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8 10:36:3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高校德育的特点,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个性化是现代高校德育工作的一种趋势。对德育个性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它的主要内容应该是:从人性出发,从人的生存状态出发培养人的德性。任何教育都应该回到这一基础上来,人性本原怎样,就应该怎样设计教育,这是教育改革的永恒基础,也应该成为我国高校德育深化改革的一种必然选择。高校德育个性化就是在实施德育教育过程中尊重人的本性,满足人的个体需要,挖掘人的潜能,促进人格的完善和全面发展,使外化的教育与内化提高融为一体。
一、德育个性化
1.尊重个体差异,以培养健全人格为德育目标
高校德育在培养大学生共性的同时,要尊重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独立选择,促成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是德育的根本目的。做好德育工作,要采取辩证的、全面的和发展的观点,既要看到缺点,又要看到优点;既要看到整体,又要看到局部;既要看到现在,又要看到未来。
2.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念
高校德育必须以人为中心,尊重大学生的权力,尊重大学生的独立人格,注重教育对象的现实需要。把人的完善和发展作为德育的目标和规范行为的标准,确立大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3.采用民主平等的德育方式
在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个性化的高校德育提倡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新型关系。教育者一般采取中性的教育立场,以“促进者”和“引导者”的身份面对教育对象,在理解、尊重、引导、感化教育对象中达到德育的目的。
二、特点
高校德育个性化的思想主要来源于人本主义思潮,德育个性化在中国传统中也有其古老的根源。春秋时期,孔子强调因材施教,强调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因材施教的原则和方法,高校德育个性化,就是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高校德育个性化这个展示人格主体的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的自觉理念,具有以下丰富的思想文化特点。
1.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就是要重视人的本性,肯定人的作用与价值。只有立足于以人为本,才能一切从人出发,尊重人、理解人和关心人,充分调动和激发教育对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实施高校德育个性化的过程中,大学生的需求、属性、心理、情趣、信念、素质、价值等一系列与大学生有关的问题,都应成为教育者关注的重要问题。关注人的个性、正视人的个性的客观存在,彰显大学生在其自身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体现对每一个人的尊重和肯定。个性教育切合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它将德育和人的幸福、自由、尊严和价值联系起来,以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2.加快角色转换,建立新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知识的时代,知识更新和信息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学生掌握的信息量也会越来越多。教师已不是知识信息的独享者。教师的角色定位应是导引者和领路人。德育的重要职能是育德,是教学生做人。教师要成为学生总体行为的参与人,应在德育实践中指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在实施高校德育个性化的过程中,高校德育教师和学生之间需要建立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和互动的关系,要将传统的居高临下、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进行转化。平等关系为双向互动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在人格尊严上是平等的,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教学相长、共同提高。这为德育营造了良好的条件,可以提高大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自主性与参与程度,使他们更具主动性和创造性。
高校德育教师和大学生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强调高校德育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的同时,也应强调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高校德育教师必须把学生视为能动的教育主体,将教育的重心放在学生主体意识的激发上,不断为学生自我教育提供机会,大学生既是受尊重的主体,也是受教育的客体。高校德育教师必须尊重大学生,引导他们懂得对自我做出正确的评价,围绕着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行道德教育。
3.强化德育的“人情味”
“‘人情味’是基于个体自然本性而表现出来的社会性气质,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人作为情感丰富的感性群体,相互的交往会表现出丰富的人情味。
人情味,源自人性之中最温情的一面,是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的自然流露,是一种给人以爱与关怀的奇妙感觉,是一种由内而外感染他人的个性魅力,是一股可以温暖人心的精神。高校德育个性化应该重视人文关怀,体现“人情味”,德育工作必须根植于现实生活和学生个体。德育个性化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将“人情味”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在学生内心世界的价值冲突中,才真正蕴藏宝贵的教育时机,才能真正挖掘学生道德人格发生变化的宝贵时机。高校德育教师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满腔的热情对待大学生,在思想、学习和工作上有针对性地关心大学生,与大学生形成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关系,加强德育的针对性,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
三、结语
高校德育的个性化对学生的人文关怀,高校德育的个性化所体现的“人情味”,对学生不是放纵,更不是包揽。强化高校德育的人情味也不是贬低德育的价值,狭隘的人情会导致大学生的自立能力、承受挫折能力下降。适宜的人文关怀,会更促进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人情所彰显的是德育的更高境界。因此,高校德育必须从尊重大学生、关心大学生出发,理解大学生的需要和本能、欲望和冲动的合理性,构筑与大学生之间的情感桥梁,展示出德育的真实魅力,让高校德育人情味所产生的力量转化为大学生内心的自觉性和驱动力,从而产生更大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高校校园流行语是流行于高校校园的一种特殊的鲜活的语言形式,充分折射出了当代大学生们的文化心态和价值观念。大学生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极其特殊的群体,赋予了高校流行语有别于其他流行语的特殊色彩。
一.来源渠道广泛
大学生思想活跃,善于学习和接受新事物,大学校园又是一个兼容并蓄的亚社会,因此高校校园流行语的来源十分广泛,主要包括:第一,校园生活,例如“挂科”、“考级”等;第二,电影、电视、广播、报刊等大众传媒,例如“POSE”、“秀”等;第三,网络语言,例如“脑残”、“见光死”等。
二.构成类型多样
高校校园流行语不拘泥陈规、不受约束,构成类型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第一,延展式,延展原语言形式的内涵或外延,给人很大的想象空间。例如,“晕”本指昏倒或头脑不清,但在高校流行语中,在困惑、无可奈何、迷茫时,都可表达为“晕”;第二,曲解式,对原语言形式采用缩略、谐音等方式曲解原义,以满足新的表达需要。例如,“可爱”本指天真无邪、令人喜爱,但在高校校园流行语中却指可怜没人爱;第三,旧词新义式,通过新解旧词赋予新义。例如,用“孔雀”指自作多情。
三.语言简约明快
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节奏很快,这就需要在语音和语用上达到简约、明快的效果。在语音上,较多地使用单音节词语,如“靠”、“吐”、“爽”等。在语用上,主要有三种方式:数字式,运用数字与汉字谐音的效果,如“584(我发誓)”等;字母式,运用汉语拼音、英文单词的简写和字母与汉字谐音,如“BT(变态)”等;缩略语式,简化语言形式但保留其原意,如“学工办(学生工作办公室)”等。
高校校园流行语在语音和语用上追求简约、明快,但表义却十分形象生动,例如,把技艺粗浅、成绩不佳者叫“菜鸟”,把同意、支持叫“顶”。
四.求新、求异、求奇和程式化交融
当代大学生喜欢标新立异、追求时尚,张扬个性,语言运用上求新、求异、求奇。他们通过对一些旧词旧语的改造和新词新语的创造,赋予高校校园流行语新形式、新内容,凸显时尚、彰显个性。例如“早恋”指早晨锻炼,“黄昏恋”指傍晚锻炼,“东东”指东西。甚至将诗词歌赋进行再创造以表达新异、奇特的意义,如“考试如此多娇,引无数考生尽通宵。惜秦皇汉武,胆子太小,唐宗宋祖,不得不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最后全把白卷交。俱往矣,数风流人物,全部重考。”
高校校园流行语在思想和意义上求新、求异、求奇,追求时尚与个性化的同时,也表现出程式化的特点。例如,没取得理想成绩的事都叫“打酱油”,表达对别人的支持与鼓励总用“顶”、 “HOLD住”、“给力”,表达不如意的情绪也全是“晕”、“郁闷”、“靠”、“倒”、“擦”。
五.知识性、趋雅性、谐趣性和偏激粗俗并存
高校校园流行语不同于社会上一般的流行语,有较强的知识性、趋雅性和谐趣性。大学生受过良好的教育,使高校校园流行语与社会一般流行语更有知识内涵,更高雅。如用“ ”指个子矮的学生(的近似值为1.414),用“工业酒精”指假装纯洁的学生(甲醇谐音假纯),用“每周一歌(哥)”指女生频繁更换男友。
当今大学生面对家庭、学校、社会的多重压力,心里孤独、苦闷、迷茫、无助的时候,经常出现偏激粗俗的语言。如“操”、“靠”、“傻逼”、“找死啊”、“三鹿奶粉,后妈的选择”、“你爸是李刚吗”等。
一、研究生群体特征及思想概况
自1978年国内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始恢复研究生招生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高校大规模扩招后,我国的研究生招生人数不断攀升,目前在校研究生已经成长为一股人数庞大、分布广泛、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力量。归纳起来,目前研究生的群体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生源结构复杂,价值取向多元化
随着招生政策的调整和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生源结构日趋复杂,由过去主要以本校应届生为主,到现在的外校应届生、辞职考研人员、在职学习人员、同等学力者与本校应届生平分秋色的局面。研究生在教育背景、社会阅历、婚姻家庭、年龄结构等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差别,在面对社会问题及思想波动时的个体差异也很明显。他们的主体意识高度觉醒,思想观念更加开放,在价值行为的选择上表现出更为多元的倾向,这就构成了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潜在挑战。
2.政治修养欠缺,集体主义观念淡化
尽管研究生大都受过多年的理论教育,但是他们尚未真正形成以立场、观点、方法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态度,不能用辩证、全面和历史的方法去看待问题。为数不少的研究生不具备客观、正确地分析评价政治的能力,并且普遍存在模糊和错误的政治观。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出现有些研究生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底线,道德评价采用双重标准,知行难以自觉统一的问题,并进而对科研人员所应具备的严谨求实的科研道德素质产生冲击,表现为部分研究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缺失以及科研规范和学术道德的失范等。
3.独立意识强,思想教育难度大
相对于本科生而言,研究生更具独立性,强调运用自己的思维和判断来决定自己的行为。作为高知识群体,他们经常接触学术研究的最前沿,思想开放,善于独立思考,对于所获得的信息大都要通过内在思考才可能最终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信念。由于世界观已经基本形成,研究生在对待外部世界问题上都有自己有相对独立的评价标准和价值判断。并且他们已经历过大学阶段较为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和情感上不愿接受研究生阶段的“再教育”,因而对政治理论学习存有一定的逆反心理。这也对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西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
1.生源地以西部为主,生源结构与质量都不尽如人意
西部地区目前的经济水平和教育质量与东部发达地区还有差距,这使得西部高校在研究生招生时缺乏足够吸引力,无法招揽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踊跃报考西部院校。由于生源地以西部地区为主,导致生源结构与质量都不尽如人意。虽然近些年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已获得历史性突破,但西部基础教育及高中阶段教育总体质量不如东部等发达地区是不争的事实,受其影响,西部高等教育的生源质量也要逊于发达地区,由此导致西部高校研究生在科研及就业上相对发达地区院校的研究生处于劣势,这对学生的心理自然会造成很大负面影响,由此也加大了西部地区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压力。
2.教育投入不足,地域经济对教育支持力弱
西部各省的社会经济水平总体赶不上东部发达地区,虽然西部大开发工程实施以来国家投入巨资加以扶持,但西部教育的资金、人才缺口依旧很大。2007年西部12省区中央及地方教育经费投入总计1900亿元,占全国教育经费投入总额的19.36%,平均每省区投入158亿元,还不到同期江苏省教育投资的四分之一,仅相当于广东省的18.29%。由此造成西部高校在研究生培养中的资金投入难以保证,研究生的科研经费和社会实践机会较少,学生对学校及教育体制难免更容易产生不满情绪。同时总体较弱的经济实力、和较低的工资导致科研学术资助及毕业生就业的本地安置能力较弱,学生毕业后对投身西部建设缺乏热情,毕业后争相涌向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谋求发展。西部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争取具备条件的研究生毕业后能够留在西部工作,既要“教得好”还要“留得住”。这“去”与“留”之间的矛盾实质上也成为决定西部社会发展速度的关键一环,由此进一步加大了西部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3.为抢抓机遇快速追赶,“唯科研至上”的负面影响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开始逐步转向产业化、信息化、集团化,社会资金与教育实体间的利益关系趋向多元,校园网络开始大范围普及,大规模的院校兼并重组对教育资源配置做出了重新调整。为了抢抓这一跨越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西部高校通过多方动员、积极谋划、突出重点,在业务教学及科研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同时高速发展所付出的代价也是显而易见的:对思想政治工作关注不够、投入不足,发展滞后,工作方式传统,方法简单,专业德育队伍建设也不完善;研究生培养中重学术研究、轻思想教育,唯科研成果至上又进一步导致人才培养方向的偏颇。
三、加强西部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路径
针对以上三方面的特点与困难,加强西部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要本着立足自身潜力,积极开拓渠道,扩大教育实效的原则进行。在这之中要重点搞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要大力建设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校园文化活动的操作性和参与性都较强,实效性好,很适合西部院校开展研究生德育教育。在这方面一些西部院校已经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如西北大学的“黑美人艺术节”、四川大学的“学生社团文化节”、西北工业大学的“航天科技文化活动月”等校园文化活动,无论是组织筹划还是运营管理都达到了较高水准,已朝着精品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
二是要深入开展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在校研究生进一步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充分利用西部地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人文教育素材丰富的有利优势,积极帮助由应届本科直接考上的研究生增加社会阅历,对已有一定社会阅历的在职或辞职读研人员加强指导,为他们正确认识社会热点及个人思想问题提供思想上和政策上的指导,使其能够坚定政治立场和价值观念。
三是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互联网以其方便快捷、信息量大等优势已经在高校科研、管理及学生日常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由于网络的匿名性、虚拟性等特点,又使得网络很容易为各种有害信息所利用,所以要切实加强大学校园网络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目前,西部一些高校已经做出了成功的尝试,如西南交通大学的“扬华素质网”、兰州大学的“萃英在线”、西南政法大学的“红歌网”等网站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对各校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四是要努力解决研究生的实际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既要育人、引导人,又要关心人、帮助人。研究生由于生源结构复杂,很多学生在学习、科研的同时还担负着家庭、工作的担子,负担过多既影响了学术科研工作的开展,还容易使学生背上思想包袱,并进一步对其价值取向和学术态度造成不良影响。西部高校家庭生活困难学生较多,加之研究生高昂的学费,需要学校进一步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加大对生活、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的帮扶力度。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就业创业服务,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引导毕业生留在基层、留在西部、留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五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管理体制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通过完善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加大激励和保障力度,科学规划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强专职研究生德育队伍的文化修养和业务素质深造,同时还要建立健全与研究生生活、科研需要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体制,采取灵活多样的工作方法,加大经费投入,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加强和改进西部高校的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要立足西部实际,准确把握西部地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和艰巨性,充分利用地域现有优势,克服当地教育经济基础薄弱的不利因素,积极寻求投入低、实效好的工作途径,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为西部社会经济进步和民族复兴大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静.积极探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机制新方法[J].中国高等教育,2009,(9):39-41.
[2]方燕.新时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浅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8):4-7.
20世纪60年代,人们开始关注对“模式”问题的研究。《现代汉语词典》将“模式”定义为: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则将其定义为模型与模样。由此可知,自然科学意义上的“模式”概念指的是将一定事物通过程式化的处理而成为定型化的活动形式和操作样式,进而成为处理同类事物时可资借鉴和应用的一般操作样式。但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这一概念套用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认为这里的教育“模式”也是一套典型的、概括的、可重复操作的程序,这势必导致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僵化和简单化理解。确实,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的最初意义就在于它能够提供可重复应用的结构程序。但正如后结构主义哲学家们的理解,“一个事物的能指与所指并不是一一对应的,一个词语的含义是人们依据意义建构的结果,因而,模式一词在使用与发展中已发生了词义的变化,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意义”。[1]那么,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呢?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应当是指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观点和理论及一系列教育原则、策略、途径和方法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体系。
近年来,我国高校兴起了针对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研究热潮。由于模式本身所具有的典型性、示范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使得它易于在实践领域给教师提供教育指导,因而很快在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得到了回应,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试图构建具有自己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作为一种教育存在,已成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对它的理论和实践探究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探究热点突出表现在对学生的关注。理论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主要是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应如何回归生活和回归学生本身这两个主题展开。在名目众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方向中,影响和成果主要集中在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生活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方面。它们虽然被人们称之为模式,但大多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操作体系。我们暂且把这些没有形成完善操作体系的模式称之为理论模式,而把与之相对应的已形成完善操作体系的模式称之为操作模式。
我国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操作模式的研究上与国外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如美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者很重视在提出基本原理的同时设计出供教育实践者运用的一系列操作方法和策略。1996年价值澄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美国的拉思斯等人在《价值观与教学》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价值澄清的基本原理及其操作策略,此书列举了“对话策略”等19种策略。而西蒙和柯审鲍姆合著的《价值澄清:师生实用策略手册》一书对价值澄清模式如何应用于学校教育的介绍则更为详尽。另外,波士顿大学“伦理与品格促进中心”也提出了促进品格教育的一百种方法。[2]虽然不同的理论学派提出了不同的操作体系,但总的来看,国外对思想政治教育操作模式的研究思路极大地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而且,国外对思想政治教育操作模式的建构以理论研究为前提,大多数理论研究又来自建立在对教育第一线的实践观察进行总结归纳基础上的实证研究。这样,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就形成了一种良性的互动。有鉴于此,我国在立足于本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积极进行本土性探究的同时,也应加强对外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操作模式的介绍和研究。
目前,我国学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操作模式的研究还很少。值得一提的是,查有梁在1993年出版的《教育模式》一书中对教育模式原理作了专门的系统论述,其研究的着眼点在于关注教育问题的解决,对教育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从而在国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可以把这种方法扩展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来。同时,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还比较严重,这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注重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共同参与的实践活动,其实效有赖于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和教育对象的自我教育活动。因此要把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起来,既要发挥好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引导、影响和规范教育对象思想和行为的过程,教育对象的主体作用表现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这一作用发挥的强弱直接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高低。因此,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重点应是教育者指导下的教育对象的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通过启发和引导学生内心潜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育者的价值导向与学生的自主选择相统一,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转变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目的,而学生思想的转变、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关键在于学生本身。外部教育只有经过学生的认同,转化为学生的内在观念,再转化为实际行动,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这一过程离不开学生的自我教育。
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不仅指教育者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同时,要大力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而且指在重视学生个体自我教育的同时,要重视学生集体的自我教育。在此思想指导下,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应主要表现在:一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意志和能力;二要给学生提供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机会,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充分发挥学生党团组织、社团组织、学生会、班级等组织的作用和功能。
反思我国现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一是,对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重视不够。实际上大学生已具有自我教育的能力,有较为成熟的主体意识,这客观上要求教育者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但是,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他们的主体地位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改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能动的主体和自己行为的承担者。二是,忽视学生的实践体验,将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简单等同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必要的,但知不等于行。大学生经常有大发议论之“功”,而缺乏实际行动之“力”。他们往往知之不少却为之不多,或者知而不行、言而不行、知行不一。针对这种情况,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把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结合起来,在注重理论教育的同时,着力引导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特别是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自我教育的能力。
三、注重隐性教育法的运用
隐性教育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手段,充分利用学生的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中本身存在的形式,使学生在情景的交流中、在愉悦的气氛中自觉自愿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相对学校的显性教育法而言,它是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中的隐蔽因素构成的一个立体开放的网状结构,具有知识性、愉悦性、渗透性、潜隐性和多样性等特点。而显性教育法是一种直接的、带有强制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隐性教育将教育内容和要求渗透到学生的社会生活、日常生活和课堂学习等广阔空间,对学生的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形成起到的教育作用比正式的课堂教育更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对学生的思想影响更深远。
由于隐性教育是一种无意识教育,是教育者通过按预定的教育内容和目标设置的一定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去感受和体味生活,使学生在兴趣和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思想也能得到净化和启迪。这种方法在实施中看不到权威式的训导,不易引发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学生参与意愿强烈,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覆盖面扩大,影响力增强,教育效果显著。
当代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十分注重运用隐性教育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如美国哈佛大学每周举办多种学术活动,学生从中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思想和思维方式。另外,各种各样的咨询服务构成了国外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许多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都参与这些咨询工作,其内容覆盖广泛,机构完善。在国内,由于社会环境、学生的心理特征、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缺陷等因素造成了高校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持有抵触的心态,这种心态已成为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一大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对学生采取多种形式的隐性教育活动。但同时应注意几个问题:一是,要把隐性教育法与显性教育法相结合。强调隐性教育法的无意识教育并不是说显性教育法就不重要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既要靠显性教育的系统灌输,又要靠隐性教育的无形渗透。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和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只能靠有意识的显性教育。另一方面,学生的思想品德、理想信念和行为习惯等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很多情况下是所处环境和氛围熏陶的结果。因此,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辅相成,既坚持不懈地注重显性教育法的实施,又注重隐性教育法的运用,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二是,隐性教育对于受教育者是无意识的,但对于教育者必须是有意识的。教育者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和目标,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精心策划和设计,使学生愉悦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高校 新校区 特点 管理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型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许多高校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需要而纷纷异地选址建设新校区,从而形成了多校区的办学格局。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这种“一校两区,一校多区”的办学格局将成为我国许多高校的一大特点。于是,新校区的管理问题就成为摆在高校管理者和研究者面前的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一、新校区出现的原因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更加趋向于知识的竞争,为适应发展需要,各国都加大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国也毫不例外地加入其中,从上世纪末开始,我国就开始了高等教育改革,全国各所高校也逐步开始扩招,到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了600万人,而199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约100万人,2009年的高校毕业生是199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的6倍多。随着高校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张,全国高校老校区普遍存在土地面积、教学设施、后勤保障等多方面制约扩招的瓶颈问题,各高校纷纷开始采用不同的办法建立新校区。许多高校都在保留原来老校区的基础上建立了距原来老校区较远的位于城市郊区的新校区。这些新校区的出现,有的是政府主导,在远郊规划出的一块由若干个大学的新校区所组成的大学城、高校园区;有的是通过兼并一些郊区高职高专、中职中专学校,在他们原有校区的基础上新征周边土地建立的新校区;有的是将原有城市中的几所高校合并,使用原来一所大学的校名,并用这所大学的校区作为本部,其余未用校名的原高校校园成为这所合并后大学的校区。新校区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培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随着众多大学新校区的建立,新校区的管理问题就成为摆在高校管理者和研究者面前的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二、新校区表现的特点
高校新校区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高校地处市区,受地理位置的限制而无法扩大校园面积、拓展办学空间,不能适应招生规模迅速扩大的需要,不得不通过异地选址来建设新校区。近十多年来,全国各地新校区建设如火如荼,越来越多的高校通过异地选址设立了新校区。以贵州省为例,全省四十多所高校有一半以上都建设了新校区。新校区作为方兴未艾的新生事物,应该如何建设和管理?国内外均没有现成的经验和固定的模式可循,需要在实践中进行认真探索和研究。高校新校区与老校区相比,突出的特点就是一个“新”。
1、校区环境新
由于新校区的选址大都在城郊结合部,地理上属于城市边缘地带,城市化程度相对较低,公共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配套的社会服务体系也不健全,社会文化氛围、政策法规环境等外部环境都无法与成熟的老校区相比,新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校区的建设与发展。当然,新校区所发散出的大学文化氛围也会影响到当地的社会环境,促进当地的城市化发展。
2、校区规划新
新校区的规划与建筑关系着学校发展的百年大计,体现着学校的历史与文化,同时也反映了办学者的理念,渗透着大学的精神。新校园中的一物一景都应充分反映现代文明与文化传统的交融和凝练,体现现代大学的气息与文化,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精神理念。因此,自决定筹建之日起各高校就无不对此格外重视,进行认真研究,精心设计。
3、校区文化新
新校区不是凭空新建的学校,不是无源之水,其母体是有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积淀的大学,每所大学都凝聚着几代人的艰辛与努力,形成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大学精神,这些都是新校区建设发展的丰富源泉。新校区是老校区办学历史的延续、文化和精神的传承。同时,现代化的新校区又是历史的新篇章,是继承优秀传统基础上的前进和发展。
4、校区发展新
新校区的设立无疑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发展是硬道理”,高等学校亦是如此。高校的发展不仅是自身的内在需要,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新的空间满足了高校发展的需求,其作用不仅为学校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水平提供了空间,而且也为促进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新的空间也使高校变成了“多校区”大学,增加了管理的空间跨度,这必然要求学校管理的体制、模式和手段要作相应改变。
高校新校区因其“新”的特点而形成了独具的优势和特色,同样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和新情况。由于大多新校区地处城郊结合部,而且建校时间不长,不仅存在与“本部”距离较远、交通不便、师生交流时间少、校园文化氛围不够浓厚等问题,而且也存在管理经验不足、难以克服原有体制和观念的束缚、管理理念不到位、管理边界不明确、管理体制不适应等诸多问题。
三、新校区采取的管理模式
由于学校主体的办学历史、管理体制、学术特色、传统风格等不同,所设新校区的功能定位、办学规模、建设水平和管理模式也不尽相同。同时,绝大多数新校区还处在“边建设边办学”的状态,其功能定位和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而且往往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新校区的管理模式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
1、以块为主,新校区相对独立的管理模式
新校区启用之初,规模还比较小(在校生通常在5000人以下),而且都是低年级学生时,大多采用该管理模式。在新校区成立独立的管理委员会(管委会),全权代表学校负责新校区的运行管理。在管委会下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和部门,分别负责新校区的安全保卫、教务教学、学生管理、后勤保障、环境建设以及校区内外的协调联络等工作。学校各职能部门只对新校区的工作进行宏观指导,具体工作由校区各办公室根据学校总的要求来落实。新校区的工作人员由管委会负责招聘、任用、管理、考核,经费也由管委会统一管理和使用。
这种管理模式充分体现了机构精简、人员精干的原则,具有灵活、高效的特点,能够有效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在新校区边建设、边管理的情形下,管委会直接面向学生管理,有利于新校区工作的迅速开展,并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有利于保证校区的安全、稳定,维护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逐步营造大学校园的文化氛围;同时也有利于在管理工作中探索新思路,尝试新方法,进行管理创新。
2、以条为主,管理部门职能延伸的管理模式
随着新校区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涉及的管理内容不断增多,管理跨度和难度增大,责任也越来越重,管委会的权限、人力、财力等已难以与之对等。为适应这一发展变化,许多高校采取撤销原来的新校区管委会或者改变其职责权限,按照原来学校各管理部门的职责和职能分工,对等地延伸到新校区的管理工作中。简单说,就是在新校区采用原来单一校区时期的管理模式,只不过管理的范围由之前的一个校区变成了两个或多个,多个校区的正常教学、工作秩序均由各职能部门延伸管理。
这种条状垂直管理模式有利于各职能部门尽快熟悉学校规模扩大后的运行需要,增强责任意识,有利于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贯彻落实到位,使管理工作尽快适应新形势下的办学要求。但是,如何适应新校区的各种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需要认真界定各管理部门的职责,尤其在新校区尚未完全建设到位的情况下,需要协调的工作更多,特别要防止出现职责不明、存在管理空档的情况。
3、条块结合,强化二级管理的运行管理模式
在新校区基本建成后,校区内的师生人数、学生构成、校园氛围、资产总量、各二级学院的规模等都出现了巨大的飞跃,垂直式的条状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许多大学开始积极探索二级管理的改革方案,即学校主要管理机构和大多数学院都整个转移至新校区,通过条块结合模式逐步实现管理的扁平化,将人、财、物等管理权限适当下放至学院,充分调动和发挥二级学院的积极性,促使各学院尽快成为具有活力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实体,使学院承担起更多管理和发展的职责,而各职能部门则主要侧重宏观的战略思考和指导性管理,根据学校确定的发展战略,制定管理政策和工作计划,引导各二级单位健康发展。
可见,新校区的管理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也不能简单评论哪种模式的好坏。除了管理模式,关键还在于科学分配管理权力,理顺各部门、单位及各群体之间的权、责、利关系,寻求运行管理成本和效率的最佳结合点。因此,新校区常被大家誉为高校管理改革和创新实践的“试验场”。
四、新校区运行管理趋势
新校区作为多校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前沿和试验场,可以率先进行管理改革的尝试,在不同的校区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经过近十多年的探索,我国高校新校区的管理实践取得了很大进展,新校区的管理正日益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1、功能定位更加科学明确
根据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立足于高校的发展定位和办学特色,科学地对新校区进行功能定位是建设和管理好新校区的前提与关键。初期,多数高校都在边摸索边实践,对新老校区的功能定位并不明确。尽管大多将新校区的功能定位为教育教学基地,但往往仅作为办学空间的扩展和补充,对低年级学生实施分段式教学,这使其教育教学功能并不完整,而且割裂了不同专业、学历、年级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融合与渗透,不利于人才培养。因此,许多高校开始探索将学科专业相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整建制集中安排在同一校区,分校区实行多专业、全学科式的教育教学。新校区可容纳全部学生的,甚至将全校的教育教学都安排在新校区,老校区则主要承担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继续教育等社会服务的功能。
2、管理模式更加有利于人才培养
新校区的管理模式必须与其功能定位相适应,把是否有利于人才培养作为衡量新校区管理模式的最终标准。随着新校区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学校的办学重心向新校区的转移,新校区将成为办学的主校区。相应地,管理重心也必须及时甚至适度超前转移到新校区,为新校区的教育教学提供保障和服务。当然,这种转移绝不应只是简单的整体搬迁,而应围绕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针对新校区的实际情况和管理要求来合理调整管理机构和职能分工,创新管理模式,为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3、管理重点应突出校园文化建设
由于新校区的历史不长,缺乏老校区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历史积淀,并且空间距离等因素又造成了校园文化在新校区传承、延续和发展的障碍,所以新校区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学术气氛普遍不够浓厚。这是影响新校区办学最突出的问题,也是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新校区管理的重点应突出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要强化物质文化和有形文化建设,构建反映校园文化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和校园文化场景等校园环境,完善大学生文化活动中心、艺术沙龙、学术报告厅、校园就业市场和电脑网络系统等硬件设施,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必需的硬件平台;另一方面要加强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打造独具特色的大学精神,通过有组织地举办论文答辩、学术讲座、文艺演出等,发动学生社团开展各种文化艺术节、科普活动等,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促进人才培养。
4、管理方式网络化
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在学校管理与教育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引入功能强大的网络平台和管理软件系统,是对高校传统管理机制和管理方式的深刻变革,必将大大提升管理的效率和水平。新校区应当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的校园网络建设思想,实现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第一,通过网络通讯、网络会议、网上办公等方式,可以连接整合校区空间,缩短校区之间和新校区内部的距离。第二,通过网络管理图书、教室、实验室、文化体育活动设施等,可以提高资源使用率,最大限度发挥资源效能。第三,建立面向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等的各类网络学习资源,可以开展网络学习,方便自主学习与交流。第四,引进数字监控技术和门禁识别系统等,可以加强进出管理,促进校园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隐患。第五,按照人、财、物等管理对象的不同,建立面向不同管理对象的各部门共用的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打破传统的职能分割,实现数据共享和管理的无缝对接。
5、后勤服务社会化
我国高校传统的“大后勤”是个很大的障碍和包袱,要彻底打破长期困扰高校后勤发展的“瓶颈”,必须实行“服务外包”,将后勤服务工作逐步与学校分离,转由社会实体来承担,这样不仅有利于降低后勤管理运行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而且有利于学校集中资源加强学科学术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因此,社会化是高校后勤改革与发展的趋势,而对服务承包实体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是后勤社会化改革成功的关键。近年来,许多高校在新校区积极进行后勤社会化的尝试,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和进展。
五、加强新校区管理的策略
新校区的运行管理关系到整个高校管理改革和科学发展的全局。高校应准确把握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发展的目标和趋势,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从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出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精简高效的原则,科学构架管理体系,大力推进新校区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制度化。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无论是新校区还是整个高校的管理,思想和观念的转变始终都是第一位的。新校区的运行管理要勇于摒弃传统管理思想的束缚,敢于打破原有的管理体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进行尝试和创新。
2、深入研究,明确定位,科学规划,规范战略管理体制
新校区是学校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将新校区的建设管理纳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的全局,进行合理的定位和科学规划;要围绕战略规划、根据校区定位来组织新校区的建设和运行管理。
3、合理分工,明确边界,理顺关系,实行科学规范管理
无论采用何种管理模式,都必须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发挥特色和优势,从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来科学架构管理机制,合理进行职责分工,明确管理边界,确保责、权、利及人、财、物的对称和平衡,最终实行制度化管理。
参考文献:
[1] 严志.从规模经济的角度看高校新校区管理[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1.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216-02
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它最直接的服务对象就是其所在的学校,因此与其他类型的报纸相比,校报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和宣传教育功能。如何立足校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充分挖掘和发挥校报的育人功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研究的课题。
一、高校校报的特点和育人优势
1.体积小,易携带和保存,可重复阅读。校报是纸质媒体且有一定规格,这就决定了它具有体积小,易保存,可随身携带,重复阅读的特点。校报真实记录了学校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的综合情况,有的专期记录了学校的重大活动,比如校庆,大型纪念活动等,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由于报纸有容易保存、可折叠的特点,我们可以根据年份、期次、内容等把校报分门别类,统一整理,方便日后的查找和重复阅读。
2.贴近校情、贴近学生。校报新闻报道的内容主要来自校园,来自学生。有的内容是和学校教学或者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比如解读最新的教育政策、法规或着介绍学校的教学动态、工作安排,或者刊登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等;有的栏目内容就是大学生生活的真实记录,比如讲述大学生的生活故事,分享考研经验,发表真知灼见等等。这些都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学生也很感兴趣,校报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度报道和宣传,使学生从自己的身边找到榜样,明察不足,受到教育。
3.覆盖面广,传播迅速。校报是校级媒体,规格在高校各级报纸中是最高的,从发行数量上看,它要多于其他二级学院的院报以及各学生团体创办的报纸。从发行方式上来看,校报的发行一般都有专人负责,一方面通过各学院和行政科室的书报箱投递,另一方面,有的学校会有专人直接送到教室和学生宿舍,因此它在师生中的覆盖面是相当广的。由于校报的内容都是贴近学校、贴近学生的,所以在师生中的受关注度比较高,大家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时又禁不住和自己的舍友、好朋友等一起分享,无形中促进了校报内容的传播。
4.有连续性,宣传效果好。校报的出版周期各校不一,多为周报或旬报,有些高校每月一期,但它仍然是定期出版的正式出版物,因此它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的宣传教育重点,确定不同的主题,连续编排和报道,也可以根据同一个宣传主题,从不同侧面分期组织不同的报道,虽然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但学生仍然能在一个相对连续的信息环境下受到教育和影响,这样有利于他们对宣传主题有一个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接受。另外,一些优秀的新闻报道本身也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系列报道的方式可以持续吸引学生的关注,有利于潜移默化地长期施教。
二、高校校报育人功能的体现
1.校报是先进校园文化的传播平台。校报是高校占舆论主导地位的媒体,它的内容丰富,覆盖面广,文化气息浓厚,涉及教育教学、科研、师生课余活动等多方面的内容。作为校园主导媒体,校报还担负着推动先进校园文化传播的重要使命。校报通过自己独特的宣传教育形式,寓情于理,以情动人,寓理于文,以理服人,弘扬了校园文化主旋律,推动了先进校园文化的形成和传播。
2.校报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平台。校报一般都是接受学生投稿的,有的还专门设立了面向学生的专栏,征集关于学生的各类稿件。爱好文学的同学可以在这里把自己喜欢的一部文学作品推荐给大家,钟情写作的同学可以把自己的处女作拿到这里小试锋芒,大学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酸甜苦辣,大家也可以把自己对大学生活的感悟在这里和读者分享。另外,还有一些同学喜欢新闻报道,校报就成了他最好的施展平台,身边的好人好事,社会的关注热点,国家的重大事件等,都成为他们报道的最好素材。这些同学通过校报树立了自信,赢得了肯定。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自己的作品传播了真、善、美,使大家在欣赏作品的同时得到了精神的陶冶,实现了学生的自我教育。
3.校报是会议教育的有效媒介。校报容易找到,而且轻便、易携带、可重复阅读,是我们对学生进行会议教育的有效媒介。学习文件精神,宣传先进事迹,探讨热点问题等都可以采用会议的形式。校报在新闻报道和反映校情上都具有及时和全面的优点,所以非常适合校内对学生进行会议教育时有选择地使用,比如在以畅谈大学生理想为主题的班会上,我们就可以预先让大家在规定的校报期次里找一找,各种学生稿件中有多少关注到了理想问题,大家又是怎么来看待理想问题的,促使学生初步思考。大家利用校报这样一个资源和媒介,共同学习,互相交流看法,使学生从身边事、身边人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三、如何加强高校校报的育人功能
作为高校舆论宣传的主阵地和对外宣传与交流的重要窗口,校报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和教育需求,更好地为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服务,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校报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
1.找准定位,弘扬社会主旋律。高校校报是学校各种信息的集散地,不同价值观,各种思潮都会在这里碰撞、交融,所以校报又是学生了解社会的窗口。大学生正值青春期,也是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校报作为高校的主流媒体,必须正确发挥自己的宣传教育优势,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树立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的理念,找准自己的定位,通过通讯、报道、述评等各种形式宣传先进典型,弘扬社会主旋律。在当前,还要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宣传和教育。
2.多样化办好副刊,陶冶学生情操。高校校报的副刊是学生和社会,学生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沟通信息,表达思想的桥梁。校报副刊的作品主要来自在校师生,作品内容也多是畅谈理想,感言人生,品味事理等,或让人倍受鼓舞,激情迸发;或让人眼前一亮,回味悠长,总而言之,都表达了对真、善、美的孜孜追求。大学阶段是学生理想、信念以及高尚道德情操培养的重要阶段,副刊可以通过多种文学艺术形式,如诗歌、散文、游记、评论、观后感、书法、绘画等,感染和熏陶学生,提升学生的文化品味,陶冶学生情操,发挥校报的育人功能。
3.加强高校校报电子版、网络版建设,设立自己的微博。进入网络时代,互联网已成为高校师生获取知识和信息交互的重要渠道,网络可以说已经全面进入了大学生的生活。伴随互联网的迅速普及,高校的育人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但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契机。校报作为高校舆论宣传的主阵地,应该及时抓住网络宣传这一渠道,一方面,加强校报电子版建设,搭建校报网络平台;另一方面,校报还可以和高校的宣传部门以及学生团体合作,开设时事政治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网站和论坛,直播重大时事,报道热点内容,征集师生建议;还可以开设校报微博,实时校报的最新活动或宣传教育主题等。这样才能不断拓宽育人工作途径,更好地发挥校报宣传教育主渠道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贾利.论高校校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关键词: 高校教师;职业特点;职业道德修养
Key words: college teacher;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professional moral cultivation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9-0230-02
0 引言
教育是一种社会行动①。行动是人类对自然事物和社会事件进行有意的干预或者不干预。它的特征在于对于行动者具有一种含义、一种意义或者一个目标。但这种意义绝非只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的,而需要通过对行动者方式以及现有其他数据和材料进行分析才能发现。因此,教育必须是一种社会行动。这种社会行动会对被教育者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其道德体系,应该也有一种较为普及的,被社会所认可的遵循方式。社会是朝着前进的方向发展,那么这种道德体系的建立,也必须随着社会的前进而前进。而对于教育者来说,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就必须是一项长期关注的要务。
1 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
1.1 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具有高层次性 高校教师作为高等专业技术人员,其需要与动机具有高层次性。这种高层次性,决定了其在社会中产生的较大影响。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尊师重道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在当今社会,这样的认同有所降低,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主流的意识还是非常认可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知识的教授者持有尊重的态度。这样的社会环境,也说明高校教师所具有的社会地位相对较高。那么,对于高校教师本身来说,培养自身高层次的需要与动机也应该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要求。
1.1.1 悠久历史与长期发展决定了教师职业的高层次性。教师是人类社会最为古老的职业之一,早在人类社会初期,教育活动便已经产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逐渐分离,教育开始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并在奴隶社会初期,成立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工业革命兴起之后,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伴随普及义务教育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实施,基础教育师资出现极大缺口,社会需要大量同时具备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教育工作技能的教师。到18世纪末,师范教育在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普遍发展起来。进入20世纪,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基础教育普及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中国教育的历史由来已久,长期的封建社会统治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育体制。近现代以来,教育的普及工作更是快速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已经形成了“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学习的能力以及科举考试的选拔,使得较为优秀的人才从考试中脱颖而出。即使到近现代,高考等各项全国性的考试,也一直是甄选人才的标准。许多人是经过高考的选拔,才具有高校的入学资格。因此,长期的教育发展,决定了教师职业的高层次性。
1.1.2 社会影响范围广泛决定了高校教师职业的高层次性。教师在各项职业中,基本上属于社会影响较为广泛的一项职业。以前聚焦的许多社会焦点,往往是大学教授的头衔吸引人的眼球。这说明高校教师这项职业,在人们心目中属于道德标杆的职业。一旦有不符合人们心目中道德标准的事情在这一职业中发生,社会就容易掀起轩然大波。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证明了高校教师属于一个高层次的职业。
1.1.3 高层次的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决定了职业的高层次性。能够接受高校教育的受教育者,都是经过层层选拔的人才。与之相适应,高校教师的从业人员,也是各门类的优秀毕业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担当相对应的两种角色。这两种对应角色担当者的高层次,也决定了高校教师职业的高层次性。
1.2 高校教师职业特点具有多重角色性 ①角色一:教学者。教师的首要工作要务是教学,上课、教课是一名教师的天职。作为教师,首要的角色就是一名教育者。②角色二:科研者。常常听人说,要给别人舀出一瓢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学者如果没有自身的知识储备,就会在讲课时捉襟见肘。所以,高校教师要丰富知识储备,在专业之内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必须要积极进行科研工作。因此,教师的第二角色是科研者。③角色三:管理者。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班级的学生,不论是课中还是课后,都需要进行一定的管理,否则,教学过程中一盘散沙的话,教育的引导作用难以实现。鉴于此,高校教师的第三角色是一名管理者。
1.3 高校教师职业特点具有独立性和创造性 知识作为传达思想的载体,根据各种层次的不同,有着不同的特征。基础知识,例如:简单运算、基础识字等,就有着普及性的特点。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都能够拥有资源和掌握运用的能力。比基础知识层次高一些的就是义务教育的大体内容,可以被称作常备知识,这种知识对于工作和进一步学习有着最基础的支撑作用。再往上的层次就是高等教育知识,这一部分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倾向,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围绕某一专业进行。高等教育知识之后,就是科研知识。科学研究是根据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所进行的活动。由于从事的人数相对较少,需要的知识储备相对较多,从事的内容非常专业,科研知识不可避免带有或多或少的个人倾向。高校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属于高等教育知识,在辅助教学的科研过程中,也需要具备相当的科研知识。因此,高校教师的教学内容和自身提高的学习内容,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个人特色,具有独立性的特点。在独立性的特点基础之上,科学研究本身就是一项以创新为目的的活动,那么,高校教师的工作也一定是具有创新特点的工作。因此,高校教师的职业具有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具体特征。
2 高校教师三重职业角色的相互关系
高校教师的三重职业角色,是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作为一名教育者,同时也是一名研究者,要把握好教学与科研的平衡。同时,不论是教学还是科研,管理始终贯穿其中。教学管理和科研管理都需要一定的技巧。每个人的管理方法各不相同,但是管理的目的,还是以服务教学,服务科研为中心。只有搞好教学,科研才有意义;只有搞好科研,教学才有内容;只有搞好管理,教学和科研才能够顺利进行。
3 高校教师职业角色特点与高校教师教育道德
3.1 教学道德修养。教学道德贯穿于学校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具有几个显著的特点:第一,教学道德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行为规范。只有遵守了这些行为规范,才能保证教学道德的推行和教学效果的提高。第二,教学道德是一种场合道德。这是指在学校这个特定的场所,特定空间中形成的道德,是教师为了履行自己教书育人责任而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体系,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第三,教学道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教好书是高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衡量一个教师的得失也应该主要体现在他的教学质量上。尽管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但教学道德必然是其核心内容。
3.2 科研道德修养。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来说,科学研究的后果具有正负两方面的效应,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祸害人类。科学研究本质上具有伦理道德的属性。国内外现代化进程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科学的发展一旦丧失了伦理的规范和伦理价值的导引,就会偏离人们的主观愿望,进而最终损害人类的根本利益。无论是从研究手段还是从研究目的来看,科学家的行为都和其他人的行为一样,时刻处在社会各阶层的关注之下,受制于社会的普遍伦理道德规范和标准。
3.3 管理道德修养。高校教师管理是指高等学校对教师的任用、培养、考评、待遇、晋升、奖惩等工作进行管理的过程。它既是高等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教师成长发展的重要条件。高校教师管理道德主要蕴含这样几项内容:第一,高校教师管理道德是调节高等学校教师管理活动中伦理道德关系的行为规范。第二,高校教师管理道德是高校教师管理关系在人们观念中的道德化反映。第三,高校教师管理道德是高校教师管理主体把握高校教师管理活动的一种实践精神。第四,高校教师管理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高校教师管理活动中的特殊反映。
4 高校教师教育道德修养方法
4.1 认识人性,以人为本,提高个人修养。修养从本质上来说,属于人的精神层次提升的问题,认识人性是从精神上进行修养的活动,认识人性可以帮助修养者思考人生,以确立人生目的,端正人生态度,增强道德修养的勇气。
4.2 参与社会,奉献大众,服务人民利益。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不是在冥思苦想中进行的,而是在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不是单纯的,也不是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更不是空洞乏味的说教。高尚的教师直射道德修养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锤炼而成的,只有经过较长的教育实践,教师本人在自身的教育实践中亲身体会到了教师工作的酸甜苦辣,认识了教师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才使自己的理念、境界逐渐得以升华。用以服务社会,奉献大众。
4.3 批判现实,道德反思,指导创新未来。批判是对于是非的判断,也是对被认为是错误的思想或言行批驳与否定。它是一个多向度的观察评价。面对当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严重失范的现象,理应将关注焦点集中到对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直接冲击性的因素上,运用批判性思维,针对性地认识和完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问题。
5 服务学生、服务大众、服务社会
讲师德,说修养,既要对整体进行规范,又都离不开个人这个实体。可以说,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是师德修养的第一个基本点。人之所以成为“人”,其本质在于他的社会性,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及由交往所形成的关系。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基本原则就是承认群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承认群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就是从自身出发,在工作中贯穿服务的理念。高校教师面对学生、面对大众、面对社会,如果有一种服务精神,享受服务的乐趣,那么就能够解决工作中的许多问题。
6 结论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作为高校教师,应该以高标准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作为服务社会的公民,应当提高道德修养,努力提升个人境界。作为修养道德的修养人,也应该顺应自然,顺应社会的发展。提高道德修养的目的不是单纯空洞的说教,而是切实融入集体和社会,其最终目的还是以人为本,服务大众。
注释:
①主要参考[德]沃尔夫冈·布列钦卡著,胡劲松译.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第一章第三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9-0054-02
民办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民办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培育是保证学校培养出合格劳动者的重要前提。因而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培育更应注意将民办高职学生的思想特点结合起来,使之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课题组之前通过调查访谈等方式对民办高职学生的思想特点作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分析,并指出了学生在思想、行为中呈现出复杂的特点和不足,在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培育的过程中必然要受到来自学生主体自身的阻力,从而影响职业道德培育的效果。
一、职业道德培育必须遵循民办高职学生的思想特点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选择适应民办高职学生的教育方式。从民办高职学生的思想特点来看,简单的说教和灌输并不能让学生很好地理解和把握我们所期待他们接受的东西,也并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和效果。尤其是在当前这种市场经济浪潮之下,在多种价值观的冲击下,学生的思想观念往往变得离散而多样化,甚至不能很好地判断是非对错、善恶美丑。我们要敢于面对生源质量不足的现实,积极主动地分析和研究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以及他们的行为特征,通过不断地思考和实践,转变传统、守旧、单一的教育方式,并不断总结经验,提出有针对性的职业道德培育的方法和策略。
2.与学生实际需要和发展相结合,忌空洞化、概念化、抽象化。一方面,民办高职学生本身文化基础较差,对学习的热情、兴趣和动力都不是很大,尤其是理论方面的东西,更觉得枯燥乏味。从现实情况来看,很多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面临过这样的尴尬――自己精心设计且准备充分的课件和教案,一旦进入课堂教学,哪怕讲得再动情入理和文采斐然,依然有一部分学生漠然视之并且我行我素。因此,要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就不能将所授内容空洞化、概念化、抽象化,更不能教条化地遵循传统的教育模式。另一方面,民办高职学生的思想观念往往更趋于实际性和功利化,看问题也较为片面和狭隘,注重实用性和眼前利益,对自身发展有益的才学、才听,对于自身感觉作用不大的课程则不愿意学,甚至逃课早退,因此很多文化教育类地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地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课程反而不受重视,被他们排除在学习之外。因此,要让学生能够主动接收教育信息,主动思考和学习,就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在满足学生需要和发展的前提下,将职业道德等知识通过新颖、活泼生动的方式传达给他们,结合学生未来进入社会发展即将碰到的问题进行讨论,让他们提前感受作为职业人应具备的思考能力和品质修养。
3.转变单一的教育模式,拓宽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民办高职学生思想较为活跃,动手能力强,对实践活动的参与热情反而较高,这种“好动”的性格也决定了很多高职学生在课堂上显得沉默呆板,不愿意听课和思考,但在各类活动中却能如鱼得水,发挥特长,展现才华和能力。作为教育者,要善于扬长避短,结合学生的思想特点,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平台和机会,将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融入到活动当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职业道德意识并提高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情感。如: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让他们从中体验作为一名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礼仪、职业形象、职业态度等,并在其中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诚信服务精神、爱岗敬业精神,要通过实践训练来塑造学生的职业道德品格,将职业道德认知内化为职业道德情感,通过有针对性的职业活动来巩固其职业道德意志。
二、民办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育的对策和途径
(一)调整教育内容,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民办高职学生上大学都有一个很明确的目的――毕业后找份好工作,因此,对自身的需求很明确,因而在教育中我们也应注重考虑学生的发展欲望和实际愿望,给学生提供更直接、更直观的指导和服务。
1.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必须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还得紧跟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步伐,彰显时代性。在把握课程的主要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注意引入社会和企业的发展实际,探索职业与道德、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有效途径,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市场竞争和成功就业、创业等方面的知识,适合学生的“胃口”,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职业道德教育应充分考虑不同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注重岗位的针对性和专业性,体现岗位特色。不同的岗位和行业有不同的职业道德规范,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需要将“一般职业道德”与“行业职业道德”两者相结合。如对工科类的学生应更强调高尚的职业操守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的教育,对文科服务类专业的学生则突出诚实守信、顾客至上、坚守原则、乐于奉献等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教育。
3.职业道德教育应对在校学生三年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分层次、分阶段、有针对性地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大一期间重在“敦品、励志”,强调基础德行的培养和教育。大二期间则重在“定位,强能”,强调培养学生在自己将来可能从事的行业中应具备的职业意识、合作意识、职业态度、职业纪律精神等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大三阶段主要是顶岗实习期,重在“内化、成才”,通过在实际工作岗位自觉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形成良好的职业能力和品质,成为高素质的职业人。
(二)多元教育相结合,夯实职业道德基础
职业道德培育不能够独立于其他教育之外而单独进行,否则其教育效果会大打折扣,只有把职业道德培育与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育人的作用。
1.职业道德教育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在大学生“三观”的塑造和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要注重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势,打好德育基础,这是搞好职业道德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2.职业道德教育要与专业课教育相结合,在专业课教育过程中融入职业道德内容,实现德育与智育的统一。要让学生明白一个人的才能和技术并不能让一个人成功,反而更需要一种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热忱和态度,要让学生在工作中树立一种主人翁的意识,勤于劳动、乐于奉献。
3.职业道德教育要与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要让学生明确地知道遵纪守法是每一位公民最起码的道德准则,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明白个人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休戚相关、密不可分的道理,在完善自我价值时不断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三)强调知行合一,强化实践和实训锻炼
职业道德培育不仅是一种知识的传授,更应注重职业道德的践行。因此,培育职业道德强调知行合一,离开社会实践,没有经过亲身体验、感受和锻炼,便无法将所学的职业道德知识、规范在职业实践中检验、反思和总结,因而无法将职业道德品质和专业技能转化为贡献社会和造福人民的实际行动,最终也不可能培养出相应的职业道德情感和信念。
结合民办职高学生的特点,一是开展各种文体活动,锻炼学生团结合作和友好交往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二是以课程实践和实训教学为载体,加强职业道德的认知和实践,通过工学结合的方式突出实验和实训环节,将严守纪律、文明安全生产、遵守操作规则、爱护设备工具、珍惜资源和杜绝浪费等具体的职业道德内容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约束,使学生逐步形成职业意识和职业认同。三是进行校企合作,把职业道德教育的课堂搬到企业、车间和第一生产线,让学生在企业和生产现场上课,让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的文化和规章制度,切身感受企业员工职业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增强工作责任心和敬业意识。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职业道德培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职业道德培育应利用好各种校园教育资源,大力营造校园职业道德教育氛围,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和教育广大师生。另外,作为实施教育的主体,教师更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的榜样。搞好师德师风建设也是搞好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条件。教师的政治立场、职业涵养、敬业精神、严谨治学的态度和日常的行为举止对学生都能起到最直接、最强烈的影响。教师要用辛勤的工作、无私的品质、对事业的责任心以及对学生的爱心等职业道德情感去感染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道德情操以及师德修养去影响和感化学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从而提高职业道德培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崔浩.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以商丘科技职业学院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2009.
[2]张镜怀.整合校企资源,提高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成效[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0).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2 ― 0148 ― 03
一、正能量的提出背景及其定义
“正能量”一词于2012年开始流行。而“正能量”的真正流行源于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专著《正能量》。正如老子所言的“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那样,正能量的提出以及流行也正是从另一方面提示着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已充斥着太多的负能量。如社会冷漠,麻木不仁,漠不关心,自私自利,堕落腐化等等。尤其是随着网络的普及,社会上的各种负面信息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更是铺天盖地的充斥着学生的周围,使得学生深受其害而不自知。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较2013年底增加1442万人。在年龄结构方面,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占30.7%,在整体网民中占比例最大。在职业结构方面,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25.1%的比例。总之,网络已成为越来越多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
网络的普及,鱼龙混杂的知识在网上传播,这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态度、心理发展、价值取向、道德观念、行为模式等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1〕更有资料显示,当前高校中发生的一些暴力事件等负面问题,或多或少都与大学生群体接受网络上不良信息有关。〔2〕而高校的学生尚处于性格与价值观的完善期,对是非好坏分辨并不是那么清楚,需要正确的引导。社会无正能量就不能正常运转,人无正能量就不能健康成长。种种迹象表明,我们急需用正能量来引导社会风气,来引导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重任的广大青年学子,来引领他们的健康成长成才。
上面提到了正能量,那么到底什么是正能量?科学的解释是:以真空能量为零,能量大于真空的物质为正,能量低于真空的物质为负。而英国的心理学家理查德?斯曼在他的专著《正能量》一书中将正能量定义为“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3〕如今,正能量已成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即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上进的、给人力量与温暖的、充满希望的情感、事件以及人物,都被称之为“正能量”。〔4〕
二、正能量传播的特点
正能量,指一切予人向上的希望、鼓舞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它有三个基本要素:一是“正”。“正”是其最主要的特点,也就是它能够给人们带来向上的,积极的,能够给人带来希望和温暖,给人以鼓舞的这一特征。试想若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单位、小至到个人,如果让消极的,负面的能量占了主导,必将国不将国,也必将是社会和个人的灾难;二是“能”,从物理和化学的角度来看,“能”是动力之源,具有推动作用。因此转化与导向就成为了它的第二个特征,也就是它具有弱化、消解与转化负能量的特征。这一特征决定了我们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一定要积极发挥它“正”的导向作用,积极挖掘负能量中的正能量,化负面的为正面的,转消极的为积极的。正如葡萄糖与汽油是能量,炸药与海啸也同样是能量。我们所需要做的是要善于利用,转化为力量,用正的方向与作用去引导能量的流动,只有这样,才能使能量为人类造福而非祸害人类。三是“量”。能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因此,这也决定了正能量的第三个特征,具有量化的特征,也就是正能量会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让自己内心深处受到鼓舞与激励的正能量,通过一定的方式释放出来。俗话说,“有诸内必形诸外”,也就是让自己受到的鼓舞与激励,通过一定方式的传播,让自己成为正能量的发射器和传播者,让更多的人得到感染与感化。
三、正能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正能量可以引导青年成才成长、营造校园良好氛围。像阳光能够驱散阴霾一样,社会上的一些负面新闻、信息及其对当前高校学生的影响,也只有通过大力倡导正能量,才能得以消除。
1.榜样引导作用
在负面现象、“负能量”、负情绪弥漫的环境中,我们急需正能量的榜样引导作用,以净化社会生活环境和升华精神境界。〔5〕正如坚冰需要温度来融化,黑暗需要光明来驱散,社会的冷漠与怨气需要爱心的温暖一样,社会的负能量需要正能量的引导与转化。那些具有正能量教育意义的人和事,能够给广大的学生树立一种榜样。大学时代正是高校学生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由于认知水平和社会阅历有限,对于社会上面的各种负面信息缺乏应有的抵制和辨别能力,通过树立榜样,能够激励大学生努力拼搏。正如所说,“典型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力量”。榜样具有使行为规范具体化、形象化和人格化,其所具有的感染力、吸引力和鼓动力历来都被教育界所重视,并作为一种重要的德育方法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和行为。〔6〕榜样的示范引导作用,能够唤醒调整与纠正学生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它所传递出来的精神与道德的示范,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学生遭遇困难与挫折之时,正能量的示范榜样作用能够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激励学生走出困境,迎接新的自我。榜样的一个个鲜明的事例,以学生喜闻见乐与容易接受的方式,使得正能量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避免了空洞的说教。正能量的引导与激励,能够唤醒大学生的责任心与信心,自觉促进社会和谐,积极投身到和谐社会建设之中。
2.免疫引爆作用
一个学校如果能够正能量占上风,则可以在校园内形成对负能量免疫的气场,使学生在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上保持健康,并且能够变得积极向上、自信、乐观、豁达。〔7〕正能量的引导与示范作用,能够在大学生中形成一股强大的能量场与免疫力,自觉抵制负面信息的肆行与侵蚀。
正如兰德女说的那样,若要反对战争,那就提倡和平吧,针对当前横行的负面性的消息,正能量的传播无疑能够冲破负能量的防线,消除与根治负能量带来的负面的恶劣影响。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只是一味的说教,过于注重正面的宣传,对于负面的一般则避之不谈。事实说明,教育越不触及负面的东西,教育对象抵御不良思潮侵蚀和影响的能力就越差。〔8〕因此,要发挥正能量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对正面典型的事例不仅要大力倡导与宣传,充分发挥其示范与导向作用,更要对负面典型的事例进行批判,化负面为正面引导,从负面信息提取正能量。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正能量教育深入学生内心,充分发挥其引导规范的作用。因此,要想使思想政治中教育工作为人们提供持久的精神动力作用,就必须突出正能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以正能量弱化、稀释、引爆并转化负能量,坚定高校学生的理想信念。
3.培养良好品质
积极有效的传递“正能量”不仅可以使自身素质、道德修养得到提高,让身心愉悦,而且可以推动整个精神文明建设与人类社会向前发展。〔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德育的核心,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崇高的人生目标,使学生有高尚的道德情感,成为有责任心、有正义感、有奉献精神的人”。 〔10〕
俗话说“浇菜要浇根,教人要教心”。正能量正是现代社会的一剂良药,犹如阳光雨露一样,能够给学生健康的成长成才提供养料。它传递的精神引领以及道德示范的信息,能够培养学生阳光、感恩、正向思维等良好的心态,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品性。
4.提升学生幸福感
著名作家毕淑敏在评论《正能量》这本书时说道,能量有正负,应用需智慧。大脑和心灵,需要源源不断的正能量濡养,否则人生将变得灰暗无序。
也正是我们生活的社会中众多正能量的出现,才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温暖,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社会更加的和谐;也正是这些正能量的出现,使得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了美好的心灵,形成了负责任、懂感恩等一些美好的品德。
在当今的大学生当中,正能量已成为众多大学生的一种生活哲学和生活追求。像怀斯曼所说的“坚持正能量,人生不畏惧”那样,我们要让正能量常住学生心灵,提升幸福感,让自己自觉成为传播正能量的一份子,让这个社会通过自己贡献的一份努力,变得更加美好与和谐。
另据国外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现代的人之所以自私、冷漠、麻木不仁,不懂感恩等等,皆是由于他们缺乏爱心所致。长久的缺乏爱心,不仅会使得自身处于较低的能量层次,而且会导致身体的亚健康状态。而正能量具有的“转化”、“量化”的特点,正可以唤醒学生内心深处沉睡的爱心,使其找回那缺失已久的爱心、感恩之心,并自觉使自己成为爱的传递通道,通过自身从而提升自身生活、学习的幸福感。
四、正能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途径
1.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金钥匙,也是教师智慧和教学艺术的重要源泉。每个人的心里都潜藏着成就丰功伟业的“正能量”,也潜藏着可以让你一生一事无成的负能量。如何激发正能量往往需要合理地引导和正确的方法,高校教师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11〕
要想运用正能量对学生进行引导与激励,首先就得从自身做起,做一个正能量的受益者与传播者,同时教师要学会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和责任心。只有这样,传递给学生的正能量才会更真更美,也才更具有感染力与传染力。
2.开展校园主题活动
校园活动最能吸引学生,也最能打动学生。要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状况,定期开展相关活动,如班级文明标兵、精神示范人物、心理健康周等以丰富大学生生活,使正能量的教育活动活到实处,而非课堂上的泛泛之谈。根据大学生的业余爱好,可以成立心理辅导组等,在班级之间或院系之间进行交流,既促进了同学们之间的感情交流,增强正能量的作用,还能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高校老师也予以配合与支持,给学生施展才华的平台,并对表现突出的加以精神鼓励。
3.发挥媒体传播效应
在现代这样一个网络化、信息化的社会,任何负面或正面的信息,一经传播,就会产生不可估计的负的或正的效应。新闻媒体作为信息的“喉舌”,对正能量的信息传播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而生活中一些人与媒体为追求新奇与关注,不惜大肆传播与转发负面消息,以获取点击量与关注。这为我们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12〕正如人民日报社总编辑杨振武说的,什么时候做到了正面宣传为主,数量、质量和效果正大于负,什么时候就能振奋精神、增强信心、凝聚共识;否则就会出现与之相反的结果。〔13〕
新闻媒体要利用新旧媒介传播平台,发挥自身优势,规避传播过程中遭遇负能量围困的格局,助推正能量的广泛对外传播,为正能量传播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应积极搭建平台,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让正能量得以畅通,而不是为了吸引关注、眼球大肆渲染负面新闻,让负面的能量污染社会风气、让人们变得日益冷酷、麻木不仁。
4.发挥网络监督作用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高校学生打开了一个令人无法想象的巨大的虚拟世界,但同时也打开了一个巨大的“垃圾场”的大门。〔14〕尤其是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出现,更是给负面信息的出现与传播带来了便利。对不良行为的纵容就是对正义声音的湮灭。〔15〕 为此,一定要加强网络监管作用,不能让那些人为故意的、带有某种意图的散发与传播的负面信息肆意横行,影响社会风气与学生的思想与价值观。
5.借助热点事件宣传
如发生在2004年的马加爵事件与发生在2012年复旦大学投毒事件,可以借助这些当下发生的热点事件在学生中间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向学生说明崇高的理想对人生的重大作用,引导学生要从他人的错误当中吸取能够引领自己成长的经验,避免类似的悲剧再发生在学生中间。
6.在生活中挖掘更多正能量
正能量很多,不应局限于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正是生活中、学习中众多不同的正能量给正在成长和发展的大学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心灵震撼与不同程度的收获,使其得到不同程度的成长。凡是那些能让大学生感受到健康向上的、积极乐观的动力和情感,那些欢乐的、进取的和梦想的等都是校园正能量,所有的这些都值得我们去传播和推广。只有这样,才能使“正能量”更加的接地气,也才能更好的走进大学生心里,也才能在大学生心中能获得更好的感情依托,更好地影响和促进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
五、结束语
正如在2013年12月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说的那样,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能形成人人传递温暖,施出援助之手的良好风气,也才有助于高校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坚定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自觉抵制不良社会生活习气与负面信息的影响,养成良好的品格,积极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身的一份力量。
正能量的传递,应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动态,结合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社会上发生的一些热点问题加以引导,突出正能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服务。怎样利用“正能量”传播的特点,在校园中凝聚、传递正能量,突出正能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值得每个教育者思考。
〔参 考 文 献〕
〔1〕高美珊.略论互联网时代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5.
〔2〕〔7〕〔14〕黄晓波.“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正能量传递的特性与对策〔J〕.文教资料.2014,(07).
〔3〕理查德・斯曼・正能量〔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8.
〔4〕〔10〕黄福康.“正能量”背景下的教育思考〔J〕.江西教育,2013,(08).
〔5〕马露,刘利才.社会正能量传播现状评析〔J〕.三峡大学学报,2014,(07).
〔6〕赵静.榜样教育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J〕.基础教育研究,2008(12).
〔8〕乔娜,任龙.负面资源的正能量转换――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功能透视.〔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11).
〔9〕吴倩妮,王芳.浅析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传递“正能量”.〔J〕.黑河学报,2014,(05).
〔11〕彭丽英,牟爱霞,巩建学.高职教育需要更多的“正能量”〔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
〔12〕〔13〕杨振武.新闻媒体都应该是社会正能量的放大器〔J〕.新闻世界,2013(09).
〔15〕胡冬华.微博如何传播正能量.〔J〕.新闻世界,2012,(12).
(一)小结内容要指向明确
课堂小结的有效性,应体现在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指向性上。高效的课堂教学,必然具备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课堂小结作为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必然要指向教学目标才更能实现它在课堂教学中的价值。
(二)小结方式要动态灵活
课堂因生成而美丽,教学因生成而精彩,新课程非常关注和提倡课堂的动态生成。因为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建构的过程,动态生成的课堂,必定是一个真实的课堂,是学生思维开放的课堂。因此,我们在做教学准备时要充分预设。课堂小结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应该是在预设基础上的有效生成。有效的课堂小结从纵向来看,应该也是富于变化的。
(三)小结目标应立足学生成长和发展
新课程的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而课堂小结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必然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效的课堂小结,无关教师讲的精彩度,设计的巧妙度,而在于学生的收获和变化度。教师在设计小结时,要考虑学生从中可能得到的收获,自己的设计要怎样给学生以思维的启迪。立足点的不同,往往也会起到不同的效果。
(四)小结过程要有学生参与
课堂小结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促使他们参与和投入学习。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学生的有效学习才得以实现。
二、高中数学有效课堂小结实施策略
(一)丰富课堂小结方式
数学课堂小结的方式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在各章各节的数学实际教学中,可以采用丰富多彩的课堂小结形式。当然由于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性格以及自身爱好的差别,就会出现千差万别的课堂小结方法。同时这与高中生的基础和课堂表现以及智力水平也是密不可分的,需要高中数学教师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课堂反映情况,依据教学实际选择适合学生,自己又觉得在课堂上得心应手的课堂小结方法。所以需要高中数学教师勤于研究小结方法,促进学生积极热情的参与总结、归纳,有效提高学生的每节课数学知识的学习效率。
(二)准备课堂小结内容
新课需要教师备课,课堂小结也是一样,课堂小结效果的成功与否与高中数学教师的精心准备是分不开的。数学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至少要考虑好几个问题:(1)本节课的小结是以教师还是以学生为主体?(2)本节课的小结需要板书吗?(3)小结的内容具体有哪些?(4)采用哪种方式进行小结,跟前面几节课一样吗?至于更详细的内容就需要数学教师依据教材内容而定,另外还要依据学生的具体表现灵活处理。
(三)预设课堂小结过程
高中数学课堂小结要想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就需要一定程度的预设过程,以便更好地在数学课堂上动态生成。然而预设虽至关重要,但关键在于二者之间的紧密结合,动态生成的质量直接取决于预设的缜密程度。数学课堂教学是需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因此数学教师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进度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对学生的表现也能估计差不多,尽量预设到课堂的每个问题情况,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使教学效果更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