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方法模板(10篇)

时间:2023-06-16 16:46:3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高中语文方法,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高中语文方法

篇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社会各界对中学语文教学不断进行着反思和总结,最后得出的结论几乎都是:中学语文教学存在“少、慢、差、费”的弱点。关键在于忽视了学生阅读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对文本主动、自主的阅读,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压制了学生的创造,影响了学生潜能的发挥。

那么如何改善上述现象呢?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个性化阅读

第一阶段适用于高一学年,强调阅读的兴趣,主要从学生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对学生的阅读范围、角度和思路等方面进行放开,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阅读对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阅读的兴趣,语文学习将成为无源之水。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30年的经验使我相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是否会很好地阅读。会边读边想的学生,比起那些不会迅速阅读的人来,处理任何事情要快些、顺利些。”日本石井勋博士说:“阅读能力是任何学习的基础,因为每一门学问都是从阅读书籍开始的。”

为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我在实际教学中是这样进行的:

1.发挥教材优势,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课堂是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课堂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则是课堂阅读的延伸,教师在教学中应很好地发挥教材的优势,把学生的阅读兴趣延续到课外,以课内阅读来带动课外阅读。例如学习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可以再介绍他其它的一些作品,甚至还可以介绍美国其他著名作家的作品。

2.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可以通过每天语文课5分钟的口语训练,内容是个人的阅读心得;利用各种节日、班会定期举办诗歌朗诵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读书报告会等读书交流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3.努力营造氛围,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师在平时要有意识地积极营造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

二、探究性阅读

高中生面对的是高考,所以其阅读就不免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学生要实现高考的理想,光靠个性化阅读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阅读层次序列。教师要借助第一学年个性化阅读已经形成的探究习惯和方法,促使学生的阅读成为自觉行为;要将学生的视线引导到老师指示的范围上,并要求他们把爱好阅读的经验自觉地加以运用;并且要培养学生对各类文体的阅读方法,尽量使学生阅读的感悟能力、认识能力趋向教学的要求。

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自主阅读与教师点拨相结合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著名学者靳玉乐在《探究教学论》中指出:“探究性学习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有一个以‘学’为中心的探究学习环境;二是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因此,探究性阅读教学必须把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结合起来。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以学生为主体,创造性地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实践,经历阅读探究过程,从而有效地改变纯接受性的学习方式,创造性地指导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探究性阅读。在阅读活动中,要解放学生的童真个性,张扬学生的生命活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知识的主动建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目的性阅读

篇2

1.阅读技巧:①掌握不熟悉的词汇;②发展识别生词的能力;③形成良好的眼动习惯;④养成正确的阅读姿势和捧书习惯;⑤发展有一定速度的、流畅的默读能力;⑥发展朗读技能,如分短句读、表情、音调、音量、清晰度等。

2.理解能力:①拥有丰富、广泛和准确的词汇量;②领会逐步扩大的意义单元(短语、句子、段落和文章)的能力;③寻求特定问题的答案的能力;④选择和理解文章主要思想的能力;⑤理清事情发展顺序的能力;⑥记录和回忆细节的能力;⑦把握作者安排文章结构的能力;⑧正确地遵循指导语的能力;⑨对阅读内容作评价的能力;⑩记忆已读的文字材料的能力。

二、功用性阅读

1.检索材料的能力:①应用索引;②应用目录;③应用词典;④应用百科全书;⑤应用图书卡片档案;⑥使用文献目录等其他工具;⑦以掠读方式寻找信息。

2.资料的理解能力:①应用上述“发展性阅读”中的一般阅读理解能力;②发展适应具体专业材料的阅读能力,如阅读算术题目、看地图和图表等。

3.选材和组材能力:①概括能力;②列提纲能力。

三、消遣性阅读

1.激发阅读的兴趣:①把欣赏书籍作为自由闲暇时间的一项活动;②熟练选择娱乐性的读物;③阅读的兴致和阅读鉴赏的满足感。

2.增进和提高读书兴趣:①形成更广泛阅读的兴趣;②形成更成熟的阅读兴趣;③通过阅读促进个性发展。

3.评价和鉴赏作品的精益求精:①建立一个分辨小说和非小说作品、散文和诗歌以及剧本的标准;②发展对语言风格和优美性的欣赏水准;③学会发掘更深的符号信息。

以上三类阅读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合理的阅读过程务必使三种阅读保持平衡。如果过分强调训练和练习而扼杀人们需要的阅读情趣,那么阅读教学的基本目的就会遭致挫折。

四、阅读中的思考

1.通读全文,疏通文字,了解全貌,掌握中心。想一想:这篇文章主要讲什么?即是了解作品的主题。

2.瞻前顾后,上下联系,明确本文在全书中所处的地位。想一想:编者选用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选这篇文章?

3.精读,从章法上掌握。细细精读,逐段分析,看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想一想:作者的思路怎样?

4.写法上进行把握,从标题到课文,从课文到插图,从插图到作业,联系怎样?想一想:各部分的作用如何?课文是如何按上述思路展开,如何呼应、如何过渡的?

5.分清文章的主干和枝叶。想一想:课文的重点是什么?通过什么(重点段、中心句、关键词)来体现的?

6.注意与表达中心密切相关的字、词、句、段等,想一想:本课在表达中心、用词造句、标点使用、布局谋篇、修辞手法等方面有何精到之处?

7.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特点,想一想:通过本课教学,我要学到什么?

8.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我学懂了吗?难点是否已经掌握?重点内容有哪些突破?

9.为真正理解内容,结合必要的读写训练,想一想:哪些训练我会做,哪些不会?问题出在哪里?

10.学习还得要会读,想一想:这课应怎样读?读通、读顺,读出感情,读出味道,达到爱不释手的境地。

五、阅读的方法

1.超慢速阅读法

早在16世纪末,英国散文大家培根在《谈读书》中就谈及了此法。他说,少数书“须嘴嚼消化……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老作家孙犁有一次在谈到读书时说:“我读书很慢,只要决定读,就一定认真读完它。有时一个字、一个标点都要琢磨良久,力求寻明作者的意图。遇到一些哲理深、文辞美的句子,不厌其烦地抄下来。”这种方法即在阅读时要求把速度放得很慢,一段一段甚至逐词逐句地读。其间,要仔细品味,反复揣测;必要时,停下来掩卷沉思默想一番。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就这样慢条斯理地读下去,以求得从作品的字里行间窥视作者的思路,领会作者的思想,看透作者所潜下的苦心,进而把握作品的“精髓”。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它可以培养我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开拓我们的创造视野。

2.五步阅读法

①初读讲大意。首先要从头到尾完整地朗读一遍,默读一遍。然后想一想,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写了一个什么人?

②细读懂词句。在了解全文梗概的基础上,进一步细读,边读边想,对生字新词要作出记号,能联系上下文,运用词典等工具书,掌握正确的读音和意义,并记下自己不懂的问题。

篇3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是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的重要方法,更是延续中华五千年文化的重要途径。中华文化的绵延需要借助语文这门学科,中国的文化振兴也需要语文学科的知识力量。语文教学事业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的高低。因此,语文学习不容轻视。

语文学习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有不同的学习重点。高中的语文学习更是有其特殊性,这不仅是由高中生的特殊性决定的,还与高中语文学习内容的特殊性有关。因此,学习高中语文时,我们不能简单地等而化之,将其与其他学科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混为一谈,而是需要我们区别对待,特殊学科特殊学习。那么,现在的高中语文学习到底存在着哪些问题,需要我们来区别对待呢?

一、学习主次不分,不能把握学习重点

学习语文时应该把握学习重点,这样高中生在预习、听讲、复习等过程中才会有学习的侧重点,能够对重点、难点等进行重点攻破,提高学习的效率。但是,高中生在学习语文时却没有把握好这一点,他们往往不分学习的主次,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既浪费了学习的时间,也影响了学习的效率。比如说高中生最常见的问题是在复习语文时习惯性地将课本翻到第一课,从第一页一字一句地复习学习。显而易见,在这反复的复习过程中,高中生语文知识学习最扎实的往往都是前面几篇课文,而后边的几篇课文往往都很陌生。

高中生不能把握语文学习的主次、重点,对已经掌握的知识与陌生的知识不懂得区别对待学习、复习,而反复的习惯性的语文学习方法是无益于他们语文学习进步的。

二、忽略基础知识,学习不扎实

高中语文的学习需要有较好的语文基础,这样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才不会由于基础知识的疏漏而妨碍学习的进行。语文基础知识主要包括:1.字词的准确区分。高中语文考试中经常考查学生对成语、同义词、多音字等的掌握,而这往往也是高中生最容易失分的地方。2.句子的充分把握。语文常常涉及对句子的理解、对病句的分析、对句子成分的判断等等,这都要求高中生有着扎实的语文基础能力。3.诗词的全面记忆。高中语文经常考查古诗词、重点句子的背诵,将诗句或掐头或去尾的,让学生填入空缺的诗句。这不仅考查学生对诗句的记忆把握程度,也是对学生字词掌握能力的考查。

由此可见,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绝对不容小觑,但是高中生却对此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而导致学习不扎实,考试时容易失分。

三、课外知识了解不多,学习不全面

高中生的课业压力大,但这不代表高中生在学习语文时就可以敷衍了事。高中语文的学习不仅指课本知识的学习,还要求学生对课外知识有一定的掌握。课外知识的学习是有利于高中生学习语文的,因为课外知识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多样化的思维方式,也可以开拓高中生的学习视野,增加写作的素材。比如写作文时就可以将一些名人逸事等添加进去,丰富作文的内容,增添作文的风采。另一方面,高中语文考试或多或少都会考查高中生对课外知识的把握程度,比如经常会考查学生对四大名著的把握,对《红楼梦》《西游记》中故事情节、人物角色、经典台词的把握。

课外知识的学习是高中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中生适当地进行课外阅读,增加课外知识的储备,才可以促进高中生语文的全面学习。

由此可知,高中生在学习语文时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多是因高中生学习方法不恰当而引起的。那么,高中语文到底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明确学习重点,把握学习主次

高中生在学习语文时一定要明确学习的重点,这样才有利于设计学习计划。那么,怎样明确学习重点呢?1.对语文教师重点强调的知识点、篇章等,进行重点把握。语文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重点了然于胸。2.将课本与辅导书进行比较学习,把握重点知识。课本上的重点知识在辅导书上多有所侧重,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对比学习可以清晰学习重点。3.将课本习题、课后作业等重点考查内容列为学习重点。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试卷上、习题上等都罗列了学习的重点知识,对这样的习题进行整理归纳,必然有助于高中生把握学习的重点、主次。

(二)重视基础巩固,保证扎实学习

高中生学习语文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巩固基础知识的学习:1.注重归纳。高中语文涉及大量字词的考查,尤其是同音词、多音字等,很容易在学习时产生记忆上的混淆。高中生可以对这类的词语进行归纳整理,方便系统记忆。2.反复复习。高中生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对整理过的这些基础知识点进行巩固记忆,在反复的记忆过程中加深印象,从而完全吸取知识。3.定期考查。高中生应该定期对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考查,从而查漏补缺,巩固学习。

(三)加强课外学习,保证充分学习

篇4

有的教师把启发式教学单纯地理解为采用提问的方式灌输知识给学生,而学生只是机械地回答教师的提问,不发挥自己的能力去理解所学的知识。这主要是教师忽视了教材的钻研、寻找教学的突破口这个重要环节。教师在备课时,除了要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要求外,还要了解自己的学生,将教学任务转化成若干知识点,并辅之以恰当、多样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启发学生思考,而不是单纯地想几个问题来提醒学生注意。例如散文《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等的教学,要侧重其特点和感情,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和教学,使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而在议论文的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中学生好动、爱争辩的特点,设计一些争论性的问题,在议论中把握文章的要求,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讨论逐渐深入,最终形成了对文章的理解。在教学《失街亭》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街亭失守是马稷之过吗?问题一提出,学生们发表了不同的看法,课堂成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会。另外,教师还可采取情景教育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想象,设想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地点、场合自己能做些什么,会有什么样的感情,然后说出来或写出来,再与课文相对照,体会文章的特点,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在学生揣摩课文以后,教师提出一些相应的问题,使学生顺利地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难点、重点问题。

二、精心构思,设计恰当问题

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法因其教学思想在不断变化、丰富,启发式教学也是如此。如:“提问――回答”是启发式教学的常用方法。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文体、班级、年龄,设置恰当的问题和提问的方式。设计的问题应是具有提示性、隐蔽性、可创造性大的,而答案也不需要统一。所谓提示性,是教师的提问要切合教材的要求,具有可感、直观的特点;问题的隐蔽性,是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得出答案;问题的答案要具有可创造性,能启迪创造思维,使学生能跳出教材,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发现新的视点。

三、开拓思路,辅助多种教学手段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给学生设计和提出问题,还应辅之以多样而有效的教学手段。如在教《阿Q正传》时,教师可让学生观看电影《阿Q正传》;上《〈呐喊〉自序》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在因特网上查阅鲁迅的生平、思想和作品;上《雷雨》《罗密欧与朱丽叶》时,让学生编演其中的一些片断。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起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启发式教学的过程是逐渐深入的,有如剥笋般将文章的内涵、事物蕴含的道理呈现在学生面前。它不仅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是学生的学习方法。掌握了这种从现象剖析本质的方法,就能举一反三,实现有效自学,尤其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自读篇目,这是学生运用启发式学习方法进行自学的“实验田”。

篇5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作用应从知识的“讲授者”和“供给者”转向进行有效教学的“提问者”和学生活动的“激励者”。现在的在校生大多数语文能力不是很强,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也不是很高,针对在校生的具体情况来看,如何利用好课堂的四十五分钟的教学,通过课堂传授给学生语文知识,成了每个教师思索的问题。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探索。

1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新课改反对"填鸭式"的教学,那么老师就应该勇敢的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具体的课堂设计方法如下:(1)老师对教学进度进行安排;(2)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准备与下一堂课有关的内容;(3)学生站到讲台上按照自己觉得实际可行的模式进行课程内容的讲解;(4)讲解过程中要随时回答老师与下边学生的提问(理解多少,回答多少),老师和学生进行内容记录;(5)安排课后习题;(6)老师对当堂课中学生讲解以及提问的内容进行补充说明。

这样进行课堂组织的优点是:(1)能够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自学能力的潜力;(2)能够培养学生讲解所学知识的能力,也有助于学生巩固与强化这些知识;(3)能使学生明白老师备课、组织课堂教学的辛苦,会使学生更加尊敬老师、遵守课堂纪律,有利于班级管理。由于素质教育与新课改推广的艰难性,我们不能马上完全转变成这种学生掌握课堂的教育模式,但是我们可以借鉴其中好的部分,积极的向这个方向努力。

2 以生为本,启发学生的思维

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重要任务。新的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唤醒学生自主意识。实践证明:学生的个性特征、创新思维和创造才能必须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才能得到迅速的发展。要创造自由的教学环境,必须提倡充分的教学民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学中教师应转变观念,始终记住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与学生的活动是相互的,正确对待学生的创造欲,为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把他们的所知所感用语言表达出来。鼓励学生“标新立异”,鼓励学生讨论甚至争辩,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秩序,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主动探求知识、发表独立见解的积极性,在参与中动手、动口、动脑,增长智慧和能力。教师应充分尊重并倡导学生回答问题中的求异思维。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教师:“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时时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乏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学生都有成功的需要,一旦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他们就会以愉快的情绪进行学习。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可以围绕课文内容查找相关的资料,阅读相关的文章。这样学生既可以增加信息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以在阅读、加工、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参与阅读实践活动。因此对学习必须要有明确的自我意识,自主参与学习。教师要变课堂为学堂,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经常设计一些问题,提问学生,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开动思想“机器”,使他们积极投身到课堂的双边活动中。只有双边互动,才能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兴趣。

3 注重人文性,强调科学性

毋庸置疑,任何一个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指导,语文学科也不例外。语文教学同样要让学生了解科学的进展,学习科学的表达方式,从而树立科学态度,培养创新精神。语文知识系统的科学化是培养发展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培养学生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的基础。此外,我们还应该提倡培养学生质疑、批判、研究、求实划造等现代社会必须的基本素质。强调语文学科的科学性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作为语文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更应该注意用科学的方法去指导自己的工作和学生的学习以至是做人。事实上,语文教材是“科学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在人文性较强的作品中,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随处可寻;在科学性较强的作品中,种种文学手段能帮助我们化抽象为形象,化间接体验为直接体验。如在教材的小说单元中,人物命运的逻辑是明显存在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林冲性格的发展,被“逼上梁山”的命运就是文学作品“人文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一个典型。林冲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不可能一下子走上叛逆造反的道路。作者用大量的文学手段如环境描写、行动刻画、细节点染等来表现林冲的性格发展的轨迹;通过一系列情节的设计一步步揭示了林冲的命运,从而揭示了小说“”的主题。人物的描写体现了文学手段的大量运用,有很浓的文学意味;情节的设计则体现了科学的逻辑推理,使人物命运的发展合乎情理,水到渠成。而其中得到鲁迅赞誉“极富神韵”的一句“那雪正下得紧”不仅在环境渲染上给人以直观感受,还表现出情节设计上的理性思考。其他文学作品如散文,其感情变化的逻辑及所描写的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是明显存在着的;即使是写景言情、寓理的诗歌,其言语内容之间的联系、诗句之间的顺序、节次之间的组合等也是有着很强的逻辑性的,有些甚至可以抽象出来加以分析。

4 创设情境,培养创新能力

传统教育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自由度,成天到晚只能听从教师的指导。从而形成了学生为分数而学,教师为分数而教的不良局面。往往只强调接受或模仿,忽视创造。它要求学生必须循规蹈矩,在固定考察的范围内解答问题,这使得学生的思维近乎封闭与僵化,缺乏应有的开拓与创新意识。它不仅制约了学生当前的学习效率,而且也使得他们缺少可持续发展的潜能。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一个不容急辩的事实早已证明: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吕淑湘先生在全国中语会第五届年会开幕式上也讲到:“如果说一种教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实际上,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所面临的问题有很多的,他们不会没有反应,因而他们时常会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当然不会都是有价值的,有些甚至是可笑的,然而,这正是他们探索未知领域的开始,许多发明家的创造正是从质疑问题开始的。因此,这种敢于提出问题的行为本身就是值得肯定的。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哪怕是不成熟的、甚至是错误的看法,对他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现出的点滴创造性,也要给予适时地肯定,以培养他们敢于发现和创新的精神。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指出:“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在大纲指导下有目的、有意识地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在此循环往复、步步推进的过程中,思考、探讨、发现、创造,不但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形成的结论,更要为他们拓展足够的空间,懂得形成结论的过程以及怎样去掌握结论,评价结论。”于漪的话,精辟至极。古人也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笔者曾在教学《失街亭》一文时,安排学生围绕“失街亭,谁之过?”展开讨论、探究,要求学生做换位思考,不人云亦云,力求见解新颖而又言之成理。讨论中,学生们大胆进行逆向思维,各抒己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这种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提问会很多,师生问答不能是简单的对错判定,而应该是平等协商的讨论;所以,学生正确的提问方式应该是:先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再询问老师的看法并与之讨论;如不同意教师的意见,要进一步质疑,再讨论,从而慢慢的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进而培养创造性思维。

当然,这些程序和方法的实施对老师和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里,教师不再是知识仓库、权威和真理裁判官,而是学生学习的服务员、协助者和合作伙伴,并且应有很强的智慧驾驭能力、组织协理能力和开放、民主、宽容、合作、平等的教学心态。同时学生也应该主动积极,乐于探索;潜心研读,独立思考;质疑问难,互动合作;善于发现,注重总结。

参考文献:

篇6

1.制定计划

计划是行动的指南,也是目标实现的基本保证。为了保证学习目标的实现,就必须制定学习计划。制定学习计划有利于增强学习的主动性,避免盲目性,从而增强有序性。只要我们能制定一份详细、周密的学习计划,并且按计划主动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主动预习

强调课前的预习,是学会主动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习的初始阶段。—般的预习要达到以下四个目的:

一是要对课文或下一课所学的内容及层次有大致的了解:

二是要巩围复习旧知识,理解新知识,能把新旧知识进行粗层次的有机联系:

三是要找出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和自己感到费解的地方,尤其对那些似是而非、似曾相识的知识要特别引起注意:

四是要了解课文后面的练习,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要做记号,等老师授课时注意听讲或提出。预习实际上是听课前在思想上、心理上及知识上的准备。

3.做好充分的上课准备

课堂学习的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个方面:

(1)确立明确的课堂学习目标。明确的学习目标对课堂学习有很强的导向和激励功能,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活跃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2)调适良好的心理状态。一要有旺盛的求知欲:二要有乐观的学习情绪;三要有积极的思维定向。

(3)做好身体上的准备,为了保证有饱满的精神投入到课堂学习。

(4)准备好学习用具,同时注意把课桌整理得井井有条,以免课桌上东西零乱而影响你的学习情绪。

4.在课堂上,专心上课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上好课、听好课是学习各门功课的重要途径。课堂学习是一顼艰苦的脑力劳动,只有讲究策略,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行之有效的课堂学习策略主要有:(1)抓住老师的思路,(2)抓住关键内容,(3)积极思维,学思结合。(4)珍惜课上学习时间,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5)注意课堂小结。总之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只有在课堂上达到对老师所讲内容的最基本的消化吸收,才有可能为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和巩固打好基石出。

5.课后及时复习

复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语文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语文复习必须要主动,可以运用以下几种具体方法:(1)系统整理,(2)独立作业,(3)分析错误,(4)系统小结。

6.增加课外学习的时间

(1)要尽可能与课堂学习内容相结合,有利于促进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和发展正当的兴趣爱好。

(2)课外学习活动的内容和时间要适当,不要影响正常的课堂学习和身体锻炼。

(3)在课外学习活动中,要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练结合,脑手并用。

(4)要争取老师的指导,提高课外学习活动的效果。

以上这些方法仅仅是语文学习、阅读的常用方法,远没有包括全部的学习方法。特别是朗读、背诵、摘要、笔记等重要方法都未列入。然而这些却又是极为重要的。我们应当在语文学习中全面、正确地运用,以求得自身的主动发展。

二、高中语文必须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

1.勤读课外书籍

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内容是读书。要学好语文,光读几册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从书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勤奋读书,必须做到珍惜时间,抓紧分分秒秒。欧阳修善于利用“三上”的时间读书,即“马上、枕上、厕上”,郑板桥读书则利用“舟中、马上、被底”的零星时间读书背诵。古人勤奋读书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2.做好读书笔记

读书必须学会圈点勾画,学会做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写读书笔记有助于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和深刻性,有助于加深对读物的理解、记忆。做读书笔记有以下几种方法:1、摘抄、摘录,2、做卡片,3、提要钩玄,4、写读后感。

3.勤于朗读背诵

朗读背诵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朗读要做到吐字清晰,音准气足,节奏停顿合理,要有抑扬顿挫的韵律美,准确地体现出作者的情感。

4.善于独立思考

思考是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首先要善于提出问题。思考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引起思考的最好办法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其次要善于分析综合。分析就是深入到文章的内部分解剖析,将各部分的个别特征区分开来;并加以比较和鉴别,从而对学习的内容有深透的了解和认识。对所读的书要分解成若干部分,然后逐一剖析。综合则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把各部分联系起来加以认识从而把握整体。第三,培养独立思考习惯要克服不良的思维定势,防止思想的僵化。所谓思维定势就是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好的思维定势可以使学习和解决问题变得容易、迅速;不良的思维定势则会束缚人的思想,难以有所发现和创造。要善于从固有的思路中跳出来,变换角度去思考,往往会有新的思想。

篇7

2、多标注:通过在课本上圈点勾划的方法大致了解所学内容,解决阅读中的信息障碍。根据课后练习及自己的阅读感受标注自己感到费解的地方。即在阅读课文同时,把文中的重点句、中心句、名句以至生字、生词,用不同的符号勾画出来,既能加深印象,又便于复习巩固,一目了然。

3、多查阅:查什么呢查工具书。字典、词典、参考资料,只要用得上,尽可能发挥工具书的作用。运用工具书解决字词障碍。有意识、多渠道地查阅搜集有关资料,是探索学习方法、摸索学习规律的过程,也是提高运用工具书能力的过程。

4、多问:高度肯定和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中外学者所共识。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和学生“每事问”,他高度评价问题的价值及意义,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习过程中多问几个"为什么",独立思考或向老师请教,当日所学当日吸收。对于生活要善于观察,用心思考,"世事洞明皆学问"。善于向别人学习,借鉴吸收他人的优点长处。

5、多摘:摘就是摘抄。要求每个同学准备2-3个本子,作为知识本和杂记摘抄本。可动手整理课文中生活中发现的重要字词音节、易错标点句子、重要文化常识、有用的写作知识等,建立一个属于你自己的个性化的知识体系,以备他日所用。杂记摘抄本的内容就很丰富了,从妙辞佳句到精美文章、从历史掌故到民间俚语都可大量的摘抄于内。此外,也可记录你的生活所感、作读书笔记等。阅读摘抄都是为写作服务的,储存丰富的素材才能对写作有帮助。

篇8

最近十几年来,许多理论界人士,以及高中语文教师从现实出发,围绕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以及改革过程中所发现的诸多问题,进行了诸多探索。一些专家以此问题为基础,分析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以及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多种问题。正因为语文课程蕴涵着高度的生命价值和意义,所以语文阅读教学就是尊重人,尊重人的独特体验和感受,精彩生成理应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出发点。

一、从留白入手,批注出多元解读

文贵含蓄。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总会有意无意地留下诸多残缺、中断、反常、隐蔽的环节,所谓“笔所未到,意有所忽”。读者依靠思维去发现文本隐藏的密码,在发掘和推想“留白”的过程中对文本进行适当的填补。

批注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阅读期待,以已有能力为跳板,以阅读期待为津梁,把学生导人课文中去。比如鲁迅先生《秋夜》“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为什么不直接说“在我的后院有两株枣树”,而是重复?这一反常表述必然会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反常必有其特殊作用,这个作用是什么?

批注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文本中语义含混、表达朦胧、含蓄甚至有歧义的地方;要注意句子成分缺失或者搭配反常的地方;要注意结构跳跃、穿插转换及时空错乱的地方。合情合理的填补,就是对文本的多元解读。

任何一个文本,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隐藏的矛盾,利用矛盾之处巧激疑惑,可以及时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理,激活多元思维。拿对于人物形象的评价来说,人性是复杂的,那种一律“高大全”或者“矮丑猥”的形象很显然不符合实际生活。那些有血有肉的形象是不可能给予唯一的评判的。司马迁对项羽、李广、刘邦、韩信等人的“赞”中,不是一味地褒,也不是一味地扬。比如说韩信的“怒绝亭长”,就有学生对照后面的“太史公日”自问自答“何以称‘绝’?此固可见其自尊自重,然极度的自尊亦极易带来极度的自卑”,也有学生批注为“韩信在人家一吃就是数月,逼得人家晨炊蓐食而不自省,反怒而去,这正是心胸狭隘的体现”。这些都是激发疑惑而获得的好批注。[1]

二、开展有效的对话教学的方式

弗莱雷在 《被压迫者的教育学》中曾提到 “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因此,对话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来看,其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地方就在于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所谓工具性,讲的就是语文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无论是听、说,抑或是读写,都发挥着非常强的实用性,因为语文学科是以语言为基础的。而人文性,就是指语文学科很多时候承担着从为学生提供的文本中提炼出人文情怀的任务,这门学科注重学生的心灵感悟和思维情绪的发展。

这点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看法是非常相似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阅读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多重对话的过程,对话的对象则包括师生、教科书编者和文本本身。在教学^程中,交流对话是以学生的个人阅读体验为目标的,这种交流方式传递的是心灵的感悟和思想的火花。因此,从这点上来看,语文学科的这两个特点,尤其是后者,与交流对话的目标是非常符合的。

要让对话策略真正落实到语文阅读教学中去,首先我们必须开放课堂的对话过程。巴赫金说:“世界是敞开的,是自由的,一切都在前头,而且永远都在前头。”与传统的语文教学只重结果不一样的是,后者对结果的注重程度来的远不及对过程的关注。 教师是一个引领者,他帮助学生达到性灵和灵魂发展的高度,探索生命的成长,教师利用自己所拥有的知识不断地为学生提供有广度和有深度的拓展延伸,让学生能在文本学习的同时拥有更为完善的思维方式和更丰富的思想。

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多重网络包括:师生对话、教师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和学生与文本对话。而在这个片段中比较多涉及的是生本对话。学生沉浸在文本中,通过对字词,句子的感悟、体会,与老师和同伴一起就 “文本”进行对话和交流。

三、选择有效阅读形式

古代的诗词歌赋大多是诗人以吟唱的形式生成的, 现代人读诗词大多是以诵读的形式呈现的,不出声是读不进去的。一些文质兼美的现代散文、 古今中外小说的精彩片段以及言辞思辨、 睿智和深刻的杂文等都是适合朗读的。新课标初中语文教材中适合朗读的诗歌、 散文和小说类文章特别多, 如《观沧海》《春》《木兰诗》《最后一课》 等,仅靠默读和讲解是肯定不够的, 只有通过反复朗读,才能读出曹操的博襟和豪迈气概, 读出朱自清春天的笑靥和心情, 读出花木兰深明大义、 淡泊名利的风采, 读出韩麦尔的悲愤与痛苦……特别是作品中鲜活的人物形象, 更需要通过朗读来展现。

高中生开始步入抽象化的轨道,表现在阅读的方法和阅读心理的需求上就是对默读的倾向性增强, 并且该阶段的学生还要解决阅读功利性需求的问题,那就是学生必须学会默读思考的方法, 以便应对中考和高考的 “阅读理解” 考试。因此,对进入高中阶段的十五六岁的学生应该逐步强化其默读训练能力的培养,使其渐渐适应并掌握默读的方法。

四、结语

实践以及理论创新永无止境,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属于重大的系统性工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此过程中,要敢于跳出既有指导理论以及阅读实践的制约。当然,笔者所提出的相关理论改革内容也仅仅是非常肤浅的,笔者希望这些内容有助于眼下阅读教学改革提供一些理性判断和建议。

篇9

教师为了更好的实施过程性评价,需先了解过程性评价原则,只有夯实其理论基础才能将其完美的应用于教学实践中。第一,进行过程性评价之前,教师需要对班级里的学生进行了解,教学需要因材施教,评价也需针对性进行,不可照搬他人的评价体系。接着教师依据高中语文学科特点以及教学内容,立足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制定针对性强且有效的过程性评价体系。第二,教师需要明确过程性评价不是目的,主要在于过程,在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语文不同于其它学科,它具有陶冶人情操,影响人性格的力量,故教师应全面观察学生,提高评价内容的综合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第三,过程性评价以激励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为主,故教师在过程性评价时重在激励、表扬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教师的鼓励和表扬为学生营造了轻松、自由、愉悦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更能激发学生的潜力,促进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指出,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具有无限发展的潜力,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关怀,同样还有一点,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教师要理性的看待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平等的对待每位学生。过程性评价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优势。在评价过程中,对于有不同看法,不同感悟的学生,教师切勿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尊重学生差异性,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探讨,师生相互评价,让高中语文过程性评价充满人性化。

二、掌握过程性评价方法

良好的评价原则作为过程性评价的理论指导,有效的评价方法是过程性评价实施的关键。在过程性评价中,因学生的身心发展存在差异,学生的个性化突出,教师采用的评价方式应该多样化。第一,过程性评价一般由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共同组成。定量评价,从字面上看它与数字有关,它是利用可以计算的数字评价学生,数字直观化,定量评价简单易行。定性评价,则是针对学生的性格特征、行为习惯进行评价描述,两者相辅相成。对于不能量化又不宜定性时,教师可以采用描述性u价,用激励的言语全面性的评价学生。第二,高中语文过程性评价还应与考试评价相结合。考试成绩从一定层面上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或学习方法的运用是否合理,考试评价对学生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也是对学生学习知识的检测与巩固。

三、应用过程性评价教学

篇10

高中学生在课堂上懒于思考、畏于发言历来是各科老师最头疼的难题。为什么学生年级越高,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反而越消极、越被动呢?说到底,要归罪于狭隘、死板的应试教育。在应试指挥棒的驱使下,教师只顾搞满堂灌,只顾用"题海战术"狂轰滥炸,根本不屑考虑如何在45分钟内有计划、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口头表达的能力和自我表现的勇气。小学六年,初中三年,久而久之,学生心中便形成了课堂就是老师独霸的"一统天下"的观念,于是课堂教学便形成了"师讲我听,师写我抄,师问我答"的可悲局而。要想实行素质教育,就必须根除课堂教学中的这个顽症痼疾;而要根除这个顽症痼疾,仅仅靠具体的教学没计,如提问什么、如何提问等等,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学生的学习观念动大手术。为此,我采取了几项措施,首要的是以高度的热情和极大的耐心,唤醒被应试教育桎梏得近乎麻木的心灵,激发学生战胜自我的勇气。我在《课堂发言敢死队宣言》的演讲中,充分论述了课堂发言的好处,深刻剖析了不敢发言的病根。同学们听罢,心悦诚服,热血沸腾,无一例外地报名参加了"敢死队",课堂上很快出现了争先恐后举手发言的热潮。

2.在新课标理念下,角色转变不容忽视

在新课标中,师生关系是互动的。随着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学科知识不断增加且发展极快,语文课堂已经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全部教给学生,有的老师的知识已无法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况且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也多样化了,许多学生从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甚至互联网上获取大量信息,甚至在某些领域出现了学生比老师知道得多的现象。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得不到新鲜的信息,学不到有用的知识,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那么他们难免会逐渐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甚至出现排斥和逃避上语文课的情况。

因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教学的重心不再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我们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促进者,"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师不必贤于弟子",学生的信息比老师多,老师可以从学生那里学习很多东西。我们要赏识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引导学生。在学生倾诉时,我们是耐心细致的听众;在学生得意时,我们是兴趣盎然的欣赏者;当学生迷路时我们不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告诉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当学生畏惧时我们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向上攀登。要通过对话实现教学相长、互通有无、共同进步。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问题是学生认识活动的启动器和动力源。如果小组合作学习时所要研究的问题不是学生所关注的,那么,很难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

提出的问题就是学生不懂的问题,就是语文课"学什么"的问题,如果"学什么"能由学生决定,必定焕发起学生学习的极大热情,这就为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去发现和提出问题。例如教苏洵的《六国论》时,课前可以布置下列任务给学生:①六国破灭之我见;②谈苏洵的《六国论》和苏辙的《六国论》。课堂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准备情况,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的观点有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这种情况是良好的,不必苛求统一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就行。在交叉辩论的过程中,不仅验证了自己观点的正确与否,更重要的是这个讨论过程鼓励了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深入思考、随机应变的能力,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4.解放学生

教师在课堂上明确了课时的学习目标重难点之后,就要让学生自主的动脑筋去完成,解放学生,让学生放开手脚,自己去构想如何达到目标,采用什么方式等,而不是在解放学生的名义下又给学生设下硬性指标。

有一老师在教话剧一章时想出新点子,那就是让学生排演一幕话剧《雷雨》,以此来让学生掌握关于话剧的知识。教师在班上宣布这个新点子时学生欢呼雀跃,可接下来却让学生越发反感失去了兴趣。原来,老师'钦定"了话剧排演的名单,时间,地点,甚至要求了要达到的效果。指定参与的学生就那么六七个,而要求从一设到尾,那么其他的学生没有机会参与进来,好像一切不关他们的事了,参与进来的同学牢牢被教师定在那里了,只觉得钻进了老师编的"套",松也松不得,紧也紧不得,不能创造也不能自主,俨然成为了被老师栓着线的玩偶。这样的教学只给了学生一个解放和自由的名义,到底是空头支票,学生也只是空欢喜一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