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模板(10篇)

时间:2023-06-19 16:22:0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

篇1

1概述

我国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是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水系统中,城市重工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污水排放,给城市带来严重的水污染,从而使水环境面临巨大的压力。水系统是人们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一旦水系统得到恶化的趋势而没有得到良好的控制与管理,就会造成地质污染、土壤污染等,威胁人类生命安全。文章通过几个案例进行分析,总结了目前我国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的严重性进行探讨,提出必须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2 问题综合与多目标的确定

在进行全面调研的基础上,课题组充分利用当地专家,邀请长期生活工作在当地的各方代表,进行一次全面的问题总结和相关目标的确定。

2.1 问题综合――政策

德尔菲法政策德尔菲法是传统德尔菲法的衍生物,通过一个7~15名成员的德尔菲专家意见组来完成。政策德尔菲法是一个多次反复、互动的过程,专家意见组会聚到一块,相互交流;它在规划的初期对明确问题及确立初步目标时尤为有效,结果可以为更为深入的研讨或讨论提供前期准备。德尔菲法途径已成为研究城市和环境问题的有效工具。本次规划中的政策德尔菲意见组由15名成员组成,分别来自规划、园林、水利、土地、环保、交通、农业、旅游等部门,分别代表专业规划人员、与城市建设有关的政府管理机构及公众利益代表,得出的问题和目标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2.2 问题归纳与多目标确定

根据对某市的研究,某市的生态环境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主要分为自然生态环境问题和人类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两种。自然生态系统的质量安全及其具备的结构功能,给人类及各类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自然生态系统也为人们提供便生产生活环境、便利的服务等功能。这些功能的发挥需要人类的配合与保护,生态系统是人类及各个生物赖以生存的保障,因此,必须建立完整的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环境与资源,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2.3 常规的、单一目标的问题解决方式及其评价

从某市已有的教训看,以上生态环境问题如果按通常方式、通过土地利用规划、防洪排涝规划、环境治理、城市空间和建筑设计、园林绿化等途径和相应的工程来单一地解决问题,结果往往在解决某一问题的同时,引起其它问题的出现或恶化。

3 建立生态基础设施综合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3.1 关于生态基础设施

生态基础设施是保证生态环境的重要系统,能够全面、综合的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有效改善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重要的生活服务功能。其中,生活服务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中氧气、植物、动物、场地、绿化、环境美化等等,都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自然资源。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内容是对自然环境进行综合性的维护,保护生态系统结构及功能,并保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安全性。

3.2 某市EI建设的关键战略

在系统分析某市的自然、生物和人文过程的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尺度上提出某市EI建设的关键战略和策略。

3.2.1 宏观区域战略

(1)宏观目标:维护区域国土生态安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保障城市能获得可持续的自然服务。(2)景观战略:建立“黄河绿色廊道-中心城区湿地系统-滨海生态保护带“区域生态基础设施,将中心城区生态系统融入区域生态网络中,使其成为区域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

3.2.2 中观城区战略

(1)中观目标:维护自然系统自身的健康,并能使区域EI及其生态服务功能,通过城区景观网络,公平地、通畅地传送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2)景观战略之一:建立中心城区湿地水循环系统,实现水资源再利用规划提出3个小循环系统,包括两个淡水循环系统和一个盐碱水循环系统。将淡水循环系统与盐碱水循环系统分离,淡水河道在台地上修建,避免受地下盐碱水的影响。利用风能为水循环提供动力。(3)景观战略之二:建立与湿地系统相结合的游憩网络游憩网络由斑块、结点和廊道3种元素组成。①斑块系统包括10个大型生态斑块,利用现状水体及低洼地改造而成,面积大,生态及休闲价值高。②结点系统分级配置,包括13个城市级结点和21个社区级生态游憩结点。城市级结点充分利用现状面积较大的乱掘地、荒草地、水塘等,各具特色,具有较高的生态休闲价值;社区级生态游憩结点充分利用现状面积较小的水塘、林地、水田等形成,主要为其服务半径范围内的居民提供生态服务。

3.2.3 微观战略

(1)微观目标通过设计实现并维护城市和区域生态基础本身的完整性;同时,在场地尺度上,让人体验EI的生态服务。(2)景观设计导则分别提出各类斑块、结点和廊道的规划设计导则。a.斑块和结点设计导则以湿地斑块为例,导则要求:自然堤岸;湿地水位低于河流洪水位;种植耐盐碱及净化污染物的植被;湿地平浅,湿地边缘种植挺水植物,等等。b.竖向处理方式长期的农耕活动,使当地人总结出了一整套应对盐碱的土地处理技术,如台田,在微观尺度上有效地解决了种植、排碱、防涝等问题。被更加昂贵的城市绿化方式所替代。

4 综合途径的多目标评价

生态基础设施的建立,不仅实现单一问题的解决,还能够从多方面综合性的将环境问题进行解决。根据对某地区的实践总结出,该地区生态基础设施战略的提出,发挥了其具有的整体性与综合性,有针对性的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解决。在此基础上,在生态问题解决中,生态基础设施需要相关的管理及战略来辅助其问题的及解决,为生态环境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具有单一特性的措施不能满足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发展,反之,利用生态基础途径系统进行综合性、全面性的分析并解决问题的所在,能够充分解决环境问题,利于环境保护。EI的提出,不仅仅针对单一形式的环境问题所提出的,而是在生态系统中,水环境的严重污染预示着其它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的程度进行全方位的解决,由于水资源出现的问题,反映出我国生态环境的问题,处理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对于土地的改善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增强生态系统功能,这就需要EI的辅助,通过一个全面的、综合性的生态基础设施系统的建立,能够改善生态环境问题及资源利用问题,提高我国资源利用率与经济效益。

篇2

在知识发展过程中,教与学是解决矛盾的最常见的途径,为使教学成为解决矛盾的有效途径,一线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充电,总结经验,寻找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频繁出现的“图形变换”的试题,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了龙岩初中教育的进步,时代提出了图形研究的方向:由过去的静态图形向现在的动态图形的转变,改变以往学习图形的方式,学习更有用的数学,充分发挥数学基础学科的作用,服务于社会的各行各业.

在数学问题的研究中,常常要用到变换的方法.图形变换就是几何图形在平面上满足某种条件的运动.运用图形变换将分散的点、线段、角等已知图形转移到恰当的位置,从而使分散的条件都集中在某个基本图形中,建立起某种数量关系,进而使问题得以转化解决.

一、图形变换型问题教与学的现状分析

虽然图形变换的问题学生早有接触,但是经过问题同属一类专题复习训练后,老师和学生仍然存在很大的困惑,题目千变万化,学生难以突破,原因何在?

教师对图形变换的思想方法理解不到位:大多数教师只停留在图形变换的定义,性质及简单的图形变换的作图或图形的欣赏层面上.图形变换包含两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转化思想与数形结合思想.这一点为许多教师所忽视.若老师缺乏对图形变换的深入研究,则一批学习尖子对这块知识的思想方法会是一块空白,导致在实践中看不到学生图形变换思想方法的能力体现,因此在教学中图形变换问题成了老师和学生的数学阴影.

学生对图形变换的思想方法理解的差异:每个学生的生活阅历,理解能力和已有知识水平的差异导致学生对图形变换思想方法的学习效果也有差异.在实际教学中要求的梯度较大,导致不同层面的学生理解和应用层次差异明显,有些学生对基本的定义理解很吃力,但有部分学生对问题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在原有扎实的空间与图形论证功底的前提下,很快地实现了图形变换思想方法的突破,具备解决图形变换的综合题的能力.

二、图形变换型问题的解决途径

初中数学里讨论的图形变换包含全等变换和相似变换.全等变换主要有平移、翻折、旋转.相似变换主要研究位似.图形变换型问题的解决途径是需要我们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和想象的方法分析运动的本质,在图形的运动变化过程中找到不变量,建立数量关系然后解决问题.

问题:(1)求ABC的面积;

(2)求矩形DEFG的边DE与EF的长;

(3)若矩形DEFG从点B出发,沿x轴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平移,设移动时间为t(0≤t≤12)秒,矩形DEFG与ABC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求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相应的t的取值范围.

解决途径分析:

(1)夯实平移变换的基础理论:

平移是指在同一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整体按照某个直线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

平移的性质:

①经过平移,对应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点所连接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②平移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和方向(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③平移是由方向和距离决定的。

(2)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和想象的方法分析运动的本质:

引导学生制作一个与问题中全等的矩形,最好纸质透明(以便在平移的实验过程中观察),随后让学生自行操作,或同伴合作操作,按题目的要求进行平移,注意观察在平移过程中矩形与ABC重叠的图形形状的变化,分析平移的运动本质:在12秒的运动时间里矩形向左平移了12个单位,G点从B点开始向终点A停止;平移过程中重叠的图形依次为五边形,直角梯形,直角三角形.

⑶在图形的运动变化过程中找到不变量,建立数量关系然后解决问题:

②难点分析:在x轴上有6个点,共15条线段,将这15条线段的长度一一落实.通过这些训练,学生更深一步理解了这个模型.从而消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排除了心理障碍.在弄清这些线段的前提下,再探究相应线段上的高,可以用三角函数或相似形处理,因此得到了计算各种情况图形面积所需的线段长度.

③问题拓展:在计算重叠面积时进一步确认面积计算的策略:直接计算与间接计算,并比较方法优劣.矩形EFGD在向左平移叠过程中与ABC不重叠的部分面积计算方法?

解题经验告诉我们在几何问题中,当题目给出的条件显得不够或者不明显时,我们可以将图形作一定的变换,这样有利于发现问题的隐含条件,抓住问题的关键和实质,使问题得以突破,找到满意的答案.图形变换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它是一种以变化的、运动的观点处理孤立的、离散的问题的思想,很好地领会这种解题的思想实质,并能准确合理地使用,在解题中会收到奇效,也将有效提高思维品质.

总之,平移,旋转,轴对称,位似等图形变换是空间思维能力训练的最佳体操,运用它思考图形问题会使我们体会到思维的敏捷,感悟到数学的优美.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将图形变换的思想方法贯穿于日常的教学中,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针对一类一类图形变换进行归类研究,把握好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迁移,应用好图形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实现具体与抽象的转化,实现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多元与创新数学思维品质,顺应时代对数学学习的要求.

参考文献:

篇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日益清楚:在我们这个时代、在资源配置的问题上,市场相对于计划更为有效;但是,市场也决非万能,“市场失灵”、“市场无效”等现象也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而日增。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调节人类的活动(尤其是社会伦理活动)与公共产品(特别是环境)时往往无能为力,而当前的世界环境问题发人深省,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激励机制。对于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笔者认为,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难逃其咎,它们具有密切的连带责任,应当可以在彼此合作的基础上谋求集体的、理性的解决之道,恰如我们一直致力于的任何一个全球问题,譬如发展中的贫富差距,还有禽流感等等。

一、从“囚徒困境”与“公地悲剧”看全球环境问题的产生

我们知道,市场固然可以把一个个无规则的“经济人”导向集体有序,然而也正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失灵与无效竟至于使得人类陷入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顿之中。全球环境的恶化就是其中之一。每一个“经济人”皆从一己私利出发,为个体的最大利益而努力,结果却是事与愿违、满盘皆输。只是在这里,他们犯了个“和成谬误”,个体之和未必就是整体,而事实就是在某些事件上个体之和竟至于等于“零”。

我们可以来看一个对策的纳什均衡,它并不一定导致帕累托有效的结果,我们称之为“囚徒困境”(Prisoner'sDilemma,A.W.Tucker)。考虑这么一种情况:参与同一桩犯罪活动的A、B两个嫌疑犯被隔离审讯。每个嫌疑犯既都有交代犯罪这样的选择从而把另一个囚犯也牵扯在内,又都有否定参与犯罪这样的一个选择。如果只有一个嫌疑犯坦白,则他被开释而另一个嫌疑犯将承担全部的惩罚,比如说判处10年监禁;如果两个嫌疑犯都坦白了,则按其犯罪事实酎情量刑,比如说各判5年监禁;如果两个嫌疑犯都否定参与犯罪,则按已掌握的情况惩处,比如说只能判1年监禁。让我们来看一看,局中人A与B分别代表了这两个嫌疑犯,矩阵中的数据代表了每个行为人指派给不同监禁期的不同效用。

两个嫌疑犯会怎么做?如果你A,你会怎么办呢?坦白,怕严惩,10年、5年都有可能;不坦白,又担心同伙背叛,如(-10,0)……他们苦思冥想的结果只能是坦白,得到(-1,-1)。而帕累托有效的策略却是,不坦白。问题的关键是两个嫌疑犯没有办法协调他们的行动,如果能够相互信任,彼此的情况都会好一些。

囚徒的难题在现实生活中俯拾皆是,比如说军备竞赛和军备控制的问题、卡特尔中的欺骗问题,以及我国的“三个和尚没水吃”的问题等等都是极其典型的案例。谁都想占便宜,结果却是谁都丢失了便宜。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认为这是一种“理性的无知”,它表明“利己之心是如何导致不合作的、污染的和扩军备战的世界――一种恶劣的、野蛮的和使生命短促的生活方式”。

也许我们的当事人A、B选择了坦白,虽然于自身多受一些劳役之苦,但是于社会却是有利的。如果把我们的“地球村”看作是一个“大监狱”,每个地球人都充当一回“囚徒”,情况又会怎么样呢?“囚徒”实际上可以是每一个“经济人”,“坦白”可以理解为“破坏”、“污染”等等,我们很快就会发现,许多环境问题就是这么产生的。在无以计数的猜疑的“坦白”声中,终于:海陆空不再洁净,空气变得难以呼吸,大江大河几乎成了臭水浊流,土地贫瘠不堪,森林在大规模地消失,草场在大面积地退化……甚至连传说中的天空漏了一个大洞也早已不只是传说而已。“潘朵拉魔盒”再次被打开――酸雨、飘尘、噪音、辐射、沙漠化、盐碱化、暴雨洪水、热浪干旱、狂风沙暴、厄尔尼诺、拉妮娜、瘟疫疟疾、缺吃少穿――人类陷入巨大的灾难;而天灾多半是人祸。皮尔思和沃福德在《世界无末日――经济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中说:“第一,许多可再生资源都不归私人拥有,所以存在着许多个实际上或者潜在的使用者;第二,每个人都有利用更多资源的积极性,因为这样可以得到更多的个人利润。这就是支配策略问题;第三,如果所有用户都以这种方式行为,资源就会面临过度开发的风险;第四,由于这种对背叛行为的刺激作用,任何协议的风险都是不稳定的。”全球环境问题的深刻性在于,发达国家曾在历史上大肆破坏环境以求发展,而今为了维持其自身的强势地位更是不肯改弦易辙放弃高消费、高消耗的生活、生产方式,甚至还以转移其高污染产业、出口垃圾等等方式转嫁危机。与此同时,还口口声声指责发展中国家,并制造事端横加干涉;发展中国家呢?既要解决温饱又要在资金、技术匮乏的条件下求生存、求发展,即使杀鸡取卵也已在所不惜,于是就不可避免地牺牲了一些环境。这种局面如果再继续下去,人类将不得不为之付出更为惨痛的环境代价;但是若要维持现状或者限制发展,又无异于将目前世界上普遍存在的强弱、贫富等不公平现象合理化、持久化。这又是一个进退维谷的困境。

另一个与环境问题更为密切的集体非理性的典范就是“公地悲剧”(theTradegyoftheCommons,G.Hardin)(“公地悲剧”,笔者以为也可以用“囚徒两难”来解释,但在这里保持其独立性和本色会更能够说明我们的环境问题)。考虑一下有这么一个乡村,有一处对所有牧民开放的公共牧地。如果买一头母牛花a元,该母牛能产出多少牛奶取决于该公地上有多少其它的母牛与它分享牧草。如果c头母牛在公地上放牧,f(c)代表所产出牛奶的价值。为使本村的财富最大,有一个最大化问题。

Maxf(c)-ac

我们知道,最优产量发生在母牛的边际产量等于它的成本。

Mp(c*)=a

如果一头母牛的边际产量大于a,增加放牧是有利的;相反,母牛的边际产量小于a,减少放牧才是有利的。

如果是一块私人地产,很简单,由所有权人定夺;但是,这是一块公地,每个村民都有放牧与否的选择权,也有放牧多少的决策权。只要他认为一头母牛的产出大于其成本就会放牧这头牛,因为这样有利可图。而只有到了利润全部消失时他才会停止过多放牧的行为。是的,他的确关注到了他个人的超额部分,但是他却忽略了社会成本的激增。我们可以预见在缺乏限制使用牧地之机制的情况下,公共牧地一定是过度放牧的。

G・哈丁曾说过,“这是每个分享公地的、具有理性的牧人能做出的。但这个结论隐藏着重大的灾难,人们看不到全局,只一味地想在有限的世界上无限地增加他的畜群。每个人都追求他自己的最大利益,相信自己在公地上的自由,最终必然是所有人的毁灭,公地自由只能带来全体牧人的毁灭。”哈丁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预见了,可是人类的“公地”、“公海”、“公天”等的悲剧也并没有消失。为什么公地总上演着悲剧呢?

我们知道,私人产权提供了一个解决“公地悲剧”的机制,或者我们可以更直观地再开辟一个新的牧场。地球私有当然不可能,再找一个“新牧场”吗?地球“公地”已是伤痕累累、满目苍夷,贫穷和环境的污染、破坏仿佛是难兄难弟,令地球战栗不已。逃往太空吗?这个“新牧场”对于我们来说还是可欲而不可求,地球“公地”实际上已经没有退路。怎么办?环境保护!但遗憾的是极富传染性、又难以规避的“搭便车”行为会给我们送来又一个“囚徒困境”……地球,何去何从?

二、从重复囚徒困境看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

环境的公共性是环境问题的要害。市场没有办法解决,政府恐怕也不能避免失灵。皮尔思和沃福德说过,政府政策或干预的效率可能比允许市场自由配置资源的效率更低,而其低效率的干预可以是补贴、价格控制、产量指标、交换控制、所有权控制等等。这些干预我们在现实中均可见起一斑,事实上的确有几处略有见效,但是不可忽视的是一些手法竟会酿成“雪上加霜”的后果。看来,谋求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同样也不能完全依赖政府行为。环境是极其具有外部性色彩的,将外部效应内部化也许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是所有问题的最终解决需要的是多方面的综合协调。

在前面提到的“囚徒困境”中,我们的局中人只对抗了一次,但是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最有可能的却是多次对抗、重复博弈。这样,每个局中人都会面临新的策略可能性。如果某个局中人在某一局中作了背叛的选择,那么他将在下一局中受到惩罚――他的同伴的“背叛”。在一个重复的对策中,每个局中人都有机会树立起合作的信誉,并以此鼓励对方也树立起合作的信誉。这就是“重复囚徒困境”。这种策略是否可行取决于这种策略重复的次数是固定的还是无限的这一事实。如果是固定的并且是已知的,局中人就会在每一局中都选择背叛同伴,合作的解只能从最后一局来阐明;但,如果是无限的,局中人就确有办法影响他的对手。只要对方都充分关心自己的利益(特别是将来的支付),那么将来不合作的威胁就足以说服他们采取帕累托有效的策略。对于地球,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只能重复有限次,但是人类并不确知到底是1千年、1万年还是1亿年,或者说地球的生命对于人类有限的时光来说是无穷的,因此无论如何它对于理人来说总是无限的,从而它可以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结局。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曾在其实验中令人信服地证明了这一点――取胜的策略,具有最高总支付的策略,称之为“针锋相对”的策略,实行起来就像它的名称一样(你的对手在上一局对你采取什么策略,你就在下一局对他采取什么策略),最终被证明是最简单有效的策略。该策略的确非常令人满意,因为它能立即对背叛者施以惩罚,而且惩罚所失往往大于背叛所得;同时该策略也是宽恕的,对于对手的每一次背叛都只是惩罚一次。如果有一个局中人开始采取合作策略,另一局中人会马上效法,“针锋相对”就会变成相互间的合作和报答。也就是说,它鼓励合作,中国人有云“退一步,海阔天空”是也,因为由回报所得的很可能会大于因合作所失去的。由此可知,针锋相对策略构成的是一种“纳什均衡”。当然,极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主张合作,但必须要有惩罚,也就是说要利用惩罚的威慑力来使事情更好办一些。

解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有一段话,“只有为了共同的利益,对公共资源的调查、开发和管理进行国际合作和达成协议,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但生命攸关的不仅仅是共同的生态系统和公共领域的持续发展,而且还有世界各国的持续发展,它们的发展程度取决于其合理管理的程度。出于同样的原因,如果没有各国对于全球公共领域的权利和义务的协商一致的、公正的和可行的国际准则,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对有限资源需求造成的压力将破坏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人类的后代将陷入贫困。”是的,我们主张“和为贵”,同是“地球村”的一员,有什么不能协商解决的呢?

可惜问题似乎很微妙,“地球村”的村民们同乘一条船,想的竟不是同心协力、乘风破浪而是如何排挤他人、做大自己、享有最多的资源,甚至于为了打击对方不惜玩“釜底抽薪”的游戏竟至于忘了自己也在同一条船上,搞得好好的一条船虽不会马上下沉坠海但也早已经是残败不堪的了。仔细想想,许多人类行为实在就是这样的一种悖论。

由“重复囚徒困境”,我们是不是可以做些什么以避免出现不可收拾的环境困境?

我认为重要的是意识或者说是意识教育,也就是说要告诉每一个人,我们所面临着的是严酷现实。首先,未来是什么?其次,我们的未来要求我们怎么作为?然后,回报与惩罚相结合。当然,我们更强调言行一致。我们总是要在一定背景下做出判断和选择的。我们的书籍往往从正面宣讲着人类的进步而几乎只字不提由于进步所带来的各式破坏和不平衡,这实在是一种错误。作为人类的一份子,每个人都有权利和义务知道人类在其进程中所作的事,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这有利于人类较清醒地面对一切。我们要让每个人清楚事态的严峻性、认识到全球环境治理的紧迫性、意识到个体责任的重大性,尤其是要树立起相互合作的精神。我们前面已经说过,环境极具外部性的,我们既然生活在地球上就难逃环境的挑战,更不可能独善其身。《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写到,“孤立的政策和机构不可能有效地对付这种相互联系的问题。任何国家采取单方面的行动也不可能解决问题。”离开了国际社会各个成员之间的精诚合作来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只能是一个噩梦。全球问题全球办,处理类似环境这样极具外部性和公共性的问题就必须要打破国界。不要忘了我们是“人类”,是一个极其特殊的类存在物,是一个高度智慧的类存在物,在解决自己的问题尤其是自己酿成的麻烦时应当诉诸于共同的类行为。自然界是没有国界的,全球经济也已经没有国界了,为什么还要在生死攸关的环境问题上耿耿于怀呢?这实在是说不通,难道人类真的应该“反璞归真”去效仿一只忙碌的候鸟吗?如果全球是个大环境、是集体,那么各个国家就有一个自己的小环境、是个体。只要有一点丁儿污染,这个世界上就不可能有洁净之处。因为小环境并不是封闭的,你可以看见那山川河流的自然延伸,更别忘了大气循环、水体循环......小环境和大环境是相通的,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环境的问题就是在于集体利益和个体利益。根据公共选择理论,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集体利益所包含的个体利益可能有两种情况,其一是排他性的,产生“零和博弈”的结局,即一方为赢家、另一方为输家,总和为零。这是一种相对抗的不合作博弈,它致力于如何把对方的利益转移过来从而使自己的利益最大。这里的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是不可以兼得的鱼和熊掌,1+1<2,甚至是<1、<0;另一则是相容的,产生“正和博弈”的结果,也就是说双方都是赢家,赢利之和为正。这时候,个体利益相互包含,个体利益并不相互抵消,那么此时的鱼和熊掌完全可以兼而得之,1+1>2。而我们理想中的就是后一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说的先把蛋糕做大再细分,就是这个意思。每个个体都有属于自己的利益,也有属于自己的道德标准,如何协调彼此的利益、如何调节相互的道德就显得极其重要,这也是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重中之重。为了我们各自的利益,我们也完全应该携手并进,更何况在今时今日还有那可怕的生态紊乱和自然报复作为筹码呢。

接着,我们要鼓励相互合作。“囚徒困境”及其重复解给我们很大的启示,要想“囚徒”的选择达到帕累托有效的境界,我们必须要增大关于未来的影响力。未来不只是一个时间概念,未来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它可以代表着生命的延续、经济的发展、生活的美好、自我的挑战、宇宙的揭密……如果你认为未来很重要,合作就是稳定的,因为任何对抗无疑都是不及合作更有利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如果你认为未来是飘忽不定的、是子虚乌有的,对抗就成为首选,因为这样更有利于你当前的“即时行乐”。怎么办?当前的问题是必须帮助某些国家和地区找回未来,尤其是那些陷入贫困带来的恶性循环之中的国度,帮他们生存、助他们发展、增加他们关于未来的印象,合作不成问题,环境不再“不堪回首”。环境变重变大了,我们的眼光也会随之放远放长,也会明白有所不为方可有所为的道理,合作的长期利益自然优于对抗的短期效果。当然合作不是无条件的放弃所有,它在任何时候都是有条件的――合作必须建立在回报的基础之上,合作和回报都必须是实实在在的。惩罚也是必须的,世界之大、时间之长,难免有人开小差、搭便车什么的,不“小惩大戒”恐怕不行。因此,回报的机制必须与惩罚(至少是惩罚的威慑力)相结合,否则合作有机可趁、有缝可钻而不利于环境的最终改善。同时,合作也不是口惠而实不至的口号。也许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言行一致、口实合一、落到实处、兢兢业业。当然,也要求有强有力的国际公约和协议的约束和监控,并且要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促进环境保护和环境合作的机制。毕竟“地球村”不是靠亲情维系的初级社群,它是一个高度组织化了的次级社群。20世纪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从对抗走向合作。虽然局部小冲突层出不穷,但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剑拔弩张的政治、经济、军事领域尚且如此,我们更没有理由拒绝环境领域的合作。

《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可持续发展是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需要各国超越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采取协调合作的行动。应该承认,当前阻碍可持续发展的贫困现象和全球环境问题是长期以来国际上特别是南北之间经济技术发展不平衡、贸易不平衡等因素造成的,解决这些问题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也必须将摆脱贫困、解决全球环境问题与国际经贸合作一起考虑。”环境合作的一大障碍恐怕就是日益加剧的贫富悬殊问题。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最富人群和最穷人群的收入比扩大了29倍之多,更有资料说明集世界十大首富之财产不只是富可敌国的问题而是足以敌数国了。一方面,贫富与环境有一个恶性循环的问题;而另一方面,各国各打小算盘,“囚徒困境”将一直困扰人类。为此,各方面必须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写到,“各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制度,以及生态条件有很大的差异,各个国家必须制定它自己的具体政策。然而,尽管有这些差异,但可持续发展应当被认为是一个全球目标。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同其它国家隔离的状态下求得发展。因而,执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需要在国际关系中有一个新的方针。长期持续增长将需要意义深远的变化,以产生更加平等以及同环境要求更一致的贸易、资本和技术的流动。为确保可持续发展,需要增加国际合作,但其方式,各部门间和各机构间是不相同的。但是,基本的一点是,向可持续发展转化要有所有国家联合的行动。人类需求的一致性,要求有一个有效的多边系统。”

说过,让环球同此凉热。也许天人合一的境界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终极状态。总而言之,环境博弈没有局外人,我们都是参与者,我们对全球环境有着共同责任,为此我们必须针对现实、照顾特殊、关注全局,以公正、公平、公开、有效的程序和机制进行国际合作,做大蛋糕,兼得鱼和熊掌,走出困境,挑战未来。

主要参考书目:

1、宣兆凯:《道德社会学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2、李春秋、陈春花编著《生态伦理学》,科学出版社,1993年。

3、马翼:《人类生存环境蓝皮书》,蓝天出版社,1999年。

4、[美]H.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5、[英]戴维・皮尔思、杰瑞米・沃福德:《世界无末日――经济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年。

6、[美]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

7、世界银行《1992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年。

篇4

Feng Guoquan

Abstract Users are in the new environment, so they need the help from the librarians. They require the librarians to integrate into the work of the combination between book and book, book and man, and man and man, and to know and adapt to the user’s information expectation, requirement and the change of the user’s habit because of the changing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They should understand the users with the change of the concept, embed in the user’s process as information expert. They should also meet the user’s need with the specialty of library science, provide service creatively with new perspective, form the new type of service group with knowledge navigator’s literacy, and finally become the experts to help the users solve the problems.

Keywords Network. User’s expectation. User’s action. Librarian.

1 用户信息环境的变化

对图书馆而言,当今最大的变化就是用户信息环境的变化。图书馆也一直认为自己是信息获取不可替代的机构。今天,数字资源、网络信息和开放获取资源逐渐成为信息资源的主体,通过搜索引擎,网络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的首选。用户越来越多地使用搜索引擎,而对图书馆则相距愈来愈远,用户想到图书馆时主要联想到的是图书馆大楼和大楼里工作的人,由此图书馆将失去服务主体和网络信息时代的竞争力,给图书馆员、图书馆服务等带来巨大影响和变革。一些发达国家为了推动信息社会发展,提出建设“无所不在的网络社会”[1],,网络已成为继领土、领海、领空之后的第四空间,第四空间将直接对现实空间起到制约作用,其战略地位远在领土、领海和领空之上[2],日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用户获取信息要求方便、快捷、简单,而传统的图书馆员服务却未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用户在利用图书馆查询文献资料、搜索数据信息时颇为不便,进而使得用户不愿意或想不起利用图书馆查找信息,包括数字图书馆,图书馆员在用户的现实中被边缘化。用户的信息需求本质上是知识需求,用户需要查找获得包括高价值、高信赖度知识在内的信息,而地点不止是在图书馆馆舍,可以在用户所在的一切地方。

用户信息环境的变化,催生图书馆员要与时俱进,加强对新事物认知、应对和创新的聪明才智和应用能力,切实融入书书相联、书人相联、人人相联的图书馆新环境之中。2013年4月2日,国家图书馆与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签订《关于在香港公共图书馆开展数字图书馆合作的协议》[3],该协议使香港民众能够与大陆民众共享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包括浏览和欣赏国家图书馆地方志、金石拓片、年画图片等善本特藏数字资源,以及国家图书馆藏甲骨精品展、清内府彩绘戏曲人物扮相图谱展等展览数字资源。书人相联是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的关键,是文献、馆员、用户三者之间的互通相联,馆员成为文献与用户间的桥梁和纽带。人人相联包括馆员与馆员的相联、馆员与读者的相联、读者与读者的相联,在各大图书馆开展的网上联合知识导航站及各类移动服务,开创了图书馆界人人相联的服务新形态。

图书馆员是伴随着图书馆的产生而出现的,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和创造者。著名学者钱学森曾经说过:“现代的图书馆、档案馆、情报单位的人员,应该是信息专家和信息工程师,是信息系统的建设者,也是使用的向导和顾问。”这就指明了现代的图书馆员应该成为当之无愧的网络信息参谋家、咨询师。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之父Green早在1836年就认为参考咨询服务就是“建立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个性化联系”,要求图书馆员不仅要了解馆藏和读者,还要储备丰富的知识,更要具有很强的交际能力[4]。

2 面向用户的转型

面向用户是以主动、适时地为用户提供满意的信息服务为中心。面向用户是信息服务赖以生存的土壤,只有面向不同时期、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用户提供集成化的信息服务,才能开创信息服务的新局面。目前国际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开展面向用户的信息服务研究,美国西肯塔基大学图书馆制作的信息门户,把图书馆和非图书馆的、有偿的与无偿的信息资源集中在一个万维网界面,并上传有地方特色的信息资源,使之成为有图书馆特色的信息门户模式[5];北卡罗那州立大学图书馆开发的信息门户系统,基于用户定制为用户提供局部和远程的数据、信息和知识服务,即个性化信息服务[6]。我国也不甘落后,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 Academic Library & Information System,CALIS),发展了152个高校成员馆,开展了公共目录查询、信息检索、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网络导航等网络化、数字化文献信息服务[7]。

目前网络用户类型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用户体验更加丰富化、深入化,用户信息期望也时常变化着。图书馆员只有研究与分析发生的变化,才能更好地提升用户期望和满足用户的需求。用户信息期望贯穿于信息交互过程(信息获取与利用过程)的始终,是用户对信息机构、信息系统所提供的服务、产品的一种心理目标或预期,影响着用户信息质量和信息服务评价。及时了解用户信息需求的变化,以便根据这种变化对服务形式与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突破传统的以信息保存、信息服务到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转变,强调以用户为中心,信息以用户为中心而组织,更突显个性化设计。

伴随网络兴起的Y一代和Google一代[8],已习惯并喜欢移动互联网和社交新媒体。图书馆的未来取决于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今天年青人的需求,这些年青人比我们大多数图书馆员在技术上略胜一筹[9]。2013年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18亿,网民中手机上网用户突破5亿,中国已经全面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了该读者的阅读方式,也促使图书馆不断创新读者服务。图书馆正在利用社交软件建立虚拟社区,如博客(blog)、新闻聚合(RSS feeds)、及时讯息(Instant Messaging)、维基(wild)、播客(podcast),影像播客(vodcast)、网络会议(web conferencing)等。美国图书馆学专家Michael Stephen指出,图书馆员只有利用今天这些新的协同和交流工具,才能更好地为用户服务[10]。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各类检索工具、通信工具、电脑软件、网络应用等工具层出不穷,图书馆要努力提供用户新工具体验服务,图书馆员从提供图书、到提供信息、再到提供工具体验的变化,表明信息无处不在,需要图书馆员动态适应新的变化,使用户多渠道、多媒体随时随地享受图书馆提供的服务,真正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

3 用户问题的解决专家

图书馆员面向用户的服务,是基于用户信息需求而开展的服务,它所关心的不仅是为用户传递、检索或提供了什么知识信息,更要考虑通过图书馆员的服务,为用户解决了什么问题[11]。这是对图书馆员知识、能力乃至心理的重大挑战,图书馆员面对知识服务,怎样应对?才能朝着用户问题解决专家的方向发展。

3.1 以观念的改变,深度解读用户

互联网带来的冲击前所未有,带来最大的变化是观念,即互联网思维。在百度一搜,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陈光锋在《互联网思维:商业颠覆与重构》第一章“颠覆与被颠覆”[12]中提出:一切企业和组织,都应改变思想观念和作业理念,以终为始地站在未来看现在,将网络定位为发展和创新的驱动力,用数字化重构实现转变。

互联网带来的革命前所未有,Google、百度这样的搜索引擎大大改变了人们连接信息的习惯,降低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成本,人类与信息之间的连接从未如此快捷。图书馆员想要不被世界淘汰,那就首先改变我们的思维。深度解读用户,需要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用户思维,是一种以用户至上的思维。(1)图书馆就是为用户而存在的,最本质的地方在于它还有用户,无论信息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只要坚持将图书馆的各要素包括服务、技术、资源等与用户紧密结合,以支撑科研及创新服务为使命,把握住每个用户,然后组建数据仓库,分析每一个用户的需求,建立相适应的服务策略。(2)密切联系用户,沟通图书馆资源与用户的需求,宣传用户所需要的资源、服务和工具。图书馆员需要建立一套发现用户需求、了解用户困难、推送信息服务的反应机制,及时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只有与用户保持亲密关系,才能真正体现图书馆员以用户为中心。(3)制造用户习惯。搜索引擎在之前是没有的,可以说是没有人知道搜索引擎这东西。之后有了Yahoo、Google等搜索引擎,然后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运用,慢慢地演变为离不开搜索引擎,这就是创造用户的习惯。无论是加强资源利用,还是拓展用户群,对用户习惯的认知都非常必要,必须知道用户真正需要什么东西。

3.2 以信息专家的角色,嵌入用户过程

在信息环境、用户需求、用户行为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图书馆员作为用户联络人、培养用户信息素质、参考咨询的角色正在发生改变。图书馆馆舍已经不是图书馆员服务的主阵地和主场所,而是将服务伸到一切用户所在的地方,以信息专家的角色,展现图书馆员作为信息专家的专长,并将这种专长加以应用,嵌入用户过程,提供嵌入式服务。2008年,有关嵌入式馆员文章的发表[13],嵌入式服务得到广泛认同,并产生着积极广泛的影响。

国外不少高校,如URI(university of Rhode Island)、CCV (Community College of Vermont)等都实施了嵌人式馆员项目,让馆员走出图书馆大门,进入到师生中,改变了图书馆原来的用户服务方式,变被动为主动,与教师合作,为教学科研提供信息资源,并紧密围绕教研开展各项活动。从图书馆知识服务来说,只有图书馆员嵌入用户的教学科研过程,与用户建立亲密的关系,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与作用。国家科学图书馆提出“融入一线、嵌入过程”,标志着国内的学科服务以“嵌入”为标志,开始了从第一代学科馆员到第二代学科馆员的转变[14]。目前,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正在对“嵌人式学科馆员”进行深人的研究和探索[10]。图书馆员要像社区民警一样,努力演变成为排忧解难的“社区民警”[15],融入用户的工作与生活之中, 与用户保持密切的联系和沟通,并以合作者的姿态参与到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让信息在开放中增值,将使图书馆员能够以更亲切、更对等的姿态参与到用户的信息空间当中。

3.3 以图书馆学的专长,满足用户的需求

在传统的图书馆服务中,图书馆员被动地满足用户表达出来的需求。通过嵌入式馆员服务,以课题合作者的身份,或作为研究团队的一部分,与所服务的用户直接进行深入的合作,能够激发用户的潜在信息需求,转变用户对图书馆员及服务的认识。同时,通过建立与用户互动的频次和深度,将图书馆学的专长转化为用户的能力,更好、更直接地观察、了解、挖掘、把握用户的需求。用户需求是变化的,因时间和环境而不同。为此,需要通过对需求的跟踪来设计和开展不同的服务。根据国外的调查,超过一半的嵌入式图书馆员承担以下工作[16]:(1)与用户群的工作进行协同或提供某种助益;(2)与多名固定用户多次会面讨论信息需求并提供结果;(3)在图书馆以外的其他地方提供有关信息资源或信息管理工具的使用培训;(4)与用户群高级成员(如管理人员)面对面或虚拟讨论;(5)参加与用户的专长领域相关的会议、课堂教学或学术研讨;(6)参加用户群的会议了解其工作情况;(7)协同或支撑用户群的电子交流和协同工作空间(电子邮件、维基、博客和其他网络化空间)。现在已经有很多图书馆开放了信息共享空间,以交互为主线,适应用户不断变化的信息交流方式。

3.4 以全新的视角,创新用户服务

没有人敢轻视互联网的力量。余额宝、微信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互联网对金融、零售、电信,甚至教育和房地产等行业的颠覆已不可避免。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颠覆并非是破坏性的,有可能是建设性的,需要用技术提升生产效率,用思维变革经营形态,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改造才刚刚开始。图书馆一直是主动改造自己和颠覆过去的受益者,应该关注可能的破坏性或颠覆性的、将要发生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领域的趋势,主动利用这些趋势进行战略性创新,在未来用户需求的愿景下,有意识有组织地进行突破性创新。未来世界,一切都是数据化,大数据是真实的,因为信息无处不在。图书馆员可以利用海量的资源信息和知识,根据用户的行为模式进行数据分析,关注的是用户的特征,将会更贴近用户的需求,更会主动发掘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主动的、方便易用、随时随地的信息与知识服务。如果用户正在进行某一研究领域,查阅资料时,自动分析资料中的知识点,并自动搜索整合可获取的相关信息,提供丰富的研究资料,并在需要的时候快速提供。

在这个“人人都是麦克风,人人都是新闻人”的信息时代里,重视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利用新媒体快速、受众面广的特点,让用户及时获取信息。借助微博这个平台解答读者疑问,宣传图书馆理念,提高读者黏度,拉近图书馆与用户的距离,更好地提供服务。如上海交通大学将微博整合到图书馆营销服务中,构建了微博信息生态系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7]。而微信能够更好地进行一对一交流,让图书馆员与用户之间的沟通实现“零时差”、无距离,可以及时了解用户感受、收集用户反馈,把握读者心理、了解用户需求,及时反馈读者投诉以及满足合理要求,使服务工作真正做到以用户为中心。

3.5 以知识导航员的素养,打造新型服务团队

篇5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3-0032-01

0 引言

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十分迅速,近几年已经连连取得突破,人均GDP水平正在稳步上升。但随之而来的是环境的破坏,各种环境污染极大的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脚步。而且目前国内的污染情况比想象的要严重的多,许多地方的水资源污染已经影响到人们的饮水和生存。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是针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基本国策,为促进国内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奠定了基础。如何有效治理环境问题,仍是现下需要研究的重点。

1 导致国内环境问题严重的主要原因

导致国内环境问题严重的根源是人类的生存活动,分析导致国内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需要从人入手。

首先,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的发展观已经走入了误区,政府单纯的认为经济发展就等同于社会发展,只有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才能够解决国内的政治和社会发展问题,才能够追赶发达工业国家的脚步。这种思想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单纯的经济发展缺乏成熟的政治文明做后盾,导致社会发展失去协调性,环境污染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目前仍旧有人认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模仿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发展的模式,先发展再治理,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路径[1]。但是这一观点并未从中国的实际资源情况深入分析。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各种资源相对紧张,各种资源和环境问题很可能在经济发展取得较大成效前蜂拥而至,导致经济发展难以承受环境压力。因此,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长久利益的远大战略,也是必然要求。

其次,国内目前缺乏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规范,现有的法律规范结构也不合理。没有完善的制度规范人们的行为就不能够有效的实现环境的保护。目前国内的许多法律法规的侧重点是如何防治污染,尤其是工业污染,但是却很少提到保护生态环境,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漏洞[2]。而且,许多法律规范仅仅对如何治理环境问题的根源做出了相关对顶,忽视了由根源引发的区域性污染的治理规定。总体来说对于污染后的治理进行了规定,但是忽视了最根本的环境保护规定。

最后,环境污染也是科技发展带来的弊端。随着科技的进步,许多污染性较为严重的物品被发明和使用,虽然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是也为环境的发展制造了沉重的压力。空气污染和水资源污染都与科技发展有紧密联系,也是当前需要大力整治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

2 提高环境治理新途径

提高环境的治理,需要从环境污染的根源入手。因此,解决国内的环境问题还是要从人入手,落实有效的解决措施,才能够实现环境污染的有效治理。总体来说,有效治理环境污染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是提高环境治理效果的关键因素。政府为环境治理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是解决环境问题的主导力量,政府的决策直接关系到环境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方式和影响程度。因此,政府需要做好引导工作,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鼓励企业采取保护环境的生产模式,向大众宣传环境发展的重要性,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营造整体保护环境的氛围[3]。加强政府的强制性只能也是保护环境的必然措施,对违反相关法规,污染环境造成影响的一律从重处罚,对各级执政单位的执政策略也要进行监督,发现以牺牲环境换取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律严肃处理。政府部门作为社会的管理阶层,具备管理社会行为的权利和责任,只有正确意识到自身保护环境的责任,充分发挥保护环境的权利,才能够实现政府部门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其次,环境的保护不能够仅靠政府采取措施来完成,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社会行为的主体,当然更是环境污染的直接受害者。因此,引导大众正确认识环境污染行为的危害,正确进行经济行为,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是政府工作的重点。目前,许多国家都发起了社会生态环境保护的各种公益性活动,掀起了全球绿色发展的新热潮,国内也大力宣传低碳生活,提倡人们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极大的促进了国内环境保护的效果[4]。

最后,重视对企业行为的管理也是十分必要的,企业的工业化污染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元凶。严格审查企业的废气及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对造成污染的企业进行从重处理,建立严格的污染物排放限值制度,实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3 结论

总之,随着人们对环境破坏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有了进一步明确的认识,生态环境保护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整体角度治理和预防环境问题,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是新时期政府需要引导和大力支持的重要工作,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实现提高环境治理新路径的实施,完善现有的环境保护制度,为进一步促进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欧阳恩钱.环境问题解决的根本途径:多中心环境治理[J].桂海论丛,2005(6).

篇6

中图分类号:D9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3

前言:当前,环境法与民法之间的互动性成为了法学研究界所关注的一大焦点,民法学关注此问题的原因在于当前“绿色”民法典的呼声日益高涨,而环境法关注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当前很多关于环境法的基本问题都与此研究相关,而关于存在争议性强的问题通过法学的分析,也会归结到这一互动研究上。尽管当前关于此议题的探究已经上升到理论层次,但是还是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全面的挖掘其所具有的深层意义,从而为二者之间的对话构建出一个系统的框架,并为环境法学与民法学的范式整合在范围上分界线的确定奠定基础。

一、环境法学与民法学对话产生的动因

(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

当前,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相关学术界一直为探索解决途径而努力,加上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面对日益复杂的环境问题,促使跨学术研究更加的活跃。因此,基于社会这股强大的政治氛围与理论氛围,环境法与民法之间对话得以实现。

(二)民法典立法的推波助澜

随着民法典立法进程的推进,民法学界为了进一步捋清环境问题对民法学的影响,因而需要与环境法学之间建立对话,以顺应对民法典立法这一项重任所带来的挑战。在民法的立法中,关于物权法的制定涉及到了自然资源方面的立法问题,关于侵权行为的相关法律的制定又涉及到环境侵权救济的问题,因此,民法必然会寻求与环境法实现对话的途径。

(三)环境法学探索者的推波助澜

针对当前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如何需找到有效的法律解决途径成为环境法学者当前所面临的一大挑战,而民法中的相关内容正符合了环境法学者的需求,因而构建二者之间的对话,也成为了环境法学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环境法以解决环境问题为先导,因而突破传统的束缚,实现跨专业研究,而民法又是集诸多部门法于一身的法学理论“储备库”,顺利成章的成为环境法学者寻求沟通的对象。

二、环境法学与民法学对话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一)环境法与民法对话的可能性

1.二者同属中国的法律系

环境法学与民法学共存于中国现行的法律体系内,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中国法律体系的构成,其立法的本质属性、目的以及意义等在大体上所呈现出的共性特征,因此,环境法学与民法学之间是以共性为基础的,因此,实现民法学与环境法学的对话,只是基于学科设置不同而进行的分领域研究。

2.二者的历史渊源

二者的历史渊源表现在环境问题最开始的解决途径:在我国尚未出台环境法时,关于环境的相关法律问题都是通过民法来解决的。因此,从根本上讲,环境法学与民法学有着内在的关系,从某种层面上讲,环境法学是民法学的继承者与进化者。而这种关联性就为环境法学与民法学对话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但是,民法学与环境法学之间也存在着冲突,其区别与独特属性使其构成了不同的法律学科,这在当前的法学研究学科的划分中也已经给予判定。因此,在环境法学与民法学探讨共同理论问题时,需要给予明确的界分。

3.二者之间的冲突的实质是选择

针对民法学与环境法学之间的冲突问题,其根源并不属于正确与否的判定,而仅仅是在二者中的选择问题。构建二者之间的对话的根本在于集合二者的力量以更好的解决当前社会环境问题所带来的困难与挑战,从而在完善各自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环境问题。因此,在解决问题时所面对的是民法与环境法,解决时所面临的是选择谁的问题,是到底以何种法律手段来确定解决问题方案的抉择。

(二)环境法与民法对话的必要性

二者实现对话的必要性总体来讲是为了更好的应对当前“挑战与危机”,其挑战是来自当前社会环境问题的严峻形势,而其危机则是来自于民法学危机与环境法学危机。对于其所应对的挑战是实现二者对话的根本动因,而关于二者所存在的危机的本质为理论研究范式危机。

1.理论范式概念

所谓的范式指的是:由从事某一特定学科研的学者们在这一领域内所达成的共识以及基本观点,是一个学科的共同体在研究准则、概念体系等方面的某些共同约定[1]。当前,在国内学术界对于范式的应用非常广泛,因而其内涵已经远远的超出最初库恩所赋予的定义,具体来讲,当前范式所指的是涉及到一个学术共同体时,学者们所构建的共有知识假设、研究模式、研究方法、价值标准,还包括了人们理解世界的知识体系。

2.环境法学范式危机

理论范式概念的诞生来衡量我国法学理论学科,能够充分的反映出当前其尚未建立属于自身的理论研究范式,这就证明了环境法学范式危机的存在。之所以说当前中国环境法学尚未构建自身的理论研究模式,可从以下实例找到原因:蔡守秋教授提出“调整论”在环境法学界引起轩然大波,对整个中国的法学界的影响也非常大。此理论的提出就充分的证明了中国环境法学尚未形成理论范式体系。但是,并不能因为中国环境法学尚未建立自身的理论范式,就片面的认为中国的环境法学就是弱势学科,事实上,范式危机存在于当前中国各法律学科中。

3.民法学范式危机

中国的民法是继承于大陆法系司法制度的成果,而大陆法系的民法制度又是以个人主观观念为基础建立的,在20世纪的私法公法化的呼声中,此观念的危机凸显,因而,民法由此开展了一系列的修正工作,在其完善的过程中又不断的承受着来自各新法律部门的挑战,进而危机四伏。中国民法在继承大陆民法制度的同时,也相应的继承成了大陆民法的理论体系,而这种民法法律体系的继承,使其陷入被动的地位。因此,如果用理论范式来恒定我国的民法学,在当今的改革阶段,显然其所承担使命的完成任重而道远。但是,不能因为当前我国的民法体系的不规范,就认为其要将其作为全部任务与使命,全身心的致力于此,这并不属于我国民法学的主要任务。因此,作为我国法律全局性的范式危机,只能说明我国的法律还过于“年轻”,只要一定的时间其必将能够茁壮成长。

4.范式的整合

实践作为理论存在的根本,是理论得以存在与发展的根本动力因素。因此,不管对范式危机承认与否,都应该使理论还原于实践,通过实践来验证,并通过实践来使其“羽翼丰满”,只有直接的应对社会真实问题的挑战,才能促使理论体系的日趋成熟。环境问题当前就是社会中的一大问题与挑战,正是因为环境问题的存在才成就了环境法学的诞生,而同样是因为环境问题的日趋加剧,致使法学“绿化革命”的出现,这就充分的显现出传统的范式理论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而全新的理论范式正在发展过程中。因此,构建环境法学与民法学对话,是理论打破重重危机并构建全新范式理论的最好方式。实现二者之间的对话,能够使环境法学与民法学对各自的观念、立场等问题进行明确的界定,从而实现二者理论重构的目标,也就是实现环境法学与民法学的范式整合与重构。

三、环境法学与民法学对话的目的与功能

(一)环境法学与民法学对话的目的

环境法学与民法学对话的目的在于:使二者能够明确界定自身的观念、价值等,从而实现民法学与环境法学各自的理论范式的整合与重构。

(二)环境法学与民法学对话的功能

民法学与环境法学对话的功能为:拓展双方的视野、转换双方当前的传统思维模式、更新双方的方法、实现各自价值的重构。在二者对话的过程中,各自将原有秉持己见的思想意识进行转变,从而更新自身甚是问题的立场与角度,协调二者之间的对话,进而以对话互动的形式来促进各自的发展与完善。也就是在对话中,环境法学与民法学实现了换位思考,通过转变自身原有思维来实现对原有未知问题的发现与解决,从而也就形成了环境问题上的理论范式重构。此外,在实现对话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实现环境法学与民法学对各自观念、立场以及价值等的重新认识与界定,从而在协调二者之间关系的过程中,也就实现了对环境法学与民法学的范式整合。

四、环境法学与民法学对话的内容与现状

(一)环境法学——以民法力量实现对环境问题的解决

环境法的形成与发展的理论根源是民法,在最初的环境法学中,其所用来解决环境问题的法律依据便是民法以及刑法,因此,民法对环境法的重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当环境法面临着某些环境难题时,以环境法的思维方式很难寻找到解决的途径,而转换到民法上,很多时候会“另有一番天地”,这就是民法学对环境学的影响。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在于政府强调自身的主导作用,因此,促使环境法也具备了相应的行政法特点,因此,其在表现上通常以禁止性的规定或者强制性的规范为主,从而使自身局限于其中,因此,“行政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立法模式成为当前中国乃至全世界环境法立法界的共同呼声。而其中关于引进市场机制的观念,就是在环境法制度的制定上将民法的思维理念引入,以借助民法学的个人主义理论来实现环境法学理论范式的重构。

(二)民法学——环境问题给民法以及民法学理论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环境问题给民法学所带来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其理论上的个人主义,而在民法典制制定过程中,“绿色民法典”的呼声致使此挑战也成为了民法发展的机遇。因此,当前加强二者之间的对话,能够推进民法典制定以及民法学理论构建的进程。当前,民法学理论已经踏上了重构之路,只是尚需时间来实现深入研究与汇总。比如民法中关于物权法与合同法的理论:当前,在民法中关于物权法领域,如何实现物权法理论的生态化,成为了当前民法学者所关注的焦点。由于物权的社会化,致使将公法的支配与公法的义务融于物权概念中,从而展现了当前物权对社会群体利益的充分重视。因而,如果以此为思维意识出发点,就有学者提出了将环境保护融于物权理论中,从而构建生态物权;也有学者在研究农林牧副渔权的基础上,提出准物权理论的构建思想。在合同法领域中,同样存在着将合同法生态化的思想理论,即所谓的“环境合同”。

五、实现环境法学与民法学范式整合的途径——公序良俗原则

“公序良俗原则”在当前民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的功能在于修正并限制“私法自治原则”。当前关于公共安全秩序原则,相关学者对其进行了总结,大致分为十种,其中关于“危害国家工序的行为”的原则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概念解释。事实上,这一原则的实质便是个人主义理论范式接受整体主义范式观念修正的链接,因此,环境法与民法的关系也在此“公序良俗”原则中得以体现。为了更好的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民法学理论也自觉的承担起社会化、生态化的重任,结合自身理论框架的实际,最大程度的来实现对社会化与生态化的理论实践。而当社会化与生态化在民法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出现民法无法再调整现象,因此,这也是环境法学产生的原因之一,也正是基于以上原因,环境法等法学理论从诞生起便以社会法自居,其所注重的是强调对社会的公益性。基于此,民法与此类“社会法”之间不但在理论上、还在实际规范性上存在许多必然的关联性,而且其在调整的过程中在内容上也呈现出一定的承接关系,也正是基于这一意义,民法学者梅格库斯提出了经济法、劳动法与传统的商法等是一样的,都是“特别司法”。先忽视此种断论的正确与否,其观点已经表明了所谓的“社会法”—环境法,在内容的调整上与民法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与承接关系。事实上,将“公序良俗原则”作为民法与“社会法”的内容调解分工上的分界,可以将其视为当前法律体系的一种新的思路。

六、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基于民法学与环境法学的整合进行了研究研究探讨,从而为二者之间的对话构建出一个系统的框架,并为环境法学与民法学的范式整合在范围上分界线的确定奠定基础。通过对民法学与环境法学对话的产生动因、可行性与必要性、目的与功能、内容与现状的探讨,提出以“公序良俗原则”为整合与重构。

参考文献: 

[1]陈新夏.康德的目的论与“人类中心主义”问题[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01):52-56. 

篇7

在越界环境污染方面,法学界一直高度重视曾发生在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一件经典判例――特雷尔冶炼厂仲裁案。虽然已经过去多年,但是,该案件的解决过程及其裁决结果至今在国际环境法领域影响深远。案情是这样的:特雷尔冶炼厂位于原英国自治领地加拿大哥伦比亚省,这家工厂因排放过量的二氧化硫给美国境内的农作物、牧场、森林造成损害引起环境纠纷。该厂从1896年起开始冶炼锌和锡,到1930 年,每月的排硫量高达10000吨。该厂含硫烟气随气流南下,沿哥伦比亚的溪谷越境进入美国的华盛顿州,污染了该州的土地、农作物、森林、牧场,使美国蒙受损害,为此,美国将此问题提交给美加联合委员会审理。1932年2月该委员会向冶炼厂发出劝告,但未能满足美国的要求。双方为了谋求该问题的彻底解决,于1935年将此纠纷交由一个比利时人任主席和美国、加拿大各一人任仲裁员的仲裁庭裁决。仲裁庭于1938年和1941年分别发出第一和第二裁决书。法庭认为:根据国际法原则,“任何国家无权使用或允许使用其领土,在他国域内或对着他国国民财产,以这样一种方式施放烟雾,只要这种施放具有严重的损害后果和明白可靠的证据。”还认为“国家有义务尊重他国及其领土,有义务对他国领土给以保护,使之不受由于自己领土内的个人行为而造成的损失。根据国际法,加拿大自治领地应对特雷尔冶炼厂的行为负责。加拿大政府有责任弄清它的行为是否与加拿大根据国际法所应负的义务相称。”纠纷随之得以解决。

此案是国际法历史上第一起越界环境污染案例。该案的裁决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时仲裁庭作出裁决依据的是英美法系公害法理论的一个基本原则,即“自己财产的使用不应损及他人的财产”。据此该判决确立了国际环境法中的“各国环境和不损害管辖范围以外环境的责任原则”。这为跨国环境损害所引起的国际纠纷的解决提供了基本准则。针对该案的上述裁决,不仅为美加两国,并且逐渐被各国所接受,成为一项公认的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

二、越界环境污染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分析环境和发展的曲折历程,不难发现,在发展过程中,许多国家都比较偏重经济指标的增长,甚至会一度忽视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负效应:即环境污染和破坏。等到环境污染带来的损失已经严重阻碍到了本国经济发展时候,政府才开始猛然醒悟,采取一系列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抑制因发展而产生的不良环境后果,降低其损害程度。这几乎成了规律。但是,如果发展过程中损害的环境成本是具有国际性的,如:上游国家对界河或者国际河流产生了污染,污染物顺流而下,最严重的损害情况反而发生在下游国家。这时候就容易产生跨国界的环境污染纠纷。其实从预防的角度来看,如果相关国家事先能够采取污染防治措施,越界环境污染是有可能被避免的。但是,单个国家在采取环境保护措施时,不排除其首先要考虑其经济效益以及相关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如何。因此,就容易形成如下局面:一方面,对于跨国环境污染,需要相关双方或多方共同合作进行防治;另一方面,由于相关国家为环境保护而付出大笔费用将削弱其产品的竞争力,使其在国际市场上丧失价格优势,从而使国民经济受到影响。因此,在自由竞争的世界市场上,各国都不愿付出巨大费用来整治环境污染而削弱本国产品的竞争力。这是越界环境污染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由此可以看出,越界环境污染未必在经济上缺乏效率,但必然产生国家间的环境不公平。因此,越界环境污染的实质是国家间的环境不公平,即环境污染的外部不经济扩散到污染国之外的国家,一些国家从产生污染的发展中得益或者虽受损但获益较大,另一些国家从污染中受害,而受害国没有得到应有的补偿,总体上可能有效率的经济收益只为污染国占有。因此,为弥补受损的环境公平,一国的行为若对别国管辖下的环境造成污染,则应承担制止这种危害结果的责任。

从国际法律责任的视角分析,一国在其境内从事的行为,如果对它国环境造成了实质性损害,则构成了国际不当行为。尽管该国在其境内的行为有可能是符合本国法律的,或者是法律未加以禁止和限制的,甚至可能大多数是对该国至关重要的,该国仍然需要为其行为承担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在“特雷尔冶炼厂案”中,仲裁庭的裁决已经清楚表明,国际法对越界环境污染造成的别国环境或者国际公域受损认定为是一种国际不当行为,如果后果严重,污染国应当承担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

毫无疑问,这体现了人们对环境公平的追求,但由于越界环境污染的复杂性与领土障碍,公平的结果往往不易实现。在通往最终解决方案的路途上,不同国家往往会斟酌解决越界环境污染纠纷的各种可能备选方法,衡量拟采取的方法对本国以及本国企业的利益影响程度,最终作出决策。

三、越界环境污染的几种国际解决途经

根据国际环境保护的有关实践,解决越界环境污染事件主要有如下几种途径:

1.外交途径。外交解决途径主要包括谈判、协商、斡旋和调停方法。其中,谈判和协商是解决越界环境污染事件的主要办法,许多国际环境条约都规定了这种解决办法,如《联合国》第33条就是明确地把谈判作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首要方法。例如,我国2005年的松花江污染事件,影响到了下游俄罗斯渔民的相关活动,中俄两国就在互相谅解的基础上,通过协商达成了解决协议,顺利解决了该污染事件。一般来说,谈判和协商的基本操作途径是,与越界环境污染事件有关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国围绕彼此间的环境争议而进行交涉。其中,外交谈判方法由来已久,也比较成熟,已经有了较固定的一套形式和原则。在谈判过程中,应遵循利益均衡原则。以谈判和协商解决越界环境污染事件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采用口头或书面形式,或者二者同时并用;可采取双边形式或者由有关国家召开国际会议的多边形式进行;可由国家元首或者政府首脑参加,也可由环境部长、驻外使节或特派全权代表参加。在采用该类方法时候,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平等原则,在谈判中坚持利益平衡原则,各方在平等基础上,互谅互让,解决争端。由于具有形式多样、方法灵活的特点,谈判和协商方法成为解决跨国环境污染事件的主要途径。

当越界环境污染当事国不愿意直接谈判或者虽然谈判了但是仍未能解决双方分歧时,第三国或国际组织可以出面协助当事国解决,这就是外交斡旋和调停方法。斡旋和调停本身并没有实质的区别,不同之处仅仅在于斡旋是第三国以各种有助于促成当事国进行直接谈判的行动,但是斡旋者本身不参加谈判;而后者则是第三国以调停者的资格直接参与当事国的谈判,如缓和紧张气氛、主持谈判、调和双方的分歧、提出折衷建议等。应当明确的是,在斡旋或调停中,越界环境污染事件的当事国都保留了完全自由,斡旋或调停无论最后结果如何,第三方的任务也就终止了,而且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仲裁途径。除了外交途径,解决越界环境污染事件还有一种常见方法,即仲裁途径。仲裁是一种古老的争端解决方式,早在12世纪,就已经被瑞典、英国等国家所应用,成为与司法途径并重的纠纷解决办法。具体来说,仲裁是争端当事方根据协议,约定把争端交给他们所选择的仲裁员处理并接受和遵守仲裁员作出的裁决。使用该方法必须具备几个条件:一是双方应当达成仲裁的意愿,即具有仲裁协议;二是裁决应当依据国际环境公约和其他相关法律文件作出;三是仲裁裁决对双方具有约束力。由于该解决方法既能够充分尊重越界环境污染当事国的意愿,又能体现国际法保护全球环境的立法宗旨,所以成为许多越界环境污染案件解决的首选途径。美国和加拿大之间发生的的著名越界环境污染事件――特雷尔冶炼厂案件最终也采取了仲裁途径解决。

3.司法途径。司法途径的基本做法是越界环境污染事件的争议双方在共同同意的基础上,把争端交给一个国际司法机构,以判决来解决该争端。目前,在国际环境保护领域,能够受理国际环境诉讼的司法机构主要有联合国国际法院和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设立的国际海洋法庭。此外,欧洲法院可以受理欧盟成员国提起的环境诉讼,在一定条件下个人也有权向欧洲法院提起司法程序。值得注意的是,和仲裁方法一样,通过司法途径解决越界环境污染案件也必须以争端各方的同意为前提条件,并依照国际环境条约、协定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等作出判决。例如,国际法院自设立以来,曾解决过多起跨国污染事件,包括1949年的科孚海峡案、1974年的核试验案和1997年盖巴斯科夫-拉基玛洛水坝案等。

四、中国在解决越界环境污染事件过程中的立场

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在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各类环境问题,有些环境问题明显具有越界环境污染的特征,如2005年发生的松花江特大污染事件。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类似的问题仍然有可能发生。那么,我国在面对和解决这些越界环境污染问题时,应当采取什么样的立场,如何才能充分体现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的形象呢?笔者认为,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首先,坚持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国际环境问题林林总总,但是,无论是从工业化的时间还是从对全球环境资源的占有和耗损比例上看,发达国家都对全球环境恶化负有较大责任。而发展中国家面临紧迫的经济发展任务,因此,在解决越界环境污染问题时,在坚持保护国际环境要素的前提下,也要区别对待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篇8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在发达国家发生了一系列环境公害事件,如1943年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48年的多诺拉烟雾事件、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1961年前后的四日市哮喘病事件、1953~1956年水俣病事件、1955~1972年富山痛病事件。这些公害事件是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模式所带来的恶果,对人类健康甚至生命构成直接威胁,引起社会各界对人与环境关系的反思。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国际社会掀起了一股环保浪潮,环境问题进入国际主流社会的视野。为有效控制、治理和预防环境问题,西方发达国家相继采取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以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破坏等为主要特征的、具有全球性影响的第二代环境问题,两代环境问题相互交织,增加了环境问题的解决难度。全球环境问题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缺乏,环境压力大。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长期保持快速增长,粗放式经济增长造成了对环境的巨大破坏。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以解决环境问题,对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各国之间的相互贸易使环境问题产生了一定差异。各国环境禀赋状况及环境问题的差异,导致难以在全球范围内统一推进环境成本内部化,全球范围内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也不尽相同。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国际贸易下环境成本内部化为中心,进行深入探讨。

    本文采取理论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同时,注重一国环境问题与全球环境问题的差异、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差异,注意吸收国际经济学、新公共金融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相关概念界定、国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的演化、全球环境问题的治理和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国际实践、国际贸易与环境成本内部化国际差异的相互影响、环境成本内部化趋势下我国外贸及相关政策的调整。

    第一章对环境、环境问题、环境成本等与环境成本内部化有关的重要概念进行界定。

    第二章第一节对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环境的经济价值是环境问题产生的前提,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对商品价值和环境价值进行剖析。环境问题的症结在于环境的外部性,环境公共产品性质导致环境产权难以清晰界定,从而产生环境成本外部性,致使市场机制不能准确反映环境稀缺程度,环境价值长期被严重低估而导致环境问题产生。第二节分别分析了国际贸易对一国环境与全球环境的影响,在国际贸易对一国环境总体影响不确定的情况下,国际贸易仍然可能导致全球环境问题趋于恶化。

    第三章首先分析了全球环境问题难以治理的原因,全球公共产品性质是全球性环境问题与一国国内环境问题的根本区别,全球性政府空位和融资机制缺乏是全球性环境问题难以治理的根本原因。在全球产权难以有效界定和利益主体空位的情况下,各国在国际环境问题上的利己行为以及全球性环境问题历史责任和现实责任难以清晰界定,加大了全球环境问题解决的难度。环境成本内部化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已经达成共识,环境成本内部化理论总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提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三条思路。最后,本章分别对这三种解决思路及其国际实践进行分析。

篇9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2-0056-02

我们的大自然,长期以来在我们心目中都是充满着神秘意味的,为人们的生存以及永无止境的欲望提供着无穷无尽的物质资源。在短短一两百万年间,就遍布了陆地的绝大部分,建立了对其他物种的绝对优势。为此,人类利用它们掌握的科学技术,发展了农业和工业。随之而来的是森林的大量砍伐,各物种迅速灭绝,可利用资源越来越少,排放到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越来越多。“环境问题”开始走入人们的视野,当前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已发展到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世界性的重大社会问题。我国学者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才开始逐渐进入到环境社会学领域的理论研究与探讨工作。

1 国内环境社会学的学术定位

环境社会学是涉及到社会学与环境科学的,它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另一方面又是环境科学的基础学科。就分支学科而言,它研究的是环境与社会之间具有社会学意义的部分;就基础学科而言,它为环境科学提供研究环境问题的社会学原理。(何强,1994)

有的学者认为,“环境社会学是环境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从社会科学的角度研究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探求其中的规律性,寻求调控人类环境行为、解决环境问题的社会手段和途径”。(左玉辉,2003)

首先,有的学者认为:“环境社会学首先是一个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它不是交叉学科。它的方法论基础在于社会学的方法论基础,不是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基础,而方法论并不是脱离本体论而独立存在的。其次,环境社会学对环境与社会关系的研究所揭示的只是这个关系的某些层面,而不是二者关系的全部,环境社会学恰恰是通过对这个关系特定层面的解释来理解社会、理解社会与环境的关系,并进一步揭示环境问题背后的深层社会原因。第三,对环境与社会关系的研究不仅有环境社会学的研究,还有生态学、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等多学科、多范式的研究,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只是以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开展的一种研究范式而已,对于环境与社会关系的全面揭示需要多学科、多纬度的努力,环境社会学不能也无法独力承担这一任务”。(吕涛,2004)

笔者认为,环境社会学实际上是两门学科分别探讨的,即为环境学的环境社会学和社会学的环境社会学,并不属于学科之间的交叉,而是分属不同学科的研究。环境学的环境社会学,是运用自然环境的研究方法和环境学的理论研究来进行探讨,研究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结果;而社会学的环境社会学,则是运用社会学理论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来对其进行研究,发现的更多的是与我们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问题,探究问题产生的社会、经济等原因和解决方案。

2 国内环境社会学的发展现状

2.1 对环境问题的研究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于1991-1993年间在内蒙古草原地区开展了“草原生态系统的变迁及人为因素的研究”。其中麻国庆(2001)研究了蒙古族生活方式中文化、宗教、伦理等社会变量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联性,他的研究显示了自然环境变量的社会化过程是交织在社会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之中的,此外通过对蒙古族的宗教、伦理等文化层面的价值观念中环境价值的分析,麻国庆还反映了环境变量社会化的结果不仅在经济层面上以物质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且还以伦理价值等非物化的形式透过社会行动及社会方式表现出来。

陈阿江通过在太湖流域的东村进行的田野调查,探讨了乡村社区水污染的社会原因。利益主体力量的失衡、农村基层组织的行政化与村民自组织的消亡以及社区传统伦理规范的丧失是造成水域污染的主要原因。该研究还强调,与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的法律制度建设是解决水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陈阿江,2000)。他的研究的一个重要启示在于指出了“村落的社会规范及村民的道德意识有效地约束了村民的水污染行动”,又通过讨论水污染行动的社会原因而进一步探寻水污染的社会原因。

然而该研究的缺憾也是明显的。概念框架的模糊与分析框架工具的单薄使得其深度不足,研究结论似乎也过于简单。该研究从三个视角进行分析。

其一,利益视角的分析。该研究所阐述的理性选择模式过于强调了经济利益的成本效益,而剔除了诸如规范、道德等非经济因素对个体行动者行动选择的影响。其二,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分析。对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他回避了这一问题,认为“在东村,国家与社会的力量处在失衡状态下”(陈阿江,2000)。而孙立平在对国家与农民的关系研究中,分析了在乡村中正式权力的非正式运作的过程,指出在这一过程中正式制度是有边界的,情、理、法在权力的运作中呈现出一种交织的制约性(孙立平,2000)。其三,社会失范的视角。陈阿江将这一视角与利益视角分割开来,似乎认为在个体行动的选择过程中对规范的考虑与对经济利益的考虑是“天然”地独立进行的。

2.2 对理论方面的建构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也有人开始关注环境社会学的研究,但大都是介绍国外环境社会学研究的发展。少数研究者欲结合中国的情况进行研究,但由于种种主观或客观条件方面的限制,没有对环境社会学学科体系做出系统完整的描述,因此,目前中国环境社会学还没有形成自己科学而独特的学科体系。

首先,环境社会学理论研究解决问题的模式、角度多样性。环境社会学要解决现实问题不是仅仅运用自然科学或者环境科学相关的物理学和化学的角度寻求解决的困境,而是在解决的策略上更多的寻求社会的视角。其次,环境社会学理论从西方引进并逐渐与本土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国学者李友梅在其《环境社会学》中对日本的环境运动作了详细的介绍并指出环保运动对环境问题的解决所产生的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中国虽然也有数量众多的环保运动,但由于他们缺少组织性和策略性,所起的作用不大。可见环境运动理论与知识性指导,以及提高居民的环境法制意识,对环境问题的解决至关重要。环境问题建构涉及到环境问题如何成为众人关注的对象的问题;西方环境社会学家汉尼根认为环境问题的建构是环境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社会问题的前提。权威人士、自然科学家在环境问题的检测、认定上起到重要的作用,并且新闻媒体等对环境问题的暴光与宣传唤醒了群众的环境意识。最后,环境社会学理论逐渐从边缘化走向正统的地位。国家不断重视这门学科的发展,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环境社会学理论方面的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的洪大用教授在综合已有研究范式的基础上,采用独特的视角重新对环境问题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社会转型范式”,主要是针对国外环境社会学关于环境问题的各种解释范式而作出的一种创新努力。2001年,洪大用在《社会变迁与环境问题》一书中,采用社会转型分析范式,密切关注特定社会结构与过程对于环境状况的影响,侧重探讨了环境与社会关系的另外一面,进一步丰富了社会运行论的内涵。他以中国为例,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评述环境保护的相应对策,并探讨了调整社会的发展目标,强调指出了优化社会结构的可能性和重要性。

在理论层面上,洪大用回应了当代关于社会理论与环境的最新研究,他在社会运行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以社会转型的理论框架分析环境问题社会原因的可能(洪大用,1999、2000)。他采用建构主义的方法,从国际社会、中国政府到大众传播媒介和民间环境运动,逐一阐明了它们对中国环境问题的影响与建构。他还将已有的单项环境保护策略归入三类:技术环保论、制度环保论和文化环保论,采用类型学的方法对他们一一进行了评述。

社会转型范式的独特性是显而易见的,它全面而深入的剖析了当前中国所存在的环境问题,明确界定了当前的阶段性特点,探讨了处于社会转型过程中(这一转型在广泛概念上具有全球性的普遍意义)的中国应该做的具体努力与策略。然而这一范式也有一些地方值得进一步商榷。该范式将环境社会学的真正主题定为“环境问题产生的社会原因及其社会影响”,显然是源于建构主义影响,建构主义观点与生态学的观点在某种意义上是各执一端,互有偏颇。在此,笔者认为对待环境问题要有兼顾性,追寻其产生的社会原因及影响固然重要,但同样不能忽略自然生态系统本身的地位,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也是具有社会性的。另外,研究其原因及影响的终极目的仍是寻找合适的对策来解决环境问题,所以环境问题的研究是双向性的。

另外,尽管洪大用的分析框架是明确的,但作为社会运行理论本身则倾向于功能论的范式,它更接近于整体论比较的方法,而比较的方法是对不同变量的同变差异进行比较,当差异显著时,我们可以认为不同变量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但我们无法确认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3 对国内环境社会学的期望

中国正在迅速地工业化和“城镇化”,环境形势日趋严峻,环境问题不断积压,呈现出“压缩性特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由于增长方式、管理方式、法制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同样在短短的20年的时间,我们的环境问题集中表现出来,是一种‘压缩式’的环境问题。目前,我国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这是我们的基本判断”(解振华,2004)。而另一方面,中国的国情又决定了我们无法一下子解决所有环境问题,而必须集中精力优先解决那些“突出环境问题”。

针对当前我国环境社会学发展情况,笔者认为环境社会学应该有自己的发展方向和模式来不断弥补上面出现的各种问题。首先,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发挥其独特的理论优势,才会在有用的基础上受到人们的关注,才能在理论的建构上走的更远。其次,要使全民关注环境保护环境,同时新闻媒体关注环境问题发生与解决的整个过程,通过信息让群众了解环境问题解决情况的最新动态。第三,要对中国的传统进行挖掘与继承。中国有3000年的文化史,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寓意深刻。从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到解放初期的思想,关于环境思想的论述颇为丰富;如何继承传统理论,挖掘传统思想并继承,是当今环境社会学学者需要共同努力的目标。最后,要建立深入、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对于环境社会学理论来说,在引进西方环境社会学理论并本土化的过程中缺少深入性。

参考文献

[1]陈阿江.水域污染的社会学解释:东村个案研究[J].社会学,2000,(6).

[2]何强等编.环境学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9(10).

[3]洪大用.社会变迁与环境问题――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社会学阐释[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洪大用.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环境社会学的一种视角[D].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博士论文,1999.

[5]洪大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环境问题: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J].社会学,2000,(12).

[6]吕涛.环境社会学研究综述――对环境社会学学科定位问题的讨论[J].社会学研究,2004,(4).

[7]麻国庆.草原生态与蒙古族的民间环境知识社会学[J].2001,(5).

篇10

1)环境问题越来越复杂。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引起环境问题的原因变得越来越复杂,对环境检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有大气污染问题、水污染问题、垃圾处理问题、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环境检测需要对与环境质量相关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但是,同一个环境问题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其诱发原因往往会有所不同,有时一个环境问题的出现,是由多个原因造成的,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给环境检测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2)环境检测设备配备不足。环境检测工作中环境检测设备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很多环境问题是用肉眼无法观察出来的,必须要通过专业的检测设备的检测才能得出结果。然而,目前我国环境检测设备配备不足,不少基层检测站的检测设备配置非常简单,对于复杂的环境问题根本无法检测出来。并且现有的检测设备检测水平还有待提高,这给环境检测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不便,也无法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缺乏专业的环境检测人员。环境检测工作除了检测设备以外,检测人员也是至关重要的。环境检测技术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所以对检测人员的要求也非常高。专业的检测人员能够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工作经验,对环境问题进行初步的估测,再根据估测情况进行检测,这样既能够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能够提高环境检测工作的效率。但是,目前我国环境检测人员缺乏,很多基层环境检测站的人员配备极少,有时几个人要完成多个检测任务,这给检测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工作压力,同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无法得到保障。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环境检测任务也会大量增加,对专业的环境检测人员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专业人员缺乏的问题急需解决。

1.2环境检测的流程。环境检测工作首先从取样开始,在取样过程中,要明确分析的对象,确定采样点、采样时间、采样量等。对于不同的污染源在进行样品采集时,所采用的方法、器件、方式、容器都有所不同,要根据具体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确定。其次,样品采集完成后要进行处理和保存,如实的做好登记再送入实验室进行检测。环境检测技术所涉及的知识领域非常广泛,例如物理学、生态学、化学、地理学等,目前我国的环境检测技术主要有重量法、容量分析法、仪器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等。在完成了样本检测之后,就要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对于检测数据要进行处理,最终得出环境质量的评估结果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

1.3环境检测的任务及要求。开展环境检测工作的主要任务有两个:第一,分析样本情况,及时发现样本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要对样本存在的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环境治理工作提供依据。第二,对样本环境质量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制定长期的环境保护措施,避免环境质量再次恶化。环境检测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检测的最终目的是要确。保居民生活环境的质量。对环境检测的要求首先表现在通过环境检测,能够及时发现居民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从而提高环境管理的效率。

2)环境始终是在动态变化的,环境治理措施采用不当,会导致环境问题更加恶化,同样,环境治理措施采用得当,则环境会得到改善,环境质量也会提高。环境检测工作的开展要能够通过对样本检测分析,找出能使环境问题得到改善的方法。

3)环境检测一方面是对现状的分析,另一方面也会对未来趋势进行预测,这就能够给相关部门及破坏环境的企业敲响警钟,使其提前做好防范工作,尤其是对于那些违规生产的企业和厂商,提前对其下达整改通知,这也是提高环境治理效果的一个重要途径。

2环境检测对环境保护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