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规划的方法论模板(10篇)

时间:2023-06-21 09:18:5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产业规划的方法论,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产业规划的方法论

篇1

文章编号1008-5807(2011)02-083-01

一、 前言

交通产业法的研究方法问题在整个交通产业法体系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法学的研究方法是法学发展的助推器,甚至是法学流派分野的重要标志之一。交通产业法理论的完善和成熟,很大程度在于研究方法的构建和突破。分析交通产业法学研究方法的性质,从上位经济法的研究方法以及其他学科研究方法借鉴的角度,寻求符合我国交通产业发展特色的研究方法,丰富交通产业法学理论。

二、交通产业法学研究方法问题的提出

交通产业法学研究方法的落后制约其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拉伦茨在《法学方法论》中亦说“ 法学之成为科学就在于其能发展及应用其固有之方法”。交通产业法学在过去二十年中的兴起和繁荣,反映了我国现代交通产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缜密完善的理论无疑是交通产业持续发展的推动力。皮尔逊所言: “ 整个科学的统一仅在于它的方法不在于它的材料”。经济法学中以往的成就、突破、纷争和遗憾,都可在研究方法的得失上觅求原因。交通产业法学未来的发展,关键也在如何选择和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有了新颖的研究方法或原有研究方法的新组合,新观点、新内容会滚滚而来,正所谓得“鱼”不若得“渔”。交通产业法学欲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应重视、加强自身方法论的构建。

三、交通产业法学研究方法的学理分析

交通产业法学的深层理解关键在于对其研究方法的剖析。正如研究方法论的台湾学者杨仁寿先生所言“法理学中最为主要者,厥为法学方法论及法目的学二者”。法学研究方法,作为前人学者研究的一种智力成果和文化积淀,具有的强大的影响力,它总在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后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维。要在硕儒皇皇巨著中得到启迪,同时勾勒出属于交通产业法学研究方法的一片天空殊非易事。选择以法学研究方法为交通产业法学的切入视角,是开启交通产业法学知识大厦的“钥匙”。

(一)交通产业法学研究方法与经济法研究方法的关系

交通产业法是经济法的组成部分已成定论,其研究方法自然属于经济法的研究方法之一。更深一步辨析,交通产业法研究方法与经济法研究方法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而是系统论意义上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即“要素”和“系统”的关系。

(二)交通产业法学研究方法的特殊性分析

交通产业法自身性质决定了其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交通产业法是在经济法蓬勃发展中开出的一朵奇葩,体现着交通产业演进趋势中出现的新特点,我们应该以变革的眼光看待交通产业法的发展。

1、交通产业法研究方法具有政策性

交通产业法是研究调整提供位移服务的社会关系的产业法,是国民经济结构稳固与安全的支柱。国家是其中的主体,国家在交通资源的配置,交通投资方向的决定,交通发展布局的规划等方面的主导作用无不表明交通产业法的国家政策导向性。

2、交通产业法研究方法具有技术性

交通产业法与其他法学相比,更具技术性。交通本身的作用是为克服人、货物在距离上的困难,人们能够克服空间位移的能力,有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越发达,交通产业就越发达,交通产业越发达,就有求于更完备的法学理论,交通产业法学研究方法的技术性应运而生。

四、交通产业法学的研究方法的法学构想

交通产业法是一门具有实证精神的法,应具有不同视角的研究方法。笔者认为在坚持经济法的一般研究方法上,用经济学、社会学和工程学的研究方法描绘交通产业法研究方法的蓝图是切实可行的。

(一)经济法一般分析方法的本土化

交通产业法学首当其冲应该适用经济法的一般分析方法。经济法的一般分析方法多为国外先进理论的引进,这是法律全球化的表现方式之一。现代的交通产业法研究方法不宜靠移植得以创立,应从我国本土资源中演化而来,注重对国情的研究。

(二)借鉴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交通产业法的“产业”源自经济学,应借鉴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交通产业法的立法理念多在于经济学,直接吸收经济学的概念、论断不胜枚举,如前所述交通产业法自身的学科特色也需要和经济学的交叉、融合,形成此中有彼,比中有此的局面,注重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明智而正确的选择。经济学的大量分析方法直接适用于交通产业的研究方法,可以开辟交通产业研究方法的新领域。

五、 结语

交通产业法学的研究方法是认识交通产业法学理论和法律实践的基本性能、发展规律和社会功能的思维方式,在方兴未艾的经济法学界占有重要一席。了解已有的交通产业法学研究方法,寻智者之步伐,开己之半亩方塘,是每个交通产业法学者的光荣使命。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看到交通产业法的研究方法能得到突破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杨仁寿.法学方法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3]林立. 法学方法论与德沃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篇2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5-0103-02

1WSR方法论简介

1.1 理解物理-事理-人理的内涵WSR系统方法论是“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的简称,是由我国著名系统科学专家顾基发教授和朱志昌博士于1994年提出的[1]。其中融入了钱学森、许国志等老一辈科学家所提出的“物理”、“事理”,是我国学者将东方哲学的思辨融入到西欧系统工程方法论中的结晶[2]。

张彩江和孙东川在综合分析多种对WSR方法论的不同理解后,给出了对物理、事理、人理的定义:“物理”是指涉及某项系统项目/问题处理过程中人们面对的客观存在,是物质运动的规律总和;“事理”是指涉及某项系统项目/问题处理过程中人们面对客观存在及其规律时介入的机理;“人理”是指涉及某项系统项目/问题处理过程中的所有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过程[3]。

综合来说对物理、事理、人理可以理解为:物理应是待解决系统所面临的客观规律,包括自然环境、法律,物质运动规律,技术应用的一般作用原理等;事理是由于人的作用力产生的一些事物,包括人认识事物的角度,在办事过程中运用的一些方法、手段,组织体系;人理是复杂系统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差异化特性的协调,利益关系、人际关系等。物理阐述的是“是什么”的问题,事理讲述的是“怎么做”的问题,而人理则是“如何做得更好”的问题。

1.2 WSR系统方法论的一般过程WSR方法论一般工作过程为[4]:①理解领导意图;②形成目标;③调查与分析;④创建模型;⑤提出建议;⑥协调关系;⑦实施。将上述7个步骤进行协调以后,如图1所示。

图1所示的7步骤中,将理解领导意图扩展为理解意图,因为意图不仅包括领导的,还应包括内涵更广泛的其他重要影响者的意图。而其中的形成目标,调查分析,创建策略并不是依照严格的顺序进行的,而协调关系应是贯穿于从理解意图到实施的整个过程的。最后,实施的结果应与“意图”进行对比,满意则完成目标,不满意则需修改。

2应用WSR方法论规范房地产企业管理

2.1 基于物理-事理-人理分解房地产企业管理WSR方法论是从物理、事理、人理三方面进行分解和实施的房地产企业的物理、事理、人理应理解为:

物理:房地产企业经营必须遵循的相关法律法规,例如土地管理相关法规、工程招投标管理相关法规、房地产销售的相关法规、经济法、合同法等;国家房地产经济形势,拟发展地区房地产业的土地政策,竞争企业的实力,市场的物业类型,客户类型,消费实力,消费倾向等;企业的办公条件,各工种作业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备;本企业负责决策、设计、成本、工程、销售、财务等人员的专业技术条件; 从决策、获取土地、规划设计、施工到销售、物业等必要的开发流程;

事理:组织的结构设计,规章制度,企业文化及愿景的构建;各开发环节如何实施,包括土地获取的方式,聘请设计单位进行设计或自行设计,工程招投标工作如何开展,造价核算审计等工作如何开展,施工管理如何开展,是否聘请销售机构等;制定决策、设计、成本、工程、销售、财务等人员的工作方法,考核办法;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及培训工作;企业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材料供应单位、监理单位、相关咨询机构、及土地、银行、政府等相关机构的合作合同;向员工和部门下达的目标,并以此作为考核依据;

人理:员工对企业愿景的理解,员工意识与企业战略的一致性;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度,忠诚度;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协调;不同专业背景员工之间的沟通;企业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材料供应单位、监理单位、相关咨询机构、及土地、银行、政府等相关机构的关系维护等。

2.2 按照WSR方法论7步骤开展管理活动在充分认识房地产企业在WSR方法论下的物理―事理―人理三个维度之后,将WSR方法论的七个步骤应用到不同维度。

理解意图,包括理解企业战略意图,在市场上希望占据什么样的竞争地位。了解领导的要求,了解房地产产品的目标客户的需求,甚至了解员工的意图。

制定与已经达成一致的既定意图相符合的目标。包括企业希望达到的行业地位、行业占有率、行业认同度名誉度等目标。进行产品市场定位,目标客户定位,制定财务经济效益目标。

为实现目标而开展的调查分析。调查既包括外部和内部调查。外部调查包括土地市场环境,银行等资本市场环境,原材料供需环境,工程技术条件,目标客户调查分析等。内部调查有企业所处的行业地位,资金实力,内部人员素质,充分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调研分析。

创建策略,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之上,拟定土地获取策略、融资策略、设计管理策略、施工管理策略、成本管理策略、营销策略、物业管理策略等。

提出解决方案,包括土地竞拍方案,详细的融资计划,概念性及详细规划设计方案,施工图设计,编制招标文件,制定施工管理方案及审查施工方提出的专项施工方案,制定销售方案等。

实施方案,在实施方案过程中应该与既定意图保持一致性,同时也可以根据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适度的改变意图,形成及时的反馈。

协调关系始终贯穿于整个过程,协调意图、目标、现实、策略、方案、构想间的关系,协调系统实践的投入、产出与成效的关系。

3结语

房地产企业作为资源整合型企业,其管理效率直接决定了企业效率,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显得尤其重要。房地产开发企业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基于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分解,使之结构化、规范化,才能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将WSR方法论运用到房地产企业管理中,运用“事理”解决“物理”,再运用“人理”进行全面协调,使组织的效率更高。这三者既是相互区别的,有各自的界定,也是相互联系的,需要共同作用,才能使组织系统运作的更好。

参考文献:

[1]荣玫,韩传峰.基于WSR基础设施系统管理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1,25(6):140-143.

篇3

STUDY ON THE ENTERPRISE INFORMATION PLANNING METHODOLOGY OF TELECOM OPERATORS

Tian Peng Luo Bangcai Guizhou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the pace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was faster and faster. Information planning has become the key to the success of the enterpris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and the booster and engine of improving the economic benefit and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However, an effective information planning methodology will help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and meet the needs of the enterpris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ased on telecom operators as the main body in this paper, an framework of informatization planning process is proposed, the informatization planning,s basic principle is expounded, several common methods of planning are carried on the analyses, the value of informatization planning is summarized, providing an useful reference and guidance for the other enterprises information planning.

Key words:Enterprise Informationization Construction Information Planning Process Framework Planning Methodology

一、引言

企业信息化规划以整个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为指导,结合先进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以及企业业务的最佳实践,提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制定企业未来信息化蓝图以及实施保障计划,全面系统地指导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信息化规划是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纲领和总体指导,是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依据[1]。

当下信息化浪潮正席卷全球,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当今企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化水平成为了衡量一个企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建设现代化企业的核心内容之一[2]。对电信运营商而言,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电信市场的开放,竞争的焦点从网络竞争、规模竞争向客户竞争和管理竞争转移,同时在电信企业内部进行了组织架构重组和业务流程重组,内外环境的变化对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环境、现状、战略、业务和市场,电信运营商应从企业信息化规划入手,寻找一种有效的信息化规划方法,提出适合企业3~5年长期发展战略需要的信息化规划,指导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支撑企业的发展战略,强化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电信运营商企业信息化规划过程框架与原则

在国务院“两化融合”思想的指引下,随着电信运营商业务发展,快速成长的业务需求对信息化工作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和更高的服务标准,信息化规划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使信息化建设能够敏捷地支撑电信运营商业务、服务、运营、管理以及创新发展,提出了信息化规划过程框架与基本原则。

2.1电信运营商企业信息化规划过程框架

从电信运营商企业战略及业务发展需求出发,根据工作内容和时间先后顺序不同,可将整个信息化规划过程,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对前期规划回顾,第二阶段进行现状、需求及驱动力分析,第三阶段制定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第四阶段提出具体建设项目,进行项目投资估算与设计实施,如图1所示。

在理解电信运营商发展战略和核心业务的前提下,分析企业信息化现状及前期规划执行情况,找出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差距与不足,评估上年度信息化建设为企业带来的价值;分析电信行业发展环境,明确企业内部相关部门业务需求,利用关键成功因素法,对发展需求及驱动力进行深入分析,明确企业未来信息化改进方向;在全面调研,充分分析企业信息化现状和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制定规划期总体目标和实施原则,从技术架构演进规划、信息化组织和人员规划及信息化服务规划入手,勾画企业信息化总体架构;结合企业规划思路和方法,提出必要的建设项目,制定企业信息化建设计划,分析项目投资预算,对项目投资进行权衡,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

2.2电信运营商企业信息化规划基本原则

在电信运营商进行企业信息规划过程中,如果没有一个基本的原则,信息化规划就难以有效指导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

坚持战略驱动和业务导向。目标牵引力和业务驱动力是电信运营商信息化规划的源头,信息化规划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制定信息化架构,推进企业的整体发展;同时,围绕业务发展需求,制定出具有业务价值和业务促进力的规划,提高规划的可接受度。

坚持整体规划和分步实施。电信运营商信息化规划要整体规划,分步骤、分重点实施。从建设逻辑上,要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先从IT基础设施及底层数据建设,再发展核心业务系统,优先解决最紧迫、最重要的需求,并在所需的人、财、物的投入上有所倾斜[2]。

坚持循序渐进和注重实效。电信运营商信息化规划是一个循序渐进并贯穿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动态过程,要把握核心和重点,由急至缓,循序前进;基于成本去设计规划,规划不宜太大,规划期不宜过长,一般3~5年为宜,同时要考虑规划的扩展性和可用性,这样更能提现规划的实效与价值。

坚持全员参与和加强培训。电信运营商信息化规划涉及到企业的每一个人,必须要让每位员工都清楚,每一个人都积极地做好准备;企业信息化建设,人才是根本,实行培训与引进并举,建立人才培训基地和人才引进渠道,为企业提供信息化建设所需的适用人才。

三、电信运营商企业信息化规划方法论探析

3.1电信运营商企业信息化规划方法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专家和企业界开始了对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方法的探索和研究,并形成了一些比较典型的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方法,例如企业系统规划法、关键成功因素法、价值链分析法等,经过对这些方法的学习和实践,提出了几种电信运营商常用的企业信息化规划方法。

3.1.1 GMTD方法论

GMTD方法论具体指的是:Guideline,“一个指导思想”,即企业的总体规划和发展战略;Methodology,“一个分析方法”,即以关键成功因素法为主要分析方法;Time step,“三个时间步骤”,即以规划回顾、需求及战略分析、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三大时间步骤为规划流程;Dimension,“四个维度”,即以战略、资源、产品、客户四大竞争力的提升体现信息化建设带来的企业价值提升。

GMTD方法论是电信运营商企业信息化规划的总体思路,将企业信息化规划分为“一思想、一方法、三步骤、四维度”四个方面,为电信运营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更加合理、科学的支撑,有效指导企业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是目前电信运营商比较常用的规划方法。

3.1.2 问题追根溯源法

从电信运营商业务发展需求入手,聚焦客户业务要求,分析技术人员抱怨的原因、用户使用问题与客户感知以及端到端的业务流程,通过横向比较,找准企业管理、运营中存在的根本问题,以及业务需求与IT能力之间的矛盾。

对于业务部门来说,以业务为驱动,通过分析具体业务对应的具体IT功能实现,对IT规划提出要求。对信息化部门而言,业务驱动作为信息化的重要输入,信息化在能满足具体功能的同时,更需关注满足业务类及发展趋势的信息化能力是否具足、结构是否合理、需要哪些构成要素、是否可良性持续发展等,通过点上的汇集、分析和关联,进行自底向上、追根溯源,对问题进行深入挖掘,明确IT能力,制定科学的IT规划,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3.1.3内涵变化分析法

电信运营商信息化建设面对的业务环境、战略要求相对过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电信业由“通信业”转向“信息服务业”,企业发展已由过去的“利润驱动”转向“价值驱动”。

通过分析全业务环境下企业战略和业务内涵,聚焦企业战略转型及信息化内涵的变化。从企业信息化角度来说,信息化以全流程为贯穿,针对业务发展策略和能力填充点,对新的变化和发展规律需要有进一步的深入认识,并对移动互联网业务和商业模式下IT内涵变化进行重新审视。

从规划层面来说,基于战略内涵和业务需求,聚焦IT内涵变化和IT能力映射,采用MATRIX(矩阵)框架,梳理企业信息化能力建设同企业战略与业务需求驱动、客户体验驱动、持续性发展驱动的关系,进行多角度二维分析,将信息化能力建设转换为业务和服务能力,推进IT的技术、管控、服务体系方面的工作开展,创造IT价值。

3.1.4价值区间权衡法

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传统的通信业已经由单一的利润驱动向多元的价值驱动转变,而竞争焦点集中在企业掌握价值链过程中面向客户的运营能力、应用提供与管理能力、服务聚合能力三个方面。电信运营商企业核心竞争力区间应由信息流的传播者向能力提供的管理者、服务应用的集成者以及客户渠道的聚合者改变,通过对产业链的引领与价值链掌控,最终成为标准与模式的引领者。

在深入推进转型,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持续提升企业价值的背景下,企业信息化的价值应围绕企业运营价值、股东价值、产业链价值、员工价值、客户价值和社会价值展开,构建一套相对具有客观性、全面性的基于企业价值贡献作用比重加权的二维模型来衡量信息化的作用和价值,全面提升整体化企业信息化能力,实现IT支撑和业务发展的“有机融合、创造价值”。

3.1.5企业战略解码法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运营商信息化工作应聚焦企业发展问题。电信运营商移动数据业务领域管道价值份额被进一步压缩,传统核心业务市场面临价值分流,流量增长与价值提升难以同步增长,抢占用户第一接触界面的竞争日趋激烈。

聚焦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本质。移动互联网业务与商业模式的本质是吸引用户、聚合资源、价值链掌控,从上、下游客户角度,聚焦管道、平台、应用在商业模式中的作用,对IT内涵的进行重新审视,从新的角度去理解“新三者战略”:智能管道、综合平台和应用。管道是桥梁,是基于客户与电信、客户与客户之间发生关联或关系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及产生的作用角度。平台是容器,是基于面向内部运营与管理、面向外部合作接入与能力提供的实体系统和标准层面。应用是体验,是基于客户感知到的综合内容与体验层面。电信运营商企业信息化规划除了IT支撑层面外,在其他方面应有更大的作为。

3.2电信运营商企业信息化规划方法思考

电信运营商信息化规划展现的首先是内容,作为一个面向未来能力建设的可阅读物和传达思路思想的载体,应根据电信运营商自身具体情况,适当的将内容的思维模式过程有所体现,这种“做什么”、“为什么”有上下文的方式将有利于把问题和思路传达得更清晰和透彻。

规划方法实际上是一种思维过程,这种思维模式过程的体现方法经过总结、归纳和提炼后形成可模式化的形式,可以认为就是一种方法论。

所有的方法都是以内容为基石的,需要的只是把要阐述的内容和观点以合适的方式和逻辑结构展开,形式为内容服务,并成为内容重要的组成要素。方法论是基于内容的一种工具,可以选择工具、应用工具或创造工具,但不必为了方法论而方法论,法无定法,因时、因人、因事而定,量体裁衣,寻求一种适宜电信运营商自身发展,具有实效的信息化规划方法,将有助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四、电信运营商企业信息化规划价值体现

电信运营商信息化规划是信息化工作的先导,对能力建设和工作重点起到价值导向的作用,满足“二八法则”,即信息化规划花费20%的投资将为企业贡献80%的信息化成功率。

信息化规划是一项重要机制和组织形式,将信息化工作与企业的发展战略、业务、管理等紧密衔接起来,系统性的调动IT专业资源来协同解决问题、开展能力谋划、明确工作思路。规划不等同于工作计划,规划聚焦在企业级的战略、业务、价值同IT的连接,由此使得IT各级人员明确在战略地图中的坐标定位、方向、路径、内容及方法。

信息化规划是下年度信息化工作开展的基础和先导,是IT专业下一年度工作思路和工作计划的重要来源,是企业发展战略在信息化工作、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服务与支持等方面的细化,促使企业的管理人员和IT从业人员以全局化和大局观的角度去看待、评估企业的信息化现状和信息化工作的未来,对企业IT建设工作形成长期性指导体系,促进企业对现有问题和IT需求进行全方位的诊断与梳理,能够针对当前问题和改进方向进行IT系统实施。

五、结束语

信息化是生产力,要高瞻远瞩,超前规划,发挥出对企业创新变革、精确管理、高效运营的引领性作用。信息化规划要结合电信运营商自身的发展战略和业务发展需求,从整体上进行规划,注重重点,循序渐进。然而信息化规划方法很多,必须结合电信运营商自身特点分析,从多种适配方式中创建符合企业实际和未来要求的信息化规划方法框架[3],推进信息化规划工作实施,全面系统地指导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行,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参 考 文 献

[1] 范玉顺,胡耀光. 企业信息化规划的基本框架与方法[J]. 新材料新工艺, 2004(9):2-7

[2] 蒋桂艳. 企业信息化规划方法研究[J]. 微型电脑应用, 2012(10)

[3] 龚至晖,李. 企业信息化规划方法探讨[J]. 移动通信, 2012(11):134-137

[4] Thomas H D. Putting the Enterprise Into the Enterprise System[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August,1998:3-5

篇4

一、我国城乡统筹的现状及问题

(一)我国城乡统筹的现状

我国经济快速发张的过程中,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城乡发展不协调。表现为,在农村农民的总体生活水平以及农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于城镇居民。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还存在扩大的趋势。因此,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不断扩大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严峻的挑战,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城乡统筹存在的问题

1.城乡失衡比较突出,城乡收入差距仍在扩大。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人的平等地位并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自从20世纪50年代推出的以户籍制度以来,中国一直通过户籍来对城乡居民采取不同就业、保障、医疗、住宅制度。人员、技术、资金等经济要素主要是在城市中流动,到农村中投资的资金和资源很少,城乡失衡比较突出。城乡收入差距仍在扩大,1992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6∶1,2011年达到2.99∶1。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在1992年城乡收入差距比较小,2000以后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到了2011年城乡收入差距达到了最大,而且还有不断增大的趋势。其别是沿海发达城市城镇和农村居民的绝对收入差距已接近或突破万元。

表1 1992~2011年城乡收入水平对比

注:数据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图1 1992~2011居民城乡收入水平对比

2.区域城乡发展非均衡性严重,区域城乡均衡发展难度大。十六大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2002年至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中西部地区近年来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但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仍然较大。至2011年底,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的省份已达15个,湖北、山东、海南三省首次超过50%;继上海市、北京市之后,天津市城镇人口比重2011年首次超过80%。东部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省与省之间及省内地区之间差距很大,区域城乡发展非均衡性严重,区域城乡均衡发展难度大。

表2 2002~2011年全国城镇化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网

3.城乡二元化体制的存在。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问题是存在城乡二元体制。它包括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二元土地制度、二元劳动力就业制度、二元社会保障制度,这些二元体制的存在,与发展市场经济和建立城乡统一市场的大方向是相违背的,尤其对城乡统筹发展形成严重的制约。户籍制度的存在阻碍了农村的发展,阻碍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城乡二元劳动力就业制度导致的城乡收入分配不均,差距越来越大,这些城乡二元体制引发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和社会冲突。

4.乡村规划覆盖面比较小,规划的科学性和执行力不强。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大多数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屡屡突破现存的发展规划,大量占用土地使得城区面积不断的外延,存在“摊大饼”和“空心城”现象。与之对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乡村规划进展缓慢,相当数量的县市,尤其是乡镇及村级规划工作仍未完成,即使完成了规划但是科学性和执行力都不强。尤其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一些地区存在明显的村落空心化,大量旧房及宅基地闲置,乡村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及公共建设规划也难以有效实施。

5.目前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较少,资金投入不足。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采取了先东部后中西部,先城市后农村的区域不均衡发展战略。城市的大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型,但是广大农村地区电力、交通和水利等基础设施等则十分落后,成为农村社会发展的瓶颈。有些地方城乡人均基本建设投入差超过3倍,加上农村资金管理混乱,使本来就很有限的涉农资金使用非常分散,造成项目资金管理困难,投入效益不高,导致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很慢。尽管我国进行了村村通公路等一些基础建设投资,但其发展仍旧不能满足需要。随着经济发展,中央政策对“三农”的倾斜,目前国家对乡村的投入力度加大,但实际用到解决“三农”问题方面的资金却依旧很少。

6.城乡社会保障方面发展不协调。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可用土地数量越来越少,土地的保障功能持续下滑。农村大部分的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守农村的大部分是老人,人口老龄化的程度非常严重,以家庭为单位农民投入收入减少,农村家庭的保障功能也日趋降低。虽然目前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向农村倾斜的政策,同时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有了一定发展,但是农村的优抚救济、养老、医疗保险、福利等社会保障覆盖率与投入金额与城市存在着巨大差距,城乡社会保障方面发展不协调。

二、用马克思方法论看待城乡分离与对立

马克思的城乡关系理论与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城乡分离与对立的根源是人类社会分工导致的,城乡差别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分工、城市产生和城乡分离而产生的历史现象。

唯物史观认为城乡分离与对立具有必然性和合理性。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统一体所形成的生产方式的更替,代表着社会文明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形态。我们可以看到,在社会发展一定历史阶段上产生的城乡分离乃至利益对抗,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城乡关系的这种分离和对抗正是适应并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和前进方向。首先,城市的出现、城乡关系的分离,根源于生产力“有所发展但又发展不足”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要求,具有历史的必然性。生产力“有所发展”,是指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已经能够生产出超过维持农业劳动者所必需的产品,从而为城乡和工农之间的分离提供了可能。农业劳动生产率制约着农业和工业之间社会分工的发展程度,决定着农业人口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和规模。“生产力发展不足”,是指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尚不足以避免或杜绝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均衡所引起的利益分化、冲突乃至对抗。城市是生产要素的集中地,是生产与贸易的结合地,是工业人口的聚集地。在这种情况下,城乡之间的这种分化和对立恰恰适应并推动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其次,城乡之间的分离促进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体现着生产方式的历史性超越。城市起源并伴生于近代的整个工业化过程,而工业化发展史也就是城市迅速扩张的历史,是城市不断发展壮大、并最终战胜乡村的历史,同时也是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向现代先进的城市社会转型的历史。虽然伴随着农民利益被牺牲的苦难历程,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乡村生活的愚昧状态,具有合理性。分工使生产力进步,私有制产生,从而有了“代表城市”的利益与“代表乡村”的利益的分裂,这致使城乡走向分裂与对立;近现代城市分工的结果——大工业的出现使城市战胜了农村;当代分工的逐渐均衡即分工向农业部门发展促使农业逐步工业化,从而又使城乡差距逐渐缩小;最终随着分工的消除,城乡对立消失,城乡走向融合,因此城乡观对城乡统筹有着重大的理论启发意义。

三、方法论:解决我国城乡统筹的途径

(一)推进我国城乡统筹需要坚持方法论

要运用马克思哲学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推进我国城乡统筹,摒除我国城乡分离与对立。整体居于主导地位,决定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没有的功能;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二者不可分割,整体有部分组成,部分是整体的部分;二者相互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反之,部分也制约着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要推进城乡统筹,必须要处理好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把城乡作为一个有机总体,实现不断向整体生成和发展的过程。因此应该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同时要借鉴马克思关于同一——对立——融合的历史辩证法,摒除城乡之间的分离和对立,当分工逐渐均衡即分工向农业部门发展促使农业逐步工业化,从而又使城乡差距逐渐缩小时,分工最终会消除,城乡对立会消失,城乡走向融合。

(二)方法论解决城乡统筹问题

1.注重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发展城乡统筹从全局出发。在解决城乡统筹问题时,应该注意到经济因素只是整个社会系统的一个部分。在实现城乡统筹的过程中,片面强调GDP忽视整体性协调发展的理念会导致城市更加发达,农村更加落后,最终只会离城乡统筹越来越远。必须把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都放入社会整体发展的视野中,让其他各个部分的才有所发展,才不会导致任何部分的片面发展;必须将中国视为一个总体,只有通过推动东中西部的城乡协调发展,才能最终实现其整体推进。城乡统筹在推进过程中,面临的最严重的难题之一就是的城乡二元结构。我们要从整体性视角来看待这一问题,要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就必须大幅提高城镇化率,实现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转变。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从思想意识上实现这一角色的转变,才能使人们消除对城里人与农村人的身份划分的偏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和谐发展。

2.充分发挥中心城市辐射扩散功能。要意识学会从同一——对立——融合的辩证方法实现城乡统筹,看待实现城乡融合,绝不是要毁灭城市、中断城市文明以至强制拉平城乡区别、达到城乡之间无差别的绝对同一,而是在“扬弃”的基础上实现城乡之间的更高级的综合。因为城乡对立的消除,同肯定城市的历史作用和“农村城市化”的过程并不矛盾。由于城市是现代工业、商业、航运和贸易的中心,是生产基本条件包括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空间集结体,是特定区域内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聚集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根本上确立了城市经济的统治地位,使得城市化和工业化成为现代化社会的一体两面。城市文明相对于乡村生产关系而言,是一种社会进步,具有较高的文化势能,而消灭城乡对立意味着要摆脱和改变传统农业社会中形成的农村愚昧和孤立分散状态。因此,走向城市化是城乡关系变革的路径选择,城市在这里应该起着引领和示范的作用。它在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摆脱乡村的愚昧落后状态、促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带动作用和反哺作用。

3.合理布局城乡生产力和产业结构,促使农业逐步工业化。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农业逐步工业化,实行城乡产业一体化,才能使城乡差别逐步消灭,实现城乡融合。要实现农业逐步工业化、产业一体化就要合理布局城乡生产力和产业结构,因地制宜的发展主导产业,使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发生密切的内部联系。主导产业具有发展潜力和需求高、技术进步快、产业关联强等特点,它的发展能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从而带动需求上涨。政府在这过程中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明确主导产业,带动城乡统筹发展;二是打造产业集群,建立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定位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交通工具会随着由此而产生的需要扩充起来,才能使农村人口从他们数千年来几乎一成不变地栖息在里面的那种孤立和愚昧的状态中挣脱出来,使城乡之间的文化和生活条件日益接近起来。

参考文献

[1]周志山.从分离与对立到统筹与融合——马克思的城乡观及其现实意义[J].哲学研究,2007(10).

[2]罗敏,祝小宁.马克思城乡统筹思想的三个基本要素探析[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3]谢建芬,庞明珍.我国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调研世界,2010(6).

[4]石慧颖,覃雯静.总体性方法论视域中的重庆城乡统筹[J].延边党校学报,2010(8).

[5]岑乾明,宋卫琴.分工理论:理解城乡观的钥匙[J].求索,2010(9).

[6]潘岳生,唐智彬试论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发展——基于城乡观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0(10).

篇5

多年来,太极股份作为国有控股的上市企业以及国内优秀的IT服务供应商,依托全面整合的资源,凭借不断创新的理念,依靠雄厚的综合实力和精湛的专家队伍,一直引领着数据中心建设的发展方向,并且获得了广大客户的高度认可。

综合实力

太极股份数据中心事业部具有以下业务能力:

第一,咨询与设计能力。凭借丰富的行业知识和工程实践经验,以及一流的咨询团队,太极数据中心事业部为数据中心客户提供基于行业的IT规划及高端业务咨询设计服务,包括数据中心场地建设及IT基础平台的搭建等。

第二,基于方法论的项目实施能力。

经过长期工程实践的积累,太极数据中心事业部逐步建立了成熟的项目实施和管理方法论体系,覆盖数据中心的咨询、设计、实施、运维、测评、节能环保等不同类型项目。基于方法论体系,太极股份数据中心事业部形成了业内领先的工程实施能力,尤其是大型的复杂工程项目实施能力。

第三,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创新与应用相结合,太极数据中心事业部致力于提升自身在行业内的竞争力。目前,太极数据中心事业部拥有突出的关键技术和标准研究能力,拥有一流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创新能力。

为数据中心客户提供以云架构为基础的云服务,创新数据中心技术和产品,推动解决方案和服务产业化。

业务范围

太极股份数据中心事业部的业务包括咨询设计、安装调试、系统集成、项目管理、运行维护和运营外包等一体化端到端服务组成。

篇6

先后参加各类城市规划项目50余项,科研课题20余项,获部优一等奖1项,部优二等奖2项,国际竞赛第一名4项,获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职称,2007年被评为“中央国家机关优秀青年”……这一连串业绩、一连串荣誉,是对一个规划设计师的肯定和褒奖――他就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乡规划研究室副主任董珂。从这些奖项和荣誉中,我们便可一窥其在专业领域的真功夫。

在低碳生态城市规划领域,董珂独创性地探究了生态城市的哲学内涵,总结了唯物性、辩证性、人本性、实践性四大属性。由此强调了“复合生态系统”的哲学意义,并与城市规划理论相结合,形成了独创的复合生态城市规划理论,提出“自然、社会、经济三位一体”、“空间内外、时间先后统筹协调”的系统目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复合生态城市规划方法论”,提出在规划编制的6个阶段分别采用相应的生态规划技术方法,实现生态理念与城市用地布局的“耦合”。

在理论的基础之上,他负责编制了《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提出在“指标体系、产业选择、生态适宜性分析、自然生态格局、用地布局模式、绿色交通、生态社区、文化保护、水资源和能源节约高效利用”等十个技术领域落实生态理念和原则,获部优一等奖,得到中新两国政府和业内专家的高度评价。此后受建设部委托编制了《生态城市规划导则》,并在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中国城市发展论坛、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论坛上多次宣讲有关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的主题报告。

在城市总体规划理论领域,董珂进行了有关规划系统论思想、城市空间格局的社会物理学方法解析、城市规划多方利益博弈机制、城市规划评估反馈机制、市场机制背景下规划改革与创新方向等多方面的研究。并负责了《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办法细则》、《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改革与创新》、《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审批办法(新版)》、《城乡规划制图标准(新版)》(国标)等一系列部级重要法规、标准、课题的制定。

在城市总体规划实践领域,董珂先后负责编制了重庆市万州区、苏州市、深圳市、大连市等国内重大城市的总体规划。过去十多年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城市发展积累了较多的问题。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促使董珂在规划中倡导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早在2003年就已明确提出应当促进经济发展模式从外延式、资源消耗型模式转变为追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内涵式、技术提升型模式;促进空间布局由均质走向重点,由分散走向紧凑,由粗犷走向集约,发挥自身优势,错位发展。在方法论层面,他总结并创新性地提出了“先底后图”(以资源底限为前提)、“自上而下”(通过区域分析确定城市发展策略)、“自下而上”(通过模式分析归纳特色空间形态)、“从二维到三维”(与城市设计相结合)的城市总体规划四大技术路线。多次在国内外重要学术论坛进行城市总体规划理论与实践的演讲;在全国市长研修学院授课近30次,并被聘为客座教授;2013年又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聘为客座教授;还参与了安哥拉城市规划培训班、丹麦城市规划培训班、中美可持续城市规划培训班等涉外专业领域交流的授课。

篇7

中图分类号:G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3)11—0086—05

2009年7月22日,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这是继钢铁、汽车、纺织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后出台的又一个重要的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作为提升软实力的国家战略,随着市场经济下的工业生产正在经历从“物质匮乏型”到“精神匮乏型”的转变,振兴文化产业凸显出必要性和紧迫性。所谓振兴,就是要实现文化产业发展从自发到自觉、从粗放向集约的转变。我国现在的文化产业标准是国家统计局的《文化及其相关产业分类》,其中包括了新闻、影视、广告、动漫、网络游戏、文艺演出、主题公园等诸多领域。以往针对以上这些文化产业领域基本上采取分类研究,新闻、影视、广告属于传播学,动漫、网络游戏属于计算机应用与信息科学,文艺演出、主题公园属于策划学、营销学,等等,而且还有其他相近的人文社会科学,比如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也纷纷浸入这些研究领域。

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的生产资料,通过相应的生产方法,最终生产出以媒介为载体的文化产品。生产方法——学术研究称之为方法论——要实现文化资源从原始形态向媒介形态的过渡,才能最终实现从文化资源到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资源必须转化为一种文本,才能合理、有效地进行阐释和定位,让文化产品的消费者主动地解释并接受。因此,文化资源的开发要求方法论必须完成“原始形态(过程Ⅰ)——文本形态(过程Ⅱ)——媒介形态”的过程(模式)。

作为一种特殊的历史存在,以往文化资源的自发性生产,注重历史事实的还原性和历史逻辑的连贯性,缺乏对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解释,很难进行创造性的生产。当前文化产业的研究方法大多是跨学科的、交叉性的,至今没有形成一套针对文化资源开发的系统的方法论。在国家政策和市场经济的双重作用下,国内文化产业正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研究范畴,在已有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开发具有创意的文化产品,必须拥有一套属于自身范畴的合理、有效的方法论。因此,建构出适合文化资源开发的方法论并开发出结合实际生产的应用模式,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一、为何在文化资源开发中引入现象学方法

在自发的生产方法中,从文化资源的原始形态过渡到媒介形态这两个过程是分割、独立进行的。前者属于历史研究者的工作,力求挖掘出文化资源的历史本质;后者属于传播研究者的工作,生产出能够被当下消费者接收并解释的媒介现象。自发的生产方法通常采用实证与批判两种研究方法。实证的方法主要利用归纳法保证获得材料是全面的并能够相互证明,比如当前很多文化产品生产之前都会进行市场调查;批判的方法主要利用演绎法保证生成过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比如生产者都会根据市场调查的消费者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产品定位。但是,实证研究在实际操作当中不可能保证完全归纳,而且在将大多数上升为一般性的同时,容易忽略少数的偶然性作用;批判研究设置先验起点的形而上学方法,在保证过程真理的同时,难以对先验假设进行有效性论证。同时,作为由来已久的经验论与唯理论哲学传统分歧的当代继承,实证与批判两种研究方法彼此对立,很难统一起来。自觉的生产方法不仅要统合业已割裂的生产过程,还要力求避免经验论与唯理论的缺陷与互斥,现象学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实现对经验方法和批判方法的超越。

现象学作为20世纪西方最重要的哲学思潮之一,向来以其独到的方法论著称。该学派创始人胡塞尔指出:“现象学:它标志着一门科学,一种诸科学学科之间的联系;但现象学同时并且首先标志着一种方法和态度:典型哲学的思维态度和典型哲学的方法。”①胡塞尔的毕生心愿就是将哲学建设成为一门“严格的科学”(胡塞尔称之为“现象学”),并为各种具体科学奠定绝对可靠的认识论基础。在胡塞尔看来,哲学家首先需要追问的是认识如何成为可能的,而这一追问的关键即在于确认思维具有无可怀疑的绝对的被给予性,或曰不证自明性。在此之前,康德提出的“先天综合判断”以及笛卡儿提出的“我思故我在”都意在说明:人类认识需要有第一起点——康德称之为先验理性,并通过这种先验的能力认识世界并形成经验,最终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种西方理性主义传统下认识世界的方法为西方带来了科学技术与自由民主,但是其中存有的明显的缺陷也使得西方遭遇了重重危机。胡塞尔一针见血地指出:以经验论或实证主义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是对自然之发现的结果现象,自然在这里指的是一个按照精确的自然规律而在空间、时间存在的统一之意义上的自然”②,不仅将物理世界自然化,而且还将一切理想和规范都自然化了,忽视了作为个体存在的主体性;历史主义与世界观哲学同样不可取,前者“将自己定位于经验的精神生活的事实领域”③,后者企图系统地考察关于世界的智慧并赋予它理论的形式,两者都过于依赖以“事实”为基础的东西。为了解决近代欧洲的科学危机,胡塞尔创建了现象学这种独特的方法论,主要体现为现象学的还原法、描述法和意向性三个概念。

文化资源主要表现为符号化的文本形式,在物理媒介的载体上附加了诸多人类文化的“交互主体性”意义。文化资源开发虽然需要从文本形态准确还原到原始形态,找到文化资源存在的历史本质,但是这种还原的关键不在于对文化资源进行“本质的还原”④,而重点在于对文化资源进行狭义的“现象学的还原”⑤。换言之,“本质的还原”追求的是文化资源的必然规定性与逻辑连贯性,“现象学的还原”追求的是主体认识的内在性与纯粹性。前者认识的结果是一般性的,而后者认识的结果是创造性的。由于文化资源的文本形态向原始形态还原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得重新认识的文本形态转化为富含创造性的媒介形态。只有创造性的认识才能为文化产品赋予具有创意的文化附加值,并且只有富含创意的文化附加值的媒介产品才会激发消费者的兴趣。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现象学的还原”的作用,并将其作为文化资源开发的一种重要方法。

在进行了现象学的还原之后,文化资源实现了文本形态向原始形态的追根溯源,在进行创造性的认识之后需要实现一种创造性的解释,并最终以能够被人类理解和市场接受的媒介形态展现给消费者。因此,我们需要借助“意向性”的概念进行“现象学的描述”,使得重新认识的创造性的文本形态转化为创造性的媒介形态。所谓“意向性”,是指意识活动必然具有的意指功能⑥。在胡塞尔看来,一切意识活动均可被视为意向性活动,其所指向的就是意向对象,它产生于意向活动对感觉材料的“激活”和“统握”。文化资源最终呈现的媒介形态就是消费者的意向对象,后者必将根据自身的主体性特征去直观把握前者,这种意向性必将产生离散性的、选择性的、创造性的解释。在此基础上进行现象学的描述,只能是一种有选择的描述,或是一种在确定的广阔视域中的创造性描述。因为要想穷尽意向对象的全部特征,尤其是关联性特征,几乎是不可能的,同时也是没有必要的。

二、如何在文化资源开发中引入现象学方法

文化产品是文化资源的媒介形态,最终需要被消费者理解并接受,也就是使得生产者的意义与消费者的意义形成一定的“交互主体性”。是否能够更好地建构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交互主体性”,是文化产品是否具有市场价值的关键,也是文化资源开发的第一要义。所谓交互主体性,体现为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认知关系;再关照意向性的概念,生产者对作为意向对象的文化产品的认知,以及消费者对作为意向对象的文化产品的认知,都属于意向性的过程;其中前者贯穿于“过程Ⅰ”,后者贯穿于“过程Ⅱ”。换句话说,调和生产者的意向性与消费者的意向性是建构交互主体性的主要工作。

1.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意向性

我们首先考察生产者意向。生产者一般将文化产品置于市场化的直观视域下,受到经济价值因素的影响。生产者的工作不同于历史研究者,也不同于传播研究者,但更倾向于后者。生产者不太关心文化资源的原始形态,总是从已有普遍接受的、一般性的文本形态出发,直接到达媒介形态。因此,很多历史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虽然有相关的历史顾问参与,但仍招致很多基于“过程Ⅰ”不足的各种批评。媒介形态过分迁就于现代的生活世界,极大地扭曲了文本的原始形态。不过,从生产者角度来看,生产者以追求经济价值为最终目的,文化产品只要在消费者那里获得价值实现就是成功。当下很多经典题材的不断翻拍——以四大名著为典型代表,虽然有很多来自“过程Ⅰ”的批评,但是偏向于现代生活世界的市场化生产依旧带来了更多的票房与更高的收视率。

我们再来考察消费者意向。生产者一般将文化产品置于“生活世界”的直观视域下,受到兴趣价值因素的制约。胡塞尔将“生活世界”解释为自然态度中的世界,是每个个体或每个团体生活于其中的现实而又具体的环境。因此,生活世界是一个日常的、触手可及的、非抽象的直观世界,随着个体自我主观视域的运动而发生变化。当然,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是理想型的。消费者对文化产品的意向性不是纯粹直观的,而是基于兴趣的。这种兴趣只有通过人与人、自我与自我的意义交换才能进行价值实现。生活世界里兴趣价值的意义交换受到教育程度、地域文化、民族习惯、群体性格等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尤以意识形态为最重要和最主要。比如像电影《赤壁》这种几乎完全颠覆文本原始形态的文化产品,虽然少数历史素养较高的观众难以接受,但是当下这种“娱乐至死”俨然成为媒介形态的意识形态。正是由于此,以普遍性与一般性为代表的生产者意向才能有效地统一消费者意向,使得文化产品可以在两者之间进行价值实现。

文化产业竞争就是文化创意竞争,创意的生产总是体现较多的特殊性与差异性,这既是文化产业发达国家已有的成功经验,更是在逻辑上不证自明的。反观国内当下的文化产品市场,几乎是集体趋向于市场化生产,主要表现为题材单一化,内容同质化。市场与创意是辩证的统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文化产业尚处于国家保护阶段,过于注重市场的同质化竞争在短期内还能维持,但是创意的缺失已经危机四伏。电影市场是中国文化产品市场中最为开放的领域,但一部《阿凡达》的票房抵得上当年全部国产电影的总收入。消费者的意向性对象是市场化生产的文化产品,难免受到意识形态的主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体生活世界具有历史性,仅靠市场化生产的方法难以长期获益。或者说,“过程Ⅱ”的不合理性就是由于“过程Ⅰ”的缺失,这种缺失就是文化资源开发的缺失,可以通过现象学的基本方法加以解决。我们可以用现象学还原的方法弥补“过程Ⅰ”,用现象学描述的方法弥补“过程Ⅱ”。

2.现象学还原与现象学描述

生活世界的历史性决定了消费者对文化产品的理解具有历史性,主要是指理解主体(消费者)所处的不同于理解对象(文化产品)的特定历史环境、历史条件和历史地位决定着理解者对文本的理解。伽达默尔解释学中有关“有效历史”的概念告诉我们:只有被主观个体理解了的历史才是对其有效的历史,不存在“集体的历史”,因为理解是个人行为;只存在当下的历史,因为过去的历史总要放在当下来理解。在进行现象学还原与现象学描述时,要注重消费者对文化产品认识的“意向性”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在文化资源已经脱离了原始形态的必然规定性与逻辑连贯性,以媒介形态展现在消费者面前的、添加了创造性意义的文化产品是加工过的文化资源。这种加工经过了“过程Ⅰ”与“过程Ⅱ”两个阶段,我们要求加工后的文化产品实现文化资源的历史本质与文化产品的媒介现象的有效统一。

“过程Ⅰ”是将文化资源进行现象学还原的过程。胡塞尔曾这样描述现象学的基本态度:我们的“出发点先于所有的立场,即:以直观的,并且先于所有理论思维的自身被给予之物为出发点,以所有人都可以直接看到的并且可以直接把握到的东西为出发点”⑦。例如“中原文化”是河南具有绝对代表性的文化资源的文本形态,如果问及什么是中原文化,很多人都会马上想到“武术”、“黄帝”、“少林寺”、“龙门石窟”,等等,这些直观到的现象都是构成“中原文化”的各种类型的存在,这是一种常见的将文化资源从文本形态向原始形态的还原。但这种非现象学的还原是有局限性的、不彻底的,或者说是含有科学主义和历史主义残余的。能够代表中原文化的文本形态远不止上述的这些存在,我们只是选出了具有“代表性”的中原文化,而赋予我们思维定势的这种“代表性”是长期经验的结果。这种长期经验源自历史发展进程中文化中心主义的干扰、市场经济的自然选择等,结果是大大缩减了将文化资源从文本形态向原始形态还原的可能性区间。“武术”、“少林寺”等显性的存在与“烩面”、“河南话”等隐形的存在之间没有先验的因果性与优先级,为前者贴上权威与中心标签的是具有科学主义危机的经验主义。因此,纯粹的现象学的还原应该尽量抛开经验主义的束缚,这必将大大增加文化资源的开发视域,并拓展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

“过程Ⅱ”是将文化资源进行现象学描述的过程。文本形态如果仅仅停留在概念或者实体层面,是难以被一般消费者接受的,必须将其转化为某种媒介形态才能变成文化产品。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采用什么样的媒介形态,亦即文化资源的媒介形态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形式和什么样的内容。我们还以“中原文化”为例,在进行了现象学的还原之后,我们扩大了开发视域,下一步应该选择哪些存在来描述中原文化以及怎样描述呢?胡塞尔指出,一定要在“意向性”的基础上进行现象学的描述,“达到对内在心理学的、然后是现象学的被给予性的真正意义的把握,并最后达到所有那些本质关联”⑧。文化产品的“交互主体性”由生产者与消费者共同决定,偏重于前者将导致“叫好不叫座”,偏重于后者将导致“叫座不叫好”。生产者往往站在专业化角度从文本形态转化媒介形态,而消费者往往站在市场化角度从媒介形态解释文本形态,平衡两者的最好方法是寓“生产者意义”于“消费者意义”之中。“中原文化”在历史上的权威意义与中心价值应该与一般大众的“生活世界”⑨相互结合,意向对象(文化资源)要依存于意向主体(消费者)而存在。《禅宗少林》与《少林寺传奇》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但是前者的描述形式与后者的描述内容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种向大众市场投降的方法只是暂时的,纯粹的现象学的描述应该通过“意向性”去培养消费者的认知能力和审美情趣,努力培育并提升大众市场。

三、文化资源开发中现象学未来可能的研究领域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对现象学方法的运用尚处于尝试阶段,还有巨大的拓展空间,未来可能的研究领域主要有:1.直观与意向性的概念应该如何在文化产业的语境中理解,又应该如何在文化资源开发中应用?2.还原与描述的方法在文化资源开发中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操作性?3.当前消费者的生活世界如何定义,文化产业如何应对消费者的生活世界?在今后的研究当中,我们将尝试一一回答这些问题。

具体来说,研究领域1和研究领域2同属于经典概念的现实性与可行性改造:直观、意向性、还原、描述,是胡塞尔现象学的关键概念,但是此概念是基于哲学范畴的一般性定义,具有较多形而上的意义;而文化资源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具有较多形而下的要素。因此,文化资源开发中运用现象学的方法,需要充分结合文化产业的特殊属性。就像法兰克福学派一样,从经典理论入手,深入考察了当时西方发达国家的媒介现状,进行了富有现实性的合理、有效的文化工业批判;后来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并成熟,正是从批判中汲取了文化产品生产的可行性方法。研究领域3同样重要,涉及了统一市场与创意的关键要素——消费者对文化产品意向性所处的生活世界。可以预设,正是生活世界的历史性才使得消费者的意向性具有了流变性,使得文化产品的创意性具有了必要性。如何准确描述并定义当前国内消费者的生活世界,成为研究领域1的必须,以及研究领域2的前提。

四、对《大长今》和《盗梦空间》的现象学分析

我们可以2004年在国内热播的韩国电视剧《大长今》和2010年在国内一上映即火爆的美国大片《盗梦空间》为例,来简单分析一下现象学方法在文化资源开发中的基本研究思路。

韩国与美国的文化产业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文化资源贫乏但是又善于文化资源开发;不同点在于韩国立足于本国文化资源,美国的文化资源开发则放眼全球。《大长今》以一段韩国的真实历史为基础,围绕传奇人物徐长今的经历,结合当前女性地位逐渐提高、大量观众对宫廷故事十分感兴趣的现状,在故事中着重表现了韩国传统的医术、泡菜、礼仪等,使得“韩医”、“韩餐”、“韩服”迅速风靡。《盗梦空间》几乎没有文化资源基础,仅从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的基本原理出发,进行了大胆的想象和创造,其中灵活组织了大量的好莱坞元素,使得观众看起来既熟悉又惊叹。

这两个例子都折射出现象学方法的应用,前者将历史人物徐长今进行了创造性的现象学的还原,从复杂的原始形态中着重体现其聪明、果敢、自强不息的文本形态,这些正契合了当前生活世界消费者认知的“意向性”;后者对弗洛伊德艰涩的精神分析理论做出完全开放式的演绎,在消费者厌倦了仅仅立足于一般事实的经验逻辑的大场面、大明星、大制作的好莱坞快餐电影的时候,有关梦的荒诞又新奇的现象学的描述必将引起观众的叹服。两者都“试图揭示性地和理解性地去接近无意识的生活体验,从自己的信念中,从许多人甚至所有人的共同信念中剖析出尚未把握的东西”⑩。

篇8

这意味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重点领域率先突破”的共识,有望在 “交通先行”的顶层设计上落实。

“协同”方法论

回顾20多年来京津冀地区的发展历史,区域协作的思路被多次提出,且京津冀三地也屡有具体合作协议签署,但在区域协同发展的大方向上,推进力度却明显不够,“协同”规划始终难以落实。

在诸多长期关注京津冀发展的专家看来,该区域长期缺乏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市场自发协调的模式又难以壮大,导致京津冀三地往往竞争大于合作。

如何走出“竞而不合”的历史怪圈、开创区域合作的新局面?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迫切需要创新“改革方法论”。

9月4日在北京召开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承担了这一历史重任。会议明确提出,要把交通、生态和产业作为三个“重点领域”,力求在探索区域协同道路上“率先突破”。这次会议还审议了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协同发展三个率先突破的工作方案。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从接近领导小组的知情人士处获悉,目前关于“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目标和措施(2014-2017)”的相关文件已经草拟完毕。这将对下一步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的“率先突破”形成指导意见。

记者在调研中还了解到,京津冀三地已就相关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制定实施计划,一些有代表性的“先行先试”项目已陆续上马。例如今年7月底,京冀两地签署了七大合作协议,包括共同打造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共建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合作区和共建推进中关村与河北科技园区等。

业内观察人士分析,三个重点领域的“率先突破”仅仅是开始。决策层将从区域总体规划定位、重点领域率先突破方案和促进区域协同的体制机制创新三个层面来推进京津冀的协同发展。

这一推进区域协同的方法论,显然比之以往更为系统,也更加务实。分析人士认为,在交通基础设施“经脉”被打通之后,深层次的财税、金融等体制机制协同改革也将会触及。

现实障碍

尽管各界尚在期盼京津冀区域协同总体规划方案出台,但三地在交通、生态和产业领域先行先试的“点”式探索已相继铺开,正由点及面对京津冀一体化大棋局构成“合围”态势。

在10月25日召开的交通运输部部务会议上,杨传堂强调,“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骨骼系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优先领域”,要“确保交通一体化率先突破走在前面”。

早在今年2月,在京津冀三地调研时就曾专门提出,要把交通一体化作为先行领域,加快构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

随后,交通运输部还确立了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总体发展目标,即规划同图、建设同步、运输一体、管理协同。

决策层为什么会选择交通、生态和产业三个领域作为推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突破口?在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看来,这是“最具现实意义的选择”。

“交通是制约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大瓶颈,突出体现在北京与河北之间的众多断头路;生态问题则更为急迫,京津冀地区雾霾大面积爆发的主要原因,就是北京的城市功能过于集中以及河北的重化工业高排放、不合理;产业更是重中之重,北京的产业需要向河北转移,天津的产业链也需要向河北延长。”肖金成认为,这三个突破口,均抓住了长期以来阻碍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

但这三个率先突破的领域也并非一路坦途。以交通为例,《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由于一些认识上的分歧和工作机制的缺失,京津冀三地要形成交通一体化格局还需要克服诸多阻碍。

比如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交通定位,地方观点并未统一。有观点建议“先疏解、后修路”,因为在京津冀公共服务差距尚未填平、首都功能疏解和三地产业转移尚无明确指向的情况下,过早实现交通一体化,只会刺激更多津冀人口单向涌入北京。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交通先行:交通一体化是缩小三地公共服务差距的手段和内容,是实现首都非核心功能平稳有序转移以及引导京津冀经济产业梯次分布的前提。

篇9

也许有人会问,究竟是什么信念在支撑着太子龙集团去赢创一次又一次的行业洗牌?又是什么在引领和指导着我们从最初的一个门外汉,到今天不断地向中国服装行业提出前瞻科学的品牌观与先进专业的方法论呢?那就是构成企业文化的两要素――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的方法论,也就是太子龙集团科学的责任文化体系。

如何实现太子龙集团“百年企业,百年品牌”的战略愿景,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用“可持续化发展”的企业理念来引领我们不断地发展。太子龙集团独特的责任文化链:百年品牌愿景目标――可持续的企业文化――普世的品牌文化――责任文化――科学的理论体系――价值观,方法论,实践载体。

因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要想做百年企业必须先做百年品牌,因为离开百年品牌的百年企业,就如同无本之木和无源之水以及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一样。而要想做百年品牌,就必须要先做好百年的品牌思想;要想做好百年的品牌思想,就必须做可持续化的品牌理念;要做可持续化的品牌理念,就必须做普世的品牌理念;要做普世的品牌理念,就必须实施责任文化;要做责任文化就必须是三位一体的行为科学体系,那就是价值观+方法论+实践载体的一体化。

修炼责任文化体系

太子龙集团首创的《科学品牌发展观》《国家品牌生产力》《中国品牌运营商》三位一体的民族品牌文化新体系和《卓绝领航的三位一体国际品牌文化框架新体系》,这个体系它系统客观地解决了民族品牌的国际化和中国企业转型升级这两大核心任务存在的方方面面的问题。一位看过太子龙集团文化的资深专家曾经说过,这是他看到的当今中国首个品牌文化的航空母舰。

因为,按中国前沿专家的话来说,无论是从价值观到方法论,再到实践载体的“中国品牌三部曲”,还是从集团理念到企业内部管控,再到品牌对外传播之《卓绝领航的三位一体国际品牌文化框架新体系》,都是当今中国乃至国际首创的,前沿的科学理念和思想体系。因为,它从三维战略到六大目标体系已经全方位覆盖了现代企业集团科学发展的方方面面,是全球第一个从宏观的民族愿景到中观的国家战略目标,再到微观的企业操作的一体化。太子龙的两大三位一体理论体系:

首先,《科学品牌发展观》《国家品牌生产力》《中国品牌运营商》是太子龙集团独家创研的中华民族品牌三部曲战略理论组合。今天大家看到的《国家品牌生产力》它是打造科学品牌的方法论,由人民出版社于本月初才刚刚出版的。它的使命目的是上承《科学品牌发展观》(也就是打造科学品牌的价值观),启下《中国品牌运营商》(也就是打造科学品牌的实践载体)。太子龙集团之所以要从价值观到方法论,再到实践载体来一体化地研究民族品牌的科学发展,主要是基于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企业和民族品牌转型升级已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理论障碍和运行桎梏这个事实。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事关民族品牌科学发展的理论体系得不到系统化和科学化地解决和突破,那么民族品牌要想顺利实现国际化就真的是一个白日梦。

因为,我们发现仅仅从《科学品牌发展观》这个价值观层面来谈论民族品牌的科学发展是远远落不了地的,必须得有与价值观理论相协调的方法论和实践载体的一体化来协同支持,方能实现这个夙愿和目标。只有把前沿科学的品牌观和实施操作的技术方法紧密地联系起来,并通过有效的承载体――企业实体一起才能最终转化为实务的生产力,所以《国家品牌生产力》课题也是民族品牌三部曲中最关键的理论环节,目的在于科学地探索和系统揭示出民族品牌国际化最科学的发展路径,并以此来推动国家的可持续化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其次,太子龙集团的《卓绝领航的三位一体国际品牌文化框架新体系》它既是对太子龙集团“文化立企,品牌立国”经营战略的使命承载,又是对中国民企的集团公司出理念,分子公司抓管理和品牌对外搞传播核心经营要点的系统规划与三大管理问题的科学规制。其中,集团理念框架中提出了太子龙品牌文化的三维框架和六大理论体系,这个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指导思想和总体引领;分子公司的内部管理框架包括指导思想――管理制度――流程规范一体化的执行体系,它既是指导企业六大管理职能的思想纲领,又是具体的行为规范和战略实践的内部驱动力;品牌对外传播框架从消费者定位到品牌理念与整合传播,全方位地展现了太子龙旗下诸多品牌的传播思路和策略,也是集团战略实践的外部路径。

责任文化的背后

究竟如何从企业的内部和外部去实现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战略,这才是一个摆在太子龙集团面前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实实在在的问题。简单地总结起来也就四句话,共16个字:系统创新,文化领先,战略导航,战术稳健。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0 ?摇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2-0064-03

一、引言

低碳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对企业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新的经济环境下,工业工程的发展与其人才培养也面临着新的转变。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工业生产由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附加值的传统方式,向高技术含量、低能源消耗、低废物产出、低废气排放、高产品附加值的新型低碳工业转变。面对工业低碳发展的国家发展战略要求,高校应肩负起人才培养的重任,创新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贴合低碳经济发展需求,培养面向低碳经济的工业工程人才。

二、面向低碳经济的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面向低碳经济的工业工程专业是通过工业工程专业系统化、专业化和科学化的工程技术以及管理技术的创新、制度创新和重组改善等方法减少能源消耗,实现产业生产成本的降低和生产率的最大化,寻求经济与环境最大综合效益。工业工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必须以低碳经济为理念,建立培养适应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工业工程人才。

(一)培养目标

以“广阔的基础知识、多维的问题处理方法、现代的低能高效理念、有针对性的实践”为人才培养理念,以“基础技能+专业技能+特色技能”为人才培养目标,从跨学科、多元化角度推动工业工程专业教育发展。“基础技能”要求学生有扎实深厚的理工科基础与宽广的经营管理知识,具有良好的外语和计算机能力;“专业技能”要求学生掌握传统工业工程专业所要求的基础IE技能,能够对复杂生产系统和服务系统进行规划、分析、评价、改善和控制;“特色技能”要求学生掌握工业代谢分析、投入产出分析、生命周期评价、生态工业系统集成分析、生态效率评价等方法和改善优化工具,使之应用于低碳经济领域,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二)培养模式

1.大类招生,分级培养。大类招生,可以强化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做事的专业能力,突破单一学科设置模式的弊端,实行按大类专业招生,小专业施教,设置柔性专业方向。在培养上采取分级培养的模式。第一级为本科技能培养,培养学制为4年,采取“2+1+1”的培养模式。其中,前两年用于学习公共基础课和管理大类基础课,第一个“1”用于传统工业工程和现代工业工程课程的学习,第二个“1”以实践类课程为主,与企业对接,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第二级为研究生培养,依托高校丰富教育资源,设立本硕连读班,培养学制为6年,采取“2+2+2”的培养模式。第一个“2”用于学习公共基础课和管理类基础课,第二个“2”用于传统工业工程课程和现代工业工程课程的学习,第三个“2”深入学习面向低碳的工业工程领域的系统研究方法,并在所学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2.建立与学制模式相对应的“1+X”课程体系。面向低碳经济的工业工程的课程模式,应将基础和通用的知识构成通用课程平台,组成不同的专门化的教学模块。“1”传统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必备的课程,“X”指低碳经济需要的工业工程特色课程。形成一种“1+X”的课程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能够兼顾共性与个性,兼顾方法与实践,使人才具有扎实的管理类基础知识和实用的低碳领域方法。

3.教学过程中实施全程管理。针对学生在学习期间不同阶段可能遇到的问题,随时调整教学方法,并为学生建立学习档案,便于管理和激励。将教学管理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入学水平测试、学习计划制定、学习计划实施、成绩的考核与评定、教学评价与改进。通过量化的指标,便于指导教师观察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三、以低碳经济为导向的工业工程教学体系建设

工业工程是一门具有交叉性质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必须打破课程设置上的界限,突出实用性和方法论,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实践环节的教学不局限于课内和实验室,而是真正的“走出去”,延伸到直接接触低碳经济的前沿研究和应用工业工程技术的企业中。

响应“基础技能+专业技能+特色技能”的人才培养目标,将课程体系分解为“公共基础、专业传统方法论、跨专业云选课、实践”四个模块,其中实践模块贯穿整个体系,其他三个模块依据教学规律循序渐进,形成严密的体系结构。

(一)公共基础课程模块

基础课是整体教学的基底,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扎实的基础课程是教学效果和教学成果的保证。增加综合性课程,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强化对作为工具类技能的信息科学技术和语言的学习;提高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课程起点;选用优秀教材,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确保教学质量。

(二)专业传统方法论模块

对应课程模式中的“1”,专业传统方法论模块主要学习工业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具备应用工业工程理论与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课程着眼于生产过程,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质量和降低成本为目标,注重研究人的因素,充分发挥投入资源的作用。

(三)跨专业“云选课”模块

课程模式中的“X”代表课程复合的多元性和特色化,利用校内与校际资源建立“云选课”机制。“云选课”是基于相关课程的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势资源的互补,实行互认学分制度,以便适应综合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这意味着各学院甚至是学校间的学科交流和渗透,可以是软实力的授课指导,也可以是硬件的共享与学习。

(四)实践模块

1.以面向低碳经济的仿真实验室为载体的教学实践。面向低碳的工业工程实验室主要功能是围绕并服务于专业建设,强化学生应用所学工具和方法的能力,提高学生从事该领域工作所需的系统规划、设计、优化、运作的创新能力和素养。旨在培养适应低碳经济发展,具备工程学和管理科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低碳经济发展的专业知识与相关技能,能够把握环保低碳及工业工程相关行业发展方向,运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从事面向低碳的工业工程的跨学科复合人才。

2.低碳产业“零距离”对接的教学实践。工业工程的教学环节不应局限于课内,应该延展到学生的课外活动中。可以在生态产业园建立校企合作的“人才孵化器”,将“产学研”与“人才孵化器”有机结合,实现教学与企业及产业“零距离”对接。

组织方式可以是建立“统一组织、混合编队、分散实习、顶岗实践、双向管理”的运行机制,将学生分散开来,按岗位编制成实习小分队,使学生在实际生产岗位上全程跟踪生产过程;也可以是假期社会实践方式,即学生利用假期在企业进行较长时间的实习实践。

四、结束语

面向低碳经济的工业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应依据低碳经济环境下对工业工程专业学生的新技能、新知识的需求来确定专业建设定位,构建正确的、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注重保证扎实的工业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同时又要特别注重培养人才的工业工程与低碳经济相结合的理念。高校在专业教育中应抓住发展脉络,立足自身教学与科研优势,合理确定教学内容,协调各个实践环节,面向低碳经济建设工业工程学科,培养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工业工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金英,等.“四位一体”的低碳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物流技术,2010,29(15):152-154.

[2]郭位.Bryan Deuermeyer.工业工程课程的最新沿革[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5,(2):1-5.

[3]陆钢,等.工业工程本科毕业设计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工业工程,2010,13(2):125-128.

[4]李春发,等.生态工业工程:面向循环经济的工业工程研究[J].工业工程,2008,11(3):1-5.

[5]李卫红.工业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及模式的创新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0,23(4):83-86.

[6]孔繁森.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9,(5):40-42.

[7]杨晓英,等.工业工程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07,1(1):90-92.

[8]魏冬捷.试析PBL教学法对培养低碳经济人才的应用价值[J].教育与现代化,2010,(4):38-41.

[9]陈亚绒,等.面向区域产业集群的应用型IE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模式[J].工业工程,2009,12(2):12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