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模板(10篇)

时间:2023-06-21 09:18:4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高校教学质量管理

篇1

高校是培育各级专业人才的场所。高校的教学质量是衡量教育体制的标准。一所高校想要立足和发展,必须提高教学质量。

一、明确教学管理职责

明确教学管理的职责是高校教学管理体系的首要任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由四大板块组成,其中管理者的职责尤为重要,但也是最为薄弱的一个方面。例如,校长在学校的办学方向、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教师的教学质量上要有明确的指导方针。

1.制订教学质量方针

教学质量方针体现了教学、办学的水平。根据高等学校教育培养的不同情况,学校可以通过学生、社会、国家、员工、家长等多方面的需求得到各种相关信息,加上学校校长的分析以及教师的观察和比较,可以得到正确的质量方针。教学质量方针对高校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这一方针可以拟定为:以市场为风向标,利用科学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的,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教育改革,用现代教学方法以及让人满意的教学服务态度,再加上适合于学生学习的环境,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而培养优秀的人才来回报社会。

2.明确教学质量目标

制订高校教学质量目标时,可以依据教育质量方针以及多方面要求。确定目标之后,可根据需要向各个部门和教师转达,这样可以让大家对自己的工作有更为明确的了解,比如需要做哪些事,应该怎么做。同时,在各级部门拿到教学质量目标后,发现其中不完善或不正确的地方可及时纠正。这样,学校内部就会形成一股为了达到共同质量目标而努力承担义务的风气。

二、优化资源管理体系

1.生源

选拔生源是教育教学过程的第一关。笔者建议高校对生源的要求不应只局限在知识和能力方面,也要注重道德修养等非智力因素方面,以此为依据制订良好的招生政策。

2.师资和管理者

雄厚的师资力量是高校发展的重要保障,教师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教学的质量。因此,为了提高教师水平,高校可以对教师进行培训,让他们互相学习,参加专业知识的讲座,熟练运用专业知识,在教学方面形成自己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到课率。学校要严格要求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建立一支高水平的高校教师队伍。优秀的教师和管理者是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学质量管理系统正常运行的基本要求。

3.经费

在教育经费方面,学校大部分经费都是靠国家投资,但这并不代表经费是源源不断的。学校要做好经费管理工作,使经费的使用达到最优化,避免产生浪费。在保证教师优厚待遇的同时,高校不仅要优化人员利用效率,还要确保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优化学校的经费支出。

4.教学设施

图书馆中丰富的图书资料,实验室中齐全的实验器材和完整的设备对学生来说是一笔丰富的财富,其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获得知识,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

三、建立高效的质量监控系统

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是建立质量监控系统。首先,高等学校的质量监控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构成该系统的要素很多,各要素之间联系复杂,构成系统的元素可以是人,可以是机构,也可以是仪器设备。其次是系统的非线性,即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实际人才培养质量之间存在多个指标。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用人单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这对高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当前学校发展的首要任务。

篇2

教学工作是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面向21世纪,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注重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是农林高校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竞争将日趋加剧,这种竟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的核心是人才质量的竟争。因而提高高等人才培养的质量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在21世纪的奋斗目标。

1.提高教学质量是21世纪经济杜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0世纪中叶以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并呈现出加速发展和急剧变革的趋势。微处理机的大量生产和广泛应用,软件开发及其大规模产业化,使人类进人了信息革命的新时代,正在引起或即将引起政治、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80年代末以来,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以质量发展取代数量追求的趋势,主动探索和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途径,积极开展教育调查研究、教育评价等。即将到来的21世纪,是人类依靠知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纪,预示着全球将进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到来,不仅改变着世界经济结构,也改变着传统观念,如果说20世纪仍然是属于“财富源于物质资源”的时代,那么21世纪将完全进人“财富源于人力资源”的崭新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掌握知识将成为人们的追求,作为现代社会生产力的主要因素,人才资源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竟争力,培养人才、发现真理已被视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柱。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高等教育将更加注重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我们所力求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相统一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质上就是从更高、更深层次上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2.提商教学质量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等教育在进一步发展数量的同时,将更加注重于质量的提高,这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纵观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总体上呈现出由追求数量到注重质量的特点。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源开发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振兴经济不可替代的主要手段,因此,高等教育有了飞速发展。据资料报道,1970年全世界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人数为2820万人,到1990年增加到6100万人左右。我国1980年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为114万人,到1996年增加为568万人。随着高等教育数量上的大发展,教育、教学质量问题便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1998年10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其主题之一就是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我于90年代开展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价,就是适应国际潮流,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可以讲,21世纪将是高等教育更加注重质量和人才素质的世纪。

3.提高教学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最终目标.

回顾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在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高等教育体系,虽然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几但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原有的高等教育体系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的需要,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等.严重制约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这就要求高等教育面向新世纪,全方位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近年来,在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前提下,我国高等教育先后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如管理体制改革、面向2l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本科教学工作评价等。这些改革措施的出台和实施,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

二、教学质量影响要素分析

高等教育所遵循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方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侧重点各有不同,有时扩大规模是发展的重点,有时优化结构是发展的重点,但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是任何时期都必须坚持的一条根本准则,规模适度、结构优化都是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个中心展开的。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系统工程,我们认为,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改革教育思想和观念。虽然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改革在不同的层面有不同的内涵,但增强质量意识是改革教育思想观念的中心。长期以来,在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只重视知识,把知识的多寡、深浅作为主要甚至是唯一的质量标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等教育日益呈现出现代化、国际化的趋势,这就要求我们把传统的知识质量观转变为包含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坚持走数量增长与质量提高并重、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只有这样,教学质量的提高才能付诸实施并取得成效。从教学活动全过程来分析,除了教育思想观念,教学质量的影响要素主要有如下方面。

1.教师

在高等学校教学活动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只有不断提商教师的综合素质,树立严谨治学的作风,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2.学生

学生是教学双向交流活动中的主体,教学质量的提高最终要体现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上。只有充分调动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实施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教学质量的提高才有坚实的基础。

3.人才培养模式

选择或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没有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也会落空。

4.教学条件

这里的教学条件,主要指学校的教学环境条件、实验实习条件、图书阅览条件及学术氛围等。上述内容虽然在教学活动中不处于主体和主导地位,但良好的教学条件和浓厚的学术氛围是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里要因素。

5.教学管理

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教学质量提高中处于重要地位,“教、学、管”三方面构成了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要素。具体来讲,教学管理又包含如下内容。

(1)制度要素。建立并不断完善符合学校实际的教学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实现教学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消除教学质童管理过程中的随惫性,从制度上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这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对高等学校教学管理提出的要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坚持的一条藻本原则。

(2)人员要素。教学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管理水平与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管理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但其根.本目的就是保证教学活动科学有序运行,确保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没有一支具有较高理论水平、政策水平、业务水平和较强管理能力的教学管理队伍,教学管理目标也难以有效实现。

(3)方法手段要素。面向21世纪的教学管理、除了商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外,还必须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管一理手段。针对不同规模的学校,合理划分管理层欢,科学界定管理职能,运用计算机等管理手段,实现教学管理现代化,是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必然趋势。

(4)运行机制要素。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和管理方法手段是构成教学管理的重要因素,但是,没有一个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教学管理工作便无法开展。因此,面向21世纪,建立符合本校实际的教李管理运行机制,是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教学质量管理机制的构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进程中,高等学校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一种社会组织,必然要以质量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并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永恒的追求目标。教学质量的提高,首先是教育思想观念的改革。只有面向新世纪,牢固树立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的素质质量观,教学质量管理才有坚实的基础和明确的目标。从高等学校教学活动全过程分析,教学质量管理必须坚持全面性、全员性、全程性的总体原则,把教学活动过程作为一个系统,充分运用系统信息,实现对系统的有效控制,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本着上述指导思想,我们认为,农林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机制的构建至少包括主体要素管理、客体要素管理和管理要素优化三方面的内容,以期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我们简称为“四位一体”的教学质量管理机制。

1.教学活动过程中主体要素的教学质量管理机制

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体要素,是指教与学双向交流活动中的教师与学生。在现代教育理论中,虽然把教师称为教学活动的主导,把学生称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但从完整的教学活动过程看,把二者统称为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体要素还是比较适宜的。根据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本着“目标分解,过程控制,结果评价”的思路,加强对教学活动主体要素的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1)目标分解。教学质量管理的目标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是教师教学质量管理目标,二是学生学习质量管理目标。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按照各专业教学计划及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教师教学质量管理目标主要包括理论课程教学目标、实践课程教学目标、综合素质教育目标等;学生学习质量管理目标主要包括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综合素质的提高及创新精神的培养等。需要强调一点,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学质量管理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2)过程控制。在教学管理中,开展目标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过程管理。为了保证人才培养质童,必须坚持教学质量管理全程性原则,强化对教学活动全过程的监控。在这一方面,许多高校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和规定,并采取了与之相配套的各具特色的方法和途径,主要有听课、评课、观摩教学以及教学检查制度、教学督导制度、教学信息员制度、课堂考勤制度等。事实证明,上述制度和规定的实施,对强化教学活动过程的监控力度,确保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的实现起到了有力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3)结果评价。对教学活动过程中主体要素的活动结果进行科学评价,是教学质量管理的重点。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一般采用课堂或课后作业、课程考核、实验技能测试、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综合测评、评优选优等方式;对教师教学结果进行评价,通.常采用学生信息反馈结果分析、课程考核(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结果分析、同行教师评价、教学检查结果分析、教师年度业务考核、职称评聘、评优选优等方式。在进行分析评价时,一要注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既有定性描述,又有定量分析,做到科学、客观、公正;二要注意结果与目标相统一,把结果评价与分解目标统一考虑,才能使预定目标顺利实现;三要使目标、过程、结果三者相协调,无论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还是教学评价,都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2.教学活动过程中客体要素的教学质量管理机制

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客体要素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宽泛,既有社会环境因素,又有学校内部环境因素,还有管理规章制度的内容等。从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管理角度出发,我们更注重学校内部教学条件的改善和学术氛围的营造。在实际工作中,采取切实措施,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创造优良的实验实习条件、良好的教学活动环境和浓厚的学术氛围,是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方面。

(1)实验实习条件。实践教学是农林高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良的实验实习条件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创造条件,加大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经费投人,并通过评价、重点实验室建设、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等,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为教学质量的提高莫定良好基础。

(2)教学活动环境和学术氛围。学校的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通过多种方式,营造良好的教学活动环境和浓厚的学术氛围,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样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开展教室评比、实验室评价、优质服务以及形式多样的学术报告会、研讨会等,为教学活动的高效运行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3)教材。选用优秀教材和统编教材是教材工作的重点,近年来,教育部开展了优秀教材评选工作,并面向21世纪,组织力量编写出版了一批内容新、质量高的教科书,我们在订购教材中,要坚持选用优秀教材和统编教材,为提高教学质量创造条件。同时,也要组织校内有关专家,编写体现地区特点、民族特色和学科优势的教材,以突出学校的优势和特色。

(4)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要从“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角度出发,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以有效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

3.教学活动过程中管理要素的优化

无论是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还是高等学校教学活动的有序运行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都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工作。从现代管理理论及高校教学工作特点角度出发,教学活动过程中管理要素的优化主要有如下方面的内容。

(1)管理运行机制优化。本着“科学、有序、高效”的原则,按照“校、院(系)两级管理,以院(系)为主”的思路,不断优化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在合理划分职责,充分调动院(系)教学管理积极性的同时,采取定期检查汇报、教学质量评估、专题调研、教学督导、教学信息收集处理等手段,强化学校教学工作宏观管理职能,从而形成管理科学、运行有序高效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机制保证。

篇3

目前很多民办高校已经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教育教学质量较好,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呈现出良性发展的态势。但是,民办高校在快速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主要问题如下:(1)缺乏以人为本的思想。目前,很多民办高校管理的重点是硬件建设,忽视软件建设,尤其缺少对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思想业务等方面的培训与关怀。(2)学校培养目标错位。学校在定位时往往从专业角度分析学生的需求,而忽视了社会对各种专业人才的需要,使得培养目标出现错位,脱离了企业的需求。(3)教师队伍比较薄弱,不够稳定,不能形成合理的教学梯队。民办高校专职教师中,以年青教师居多,队伍不够稳定,年纪大的教师多半是已退休的,缺乏工作热情,特别缺少水平较高的中年骨干教师。

2.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影响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的原因有很多,既有外部环境的原因,也有内部条件的因素,具体叙述如下:(1)生源特点和状况民办高校是2B类,比很多公办的高校的学生分数要求要低很多。因此很多学生文化基础薄弱,自我学习能力不强。再加上民办高校学费较贵,很多学生的家境较好,因此很多学生都缺乏与社会要求相适应的生活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受挫能力差,心理脆弱,自我意识强,不容易适应集体生活。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努力学习,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2)学校师资情况民办高校一般建校时间短,很难招到和留住一些高级人才,只能退而求其次,从应届和退休老教师中招聘人才,这样就造成了教师队伍年龄构成“两头大中间小”的局面。另外,为了保证完成教学任务又能节约成本,民办高校从社会上招聘了大量的兼职教师,这样的师资状况必然会出现很多问题。(3)专业和课程设置情况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就是高等教育部门根据科学分工和产业结构的需要所设置的学科专业。课程建设是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基础,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但是民办高校在这些方面存在专业设置的盲目性及课程设置的随意性。(4)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教学质量监控就是在教学质量评价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按照一定的程序,对影响教学质量的诸要素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积极认真的规划、检查、评价、反馈和调节,以确保学校的教学工作按计划进行,并达到学校教学质量目标的过程。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对教学质量实施监控,是学校进行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现在民办高校面临的问题是缺乏有效地评价机制,对教学质量监控不力,对学生的技能培养与创新意识培养方面缺乏明确的要求。

二、构建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在民办高校实施ISO9000标准,主要是基于以下需求的考虑:

1.适应民办高校国际化发展趋势的需要

民办高校为了提高竞争力,往往会与国外高校进行合作办学,而国外有很多大学都会使用ISO9000标准来评估高校教学质量,这就需要民办高校也要按照ISO9000标准来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以保障实行较高的教学质量体系,同时还能消除国际交往中由于标准不统一造成的误会。因此民办高校迫切需要引进ISO9000标准来制定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保证国际化发展的正常运行。

2.提高民办高校管理水平的需要

民办高校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问题,如教学管理的规范化水平还比较低,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整体素质不高,教育思想观念还比较陈旧,教学改革不够深入等等。如果民办高校能够按照ISO9000标准来建立正规的质量体系,强调过程管理、过程控制,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保障管理的计划性与有效地实施,从而保证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及教学质量的提高。

3.提高民办高校课程建设的需要

民办高校在发展的同时需要完善课程建设与管理制度,规范课程建设要求与课程教学质量标准,并且全面推进课程建设。将ISO9000标准应用到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以教学改革为中心,积极开展课程研究,提高课程的设置与开发能力,加强实践教学,构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专业课程体系。

篇4

哈佛大学前任校长柯南特曾经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的教师质量。”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也说过这样一句:“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世’。可见,一所大学是否上档次,并不在于它的校园面积有多大,也不在于它有多少学生,更不在于它有多少高楼大厦,而在于它的教师的素质,在于它有没有优秀的教师队伍。

自97年扩招,我国高校数量快速增长。然后,在数量增加的同时,教学质量却不断下降。教师不屑授课,学生无心向学。笔者认为,要解决高校教学质量不断下降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改革落后的教学理念

很多高校的教学理念、管理方法还很落后。这就直接导致了教学质量的偏低,也妨碍了高等教育的顺利发展。所谓教学,就是教师上课时拿课本去念给学生听,学生在学校纪律的约束下不得不坐在教室百无聊赖地听老师喋喋不休地废话连篇。教师和学生都是以例行公事的心态在教室里进进出出。学期结束之前,把考试的题目告诉学生,大家一起走走考试的程序。教学活动,沿袭了长期以来的模式,没有创新,毫无生气。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高校的教学要求。现代高校的教学活动,必须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使得学生跟教师融为一体。

二、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

高校扩招,使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大量素质不高的人员进入高校教师队伍。这导致高校的教学团队不够强大,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普遍偏低。因此,必须下大力气,努力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师的素质。目前,对许多高校的大部分教师来说,当务之急是提高教学技能。很多教师并非师范专业毕业,也没有接受过相关的教学技能培训,这使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各高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

三、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

目前,许多新升格的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占很大比例。这些青年教师,不但缺乏教学经验,教学技能不高,学历层次也偏低。而学历层次对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在美国,许多著名的高等学府,其教师的学历层次都是很高的。例如,普林斯顿大学全职博士教师比例为96%,全职教师比例为92%;哈佛大学全职博士教师比例为97%,全职教师比例为91%;耶鲁大学全职博士教师比例为96%,全职教师比例为90%;加州理工学院全职博士教师比例为100%,全职教师比例为96%;麻省理工学院全职博士教师比例为99%,全职教师比例为89%;斯坦福大学全职博士教师比例为99%,全职教师比例为99%。

可见,教师学历层次的重要性。我国的高校,必须努力改变这种教师学历层次不高的现状,才能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

四、抓好兼职教师的管理工作

由于扩招导致师资不足,也出于理论联系实际的考虑,很多高校聘用了非职业教师作为本校的外聘教师。对那些外来应聘的人员,在素质、职称、学历等等各个方面都必须严格把关。要加强外聘教学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学管理水平,让新上岗的教学人员增强教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方法,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尽快领会工作的实质,尽早适应工作岗位。

五、加强教学管理工作

高校的教学要做到精细管理,要有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要有一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积极进取、求真务实、踏踏实实。敢于打破那些陈旧的常规和一成不变的思维习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尤其是要注意保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一些高校,利益的重心明显偏向了行政管理人员。一个小小的科长,都可以对教授指手画脚。这样的管理,势必严重打击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导致教师无心教学,导致人才流失。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六、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活动

篇5

大众化高等教育给地方高等院校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机遇,但同时也使得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如:教学质量保障主体单一,教学质量评价制度不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等等,这些问题最终可归结为缺乏科学的质量观,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学管理改革滞后…。地方高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稳脚跟,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更加注重内涵建设,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如何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是地方高等院校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

一、教育生态学与高校教学质量管理

教育生态是指教育应按生态学原理,致力于解决教育过程中“本体自然”、“体外自然”以及两者之间的矛盾,并通过两者的调适和超越,实现教育的和谐发展和良性循环,从而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现代生态哲学的广泛影响,必将导致大学教育的思想变革。教育生态化是以生态学的生态观念为价值取向形成的一种教育新理念,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系统自身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J。早在1966年,英国教育学家阿什比(Ashby,E.)就已经提出“高等教育生态学(ecologyofhighereducation)”概念,他运用生物学“遗传”的内涵通过对中世纪大学的世界主义的理想、19世纪欧洲大学的主要区别以及欧洲大学向外早期移植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认为“大学构造必须继续使它们自身适应变化的大学环境”L3J,并得出“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的著名论断,为高等教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从1999年开始,中国高校招生规模逐步扩大,使得高等学校存在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是师资紧缺,生师比迅速提高;二是教学资源日益紧张,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生均设备值达不到办学要求。这使高等教育生态系统负载加大,同时引发与教育质量的冲突。高等教育大幅度超常规的扩展,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承载力还未来得及提供足够的容纳能力,也没有足够的资源从外界输入,使发展规模与系统的生态承载力不协调,最后必然导致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失衡。因此,从生态角度来探讨高校的教学质量管理成为一种有益的探索。

二、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现状的生态分析

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生态学分析,其核心就是着眼于高教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与不断创新。高校管理在一定意义上,就是要营造一个有利于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通过生态分析可以开拓管理的新空间,挖掘形成新的活力,推动管理选择最适宜本校改革发展的办学思路,调动校内外各方面的积极性,凝聚并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使学校的教学质量、科研档次及服务社会的水平不断提高,形成内有凝聚力、外有竞争力、发展有潜力的优势和特色。

(一)生态管理问题分析

生态管理问题分析就是用生态管理方法对地方高校管理现状进行剖析。如:把地方高校质量管理对象模拟为生命体和生态系统,然后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地方高校质量管理生态系统的层次结构、功能结构、动态演进、协同进化等。目前,教学质量标准的单一性与培养人才的社会适应性之间矛盾凸显,表现为人才质量的多样化、异质化需求与人才培养单一化模式之间的冲突与挑战。地方高校的教学质量管理还呈现出自身突出特点,重视行政管理而忽视学术管理,全员参与管理的机制不畅、积极性不高,管理的刚性太强、柔性不足,从而导致教师教学自由空间少,教学创新积极性不高,教学任务重,知识更新与科技创新时间不足;学生弹性学习选择范围不大,不利于自主学习与个性发展。而且,教学管理队伍尚存在着数量过于庞大,结构不够合理,总体素质不高等问题。地方高校领导者仅凭个人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来管理学校显然已经远远不够,他们在学校的管理和领导方面的“有限能力”和“有限理性”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些问题的出现是机械管理观的体现。生态管理观则强调把高校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科学生态世界观要求进行教学质量管理时,必须树立“大管理”的管理观,彻底抛弃那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机械论世界观。就是要抛弃只见个别现象,不见质量管理各个要素之间联系的、僵化的、机械的管理观。现在,以还原分析为根本特征的思维方式已经让位于整体性的生态思维方式。生态方法既给出了从整体上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新模式,从而实现从机械论的还原性世界现向有机论的整体性世界现的转变。

(二)生态环境分析

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与社会生态系统不断地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与其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当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循环断裂时,为了重新建立平衡,一方面,需要引进能量和资源,另一方面,需要进行内部的环境改造和组织变革,以此进行自我调节,建立新的平衡。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地方本科院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规模的快速扩张,造成了优质资源的稀缺,加之地方一般本科院校的发展历史不长,所处地域、经费来源、生源和就业面向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其师资、教学条件等均呈弱势。主要表现在对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需求与国民经济承受能力的冲突、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输出结构与社会就业岗位和产业结构冲突、高等教育的人才输出流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冲突、高等教育的传统文化观与社会文化观念的更新及文化导向的冲突、高等教育的功利主义与理性精神的冲突等。这些冲突将导致高等教育系统生态平衡的失调。地方高校只有根据社会环境及未来发展趋势及时调节和完善自身内部结构,才可能与社会形成和谐共生关系。

(三)生态发展分析

地方高校作为高教发展的急先锋,其突出表现为教育质量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失衡,表现在有限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学条件与不断发展的办学规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从而教育教学质量问题随着招生数量的膨胀而成为关注的焦点。短时间内,地方高校在规模上急剧发展,教育投人明显不足,可能会使自身的教育系统超越其生态承载力而破坏系统的生态平衡,最终导致教育危机的发生。目前有调查表明,地方高校发展所需的生态承载力已接近甚至部分超出系统生态承载力的阈值,这必须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地方高校只有在进行校情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社会发展需要和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寻找和开拓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新空间,确定高校管理的生存策略和发展策略,使得人一教育一环境这一复合生态系统更加合理、高效地运行。

三、创新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新思维

地方高校立足于自己的生态环境,着眼于生态适应与生态改造,创新管理思维,实现高校管理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和谐共生。

(一)从统一到分类指导,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的追求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平衡能力主要决定于系统成分的多样性和结构的复杂性。因此,多样而异质有利于高教管理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具有发展生机和潜力,是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结构性基础。为此,必须抛弃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大统一”观念,鼓励分类指导,追求高等教育的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在共生与竞争的生态环境中,由重统一管理向重多样化管理转变,在管理中努力实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鼓励共生基础上的错位竞争、特色竞争。

(二)从盲从到理性,在开放中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平衡是高教管理生态系统的核心和灵魂。在动态平衡下,该系统内容的整体性以及功能上的整合性,生态环境的层次性、相互影响性要求高等教育教管理必须国际化视野、全球化思维,形成一种开放的、整体的、更具哲学涵盖性的全方位观照,注意分析环境因素的复杂性、矛盾性和不同环境因素的关联性,营造和谐的生态文化,优化资源配置,增强高等教育生存发展与竞争能力,促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合而不同,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探寻大学理念,回归大学本然,实现高等教育管理的适应与超越学术和市场力量的上升,形成高等教育管理中政府、市场、学术之问的三角力关系,如何平衡这三种力量,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管理文化是一个重大问题。高校其任务来自社会需求,所需条件与资源来自社会供给,高校管理在一定意义上就是要充分在政府行为,以及市场力量的背景下界定和捍卫学术自主,彰显大学内在逻辑,营造一个有利于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

四、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生态方法

(一)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生态环境“以人为本”,营造和谐的生态教育环境,这是由高等教育的职能——担负着培养人才、知识创新、服务社会的历史责任,以及人在大学教学管理中的地位决定的。人既是高教管理的主体,也是高教管理的客体,大学教学管理是通过管理人员与教师、学生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进行的。

“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确立,不仅是观念上的转变与更新,更重要的是贯彻落实在具体管理工作中;高校领导要率先垂范,各级管理人员模范执行,广大教师也要认真履行。体现在人才培养上,就是要以育人为本,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体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体现在办学上,就是要以人才为本,坚持学校工作的学术本位,充分发挥教代会、学术委员会等在学校民主管理中的作用,促使教师在管理他人和接受被管理这二者上实现内化为自主行为的双赢。

在教育这个大的生态系统中,汲取生态学的运行法则,利用有限的资源,协调好内部各方面以及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保证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有序和谐地运转,使各子系统与诸因素互利共生,不仅要有竞争而且要有合作、互相促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教育与经济社会以及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根本目的。

(二)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建立生态价值链

教学管理人员作为管理实践活动中的主体,首先,应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会及时收集、加工、处理、利用各种信息的能力;了解一线的教师和学生的需求,为其作好相应的服务;根据教学管理中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调查、研究并及时处理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其次,要善于利用教育生态学原理指导实践,强调对人的激励和引导来实现管理目标和效果,注重在管理工作中开发教师及学生的聪明才智,实行制度管理与人心管理相结合,谋求量化管理与模糊管理相统一。与此同时,还要在教学管理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教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尽快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使之应用到教学管理实践中去,从而提高管理质量与效益。高校教学管理是全员管理,就是要充分调动每个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提高教学质量不懈努力。

(三)构建生态管理工作运行体系

在管理机制上,加强学术管理、层次管理与制度管理,引入创新、激励和竞争机制提高管理效率,加强引导型服务,如:政策引导、信息引导等。在管理程序上,公开透明,职能部门的责任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制度公开以及办事结果公开等。在管理功能上,寓管理于服务中,为学校发展创造良好的、宽松的竞争环境,为学生、教师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全方位实现为一线教学服务的职能。在管理技术手段上,建设好教学网络管理平台;通过管理信息化,不仅建立职能部门、学生、教师共同参与的、双向互动的咨询与决策机制;而且还可以为学生、教师提供更广泛、便捷的信息和服务,减少滋生腐败现象产生的温床,提高管理效率。

(四)积极推进教学管理制度创新

篇6

教学质量管理需要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只有更新教学质量管理理念,才能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水平。而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理念滞后,所制定的管理制度有些笼统含糊,有些缺乏可操作性,满足不了体育教学的实际要求,影响了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制约了体育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体育教学思想不明确,导致对体育课程定位不合理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着单方面追求学生在校期间的运动素质发展的短期行为,主要表现有两种:一种是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学生学习多方面知识的要求,另一种是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不相符合。这两种表现直接影响学生对体育的正确认识和理解,最终导致学生降低体育兴趣,甚至对体育产生冷淡与不满情绪。

(三)缺乏教学质量监控手段,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

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一是教师按照教学计划在课堂上将教学课目和内容教授给学生,而不负责管理和监督检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所学到的知识,缺乏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信息反馈和监控,这必然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有些体育教师缺少实事求是的教学态度,对学生的考核成绩不能据实统计。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有了不合格的成绩就相当于企业生产了不合格产品。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中对学生的成绩合格率要规定一个控制指标。

(四)体育教师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教学精力投入不足

目前高校体育教师受评职称等因素的影响,还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其主要原因是高校缺少提高教学质量的激励机制,以及教师缺失热爱教育事业、爱岗敬业的信念或精神。在这种环境下教师很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在教学中容易满足现状,认识不到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和加强教学实践等的重要性,久而久之就失去了正确的方向。为此,高校必须扭转“重科研、轻教学”的错误倾向,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五)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之间的差异阻碍了体育教学管理质量的提高

体育教学的目标是为了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而其他学科教学的目标一般是为了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发展,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独特性和内在要求。高校教学主管部门虽然与体育教学部门有一定的联系,但是二者之间责任分明。教学具有自身的基本规律,体育教学在高校教育教学中是一个独立的分支,体育教学必须按照自身的基本规律实施教学,以体现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差异使得体育学科的教师认识不到体育与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进而产生懈怠心理,阻碍了体育教学管理质量的提高。

二、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

高等院校作为一种教育机构,具有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服务三项功能,其中,服务是指为社会服务,为学生服务。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都是为了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学生服务,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工作的。高校体育教学服务功能尤为重要,是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之基础,要发挥体育教学服务功能,需要四大要素支持:发挥管理职责的领导作用、合理进行资源管理、加快服务实现进程、优化测试分析与改革机制。这四大要素都必须以满足学生需求为核心,以学生为焦点,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为社会输送优质的毕业生。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必须以学生这一主体为核心,以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基本原则,促进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技能技巧和一定的体育知识。只有使这四种要素紧密联系、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才能促进服务质量的提高,进而提高学生对高校体育教学的满意度。为了进一步明确和细化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并对教学质量进行有效控制,保证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可将管理体系分为四个结构要素。

(一)发挥担负管理职责的领导作用

1.教学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方针是体育教学组织全体成员参与各项体育活动的质量准则。从事体育教学活动,首先要明确体育教学质量方针,并对质量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其次要保证教学质量方针的稳定性、适宜性。质量目标即该组织为实现方针而制定的目标,必须依据国家、社会、学生的需求,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高校自身的特点制定质量目标。

2.教学质量管理机构

高校体育教学必须有其管理机构。

3.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包括评审输入和评审输出。

(二)对体育教学资源的管理

高校体育教学资源是教学质量管理的基础,主要包括师资、管理者、学生、教材和信息、教学设施、教育经费、教学环境七个方面。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管理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教师,对教师的管理包括:教师招聘和晋级、教师进修和培训、教师绩效评价等。

(三)加快服务实现的过程

加快服务实现的过程是指体育教学实施的过程,是提高体育教学管理质量的核心内容。服务实现的过程包括制订教学计划、选课与分班、选择教材、教务管理、课程开发、教育研究、教学结果考核等。在服务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需求,依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为实现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体育知识的掌握与技能的增强,积极开展各种体育竞技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四)建立测试、分析与改革机制

测试、分析和改革机制是对自我进行检测和完善的一种机制。具体包括:教学检查、教学评价、处理学生投诉、建立纠正与预防应对机制、调查学生的满意度、对教学督导进行评价等。建立这种自我完善机制,可以不断提高高校满足学生体育要求的水平,完善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三、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构的要求

根据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构的基本要素,并结合高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对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为了保障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能够高效运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建立体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要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必须建立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这是高校教学主管部门进行体育教学质量管理最主要、最常用的方法。教书育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提高教育质量是学校亘古不变的主题。高校要积极探索自我完善、自我监督、自我约束的监控评估体制,保证体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二)建立体育教学质量管理反馈体系

高校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建立教学质量管理反馈体系,可以帮助高校了解教师上课的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如建立“教学信息员”队伍、“教学督导员”队伍以便掌握教师工作情况,组织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引导学生进行网上评教等,都是很好的教学质量管理反馈形式。总之,要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就离不开教学质量管理反馈系统。

(三)制定可行的教学质量管理目标

制定教学质量管理目标要结合高校的具体情况,目标要包含体育教学的所有内容,使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并针对每一项内容制定适合的具体目标,使教学质量管理具有可操作性。

(四)建立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责任制度

建立责任制度就是要保证教学质量方针、管理工作、教学目标等能够顺利实施,对涉及体育教育教学的各个部门明确其职能职责,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评比与奖惩制度,使每一位体育教师都能理解制度的含义和具体内容,对体育教学的每项工作、每个环节都进行严格管理。健全的责任制度是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的关键因素。

篇7

论文关键词: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生态学

大众化高等教育给地方高等院校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机遇,但同时也使得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如:教学质量保障主体单一,教学质量评价制度不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等等,这些问题最终可归结为缺乏科学的质量观,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学管理改革滞后…。地方高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稳脚跟,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更加注重内涵建设,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如何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是地方高等院校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

一、教育生态学与高校教学质量管理

教育生态是指教育应按生态学原理,致力于解决教育过程中“本体自然”、“体外自然”以及两者之间的矛盾,并通过两者的调适和超越,实现教育的和谐发展和良性循环,从而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现代生态哲学的广泛影响,必将导致大学教育的思想变革。教育生态化是以生态学的生态观念为价值取向形成的一种教育新理念,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系统自身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J。早在1966年,英国教育学家阿什比(Ashby,E.)就已经提出“高等教育生态学(ecologyofhighereducation)”概念,他运用生物学“遗传”的内涵通过对中世纪大学的世界主义的理想、19世纪欧洲大学的主要区别以及欧洲大学向外早期移植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认为“大学构造必须继续使它们自身适应变化的大学环境”L3J,并得出“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的著名论断,为高等教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从1999年开始,中国高校招生规模逐步扩大,使得高等学校存在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是师资紧缺,生师比迅速提高;二是教学资源日益紧张,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生均设备值达不到办学要求。这使高等教育生态系统负载加大,同时引发与教育质量的冲突。高等教育大幅度超常规的扩展,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承载力还未来得及提供足够的容纳能力,也没有足够的资源从外界输入,使发展规模与系统的生态承载力不协调,最后必然导致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失衡。因此,从生态角度来探讨高校的教学质量管理成为一种有益的探索。

二、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现状的生态分析

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生态学分析,其核心就是着眼于高教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与不断创新。高校管理在一定意义上,就是要营造一个有利于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通过生态分析可以开拓管理的新空间,挖掘形成新的活力,推动管理选择最适宜本校改革发展的办学思路,调动校内外各方面的积极性,凝聚并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使学校的教学质量、科研档次及服务社会的水平不断提高,形成内有凝聚力、外有竞争力、发展有潜力的优势和特色。

(一)生态管理问题分析

生态管理问题分析就是用生态管理方法对地方高校管理现状进行剖析。如:把地方高校质量管理对象模拟为生命体和生态系统,然后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地方高校质量管理生态系统的层次结构、功能结构、动态演进、协同进化等。目前,教学质量标准的单一性与培养人才的社会适应性之间矛盾凸显,表现为人才质量的多样化、异质化需求与人才培养单一化模式之间的冲突与挑战。地方高校的教学质量管理还呈现出自身突出特点,重视行政管理而忽视学术管理,全员参与管理的机制不畅、积极性不高,管理的刚性太强、柔性不足,从而导致教师教学自由空间少,教学创新积极性不高,教学任务重,知识更新与科技创新时间不足;学生弹性学习选择范围不大,不利于自主学习与个性发展。而且,教学管理队伍尚存在着数量过于庞大,结构不够合理,总体素质不高等问题。地方高校领导者仅凭个人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来管理学校显然已经远远不够,他们在学校的管理和领导方面的“有限能力”和“有限理性”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些问题的出现是机械管理观的体现。生态管理观则强调把高校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科学生态世界观要求进行教学质量管理时,必须树立“大管理”的管理观,彻底抛弃那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机械论世界观。就是要抛弃只见个别现象,不见质量管理各个要素之间联系的、僵化的、机械的管理观。现在,以还原分析为根本特征的思维方式已经让位于整体性的生态思维方式。生态方法既给出了从整体上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新模式,从而实现从机械论的还原性世界现向有机论的整体性世界现的转变。

(二)生态环境分析

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与社会生态系统不断地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与其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当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循环断裂时,为了重新建立平衡,一方面,需要引进能量和资源,另一方面,需要进行内部的环境改造和组织变革,以此进行自我调节,建立新的平衡。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地方本科院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规模的快速扩张,造成了优质资源的稀缺,加之地方一般本科院校的发展历史不长,所处地域、经费来源、生源和就业面向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其师资、教学条件等均呈弱势。主要表现在对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需求与国民经济承受能力的冲突、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输出结构与社会就业岗位和产业结构冲突、高等教育的人才输出流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冲突、高等教育的传统文化观与社会文化观念的更新及文化导向的冲突、高等教育的功利主义与理性精神的冲突等。这些冲突将导致高等教育系统生态平衡的失调。地方高校只有根据社会环境及未来发展趋势及时调节和完善自身内部结构,才可能与社会形成和谐共生关系。

(三)生态发展分析

地方高校作为高教发展的急先锋,其突出表现为教育质量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失衡,表现在有限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学条件与不断发展的办学规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从而教育教学质量问题随着招生数量的膨胀而成为关注的焦点。短时间内,地方高校在规模上急剧发展,教育投人明显不足,可能会使自身的教育系统超越其生态承载力而破坏系统的生态平衡,最终导致教育危机的发生。目前有调查表明,地方高校发展所需的生态承载力已接近甚至部分超出系统生态承载力的阈值,这必须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地方高校只有在进行校情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社会发展需要和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寻找和开拓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新空间,确定高校管理的生存策略和发展策略,使得人一教育一环境这一复合生态系统更加合理、高效地运行。

三、创新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新思维

地方高校立足于自己的生态环境,着眼于生态适应与生态改造,创新管理思维,实现高校管理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和谐共生。

(一)从统一到分类指导,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的追求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平衡能力主要决定于系统成分的多样性和结构的复杂性。因此,多样而异质有利于高教管理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具有发展生机和潜力,是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结构性基础。为此,必须抛弃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大统一”观念,鼓励分类指导,追求高等教育的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在共生与竞争的生态环境中,由重统一管理向重多样化管理转变,在管理中努力实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鼓励共生基础上的错位竞争、特色竞争。

(二)从盲从到理性,在开放中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平衡是高教管理生态系统的核心和灵魂。在动态平衡下,该系统内容的整体性以及功能上的整合性,生态环境的层次性、相互影响性要求高等教育教管理必须国际化视野、全球化思维,形成一种开放的、整体的、更具哲学涵盖性的全方位观照,注意分析环境因素的复杂性、矛盾性和不同环境因素的关联性,营造和谐的生态文化,优化资源配置,增强高等教育生存发展与竞争能力,促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合而不同,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探寻大学理念,回归大学本然,实现高等教育管理的适应与超越学术和市场力量的上升,形成高等教育管理中政府、市场、学术之问的三角力关系,如何平衡这三种力量,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管理文化是一个重大问题。高校其任务来自社会需求,所需条件与资源来自社会供给,高校管理在一定意义上就是要充分在政府行为,以及市场力量的背景下界定和捍卫学术自主,彰显大学内在逻辑,营造一个有利于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

四、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生态方法

(一)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生态环境“以人为本”,营造和谐的生态教育环境,这是由高等教育的职能——担负着培养人才、知识创新、服务社会的历史责任,以及人在大学教学管理中的地位决定的。人既是高教管理的主体,也是高教管理的客体,大学教学管理是通过管理人员与教师、学生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进行的。

“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确立,不仅是观念上的转变与更新,更重要的是贯彻落实在具体管理工作中;高校领导要率先垂范,各级管理人员模范执行,广大教师也要认真履行。体现在人才培养上,就是要以育人为本,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体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体现在办学上,就是要以人才为本,坚持学校工作的学术本位,充分发挥教代会、学术委员会等在学校民主管理中的作用,促使教师在管理他人和接受被管理这二者上实现内化为自主行为的双赢。

在教育这个大的生态系统中,汲取生态学的运行法则,利用有限的资源,协调好内部各方面以及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保证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有序和谐地运转,使各子系统与诸因素互利共生,不仅要有竞争而且要有合作、互相促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教育与经济社会以及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根本目的。

(二)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建立生态价值链

教学管理人员作为管理实践活动中的主体,首先,应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会及时收集、加工、处理、利用各种信息的能力;了解一线的教师和学生的需求,为其作好相应的服务;根据教学管理中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调查、研究并及时处理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其次,要善于利用教育生态学原理指导实践,强调对人的激励和引导来实现管理目标和效果,注重在管理工作中开发教师及学生的聪明才智,实行制度管理与人心管理相结合,谋求量化管理与模糊管理相统一。与此同时,还要在教学管理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教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尽快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使之应用到教学管理实践中去,从而提高管理质量与效益。高校教学管理是全员管理,就是要充分调动每个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提高教学质量不懈努力。

(三)构建生态管理工作运行体系

在管理机制上,加强学术管理、层次管理与制度管理,引入创新、激励和竞争机制提高管理效率,加强引导型服务,如:政策引导、信息引导等。在管理程序上,公开透明,职能部门的责任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制度公开以及办事结果公开等。在管理功能上,寓管理于服务中,为学校发展创造良好的、宽松的竞争环境,为学生、教师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全方位实现为一线教学服务的职能。在管理技术手段上,建设好教学网络管理平台;通过管理信息化,不仅建立职能部门、学生、教师共同参与的、双向互动的咨询与决策机制;而且还可以为学生、教师提供更广泛、便捷的信息和服务,减少滋生腐败现象产生的温床,提高管理效率。

(四)积极推进教学管理制度创新

篇8

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管理是高校的生命线和生存线,是所培育人才质量高低的最直接影响因素,也是衡量高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关键因素。而教学质量管理则是高校管理的核心,是高校管理的重中之重,它直接影响着高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并进而影响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

一、正本清源:教学质量管理概念的界定

教学质量管理是什么的问题是开展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的前提。因为在不同的教学质量管理概念的指导下,必然会形成不同的教学质量管理标准、原则和方法,从而引起教学质量管理行为上的混乱。

质量是人们对产品或服务价值观的反映,质量评价的好坏是人们对产品或服务做出的价值判断。人们的价值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因而质量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发展的概念。国际标准化组织面对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在ISO9000质量标准中把质量定义为:“一组固有可区分的特征满足明示的、通常隐含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的程度”,或“产品或服务满足规定或潜在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综合”。狭义的质量是指产品质量,而广义的质量则包括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序质量和工作质量等。

教学质量是人们对教学活动及其教学效果价值观的反映,是和人们对教学活动的需要及其期望相关联的概念。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质量总体结构中的核心结构,是一个有特色的、质的、规定性的有机整体,是教学中人才培养所应达到的德、智、体、美、劳、心等方面素质提高的水平。教学质量也是一个不断发展、逐步形成的系统,是学校办学和教学管理的总体成果。教学质量的本质就是学校教育紧跟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趋势,适应并自觉服务于社会需求并反作用于社会的发展,其基础在于人才个体为适应社会需求而充实和丰富自我的总体素质的程度。

通常而言,教学质量管理包含宏观教学质量管理和微观教学质量管理两个方面。所谓宏观教学质量管理,是指学校的主管部门根据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规格的需求,为学校制定的不同层次人才培养规格教学方面的质量要求,包括知识、能力结构和水平的基本要求,提供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及课程教学大纲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同时为确保教学基本要求和规范所必需的办学条件,制定相关的政策和相应的管理措施。所谓微观的教学质量管理,是指学校根据主管部门所制定的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要求,学校所能提供的人力、物力等教学资源,以及所给予的相关政策,对学校各项具体教学环节实施有效的、全面的管理。更具体而言,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以促进各要素之间协调发展的过程。宏观的教学质量管理属于目标管理,而微观的教学质量管理则属于过程管理,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本文所研究的教学质量管理,是专指微观的教学质量管理。

二、以人为本:教学质量管理观念的转变

(一)主体性教学质量管理观

主体性教育质量观强调以人为本,认为在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中,人是活动的主体,教学质量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主体性教学质量管理观表现在管理内容上,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业质量管理、教师的教学质量管理和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管理;表现在管理目标上,着眼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肯定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表现在管理模式上,立足于多样化和科学化,更加注重学生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的发展要求;表现在管理制度上,倾向于灵活性和有效性,激发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积极性,促进他们的有效参与,提高教学质量。高校的教学质量管理只有不断强化主体性认识,把管理活动真正定位于一切有利于促进人的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其最佳效能。

(二)全面教学质量管理观

全面教学质量管理观是系统论观点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质量管理活动中的应用与反映。现代教学质量管理特别强调系统整体的观念,主张应站在全局的高度上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各要素和各环节进行系统管理。全面教学质量管理观可概括为“三全”管理模式,即全方位管理、全过程管理和全员参与管理。全方位管理要求对影响教学质量的所有因素、工作环节、岗位都进行有效地监督和控制;全过程管理强调教学质量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符合预定的目标,重视预防的积极意义,而非仅重视评价及终结性评价的作用;全员参与管理体现了教学质量管理以人为本的特点,强调对全体人员质量意识的教育与培养,强调质量管理不仅仅是学校领导和管理者的责任,而且是要求全校师生员工关心并且积极参与,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作出努力。

(三)动态教学质量管理观

传统教学质量管理的核心是“质量控制”,其质量标志是学生学业成绩与教学要求之间的符合性程度,是一种静态的管理。现代教学质量管理强调的是有目的、有计划、持续地进行质量改进,其质量标准是人才培养适应于满足高校利益相关者需求变化的适用性程度,是一种动态的管理。动态教学质量管理反映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高校对人才培养质量追求没有止境的现实,否则就不能自立于高校之林,就可能被淘汰出局。持续有效的质量改进活动是教学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深层次问题,改进的对象主要是正在执行的质量标准,通过制定与执行新的质量标准,实现质量水平的提高。在教学质量管理过程中,任何质量因素都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即使是质量标准,稳定也是相对的,而变化和发展是绝对的。因此,要建立定期的教学质量体系的评审制度,对教学质量体系要素、质量体系的运行状态等进行评审,并不断地完善与改进质量体系,以适应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提高的需要。

(四)多元性教学质量管理观

教学质量管理的多元性是指对教学质量管理过程的组织方式应当多种多样,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可以构建不同的管理格局,同一学校在不同的阶段和发展时期也可以形成不同的重点。这种教学质量管理观主张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遵循教育教学发展规律,从实际出发构建具有一定特色的管理模式与格局,在各自的层面上达到既定的质量目标。多元性教学质量管理观,一方面是由实现教学过程的客观条件的差异性所决定的,就人的因素而言,校际之间,教师的基础不一样、学生的素质不一样、管理人员的层次不一样,管理水平自然不同;就物的因素而言,发达地区经费投入较多,学校的硬件设施比较先进,较之不发达地区经费投入较少的学校,在管理的内涵与形式上也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另一方面,是由于管理质量目标的差异性所决定的,现代教学质量管理观的核心是强调管理活动的本质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因而提倡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在管理过程中要因校而异确立不同的评价定位,主张不同学校教学管理活动的特色化和个性化。

三、与时俱进:教学质量管理标准的创新

标准是衡量事物的准则及尺度,也是人们行动的依据。没有教学质量标准,人们无法根据具体的质量标准去开展工作,管理者也无法依据质量标准进行有效地指导、监督和调控。实施教学质量管理,首先应建立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并使之细化为可观察、便于操作的质量要求。教学质量形成于教学过程之中,它是教学过程相应阶段质量,即设计质量、准备质量、培养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有机综合。因此,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应覆盖教学的全过程。

教学质量管理标准的确立,要体现以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为先导,课程为本、立项建设、经费保证、队伍立足、教材到位的指导思想,通过教师组织指导教学各环节,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业质量。就具体质量标准的属性而言,教学质量管理标准一般可分为教学条件质量标准、教学活动过程质量标准以及教学活动结果质量标准等三类。

教学条件质量标准是顺利开展教学活动,达到一定教学质量结果所必备的条件尺度。对人而言,它是指从事某类工作,履行一定职责必备的素质要求;对物而言,则是指开展教学活动所必备的物质条件。教学活动过程质量标准是指为了更好地控制教学质量赖以产生的教学过程,而对教学活动过程提出的质量要求,包括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常规标准,以及管理工作者的管理规范等。教学活动结果质量标准则是指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思想品德、知识情感、智力能力等方面所达到的程度。教师的教学活动、管理者的管理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最终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学生的学业质量是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志。但是,学业质量是通过各学科的教学实现的,各学科的教学也有各学科的教学任务,同时,不同活动主体也有各活动主体最终结果的质量标准。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业质量、管理者的管理质量是不同主体活动结果的标尺。因此,教学活动结果的质量标准不仅应分学科制定,而且还应分主体制定。

四、科学有效: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

(一)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教学质量约束机制

高校不仅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而且这些制度还应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以及新时期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新要求,不断地改革和创新,使之形成先进的、科学的、规范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既要符合高等教育教学的规律,又要符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规律,更要符合新形势下特别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从观念上和新的质量观、人才观和管理观等方面有新的突破。教学质量约束机制的主要内容是: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科学制定和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严格遵守教学工作规范;执行教学事故分析和处理规范;建立健全职称申报与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评价的申报制度等。

(二)加大监督力度,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由学校领导、职能部门、院(系)领导、教研室主任、教学督导员和教师组成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监督队伍,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教学工作的监督检查、听课评课活动,促进广大教师不断改进教学工作和规范教学工作。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主要包括:学校领导和职能部门的例行教学检查和听课评课;院(系)领导、教研室主任的教学检查与听课评课;教学督导员的教学检查与听课评课;教师同行的相互听课评课;教学观摩课和公开课;教学质量投诉等。

(三)加强教学建设,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是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学生的发展变化及构成其变化的诸种因素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建立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对教学质量的监测与保证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通过对教学质量保障条件和数学资源的系列评价,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能确保学校教学条件和教学资源满足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的主要内容有:专业建设与质量评价;课程建设与质量评价;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质量评价;实习基地建设与教学实习质量评价;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等。

(四)畅通信息渠道,完善教学质量反馈机制

为了全面掌握和监督教学质量状况,及时了解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就必须建设起信息畅通的教学质量反馈机制,以便及时准确地收集和反馈教学过程中的有关信息。也只有通过教学信息反馈,认真改进教学工作,才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教学质量反馈机制的主要内容有:建立课堂教学质量与反馈制度;建立课程考核成绩统计分析与反馈制度;建立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建立学校、院(系)和教研室定期教学质量总结制度;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与信息反馈制度等。

篇9

1989年,美国组织行为学家Rousseau界定心理契约是“个体关于在她/他与第三方之间进行互惠交换,建立联系的主观信念”。笔者认为,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中的“心理契约”是指在教学质量管理过程中,高校与教师、学生之间形成的一种以教学质量管理制度为基础,以促进教师职业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为目的,管理与被管理方需为对方应承担的义务、责任的心理约定。

心理契约具有主观性、不确定性、动态性、双向性等特征。[1]心理契约没有正式的文字记录,它是以心理期望存在的一种主观感觉,且会随着管理者、教师、学生所处的环境、形势以及个体成长发展变化而发生改变,因此,心理契约不同于“合同”、“制度”等以字斟句酌的文字形式来确定权利义务,其内涵不断根据各方心理需要而不断扩充完善,不再循规蹈矩、一成不变,与此同时,心理契约也是院校管理者与教师、学生之间的一种双向互动性的联系。

二、“心理契约”与教学质量管理的关系

(一)心理契约是一种“软性”管理模式

中国教育部[2001]4号文件指出“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育质量管理是保障教育质量至关重要的一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张――一如美国著名学者朱朗(J. M Juran)曾说,21世纪是一个“质量的世纪”――教育质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1998年,教育部印发的[1998]33号文件表明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主要包括招生过程质量管理、计划制定与实施的质量管理、教学环节的质量管理、教学辅助过程的质量管理和实施科学化考核管理五个方面,2000年,教育部在[2000]2号文件中增加毕业生教育质量跟踪管理为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

但是,教育质量管理面对的是人,是一个个有生命活力、有独立思想、有个性主张的人。[2]工业经济时代的教育是一种“标准化”的教育,因此与之相应的教学管理就是强调统一性的“硬性”管理。随着时展,知识经济时代到来,其需要的是一种鼓励创新教育,因此与之相应的教学管理就应该是有较高水平的“软性”管理。因此,“心理契约”作为一种“软性”管理模式,能够促使教育质量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人性化,提高集体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逐渐提高教师、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和自我提升的能力。

(二)心理契约管理提升管理对象的归属感、认同感,增强管理效能

高校的教学质量管理目标与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学生的个人学习目标并不冲突,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对教师而言,完成院校量化考核、科研任务等实际上也是职业发展所需;对大学生来讲,遵守院校规章制度、完成学业,对院校负责实际上也是对自己负责;对院校来说,与教师、学生之间心理契约的内容既是实施教育的手段,又是实施教育的目的。《孙子兵法》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境。”足见院校中每一位个体的重要性,心理契约的构建,可以促进管理者与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无障碍沟通,消除管理中的硬伤,减少摩擦,营造良好温馨的校园氛围,并使教师、学生将自己视为院校的主体,使得校园每个个体不断以对自身的期望来审视自己的言行是否与院校目标一致,将自己的发展与院校发展融合在一起,从而提高教师、学生对管理者的忠诚度和信任度。

(三)心理契约管理与行政管理相辅相成

传统的教学质量行政管理模式强调服从、划一,采取行政命令、成文规定式的管理方法,突出教育管理者的主导作用,被管理者处于被动、从属地位。但制度、文件一旦形成,便强调集中、统一,缺乏弹性,容易抑制管理对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若教学管理者忽视师生主体价值的创造性,那么高等学校的教学效果与目标值会越拉越大.故管理者本身的管理思维应与教学实际相结合,所有管理工作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进行。因此,心理契约与规章制度的有效结合,可以达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效果。

三、“心理契约”视域下的教学质量管理模式的建立

(一)树立正确教学质量管理理念,界定传统行政管理与心理契约管理所辖范围

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一文特别强调了“体制强过胜任的个人”将体制作为第一要素的思想,体制可以规范人的行为,特别是在集体的环境中。[3]

高校中的各类管理体制必须围绕学生的发展进行,这包括教学质量管理制度、考试制度、考核制度等,以及围绕这些制度良好进行的薪酬分配制度、职称评定制度、晋升制度等。但教学工作显然不能太“机械”,其标准化应当更加宽泛,如建立能提高教师积极性的薪酬制度、考核量化、绩效评价标准,但在具体的教师教学方式、手段、思想上则不能标准化,使用心理契约管理,给教师以鼓励,给彼此以信任。高校中好的制度有利于平衡决策者、管理者、教学者、学生与其他服务人员的利益关系,让“法治”代替“人治”,实现在制度的规范中求得特色和发展;心理契约则有利于营造校园和谐温馨、相互信任的氛围,突出师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师生归属感的提升。传统行政管理权威划一,心理契约弥补硬性管理的不足,让权力之间形成约束与制衡但又需相互配合的紧密关系,两者同等重要、相得益彰、缺一不可,也符合现代法治精神。

(二)加强沟通协调,重视周边保障,为心理契约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把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贯彻到人才培养模式中去离不开教学管理部门的有效组织、协调与实施和相关部门的保障。比如,实验实训中心应保证多媒体课室、实训场地的电脑、相关器材的正常运作;教材科应确保师生每学期上课前拿到教材;教务处应保证教学质量规范要求的科学合理,符合本校实际情况;财务处应告知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经费使用要求及实施操作流程;后勤管理部门应保证宿舍条件、水电通畅……各相关部门均应为“以生为本”的教学质量提升提供人性化服务,这样,才能让教师将有限的精力投身于教学质量提升上,使学生无后顾之忧,在心理上没有对抗情绪,确保教学在无障碍无负面干扰的氛围下顺利完成。同时,“心理契约”的达成也是基于管理方与管理对象之间的理解、尊重、信任,沟通协调、周边保障的完善是“心理契约”的基础。

(三)贯彻“以人为本”思想,使“心理契约”更贴近师生实际需要

篇10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3-0000-02

Teaching Quality Management Evalu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Based on Multiple Interactive

Li Ping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of Jiujiang University,Jiujiang 332005,China)

Abstract:The establishment of University is teaching quality,the most important task of the school,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university evaluation system problems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university actually made a multi-interactive evaluation of university teaching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trends are analyzed.

Keywords:Teaching quality;Evaluation;Management system

中国高等教育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高校在校生规模超过美国,高居世界第一。学校规模的迅速扩大,使得更多的同学能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也日益引人关注。2006年,周济部长在等六部委联合举行的形势报告会上谈到高等教育的三大问题时,认为教育质量是首要问题,还不能够很好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办学规模迅速膨胀的现实条件下,如何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成为了摆在高校管理者面前的实际问题。因此,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成为了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007年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确定了加强建设的具体内容和相应采取的措施,特别强调了要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完善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高校的内部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1]。

目前,国内高校都开展了教学质量的评价工作,完善和改进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高校教育管理部门及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一、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现状

(一)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背景

高校教学管理的核心是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是各国政府进行教育改革的目标,目前世界各国都致力于教育各个方面的改革,如何在改革的过程中保证教育质量的提高,是各个国家非常关注的问题[2]。对于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进行科学、规范化的管理一直是国内外教育界研究的课题。随着国内高校对教育质量的重视,已经认识到只有通过科学管理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当前高校的教学管理中究竟有哪些问题?教学管理模式如何革新?如何通过教学管理的改革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等等?如何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来指导高校的教学管理?要解决这些问题,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管理系统是可行的方法之一,这样,可以整合高校教学各方面的资源。

高校的教学质量是通过各个专业或院系的教学质量来反映的,而院系的教学质量是通过各门课程的质量来反映的,而课程质量又是通过各个承担课程的教师教学质量来反映的。因此,建立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系统是必然的。随着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基于校园网的各类应用系统正在快速发展。如学籍管理系统、成绩管理系统、选课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评教系统、人事系统等。如何有效的将积累的评教数据转化为可供使用的知识,以提高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是教学质量管理系统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

(二)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要高度重视教学评估和教学反馈的重要性,并将教学评估作为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高校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估一般通过学生评价、专家评价、同行评价、教师自身评价这几个方面来组成。学生评价是学期课程结束后进行的评价,专家评价是由督导组的教师在期中随机听课进行的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教师教学能力考核的依据。但是,这样的评价系统的结果分析出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也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3]。

首先,体现在主观认识方面: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并未放在重要位置。这主要表现为在高校教师心目中,科研放在第一位,教学放在第二位。原因是科研成果及取得的等级与他们的晋升、加薪等密切挂钩的。这种现状亟待改变。重终结性评价,轻过程性评价;重对学生知识考核,轻对学生素质和能力考核。

其次,体现在客观措施方面:评价主体比较单一,主要是督导成员和学生,教师并没有成为评价主体。不重视过程评价,只注重结果;学生评价主要是学期末进行的,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评价指标缺乏科学性、可操作性和较高的认同度的评价指标,并且评价结果没有及时反馈给教师,没有与教师进行积极的沟通及帮助教师进步。

二、多元互动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教学质量的评价涉及教学的方方面面,不少学者对这一热点领域进行了不同广度和深度的研究。本文提出了如图1所示的多元互动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其中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多元化,评价结果反馈多元化,以努力促进多元主体的有效沟通作为主要诉求,从而相互影响共同提高教学质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内容进行了探讨:

图1 多元互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模型

(一)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主体

高校教学质量的评价主体由社会、学生、教学督导组和同行教师等方面组成。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不能单独听取某一方面的意见,而应该使评价主体实现多元化,形成教师自评、同行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一些学者认为,进行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应包括管理人员(如教学督导和校各级领导等)、学生、同行及教师自我等。也有学者提出将学生、教师、学校、社会和用人单位为评价主体及相应的评价模式[4]。在目前,最普遍的还是管理人员评价和学生评价,但就评价主体各方谁应是根本,谁是基础,谁是参照没有形成统一结论。

(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教学质量评价指标是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核心,我国现有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例如,景滨杰、师振华等学者将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包括专业开发与建设,课程开发与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过程与管理等指标,其中每个指标又包含若干子指标。史艺农从学生、教师、教学方面考虑,认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由12 项指标,四个层级构成。曹阳、孙连杰、邹艳等指出我国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总体上还不够成熟,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这种不成熟性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应摆脱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模式的束缚,进一步体现和挖掘高职教育的“职业特性”。但大家对评价指标的定位可谓百家争鸣,无一定论。没有一致认可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制约高职教学质量评价研究发展的一大障碍。

(三)教学质量评价结果

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使用,直接关系到评价目标的实现。评价的结果要及时的反馈给教师,与教师及时的沟通便帮助教师进步。庞淑芬等学者对教学评价结果的使用从教学评价的目的出发,认为以奖惩为目的的评价注重终结性的评价结果,对以发展为目的的评价注重形成性结果。评价结果应当与奖惩适度挂钩,因为完全脱钩或联系太紧密都不利于教师的发展。梁修荣反对在使用评价结果时注重奖惩而轻发展的倾向,应偏重于激励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其专业化发展。要对评价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促进教师个体不断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还为学校的管理其它方面工作提供了参考。

三、高校教学质量的发展趋势

在我国,高校教学质量评价还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其结构体系尚待进一步改进与完善,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发展及社会广大群众对教育需求的变化,高校教学质量信息系统出现了新的特点,主要呈现以下几大特点:

(一)加强全国高校之间的比较研究

重视介绍和吸收国内外成熟的质量评价理论与方法,结合我国高校的发展实际,发掘自身在质量评价方面的典型经验,在理论上加以总结和提高;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确保评价体系的全面实施和应用;将教学质量评价信息应用于提高教育质量上的研究。

(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

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地去总结经验,不断丰富其理论。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系统的研究不仅要重视理论的归纳和演绎,更要注重对教学质量评价程序的规范性和评价方法的有效性探索。因为没有科学理论为支撑,合理有效的评价程序和方法便无从谈起;同样,没有好的评价程序和方法,理论的力量便无法施展。

(三)教学质量管理系统的研究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及相关学科的理论

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教学资源,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的采集,及时教学质量的评价结果;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数据的统计分析,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加工、分析和运算得到一些有益的结果,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班级教学情况和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与计算机、数学、统计学等学科有机结合可以解决教学质量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对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四)开发教学质量监控网络系统

现代网络技术逐步完善、成熟,常规功能更加稳定、可靠,将网络技术引入教学质量控制环节,为教学质量的实时监控提供保障,可以及时获得教学质量信息,便于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我们可以构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网络系统、教学信息网络反馈系统和教师教学质量网络档案,以此收集教学信息,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水平。

四、结束语

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就高校的自身发展而言,信息化教学质量信息监控系统构建势在必行。但这项工程复杂而艰巨,不仅需要有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的指导,又需要结合本校的学科专业特点建立一系列的制度、组织、网络技术的保障机制,同时需要在教学质量管理的实践中不断的摸索与完善,实现教学质量立校、质量强校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Z].北京,2007

[2]马世晔.从国外教育评价制度看我国基础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J].中国考试,2008,(5):13.

[3]刘俊.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研究综述[J].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