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1 09:18:5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自然环境特征,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1、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有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温带季风气候等。
2、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的地区,东临渤海和黄海.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肃东南部,内蒙古、江苏、安徽北部。
3、北方地区耕地面积较大,且多为旱田.森林面积较大,全国大部分的针叶林都在此地,.气候多样,有干旱区、半干旱区、湿润区、半湿润区。
4、东北地区主要种植玉米、水稻、大豆、高粱、春小麦等农作物,华北地区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东北地区主食为大米,出产优质的东北大米。华北地区主食为面食。
(来源:文章屋网 )
1 前言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进入加速期,而水利工程对国计民生的积极作用是非常重要,比如水利工程在发电、防洪抗旱及水力资源综合使用等等方面都发挥着很大的效益。然而水利工程的建设有又势必会改变自然环境原来的面貌,这种对自然环境的快速改造肯定会对周围的自然环境产生影响,其中既包括有利的影响,也包括不利的影响。然而自然环境的未知因素又会对水利工程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自然环境和水利工程建设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本文着重分析了环境地质对水利工程的影响,以期为水利工程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作出一定的贡献。
2 从地质环境的角度分析水利工程的特征
水利工程是指调配和使用自然环境中的地下水资源和地表水资源,从而达到消除水患利国利民的目的而建造的工程。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而水又经常带来灾害,因此,水利工程的修建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而地质环境主要是指地表面下的坚硬壳层,即岩石圈,地质环境的变化对水利工程的影响巨大,因此,水利工程要适应地质环境的改变,从而表现出其特有的工程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水利工工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水利工程不仅仅是通过它的建设任务对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在对湖泊、江河以及附近区域的自然资源面貌、自然景观、生态环境,甚至是对所在区域的气候,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好的方面有坏的方面,因此,相关部门在规划设计水利工程时,必须对这种影响进行充分的估计,努力发挥水利工程的积极作用,尽量避免其消极的影响。
二是水利工程的施工条件复杂。水利工程中各种水利设施及其水利建筑都是在不能准确预计和把握的水文、气象、地质等自然环境条件下进行运行和施工的,这些不确定的自然环境使得水利工程的施工条件很复杂,给水利工程的施工增加了很大的难度,这些自然环境条件又多承受水的浮力、推力、冲刷力、渗透力等的作用,工作条件较其他建筑物就更加复杂了。而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又在不断的改造附近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质等方面,这又使得水利工程施工面对的自然条件处于动态化过程中,使得施工条件无比的复杂。
三是水利工程的效益具有随机性。根据每年水文状况不同,水利工程所产生的效益会有所不同,农田水利工程还和当地气象条件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影响面广。水利工程规划是流域规划或地区水利规划的组成部分,而一项水利工程的兴建,对其周围地区的环境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 既有兴利除害有利的一面,又有移民、浸没、淹没、迁建等不利的一面。为此,相关部门制定水利工程规划,就必须从流域或该区域的全局出发,以期尽量减低不利影响,收到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最佳效果。
3 环境地质对水利工程的影响
环境地质对水利工程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泥石流、滑坡等动力工程地质现象和砂土液化、地面沉陷、水库边岸再造、黄上湿陷等各种地表变形或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还包括地表岩土体的性质变化。
3.1 水体环境在坡体移动中起着无法估计的作用。水体环境对坡体滑动的作用如此之大,主要是由于水的作用使得岩石体的抗剪强度下降,而增加了裂缝的水压力和上浮力,这些因素导致坡体的稳定性有所下降。如果没有水的作用,一般不会出现坡体滑动的地质破坏现象。当然环境地质构造与坡体滑动的形成有很大的关系。
3.2 水利工程的不断建设会使得附近流域水位上升,上升的水体淹没原来的土层,从而使得原来的土壤饱和,并且逐渐软化。水利工程的建设使得水位不断升高,被淹没的土壤含水量也会随着升高,这样土壤的内部凝聚力和内部摩擦面也会随之减小,那么土体的抗剪强度下降,造成水利工程附近土地不同程度的沉降,那么按照原来土体情况规划设计的水利工程施工方案就会受到附近土层降低的影响。
3.3 水利工程的建设,使得附近区域的环境地质沼泽化。正如上面所描述的情况,水利工程完工后,会使得附近水域的水位升高,那么水利设施附近的土壤会长期浸泡在水中,这会使土质变化,形成沼泽化或盐渍化土壤,这又会使水气界面的交换速率降低,因此富氧能力减弱,藻类大肆生长,使得水库水质变差。
4 总结
水利工程是利国利民的工程,但它也对自然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反过来,自然环境也会影响水利工程建设。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分析了环境地质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因此我们对水利工程建设和环境地质的影响分析也要多方面、综合分析,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自然诱导――生物自组织 遗传 变异
中图分类号:Q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10.073.02
物种是不断进化的,对此我们都不会再有任何怀疑,已成定论。然而,物种具体是如何进化的呢?对此,还一直处于争论之中,最有影响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影响了人们一百多年,并被当作正式理论写进了教科书。但是,随着人们对生命现象了解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进化现象无法用自然选择进行解释。
下面,我们将自然环境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重新定位,由对生物间接性的自然选择作用改为直接性的自然诱导作用,并将生物自身在进化中的作用命名为生物自组织,建立起以自然诱导一生物自组织为核心的进化机制。自然诱导即自然环境的诱发、向导,显示了自然环境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直接作用。生物自组织是指生物本身的一种自我组织、自我构建,与自然环境的诱导作用紧密相连,并不是我们常说的不受环境影响的孤立的自组织。
从信息的角度分析,可以将自然诱导看作是自然环境变化信息的一种传递,生物自组织就是生物对自然环境变化信息的一种处理。自然诱导一生物自组织就是自然环境的变化信息传递给生物,生物对传递给它的变化信息进行处理。当自然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变化的环境信息会传递给生物,生物对这种变化信息会进行处理,从而形成生物的进化。
水毛茛有两种不同的叶片,在水面上呈片状,而在水下则丝裂成带状,不同的环境诱导产生了不同形态的叶子。水毛茛水上叶和水下叶的不同,为我们认识水生植物向陆生植物的进化提供了参考,水下叶相当于水生植物的叶子,水上叶相当于陆生植物的叶子。在植物的进化中,由于地壳的运动,一些海洋地区变成了沼泽、陆地,生存于这些地区的水生植物会在陆生环境的诱导下自组织产生适应于陆地环境的性状特征,并不断发展进化,形成陆生植物。水生植物向陆生植物的进化,并不是一开始就完全脱离水环境的,而是生活在半水生半陆地的沼泽中,逐渐脱离水环境甚至适应干旱环境。
许多旱生植物的叶子很小甚至缩小成针刺状,而根系发达。仙人掌的叶子在干旱的沙漠中变为刺状,依靠肉质茎进行光合作用。生活在沙漠中的豆科植物骆驼刺,地上部分只有几厘米,而地下部分可以深达十几米,根系覆盖的面积达六七百平方米,发达的根系是旱生植物增加水分吸收的重要途径。这些性状不可能通过基因突变产生,它们是在干旱环境的诱导下植物自身的生长发育发生变化而产生的。它们对环境的适应无需自然选择,变异本身就是一种适应性变异。
会飞的昆虫由于某种原因定居到海岛上之后,新的环境会改变它们的生长发育。大风、恶劣的气候、潮湿的环境、新的食物、光照的变化都可能会导致昆虫翅膀的生长发育发生障碍,形成残翅或无翅的昆虫,这种影响持续存在最终使昆虫的翅膀趋于退化消失。非洲马德拉岛上的甲虫翅膀发育不全或退化消失,应该就是这样形成的。靠基因突变完成甲虫翅膀的退化消失,恐怕所有的甲虫早就掉到海里灭绝了,还没有突变形成一个翅膀残缺的甲虫呢。
当人类穿上衣服、使用火之后,人类抵御寒冷的能力就在一代一代的退化,抗寒性逐渐降低,表现为与此功能相关的一些性状特征发生变异,如体毛、皮肤腠理、皮肤脂肪厚度、皮肤毛孔等。而且,这些组织器官的变化还会进一步诱导其它组织器官生长发育的变化,如肺脏、血管、体液调节系统、神经调节系统等。在人类的进化中,一系列的进化特征很明显都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如人的大脑、寿命、身高、牙齿和体毛等,这些特征的进化是在自然环境的诱导刺激下再经过人类自身生长发育的重新调整而完成的。人类的进化以铁的事实否定了基因突变一自然选择理论,自然诱导一生物自组织才是人类进化所遵循的机制。
动物眼睛的前体是一些原始的感光细胞,用来感知光线,这种感光细胞的分化是在光的作用下形成的。随着环境的复杂化,感光细胞在光的不断诱导下逐渐自组织出了功能更加完善的复杂结构,其中包括感光点周围色素的沉积,视网膜的感光神经组织及其他一些附属结构的形成。光在地球上所有动物眼睛的形成中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诱导眼睛进化的一个重要环境因子。因为眼睛结构的复杂性,达尔文无法解释眼睛这种完美地器官是怎么逐渐进化的,其实任何一种生物的结构都是完美复杂的。就连结构看上去十分简单的细菌鞭毛,如果分析其成分时,也会惊叹它的复杂性,是基因突变所无法完成的。
在自然界中,动物的眼睛千奇百怪,它们眼中的世界也是不同的,这些都与它们所处的环境特征有关,特别是光的特征。一些鸟类习惯在夜晚活动,如猫头鹰,它的视网膜中没有锥状细胞,无法辨认色彩,但可以在微弱的光线中捕捉猎物。本来眼睛良好的动物,由于生存环境改变,由光线充足的环境生存到黑暗的环境中,动物的眼睛就会退化而成为摆设。一些穴居动物,具有不发达的眼睛,外为表皮所覆盖。但是,把它的早期胚胎放在有光线的地方培养,它的眼睛各方面发育良好。深海的鱼类,因为看不到光。眼睛退化。深海鱼类之所以眼睛瞎,是因为在深海中光线微弱甚至不存在,使鱼的眼睛不能正常的发育,最终导致它们眼睛的退化,而不是有眼睛的鱼类不适用环境被淘汰了。从猿猴向人进化的过程中,眼睛对光线的分辨、眼睛的视力等也是不断进化的,这些都与其所处环境中的光特征、生活习性有关。生活在原始森林里的猿猴对光线的分辨不强,只看到较近的东西,不像人看得那么远。
有些生物变异可以遗传,有些生物变异不可以遗传,生物的变异性状是否具有遗传性根本该变异性状是否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杂交育种是我们培育品种的一个重要方法,所得的品种具有很多明显的优势性状,表现为器官发达、产量增加、抗性增强等,我们称之为杂种优势。杂种优势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具有不稳定性,很多杂交品种在杂种二代就没有任何优势性状可言。杂种优势之所以不能稳定遗传就在于它的优势性状与自然环境是不协调的,自然环境会诱导它自身的遗传物质系统重新组织,导致优势性状消失。
进行自然环境描写,要注意学会观察景物。平时要注意多观察,养成对事物仔细观察的好习惯,只有仔细观察,才能抓住事物特征,对事物有深人的体会,没有观察,离开观察,景物就不能鲜活真实起来,文章就不能生动形象起来。进行自然环境描写,要掌握一些写景的方法,如点面结合法、动静互衬法、对比表现法、特写法、白描法等。
1.点面结合法
点面结合法是指在对景物进行全面描写的时候,还要注意对景物的某一点进行较细致的描写,即在进行全景描写的同时也要注意特写。全景描写给读者展现的是一种整体的美,特写,或者说对点的描写,给读者展现的是一种细节美。由点到面的描写,或者由面到点的描写,能将景物展现得充分、全面、真实、自然。
比如,《紫藤萝瀑布》一文,在写到紫藤萝花时,就注意到从整体到局部的描写,也就是由面到点的描写。“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这是从“面”的角度来写的。“点”的角度,写到了每一穗花和每一朵花的特征:“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这样的描写,展现在读者面前,会使人身临其境,如见其景。
2.动静互衬法
动静互衬法是指将景物的动态与静态结合在一起进行描写的手法。如《安塞腰鼓》一文,开头写道:“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接下来写到了腰鼓队打起腰鼓后那种磅礴的气势。这里是以静衬动,表现安塞腰鼓的壮阔和豪放气势。
3.白描法
白描法是指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加以简单勾勒的描法。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在写到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时,鲁迅先生对他做了这样简单的相貌勾勒:“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高而瘦”,“须发都花白”,“戴着大眼镜”,这种简单的描绘,将人物的外貌特征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形象逼真,呼之欲出。
二、自然环境描写常用修辞方法
借助恰当的修辞方法,能将景物描画得生动形象,比喻和拟人是在写景状物作文中使用最多的两种修辞方法。
比如,在《春》中,朱自清先生这样写春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在这里,通过比喻、排比的修辞方法,将春花尽放、姹紫嫣红的画面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生动形象,让人过目不忘。
拟人的修辞可以使山水有情,花草有意。在《春》的开头,这样写道:“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在朱自清先生笔下,春天俨然成了一位久别的老友,在日思夜念之后,当他款款向我们走来时,我们感到无比亲切、高兴。之所以有这样的表达效果,正是拟人修辞的妙处使然。
又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野花遍地是……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等句子,通过拟人,或比喻、拟人兼用的修辞方法,使所写之物,如人之行,若人之态,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三、自然环境描写应体现的功用
1. 交代时令。对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描写,能够让读者知道故事发生的时令,从而了解人物活动的环境。
2.渲染气氛,为下文作铺垫。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当“我”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进了家门时,这样写道:“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这里的自然景物描写,既渲染了一种冷清和毫无生机的气氛,也为下文爸爸的离世埋下了伏笔。
3. 烘托人物的心情。如《羚羊木雕》一文,当“我”很不情愿地向好朋友万芳要回羚羊木雕后,一个人慢慢地走在回家的路上时,“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战”。这里的环境描写很好地烘托了“我”当时悲伤、难过的心情。
进行自然环境描写的审美教育,首先要引导学生“入景”。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景,入景始与亲。”。 “入景”是欣赏自然环境描写的第一步,只有走进自然环境描写,才能感受到课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才能受到自然环境描写的熏陶。如我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为了让地处西北的学生准确理解老舍先生笔下那山、那水、那雪的独特魅力,先让学生走进文中所写之景,在熟悉课文所写内容的基础上,感受文中所描绘的如诗如画的美景。由于课文中自然环境描写具有间接性、模糊性的特点,不是每个学生都能透过字里行间读懂它的美,,再加上有的学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差,有的学生在以往的现实生活体验中没有这样的经历 ,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给予恰当的引导启发,运用具体的入景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真切地感受课文中自然环境描写的美。下面我就简要的介绍三种在语文教学中常用的入景法。
(一)诵读法
俗语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些优美的诗歌、散文,语言精炼,富有节奏感、音乐美,写景状物也出神入化,教师应指导学生加强朗读。通过有声有色的朗读,渲染气氛,激感,变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变平面为立体。
(二)直观法
利用图片、科教片、风光片等直观教学材料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情认识,增强学生欣赏自然环境描写的能力。给学生以直观感受,这样画面与语言文字相结合,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描绘法
学生不可能直观地看到教材中涉及的所有的自然环境描写,因此,教学时就得靠我们教师利用简明生动的语言去描绘课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让其景再现学生的眼前。如鲁迅的《故乡》开头的景物描写,阴沉的冷色调根本无法直观表现,再加上学生也缺少这种人生体验,仅靠解读,很难理解到位,这就要靠我们教师利用简明生动的语言去描绘课文所写景物的内涵,让其景再现学生的眼前,理解此景所表达的作者阴沉的心境、悲凉的情绪。准确解读蕴含其中的独特美质。
二、跳出自然环境描写,感悟美
除了把学生带进教材的美景中去,让此情此景变为学生的我情我景,提高学生欣赏自然环境描写的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跳出教材中所描绘的自然环境描写,领会作者描绘自然环境描写的目的和课文的内涵,培养自己描绘自然环境描写的能力。如果说只有引导学生“入景”,才能让学生领略课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那么,也只有引导学生跳出教材――“出景 ”,才能让学生高屋建瓴地理解自然环境描写的本质。
根据自然环境描写的特性,作者不是为写景而写景,总是把自然环境描写与人类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带上人的主观色彩,作者写景的真正目的是写人,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写作目的。那么,我们在教学课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时,如何引导学生跳出自然景物,去发掘作者描绘自然的深层内涵呢?
(一)由景理情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况周颐也说:“情真景真,所作必佳。”人们常说:“借景抒情。”可见景与情二者之间息息相关 ,密不可分。作家在处理“景与情”的关系时,常把“景”作为动情点。许多时候,作家是触景生情,通过对景物细腻、传神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这时候,“景”被作者赋予了鲜明的感彩,呈现出与作者思想感情协调的特征。阅读时,只要抓住景物的特征,找到情与景的对接点,体悟“景”中蕴藏的作者的心境、情绪,就可以把握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二)由景品人
课文中的景物和人物密切相关,因为人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和周围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如北方人的粗犷、豪爽,南方人的细腻、敏捷,都与各自生活的自然环境有关。作为反映生活的作家,写景常常是为了写人,用景物来衬托人物的性格。如周庆元所说“自然自然环境描写常常起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作用。”如《行道树》、《爱莲说》都是通过赞美自然物来赞美人的精神品格。因此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美景时,不能离开课文中的人或作者,要由景想人。
(三)由景悟义
“义”是指文章的、主旨、中心思想。文章的“义”常常体现在作者的描绘的生动的画面之中。如《孤独之旅》中用大量文字来描绘无边的芦苇荡、变化无常的天气、不断成长的鸭群,这一“被抛”的少年所经历的无助、怀念、狐独、寂寞、绝望、成长,通过特定的自然环境描写中一夜之间发生了神奇的转变,变的明亮又坚强,主人公长大了,成长的主旨也就明了了。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5-0129-01
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发展时期,城市化水平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百分之二十左右提高到目前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城市得到全面的发展。但是,在过去的城市化进程中,由于过分重视经济和政治效益而忽略了“城市特色”,导致城市出现假特色、无特色或特色混乱的现象,可以说是“千城一面”。未来三十到五十年依然是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我国城市发展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应该抓住这次历史机遇,结合城市全面转型建设,努力构建城市绿道网络系统,以城市绿道规划塑造城市特色。
1 城市绿道的概念
绿道(greenway)一词在1987年首次被美国户外游憩总统委员会官方认可,将其定义为提供人们接近居住地的开放空间,连接乡村和城市空间并将其串联成一个巨大的循环系统。绿道及其规划根据空间尺度的不同可被划分为“区域-城市-场所”三个层面。其中在城市层面,绿道是城市绿地的重要形态模型。“绿道”内涵很广,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有不同的含义,因此,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总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利特尔、罗伯特、杰克?埃亨等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根据各位学者理解,在结合绿道能够对城市环境产生的意义以及城市本身对绿道的诉求,笔者认为应该将城市绿道理解为,在一个特定的城市空间环境中,把各类自然或人工要素串联起来进而形成的一个多功能绿色廊道网络。这个多功能绿色廊道网络对城市多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2 城市特色的内涵
所谓特色,就是指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具体到城市特色而言,就是指这个城市所体现出的独特的风格形态,这种独特的风格形态是城市物质特征、社会文化和经济特征的综合的集中的体现和反映,当然同时也是为广大市民所认同的。既然是特色,那就一定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同时城市是一个整体的空间,而且这个整体空间的形成既有自然因素更有人类的建设,所以城市特色的特点还有整体性、时空特征和主客观两面性。笔者具体分析一下主客观两面性,客观上,城市的特色需要有一定的载体,这种载体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主观上,城市的特色必须是能够被感知的,是具象的而非抽象的。城市特色的前提是差异性,在这种差异性的前提下,城市人文活动所反映出的地方气质是城市物质空间所体现的形象特征以及这种形象美。总之,构成城市特色的基础就是这个城市的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
3 以城市绿道规划塑造城市特色
从城市特色的含义我们可以知道,它由两方面因素构成:一方面是显性的物质要素,即城市的自然状况、地形、地貌、气候等;另一方面是隐性的人文要素,即城市的人文、历史、传统等。因此,想要塑造城市的特色,在规划城市绿道的过程中,就必须结合当地的自然和人文要素,辅以必要的人工开发,以城市绿道规划塑造城市特色。
3.1 以自然环境为依托
自然与城市相依共生,塑造城市特色必须以城市自然环境为依托。在科学组织与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塑造城市特色是非常有效和必要的措施。因此,在城市绿道系统的规划中,应该尊重并强化城市的自然景观特征,同时人工与自然环境应该合理搭配和谐共处,从而打造一个城市的特色。所以,在城市绿道规划的过程中必须准确梳理城市自然脉络,抓住自然环境的特色,充分发挥出城市自然环境的优势,在保护和利用自然景观资源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开发和创造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使整个城市与自然环境紧密融合。城市绿道规划要根据城市不同的自然条件,充分利用江、河、海、山、湖泊等自然资源,要让这些自然资源从城市的背面走向城市的正面,将这些自然资源与城市道路、广场、公园、绿地结合形成体系,使之成为城市形态的“骨架”、城市的绿色走廊和市民的共享场所。
3.2 以人文环境为背景
在过去的一段时里,城市的发展偏重经济和政治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传统文化。但是,一个城市的综合发展需要经济更需要文化,文化的积淀和人文精神的塑造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城市经济高速发展,那么,在发展城市经济的同时,如何保护好一个城市的文化形态,保存既有的历史文化资源,营造适合本城市特色的文化特征,无疑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注重保护当地的历史文化资产,实质上就是保护城市的地方特色、场所精神和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产与现代城市环境相结合不但能构筑城市亮丽的风景,而且能够发挥出文化方面和经济方面的效益,进而实现一种城市双赢。不同空间位置的城市具有明显的差别,它们之间风格各异,特色分明。保护城市文化的内在要求主要体现在保护城市人文精神、注重历史文态保护、注重建筑、街道、绿色文化。城市形态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加以历史发展的文化积淀,同时结合城市发展本身的需要,最后经过形式艺术处理而形成的。实际上,目前我国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成功实践就是注重城市的文化建设,以城市浓郁而有特色的文化氛围凝聚城市居民,从而推动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城市绿道系统的规划一定要注入城市的文化内涵,塑造城市个性特色。
3.3 以人工环境为切点
从本质上说,城市的人工环境必须能够体现和发展城市的文化特色。同时城市的建筑物、市民的行为又反作用于城市文化。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对于规划和建设好城市的人工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与城市文化有着紧密的的联系。城市人工环境能够传承体现城市的文化特色,城市的文化特色在城市人工环境中得以发展。
综上所诉,塑造城市特色就必须尊重当地的自然环境,同时要注重传承当地地的历史文化。在城市绿道规划的过程中,应该依托城市的自然环境,结合其历史文化遗产,在绿道系统设计中提倡生态设计,最终串联起这个城市的绿脉、文脉,进而形成一个强大的绿色文化系统,以这个绿色文化系统激发和推动这个城市的文化生产力。总之就是以城市绿道系统塑造城市特色。
参考文献
[1]方睿.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特色与风貌的塑造[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2006,14(3):40-43.
一、问题的提出
人们已清楚地认识到,不同历史时期、社会背景、民族个性、语言结构等因素对不同的合唱风格形成有着不容置疑的影响。其实形成合唱风格的因素并非仅此,一些音乐题材、体裁,甚至看似与合唱风格不相关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也是影响其形成的重要因素,我们不妨通过分析研究,进而更加准确地认识和把握合唱的风格。
二、不同题材、体裁对合唱风格的影响
题材的内容与体裁的形式对合唱作品风格有着一定的影响。
1.题材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题材的不同直接决定着作品的风格。单一题材的风格也具有单一性,但许多作品却存在着题材交错的特殊性。比如:爱情题材的缠绵成分当然多于战争题材,但并非爱情中就没有抗争,战争中就没有柔情。这种题材交错的特殊性起初是一种文学创作手段,在合唱中的借用,使合唱风格具有了多重性特征。分析这一特殊手段,有利于把握其影响合唱风格的诸多因素。
在把握不同题材作品的风格方面,对只会指挥的综合知识有着较高的要求。曾经拥有军旅生活的指挥,自然对战争题材的作品认识相对深刻,风格把握相对准确;而在爱情上曾有波折甚至有着“梁山伯祝英台”式的经历者,自然对爱情或生命题材的把握上,可能相对略胜一筹。当然必须说明的是:风格把握与生活阅历并非一定成正比,一个指挥如何在不同题材面前准确把握作品风格,是他感受各类题材所涉及到的生活体验及遐想能力的体现,所以,指挥横向知识的间接获得和拓宽,是这种体验和学习十分重要的。对生活不同侧面的直接或间接的感受获得、总结和深层感悟的能力,是指挥在把握不同题材和风格上的重要手段之一。
2.体裁的影响
体裁是音乐的形式表现,体裁的特征表现在它存在的形式中,这种形式存在的本身一旦融入合唱艺术时,就成为合唱风格上的表现之一。作曲家在创作中采取某种体裁时,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作品中带有该种体裁的特征,因此体裁对合唱风格的影响是肯定的。比如:以步伐节奏为创作基础的进行曲体裁,其特征表现在强调重拍、结构整齐、节奏鲜明,偶数拍、三段体(中段较抒情)居多等。而这些固有的体裁特征,已成为进行曲的先期风格,作曲家在遵循这些风格的同时,再去表现后期的个性风格(民族风格、区域风格、创造风格)。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同一体裁也并非风格完全一致,就进行曲而言,按其性质、内容又可分为军队战斗类和仪式典礼类(婚庆、检阅、葬礼等)。因此,在把握进行曲体裁的风格的大前提下,还应注意同一体裁下内容和个性的区别。至于舞曲体裁的合唱作品,首先要具备可舞性的风格,无论是典雅稳重、文质彬彬的小步舞曲,还是欢快、华丽而活泼的“华尔兹”,舞感的把握是表现风格特征的关键;另外,根据民间秧歌、阿细跳月、东北二人转和安塞腰鼓等素材而改编创作的舞曲体裁的合唱,热情、奔放、粗犷的风格极富民间个性,在认识了解该地区舞曲风格特性的同时,还应注意正确区别作曲家的创造个性。体裁的种类繁多,风格各异,既是同为舒缓的小夜曲、船歌和摇篮曲体裁,也有小夜曲的委婉悠扬、船歌随波悠闲摇摆和摇篮曲女性呵护般的细腻等风格上的不同。
体裁的特征有时就是风格的直接反映,每一位作曲家的创作首先应是尊重体裁特征,其次才是自身风格个性的展示。所以,指挥在合理地认识同一体裁的不同方面与情绪相近的不同体裁时,首先应把握体裁的个性特征在合唱中的反映。
三、不同自然环境对风格的影响
1.合唱作品本身对自然环境的反映
自远古到今天,自然环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条件,而且人类在领略了自然丰富多彩的风貌和无穷复杂的环境变化的同时,也在征服着自然,改造着环境。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总是离不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合唱艺术的风格当然也受到不同自然环境的影响。大到宇宙洪荒,小至微生物界,面对自然界千变万化的奥妙和秘密、现象和本质、规律和变异、现在和将来,音乐家们在作品中描绘着不同的地表风格、高原海洋,不同的名城风光、气象风云;合唱中反映自然环境风格的作品不乏其例,形形的湖、绵延起伏的山、各种各样的海、源远流长的河、星罗棋布的岛以及缥缈离奇的自然奇观、广阔无垠的原野风光;小到显微镜下细菌精灵的舞蹈,大到宇宙空间的天体运行,近到歌唱眼前每时每刻的生活,远到远古广袤的土地和无际的海洋、未来遐想的宇宙、天体的运行,可谓举不胜举。这种合唱作品对自然环境的本身反映是生活于其间的民众或作曲家自觉的创作,作品中自然环境超出其自然属性的同时,赋予它人为的升华意义,使人性本身所寄予的感情有所宣泄。它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合唱艺术形成和造就区域风格的根本之一。
2.自然环境对合唱风格的影响
从世界生态气候区分图上得知世界各地的日照量、降雨量的不同分布。以亚洲为例,除西伯利亚的次寒带之外,大约可分为以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为主的温带区,以东南亚为主的热带、亚热带区和以中亚、西亚、印度等地为主的热带稀树干草原、沙漠区,三种不同的生态环境对各地的合唱风格产生影响,热带地区的合唱形式较少与不适宜过多群聚有关;另外,在音阶上一般温带的东亚地区使用五声音阶,在热带、亚热带的东南亚地区,同时使用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印度和西亚等地主要使用七声音阶[1]。除特殊例外,这种普遍性说明生态气候与音乐上的对应是肯定的,而运用不同音阶进行合唱演绎,其风格的不同也就不言而喻。世界各地自然山川、地理环境气象万千,风土人情、世俗趣貌互不相同。各地各种文化形态的形成必然受到当地自然环境影响,常带有某种浓郁的地域文化倾向和特征。就我国而言,广阔无垠的草原、小桥流水的江南有着各自不同的合唱风格。广阔无边的大草原,造就了牧民歌手们深吸一口气,向着远方引吭高歌的歌唱方法。风格与方法在特有的自然环境中得到辩证统一,要想在合唱中准确地表现蒙古族长调悠长宽广的气质,仅仅靠技法上的轮流呼吸、循环呼吸还不够,必须要有顺乎这一风格的发声方法才行,而这种方法的产生离不开大草原的地理环境。湖南高腔是农民在田间山野劳作的山歌,除独唱、对唱外,合唱大多是领唱式合唱;自然环境使它拥有嘹亮、激越、豪爽的气质,领唱的一呼激起合唱的百应,情绪高涨、意气风发、野趣盎然,具有音区高、乐句长、节奏自由、音程跳动大、声腔旋法多变、真假声大幅度的转换等鲜明的地方风格。再比如:一般南方的民歌合唱旋律委婉似水、音符密集与水乡清秀、迂徐绵邈的地理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样,北方的合唱旋律悠长、上下大跳音型多与地理的沟壑起伏、山峦叠嶂、辽阔高原有关。“北主劲切雄丽,南主清峭柔远。”[2]另外,即使同一民族,在赖以生存的不同自然环境区域也会有不同的合唱风格存在。甚至生态气候、地理特征和饮食结构等方面的影响也会导致演唱风格的不同。这种不同风格又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合唱审美趣旨,这是人们不自觉地在一定社会与地理生活环境中熏陶产生的审美爱好和倾向所决定的。当然,自然环境予以音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仅表现在合唱领域,适宜竹子生长的湿润环境竹制乐器就特别多,而干燥地区的乐器多以木片拼凑而成;畜牧业发达地区用牲畜肠子制琴弦、皮革作鼓面和琴面,而商品流通、工业发达地区则使用金属或尼龙琴弦以及用金属制作的乐器。
四、不同社会环境对风格的影响
不同的社会有着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社会环境与社会的文明程度、生产方式、生产力的先进程度有着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这种关系自然体现和反映在合唱风格上。换一角度而言,合唱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对其风格有着深刻的影响。在以往长期的文化生活中人们形成的心理气质、情感特征,在民族的审美意识、欣赏习惯中被保存和延承下来[3],并直接反映于集体的合唱艺术中。于是不同的社会环境对合唱风格的影响表现在不同的生产方式形成的多种社会关联上。
1.合唱风格的形成与不同的生产方式有关
一般情况下,依赖于集体协作性的劳动者在合唱的整体感应上优先于个体者,而以个体生产方式劳动过程中形成的音乐往往较自由、个性强。在爱斯基摩人中,以猎捕狼獾的集体性劳动者为主的音乐,节奏较规律、句法分明、适宜合唱;而以捕猎北美驯鹿的个体劳动为主的音乐,不具统一性、节奏较自由、即兴成分多。可见生产方式对合唱音乐有着直接的影响。许多民族的集体劳动形式的不同使合唱的风格也产生相应的变化,集体狩猎的劳动节奏感强、音乐具有一定爆发力,集体采集、播种、收割、运输的劳动与操作的动作有关,当然具有一定的民族和区域特征。
2.合唱的风格依据与不同的社会环境有关
合唱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无一不是与社会环境的变革紧密相关,往往是反映新时代、新思想、新势力经过与旧思想、旧习惯、旧势力作斗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是合唱发展的良好契机,专业创作、指挥和合唱工作者是以伴随着商业经济而发展的消费生活和音乐文化普及为社会环境的。这一个体在大众音乐领域的出现必须适宜相应的社会环境,从某种意义而言,合唱作品客观或主观反映的社会现实促进社会发展。这种依据社会环境后反馈于社会的力量具有典型的时代感,也是合唱艺术在不同社会环境下产生的固有风格特征。
3.合唱的风格变化与社会的进步有关
社会的进步为合唱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地,而合唱反馈于社会中的作用又是不容忽视的。
在社会功能上,不同的合唱风格具有着不同的感染力,而风格的多样性使不同时代社会文化生活的特定风貌整体互相联系地反映出来。比如:西方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的合唱风格、我国学堂乐歌与时期的合唱风格都有着鲜明的不同,而各自内在风格的区别又是在东、西方大风格不同的前提下建立的。这种不同风格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又有着特定的价值和作用。日本人在总结战后经济腾飞的五大因素时,其中的团队精神建立,认为与当初遍及全国的合唱团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关系;前苏联科学家积极参与合唱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工作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当美国科学家发现航天技术一度落后于前苏联的原因与此有关时,对合唱顿时刮目相看。合唱中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达成共识、团结一心的凝聚力通力合作,这种积极向上的风格屡见不鲜;而合唱艺术中丰富的色彩、纵横交织多变的手法赋予人多方位的想象,于是良好的意志品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丰富的想象拓宽了高科技的创造视野。合唱风格塑造了合唱艺术的审美价值,使人们在参与或欣赏中展开了更多的想象,这种想象并非原始思维对具体形象图画般的表象思维活动,而是一种挣脱物质束缚通向自由的人类高级思维之一的活动。因此,社会的进步与合唱的发展之间有着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
合唱风格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牵扯面广,涉及学科多,有时不同区域、不同国度也有相近类似的风格特征,这与历史上的战争、民族迁移、交通的改善等因素有关。而有些仅隔一座山、一条河的咫尺之遥却因交通不便、生活习俗、地理环境以及语言影响使其风格各异、特色鲜明;当今有些合唱风格的表现过于器乐化,如:某些难度较大的变化音、较快速度下的复杂节奏、半音阶、全音阶以及大跳音经等等。以人声表现的合唱风格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合唱的非器乐化决定了它感情表现上的直接性和易使听众共鸣的特性。“合唱正是由于不存在纯机械的完美性,而只存在那些人性化的和不可预卜的因素,才使表演更具鼓舞性和令人信服。”[4]
在一定的范畴内笔者通过上述七个方面进行的粗浅拙论和探索不过是抛砖引玉罢了,影响合唱风格的因素当然还不止这些,恭与同行商榷。
参考文献:
[1]王耀华编著.世界民族音乐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3
1作为建成环境的传统民居各区域与各民族的传统民居因其量大、面广而构成了所在区域物质空间建成环境脉络的基底,其从发生到发展再到定型的演进过程,凝结了在结构形制、组成要素和形态样式等多个方面的特征,使得传统民居在随后的建造活动中具有了基础价值。从传统民居的建设目标到具体的建造方式,都与自然环境条件和资源状况有着极其密切的关联,即要在所处的外部环境中分隔出人们生存的内部空间,必然要应对所处的地形和气候等自然环境条件,必然要利用采自所处自然环境中的建造资源。从传统民居的外部形态到内部的功能构成,都反映出与自然环境的对应关系,即反映出与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资源等方面的人地关系,如外部形态必然反映出与地形地貌之间的适配关系,内部功能反映出与获得生存资源之间的生产方式。(如图4所示)传统民居的建设将所处地区的人地关系转化成为了区域与民族的建成环境,在建成环境中包含着应对外部环境条件的建造智慧、取之外部环境资源的建造技术、成就于生存需求的建造形态等,这些构成了与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相互叠加关联的建造特征。随着传统民居在建造上的代代传承和发展,对建成环境的认知以及呼应逐渐转化成为区域和民族建造行为的文化共识,并形成了以传统民居物质空间形态为代表的建成环境特征,进而持续影响到随后的建设。如同任何建设无法脱离所处的自然环境一样,由传统民居形态所构成的区域和民族建成环境,构成了当代以及未来发展中无法摆脱且又必须应对的建设条件。
2作为文化脉络的传统民居各区域与各民族传统民居类型的形成源于其内涵支撑,即传统民居以满足人们生存需求而建立起的物质空间建造为目标指向,从民居建筑单体到群体、从室内到室外都体现出个体家庭关系和群体社会关系的结构模式。传统民居的建造与人文环境众多要素的密切关联主要体现在:生产生活方式体现在传统民居的功能组成与空间生产上;情感表达方式体现在传统民居的形态塑造与细部装饰上;生存价值取向体现为传统民居的形象创造上等。个体家庭关系、群体社会关系的结构以及建筑文化所构建起传统民居建造的内涵支撑,具有阶段性稳定的特征,即随着整体文化环境的发展而更新,传统民居不断提升自身建造的目标、内涵和形象。由此,文化环境的发展状况构成了传统民居从定型到演化的基础脉络。传统民居突显出来的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和信仰等方面的特征,在其所处区域与民族整体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渐定型,并将其人文环境的特征要素凝结在传统民居的类型之上。地区性和民族性的传统民居类型在功能空间上标识出人与家庭的组织结构,由传统民居汇集而成的聚落则在规模形态上标识出社会组织结构,并且二者共同标识出由个体到群体的文化共同体特征。传统民居标识出区域与民族整体文化环境中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联,并且进一步标识出本区域和本民族文化与其他区域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如图5所示)。传统民居与建筑文化作为所在区域和民族整体文化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体现出在建造方面的人文共识,更体现出其发展演变的文化脉络,并构成了未来发展的建设参照。
二、当代建造中的意识刍议
任何一种建设都是当代的建设,都是满足当代人需求和当代社会文化发展需求的建设,但同时也是一种包含有所处区域和民族环境特征、有文化渊源的建设。因此,在当代社会结构变迁的大背景下,对区域和民族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可缺失建成环境的影响作用,不可缺失建设对象上的本土意识和文化上的主体意识。
Abstract:At present, the form of regional architecture design becomes complex. We try to search after some essential relation between the nature and buildings in this article and conclude that the regional architecture can be used for mitigating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nature and buildings. In addition it is a solution of drive the regional architecture design to a fontal way.
Keywords:regional; architecture; nature
中图分类号:TU-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8)11-0096-03
地域性建筑创作原本是指建筑创作回归到朴素的本原,是试图将建筑的发展引向一条以“实事求是”为原则,以“脚踏实地”为作风的稳定发展道路上,也以此对抗科技全球化造成的趋同现象。但是在目前建筑创作多元化发展潮流的影响下,对于地域性建筑创作本身也逐渐出现了多样化的繁乱趋势。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针对于此我们应该有所觉醒。
本文针对目前全球的一个棘手的问题:自然环境的保护与自然资源的枯竭。提出了重新审度地域性建筑创作的积极作用,希望在建筑领域里以地域性建筑的创作来缓解这个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详细总结和分析地域性建筑创作在处理自然环境问题中的细微手法和要求,这也将地域性建筑的创作从繁乱的圈子中回归到创作本原。
1总则
建筑应该顺从自然而生存,还是应该打破这个限制,为人类创造更好的环境而存在?建筑和自然之间的这些问题一直就是在受限制和打破顺从这两个方面中争论不休。一方面,我们希望建筑能够符合自然的条件,合理的发展,用简单的技术与理论去建造我们的房屋,这样产生的建筑不会或尽可能少地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另一方面,我们又希望把自己的建筑空间塑造的更加迷人和舒适,当原始的自然条件不能满足人们舒适度的时候,人们就会探索人工的环境,而人工的环境终究会对环境有着消极的影响。究竟何去何从呢?我们需要人类恢复原始的环境还是在现有的状态寻找一条新的道路呢?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筑界开始重新关注地域、自然和生态的特征和演进机制,研究自然环境的可能和限制,寻求现代技术和地域气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结合,探索一种在地域自然生态意义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理论和设计思想。我们认为不需要为了保护环境而不去建造建筑,建筑作为一门综合的科目,在它的发展历程中,已经涉及到各方面的科学领域,我们应该把这些领域的知识更加系统地运用到建筑当中。把建筑当成环境中的一部分,让建筑也在自然界中生长,也参与生态系统的运作。这样建筑就不再是为了破坏自然而存在,而是对自然起到良好的作用。我们用人类发明的技术去创造出优秀的建筑和供人类享受的空间,同时要让这些建筑对环境起到有意义的作用。建筑为了环境而建造,建筑为了环境而发展,建筑与环境共生,这就是建筑在环境问题中的策略作用。
而地域性建筑正是作为承载这个策略作用的一个优秀的载体而出现,由于建筑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必然产生一定的特征,这种特征就是建筑在自然方面的地域性表现。因此我们将地域性建筑与自然环境问题相结合探讨一条双赢的策略。
2设计实例
2.1纳尔逊美术中心(安东尼・普雷多克)
普雷多克先生在他的另一个作品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纳尔逊美术中心”的设计中,充分体现出他对沙漠气候与环境的把握。他将沙漠中的绿洲景观转化成为设计概念的主轴。由一组封闭的围墙将建筑物公共领域与内部最隐蔽的庭院与拱廊界定出来。透过刻意的安排,巨大墙面上的这些小型开孔组合出一系列可以远眺校园其它建筑物的分割画面,营造出若隐若现的远景效果。在他的设计中,充分利用了随太阳光线强弱与角度而产生变化的体量感与色调,用以诠释西班牙传统对于太阳与阴影的概念。体现出沙漠中人们对阴影空间所产生的特别偏好。低矮的建筑形态因一些高塔与采光天井而有所变化,就好像在沙漠里的山脉与丘陵一般。(图1)
2.2盘锦红海滩旅游度假区展览中心(笔者在德国做的设计)
这个建筑设计的主旨就是把建筑当成一个生长在红海滩这个特殊水域的一个生物,将建筑融于环境之中,参与环境的运作和代谢。首先是尊重气候,根据当地的气候,通过引入中央的生态中枢系统,将建筑生态理念作为主要设计思想,并在建筑周围塑造了人工浮岛,通过植被来降解水中杂质,也净化和冷却进入建筑的空气。同时在造型上模拟生物机体,将建筑分为躯干,神经,心脏,手脚和衣服几个部分,通过一定的仿生思想和有效地利用太阳辐射,将建筑能耗有效降低。另外在材料应用上,尽力采用了当地材质,尤其在保温材料上,利用了当地的芦苇。(图2)
3策略做法归纳
3.1对当地的地貌、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的尊重
不断涌现的新技术使现代建筑建造克服了地形的约束,甚至能创造出与外部环境完全隔离的内部人工环境,自然环境特征对建筑形成的制约能力降低。地域性建筑创作在自然环境问题中的策略思想要求我们坚决杜绝这种科学技术对自然的生硬碰撞。
首先要对建筑所处环境的地貌进行细致的考察,其中之一是检查当地的地形状况,不能盲目地为了追求建筑的形式而大动土方,造成地表肌理的破坏,尤其在诸如坡地,沟壑等特殊地形上更要顺应地势,因地制宜;之二是检查当地的土壤特征,尤其在诸如湿地、海边、田园等特殊成分的土层上,我们必须减弱建筑的地基对其原有生态成分的破坏,对此我们希望用折衷的方式来设计建筑: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包括设计技术、施工技术、材料技术等,尽量融合建筑形式的施工与自然环境的矛盾。例如,在海边的湿地可以用木材等可回收、无污染的材料作为桩基,将建筑架空,而尽量减少或杜绝钢筋混凝土的使用,如果不可避免地使用,我们提倡对材料进行必要处理,减少对土壤破坏。
然后,要对建筑所处环境的气候条件进行细致考察,其中之一包括对湿度、温度等最基本因素的考察,诸如寒冷地区的保温做法,炎热地区的防晒措施,潮湿地区的隔瘴手段等等。之二是对日照、风向、降雨、降雪等其他气候条件的考察,尤其在这些自然条件特殊的地区内,要把它们作为建筑设计必要考虑因素,我们在建筑形式等方面要服从这些因素或尽量减少之间的冲突,同时我们需要评价这些气候因素对人体生物的舒适感,需要解决室内自然通风,温度恒定等。这里也不做过多的阐述。
在生态观念上这个方面是涉及到气候形成和微气候对建筑的影响这两个层次。从生态学角度我们称这种探讨为“能流控制下建筑结合气候的设计方法”,而这里我们结合地域性的理论将其简化。理论上,我们将建筑当成庇护所,这样就形成一个与外部环境有不同的小环境,这个环境的气候称为微气候,也就是二次调节的气候。微气候是生态设计的一个重要的指标,而影响这个指标的一个绝对因素就是外界气候情况,这样可以看出,很多生态学上的处理手段可以以地域性理论中的原理简化成朴素的处理手段。这是二者的结合点,我们在生态设计中完全可以利用当地建筑对气候尊重的这个属性来完成。
总之,地域性建筑创作的本身就是以客观地域现有的条件为基础而进行的,我们以积极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来满足这些客观条件,那么建筑的地域性特征自然会以一种朴素和踏实的方式流露出来。
3.2减少建筑能耗,降级对自然能源的过度使用
地域性建筑创作在自然环境问题中的策略思想要求我们在进行地域性建筑创作的过程中重视降低建筑的能耗,同时减少对自然能源的过度使用。具体有三方面,一是建筑材料使用;二是节能方面的设计;三是建筑耗能的来源方式。
首先是建筑材料使用,我们应该减少建筑材料的运输消耗,应该提倡研究地域性建筑材料,就地适材,同时提倡建筑材料使用的循环性、耐久性和灵活性,尽量减少一次性材料的使用,特别注意材料的环保性能。其次是注重节能方面的设计,要求我们在设计过程上除了展示一定的手法外,更要注意考虑节能方面的设计,这其实涉及下文所要提到的技术问题,比如在建筑的体量上注意整体性、减少建筑外表面积,利用设计进行自然通风和采光,减少人工设备的过多使用等等,这些方面有时候会和其它设计因素相冲突,这就需要我们用折衷的手段来综合思考,我们提倡必要时舍弃虚夸的建筑手法表现,而做到以自然为本、以人为本的原则。最后是建筑的能源消耗方式,这里我们所提及的建筑耗能主要是从建筑热能补给(采暖)、建筑光能补给(灯光)、建筑动能补给(包括电梯等设备)、建筑制冷补给几个方面来说的。这些涵盖了建筑基本的耗能,我们需要对这些能源的来源方式做思考,提倡采用被动式能源策略,注重开发和利用具有地区特色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生物能等),限制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同时注意雨水的收集与再利用,节约能源。
3.3控制建筑垃圾排放对环境的压力
这里有两种垃圾类型,一种是建筑维持运作所向自然环境排放的废气和污染物,其中主要包括人们使用的生活垃圾和废气的排放;一种是建筑自身在达到使用年限形成的自身废弃物。
地域性建筑创作在自然环境问题中的策略思想要求我们在地域性建筑创作的同时考虑这两个方面的处理。对于前者,我们必须把其纳入到整个地域环境系统中进行设计,首先在整体规划上要有统筹安排,例如尽量不放置酒店等具有较大垃圾排放量的建筑安置在环境质量要求高的诸如生态公园,自然保护区等地,如果必须,则尽量在边缘地带,而且区内需要进行垃圾排放系统设计,利用中水处理和垃圾降解等生态手段进行必要处理;同时可以利用一些地域性因素,比如湿地具有降解垃圾的功能,如果在湿地地区设计建筑,完全可以考虑这种地域的功能,将垃圾直接利用基地进行降解,这样同时也形成了该地区的特殊特色。
对于建筑物自身形成的建筑垃圾,我们需要从建筑材料等方面统筹考虑,主要包括结构材料和外维护材料,总体原则是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注意材料的循环使用,在可能的前提下尽量使用再生材料;特别注意的是地基材料,尽量不破坏地区的表皮肌理和对土地产生污染,这里可以借鉴当地传统建筑的技术同时结合现代技术的处理方式进行实施。
4结合地域性植物将绿化与建筑设计相结合
我们可以挖掘地域性植物的生态功能,将必要的绿化引入到建筑周围以及室内环境。首先是对地区原有植被的尽可能保留,尤其对高大的地方树木,在设计中甚至可以为其留出位置或提供室内生长空间;其次是对建筑周围环境景观的营造,需要结合当地植物,在自然绿化不能满足的情况下,引入必要的人工绿化,在引入的同时需要注意当地树木和花草的生长习性,并将建筑设计当成与这些植物系统共生的一部分,这里涉及到最后要说的室内绿化,我们要把植物由外界引入到室内,也是要利用当地的植被,增加建筑内部的空气质量,减少通风压力,尤其在高层建筑尤其重要。
这里强调的是当地的植物,因为只有当地植物才能真正适应当地自然气候特征,为建筑更好地与自然的融合发挥更大作用,同时也自然表现出地域性的特征。
参考文献:
[1] 凯瑟琳・斯莱塞. 地域风格建筑.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10.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生态建筑的定义
生态建筑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其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结合体。生态建筑实际上是指这样一种实践,他既利用天然条件与人工手段创造良好的富于生气的环境,而同时又要控制和减少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使用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平衡。
生态建筑应着眼于两个方面:第一,提供有益健康的建成环境,并为使用者提供高质量的生存活动的小环境;第二,减少能耗,保护环境,尊重自然。
二、生态建筑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
1、尊重自然生态环境
自然环境的优劣关系到关系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尊重环境注重与自然环境的结合。人与建筑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的活动必须和自然建立起一种协调的关系,应尽可能减少人工环境对自然生态平衡的负面影响,尊重自然、保护生态,与大自然协调发展。必须尊重自然,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尽量减少对生物圈的破坏。
2、以人为本设计原则
在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人的因素,建筑是为人所用,所以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人的舒适性和使用的方便性。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在都在室内,必须考虑人的生活质量和自然环境。以人为本的原则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求,不仅是建筑发展的最终目标,而且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在生态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认识和确定人的主体地位和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关系,强调把关心人、尊重人的宗旨具体体现在城市空间的创造中,以适应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不同需求。
3、注重生态环境的地域特性
任何一个区域规划、城市建设或者单体建筑项目,都必须建立在对特定地方条件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其中包括地域气候特征、地理因素、地方文化与风俗、建筑机理特征、有利于环境持续性的各种能源分布,如地方建筑材料的利用强度和持久性,以及当地的各种限制条件等等。在建筑设计中就必须充分考虑到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地方特征,考虑当地的建筑的整体风格和个体特点,考虑建筑环境的优势和劣势,在建筑设计中扬长避短,使建筑与当地生态环境、文化环境的和谐统一。
4、充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使生态和建筑完美结合
首先必须充分空间资源,建立高效的空间体系,比如在地面上方建立巨构城市,充分利用地面空中资源;在地面上建立符合环境要求的亲近自然的建筑,充分拥抱自然;向地下空间发展,研究地下空间的建筑利用问题。从而建立空中、地面、地下相互协调的有机建筑网络。其次,在建筑设计中要充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提高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做到节能减排,力求达到建筑和生态的相互平衡。
三、生态建筑的一些主要特征
1、节能和利用可再生能源
节能的技术原理是通过蓄热等措施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并充分利用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利能、海洋能、生物能等,减少对于不叮再生资源,例如石油和煤炭的依赖。
2、材料再生利用
使用再生或可循环利用材料和资源,例如在建筑的建造过程巾使用再生的建筑材料,减少建筑垃圾,在建筑的使用过程中,将水等资源循环利用。另外还提倡使用本地材料,减少运输费用。
3、减少废物排放
避免向外界环境排放有毒有害的污染物,通过各种手段在排放之前进行降解或做无害化处理。
4、生态建筑还涉及环境和文化领域
包括建筑与环境共生,如何创造舒适、健康的建筑室内环境,如何结合社会生态的历史地域主义进行设计,如何将建筑融人历史与地域的人文环境之中等等。
四、在生态建筑设计中的几种设计方法
1、乡土主义设计方法
这是一种自然本源主义的生态建筑观,它要求去除传统的与自然相对立的、破坏自然的建筑观,强调自然地重要性,建筑师和建筑领域都要回归自然、拥抱自然。这种建筑方法,力求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当地的风俗习惯上相统一,在风格和结构上往往类似当地的民居,在构造上和形式上表达对当地的原生态建筑的尊重。
2、利用高科技解决各种生态问题的设计方法
这种设计方法强调用现在先进的技术手段去设计建筑,解决建筑设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主要集中在建筑的材料技术和物理技术上,将风能、太阳能、等应用到城市建筑中,将各种新型技术、数字技术与新型能源相结合,打造新型建筑模式。高科技的发展,使得建筑设计在整体的设计流程中能实现数字化、智能化,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对建筑的能源消耗和整体的生态效应进行评估和分析,很好的降低了能源消耗,保护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建筑设计的质量。
3、既结合本地的地域环境特征,又充分使用高科技的结合设计方法
这种设计方法,可以说是相对理想的建筑设计方法,既能充分照顾到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有效利用当地的自然文化资源,尊重原有的生态环境特征,又能很好的利用高科技的优势。
4、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