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文化理解与传承模板(10篇)

时间:2023-06-19 16:22:3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文化理解与传承,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文化理解与传承

篇1

钟樱,现任成都市金沙小学校长。曾获四川省特级教师、成都市劳动模范、成都市首批特级校长以及成都市语文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她发表的多篇论文和参与的多项研究课题获国家、省、市级一等奖;主编了特色丛书《没有“围墙”的学校》和《走过十年》。

:钟校长您好,成都市金沙小学于2007年9月正式开学,是一所年轻的公立学校。学校通过努力在不长的时间里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学校的办学策略和办学理念?

钟樱校长:我们倡导保护学生天性,激发学生潜能的教育方法。“追逐梦想,从心绽放”的办学理念告诉每一个人:金沙小学是梦开始的地方,每一名学生、教师都能在这里追逐梦想,释放潜能,绽放光彩。我们努力让孩子们过上幸福的童年。为了实现这一理想,学校十分重视实验教学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我们研究通过科学的环境创设来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

1.办学策略

金沙遗址的发掘震惊了世界,将金沙遗址3 000年前的古文明与金沙国际新区的现代化嫁接,是金沙小学的立身之本。

基于对国际先进教育理念的思考,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时代背景的认识,以及对青羊构建和谐教育的理解,我们充分消化、借鉴专家学者的观点,提出了金沙小学的办学策略:“开放、探究、均衡、和谐”,即开放教育、探究学习、均衡发展、和谐校园。

我们所讲的“开放”是科学有序的开放,是在符合教育规律的前提下促进人和谐发展的开放;“探究” 是互动相长的探究,是学生个体团结协作、师生共同进步、知识能力全面发展、个性人格充分张扬条件下的探究;“均衡”是深度融合的均衡,是单项能力发展与综合素质提高、个体发展与总体进步、区域发展与社会辐射深度融合的均衡;“和谐”是面向全体、关注个体、尊重主体的和谐,是传承文脉、开拓创新、面向未来的和谐,是基于学校、家庭、社会大教育视野的和谐。

2.办学理念

我校特别注重建造一所“没有观念围墙、没有心灵围墙、没有精神围墙”的学校。以最人本、最合乎人性、最有利于人的发展为出发点,为每一名学生、教师,甚至希冀为每一位家长松绑;真正办好激荡心智、沐浴灵府、贞立人格、彰显个性的教育,充分发挥每一个“金沙小学人”的主体精神和创造潜能,为学生的美好生活和未来打下心灵亮丽的底色。

我们提出“追逐梦想,从心绽放”的办学理念,这8个字的含义源于金沙太阳神鸟标志图案,四周旋转的神鸟预示勇敢地追逐梦想,中心四射的阳光预示内心力量的绽放。解读这8个字是我校全体成员不懈努力的目标。我们的教育不为注满一桶水,只求点燃一把火,真正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和谐发展、有特色地发展和可持续地发展。“追逐梦想”合乎天道、保护天性,“从心绽放”关乎人道、关照心灵。金沙办学与金沙文化是一脉相承的,都讲究天人合一。

:金沙小学开放性的课程体系是教育教学方面的一大特色。学校发挥自身特点开发了很多有影响力的校本课程,如金沙探秘、幸福国学、体育“6+2”等。能否请钟校长结合学校教学方面的科研创新为我们介绍一下学校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钟樱校长:我校以科学的教育观、教学观指导实际教育教学实践,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模式。除了按课程要求设置学校课程,还优化学科课程、强化活动课程、开发环境课程,建立起一套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努力实现“生活课程化,课程生活化”目标。

现代实验学校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而教育科研是这项系统工程中的核心工作。我校围绕实验学校提出的任务,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展了很多专项课题研究。学校重视课程与教学资源的开发应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大胆尝试、勇于开拓、积极创新。通过实践课题,进一步优化课程资源,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研究水平,更有力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

近年来,学校先后立项并实施了多个具有特色的课题研究,例如:2项已结题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区域文化背景下的学校文化建设研究―金沙文化对我校学校文化建设影响初探》和《发明创新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的子课题研究《发明创新教育环境的研究》)、1项国家级课题 (基于学校文化建设的馆校文化互动策略研究―以金沙小学与金沙遗址博物馆文化互动为例)、2项市级科研课题等。

中国教育学会课题研究

在实验教学中,我校坚持为教育科研开路护航,为实验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多年来,学校特别重视教育科研,教师参与率达到100%。

在不断地科研创新中,我们开发了多门特色校本课程,且取得了不错的教育成效。例如金沙探秘课程,就是根据我校地域特点,同共建单位金沙遗址博物馆合作开发的。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习,学生将认识金沙的历史渊源,熟悉金沙遗址的各种出土文物,并通过查找资料、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继续探究金沙的神奇与奥秘。

除此之外,我校在学校课程生活化理念的背景下提出幸福国学校本课程构想,旨在开大智慧,养浩然气。幸福国学课程不教条化、去功利化、去成人化,帮助学生真正领会“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精髓。我们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让金沙小学每一位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涵养下,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健康成长。幸福国学主要通过经典诵读、经典写作、金沙故事会、传统体育项目等途径实现国学浸润人生。

体育学科校本课程也是我校重点发展的特色校本课程。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强身健体,培养他们爱好运动的习惯和素养。我校设置了体育6+2课程,即每年掌握1项体育运动技能,2项传统游戏项目,将体育课程和传统游戏相结合,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传统文化,在玩中学、在玩中锻炼。

:金沙学校拥有开放式的校园环境,无论是开放式的图书馆、教室还是办公室都显得很有新意。学校打造开放式校园环境时配备了很多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装备,请钟校长具体介绍一下学校的教学资源和技术装备,这些教育装备如何让金沙小学熠熠生辉?

钟樱校长:我校现有A,B两个校区,有43个教学班,学生1 600人左右,规模和硬件在市区内都处于领先地位。学生活动场地设置规范,教学功能用房配备齐全,拥有用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专用活动场所。其中信息技术配备达到成都市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标准。图书资料40 000余册,学生用书、教师用书、期刊及装备种类齐全,品种丰富。

学校A区的总体规划按照教学、体育运动、生活等不同功能进行了合理分区,校园内建筑按照卫生防疫、照明、防火等有关规定进行了配置。设置了相应的各类功能室和普通教室,以满足学生在学校内参加各类教学活动,包括体育活动场环形跑道1个、球类场地3个;室内体育活动场所设置了乒乓球室、舞蹈室和跆拳道室。实验功能室配备齐全,其中校园网1套、科学室3间、音乐教室4间、美术教室3间(其中国学书法教室1间)、计算机教室2间、电子阅览室2间、安全教室1间、多媒体功能室3间。每个教室、功能室均配备了液晶电视机、实物投影仪、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实现每一间教室都是多媒体教室的目标。

开放式的图书馆

金沙小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科学追逐梦想为主题构筑的开放式学习环境,具备较完善的功能,通过物质环境、人文环境的建设,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化学习空间,铸造和谐教育。校园里所有设施都是针对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设计的,文化墙、小脚印、七彩的梦、成长的高度、开放式图书馆、开放式艺术馆,没有讲台的教室,通透的教师办公室让教师与儿童拆除了心灵间的“围墙”,专业的功能分区提高了教学效率,实现了学校信息化。

:学校在创建了优质教学资源后,需要通过科学的管理体系保证现代化教育教学装备正常运行并发挥其最大功效,在这方面金沙小学拥有什么样的管理体系?又是怎样运行的?

钟樱校长: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实验教学领导小组,制定各项实验教学使用、管理制度。实验教学小组制定《学校实验教学工作计划》,负责实验教学的常规管理。学校配备了科学、图书、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体育、科技等实验管理人员,承担实验教学各功能室的内部管理与运行工作。学校在进行实验教学工作的同时通过教研组实行条块结合、分层管理,在内部建立了层次清楚、分工明确、责任落实的学校实验教学管理体系。

我们认为实验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在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并树立了现代的实验教学理念。(1)实验教学遵循学生的心理成长规律。(2)实验教学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精神。(3)实验教学体现学校现代化的需要。

科学规范的实验装备管理方式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装备,使其发挥最大作用。我们认为课程标准是装备的依据,优秀的装备可以促进教材的建设,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追求装备的人性化、效益化和资源共享。例如分组实验桌、六面体音乐椅、推拉书写板、多功能演示讲台等,方便师生使用;充分利用网络系统实现资源共享,让师生、家校、校际、主管部门与基层学校、学校与社会之间都能利用网络进行交流。

学校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管理,将计算机搬进实验室,并把实验器材、实验计划、学校基本信息及其他教务信息等录入系统,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实验教学与管理,摆脱了传统记账式的实验教学与管理模式,实行计算机无纸化、网络化、信息化管理。与学校教育的信息化、现代化发展相吻合,促使实验教学与管理同现代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加强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提高了实验教学与管理的透明度,提升了实验教师的工作效率。

: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基础教育,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形成区域联动,带动区域整体发展都是具有很大促进意义的,贵校是如何看待这种联动作用的?自身在区域发展中又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钟樱校长:学校一直坚持“立足金沙、放眼未来”的发展构想,在保证自身教育教学发展的同时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为区域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校发挥青羊区现代化标杆学校示范作用,组织承担了“2007中国科技年会”“2009年全国现代化教育论坛”“市级骨干教师培训活动”“青羊区后备干部培训会”“青羊名师讲坛”“青羊区校长学校培训”和2010年省级“除陋习,树新风”专项活动以及2012年省级消防安全教育普及宣传活动等多项大型活动。

篇2

色彩是最具有感染力的视觉语言。色彩作为电影艺术造型的一个重要的视觉元素,除了能像绘画那样还原物象的原有色彩外,还能传递感情、表达情绪。色彩不但可以表现思想主题,刻画人物形象,体现时空转换,创造情绪意境,烘托影片气氛,更是构成影片风格的有力艺术手段。在张艺谋的电影中,红色是最具有代表性的颜色。无论是电影《红高粱》还是《大红灯笼高高挂》都将红色演绎得淋漓尽致。《红高粱》开头,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大块的红色和黄色所构置的画面,影片中,十八里坡的贫瘠荒凉,红色的花轿在黄土飞扬中颠簸起伏,其中“颠轿”一场戏很经典,红色花轿与环境的土黄色形成一种反差色,红色布匹与染房的和谐、不同颜色的服装与沙漠对应所产生的不同的含义、回忆的色彩斑斓与现实的暗淡无光……就像一幅色彩画,整体大色调中细节处处都有不经意的对比,都体现出张艺谋对色彩把握的整体性构想。

红色本就是中国文化中最常使用的色彩,红色在中国人的意向中除了喜庆色彩之外,还象征着胜利、红红火火,象征着强烈的生命力和意志力,象征着人物敢爱敢恨、敢作敢为的情感特征。此外,以红色为基调,还可以利用色彩对人的视觉冲击,激起观众的爱国情怀,唤起民众的共鸣。

除了红色之外,在之后推出的电影中,张艺谋还在电影《金陵十三钗》中使用了灰色。此部电影摒弃了传统的中国红,而是在灰色调和十三钗们色彩斑斓的变化中,显示出影片中战争的残酷、人物内心的丰富色彩、价值观的转变和个人价值的升华,映射出了中国文化中对色彩的渲染和运用。

这些色彩的渲染和运用无一不是对中国文化的诠释,也象征着中国电影文化的进步,从最初最传统的单一红色的渲染到多种色彩对比的出现,中国电影业也从最初的展现中国农耕文化一方面,开始从更深层次挖掘中国文化,试图更理性、更深层次地唤醒国人对自身文化甚至历史的正视和探究。

二、电影主题从乡土文化向城市文化的发展

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农耕文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传统中庸思想的禁锢和孔孟思想的深入,也使得大众甚至导演的视觉往往都落在中国的乡土文化中。因此,中国传统电影的视角也往往从乡村开始,农民形象深入人心,张艺谋早年的电影《红高粱》、《秋菊打官司》无一不是乡土电影的代表,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本质之一。电影中人物形象的原型大都来源于现实生活“现实中的人物往往比较复杂,具有多面性”乡村电影中农民形象的脸谱化,使人物形象的饱满度和故事情节的吸引力。但是乡村电影的内容往往会让西方文化认为中国文化中只有刻板、落后、愚昧甚至专制的中国乡土形象,因此后续的中国电影开始走向城市。

电影《金陵十三钗》则是站在历史的角度,还原了中国历史,从历史的角度,描述在非常时期,中国人对自己、对民族及对国家的理解和成长。中国的电影不再局限于对乡村生活的表述,而从国家、民族的视角映射中国的民族文化,映射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的转变。

三、电影中所折射的中国女性的个人觉醒与成长

无论中外在传统文化中,女性形象总是围绕两个对立面展开的:第一类是受歧视的女性。男人与女人从出现起,就被置于不平等的地位。长久以来,男人的价值总是高于女人,到处被赋予积极的意义,他们总是优秀的和受赞美的对象;而女性则处处劣于男性,所起的都是消极作用,她们不但魅力被否定,而且总是跟恶毒与放荡联系在一起。第二类是受到颂扬的女性。女性相夫教子的天职和为家庭自我牺牲的精神越来越多地受到赞美。

张艺谋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体现了中国女性的个人觉醒和成长。从最初的电影红高粱,导演张艺谋遵从原作者莫言的思想,还原了他描绘的女性世界,在再现历史的基础上展现出女性在那个年代的压抑和顽强。《红高粱》中展现了九儿形象鲜明的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努力向上的女性形象,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她努力掌控自己的命运,做自己生命的主人,她具有鲜明的独立意识和勇敢反抗世俗的精神。影片中的九儿勇于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形成鲜明的性格特点,她试图走出男人为自己划分的家庭世界,和男人一起抗击日寇,这个过程表现出了女性强烈的独立意识和愿望,同时也展现出了她的勇敢和前卫,颠覆了封建礼法的观念。同样是抗击日寇,电影《金陵十三钗》中从女学生对风尘女子的好奇、怀疑到怀念尊重,到风尘女子对女学生的不在意轻视到彼此之间的互助成长,让他们从世俗的视角中,从对传统的遵从和背叛中,共同成长,从社会的视角从民族的视角,体现中国女性的成长、觉醒和塑造新的女性形象。

篇3

美术是一门将视觉形象通过有技巧的绘画技术将之以二维或三维形象呈现出来的一门艺术学科。通过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学生会更容易形成空间意识和形象意识,这对其他科目的学习具有很大帮助。学生通过观察,然后想象并构思整个过程和图像,创作出蕴含自己个性、情感、意图的视觉形象,这就是美术的创作过程。学生能够将美术技能与其他学科知识、自觉地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运用自己特有的美术表达传达自己的思想,这就是美术学科中蕴含的文化理解素养,创造过程蕴含了审美情趣,体现了学生个人对世界的整体认知和印象。

一、高中美术教学对文化理解的促进作用

1.引导学生建立文化理解认知

高中美术教学的开展可以实现学生不同兴趣的转移,帮助学生更好地找到学习兴趣,在美术学习中建立对文化理解的认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部分学生沉迷于虚拟世界,阻碍了他们观察现实世界。高中美术教学是唤起学生重新认识世界兴趣的重要途径,开展美术教学能够实现对学生不同兴趣的转移,从而使学生在现实世界中寻找兴趣,发挥想象,通过创作表达自己的想法,在美术表达中慢慢建立对文化理解的认知,实现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2.提高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

每个人对同一对象的审美感受都是不同的,受审美能力的影响,学生对同一对象的审美往往会出现差异。此外,仅仅停留在审美欣赏阶段是不够的,学校要重视对学生文化理解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基础审美和欣赏中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特征,尝试做文化艺术的传播者。

3.促进学生全面培养文化理解核心素养

高中美术教学在本质上区别于其他学段的美术教学,其更像是对零散知识的系统归纳。高中阶段的学生能够形成对美术的认知,提升文化理解核心素养。部分高中对美术教学不够重视,忽视了开展美术教学的意义。实际上,美术教学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文化理解能够让学生学会尊重多元文化。因此,学校必须重视美术教学工作,将工作落到实处,促进学生全面提升文化理解核心素养。学生是美术学习的主体,也是掌握文化理解核心素养的主体。在现代社会中,学生会感受到各种各样的美术形式,通过了解,能够形成对美术形象完整、系统的理解,感受到文化多样性的美。同时,美术是一种利用各种介质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载体。通过一定的美术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不同美术作品中蕴含的思想和情感,建立对艺术文化的理解与认知,从而学会尊重美术作品,增强文化自信,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二、文化理解与其他素养的关系

1.文化理解与艺术感知

文化理解是美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章探讨的重点内容之一。文化理解就是从文化角度赏析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艺术,学会尊重、理解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内涵。文化理解建立在学生对艺术的感知基础之上,不同国家的美术作品反映了不同的历史和文化,美术为人们提供了鉴赏美和的基础与途径。艺术感知是让学生从艺术角度分析美术作品的关键,文化理解建立在尊重和理解其他国家文化的需求之上,是让学生学会尊重并理解其他国家文化的基本条件之一[1]。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繁荣发展的必要条件,出现差异是必然的,学生从艺术的角度出发,才能增强对世界艺术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尊重、理解、珍视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通过美术学习,学生可以提升自身的文化理解核心素养,在文化差异中学会尊重、理解自己国家及其他国家的传统文化。

2.文化理解与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从本质上看是一种艺术涵养的体现,是对真、善、美的精神追求。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构建良好的精神文明环境。审美情趣离不开美术学习,高中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但往往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对一些特殊的文化仍然不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文化理解核心素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品位,使其在审美中修身养性,体会艺术的美。审美中的“审”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学识,因为每件美术作品都蕴含了创作者的思想和感情,也反映了创作者所属国家的文化。因此,审美建立在“审”识基础之上,通过学习其他国家的文化,学生能感受到美术的魅力,把握创作者的思想和感情,通过作品与创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学校通过对学生文化理解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使学生独立地认识、感受美术作品的魅力。

3.文化理解与创意表达

创意表达是学生表达自身构思和联想的途径,也是展现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文化理解是学生创意表达的基础,学会尊重其他国家的文化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积极开展创意实践,发挥创作想象。教师要通过美术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展开联想、想象以及实践,明确学生对事物的看法和认知。创意实践的产生基于人类认知世界的需要,通过创意实践,学生能够完成对想象和联想的现实化转变,化虚为实。这也是学生认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综合体现。

三、培养高中生文化理解核心素养的策略

1.注重情境,以美术体验为基础培养文化理解核心素养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热情和兴趣是培养其文化理解核心素养的基本条件,以美术体验为基础,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不断增强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文化理解核心素养。在体验中教学,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首先,教师要多为学生创设美术作品鉴赏的情境,多开展实践教学,组织户外教学活动,春暖花开之季、落叶纷飞之时都是开展户外绘画学习活动的良好时机。如,在《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一课中,教师可以在前一天走访适合户外学习的地方,提前通知学生和学校,第二天带领学生在指定地点进行户外写生。高中生的纪律性比较强,便于管理。不同学生眼中的世界都是不同的,通过观察,学生会对自然有自己的理解,并将之呈现在画纸上。同时,这种体验式教学也能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自然之美,增强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2.先学后教,以学生为主体培养文化理解核心素养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美术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主要目的。教师要想培养并提高学生的文化理解核心素养,就应该在美术教学中尊重和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在美术课堂中,教师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自主探索美术课堂。教师可以大胆地放手,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运用多媒体等教辅材料,在课堂上分析、鉴赏不同国家美术作品。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发挥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对作品进行合理的解读,然后大胆创作,以最大限度地探索美术作品的文化意义,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意蕴,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此外,学生要在鉴赏其他国家的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文化理解核心素养,学会尊重并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艺术,打开眼界,积极传承我国的优秀文化。如,在《从传统到现代》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制定三个教学目标:第一,了解东西方文化碰撞对中国艺术发展的影响;第二,了解中国美术走向现代化的进程;第三,了解西方现代派的代表作品和概念。在这一课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文化理解核心素养的作用,让学生了解从传统到现代,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的碰撞与交融,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文化碰撞带来的成果。在第2课时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与塞尚的《静物》,比较两幅作品,从色彩和图形切割中找到二者的共性。此外,学生需要分组再一次观察蒙克《呐喊》、马蒂斯《舞蹈》等作品,从作品流派、内容、特点等方面赏析,找到它们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在该课的学习中,学生能充分感受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交融,提升文化理解核心素养,学会尊重差异并珍视不同国家的文化艺术,在此基础之上传承我国优秀的文化艺术。

3.教师引领,以课堂为重心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核心素养

美术课堂是让学生发现美、体会美、创造美、欣赏美的重要阵地,美术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为中心开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积极收集、整理优秀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在课堂上体会美术作品的美,在赏析作品的同时激发自身的想象力和创作热情,并形成能够体现自身创意的创作方法。这种欣赏、激发、创造的过程被称为培养学生文化理解核心素养的过程,教师要发挥课堂重心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核心素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探究我国不同时代独特的民族文化,发现不同时代文化的闪光点,如原始社会的制陶文化、奴隶社会的青铜文化、秦汉以后到清朝的文化以及现当代百花齐放的艺术成果,进而让学生真正喜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核心素养为课程目标,使学生理解自然风貌与美术作品的关系、地域风貌与艺术流派的关系,领略民间美术中各异的风土人情,对民族艺术文化形成具体的认知和感悟[2]。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在赏析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发现多元的艺术美、感受多元的文化美,让学生通过比较客观地认识美、评价美。这些都是文化理解核心素养培养的重点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平等的目光、包容的心态尊重和理解美术作品的美,理解世界多元文化艺术的美,认识到美术作品是世界文化艺术的瑰宝,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结语

高中是学生发挥想象、实现创意的最佳表现阶段,建立在文化理解基础上的高中美术课程是富有文化传承意义的课程,是将传统文化与学生创意、想象结合的绝佳途径。艺术创造需要新鲜的活力,文化理解与传承需要新鲜的血液,教师要将二者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艺术创作中传承文化,让学生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中美术教师应把握教学中的关键节点,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在探讨美术无限可能性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篇4

1舞蹈艺术中音乐与舞蹈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文化艺术的包容与传承中,舞蹈与音乐可以通过“搭车”发展,在本质性合作之后,从而实现该艺术的最佳呈现。在文化融合这一大背景下,舞蹈艺术如果想要实现大众广泛认同,就必须立足文化的包容性与价值力,舞蹈艺术与音乐艺术之间实现“融合发展”是极其可行的。首先,主要是因为:舞蹈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开放与包容的艺术。所以,任何一种内涵优秀、形式多样的文化素材,都能被应用其中。对于我国来说,音乐艺术极为多样,这些内容,都能够被具体融入和应用于整个舞蹈表演之中,从而造就最佳艺术表现。其次,对于任何舞蹈艺术来说,其在展现与表达过程中,都无法缺失音乐艺术。对于我国来说,多种风格和内涵类型的音乐艺术,恰恰都是被应用于舞蹈艺术之中的音乐内容,所以,两者融合极具基础。结合茶文化的融合理念看,舞蹈与音乐之间的“包容”也让两者都得以生动呈现,从而实现了艺术传递与应用的最大价值。最后,音乐与舞蹈相融合的过程,恰恰也是舞蹈艺术自身价值展现的过程。对于舞蹈艺术来说,作为一种生动、客观的文化诠释,要注重综合考虑文化环境的应用需要,因此,从一定程度上看,只有选择合适的传承与表演载体,才能实现音乐艺术的价值。舞蹈与音乐艺术的内涵融入,并且以新的艺术形式来融入我国的文化环境之中,这一过程中,也实现了舞蹈艺术的价值表示。事实上,当前文化艺术发展趋势中,充分诠释了多元融合这一发展大势,舞蹈艺术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文化机制,只有深度融合,才能够让舞蹈艺术实现其价值力和影响力。

2舞蹈艺术中音乐艺术与舞蹈的融入价值

舞蹈艺术在发展与融入传承之后,从单一的舞蹈动作,发展为诠释艺术性与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在当前舞蹈艺术普及与传播中,面临文化包容的问题。所以,如何才能更为有效的消除文化传承与艺术融入之间的差异性,并在舞蹈艺术的表现中,诠释相应的文化理念和艺术特色,就至关重要。所以,将各种音乐与舞蹈艺术相融合,才能实现舞蹈艺术的“内涵化”与“艺术化”诠释。在多元文化融合的今天,舞蹈艺术在发展与表现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内涵化”诠释,同时也要从多元文化包容的可行性出发,通过理性分析舞蹈艺术中所包含的各种元素,从而实现文化传递与交流的最佳效果。这恰恰也是茶文化内涵化、系统化发展的关键。当然,我们也要对音乐与舞蹈艺术的关联性与价值内涵形成科学认知。对于舞蹈艺术来说,在该艺术具体发展和全面传承时,不仅需要生动表现每一个舞蹈动作的美学特性,也需要注重选择生动、合理的辅助素材,通过合理诠释与表达,从而实现舞蹈艺术的内涵色彩。音乐就是整个舞蹈艺术中极具价值展现力的元素内容。因此,在当前多元文化融合与交流下,舞蹈艺术,也需要将多种文化理念与艺术元素融入其中,通过多种精神的合理诠释与生动表达,从而塑造舞蹈艺术的最佳呈现。

3物质传承与精神诠释:茶文化体系的价值剖析

茶文化是我国文化的精髓,无论是该文化的物质属性,还是其中所包含的多种精神理念与文化元素,都是茶文化价值力的生动展示。茶从一种物质元素逐渐发展为多样化的文化体系,正是茶文化价值推动下的结果。从茶文化的发展历程看,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已经有了关于茶的价值认识,但是此时受到生产力的局限性与约束,茶仅仅是一种贵族生活元素和药材。虽然魏晋时期,茶的影响力也得到了一定提升,但是更多仅限于文人雅士的生活传递,其并没有实现理想的价值力。唐朝时,社会生产力大大提升,茶叶的种植规模与产量大大提升,这就为茶叶的广泛普及提供了可能。随着大众饮茶风气的不断构建,茶文化,至此就成为影响大众生活的重要因素。在茶文化传承与应用时,不仅仅在于茶的健康价值与文化属性,更关键在于茶文化中包含了丰富生动的精神理念。其中所展示的多种精神,都是当前我们理解茶文化和应用茶文化的关键所在。其一,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背后正是该文化能够包容一切事物和理念的结果,茶文化是包容性文化,无论是各种文化形式,还是理念都能够被融入和应用与茶文化之中,茶文化的表达与应用,正是从包容一切出发的,而包容也造就了茶文化的强大影响力。其二,茶文化中,也向我们全面诠释了创新精神的价值影响。茶文化是一种创新性文化,无论是文化自身的表现形式,还是其内在,都需要在不断创新之后,来创新性展示与表达。其三,茶文化也是一种人文化理念,无论是茶文化的内容,还是这一文化的价值诠释,都是大众实践之后所形成与推动下的结果。

4从茶文化视野看舞蹈艺术中音乐与舞蹈之间的关系

篇5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6)11-000-04

伴随着“国学热”“传统文化热”的持续升温,经典诵读在我国中小学教育实践中的热度也在持续升高。其影响由局部到整体、由个别到普遍,从有识之士之忧、媒体力量推动、社会教育尝试到学校教育呼应,成为今天许多学校极力展示的特色教育活动,并作为学校文化、办学特色、德育工作的标签和创新点。对于经典诵读,大家并不陌生,曾经被称为“儿童读经”或“中华文化诵读工程”。让学生从小借助于经典这一载体,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吸收中华文化的思想精华,启迪心智,增强人文底蕴,不失为一种对民族、国家、社会和个人发展都有益的重要举措。

一、经典――圣人之言的教育价值

什么是经典?有人说,“常念为经,常数为典”,认为经典就是经得起重复,常被人想起的东西;有人说,经典就是圣人的所言所著,是人类智慧和文明的结晶;还有人将其确定为:经过历史选择的“最有价值的书”,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是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虽然说法各异,但不难看出,经典是人类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历经千百年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它不受时空的局限,经过历史烟云的荡涤依然璀璨亮丽,随着时光的流逝依然亘古不变,具有真理的恒常性,是能够照烁古今的圣人之言。经典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以《论语》为例,古语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自西汉起,论语就成为中国人的必读之书。虽然不同时代对论语文本的解读不同,但其作为经典的价值并不在于对文字的重建,而在于对其内在真理的深层把握,以期帮助现代人提升自身修养,塑造自身人格,进而能够正确地对待人生、社会与自然。

毋庸置疑,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消弭,其价值更会历久弥新,作为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指针,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根本。具体而言:

1.经典凝聚着一个民族的文明。祖先创造出来的灿烂文明,是人类社会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长盛不衰的有效保证。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传承经典就是传承文明,传承经典就是传承中华文化。

2. 经典蕴含着一个民族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熏陶着一代代的中国人,孕育出中华民族独特的人文情怀。这表现为形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目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使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济世情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

3. 经典彰显着一个民族的人格品质,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塑造起中国人的人格素养。对仁义礼智信等理想人格的追求,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做人道理的反思,都是可以享用一生的精神财富,有助于培养具有传统美德的现代中国人。

为何要在小学开展经典诵读?总结国内这一领域的研究文献不难看出,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强调经典诵读的工具性价值,认为通过让小学生诵读,首先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识字量,在强化对字词的印象的同时,还能够认识更多的字词;其次,能够培养小学生的语感,打下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基础;再次,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经典中的语言和词汇,是小学生写作最好的范例;另外,引导小学生对经典的背诵,也有助于提高其记忆力,促进其记忆水平的发展。[1]二是强调经典诵读的人文性价值。首先,认为经典诵读可以陶冶性情,提高品性修养,在润物细无声之中陶冶情操;其次,经典诵读可以增长智慧,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小学生开拓视野,强化领悟能力;[2]再次,经典诵读可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养成诚信、勤劳、忠孝、仁爱等人格特征。

如果只从“经典”出发,作为一种教育内容,经典之中蕴含着教育的工具性价值和人文性价值;但“诵读”作为一种教育方法,能否真正实现经典教育的工具性价值和人文性价值呢?答案并不乐观。诵读经典的确能够增加小学生的识字量、语感,也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记忆力,实现经典教育的工具性价值,但小学生品性、智慧及人格的发展,主要体现为一种精神文化,仅仅靠朗读和背诵,无法真正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也难以实现经典教育的人文性价值。

二、诵读――难以承受文化传承之重

我们认同经典的教育意义,也能够看到经典对于传承民族文化、提高学生自身修养的作用,同时也能够意识到,弘扬、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也是教育者的责任和义务。但目前的问题是,诵读能否真正实现经典的教育价值?不论是诵读还是默读,虽然能够达到促进记忆的目的,却无法直接转换成学生的思维和智慧,更难以焕发起学生的情感和人格。因此,将诵读作为经典教育的唯一手段,既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也无法真正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

目前对小学生开展的经典诵读教育,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主要是让小学生诵读国学经典,其中以《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论语》《孝经》《大学》《中庸》《孟子》等蒙学读物为最,且明确提出,小学生经典诵读,就是在儿童记忆力发展的黄金阶段,去朗读、背诵古今中外的经典名篇。这样的经典诵读体现了三个核心:一是教材必须是经典;二是教育的对象是儿童;三是不求理解只求熟读背诵。这种只诵读不思考的教育方式,除了培养小学生的记忆力之外,是否能够达到传承中华文明、熏陶人文精神及培养健康人格的作用?仔细想来,的确无法得出令人乐观的结论。

因为熟读背诵的只是经典之中的语言信息,而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其核心在于它所承载的文化精华。语言可以通过诵读加以记忆,而经典中所蕴含的文化精华则需要予以创造性解释,需要进行现代性的解读。从文化的视角加以分析,经典不是一个简单的语言符号问题,它承载着一系列精神文化的理念,凝聚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要想透析其中的文化密码,达到弘扬和传承文化的目的,只有记忆而没有思考是不够的。文化传承不同于知识的传授,不仅要让人知道和记住,而且要全方位地融入到自身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甚至融入到自身的行为方式中。“在学校教育中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不是简单地让学生了解关于文化的知识,而是要让学生主动把传统文化作为自身适应环境的机制;文化的传承需要让个体把特定的文化当作自己适应外界环境的机制,并能表现出特定的思维和行为方式。”[3]何谓传承?传承代表着传递和承接,文化的传承就是对文化的传递和承接。经典诵读能够起到文化传递的作用,但诵读未必能够入心入脑,能够背诵《弟子规》,不能说就是承接了中国文化,文化的承接需要将《弟子规》中蕴含的文化理念融入到自身的思维、情感与行为之中,并通过自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及行为方式等表现出来。

三、转识成智:文化传承的实现过程

经典诵读如何实现文化传承的使命?这需要借助文化传承的实现过程加以分析。经典诵读中的文化传承过程,实际上就是借助经典这一文化载体,完成外在的文化传递与内在的文化承接的过程。传递与承接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延续性,随着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展开,依次表现为紧密相连的文化外在传递过程和文化内在生成过程两大阶段。而不求理解只求熟读背诵的教育方法就意味着:或是只将经典诵读定位于文化的外在传递过程,注重选择什么样的经典进行内容传递;或是把文化传承机械理解为“传递―接受”的过程,单纯强调外在的行为表现,不考虑学生的内在需要,都会使得传递的经典内容与学生的内在需要存在较大偏差,忽视了学生自我养成的作用,忽视了文化传承的内在生成过程。其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没有能够把握住文化传承的完整过程。

如何借助经典这一文化载体完成文化的外在传递与内在生成的完整过程呢?首先,通过诵读将经典的语言和文学内容传递给学习者,实现文化的外在传递过程;其次,通过内化的方式,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经过学习者的不断构建,实现心理结构、功能的不断优化,并通过主动的信息加工,从而导致学习者认知、情感和行为的不断变化,以完成文化的内在生成过程,最终将经典中所蕴含的文化精髓转化为学生的人格智慧、文化理念和人文精神。这一观点表明:

1.小学生对经典内容的接受,不是一个被动记忆的过程,而是对自身已有认知结构的同化与顺应,这一过程是借助于经典内容的传递进行的,但这一传递过程不是知识经验的单一、单向传递。小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是新知识的生长点,在信息的输入、贮存和提取的全过程中,都有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蕴含其中,包含着认知的双向、动态的相互作用。

2.小学生对经典内容的接受,是一个心理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并不是对输入信息的被动记录,而是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知识是不能传递的,它只能由学习者主动去建构,小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对新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

由此不难看出,文化传承的内在生成过程,是将经典中的文化理念加以内化的过程,因为人的一切知识、能力与态度等都是从外部获得的,能否被学生内化就尤为关键。内化的问题最早由法国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杜尔克海姆提出,其含义是指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的转化,即意识形态诸要素移植于个体意识之内。此后,法国心理学家让内也对内化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儿童在发展过程中,会不断地接收成人强加于他们的各种社会行为方式而加以内化,也就是说,内化是一种显示社会准则逐渐成为个体价值一部分的过程。

心理研究表明,只有真正内化了的知识,才能成为指导人类行动的根本原则。任何知识的单向传递,如果不能让学生从内心接受和认同,而仅仅依靠简单灌输等手段作为途径,是不可能真正长久坚持下去的。“中华文化的传承绝不是照相式的一成不变的延续,而是包含更新、超越在内的复杂变化过程,既包括自发的方式,也包括自觉的方式。所谓自发的方式,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而自然习得;而自觉的方式,需要经历一种特别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机制,通过系统学习而习得。”[4]因此,文化传承的内在生成过程,应当是教育者与学生之间,以价值观为载体进行的价值互动的过程。这一价值互动过程,并非是简单的“传递―接受”的被动形式,学生的原有价值观、学生自身价值接受的状态,都会对文化传承的效果产生影响。只有在价值互动的过程中,才能实现文化理念的内化及小学生精神品质的内在生成。同时,文化传承效果的达成,还需要学生个体自觉进行的自我体验和自我完善,把“外在的必须”变成“内在的应当”。只有经过一个人自我内心体察、自我修炼,才能把经典中客体的文化内容转变为主体的文化信念。真正的经典诵读教育的效果,必须经过学生个人的自觉选择和内心体验,惟有形成经过主体思考的信念,才能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不可否认,当前经典诵读的教育效果之所以不理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教育对象主体性的漠视,没有考虑到经典教育的内在生成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经典诵读的教育过程中,应当让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与学生的对话交流之中,因为学生不是被动学习的接受者,而是主动学习的参与者,他们会以自己的经验、自己的体会参与对话与交流。

总之,经典诵读作为一种教育形式或教育方法,不应只关注其工具性价值,更要关注其人文性价值。经典教育的工具性价值只能实现文化的传递功能,传承的只是文化的驱壳;只有立足于经典教育的人文性价值,才能完成文化的承接功能,才能传承中华文化的灵魂。“没有灵魂的民族精神就没有了安顿,心灵就没有了家园”。[5]只有把握住文化的灵魂,才能真正实现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何全斌.小学语文经典诵读价值研究[J].读与写,2015(2):177.

[2]闫石.小学生经典诵读初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6(8):77.

篇6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2)04-0071-05

收稿日期:2012-06-14

基金项目:2011年湖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科研项目“基于跨文化传播理论的衡阳旅游资料翻译理论与实证研究”(11C1119);2010年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衡阳旅游资料翻译研究”(20101D038)。

作者简介:陈艳君(1978—),女,湖南益阳人,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等方面的研究。

一、引言

大学外语教师(下称外语教师)是大学外语教育的保障,培养外语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既是全球化语境下外语教育的需要又是大学外语课程改革的要求。同时,外语教师是沟通学生本土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的桥梁,其跨文化理解能力的强弱将从根本上直接影响学生的文化素质及其最终的文化习得及运用。但是由于长期受传统外语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我国外语教师普遍存在知识面过窄、功利导向过重、人文陶冶和跨文化理解能力过弱等缺点[1],外语教师惯于侧重词汇语法等纯语言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语言中所蕴涵的丰富社会文化因素。这既不利于学生对目标语文化的习得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建构既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之长又以开放的心态接受目标语文化的价值体系。因此,对大学外语教师进行跨文化理解能力培养势在必行。

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人们对跨文化理解能力特别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已经作出了一些开拓性的努力,但是对跨文化理解在外语教学中的价值研究仍显不够,对外语教师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及其养成的研究更加缺乏。首先,理论上我国学者在多元文化之间有“重存异轻求同”的倾向,没有充分意识到两种甚至是多种文化之间的相同相似点对成功地跨文化交际和理解更具指导意义,更少有学者将本土语文化从全球化视野下去加以考察并将其纳入跨文化研究范畴[2]。没有了本土语文化的研究何以称得上跨文化研究?这种重灌输目标语文化轻融合本土语文化的倾向应当警惕。其次,受由研究“教”向研究“学”重心改变的影响,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显得十分薄弱。具体到跨文化研究领域,很多学者将更多探讨焦点定格在学习者跨文化交际与理解能力的培养上,而对外语教师跨文化交际与理解能力的研究则相对薄弱。

为此,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将文化觉醒与文化自觉概念引入外语教学,结合我国外语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现状,对大学外语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的养成路径进行系统研究。从研究者所使用的概念术语来看,学者们采用得多的是“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传播、跨文化理解、跨文化教育、跨文化意识”等。笔者则采用外延更广的“跨文化理解能力”作为关键术语,指外语教师在文化觉醒与自觉基础上通过对外语教学中两种文化(或曰“跨文化”,即本土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异同性的认识和辨析,将其活化于具体外语教学过程中以达到外语教学目的而形成的对两种语言文化的关系和差异的认识,最终达成两种语言及其所承载的文化间的交流、融通以及把握其本质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篇7

中国法制史作为现今我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的核心必修课,既是一门法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也是历史学分支学科。作为一门以文史哲及法学基本知识做基础的、艰深的学问,具有贯通古今、涉猎广泛的特点,从古至今不乏杰出学者关注研究,成果斐然、资料浩繁。由于学科研究领域时间跨度大,内容庞杂,不仅蕴含着中国数千年来依法治世的成功经验和历代法律智慧,还包含着丰富的文化积淀和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人文内涵。[1]因此,中国法制史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一、中国法制史教学在传统文化传承的作用

(一)使教学对象更深刻地理解、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中国法制史学科作为法学与历史学的交叉学科,其教学过程可以使教学对象更加理性地从法制发展视角对特定历史时期各种现象予以专门解读,并有效实现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深入把握,而非简单的现象认知。中国法制史阐释了我国法律文化的继承、发展、变化,更体现了历史上多元文化、道德观念以及宗教规范等诸多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利用多种教学方式,使教学对象掌握了知识点,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国家观以及法律观,为学习其他部门法学打下基础,加深对传统文化理解。学好中国法制史相关知识,不仅能够明晰中国历代法律制度的发展演变,通过对比传统法制了解现代法律的不足,能够促进对现有法律制度回归传统并进行不断完善的思考、探索。同样结合外国法律移植对中国法律发展的影响,明晰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的不足,引导教学对象形成对传统文化存在负面或糟粕的客观认知,而非对传统盲目崇拜[2]。中国法制史作为专门以历代法制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对于现象的理解与把握更加回归于理性层面,回归于特定时代的制度环境、文化环境,更具有严谨性和深入性。教学对象做到了理解掌握,不仅能够对文化知识进行拓展,还能更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精髓。

(二)引导教学对象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法制文化内容丰富,精彩案例故事背后往往都有着特定时代环境的意义。教学活动需要不断引导教学对象感悟特定时代的制度、文化、风俗的深刻含义,而不应当仅仅是死记硬背、教条化理解。中华四千多年的法制文明从产生、发展,最终形成具有东亚区域影响的中华法系,以及近代引入外国法制而导致中华法系消亡,此过程的内容是复杂而丰富的,包含了历代统治者治乱得失的经验以及如何实现对多民族政权有效地治理控制。传统文化在法制史视阈下更能够体现出其广泛深远的影响,譬如重视伦理、弘扬儒家文化、矜恤慎刑、推重德礼教化等理念即使在当下亦有一定积极意义,有助于教学对象领略传统文化优秀的一面。(三)使教学对象感悟历代王朝国家治理的统治智慧中国法制史着眼于历代王朝国家治理,阐释历代治国安邦之法,对于特定时期具体问题采取的应对策略皆有所关涉,教学重心集中于此,更能深入研究和理解中国传统社会。教学意义则在于对法学学生树立国家治理和认识中国社会的大视野,引发教学对象对于此问题的深入思考与感悟。

二、中国法制史教学在传承传统文化过程中须重视的内容

(一)弘扬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历代倡导的核心伦理观并传承至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观念为国家安定、凝聚民心发挥重要作用。教学中要明确有关内容,增加相应教学内容,重点为教学对象树立起正确的国家观。

(二)传统法制具有礼法结合特点

西汉中期开始了法律儒家化进程,礼法结合成为中国传统法治文化的典型特征。儒家思想意识形态开始逐步以法律形式予以确认,从而将儒家理念推广至社会生活各方面。这种结合不仅使得儒家理念影响立法,也使得立法将儒家理念予以确认和推广,二者相互促进,影响深远。此内容对于探究传统文化意义重大。

(三)重视伦理传统

西周时期确立礼治,重视家族血缘的宗法观与政治结合,引导国法与家法的共存发展,形成了宗法文化、等级文化、忠孝文化。甚至这种伦理传统在西晋《泰始律》开始确立“准五服以治罪”制度,使得亲属之间亲疏远近关系影响具体定罪量刑。因此,在古代传统法律制度引入家族伦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特征。

三、结语

中国法制史教学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发挥着作用,强化了教学对象的文化认同,客观实现传统文化传承目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深入探索,将继续为着服务国家,建设现代化法治国家而努力。

参考文献:

篇8

二、提升高校舞蹈类课程教学文化元素的路径思考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文化元素与高校舞蹈类课程教学有机结合的必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作为高校舞蹈教师,应如何将文化元素与高校舞蹈类课程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呢?笔者以下带着这一问题,从提升高校舞蹈类课程教学文化元素的路径入手,并提出相应的思考。

(一)提升高校舞蹈类课程教学文化元素的路径

1.在舞蹈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舞蹈精神进行全面的深化理解

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可以通过舞蹈给学生带来强烈的心灵震撼和视觉上的冲击,引发学生在心灵上的共鸣并发出感悟,而实际就是对舞蹈精神上的一种追求和享受,从而在追求艺术美的同时更深的理解舞蹈精神。因此作为高校舞蹈教师,应引导学生加强对文化元素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引导学生加强对舞蹈艺术理论的学习,使其逐步去感知并理解舞蹈艺术的内涵和精髓所在。例如我国传承几千年的民族舞蹈正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结晶,所以在进行民族舞蹈研习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加强对民族舞蹈文化背景的了解,才能更好地丰富学生生活的体验,进而将民族舞蹈的内涵全方位多元化的诠释出来。再如以藏迷、云南映像等为代表的民族舞蹈中,不仅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还蕴含了中华精神文化,因而在在舞蹈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舞蹈精神进行全面的深化理解,能更好地将舞蹈与文化元素进行有机的结合,进而在全面理解舞蹈精神的同时深化高校舞蹈教学内涵。

2.在舞蹈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文化元素带来的文化魅力

舞蹈教学离不开一系列的动作,因而在舞蹈教学中主要就是对动作的模仿和练习,首先从基本功,再到创作型的动作,必须进行刻苦的训练,然而完成了舞蹈动作并不意味着整个舞蹈表演已经结束,同时也难以将舞蹈艺术的文化魅力展示出来,因而作为教师必须将舞蹈教学中致力于文化元素的渗透,使其成为舞蹈中不同舞者之间进行沟通的纽带,虽然舞蹈属于一种肢体语言,但是其能从服饰和布景将文化元素反应出来,进而达到感染观众的效果。因而舞蹈作为一种无国度的重要艺术形式,因而我国的民族舞蹈能在世界的舞台上政府和感染观众。所以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将文化元素与高校舞蹈教学进行结合,就能给舞蹈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从而极大的烘托了舞蹈的文化氛围,将舞蹈艺术彰显出来的同时促进舞蹈教学质量的提升。

3.在舞蹈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舞蹈艺术带来的文化熏陶

舞蹈艺术具有无穷的感染力,通过舞蹈激发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通过优美的舞蹈给观赏者带来一种美的感受,从而提高舞蹈的艺术性,彰显舞蹈教学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情趣,从而更好地陶冶人的情操,使其对人潜移默化的产生情感。因而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舞蹈这一媒介进行文化元素的渗透,在促进舞蹈创作层次提升的同时给赏舞者带来更加深刻的感受和体验,并加强对舞蹈的文化内涵的研究,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舞蹈知识,使其更加系统而又全面的认识舞蹈,增强学生对舞蹈的学习兴趣。感受舞蹈艺术带来的文化熏陶,尤其是在文化元素的渗透下,引导学生从侧面对舞蹈艺术进修认知,最终给学生良好的文化熏陶。

篇9

2.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我国民族舞蹈教学的困境

在多远文化背景下的民族舞蹈教学也存在很多难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民族舞蹈教学的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

中国的民族舞蹈历史由来已久,但是教育部门对于民族舞蹈教学的重视不够,广大人民对于民族舞蹈的认识不足,加之素质教育在中国兴起较晚,很多家长和老师一味重视文化课而将舞蹈教学当做是孩子增加一门技能的存在,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相应的教学都是通过言传身教,缺少专业的理论课程的学习,甚至很多情况下,教学只是通过舞蹈步伐的学习,过分将目光投入到基本功的练习,在民族舞蹈教学中对于理论课程体系的建立十分缺少关注。一些艺术高校对于民族舞蹈的理论体系建立也起步很晚,相关教学体系不够完善,教学理论和指导思想还不够成熟。总而言之,目前我国的民族舞蹈教学的理论体系建立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2.2缺少高素质教学人才

另外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就是专业的高素质民族舞蹈教学人才的匮乏。正因为我国的民族舞蹈教学体系不够完善,加上很多民族由于没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在舞蹈的传承上大多是言传身教,而每一代人对于舞蹈的理解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再者有些民族语言与普通话沟通困难,种种障碍使得一些民族的舞蹈的教学人才更加匮乏,尤其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2.3民族舞蹈教学方式落后

目前我国民族舞蹈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我国民族众多,各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文化,在该民族的舞蹈学习中,一味地通过步伐的训练是难以获得对于民族舞蹈学习的理解的。就像传统的文化课学习时,老师一味满堂灌,而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无疑令人痛心。民族舞蹈教学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面临的市场竞争力逐渐增加,所以民族舞蹈教学需要创新自身的教学方式,使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下立于不败之地。

3.提高民族武大教学水平的策略

针对以上民族舞蹈教学在多元化文化背景下存在的问题,应该如何进行改变提高自己的文化竞争力呢?针对性地提出以下措施:

3.1建立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

首先对于民族舞蹈文化教学必须要完善自身的教学理论体系,确认教育的中心思想和指导纲要,以方便规范各位教学老师以及教育部门的实施行为。之后,对于每一种民族舞蹈的教学都要有对于学生的理论教学的要求细则,关于教材的编写和使用以及相关参考书籍的选取都要有指引,让学生们有据可查,同时明确指出每节课后需要学生们达到的基本要求以及更高要去,以便教学老师进行实施。

3.2培养优秀的民族舞蹈专业人才

教师是传道受业解惑者,对于民族舞蹈的教学亦是如此。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舞蹈面临着比以往还要大的市场竞争压力,要想让国家各个民族的舞蹈能够获得传承和发扬而不是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就要对民族舞蹈教学人才进行强化培养。一是吸引民族舞蹈专业人才进行舞蹈教学,二则对于教学人才要加强自身素质修养,积极参加文化交流,取各家所长,用于本民族舞蹈的教学,争取机会进入高等院校或者国外先进的民族舞蹈培训院校进行进修学习,将自身民族舞蹈带出去,并在沟通交流中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民族舞蹈,对其进行创造,使之更具有国际化又不失民族特色。

3.3创新教学模式,使民族舞蹈教学重现生机

篇10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一、企业文化建设需要航标

塑造企业文化的办法有很多,但根本的还在于企业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有没有决心和勇气先把自己塑造为企业文化的典范,首先能不能自己先认同并传播公司的文化,是决定企业文化成败的关键。

企业文化带头人的行为是塑造企业文化典范和榜样,是形成企业文化的根本动力。通过行为影响可以使企业文化实现从文字到行动的转化,并产生影响,改变效益,达到企业最终目的。通过行为的影响可以使企业员工从内心接受并认可企业文化、价值观,从而转化成一种自发的动力和行为习惯,形成一种力量,而这种力量,并非是依靠制度管理所能达到的。作为企业家,必须不断学习,同时要有责任感,处处起到带头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的倡导者的行为上升为理论,变为企业文化,得到企业上下、全社会的认可;只有这样,才可能使企业文化产生力量,否则,企业文化不过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几个生硬的文字!

企业领导是企业文化的航标。企业领导、管理者首先从思想和认识上深刻理解文化,并形成行为习惯、思维模式、做事风格,进而影响企业和核心骨干、企业团队,最终形成企业管理制度,深入到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等每一个环节,以产生销售张力、竞争张力、发展张力。企业文化不是开几次会就能产生的,也不是员工自觉产生的,它来源于企业领导者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企业领导是榜样,是企业文化的影子,企业领导的所作所为传播出去,被员工所接受,就会影响员工的行为、习惯,员工的行为传播出去,也就代表了企业,也就形成了企业文化。企业领导不仅是企业文化的首倡者和领头羊,更是企业文化的“航标”。

二、企业文化建设需要管理

依靠管理手段来塑造企业文化,就是要把企业员工的个人的价值观引导到企业价值观上加以溶合,引导员工的事业心融入到企业的发展目标,倡导企业精神形成员工的精神支柱,使员工的思想和命运与企业的兴衰联系起来,聚合员工的能力和才智,达到员工与企业共存的境界。

员工贯穿着整个管理过程,也是企业文化形成的主力军。企业文化的塑造必须体现以员工为本,得到员工的认同和接受,才能更好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形成有效的人性化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为员工提供良好的自我实现的工作氛围和发展机会,员工在企业中受到重视和尊重,其工作成绩受到认可和赞赏,由此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文化同时也对员工产生着无形的约束,形成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形象标准约定俗成,培养员工形成良好的习惯,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和价值。

用管理手段塑造企业文化,通过制定企业CI手册、员工守则、企业行为规范和相关制度流程等,来明确企业文化,就必须使员工从思想上理解,从心理上接受。而企业文化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要使企业文化真正落地,用管理手段强化企业文化执行力是不可缺少的,同时还要依靠制度来强行推广,达到员工无条件执行。另一方面通过激励方式,如员工绩效、年未总结表彰等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创新,提高员工忠诚度,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企业文化是管理出来,这绝非是一句空洞的口号。纵观国内外各大知名企业,以及文化突出的企业,在公司内部通过各种有效的管理手段使企业文化得以上行下效,产生深远影响,进而传播到更远。同时,由于企业有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和底蕴,更使得企业的发展如鱼得水,市场竞争势如破竹。

三、企业文化建设需要载体

企业文化活动是为了让更多员工参与企业的文化建设,亲身体验和感受企业文化内涵。企业文化可以通过活动载体实现,而载体要形式多样,创造性的开展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广泛参与。如开展“销售竞赛”“生产技能大竞赛”,为完成全年任务指标输送强劲动力;讲厂发展史、未来发展前景活动,并将企业文化理念宣传到每一位基层职工;开展百日安全竞赛活动,把优秀企业文化落实到具体的安全生产上; “三八节活动表彰”,通过展示不同岗位上杰出的女性风采,让广大员工再次深刻感受到企业文化魅力;“户外拓展活动”打造团队精神理念,向社会各界传播企业品牌形象与团队协作,同时还可以增强员工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春联征集书画、摄影等活动,内容反映企业发展变化及宏伟蓝图;宣传企业文化稿件征集,在公司OA系统发表稿件等,弘扬企业文化,倡导企业文化精神。企业文化载体要有活动、有故事、有典型。

有活动。有活动才能让人快乐。一个企业只有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群众性的文体活动、各种劳动竞赛、优秀员工评选等活动,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参与热情,才能在给员工带来快乐的同时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正是有了这些活动载体,企业文化才得以生动展现。

有故事。有故事才能让人感动。理念的东西只有通过通俗化的故事才能吸引人,深入浅出的说服人。伟人所讲的愚公移山故事,让亿万人民记住了做事要坚韧不拔、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因此,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念可以通过能够打动人的故事来展现。故事应与当地历史文化和企业实际结合起来,这样才会有历史厚重感和现实真实感,从而为人们所认同。

有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典型是最有说服力的。典型犹如企业的“灯”与“火”,“灯”可照路,“火”可暖人。通过身边和典型事例,让大家学有榜样干有工作热情。使员工明确方向、坚定信念、不懈追求;而且能够激发员工的创造活力,为企业发展壮大献计献策。

四、企业文化建设需要氛围

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认同和共享。没有认同的文化就没有价值,一切手段必须在认同的前提下才有实效,所以营造企业文化氛围是管理者的又一重要责任。

营造企业文化氛围的目的是把企业文化渗透到基层每一位员工中,让全体员工都了解企业文化。有载体才能有感知,有宣传才能有氛围。通过开展员工企业文化宣贯活动,可以大大增强企业主人翁意识,广泛宣传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通过内部或外部报刊杂志、局域网、互联网、广播台、电视台、板报、橱窗、简报、广告牌等渠道及征文比赛、文艺演出、教育培训、学习交流等活动,并建立相关管理机制,使抽象的文化理念具体化与形象化,让广大员工亲自接触、内心感知具体文化,把对企业文化宣传的触角延伸到基层每一位员工,在不断推广中,慢慢地把意识形态的东西渗透于员工的血液,成为指导工作的工具,进而形成行为的习惯,实现企业文化的自觉。在公司办公信息软件上建立平台等形式,共享企业文化建设成果。通过开展企业文化培训,交流会,总结提高企业文化推广落地的经验,将企业文化价值理念渗透到管理方方面面。

五、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创新

企业在发展,企业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同样随着社会与企业的发展而发展。企业文化要随着企业的不断创新而创新,要随着企业发展需要而变革,要通过创新与变革,为企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原有的文化部分不适应企业的需要甚至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这就需要参企业文化进行创新。及时发现企业自身文化在不同阶段的不足或缺陷,从而及时进行变革与创新。此外,员工素质的提高也是企业文化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教育培训、文化宣贯等,企业员工的素质得以提高,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必将使企业文化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使企业文化的激励、协调等功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企业文化的创建可以汲取古今天中外优秀企业的文化营养,从中领会其真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培育自己的企业文化。但企业文化是不能模仿和照搬的,企业文化不是企业资源的硬件,它是企业的软件部分,这种软件只有自己去开发,它是企业在多种文化氛围中塑造与提练中发展起来的。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坚持宣传、不断实践和不断规范的结果。企业文化需要通过吸收集体的智慧,不断补充,不断修正,不断自我完善中逐步形成。

在企业新旧文化的冲突与交融中,只有勇于革新旧文化的企业,才能使企业的文化意识形态全面提升,以适应新的经济环境,获得更强的生命力。使企业永续经营,基业长青。因此,企业文化必须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革,经过创新才能有发展,才会成功地将无形的价值转化为有形,全面提升企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