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化学中的数量级模板(10篇)

时间:2023-06-21 09:18:48

化学中的数量级

篇1

通常情况下,化学数量级指一系列10的幂,即相邻两个数量级之间的比为10。

例如:两数相差三个数量级,就是说一个数比另一个大1000倍。

数量级是指数量的尺度或大小的级别,每个级别之间保持固定的比例。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数量级应用范围必须是正数或自然数,尽管负数也可以计算数量级,但没有实际的意义。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在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中,班级难带、学生难管可以说已经是这些学校老师的共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常常被老师们归咎于学生素质问题,众所周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面积扩招和高速发展,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规模和质量受到了影响,出现了一定的下滑,现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在校学生大多数是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较差且长期不被老师重视,甚至不管不问的;这些在校学生当中由于大多数父母在外打工,缺乏管教,缺少父母的关爱。他们自我约束力差、自信心不足,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也较差,并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如抽烟,喝酒,迷恋网吧等。这确实是中职学校班级难带、学生难管的其中一个原因,但除了这些学生的自身原因外,笔者觉得班级之所以难带,班级管理工作没有做好也是很大的一个因素。如何做好中职学校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就成了重中之重,如果能对学生的行为好坏及时的发现并指出,而不是等到学期末再进行学生的优劣评定,那就能一方面及时发现他们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教育,另一方面又能及时发现他们的优点和进步,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激发他们进步的欲望。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笔者发现在班级当中实行量化考核制度就能有效的做到这一点。

一、在班级管理中实行“量化考核”的优点

根据笔者的认识把“量化考核”引入到班级管理中,有以下几个好处:1.学生的进步能及时的在班级公告栏中得到反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心。2.把“量化考核”的结果作为评先评优的依据,公平公正,避免了因相互的猜疑而造成的不团结。3.便于学生更加清楚的了解自己存在着哪方面的不足。4.使学生更清楚的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5.根据“量化考核”的结果,班主任就可有重点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6.可操作性强, 公开明了。此种制度按一定的规定把学生的思想行为表现量化为分数,汇总分数后,由高到低为学生排队。易于操作,且学生表现的好坏,通过分数一目了然。

二、“量化考核制度”在班级内的实施情况

“量化考核制度”在班级内的实施,需要有具体的详细规则,其具体内容可根据学校的学生手册进行制定,可包括学生在校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上课及自习情况、遵守纪律情况、卫生值日情况、出操情况、胸卡佩戴情况、出勤情况、个人仪表情况、甚至到爱护公物的情况等都可包罗。“量化考核制度”主要分为加分和扣分两种情况,对于在某一方面表现优秀的同学,可进行分数奖励;而对于违反学校纪律的学生则可进行扣除分数的处罚。量化分数奖励和扣除的多少,可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进行设定,如冬天时班内早操迟到人数较多时,可对迟到学生加大扣分力度,而对一定时间段内,从未迟到和旷操的学生可加大分数奖励力度,这样可尽快纠正冬季班内迟到的不良风气。量化分数奖惩多少,虽然可进行适当的调整来适应班级内部不同时期的情况,但“量化考核制度”加减分数多少的规定,则应固定下来。什么行为奖励多少分,扣多少分应该明确,尽量减少变动,以避免学生的无所适从,减少“量化考核制度”的操作难度,使学生心中有个明确的标准。班级内部对每个学生的量化考核,最好能与学校对班级实施的“量化考核制度”相衔接,这样一来,一方面便于学生干部操作,另一方面在制定和实施班级内部的“量化考核制度”时,也更容易在学生心中形成固定的标准,同时学校对班级的考核加减分与班上每个学生的行为紧紧相连,班级的荣誉与每个学生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更有利于凝聚向心力,有利于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培养,使学生真正的把班级当成自己的集体。

就笔者所在学校的情况,具体做法如下:学校平时对各班级就有量化考核,由学校学生会干部负责具体加分扣分事项,按照学生会的职能,分为体育部考核、学习部考核、文督部考核、生活部考核、宿管部考核、安保部考核和团委考核等。每天学生会各部都会把前一天考核检查的结果公布到学校的通知栏当中,会标明每个班级因为什么情况被加分或者扣分。而作为班级的量化考核制度,则可以直接和学校量化考核相对接,按照学生会的各部门分工对应于班级内的班干部分工,比如学习部的考核就由班上的学习委员负责,如果有加分或者扣分情况,则由学习委员落实到具体的某位同学,来对相应的同学进行加分和扣分。例如:学生会公布量化考核结果,班级因为有两名同学迟到被扣2分,那么班内的学习委员只要落实是哪两名学生迟到,并相应的把这两名同学各扣一分就可以了。以此类推,把班内班干部的工作职责范围与学生会各部工作职责范围相对应,这样以来,既降低了班内量化考核操作的难度,又使每个同学心中都有数,因为什么被加分、扣分,有利于学生正确行为习惯的培养。

篇3

小学生管理中,班主任除了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外,更多情况下,教师对孩子要有“爱心”、“责任心”、“耐心”、“细心”等。当今小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增加,赋予他们更多个性化。小社会似的班级充满了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发生思想碰撞,这些更多需要班主任及任课老师通力合作。班级管理每天面对的问题就是行为常规,每日常规的情况记录和分析尤为重要,因此对每位学生进行量化记录和统计数据是一种较好方法。

二、班级量化记录措施办法

班主任为了比较直接全面地了解班级情况,量化班级学生情况,可根据班级人数,确定几人为一小组。每一小组选举一个组长,负责自己组的组员各项常规考核。每个小组长发放《小组长手册》,其中量化项目具体有早读、两操、佩戴、记录、卫生、作业等多方面内容。各小组长主要负责课堂纪律和作业数据汇总。班委会里面挑选出早读、佩戴、卫生等方面的负责人统计相应内容,并把分数汇报给小组长记录。每日一张表格(学生常规考核登记表),每周一张表格(一周学生常规考核汇总表),每周一次总结。次周安排召开专题主题班队,表扬并总结过去一周的班级情况。

三、量化性管理的三大原则

(一)用心去观察,做到心中有“数”。

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班主任应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班主任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获取丰富的感性材料。具体地说,班主任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利用一切机会和场合,捕捉孩子们的表情变化,了解基本情况和变化。特制定班级一日常规登记表,及时总结和备注班级一天发生的事件。根据表格情况,收集资料,针对性教育个别学生。

(二)用心去记录,做到以“数”服人。

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从晓理、动情到导行的过程,理的阐发、情的传达、行的引导,往往借助语言“媒介”实现。班主任与教育个体进行当面沟通时,难免说教为主、理由停留在自我主观意识上,难免出现口说无凭的情况。然而利用了量化班级后,只需要查看下《小组长手册》,就能够用数据事实说话,学生也能欣然接受。例如:班级里面有个学生常常迟到,之前当面批评,还是没有更改坏毛病。通过教师的当面谈话,把班级里面的纪律情况登记给孩子们看,逐渐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从此开始关注自己的出勤。

篇4

在我国实行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可以十分明显地发现,国家将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促进经济发展、有效解决就业问题、迅速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不仅仅如此,国家还将增加就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方法之一。显而易见,职业教育在我国改革开放大形势下,在教育系统中拥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位置。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途径,其存在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广大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具体掌握,从而拥有可以在社会上立足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因此在实际管理中,除了日常的管理,对学生的管理也是学校的工作重点。班级管理作为学生管理的重点,提高增强班级量化管理的创新水平,是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方法。

一、量化管理以及班级量化管理相关知识

(一)关于量化管理

量化管理最早应用与美国,凭借优越的管理成效,在被学者提出后迅速在其他行业大展身手。从概念上分析,量化管理指的是将管理的基础确定为数字,利用数学思维对研究对象的状态以及属性进行全面的考察,从而实现将研究对象至关重要决策点及操作流程的科学评估,进而达到对研究对象存在以及发展在数量和发展水平上进行准确数字表述以及控制的目的,量化管理是在机器大生产下为实现标准化操作目的,而催生的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

(二)关于职业学校班级量化管理

量化管理因为实现了对研究对象的量化考核,其一经推出便受到了诸多领域额的青睐,在本世纪初期,量化管理正式被引入到我国职业学校的班级管理中。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管理者将职业院校班级作为一个客观对象,将班级学生的考核标准具体的量化为日常表现、考勤、考试成绩等一系列指标,用数字的方式进行考察、评估,从而确定应当实行的奖罚决策。

二、职业学校量化管理创新的实质以及重要意义

创新已经成为当今的时代主题,任何一个团体组织,要想实现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必须将创新作为一项关键的工程来抓,将创新与量化管理创造性的运用到职业院校的班级管理管理中,是提高职业学校管理水平的一种重要尝试。通过对职业学校量化管理创新的创新,学校可以更加全面、科学的了解到学生在日常表现、学习成绩等各个环节上的表现情况,并以此为基础,作为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手段的基础。

三、职业院校班级量化管理的创新方法

(一)科学的制定班级管理的量化点以及确立数量化评价方法。要实现量化管理创新,必须对量化管理中各个考核的指标进行科学的确定,并以此为基础选择最为恰当的评分方式。举例来说,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制定出量化管理过程中需要考核的具体指标,考核点可以确定为日常中的表现,例如学生迟到、旷课等情况,也可以对学生的考试作为重要指标,同时学生在学习期间所参加的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以及获奖情况也应当被纳入到被考核的范围内。依照学生违反这些考核点的程度以及受到奖励的程度和获奖情况确定应当加减分的详细指标。

(二)对量化管理实施过程中的“核心力量”进行强化

有了具体的量化指标以及加减分标准,并不意味着该项评价方法就能够被忠诚的践行,其具体的实施者对制度的实施情况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为确保职业学校班级量化管理的顺利、公平的实施,杜绝各种不公正现象的产生。应当对量化管理实施过程中的“核心力量”进行强化。

(三)根据班级实际情况,使用班级量化管理的学生数据库便于查询

创建班级EXCEL学生数据库,是实现对班级量化管理成果进行直接展示的重要途径,具体做法如下,可以将具体考核的内容一一输入到EXCEL中,并针对学生的实际表现,具体的输入应有的分数,做到全面的对学生信息实现统一归档,杜绝统计信息的无序管理。数据库信息必须要特别的详细,不得敷衍了事。举例来说,针对学生加减分数的情况,数据库中必须能够全面的显示出,学生姓名、学号、寝室号、加(扣)分多少,时间、周几、产生奖惩情况的原因。数据库必须完完整整的对其进行详细的记录。鉴于数据库在评价学生实际表现中的重要作用,班主任需要以身作则,确保各项数据能够如实、完整的在数据库中一一的反映出来。

三、结语

职业学校班级量化管理的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还需要定期的总结,并及时的实施奖励以及处罚措施。为了让学生全面地感受到班级量化管理创新所带来的直接影响,班级班主任可以将每月作为一次对班级量化评分总结的基本周期,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正式的奖励、惩罚周期,在进行奖励、惩罚时,要求全班学生必须全体参与,不得无组织无纪律的不加丝毫重视。以强调该活动的重要性,只有认真实施量化考核评价成果,才能确保班级量化管理创新的有效性。

参考资料:

[1] 杨俊山. 量化管理在班级管理中的积极作用[J]. 卫生职业教育. 2009(06):298-300.

[2] 许定红. 浅谈职业院校班主任工作[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09(01):297-298.

篇5

中学化学的“定量化”学习内容主要是以2个基本物理量——物质的量和质量为核心,结合基本概念原理和元素化合物知识而展开。从初中阶段以质量为核心到高中阶段以物质的量为核心,从核心概念到基础计算再到综合计算,遵循了从宏观到微观、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过程,构建了从核心概念到基础计算再到综合计算的递进式体系。

理解化学概念的含义及化学原理、符号中所蕴含的量的关系是解决定量化学问题的基础。Nakleh和Silberma(1993)的研究表明如果学生想要恰当地处理定量化学问题,那么他们必须理解摩尔的含义[2]。Koch(1995)指出学生初学化学时在寻找抽象化学符号和描述化学过程之间的联系、分子式所提供的定量信息(比如计量关系)方面会遇到困难。学生首先必须彻底掌握知识和方法,学会将化学符号转换成有意义信息,才能解决定量化学问题[3]。Dori(2003)认为有关物质的量的化学计算问题可以从复杂性和转换水平两个维度来进行分类。转换次数越多,复杂性越大,学生解决化学计算问题时遇到的障碍就越多[4]。“思想”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本质的、高级抽象和概括的认识。化学学科思想方法是对化学事实、化学理论以及化学方法的本质认识,思想方法往往使得化学定量化问题的解决事半功倍。

因此,根据“由简单到复杂、由基础到综合、由具体到抽象”的“定量化”能力发展的规律,构建如下由低到高的4个水平:

水平1:认识概念或符号中所蕴含的数量关系。如,认识化学方程式等符号中所蕴含的质量关系;知道溶解度等概念中蕴含的数量关系;知道物质的量等概念的计量含义等。

水平2:直接运用数量关系进行简单运算。如,根据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运算;利用物质的量等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换算等。

水平3:整合或转换数量关系进行综合运算。如,分析和处理图表数据或实验数据进行运算;对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进行运算等。

水平4:运用化学思想方法进行运算。如,运用守恒法、差量法、关系式法等思想方法进行一些较为复杂的运算。

以上4个水平从认识数量关系到直接运用再到综合运用,最高水平为运用化学思想方法,复杂性及转换水平逐渐增加,思维及定量化要求逐步提高,水平的划分体现了化学学科学习的规律。

2 “定量化”能力测评研究

依上述“定量化”能力的4个水平编制测量工具,运用Rasch模型分析测验结果[5],修订和优化测量工具,并根据大样本测试结果分析学高中生化学“定量化”能力现状以及发展规律等。

2.1 研究工具

以“定量化”能力的4个水平层次为理论依据,编制了相应的测量工具。第一轮试测结果经过Rasch模型检验之后,对某些项目进行了修改,项目总数未变,形成了第二轮试测的测验卷,其中Q1~Q8是选择题,Q9~Q13是建构反应题(建构反应题要求被试组织或建构一份答案,在考查学生的高层次能力上具有优势,建构反应题的答案有封闭性答案和开放性答案两种)。第二轮试测后再经Rasch模型检验修正后的测验卷可用于大样本测试。具体项目与能力水平的对应如表1所示。

对于选择题而言,每一道题中均包含4个选项,仅有一个正确选项。对于建构反应题而言,则采用等级评分。以下几例是对“定量化”能力测验卷中项目的简要分析说明:

例1 在10℃时,KNO3 的溶解度是20 g,则此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m(溶液): m(溶质)=4:1

B.m(溶质): m(溶剂)=1:4

C.m(溶液): m(溶剂)=6:5

D.m(溶剂): m(溶液)=4:5

说明:该题属于“水平1:认识化学概念或化学符号中所蕴含的数量关系”的考查内容,旨在考查学生是否知道溶解度概念中所蕴含的溶质、溶剂以及饱和溶液三者之间的质量关系。

例2 目前国际上通用“测氮法”标定牛奶中蛋白质含量,蛋白质中含氮量平均为16%,若不法分子在 1袋某品牌奶粉中加了1 g三聚氰胺(C3 H6N6 ),相当于增加蛋白质约( )

A.4.2 g B.3.2 g C.0.7 g D.1.6 g

说明:该题属于“水平2:直接运用数量关系进行简单的计算”能力的考查内容,旨在考查学生能否根据化学式进行化合物质量与其中所含元素质量的换算。

例3 在标准状况下,取甲、乙、丙各30.0 mL相同浓度的盐酸,然后分别慢慢加入组成相同的镁铝合金粉末,得到下表中有关数据(假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发生变化)。

请计算合金中Mg、Al的物质的量之比。

说明:该题属于“水平3:整合或转换数量关系进行综合运算”能力的考查内容,旨在考查学生能否根据图表所提供的实验数据、正确选择实验数据并根据化学化学方程式进行运算。

例4 硫代硫酸钠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产品,某厂技术人员设计了以下生产流程:

若由原料制S的转化率为75%,制SO2 的转化率为90%,SO2 制Na2 SO3 的转化率为95%,则用于制S和Na2SO3的原料的质量比为多少时,才能制得最多Na2 S2 O3 (其他消耗不计)?

说明:该题属于“水平4:运用化学思想方法进行复杂运算”:请记住我站域名能力的考查内容。题给信息中从原料到产品经历了多步化学反应,若分步计算,则很烦琐。若运用关系式思想方法,根据多步反应中最初反应物和最终生成物之间量的关系,列出关系式进行相关运算,则将大大简化运算过程。

2.2 研究样本

本研究共进行了三轮测验,被试组成如表2。第一轮测试用于初步考察测验工具的质量,经Rasch模型检验分析后,对测 验工具进行修改,再进行第二轮试测,根据第二轮试测结果的数据分析决定修改后的测验卷可用于大样本测试(第三轮)。因第一轮、第二轮试测主要用于考察、优化测验工具的质量,所用样本较小,没有选择高三年级被试。第三轮测试样本较大,采取分层抽样形式,选取了某省三所不同层次的高级中学作为样本来源学校,分别在高一、高二、高三年级随机抽取被试。

2.3 数据处理

运用Bond&Foxsteps1.0.0分析测验工具的信、效度,将项目难度与学生能力转换成具有等距意义的logit分,再运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因篇幅有限,结果分析部分只采用第三轮测试的数据。

3 结果分析

3.1 测量工具信、效度分析

3.1.1 总体统计

表3是定量化能力测验(以下简称Q测验)的总体统计结果。在Rasch模型中,一般将测验难度平均水平设置为0,被试能力平均水平则随不同测试有所不同。由表3可知,被试能力平均分估计为1.34(Rasch分);整份试卷的难度估计误差仅为0.11,相比较而言被试的估计误差较大,但在许可范围内;项目拟合指数皆在理想值左右(即MNSQ接近1,ZSTD接近0),说明测验数据与理想模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根据分离度数值(一般认为大于2较好),说明测量工具能够区分不同能力水平的被试;被试和项目都具有较高的信度。因此,总体而言,该测验工具体现出良好的性能。

3.1.2 其他指标

单维性是Rasch模型的基本假设之一,即测验所测量到的是被试的单一主要能力或单一主要潜在特质。根据Bond&Foxsteps1.0.0软件的分析,本测验卷的13个项目中,有2个项目(A-Q7、A-Q13)稍超出许可范围,但绝大部分项目符合要求,可以认为该卷所测量的主要是一种结构——“定量化”能力,具有单维性;从项目-被试对应情况上看,本测验卷13个项目难度范围较广,且基本均匀分散,项目所对应的水平层次与预设的水平层次基本一致,学生能力分布也较为理想,中间多,两端少;具体项目的拟合度除Q9,Q10的ZSTD值稍超出取值范围(-2~+2),其他项目的数据-模型拟合指数都在许可值范围之内,项目的误差都较小,点测量相关都较高。

总之,根据“定量化”能力水平所编制的测量工具经Rasch模型检验,在项目和被试信度、误差、分离度等信度指标上,在单维性、项目-被试对应、数据-模型拟合、点-测量相关等效度指标上皆符合Rasch模型的基本要求,本研究测量工具可靠、可信。测验结果可用于后续对学生定量化能力特征的分析。

3.2 “定量化”能力数据分析

3.2.1 “定量化”能力的年级差异分析

(1)总体描述

表4是高中三个年级Q测验的描述性统计结果。高一、高二两个年级的极大值都是4.48,高一年级的全距最大,高三年级的全距最小。三个年级的平均分随年级的升高而上升。

表5的方差齐性检验结果显示,三个年级的方差不齐性;F检验表明三个组中至少有一个组和其他两个组有明显的差别,也有可能3个组之间都存在显着的差别。因为各组方差不齐性,表6采用Tamhane检验三组均数差异的显着性,结果显示,三个年级之间的相伴概率皆小于显着性水平0.05,具有显着差异。

由以上统计分析可知,对于“定量化”能力而言,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的水平依次升高,且有着显着性差异。

(2)在各个水平层次上的比较

将Q卷中每个水平所对应的各个项目的难度估计进行平均可得到每个水平的难度平均值,如表7所示,以此平均值作为判断学生“定量化”能力水平的依据。当学生的能力值低于-1.41时,则认为学生的“定量化”能力水平低于水平1;当学生的能力值为-1.41~-0.05时,则位于水平1;当学生的能力值为-0.05~0.82时,则位于水平2;当学生的能力值为0.82~1.67时,则位于水平3;当学生的能力值大于1.67时,则位于水平4。

本研究被试样本中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学生Q卷的平均分分别为1.08、1.33、1.63(见表4),结合表8,可以认为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学生的“定量化”能力的平均水平皆已达到层次3(整合或转换数量关系进行综合运算)。三个年级在不同能力水平层次上的人数及比例如表8所示。

由表8可见,高一、高二年级中有极少数学生的“定量化”能力水平低于水平1(认识概念或符号中所蕴含的数量关系),每个年级中皆有位于水平1的学生,但所占比例很小,分别为7.4%、1.2%、0.4%;高一、高二分别有31.9%、22.8%的学生位于水平2(直接运用数量关系进行简单运算),高三学生中处于水平2的较少,为7.3%;在水平3和水平4上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所占的人数比例随年级升高逐步增加。

3.2.2 “定量化”能力的性别差异分析

表9是中学生化学“定量化”能力性别差异的T检验结果。可知,在“定量化”能力上,男生的成绩稍高于女生。T检验的结果表明,在4个测验上,男女两组的方差齐性,Q测验的相伴概率为0.069,略大于显着性水平0.05,也就是说,男女生在化学“定量化”能力上略有差异,但差异性并不显着。

篇6

前言

网络教育资源是网络学习系统重要支持,在资源开发和建设中要做到教学内容向学习活动延伸,课堂学习资源向课外学习资源延伸。为适应移动学习与泛在学习模式,促进学习资源进化,余胜泉教授提出“学习元”概念,指出其具有生成性、开放性、可进化发展、内聚性、联通性、自跟踪等特征。网络教育资源进化过程中存在信息生态失调与信息生态平衡两种状态,这两种状态均由人的活动造成,人的平衡发展影响着网络教育资源进化。现有文献在信息生态系统构成要素、信息生态平衡、信息生态链、资源进化模型与技术实现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但在网络教育资源进化中,学习者作为关键的信息人既利用资源又作用于资源,因此,学习者的分类、不同种类学习者之间的关系、学习者的发展状态、对资源进化产生的影响等问题需要深入分析与探讨。本文基于生态学视角,结合案例探究网络教育资源进化中学习者主体类别、发展状态及演化过程,以期丰富网络教育资源进化理论。

1学习者行为实证分析

1.1数据收集

本文数据来源于“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包括6个讨论版块)中的“K12教育评论”版块。截至2016年1月11日共有154位用户了495条精华帖,参与精华帖子的交流人数达到2078人,共产生20881条回复内容(不包括主题贴),交流的文字达到1058万字之多,浏览量超过396万。统计参与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用户级别、威望值、积分、帖子总数、精华帖数量与注册时长(以天为单位)。按照等级进行分类,统计出每一种等级参与用户数量、每一等级所有用户平均威望值、平均积分、平均发帖数量、精华帖子平均数量与平均注册时长,如表1所示.

1.2学习者主体类别分布

由表1可知,由“高级会员”至“至尊元老”共9个等级的221位用户在平均发帖量和精华帖数量上均高于所有用户平均值,这几类用户同样在威望值和积分方面具有较高值,表明他们通过帖子、参与讨论等方式生产资源。“中级会员”、“乞丐”、“初级会员”、“新手上路”、“禁止发言”等级别用户在平均发帖数量和精华贴数量上较少,“新手上路”等级用户发帖量最少,且没有创建精华帖;上述类别的用户在威望值和积分方面具有较低的值,“乞丐”和“新手上路”级别的用户出现负值情况,这是因为该类别用户主要获取和利用资源,创建资源较少或因创建违规资源而被扣分(作为惩罚)。等级为“禁止发言”的用户因帖子、回复其他用户帖子内容具有不当言论,违反规范,导致威望值和积分较低,且被管理员禁言,在资源进化过程中被淘汰(本案例中被淘汰的学习者有108人)。在注册时长方面,大部分等级用户都高于平均值2200.05天,“K12终身荣誉版主”、“管理员”、“钻石会员”、“K12功勋版主”、“至尊元老”等级别用户均具有接近10年注册时长,“乞丐”、“新手上路”等级别用户注册时间较短,等级为“禁止发言”的用户被淘汰,这一类用户注册时间短,生命周期也短。综上分析,可以将发帖数、威望值、积分及注册时长较少的“中级会员”、“初级会员”、“新手上路”、“乞丐”、“禁止发言”等级别的用户归类为消费者,将发帖(精华帖)数量、威望值、积分和注册时间较大的用户归类为生产者;“管理员”、“版主”、“K12功勋版主”、“K12终身荣誉版主”等级别用户在生产资源同时,还管理论坛运行并组织用户交流讨论,可以归类为分解者。大部分分解者兼具分解者与生产者的双重角色。在资源进化过程中,资源生产与利用方面的角色及功能划分并不是独立存在于每一个学习者身上,更多的学习者既生产资源、管理资源也利用资源。

1.3学习者主体与资源发展分析

使用spss19.0对参与交流的2078位用户创建的帖子总数及精华帖总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可知,等级高的用户及等级低的用户在发帖总数及精华帖总数上的平均值与标准差相差比较大,等级较高的用户创建资源数量大,质量高;等级低的用户生产资源数量较少,质量较低。对每个用户发帖总数及精华帖总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在发帖总数(F=118.157,P<0.05)及精华帖总数(F=195.301,P<0.05)上不同等级用户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对等级及发帖数(Pearson相关系数=0.511,P<0.05)、等级及精华帖数量(Pearson相关系数=0.540,P<0.05)进行分析发现,两对变量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高级别的用户生产了较多资源,对资源进化贡献较大。反过来,由于用户生产出了丰富的优质资源,其自身得到发展.由表3可知,等级为“至尊元老”、“K12功勋版主”等级用户平均生产分析性资源与补充性资源数量比较大,且均大于其他等级用户创建的同类资源;情感类资源与无价值资源数量相对较少,但是仍然大于其他等级用户所创建的同类资源。“K12终身荣誉版主”等级用户创建分析性资源数量多,远远大于所创建的其他3种资源。在分析性资源与补充性资源上,“至尊元老”、“K12终身荣誉版主”等部分高等级用户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中级会员”、“初级会员”“新手上路”、“乞丐”等级用户在创建分析性资源与补充性资源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与其他高等级用户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可见,高等级用户与低等级用户相比生产出较多的分析性资源与补充性资源。在情感类资源方面,各等级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不论是高等级用户还是低等级用户均愿意对资源做出支持或反对的初级评价,均愿意进行情感交流。综上可知,在资源创建方面等级较高用户扮演者生产者的角色,不仅创建丰富的高质量资源,还在资源利用基础上进行反思、拓展,把获取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指导实践、检验实践,从而可以判断,高等级用户达到了较高水平知识建构。部分行使管理功能的分解者在(优质)资源生产方面也作出了较大贡献,他们在引导讨论内容、管理学习者行为、协调讨论氛围等方面发挥着作用。等级较低用户生产(优质)资源较少,主要在内容上补充资源,很少进行知识应用及实践,这些学习者主要作为消费者在利用资源,进行个人学习。

1.4学习者主体发展

所有参与帖子交流的用户平均注册时长为2200.05天,每一等级用户平均注册时长,如表4所示。在注册时长方面,“中级会员”以上等级用户平均注册时长大于所有用户平均注册时长,“初级会员”、“新手上路”、“禁止发言”、“乞丐”等级别用户平均注册时长小于所有用户平均注册时长。不同等级的标准差较大,表明等级之间在注册时长方面具有比较大的差异。对每个用户注册时长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在注册时长(F=3.025,P=0.00<0.05)上不同等级用户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对等级与注册时长进行相关分析发现,两者具有正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0.238,P=0.00)。用户的发展是较长时间内的不断累积,是从纯粹消费者到低级生产者再到高级生产者的历程.得到了发展,等级高,威望高,成为资源进化主力军。注册时间比较短的用户主要在于获取资源、利用资源,发展比较缓慢,在资源进化中主要起到传播资源、评价资源的作用。在生态规范因子作用下,威望值、积分不断减少的用户(如等级为“乞丐”的用户)处于淘汰边缘,而“禁止发言”类用户由于在资源进化中生产不良资源(如攻击性、侮辱性的资源,观点偏激的资源)被资源分解者通过禁言、禁止访问等手段淘汰。

2结语

在网络教育资源进化过程中,资源生产者主要承担创造资源的任务。通过上传学习内容、回答问题、撰写文章等方式创建丰富资源,吸引消费者注意。在生产者相互交流讨论中对资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产生生成性学习资源,凝聚了多样化学习者参与,是个性化与多元化智慧、思维、观点的融合,能够满足学习者的多元需求。生产者根据资源消费者兴趣爱好、认知特征等获取资源生产需求,创建符合学习者学习活动的资源。消费者主要利用资源,通过关注对方、RSS订阅等方式向资源生产者定制资源。消费者对资源的利用及情感评价是对资源的初级评价,利用量大的资源被筛选出来置顶显示,优先推送给学习者。资源分解者主要管理资源与学习者,通过组织专题讨论激发生产者创建资源,鼓励消费者利用资源;设置资源进化规范、学习行为规范管理资源与学习者,达到优胜劣汰的目的。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都存在生长、平衡及淘汰的发展可能性,而且相互之间可以转化角色。在网络学习生态系统中,为促进网络教育资源进化,可以从3个方面改进:(1)充分发挥生产者创建资源的作用,促进生产者参与交互。对于生产者来说,一方面,要做到持续创造原始资源,为学习者提供学习内容支持。另一方面,生产者要积极参与学习社区交互,参加学习共同体协作活动,对资源进行再加工与再创造,生产具有创新意义的再生资源。(2)激励消费者利用资源,传播资源,对资源开展初级评价。消费者有效选择资源、利用资源,这不仅是筛选优质资源,摒弃劣质资源的过程,也是消费者分析理解学习资源,吸收内化知识的过程,需要消费者具备基本的资源检索能力、学习辨别及认知加工能力。在此基础上,消费者根据个人爱好及学习满足情况对资源实施点赞、分享、厌恶、举报等行为,是对生产者的心理认同或反对,是对资源的情感评价,是资源优胜劣汰的基础。(3)加强分解者对资源及学习者有效管理。分解者应该制定并利用规范因子,对生产者与消费者以及自身进行管理,奖励发挥正面效应的生产者与消费者,惩罚好斗型的生产者、恶意评价资源与传播垃圾资源的消费者。分解者应该不断提高个人素养,培养个人的外向性、开放性、随和性及意识性等特征,提高资源辨别能力、资源及学习者组织目标,以工程教育CDIO理念为导引,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教育加强卓越计划顶层设计与整体布局,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环境建设、教学手段等方面,融入卓越工程师应用能力思想,制定卓越工程师的软件应用能力培养方案与模式:一方面在学习领域进行软件课程系统融合,形成新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在实践领域通过扎实有效校企联合培养,强化实践环节,打造以理论密切结合工程实践为中心的多元化培养模式,切实提高学生软件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以期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建设和行业企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洪晓波.卓越工程师工程能力的构成及培养路径[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4):43-46.

[2]黄纬,屠立忠,徐金宝,等.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校企合作协同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5,1(4):207-208.

[3]陆坤,李凤岐,杨南海,等.卓越软件工程师人才培养特色班教学体系的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3,16(3):162-164.

篇7

研究了考虑变质量效应的柔性两级火箭的动力学建模问题.首先采用Kane方法和模态截断法建立了变质量柔性体的动力学方程,然后将火箭简化为带喷嘴的梁模型,将变质量柔性体的动力学方程应用到火箭动力学建模过程中,分别推导了针对喷嘴和梁的动力学方程,进而组集得到整个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在建模过程中,考虑了外部气动力以及两级火箭级间分离时间间隔的影响.文章最后通过数值仿真揭示了火箭柔性效应对系统特性的影响,以及单级火箭和两级火箭在动力学特性上的差异.

关键词:

两级火箭;变质量;柔性;建模;动力特性

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针对变质量系统的研究在航天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火箭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由于燃料质量所占火箭总质量比例极大,飞行过程中燃料不断消耗导致火箭质量随时间不断变化;与此同时,随着航天发射任务越来越高,火箭尺寸也在不断增加,随之带来了火箭刚度下降、柔性效应增加的问题[1].因此,为了更加精确地分析火箭飞行过程中的相关参数变化,在火箭设计工作中建立一个同时考虑火箭变质量效应、柔性效应的动力学方程显得极具意义.

截至目前,国内外众多学者对火箭变质量问题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例如,Meirovitch[2]建立了具有内部气体喷射流动的时变质量参数柔性火箭结构的动力学控制方程,对时变质量轴对称火箭结构横向振动的时变系数微分方程进行了解析求解.刑誉峰等[3]提出了变质量系统振动分析的两种方法,根据虚位移原理与动量守恒定理,分析了质量变化对系统动特性的影响,推导了一般变质量动力学系统的变系数控制微分方程,给出了适用于变质量系统的改进欧拉中点辛差分格式和模态叠加方法.Huang和Zeiler[4]从Lagrange方程出发得到了自由飞行柔性火箭的动力学方程,考虑了推力对刚度的作用、质心变化和质量减少引起的结构固有振动特性的变化.缪协兴等[5]分析了变质量火箭燃料喷射带来的质量和边界的变化,将燃料运载火箭视为时变边界的挠性体,火箭的质量变化等效成为作用在时变边界上的表而力,对时变边界挠性体的动力学行为进行研究,建立了挠性体的动力学方程.

本文以柔性火箭为对象,对考虑变质量效应的动力学建模问题进行研究,并且在建模中分别考虑了气动力、变质量效应、柔性效应、级间分离间隔的影响.最后通过数值仿真给出火箭柔性对变质量火箭系统特性的影响,以及单级火箭和两级火箭动力学特性的差异.

1变质量柔性体动力学方程

1.1变质量质点系Kane动力学方程假定一个系统由N个质点构成,各个质点的质量变化率相同.质点系独立的广义坐标数量为f个。

1.2变质量柔性体动力学方程构建变质量柔性体模型时,变质量效应由质点系Kane方程描述,柔性效应由模态截断法描述.如图1,取柔性体上变形单元进行运动学分析.

2柔性火箭动力学模型

本文将火箭简化为喷嘴-梁模型,其中梁为变质量柔性体,喷嘴为不变质量刚体,喷嘴与梁之间为铰接关系.这种模型保留了火箭主要的动力学特性,同时可以简化计算过程.

3数值仿真

本文以单级火箭和两级火箭为例,对考虑变质量效应的柔性火箭动力学问题进行数值仿真研究,并且比较了两者的差异,另外通过数值仿真给出柔性效应对于火箭系统特性的影响.仿真算例中,单级火箭与两级火箭相关参数如表1所示.图3对比了单级火箭在刚体和柔体的数值仿真结果.图3(a)描述水平位移随时间变化关系,由图知,刚体和柔体水平位移几乎一致,可见柔性效应对于单级火箭水平位移影响较小;图3(b)为竖直位移随时间变化关系,竖直位移差距随时间推移呈现扩大趋势,可见柔性变形效应对单级火箭竖直位移有较大影响;图3(c)为俯仰角随时间变化关系,数据显示柔性火箭相比刚体火箭俯仰角更大.综上所述,柔性效应对于火箭飞行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图4对比了单级火箭和两级火箭的数值仿真结果.两级火箭由于存在级间分离,其与单级火箭相比飞行过程存在较大差异.图4(a)、(b)为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随时间变化关系;图4(c)、(d)为水平方向速度和竖直方向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由图,两级火箭受级间分离影响,其水平速度在级间分离处发生明显变化,虽然分离之后继续增大,但增速明显放缓;两级火箭竖直速度级间分离之后逐渐减小.

篇8

中文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09-0025-02

一、引言

随着高等院校办学规模的逐渐扩大,综合性大学日益增多,校区数量逐年增加。教学管理工作任务重,头绪多且复杂。原有的一级教学管理单位教务处已经不能满足目前教学管理的新需求。校级的教学管理系统尚不能解决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中众多、繁琐、易错的事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和教学手段网络化还未全面普及,应用效率还不高。一些教学管理软件往往存在重复开发、数据不能共享的问题。大量原始信息停留在电子表格和手工报表的模式上,而电子邮件等数字化信息手段没有形成规模,缓慢、重复的信息获取或资料统计往往占用了教师及管理人员大量时间。[1]

在日常的信息传递中,信息的多采用手工和电话为主的传统信息传递方式,严重阻碍了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除了占用教学人员大量时间和精力外,也不利于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因此,实现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数字化是高等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必然要求。不仅有利于教学管理活动的展开,而且使教学管理重心下移,提高工作效率、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准确性,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二、二级教学管理数字化的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教学管理模式依托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协同办公系统平台,全面实现二级教学管理信息化。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的侧重点在于有效地进行教学资源配置、教师教学研究和学生学业的引导。[2]实现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数字化就是在学院范围内建立无纸化教学管理模式、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及管理水平的一种教学资源共享和交流平台。此种教学模式的应用将极大方便教师使用, 不仅加强教师间的沟通,而且对于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实现教学管理无纸化、教学文件规范化、工作效率速度化和管理水平先进化的教学管理新模式。从此将改变以往教学管理观念陈旧、手段落后、信息化水平低的局面。

通过数字化校园中协同办公系统的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研究,一方面为全院教师提供全面、不断更新的教学相关的表格、数据及其他教学信息;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数字化校园已有资源,进一步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模式,解决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实际工作中的困难,使得在教学过程中的各环节,从文件的传送到阅答、从教学运行到教学评估检查、从教学计划的执行到考试成绩分析,全方位地管理,不仅适应高校教育教学发展趋势,而且提供给教师、教学秘书和学生之间沟通的平台。[3]缩短办事周期,提高教学效率,简化管理流程。

三、二级教学管理数字化的内容

通过数字化校园平台实现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信息化,不仅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化资源,而且大大简化了教学管理流程。例如传统的教学计划、听课管理、毕业论文(设计)、课时量统计等都需要经过层层核对审批、处理周期长。采用二级信息化教学管理模式以后,使得管理组织规范化,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二级学院数字化教学管理将围绕教学活动展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日常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以往学院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是繁琐、简单、重复的机械劳动。从教材的征订到教学计划的制定,从工作量的统计、成绩上报等到整理保管教学档案等一系列环节都需要经过授课教师、教研室主任、主管教学院长层层填报、审批,最后到教学秘书的回收整理。工作时效性差,又由于高校一线教师弹性工作特点,往往给教学管理带来不便。采用基于数字化校园的二级教学管理模式将真正做到教学管理为学生服务、为教师服务。

2.二级教学管理规范化研究

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工作任务多。一些表格从填写、打印,再到系主任的确认、主管教学院长的审核,最后递交到校级教学管理部门,少说也得花上半天时间,甚至更长。如审核发现有错漏,得重新打印,从头再来,浪费了不少的人力物力,时效性差。[4]再加上文件在共享和统计中,格式不统一,手工转换,从而加大了工作量。因此,基于数字校园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化研究,建立起一套适合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使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涉及的文件、统计表格、工作计划等都有统一模板,严格规范教学管理办法,这将对提高教学管理效率,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3.教学管理数字化的可拓展性研究

随着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发展,办公自动化应结合学校教学管理实际,实现教学管理数字化,不仅要求系统适应性强,而且应便于维护和扩充,并能与校级教学管理软件相兼容。

在系统实施过程中,除了借助目前数字化校园资源,还要结合学校正在开展的数字化办公平台——协同办公系统。开发定制教学管理中各环节的详细流程,使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变得更具有条理性、更简单化。在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人力条件下,达到最佳的工作效率。

具体实施方案采用定制法。就是将教学管理的文件实现院级教师共享,将分散的教学信息集中管理,统一,数据报表规范化。对教学各环节的文件及报表的填报、审批、统计汇总、确认工作,实现网络化管理。减少重复性工作,降低工作强度,提高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极大解决教学管理中的实际困难,方便教学秘书汇总,进一步促进教师和教学秘书间的交流和反馈。[5]

四、二级学院数字化教学管理的实施方法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实现二级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对于二级学院充分利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平台,运用数字化的办公条件开发新的管理模式,探索适合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的新方法,实现定制开发。

1.以教学管理文件为参考,梳理并优化教学管理流程

根据校级教学管理文件,对日常教学管理工作进行梳理,优化教学管理流程,为下一步工作提供制度保障。例如以教学管理实际工作中工作计划制定,如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检查工作计划、学期拟解决突出问题及解决措施、课堂质量评比计划等进行流程的梳理和优化工作。

2.进行教学管理表单的定制开发

教学管理中,要经常进行表单的填报、审核、确认工作,内容多且审批流程复杂,借助数字化校园协同办公系统,将二级教学管理所用的各种表单或各个环节进行定制开发。主要的表单有如下几种类型:

(1)授课计划标准格式;

(2)教学工作量统计表;

(3)教材征订的标准格式;

(4)实验教学任务书的模板;

(5)重修课的安排表单;

(6)实验课表的模板;

(7)实验教师工作量统计表模板;

(8)理论课教师工作量统计表模板;

(9)毕业设计选题表。

3.进行系统集成开发

通过以上步骤的实施,可以减轻学院教学管理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协调好领导、教师和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

五、结束语

本课题的研究在实用性、通用性和可扩展性等方面具有显著特点。系统的实现在实时地处理和监督日常的工作情况方面取得很大效果。进一步加强了外部的沟通与联系,让时间和空间的差异不再成为工作中的障碍。方便灵活的使用模式使用户在网络环境下,随时随地处理业务,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强。同时系统的各种功能都能根据业务需求进行定制开发,系统功能具备通用性和可扩展性。业务参与者根据权限进行教学业务管理,所有人员协同处理工作事务,随时随地进行在线业务交流和沟通,形成真正快捷、安全、有效的办公模式。系统不仅能随着用户规模的扩大进行扩展,而且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

所以,实现基于协同办公系统的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只有认识充分,才能有效地推行、健康地实施,才能真正做到提高高校教学管理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瑞萍.二级学院教育管理的科学化运作[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0,23(5):21-22.

[2]朱磊.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网络化的研究与实践[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27(12):104-106.

篇9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a)-0209-02

科研能力评估指标体系量化设计要避免高分值掩盖下的缺项现象的发生。为此,我们采用了设置控制指标,只登记第一作者的学术论文、科技成果,指标间不能互补等措施。就控制指标而言,本指标体系科技实力评估设控制指标35项,上述控制指标的设置对参评单位的科研实力应具备的条件以及学术论文、著作、成果的等级质量等作了相应限定,以防某些指标间可能发生的掩盖。保持原始资料数据可靠准确,没有准确数据的结果是不可信的结果。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确定各项参数的统计时间为3年。同时由于科研工作受创造性、探索性和效益的滞后性等因素的影响,一个单位或个人的科技活动时涨时落。我们将统计数据取值的时间区间适当扩大,就是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在三级指标中以其基础要素为计分单位(位、项、篇),并全部采用了量化指标,如在46项三级指标中,以其基础要素为量化单位的指标38项,占指标总项数的82%,以相对数(百分比)作为量化单位的指标8项,占指标总数的17%。

1 科研实力评估定量数据统计指标评分标准

1.1 科研项目及交流的量化设计

科技活动的二级指标分为科研项目及学术交流。科研项目又分为国家级重点项目、国家级一般项目、军队省部级重大课题、军队省部级一般项目,学术交流分为国际学术交流、国内学术交流。国家级重点项目包括科技攻关、“863”项目、“973”项目及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杰出人才、“1035”工程项目或国家创新药物基金,所有项目只计以课题负责人承担的项目。国家级一般项目包括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面上或青年课题、国家新药研究基金课题、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课题、国家级其它课题。军队、省部级重大项目包括重点攻关、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团队项目、军队重点课题及指令性课题。军队、省部级一般项目包括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医药基金课题、医学科研基金、军队面上及青年课题、其他军队省部级课题。国际交流指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在华召开国际学术会议、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海外留学人员短期回国工作讲学。国内交流指的是主持全国性专业学术会议。

1.2 科研成果的量化设计

科研成果分理论成果、获奖成果、鉴定成果、专利成果。我们指的理论成果主要是论文、著作。考虑到目前工作中无论是科研排序还是评奖,一个成果的意义,更多的是其被引用次数来体现的,学校基础理论研究的实力更多的是以被美国四大检索收录次数来衡量。为此,我们采用了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中心提供的期刊源来作为评价论文的标准。获奖成果三级指标的所有奖项不重复计算,只取最高级别的奖励进行统计,如某项成果既获得国家级二等奖,又获得省部级一等奖,则只计国家级二等奖,不计省部级一等奖。

1.3 人才情况的量化设计

同一个人应就高不就低如某专家是院士又是长江学者,只计入院士。学术任职也以得分最高的级别为评分根据,任多个职务不重复评分。指标说明:国内外院士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外院士。杰出人才:973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学名师、何梁何利基金奖励人员,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跨世纪人才专项基金获得者。优秀青年学者: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学术任职是指:全国学会常务理事、省(部)级学会正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部级学术(教学指导)或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和全国学会理事长得分10,部级学术(教学指导)或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得分为8,全国学会副理事长得分5,部级学术(教学指导)或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或省(部)级学会理事长得分为4,全国学会常务理事得分为3,部级学术(教学指导)或评审委员会委员和省(部)级学会副理事长得分为2。

1.4 科研经费的量化设计

经费投入按科研经费年平均投入及科研人员年人均课题经费计算,科研经费年平均投入每获得100万元计10分,科研人员年人均课题经费按每万元5分计算。

1.5 科研条件的量化设计

科研条件分为硬件条件和科技情报。硬件条件分为国家级科研基地和省部级科研基地,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基地是指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基地每项20分,省部级科研基地每项10分。科技情报分为中外文期刊和馆藏图书,中外文期刊每100种5分,馆藏图书每万册3分。

2 科研实力评估定性评议指标计分标准

2.1 科研投入的量化设计

科研投入中的二级指标人力投入分为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知识层次结构。职称结构的主要参考评价信息按专业技术职务(按实际聘任计算)结构是否合理(正高∶副高∶中级∶初级职务为1∶3∶5∶7),年龄结构评价主要参考信息按学校高职人员中中青年比重(%),知识层次结构评价主要参考信息按高职人员拥有博士学位者比重(%)。二级指标经费投入主要参考国家级科研经费占总经费的百分数,横向课题经费占课题总经费的百分数。

2.2 科研条件与环境定性指标的量化设计

科研条件与环境的定性指标校局域网医学信息满足度的主要评价等级按能够满足,基本满足、部分满足、不能满足四个等级来评价,学术氛围的评价主要参考信息室按是否能加强人才队伍、提高专业水平,积极为广大科研人员创造民主、平等、自由的学科环境及参与各种学术交流的机会,评价等级分好、较好、一般、差四个等级。

2.3 科研管理的量化设计(表1)

3 结语

科研实力评估指标体系量化的规定是三级指标以基础要素为计分单位(位,篇,项等),以总累计分值高低判定评估结果,控制指标是我们对参评对象的评估项目应具备或达到什么样的要求所设置的基本指标限定。设控制指标的主要目的是防范部分指标互相掩盖或吃分现象的发生,保证和控制评估质量。这就是本指标体系有别于当前实行的达标评估的重要标志之一。达标评估是以达到标准者为合格;选优评估是以分值高低为依据,但这种依据必须建立在对参评对象全面考核的基础之上。因此,其指标选择、分值分布等必须严谨、科学,必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必须起到平衡制约指标间内在关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多,李学志,刘文达,等.高校自然科学科研量化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J].科技管理研究,1998,1:41-43.

篇10

[中图分类号]R32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07)07-0941-03

目前常用的非创伤性皮肤老化评价方法有肉眼形态评估,照相评估以及皮肤硅树脂膜评估。其中有些方法由医师根据Daniell脸部老化分级标准和Beag]ey-Gibson手部老化分级标准确定皮肤老化级别,结果受医师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不能精确定量,影响了剂量效应关系的准确评估。另外一些方法,如皮肤硅膜评估法,方法复杂,花费时间多,限制了大样本人群的研究。本研究对生活史稳定、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采用非创伤性方法一数字成像技术,获取手背部皮肤形态学资料,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开展手背部皮肤老化形态学定量评价方法的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仪器:高分辨率的Olympus C-5050数码相机,无频闪佳生护眼灯。

1.2 资料收集:通过整群抽样调查方法,选择海南省三亚市崖城地区一个自然村的村民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对象洗净双手,左手轻微握拳,手背向上平放于特制木板上,以固定光源(无频闪护眼灯)照射,将直尺轻压于手腕处作为标尺。固定拍摄距离,选定自动调焦、自动白平衡,无闪光灯,以2560×1920的分辨率,近距离拍摄。根据上述图像采集条件,获取所有被调查个体的手背部图像。选取无皮肤过敏、无化妆品使用及无手部皮肤疾病的个体,共计453人,年龄6-85岁,平均为33.57岁。其中男208人(占45.9%),女245人(占54.1%)。在其中随机抽取40%组成抽样样本进行指标筛选,抽样样本共计181人,年龄9-83岁,平均年龄33.63岁。

1.3 图像测量方法

1.3.1 确定分析区域:每张图像上选取2、3、4掌骨头至掌骨底部的区域,将该区域三等分,中间部分为分析区域。避开骨骼和血管的影响,按标尺选取5mm×5mm见方的选定区域3个,使用Im-age-Pro Plus 5.0图像分析软件测量相关数据

1.3.2 测量指标

1.3.2.1 纹理宽度:在选定区域内选取边缘清晰的横向纹理和纵向纹理各1-2条,沿着纹理的边缘画线,以纹理的交界为起点和终点,用图像处理软件测量纹理边缘线之间的距离即为其宽度。以同一个体所有选取的横向纹理宽度的均值和纵向纹理宽度的均值作为该个体的横向纹理宽度和纵向纹理宽度。同时,测量该图片中标尺上3.0-3.1cm,3.5-3.6cm和3.9-4.0cm处lmm的长度,以三处的均值作为标准长度。用计算得出的纹理宽度值除以标准长度,使其标准化。

1.3.2.2 网格数:以纹理相交围成的封闭格子为一个网格,计数选定区域内的网格数。以同一个体所有选定区域网格个数的均值作为该个体的网格数。

1.3.2.3 纹理形成的角度:选定区域内以纹理交界点为起始点,沿着纹理画线,获得与角度有关的参数。每个个体图片取5个交界点,计算平均角度个数、最多角度个数、最少角度个数以及最大角、最小角的角度数及二者的角度差值。

1.3.2.4 纹理间距:在分析区域内选取相邻的横向纹理线,沿着纹理画线,以纹理交界为起点和终点,测量分析区域内临近两条横向纹理之间的平均距离。每个个体取5个纹理间距,得到该个体的最大纹理间距、最小纹理间距、二者差值及纹理间距均值。用计算所得的纹理间距值除以标准长度(同纹理宽度),使其标准化。

1.3.3 测量指标筛选:对抽样样本获得的纹理宽度、纹理间距、网格数及角度四方面的各形态学指标与年龄进行相关分析,选取与年龄存在相关性的指标作为纹理分析的最终测量指标,并应用于全体样本。

1.3.4 图像分析:应用经典的Beagley-Gibson手部老化分级标准评定方法,对调查人群的手背部图片进行老化评定,获得个体的手部皮肤老化级别。用SPSS 12.0软件分析其与本研究采用的皮肤纹理形态学指标的相关性。并用方差分析检验不同老化级别组间皮肤纹理形态学指标是否存在差异。

2 结果

2.1 抽样样本的皮肤纹理形态学指标和年龄的相关性:抽样样本的最小角度、皮肤纹理宽度指标与年龄均不存在直线相关性,皮肤纹理间距、网格数及其他角度指标与年龄均存在直线相关,见表1。

综合考虑上述指标的客观性及其与年龄的相关性强度,选择最大纹理间距,纹理间距均值,网格数,平均角度个数,最大角度,角度差值做进一步的分析。

2.2 各测量指标与Beagley-Gibson手部老化级别的相关性:本研究采用的皮肤纹理形态学指标与应用Beagley-Gibson手部老化分级标准获得的老化级别问存在相关性,其中纹理间距均值和最大纹理间距与老化级别高度相关,网格数和平均角度个数与老化级别中等相关,最大角度和角度差值与老化级别相关强度较低(见表2)。

2.3 各测量指标在不同Beagley-Gibson手部老化级别组问的差异:各测量指标在不同Beagley-Gib-son手部老化级别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01),其中纹理间距均值、最大纹理间距、最大角度和角度差值随老化级别的增加而增大,网格数和平均角度个数随老化级别的增加而减小。

3 讨论

老化的皮肤由于组织学上的改变表现为临床特征:皮肤萎缩、变薄,出现细致或粗深皱纹,原有几何图形外观明显改变或消失等。手部皮肤纹理形态可以较客观地反映皮肤暴露部位的老化状况,因此,我们选择与皮肤纹理有关的指标:纹理宽度、纹理问距、网格数和角度,用图像分析软件对抽样样本进行处理和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