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8 10:36:4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培养德育的方法,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探究能力
例如在教学SEFC Book 1 Unit 8 The Olympic Games时,要求学生就Hosting the Olympic Games发表看法。然后把全班分成两大组(Group A,Group B),Group A讨论The bad effects on the city,Group B讨论The good effects on the city,并且要求他们把本组的讨论结果写下来,指定同学读给全班同学听。经过十分钟的激烈讨论,两个组分别写出他们的讨论结果如下:
Group A:We think hosting the Olympic Games will have bad effects on the city as follows:
1.Hosting the Olympic Games will cost much money.Use the money to do other things.
2.Many buildings will be wasted after the Olympic Games.
3.Too many visitors will come to the city and may do harm to the environment of the city.
Group B:We think hostin the Olymic Games will have good effects on the city as follows:
1.More foreign travelers will come go visit the city,and the city will be bette known than before.
2.It will help the local economy.
3.It is good go strength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通过这种讨论,学生不仅学会了英语,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集体合作精神。
二、归纳法,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这种方法通常是学生在理解了整篇文章,掌握了常用的词句的用法后,对各段的大意进行概括、归纳。思考作者写这篇文章能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即文章的中心思想,也是学习要达到的高度所在。还可以选一些诗歌(易懂的)和学生一起赏析。让他们从短语的字里行间体会诗人的情感和写作意图。如学完SEFCBI,Lesson 69 The Necklace这篇短剧后。
T: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story?
S1:We should not just think of our present comfort and never care for our future life.
S2:We should not be the person with vanity.
T:I agree with you.We should be honest ,not be vain.
三、对话法,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使其懂得与他人交流、沟通、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对话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唤起学生积极的智力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在学习每单元的Warmin―up这部分时,一般采用老师――学生对话(问答式)和学生――学生对话的方式进行。
1.T―S即师生对话法,通常是老师问,学生学,也有学生问,老师答(少)。老师课堂问问题,除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可以知道学生其他方面如自信心、胆量、表达能力等。老师在课堂上要尊重每一个同学,给他们多鼓励和赞扬,让他们都感到学有所得。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有利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学生也就会更加尊重老师。
2.S―S即学生与学生对话,一般采用两人对话(多),也可三人或多人对话,学生可以与同桌编对话,也可以离开座位自由组织编对话,老师当指挥者,通常英语成绩较好的与较差一差的搭配作对话,互帮互学,然后逐个组到台前表演,对于表演好的小组,老师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表扬。比如在学习SEFCBI Unit 1 Friendship时,我是这样完成Warming―up部分的,老师先问一些问题关于学生对友谊的看法及他们对朋友的要求。然后每两人一组编对话就对方的出生地、爱好、交友情况等。如:
SA:I’m glad to meet you.I’m…
SB:I’m glad to meet you,too.My name is…
SA:Where are you from?
SB:I come from…
SA:What’s your hobby?
SB:I like playing basketball,football,wolleyball and so,what about you?
SA:I don’t like playing football,but like watching the football games,I like reading.
…
总之,在平时的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多种教学方法融会贯通,把对学生的教育、教养和教学统一于教学过程中,在教英语中培养人,在培养人中教英语,使两者互为因果,互为手段。
关键词:数学史;数学家的事迹;数学美;德育
数学教学除了应充分考虑其智育功能外,还应考虑其德育功能。从表面上看,数学不如文史学科那样德育观点很明显,渗透德育容易浮于表面,似乎难以深入学生心灵,实际上数学教材本身以及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向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载体。在数学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下面谈一谈基于自主性学习兴趣培养模式下的数学德育渗透方法。
一、利用数学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中国数学史是实施德育的好材料。但教学中如果仅停留在某一成果比西方早多少年的简单比较上,就显得肤浅了。结合教材内容,利用生动、具体的材料,学生才能信服,能有效地实施德育。如教学勾股定理,不仅要讲明我国发现勾股定理比外国发展毕达哥拉斯定理早500年,而且还要说明我们的证明方法比国外简单得多。我国已发现了近400种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反映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教师还可以结合该定理的证明,简介我国数学家吴文俊利用机器证明几何定理的情况。讲授数列极限时,介绍中国古代数学家的辉煌成就:早在两千多年前,惠施就在庄子《天下篇》中有一句名言:“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提出了无限变小的过程,这是我国古代极限思想的萌芽。三国时的刘徽,基于《庄子》无限分割的思想,独立采用类似穷竭法的思维进行了伟大实践,在《九章算术注》中提出了用割圆术来计算圆面积,也采取了用正多边形对圆周不断进行分割,指出“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刘徽是第一位采用割圆术的极限思想方法来推算圆周率的数学家。庄子等人的极限思想要早西方好几个世纪。莱布尼茨、拉普拉斯、黑格尔等西方数学大师和哲学大师都从中国数学中受过启迪。这些都说明中国古代在数学研究领域有着辉煌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思想教育自然、流畅,能收水到渠成之效。
二、利用数学家的事迹,培养学生勤奋坚毅的意志品质
德育的方法之一是榜样教育。让学生在接受数学知识的同时,了解数学发展变化的过程,领悟数学家走向成功的艰辛,认识到没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就不可能推动数学向前发展的道理。教学无理数时,向学生介绍无理数的曲折历程:毕达哥拉斯的学生希伯斯在研究边长为1的正方形时,发现对角线的长 既非分数,也非有理数,也就是说不能用整数比来表示。在当时找不到一个恰当的称呼,就称之为“无理数”。这个新数的发现,动摇了毕氏学派的信条――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能归之于整数或整数之比。希伯斯在权威面前毫不动摇,坚持真理,最终被抛尸大海。说明了数学的发展每向前迈进一步,都需要数学家的胆识、勇气和毅力,甚至以生命为代价。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数学家的事迹,能培养学生勤奋坚毅的意志品质。另外,教学正弦曲线时,可以向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教师告诉学生:人生历程不可能是直线,也决不会是个圆,应该是此起彼伏、蜿蜒连绵的曲线。从而引入正弦函数的图像而导入新课。让学生想像人生道路上的曲折与艰辛,教育学生不能被困难所折服,要知道道路是崎岖的,但前途是光明的。老师生动形象的一番话,不但把枯燥的数学变得精彩了,而且教育了学生该如何面对困难曲折,如何对待高考落榜。
三、利用数学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高尚情操
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并具有一定审视数学美的能力。教师要有意识地从审美角度来教数学,将数学美有机渗透到教学之中去,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除了许多几何图形闪烁着美的风采外,数学中还有更深层的美,如数学概念的简单性、概括性、典型性和普遍性,以及对称与和谐、简单与明快、奇异与突变等。教学“0.618”线段的黄金分割时,可介绍:“黄金分割”是被毕达哥拉斯称为神赐的比例,把长为c的线段分为a(较长)、b(较短)两段,使之符合a∶b=c∶a,得到a∶c=0.618。这个0.618正是最美、最巧妙的比例,人们称之为“黄金分割”。希腊人按“黄金分割”建造了庄严肃穆的帕提侬神庙。埃及胡夫金字塔、米洛的维纳斯中的一些长度比值,都采用了“0.618”。舞台上报幕员的最佳位置、《最后的晚餐》中犹大的形象都处在“黄金分割”点上。生物学家认为,当气温为23℃时,人感觉最舒服,这是因为人的体温37℃与气温之比正好为1∶0.618。运动员上、下身之比接近5∶8,看上去修长而挺拔,但很可惜一般人的上身长了两寸左右……教师对“黄金分割”进行这样的介绍,不仅能让学生从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美感,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3、合理施肥:施入基肥以后,等到长出幼苗进行追肥,以氮肥为主。
小学英语的教学应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重点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达到让学生可以用简单的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那么,怎么才能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呢?
一、主动性学习的特点及重要性
所谓学习的主动性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自觉、积极、独立地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时刻潜藏在学生的身上,它需要教师调动、激发出来,才会对英语学习活动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主动性学习是引导小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方式,其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小学英语学习的动力是主动性学习,它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还极大影响着学生认知和学习的方式、学习的方向和学习的深度。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果是相辅相成的,同时也是相互制约的。学习的主动性带给学生极大学习热情的同时,还直接影响着学习进程,并制约着学生学习、思考的方向。
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主动性的方法
1.做好课前导言课的准备工作,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英语。课前导言课具有导向性、目标性的特点。通过导言课可以让学生提前知道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和学习重点、难点,能够预先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的和意义,从而确定自己的学习方向和目标,这样学生才能有目的地学习相关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英语教师应认真做好导言课,可以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帮助学生从这两方面认识英语课的学习过程、内容。例如,以课本为依托,在教学中设计如足球话题、花果山故事情节、假期旅行趣闻、圣诞节、儿童节活动等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和话题,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从教材入手,钻研教学教法,发挥多种教学手段的辅助功能。教学、教法是在不断向前发展,不断调整变化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地加强教学技能的学习,认真钻研教材,及时更新英语教学理念,把握英语教学的发展动态,擅长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来完善日常教学过程,从而顺利有效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和目标。教学中,合理运用电教设备来辅助英语教学,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强大表现效果,能够给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不再是抽象地学习,能够在个体感知中学习语言,增加学习激情和主动性,使学习效果增强。
3.创设新颖的英语活动,使学生把主动学习当作一种习惯。新课程理念强调应用,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应用。在英语课堂上,不仅要注重对英语知识的讲授,还要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新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运用所学英语知识,从而让学生体验学以致用的成就感。学生通过参加活动,活跃了英语课堂教学的氛围,激发了学习主动性和求知欲。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英文歌唱比赛、朗诵比赛、英语演讲、英语对话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既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后实践组织英语墙报、英语晚会、英语游戏及英语研究小组等形式,丰富小学生的课余生活。开展形式多样的英语课活动,可增加学生练习英语技能的机会,使学生的能力能够得到发挥,进而使学生把主动参与英语学习当成一种习惯。
关键词: 中学生;培养;体育兴趣
Key words: students; training; interest in sports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1-0235-02
0引言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成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1体育兴趣
兴趣是人行为动力的一种形式,而且是非常活跃的、具有很强烈情绪色彩的动力形式。
体育兴趣是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探究需要为基础,推动他们优先认识和积极从事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体育活动参与的基本功之一,影响着学生体育活动的方向、强度和持续时间。它把学生的注意和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与具体的体育活动紧密联系起来,促使他们对体育活动倾注时间和精力。它还是学生乐于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观意向的表现,是学生未来长期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准备条件之一。
2体育兴趣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体育兴趣是学生体育活动心理选择、趋向和准备的突出表现,对他们体育活动的效果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体育教学和训练在学校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位置。体育教学的目的是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教育,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身心发展,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几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大部分学生对体育运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并合理的运用到教学中去,会给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意无意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这种兴趣,会给学习带来很大的帮助。兴趣在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因此,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是有机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只要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有了兴趣,就会把学习与体育锻炼视为自身的需要,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刻苦进行锻炼。克服主观困难,提高运动水平,逐步增强身体素质,保持身体健康。
3体育兴趣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3.1 进行目的性教育,营造体育运动的文化氛围心理学上这样讲到,体育兴趣与一个人的追求有关,追求是人们用积极行动经过努力争取达到的某种目的,体育运动有明确的要求,具体的指标,使学生懂得经过努力才会产生所需达到的效果,促使学生对练习有浓厚的兴趣并产生进取行为。体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给学生讲解某种体育运动的起源、发展演变过程、特点及其规则,再通过现代教学手段,给学生播放一些相关体育运动的教学片及一些精彩的比赛录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和参与这项体育运动的动机;从而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通过各种激励策略,努力营造一个愉快的心理氛围,使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中学习。
3.2 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优化教学内容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根据体育教材的特点,运用创新的教学方式去培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要因每一位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点及他们对不同体育活动的接受能力去安排一些容易学习和锻炼又有技术含量的项目以此调动学生的体育兴趣,这些项目应具有实用性和竞争性以及适当的惊险性。例如舞蹈、健美操等。此外,体育教师应常常给学生讲一些书本上未曾涉及的新知识,这样可以极大程度的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若能精心地去设计教学模式,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那么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自然会提高。然而,那种组织无味的体育课,只会给学生带来枯燥和单调,无疑让学生失去了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由此可见,知识和运动技能应该时常更新,及时的淘汰陈旧的学习内容和枯燥的练习方法,以不断的创新和改进增强体育教学的诱惑力。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诱导来教育学生,使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体育运动的功能和目的,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及对体育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在教学中采用游戏、测验、比赛等多样的竞技形式,不仅可以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陶冶情操。
3.3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和利用特定的教学情景,化理为情融入理,用真情实感感染学生,才能触及其精神灵魂。例如:在篮球课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唱国歌,然后再让学生观看中国篮球队在比赛场上取得优异成绩的录像,接着介绍一些中国篮球界的名人如穆铁柱、姚明、刘玉栋等在赛场上的动人事迹,这样许多学生被他们的爱国行为所感动,纷纷表示要以他们为榜样,为报效祖国而努力。紧接着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新时期作为青少年应如何报效祖国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学好知识、学好技术,将来为祖国多做贡献。这样就可以利用感情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运动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懂得在体育运动中能锻炼一个人的坚强意志,也能培养一个人勇敢顽强品格的一种文明行为,更能培养学生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
3.4 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树立良好的体育榜样体育教师与学生的直接交往较多,他们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体育教师要注重自身的心理健康,以健康的人格、积极的情绪、乐观的态度去感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偏不倚。相反,如果体育教师具有自卑、懒散、极度内向等不良人格,或对学生冷漠无情,随意惩罚打骂学生,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产生焦虑、恐惧、等问题,严重影响中学生的陕西健康。所以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专业技能,在给学生讲和示范的时候内容一定要准确,动作一定要到位,这样让学生觉得老师知识渊博,技术精湛,才可以让学生敬佩你,感受你的专业魅力,就会对你的专业产生兴趣,你也就成了学生学习的榜样。
3.5 因材施教,完善学生的性格体育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体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对于意志力薄弱的中学生,可要求学生每天坚持锻炼,通过游戏、长跑、滑冰、登山、游泳等运动项目磨练其意。对于身体有残疾的的孩子,应主动热情的帮助他们,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像正常学生一样快乐的生活和成长,使他们对体育产生兴趣。对于过度肥胖的学生,应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让肥胖学生通过简便、有趣的体育活动,消耗多余的脂肪,进而养成每天锻炼身体的习惯,已达到强身壮体,健康成长的目的。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难度低、运动量小的活动,使他们通过努力独立完成任务,充分体验快乐,对体育就产生兴趣。
3.6 多组织一些体育项目的比赛,丰富学生的爱好中学生的课余时间比较有限,生活也比较单调,他们每天除了上课,就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所以对体育的概念就很平常,就不会再课余去锻炼身体,对体育也就没什么兴趣。相反如果我们组织一些体育项目的比赛,就可以引起学生对体育的关注,在课余时间也可以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运动兴趣,让学生在课余无聊的时间参加比赛项目的练习。这样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身体也丰富课余生活,促进学校的正常秩序。
3.7 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提高学生本身对体育的认识,进而使其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我们可以采取家访和正面教育学生的方法。教师一方面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鼓励学生参加体育运动,两一方面,可以在课外时间或星期天和学生一块到广场跑步,做一些强健身体的活动,例如打太极、踢毽子等。力争把社会的体育氛围营造好。另外,教师在上体育课之前,可以将教学场地和锻炼器械干净、整齐的布置一下,以一个有序、整洁的环境迎接学生,提高他们对体育的兴趣。
4小结
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与习惯,不仅是一般的体育教育过程,而且,更要强调这是一个养成教育的过程。因此,不仅要求在体育课中进行教育,而且,应课内外结合,校内校外配合,共同实现之。
参考文献:
[1]王中和.现代体育教育改革[J].体育科研,2004,(4).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不同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允许学生“异想天开”。无论什么问题,都不是把现成的答案捧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让学生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和锻炼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在学案导学的各个环节中,都力图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发展学生的个体素质和思维能力,突出了学生主体作用。学生根据学案,能清晰地掌握老师的教学思路,提高了课堂听课效率;每张学案都备有适当的课堂练习,教师在习题讲解时注重了学法指导。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先学后教、以问题承载知识,导学导练、当堂达标” 的预期目的。这种教学方式使教学过程由“教”变为“导”,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
一、培养学生敢于自学的习惯
学案导学每节课都有预习指导,教师可将学案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作为预习作业,激发学生提前学习的动机。学案的使用较好地解决了以前学生不愿预习或想预习又无头绪,学习效率低下的教学难题。在课前预习环节,英语学案设计巧妙,将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便于学生更好自学。每个导学案都有明确的自主学习任务。例如,各人自读课文;记忆本课单词;能运用所给的句型进行交际等。 学生结合学案课前预习的任务,对课本内容进行整体感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好学习新课的知识准备,并在自学中养成善于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为新授课积蓄了知识储备。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英语学案导学授课的环节中,每个模块都将所学知识问题化,设计成了“问题探索式”学案,它包括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过程设计和学法指导,在学习过程中适时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英语学案的问题设计富有启发性、针对性、趣味性、时代性,推动了学生探索新知,使学生不断向深度、广度拓展,积极培养着学生勇于独立思考,敢于独立思考的习惯。例如,在导学案中,要求学生认真预习课文,使者完成所给的任务,并写出预习质疑。。这样,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就会慢慢提高。
三、培养学生乐于合作交流的习惯
学案所设计的问题,有的是有一定难度的,由于各个学生基础有差异,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强弱,因此通过个人主动探索这一环节后,可能存在个人所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为此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开展合作学习,显得很有必要。学生在讨论中进行思维碰撞,取长补短,求得正确答案,完善知识,提高能力。如“问题讨论式”英语学案在学习过程环节中的设计如下:1)看看下面几句话有什么特点?你能总结出来吗?I am leaving tomorrow.I am going to leave tomorrow.这两句话都可以表达什么时态?它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2) Do you think zoos are good for animals ?
学法指导:独立思考完成后,表达个人见解,组内交流,共享成果。
因此,加强合作学习不仅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的机会,而且还开发了同伴群体的资源,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习惯
英语学案设有“评价与反思”栏目,学生每学完一课后都会对学习中的知识获得、方法获得和疑难困惑等进行及时反思,不断发现自己的成功、存在的问题,明确今后学习的方向,逐渐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每节新授课结束后我都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写学习收获。如:
我学会的词汇有---- 我学会的核心句型有---- 我掌握的语法知识有----
2014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并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之中”。体育教学作为学校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无疑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切实贯彻落实到学校体育教学之中,本文针对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
1 学生核心素养的概念与内涵
随着我国学术界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研究的逐步深入,核心素养的概念与内涵逐渐明晰。概括的讲,学生的核心素养,指的是涉及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能力的要求,是学生个体适应未来社会,实现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学科课程学习所形成最基本、最重要的素养,是学生在课程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养成的具有该学科特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品质和基本经验的综合。由于每个学科的特点和性质不同,不同学科的核心素养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具体到体育学科而言,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是以学生发展素养为核心价值追求,具体包括:体育情感与体育品格、运动能力与运动习惯以及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三个主要部分。本文在研究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与方法这一问题时,就是从这三方面进行探讨的。
2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2.1 学生体育情感与体育品格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主要围绕学生的体育兴趣来开展,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学生喜欢体育运动,热爱体育运动;培养学生的体育品格则更倾向于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比如: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团队精神、吃苦耐劳、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等均属于体育品格的范畴。
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和体育品格,在体育教学中应注意如下问题:一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比如:在开展趣味性和娱乐性较强的教学活动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在挑战类项目的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挑战精神;在集体合作类运动项目教学中则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二是,结合学生身心特点,选择适宜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和体育品格。比如:针对中学生采用竞赛法比较合适,而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则采用情境教学法更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2.2 学生运动能力与运动习惯的培养
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和运动习惯,主要包括培养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培养学生专项运动能力和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等三个主要方面。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和运动习惯应注意如下问题:一是明确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W生提出了不同的运动能力培养目标,因此,要确保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能力的有效培养,必须首先要注意明确培养的目标,并根据培养的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二是构建家校联动的机制,通过学校和家庭之间的配合来切实促进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
2.3 学生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的培养
培养学生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和促进健康的行为养成。学生健康知识的掌握是学生对体育健身知识、运动技能和相关健康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的能力,伴随着思维、理解和感悟等活动,是自主健身的先决条件。健康行为的养成是学生为完成设定的体育锻炼任务,联系实际采取的有意参与、强化练习、比赛运用和持续健身的决策能力,伴随着动机、态度及价值观取向等活动,是自主健身的实现载体。
培养学生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一是要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健康知识。比如:在篮球传接球技术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一时机向学生介绍篮球运动中手指挫伤的预防知识,让学生了解如何才能够避免手指挫伤问题的出现;在开展正式的练习之前任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检查场地器材的安全性,让学生了解哪些问题是导致运动伤害的潜在风险以及如何排除等等;二是,在学校情况允许的前提下,应专门开设健康教育课程,以此来促进学生对健康知识的全面掌握和学生健康行为的良好培养。
在当今的社会大环境下,帮助学生培养其核心素养,让他们在体育活动中能够放松身心,劳逸结合,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基于体育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一直在路上。
【中图分类号】G641
中学的思想政治课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理论性,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发挥教师的引导教学作用,给学生充分、全面的讲解课程的内容,同时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能动作用,两者相互影响配合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不可忽视的是在教学中学生具有什么样的兴趣是该门课程能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所在。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讲到:“教学中一旦触及学习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所以说,思想政治课的教师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明确思想政治课的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为提高学生兴趣打下基础
按照心理学的研究理论,任何兴趣都是在一种重视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的。就是指,人们对待任何外界事物的兴趣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不断的接触、具有某种需要的时候产生的。[1]因此就要求思想政治课的老师要首先向所有的学生明确该门课程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明确。
1.该门课程在教学中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必要且核心的课程
现代的中学教学要求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所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成长。在德育教育中往往是通过思想政治的课程教育,同时结合其他爱国主义教学实现的,这其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是核心和关键。因为该门课程所讲授的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品德,保障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通过在课堂上的讲课,使学生们充分理解的基本理论观点,提高自己的认识和觉悟,形成优秀的品格。
2.明确思想政治课是培养现代化优秀人才的必修课程
该门课程所教学内容的根本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德育是人才的思想部分,也是指导学生未来选择道路的基本思想,其本质是德育教育。因此说,思想政治课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不可或缺的课程,在培养现代化人才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这两个方面的明确,能够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学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使其明白该门课程对于其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建设都具有巨大的作用,所以,学生在上课时就能集中精力听讲,这就为培养学生的兴趣打下了基础。
二、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兴趣
前面已经提到思想政治课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抽象性,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能够充分明白其中的内容是有一定难度,使学生能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作用,比如通过一些录像或者多媒体技术进行直接演示的方法,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其中的内容,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到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之中,优化教学效果,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授涉及到环境保护的内容时,通过展示环境污染的录像及产生的一些后果的图片或者片段,让学生充分明白当前我环境的现状,既能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又能引起其共鸣,提高其注意力。[2]再如,在进行涉及到法律内容的教学上播放一些法制类节目,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比如《焦点访谈》、《法制在线》等,通过实际的案例让学生进行思考,这也是提高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
三、创新教学受到,通过各种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说过:“教改问题主要是教师的问题”。因此,在该门课程的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通过不断的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兴趣,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教学。
1.采用课堂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
这里所提倡的讨论方法不是简单的由学生主持或者策划的讨论,而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针对所要讲述的内容制定一定的讨论计划,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3]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获得知识、理解知识,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兴趣,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社会实践的方法进行教学
社会实践活动能够让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充分重视思想政治课,激发其兴趣,提高其对该门课程的重视程度和学习的自觉性。比如在设计到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时,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城市或者农村,真切的感受到社会的变化。还可以让其自己制作调查问卷,获得其想要知道的答案。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进而提高其学生的兴趣。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多管齐下 培养 英语 核心 素养
英语教学以往以语言运用能力作为核心目标,其实这远远不够,英语教育是要改变学生的心智和生活,从培养“全人”的方面来考量。英语教学还要系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包括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我们首先要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然后改变教学内容,才能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英语核心素养
英语是一门语言,由于缺乏有效的语境,因此在学习知识和获得技能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每一个学生都是兴致勃勃地开始学习A、B、C,但是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很多缺乏意志力的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这就要靠教师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竞赛激趣”。竞赛以其竞争性、主动性、灵活性与多样性等特点在英语课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针对儿童喜欢活动的特点,每节课组织一场形式各异的竞赛,能促进学生的情绪,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启发创造思维,培养英语核心素养
小学生处在成长发育阶段,他们头脑灵活、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敢做是他们的阶段性特点。而传统的“师传生受”的教学观念束缚并忽视人的发展,势必影响学生潜能的开掘,遏制学生的智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应保护学生敢想、敢说、敢做这份锐气,满足他们的好奇和欲望,鼓励他们不要满足单一的答案,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对学生新颖、独到的见解要及时表扬,让他们感受愉快与兴奋的成功体验。同时在课堂上的练习及回答应允许他们出错、改正和保留意见。当其说错、做错时,教师应首先肯定其勇气,再以诚恳的态度进行疏导,使其心悦诚服,从而避免挫击其积极性以达到保护和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们要让学生的个性自由发展,这是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合作精神、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
三、运用媒体手段,培养英语核心素养
所谓“多媒体教学”是指在以班级形式授课的课堂教学中,在继承传统教学手段中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恰当地引进化的教学手段,使二者有机结合,各展所长,相辅相成,促进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开拓学生的核心素养。
如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事先教师按教学,在软件里设置相应的情景,在教学中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刺激,营造对话气氛,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在加深知识理解认识的同时又加深记忆。又如在学习课文后进行课文内容提问时,在屏幕上设置一个显示}目的窗口,一个图示窗口,图示窗上画一个孙悟空,并设置一段短少而轻快的灰谐。若学生回答正确时孙悟空会竖起大拇指并配有音乐说:“Right”“A good job!”等表扬鼓励的话;若错时则说:“Sorry,please try once more!”再答错时则孙悟空摇摇头说:“很抱歉,你又错了”。在伴有音乐时屏幕上出示正确的答案。在这样的气氛下,令学生在思考回答时有期望表扬的心理,那么练起来干劲就十足了。由此可见,运用多媒体教学能维妙维肖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
四、加强实践操作,培养英语核心素养
我们要培养现代化的高素质人才,就是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操作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动手、动脑来参与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学的兴趣和运用语言思维的能力。通常根据教材的需要,让学生在课内外动手制作卡片或者让学生事先准备一些衣物、食品等。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学生不但要有专业文化知识,还要有相关职业素养,拥有足够的创造力,因此高职院校的责任重大。语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历史民族知识输送的手段,通过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思想品德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语文教育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相关知识技能,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智商和情商,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正面临着巨大的改革,语文课程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学科,改革创新更是指日可待。高职院校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利用现代化手段,加强语文课程设置,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对文学的认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能力。语文职业素养是通过语文课程教学培养的学生具有语言沟通能力、高尚的道德品德以及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修养的学科,需要学生具有相关的理解能力,通过对历史、民族相关知识的学习,应用到平时生活中,从而提升自身素质。语文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职业素养,在未来的工作交流中,都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语文最基本的是对人说话、行为的培养,教会学生如何正确、礼貌地进行沟通交流,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进行人的品德思想教育。另外,语文课程还包括对历史事迹进行学习,从而体验前人的事迹,培养爱国情怀,和前人美好的品德。
二、高职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
高职语文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培养人际交流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的进程对人们的交流能力重视程度极高,良好的交流能力能够帮助人们迅速地建立关系,促进工作的达成。高职院校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学生未来的就业率,因此必须充分考虑社会的真实需求。语文课程的设置就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人际交往能力。因此,语文课程教学应该采用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践机会,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提高相关技能。通过不断地提升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能够让学生在步入社会的时候,提升与人的沟通顺畅度,完成企业交给的任务。其中就包括有效获得信息,对信息进行消化,沟通协作达成的各个环节,都能够体现出语文课程的重要性。
(二)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语文课程教育即是对人的思想品德进行的教育。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社会上各行各业都体现出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的极大诱惑力。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还尚年轻,对社会的复杂性了解不够,因此很容易染上一些恶习,危害一生。语文课程的设置就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避免学生误入歧途。对于一些负面的情绪,语文课程还能够对学生产生很好的疏导作用。高职院校的学生往往很难接受打击,由于经历比较少,内心往往比较脆弱。高职语文课程通过对历史事迹的讲解,对品德思想进行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很好的心理防设,从而抵御一些不好的信息。另外,对于学生的一些不良情绪,还能够进行疏导,从而改善学生对世界的看法,积极上进地面对人生。
三、高职语文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高职语文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语文课程比较贴近人们的生活,所以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大多数人眼里,语文课程教育一直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他们认为语文课程教育没有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变。当然,语文课程对学生的影响不像其他学科那么明显,但是对学生的素质能力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必须对语文课程重视起来。现在的教学中,很多学生对语文课程比较忽视,甚至一些学校、老师对语文课程也不是很重视,往往是敷衍了事,按部就班地进行,这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有很大的负面影响。由于长期以来对语文课程的忽略,学校缺少对语文课程设置的相关经验,导致语文教学长期停滞不前。语文基础教学做不好,对语文科研方面造成的影响更加大,从目前专业选择来看,很少有学生进行语文相关专业的选择,对语文方面的钻研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学校应该提升对语文教学的重视,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相关能力。
(二)教学质量不高
教学质量主要受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来自学校办学质量的影响,一方面是受到教师能力和观念的影响。教学质量不高主要是因为学校的办学质量问题,学校的设备情况对学生的教育有很大的影响,相关设施设备和办学质量都是主要的因素。例如,在现代化发展的今天,学校教育资金不到位,可能与社会的相连接的教学设备比较短缺,导致教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不利于社会型人才的培养。语文是一门需要不断培养学生相关素养的学科,仅靠课上的知识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如果教学质量不达标,学生就不能建立良好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培养都是徒劳的。办学水平有限会导致学校相关教学资质不足,例如,对学校图书馆的建设,会影响学生对课外知识的拓展。除此之外,教师的能力和观念对学生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影响。由于语文教育长期得不到发展,导致学校老师的教学能力有限,很难满足社会的需求。老师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关键,也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主要桥梁,好的老师才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现在的老师对教学的观念没有转变过来,还只是进行传统教学,忽视了创新改革的重要性,拉低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对学生的长久发展非常不利。
(三)语文课程以传统教学为主
现阶段的语文课程仍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在意的是灌输式教学,忽略了与实际的结合。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对专业性人才的需求主要是在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方面,简单的理论知识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且语文作为一门重视职业素养培养的学科,更要注重与现实的结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很难产生共鸣,何谈发现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道德品质。就目前来看,现在大多数的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改革的痕迹不明显,缺乏创造性,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语文课程本身就是以大段落的理论知识为主,老师如果不能够加入自己的创造,语文课堂会显得枯燥乏味,不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导致语文课程很难进行,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发展。
四、高职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方法
(一)提高对语文课程的重视程度
高职院校若想提高对高职语文课程的重视程度,首先要做的就是学校本身,学校应该加强对语文课程的建设,增加投入,为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打好政策基础,不能因为社会发展的进程逐渐加快,而忽略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没有道德品质作为支撑的知识技能就像是没有感情的机器,不能满足社会真正的需求。学校可以通过加强对语文课程的宣传或者组织相关的教育活动,来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程的重视程度。例如,在母亲节、父亲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孝道征文活动,对于一些优秀的作品进行公布,加强学校人文建设,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专业水平,对课上老师教的相关知识有充分的了解,也能够找到以后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应该应用的方法技巧。语文课程通过培养学生对传统的继承能力和对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理解与应用,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提高师资能力
老师是语文教育中的主要执行者,教师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问题,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老师能够带给学生现代化的教学方式,通过扎实的教学知识带领学生共同进步。因此学校要提升办学质量,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必须建立自己的师资团队,打造一个强大的、综合能力强的团队。对于学校的老师,学校应该加强相关技能培训,尤其是现代化社会发展迅速,对老师相关网络技能的培训更要重视,若老师都没有相关技能,更难要求学生掌握。教师应该起到典范的作用,给学生学习的目标,因此教师的能力至关重要。学校可以通过校内进行分组的形式,督促老师提升相关技能,也能够加强沟通,共同成长。另外,还可以委托专业的三方培训机构,对老师的能力进行培养、点评、考核,从而时刻监督教师团队的能力情况。
(三)构建职业化的语文课程
构建职业化的语文课程,首先要满足职业化的发展,追寻社会发展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设立相关课程。另外,对于系统化的建设,能够帮助学校规范自身行为,对老师的教学行为也有标准地进行监督。通过对语文课程的建设,能够提供学生和老师交流沟通的机会,对于学生时常出现的问题,能够有效解决,也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教学的长期开展。通过构建职业化的语文课程,对语文课程的设置有相关的要求,能够形成体系化管理,对学校的课程有专门的保障,能够维持语文教学正常进行。
(四)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语文教育
现代化的发展对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改变,已经有目共睹。在网络化发展的同时,教育与互联网的有效结合,给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互联网+教育”的模式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丰富了课堂内容,给学生的生活、学习都带来了质的改变。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让老师的授课内容更好地呈现,学生能够通过多媒体对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充分了解,有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老师还能够通过互联网的模式对相关的内容进行有效拓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学生培养创新意识,了解现代化发展的状况,培养自身的职业素养。学生课下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进行自主式学习,对于一些不理解的知识点进行网上查询。除此之外,还能够对相关知识进行关联学习,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利用。
(五)结合实践进行教学
语文课程的教育不应该仅仅注重课上教学,更要关联实际。尤其是因为学生由于语文在平时的利用比较少,导致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忽视,在此基础上,学校更应该对语文课程进行实践教学。通过实践学习,学生能够真正地体验到相关知识的重要性,让语文的思想在学生的生活中得以运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学校可以加强校企合作建设,让学生多参与到社会合作中,从而体验到职业素养对一个人的影响。学校也可以通过与其他几个学校之间共同建立活动的方式,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各方面的专业能力。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纸上谈兵起到的效果总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