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财务会计要求模板(10篇)

时间:2023-06-19 16:22:2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财务会计要求,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财务会计要求

篇1

1 引言

在新时代,互联网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环境和业务性质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会计人员不仅要像传统的工作人员一样掌握深厚的会计基础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能,另外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关系到企业的决策的正确性,因此,在会计工作中还应当懂得如何有效的过滤会计信息,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同时要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对企业的财务机密保管,防止竞争对手的窃取。在国际贸易频繁,财务工作的更加细化的情况下,财务会计人员还要懂得国际上通行的财务会计、审计等知识,具备一定的经济法律知识,以提高工作的水平。

2 新经济时代对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的冲击

2.1 对会计对象的冲击

在新经济条件下,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不只是关心企业过去的价值增值运动的数量方面,大多数信息使用者由于决策的需要,同样关注企业现在和未来的价值增值运动的数量方面。这一点,随着新经济的到来,将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因此,会计对象有必要从过去的价值增值运动扩展到预期的价值运动。会计对象的扩大,已经表现在会计既可以提供历史信息,又提供预测未来信息。在新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会计、社会责任会计、资本成本会计和财务预算等方面的信息,将被列入财务报告的范围,因此,会计对象的内容也在不断的丰富与发展。

2.2 对会计职能的冲击

新经济时代,会计的职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由原本的反映和控制工作扩展到反映、控制、预测三方面上,需要注意的是,这三者职能是相辅相成的。反映就是对过去的工作的总结,控制就是保证会计目标的实现,预测就是在过去的基础上,对未来的预测。而企业的决策水平也主要取决于财务会计相应的信息的反应上,不仅包括财务信息,还包括非财务信息,由此可见,财务会计的基本职能拓展为反映、控制和预测。

2.3 对会计计量的冲击。

会计计量历来是会计的核心。传统会计计量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计量模式。但是,金融的不断创新,以及无形资产在新经济时代企业价值创造的核心地位,都对传统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产生巨大冲击。由于西方金融市场行情波动日益激烈,变幻莫测,表外融资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蕴含极大的风险,误导市场参与者,乃至使投资者或债权人遭受得大损失。因此,历史成本属性根本无法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计量。公允值属性成为计量衍生金融工具的理想选择,甚至是唯一选择。

2.4 对财务报告的冲击。

新经济环境对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冲击,最终都会反映到财务报告上来。传统财务会计由于确认标准和计量困难的限制,将许多决策者有用的信息都排除在会计系统之外,比如对自创无形资产基本上不确认和计量,对力资源不确认和计量,造成财务报告信息数量上的不完整;从本质上看,财务报告的信息相关性、及时性也面临着挑战。财务报告要适应新经济时代“快”的要求,改革传统信息加工和报告形式,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网络技术,使会计信息系统更加灵敏、准确、及时。

3 新经济时代财务会计人员提高工作水平质量的措施

3.1 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坚持与时俱进

传统的会计制度较大程度的限制了财务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留给财务人员的选择和判断的空间过于狭窄。而在大多数企业中选择财务人员的时候,都偏于选择一些具有工作经验的工作者。财务人员多注重现有的财务业务知识的钻研,注重财务处理技巧的积累。在新经济时代,财务主体和信息处理的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财务人员只单纯的掌握财务知识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国际贸易和网络经济等多方面的知识。随着现代企业的业务范围的扩大,新型的经济组织形式层出不穷,这就需要财务工作人员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接受各种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的培训,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3.2 要有创新意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传统会计下,会计账目和报表基本都是确定的,在新经济下,网络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正向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各个层次渗透,分析经济情况、有效控制资源、参与经济决策、防范经营风险和预测经济前景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财会人员要摒弃那种只讲核算,不讲管理的思维模式,也不能只按经营管理层的要求被动提供会计信息,而是要有创新意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利用自己熟悉财会专业知识的优势,从专业的角度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有效信息。

3.3 要重视对新经济下会计理论的探讨。

面对新经济下企业财会环境的变化,如对会计假设的影响,财会人员应从理论上进行深入研究,并积极关注国内外学者在新经济对企业财务会计影响的研究,特别是要借鉴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探讨。财会人员只有拥有深厚的财务会计理论知识,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灵活运用。

3.4 要培养自己敏锐的洞察能力,发现与解决会计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

在网络时代下,对财会人员的要求不是获取信息的能力,而是对信息的整理、分析及快速做出反应的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财会人员的职能将会越来越广。除了传统的记账以外,还包括对企业生产成本的控制、营运资本的管理、风险控制与核算、战略投资的策划、财务报表的分析与预测、前瞻性信息的提供等。这些都要求财会人员具备较强的分析、判断、选择和决策的能力。为培养自己敏锐的洞察能力,财会人员要加强学习、注重提高理论素养,不断吸取新知识,掌握新情况,保证既有坚实的会计理论基础,又有熟练的会计实践能力。

4 结语

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会计学界应当积极的迎接挑战,及时的研究解决新经济时代带来的问题,推进会计的变革与发展,这样才能够适应新时代的经济环境,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作为财务会计工作人员,除了要牢固的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的探索新知,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法律和国际贸易知识等,以有效的面对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篇2

对于存货计价方法的选取来说,由于现在的物价基本处于持续上涨阶段,所以发出存货的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只有这样才会使发出存货的价值就低于市场价值,产品销售成本偏低,而期末存货成本偏高,符合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对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取,若企业选用加速折旧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则可使企业在固定资产使用的前几年多提折旧,从而减少利润,又可使投入的资金尽早收回,体现了谨慎性的要求;对于无形资产确认和计量,由于无形资产可以在较长时期内为企业提供经济效益,但所提供的未来经济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一特征决定了对无形资产计价应遵循谨慎性原则。

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比如,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等金融资产,企业应当在期末对各项金融资产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当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高于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时,应对该金融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企业应在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减值损失应先抵减分摊至资产组或资产组中商誉的账面价值,剩余的应再根据资产组或资产组合中除商誉之外的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所占比重,按比例抵减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

谨慎性在财务会计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资产和利润难以达到客观性要求

实际成本计价下,发出存货的成本按什么价格计价,是采用先进先出法还是加权平均法。企业做出的任何一种选择,都会使当期利润偏高或偏低;固定资产采用快速折旧法还是采用直线折旧法,也会影响到当期利润偏高或偏低;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和比例由企业自定。诸如以上情况,都会由于选择性较强而出现不同的结果,形成资产价值和利润不实的情况。

·较强的倾向性导致后期利润的不稳健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使得当期利润计算偏低,期末存货价值减少,会导致以后期间销售成本偏低,从而使利润反弹。对于期末存货占资产比重较大的企业(如房地产开发公司)来说,这不失为操纵利润的手段。由此,企业可能在某一会计年度注销巨额呆滞存货,计提巨额存货跌价准备,实现对存货成本的巨额冲销,然后次年就可以顺利实现数额可观的净利润。这种盈余管理只需对期末存货可变现净值作过低估计,而无需在次年度大量冲回减值准备即可实现,因而具有更强的隐蔽性。

·实务操作中极大的主观臆断性

对于接受捐赠的资产,在无取得发票账单和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情况下,《制度》规定:“按该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作为入账价值。”这里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怎样计算确定,未来现金流量计算多少,折现率选用多大,都需要看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高低。由于谨慎性原则具有主观臆断和不可验证性,致使该原则易被滥用,从而极大地破坏了会计信息的宏观性,使会计信息失去可靠性,而为不同企业、不同经营者用于不同目的,为企业经营者调节年度损益,均衡股利分配甚至逃避税款大开方便之门。

正确运用谨慎性要求的几点建议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看到,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规范体系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但鉴于我国会计实务的现状,正确运用谨慎性原则成为当前贯彻实施新的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关键因素。

·谨慎性原则的相关条款应当具有可操作性

从我国现有会计规范看,有些体现谨慎性原则的具体方法操作性是比较强的,如后进先出法、加速折旧的方法等。但企业会计制度中关于资产发生减值的判断标准不够明确,特别是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作为决定资产减值准备数额决定因素的“可变现净值”的确定较为困难,这为企业利用谨慎性原则进行操纵留下了一定的空间。因此,必须就“可变现净值”的确定问题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标准,以指导企业的会计实践。

·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的必要性

任何会计原则、会计方法在会计实务中的贯彻和运用都离不开会计行为的主体——会计人员。鉴于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可选择性”的范围日益扩大,尤其是如何保证会计人员在应用谨慎性原则时把握好“度”,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提高职业判断能力,使其能够准确把握谨慎性原则的实质,在对不确定性的事项进行估计和判断时,力求客观和公正,避免主观随意性。

·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与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的有机结合

篇3

建立新型的财务会计管理模式的核心,是保持财务会计的独立性。财会的独立性要依靠财会管理模式的改革来保证,要使财务会计从体制上、经济上、人事上等与所服务的会计主体相脱离。以行业、部门为依托组织独立的财会组织,并最终实现国民经济管理部门领导的、统一独立的会计组织和一杆子插到底的财会工作管理模式。

1、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现状

目前,多数单位的会计制度是在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下以财税体系为中心而设立的,其工作重点是对经济活动进行事后反映――记帐、核算、编制财务报告。会计人员埋头于大量的会计基础工作,预测分析少,甚至没有条件和机会进行预测分析,往往造成所提供的数据资料不及时、完整、缺乏准确性,致使单位的经济发展滞后。另一方面,会计人员往往由单位指派,会听领导话的会计就上岗,不会听领导话、坚持原则的会计很可能下岗。这样会计人员只顾跟随领导的意志

而丧失原则性与法制观念;会计人员的开拓精神也受到了限制,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难以有效发挥。因此,伴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与不断完善,这种单纯的“记帐型”会计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

2、明确职能,深化改革

财务会计管理部门的职能是对单位的整体财务活动负责,包括资本金的保全制度,财产物资的保值、增值,水利建设投资的监督检查,水费成本的测算与控制,财务报告的分析,多种经营项目投资的预测分析以及制定决策计划和管理等。控制单位资金流动,提供会计信息,共同提高经济效益。其职能可具体分为财会会计与管理会计两个方面,它们的主要区别:

(1)在服务对象上,财务会计侧重于为单位外部提供所需信息,如:财政、税务、金融、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所需资料,而管理会计侧重于为单位内部提供(2)、从工作时效上:财务会计侧重反映单位已发生的经济活动,着眼于资金运动轨迹的“描述”。而管理会计侧重于规划和控制单位当前和未来的经济活动,着眼于资金运动的“引导”。

(3)在核算依据上:财务会计必须遵守国家会计总则的会计制度,管理会计只遵循为管理服务的原则。

(4)在会计主体上,财务会计只反映整个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管理会计不仅注重整体,更兼顾各责任单位的经营情况。

(5)在会计程序和方法上:财务会计必须执行固定的会计循环程序,采用同一种方法。管理会计则没有固定的工作程序,可根据工作的规律结合单位实际自行设计,方法灵活多样。

(6)在信息特征及精度上:财务会计具有传统的格式,数字必须精确,报表对外公开发表,并负有法律责任。根据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职能以及当前财务会计管理中的现状问题。本人认为应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改革。

(1)加快实现财务会计管理由“记帐型”向“管理型”转变,购建财务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平台。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者共同构成会计信息系统,前者进行事后核算,按传统的会计方法最终做出财务报告:后者需对经济事项进行事前预测,分析最终做出正确的决策依据,在实现两者统一的前提下进行经济活动。

(2)全面实行会计委派制,由委派机构进行统一领导和管理。由于被委派的会计人员与单位领导之间没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能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实事求是地处理会计事务,可以有效地监督和管理单位的各项资金运动,提高经济效益,调动会计人员依法理财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维护财经纪律,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减少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的行为发生,促进反腐倡廉,保障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同时为开辟良好的管理环境和投资环境发挥积极的作用。实行会计委派制要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实行持证上岗制度,被委派的会计人员首先要符合《会计法》规定的条件,必须有从业资格证书,然后由委派机构经过认真细致的考核确认发上岗证(委派证)。定期报告制度,规定被委派的会计人员每半年向委派单位报告所在单位的国有资产营运和财务收支变化情况,有重大问题及时报告。业绩考核制度,委派单位对被委派的会计进行定期考核。考核分为优秀、称职、不称职。考核结论记入档案,作为续聘、解聘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定述职制度,被委派的会计年末要进行一次述职,详细报告其工作情况。定期轮换制度,委派单位可根据工作情况结合考核结果进行定期轮换。

篇4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对企业会计工作要求也越来越要,而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活动,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会计职能重心也在不断变化,以往,会计职能主要是反映和监督,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里,企业会计职能也逐渐朝着管理与服务方面发展,传统的财务会计已经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了。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已成为必然,企业应当重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结合,把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在一起更好地运用到企业会计管理中,从而更好发挥会计作用,推动企业的良性发展。

一、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意义

所谓的财务会计就是对企业已经完成的资金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最终形成能够反映企财务信息的财务报表。财务会计是现代企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一系列的会计程序,向企业提供科学、合理的财务会计信息,从而企业带来好的经济效益。而管理会计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对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进行整理、加工,提高财务会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从而确保企业经济效益。财务会计与管理管理作为会计学科的分支,其在企业管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企业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保障。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会计职能也在发生变化,新形势下,传统的财务会计已经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而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如果企业一味强调财务会计,而管理会计的作用,使得就会造成企业会计职能的失衡,影响企业自身的发展。现代企业会计体系中,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有着其必然性,是企业会计作用有效、全面发挥的关键,只有促进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才能确保财务会计信息质量,避免、以假乱真的现象发生,同时,通过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对财务会计信息进行整顿,可以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为企业提供科学的信息依据,从而确保会计作用的发挥,推动企业的更好发展。

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关系

1.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关联性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均属于会计学科,是现代会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最终目的都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同时,管理会计是根据财务会计信息来进行管理的,从某种程度上将,财务会计是管理会计工作开展的依据,而管理会计工作的好坏有关系到了财务会计质量,两者之间紧密相连。

2.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差异性

尽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均属于现代会计系统的一部分,但是两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首先,对会计人员的要去不同。财务会计的工作重点是反映企业财务信息,注重的是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要求财务会计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业务基础和财务会计操作能力,如账单的填写必须规范。同时,财务会计要求会计人员熟悉会计制度和法律知识,一切财务会计工作都必须按照会计制度和法律相关要求来执行;而管理会计只要求会计人员具备丰富的知识水平,能够满足管理会计工作的需要,能够熟练掌握统计学、计算机方面的内容;其次,信息质量特征不同。在财务会计工作中,需要按照会计原则来进行工作,财务跨级信息要求真实、真确,要求按照一定程序来进行会计工作,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较高;而管理会计工作中,信息处理工作更加灵活,受规章制度的约束力较小,会计工作人员结合管理会计方法对会计信息内容进行调整、选择、加工后输出信息,然后传递给管理者。

三、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策略

1.树立正确的会计思想观念

科学、合理、正确的会计思想观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前提。就目前来看,企业还没有认识到财务会计与管理管理融合的必要向,对会计职能的认识一直停留在经济业务的,没有认识到管理职能的重要性,从而制约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为了促进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企业应当树立正确的会计思想观念,要加强对财务会计以及管理管理的认识,要树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目标,从而有条不紊的进行会计工作,提高会计质量,发挥会计作用,推动企业的发展。

2.健全会计制度

制度是一切工作开展的依据和保障,对于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工作而言,没有健全的会计制度,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就难以顺利的融合。故此,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健全的会计制度,既要明确会计相关职责,明确财务人员的分工和权限,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能够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来进行管理,从而选出最优、科学的决策信息;同时又要完善会计监督制度,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进行全方位的监督,通过监督,确保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工作质量,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

3.加强会计人员的教育与培养

在会计职能不断变化的同时,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会计从业人员作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工作的主体,会计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高度直接影响到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而要想促进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就必须加强从业会计人员的教育与管理。首先,要加强从业会计人员的教育,提高从业会计人员整体素质;其次,要加强从业会计人员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认识,加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专业知识的教育,让他们了解最新的会计准则和规范,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水平。同时要加强从业会计人员业务技能的培训。另外,为了更好地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企业还应当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如物质激、精神激烈,给员工在生活上一些帮助,通过奖励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从而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来。

4.加大会计理论的研究

对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工作而言,它们作为现代会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工作他们,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都是按照会计理论来进行的,可以说会计理论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基础。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职能也在不断变化,加大会计理论的研究可以促进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快速融合。在现代社会里,增值会计模式的产生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创造了前提条件,在增值会计模式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目标以及服务对象都已确认,会计信息可以得到更好的共享。同时,在会计理论中,现金流动快计法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提供了科学的方法,使得企业的业绩评级和投资决策紧密的集合在一起,有助于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另外,随着会计理论研究的深入,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提供了技术保障,如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可以将财务会计系统与管理会计系统的数据进行共享,从而促进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由此可见,加大会计理论研究十分重要。

5.加大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认识

在新形势下,我国现代化的企业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进行融合已经成为时展的必然要求,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融合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在我国现阶段,由于企业对会计职能的认识不足,认为会计就是对企业的业务进行记录、报告,这种错误的认识是的会计的管理职能得不到有效的发挥,甚至还有许多企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分工协作。随着知识时代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现代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就必须认识到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加强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认识,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提高企业内部职员对财务会计以及管理财务的认识,从而将企业管理会计的职能充分的发挥出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6.设置独立部门负责管理会计工作

管理会计是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出来与财务会计并存,着重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而服务的一个会计分支,而管理会计又包括成本会计和管理控制系统两部分。以往,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职能都被企业财政部门所接管,容易造成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职能混乱,从而不利于企业会计职能的发展。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在财务会计与管理管理融合中,企业可以适当的将现有的财务管理与预算等职能从财政部门里计中分离出来,并设立独立的部门负责这些工作。通过单独设立管理会计部门,可以有效地避免财务管理与预算混乱,从而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完美的融合,并运用到企业生产经营中去,为企业带来好的经济效益。

7.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信息的共享

就当前企业管理工作来看,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的现象较为严重,由于各部门各自为政,使得信息难以共享,给会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难度,不利于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而在信息化时代里,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在信息技术的依托下,信息交流更加便捷,信息传播速度更加快速,在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中,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统一的信息化网络系统,一方面可以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保证会计工作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将各部门之间统一起来,促使企业会计信息的贡献,从而更好地促进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作者:谢悦 单位:长江师范学院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宋英楠,武铜.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J].现代商贸工业,2015,04:107-108.

[2]金璐迪.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J].商,2015,12:175.

[3]张雪岩.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发展问题[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2:102.

[4]孙英娜.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解析[J].品牌(下半月),2015,09:165+167.

[5]李晨斌,李晓敏.新形势下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探析[J].财会学习,2015,10:114.

[6]许滢滢.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J].财经界(学术版),2014,07:208.

[7]梁原.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探讨[J].新经济,2016,21:77.

篇5

对企业而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既是一场考验,同时也是一次机遇,而企业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更好地生存下去,就必须全面认识新会计准则,要处理好新会计准则与企业财务会计之间的关系,结合实际情况来开展企业财务会计工作。

一、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会计的影响分析

2007年一月一日起,新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中执行[1],新会计准则是在以往的会计准则的基础上进行梳理、调整以及修订,是传统会计准则的完善,是一种创新。由于新会计准则对传统的会计准则进行全面的修订和调整,必然会给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一)在财务信息披露方面的影响

对于企业而言,财务会计工作至关重要,通过财务会计,可以全面地反映企业经营状态,让企业全面掌握自身的财务信息。而财务信息披露是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企业财务信息披露也将受到巨大的影响。对于企业财务会计工作而言,财务会计信息必须是真实、完整、准确、及时的,只有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准确、及时性,才能更好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与财务状况,进而发挥信息披露的作用。然而在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财务会计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会计准则下,对企业财务会计披露内容也进行了优化[2]。新会计准则不仅要求披露少数股东的持股比例和表决权比例,同时也要求披露企业之间相互转移资金受到的限制等,对于企业而言,在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中,如果企业继续采用传统的会计准则,必然会造成成本预算与实际决策缺乏关联性,使得企业财务会计信息难以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与财务状况,从而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二)在财务会计人员方面的影响

在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中,财务会计人员能力的高低直接关乎到企业财务会计工作质量。而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企业财务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财务会计工作范围不断扩大,财务会计工作难度也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要求财务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必须结合时代背景以及新会计准则要求来完善和优化。在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中,企业财务会计人员不仅要考虑到财务会计相关政策以及会计评估方面的变更,同时也要注意到会计变更以及新会计准则方面的变化,如果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得不到补充和完善,势必会影响到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开展,从而不利于企业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例如,企业财务会计人员在进行报表附注的过程中,原有会计准则规定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附表以及会计报表附注,而新会计准则重新定义了财务报表,删除了财务情况说明书,只定义了三大报表及其功能,对于会计人员而言,如果没有考虑到财务会计政策以及会计评估方面的变更,必然会造成报表附注的不完整性,增加财务会计风险[3]。

(三)在企业资产重组方面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必然会带动许多企业的合并重组,两个不同或者多个不同的企业重组,必然会给重组后的财务会计工作带来难度。在财务会计工作中,账面价值是会计处理的主要内容,而新会计准则下,公允值的使用将受到限制,使得公允值的使用行为以及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更加规范,从而避免理论操纵现象的发生[4]。同时,在新会计准则下,充分考虑到了现阶段上市公司股权分配改革问题,新会计准则给公司股权价值的市场价格留下了较大的商榷空间,在这种情况下,为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对策

(一)注重财务会计的信息化建设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财务会计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种背景下,企业要想做好财务会计工作,加快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十分必要。信息化的财务会计工作方式能够提高会计工作效率,避免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发生。作为企业,应当重视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要加大投入,要积极转变工作思想与观念,深刻认识到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开展财务会计工作。

(二)加大财务会计人员的培养

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企业财务会计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企业要想确保财务会计信息质量,推动企业的更好发展,企业就必须结合新会计准则要求,加强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的培养。一方面,要加强企业财务会计人员对新会计准则的学习,提高对新会计准则的认识,强化财务会计人员能力的训练;另一方面也要讲相关责任落实到财务会计人员的身上,从而更好地规范他们的行为,促使全身心的投入到会计工作中去。

三、结语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给企业财务会计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面对机遇,企业要善于把握,面对挑战,企业同样要积极应对。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环境发生了重大转变,而企业要想做好财务会计工作,就必须结合新会计准则要求来强化财务会计人员的培训,要积极转变会计工作方式及观念,从而确保财务会计工作的有效、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张丹.新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的影响及对策探析[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79-80.

[2]吴自宏.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中国商贸,2014,(32):210-211.

篇6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以及我国加入WTO后财务会计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原有的类型多样的财务会计理论结构日益暴露出其弊端,不符合实践发展的需要。为了完善财务会计的理论建设,以便更好地指导我国的财会实践,那么,在我国建立统一的财务会计理论结构就成为一种必要。这种统一的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建立所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就其原因、意义、指导思想、应遵循的原则、逻辑起点、主要内容等方面作一初步探讨。

我国传统财务会计理论结构弊端

在我国的传统财务会计理论体系中存在四种不同类型的财务会计理论结构。下面分别就这四种类型的财务会计理论结构各自存在的弊端加以分析。

会计假设―基本原则―财务会计准则型规范结构。这种结构侧重考察财务会计现实系统运行和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强调客观环境对财务会计的制约作用,其结果是这种结构的三个理论要素在逻辑上不一致,前后不连贯,会计假设和基本原则难以指导准则型规范的制定,而准则型规范又主要从财务会计惯例中挑选出来。

财务会计目标―基本原则―财务会计准则型规范结构。这种结构把财务会计目标即财务报告的目标和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作为发展和制定财务会计原则和准则的最高层次概念,强调财务会计信息对决策的有用性,而往往忽视了财务会计现实系统运行和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其结果是这种结构中目标的形成缺乏强有力的制约机制,理论研究具有明显的实用主义倾向,对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揭示不够。

统一会计制度―财务会计方法、程序、任务及财务会计属性、本质、职能、对象型规范结构。这种结构服务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把财务会计理论理解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反映,亦属于需求导向型结构。与财务会计目标―基本原则―财务会计准则型规范结构相比,这种结构是宏观的,不是微观的。这种结构经实践证明,从统一会计制度中归纳、综合财务会计方法、程序、任务、属性、本质、职能和对象,是违背研究的逻辑顺序的。这种财务会计理论研究主要是说明性和解释性的,很难揭示财务会计现实系统运行和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财务会计基础理论―制度型规范并列结构。在德国、法国等实行制度型规范的国家,它们的财务会计规范主要来源于国家法律、规章和制度,其财务会计基础理论的研究受学术圈内观念的影响,主要引进了美、英等国的会计假设、基本原则、基本要素理论,采用演绎的方法孤立地进行研究,结果是财务会计基础理论与制度型规范既脱节又制约其发展。

此外,从整体上看,我国原有的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缺乏统一性,无法从总体上把握财务会计理论体系的归属,仍带有计划经济时期“条块分割”的色彩,是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会计理论建设不完善的一个表现。这同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财务会计国际化进程的要求不适应。因此,需要建立我国统一的财务会计理论结构。

建立我国统一财务会计理论结构

意义和指导思想

意义 建立财务会计理论结构,能够使我们从总体上把握财务会计理论体系的归属,明确财务会计理论体系同会计理论体系的关系,掌握财务会计理论体系本身应由哪些内容组成以及这些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形成财务会计学术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为深入探讨财务会计理论提供线索和启示,促进财务会计理论能够更好地指导财务会计实务。

指导思想 应当在充分甑别和借鉴各种财务会计理论结构观点的基础上探讨和建立我国统一财务会计理论结构。

应遵循的原则

整体性原则 由于财务会计理论结构是把各种财务会计理论按照一定逻辑关系所组成的有机整体,故需从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整体出发进行全面、系统的思考,促使各组成部分内容有着科学的定性、恰当的定位和明确的方向,以求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整体最佳。

结构性原则 该原则要求财务会计理论结构各组成部分必须按照其内在联系进行排序,各组成部分的联系应当具备一定的紧密度和稳定性,这样才能保证财务会计理论结构内部的整体性。

层次性原则 该原则要求财务会计理论结构各组成部分必须按照由高至低或由低至高的层次排列,以便形成垂直系统层次或横向水平系统层次,注意层次与整体、层次与层次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

动态性原则 由于财务会计理论结构是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对财务会计理论的理念总结,故动态性原则要求人们以发展的眼光研究财务会计理论的过去概貌、现在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变化规律。

逻辑性原则 该原则要求财务会计理论结构各组成部分应前呼后应、协调统一、首尾一贯、浑然一体,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

我国统一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建立统一的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离不开对其逻辑起点的选择。只有选择好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才能把其内容顺利地、合乎逻辑地展开,并使之得到充分的阐述。而且,财务会计理论结构正确与否及其对财会实践指导作用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逻辑起点选择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关于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理论界先后有“本质起点论”、“对象起点论”、“假设起点论”、“目标起点论”等多种构想。

财务会计理论研究的起点,应直接反映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反映财会领域中本质的、必然的内在联系,并成为整个财务会计理论结构体系中的最高层次和财会确认、计量、记录及报告的导向。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统一,才能充分发挥财会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显然,财会的本质作为一个纯粹理论性的范畴并不具备这样一些特性。在财会诸范畴中,只有财会目标才能具备上述特性。因为财会目标直接反映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并根据环境的变化作适当调整,它是财会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必须把财会目标作为财会理论研究的起点,才能建立比较完善的统一的财务会计理论结构。

我国统一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内容

我国统一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内容应包括基础理论层次和应用理论层次两个部分。它们有各自的研究任务和构成要素。

研究任务

就基础理论层次而言,主要研究和解决财务会计实践最一般、最本质的规律及原理。其既研究财务会计实践总体的一般规定性,即财务会计的定性、定职和定位,又研究财务会计诸要素的一般规定性,探讨财务会计理论体系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总结财务会计实践的原则和财务会计实践的前提,寻求其它学科对财务会计理论体系所提供的理论支持和方法支持。对财务会计理论发展趋势的预测等,也都是财务会计基础理论层次所要解决的问题。

就应用理论层次而言,主要研究和解决财务会计实践的具体操作对象、方法及报告与披露,最终形成财务会计的规范形式。财务会计的应用理论层次是以基础理论层次为指导,主要制定和实施各项财务会计实务规范。而财务会计实务规范贯穿于财务会计应用理论的全过程,它是引导和制约财务会计工作的标准,评价财务会计工作的依据,同时它又是引导财务会计工作朝特定方向发展的行为机制。

构成要素

基础理论层次的构成要素应包括:财务会计的社会环境理论;财务会计的目标理论;财务会计的定性、定职和定位理论;财务会计的行为主体理论;财务会计的要素理论;财务会计的方法理论;财务会计的循环理论;财务会计的假设和前提理论;财务会计的信息理论;财务会计的理论基础(如其它学科对财务会计的影响等)。

应用理论层次的构成要素应包括:财务会计的实务规范理论;财务会计实务规范的设计理论;财务会计的监督理论。

建立统一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重要问题

研究生产力、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同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关系,是我国构建统一财务会计理论结构时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这里,侧重探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同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关系。

生产力、生产关系要求财务会计理论结构与之相适应。如果现有的财务会计理论结构已经不利于财会实践的发展,违背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发展要求,那么,它就要被调整。而上层建筑则通过财务会计的法规体系对财务会计理论结构施加强制性的影响,并对财务会计目标提出要求,以保证各有关利害团体都能得到相关、可靠的会计信息,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生产力、生产关系决定财务会计的生产要素。如:构成财务会计平衡公式的三个要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都由现实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形成一定的生产方式。而财务会计的平衡公式恰好体现了某一会计主体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结合。因为,财务会计的平衡公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公式左边的资产代表了一个会计主体在某一日期的生产能力,既包括实物与非实物形态的资源,又包括人力资源,而公式右边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则代表一个会计主体在某一日期的资产权益,体现该会计主体的生产关系。

上述会计平衡公式反映了资产的存量,而揭示资产流量的平衡公式是:利润=收入-费用,这个公式揭示了会计对象中的利润、收入和费用三要素之间的关系,围绕着资产(生产能力)的增减变动及增减变动的结果而展开,费用说明资产即生产能力的投入量,收入体现资产即生产能力的产出量,利润则代表两者之间的差量。

而在现金流量表中,现金的流入量、流出量和净流量则是对资产的投入量、资产的产出量,以及投入量与产出量两者之间的差量按收付实现制确认的结果。

可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资产负债表揭示的内容,具体体现为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生产力在一定时期的增减变动及增减变动的结果通过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加以揭示。财务会计理论及其方法需满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要求,并随之发展而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各种财务会计理论的产生,诸如各种资产的计价理论、人力资源理论、会计人员的素质理论、管理体制理论等;生产关系的发展形成各种权益理论,诸如业论、企业论、企业主体论、剩余权益论、基金论等。由于构建会计平衡公式的出发点不同,导致各种权益理论下会计平衡公式两边所包括的内容不同,因此,不同权益理论下的会计平衡公式体现了不同的生产关系。总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导致了各种财务会计理论、权益理论的出现,从而导致原有的财务会计理论结构进行调整,以适应其发展要求。

参考资料:

1.葛家澍,中级财务会计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篇7

如今,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各种科技力量融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其对于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影响同样毋庸置疑。因此,现代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也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适应和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一、现代企业财务会计的现状

1.财务会计信息更新速度慢。如今,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企业会计信息更新速度也瞬息万变,然而,我国大部分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更新速度却不及时,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从会计分期假设的定期报告方式来看,其已无法满足新形式的发展需要,会计信息内容无法及时提供,时效性较差。此外在历史成本计量方法上也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无法满足使用者的各种需要。

2.财务会计信息缺少可比性。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缺少可比性严重影响到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从目前来看,我国大部分企业的财务会计核算仍然使用的是传统的货币单位计量模式,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也是在货币计量假设上进行的,造成了各种问题的产生,对于前后期财务信息比较十分不利。此外,在财务会计政策的选择方面也存在欠缺,不利于各企业之间进行财务会计信息的横向比较。

3.财务会计知识掌握不足。根据现代企业的发展需求,对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的能力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各企业陆续实现了财会信息化管理,这就要求财务人员不仅要掌握专业的会计知识,还必须具备信息专业化水平。然而,目前我国财务会计人员的信息专业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其对于会计信息的理解还不够全面。另一方面,由于我国财务会计报告的模式大都是通用的,但会计信息却是多元化的,所以容易出现财务报告参差不齐的现象。

二、现代企业财务会计的发展趋势

1.财务会计人员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步入信息化时代以来,针对企业财务会计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企业财务核算方面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求其必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拥有预测和决策的基本理论,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有效发挥财务会计人员的职责能力,使企业真正拥有复合型的财务会计人才,实现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发展。

2.财务会计工作呈现出创新发展的趋势。企业财务会计工作需要创新,财务信息的分析整理能力需要加强。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企业只有创新发展才能符合时展需要,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同样如此。财务核算方法和财务分析方法等都需要不断创新才能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各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离不开财务会计工作,因此企业财务会计人员必须认真履行职责,及时准确地对财务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形成完整的企业财务报告,确保企业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

3.财务会计手段呈现出信息化和现代化发展的趋势。目前,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科技在各个领域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推动了我国传统财务会计向现代财务会计的发展。企业的财务会计手段已逐步向会计信息化方向发展,未来的会计信息处理方式将更加自动化,使用的会计手段也将更加现代化。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会计信息化的实现,充分发挥现代化会计手段来完成会计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更好地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要将财务会计与现代信息化手段有机结合,打造符合时展需求的现代化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另外,企业还必须从大局出发,在接纳新的会计核算方法的同时,也要发挥传统财务会计核算方法的作用,按照时展需求建立起真正科学有效的财务会计核算方法,满足财务会计工作及时准确的要求。

4.财务会计操作流程呈现出简化发展的趋势。现代企业财务会计工作需要注意效率的要求,因此必须逐渐简化财务会计的操作流程,同时还要确保满足财务会计信息的及时准确要求。财务会计中应用信息技术后,财务会计人员必须全面掌握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内容,从而快速地进行数据信息处理,核算相关数据,为企业最终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服务。

5.财务会计计量模式呈现出改进发展的趋势。首先,对于企业财务会计报表的附注内容要进一步加强。目前我国财务报表的附注内容相对缺乏,需要注意添加必要内容或者改变计量属性对相关信息进行披露,以便使财务会计信息符合真实准确的要求。其次,企业应该设立预测、决策和财务管理部门。针对会计信息使用者迅速增加的局面,一方面财务会计部门要及时提供相关信息,同时按照市场发展趋势进一步制定相应措施,全力满足市场需求。此外,编制财务收益表工作也急需改进,改变传统收益表仅能够反映出企业有利信息内容的现状,从而完整地反映出企业的收益水平,避免收益不完整现象出现,确保财务会计核算人员准确地掌握企业盈亏。针对财务会计的发展方向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全面提高我国财务会计的管理手段。

三、现代企业财务会计创新发展的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技术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经济增长,同时也使企业生产经营风险进一步增大。很多时候,企业已无法完全掌控其资产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财务会计管理体系。通过技术创新,企业传统的会计模式信息已无法满足现实需求,并且标准化、国际化的会计职能以及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趋势都要求企业财务会计必须与国际接壤,无论是法律法规还是管理体系都要符合时展潮流。而企业财务人员也要对财务报表、财务制度、信用状况等情况做到全面掌握。因此,建立财务会计管理体系已是我国财务会计发展的当务之急。

现代企业财务会计核算重点已然发生巨大变化,其要求财务会计必须创新发展。许多高新技术领域里,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其改变了传统企业以物质资源为主的局面,而使无形资产成为衡量企业价值的重要标准,同时也决定了企业的实际价值。所以,会计处理时必须重视无形资产核算问题,其具体的处理方法和处理模式都已发生较大变化,在企业财务报表里也会有无形资产引入其中,如此作为投资人方能全面掌握企业的整体经营活动。

四、现代企业财务会计创新发展面临的问题

1.知识经济时代通过知识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而使知识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因此,企业必须对知识型人才的成本进行量化,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这就给财务会计工作带来了难题。

2.企业无形资产核算是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又一重点内容,然而现有的会计法规已无法满足现代知识型企业的发展要求,因此,无形资产管理工作存在一定困难。

3.现有的财务会计体系、法规制度等已无法满足现代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需要,由其提供的会计信息无法及时准确地反映出企业的实际情况。

4.现有的财务会计人员能力水平不足,部分人员不能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开展财务会计核算工作,此外核算的观念和方法上仍以传统手工记账为主,会计信息处理效率不高。

五、现代企业财务会计创新发展的策略

1.加强会计核算的创新。作为企业在选择人力资产计量方法时必须科学合理。目前的人力资源会计由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构成。其中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主要反映了企业人力资源投资的资本化,主要计量方法是历史成本法和重置成本法;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主要反映了企业对人力资源产出的资本化,主要计量方法是内部竞价法、未来工资贴现法和经济价值法等。人力资源资本化取决于劳动力的市场化发展,通过价格来计量资产,也就是工资,其特点是工资可以分期支付,因此计量人力资产使用未来工资贴现法较为适宜。

2加强会计法规制度的创新。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要求企业会计制度必须随之创新。要求企业会计制度必须向国际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我国的会计制度必须与国际会计体系相融合。

3.加强会计人员的创新。现代企业财务会计发展必须首先对机构进行改革,并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能力素质。企业要想方设法创造各种有利条件,通过组织培训学习、交流讨论等多种形式,培养和提高财务人员的知识技能水平,锻炼其实践应用能力,更好地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服务。

六、结语

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财务会计必须创新发展才能适应时展需要,这也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实际工作中,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科学的方法,全新的理念创新发展,将财务会计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红英.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财务管理[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4期

[2]赵健英.抓财务管理创新 促企业持续健康发展[J].商场现代化,2011年14期

篇8

财务会计本质。主要回答财务会计的“属”和“种”的问题,即财务会计“是什么”和“做什么”的问题。财务会计是一个能够提供可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信息的系统,其原本目的是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和其他经济信息的,或者说是为了认定和交卸受托责任的,因为在信息社会认定和交卸责任的主要或唯一手段是提供有用的信息。

财务会计环境。一般是由财务会计系统以外的与其有关的因素所构成,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因素。财务会计的核心内容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其发展受制于一系列环境因素,财务会计环境的文明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财务会计的发展和文明程度。

财务会计假设。会计学领域中无需证明的前提条件,或是对会计学领域中某些尚未确知、目前还无法正面加以论证的事物,根据已知的客观情况所做的合乎事理的逻辑推断或假设。它是一个具有公理性和层次性的概念,其基本假设(主要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等)是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条件。

财务会计目标。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和其他经济信息,借以将受托者所承担的经营责任向委托者交代明白。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谁是财务报告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使用者对信息主要用途是什么?现行财务会计系统能提供哪些主要信息?

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是财务会计目标实现的根本保证,会计信息要有助于利益相关者的决策,首先必须有用,其有用性是由相关性、可靠性等若干质量特征来保障的。

财务会计对象。是指财务会计所要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即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资金及其运动。

财务会计对象的要素。即对财务会计对象具体内容所进行的适当分类,是进行会计核算、编报会计报表的基础。

财务会计原则。笼统地讲,是财务会计核算工作,即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行为规范,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既有对财务会计核算工作的一般或基本要求,也有对这项工作具体行为的规范,又有体现会计政策、涉及会计科目设置、使用和账务处理等问题的具体规则。但是,概念框架中的财务会计原则主要是指第一个层次的含义,即一般要求或基本要求,而不是对某一要素或特定事项核算的具体要求。

财务会计确认。是确定某一交易业务或会计事项是否加以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过程,是财务会计核算工作的第一步。财务会计确认是财务会计核算的核心内容,在概念框架中应该明确其具体标准和基本要求。

财务会计计量。会计是一个量化的信息系统,财务会计主要运用货币即金额来表示每项交易、事项、合同而产生的项目和数量。财务会计要反映和监督资金及其运动,揭示要素之间的变化规律,就必须对交易业务或会计事项进行计量。计量是财务会计系统的核心职能,财务会计本质上就是一个计量过程。对计量对象、属性、单位、尺度、时间以及规则和模式,应该予以明确。

财务会计记录。主要指运用特有的会计语言系统将确认和计量的会计事项全面反映出来的过程。记录的方法、手段、信息的载体、会计的循环等基本问题都应在概念框架中约定。

财务会计报告。是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终端结果,对报告的内容与结构、方式与手段、要求与频率,甚至报告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等都要予以规范。

篇9

财务会计目标是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期望会计达到的目的或境界。会计目标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会计目标虽然是人们主观认识的结果,但它并不是一个纯主观的范畴,会受到特定历史条件下客观存在的经济、法律、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并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具有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性质。研究会计目标对会计的实践工作以及会计准则的制定既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又有较大的实践价值。目前在我国会计理论界对财务会计目标的研究仍处于见仁见智的状态。笔者认为,必须在财务会计的客观职能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主观要求基础上,辩证认识财务会计目标。财务会计目标作为一种主观愿望,其实现范围取决于财务会计的客观职能,而其实现程度则取决于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具备程度。

一、财务会计目标的内涵

对于财务会计目标的内涵,在会计理论界并没有形成一个权威的、可为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观点,财务会计目标的研究在目前仍然处于各抒己见、尚未有定论的局面。纵观会计理论界对财务会计目标的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有两大流派,即“受托责任派”和“决策有用派”。受托责任学派认为,会计的目标就是以适当的方式有效反映受托人的受托责任及其履行情况。换言之,会计应向委托人报告受托人的经营活动及其成果并以反映经营业绩及其评价为中心。其依据是,资源所有者将资源的经营管理权授予受托人,同时通过相关的法规、合约和惯例等来激励和约束受托人的行为,受托人接受委托,对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和经营并通过向资源提供者如实报告资源的受托情况来解除其受托责任。受托责任学派更强调信息的可靠性,它在重视资产负债表的基础上格外重视损益表。决策有用学派认为,会计的目标就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换言之,会计应当为现时的和潜在的投资者、信贷者和其他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利于其投资和信贷决策及其他决策的信息。其依据是,资源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后,在资本市场介入的条件下,资源所有者对受托资源有效管理的关注程度会降低,转而更为关注所投资的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风险与报酬。决策有用学派更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即要求信息具有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更关注与企业未来现金流量有关的信息。笔者认为,决策有用和受托责任是互有关联的会计目标,受托责任是实质,决策有用是形式。受托责任是会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提供反映受托责任的信息是会计的根本目标。考虑我国的现实国情,笔者认为,我国会计目标的现实选择应定位于决策有用。

二、财务会计目标是财务会计职能与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辩证统一

目前无论是受托责任观的财务会计目标还是决策有用观的财务会计目标,其对财务会计目标的要求,主要都是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角度来考虑的。由于财务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是建立在财务会计(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会计信息的可能性和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企盼性基础之上,单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角度来讨论财务会计目标或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是不够的。笔者认为,对财务会计目标的认识,除了要从会计信息使用者要求的角度来分析以外,还应从会计信息系统职能的角度来进行论证,即财务会计目标的认定既要考虑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主观愿望,也要考虑会计信息系统的客观能力。

第一,会计信息使用者是多元的,有些是现有的,有些是潜在的。由于会计信息使用者是多元的,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对财务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必然有不同的需要,即使是同一个会计信息使用者,在不同时期出于对不同利益的追求,其对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也会有不同的要求。而财务会计作为加工、生产会计信息的系统,其所提供的“产品”只有一种,即会计信息。所以这里就存在一个众口难调的问题。由于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所生产的“产品”无可替代,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财务会计必须是在考虑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提供质量高、成本低的会计信息。

第二,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由于其对财务会计信息的理解程度和驾驭能力的不同,其对财务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也会有不同的评价。财务会计信息对会计信息使用者而言具有不对称的特点,而且会计信息使用者也会由于其对会计信息的理解程度和驾驭能力的不同,失去或部分失去财务会计信息原本就有的有用性。

第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会计信息使用者对财务会计信息有用性的要求也会不断变化和发展。而财务会计作为人为的信息系统,却有其运行的固有规律及相对固定的要素、结构与功能。从系统论的观点看,一个系统如果其要素、结构没有改变,则其功能一般也不会改变,而功能没有改变,则该系统满足人们需求的能力也不会改变。当然系统的要素、结构是可以改变的,但这需要时间和过程,在系统的要素、结构和功能尚未发生变化之前,不能仅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主观愿望出发,对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提出不切合实际的要求。

基于以上原因,在考虑财务会计目标的时候,除了要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角度来分析、考虑以外,还要从财务会计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的角度来加以考虑,力求实现财务会计信息系统职能与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有机结合。

三、财务会计目标的实现范围取决于财务会计的客观职能

财务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在考虑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情况下,只能从力所能及的范围方面来探讨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或财务会计目标。脱离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力所能及的范围来讨论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或会计目标,在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没有相关职能的情况下追求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其最终结果只能是使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成为会计信息使用者遭受的金融风险、投资风险、决策风险的替罪羊。影响投资和决策的因素是众多的,会计信息只是其中之一,而且也不一定是决定性的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即使是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正常运转,得出的财务会计信息也真实、可靠,但债权人和投资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也可能由于其他因素的综合影响而蒙受损失,使原本为有用的财务会计信息成为无用。

财务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具有反映、控制、评价、预测、决策等5项职能。会计信息系统的反映职能,是指财务会计通过其一系列程序和方法,把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的数据记录下来,经过必要的计算、分析、综合,加工成为全面、系统的财务信息。这些财务信息主要反映企业已经形成的财务状况、财务状况的变化和经营成果。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职能,则表现为会计信息系统对经济活动的控制,其目的主要在于引导经济活动按照预定的计划和要求进行,以实现既定的目标。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职能主要体现于财务会计监督方面,会计监督通常是通过会计确认来实现的。在我国,国家财经政策、法规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计划或预算等,是实施会计监督的依据。财务会计通过对企业经济活动有关数据进行会计确认,把符合会计确认标准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提供反映计划或预算实际执行情况的财务信息。会计信息系统的评价、预测、决策等职能,由于都要在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会计信息基础上,通过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分析、比较以及综合运用,才能进行。这实际上是涉及到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理解、运用和驾驭能力问题。笔者认为,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职能就是反映和控制,财务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对已发生或已完成的经济活动实施或执行反映和监督职能,将已发生或已完成的经济活动数据加工成会计信息提供给会计信息使用者。

篇10

一、信息时代下财务会计工作创新的意义

信息时代背景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财务会计工作也出现了全新变革,给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重要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出财务会计工作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1. 顺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当前,计算机和互联网已经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给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全新变革。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想提高财务会计工作水平,应该有针对性的采取改进和完善对策,实现工作创新,这是顺利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

2. 为财务会计工作提供支撑。传统财务会计工作主要依靠人力,不仅统计和计算工作量大,而且容易出错。而在信息时代,这种情况得到彻底改变,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通过建立数据库,满足信息技术的需要,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支撑,促进工作水平提高,更好满足财务会计工作开展的需要。

3. 有利于提高财务会计工作水平。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能推动各项工作有效开展,促进工作水平提升,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日常工作差错的出现,为确保财务会计工作水平提供保障,从而更为有效的开展日常工作。

二、信息时代下财务会计工作创新的不足

虽然信息时代给财务会计工作带来新挑战,但由于一些制度没有严格落实,工作人员素质偏低,目前财务会计工作仍然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重视程度不足。一些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落后,对财务会计的重视程度不够,忽视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工作水平。没有严格落实相关制度,未能有效顺应新时代和新变化,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存在不足,熟练程度不够,难以促进工作水平提升。

2. 会计信息失真。缺乏规范化管理,没有严格落实相关规定,未能明确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财务会计人员的流动性较大,工作范围模糊,不仅加大工作人员的压力,还容易出现违法违纪现象,相关数据造假,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出现原始数据和凭证造假情况,制约工作水平提高。会计信息失真比较普遍,制约财务会计工作水平的有效提升。

3. 管理制度缺失。一些单位没有建立并严格落实管理制度,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对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长远认识。或者没有严格制定相应的制度措施,往往依靠经验开展财务管理工作,随意性较大,难以全面提高工作水平,未能与信息时代财务会计信息工作对接。

三、信息时代下财务会计工作创新的路径

为弥补存在的不足,顺应信息时代的要求,结合财务会计工作需要,笔者认为今后应该采取以下方法,实现财务会计工作的创新。

1. 提高思想认识。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应该提高思想认识,明确信息时代对财务会计工作的要求,加强相关制度建设,结合具体工作需要,采取相应的创新管理对策,顺应新时代和新要求,实现工作的创新发展。摒弃传统的财务会计工作理念,增强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意识,加强财务会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步伐,促进自身工作水平不断提升。从而有效顺应时代变化发展要求,为财务会计工作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2. 确保会计信息质量。实现财务会计信息化管理,增强管理工作的实效性,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工作人员严格遵循相关制度规范,遵守职业道德,严格落实相关规范要求,不得弄虚作假,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同时,精准的财务会计信息能够为决策提供有效参考,也是信息时代的要求,因而必须保证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和系统性。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构建先进的财务管理系统,加强数据库建设,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适当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达到提高财务会计工作水平的目的。

3. 完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结合信息时代的要求,加强相关制度建设,为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奠定基础。明确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让他们严格按照规定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好每一项工作。结合新形势和新时代的要求,健全和完善相关规定,制定有效的制度措施,明确财务会计工作流程和目标,有效规范和引导日常工作,促进工作水平提升。

4. 重视信息技术应用。注重信息技术应用,这是时展的要求。建立相关的数据库,完善财务会计管理系统,推动各项工作有效开展下去。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撑,能够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也有利于增强工作水平,减少财务会计人员工作的失误,降低出错的概率,提升财务会计工作水平。

5. 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引进和吸收基础扎实、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强的工作人员,充实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地位。加强日常管理和培训,促进工作水平提升,让他们更为有效的顺应时代变化发展要求,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技巧,促进财务会计工作水平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