一。高校既是培养高级文化管理及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又是智力、技术密集型的文化产业资源聚集地,也天然决定了高校具有发展文化事业的直接关联和优势。高校教育工作者是教育的主导者、优秀文化的倡导者,也是文化研究的引领者,所以他们具有对地方文化的传承具有优越的条件,因此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地方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最重要力量。
1.3 校园文化环境是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优秀场所高校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历史传统、环境、氛围、校风、道德规范、规章制度、人际关系及行为方式等因素的总和。校园环境对学生的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影响,校园环境同时具有传承地方传统文化的功能。因此,端正学生地方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学校环境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地方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也是地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优秀场所。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地方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具有生命力的成分,经过提炼,加以发扬光大;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宏扬创新的精神,积极开发创新,让地方传统文化在的校园特色文化中体现新的时代气息。
我们民族强大的前进定力,来源于深厚的历史底蕴。作为中华民族集体智慧传承的结晶,《周易》象天法地,是我们认识世界、沟通自然、提升自我的经典准则。传统文化里蕴含着中国精神和民族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感召着一代代炎黄子孙,立德修德,拼搏进取。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夸父逐日,鲧禹治水,我们的祖先面对逆境灾难,不畏艰险,愈挫愈勇,奋勇向前。新时代青年理应传承中华文化里的民族精神,自强不息,实干创新,担当奉献。
做好文化传承 坚定文化自信。孔子学院遍布世界,影响各国,成为世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国人更应从历史文化中借鉴智慧,汲取力量。四书五经,立德之本,《弟子规》《孝经》修身之基。忠孝仁义礼智信,温良谦恭让,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二十四史严谨信实,唐诗气势磅礴而委婉含蓄,宋词一唱三叹而雅俗共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现实主义的《诗经》流淌着浪漫气息;“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浪漫的《楚辞》洋溢着现实的忧思。昔日的曹雪芹穷困潦倒,今天的《红楼梦》却养活了一大批人,“红学”成为世界性学问。新时代青年应该厚积薄发,博观约取,不断学习,坚持积累。
坚定文化自信,构筑文化认同。青少年喜爱支持民族文化产品的人减少,折射的是文化认同的缺失。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方能构筑文化认同。四大发明和丝绸之路改写了历史,“一带一路”引领着世界,开放、包容、共享、共建,体现的是文化自信。《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火爆,是文化自信的创新。风靡一时的李子柒展示了文化的诗意,她的悠闲、从容表现了坚定的文化自信,开放包容、诗意美丽的中华文化影响了世界。我们要理性工作,诗意生活,在快节奏、高效率的时代里,放慢脚步,淡泊名利,顺其自然,文化支撑梦想起舞,经典引领诗意人生。
“自从1992年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性框架文件《21世纪议程》以来,现在全球已有上百个国家和地区出台并着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是全球第一个制定21世纪行动纲领的国家。1994年国务院要求认真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并将此作为制定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性文件。”[1]任何一种文化的存在和发展都有其历史背景和现实土壤,对于少数民族文化来说尤其如此。云南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多,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七分之一多,居住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可见,云南少数民族在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云南是多民族文化大省,有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民族文化资源是主要的旅游文化资源,这是云南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核心。因此,开发云南旅游文化产业,重在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在保护中做到可持续发展。
一、少数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需要文化尊重和文化认同
“认同,最初由德国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提出,最早被译为‘同一性’或‘自我同一性’,而在社会上更广泛流传的则是‘认同’或‘自我认同’,‘身份’也是这个词。”[2] “所谓文化认同就是指文化主体在共同的社会实践中造成的对某种文化意识在心理上达成的共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相对其他民族共同体而言,我之为我的民族感情。”[3]所以,文化认同,是发自内心情感的文化尊重与文化交流。各民族之间要彼此欣赏和认可,形成友好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在民族文化建设与发展中给予虔诚和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文化方式的可持续发展。因为文化是生产生活方式的结果,持续的方式产生持续的文化。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都是人类重要的文化资源,对人类文化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认同民族文化生存方式,坚持民族文化个性,构建民族文化情感,强化民族文化意识,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以避免文化弱化与文化保守,抵抗民族文化的边缘化趋势。
1. 文化认同与尊重的情感和态度
情感上,需要培养一种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和家园归属感,因为“民族文化认同的首要特征就是具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和情感归属。”[4]既要热爱本民族,也要热爱他民族。既要有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也要有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不岐视任何一种少数民族,关爱少数民族在现实生活中的文化表现,做到尊之、学之。一是各民族首先要热爱自己民族的文化, 要建立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守住自己民族的文化阵地,防止文化边缘化。要有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精神的责任感,捍卫民族文化尊严。二是各民族要有团结协作意识,要构建和谐包容的文化心态,建立依存互利的文化关系。三是关注少数民族的生存。一切文化和自由的根本在于生存。要更多地关注少数民族的生存问题,有了生存的自由,才有发展的可能。关注生存与发展,可以更好地构筑民族文化的情感空间。
行动上,结合现实,做到知行合一,真正解决少数民族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和困难。急人民之急,想人民所想, 这样才赢民心,得民意。在行动上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政府给政策。云南少数民族和谐相处,共同繁荣,主要得益于政府的关心和扶持以及科学有效的决策。少数民族绝大多数处于边远地区,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还处于经济相对滞后状态,要获得很好的生存与发展,除了自身努力外,主要靠政府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帮助。对于政府的支持来说,更重要的是各项配套的民族政策的制订、出台、实施和落实。二是学习和研究。少数民族有许多丰富的文化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这是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应该认真向少数民族学习,学习他们朴素善良勇敢的精神,学习他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学习他们生活中的各项技术和艺术等。同时深入研究少数民族的历史与发展,研究他们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精神,研究他们的审美判断和心灵世界等。三是继承和发扬。一切文化的学习和研究归结点在于对民族文化精神的继承和发扬。继承和发扬文化精神,这是文化繁荣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只有精神的、深入人心的才是永恒的。要很好地继承和发扬首先需要每一个人从思想深处,从内心情感,热爱自己的民族,时时捍卫自己的民族文化,弃其遭迫,取其精华。强化传承意识,培养民族精神和民族信仰。其次是需要具备科学有效的方法。每种文化的传承总是依赖一定的现实基础和物质手段以及科学方法。具体方法需要根据不同的文化特点而定。
2. 民族文化认同与尊重的主要方面
在民族内部和民族之间文化情感培养与生成集中体现在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尊重。文化发展首先在于思想的认同和尊重,其境界是心灵与情感的交流和塑造。“民族认同对其成员具有精神上的内聚作用,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5]民族文化认同和尊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认同与尊重。如果说音乐是人类的共同语言,那么宗教同样也是人类的共同语言。因为宗教是人类对苦难的解脱,对幸福的向往。宗教具有民族凝聚功能和民族教化功能以及审美教育功能。民族对宗教的信仰,实际上是对生活的信念与渴望,对民族的认同与尊重。在少数民族的各种文化活动中,宗教文化现象总是处于重要地位。宗教在不断地牵制和引领着一个民族的发展与变化。少数民族的各种宗教活动神圣而隆重,对民族宗教的认同和尊重实质是对民族生存和情感的认同。认同和尊重一个民族的宗教文化能更好地走进这个民族的心灵世界和文化深处。这样做,有利于探寻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源头和思想依据,所以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是不能破坏一个民族的和精神寄托以及生活信念。
二是少数民族生存方式与思维习惯的认同与尊重。文化是生活方式的状态和结果,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是生活方式的不同。少数民族各自的生存与生活方式是长年累月形成的相对稳固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决定着不同的生存思维和行为习惯,也就创造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因此,认同民族的生存方式和思维习惯,就是认同一个民族的存在。要很好地保持一个民族的文化个性,障显民族文化魅力,就是要坚守一个民族文化的原生性、本土性和民族性。因为“人类的审美文化,从根本上讲,都是某些特定的审美思维充分展开的结果,所以说,审美思维孕育出了各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审美文化内容,这些审美文化内容通过审美思维的形式而得到强化和展示。”[6]要保持这样的文化生命力,需要认同、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在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中,不能轻易改变民族的生存方式和生活习惯。相关的社会组织在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容易破坏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只注重物质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缺乏有效地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精神文化的思想意识。文化保护重在精神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其根本在于民族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保护和坚守。“整个民族的习尚、情趣和审美理想都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保守性。当然,它也不是凝固的、一成不变的。”[7]今天很多地区的民族文化就是由于生活方式的破坏,使得少数民族文化生命力脆弱,民族文化只是在节日等特定时空的象征符号、文化包装、文化碎片和文化记忆。
二、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中常遇的矛盾与冲突
少数民族文化的全面可持续发展需要长期的艰苦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各种矛盾,各种因素不断呈现,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彼此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1. 民族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与矛盾
目前民族文化的拥有者是文化研究机构、学者、族长、头人、祭司、长者等。而更多的年轻人对本民族的文化的掌握和继承处于弱势和断层。很多有价值的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基本消失,这种现状和趋势是多种原因长期作用的结果。但其中不可忽视的是民族文化与现代文明总是长期处于矛盾与冲突中。
随着岁月的流世,掌握文化的这些长者们渐渐离去,本民族的文化传承势必受到严重影响。加之年轻人对外交流频繁,大量吸取了他者的文化和现代文明。随着对外来文化的吸纳,人们观念发生变化,容易被现代文化和外来信息所洗礼。少数民族中年轻人普遍认为:一旦走出本民族,讲本民族的语言或穿本民族的服饰,他们认为“另类”, 对于民族服饰他们只是逢年过节时才穿。于是这些年轻人走出本民族自然就融入现代文明,对本民族的文化失去自豪感和自信心,几乎丢失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意识。本民族的文化已变成抽象的特定时空的文化符号和文化怀旧。这也是民族文化边缘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要加强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所谓自我同一性或自我认同感,就是一种熟悉自己的感觉,一种知道自己将会怎样生活的感觉,是一种自然增长的信心,即相信自己保持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能力。这种信心是与他对别人保持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相协调的。”[8]有文化的自我认同,在生活中就不觉得另类,不感到文化孤独,能建立文化自信心。少数民族文化充满着浓厚的农牧气息,有鲜明的民族色彩,而现代文明渗透着浓厚的工业气息和商业色彩。二者都有其优越性,既有对立也有融合。如何有效地把民族文化与现代文明结合,这是人们长期关注的焦点。
2. 生存发展的强烈愿望与滞后的生产方式的矛盾与冲突
每一个民族都需要生存和发展,这是人类生活最基本的表现和愿望。对于云南少数民族来说,生存与发展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因为云南少数民族众多,大多数处于多山的边远地区。在现代文明条件下,越受到外界文化的渗透和挤压,各少数民族渴望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和愿望就越迫切。这种强烈的意识和思想与本民族滞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条件形成鲜明的对比。于是有些少数民族和当地政府就会急于求成,采取过极行为,大力改造本民族的文化,引进各种思想,生搬硬套外来文化,违规操作,改变了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受商业利益躯使,买卖民族文化资源,破坏了少数民族文化生态。文化资源来源于生活,人为地破坏民族既定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判断,势必倒至民族文化资源枯遏和浪费。云南少数民族村落文化的改造有力地证明这一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关键一点是不能轻易地改变少数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只有在独特的生活方式下优化生产力才会创造独特的民族文化。
3. 民族文化特色与落后贫穷的矛盾与冲突
在某种程度上,局部的落后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个性特点有一定的联系,但彼此没有因果关系。有些少数民族地区贫穷,主要是由于观念落后和生产力滞后。这种落后归根到底就是没有充分发挥本民族文化资源的生产力作用。这种原因的背后根本在于对少数民族缺少文化情感、文化自信和文化精神。有了民族文化意识和文化情感作为本民族的精神活力,就会积极有效的探寻民族文化传承的思路和方法。在传承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在不断地创造本民族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所以保护和发展同步,重在民族文化情感的培育和民族文化精神的塑造,把文化转化为生产力。
在民族文化的个性中,有些文化因子是不利于民族文化的发展,有碍于生产力的提升,应该加以改造,弃伪存真,弃粗取精。把本民族最鲜明、最独特、最健康的文化基因加以培育,整合文化因素,发挥生产力作用,弘扬文化精神。所以,少数民族滞后,不是文化的滞后,而是对本民族文化保护不妥、发展不力、定位不准、特色不明、认识不清、传承不够。
三、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中文化适应能力的提升
少数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中值得关注的是少数民族文化在当下文化生存的适应性。一种文化的存在有特定的文化空间和文化背景,不能脱离这种文化环境。文化的现代适应性其实也是文化的生态问题。“文化适应过程,在特定意义上就是文化的特殊进化过程。文化的特殊进化是指文化在控驭能量的总能力不作实质性改变的前提下,由于其生境的导向作用,为更好地利用生境条件而进行的发展,目的在于使该种文化更加适应其生境。”[9]所以,在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中,要培育和拓展少数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融入当下社会,与时俱进,体现鲜明的民族个性,彰显其文化地位。一是更新文化理念,二是积极探索思路与方法,三是付出行动。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来说,民族虽然众多,但由于大分散,小聚居,交错杂居,所以对于某一种民族来看,其文化势力并不强,为了生存,常依附了其他民族,或者融于其他民族。该民族的文化元素便会慢慢消失待尽。所以,从以下方面可以提升民族文化的现代适应能力。
1. 充分挖掘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强化民族文化元素。
不能把少数民族文化元素视为生活的障碍,要强化民族文化资源的优越性,增强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大力挖掘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用民族文化资源推动民族经济的发展。把民族文化的发展回归到民族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建立和强化少数民族的文化标志和文化符号。在资源的开发中提炼标志性的文化元素,进一步强化民族文化元素,做到可持续发展。在发展中走民族文化产业之路,加强传播媒介与文化资源的有效结合,注重媒介传播的广泛性和整合性,因为“现代传播媒介是文化产业的重要形态。”[10]
2. 充分解决少数民族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根本在于生存。而生存的关键是要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因此,要把少数民族文化转化为生活工具、生产力和生活需要。不但政府要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更重要的是少数民族本身要有文化的自觉性和自主意识,用自己的文化改造社会,创造生活,建立自己的文化平台 ,用自己的文化积极应对现代社会,形成平等互利的文化交流空间,找到自身文化的优越性和创造性。通过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带动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意识和文化适应能力。
3. 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实践,把文化回馈社会,回归生活。
这才是民族文化发展良好的状态。少数民族文化生命的土壤在日常生活。由于种种原因,少数民族文化脱离了实际生活空间和文化土壤。少数民族文化应该回到日常生活中,坚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判断。文化应该为生活服务,解决生活问题,体现文化的生命力和向心力。关注少数民族日常生活,把少数民族文化日常生活化。要真正实现少数民族文化日常生活化,这需要勇气和耐力。比如,少数民族服饰应该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资源和重要组成部份,应该直接服务于日常生活,普及于日常生活。由于现代文明的影响,今天很多少数民族服饰脱离了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只是节日的点缀和舞台的幻影。民族服饰穿戴范围缩小,使用频率降低,于是民族服饰概念化、符号化、同质化、现代化。服饰的民族特色弱化。不能让民族服饰等文化成为怀旧的符号和历史的记忆。因此,要关注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使少数民族文化回归现实生活,激发他们对本民族文化和艺术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这样民族文化的传播才有时效性,发展才有广泛性。
四、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中强化文化传承意识和能力
文化的根本在于人,少数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后继有人,世代传承。因此,要使民族文化世代繁荣,对于一个地区民族文化的拥有着和管理者来说最关键的是对文化传承人才的培养,强化文化传承意识,提升传承能力。
1. 通过政府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意识
对于当地民族文化的管理者或管理机构来说,要把民族文化传承提高到重要的文化战略高度。首先从政策机制上引进和培养文化传承人,制定优惠政策大力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具体办法有:一是在当地建立相应的民族文化典藏馆;二是建立相应的民族文化传习所;三是组织人才编纂当地历史文化典籍,抒写自然文化风光;四是塑造文化传承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五是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打造民族文化品牌。
2国家文化安全的具体内容
本文认同刘跃进对于国家文化安全的定义。笔者认为,国家文化传统主要包括民族自豪感、语言思维习惯、知识观念体系、制度法律、生活方式、吸纳创新能力等六个方面。民族自豪感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来源。每一个华夏子孙都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而自豪,这样的自豪感有着巨大感召力和凝聚力,对于国家文化安全意义重大。文化自豪感所形成的巨大的凝聚力,在潜移默化中抵御文化入侵与内部异质文化的颠覆与侵蚀。语言和思维习惯。语言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和文化传播的工具。语言与文字相辅相成,共同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思维逻辑。文化入侵往往从语言渗透开始。所以,保护好本民族的语言是保护本民族文化安全的重要途径。知识观念体系。各民族生存地域、经历、发展状况的差异,形成了迥异的民族知识观念体系。民族特有的知识观念体系得不到保护,就会丧失了区别于别文化的特质,也就丧失了存在的合理性。制度与法律。各民族根据生产关系,在观念体系影响下,逐步产生出独特的制度与法律。制度法律体系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如果采取了不适当的制度体系,则会对社会生产生活产生负面影响。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深刻体现一民族的文化特征,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传统中国的家族聚居、建祠堂、祭祖先、庆佳节,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重伦理、重家族、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文化特征。这也是中华文化区别于他文化的表现。吸纳创新能力。吸纳创新能力事关民族文化发展与壮大。一文化能否具备强大的创新能力,能否更好地吸纳其他文化中的优秀资源为己所用,往往成为该文化发展走向的标志。
3外来文化侵略与内部文化颠覆
一般来讲,国家文化威胁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外来文化入侵;内部文化颠覆。外来文化入侵的典型形态是文化帝国主义。席勒和萨义德从不同角度批判了文化帝国主义。尽管有时并非强势文化国家有意为之,文化入侵往往使弱势文化失去传承的合法性,使弱势民族丧失自我。一些在强势文化看来是正确、合理的原则,往往是弱势文化的独特成分。随着外来文化的入侵,原文化的独特性逐步丧失,对其社会、生活造成巨大冲击。当然,对于外来文化影响,要善于甄别,文化帝国主义的渗透要坚决清除,有益于我的合理成份则要合理借鉴。内部文化颠覆常与外来文化入侵相辅相成。当弱势民族遭遇民族危机时,会放弃文化颠覆危险的警惕而大力引入所谓的先进文化,进而迷失自我,随之而来的便是自我文化灭亡。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华文明传承了下来,而其它文化则在遭遇外来文化渗透时丧失了自我的独特性。就我国而言,这两方面的威胁均存在,需要我们关注。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被誉为“人类精神的家园”,是一种容易随时代变迁而被湮没的文化记忆。非遗的无形性使得它的传播需要借助于物化的载体,即空间载体、物质载体、人员载体。寻求合适平台,激发大众参与,对非遗的传播十分重要。城市游憩商业区(RecreationalBusinessDistrict,缩写为RBD)是城市旅游的重要空间形态之一,在城市旅游和文化旅游快速发展的今天,RBD面临着文化特色不突出,满足不了游憩者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困境。那么将非遗文化引入游憩商业区,实现二者的互动发展,就有可能促进文化与经济的双赢,保护与开发的共生。
民众既是非遗的创造者,又是非遗文化的传承者,所以在非遗的保护中应该居于主体地位。民众的文化自省、自觉并主动地参与到保护行动中,对于非遗保护效果影响极大。所以,在将非遗引入游憩商业区中,需要调动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的作用,维护他们的利益,并激发游憩者和非遗传承人共同的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推动RBD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
二、理论基础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一词最早由斯坦福大学的学者提出,该理论最初应用于公司治理。1984年Freeman给“利益相关者”下的定义为人们广泛接受:“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能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或被企业目标的实现所影响的个人或群体”。在这个定义中Freeman强调企业与个体或群体间“影响”的双向性。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对传统企业“股东至上”逻辑的反叛。
利益相关者包括企业的股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等交易伙伴,也包括政府部门、本地居民、本地社区、媒体、环保主义等的压力集团,这些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他们有的分担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有的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付出了代价,有的对企业进行监督和制约,企业的经营决策必须要考虑他们的利益或接受他们的约束。利益相关者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旅游研究领域。
在本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游憩商业区活动发展中,涉及的利益相关者既包括商业经营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还包括游憩者。因而为了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RBD更好的传播,需要照顾到相关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发挥他们的主体参与作用.
三、实现路径
(一)提升传承者的文化自信及对非遗的解说能力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就明确强调:“要努力确保创造、保养和承传这种遗产的群体、团体,有时是个人的最大限度的参与,并吸收他们积极地参与有关的管理”。在游憩商业区内的传承者,既包括国家认定的传承人,还包括RBD内专业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手工艺品体验馆的工艺师,非遗商品店的商户,非遗饮食的制作者等。文化自信是指我们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自身文化发展的坚定信心。传承者只有对自己的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才会更好的将他所传承的文化向大众进行传播。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传承者是否热爱自己所传承,传播的文化,以及是否具备将这种文化解读,传播,甚至营销给游憩商业区内的游憩者的能力,对于非遗的传播效果影响很大。
所以,应该提升传承者的文化自信及对非遗的解说能力。其实,对于非遗文化产品开发的过程,就是提升传承者文化自信的过程。在传统生存环境中,许多非遗文化传承者无法靠非遗维持生存,非遗文化面临无人问津的局面,而通过对非遗文化产品的开发,非遗得到了市场认可和许多游憩者的喜欢与认同,传承者的文化自信也就得到了提升。所以,提升传承者的文化自信,就是要合理和深入开发非遗文化产品。
(二)深化游憩者的文化体验与文化自觉
游憩者既是非遗文化传播的接受者,同时也可能转化为非遗文化的传播者,甚至是传承者,他们是非遗保护的主体。对于外地旅游者而言,他们可能首先是非遗文化传播的受众,但通过参与非遗活动项目,可以增强他们对非遗文化的了解,认知,进而发展为主动进行传播,如果兴趣足够浓厚,也有可能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者。对于本地游憩者而言,非遗文化的生存土壤本身就在他们中间,非遗与他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本地游憩者通过非遗游憩活动项目的参与,可以深化他们最自身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更有可能进行传播,传承非遗文化。
然而一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游憩者是否会传播,传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游憩者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了非遗活动项目,他们获得的体验感受如何。如果感知深刻,感受美好,那么就极有可能推动其对非遗的传播,传承。如果体验肤浅,那么就不会增强对非遗文化的认同。就目前游憩商业区内游憩者的活动而言,根据游憩者融入程度的不同,我们可以将他们的体验分为三种,也就是表层体验、中度体验和深度体验。表层体验主要存在于传统的观光中。游憩者往往是走马观花地观光,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没有真正近距离地参与到游憩项目去,也就难以获得独特而难忘的体验感受。
关键词:
国学教育;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信仰;文化自觉
当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再掀,深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价值伦理精粹的民族文化正在激起更多的文化热点和社会关注。各个层类的有识之士本着重铸民族精神,传承优秀民族价值观的宗旨,直面社会痼疾,反思百年来西方文化的冲击和破坏,寻求和实践优秀民族文化保存和弘扬的途径。而这其中,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民族价值观念和伦理精神)教育,培育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筑牢文化复兴的主阵地,尤显急迫和意义深远。笔者结合攀枝花学院《国学基础》课程教学实践和思考,来讨论这一主题。同时,需要提前解决的问题是“信仰”这一概念的厘定,“信仰”一词指基于民族文化自信和礼敬的对民族道德精神的体悟和研修,进而达到践行优良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文化自觉、文化自强。
一、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培育的意义及其实然性缺失
大学生是我们民族复兴事业的生力军,也是民族文化传承和振兴的主体,青年兴则国家兴,大学生是否具备基本民族文化知识,是否对传统文化和民族历史有基本的理解和尊敬,能否自觉体悟和研习民族文化精要知识,能否弘扬民族文化核心价值观和伦理观,做到厚德自强,信义担当,既是大学生自我文化心理成长和人格健全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代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更是应对民族文化危机和道德沙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基础和动力。虽则培育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的意义不言自明。然而,考察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的现状却让我们倍感心灼。根据笔者平时观察,与大学生交流,以及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应然性需求和实然性缺失之间鸿沟较大。一是对民族文化认同不够,惟西方文化为尊。多元文化特别是打着民主自由幌子的欧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大行其道,严重冲击青年一代的文化观和信仰基础。许多大学生对民族文化认同性和自豪感严重不足,对来势凶猛的外来文化分析辨别能力不足,盲目认同西方社会的生活和娱乐方式,看美国大片,听外国歌曲,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风靡大学校园,而深具民族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的传统节日在大学校园里反倒显得冷清,对西方文化过分的依赖和崇拜;二是传统文化知识缺乏,民族文化虚无主义,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强调,基于对本国历史的了解应对本国历史怀有一种温情和敬意,“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1]钱穆先生所言“本国历史”与民族之精神、传统之文化密切关联,极力批评民族文化。而今日部分大学生群体,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冷漠疏离;对中华民族优秀的伦理道德和文化精神一味地排斥,否定民族文化的世界意义和当今价值,崇尚实用、功利、享乐,认为华夏传统文化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中已经一无可取之处,应当求助于先进的技术工具和西方的契约精神。这造成了伦理道德失范,也忽略了对人生终极意义的追寻。大学的重要使命在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以上两点反映了当今大学生在民族文化信仰上的缺失,这要求我们创新思路和方法,在青年大学生中间开展内容丰盈、形式多样的国学教育,努力培育大学生民族文化意识,重拾民族文化信仰,重振中华民族精神。
二、国学教育促进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培育的三个维度
一是基于民族文化知识习得的认可和自信。构建民族文化信仰是对大学生不良价值观的重塑,而这样一种关乎民族文化命运的培育过程是以大学生对于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和习得为前提的。必须让我们的大学生迈进国学的“门槛”,并且“徜徉”在处处经典的传统文化的大观园里,在我们教师的讲解和引领下,体会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髓,才能促使他们认识到我们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璀璨壮美,产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可和自信。知识是敲门砖,更是一扇窗,通过国学教育(在这里,国学教育指的是以汉民族文化为主干,以儒家道德为主体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授和弘扬),大学生能够发现除了影响世界进程的四大发明,我们还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意志品质,有“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君子之德,有“见素抱朴”、“上善若水”的人生哲理,有承载中华民族文化和心理的汉字,有数不胜数的文学高峰和熠熠闪光的文学作品,有蕴含人生况味的琴棋书画,有厚重辉煌的人类历史,有无可比拟的工艺技术,还有最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这些不仅在产生的时代不逊色于西方的历史文化,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比他们更稀缺,更先进,更符合人的自由发展,更利于应对当今世界性的难题和人类的困境。有了这样的认可,大学生才会有更理性的分析比较,不会一味地盲目崇拜,一味地排斥拒绝,激励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用于应对外来文化的洪水猛兽,体悟民族文化的不可多得。二是理解基础上的对于民族文化价值的探索和体悟。文化信仰和传承是一个民族的核心,深层次来看,民族文化信仰的培育并不主要在于实物和文化典籍的传承,虽然必须有这种载体,但更主要是一种民族文化心理和价值观的传递,“构成民族特征的各种文化要素的传递,只有经过心理传承的过滤和整合,才能为该民族的社会群体所共识”。[2]“国学代表了中国浩瀚五千年文明积淀中的核心价值,代表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精神成就。”[3]而且,毫无疑问的是教育的主体是作为自由个体的大学生,所谓的“深入人心”靠的是大学生对种种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的自我评判和体悟,以及再生产、再复制性质的探索,探索隐藏在国学知识里的真、善、美。民族文化的超越时代性需要传承主体的探索和体悟,进而形成个体和群体共通的民族文化心理和信仰。因此,国学教育在达到知识传授的目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促使大学生在精神和心理的维度去理解、接纳、体悟中华民族文化。三是基于文化自觉的民族文化传统践行和升华。“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知晓该文化的诞生、形成过程,知晓该文化所具有的特色和优势,了解该文化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了解它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它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简言之,就是要有正确、健康的文化观。”[4]基于认知和体悟的民族文化自觉更利于大学生发扬文化精髓,完善道德素质。尽管信仰关涉人的终极价值和文化心理,但正如体现为宗教仪式活动的一样,民族文化信仰应该在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和生命实践中呈现出来,因为信仰必然靠着它指导下的(实践)行为才成为这样一种我们看不见但是我们承认其存在的精神活动,反过来,一种活动会产生并巩固一种文化信仰。所以,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的培育和巩固,必须也必然会由认知和体悟递进到实践行为。从知识类型来讲,国学教育中不仅有理论性和思辨性的知识,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应用型和技术性的知识,在吃穿住行、人际交往、修养生性等方面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指导,能在行为失范、自我迷失的时候对大学生进行矫正,更能在无路可走、面临挫折的人生关口提供一种来自灵魂的支持。
三、国学教育开展的可能形式及相关问题探讨
大学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开展国学教育,以国学精华来培植大学生群体的中华民族文化信仰。一是构建大学国学教育课程体系,开设国学教育相关课程,我们已经看到席卷全社会的“国学热”已经开始在大学校园蔓延,部分有条件的高校已经开设了国学或传统文化类的院系、专业,出版了多种国学类教材,着力培养民族文化领域专业型的精英人才,希望藉此引领整个大学及全社会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和探索。对于更多的高校来说,受限于师资及办学类型多种因素,以通识课的形式开展国学教育更具普适性,受众面更广,效果也更好。但在此种普及型的国学教育开展过程中同样需要不断加强师资建设,丰富国学教育的课程门类,既要有概要性的国学课程,帮助学生走近民族文化,认识民族文化,理解民族文化;更要从文学、历史、哲学、艺术以及服饰、饮食等各个方面有条件地开设国学类课程,以及专题性讲座扩展广度和深度,形成系统,便于大学生选择符合自己审美兴趣的课程进行研修。另一方面,我们的国学教育更要走出课堂,以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亲近大学生,要把国学教育及传统文化弘扬作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借助社团等学生组织,借助传统民族节日等契机,将民族文化的传统性和时代性有机融合,将国学精要与大学生课外活动结合起来,益智益趣,使民族文化的魅力以一种可观可感可参与的形式呈现出来,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和巩固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还需要澄清的问题是民族文化信仰和民族意识的区别。民族意识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它是民族共同生活体长期积淀和内化形成的民族本位观念,强调的是一个族群的生存空间、生存利益和繁衍存续,是构成民族精神的基本要素,指向的是现代民族国家的构建。而民族文化信仰则是一种民族文化心理,是民族意识的基底,是个体对群体精神生活的积极向往,由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可和礼敬能够升华为一种明确的民族观念。信仰产生力量,信仰同时具有一种排外特性,尤其是在今天全球化的语境下,培育民族信仰一定要摆脱“狭隘民族主义”的影响,培育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不仅仅是为了本民族政治利益和生存权益,同样也是为了作为全人类财富的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不是站在对立面排斥外来文化,而是在借助民族文化信仰的力量丰富我们的民族特色文化,使其在人类生活共同体视阈中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王发奎 单位:攀枝花学院发规处
参考文献:
[1]钱穆.国史大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4:2.
(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食品这一行业是涉及民生的发展行业,也是百姓不折不扣的良心行业,其对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要求。随着我国食品产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对高素质高技术含量的人才需求量逐年增加,高校专业教育方向正好能够满足企业对高技术含量人才的迫切需求。因此,需要将传统饮食文化贯穿在高校食品专业人才培养的阶段里,使技术水平含量和文化成为学生不断成长的双翼,有利于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以及学生在社会上的不断攀登。
(三)饮食文化的传承需要引起大学生的重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名声源远流长,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量的国外思想潮流和思想观念的不断涌入,使中国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甚至价值取向都呈现出多元化的引导,暗示了对不同性质的文化分辨模糊,因而逐渐对饮食和文化失去了自信心。导致大部分学生盲目崇拜西方风俗文化,贬低本国民族文化,大学生的民族信心与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因此,要弘扬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保护并发扬本国饮食文化,传承饮食文化要引起当代大学生足够重视。甚至把它看做是维护民族的一种权益,保护本国文化的强烈意识。因此,作为食品相关专业的学生,弘扬我国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责无旁贷。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的大浪下,更需要大学生不拘一格地去研究好、继承好中国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贡献年轻的力量。
二、在教学中传承传统饮食文化的对策
(一)充分营造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学习氛围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培养大学生的品德的提升、完美人格的树立与文化素养有机结合起来,结合《中国饮食文化》课程中所说的“饮食风俗文化”“饮食礼仪文化”等相关章节内容联系起来,是学生诵读经典文化的一种学习方法,这也正是在潜移默化地提升大学生人格修养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1.礼德传承。清华大学教授认为:如今在高校教育当中,存在的一个比较普遍问题就是,在大学校园里只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单纯教育,而却忽视了个人的道德情操、职业道德、人文关怀等非专业方面的教育。许多人认为上大学的学生目的普遍都是为了个人有一份可靠而稳定的工作,前程似锦,一帆风顺。所以,他们一旦毕了业,就想要立刻赚钱,过上安稳的日子,至于民族是否兴衰、社会是否因存在某些问题而阻碍发展,都觉得与自己毫不相干。目前,高校大学生内心普遍都没有文化自尊和文化自觉,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非常可悲甚至是恐惧的一种社会现象。
2.人格素养的培养。《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要求后人生活上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孔子提倡:“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是激励后人发愤图强,敏而好学,学而不倦的乐观精神。用这种精神来教育当代大学生,让他们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积极学习传统饮食文化成果精髓的追求精神,还要注重人生的现实意义,即注重艺术品位与人生价值,注重人生自我修养和人格的建立。
(二)在高校食品专业人才培养中加强饮食文化的教育
1.几千年的华夏文明造就了璀璨辉煌的文化,这是祖先留给人们的宝贵财富,需要我们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自成体系、博大精深,蕴涵丰富理念、政治思想、风俗礼仪等,与我们平时日常生活紧密相联,更是继承了我国民族优秀文化思想。因此,高校应大量宣传并且在专业课中进行普及教育,作为专业知识的有益扩充,完善知识框架结构。通过调整食品专业课程体系安排,把饮食文化作为人才培养方向其中一门必修课程,得到学生对文化学习的重视,形成要学习高端技术必先学习传统文化成果的精髓。这样,将饮食文化这门课程应用于高校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当中,不仅增强了传统饮食文化感染力和凝聚力,而且还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化知识,完善教学制度的时效性,使学生内心世界得到丰富,这样利于学生自身素质教育的全面升华。
2.培养从业自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我国饮食文化在当今世界上声誉名扬天下,中国饮食闻名于天下。例如,两千年前淮南王刘安发明的豆腐,诸葛亮发明馒头比西式汉堡包早一千多年,这都是古时候了不起的时明,直到现代依旧影响着我们日常生活的习惯乃至全人类的生活饮食习俗。“民以食为天”,目前,传统饮食仍旧是国内外第一大行业,世界500强企业有大部分行业与饮食相关。诸如此类的饮食文化有利于激发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激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并且培养他们的从业信心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