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1 09:18:5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贸易公司资金需求,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在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贸易公司对财务资金风险的控制能力,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不容易,我们必须依照市场规律,分析各种可能存在风险,然后结合我国国情找到最适合我国贸易公司财务风险的控制措施。
一、财务风险的概述
对于财务风险的理解不同人有不同想法,但归根结底就是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会存在因不可预见的因素而造成企业收支严重不平衡,甚至造成公司资不抵债的情况,无法偿还债务的风险。企业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经营生产的各个过程,企业从成立那天起就伴随着风险,这种风险是全面的、客观的,同时这种风险也是可控制、可降低的。
二、我国贸易公司主要存在的财务风险
1.融资风险
建立一个企业就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的筹措与融合过程就存在着风险。筹集资金一定会带有一定的目的,比如为了满足经营、为了提高技术水平、为了对外投资、为了产品的研发、为了解决企业资金短缺问题等。这些目的本身并不会对企业造成财务风险,但是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就会出现由于筹集渠道狭窄而无法筹集足够资金的风险;筹集成本过高导致企业无法负担,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债务,加快了企业资不抵债的情况等等。
2.投资风险
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进行投资,从而获得收益促进经济发展。众所周知,投资有风险,它是一种收益与风险常伴的活动。投资风险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以及利益需求进行一系列的投资活动,在投资过程中随着企业意图的不同,而展现出不同的风险。目前我国贸易公司的投资风险主要是由投资方向混乱不了解投资趋势和获利的可行性而造成的风险;投资规模受限,规模大的投资容易带来较大的投资风险;投资收益性分析缺失,企业对于投资前期的规划分析不具体、不详细,无法预知项目的具体收益情况,因而伴有较大风险。
3.外汇风险
由于近年来改革开放的程度逐渐加强,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造成企业资本中蕴含着一部分外汇储备,这样就造成企业因其资产或者负债以外币表示,而受到未知因素的影响,使资产减少或者负债的可能性增加,造成外汇风险。由于外汇易受国家政策、国家实力的影响,加上我国贸易公司外汇风险意识淡薄,外汇应对措施较乱,外汇风险应对机制缺失等现状,更加加大了我国贸易公司的外汇风险。
4.信用保险意识薄弱
我国目前信用管理缺失,信用管理模式落后,应收账款坏账金额巨大,这一情形严重损害了企业的资本,大大的增大了企业财务风险。然而我国对于规避此风险尚未形成意识,也未采取有效措施,长此以往将会对企业的资本造成严重影响,进而损害贸易公司的发展与利益。
三、我国贸易公司主要财务风险控制办法
1.完善贸易公司资本结构
公司资本是公司经营最根本的保障,有充足的资本才能更好地保障企业的发展,因为筹资需要时间和成本,具备一定风险,这就需要公司的财务人员与领导层合理的对企业的经营计划和市场发展进行分析,从而预留出企业所需的应急资金并严格限制这笔资金的挪用,为企业留下退路。
2.严格把关贸易公司的投资方案
贸易公司需要不断完善投资项目的实施计划,从前期市场分析,项目评估到投资施工直至最后成果验收投产以及销路扩展应形成一套完整的链条,降低每个环节的风险,从而降低投资风险。详细而具体的投资方案,精确而严密的市场考察才能使公司实现投资利益的最大化。
3.健全贸易公司外汇风险控制体制
在现如今这个全球化的时代,随着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外汇风险也在逐渐增加,因此有必要建立完善的贸易公司外汇风险控制体制。企业要时刻关注汇率的变化趋势,及时做出调整,购买远期汇率是最有效的规避风险的方式。鉴于外汇风险会随着某一国家的国家政策的变化而改变,因此购买信用保险,将汇率风险转移给信保公司是降低外汇风险的重要方法。随着国际贸易竞争的日益激烈,选择多样化的应对手段将会大大的降低外汇给贸易公司带来的财务风险。
4.构建贸易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体系
严格把控公司财务是控制财务风险的根本途径,贸易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体系主要从特定风险控制、全面财务管理控制、财务监控、财务战略控制、操作控制、法律与监管服从情况控制以及监控方面来构建。特定风险控制结合了企业业务控制与信息及信息过程控制,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全面财务管理控制通过控制人员、制度、流程来实现对公司的全面的财务管理控制,维持业务过程与支持该业务过程的信息之间的平衡,进而保证公司的正常健康运行。财务监控是对财务人员的监督与管理。财务战略控制就通过监督市场变化,评估发展空间,及时的针对外部变化调整贸易公司的经营计划,更好的把控市场。操作控制就是完善企业的技术,提高产品的质量,不断革新技术,不断创新保障市场地位。法律与监管服从情况控制目的在于防止有权员工恶意实施不道德行为、违反法律,进而增加企业风险的行为,具有系统性的同时又不失灵活性。监控就是对贸易公司经营活动的整体监督管理,要规避风险就要有一定的惩罚措施,监控就是对贸易公司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控制财务风险的有效方法。
纺织服装行业是中国的传统行业,也是出口大类。在中国的服装品出口贸易方式中,通过贸易公司出口海外客户是其中的常见的方式之一。这些贸易公司有内资的,也有外资在华设立的。本文就从业务流程、组织架构设计、盈利分析等方面对服装贸易公司的业务模式进行简单的分析,供业内外认识参考。
一、业务流程分析及变化
(一)业务流程分析
在贸易公司的参与作为下,服装产品批量出口海外的主要流程为:贸易公司接收海外客户的服装订单,选择国内合适的工厂转嫁下单,经项目流程的运作,包括款式设计确认、样品成衣审核、商务签单、收付款及交付货运等,完成全部的项目运作。以项目管理的角度,业务流程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对等样确认。客户向贸易公司提出大概的服装款式需求,这个需求有时为文档形式(1ib装结构图,尺寸表和简单的文字描述),有时以一个实际的样品做为参照,要求基于此款基础上仿制或改制做出对等样。贸易商会安排内部的打样人员制作样衣,对于没有打样问的贸易商,会直接找自己的合作工厂安排款式样品的试制,并将样衣最后交付给客户手中,同时给出此单的一个意向报价。一般样衣的制作数量2—3件左右,客户、贸易公司、工厂各留一件用于评估和款式细节讨论沟通。此阶段客户主要考察款式设计能力。若客户不满意样衣,会要求再制作一次样衣以确认;或取消此次基于此款的意向合作;若满意样衣,则会与贸易商商讨确认正式款式并讨论商务条款。当然,若报价离客户期望差距过大也会导致跑单。
第二阶段:产前样确认及订单确认。此阶段一方面,客户与贸易公司之间要基于对样衣的审核评估,达成对批量交付的成衣的规格定义,并以此做为对生产样衣的评估依据;同时客户也会基于贸易公司的初步报价就商务条款不断沟通并在此阶段达成比较一致的约定,包括订单的数量、价格、交期、交货方式、付款方式等内容。另一方面,贸易公司与工厂之间也在同步进行类似的工作:生产样衣的定义、制作交付和评估;价格的商榷及最终生产订单的约定和初步下达。如双方不能达成一致,贸易公司会在交期允许的条件下及时更换工厂。
此阶段的目的主要是评估工厂批量生产时成衣是否与需求一致及商务条款是否能达成一致。该阶段的结束以客户与贸易公司就生产样衣正式确认、封样,以及客户给贸易公司签订正式的订单为结束标志。若任意一个条件无法满足均不能结束。如果是因为样衣无法确认,贸易公司通常会迅速安排重新打样,直到客户满意为止;如果是因为商务问题贸易公司会一直就商务细节条款持续谈判直到拿到正式订单并完成对工厂的下单为止,否则会取消订单,终止项目。
第三阶段:生产成品,订单交付。此阶段为执行完成正式合作的阶段。其目的就是完成订单,如期交货、收款。通常以贸易公司完成与客户方的生产样衣确认,并获得客户的正式订单为开始。贸易公司同时会向合作工厂签订正式的订单,跟踪督促生产进度,并协调相关货代安排运输(国际物流向客户交货),直到客户收货付款为止。
上述三个阶段定义,基于顺利和无意外发生的情况。在经营实践中,最后的催收付款经常问隔比较长,有时也可另定义为一个阶段。此外,难免会有延期、拒收、索赔等事情发生,出现这类情况时,需要业务、质量、财务、甚至法律方面的人手参加,重新定义项目目标。
(二)实践中的几种变化 业务流程在每一个公司都不可能完全相同,这是因为各个公司在各经营要素上的不同所造成的,如合作工厂资源构成、客户关系及渠道、经营产品种类、自身能力等。一个相对稳定经营的公司,其业务流程必然是基于该公司的经营要素现状,在严谨和效率两个方面取得较好平衡后的结果。所以,上述流程只是一个大致的基本流程。在实践中,会有以下几种变化。
1.在对等样确认阶段,若贸易公司预先准备若干款式的样衣,请客户选择,即变客户开发产品为基于公司已有款式选择或变化来定义产品。这种情况下,流程就不是客户首先发起寻求样品了,而是业务人员定期请买家到公司看款,选中后可直接开始进人第二阶段的合作。
2.同样,对于对等样衣的制作,完成方法也有两种:自己打样报价,或转合作工厂打样自己报价。前者利于了解样衣制作具体的单件消耗量和工艺,利于准确估价控制成本,及自由的选厂,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后者利于节省自己的内部人力资源。
3.有的贸易公司在其合作工厂在批量制作成衣时,生产所需面料不是由工厂方面自行采购的,而是由贸易公司采购后供应工厂的。贸易公司在拿到客户的正式订单后,会启动生产用面料的采购并协调供应合作工厂。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般来说几个因素:一是海外客户指定的进口面料,工厂没有能力采购;或贸易商有便宜的渠道和货源,自行采购可以降低整个项目的成本;或贸易商为控制成衣质量而为;有时也有工厂因经营资金不足而采取完全代工的形式。
4.批量成品的检验工作,对于设置了QC人员的贸易公司来说,会派出自己的QC人员到工厂去做成品检验。而有的公司,会将交付检验外包给第三方检测公司,由检测公司判定是否达到合同约定的交付质量要求。
二、组织架构建设及变化发展
(一)基本参考架构 从上面的流程描述中,可以看到一点:无论是客户与贸易公司之间,还是贸易公司与国内工厂之间,工作交流通常都包含两个方面,即样衣制作检验方面的技术类和商榷具体交易条款的商务类。所以技术类和商务类人员构成了贸易公司的主要职能部门。对于有设计能力的贸易公司来说,其组织架构大致可分四块(部门):业务部门、技术质量部门、设计部门,以及行政人事财务IT系统等综合平台部门。其中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大致如下:
业务部:负责公司所有业务的完整业务流程,包括与客户、工厂间的商务合同,交期价格的总协调,物流协调,协同财务进行催放款操作等。一般来说,将一次订单为一个最小业务项目。在业务部的人员配置中,一个业务员会负责一个项目的从开始到最后结束的所有的对外商务和对内的工作进度协调,确认,保证从意向、订单开始,能按计划交付并回收所有货款。业务经理负责所有项目的总体关键节点的监控,并分配给业务员合理的项目。一般一个业务员同时做好几个项目。分配的原则基于工作量饱满,同时项目效率尽可能高。基于一家客户的多个单子,一般被安排同一个业务员负责,或者按产品类别如毛衣,夹克等同一工厂的若干项目由一个业务员负责。
技术质量部:负责样衣的技术质量检验包括样衣的适体度,尺寸规格,工艺及安全环保等环节的把关。在实践中,服装产品本身的设计变更是经常发生的,其规格,工艺也会相应的调整,所以样衣往往也要反复制作多次,对等样和产前样均是如此。尤其是产前样,要经过QA的检验确认后,才敢放行让工厂量产。另外,对工厂的量产出货,贸易公司也会安QC人员到工厂验货,或委托第三方的检测行负责验货。设计部:负责产品的款式设计,设计依据一方面是客户的要求,另一方面可自己依据市场趋势和相关资源自主设。一般来说每一个设计师都要加入一个项目的团队,根据户的下单习惯和款式风格,在其每季下单之前预先设计,样,准备。设计主管负责设计师的人力资源与项目间的调,技术培训,共同设计要素资源的掌握与分配等。行政人事财务IT系统等:这些是一个公司的基本配支撑部门。.
(二)组织结构的变化与发展 上述的组织架构示意,已经体现了矩阵式架构的基本概。即以业务部为龙头,横向跨部门组织面向一个个具体业的业务团队,完成一个个项目。
一个企业的组织架构不是僵死的,是会随着外部条件、身发展程度和方向等而变化的。即便是同样结构的企业,于发展机会的不同,各个部分的成长程度不同,也会导致织结构的变化。这个变化有两种类型,一类是职能部门的减,一类是因某一单一业务的业务量成长远超过其他业务时而剥离成为单独的部门。具体到对于服装贸易公司来说,这些可能的差异化有以下几种可能:无设计部门:常见于初创的小贸易公司,因业务量不稳定,或经营的产品类别尚不稳定,或因合作的国内工厂本身有设计实力的。同时有QA和QC部门:在贸易公司中,QA和Qc的工作差别在于QA负责产前的技术质量确认,Qc负责量产中和出货时的质量检验。有的贸易公司因业务量大种类多,所以QC的工作量较大,配置人员较多,因而将质量部分为QA和QC两个部门。
另有单独的某个产品部门:在公司的经营发展中,可能有某一单类产品发展很快,业务量逐步加大,此时通常将参与此类产品的各个部门的相关人员抽调出来,就此产品组建单独的部门,一般为内部独立核算的事业部性质(Bu);支撑部门的外包与强化:有些小型的贸易公司,会将支撑部分的一些工作外包,比如会计外包,人事外包,IT外包等,以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
但有些公司,也会强化一些运营支撑部门,比如公司的IT系统。有的公司对IT部门投入较大的力度予以建设,为公司的项目运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证,在这样的IT系统上,经理层能随时看到项目的具体进展和每个人完成工作的情况,每个员工都能看到项目的最新进展和需求,以及自己要在何时完成何事,使得项目的推进得到很严谨的保障与记录追踪。
三、基本盈利方式分析
(一)进出价差
这是贸易公司的最基本的盈利方式。大概贸易公司一年做的单子总数乘以平均进出价差,基本上就是其年度经营毛利了(未计运营成本的)。目前在中国大陆从事服装贸易的公司,其产品的进出价差大概在1O%——15%之问,少数可达到2O%。一般高端品牌服装的价差会大一些,低端的则反之。
(二)帐期差
不少已经有一定运营时间和稳定的营业额的贸易公司,会在对内和对外的收付款的时间上做一些差异。例如,接到客户订单时,会收取10%~20%的预付款,而转单下给国内工厂的时候,往往没有预付款。工厂完成交货并经贸易公司转客户后,客户给贸易公司的货款一般是收货即付或一个月后。而贸易公司对国内工厂,则经常是交货后1—3个月才付款。比如,一个20人左右的贸易公司,每月的营业额如果有200万元,按帐期差2个月计算,则每个月会多出400万元在贸易公司的帐户上。这些钱对贸易公司的运营提供了不少便利,可以做一些短期的进出口项目盈利,甚至直接进行短期的金融类投资获利。
四、发展之道
企业经营,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何不断的发展,是每个公司都关心的问题。对于一个在经营中的服装贸易公司也是如此,从实践中总结,可关注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升业务量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多拉单子,是简便的思路,通过加强营销能力,多配销售人员跑客户,多参加相关展会等来提升业务量。这个方法常见于初创的贸易公司,对于已有一定规模的公司,业务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的人员配置达到一定的均衡关系,简单地多拉单子,必然意味着其他职能部门要以齐步走的方式同步增长,而在实践操作上则不容易,因此不以此为主要的发展方法。
(二)加大差价 加大差价,一方面是尽量寻找有信誉的能出高价的客户;一方面是尽量将工厂的出货价格压低或以保障给单量的长期协议方式、或代购面料、持续寻找新的可低价供货者工。目前服装的国际贸易市场,已经非常开放和充分竞争,贸易公司之间、工厂之间的竞争激烈,价格大多比较透明,加大差价的方法给贸易公司所带来的利润增加已经非常有限。
(三)提升产品开发能力 服装是非常感性的消费产品,一个好款式一旦推出,可能立刻激发市场的购买欲望和购买力,但仿制产品的推出也很快,同时产品过时也很快。这样的市场竞争格局下,依靠客户定样启动项目的贸易方式其产品对市场的反应速度自然偏慢。有些贸易公司在竞争中初步站稳后,即开始产品开发能力的建设。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能使自己的公司更直接地感受市场的脉搏,及时推出适合市场口味的款式,大大增加获订单的概率。另外,服装款式常有周期性的重复变化的特点,贸易公司保留曾经做过订单的款式样衣尤其是为知名品牌代工的样衣,及其相关制作资料(图档、供应商、料单、价格交期等信息),当有再流行趋势时或风格和新客户类似时,也能吸引客户及时下单。产品开发做得好的公司,会定时邀请客户来看款,或向客户推荐面料,一方面获得原本没有的订单,同时也大大维护了客户对自己的依赖和忠诚度。投入的是研发,降低的是公司的营销成本。
(一)业务流程分析
在贸易公司的参与作为下,服装产品批量出口海外的主要流程为:贸易公司接收海外客户的服装订单,选择国内合适的工厂转嫁下单,经项目流程的运作,包括款式设计确认、样品成衣审核、商务签单、收付款及交付货运等,完成全部的项目运作。以项目管理的角度,业务流程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对等样确认。客户向贸易公司提出大概的服装款式需求,这个需求有时为文档形式(1ib装结构图,尺寸表和简单的文字描述),有时以一个实际的样品做为参照,要求基于此款基础上仿制或改制做出对等样。贸易商会安排内部的打样人员制作样衣,对于没有打样问的贸易商,会直接找自己的合作工厂安排款式样品的试制,并将样衣最后交付给客户手中,同时给出此单的一个意向报价。一般样衣的制作数量2—3件左右,客户、贸易公司、工厂各留一件用于评估和款式细节讨论沟通。此阶段客户主要考察款式设计能力。若客户不满意样衣,会要求再制作一次样衣以确认;或取消此次基于此款的意向合作;若满意样衣,则会与贸易商商讨确认正式款式并讨论商务条款。当然,若报价离客户期望差距过大也会导致跑单。
第二阶段:产前样确认及订单确认。此阶段一方面,客户与贸易公司之间要基于对样衣的审核评估,达成对批量交付的成衣的规格定义,并以此做为对生产样衣的评估依据;同时客户也会基于贸易公司的初步报价就商务条款不断沟通并在此阶段达成比较一致的约定,包括订单的数量、价格、交期、交货方式、付款方式等内容。另一方面,贸易公司与工厂之间也在同步进行类似的工作:生产样衣的定义、制作交付和评估;价格的商榷及最终生产订单的约定和初步下达。如双方不能达成一致,贸易公司会在交期允许的条件下及时更换工厂。此阶段的目的主要是评估工厂批量生产时成衣是否与需求一致及商务条款是否能达成一致。该阶段的结束以客户与贸易公司就生产样衣正式确认、封样,以及客户给贸易公司签订正式的订单为结束标志。若任意一个条件无法满足均不能结束。如果是因为样衣无法确认,贸易公司通常会迅速安排重新打样,直到客户满意为止;如果是因为商务问题贸易公司会一直就商务细节条款持续谈判直到拿到正式订单并完成对工厂的下单为止,否则会取消订单,终止项目。
第三阶段:生产成品,订单交付。此阶段为执行完成正式合作的阶段。其目的就是完成订单,如期交货、收款。通常以贸易公司完成与客户方的生产样衣确认,并获得客户的正式订单为开始。贸易公司同时会向合作工厂签订正式的订单,跟踪督促生产进度,并协调相关货代安排运输(国际物流向客户交货),直到客户收货付款为止。
上述三个阶段定义,基于顺利和无意外发生的情况。在经营实践中,最后的催收付款经常问隔比较长,有时也可另定义为一个阶段。此外,难免会有延期、拒收、索赔等事情发生,出现这类情况时,需要业务、质量、财务、甚至法律方面的人手参加,重新定义项目目标。
(二)实践中的几种变化业务流程在每一个公司都不可能完全相同,这是因为各个公司在各经营要素上的不同所造成的,如合作工厂资源构成、客户关系及渠道、经营产品种类、自身能力等。一个相对稳定经营的公司,其业务流程必然是基于该公司的经营要素现状,在严谨和效率两个方面取得较好平衡后的结果。所以,上述流程只是一个大致的基本流程。在实践中,会有以下几种变化。
1.在对等样确认阶段,若贸易公司预先准备若干款式的样衣,请客户选择,即变客户开发产品为基于公司已有款式选择或变化来定义产品。这种情况下,流程就不是客户首先发起寻求样品了,而是业务人员定期请买家到公司看款,选中后可直接开始进人第二阶段的合作。
2.同样,对于对等样衣的制作,完成方法也有两种:自己打样报价,或转合作工厂打样自己报价。前者利于了解样衣制作具体的单件消耗量和工艺,利于准确估价控制成本,及自由的选厂,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后者利于节省自己的内部人力资源。
3.有的贸易公司在其合作工厂在批量制作成衣时,生产所需面料不是由工厂方面自行采购的,而是由贸易公司采购后供应工厂的。贸易公司在拿到客户的正式订单后,会启动生产用面料的采购并协调供应合作工厂。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般来说几个因素:一是海外客户指定的进口面料,工厂没有能力采购;或贸易商有便宜的渠道和货源,自行采购可以降低整个项目的成本;或贸易商为控制成衣质量而为;有时也有工厂因经营资金不足而采取完全代工的形式。
4.批量成品的检验工作,对于设置了QC人员的贸易公司来说,会派出自己的QC人员到工厂去做成品检验。而有的公司,会将交付检验外包给第三方检测公司,由检测公司判定是否达到合同约定的交付质量要求。
二、组织架构建设及变化发展
(一)基本参考架构从上面的流程描述中,可以看到一点:无论是客户与贸易公司之间,还是贸易公司与国内工厂之间,工作交流通常都包含两个方面,即样衣制作检验方面的技术类和商榷具体交易条款的商务类。所以技术类和商务类人员构成了贸易公司的主要职能部门。对于有设计能力的贸易公司来说,其组织架构大致可分四块(部门):业务部门、技术质量部门、设计部门,以及行政人事财务IT系统等综合平台部门。其中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大致如下:
业务部:负责公司所有业务的完整业务流程,包括与客户、工厂间的商务合同,交期价格的总协调,物流协调,协同财务进行催放款操作等。一般来说,将一次订单为一个最小业务项目。在业务部的人员配置中,一个业务员会负责一个项目的从开始到最后结束的所有的对外商务和对内的工作进度协调,确认,保证从意向、订单开始,能按计划交付并回收所有货款。业务经理负责所有项目的总体关键节点的监控,并分配给业务员合理的项目。一般一个业务员同时做好几个项目。分配的原则基于工作量饱满,同时项目效率尽可能高。基于一家客户的多个单子,一般被安排同一个业务员负责,或者按产品类别如毛衣,夹克等同一工厂的若干项目由一个业务员负责。
技术质量部:负责样衣的技术质量检验包括样衣的适体度,尺寸规格,工艺及安全环保等环节的把关。在实践中,服装产品本身的设计变更是经常发生的,其规格,工艺也会相应的调整,所以样衣往往也要反复制作多次,对等样和产前样均是如此。尤其是产前样,要经过QA的检验确认后,才敢放行让工厂量产。另外,对工厂的量产出货,贸易公司也会安QC人员到工厂验货,或委托第三方的检测行负责验货。设计部:负责产品的款式设计,设计依据一方面是客户的要求,另一方面可自己依据市场趋势和相关资源自主设。一般来说每一个设计师都要加入一个项目的团队,根据户的下单习惯和款式风格,在其每季下单之前预先设计,样,准备。设计主管负责设计师的人力资源与项目间的调,技术培训,共同设计要素资源的掌握与分配等。行政人事财务IT系统等:这些是一个公司的基本配支撑部门。
(二)组织结构的变化与发展上述的组织架构示意,已经体现了矩阵式架构的基本概。即以业务部为龙头,横向跨部门组织面向一个个具体业的业务团队,完成一个个项目。
一个企业的组织架构不是僵死的,是会随着外部条件、身发展程度和方向等而变化的。即便是同样结构的企业,于发展机会的不同,各个部分的成长程度不同,也会导致织结构的变化。这个变化有两种类型,一类是职能部门的减,一类是因某一单一业务的业务量成长远超过其他业务时而剥离成为单独的部门。具体到对于服装贸易公司来说,这些可能的差异化有以下几种可能:无设计部门:常见于初创的小贸易公司,因业务量不稳定,或经营的产品类别尚不稳定,或因合作的国内工厂本身有设计实力的。同时有QA和QC部门:在贸易公司中,QA和Qc的工作差别在于QA负责产前的技术质量确认,Qc负责量产中和出货时的质量检验。有的贸易公司因业务量大种类多,所以QC的工作量较大,配置人员较多,因而将质量部分为QA和QC两个部门。
三、基本盈利方式分析
(一)进出价差
这是贸易公司的最基本的盈利方式。大概贸易公司一年做的单子总数乘以平均进出价差,基本上就是其年度经营毛利了(未计运营成本的)。目前在中国大陆从事服装贸易的公司,其产品的进出价差大概在1O%——15%之问,少数可达到2O%。一般高端品牌服装的价差会大一些,低端的则反之。
(二)帐期差
不少已经有一定运营时间和稳定的营业额的贸易公司,会在对内和对外的收付款的时间上做一些差异。例如,接到客户订单时,会收取10%~20%的预付款,而转单下给国内工厂的时候,往往没有预付款。工厂完成交货并经贸易公司转客户后,客户给贸易公司的货款一般是收货即付或一个月后。而贸易公司对国内工厂,则经常是交货后1—3个月才付款。比如,一个20人左右的贸易公司,每月的营业额如果有200万元,按帐期差2个月计算,则每个月会多出400万元在贸易公司的帐户上。这些钱对贸易公司的运营提供了不少便利,可以做一些短期的进出口项目盈利,甚至直接进行短期的金融类投资获利。
四、发展之道
企业经营,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何不断的发展,是每个公司都关心的问题。对于一个在经营中的服装贸易公司也是如此,从实践中总结,可关注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升业务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多拉单子,是简便的思路,通过加强营销能力,多配销售人员跑客户,多参加相关展会等来提升业务量。这个方法常见于初创的贸易公司,对于已有一定规模的公司,业务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的人员配置达到一定的均衡关系,简单地多拉单子,必然意味着其他职能部门要以齐步走的方式同步增长,而在实践操作上则不容易,因此不以此为主要的发展方法。
(二)加大差价加大差价,一方面是尽量寻找有信誉的能出高价的客户;一方面是尽量将工厂的出货价格压低或以保障给单量的长期协议方式、或代购面料、持续寻找新的可低价供货者工。目前服装的国际贸易市场,已经非常开放和充分竞争,贸易公司之间、工厂之间的竞争激烈,价格大多比较透明,加大差价的方法给贸易公司所带来的利润增加已经非常有限。
(三)提升产品开发能力服装是非常感性的消费产品,一个好款式一旦推出,可能立刻激发市场的购买欲望和购买力,但仿制产品的推出也很快,同时产品过时也很快。这样的市场竞争格局下,依靠客户定样启动项目的贸易方式其产品对市场的反应速度自然偏慢。有些贸易公司在竞争中初步站稳后,即开始产品开发能力的建设。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能使自己的公司更直接地感受市场的脉搏,及时推出适合市场口味的款式,大大增加获订单的概率。另外,服装款式常有周期性的重复变化的特点,贸易公司保留曾经做过订单的款式样衣尤其是为知名品牌代工的样衣,及其相关制作资料(图档、供应商、料单、价格交期等信息),当有再流行趋势时或风格和新客户类似时,也能吸引客户及时下单。产品开发做得好的公司,会定时邀请客户来看款,或向客户推荐面料,一方面获得原本没有的订单,同时也大大维护了客户对自己的依赖和忠诚度。投入的是研发,降低的是公司的营销成本。
为了贯彻天然气资源“总买总卖”战略,气电集团于2008年6月在香港注册成立全资子公司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将其作为气电集团在境外的天然气资源采购平台,促使其与多家国际LNG供货商洽谈并签署长期、现货采购协议,实现资源“总买”;另一方面,气电集团在境内进口LNG并通过在境内不同地区注册成立贸易分公司负责在境内各地分销LNG,实现资源“总卖”,从而完整连接天然气资源“总买总卖”的业务链条。针对“总买总卖”业务环节,我们通过分析、研究发现有以下特点:
①涉及两个币种、两个市场、两种汇率、两种利率。国际贸易公司作为气电集团LNG境外采购平台,面向国际LNG资源供应商,需以美元支付货款,而气电集团作为内地进口商将国际贸易公司采购的LNG在境内销售,销售收入均为人民币。整个贸易链条不仅横跨香港及内地两地,且涉及美元及人民币两种货币;由于中国内地对外汇实行管制,致使外汇融资额度紧、利率相对国际成熟市场高,而人民币为非自由流通货币,使得中国内地市场及境外市场对其产生不同的升值预期,因此就美元及人民币而言,香港与内地之间出现“两个市场、两个利率、两个远期汇率”现象。
②收付时间差引发汇率波动风险。根据采购协议及进口协议的规定,气电集团须在每次LNG船舶到港卸货后针对每一船的卸载量将进口LNG的货款以美元结算并将货款在较短的时间内汇至国际贸易公司,同时,国际贸易公司在收到货款后立即以美元对国际LNG供货商支付国际采购货款。在此过程中,气电集团需按即期汇率购汇并支付国际贸易公司,而由于长期采购协议中规定了照付不议条款,且支付币种为美元,而气电集团在境内分销LNG自下游客户处收取的为人民币货款,所以,气电集团在合同期限内将不可避免面临购汇需求,且收付款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因此存在一定汇率风险。
③资金链面临的风险。气电集团进口LNG需针对每一船LNG在卸载后的一定周期内一次性支付全部货款,而境内分销是在通过接收站,终端客户消耗后的一定周期内根据实际用量分批次结算,进而造成付款时间先于收款时间,在上下游业务严格按计划执行的情况下,通常在2~3个月。因此,形成垫资时间长、金额大的现状,同时,一旦上下游脱节,付款与收款的时间差还将进一步扩大,对资金链的安全产生重大影响。气电集团合并财务报表平均每月现金存量达数十亿元人民币,但多数现金分散在各合营公司,由于合营公司均为独立法人,气电集团本部日常可动用资金仅数亿元人民币。相比之下,通常一船LNG的进口货款约为5000万美元,约合3.4亿元人民币,因此,气电集团利用本部可动用资金调剂资金收付不匹配问题的能力有限。即便将下游客户所支付的人民币货款统收至气电集团,整个贸易链条中仍存在收付款上的时间差。
2方案研发及风险分析
针对长期外向型采购商务模式的特点,及现阶段人民币对美元远期升值预期的有利资金形势,很多内地企业选择使用远期结售汇(DeliverableForward,DF)来降低购汇成本,其操作为:境内企业首先向境内银行申请外币贷款,用于立即支付对境外的付款,同时,将原本用于购汇支付到境外的人民币存为定期存款,再与银行签订DF合同,约定在未来的某一时刻按DF合同约定的价格购买外汇,由于操作时将外币贷款、人民币定期存款及DF合同的期限设计为一致。因此在存款及各合同到期时,企业可用到期的存款进行DF交割,并用于偿还外币贷款,即形成一套以DF为主的无风险外汇支付理财方案(下称“DF方案”)。受到该方案的启发,气电集团拓宽思路,多方搜集信息,经过近3个月的研究和论证,并结合自身在贸易采购业务方面的特点,研究并制定了一套利用内地及香港“两个资金市场、两个利率、两个远期汇率”的特点、并以在香港进行“无本金交割远期结售汇”为核心的贸易融资付汇理财方案(下称“NDF方案”),选定由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银行”)及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下称“中银香港”)在内地及香港两地同步实施:
2.1无本金交割远期结售汇(NDF)
NDF的定义:NDF是人民币兑外汇的远期合约(Non-DeliverableForward,NDF),是由交易双方事先约定未来人民币与外汇兑换的日期、标的金额和汇率,但在到期日不发生全额本金交割,而是根据市场参考即期汇率和事先约定的NDF合约汇率相比,在香港进行轧差交割的一种远期外汇买卖交易。
①NDF方案的优势。NDF和DF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轧差结算并只在香港有交易市场,后者实换本金,可在内地叙做,在控制汇率风险的功能上,两者并无差别,都是用于锁定远期购汇汇率。但是由于现阶段,香港资本市场对人民币未来升值预期更加明显,所以香港市场NDF(未来以人民币购买美元)价格较境内DF价格更低,对企业锁定未来购汇成本更有利。尤其是自2009年第四季度开始,香港市场的NDF价格(红线)较即期购汇价格(黑线)及内地的DF价格(蓝线)低很多。
②NDF业务的合规性。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汇发[2006]52号《关于外汇指定银行对客户远期结售汇业务和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有关外汇管理问题的通知》,内地企业只能进行DF业务(即远期结售汇履约应以约定远期交易价格的合约本金全额交割,不得进行差额交割),因此,虽然香港资本市场可锁定较国内更低的远期购汇成本,但境内企业进行NDF交易存在障碍。针对国家外汇政策的限制,气电集团经分析,确认在香港注册成立的国际贸易公司不受中国国家外汇管理规定对NDF交易的限制,气电集团抓住这一有利条件,利用国际贸易公司作为叙做NDF交易的平台,在香港锁定了较低的未来购汇成本。
③外汇风险的锁定。虽然NDF交易是远期购汇的无本金交割,但如果企业未来不进行真实的购汇交易,NDF交易本身不但不能锁定风险,相反,未来的收益及损失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是在企业未来进行购汇的情况下,企业未来购汇成本与NDF合约交割金额的总和将不因未来购汇时即期汇率的波动而改变。例如,若气电集团于1年后支付5000万美元货款并签订以此为标的物的一年期NDF合约,1年后,气电集团将按当时的即期汇率购汇,同时,气电集团及银行将比较NDF合约价及当时的即期汇率计算并交割损益。若1年后的即期汇率价格高于NDF合约价,则气电集团将以高于NDF合约价的汇率购汇,而高出部分的增量成本将以NDF合约轧差交割方式由银行付给气电集团;反之,若1年后的即期汇率低于NDF合约价,则气电集团将以低于NDF合约价的汇率购汇,而节省部分将以NDF合约轧差交割方式由气电集团付给银行。因此,在确定未来真实购汇需求并签订NDF合约的情况下,气电集团可在NDF交易当天锁定远期购汇成本。2009年第四季度即期人民币对美元的购汇成本约为6.83,但利用国际贸易公司在香港锁定的NDF远期购汇成本仅为6.65至6.68,使气电集团在锁定远期购汇成本的同时,获得了无风险汇差收益。
2.2贸易融资(美元)
①利用美元融资付款及选择香港进行融资的原因。2009年,世界经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一次次降息使得世界范围内美元贷款利率降至历史低点。在中国境外市场,以英国银行家协会公布的美元3个月伦敦银行间拆借利率(LondonInter-BankOfferedRate,LIBOR)为例,其在2009年底达到约0.24%的水平,达到自80年代以来的最低点,导致市场抛售美元,美元货币供应量大有泛滥之势。反观中国国内信贷市场,虽然受经济危机影响,中国政府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在市场上较为活跃的仍主要为人民币,外汇贷款在内地不仅在额度上从紧,在利率方面也相对香港等境外市场要高出许多。
②美元融资的机遇及风险点。考虑到境外市场充足的美元信贷额度和低廉的融资成本,气电集团决定不以购汇人(气电集团)名义在境内申请美元贷款,而选择通过内保外贷的形式(国际贸易公司注册资本小,不具备大额借款资质),即气电集团利用自身在内地中国银行的资信为香港的国际贸易公司提供担保,从而以国际贸易公司名义在香港进行贸易融资,获得低息美元贷款,并直接对外支付。2009年第四季度,内地美元贷款成本约为6个月LI-BOR+100BP至200BP,但气电集团利用国际贸易公司在香港获得的美元贷款成本仅为3个月LIBOR+30BP至50BP;但是,由于造成目前美元贷款低融资成本的主要原因为全球金融危机,随着近期世界各国经济体复苏,美元融资成本面临一定升幅预期,且从历史经验看,一旦实体经济表现出实质性回暖,融资成本将在短期内迅速攀升。因此,考虑到中国境外市场美元融资成本已在历史低位徘徊一段时间,气电集团为确保较低的融资利率,锁定融资成本,决定采用利率掉期规避利率风险。
2.3利率掉期
①利率掉期的定义。利率掉期(InterestRateSwap,IRS)又称“利率互换”,是同种货币不同类别利率之间的交换交易,一般不伴随本金的交换,以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之间交换居多。当利率处于低位时,企业可以通过签订IRS将浮动利率形式的负债(如贷款利息)转换为固定利率形式的负债(如贷款利息),达到规避利率走高而带来负债成本上升、锁定财务成本的目的。
②利率风险的锁定。由于国际贸易公司在香港进行贸易融资时,与银行签订的贷款合同为浮动利率,按季度支付3个月LIBOR及一定加成利率的利息。虽然就目前LIBOR走势来看,浮动利息的成本处于历史低位,但为确保方案不暴露在利率波动的风险下,在叙做当天将交易的收益及风险完全锁定,气电集团决定由国际贸易公司与银行签署IRS协议,将贸易融资的贷款利率交换为固定利率。虽然掉期后固定利率比掉期前浮动利率略高,但在交易叙做当天已将利率风险完全锁定,同时,掉期后的利率成本仍比内地的美元浮动利率融资成本低。2009年第四季度,在香港通过IRS锁定的美元贷款利率约为年息1.15%~1.30%,较境内美元贷款成本低约100BP。
2.4人民币质押
2009年第四季度,由于气电集团将在境内分销LNG获得的人民币货款以1年期定期存款方式质押在境内中国银行,可获得2.25%的年息收益,较国际贸易公司在香港掉期后的美元贷款成本约高100BP。因此,存款收益在支付美元贷款成本后仍有盈余,形成本方案下一部分无风险资金收益(息差收益)。
2.5委托贷款
委托贷款,是指由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委托人提供资金,由商业银行作为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回收的贷款。在本理财方案中,气电集团委托海油财务公司向气电集团所属控股公司发放贷款,同时,安排海油财务公司与借款公司签订授信协议,在委托贷款到期时,用海油财务公司贷款替换委托贷款(如尚有用款需求),保证及时、完整回收委托贷款并在理财方案到期时购汇支付国际贸易公司。综上,NDF方案的操作为:首先,将境内通过各贸易分公司分销并集中上划的销售气款以人民币定期存款形式质押在中国银行北京分行获取按年2.25%的利息,或通过海油财务公司向所属控股公司发放委托贷款收取贷款利息;中银香港据此向在香港的国际贸易公司提供等值同期美元贷款(IIF)用于支付境外LNG资源供应商,同时,国际贸易公司与中国银行签订美元利率掉期合同(IRS),将美元贷款利率锁定在1.10%~2.00%之间;最后,再由国际贸易公司与中银香港签署无本金交割远期结售汇合同(NDF),将集团1年后支付国际贸易公司气款的购汇价格锁定在6.65~6.68之间。该方案的收益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①通过人民币存款质押进行美元贷款,利用低美元贷款利率和同期较高人民币存款利率赚取息差;
②利用1年期NDF,锁定较当前即期汇率低的远期购汇价格实现汇差收益。同时,该方案使用IRS锁定美元贷款利率,规避了利率波动风险。在交易对手风险方面,由于香港金融市场开放度高,并且与国际几大金融中心接轨。因此,NDF及IRS市场交易活跃,价格透明,是成熟的交易市场,而气电集团NDF方案的交易对手中国银行及中银香港属中资金融机构,信誉高,违约风险较低。
3操作风险分析及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由于本次贸易融资付汇理财方案涉及金融衍生品交易,所以,方案本身及操作过程中的风险防范尤为重要。在经过多次深入研究和讨论后,气电集团认为虽然该方案涉及两项金融衍生品交易,但该方案的特点是两项金融衍生交易组合实施,方案不仅可在无风险的情况下锁定较低的购汇成本,同时,可规避因在境外进行美元借款而带来的利率波动风险。因此,气电集团一方面在内部积极推行该方案的审批和实施工作,另一方面,认真、仔细地研讨和制定相关制度和流程,以规避金融衍生品交易过程中的操作风险。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气电集团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针对NDF方案的操作流程及细则,规避在NDF方案审批和运作当中的操作风险。
4经济效益
截至2009年12月31日,气电集团共进口5船液化天然气,支付进口天然气款近2亿美元,如果按期内平均即期汇率6.8279购汇直接支付,气电集团共需支付人民币约14亿元人民币。通过开展“无本金交割远期结售汇(NDF)+美元贸易融资(IIF)+利率掉期(IRS)+人民币存款质押+集团内部委托贷款”理财方案,气电集团利用“两个市场、两个利率、两个远期汇率”的特点,抓住现时境外美元融资利率较低、境外人民币升值预期高于中国内地的机遇,针对以上5船采购及进口全部实施了无风险融资付汇理财方案。因此,汇差方面,气电集团利用NDF锁定的1年期远期购汇价格6.6861比即期汇率优惠1418个基准点,实现汇差收益2966万元人民币。利差方面,全年累计质押比例约为63%,按人民币存款质押年利率2.25%计算,质押利息收益合计1976万元人民币;短期存款(7天通知)比例约为27%,按1.35%利率计算共收益利息501万元人民币;剩余约10%部分则通过财务公司以委托贷款形式贷给集团下属公司,年利息收益率为3.89%,约合人民币584万元,以上利息收入合计3060万元人民币;相比之下,美元贷款年平均利率1.15%,按NDF合约购汇价格折算,产生利息支出1371万元人民币,因此,本年共实现息差收益1688万元人民币。综上,在本项业务中,气电集团2009年利用现金流14亿元人民币,在保证顺利付款的基础上,实现无风险资金收益共4655万元人民币,年化收益率为3.26%。
面临近十年以来铁矿石供不应求的局面,中国钢铁企业经历了铁矿石供应紧张,被动高价采购等一系列压力,同时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迫使其为了谋求发展和实现国际化经营战略,中国钢铁企业的国际贸易公司―钢铁企业采购进口原燃料主责单位(以下简称钢企国贸公司)纷纷开展国际铁矿贸易。
一、在供不应求求市场条件下钢铁企业开展国铁矿贸易的优势
与普通贸易公司相比,钢企国贸公司从事国际铁矿贸易主要有以下几点优势:
1.依托钢铁企业的需求,具有很多现成的进口铁矿贸易资源
由于中国的很多钢铁企业原建设初期的设计规模是依据其附近的铁矿资源建设而成,所以大部分的中国钢铁企业的初始规模较小,经过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中国钢铁大规模扩产,中国的钢铁企业对进口铁矿石的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加,有的甚至达到85%以上。近十年来, 大部分中国钢企国贸公司积累了丰富的进口铁矿资源。
2.需大于供的市场为铁矿资源丰富的钢铁企业从事铁矿贸易,提供了有利的贸易时机
3.以钢铁主业生产、技术为依托,为铁矿销售提供了有利的技术后盾
在钢铁企业大规模扩产的过程中,强劲的钢材价格使得钢铁企业为了满足钢铁扩产要求,多渠道地获取各种进口块矿、进口烧结矿、进口球团(酸性、自熔性和碱性的)、甚至对钢铁冶炼过程中产生的氧化物都有进口采购,在高炉操作人员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的同时,也为钢企国际贸易公司开展国际铁矿的销售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
在铁矿供大于求的市场环境下,铁矿资源理所当然地成为铁矿贸易的价值流中能给用户带来最大价值增值的来源。
二、国际铁矿市场形势正在发生变化
自2014年铁矿市场的供需形势随着世界四大铁矿供应商的扩产计划落实,加上中国钢铁产业产能力过剩,各钢铁企业产能维持在80-85%产能,使得世界铁矿石的供需出现了平衡,到2014年底2015年初将会出现铁矿供大于求的局面。
三、在供过于求的铁矿市场条件下,钢企国贸公司铁矿贸易价值流流程的再造
2014年5月以来,钢贸商随着国家银监会对贸易融资的一系列严格审核政策出台,一部分钢贸商企业也会退出国际铁矿贸易的供应链,而钢企国贸公司的铁矿贸易将如何利用其优势为最终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价值将是钢铁企业铁矿贸易中应着重关注和改进的方向。上世纪末以来,中国钢铁企业在生产中吸收了很多先进的精益生产管理理念,价值流就是手段之一。将价值流的概念引入国际铁矿贸易实务操作中,使实物流、信息流和时间(效率)管理相结合。
近10年以来,由于铁矿海运贸易量超过全球铁矿贸易总量的90%,海运铁矿贸易已成为国际铁矿贸易的主要模式,所以我们在此以海运铁矿贸易为例加以说明。
1.铁矿贸易(海运为例)的实物流程
2.铁矿贸易(海运为例)的信息流程
研究实物流的过程同时,充分提供信息流,利用现代化的信息传播工具如智能手机和网络,建立起信息资源平台,从而使推销员通过信息流提高用户对信息的获取、挑选、合成、理解和利用所带来的贸易价值增值机会。
3.在铁矿贸易过程中,信息流对实物流的作用
(1)加强对实物流的协调管理,从而实现铁矿贸易中协同作用
根据价值链创始人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的竞争优势理论,铁矿贸易企业能将与铁矿有关的资源集中起来,是铁矿贸易竞争力的重要表现。集中度越高,协同效应越强,贸易效率就越高。
(2)促进实物价值流增值
实物贸易流向所需要的时间是一定的,如澳大利亚铁矿运到中国要15天,在贸易过程中,相应的单据流转根据贸易中间环节的多少到达用户的时间各异。为了不影响实物到货后的提货手续,通过信息流的再造如各贸易环节加入银行与用户的电子交单,单据流转的各环节的时间大大缩短,确保了实物的提货速度,使用户享受到铁矿实物按时提货以满足其生产需要的价值。
(3)提高贸易相关方对整个铁矿贸易价值链的反应速度
信息资源通过流传递给整个铁矿贸易的相关方,相关方通过信息的获取,会激发对实物贸易新思路。如2012年以来,山东钢铁集团通过投资获取了西非新铁矿资源,此铁矿资源的特点为氧化铝高而氧化硅底,需要配加高硅铁矿资源。通过信息资源的传递,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了解到山钢有对高硅铁矿资源的需求,就通过收购其附近小矿山的铁矿资源而推向市场,并按照指数定价的同时加大给使用量大的用户以每吨15美元的折扣。山钢国贸通过此类信息的传递,最终使此铁矿在生产中的配比有所提高,降低了用户的生产用料成本,实现了贸易价值的提高。
在铁矿贸易活动中,首先国际贸易公司应发挥前面提及从事铁矿贸易的传统优势,主要通过:与铁矿供应商、其他钢铁公司铁矿采购部门、铁矿贸易商、用户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丰富铁矿实物资源;其次在信息流方面,应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平台,此平台的建设主要辅助实物流,主要处理以下信息:
①在铁矿实物进行交易前,钢企国贸公司应提供给用户:在铁矿贸易市场上可以交易货物的数量、品种、价格、以及实物状态,供应渠道、未来对市场走势的分析,提供贸易实物的竞争优势和融资解决方案等;同时,应向用户收集:采购资金需求,贸易方式、铁矿使用结构、各种铁矿的使用配比、库存数量、维持生产的周期、采购原燃料的资金状况等。通过微信群、局域网络建立资源信息平台,会吸引用户的加入,加快实物贸易成交比率。
②在实物流转的过程中,对用户提供:实物交易对应的船舶动态信息、实物交易对应单据流转信息、与实物交易有关的目的地类似货物交易信息、以及货物到达目的地后用户对实物需求急缓度、满足需求的物流解决方案以及帮助用户满足要求的应对措施、目的(港口)地船舶排队状态,用户物流解决方案和费用要求等。
③在实物到达用户后,对用户应提供:使用实物的各种方案下的成本结果预测、使用实物生产操作的经验、各种可能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实物质量跟踪及用户使用后的反映跟踪等。
关键词 国际石油贸易 财务管理
近几年,国际石油贸易量飞速增长,过去10年,世界石油贸易总体量增长了22%。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石油需求的过度需求。从目前的国际石油市场来看,供需基本上是均衡的。然而国际石油价格却波动剧烈。国际石油贸易量增长迅速,不可避免地要谈到其财务管理问题。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体制十分重要的管理部分。在企业的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国际财务管理,就是国际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管理财务活动,下面就对如今国际石油贸易的财务管理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一、国际石油贸易格局现状
如今世界石油市场的供需双方矛盾,供应方是关键。全球的石油消费不断增加,从而世界石油贸易额保持不断上涨,西方主要消费国家的消费增长速度有所减缓。美国是世界石油消费最多的国家,保持在世界消费总量的四分之一。同样,发展中国家的石油消费量也在不断增加
目前,国际市场的石油价格保持上涨的态势,如今的国际石油市场基本保持着一个脆弱的平衡状态,因而只要有稍微的因素干扰,比如战乱等因素,只要一个微小的因素干扰,其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同时,石油库存量发生任何变化,都有可能导致世界石油市场的价格波动。库存增加,油价则降,库存减少,油价则增。
我国目前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石油的进口国,因而国际油价的制定权不在我国手中,我国只能够被动接受油价的波动,国际油价的长期变动对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是有影响的。国际石油贸易的现状是非常动荡的。对其我国只能做到静观其变,兵来将挡。
二、国际石油贸易的财务管理结构形势
财务管理是保证企业公司高效运转的保障,国际石油贸易巨大,辐射全世界,其有一个科学和理,灵活高效的财务管理体制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财务管理体制是公司企业管理体制的重要部分。接下来就具体谈谈国际石油贸易中的财务管理实务。
(一)国际石油贸易公司财务管理组织结构
国际石油公司在内部的财务上实行了高度集中的管理,其管理层次大约分为五个级别:总公司、二级专业公司、地区公司、作业区和生产区。各级别组织分工管理合作,科学规划,各个层次都有适应自身的财务管理体系。其中,总公司是一级独立核算的主体。是利润计算和分配的中心。其主要的财务职责有:发行股票、筹集资金、纳税缴税、制定总公司的财务规章制度、制定公司的财务经营战略方针,决定利润分配和资金投向等等。
二级公司是总公司直属的分公司,其任务是完成总公司的利润预算指标,其所获的利润也必须全部上交总公司。投资也由总公司拨款。地区公司则是二级公司在不同区域建立的子公司,地区公司则要围绕着直属分公司也就是二级公司,其所获利润也需上交二级公司。而作业区和生产区则是地区公司的基地,其保证着基本的作业与生产工作的进行,是整个石油贸易的根本所在。因此,总体来说,对于国际石油贸易公司的财务管理组织结构,总公司是核心,其所属的子公司都需要围绕总公司的财务战略目标来展开工作。
(二)国际石油贸易公司财务管理组织形式
目前,国际石油公司财务管理的组织形式主要包括集权式理财体系、分权式理财体系等,国际石油贸易公司的财务管理组织形式的决定因素包括公司规模的大小,包括跨国经营的投资程度和公司的股权结构以及不同国家的不同传统等等。许多国际石油公司的经验表明,公司的财务管理决策权配置不能走一成不变的极端路线,其应该在集中和分散之间进行适当的选择,并且需要随着时间推移和国际形势的变化而做出适当的调整。国际石油公司的财务管理组织形式可以多样化。根据自身的情况适时作出必要的改变。
三、国际石油贸易财务管理现状
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石油工业逐渐步入成熟期,石油业扩大了市场,提高了技术水平。当然,国际石油贸易公司财务管理是公司能否实现最大利润的关键因素,国际石油贸易有其特点优势也有其需要改进的地方。下面就针对国际石油贸易的财务管理一些现状进行必要分析。
套期保值是国际企业的惯例,利用石油衍生品交易进行套期保值,是如今许多国际石油跨国公司的做法,它能够有利于锁定成本,从而保证公司生产经营顺利展开。另外还有交易投机,交易投机的潜在收益很高,但其风险也同样很高,从实务的层次上看,要做好石油贸易工作,必须要加强财务风险的管理,做到防患于未然。
国际石油贸易公司的财务预算。如今一些跨国石油公司都非常重视资金预算,资金预算是从宏观上控制公司主要经营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并且能够起到协调子公司各业务部门发展的作用。许多公司的资金预算工作都有公司董事会参与决策,资金预算确定,各个子公司都要严格按照预算进行开发生产。国际石油公司都会有一套完善的预算综合管理系统公司会制定长远发展的远期方案、制定长期的财务计划,利用公司销售生产预测提供的资料确定公司未来的财务状况,另外还会制定年度经营计划。,年度经营计划是根据战略计划制定的。
四、国际石油贸易财务管理实务战略建议
针对国际石油贸易的发展趋势和现状,做出一些战略建议,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一)强化公司预算管理
预算编制是公司的一件大事,许多跨国石油公司都把预算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并且许多国际石油公司的预算工作都有公司董事会的参与。这足以说明公司预算的重要性。公司总部需明确预算编制的政策、原则并指导预算编制,总部需根据经济发展趋势,竞争对手的情况和投资者的要求等明确预算的总体框架。与各部门进行合作分析、交流、最终形成一致。预算是石油公司开展各项工作活动的基础,公司要做到精细的预算分析,每月各业务部门都要认真分析预算情况。强化公司预算管理师非常必要的。
(二)低成本战略
推行“低成本战略“是石油公司提高竞争力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公司可针对自身情况,开展兼并、合并,实现公司的合理完善组合,进行对公司的合理优化精简。另外可进行资产的置换和优化升级,精简非核心业务,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资产质量与盈利水平。此外,还可进行精简机构,减员增效,从而做到公司的低成本经营运行,实现并强化低成本战略。低成本战略是公司财务管理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表现。
(三)资金管理做到高度集中
公司的资金需严格管理运行,这是一个公司特别是大公司良好运行的基本,公司可依靠银行健全的结算系统具体实施资金的高度管理核算。凭借银行庞大的结算系统,各业务部门实行收支两条线,通过银行的协助进行高度集中的资金管理工作。从而使资金的使用严格按照预算执行。
(四)保持高度信息化
伴随着高科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石油公司也需保持财务管理的高度信息化,一些高科技信息技术的诞生给财务管理工作也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和科学性。对于一些业务遍及全球的国际性大石油公司来说需要实施扁平式管理依靠信息化进行高度集权。依靠高科技的信息技术,实现诸如资金管理、会计核算等等的高度集中。
(五)总部委派任职
各子公司,各地域分公司,其财务部门的负责人和业务骨干需做到总部委派,子公司的财务工作相对脱离总部,导致其财务工作的进行无法做到绝对的高效和廉洁,因此,从总部委派相关负责人进行财务领导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从总部抽调人员进行分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对分公司的财务工作有一个更好的监督检察。可以使总部对子公司严格控制财权。
参考文献:
[1]李锦红.实施国际化战略中的财务管理.中国石油企业.2006(5):56-57.
[2]刘继锋.石油公司国际化经营的财务价值管理.国际石油经济.2005.13(9):31-34.
[3]殷格非.突出自身特点的国际化报告——评中国石油首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WTO经济导刊.2007.(4):81-82.
1、引言
按照课题组计划安排,2012年7月8日-14日和2012年8月14日-17日课题组分别对广东东莞、江苏无锡的加工贸易型企业(下简称企业)进行了为期11天的调研。本次调研的目的是深入了解企业经营现状,为后续研究搜集数据。本次调研的落脚点大岭山、厚街镇和长安镇是东莞企业的密集区,而祝塘镇和堰桥镇则是无锡企业的密集区。我们选择了20家不同规模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这些企业分布在纺织、制衣、鞋帽、箱包和电子设备制造业。本次调研采取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发出问卷20份,回收20份,回收率达100%。
2、对企业经营困难的分析与判断
此番调查我们对2012年加工贸易危机程度之深印象深刻。对比2008年,此番危机表现为,一是持续时间长。2008年加工贸易新出口定单指数下滑至恢复原有水平用了不到一的时间,而此番危机持续了一年,目前仍无复苏的迹象。一些企业主认为,2012年危机是2008年危机的延续,没有三五年的时间,中国加工贸易很难摆脱危机;二是影响程度深。开工率低,大量设备闲置,资金链紧张,大多数企业在3%的企业利润底线附近挣扎。龙剑电子从日本引进最先进的贴片机,因定单不足不能满负荷运转。深圳懿鎏电子有限公司销售量只是往年同期的2/3,50%的设备闲置。三是波及范围广。无论是珠三角或是长三角,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贸易公司,注销的企业多于新注册企业。据不完全统计,东莞厚街镇夏街2012年上半年新注册了21家企业,注销的企业则达31家。倒闭企业中既有传统行业,也有一些新兴行业。由于加工贸易具有“链”性,一家企业倒闭往往会殃及上下游企业。
加工贸易企业2012年面临的困难依次是劳动力成本增加;原材价格上升;制度性因素造成的隐性成本增加;外部市场萎缩;各种租金费用的上升,而人民币升值影响排在了末尾。
2.1工资上涨过快可能是一个“伪命题”
劳动力价格上升过快虽然不是新问题,但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资方反映外部市场萎缩,原材料价格上升造成企业开工率低,为防止工人流失,即便不开工企业也要给工人发放基本工资,从而加大了企业运营成本,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资方总是抱怨工资上涨过快,侵蚀了大部分利润。工人的稳定性也大不如从前,即便给开出了丰厚的条件,仍然留不住人,似乎目前的困境主要是工资增长过快造成的。而我们实际接触的却是,即便室外温度已经高达35℃,工人仍在冒着酷热在热塑机旁工作。在走访喷漆工序时,虽然只是停留了一会儿,刺鼻的涂料味道已我们窒息,但发现喷漆工甚至没带口罩,在这种恶劣生产条件下工作,缺乏劳动保护,工资上涨显得微不足道。如果将高通胀率、留守儿童等因素考虑进来,工资上涨过快会是个“伪命题”。
跳出劳资双方的争论,我们更担忧中国产业队伍的未来。在第二轮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我们轻易地毁灭了已经形成的产业大军,尽管这只大军来自于传统体制,来自于国营企业,但无论如何对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都是一笔财富。时至今日,这种无法挽回的损失令我们唏嘘不已。而新近成长起来的农民工大军难道在此番经济危机中又要重蹈覆辙?回顾世界工业化史,发现成功的工业国家不仅实现了资本原始积累,更重要的是造就了一支产业大军,德国和日本正是凭借成熟的产业大军抵御了金融危机的冲击。接受2008年“民工返乡潮”的教训,企业想了很多办法稳定职工,诸如“提供夫妻房”、“春节返工提供交通补贴或报销车票”、组织“集体过生日”等,但鲜有企业对员工进行持续性地系统培训,无法满足职工升迁发展的需求。当然,产业队伍的发展不仅是企业的事,更多地牵扯社会的方方面面。类似福利制度、医保制度、户籍制度、异地高考制度的缺陷导致的成本支出,绝不仅是提高工资就能弥补的。
2.2国际市场相对萎缩
从需求方看,持续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国际市场的影响有限,因为类似服装、鞋类等加工贸易品属生活必需品,需求收入弹性较低。从供给方分析,国内产能过剩造成了国际市场的相对萎缩,而国际竞争对
手的增加则加剧了国际市场萎缩,供求关系的失衡主要来自于需求方。
国内产能过剩造成了国际市场萎缩。调研期间恰逢深圳愿景光电子公司破产,深圳懿鎏电子公司负责人谈及此话题颇有感触。深圳市2000年仅有几家企业生产led,由于进入的门槛低,十年间深圳和佛山等地就上了近百家led企业,面对欧美市场不景气和国内市场周期性调整,产能过剩一下凸显出来。2011至2012年,深圳市超过80家led企业倒闭,佛山市也有将近一成的led企业破产。
竞争对手增加加剧了国际市场萎缩。如果说2008年定单减少是由于国内企业竞争加剧,2012年定单减少则是国内竞争与国际竞争双重叠加的后果。国际竞争压力主要来自于东南亚、南亚国家,这些国家对中国加工贸易的竞争优势除了用工成本低廉外,还体现在可以享受优惠的外贸政策。江苏红柳床单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说,全球经济不景气使原材料的国际市场价格一路下行,按理说会减轻成本压力。国际市场棉花价格降到了1.5万/吨,比国内市场价便宜了0.3万/吨,但由于我国实行进口配额制,企业只得用国产棉,进而推高了我国棉纺制品价格。
国际市场的相对萎缩暴露了我国产能过剩的顽疾。从白色家电到服装鞋类,从led再到光伏组件,中国加工贸易上演着周期性产能过剩。产能过剩促成倒逼机制,企业要么倒闭,要么缩小生产规模。课题组原本联系好了一些调研对象,再一打听早在几年前就“金盆洗手”了,这些人要么转行,要么炒房,要么出租厂房。相比其他靠加工贸易起家的国家,中国企业积累的历史过短。细细想来也不奇怪,缺乏市场支撑,听命于各级行政部门产业指导性政策,一个行业盲目扩张后的结局必然是急剧衰退。2.3汇率变动是一个常态因素
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升值降低了贸易品的价格竞争力,抑制了出口规模,成为困扰企业经营的一个主要问题,但出乎意料的是此番调查企业对该话题并不敏感。加工行业现有的经营模式是企业多从贸易公司接单,汇率波动是贸易公司操心的事,企业只关心能否按照与贸易公司敲定的报价拿回加工费。遗憾的是,此次调研没有将贸易公司列为调研对象,故汇率波动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无法得到真实的反映。从企业间接回馈信息看,贸易公司已经习惯了浮动汇率制下接单派单,具备了一套防范风险的技术手段。若一段时期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频繁波动,双方就选择欧元报价结汇;若另一阶段人民币兑欧元汇率频繁波动,双方就选择美元。最近一段时期,许多外商绕开港商和中国贸易公司直接与生产商接触,一些欧洲客商开始用人民币报价和结算,大大降低了汇率波动风险。
企业明显感觉人民币的对内贬值。除了原材料成本上升,企业缴纳的各种租金和费用也在大幅度增加。根据东莞一位玩具商提供的数据,2012年相对于1998年,货款的价值构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工资增长最快,房租水电费增长次之,仅这两项就侵蚀了过去一半的利润。无锡市天顺发制衣厂提供的材料,2008年前后当地制造业厂地租金也就是0.6元/平方米,但到了2012年该数字就上升到了6.0/平方米。
3、企业具备了一定的自我调整能力
接连经历了2005年汇改,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和2010年欧债危机,中国加工贸易逐渐成熟起来。企业目前遇到问题与困难既有市场层面的,也包括制度性质的。市场层面的问题需要遵循市场规律予以解决,制度性的困难则需要加大改革力度予以克服。
3.1企业家队伍逐渐成熟起来
在调研中我们接触到许多中小企业家,他们中既有早期的加工贸易人,也有新近成长起来的企业家,他们对困难积极乐观的态度、审时度势的眼光让我们对加工贸易未来平添了几分信心。
江阴市服装绣品有限公司已有50年的发展历史,接待我们的是两位貌不惊人却具有极高职业素养的女企业家。谈及市场萎缩她们表现的异常淡定,在同行定单大量减少的情况下,该公司来自德国的定单没有发生变化。问其原因,她们坦言稳定的客户群保障了定单,而这又有赖于过硬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商业信誉。看似一个不确定的问题在她们眼里成了一个简单道理,外国客商同样不会轻易放弃一个老客户,合作的时间越长,定单流失的可能性就越小。当然,企业也在采取措施降低成本,将一些辅料生产环节再外包给苏北甚至安徽的一些厂家。在集装箱运费上精打细算,通过对不同货品优化搭配,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降低运费。
江苏红
床单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对这次危机的看法则更加独到。他认为:“大的形势不好,对企业未必就不是好事。”中国进入通缩周期,而欧美的市场又在复苏之中,企业会赢得一个低成本的时机。海澜之家虽然不做外贸,但遇到的经营困难与加工企业类似。谈及如何过冬,企业负责人也认为应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休憩养生,为迎接下一个经济积蓄力量。企业成立了技术研发中心、原材料、辅料供应中心和检验中心,将业务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延展,而这一切企业在经济增长期往往是无暇顾及的。
我们还接触到一批青年企业家,与前辈相比,这批人接受过大学,甚至是研究生阶段教育,他们商业嗅觉敏锐、熟悉国际物联网等交易平台、对外交流不存在语言障碍,他们的加盟将会优化企业家队伍结构。
3.2努力拓展市场,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
我们走访的日发鞋厂资产规模不过百万,职工不过数十号,属于典型的小型企业。在外部市场萎缩的情况下,企业相继投入了50多万研发了适合北方地区的电保暖靴和具有穴位按摩功能的拖鞋。两款鞋虽说都不是科技含量很高的产品,但研发人员凭借多年的市场经验,在危机面前不等不靠,努力拓展企业的生存空间。该案例告诉我们,判断一件产品成功与否,其标准不在于投入了多少研发费,而在于是否为市场所接受。一个小企业尚且能自救,加工行业一定蕴藏着自我调整的巨大潜能。
除了向内转,还有许多企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以多元化的市场渠道维持企业的生计。江阴市文林针织制衣有限公司负责人谈了一个亲身的经历。在企业不景气的时候,有一对俄罗斯夫妇找上门来,要求给他们加工一批衣服。这是文林第一次与俄罗斯客商打交道,是否接单心存疑虑。经过多方打探,了解到这对俄罗斯夫妇的确经营着一家规模很大的企业,产品在俄罗斯市场也占据很大的份额,于是企业接了这笔定单,组织生产并按时交了货,俄罗斯方也按时结汇,由此开启了双方合作大门。现在文林已经组建了自己的销售团队,在俄罗斯开设了贸易公司。
3.3已经形成了一些新的比较优势
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东莞和无锡两地的基础设施配套齐备、产业链相对完整、产业呈群落式发展。在龙健电子有限公司电子琴生产链上,模具制造商雅兴距离龙健电子有限公司不过40分钟的车程,而雅兴与塑料加工的威驰制品有限公司仅邻了几条街,负责研发的美派公司则干脆进驻公司总部。一台电子琴从设计到制造,从包装到运输,从商检到报关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当然,面对发展中的新问题,东莞和无锡也在不断调整自己的定位。厚街镇对外加工办公室的一位干部说,在各种生产要素价格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制造环节内迁是一个趋势,东莞应该成为研发、物流、采购和销售的集散地。
4、向制度改革要红利
调查数据统计显示,在企业面临的困难中制度因素排在了第三位,表明企业对经营环境不善的高度认同。当传统优势日见衰微,转型升级又尚需条件,深化制度改革应该是一个标本兼治的选项。
4.1制度性障碍加大了企业经营成本
出口退税一直是政府刺激外贸出口的一张王牌,但企业主聊起这个话题时却是一肚子苦水。企业在报关出口拿到全套单据后,会在第一时间税务机关办理出口退税手续,但退税款最快的也要半年才能到账,从而加剧了资金链的紧张。苏州市税务局2012年出台了两项新规,一是对佣金开始征税,为此许多中间商不愿意再和中国企业继续合作,纷纷转向越南、柬埔寨等国家或地区;二是减少了来料加工的退税对象。以前,无论面料厂或中间加工商都可以凭发票去税务局退税,现在只有服装厂可以凭借发票退税,无形中等于让中间商多缴一笔地税,估计占到总销售额的1%。
至于国家提出的各种扶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实施的对象与过程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实施对象的差别性待遇。能得到国家或地方政府扶持的多是有实力、规模较大的企业,而尚处在发展阶段的中小微企业,即便手上有开发前景的项目,获取资金支持的可能性也几乎为零。资金投放与使用上的错位,扶持资金一般集中用于奖励成功者,而起步、阶段性的扶持很难获批,更不要说中途研发失败的项目,政策的“扶持性”因此大打折扣。
调研中还和一些企业主谈及网上一个热传的帖子“一个富二代眼中的中国制造业”,受访者对政府强行要求企业迁入工业园区的说法基本认同。2006年前后,
无论是珠三角或是长三角,当地政府规划、建设了很多工业园区或加工贸易园区。由于缺乏足够财政资金,许多工业园区设施不配套,提供给企业的厂房多是毛坯房,达不到开工生产的要求。许多地方仍要求企业以租赁的形式搬入新园区,企业不得不承担厂房修缮和办公区装修等费用。这笔开支不仅挤占了生产和流动资金,甚至挪用了研发资金,延缓了企业的转型升级。
4.2制度红利的空间很大
电子商务指贸易双方借由网络进行交易,企业双方无须见面便能够完成贸易,使得国际贸易具有全球性以及开放性的特点。目前,电子商务已成为企业进行贸易的主要手段之一。我国应注重对自身国际贸易方式的改革,加快电子商务的发展,以促进自身经济的增长。
1.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1电子商务促进国际贸易的增长
如今,大部分企业都开始利用电子交货手段替代其余交货方式,使得电子商务贸易额得到大幅提升,同时也补足了其余贸易方式贸易额的降低。如电子商务的出现,会使得企业信件、跨国服务以及有形货物贸易额降低,但电子商务能够帮助企业节省成本,同时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补充了其他交货方式贸易额降低带给企业的损失,提高了企业整体的贸易额。企业运用电子商务,能够获得数量更多的商业机会。这些商业机会一部分来源于新的贸易,即电子商务能够实现原本需要大量投资的项目,如网络授课、医疗以及数据交流更换等。另一部分来源于电子商务对企业贸易成本的控制,降低了货物的交易成本,更为适应国际需求。不仅如此,电子商务还可以作为传统交易方式的辅助手段,企业可同时运用有形货物贸易以及电子商务完成贸易。通过网络进行市场调研、广告宣传、网上支付等工作,达到为贸易辅助的目的。由此可见,电子商务能够使企业突破时空对国际贸易的限制,实现了国际之间信息以及资源的传递,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1.2虚拟市场的兴起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最大的影响,便是其衍生出了新型的交易市场,即虚拟市场。大部分的人消费观念随着虚拟市场的兴起,也逐渐产生了变化。网络订货、网络宣传、网络谈判等渐渐替代了原有的贸易方式。大型企业也开始注重对自身企业的改革,希望占据虚拟市场的市场份额。EDI工程融合了信息技术以及社会服务系统。进口商以及出口商都开始运用电子表格实施进出口商品的保管、商检以及运输等工作。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同时也缩小了企业的贸易成本,缩减贸易的时间以及程序,企业能够拥有更多的时间以及资金创造新的贸易机会。国际市场的贸易节奏通过电子商务得到加快,形成了新型的市场空间,国际贸易企业借由网络连为一体。
1.3国际贸易方式发生了改变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交易方式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具体有以下方面:
第一,交易工具。原有的交易方式当中,企业需使用纸质的订单、发票以及海关申报单等单据。但是EDI可将上述经济信息直接转化为格式标准的电子文件借助网络进行相互传递。不仅如此,企业的宣传方式也不仅局限于电视、报纸等传统宣传方式,企业可以在网络当中进行产品宣传。企业领导之间的交流以及谈判也可以在网络完成,利用E-mail实现部分文档以及信件的传递,缩减了企业的贸易成本。
第二,付款方式。企业运用电子商务之后,便可借助网上银行系统进行支付或是收款。即销售企业要求对方将支付款存放于指定的电子银行中,或是信用证公司的计算机之中。交易确定之后,销售企业在网络终端登录,便可以在网络中完成资金的计算。计算无误后,进行转账即可完成交易。这样一来,便形成客户与银行、银行与银行的付款渠道。虽然,目前的网络安全仍旧存在一定问题,导致网络交易存在一定的危险性。然而电子货币代替纸质货币是国际贸易必然的发展趋势,不可阻挡。
2.电子商务下国际贸易的改革
2.1国际贸易运行机制改革
电子商务促进了国际贸易运行机制的发展,使得国际贸易的运行更为便利,且其运行效率也有所提高,加快了国际贸易一体化的发展速度。大量企业运用电子商务,逐渐转型成为电子公司,借助互联网将世界中各个国家的企业凝结为一体,丰富了企业的市场,也方便了不同国家企业之间的交流。进口商以及出口商在电子公司的协助之下,寻求贸易对象的难度会大大降低,进而促进国际贸易效率的增长。除此以外,电子商务所使用的是无纸化贸易,导致无形贸易与有形贸易开始渐渐融合,时间以及空间都无法限制企业实现国际贸易,区位优势以及区位劣势对贸易的影响渐渐缩小。
传统国际贸易当中,企业在选择贸易对象时,必须考虑货物的运送方式以及运费,同时还需考虑区位因素。不仅如此,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谈判也会延长贸易的时间。以跨洋贸易为例,传统贸易模式当中,企业领导之间若要进行谈判,需面对面交流,耗费了大量时间。贸易确定之后,企业还需支付大量的运费。上述问题使得国际贸易中的货物价格普遍较高。若企业借助电子商务处理贸易,首先,双方企业谈判人员无须面对面便可进行交流,减少了贸易时间。部分较为重要的文件或是方案,也可直接通过网络相互传递。其次,企业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货物款项的收取与支付,无须进行纸币交流,避免纸币在运送过程中出现意外。最后,针对部分能够转化为数据的物品,销售商也可将其直接转化为网络数据进行传输。至于无法转化为数据的货物,企业也可借助网络将海关申报单、提货单以及商务合同订单等单据传送到对方计算机当中,以达到降低经济成本的目的。由此可见,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进行改革,能够有效提升国际贸易运行机制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控制了国际贸易中货物的价格,使得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交流更为频繁。
2.2国际贸易管理改革
传统贸易方式下,国际贸易公司在了解自身发展情况方面需投人大量精力。电子商务出现之后,国际贸易公司可借助电子商务对当天的经营状况进行汇总以及整理,并根据汇总结果适时调节供应商具体的供货数量,提高公司资金的流动速度,减少商品库存。之后,企业可要求下属分公司对自身库存以及销售状况有较为清晰的了解,并通过网络将调节计划发送至分公司或出口商处,分公司以及出口商根据实际情况以及总公司的调节情况对自身销售进行调节。国际贸易公司应积极应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同时建立产品信息库,及时记录各类产品的销售量,并进行登记,以便对自身产品的销售情况有具体了解。
在IPO开闸前夜,这家公司为何要做出止步IPO的决定?其背后原因耐人寻味。记者调查发现,公司旗下贸易公司不知所踪;且此前的招股书存在虚增营收的嫌疑。
招股书显示,创力集团主营业务为煤炭综合采掘机械设备、煤矿自动化控制系统及矿用电气设备的研发、制造、销售等,拟上市地点为上交所,此次募资的主要目的为扩大产能。
近年来,在煤炭行业整体式微的情况下,深度依赖煤炭客户的创力集团也未能幸免。报告期内,其应收账款大幅增加,为此,创力集团设立了贸易公司从事煤炭贸易,采取让应收款客户以煤抵债的模式缓解应收账款大幅增加对现金流的影响,但这却是一个亏本的买卖,因为公司煤炭最终的售价还不及采购价。
同时,令记者感到蹊跷的是,按照招股书所述地址,记者并未找到创力集团旗下的这家贸易公司。
更为严重的是,下游行业的持续不景气已经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到创力集团。一位创力集团的员工告诉记者:“目前公司业务较少,以往5、6月份是公司最忙的时候,不过今年到目前为止,工作都不是很忙,还没有出现加班的情况。”
此外,记者将公司招股书数据和其关联客户大同煤业的年报对比发现,两者对其合资公司的经营数据描述也前后不一。
子公司不知所踪
作为煤炭企业的上游客户,受煤炭行业不景气影响,主营煤机销售的创力集团经营受到严重影响。为了抵消煤炭企业的欠款,公司特成立一家贸易公司,从应收账款客户处采购煤炭抵消应收账款,但记者按招股书所述地址前往这家贸易公司时,公司却不知所踪。
创力集团在招股书中表示,2012年下半年煤炭价格出现了持续下跌,导致煤炭企业的资金压力骤增,增加了煤机产品应收账款回款难度,为缓解资金压力、加快应收账款回款,公司于2012年5月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海创力燃料有限公司(下称“创力燃料”),利用自身销售资源优势,开始从下游煤炭客户采购煤炭进行销售来抵消客户的应收款。
为了查看创力燃料的经营状况,记者按照招股书所述地址来到这家公司所在地。蹊跷的是,记者按照招股书给出的地址并未找到创力燃料。
招股书显示,创力燃料的注册地和主要生产经营地均为上海市青浦区北青公路8558号2幢1层A区108室。
记者看到,招股书所述地址为一片废弃的厂区,据里面的工作人员透露,该地块曾经为一口香糖制造厂的厂房,后因经营不善倒闭。目前一叶姓老板将此厂房承包,主要从事建筑工程承揽,里面的人员均为叶姓老板派驻。
煤炭贸易实为亏本买卖
不过,创力燃料的疑点并不止于此。记者研究发现,这家公司从应收账款客户处高价采买煤炭进行销售,但其最终销售金额却不及采购额,其煤炭贸易实际上还是一项亏本的买卖。
招股书显示,创力集团2011年~2013年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9.8亿元、11.6亿元和15.9亿元。不过直接源自煤机销售的营收由2012年的11.4亿元下滑至2013年的11.3亿元。创力集团自2012年开始从事贸易业务,包括煤炭贸易和煤机贸易;2013年度,来自贸易业务的收入达4.64亿元,较2012年增长了17.25倍,其中煤炭贸易的收入达到4.37亿,占比高达94%。不过快速增加的煤炭贸易带来的却是不断加剧的亏损,2012年~2013年,创力集团煤炭贸易毛利率分别为-1.57%和-2.46%。
以2013年为例,创力燃料的煤炭产销数量均为101万吨,但销售金额却小于采购金额,出现了价格倒挂,2013年创力燃料的销售额为4.37亿元,而同期的采购额却为4.48亿元,采购额比销售额还要高出0.11亿元。显然,煤炭贸易是一笔典型的亏本买卖。但为何创力集团还特地为此成立一家子公司呢?记者研究发现,原因在于急剧增加且回款难度加剧的应收账款。报告期内,创力集团的应收账款分别为6.2亿元、7.5亿元和8.8亿元。
不过,在以煤抵债的过程中,创力集团对应收款客户的煤炭采购价却远高于同期该客户的煤炭销售均价。
以大同煤矿为例(创力集团2013年第五大应收款客户),创力集团2013年对其煤炭采购额为2.6亿元,采购数量为57万吨,折合457元/吨。而大同煤矿旗下上市公司大同煤业的2013年年报显示,其2013年煤炭平均售价为405元/吨。以此测算,创力集团的煤炭采购价比大同煤业平均售价高出13%,仅此一项,创力集团就多付出近3000万元的采购成本,公司同期的净利润为2.5亿元,这笔采购成本就占当期净利润的一成多。但对于大同煤矿来说,这却是一笔额外的收益,在此情况下,下游客户也乐于与创力集团进行“贸易合作”。
招股书显示,2012年、2013年创力集团合计向大同煤矿集团采购煤炭59.06万吨,采购金额3.2亿元;2013年向山西焦煤集团下属山西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山煤电”)采购煤炭42.17万吨,采购金额2.1亿元。
2011年、2012年大同煤矿集团用创力燃料支付的购煤款偿还其应付创力集团的煤机产品货款共计2.8亿元;2013年西山煤电采取公司债权债务转移的方式抵减其自身及关联方应付公司的煤机产品款共计2亿元。此外,2013年末,创力集团对大同煤矿集团和西山煤电的预付款分别为2474万元和1052万元,这些预付款项均系创力燃料煤炭贸易购煤款。
经营数据与大同煤业打架
为了加大与重要客户的合作力度,创力集团先后与重要客户大同煤矿集团成立了大同煤矿集团机电装备同力采掘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大同同力”)、与山西焦煤集团合资成立山西西山中煤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山中煤”)、与阳泉煤业集团成立了阳泉华越创力采掘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越创力”)。2011年~2013年,创力集团向上述三大集团合计销售收入占同期煤机业务收入的48.4%、46.4%和59.8%。
不过,创力集团对合资公司的解读却与合资公司的其他股东存在诸多矛盾之处。
以大同同力为例,招股书显示,创力集团直接持有大同同力30%的股权,创力集团全资控股子公司苏州创力持有大同同力30%的股权,因此,创力集团直接和间接持有大同同力的股权比例为60%,大同同力为创力集团的控股子公司。
但大同煤业2013年年报却显示,大同同力为其母公司大同矿业集团旗下的控股子公司。
除了股权归属上的不一致,销售数据也存在很大差距。创力集团在招股书中表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大同同力资产总额为3.1亿元,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3.4亿元和2522万元。
但大同煤业2013年年报却显示,当年对大同同力的采购额高达5.2亿元,不过大同煤业却是分文未付,全部计入应付账款。但创力集团的招股书中却并没出现如此大额的应收账款,创力集团2013年最大的应收账款客户为华越创力,金额为1.26亿元,大同煤业与大同煤矿集团分列第四和第五大客户,应收款金额分别为4158万元和3234万元,两者总额不及同期大同煤业对大同同力应付账款的20%。
此外,创力集团表示,其维修收入主要来自子公司大同同力向大同矿业集团提供整机及配件维修的收入,不过两者的公开数据同样存在较大差距。
大同煤业2013年年报显示,当年来自大同同力维修等服务的金额为673万元,而同期创力集团维修收入的金额则高达3506万元,前者不足后者的20%。
据上述数据可知,创力股份存在虚增营收的嫌疑。
合资公司蹊跷的高毛利
除了上述诸多疑问,创力集团通过合资公司获得了远高于同行的毛利率,同样令人关注。
公司招股书称,报告期内,创力集团煤机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57.4%、54.46%和52.7%,平均毛利率为54.8%,期间同类上市公司的毛利率平均值为33.2%,而同期采煤机龙头企业天地科技同类业务的毛利率仅为32.2%、28.98%和26.8%。
同期,天地科技的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12.27%,创力集团扣除贸易收入的营业收入增长率仅为5.57%。
值得注意的是,创力集团取得异于行业的高毛利的同时,其对合资公司的销售价格还需在行业内具备竞争力。
创力集团于2011年12月31日与华越创力以及西山中煤重新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该协议约定:公司销售给联营企业的产品价格应在行业内具有竞争力,并在联营企业销售给第三方价格的基础上,给予联营企业一定幅度的让利。
这就意味着,创力集团销售给合资公司的产品价格应该低于其他同行,在此情况下,创力集团的毛利空间势必被压缩。但创力集团公布的招股书显示,其毛利率却远高于同行,这与前述事实明显构成矛盾。
下游煤炭客户困局难解
创力集团通过合资企业模式加大了与重要客户的合作力度,不过,此举带来的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创力集团在招股书中明确表示,如未来上述主要客户与公司的合作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或其经营业绩出现大幅下滑,将影响到公司煤机业务的顺利开展,并由此导致公司经营业绩出现下滑的风险。
实际上,创力集团的主要客户目前业绩大多已出现大幅下滑。
阳泉煤业2014年一季报披露,公司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31.3亿元,较期初增长84.1%,主要是因为报告期内销售回款情况不佳,存货期末余额为6.9亿元,较期初增长171.2%,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0.63亿元,上年同期为16.23亿元,主要是因为煤炭市场行情下降,现金流回收减少所致。
大同煤业在2014年一季报中表示,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9.46亿元,同比下降80.8%,主要系煤炭销售收入和贸易业务减少所致。
此外,大同煤业还在2013年年报中披露,其2014年煤炭产销量预计分别为2815万吨和2289万吨,2013年这两项数据分别为3166万吨和2595万吨。
更为严重的是,目前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现状并未改变。
海关总署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我国进口煤3590.9万吨,同比大增17.5%。在廉价进口煤的打压下,国内煤炭企业的经营状况不容乐观。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预测,上半年煤炭需求增速进一步回落,全国煤炭市场总量宽松、结构性过剩的态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
齐鲁证券分析师认为,考虑到节能减排、资源税改革以及进口煤冲击等因素,2014年煤炭价格依然存在下行因素。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对冲基金的结构模式及运作和对经济体的影响:
一、富人俱乐部—对冲基金构成
对冲基金一般以私募为主,由于对冲基金不是向社会公开销售而是直接销售给投资者,而各国均对私募基金没有有效的监管法规,以金融体系最完善的美国为例:美国对私募基金没有要求其公布投资的详细目录,只是对投资私募基金者的的收入及资产有相关要求:个人投资者最低进入门槛最近两年年收入不得低于20万美元,如以机构名义参与则需净资产达到100万美元以上。由此可见国外对对冲基金冠以“富人俱乐部”是名不虚传的。
二、对冲基金对经济体的影响方式及
基金公司轻易不会对哪个国家的经济进行攻击,他们平常掌控数万亿美元在世界各地的资本市场及实体企业投资,一旦某一经济体出现大的经济不稳定因素或者政治风险,则立即开始联合调动资金进行毁灭式操作获得利润,不管他们操作是否成功均对所在经济体造成巨额损失。
三、对冲基金进入我国的方式
1.虚构贸易。与国外贸易公司合作通过国外贸易公司与国内贸易公司虚构合同将美元转换成人民币在国内市场投资获利后再以国内贸易公司违约将本金和利润以合同款、违约金转出。
2.产业投资。基金机构通过在国内有公司的跨国公司以贷款方式将资金转换成人民币进入国内后进行操作,获利后将资金以本金加利息或者贸易方式转出国。
3.QFII方式。借道合格的境外投资机构进入我国金融市场。据有关数据显示QFII模式已经逐渐成为我国股市的主要投资者,资金进入国内后与国际投行合作根据需要调动国内市场的信用等级,短线操作模式日趋明显。
4.地下钱庄运作模式。因地下钱庄游离在金融体系监管之外切费用低廉手续简单,但是因为其风险过大一旦发觉资金将会全部被冻结。所以这一方法一般是配合其他方法一起使用。
四、对冲基金的的破坏性及简单的监管对策
我国目前外汇储备约是3万亿美元,这么庞大的外汇储备决定了一旦对冲基金对中国动手其规模将会是空前的!据有关数据统计2009年国际对冲基金在香港囤积了2000亿美金,但是到2010年时暴增至3500亿美金。这些资金大多通过QFII模式投资在中国股市和或者其他不动产。按照国际外汇交易规则这些资金将一旦做空人民币将会摧毁中国的外汇储备,因为这些资金累积到现在起码也累积到6倍以上的杠杆效应也就是1.75万亿美元的资金效应。
人民币汇率波动一直与美元呈反向波动,但是这一现象却在2012年年底打破了:美元走强,人民币也走强。这一违背国际交易市场规律的现象应当值得我们相当的重视与警惕。这极有可能是国际对冲基金在买入人民币而且是大量买入才会造成连续12个交易日涨停。这如果是对冲基金对我国金融市场的挑战前的前兆的话,那可谓是十年磨一剑了。这将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后果呢。
1.人民币需求暴增。
2.人民币汇率体系终将会被国际资本冲垮,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时间进程将会加快,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人民币资本项下开始自由兑换后的市场反应,那就是缘于汇率断层的价格体系全部崩溃,中国的国际贸易将会重组新的格局,比方说宝马3系在中国是38万人民币,现在折合美元是6万美元,而同样的车在欧美市场只要3万美元,这之间的价格断层将会逐渐磨平,至于中国楼市无疑走向崩溃,这种房价完全就不是一个房价,而是一个资本炒作的工具。
3.是中国将陷入长期通缩,因为真实的财富都被美元搜刮一空。
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和监管体系仍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国际游资却不会因为我们处于初级阶段就对我们手下留情。在这种局面下我们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以加强我们对对冲金融基金破坏性的风险防控:
1.国内金融监管机构建立独立的、跨市场的对冲基金跨境流通实时监测系统。
2.经常性组织相关机构、公司集中学习研讨对冲基金问题。创造条件与国际相关机构深入研讨对冲基金问题及风险防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