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9 16:22:1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景观设计案例分析,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Abstract: the "low carbon" in today's world is the main melody of low carbon garden design concept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ow energy consumption, the botanical garden construction high carbon sink low carbon landscape design principles, and combined with a landscape garden engineering examples, in view of the landscape design key points of the related analysis, mainly from the construction, materials, plant and water resources is proposed as low carbon landscape construction measures.
Key words: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sign, low carbon concept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低碳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1.1 降低景观园林能源消耗
近年来,景观园林能耗主要是电能,而我国电能主要靠煤炭的燃烧。煤炭使用率越高,CO₂排放量越高。在园林建设中,同样需要消耗大量电能。在美国,每天平均温度升高0.6℃,用电量将增加2%,所以随着电量的增加必然导致更多的CO₂排放。而低碳园林的建设就是要考虑如何减少这部分CO₂的排放。将园林中常用的25W白炽灯更换为5W的节能灯,可减少近80%的直接能耗。因此,作为园林设计工作者,应尽可能降低园林中电能消耗,提高其使用效率。
1.2选择低碳型园林材料
园林材料既包括铺装、玻璃、陶瓷等硬质材料,也包括木材、花卉等软质材料。这此材料需经高温、煅烧等过程才能形成,从而产生了大量CO₂,而低碳型碳材料成本少、耐用性高、可重复使用。日本十胜川千禧森林园的设计巧妙采用了“减法”原则,充分运用了当地的景观材料,并对其进行循环再利用,减少了大量碳排放。营造低碳园林,应对当地乡土材料进行合理利用,尽量采用低碳型园林材料,而减少对新型、人工、高碳型材料的使用,这样不仅减少大量运输而产生的CO₂排放量,也可充分体现出历史地域特色,且适应性强、成本低、便于使用。
1.3 选择固碳释氧力强的乡土植物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₂,将其转化为有机碳存储在体内和土壤中,并将O₂释放到空气中,这一系列生命活动就是固碳释氧——现代园林对“低碳”实施的最直接贡献,因此应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这一功能。然而,不同的园林植物具有不同固碳释氧能力,如榆叶梅的固碳量和释氧量分别为红枫的十几倍。且乡土植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性,后期维护可减少大量能源投入,因此营造低碳园林应选择固碳释氧能力较强的乡土植物。此外,植物配置方式也是影响植物固碳释氧强度的一个重要因素。落叶乔木与常绿灌木搭配,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搭配,乡土植物与常规园林植物搭配,既可达到较高的固碳效益,又能形成优良持久的植物景观和生态效益。
1.4增强园林的碳汇能力
“碳汇”是指从大气中清除CO₂的过程、活动或机制。营造低碳园林,应充分利用植物的碳汇功能,减少大气中CO₂含量。我们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有效增强城市园林景观的碳汇能力;一是营造屋顶花园和立体绿化;二是减少大面积硬地广场、亮化工程、大型人工瀑布、喷泉等高耗电景观的建设;三是尽可能保留城区中原始地形地貌、山体、河湖水景等自然景观,保持其生态平衡。
2 低碳园林景观实例分析
2.1 工程概况
某景观园林项目,规划面积约3.25hm2,该地块地势基本平坦,以原有3层高宿舍楼为界。其北面有羽毛球馆、健身房、食堂等。南有自然式水体3块,其中一大二小互相连接,整体道路自然而系统。本方案重点考虑了景观与气候、环境、人居之间的相互作用,认真研究了每个主要景观构件的结构、材料的来源和保留物的合理利用等。着重探讨设计节能减排理念和具体措施,通过系统的研究与规划,以低碳园林的营造低碳景观园林氛围为目的。
2.2绿色建筑设计
在园林建筑减排方面,以降低园林能源消耗、提高能源使用率为原则,通过利用自然通风、采光和保温等方式来实现。原有的3层宿舍建筑,现拟在南北两侧(主要的冷热气最大之墙面)设计H型钢组成框架及铁丝网等,并穿过屋顶形成绿色爬藤包背,可大幅度降低日晒及冬季冷风吹袭强度,以节约冷气空调及热气瓦斯消耗,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
2.3 应用低碳型材料
在遵循低碳景观园林设计原则上,本方案以当地的特色石材花岗岩为材料,将其直接搁置于原始整平加固后的泥土地面上进行各类铺装设计,既减少了大量混凝土、砂浆、卵石等“高碳材料”的应用,也降低了其他硬质材料的运输费用,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的。在软质材料上,本方案首先保留了园区原有的竹林,以周边农田废弃的干稻草围边,这一保持原生态的做法不但充分展示了地方特色,也降低了其他材料运输和应用所产生的能耗,如图1。
图1 竹林用稻草分割
在运用低碳型材料中,我们使用了大量当地废弃的方木料和遗弃树桩。以方木料构建的简约木结构瞭望塔,减少了大量钢材、混凝土、外墙涂料等人工材料的使用,如图2。以破旧、废弃树桩围合的人居休憩空间,巧妙替代了其他材料的应用,减少了大量CO₂的排放。
图2 废弃的方木材构建的瞭望塔
2.4植物配置方式
通过对当地乡土植物的应用,并在其中选择固碳释氧能力较强以及景观效果较好的植物进行合理配置以增强园林的碳汇功能。首先,经查阅资料发现,香樟、垂柳、鸢尾等乡土植物具有较强的固碳释氧能力。然后,在水体周边种植大量垂柳,在人工湿地大量种植鸢尾等水生植物。这不但在景观效果上可与水面产生共鸣,更能增加园林植物的固碳释氧能力。在种植方式上 采取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搭配的方式,选择不同层次的植物构建植物群落,增加植物的碳汇能力
2.5 水体去污与活化
根据现场考察,既望园的池塘水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主要污染物为人粪尿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厨房油污以及洗涤剂等。因此,案例中采取高负荷地下渗滤与人工湿地复合技术,其水处理系统组成如图3。
图3 池塘水水体活化系统流程图
本处理系统基本方法和原理是:池塘水经过沉淀后进入水量调节池,然后经泵提到高负荷地下渗滤装置(微生物地球化学净化技术),自流出水进入高负荷人工湿地,经脱磷脱氮深度处理系统处理后,最后自流到大水塘和散布自然湿地,并流至水沟。这不仅解决了生活污水带来的污染困惑,而且大大减少了电能消耗而产生的CO₂。此外,整个系统为地埋式,地表规划为绿地。小区的水流动起来,其补水也有了保障,可确保水体永不干枯,保持生活小区的水平衡。这样既产生了一个自然式的湿地,水用于菜地的浇灌,而且整个循环大大节约了耗能。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气候逐年变暖,自然灾害愈发频繁,对建设以低能耗、低排放为目标的现代低碳园林来说,具有很重大的意义。另外,从中也不断发展我国城市的低碳经济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为尽快形成高效节能的现代低碳园林的新局面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秀晨.园林绿化对低碳城市的贡献[J].建设科技,2010(4)
本文首先对当前煤炭安全生产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应对措施。最终,在经济学视角下来讨论实现这一措施的社会管理成本问题。
一 煤炭安全生产管理面临的问题
在国有煤炭企业和民营煤炭企业并存的当下,相比较国有企业的安全生产措施更加完善,监管也更加刚性。然而,部分国有煤炭企业同样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安全投入问题
安全投入问题出要出现在诸多民营煤炭企业内部。考察该产权形态的煤炭企业治理结构,发现:出资人往往雇佣他人作为矿长,在委托关系下矿长只承担组织生产的任务。而煤炭企业所有着在投资收回的驱动下,更加关注产能水平而严重忽视安全生产。并且,在利润最大化的内在激励下,对于煤炭开采作业心存侥幸,导致安全投入不足。这种产权结构下的煤炭企业,必然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在笔者的走访中发现:诸多煤炭企业所有者认为,加强安全生产,就得加大资金投入,势必会增加煤炭的生产成本,造成煤炭生产价格的提升,企业的利润下降。
(二)人员素质问题
根据管理学原理可知,伴随着人员素质提升的同时,管理者的管理幅度也将上升;同时,有关人员的自我约束能力也会增强。然而,考察诸多煤炭企业的人员组成结构发现,许多民营煤炭企业所有者的文化程度处于高中或以下水平,普遍缺少煤矿专业知识。在此背景下,上述管理者在选拔班组长时往往看重基层管理者吃苦能干、生产组织管理能力强,能创造高产高效,而对其安全思想素质和安全技能不够重视。正因如此,企业所制定出的安全生产条例只停留在书面,而很难贯彻下去。
(三)二元选择问题
该问题主要出现在民营煤炭企业。具体而言,当经济效益与安全设施投入间发生矛盾时,往往会选择前者而放弃后者。由经济学原理可知,安全设备的投入尽管能减少事故发生概率及损失,却不直接为企业创造价值。而在利益驱动下,企业所有者将面临二元选择问题。通过近年的煤矿整顿和安全准入标准的提高,煤矿安全生产基础条件有所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相对稳定,事故发生的较以前减少,使所有者产生了麻痹乐观情绪。在此推动下,则放松了安全设施投入和监管力度。
(四)行政干预问题
伴随着科学发展观思想在煤炭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近年来各级政府都十分关注安全生产工作。为此,国务院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制定了大量的行政执法规章和文件规定。可是,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习惯于用行政命令,红头文件发号施令。导致部分煤矿企业出现超强度、超能力生产等短期行为,行政干涉过多、过滥,不能不说是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和法律法规的尊严。
二 针对问题的分析
尽管以上问题主要出现在以民营煤炭企业为主的中小企业内部,然而对于目前国有煤炭企业仍具有警示作用。为此,笔者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针对安全投入问题的分析
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各类型煤炭企业,仍然面临着实现经济效益的内部压力。根据经济学原理可知,增加企业的全员生产率将使得单位时间的产能水平提高。若由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决定煤炭的价值,那么高效率企业将获得超额经济剩余。特定煤炭企业若要获得超额经济剩余,则需要持续不断的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根据C/V的表达式可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意味着单位劳动所推动的资本存量将逐渐增大。而煤炭企业所呈现的劳动密集型特征导致了,C/V比值的增大依赖于固定资本量的快速投入。这就使得安全投入问题因资金的倾向性配置而出现了。
(二)针对人员素质问题的分析
煤炭企业一线员工的文化程度低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吃苦耐劳也是众所周知。笔者在这里所要表达则是,在缺乏正式制度约束下的工作往往是低效率的。因此,形成生产人员的制度观、程序观则应建立在特定条件下才能获得。根据企业管理中“魅力型领导”可知:该领导类型将在演示的基础上,通过示范效应强化下属的行为模仿效应。因此,在选择班组长时还应增设领导才能、自我约束等参评条件。
(三)针对二元选择问题的分析
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属于企业的社会责任范畴。而且,该范畴能在声誉机制下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二元选择问题实则是个“假问题”,其主要出于企业管理者的主观偏见。在煤炭企业所获得的经济剩余中,应建立安全投入专门基金。
(四)针对行政干预问题的分析
行政惩戒措施往往缺乏必要的监管,同时煤炭企业所处区位特征也导致了监管缺位的产生。因此,增强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还应改善外部的法律环境。具体而言,应通过法律强制性执行的刚性取代行政惩戒的粘性特质。从而,强化管理者煤炭安全生产意识。
三 分析引导下的社会管理成本构成
通过分析不难发现,上述应对以上问题可以依靠煤炭企业自身,但在某些方面则需要依托社会管理(政府监管)来解决。通过梳理,分析中的二元选择问题,行政干预问题则需要政府出面来推动。
由此,以下将围绕着这两个问题进行成本构成的解读:
(一)二元选择中的成本构成
如何使煤炭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建立起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共生的态势,则是激励煤炭企业自觉完成项目生产安全管理的基础。所谓两种效益的共生可理解为,经济效益的提升促进企业有资金用于夯实生产安全;同时,所员工生命安全的有效保障,又能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强。基于这样一个逻辑,政府参与的社会管理首先就产生了监督成本;另外,在实施监督的同时,政府还在安全奖励基金的拨付上向优秀煤企倾斜,此时就产生了会计成本。
(二)行政干预中的成本构成
社会管理中若出现行政干预活动,则意味着煤矿项目安全问题已经暴露,甚至已经发生灾难性后果。这时,作为政府参与的社会管理所产生的成本包括:(1)勘察事故现场的人力和物力成本;(2)动用社会救援力量的协调和使用成本。对于前者而言,物力耗费成本则是主要的,包括勘察所必须的专业工具。而对于后者而言,成本则主要产生社会救援资源的使用上。若将机会成本纳入本文之中,因集中了大量救护资源,而导致常规医疗领域的救护资源减少,这又将对当地社会公众产生负面影响。
四 降低社会管理成本的途径思考
以下,将从四个方面对降低社会管理成本的途径进行思考。
(一)企业生产文化的构建
该企业历来以生产为导向,对于维系员工健康、采煤安全等方面的举措,一般以规程制度来体现。诚然,在正式制度安排下的举措具有长效机制的特征,但在监管缺位或者人为忽略的情况下,也难以保证上述两方面的执行力度。为此,应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企业生产文化。企业生产文化属于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按照由上向下的传递中,生产管理部门的领导者应循序渐进的将健康、安全、环境等元素植入企业文化其中。在切实履行对员工上述要求的同时,再结合一系列的仪式活动来强化一线员工对上述要求的理解。
(二)团队生产形式的优化
集约化所要求的加强成本控制、提升全员生产率等目标,也应构成企业内涵发展中的应有之义。为此,应优化团队生产形式。优化的内容包括:团队成员的数量、结构,以及与之联系的管理制度。最近媒体所播报的12名大学生所组成的采煤小组,实现了全国该领域最高的全员生产率。尽管,他们所具有的高素质是实现这一结果的重要条件,但在排班、生产中的分工协作以及团队成员之间的自我激励等要件,仍是其他企业管理者需要挖掘的经验。由此,团队生产形式的优化仍然建立在对员工关注的基础之上的。
(三)企业生产环境的改观
与全面质量管理首先实现的汽车生产企业不同,本文所考察的企业属于资源指向型类别。这就意味着,企业的生产环境严重受制于自然禀赋条件,也受制于现有生产技术水平。这样一来,关于改观企业生产环境的措施就须另外考虑。笔者认为,与企业生产形式相契合的环境改观领域,应主要放在生产控制部门。生产控制部门又可被定义为生产管理部门,其中的员工将根据生产进度表采取目视管理来协调整个生产过程。从而,建立一种整洁、整体、明亮的室内环境,将提升他们的兴奋度,从而能使其产生持久的集中注意力的效果。
(四)构建在职员工的培养体系
目前全国范围内存在着大量施工项目工程的建设实施,这些项目的施工进展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而机电设备的安装和管理工作也成为考核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因子,不论从工程效益的角度出发还是工程安全交付的角度,探究矿井机电的安装和管理工作已经成为项目施工管理中越来越重要的课题,这值得项目工程人员进行不断的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1矿井机电设备安装技术应注意的要求和问题
当下,世界经济蓬勃发展,我国矿产资源企业也是不断加快发展脚步,所以,需要对机电设备的安全技术进行重点关注。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预定的计划开展工作由于各个矿产企业所选用的机电设备类型不同,因此对设备安装的施工组织设计也不尽相同,工作人员必须要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具体程序来展开设备安装工作,这样不仅能够确保机电设备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而且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矿产经济效益。由于施工组织设计的安装顺序都是专业人员更具实际情况科学设计的,是经过技术论证拍出来的。因此,在设备安装过程中,任何人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将设计进行更改,否则会影响基础工作的进展。
1.1矿井机电设备在安装技术上存在不合格现象
矿井机电设备的安装质量来由首先就是矿井机电安装技术的不合格。矿井机电设备在安装上如果没有实际操作性,是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机电设备的质量安装问题。另一方面,矿井机电设备的安装技术不合格情况也还是表现在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环境下的安装工作,这就会使得矿井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受到影响,也会带来严重安全隐患,矿井企业的后续发展也会受到阻碍的影响。
1.2矿井机电安装中的安装管理不严格
在矿产企业的机电设备的安装管理工作中的管理措施很多都不是很到位,矿井机电设备的安装工作质量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实际工作中,矿井机电的安装工作,很多是由于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技术和知识能力的影响,一些矿产企业的安装工作人员态度也不是很好,这也会导致相应公司的监管工作不能够有效落实,导致设备故障的产生。
2矿井机电设备安装的管理措施建议
2.1在机电设备安装中要确保安装工艺严格细化
在我国矿产企业的机电设备安装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到机电设备具有很多的种类,在安装环节中也是环节复杂,但安装又具有整体性。这样的安装工作特性,就需要安装人员对矿产企业的机电设备更加了解,要仔细对安装环节进行分解,具体到每一步环节,明确具体每一步怎么做,对安装设备的配件需要仔细审查,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矿井机电设备的安装操作人员需要在实施工作前,做好准备工作,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保证好安装工作顺利开展。
2.2矿井机电设备的安装工作要分清主次
在矿井机电的设备安装环节中,我们机电设备在安装工作中具有很多环节。安装施工人员就需要依照好施工操作流程进行严格施工,明确先做什么,然后再做什么,主次分明,流程清晰。
2.3矿井机电设备安装需按照常规安装方式进行安装
一般而言,我们的矿井机电设备需要安装时,企业也会根据公司的发展情况制定合理的作业方式和工作目标,施工人员不能只图于急于求成,从而没有严格控制安装顺序,举例来说,矿井架的安装,正常的作业方式需要先一层组装,然后找平找正,然后再接着下一层的组装,井架在安装工程中,每个部位的必须严格链接,拧紧后还需要整体找平,然后还需要井架四脚二次灌浆。
3提高矿井机电安装管理质量的具体详细对策
3.1做好矿井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在矿井的机电安装工作中机电设备的选型比较重要。在选择的设备中不仅需要满足足够的要求,也还更加需要长远的使用。机电设备的通用件选择需要更加注意搭配条件,协调好安装配件配置,大众化的设备选择是一般需要选择的,这样可以便于后续的更换和维修,机电设备的质量检验也要严格把控,对不合格的产品需要尽量避免,这样也是对人员的财力和物力的节约。机电设备的维护工作到位是可以很好的减少部件之间的磨损,对维修时间的减少也是可以对应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这也是需要有专员进行负责,也是检查、维护和管理的基本原则。
3.2制定详细的机电安装计划
在进行了部门的方案确定后,就需要部门的集体研究,然后共同制定出好的安装位置,利用最有效率的施工方式来依照计划进行安装。通过计划有条理的严密措施,可以有效避免在机电安装过程中的返工情况,也可以有效避免失误的情况。统一布置,整齐划一,协调好,管理者尤其需要对各项工作谙熟于心,再三进行细致的校对,对各个环节的衔接了如指掌,时刻做到心中有数。
3.3安装过程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
在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由于涉及到的专业知识较多,安装环节较多,因此,应该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无论是机器设备还是施工人员,都要做到责任明确。还要加强对现场管理的考核工作,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和奖惩制度,以此来规范职工的操作和维修行为。
3.4加大施工管理强度与人才引进工作
我们都知道当下的企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在矿产企业的机电安装工作中,施工技术管理需要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完善的管理制度需要监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严格遵守,否则无论多么完美的制度规范也将是一纸空谈。因此,在加大施工管理强度、制定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的同时,也要注重相应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经理人员薪酬设计的计算公式其实很简单,可以用如下等式进行表示:
薪酬 = 经理人员的“质”标准 * 经理人员的“量”标准(即有效工作量)
具体的进行WBS分析的话,我们可以说,经理人员的“量”标准(即有效工作量)是以考勤制度体现的,就是在每个月中,投入了多少劳动时间。但是考勤表反映不出劳动时间的有效性,只能反映这些劳动时间内,该经理人员是在岗位的,至于在岗位的时间总量中,是用来工作,还是用来在办公室睡大觉,考勤表是反映不出来的。为了弥补考勤表的不足,制度研究者发明了奖惩制度,比如说在工作中发现睡觉,罚款100元一次,以对劳动时间的有效性进行维持。
一般地说,根据法律规定,工作时间为每周五天,每天八小时。这基本是一致的。
而所谓的经理人员的“质”标准,则是造成经理人员薪酬差距的主要因素。包括:
工作经验
学历水平
工作技能
专业知识
情商
沟通力
决策力
分析力
执行力
心理挫折承受力
其他
在上述十一个方面的要素中,除了工作经验、学历证书、专业知识这三项是可以进行直接考评和选择的之外,另外八项则是需要工作积累和工作实践才能体现出来。因此,薪酬体系充其量只能说是总体上的平衡,达不到个体的完全平衡,个体经理人的待遇总是围绕价值进行上下波动。
二、具体案例
上海某X公司是专业的服饰外贸公司,的品牌很多,都是些大牌,包括西装,衬衫(包括YONGER等),毛绒衫(比如鄂尔多斯、荣仕雅、米皇等),也兼营玩具,礼品。该公司在2006年的时候曾经发生过一起经理层集体大辞职的事件,起因是因为薪酬体系设计问题。
原来,X公司在2005年以前都是灵活经验,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待遇调整的,因此团队效率很高,成绩也好。在2005年夏季,公司老板被一些咨询公司说动,接受了咨询公司关于建立所谓“科学、规范、高效”的薪酬体系设计的建议。结果是,给咨询公司支付了近百万的费用,咨询公司根本没有深入调查,随便从网络上抄一些东西拼一下,给该X公司实施。该体系的特点是,薪酬实行级别制度,主管级统一一个等级,副经理级别统一一个待遇,经理级别统一一个待遇。
结果执行了三四个月,能干活的经理层基本全跑了,留下的基本都是混的职务和待遇相对过高的经理。看到大局不稳,X公司老板为了稳定队伍,挽留了辞职的经理们,叫停了该制度,并事后进行了总结。事后总结的时候,X公司老板找到笔者,让给分析分析,看看问题在那里。
笔者看了X公司的薪酬体系设计,发现皮毛的东西很齐,包括等级设计,级别设计,学历工资,经验工资,考勤计算,奖罚等等,似乎很高。但仔细研究发现,其在经理人员薪资设计的十一个要素中,仅仅涉及到前三个,后面八个都没有涉及,而后八个在数量上占到了73%,在考评作用的关键因素中则要起到80%的作用。这些因此不考虑,自然出事(参考:沈宗南、张京宏《人力资本》,上海世新,2006)。
0引言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商业建筑的数量和规模均得以极速增长。除此之外,其经济来源形式也由购物型往多元化消费型转变,商业周边环境和相关设施也朝着多功能、大规模和复合空间的方向前进。伴随着商业建筑的茁壮成长,与之相衬的商业景观设计也油然而生,它是基于现代商业建筑所做的景观环境设计,讲究以现代景观设计理念为基石,并通过综合商业建筑内外环境空间的资源,来满足商业形势和人们购物心态而实行的专门的景观设计。将商业建筑和商业景观相结合,可以很好地体现一座城市的进步性和文化程度,并反映城市的精神风貌。
鉴于商业景观的重要性,本文就其相关内容展开浅析,首先引入商业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其次阐述商业景观的构成元素,接着讨论其设计原则和目标,最后通过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和评价,意图了解商业景观的发展趋势,为往后商业景观设计留下些许借鉴和启发。
1商业景观设计的概念
1.1商业景观来源
城市早期的商业交易活动一般来自于露天市场,最开始的露天市场功能简单,大多数属于只能提供单一交易活动的场地。如古希腊的阿索斯广场曾是露天市场,现转化为广场;中国唐代的商业建筑由于相关制度的取消,致使商业活动昌盛,到了宋代时商业建筑基本已经在城市各个角落生根发芽,当时的名画“清明上河图”就很好的反映此前热闹的交易市场风貌。自从那时,沿着大街小巷分布的商业建筑就以市街的形式而存在,并以此形成了代表性的城市传统商业街。而商业景观就是商业建筑的外部空间,即群众消费的场所或空间。
1.2商业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
商业建筑:指的是人类在城市活动赖以凭借的物质空间载体,是城市分布最为广泛的建筑形式之一,同时也是一种具备时代特征和活跃气质的城市建筑。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商业建筑的功能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目前,现代商业建筑正在以时尚、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
商业景观设计:它是现代商业建筑匹配的景观环境设计,在人造景观中极具代表性;空间形貌和商业景观是人们理念的具象体现,包含人类绝大部分情感、智慧、理想和想象。商业景观可以很好地体现一座城市的进步性和文化程度,并反映城市的精神风貌。总而言之,商业景观设计是以商业建筑周边的固定环境为载体,从美学、功能、心理学等各种角度去探索物质与空间的组合,目的是为公众提供一种诱人、舒适、丰富的购物体验和休闲、时尚、多元的购物场所。
2商业景观的组成元素
2.1商业景观空间组成
从景观的空间组成元素出发来分析商业景观的空间特点和相关景观设计如下:
⑴基面要素:指的是参与组成商业环境地面的元素,包括草地、广场、停车场、步行道和地形等,可以分为软质和硬质基面。软质基面是由大自然铸造形成或取自自然材料形成的基面。硬质基面是一种铺装了混凝土、石材、砾石、砖等人造材料的基面;
⑵垂直要素:形成商业环境空间的一种围合元素,包括商业建筑立面、栅栏、连廊、围墙、景墙等,如灌木、乔木等高度不一的自然植被围墙,或是水幕、瀑布等具有立体感的水景,甚至于新生代的垂直绿化;
⑶顶面要素:参与组成景观空间顶面的元素,如亭子、廊架、扇形植物、张拉膜结构、遮阳伞等。
2.2商业景观实体组成
景观实体组成元素主要有植物、山石、铺地、雕塑、水景等,由于它们所占据空间尺寸、外貌、材料特点不同,在商业景观设计中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力也不同。本文从以下方面展开重点研究:
⑴地面铺装:指保持车辆或步行交通的地表装饰材料和技术。
⑵水景设计:水是景观设计中最具想象力的元素。水景形体样貌千变万化,其光与影的特性是景观动态变幻设计的重要素材。商业景观中最重要元素就是水体景观,该元素在商业周边环境中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最强。
⑶绿植设计:景观设计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材料就是绿色植物,绿色植物为商业空间带来了丰富多采的景观风貌。同时植物凭借其生态效应,给商业环境带来了空气净化、气候改善、隔声减噪等功能,是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现代商业景观设计的原则和目标
3.1设计原则
⑴生态性原则:在满足现代生活和经济的快节奏、时尚华丽、人工智能需求的同时,现代商业景观设计也不能脱离时代背景,还是应该在“绿色设计”的号召下,坚持和发扬低碳节能、生态技术、绿色环保的原则。
⑶功能性原则:商业景观还需满足特有的商业功能,以适应它的商业性质。
⑷连续性原则:若是以景观视觉角度为着重点,商业景观设计既要具备时间的连续性,又要兼顾空间的连续性。
3.2设计目标(实现商业建筑的盈利、提高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一体化、突出商业环境)
商业景观设计目标可以从如下方面展开认知:
⑴满足商企对现代商业高标准设计的要求,充分实现商业盈利和价值最大化。
⑵考虑商业景观对游客和居民的吸引力,注重空间布置、购物体验、功能完善和商品展示等,以达到人气凝聚和品牌效应得到宣传的效果。
⑶处理好商业景观、商业建筑和城市空间的和谐关系,不仅需要考虑与城市的道路衔接,而且需要在城市公共空间中成为一大亮点,成为集消费、休闲、时尚一体化的活动场所。
4案例分析和评价
案例简述:金轮大厦广场位于新街口的西南面,比邻金陵饭店并处于金鹰商城的对面。商场建筑采用城市商业综合体来设计,广场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紧靠商业建筑,空间较为开阔,人流穿行于其中,布置有一个朝向南面的露天小舞台;另一部分则有较多的绿色植物。
案例分析与评价:该广场充分考虑到城市功能,在商业建筑密集分布地段安排了一处绿色开放空间,可以达到令人放慢脚步、放松呼吸的作用。但是经过实地考察发现,该广场的商业氛围不浓厚,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没有充分利用街边的展示,并且建筑物底层利用效果不佳,所形成的商业聚集效应不够强烈。
5结语
现代商业景观设计是为匹配现代商业建筑所提出的景观环境设计,它以现代景观思路为基石,借助建筑物内外环境空间资源,来满足消费者购物心理和商家的经商理念做出的专门的景观设计。商业建筑和商业景观两者的有机结合,不仅能达到商品信息有力传递、品牌形象完整树立,更能够展现城市的文化进步和反映城市的精神风采。
参考文献: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动了人们日常生活品质的提升。城市滨水区就是在这一诉求下应运而生的。其既能够满足日常防洪和水利功能需求,又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空间。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中最富活力和景观特色的生态系统,其一般位于水域濒临的陆地边缘地带,作为水陆之间的连接枢纽。设计师要以城市水域为中心,对城市滨水景观进行设计,并辅助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
1滨水景观设计现状
目前,国外滨水景观设计已经居于较为先进的水平。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更加注重城市水系的完整性和生态性。并且已经逐步将滨水景观设计延伸到自然资源保护、多功能基础设施建设和历史文化保护等层面。我国滨水景观设计主要被应用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以提升城市形象,并辅助以休闲娱乐功能。
2滨水景观设计理念
近年来,设计师在对城市滨水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不再局限于其防洪需求,更加注重对其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回归自然层面进行延伸。设计师在滨水景观设计过程中更加注重生态学理念和美学理念的应用。比如,在滨水景观设计中,要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注重对其亲水性、近水性和嘻水性进行考虑[1]。
3滨水景观设计原则
3.1防洪安全原则
防洪安全是城市滨水区的基本功能。设计师要结合具体工程情况和其防洪需求进行设计。应用石材对防洪坡段进行设计,以达到防洪的目的,并给人以独特的视觉观感。设计师也可以应用花草、灌木、水生植物等进行植物景观塑造。
3.2生态原则
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过程中,要注重生态性原则。将环境要素和生态要素作为其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够避免对城市滨水地貌造成破坏,又能够达到防洪、生态环境建设和城市景观设计的多重目的。
3.3空间层次原则
滨水景观立面设计包括硬质景观设计和软质景观设计。硬质景观设计主要依托了道路和平台的多层性,进行空间转化,创造空间高差,以达到立体视觉效果;软质景观设计是借助植物构造和配置,先堆土成坡,然后对其进行立体种植,以形成空间层次感。3.4景观统一原则设计师要结合城市特点进行滨水景观设计,确保整体风格的统一性。比如,设计人员可以对滨水景观节点进行放大,并将园林小品或城市地标纳入滨水景观规划中,进而向城市中渗透,构成完整的城市生态系统。
4滨水景观设计要素
首先,滨水景观设计要符合经济发展和环境要求。设计师要从全局出发,结合城市经济发展背景对滨水景观进行设计,使其满足水运运输要求的同时,也能够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设施。滨水景观设计也要满足人们的亲水性诉求,结合城市背景和市民需求,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市民活动空间布局,创造和谐的城市滨水开放空间,营造舒适干净的居住环境。其次,滨水景观设计要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和景观制美的目的。城市滨水景观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点,具有水体循环、水土保持、水质涵养和贮水调洪等作用。设计师要结合区域要素对滨水景观进行合理规划。同时,也要满足人们对优美景观的需求,注重对其进行多维景观构造。第三,滨水景观设计要具有历史文化特色。设计师要结合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行滨水景观设计,赋予其文化特性。应用精妙的设计技巧对环境要素进行构造,以突出滨水景观设计的历史性和独特性[2]。
5滨水景观设计的植物造景
5.1滨水景观植物造景要素
设计师要结合滨水景观设计要求,注重从颜色、大小、形态和线条等方面对植物进行搭配和选择。在植物景观配置中,设计师要综合视线景观角度转换需求进行色彩的搭配;利用植物群体构成和植物间协调性,达到良好的造景效果;通过形状设计,提升植物造景的协调性,并起到视线支配作用。
5.2滨水景观植物造景原则
首先,根据滨水景观设计要求和功能性诉求,对植物种类和种植形式进行选择,确保植物选择的多样性;其次,遵循植物生长特点和生长环境要求,应用适合的植物。并对现有绿化基础进行应用;第三,结合季节变化对树种进行选择,确保四季景观搭配得宜。第四,设计师要将艺术构图思维应用到滨水景观设计中,注重韵律空间构造,并应用透景和借景等多种造景手法,通过比例尺寸搭配,以达到优美和谐的艺术效果。
5.3滨水景观植物造景形式
滨水景观植物造景,既要满足滨水景观设计的空间性要求,又要满足避暑、防灾和生态等功能性诉求。同时,要注重孤植、组团、带植、疏林等造景形式的多样化。孤植,即对乔木或者灌木进行独立种植,使其作为视觉焦点,达到开阔空间的效果;组团,即将各种植物形式以组团的方式进行种植,使其作为滨水景观主题,达到开阔的空间效果和通透的视觉效果;带植,是指连续性的大型植物区,其功能性比较强,为了满足遮阳和环境保护需求。其一般被应用于护岸林和滨水步行道种植中;疏林,将草坪和低矮灌木作为基础,并用乔木对其进行点缀,其一般被应用于亲水性滨水景观设计中[3]。
6滨水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6.1国内案例分析
笔者以秦皇岛汤河公园为例进行分析。设计师以绿色河流生态廊道为基底,并设计出一条以玻璃钢为材料的500m红色飘带,其中包括步行道、座椅、乡土植物和灯光等基础设施,既满足了人们的日常休闲娱乐需求,也使城市环境景观得到了有效改善。
6.2国外案例分析
笔者以多伦多滨水长廊景观为例进行分析。滨水区第一路段长度和宽度别为925m和94m,地面采用马赛克式黄岗岩进行铺设,路两侧设置有成排的枫树、座椅、垃圾桶和摊位等,供人们休闲和乘凉。设置有一个方圆184m的公共空间和宽9m的行人专用区,一直延伸到水滨长廊。同时,设计师将具有加拿大本土特色的枫叶以铺地形式融入水滨长廊设计中。该设计是优雅公共滨水景观设计的代表。7结语滨水景观设计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体文明的象征。设计师要注重结合城市特色,进行滨水景观设计,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要求,为现代化城市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者:单位: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0-0161-02
一、主题描述
对于隶属于工科的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三个规划设计类专业,其间专业分工的区别与理论背景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并存的。对专业知识整体框架的明确、对每一门专业课的理论或应用目标的明确是学生“明白地学,学得明白”的重要前提。帮助学生构建“专业知识框架体系”和抓住“每一门专业课任务”的重要性,源于笔者多年的学习经历和教学工作实践中的教学反馈。笔者在大学二年级开始大量的“园林”专业课程的学习,但苦于缺乏对“园林”专业整体知识框架以及全面的工作任务的认识,便片面地认为“园林”是“认识植物和种植植物”或是“公园设计”等。直到大学三年级,经过不断摸索,不断求证与不断思考后,才得以形成较为全面和整体的认识。而在后来的教学反馈中,绝大多数的大三学生竟然将城市学院所开设的“城市规划”、“园林”、“环境艺术”、“园艺”等专业混淆,不能区分,也不能把学生自己所学专业的“那棵大树”看清楚,以至于其毕业之际也不能很好地定位工作目标,甚至不知道要找什么类型的工作。著名的景观设计大师彼得・沃克在《看不见的花园》[1]一书写道:献给我们学科,始于兴趣,终于崇拜与热爱。各领域的大师对他们的专业的热爱毋庸置疑,那么大学教师要思考的是:如何帮助学生找到专业兴趣?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从哪开始?如果学生对所学专业没有整体认识,那么兴趣又从何而来?“专业知识框架的构建”要从专业课涉足之处就要认识,要从每一门专业课第一次课堂内容开始明确。“课程导入”不仅是总结前堂课的内容,引出当堂课主要内容,更重要的是该门课开课之初就有“专业知识框架的构建”这样的“整体课程导入”。
二、案例描述
城乡规划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城市总体规划”共分为8个专题,本次教学案例为专题一“从城市规划到景观设计概述”,4课时共180分钟,使用的教材是《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指导》[2],学生对象是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城市学院城市规划专业2010级AB班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1)了解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建筑设计等专业分工;(2)掌握城市规划中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各自任务;(3)城市总体规划的成果要求。
教材仅对上述第2点的局部和第3点做了文字讲述,这对于需要以规划设计图纸为重要成果的专业学习还相距甚远。基于此,开展三个教学内容和目的均需补充大量的规划设计案例。通过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规划设计现实案例,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从城市规划到景观设计”属于不同专业不同分工,促使专业课学习的“知己知彼”;更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城市规划”的框架及其成果,明确“框架”就能“明白地学”,用目标成果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
教学过程如下:教师用一组工程项目图纸进行课程导入:对项目基地区位分析、现状分析、规划、设计,甚至施工工艺及流程,竣工状况等都是用图纸表达出来的,可见“图纸”是规划设计师最为重要的表达成果。“城市总体规划”的第一次课,请同学们基于已学过的相关知识,辨认所浏览的所有图纸,这些图纸的内容及其图名是什么?其中哪些可能是“城市总体规划”所含图纸?在5分钟左右图纸浏览的过程中,学生们说得最多的是“总平面图”以及更多的不确定。教师此时就可以给出本次课主要解决的问题:(1)了解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建筑设计等专业分工;(2)掌握城市规划中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各自任务;(3)城市总体规划的成果要求。通过对浏览的几十张图纸一一分类和确定图纸名称,进而解释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建筑设计的专业分工和专业知识体系之间的差异与联系。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引入三套完整的工程实践案例,详细讲解方案之后,分别总结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规划内容与图纸文本要求,并提出问题:这些规划项目应该由哪些单位承接?经过短暂思考后,有学生回答是“规划局”。教师随之讲解了“规划局”的工作内容主要是立项和审批,进而扩充“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各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市级城市设计研究院”等单位是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一般被委托单位,建O单位则是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主要承担者,以及各种规划设计工作现行的收益标准。教师留下三个问题,给学生10分钟时间阅读教材第一章,之后与学生一起对问题展开讨论。以“曲靖市总体规划”案例的讲解使学生明确城市总体规划的成果,以“昆明总体规划用地类型布局”为案例,凸显总体规划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最后,教师带着学生回顾并总结本次课的三项主要内容及扩展,布置了一套规划临摹作业,并给出了该门课所有作业要求和完成时间,并对作业训练的目的给以明确的说明。
三、案例分析
1.案例贴切且丰富。贯穿该课程的案例主要有昆明市总体规划、曲靖市总体规划、济南长清大学园控制性详细规划、浙江瑞安经济开发区用地规划与控制性详细规划、温州市泊岙山庄建筑与景观设计等,这些案例覆盖了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能比较清楚地说明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建筑设计等专业分工,能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自己专业的目标,理解本门课程的学习和应用目标。
2.巧妙设问激发学生探知兴趣。在学生模棱两可、似懂非懂之处进行提问,可以使学生增强注意力;对实践工作相关事宜提问,激发学生对专业工作的好奇和向往,如做昆明呈贡新区总体规划如何收费、做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新校区景观设计收费标准、做高档居住小区景观设计收费等;或是各种项目承接单位是哪些等。从教学反馈看,这些问题能有效激发学生对专业工作的向往,从而能大大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的这些提问和解答也有利于学生了解本行业,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就业方向。
3.善用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教材是教学的辅助工具,是学生对该门专业课入门的一个工具。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基于教材且高于教材。教师通过设问,让学生阅读教材,再通过引入丰富的案例,让学生在教材的基础上得以更好地拓展知识面,课堂不仅凸显了教材的辅助作用,而且也可以引导学生活学活用。
4.重视实践经历融入教学。工科的大学教师应该是理论的研究者和传道者,更应该是实践的践行者。该课的教学中,教师穿引的例子还有昆明新机场规划与景观设计、住区规划等项目,这些项目都是教师的实践之作,其真实的感受和专业思考逻辑是很有感染力的。
5.重视严明课堂纪律和作业梯度。教师在课堂时间即将结束之际,提出了课堂纪律要求,如考勤纪律为:每次上课铃响起不点名,而是清点上课人数,缺席的学生由班长在下课之前提交名单;课堂提问:每次上课对上一次课的内容进行提问,促使学生经常温故知新,培养好的学习习惯。考勤和课堂提问占综合成绩评定的20%,方案实践作业占40%,理论考试占40%。给出了方案实践作业要求,包括规划套图临摹、用地类型规划、某城市某新区总体规划共三次规划实践作业,难度与培养的专业能力均呈梯度上升,教师针对每次作业的训练目的也给出了明确说明。
当前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都比较注重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水平,不仅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居住感受,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开发企业的品牌形象。所以,优化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对于居住者和开发商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
1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优化策略分析
1.1完善园林景观的功能性设计
现代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往往存在误区,即过于追求小区环境表面形式上的光鲜亮丽,而忽略了园林景观设计核心:小区景观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当前,现代住宅小区的开发通常会将园林景观设计进行单独立项,设计人员需在项目成立之初,介入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有利于设计人员根据小区地貌、地形以及各种植被资源,合理规划设置小区园林景观的绿化功能、人车分流功能、休闲娱乐功能等方面。在小区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须始终将景观的功能性与实用性放在第一位,将优化居民的生活出行作为设计的最终目的。
1.2坚持“以人为本”
现代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需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设计人员应充分考虑居民与小区环境的和谐统一关系,尊重居民的生活习惯与行为模式,让居民在实际居住过程中充满愉悦感和归属感。例如,现代生活工作节奏不断加快,高节奏的工作使人感到紧张和压力,希望有个能放松心情、恢复体力、舒适健康的环境,有一种“回归自然”,“还璞归真”的内在需要。因而设计者在设计小区园林景观时,可将小区内环境设计得更贴近大自然,并适当增加小区环境色调的明亮性与多样性,注重小区内软景与硬景搭配的协调性,若条件允许可尽量选择种植带有清新香气的树木花卉。以此带给居民更加舒适、愉悦地居住体验。
1.3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的融入
在现代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应融入当地的风土人情与历史文化,尽可能地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居住环境。例如,苏州地区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的设计,可依托于历史悠久江南建筑文化。苏杭自古就有“江南水乡”之称,苏州在中国文化历史中更是占据着重要地位。因而苏州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多利用小桥流水,亭台楼榭营造中国式的且具有苏州特色的古典韵味。同时,设计中可将与苏州地区相关文化名人或诗文歌赋,雕刻或镶嵌于小区内的石桥、假山、匾额、庭院等各处,以此凸显苏州地区悠久的文化历史氛围。
1.4遵循生态设计的原则
人和自然生态的和谐相处,是现代住宅园林景观设计需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在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需贯彻绿色生态设计理念,营造和谐家园。设计人员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可通过对原材料的回收再利用或是节约使用,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设计人员可根据小区园林景观的建设的实际情况,在设计细节上体现生态设计理念。例如,垃圾的回收、雨水的回收、环保材料的使用、噪音的控制、节能的使用等等。同时,植物的栽种除了注重美观性以外,还要注意适树适地的方法,考虑其和小区风格是否吻合,再充分结合当地的季节性和多样性进行设置。不仅提升了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的设计水平,同时提升了资源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居民的生活成本与开发企业的设计成本。
2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某市规划建设一个高档住宅小区项目,小区规划定位为英式花园住宅小区。其小区园林景观设计要求个性鲜明,中西融合,即在凸显英式花园定位的同时巧妙地融入东方风格。针对项目的规划定位,该英式花园住宅小区景观设计方案,可将具有古典英伦文化氛围和英式花园形态的景观元素融入整区景观的营造,通过设计中对雕塑、喷泉、廊道、灯光、构筑物和其它小品运用而体现。不同组团以英国著名的文人及思想家名字命名,同时这些空间与周围的建筑有着相同的设计元素。本土元素与东方文化的融合,可借用亭、廊、花架、平台、假山等建筑小品,融入中国古典园林建筑风格。本设计力求营造出一个真正适宜居住,并且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及艺术美感的高品质生活环境。
3结语
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优化,需尊重现代住宅小区住户的生活习惯,营造和谐安逸的居住环境,融入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遵循环保节约的原则,合理配置小区的绿化。同时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还需与时俱进,顺应时展的潮流,不断更新并主动创新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
作者:李慧颖 单位:青岛中景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当前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都比较注重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水平,不仅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居住感受,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开发企业的品牌形象。所以,优化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对于居住者和开发商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
1 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优化策略分析
1.1 完善园林景观的功能性设计
现代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往往存在误区,即过于追求小区环境表面形式上的光鲜亮丽,而忽略了园林景观设计核心:小区景观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当前,现代住宅小区的开发通常会将园林景观设计进行单独立项,设计人员需在项目成立之初,介入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有利于设计人员根据小区地貌、地形以及各种植被资源,合理规划设置小区园林景观的绿化功能、人车分流功能、休闲娱乐功能等方面。在小区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须始终将景观的功能性与实用性放在第一位,将优化居民的生活出行作为设计的最终目的。
1.2 坚持“以人为本”
现代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需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设计人员应充分考虑居民与小区环境的和谐统一关系,尊重居民的生活习惯与行为模式,让居民在实际居住过程中充满愉悦感和归属感。例如,现代生活工作节奏不断加快,高节奏的工作使人感到紧张和压力,希望有个能放松心情、恢复体力、舒适健康的环境,有一种“回归自然”,“还璞归真”的内在需要。因而设计者在设计小区园林景观时,可将小区内环境设计得更贴近大自然,并适当增加小区环境色调的明亮性与多样性,注重小区内软景与硬景搭配的协调性,若条件允许可尽量选择种植带有清新香气的树木花卉。以此带给居民更加舒适、愉悦地居住体验。
1.3 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的融入
在现代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应融入当地的风土人情与历史文化,尽可能地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居住环境。例如,苏州地区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的设计,可依托于历史悠久江南建筑文化。苏杭自古就有“江南水乡”之称,苏州在中国文化历史中更是占据着重要地位。因而苏州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多利用小桥流水,亭台楼榭营造中国式的且具有苏州特色的古典韵味。同时,设计中可将与苏州地区相关文化名人或诗文歌赋,雕刻或镶嵌于小区内的石桥、假山、匾额、庭院等各处,以此凸显苏州地区悠久的文化历史氛围。
1.4 遵循生态设计的原则
人和自然生态的和谐相处,是现代住宅园林景观设计需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在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需贯彻绿色生态设计理念,营造和谐家园。设计人员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可通过对原材料的回收再利用或是节约使用,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设计人员可根据小区园林景观的建设的实际情况,在设计细节上体现生态设计理念。例如,垃圾的回收、雨水的回收、环保材料的使用、噪音的控制、节能的使用等等。同时,植物的栽种除了注重美观性以外,还要注意适树适地的方法,考虑其和小区风格是否吻合,再充分结合当地的季节性和多样性进行设置。不仅提升了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的设计水平,同时提升了资源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居民的生活成本与开发企业的设计成本。
2 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某市规划建设一个高档住宅小区项目,小区规划定位为英式花园住宅小区。其小区园林景观设计要求个性鲜明,中西融合,即在凸显英式花园定位的同时巧妙地融入东方风格。
针对项目的规划定位,该英式花园住宅小区景观设计方案,可将具有古典英伦文化氛围和英式花园形态的景观元素融入整区景观的营造,通过设计中对雕塑、喷泉、廊道、灯光、构筑物和其它小品运用而体现。不同组团以英国著名的文人及思想家名字命名,同时这些空间与周围的建筑有着相同的设计元素。本土元素与东方文化的融合,可借用亭、廊、花架、平台、假山等建筑小品,融入中国古典园林建筑风格。本设计力求营造出一个真正适宜居住,并且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及艺术美感的高品质生活环境。
3 结语
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优化,需尊重现代住宅小区住户的生活习惯,营造和谐安逸的居住环境,融入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遵循环保节约的原则,合理配置小区的绿化。同时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还需与时俱进,顺应时展的潮流,不断更新并主动创新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
0前言
城市滨河道路的空间景观设计,一直是近年来的热点。城市滨河道路是指现代城市范围内水域与陆地相接的一定范围内的道路,由于有自然景观的优势,道路沿岸为城市提供了良好的景观空间。
1、案例分析―以丰收路一期为例
1.1丰收路一期现状
南闸街位于处江阴南郊,地处美丽富饶的太湖平原,南闸街道是一个生态宜居的花园。
南闸街道丰收路现状:
(1)丰收路南侧,滨河绿带,宽16-18 M,长420M,面积7140M2;
(2)道路路缘绿化退化,泥土;
(3)道路入口节点无景可观;
滨海绿化“脏、乱、差”,设施残破,环境恶劣,多处地段已成垃圾场。
1.2丰收路一期设计目标
设计的总体目标为:安全性、协调性、服务性、生态性;沿用丰收路东段的整体思路,并根据现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革。设计特色为:一条人行路贯穿绿化带中,原有的绿化灌木得到保留,整体采用流线型与直线型相结合的模式,营造出一种和谐之美。在设计中,注重两岸的水系景观,保持视线通透,同时注重活动场地的私密性与安全性;活动场地设置小组团以观花、芳香植物为主。品种主要为:黄山栾树、乌桕、桂花、杨梅、山茶、樱花、紫薇、垂丝海棠、红叶李、碧桃、红枫、梅花等。为了与原有风格相匹配,建议使用塑木栏杆,塑木栏杆可以与自然融为一体,它具有木材的自然外观、质感,比木材尺寸稳定性好;免维护、使用时间长。
1.3丰收路一期设计的独特点
(1)平面布局:设计根据周边道路和用地情况,以草坪为基调,春夏秋开花的宿根花卉和整形灌木为主调,形成开阔的视觉空间。同时,结合小乔木和树姿优美的大乔木树木组合,有规律的变化,点缀在开阔的视觉中,形成标识性的、富有含义的景观视觉点。通过景观视觉点的交替组合,形成丰富的层次变化,减少因道路枯燥乏味的景观,造成视觉疲劳的现象。
(2)里面布局:沿边界外侧种植大乔木中间为小乔木和花灌木,前景为草坪和宿根花卉。
(3)空间布局:根据植被开花和变叶时间和色彩特点,精心配置植物,做到三季有花、四季有绿。其中,春季开花为景观主调,秋季变叶为景观主调,冬季有绿为景观主调。
2、案例分析―以丰收路二期为例
1.1存在问题与解决措施
丰收路二期滨河绿化景观位于丰收路一期东侧,总面积约为5000 M2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措施主要有一下几点:
水质:河道浑浊,水质变差,严重影响周边环境。原有河道绿化工程已经被废弃;建议梳理河道,清理垃圾,提升水质,修复河道绿化。
景墙:原有景墙设计复杂,与现有环境不符,在整个滨河绿带中比较突兀;建议直接拆除。
广场:现有广场地面、墙面的面层破损严重且修复困难;建议改造重建。
亲水平台:分布散、面积小,存在安全隐患;建议拆除整合。
张拉膜广场:广场面积较大,地砖破损严重,难以修复;建议更换广场面层,张拉膜清晰修复。
景石:景石数量不够,可再利用,增加景观效果,丰富层次效果。
廊架:原有廊架缺少沟通园路,体量较小;建议重新设计。
绿化:现状杂草丛生,树木枯萎,垃圾堆砌;建议重新设计,整理地形,植树中华。
庭院灯:种类较多且损坏严重;建议沿用一期庭院灯。
1.2丰收路二期设计目标
丰收路的滨河景观在逐步发展,二期的目标就是将滨河景观带继续延伸,并根据道路现状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创新提升,营造出一种生态美、视觉美、心境美的画面,为生态宜居的南闸添上灿烂的一笔。
1.3丰收路二期设计的独特点
依然延续一期景观的铺地风格,园路以荷兰砖为主,广场充分运用花岗岩的色彩、肌理,设计丰富的形态图案,统一于对比相结合,产生明快的韵律感。不同材质的块石,道路质感的对比,给行人鲜明的节奏感。在区域划分上,主要分为绿荫休闲区、活动健身区、悠然自乐区三大区域模块,迎合了不同群众的需求。
3、从丰收路改造分析景观区域功能划分
3.1有关功能分区的定义:
滨江景观带功能分区,就是将各功能部分的特性与其他部分的关系进行更加深入细致、合理有效的布局。对于功能分区,往往是依据动静、公共与私密、开放与封闭三个原则来进行分区。换句话说,就是利用大的景观环境条件,去完整的了解其环境范围内对于人产生的相互作用的特定区域,这也是人和环境协调的一个焦点。由此,滨河景观的功能分区是充满无尽的生动性与灵活性,还存在无尽的不确定因素也。功能的分区意味着人和环境的一个契合性的焦点,它还是一个景观组成中重要的设计环节。
3.2现代滨河景观设计功能分区存在的问题:
在经济快速发展下,人们的社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生活得到逐步的提高,对于环境的要求也在逐步的提高,对于滨河景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关注,不过有些滨河景观的改造是在盲目的状态和片面的视觉效应下进行的,未考虑周边环境的适应性和适用对象的选择性。即使有的找到了适用对象,但是还是缺乏功能划分的认识,功能多样性没有得到体现;对于使用对象上,也没有认真的分清各个年龄阶段层次的不同需求;对于活动区域内来说,难以分辨高层次与普通使用、高科技与普通设施上的运用。最后造成了景点与景点的脱节,与人的活动行为不一致,景观不协调,造成最后的整个景观的不合理性。
3.3以“人”的角度分析滨河景观功能分区:
人们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城市的居住者是景观的观赏者,基于滨河景观用人的理性角度进行功能合理的分区,作为一个完美的设计人员,目的就是给城市居民创造一个休闲、游玩的场所,在设计过程中间,我们必须要合理的利用功能分区的动静、公私、开闭原则进行切合实际的对景区进行分区,将人与环境的尺度与比例调节到最佳的状态,利用小空间将将滨河景观划分,这样就可以让景观出现一种大众的、客观的性质,而且又不失压抑与混沌。所以,滨河景观的触发角度就是使用者,也就是从人的角度去划分功能区域的。
5、结论
城市滨河区域越来越多的成为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在这样的大环境趋势下,城市滨河空间的建设和利用对于城市的再生将起到重要的作用,这样的景观再生不是单纯的重建,而是在不同城市的不同历史和文化背景下展开的,根植于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是设计的重要前提。在尊重文化的基础上,设计还必须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强调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让设计回归本源,回归自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