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效学习方法模板(10篇)

时间:2023-06-19 16:22:2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成人高效学习方法,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成人高效学习方法

篇1

尽管目前有不少呼声,提出取消高校语文,或者以人文课程代替高校语文。但笔者以为,高校语文作为一门旨在陶冶人的道德情操,培养和提高高校生文学鉴赏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的基础课,其作用和重要性是不容置疑,也是不能替代的。综观国外经济发达国家的高校,即使是理工科院校,也早巳把本国语文作为必修基础课。

认为本国语文是思考、表现和理解的主要手段,本国语文的基础不好,难以成为出色的科技工作者。如哈佛高校把本国语文作为“核心基础课”,规定不及格重修。麻省理工学院把本国语文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核心贯穿于本科教学过程中日本东京工大理工学院开展了比较文学、语言学的方法等10余个专题教学研究。巴黎理工学院为学生开设了文学艺术等课,还设置了口头或书面表达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首先,语文课作为一门智育课,要兼顾知识与技能两方面的教育。作为前者,它要教给学生识字、词汇、语法和修辞,也要教给学生许多文学:和文章学的知识、文学史的知识,同时学生要逐步将这些知识变为种种技能,变成阅读能力,变为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其次,高校语文要承担人文精神的传播和道德情操熏陶的使命。所谓人文精神,是指以人性、人格、人道为本位的知识意向和价值取向。人文教育则是指以人格教育为核心,以人文科学知识的传授为手段,以唤醒灵魂,激发人自觉追求真善美的理想价值为目的,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这是作为公共课的高校语文在知识传播之外的另一重要使命。同时,德育课的任务事实上也由非政治课来一起承担,而其中高校语文的作用尤其突出。“名节”之类的问题,是古代文学中时常涉及的问题,正反典型都有,生动而形象。由高校语文来承担这~类的教育,其效果却比政治课好得多。只是要求教材的编写者,要留意编选一些这方面的篇章。而教育专家们也纷纷提出,语文首先不能简单理解为一个“学科”。语文是覆盖在所有学科之上的,是一种把人文精神渗透到所有学科中去的学问,学语文的同时也能学其他的学科,而在其他学科里面也都有语文的因素。“语文是灵魂依靠的东西,或者说,它是一种以无用达到有用的学问。”所以,高校语文的学科定位也应提到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学与人文素质的高度去认识。

因此,目前把高校语文改造为以全面培养非中文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为宗旨的新课程,是教、学双方共同的要求。当全社会都在慨叹高校生急需传统文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的时候,聆听来自这一群体自身的呼声是十分必要的。学生们怀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他们渴望学会用独立思考的方法反思历史、:哩解现实,这正是人文教育课程能够成功的基本保证。然而提及语文教育.大部分学生对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流露出不同程度的遗憾,他们显然厌倦了对文学作品“五马分尸”式的解读。因此,我们力图通过启发式的教学,使语文:学习回归它的本质,培养学生乐此不疲的学习兴趣。通过高校语文的学习,很多学生惊喜地发现:“原来语文还可以这样学!”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不坚持引导,学生们的这种新奇感不久便可能消失。近年随着中学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将对高校语文课程提出更高的要求。摆脱“高四”语文是高校语文建设迈出的第一步;几年以后,高校语文将不能仅仅凭借与中学语文教学强烈的反差取胜,而应通过课程的整体建设、依靠深厚的文化内涵、优质的教学水平来获得长足的发展。

二、高校语文教学改革

具体而言,高校语文要从教学目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教学改革。

(一)教学目的

首先,明确高校语文的教学目的不仅是高中汉语学习的延伸,更不是为了简单地取得相应的学分而开设的课程。真正意义上的高校语文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分析和写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要全面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使之成为一个知识结构合理、文理兼顾,更适应当今时代需要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高中语文主要的是注重其工具性和基础性,而高校语文的主要特征则是审美性和人文性。所谓审美性,就是把文学作品作为载体,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欣赏和评判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学会思考,学会创新所谓人文性,就是把文学作品当作文化的载体,当作文化现象来审视,理解其中的人文意蕴和文化价值。高校语文教学改革最重要的就是要突破过去的工具观点,在中学的基础上提高高校生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各种作品的写作能力,从中学语文篇、章、字、词、句的重复提升到培养高校生语文综合素养、滋养人文精神、提高鉴赏人类精神产品的感知能力,以及传承传统文化、交汇中外文化的意识层面来认识并实际操作。这是中国高校高校语文课程改革的关键问题。也应该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课程设置

根据教育部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调查,目前高校语文的课程设置比较混乱。在收到的100余份有效调查表中,高校语文作为公共基础必修课的有56所,定为公共基础选修课的有20所,列为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的有21所,设为专业基础课的有6所。其中作为必修课的加起来是62所,作为选修课的41所,各校可谓各自为政,没有相对规范的设置。在课程定位上,有的侧重综合文化素质培养,有的侧重写作能力培养,有的侧重文学鉴赏能力培养,有的侧重中国古典文学阅读能力培养。

在课程设置上,首先要给高校语文一定的空间。目前高校语文课程内容涉及范围主要集中在中国古代文学,“有点太厚古薄今,厚中薄外”。还有不少学生提出,课时比较紧张,常常因为时间有限,老师们精彩的讲解被“缩水”,许多深刻的思想也未能被充分吸收。有很多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感觉老师讲课的速度像流星一样――瞬间即逝,没等他们更多地了解、体会,就转入下一话题。所以可将高校语文分解开来,开设文学欣赏、应用文写作、阅读与演讲等课程。学校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和教师资源,将课程再细分为诗歌欣赏、散文漫步、小说阅读、外国文学拾贝、论文及实用文体写作、新闻及文学写作、阅读与技巧、演讲与口才等等。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修,效果要大大好于目前的课程安排和设置,也更能有效地利用起中文专业教师这一丰富的资源。在学时安排上,大多数学生觉得课时太少,不少学生强烈要求增加高校语文的课时,而且有的学生还要求开设一至二学年的高校语文。

教材方面,据初步的统计.到现在为止,全国共出版各类高校语文教材50余种,但每种教材的内容和结构都大相径庭。市面上的《高校语文》教材,体例不一。篇目不一,侧重点不一。有的侧重几大文体的阅读与分析,有的侧重几大文学体裁的阅读与欣赏,有的通过范文进行阅读与写作训练,也有的古今中外。名篇荟萃。学校都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课本。其中很大一部分学校选择了华东师范高校出版、徐中玉主编的《高校语文》以及南京高校出版、王步高主编的《高校语文》当然每个学校都有选择教材的自,但教材的多样化必然带来各高校在教材内容选择上的混乱。作为文化素质教育主干课程的“高校语文”。应当如何适应时代的变化与要求?如何编出一本对各层次学生均有用,能大大提高其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教材?这是目前语文教学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三)教学方式

摆脱知识灌输式的教育模式.把课文当成一个审美的对象,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这篇文章是美文,以引导学生欣赏文学名著,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自我学习能力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授一些有针对性的语言和写作知识与技巧,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也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分析作品应该成为高校语文课程最基本的授课模式。分析作品应结合文学史。学生最严重欠缺的是系统的文学史知识。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自居易、苏轼、欧阳修、李清照、陆游、辛弃疾、关汉卿、罗贯中、曹雪芹、蒲松龄、鲁迅……,同学们有的是耳熟能详。也有的是略有所知。

然而,对于文学史,他们的知识是零碎的,是片面的。需要为他们勾画出一个简明中国文学史的知识体系,大致指出各朝各代诗、词、文、赋、戏剧、小说的主要成就代表作家、主要流派、代表作品及其成就与得失。还比如对外国文学作品的赏析,可穿插外国文学史、艺术史、文化史,分时期分流派进行介绍。对作品进行分析,学生不仅能学到有关文学的知识、方法,更能使他们在浓缩于文字的、形象化了的文学作品中,学会认识事物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由此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高尚的人格。

篇2

Abstract:China's adult higher education is facing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traditional diploma education into the lifelong learning and adult development. To bring about the transformation, we must transform the old views, from the education of cultivating talent into the education of developing persons, from valuing teaching into valuing learning, and from learning into being able to learning. The three transformations are relative to each other and influence each other, and increase by degrees.

Key words:adult higher education; viewpoint; transformation

教育观念是不同的教育主体对教育问题的基本认识和看法,它来源于客观存在着的各种教育事物和现象。但教育观念与一般的认识结果不同,它具有情感性和评价性,是知、情、意的结合与交融。“观念并不仅仅是一种认识,而且还包含着主体对客体的评价、组织和建构,有着改造客观现实的主体目的性、意向性和价值性。”[1]教育观念既包含着主体对事物“是什么”的认识,也融入了主体“应当怎么样”的价值取向,它不仅来源于客观存在的各种教育事物和现象,反映了因应在主体身上的现实关系,具有事实判断的成分,也具有价值判断的成分,展示了主体自身的精神追求,可以反作用于教育实践。正是因为教育观念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它在教育变革中的重要意义。任何先进的教育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任何教育改革的困难都来自于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任何教育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教育观念激烈斗争的结果。教育观念不转变,教育改革就无从谈起;教育观念一旦转变,许多问题和困难便有可能迎刃而解。

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新世纪成人高等教育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关头,面临着由传统的学历导向,向现代学习导向全面转型的艰巨任务,必须首先从观念的转变入手,摆脱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树立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教育观念。包括:在教育目的观、价值观上,实现从“成材”到“成人”的转变;在师生观、教学观上,实现从“重教”到“重学”的转变;在学习观上,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这三方面观念的转变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逐层递进。

一、从“成材”到“成人”的转变

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得以存在的根据。从本质来说,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以人为本是教育在任何时候都应高扬的一面大旗。教育兼具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其中,育人的功能是内在的,是根据;社会功能是赋予的,是伴生的,是建立在人的培育这个基本前提基础上的,这是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与生产劳动、科技活动、经营管理等其他社会活动相区别的本质所在。在任何情况下,教育都要将“育人”做为自己内在的质的规定,离开了这种规定,教育相对独立地位就不复存在,教育价值取向就必然发生偏差,教育的外在价值其实也丧失了存在的基础。无论赋予教育什么样的属性与功能,其实都是教育的外在价值,这种外在价值,必须通过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来间接实现,不能把教育作为直接的功利性的生产工厂,把人作为丧失了主体性的工具加以锻造。

成人高等教育作为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对成人的教育,更是“成人”的教育,是实现成人发展的教育。成人的发展是指成人身心两方面的发展,即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对成人而言,生理的发展在进入成熟期后,老化已缓慢地开始,体质与体能在总体上会呈下降趋势,但在成人期讲求科学的生活方式,增强体质和体能,努力延缓衰老是成人生理发展的重要内容。成人高等教育在促进成人心理发展方面有着无限广阔的前景。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脑尚未充分地开发和利用,成人的心理发展潜力巨大,无论是以智力为核心的认知发展,还是以人格为核心的社会性发展,都具有发展的相对无限性。特别是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使成人在其一生的不同阶段,永远面临着发展的问题。成人高等教育要促进成人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一方面要使成人所具有的知识能力、思想道德、精神人格和行为规范与所处的社会相适应,具有个体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共同特征;另一方面要使成人在适应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品格,具有鲜明的个体特征,身心得到充分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成人。

以成人发展为基本价值追求的成人高等教育主张,不是要把人培养成所谓抽象的人,从基本目的来看,是要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社会公民,它是成人高等教育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统一实现的具体体现。因为这种社会公民不仅是具有独立意识、独立人格的自由人,而且也是具有社会意识、能有效履行社会责任的社会人,即真正意义上的成人。人到成年,具备了作为社会公民在年龄要求和法律规定等方面的必要条件,但并不等于就具有了作为一个社会公民所必备的素质。对于成人而言,作为社会公民所应具有的知识技能、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等公民素质的形成是终身性的过程,需要在社会生活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成人高等教育在实施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社会公民的活动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公民教育不可能在人生的未成年期,通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一次完成。公民实践是一种公共生活方式,真正的公民生活实践开始于正规学校教育之后,是在成人期的具体社会实践当中得以体现的。通过成人的学习和职业活动,发展成人参与社会实践以后的成人教育,是进行公民素质建设,培养合格公民更为直接的方式。现代社会是学习社会,随着学习型组织的普遍建立,包括成人高等教育在内的成人教育将渗透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层面,在学习社会,任何一个社会组织都具有成人教育的功能。成人教育这种延续成人终身的特性,为公民教育提供了其他教育所不具有的独特优势。

转贴于 然而,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对于这点是忽视了的。传统的成人高等教育热衷于学历教育,目的是通过系统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满足部分成年人学历提升的需要。学历文凭本身并不是万恶之源,现代社会也不是不要学历教育,问题是片面的学历文凭追求使成人高等教育迷失其应有的“成人”价值取向,背离了培育高素质社会公民的本真。片面的学历文凭追求基于这样的一个假设:现代社会需要的是有知识能力的人才,学历文凭是拥有知识能力的象征,对学历文凭的追求就是对有知识能力人才的追求。因此,从本质来看,文凭主义实际上还是基于一种材用的思想。当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职业化改革,原本是对成人高等教育的文凭主义和普教化倾向的纠正,但其实施结果却是把材用思想发挥到更充分的程度,“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一度成为包括成人高等教育在内的所有成人教育的时髦口号。笔者无意反对成人高等教育对在职成人职业技能提高的强调和重视,但不敢苟同这一貌似响亮的口号所掩盖的对成人及其发展的漠视。成人高等教育是成人的教育,成材或许可以成为一个时期某一类成人高等教育的选择之一,但不是它的本真或全部。成人发展是成人高等教育的基本价值追求,高素质社会公民的培育是其主要目的。无论是学历性成人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性成人高等教育,满足的都只是社会和成人对知识技能的部分需要,成人发展和高素质社会公民的培育所包含的内容远比这广泛得多。如果我们不能首先在思想观念上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就不能真正认清成人高等教育的本质,回归成人高等教育的旨趣和初衷,也不可能对当前成人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作全面深刻的清理,当然就谈不上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及实现成人高等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的超越了。金生鈜教授在谈到成人教育的目的时,特别强调:“我们需要在成人教育中渗透一种观念:成人教育与成人公民素质的教育的价值问题密切相关;我们应该在成人教育中进行知识的创新和制度的创新,建构一种引导成年人成为一个有价值的公民的成人教育理念和实践形式。”[2]笔者认为,成人高等教育也必须建构起这样的理念和实践形式。

二、从“重教”到“重学”的转变

传统教育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关注教师的教授,重教轻学。捷克的夸美纽斯是使教育学从哲学中脱胎出来,成为独立学科的第一人。他把教育事业视为太阳底下最神圣的事业,高度重视教师在教育事业中的作用,《大教学论》就是专门研究教师如何教的学问,用以帮助教师教给学生一切人类知识。德国的赫尔巴特认为,学生身心发展完全依赖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精心组织和对教学方式的精心选择,教师应该在教育中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在学生心目中享有崇高的权威。他主张应把教师摆在学生心灵塑造者的位置上,控制学生的环境,决定学生要得到的体验,形成学生的兴趣、意志和品质。赫尔巴特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教育目的论,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建立教育方法论,主张教学程序应分成四个阶段,即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其后继者将其发展成为:预备、提示、联系、总结、应用,即“五段教学法”。赫尔巴特所说的教学阶段和方法,实际上只是教的阶段和教的方法,重视的是教师的传授,书本知识的学习和正规的课堂教学形式,并由此构成了以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为典型特征的传统教育学的基本体系。“三中心”里面,教师中心是关键,正是由于教师的中心地位,书本中心和课堂中心才得以实现。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思想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广泛影响,以凯洛夫为代表的前苏联教育学理论体系便秉承了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思想,建国初期曾对我国教育界产生重要影响。

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在理论方面首先受到以杜威为代表的所谓现代教育支持者的反对。在杜威看来,传统教育就是一种“静听”的教育,学校里的一切都是为了“静听”准备的。杜威认为,教育是经验的积累、经验的改选和经验的重新结合,教材的基本源泉是由学生的直接经验构成的,教学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做中学”,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主动作业(木工、纺纱、织布、烹饪等)为中心来组织教学。他反对传统教育消极地对待学生、课程,教学方法划一,把重心放在教师而不是学生上。杜威提出教育应该“以儿童为中心”。“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儿童的发展、儿童的生长,就是理想所在。只有儿童提供了标准。”[3](P79)“以儿童为中心”体现在教育过程中[3](P79)要求教师应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尊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每个学生都能发展他们的特长。杜威认为,由教师中心到儿童中心“这是一场变革,这是一种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转到太阳一样的革命。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着他们转动,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3](P32)。

随着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学生的主体性及学生学习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在当今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建构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人对于世界的理解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事实,或者至少说解释事实,我们个人的经验世界是用我们个人的头脑创建的,由于我们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便也迥异。因此,在教育活动中,建构主义强调以学为中心,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即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学习者是认知活动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者。知识不是通过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他人(教师、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意义建构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的函数。换言之,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从传统教育的重教轻学,向突出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以学为主的转变,不仅反映了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也符合成人高等教育的实际。如果说,一般普通教育必须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重视学生的学习,成人高等教育则更应如此。这一是由成人高等教育目的所决定。成人高等教育承担着对成人进行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人性完善、以及生活质量提升的多重任务,实现成人发展,培养高素质的社会公民是成人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而强调成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成人正确的学习是达到上述目标的重要保证。如果成人学习者只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被动的受教育者,则很难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达不到应有的学习效果,成人的发展也会成为一句空话。其二,由成人高等教育的对象所决定。成人高等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成年人,自我意识较强,具有较丰富的个体经验和积累,具备了学习的能力和责任,但普遍存在着的工学矛盾又使得他们难于像未成年人那样参加长期脱产集中的教育活动,需要他们根据工作或个人的发展需要设置与之相应的教育目标,寻找学习材料,自己安排时间,通过以自我为主的学习活动达到学习目标。其三,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在成人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广泛运用,为成人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可以预见,随着社会整体的发展,人均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自我发展意识的增强,有帮助的成人自我学习在成人高等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和所占的比例将越来越大,它将卓有成效地推动成人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成人高等教育的繁荣。

转贴于 然而,在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传统学历导向的成人高等教育主要仿效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而来,深受以凯洛夫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绝对权威,重视教师对书本知识的系统传授,重视正规的课堂教学,轻视成人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不注重成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对成人学习的特点重视不够,学生被视为教育过程中的被动客体和受教育的对象,而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高层次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的重点地位在成人高等教育的确立,成人高等教育开始了以职教化为主要特点的改革。改革把过去对系统知识传授的重视转变为对职业技能培训的关注上,在提高学生实际职业技能和工作能力的过程中,开始重视教育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现代的成人高等教育更加重视成人多种形式的学习,并把这种学习视为成人发展的重要手段。教育观念上从“重教”向“重学”的转变,体现在教师观上,就是要转变传统的教师中心的观念,主张教师角色的调整和改变。教师不再是传统教育模式下的知识传授者和灌输者,而应成为成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协作伙伴与会话对象,是学习环境的有效营造者。在学生观上,强调成人学生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学习的主体,尊重学习者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其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以学习者为中心来组织教育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境,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在师生观、教学观上,改变传统的师尊生卑、重教轻学的占有式师生关系,把教师和学生真正视为相互联系的两个平等主体,使成人学习者在这种平等对话的和谐关系中获得知识,增长才能,得到发展,成为高素质的社会公民。唯此,成人高等教育的变革才具有实现的可能。

三、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学习在成人高等教育转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成人学习者的学习多种多样,依据学习方式和重点的不同,笔者将其区分为“学会”和“会学”二种。“学会”注重学习的结果,强调对已有的知识、经验、技能的掌握。这种学习属维持性学习或适应性学习,满足于对现有事实的接受,通过学习提高解决当前已经发生的问题的能力。“会学”注重学习的过程,强调学习态度和习惯的形成,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能力的提高。这种学习属创新性学习或学会学习,不满足于对现有事实的接受,通过学习提高发现吸收新知识、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迎接和处理未来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概言之,“学会”与“会学”是对教学过程中“学什么”和“如何学”的一种简要指代,前者强调的是对内容的学习;后者强调的是对方法的掌握。

“学会”与“会学”在教学过程中都十分重要,如同硬币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没有“学会”不可能“会学”,而没有“会学”,也谈不上“学会”。但二者又不是一回事,其基本主张和强调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学习观。18世纪西方教育界,实质教育派以联想心理学为基础,认为心灵是个容器,要用各种知识来充实,主张教学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各种有用知识,发展智力无关轻重;形式教育派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认为教学中传授知识只是手段,目的在于启发人的心灵,教学重心应放在发展智力上。实质教育与形式教育争论的焦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孰重孰轻,其实也暗含了教知识还是教方法,重“学会”还是重“会学”的争论。教育理论发展到今天,学生的学习以及学生怎样学习越来越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重点。当代教学理论尽管派别林立,观点各异,但对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都十分重视,都主张学生不仅要重视“学什么”,更要重视“如何学”。现代教育的许多大师们都是强调学习方法,重视学会学习(learning to learn)的重要代表。布鲁纳基于结构教学的理论,提倡发现法,即由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一些问题,依据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去研究、探索和发现相应的原理或结论。赞科夫从以教学促进发展的教学理念出发,提出与传统教学原则相对立的五大教学原则,其中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即要求学生不仅掌握学习成果,更要留心学习方法,学会学习,等等。他们都强调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极端重要性。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在已见端倪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强化了已有知识的归类,加快了知识的传播速度,人们接触知识较以前更为容易,使得选择和有效利用知识及创新知识的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有人说,人类科技知识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是每10年增加一倍,现在是每3~5年增加一倍。这就要求人终身不断地接受教育,不断学习,要求人具有良好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知识经济时代,学习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它的真正意义不只是获得知识、技能和经验,更在于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一个结论需要在某种特定条件下才能应用,而方法却在变化了的情境中仍具有生命力,它比结论有更广泛的适用性。在知识经济时代,具有不断掌握新知识进而创新知识的能力,比掌握现存的知识更为重要,这要求人们在学习方式上实现从“学会”向“会学”,从“维持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变。

成人高等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在职的工作成人,是一个特殊的学习群体,工学矛盾突出是这一群体面临的一个最大的学习问题,这决定了他们的学习主要靠业余时间的自学进行,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不能合理利用时间,就难以完成学习任务。而且,成人具有较丰富的工作生活经验,他们的学习是一种基于经验的学习,尽管他们的机械记忆能力不如未成年人,但理解学习是他们的长处,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充分利用其经验和理解记忆能力强的优势,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其机械记忆不足的缺陷,而所有这些,都有赖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方法的掌握。因此,就成人高等教育而言,强调“会学”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但传统成人高等教育把学历文凭的获取和有用之材的培育视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忽视成人发展的需要,强调以教为主,重教轻学,在教学观和学习观上则是强调教给事实和学会知识,重现有理论知识传授和操作技能培训,轻学习习惯养成和学习品质培育;重适应性学习,轻创新性学习;重“学什么”,轻“如何学”,不注意发挥成人学习者在学习上的特点和优势。在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社会里,成人高等教育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和学习观,在帮助成人掌握基本学习内容的同时,着力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意味着学会选择适宜的学习目标,合理地利用时间,把握学习内容的要点与关键,采用多种学习方法,借助现代技术手段,使用科学的学习策略;意味着学会自主学习、高效学习和创新学习;对于成人学习者来说,还意味着学会有效利用不同的学习场境和条件,发挥自己学习方面的优势,通过理解,借助经验进行学习,以弥补工学矛盾和机械记忆不足的缺陷。学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接受间接经验为主的活动,是一个由浅入深、逐步积累、螺旋式提高的复杂过程,也是人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学会学习是通向认识、生存和发展的途径,是挖掘人本身所具有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一种最好的办法,学会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学习与创造的并存与通融。古人说: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可终身受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引导人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篇3

Abstract:China''''sadulthighereducationisfacingthetransformationfromthetraditionaldiplomaeducationintothelifelonglearningandadultdevelopment.Tobringaboutthetransformation,wemusttransformtheoldviews,fromtheeducationofcultivatingtalentintotheeducationofdevelopingpersons,fromvaluingteachingintovaluinglearning,andfromlearningintobeingabletolearning.Thethreetransformationsarerelativetoeachotherandinfluenceeachother,andincreasebydegrees.

Keywords:adulthighereducation;viewpoint;transformation

教育观念是不同的教育主体对教育问题的基本认识和看法,它来源于客观存在着的各种教育事物和现象。但教育观念与一般的认识结果不同,它具有情感性和评价性,是知、情、意的结合与交融。“观念并不仅仅是一种认识,而且还包含着主体对客体的评价、组织和建构,有着改造客观现实的主体目的性、意向性和价值性。”[1]教育观念既包含着主体对事物“是什么”的认识,也融入了主体“应当怎么样”的价值取向,它不仅来源于客观存在的各种教育事物和现象,反映了因应在主体身上的现实关系,具有事实判断的成分,也具有价值判断的成分,展示了主体自身的精神追求,可以反作用于教育实践。正是因为教育观念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它在教育变革中的重要意义。任何先进的教育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任何教育改革的困难都来自于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任何教育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教育观念激烈斗争的结果。教育观念不转变,教育改革就无从谈起;教育观念一旦转变,许多问题和困难便有可能迎刃而解。

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新世纪成人高等教育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关头,面临着由传统的学历导向,向现代学习导向全面转型的艰巨任务,必须首先从观念的转变入手,摆脱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树立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教育观念。包括:在教育目的观、价值观上,实现从“成材”到“成人”的转变;在师生观、教学观上,实现从“重教”到“重学”的转变;在学习观上,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这三方面观念的转变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逐层递进。

一、从“成材”到“成人”的转变

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得以存在的根据。从本质来说,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以人为本是教育在任何时候都应高扬的一面大旗。教育兼具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其中,育人的功能是内在的,是根据;社会功能是赋予的,是伴生的,是建立在人的培育这个基本前提基础上的,这是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与生产劳动、科技活动、经营管理等其他社会活动相区别的本质所在。在任何情况下,教育都要将“育人”做为自己内在的质的规定,离开了这种规定,教育相对独立地位就不复存在,教育价值取向就必然发生偏差,教育的外在价值其实也丧失了存在的基础。无论赋予教育什么样的属性与功能,其实都是教育的外在价值,这种外在价值,必须通过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来间接实现,不能把教育作为直接的功利性的生产工厂,把人作为丧失了主体性的工具加以锻造。

成人高等教育作为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对成人的教育,更是“成人”的教育,是实现成人发展的教育。成人的发展是指成人身心两方面的发展,即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对成人而言,生理的发展在进入成熟期后,老化已缓慢地开始,体质与体能在总体上会呈下降趋势,但在成人期讲求科学的生活方式,增强体质和体能,努力延缓衰老是成人生理发展的重要内容。成人高等教育在促进成人心理发展方面有着无限广阔的前景。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脑尚未充分地开发和利用,成人的心理发展潜力巨大,无论是以智力为核心的认知发展,还是以人格为核心的社会性发展,都具有发展的相对无限性。特别是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使成人在其一生的不同阶段,永远面临着发展的问题。成人高等教育要促进成人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一方面要使成人所具有的知识能力、思想道德、精神人格和行为规范与所处的社会相适应,具有个体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共同特征;另一方面要使成人在适应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品格,具有鲜明的个体特征,身心得到充分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成人。

以成人发展为基本价值追求的成人高等教育主张,不是要把人培养成所谓抽象的人,从基本目的来看,是要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社会公民,它是成人高等教育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统一实现的具体体现。因为这种社会公民不仅是具有独立意识、独立人格的自由人,而且也是具有社会意识、能有效履行社会责任的社会人,即真正意义上的成人。人到成年,具备了作为社会公民在年龄要求和法律规定等方面的必要条件,但并不等于就具有了作为一个社会公民所必备的素质。对于成人而言,作为社会公民所应具有的知识技能、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等公民素质的形成是终身性的过程,需要在社会生活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成人高等教育在实施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社会公民的活动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公民教育不可能在人生的未成年期,通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一次完成。公民实践是一种公共生活方式,真正的公民生活实践开始于正规学校教育之后,是在成人期的具体社会实践当中得以体现的。通过成人的学习和职业活动,发展成人参与社会实践以后的成人教育,是进行公民素质建设,培养合格公民更为直接的方式。现代社会是学习社会,随着学习型组织的普遍建立,包括成人高等教育在内的成人教育将渗透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层面,在学习社会,任何一个社会组织都具有成人教育的功能。成人教育这种延续成人终身的特性,为公民教育提供了其他教育所不具有的独特优势。

然而,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对于这点是忽视了的。传统的成人高等教育热衷于学历教育,目的是通过系统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满足部分成年人学历提升的需要。学历文凭本身并不是万恶之源,现代社会也不是不要学历教育,问题是片面的学历文凭追求使成人高等教育迷失其应有的“成人”价值取向,背离了培育高素质社会公民的本真。片面的学历文凭追求基于这样的一个假设:现代社会需要的是有知识能力的人才,学历文凭是拥有知识能力的象征,对学历文凭的追求就是对有知识能力人才的追求。因此,从本质来看,文凭主义实际上还是基于一种材用的思想。当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职业化改革,原本是对成人高等教育的文凭主义和普教化倾向的纠正,但其实施结果却是把材用思想发挥到更充分的程度,“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一度成为包括成人高等教育在内的所有成人教育的时髦口号。笔者无意反对成人高等教育对在职成人职业技能提高的强调和重视,但不敢苟同这一貌似响亮的口号所掩盖的对成人及其发展的漠视。成人高等教育是成人的教育,成材或许可以成为一个时期某一类成人高等教育的选择之一,但不是它的本真或全部。成人发展是成人高等教育的基本价值追求,高素质社会公民的培育是其主要目的。无论是学历性成人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性成人高等教育,满足的都只是社会和成人对知识技能的部分需要,成人发展和高素质社会公民的培育所包含的内容远比这广泛得多。如果我们不能首先在思想观念上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就不能真正认清成人高等教育的本质,回归成人高等教育的旨趣和初衷,也不可能对当前成人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作全面深刻的清理,当然就谈不上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及实现成人高等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的超越了。金生鈜教授在谈到成人教育的目的时,特别强调:“我们需要在成人教育中渗透一种观念:成人教育与成人公民素质的教育的价值问题密切相关;我们应该在成人教育中进行知识的创新和制度的创新,建构一种引导成年人成为一个有价值的公民的成人教育理念和实践形式。”[2]笔者认为,成人高等教育也必须建构起这样的理念和实践形式。

二、从“重教”到“重学”的转变

传统教育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关注教师的教授,重教轻学。捷克的夸美纽斯是使教育学从哲学中脱胎出来,成为独立学科的第一人。他把教育事业视为太阳底下最神圣的事业,高度重视教师在教育事业中的作用,《大教学论》就是专门研究教师如何教的学问,用以帮助教师教给学生一切人类知识。德国的赫尔巴特认为,学生身心发展完全依赖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精心组织和对教学方式的精心选择,教师应该在教育中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在学生心目中享有崇高的权威。他主张应把教师摆在学生心灵塑造者的位置上,控制学生的环境,决定学生要得到的体验,形成学生的兴趣、意志和品质。赫尔巴特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教育目的论,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建立教育方法论,主张教学程序应分成四个阶段,即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其后继者将其发展成为:预备、提示、联系、总结、应用,即“五段教学法”。赫尔巴特所说的教学阶段和方法,实际上只是教的阶段和教的方法,重视的是教师的传授,书本知识的学习和正规的课堂教学形式,并由此构成了以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为典型特征的传统教育学的基本体系。“三中心”里面,教师中心是关键,正是由于教师的中心地位,书本中心和课堂中心才得以实现。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思想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广泛影响,以凯洛夫为代表的前苏联教育学理论体系便秉承了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思想,建国初期曾对我国教育界产生重要影响。

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在理论方面首先受到以杜威为代表的所谓现代教育支持者的反对。在杜威看来,传统教育就是一种“静听”的教育,学校里的一切都是为了“静听”准备的。杜威认为,教育是经验的积累、经验的改选和经验的重新结合,教材的基本源泉是由学生的直接经验构成的,教学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做中学”,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主动作业(木工、纺纱、织布、烹饪等)为中心来组织教学。他反对传统教育消极地对待学生、课程,教学方法划一,把重心放在教师而不是学生上。杜威提出教育应该“以儿童为中心”。“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儿童的发展、儿童的生长,就是理想所在。只有儿童提供了标准。”[3](P79)“以儿童为中心”体现在教育过程中[3](P79)要求教师应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尊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每个学生都能发展他们的特长。杜威认为,由教师中心到儿童中心“这是一场变革,这是一种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转到太阳一样的革命。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着他们转动,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3](P32)。

随着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学生的主体性及学生学习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在当今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建构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人对于世界的理解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事实,或者至少说解释事实,我们个人的经验世界是用我们个人的头脑创建的,由于我们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便也迥异。因此,在教育活动中,建构主义强调以学为中心,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即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学习者是认知活动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者。知识不是通过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他人(教师、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意义建构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的函数。换言之,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从传统教育的重教轻学,向突出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以学为主的转变,不仅反映了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也符合成人高等教育的实际。如果说,一般普通教育必须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重视学生的学习,成人高等教育则更应如此。这一是由成人高等教育目的所决定。成人高等教育承担着对成人进行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人性完善、以及生活质量提升的多重任务,实现成人发展,培养高素质的社会公民是成人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而强调成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成人正确的学习是达到上述目标的重要保证。如果成人学习者只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被动的受教育者,则很难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达不到应有的学习效果,成人的发展也会成为一句空话。其二,由成人高等教育的对象所决定。成人高等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成年人,自我意识较强,具有较丰富的个体经验和积累,具备了学习的能力和责任,但普遍存在着的工学矛盾又使得他们难于像未成年人那样参加长期脱产集中的教育活动,需要他们根据工作或个人的发展需要设置与之相应的教育目标,寻找学习材料,自己安排时间,通过以自我为主的学习活动达到学习目标。其三,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在成人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广泛运用,为成人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可以预见,随着社会整体的发展,人均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自我发展意识的增强,有帮助的成人自我学习在成人高等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和所占的比例将越来越大,它将卓有成效地推动成人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成人高等教育的繁荣。

然而,在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传统学历导向的成人高等教育主要仿效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而来,深受以凯洛夫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绝对权威,重视教师对书本知识的系统传授,重视正规的课堂教学,轻视成人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不注重成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对成人学习的特点重视不够,学生被视为教育过程中的被动客体和受教育的对象,而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高层次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的重点地位在成人高等教育的确立,成人高等教育开始了以职教化为主要特点的改革。改革把过去对系统知识传授的重视转变为对职业技能培训的关注上,在提高学生实际职业技能和工作能力的过程中,开始重视教育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现代的成人高等教育更加重视成人多种形式的学习,并把这种学习视为成人发展的重要手段。教育观念上从“重教”向“重学”的转变,体现在教师观上,就是要转变传统的教师中心的观念,主张教师角色的调整和改变。教师不再是传统教育模式下的知识传授者和灌输者,而应成为成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协作伙伴与会话对象,是学习环境的有效营造者。在学生观上,强调成人学生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学习的主体,尊重学习者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其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以学习者为中心来组织教育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境,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在师生观、教学观上,改变传统的师尊生卑、重教轻学的占有式师生关系,把教师和学生真正视为相互联系的两个平等主体,使成人学习者在这种平等对话的和谐关系中获得知识,增长才能,得到发展,成为高素质的社会公民。唯此,成人高等教育的变革才具有实现的可能。

三、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学习在成人高等教育转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成人学习者的学习多种多样,依据学习方式和重点的不同,笔者将其区分为“学会”和“会学”二种。“学会”注重学习的结果,强调对已有的知识、经验、技能的掌握。这种学习属维持性学习或适应性学习,满足于对现有事实的接受,通过学习提高解决当前已经发生的问题的能力。“会学”注重学习的过程,强调学习态度和习惯的形成,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能力的提高。这种学习属创新性学习或学会学习,不满足于对现有事实的接受,通过学习提高发现吸收新知识、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迎接和处理未来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概言之,“学会”与“会学”是对教学过程中“学什么”和“如何学”的一种简要指代,前者强调的是对内容的学习;后者强调的是对方法的掌握。

“学会”与“会学”在教学过程中都十分重要,如同硬币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没有“学会”不可能“会学”,而没有“会学”,也谈不上“学会”。但二者又不是一回事,其基本主张和强调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学习观。18世纪西方教育界,实质教育派以联想心理学为基础,认为心灵是个容器,要用各种知识来充实,主张教学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各种有用知识,发展智力无关轻重;形式教育派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认为教学中传授知识只是手段,目的在于启发人的心灵,教学重心应放在发展智力上。实质教育与形式教育争论的焦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孰重孰轻,其实也暗含了教知识还是教方法,重“学会”还是重“会学”的争论。教育理论发展到今天,学生的学习以及学生怎样学习越来越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重点。当代教学理论尽管派别林立,观点各异,但对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都十分重视,都主张学生不仅要重视“学什么”,更要重视“如何学”。现代教育的许多大师们都是强调学习方法,重视学会学习(learningtolearn)的重要代表。布鲁纳基于结构教学的理论,提倡发现法,即由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一些问题,依据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去研究、探索和发现相应的原理或结论。赞科夫从以教学促进发展的教学理念出发,提出与传统教学原则相对立的五大教学原则,其中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即要求学生不仅掌握学习成果,更要留心学习方法,学会学习,等等。他们都强调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极端重要性。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在已见端倪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强化了已有知识的归类,加快了知识的传播速度,人们接触知识较以前更为容易,使得选择和有效利用知识及创新知识的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有人说,人类科技知识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是每10年增加一倍,现在是每3~5年增加一倍。这就要求人终身不断地接受教育,不断学习,要求人具有良好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知识经济时代,学习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它的真正意义不只是获得知识、技能和经验,更在于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一个结论需要在某种特定条件下才能应用,而方法却在变化了的情境中仍具有生命力,它比结论有更广泛的适用性。在知识经济时代,具有不断掌握新知识进而创新知识的能力,比掌握现存的知识更为重要,这要求人们在学习方式上实现从“学会”向“会学”,从“维持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变。

成人高等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在职的工作成人,是一个特殊的学习群体,工学矛盾突出是这一群体面临的一个最大的学习问题,这决定了他们的学习主要靠业余时间的自学进行,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不能合理利用时间,就难以完成学习任务。而且,成人具有较丰富的工作生活经验,他们的学习是一种基于经验的学习,尽管他们的机械记忆能力不如未成年人,但理解学习是他们的长处,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充分利用其经验和理解记忆能力强的优势,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其机械记忆不足的缺陷,而所有这些,都有赖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方法的掌握。因此,就成人高等教育而言,强调“会学”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但传统成人高等教育把学历文凭的获取和有用之材的培育视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忽视成人发展的需要,强调以教为主,重教轻学,在教学观和学习观上则是强调教给事实和学会知识,重现有理论知识传授和操作技能培训,轻学习习惯养成和学习品质培育;重适应性学习,轻创新性学习;重“学什么”,轻“如何学”,不注意发挥成人学习者在学习上的特点和优势。在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社会里,成人高等教育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和学习观,在帮助成人掌握基本学习内容的同时,着力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意味着学会选择适宜的学习目标,合理地利用时间,把握学习内容的要点与关键,采用多种学习方法,借助现代技术手段,使用科学的学习策略;意味着学会自主学习、高效学习和创新学习;对于成人学习者来说,还意味着学会有效利用不同的学习场境和条件,发挥自己学习方面的优势,通过理解,借助经验进行学习,以弥补工学矛盾和机械记忆不足的缺陷。学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接受间接经验为主的活动,是一个由浅入深、逐步积累、螺旋式提高的复杂过程,也是人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学会学习是通向认识、生存和发展的途径,是挖掘人本身所具有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一种最好的办法,学会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学习与创造的并存与通融。古人说: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可终身受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引导人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篇4

成人教育是国家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所不可或缺的。成人是社会的主体,没有主体参与的教育体系是不健全的教育体系,更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成人教育正是终身教育体系的主体,而普通学校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核心和基础。[1]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教师的质量是教育质量的主要决定因素。[2]成人教育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随着教育的发展越来越高,构建一支科学、高质、高效的成人师资培养体系,培育一支高素质、有特色、稳定的成人教育教师队伍,是成人教育发展的战略任务。

一、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成人高等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较,在教育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等方面都有自身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教育对象的成人性。成人高等教育学员多数为在职成人,他们一般思想比较成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较强的理解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其学习要求具有专一性、针对性强的特点。

二是教育内容的针对性。成人的学习是针对现实生活来学习的,学员希望学习的内容能直接有效地提高工作能力或提高生活质量。

三是学习的差异性。由于成人的家庭背景、社会环境、人生经历的不同,学员各方面经验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在成人高等教育中,教师要因材施教,学员则根据自己情况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3]

四是教育层次的复杂和多样性。一般成人高校不仅开展学历教育,而且有各种非学历教育。从层次上分有大学后续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证书、岗位培训和进修等,从形式上分有脱产、函授、业余、夜大和电大等,部分成人高校甚至以层次复杂、形式多样的各种非学历短期教育为主要职责。各种非学历教育形式和内容的不固定性,使得成人高校专业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教学的需要。[4]

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工作更加复杂和具有使命感,在实际教学工作岗位上,教师能否适应成人学习的多样化要求,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水平。因此,要使成人高等教育能健康快速地发展,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成人高等教育质量。

二、目前成人高等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成人高等教育师资数量不足。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普通高校学生人数猛增。同时,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从业人员自觉接受在职再教育,成人教育的发展速度造成许多学校学员人数饱和。面对有限的教师资源,优先照顾普高学生是许多普通高校的共同选择,相应的成人教育的教师资源日显不足[5],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师资问题日益凸显。

2.对成人高等教育师资建设的认识不到位。

当前,随着成人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一些普通高校对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重视不够,把发展成人高等教育作为学校的“副业”来抓,形成了“重创收,轻管理;重规模,轻培养”的现象。认为举办成人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求实惠,过分强调办学的经济效益,而不太关心办学质量,没有把教师队伍建设提到议事日程,认为普通高校的教师应付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绰绰有余,不需再进行培训[6]。

3.成人高等教育师资入口把关差,质量参差不齐。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专业教师来源一般以普通高校毕业分配为主要渠道,这种来源渠道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普通高校毕业生毕业后立即从事成人高校专业教师岗位教学,缺乏实际工作岗位经验,缺乏成人高校教师必备的成人教育学、成人心理学和成人教学方法等师范专业知识的系统训练,缺乏一定行业基础理论知识,不能在短期内进入角色,很好地进行教学工作[7]。而学校内学识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通常的工作重点是普高生的教育,往往只能安排很少的精力承担成人教育的课程。同时教师队伍不够稳定,也是其中的弊端之一。

4.成人高等教育师资缺乏培训体制。

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强成人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对成人高等教育尤为重要。因为成人教育不像普通高等学校教育那样有丰富的理论指导,少数教师按照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去“完成”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任务,甚至有个别教师认为“普通高校教师教成人高等教育的课程,无需花太多的时间和太大的精力即可胜任”。可以说,在成人高等教育中,不少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基本上是“普高教学移植型”,“普高化”现象比较普遍,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专职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师资培训存在巨大漏洞。

5.成人高等教育师资缺乏科学的教学评估体系。

不少高等院校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体系,任课教师往往只注重完成课时任务,不肯花费时间与精力去研究成人学习的规律与特点,“应付式”教学的现象较为普遍,而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则关注不够。长此以往,不利于成人高等教育教师队伍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成人高等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1.加强成人高等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认识。

要树立“师兴则校兴,师衰则校衰”的观念,充分认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人才培养的质量,乃至可持续发展的后劲等问题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把成人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学校发展战略的总体布局和本地区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加以考虑。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强化政府行为,加大支持力度,着力解决关键性的问题,使成人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2.加强成人高等教育师资入门把关。

根据成人教育的特点,对新申请进入的教师不仅考核其专业知识结构、学历、学位等基本条件,还应注重对其政治态度、对成人教育的认识、性格、气质、爱好、谈吐、交际能力、认知能力、应变能力等全方面的观察与考核,真正选拔出优秀的教师。同时还应注意挖掘普通高校教学中的骨干和精英,聘任他们为成人高等教育兼职教师,提高成人教学质量。

3.加强培训,提高成人高等教育教师素质。

成人高等教育是以教育和培养成人学员为目的的,而成人高校专业教师接受专业知识的继续教育是实现成人高校教育目的的根本保证。要结合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的特点,确定不同的培训内容,积极开展培训工作,对新任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对老教师也要进行形式多样的培训,把培训作为保证教师提高业务水平、优化知识结构、掌握专业技能的重要手段。普通高校要为成人高等教育教师培训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理论培训与教学研究相结合,以在职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校内培训和校外培训相结合。要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参加以了解成人高等教育学科发展前沿动态、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科研能力为主要内容的专题研讨班,以较好地掌握成人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加快知识更新,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4.建立完善制度建设,保证成人高等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一套科学完备的管理体制,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成人教育也不例外。成人高校的管理者应当根据教师的不同需要妥善应用管理的激励职能,让激励机制成为绩效改善的重要因素。同时,也要制定相应的科学评估体系,给教师上好课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四、结束语

加强成人高等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对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意义重大,对全民教育理念的高水平实现意义重大,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日常工作中切实加强成人高等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才能真正提高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为国家教育事业的进步做出成人教育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朱新均.纪念《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颁布20周年座谈会发言摘要.2007,省略.cn/newscenter/dongtai/2007072605.htm#1.

[2]殷晓峰.成人教育师资专业化发展的校本策略[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9).

[3]刘立浩.论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J].成人教育,2004,(7).

篇5

在社会各个领域中普遍存在,它存在的土壤是不完善的市场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成人高等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目前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正处于亟待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第一、管理体制复杂成人高校的管理体制有两种:一是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管理,主要指教育学院和广播电视大学;二是由各行业部门办学并管理,主要指管理干部学院、职工大学等。对于成人高校,现行各主管部门的管理侧重于人事,对教学业务方面的管理多流于形式。在普通高校中,往往对网络教育、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及非学历教育实行多头管理、互不关联。这种不同部门实施行政和业务管理的模式,造成“对内争资源、对外争生源”的混乱局面。

成人高等教育具体到各个省、区、市,主要由教育厅高教处统一管理。高教处要负责从博士、硕士、本科到高职高专和各层次的教育管理,对成人高等教育的监督和管理并不能倾注过多精力。第二、缺乏质量监控机制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专门的关于成人教育的法律出台,使得目对成人高等教育的评价标准没有强制的统一规范。由于缺少形成性评价和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以及管理体制的混乱导致一些根本没有达到要求的成人教育机构得以继续存在。有些地方甚至出现几个教学管理人员租几间教室就可以成立一个成人教育的办学机构的现象。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一些成人高等教育机构采取各种不规范的手段来吸引学生,从而产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在物价部门统一规定的收费标准下,重视教学质量,投入资金建立完善教学设施,严格管理的学校竞争不过“偷工减料”、“放水”送分的学校,导致优良学校不能生存,扰乱了整个成人高等教育的秩序。

同时这也使整个社会对成人高等教育产生不良的印象,导致成人高等教育文凭“含金量”下降;而在高等教育人才市场上普通高校的优秀毕业生不得不与更多的对手竞争岗位,造成真正人才的浪费和配给不合理。

(二)某些办学机构的逐利行为

一些普通高等学校在办学中重视本科生、研究生的教育,但却把学校的成教学院单纯作为一种创收的手段,在办学中不重视规范性要求,片面追求利润,为学校揽收。某些成人高等院校也受利益驱动,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根本不考虑办学条件是否成熟却大肆的扩张教学点,忽视甚至取消教育教学过程的必要环节,从而导致了很多“假的真文凭”的出现。

(三)整个社会对文凭的片面认识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社会上把文凭的高低作为评价一个人能力高低的主要衡量标准。找工作、评职称、加工资、提拔干部等等都以文凭为依据。从经济学的角度讲由于需求的存在才产生了供给,正是由于整个社会对文凭的片面依赖产生了对文凭的大量需求。但是从现实看,我们国家普通高等教育相对于庞大的人口基数来讲规模较小,供给小于需求。某些管理不规范,考试松懈的成人高等学校,成功地迎合了这些人的需求;而管理规范、注重教学质量的高校由于取得文凭的难度相对来说要大,使得它们不规范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四)学习动机不明确,导致缺乏学习兴趣

成人学生在各种社会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但经验的二重性导致有些学生在参加在职学习时出现严重偏差,学习的动机不明确或不端正。比如有的成人学生在求学上功利主义倾向明显,参加学习完全是迫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工作压力,是为了获得文凭而被动参加学习,从而对学习缺乏兴趣。有些成人学生把交费上学看作是一种市场交换行为,认为他交了学费就应该让他毕业,给他文凭,动辄就向学校提出种种过分或不合理的要求,一旦要求无法得到满足,就会在学习上出现消极抵触情绪,甚至退学转到能够迎合其需求的不规范机构就读。

消除成人高等教育“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对策

成人高等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终身教育制度的逐步确立,成人高等教育还将持续深入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不规范现象,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损害成人高等教育的整体利益,破坏成人高等教育的声誉,从而影响到成人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要彻底地根除劣币,使良币得到健康的发展,规范成人高等教育办学秩序,引导成人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一)加强规范化管理,建立市场准入制度

对成人高等教育首先要解决的是多头管理的问题,由于不同的管理体制导致了不同的评价标准。所以,首先要对现有的管理办法进行总结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有关成人高等教育的相关管理办法,对不同的教学机构设立的成人高等教育进行统一管理,采取统一的标准。其次,加强评估,建立市场的准入制度。加强对各类成人办学机构的资质审查,尤其要对举办函授、夜大和脱产班的学校设在地方的各教学点进行考核,严格审批的程序。要定期对高校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实施评估,并建立相应的奖优罚劣的机制。公布办学规范的成人教学机构名单,对于管理混乱和教学质量低下的学校和教学点应立即停止招生,责令限期整改,而情况严重屡次违规办学的机构应坚决予以取缔。

(二)构建成人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结合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和完善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开展部分公共课基础水平统考,建立质量评估、认证制度等质量监管系统,加强教学质量检测,加大对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管理和监控力度。[6]通过评估,不断总结经验,端正办学指导思想,规范办学行为,增强质量意识,形成成人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普通高校要调整函授站布局,本着就地、就近的原则设置函授站,把函授站的年度登记工作与每年的招生资格挂钩,切实加强管理,保证质量。

(三)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

普通高等学校举办成人高等教育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才能保证办出质量,办出水平。不能以盈利为目的,应处理好普通高等全日制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办学的关系。许多高等院校在办学中坚持全日制和成人高等教育“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办学。近几年使用成人高等教育经费添置了大量图书资料和教学设备,改善了教师待遇,稳定了教师队伍,提高了办学效益,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教育经费不足的困难。普通高等教育的基础为举办成人高等教育提供了基本条件,举办规范的成人高等教育又进一步壮大了普通高等教育,形成了良性、高效发展的态势。

(四)科学认识文凭的作用

成人高等教育中“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发生的很大部分原因是人们对文凭的片面认识所致。因此,应该正确地看待文凭,特别是用人单位要建立招聘人才的多重考核机制,不能过多依赖文凭。对于文凭的作用要辩证认识,它一方面代表拥有者受过正统的教育,经过专业系统的学习,代表其具备了一定的学历层次及专业知识的储备。但是另一方面,文凭并不能完整诠释出一个人的素质。所以,一个人的知识水平不能仅靠一纸文凭来认定,还要看一个人的工作实践和自我学习更新的能力。

篇6

成人高教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成人教育事业的重要载体,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终身教育观念深入人心,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方面深情地呼唤成人高教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建设人才;另一方面各种教育形态、教育层次之间的激烈竞争,诸如近年来普通高等学校的连续扩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兴起又对成人高等教育事业形成了强烈的冲击。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教育院校,在学校规模、教师人数、专业设置、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专业地位等方面都处于发展不充分的状况,突出表现在:教学理念落后,重知识灌输,忽视对学员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专业建设、课程设置缺发科学规划;成人高教缺少特色和内涵,缺乏学术深度研究;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实践实训设备严重不足,学员实践动手能力难提升,导致学生有文凭没水平;成人高教的教育质量受到质疑,成人高校的公信力受到威胁。面对当前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全国范围内有不少成人高校为谋求自身可持续发展正逐步改建或转制为普通本科院校、高等职业院校、社区学院或行业培训机构,从而开启了与时俱进的成人高教转型发展之路。

一、成人高教的转型

所谓成人高教的转型发展,是指成人高教的发展从观念到形式,从外延到内涵等方面产生深刻变化,包括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办学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提升办学绩效、充分发挥功能、谋取更大作为、获取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层次、类型、形式多样,是我国教育结构体系中一个相对复杂的部分,根据不同时期成人高等教育基本价值取向的不同,可将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划分为:学历导向、职业导向和学习导向三种,简称学历型成人高等教育、职业型成人高等教育和学习型成人高等教育。早期的成人高等教育作为学历补偿教育,通常以普通高等教育作为自己的效仿对象,表现出明显的普教化倾向,社会热衷于对学历文凭的追捧,成人高校则以学历文凭作为吸引生源的法宝,学生以获得高学历文凭作为求学的目的。1989年《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颁布后,我国的成人高校转变为向已就业的成人提供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成人高教呈现出职教化倾向,职业导向成为我国成人高教的价值取向和追求目标。进入21世纪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向成人高教提出了新的挑战;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对成人高教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赋予了成人高教新的使命。提升个人素质,追求更好发展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这时,多样化的学习成为成人高教的主要价值追求。不同时期不同价值取向的成人高教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学历导向型的成人高教以帮助学生获得学历文凭为宗旨,教育内容主要是教授学生系统的理论知识为主,主要采取正规学校教育方式,十分强调学历文凭的价值和作用。职业导向的成人高教以工作了的成年人作为教育对象,包括在岗、待岗和转岗的成年人,这时的成人高教把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作为主要教育内容,既有正规的学校教育,也有脱产、半脱产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开始重视学校与企业的联系,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习导向型的成人高教不但重视教育的社会功能而且重视教育的育人功能,教育对象广泛,包括工作成人和非工作成人,教育内容有职业性的知识技能,也有非职业的闲暇教育、社区教育等,实行开放的办学形式,教育甚至走进社区、企业、乡村,教学上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指导服务为辅,特别强调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这个时期的成人高教注重的是从传统的供给教育发展为教育供给,从依赖政府发展到主要依靠市场发展,从知识教人发展到教人如何获取知识、学会生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学术性评价、用人单位的职业性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呈现出明显的终身教育特点。

转型是一种积极的、深层次的、艰巨的、长期的过程,转型是成人高教的质变和飞跃,是成人高教发展的重大改革和变迁,它是通过教育基本价值取向的调整和教育规范体系的整体变革,改变教育内外部关系和功能,使成人高教获得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转型发展的成人高校必须具备强烈的内涵建设意识、质量意识;必须强化创新意识,加强能力建设。首先要重视培养学生(学员)的实际动手能力,着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让他们学以致用、学有所用、学后能用。其次,要重视培养创新型人才,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成人高校也不除外。这就涉及专业设置、办学模式等的改革创新,涉及培养模式、办学形式的创新,涉及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创新,涉及到思想观念、制度管理、教育教学操作层面等等一系列变化。而“大学的前途,就其协调传统与革新的职能而言,应多取决于成千上万个教师的价值观,而很少取决于大学理事或校长。而且一所学校的办学成效,从根本上讲是由教师和教师所培养的学生所作出的贡献来决定。因为师资是决定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的根本要素,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资源,师资水平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教师教学的质量水平又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而保障教育质量的一个关键是教师水准。由此可见,成人高教在转型发展中,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才能在转型发展中紧跟时代的步伐,培养出与社会需求对接的高素质人才,助推成人高教真正走好内涵特色发展之路,谋取可持续发展。

二、成人高教的师资现状

雅斯贝尔曾经说过:“大学的理想要靠每一位教师和学生来实践。”新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大学教师作为校园比较稳定的生活主体,是大学的主要力量,是决定一所大学成败的关键要素。然而,一方面我国的成人高教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政府不重视,社会轻视,加上教师的待遇、职称晋升在成人高校中难以解决,对普通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一些待遇政策,成人高校教师享受不到;或是由于学术气氛少、对外交流机会少,缺少发展机会等,成人高校教师流动性大,出多进少。成人高校普遍缺少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教师的学历结构、能力结构尚需进一步优化。尽管新世纪后我国成人高校教师的素质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人教育相比,我国成人高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依然比较低下,无论是从整体结构来看,还是从个体自身的素质来看,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另一方面,成人高校的部分教师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陈旧,缺乏科研意识,缺乏创新能力,缺乏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社会上仍存在着成人教育观念淡薄的现象,很多人都认为成人教育培养的是适用性人才,成人院校的学员只要实践能力强就可以,在学术方面的造诣可以不那么精湛,成人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员掌握实用的工作技能,只要满足学员的职业需求就可以了,缺乏相应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他们大多缺乏对成人学员因材施教的能力,同时,多数教师惯用传统的思维,以教材、教师、课堂为中心,以照本宣科的方式向学员灌输知识,缺乏与学员的交流互动。他们对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掌握不够,缺乏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而转型后的成人高校在教学方面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注重培养学员的认知和社会实践能力,通过教师对学员进行理论讲解和实践指导来使学员达到知识的掌握和素质的提高。显然,目前成人高校的师资水平不适应转型发展的成人高教的需求。 转贴于  三、提高成人高教教师创新能力的有效策略

具备创新能力的教师能创造出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能优化教育教学过程;能创造出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新型课程;具有开拓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能力;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的结合;在教学中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其教学会呈现出高效教学的特点,同时会展现教师自身的创新智慧和人格魅力。当然教师的创新能力,需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探索中,在深入学习和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术等过程中逐渐形成。开展教学研究是实现教学创新的基础,没有踏踏实实和持续地对教学问题的深入思考、探索和创新,要取得教学水平的提升和突破是不可能的。创造性教师是教法的研究者,必须研究教会学生学习,包括终身学习和创新学习的方法、原则。同时又是学法的研究者,主要对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创新知识等方法进行指导和研究,特别是要加强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能力、选择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研究。因此,成人高校创新型教师既要会教学,还要会科研。具备科研能力,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师角色,教学工作也会由“经验型”、“教书型”转为“研究型”、“专家与学者型”。科研对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教师在科研工作中培养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启发、引领作用。科研项目的研究,不仅使研究者自身成长为领域专家,而且通过出科研成果,为学校“转型”后的内涵发展、可持续发展发挥作用。为此,要提高成人高教教师创新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一)完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首先,对现有教师进行整合,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把他们分为一、二、三类,即一类为骨干教师, 承担成人高教的主要教学、科研和实践指导;二类为一般师资,承担一般教学任务,在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下再承担一些辅工作并参与相关课题的研究,在教学科研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三类为教学科研水平欠缺的师资,对这部分教师要有计划有针性地对他们进行进修培训,让他们通过进修培训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其次,建立严格的教师选聘制度,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从高校毕业生中、从企事业单位中严格选聘高素质的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当中来,包括高学历的青年人、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事业单位人才、海归人才等,保证师资的高水平及知识、技能的实用性,师资队伍既要有高水平的操作技能,又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并且新进人员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再次,建立高效的教师队伍管理制度。通过以人为本的制度管理,充分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发挥出其教学、科研、实践潜能,提高成人高教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凸显教师的“主体性”地位,激励教师自身对教学创新的积极追求

篇7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成人教育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要提高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以满足社会、市场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一、更新成人教育的思想观念

成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为社会、为企事业单位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合格人才,因此,成人教育必须以社会需求为目的、以市场经济发展为导向,用过硬的教学质量、优质的服务主动去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成人教育的多种需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教育质量是成人教育的生命线”的指导思想,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坚定地维护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严肃性,认真贯彻“从严治学,质量第一”的办学方针,视质量为生命,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切实把教学质量摆在突出位置来抓,以办学的高质量赢得广泛的社会信誉,以及广泛的社会承认和赞许,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在举办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班的过程中,要始终如一地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办学的中心,把提高社会效益作为办学的出发点与根本目的,作为检验教学质量的标准。

二、加强成人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成教教师要真正实现全面育人的教育目标,其自身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文化和心理素养,要有充实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学校在招聘教师时,应选择那些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并了解成人教育特点的教师教学。在成人教育教学过程中,首先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员知识,而且要教会学员学习方法和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教师应根据成人的特点,结合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做到因材施教。

另外,教师还要重视学员的素质教育,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面授知识与自学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应将本学科的新知识、新技术介绍给学员,拓宽学员的知识面,提高学员的整体素质。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成教教师的相对稳定性,学校应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加大对成教教师的培训和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成教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到企事业单位实习,组织成人教育教学研究与交流活动,进一步提高成教教师对成人教育的认识,使教师能专注于成教教学工作,稳定成教教师队伍。以我院为例,近几年来,经过不断的挖掘和筛选,我院集合了一大批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双师型”教师,建立了成人教育师资库,满足了成人教育的教学要求,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改革成人教育的教学模式

成人教育主要培养的是社会在职学员,由于受到社会、工作、家庭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在心理素质、知识结构、人生理想、价值观念等方面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异。针对成人教育学生的特点,为了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的发展,成人教育要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教材等方面进行改革,在教学计划方面:组织专家针对成教学生的社会性、实用性等特点,在符合专业要求的教学计划基础上对陈旧、落后的教学计划重新修订,减少基础课,增加专业课程的比例。在教学大纲方面:组织优秀的教师改写教学大纲,对落后、不科学的予以删除,对最新的知识内容及时补充。在教材方面:要根据教学需要,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利用最新知识,及时调整、编写教材,以适应和满足社会及相关领域的发展要求。选好有特色的成教教材,组织教师编写自学指导书和辅导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教材和掌握知识。

为培养学生现场分析、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必须改革传统的、常规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在成人教学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把理论讲解、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经验交流、角色变换等方式结合起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超时空、超地域,面向社会所有需要学习的人们,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学习的强烈欲望。近几年来,为顺应市场发展对成人教育的要求,我院不断改革成人教育的教学模式,针对成人学员的特点,改进教学计划,增加专业课和实践课,在现有的专业教学计划中,基础课基本上只占整个教学计划的15%左右,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

成人教育的规范化管理是保证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科学的管理制度能使成人教育工作系统、高效、有序地运行,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成人教育要根据国家教育部及上级教育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及时修订教学管理、学籍管理、函授站管理等各项成人教育管理制度,加强成人教育各环节的管理工作,切实有效地抓好成人教育的科学化管理;要制定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把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与提高教学质量紧密地结合起来,使成人教育得到高效有序的发展。

1.优化成人教育内部组织结构。根据行政、教务、学生管理分别成立成人教育学院办公室、教务科、学生科,并针对相应的管理要求定员定岗,规范管理,保证各项工作正常运行。明确每个管理部门的职责和岗位责任,从提高教学质量,为师生做好服务的角度出发,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各项基本业务活动的绩效,通过创新不断提高效率来实现长期的优异绩效。

2.加强管理和教学信息化建设。高效的成人教育管理愈来愈依赖于学校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在人员有限、大量管理工作摆在面前的情况下,建立科学的、实用的管理信息系统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至关重要。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良好的成人教育内部组织文化的形成,能够带动教师和管理人员树立与学校一致的目标,为他们营造出积极的工作氛围,从而促进一支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过硬的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的形成。

3.加强学生的常规管理。目前,成人学员出勤率较低,学习效果较差,考试作弊现象普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管理方式不当、没有适应成人学员的特点所造成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想规律,一方面积极做好学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严格学生考勤纪律,保障教学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还要培养优秀学生干部,形成成人学员的领导核心,克服成人学员的松懈、自卑等心理,激发他们正确的学习动机。因此,加强成人教育的教学管理,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同时,定期检查成人教育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到课率等情况,对教学负责、教学质量好的教师予以表彰,对到课率高、认真学习的学员予以优秀学员称号,并给予表彰和奖励。

这几年来,根据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我校制定了一系列成人教育管理制度,制定了《成人教育学生手册》、《成人教育教学管理规定》、《成人教育函授站(教学点)管理规定》等,进一步规范了成人教育的教学管理,提高了教学质量,赢得了社会的好评。在成人教育生源不断下降的情况下,我院的成人教育生源稳步提升。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成人高等教育作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占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加强成人教育的教学管理,提高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是我国成人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

篇8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教育信息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重要的发展方向。我国自1999年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先后有69所院校加入网络高等教育的行列,十几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办学与管理经验。网络教育的高速发展强烈冲击着传统成人高等教育,在风起云涌的信息化大潮中,成人高等教育难以靠传统教学模式维系发展与保障质量。举办网院的高校根据自身优势,纷纷实施成人教育网络化,而地方院校也在这个变革的浪潮中,抓住发展的机遇,努力推进成人教育网络化。

在成人教育网络化进程中,单纯网络化对于成人学历教育并不完全适用,网络教学不能替代面授o导。其原因首先是地方普通高校多不具备实现成教完全网络化的条件,再者完全网络化也是与成人学历教育教学基本要求不相符的;但是通过网络化教学平台实现远程支撑教学还是可行的,既利于发挥和融合传统成人教育模式与网络教学模式的优势,又利于保持成人学历教育特色。作为地方普通高校,华北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网络化采取了远程支撑教学方式,基于网络学习平台,以网络导学与学习作为面授教学辅助手段。基于这一思路,学校开展了系列的成人高等教育网络化教学改革与实践,初步实现了远程支撑教学,取得了一些经验。

二、华北理工大学成教网络化概况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各省市逐渐重视成人教育网络化工作,河北省教育厅组织部分高校于2007年召开了第一次成教网络化协调会,2014年启动了河北省成人高等教育网络服务平台建设,由省电大牵头建设,建成后实现省内高校间成人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华北理工大学是省内较早开展网络化建设工作的高校之一。

华北理工大学始终高度重视成人高等教育,为全国开办继续教育较早的普通高校之一。1958年开始招收专科层次的成人教育学员;1970年起开展继续教育培训;1989年起全面开展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办学层次有高中起点专科、高中起点本科、专科起点本科等,学习形式有业余、函授等。目前,学校成人高等教育已覆盖工、医、理、经、管、文、法、艺等学科门类,本、专科专业数已达到63个,在校生达2.9万人。面对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新形势,近年来华北理工大学开展了成人高等教育网络化教学改革与实践,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成人高等教育融合,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成人高等教育导学教学模式,通过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和资源建设,为传统教学提供远程支撑,努力破解工学矛盾突出、教学质量保障难等问题。

学校关注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发展,积极开展成教网络化工作。学校继续教育学院早在2001年就到人大网院做过调研,经探索于2006年提出了成教网络化基本思路;2008年开始了第一批成人教育网络课程资源建设;2009年制定了成教网络化建设技术方案,2010~2011年开展了成教网络化教学模式研究和网络平台建设调研;2012年引进成教网络化教学管理平台并正式上线;经过个性修改、调试推广,于2015年初实现全部学生上线学习。在近几年探索中,学校成教网络化模式融合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特点,充分发挥网络的便捷高效与面授教学的利于知识获取与情感交流优势,工学矛盾突出问题得到一定缓解。

三、成人高等教育远程支撑教学实践

(一)学校重视、科学规划成教网络化工作

学校高度重视,确立了成教网络化教学改革地位。学校非常重视成人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成立了现代远程教育筹备工作领导小组,校长办公会多次商议,批准了相关系列文件,将成教网络化工作列入了学校《十二五规划》,确定了学校成人高等教育网络化建设指导思想和切实可行的建设目标。指导思想是:成教网络化教学改革要突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符合网络教育规律和教学改革的方向,适合于在职从业人员业余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特点,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与手段,学习支持服务到位,教学效果显著。通过成教网络化教学改革有效解决工学矛盾,高效利用教学资源,培养合格实用人才。建设目标是: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进行成人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成人高等教育网络化导学教学模式,建设立体化网络课程资源体系,构建成人教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与教学服务平台,大力提升函授、业余教育教学质量。

开展教学研究工作推进成人教育信息化建设。先后开展了省教育厅项目《终身教育网络化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建设》《工科院校成人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工作,为实施成人教育远程支撑教学改革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思想准备。研究确立了成人教育网络化教学模式,强调教学改革要突出4个转变:即教学思想观念由以教师授课为中心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转变;教学形式由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远程支撑教学转变;教学评价方式由结果评价向形成性考核方式的过程评价转变;管理模式由传统管理向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服务转变。

统筹规划成教网络化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结合学校实际,按照建设目标,先后制定了有关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网络课程建设管理、网络课程制作技术参考标准以及格式规范、网络化导学教师要求及工作量计算、学员网络学习要求等一系列指导文件,规划了成人高等教育网络化教学改革的总体方案。确立了教学模式创新、平台建设优先、资源建设为核心、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改革思路和点面结合、分段推进、逐步提高的实施原则。

学校在政策上将成教网络导学工作量列入任课教师教学工作量,网课建设按项目立项建设并按照校级教研项目对待,优秀网课可按相应级别精品课对待,在政策层面为成教网络化建设提供了保障。同时学校在资金保障上给予大力支持,截止目前在该项工作方面总计投资260万元,2015-2016学年拟再投入50万元。

(二)优势互补构建成人教育网络化导学教学模式

成人高等教育网络化既要体现网络教育教学模式的“导学”优势,又不能脱离成人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实现成人教育与网络教育优势的有机整合,优势互补,并紧跟现代信息技术趋势不断发展,构建成人高等教育网络化教学模式。因此,成人教育网络化导学教学模式构建第一条原则是成人教育与网络教育优势互补的原则。要突出以学习者为中心,从教学手段、学习方法、实践教学组织、学习评价与考核等不同的维度应坚持4个结合:即远程教学与面授教学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相结合;虚拟实验与现场实训相结合;在线形成性评价与课程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第二条是体现成人教育特征的原则。充分注意成人对象的学习特性,包括学习兴趣、求学动机在内的主观方面因素和学习准备、已有经验等客观方面因素,体现成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第三条是发展性原则。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革命对教育教学的过程和环节产生影响,注意教学模式在实践应用中的发展。

通过几年来实践探索,确立了突出“面授为主、导学为辅”特色的成人教育网络化导学教学模式。其基本教学环节包括:必要的面授辅导、虚拟课堂教学、课件自学、网上答疑、实验、课程作业、考试等,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强调面授环节的教师中心作用和网上辅导答疑的教师主导作用,在虚拟课堂、课件自学、作业等环节的自主学习中则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实现基于混合学习理论的双主学习。

(三)基于成教网络化开展培养方案改革

培养方案是实施远程支撑教学的基础,为此学校对成人教育培养方案进行多次修订工作,确立了修订基本原则:即充分考虑成人教育实用型人才培养要求;适合成人学习者的特点和需求,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充分考虑传统成人教育与网络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围绕修订原则开展三方面改革:即改革传统专业培养方案,构建基于网络的成人教育导学教学模式课程体系。优化配置课堂教学、网络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整体优化课程设置,合理调整科学教育、工程教育、技术教育的比例,突出工程技术教育,强化技能与实践能力培养。

通过几年的实践改革,对原培养方案删繁就简,明确核心课程,精简总量,三年制总学分控制在70-80学分;突出实用,适当压缩理论学时,增加实用知识与技术培养,增加了以新技术为主的专题讲座选修课;强化了形成性考核,增加了网络辅助教学的教与学的要求。新方案的改革充分发挥网络导学优势,更好地完成了培养实用性人才的目标。

(四)校企合作研发成教网络化教学特色平台

根据成人教育网络化导学教学模式实现远程支撑教学要求,设计了学校成教网络化教学平台的基本功能模块。平台建设采取校企合作模式,学校与弘成公司达成协议,引进开发了华北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与教学服务平台。该管理系统主要由3部分组成:即管理平台、教师平台、学生平台;功能模块涵盖了传统教学模式与网络教学模式的各系业务,完全满足成教网络化导学教学模式的教学需求。

在共同开发过程中,基于弘成公司基础平台,进行了大量的个性化建设,充分考虑成人高等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特点,同时结合网络教育教学模式的优势,重点进行了导学督导监控,学生形成性考核监控,管理人员权限分配,课程资源管理,班主任管理,学院网站等个性化功能模块开发,为有效实施网络化导学、落实远程支撑教学奠定了基础。

(五)点面结合同步推进成教网课资源建设

按网络化教学改革要求规划网课建设。网络课程建设是成人高等教育网络化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现远程支撑教学的资源保证。为了尽快推进网络化教学改革,实施远程支撑教学,学校采取基础教学资料和示范课程同步建设方式开展成教课程资源建设。通过制度引导与政策激励积极推进课程资源建设,先后制定了成教网课建设指导意见、网课建设标准、网课建设指南、网课立项建设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确定“点面结合、精品优先、立项建设、自主开发、分期建设、滚动实施”的基本原则,即网络课程资源与网络导学基础资源同步建设,首先铺开建设基础资源以保证网络化基本需求,同时以精品课程资源、优势专业课程为基础开发成教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方式采取立项建设的方式,以自主开发建设为主,适量引进优势资源,推进资源校际共建共享;按学期分期建设基础资源与网课资源,每学期滚动建设。

引进现代化录播系统不断提升网课资源建设质量。学校重视录播系统的建设,几年来学校总计投资160万元,建设了5间高标准现代化录播教室,普通三分屏录播系统教室2间、高清三分屏师生互动录播室1间、电子白板高清录播室1间、3D虚拟演播高清演录播室1间,初步形成满足不同录播要求、形式较为丰富、录播视频从高清到标清的录播环境,同时配套引进了国际流行的网课制作软件,便于实现教师课件制作的个性化和新颖的学习互动性,极大地改善了以往网络课程资源制作单一的状况。

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扎实推进。通过近几年的持续建设,目前已开展5批网络课程资源示范建设,建成网课66门,本年度拟计划再建40门;网络导学基础资源建设从2012年开始铺开建设,已开展5个批次建设,共建成上线419门课程基础资源。

(六)管理创新推动远程支撑教学实施

管理信息化推进成人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信息化环境下,只有管理创新才能推动远程支撑教W高质量实现。学校重视成教网络化教学管理创新,积极转变管理模式、建设配套制度,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质量监控体系,构建以教学服务、技术支持为中心的信息化管理机制。一是创新成教网络化教学管理模式。由管理向服务转变,注重管理职能转变,通过开展工作流程标准化建设推进传统管理业务与新增网络管理业务融合,形成岗位职责、综合业务工作流程、办事流程为一体的标准化管理系统。二是建立健全网络化教学模式管理制度。制定了网络导学教师工作要求及导学工作量计算办法,网络学习学员管理规定,网络课程建设立项管理办法及网络课程制作技术参考标准等系列文件,规范网络支撑教学环节管理与网络课程建设。三是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建设。发挥传统督导评价与网络督导评价的组合优势,重点建设由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督导、网络教学支持服务评价、学生学习形成性考核评价、教师授课与导学教学评价等组合构成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保证成人教育教学质量。

多层次、多形式培训提升教学与管理信息化能力。学校重视各层次人员网络化教学理念的更新与信息化能力培训。尤其近年来持续开展面向网络化导学教师队伍、网络课程资源建设队伍、学校网络化教学管理队伍、函授站(教学点)管理队伍、成教班主任队伍、实施网络学习的成教学生的多层次、多形式培训,共举办平台技术培训6期、平台用户使用培训10期、网课建设培训8期、课件制作软件培训3期、站点管理培训4期,总计培训约500余名教师与管理人员。通过培训统一思想,更新理念,提升了继续教育学院管理人员和成教师生的信息化水平。

随着远程支撑教学实施,学校成人教育网络化教学改革工作初见成效。通过成人教育网络化导学模式改革、网络平台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构建了成人教育数字化学习环境,营造了远程支撑教学与管理的校园氛围,提升了师生信息化能力,初步实现了成人教育远程支撑教学。目前,实现全校28000余名在籍成人教育学生、5个校区、13个函授站(教学点)网络化远程支撑教学,在线资源总量达到479门,基本满足成教学生在线学习使用。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网络平台关注度和网络平台使用率逐年提高。

学校通过成人教育网络化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探索出了符合成教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的一种有效模式。成人高等教育与远程支撑教学深度融合,基本实现了成人教育管理信息化、科学化和现代化。成人教育网络化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为成人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空间。

四、问题与思考

学校在成教网络化探索与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与困难,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探讨与思考,也是进一步深化成教网络化教学改革的方向。

(一)管理队伍信息化

在成教网络化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地方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管理队伍长于原有模式管理,在网络化教学环境中则表现出管理队伍信息化、专业化水平明显不足,同时管理经验也不够。因此,实施远程支撑教学的高效现代管理,队伍信息化建设是重要一环。学校在实践中采取了多种措施推进管理队伍信息化。一是理念更新,通过成教网络化理论研究与学习,使成教网络化理念深入人心;二是开展信息化培训,结合平台调试、使用、推广开展技术培训,使管理人员与广大师生熟悉平台操作;三是推行双线管理,管理人员既要完成线下原有管理工作,同时兼顾线上平台管理业务。通过实践,较好实现了远程支撑教学管理工作。

(二)教育教学资源建设

成教网络化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资金缺乏,造成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水平不高、速度滞后、总量不足,这成为制约成人高等教育实施远程支撑教学的瓶颈。学校虽然建设了相当数量的各类资源,但存在同样的问题,而且以基础资源为主,距离建设丰富、多样、个性、优质资源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随着MOOC的建设,国内校际、校企、行业、企业课程联盟的发起,自建自享不具优势,资源共建共享成为资源建设发展趋势。为此,学校也尝试参加了如MOOC中国、煤炭行业远教联盟等,以求课程资源瓶颈问题的突破。

(三)远程学习支持服务

地方普通高校不具有成教网络化管理的成熟经验,在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建设中还存在管理服务意识差、管理措施不到位、教师传统教学惯性大,尤其是网上学习支持与服务还较难到位。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尝试从规范管理角度推进网络化管理标准化建设,政策引导教师同步开展线下辅导与线上导学,改进平台、提供多样资源利于学生学习,取得一定效果。当然,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建设需要人力、物力、资金、政策多层面的支持。

(四)混合学习模式教学质量监控

以成教网络化实现远程支撑教学属于典型的混合学习模式,该模式下的教学质量监控不同于传统成人教育,也不完全等同于网络教育。构建新模式下的教学监控体系是有效落实远程支撑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在实践中保留了原督导体系,同时开展了网络平台监控模块开发,正在逐步实现新模式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但二者如何有机结合仍是当前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五)网络学习平台建设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出现,传统的基于I n t e r n e t的平台只能提供单一的学习端口,难以满足当前多样化的随时随地学习需求。当前成人教育网络化平台主要基于I n t e r n e t,要跟上时展,亟需开发基于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的功能强大的、适应多种学习需求的教育教学网络平台,但地方普通高校一般不具备开发能力,因此校企合作应是较好的解决办法。

开拓建设以实现远程支撑教学为目的的成教网络化发展之路是当前地方普通高校面临的共同课题,在实践探索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不断深入研究与实践,才能有效实现远程支撑教学,推进信息技术与成人学历教育的融合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志国,崔亮,马水东,张文丽. 基于网j化教学创新地方院校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思考[J].成人教育,2015(1).

[2]曹坤明.医学成人高等教育初级网络化助学模式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5(6).

[3]王志国,崔亮,马水东,张文丽.成人高等教育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改革实践[J].成人教育,2012(9).

篇9

学习心理学中当代元认知理论的研究成果,在理论上使我们对学业不良学生的学习特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教学实践上为学业不良学生的转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过去我们往往把学生学业不良归因于智力差,随着元认知理论的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学生学习能力的强弱、学习效率的高低与其元认知水平密切相关。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应该从元认知方面对成教学业不良学生的成因进行分析。

一、加强元认知训练的意义

元认知是美国心理学家弗拉威尔(Flavell)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出的。弗拉威尔认为:元认知是指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即人对自身的感知、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理解等认知过程进行积极的自我监视、自我反思、自我解悟、自我调控的过程。它由两部分构成,即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控制。元认知知识是有关认知的知识,也就是对认知活动的过程、结果以及相关信息的认识;元认知控制是对认知行为的管理和控制,是认知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对认知活动不断进行积极自觉的监视、控制和调节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元认知知识具体表现为学习者对于学习、学习能力、学科特点、教材特点以及结构、学习策略等的认识,元认知知识是对有效完成学习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等的一种看法知道做什么,是学习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元认知控制表现为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实际、知识的特点和学习的要求等定出计划,选择策略,评价每一操作的有效性并根据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元认知控制是运用自我监视机制确保学习任务能成功地完成知道何时、如何做什么,它是学习成功的关键。

加强对学生进行元认知训练,有利于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习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高,是学生实施终身教育的保证。

目前,成教学生重修或补考的倾向比较普遍,个别学校甚至很严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本文主要通过对这部分学生在学习时所表现出来的元认知特点进行分析,来探索成教学业不良学生厌学或学习困难的原因,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来促进成教学业不良学生积极、有效地学习,最终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二、学业不良学生元认知特点分析

根据笔者对成教学业不良学生的学习观察及分析表明,成教学业不良学生学习元认知特点主要表现为:不会确定恰当的学习目标;不善于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不会进行自我激励;不善于自我监控并及时修正或采取补救措施来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不善于总结自己成功和失败的教训、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形成了学习的恶性循环。

(一)不会确立恰当的学习目标

学生在学习中如果学习目标不正确,就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成教学业不良学生在学习时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他们往往没有确定学习目标的意识和习惯,即使有个别学生有确定学习目标的意识,他也不能确立明确、恰当的学习目标。因而成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让学生知道所学内容中哪些内容只需了解,哪些内容必须理解,哪些会初步运用,哪些要综合运用与创造性运用,以培养学生确立恰当学习目标的能力。另外,成教学业不良学生不善于在检测目标的基础上采取自我调控措施也是其学习困难的原因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教学中,成教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善于运用所确定的学习目标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充分利用反馈信息,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例如,若发现知识缺陷,应及时查漏补缺;如知识面较窄,就要博览群书;如学习方法不当,就要及时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如果学习目标不明确,就要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等。

(二)不会选择科学的学习方法与策略

让学生学会选择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保证。对成教学业不良学生在进行学习时的元认知特点进行的分析表明:成教学业不良学生不会选择科学的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他们在学习时,其学习方法通常长时期停留在“表面的方法”上,即迫于外部施加的正强化和负强化(如社会、家庭或师生的褒扬或惩罚,考试的压力等)而完成学习任务。其学习策略往往以记忆、抄录、模仿为主,对概念和规律缺乏较深的理解,容易孤立、片面、机械地理解某一门学科,不善于知识迁移,面对稍微复杂多变的问题常常束手无策。元认知理论认为,专家和新手的差异,并不在于对知识本身知道的多少,重要的是专家不仅知道的多,而且善于应用所学的东西,因为他所知道的东西是经过组织的,易于掌握,即他更善于学习更多的东西。而成教学业不良学生面对大量的学习规律总是停留在浅层次的重复和对个别结论的记忆上。他们不善于启动元认知经验,包括知的经验和不知的经验,他们对所学知识不能进行元认知加工,不能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从整体上寻求知识内容主要思想的区别和联系,进而发现问题,组织信息,在较高层次上理解概念和规律。另外,成教学业不良学生由于不具有自我动机激励的意识和能力,其学习方法不能较快地适应和转化,大都只能达到“浅层方法”,在学习中表现为知识面较窄,不能在概念的较高水平上进行思考,在元认知水平上不知道自己应该完成什么任务和采取什么样的策略,他们不能从学习中体验到愉悦。

元认知理论确信人是积极能动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人不仅能计划未来而且能够监视现在,有效地控制正在进行的学习过程。这种学习活动中的自我监控,表现为个体善于讲究策略,不断调控和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手段,最终形成最适合于自己个性特点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事实证明,学生学习策略和思维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元认知技能是可以通过训练获得的。从元认知水平上诱导和培养学生的认知加工技能,促使其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与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为此,成人高等学校的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学会选择最恰当的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

(三)不会进行自我激励

作为认知活动中积极的信息加工者,学习活动前的自我监控,首先表现为善于自己激励自己的学习动机。所谓动机,是激励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内部动力,它是一个人发动或抑制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笔者认为,自我激励主要就是对动机的激励,其表现和作用可以概括为:①引起学习的兴趣;②激发达到目标的愿望;③领悟学科的意义和价值。事实证明,成功的学习一定伴随着强烈的动机。成功的教育也首先在于帮助学生激发和调动强烈的内在动机。对成教学业不良学生元认知特点的分析表明,成教学业不良学生往往把学习视为不得已而为之的包袱,他们不能将学习动机与对学科的兴趣和激情调动起来,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往往不能进行自我激励。因此,成教教师在教学时,应该通过揭示学科自身内在的趣味和价值,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清楚学习的目标和任务,形成自我激励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有效地使学习过程成为个人藉以改变自身的手段,促使自身的潜能转化为学科优秀人才所具有的人格特性。

(四)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不强

成教学生由于经济负担、教师教学风格的改变等因素导致学生不能适应大学生活,不可避免地产生心理压力、焦虑乃至厌倦等情绪。但是,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焦虑,非但不是一种消极情绪,反而可以成为学习的动力。这种焦虑所引起的紧迫感和忧虑感能迫使学生注意力指向集中,思维紧张敏捷,行为镇定理智。然而过度的高焦虑和低焦虑却相反,或引起过分的紧张、慌乱、胆怯,以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造成思维活动混乱、僵滞;或盲目乐观,自我感觉良好,甘居平庸,缺乏进取精神,以致思维活动趋于表浅或迟钝。学习过程中的焦虑情绪是不可避免的,但焦虑的程度是可以调节的。对成教学业不良学生的分析表明:成教学业不良学生通常具有较差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比如,他们不能够正视自己学习中高峰和低谷交替出现的现象,更不懂得如何调整自己来使自己大脑处于低谷的时间尽量缩短;面对暂时的挫折和失败不能承受和忍耐,容易气馁,服输,情绪不稳定,表现出较差的心理素质和元认知技能;当学习中感到疲倦和出现厌倦情绪时,不能够及时将自己的注意和兴趣投向新的学习内容和新的思维模式,或预习,或自学,或研究更深入更广泛的问题,以保持对学习的新鲜感、充沛的精力和舒畅的心情。在元认知研究框架中发展起来的认知过程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自然包含情绪的自我调节技能。通过恰当的情绪调节,可以给学习过程提供一个健康的心理背景条件。因此,作为一名成教教师,应重视对学生情绪的疏导,加强师生的思想交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焦虑情绪,用理智战胜感情用事,正确认识成功与失败;激励、鼓舞学生对学习始终保持一种高昂的士气和持久的热情。对元认知理论的研究和对元认知技能的培养,无疑给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注入新的活力。

(五)不善于自我总结

学生在学习时,知识上的诊断和补救固然重要,但学习方法上的自我总结和完善则更为重要。既要善于总结自己在学习上的成功经验,又要总结失败教训,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发展适合自己的、高效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然而,笔者研究成教学业不良学生在学习活动的特点时发现这些学生都有一些共同的不足是:他们在进行学习时不善于进行自我总结。

此外,成教学业不良学生的自我监控与自我评价的能力也较差等。

总之,成教学业不良学生在学习上元认知能力上存在以上种种不足,笔者认为,它是成教学业不良学生厌学乃至其学习能力或水平不能提高的重要原因。因此,成教教师应加强学生的元认知技能的训练。

参考文献

[1]曾盼盼,俞国良:《数学学习不良的研究及趋势》,载《心理科学进展》,2002(1)

篇10

随着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招生人数逐年增多,面对教育发展的新需要,采取何种有效措施保证教学质量,已经成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人员和教师以及社会公众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系统开发的背景及内容

1.系统开发背景

在成人学历教育中,英语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学时量约占总学时的10%。各高校都对成人学历教育中的英语教学格外重视,都将英语教育质量作为衡量和评价一所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指标。就天津大学而言,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目前在校学生近9000人,其中本科层次约5000人;这些学生中三分之一强是函授生,分布在全国15个省市的25个函授站。学院每年要聘请20余名教师承担英语教学任务,同时也要在组织英语考试上投人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保证所有学生英语水平都能够达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并用同一尺度进行衡量,是成人教育学院多年来一直致力解决的重点课题。正是基于这一现实和发展的需要,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研制开发英语题库及题库管理系统、在线考试系统、试卷分析系统等,使英语课程实现教考分离,考试命题和学生信息的采集处理做到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为保证远程教学考试质量提供了可行、可靠的途径,进而也为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奠定了基础。

2.主要内容

基于英语教学与教学管理的实际需要、开展研制本系统具备的条件和可利用的资源,“计算机在线英语考试系统”研究开发分为“英语考试题库子系统”和“在线考试信息子系统”两大部分,按照使用对象的逻辑关系,该系统按学生、教师、管理员三个方面分别进行模块化设计。

经试运行,我院研制开发的“计算机在线英语考试系统”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网络运行速度快,界面友好,清晰、直观,操作简便,功能丰富,帮助信息全面,充分考虑了使用者使用的方便,填补了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英语课程在线考试方面的空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也具有显著的推广价值。

二、考试方法的改革是检验教学效果的切入点

英语作为大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在每个层次的教育目标中都有不同的教学内容及明确的教学要求,成为构建人才知识结构的重要部分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达到这些目标需要通过教师、学生及管理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为此,我院非常重视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学大纲、材、实行英语统考等。但由于成人教育的特殊性,英语教学基本是由各学院聘任任课教师。传统考试方法受时间、人员、人为因素、财力的影响很难对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评估。

从实践的角度看,抓住考试这一关键环节,并以此为切入点就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好这一问题。经过调研和总结分析,英语任课教师和夜大函授部向学院提出了研制开发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计算机在线英语考试系统”的设想,从时间、空间上彻底解决传统考试问题。该设想很快得到学院领导的充分肯定和支持,并被列入学校教学改革立项的研究课题。

三、开发“计算机在线英语考试系统”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建立“计算机在线英语考试系统”,一是从我校成人高等教育外语教学实践出发,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必要途径和发展方向;二是把计算机信息技术和通信网络技术应用到英语教学改革之中,考试方法的创新是实现人才培养多样化的需要;三是完善教育教学从宏观到微观管理的必然趋势,为各级领导能够及时地掌握教学动态和制定决策,提供客观、准确、必要的信息。

四、“计算机在线英语考试系统”的作用

1.按照不同要求完成英语试卷的组卷,提高英语命题的信度和效度,以及命题效率;

2.实现英语在线考试,使英语考试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3.及时反馈学生学习及考试情况,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确定努力方向;

4.掌握并能够及时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实际水平,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5.有助于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完善教学管理体系。

6.有利于管理者了解教师教学基本情况,为评聘教师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重要依据。

五、“计算机在线英语考试系统”的系统组成及功能

计算机在线英语考试系统采用B/S结构,系统后台的数据库采用SQLserver2000,前端使用ASP开发从而确保系统运行安全、可靠、高效、准确,易于维护。

本系统主要由学生、教师、管理员三个功能模块组成,每个模块的用户都有自己的权限。学生模块的主要功能包括:注册个人信息,修改注册信息,考试,查询自己的考试成绩。教师模块的主要功能包括:注册,修改注册信息,设定考试,查询成绩,修改题库(需要有特殊权限,由管理员给定)。管理员模块的主要功能包括:对学生、教师、考试、题库、学院等信息进行统一管理。本系统适用范围广,功能全面。教师可对不同的学院、不同层次、不同专业,设定出考题类型、个数、分值、考试时间。系统具有可以按教师设定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自动生成试卷,自动阅卷,即时评定成绩等功能,同时完成对成绩的存储,可按班分类进行查询;系统可自动完成对每次考试成绩的分析,提供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缺考人数,各分数段人数;系统自动设定时钟计时,考生可选择提前交卷,但随着考试结束时间,系统自动提交;系统界面清晰,操作简单,在考试前或考试中自动生成提示窗口,帮助考生顺利完成考试。系统容量大,具有升级功能,题库题目数,注册学生数,注册教师数分别可达到21亿条记录。

学生模块中学号的惟一性、注册经管理员认证的设计,对一些错误操作和恶意操作加以防范。考生须知、考前提示、考试结束前5分钟的提示窗口,为学生的考试顺利进行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该系统已经过实际应用,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普遍反映,题型设置全面,特点突出,符合教学大纲要求,题目紧密围绕教材,有别于社会化考试系统。由于试卷是系统随机抽取试题,不能只靠死记硬背,应付考试,所以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系统设计界面友好,清晰简洁,避免学生精力分散而影响考试效果。阅读理解中的文章,屏幕上以新开窗口显示文章原文,使学生答题更加方便,试卷答题形式新颖,更符合人性化设计。考试结束,系统即时给出学生答题成绩,克服了以往考试以后学生查询成绩的诸多弊端。

教师模块中的教师注册信息,对教学管理中的教师管理提供了帮助,同时也为系统使用提供了保证。特别是考虑到外聘教师多的情况,对教师的使用权限进行了限定,从安全性及方便使用上为用户做出了考虑。在查询成绩选项里,同时具有对每次考试的统计分析功能,使每次考试的统计分析效率大大提高。统计分析中报告缺考人数,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应考情况。教师出题和题库设计上考虑了我校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各个层次,教师出题后,根据考试进行情况,可随时更改考试密码,为考试的组织和试题的保密性做出了周密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