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模板(10篇)

时间:2023-06-22 09:15:0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

篇1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规律,违反了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而进行不恰当的干涉,将受到发展规律的惩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的开办,是一例违反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而拔苗助长的典型例子,本论文将通过埃里克森心理发展观来简要探讨其违反心理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

一、高校少年班已有研究

自197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开办少年班以来,对高校少年班的研究已经有不少。这些研究有只基于理论探讨的,也有结合一些简单的实证进行研究的。如朱源等人先后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大学生十六项个性特征初探,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87级少年班学生心理因素综合探讨,对中国科大第三期少年班学生追踪研究概况,对少年班——高等教育早出人才的一种新方式等研究;武金渭等人对培养优秀理工科人才的探索——我校少年班、提高班教改试验的研究;张端明对培养拔尖人才的初步探索与试验一一华中理工大学教改(少年)班综合改革的实践与思考的研究;司有和对从科技大学少年班看理科超常少年的发现和早期培养等。这些研究有如下特点:

第一,主要来自于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华中科学技术大学的少年班的研究。

第二,主要的研究方法是比较少年班和大学同年级学生、比较少年班与高一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学习成绩。

第三,评估少年班的绩效主要是考上硕士生、博士生的比例,少年班在大学期间的学习成绩。少年班本来就是根据其智商的高低的指标进行选拔,考上硕士生、博士生较多,还有其大学期间的学习成绩较好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可见,用来评估少年班绩效的指标缺乏有效性。

第四,研究最突出特点周期短。青少年心理发展和其他各个方面发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用一年或者七年的时间来说明少年班办的如何为时尚早。著名的心理学家特曼研究天才儿童用了40多年的时间,研究结果在他去世后,由他的学生整理而成的。可见对未成年人的研究,很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是纵向研究方法,缺少这种方法的研究很难有说服力。研究周期短,可能也是宁铂(中科大78届少年班学生)2003年出家而引起社会对少年班办学质量怀疑的原因之一。

由此可见,有必要从发展心理的角度对中科大少年班开办的合理性进行简要的探讨,以寻找其在心理学上的理论支持。本论文将主要通过埃里克森心理发展观来简要探讨中科大少年班开办是否具有合理性。

二、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理论观及对中科大少年班的评价

(一)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理论观

埃里克森在其著作《儿童期与社会》中把人一生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具有各自的发展任务和主要矛盾。这八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和主要矛盾如下:

阶段一:婴儿期(0-2岁),主要发展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希望的实现。

阶段二:儿童早期(2-4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意志的实现。

阶段三:游戏期(4-7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阶段四:学年期(7-12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

阶段五:青少年期(12-18岁),主要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忠实的实现。

阶段六:成年初期(18-25岁),主要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

阶段七:成年中期(25-50岁),主要的发展任务是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体验关怀的实现。

阶段八:成年晚期(50-死亡),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智慧的实现。

从以上埃里克森心理发展观的八个阶段可以看出,人的一生都伴随着各自的发展任务和主要矛盾,而发展任务的实现需要通过克服主要矛盾来得以实现。

(二)用埃里克森心理发展观对中科大少年班开办合理性进行评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3到17岁之间,平均年龄16岁左右,跟正常初三或高一学生的年龄差不多。少年班的学生普遍没有经过完整的初高中学习经历,很多在小学和初中存在跳级的情况。而少年班的大一学生,基本上处于13、14岁的少年期。

由此可见,中科大少年班学生基本属于埃里克森心理发展阶段的青少年期,此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防止同一感混乱,目标是体验忠实的实现,这个阶段从12岁到18岁,约为6年的时间,这个阶段在人一生的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埃里克森认为要是没有在这个阶段建立同一感,而造成同一感混乱,将对其以后的人生产生不可逆转的消极影响。

很明显,处于青少年期的中科大少年班,在该读初高中的时候,却要和成年初期的同学一起读大学,不免在完成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与处理青少年期的主要矛盾外,也要承担起完成成年初期的主要任务与处理成年初期的主要矛盾。青少年时期的“延缓偿付期”对成人初期不在有效,成人初期必须肩负起相应的责任,必须为自己将来的工作做准备。中科大的少年班,不仅缺少应有的初高中学习阶段,也往往造成了像成人初期那样面临找工作的压力。

三、结语

中科大少年班学生属于青少年期(12-18岁)的心理发展水平,通过上面的讨论表明,他们需要兼具起完成和处理埃里克森心理发展阶段两个阶段的主要任务与主要矛盾,因此对他们心理发展造成很不利的影响。所以从埃里克森心理发展观来看,中科大少年班的办学不符合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所以中科大少年班的开办对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不具有合理性。所以,中国高校的办学要引以为戒。

篇2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应用更加广泛,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青少年仍然处于心智发展时期,青少年对互联网技术的过度依赖对其心理发展有着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互联网的网络性和虚拟性能够帮助青少年拓宽交际面和视野,促进青少年的未来发展;但是另一方面,互联网内容的多样化也会导致青少年产生错误的思想观念,不利于树立青少年正确的思想观和人生观。本文就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1 青少年使用互联网的特征

青少年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一定的规律性和特征性,其中目的性缺乏、约束性较差以及依赖性较强等是主要特征。目的性缺乏,指的是青少年对于使用互联网并没有一定的目的,他们上网的目的通常只是无目的的听歌、娱乐、游戏等,上网可能是临时起意或者习惯,不具备任何真实的意义。约束性较差,指的是青少年的上网时间十分不均衡,大部分青少年会选择上网到很晚才会睡觉,部分青少年甚至选择通宵,也有青少年经常在午休时间或者休息时间上网。依赖性较强,指的是青少年沉迷网络的现象,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学习中,青少年习惯依赖互联网解决问题,网络依赖性较强。

2 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积极影响

2.1 满足青少年的交往需求

青少年时期正处于社会交往需求较为旺盛的年龄阶段,这一时期的青少年特别渴望能够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能够与朋友和家人之间形成双向交流。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中,青少年会发现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之余并没有很多的时间可以交往到更多的朋友。而网络的虚拟性和便捷性不仅能够缩短青少年与朋友之间的距离,使实时互动成为可能,还能够帮助青少年在网络中找到更多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这其实满足了青少年的交往需求,能够帮助青少年满足心理上的空虚和渴望。

2.2 帮助青少年释放压力

青少年正处于中学时期,这一时期青少年的学业负担十分沉重,加上青少年正处于叛逆和渴求被理解的心理发展阶段,他们对于家长和教师的不理解会产生各种苦恼。此时,网络的发达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情绪发泄出口。青少年可以在网络中游戏、听歌或者看视频等来缓解精神压力,进行适当放松,还能过利用网络的虚拟性,向网友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这说明,网络对于青少年心理发展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可以很好的帮助青少年释放学习和生活上的压力,促进青少年成长。

2.3 拓宽青少年的知识面

互联网不仅具有虚拟性、交互性的特征,可以让青少年在网络中无拘无束地与人进行交流,它还具有信息量大、资源丰富的特征,可以帮助青少年扩展知识面,促进青少年的发展。就学习来说,互联网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视频,青少年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搜索更多的教学资源,加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3 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消极影响

3.1 网络成瘾危害大

青少年对互联网的过度依赖容易造成网络成瘾。所谓网络成瘾指的是青少年对互联网异常的依赖,以致形成了明显的心理和社会损害。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需要从两方面来分析:第一,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娱乐性对青少年的吸引力较大,青少年在长期的上网过程中逐渐上瘾;第二,青少年逃避现实的需要。部分青少年感觉到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对生活和学习充满了痛苦的回忆,因此希望能够借助网络世界来逃避现实。因为网络世界中,青少年只需要能够玩好游戏就可以获得成功和喜悦,难度小而且成功率高,不会让青少年有过多的压力。因此,青少年选择沉浸在网络世界中,心理健康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甚至有可能造成精神失常。

3.2 错误思想观的形成

互联网拥有丰富的信息量,其中不仅包括正面、积极向上的内容,还包括低俗、暴力的内容。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成熟,在对事物的认识和自我控制方面还存在较大的缺憾,因此极为容易受到网络上不良信息的误导,思想认识出现误区,甚至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

3.3 现实交往障碍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这一时期的人们正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阶段,青少年需要利用这一时期的交往技能来获取更多的朋友,形成更加完整的人际交往圈。但是,青少年对互联网的依赖会减少青少年与现实生活的沟通和交流。在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下,青少年大部分均采用人机互动模式来交往更多的朋友,并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对人进行生活、学习甚至是情感上的交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约青少年的交往时间,降低青少年的交往成本。但是,过度的依赖互联网却使得青少年忽略了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重要性,部分青少年甚至根本不会在现实生活中与人正常交流,只会利用手机或者电脑进行人机交流。更有实验表明,由于网络的虚拟性,青少年在网络中所表达出来的人格和现实中的人格存在很大的差别。这就说明,青少年已经逐渐产生了现实交往障碍,甚至将学习和工作的重心放在了网络世界而非现实世界,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发展影响十分严重。

4 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不良影响的应对对策

4.1 教师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网络

教师在青少年的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若想有效防范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不良影响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重要作用。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要对互联网相关知识进行适当的解说,引导青少年对互联网产生客观的认识,避免青少年过度依赖和沉迷网络,影响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此外,教师必须认识到,大部分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原因是由于学校的压力太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要重视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切实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青少年的升学率,对青少年的学习压迫较大,导致青少年在学习中遭受的压力和挫折较大,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情绪和逃避现实的心理,最终对网络成瘾。因此,学校和教师必须要充分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实行素质教育,降低青少年的升学压力,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4.2 家长要加强对青少年的互联网教育

家长对青少年的监督和教育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家长应该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健康的网络环境。健康的网络环境指的是家长对青少年上网采取的态度应该是科学而合理的。一味的禁止青少年上网或者让青少年长期、随意的上网对青少年的发展均不利,家长应该给青少年制定上网计划,规定青少年每日可以上网的时间,帮助青少年提高上网自制力;其次,家长应该要加强与青少年的交流,增强青少年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减少青少年的孤独感和寂寞感,这样青少年就不会过度依赖网络。

4.3 增强青少年的自控力

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主要还是要依靠青少年自己。只有提高青少年的自我控制力,才能够避免青少年过度沉迷和依赖网络,从对自我身心发展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而要增强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能力则需要学校能够加强对青少年意志的锻炼和道德意识的培养,使青少年能够正确认识到明辨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制网络中不良信息的诱惑。

5 结语

综上,青少年上网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目的性缺乏、约束性较差以及依赖性较强等。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发展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积极影响是能够满足青少年的交往需求、帮助青少年释放压力以及帮助拓宽青少年的知识面,而消极影响则是网络成瘾危害大、青少年错误思想观的形成以及青少年现实交往障碍的产生。要消除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不良影响需要教师引导青少年正确认知网络,家长加强对青少年的互联网教育以及增强青少年的自控力。

参考文献:

[1]刘启刚.论网络成瘾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消极影响及易诱发的犯罪[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3:22-24

[2]尹渭莉.互联网对青少年社会化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11:104-105

[3]魏宏纯.网络文化对青少年心理的负面影响及其修正[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170-172

[4]郎瑞冰,吴吉惠.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15,08:74-75

[5]操学诚,牛凯,赵曙光,王玫玫.青少年网络暴力现象与预防研究[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2,09:12-22

篇3

是指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的活动,它是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

青少年时期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和出现各种心理困扰或问题,有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将会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还会使青少年出现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因此,预防青少年心理问题或困扰的出现,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是心理健康辅导的首要目标。而一般说来,同一年龄层次的青少年,心理发展基本上处在同一水平上,他们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基本上呈现出一种普遍性和规律性。因此,完全可以通过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辅导,来促进同一年龄段的青少年在心理素质的整体发展水平上得到提高。可见,团体辅导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推动同龄青少年心理素质积极发展,预防因缺少关注、引导而可能发生的心理困扰、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这种功能是其它形式心理健康辅导所难以承担的。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3)02-0117-03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音乐已经走进千家万户。音乐教育不仅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了基础教育的教学大纲,青少年音乐教育也越来越受到社会与家庭的广泛关注和重视。青少年参与的音乐活动不仅包括学校的音乐课,还有校外比如乐器、声乐等类别的音乐学习。众多“有条件”的家庭还为孩子请家教,大部分参加课外音乐学习的青少年都会参加考级或各种竞赛活动。但是,这些音乐教育活动是否真正达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否有效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本文将从音乐教育的本质与价值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角度对上述问题展开讨论。

一、音乐教育的本质与价值

“音乐教育的本质与价值,首先是由音乐的本质和价值决定的……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让人们广泛而深刻地理解音乐的价值”。[1]音乐的本质是真,善,美。每一曲美妙的曲子都是由作曲者的灵魂构成,是作曲者内心写照。优美的音乐使人心情舒畅,努力奋进。

我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其中“成于乐”,即通过音乐的学习完成一个人的修身,成为一个完全的人。匈牙利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柯达伊·佐尔坦指出,音乐教育应该立足于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希望音乐不再被看成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奥尔夫则主张音乐应该同其他学科一样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音乐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想象力和个性。而铃木始终强调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他说:“教音乐不是我的主要目的,我想造就出良好的公民。如果让一个儿童从降生之日起就听美好的音乐并自己学着演奏,就可以培养他的敏感,遵守纪律和忍耐性格,使他获得一颗美好的心。”[2] 可见,古今中外对音乐教育的本质与价值的阐释是一致的。即音乐教育并非止于对音乐艺术的传承,更重要的意义是使人们拥有健康、愉悦的身心,培养富有创造性的个体,以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二、我国青少年音乐教育的现状与误区

音乐教育包括学校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音乐领域出现了一批批优秀人才,“中国音乐教育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3]。然而,作为全面提升青少年素质以及满足青少年审美需求的音乐教育,其成效并不显著。

(一)偏离了审美教育的轨道

进入21世纪,我国的音乐教育发展呈迅速增长趋势,不仅音乐考级人数越来越多,伴随着音乐业余教育的普及,音乐考级活动业已蓬勃发展起来。然而,随着考级活动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青少年音乐教育也逐渐远离了其素质教育的本质,各种音乐考级证书已经不再是鉴定音乐学习水平的标准,而成为各级升学加分的条件。这也使得很多青少年以功利为目的去学习音乐,偏离了音乐审美教育的轨道。曹理教授曾就音乐活动是否满足青少年成长需求方面做了一项调查。7.8%的被调查者表示其学习音乐是为了“升学加分”,其中8岁~10岁的学生为10.7%,11岁~12岁为16%。[4]

很多家长让孩子学习音乐的初衷确有很多期待,他们希望孩子有除了学校的课本之外更丰富业余的生活,也希望孩子可以在学习音乐时受到情趣上的熏陶,体会音乐中的情感,从而提高孩子的情商等。而一旦孩子踏上学习音乐的道路,家长和孩子都会迷失自己。比如,很多家长以素质教育为初衷不惜“重金”让孩子学习钢琴,孩子通常从小学甚至幼儿园时期开始学习钢琴直到升入初中,期间从一级跳跃式考到八级、十级。整个过程中“琴童”都在练习考级曲目,教师和家长更看重的是考级的结果,忽略了孩子的学习过程中音乐本质的东西,更没有人关注孩子对音乐学习的感受;为了使所弹奏曲目准确、流畅,以便能够顺利过级,为了不被老师和家长批评,孩子变得越来越焦虑,学习钢琴不仅没有使孩子体验到音乐所带来的激动、兴奋、愉悦、满足等感觉,反而产生了一种抵触、厌烦的情绪,甚至与家长产生冲突,更可怕的是从此对音乐失去了兴趣。

(二)违背了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音乐学习应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突出音乐的审美价值。音乐教学不一定是为了培养音乐家,而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音乐人。音乐教师除了教给学生一定的演奏技能技巧外,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怎样去欣赏和表现音乐之美。[5]

然而,我国青少年音乐教育却呈现两个极端的局面。一个极端是把教会学生掌握音乐教材上的知识技能看作是音乐教育的目标,认为青少年音乐教育主要是为高一级专业音乐学院输送专业后备人才,因而有些中小学将培养音乐特长生当做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音乐教育的内容偏向专业化、成人化;教学中过渡注重音乐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音乐兴趣爱好的培养。这便使得音乐教育违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而另一个极端则把音乐教育视为学校其他方面教育的附庸,或喜欢把整个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简单移植成音乐教育的目标,而忽视了音乐教育自身审美育人的目标。[6] 这样不仅违背中小学音乐教育规律,与素质教育大目标也相背离,而且也造成青少年学习音乐的拔苗助长和功利化现象。

高级别不等于高的音乐素养。郭声健在21世纪初对我国音乐教育的基本现状做了比较全面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音乐教育的内容亟待完善,音乐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中小学生的音乐素质令人忧虑。然而,许多老师和家长都对孩子参加音乐考级趋之若鹜。由于各种攀比心理的驱使,教师和家长都希望孩子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较高的级别。为此,他们让孩子或突击考级曲目或盲目跳级,无法扎实其音乐基本素养,基本功的训练也多是流于形式;孩子学习音乐过程中更是缺少对音乐内涵的体验与学习,音乐的审美价值在这样的学习中荡然无存,本应提升青少年自身素质的音乐教育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应试教育,音乐学习非但没有愉悦身心,反而百般痛苦、令人生厌。这样的音乐教育对青少年的身心是一种极大的伤害。

三、音乐教育应尊重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以及国内外的有关研究成果,青少年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阶段性、不平衡性和差异性等特点。

首先,音乐教育要关注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中小学正处于儿童期向成人期的过渡阶段,其先前的发展为后来的发展打下基础,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其身心变化对未来有着重要意义。音乐学习应充分重视青少年身心发展和认知特征,应该建立在身心愉悦的基础上。技巧技能的掌握当是音乐学习的手段,如果学生只为了考级而学音乐,一则不会有快乐而言,二则失去了培养音乐审美和音乐表现的学习目的,甚至有可能断送了青少年的音乐人生。

其次,音乐教育要考虑到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青少年时期的生理与心理、心理与社会关系的发展是不同步的,其发展速度、各种心理机能和能力倾向存在着相当大的个体差异。拔苗助长、专业化、成人化的音乐教育违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功利化的学习音乐更会使青少年怀疑音乐的审美价值、对学习音乐及其有关的社会关系产生焦虑甚至恐惧,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对所有学习音乐的孩子进行专业化的训练更是忽略了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差异性和能力倾向性,在音乐学习上的挫折可能会给青少年带来挫败感,伤害到青少年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影响其今后的发展。

四、结语

音乐的本质是使人身心愉悦,学习音乐的目的就是应该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而健康的审美体验应当是一种与实用主义和功利无关的行为,音乐教育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培养青少年健康的人格和提高全民族素质。感受音乐给人带来的快乐,快乐地学习音乐,这才是青少年音乐教育之道。

参考文献:

[1]【美】贝内特·雷默著.音乐教育的哲学——推进愿景(第3版)[M].熊蕾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

[2]音乐名言集锦[J].中国音乐教育,2000,(6).

[3]张力元.中国社会音乐考级20余年发展之路(下)[J].乐器,2010,(9).

篇5

【关键词】 青少年;心理健康;心理关健康教育

引言

青少年阶段是一个人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教育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终身的发展。 然而,长期以来,关心青少年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他们的饮食 、身体 、学业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很少去关注与青少年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那么何谓心理健康教育呢?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和措施,以维护个人身体的心理健康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而言,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工作者当务之急的重要任务。 就其内容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素质培养与心理健康维护任务, 心理素质培养,主要是教育和培养各种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助其学业 ,事业成功 ,心理健康维护,它主要是使个体形成并维持正常的心理状态,从而能适应社会,正常地成长 、发展、 这两个任务层次不同,心理素质培养主要是使学生能成功、 成才;心理健康维护主要是使学生能正常地生长发展,能适应成人。就其性质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则包括发展性教育和补救性教育,发展性教育主要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进行培养促进,使学生的心理品质不断优化 。补救性教育主要是对心理处于不良状态或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帮助,使之恢复正常状态。这两种教育也属不同的层次,发展性教育主要面对正常发展的学生,是提高性的;而补救性教育主要是面对心理方面出现不同程度问题的学生,是矫正性的。根据心理学发展的规律和要求,依据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是多样的。

1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发展心育教学,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讲座,积极进行心理训练。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着眼于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注重维护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而不能将工作重点放在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的矫正与治疗方面 。重点开展团体发展性教育和个别发展性教育,积极开展团体补救性教育和个别补救性教育,在分清主次基础上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有计划 、有目的、 有步骤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发展性教育中不断提高心理素质,提高抵御不良心理的影响;使学生在补救性教育中放下包袱,早日走出心理误区,发展健康向上的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以培养个体良好的心理素质为目的的专门课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 所谓心育教学,是指根据个体心理特点和规律,运用辅导与教学的方法,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或调节其不良的心理健康状态, 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之前,有必要了解学生的智力 ,气质态度与性格 ,心理与行为问题等方面 如果发现学生在理解能力、创造力、学习兴趣、合作精神、 自尊、责任感、挫折容忍力 、环境适应 、性心理等方面相对比较薄弱,应以此为根据,同时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与原则,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具体目标 。目前不少中学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一方面普及心理学有关知识,更为重要的方面是给学生进行心理训练 、心理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活动来进行的, 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真正提高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智力正常,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2 广泛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排除学生的各种心理障碍,并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

心理咨询是指根据个体心理特点与规律,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帮助前来咨询的人排除各种心理障碍,使之能及时摆脱不利的心理状态,恢复到健康状态 ,学校应设心理咨询室,由经过心理咨询专门培训的教育者,对前来咨询的学生举行咨询和帮助,使心理处于不平衡状态的学生或者心理处于程度较轻的不健康状态的学生恢复到健康状态。学校应成立以院领导牵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以心理咨询中心为核心,建立一个由学生心理协会、院系心理辅导员、心理咨询中心组成的三级心理保健网络:(1)学生心理协会。由心理教育工作者在学生中通过各种途径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培训一批心理卫生骨干,充当心理保健员和学生咨询员,他们生活在学生中,宣传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同学中的问题,并介绍、推荐有问题同学去寻求专业帮助。(2)院系心理辅导员。对院、系层次与学生关系密切的人员,如辅导员、班主任、学生部工作人员甚至课任老师等,进行专题培训,使他们初步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学会区分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并具有解决一般心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3)心理咨询中心:配备高素质的专业人员,进行心理辅导与救助,以帮助那些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的学生,并通过心理健康状况普查,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有计划地提出切实可行的教育措施。

3 加强教师学习,提高教师心理素质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 ,现代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教师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性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 ,教师要善于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 平和稳定、 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此外要对教师广泛开展心理学知识的培训,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使每一位教师都掌握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的基本知识,以便正确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出现失误。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孩子身心全面发展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每一个因心理不健康而患心理疾病的事例也同样有着家庭的成因 ,父母的教育观念 、教养方式、 家庭的教育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教师整体素质的转变,首先应关注教师的心理成长,因为教师的心理状态直接决定了教师如何去影响自己的学生。在现阶段我国教师群体心理抗逆能力普遍降低的。什么是心理抗逆力呢?抗逆力是一种相对能改变、能抵抗压力的能力──即使面临社会逆境依然能够坦然面对的能力。导致了教师抗逆力的降低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教师在艰巨复杂的教育任务面前需承担前所未有的压力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众所周知,近二十年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均对青少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教师作为教育过程中的主导者,需要时刻分析社会的变化所引发的各种青少年问题,并努力通过教育的途径加以解决,这其中探索的艰难可想而知。近些年来,我国在基础教育环节不断地在进行各种课程改革,教师需要时时面对新的教学任务带来的挑战和压力,工作的压力再加上部分教师家庭生活中遭遇到的种种逆境,直接导致了教师群体的种种心理危机。这些不良的心理状态都将直接对教育的过程和效果产生深刻的负面影响。关注教师的心理危机及他们在社会的逆境中失去的心理抗逆能力,并进行有效的调整和引导,不仅是良好教育质量的保障,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4 造成青少年心里健康的原因;

其一,家庭结构 ,由于父母的离异或缺失而导致的家庭结构不完善或破坏,使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关爱 其二,学校教育中存在着错误的教育观、师生观、特别是有些教师道德修养较差,态度粗暴,心理不健康,动辄训斥变相体罚学生。

营造一个宽松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培养学生一个完整的自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仅不能离开学校,家庭的教育和辅导,而且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 、环境育人,不良的社会环境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社会各界和社区应关心青少年的成长,支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并促进其发展,形成一个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 ,我们的社会必须加强措施,减少不良思想和文化对青少年的腐蚀和渗透,减少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事件发生。只有为青少年的成长建立一个全社会的保护网 ,过滤社会有害物质,还青少年一个洁净的蓝天,同时加社会对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传和教育,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

5 结束语

现代人类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 ,在中小学生及大学生群体中表现尤为突出。当前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表现的形式有多种多样 ,大致可分为学习类、 人际关系类、 情绪类、 人格障碍类及青春期性心理类。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心理健康教育也随之受到重视。

参考文献

篇6

产生这种逆反心理的原因表现在两个方面。主观上,是青少年正处于“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物倾向于持批判态度。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无视自己的独立存在,才产生了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对立的情感。客观地说,教育者的可信任度、教育手段、方法、地点的不适当,往往也会导致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反常心理,虽然不同于变态心理,但已带有变态心理的某些特征。其后果是严重的,它会导致青少年出现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的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蘼等。逆反心理的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或病态心理转化。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克服和防治其发生。

篇7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c)-0220-01

加强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培养不仅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需要之一,为此,必须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进行传承,以切实对当代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有所裨益。青少年是祖国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而当前其价值观的多元化和个性化趋势的发展,势必会对我国的教育体制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从科学文化知识的传递中来增强青少年的文化素养,更要从思想上为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引导,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以时代的价值主体为依托,以当代青少年为基本,改善教育发展环境,拓宽青少年的思想教育途径,营造富有生活实践意义的合适的价值评价体系是教育部门迫切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1 当前我国青少年的在价值观方面上的具体表现

青少年是时展的主体,对青少年的思想价值进行研究发现,其价值观的取向也呈现了多元化特征,现就其特点做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1)在思考问题时惯于从自身出发。自我倾向是当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当前青少年心理引导的首要问题,这不仅是当前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更是新时期青少年在理性思维上来看待和解决面临的问题的常用思想手法。青少年作为社会的重要群体之一,由于在其生活认识实践中对问题的片面性的追求,总是希望能够从自身的根本利益出发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以致于呈现出思维的独立性和自我性趋势。(2)逆反心理的普遍性比较严重。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还都处于成长的阶段,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问题,往往造成一定程度上的逆反心理,由于其认识的差异性和不完整性,面对客观环境时,总是从心理上带着抵触的情绪和反叛的精神,从心理的发展规律来看,这是心理成长的正常现象,而如今的青少年,必须从教育上给予相应的疏导和调整,以帮助青少年能够尽快脱离主体对社会的认识偏见,形成正确的心理和思想方法,从而有效解决心理矛盾的状态。(3)从思想认知上期待平等的交流。青少年身心自我意识的提高,必定会对其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青少年在思维活动上相对活跃,对问题的判断和分析上总是善于变化,作为青少年的心理成长实际,他们迫切需要从思想上活动平等的对待,而当前的与青少年之间的沟通渠道的不畅,也是造成青少年思想价值认同感不正确的主要原因。

2 当前我国在青少年的价值观的教育上出现的问题

在教育实践中,由于学校在教学内容和价值观的培养上脱离现实实际之间的需要,不仅缺乏相应的针对性和创新性,也让青少年从心理上排斥当前的教育,很多青少年无法从教育活动中获得相应的价值观,不仅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还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对当前教育内容的界定与教育方法的选择缺乏针对性。教育是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面向学生的,而今天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需求,特别是在思想教育上,由于教育内容与当前的教育目标难以达成一致性,学校在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上更倾向于政治化的教育,这不仅限制了青少年对思想认识的积极性,还难以体现教育的与时俱进的改革目标,为此,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缺乏灵活性是造成教育脱轨的主要原因。(2)对青少年价值观主体教育缺乏个性化。教育主体的个性化,使得青少年对个性的认识进一步解放和扩大,由于青少年越来越认识到自身对于社会之间的关系,甚至过分强调自身的价值取向,尊重个人的选择和诉求,强调对个人的存在和个人主观认识的发挥,在个人利益与集体或社会利益产生冲突时,更加倾向于对个人自由和价值的实现。青少年主体意识的提高与学校教育观念的不一致,势必会引起教育在青少年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缺失,特别是在学校思想教育中,对政治教育的过分强调,也使得青少年思想主体上缺乏个性化。(3)对青少年现实性价值观缺乏必要的引导。社会经济的发展,将更多的社会价值理念传递给了当前青少年的思想影响中,由于家庭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日益复杂,市场经济理念、竞争观念,以及效益价值的影响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很多青少年在价值目标的定义上与现实进行了结合,使得青少年在思想上更加注重现实生活,更加重视对金钱、对感官的满足,出现了一系列世俗化、功利化的心理倾向。

3 推动青少年价值观培养的教育途径

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从教育的功用来讲,不仅要从教育内容上给充分的重视,更要从教育理念和方法上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善,遵循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实际和规律,运用科学的教育理念来引导青少年树立高尚的理想,践行正确的道德标准,循序渐进的将知与行结合起来。为此,从以下几点来着手:

篇8

一、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特点

(一)青少年生理发育加速。近几十年来,有专家学者指出,人类在生物性成熟方面出现了全球性提前的倾向,主要体现在青春发育完成缩短和青春发育提前两方面。

青春期发育期普遍提前的趋势,使青春期青少年身心发展不平衡和各种危机和困扰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生物性紊乱。青少年生理发展加速和性成熟的加速,导致其自身对自己的状况不适应,甚至对于这种突然发育会产生陌生感和失衡感。(2)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与障碍。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与障碍包括吸毒、酗酒、犯罪、网络成瘾、学校相关问题、心理抑郁与自杀以及饮食障碍。

(二)青少年的认知发展迅速提高。(1)记忆的发展。记忆广度达到一生的顶峰。对各种材料记忆都达到高值。(2)思维的发展。思维形式摆脱了具体内容束缚,抽象逻辑推理能力显著发展。

(三)青少年个性发展和社会性发展。这个时期的特点是:(1)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风度。(2)深切关注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成绩。(3)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和强烈的自尊心。(4)自我中心性出现并增强。烦恼增多、孤独感,压抑感增强,经常出现难以控制的情绪波动。反抗心理普遍存在,对外在强加的力量和父母控制予以排斥。由于青春期生理上的变化冲击着心理发展,从而导致身心发展失衡。生理上的成熟使青少年产生成人感,然而心理发展的相对滞后使青少年仍处于半成熟的状态,这种不平衡是造成青少年各种问题的根本所在。

二、母亲在青少年教育中的作用

(一)母亲对青少年成长中的作用。在生活技能方面。长期的陪伴,母亲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会在日常生活中展现给孩子并成为孩子效仿的对象。在基本生活技能方面映射出了母亲的特点。在学习方面。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而言,学校和家庭g其主要的活动场所,教师和家长成为了教育的主力。基于传统的家庭分工观念,母亲成为学校――家庭项目的主要参与者。在家里,母亲们能在能力范围之内,向子女讲解知识、检查作业,甚至与子女一同学习。子女的逻辑思维方式、处理问题的能力逐步向母亲习惯靠拢。

(二)母亲在青少年社会化中的作用。青少年自主接触社会的初始阶段,家庭当担负起子女社会化的首要任务,在子女社会化进程中,母亲的为人处世、道德修养成为子女标杆,为子女人格养成定下基调。

(三)母亲对青少年心灵抚慰。母亲一生都是子女心里话最忠实的听众。通过对所带学生简单的问话统计,高达90%的大学生在平时拨打家庭电话的选择对象是母亲,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们觉得与母亲的谈话轻松且愉快,能感受到来自于母亲的关怀。在家庭教育中父亲既是教养者又是纪律执行者,父亲往往是规则和力量的象征,从而会对父亲产生敬畏感,从而增强了对母亲的亲近感,因此母亲更多地承担起了与子女心理沟通和压力缓解的任务。

三、母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母亲教育知识的匮乏。母性的本能决定母亲是子女的主要教育者,但其并非天然就是合格的教育者。有调查表明,有超过73%的准母亲在孕育期间没有做母亲的心理准备,对教育子女的知识更是知之甚少。这种情况使得母亲在教育中仅仅依靠在长辈传授的理论和自己零散学习的教育学知识,缺少科学的理念作为指导,效果是事倍功半。

(二)母亲教育的“错位”和“越位”。现在社会中,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其对子女和家庭生活都有了更高的期望,并且许多母亲会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自己子女的身上,这就容易产生母亲对青少年教育的“错位”和“越位”。“错位”是指母亲对青少年进行过多的知识技能教育,把青少年的生活时间都变为学习时间。“越位”是指母亲为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违背其身心发展规律,使青少年超负荷地承担学习任务。这种教育的“越位”和“缺位”会导致青少年产生不快,甚至会对母亲的教育产生反感,但母亲不了解自己施加给青少年的痛苦,这会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和母亲的矛盾,助长了青少年的叛逆心理。

(三)母亲行为有失偏颇。对于青少年而言,这一时期他们的模仿能力强,可塑性高,母亲的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青少年。有些母亲不注重自身的言谈举止,过分追求物质,贪图享乐,这都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四)母爱的缺失。根据调查,中国农村 “留守儿童”数量已超过6100万,57%的儿童父母是一方外出,43%的是父母同时外出。在同时外出的情况中,79.7%的儿童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托付于亲戚、朋友,7.3%的孩子无人监护或者不确定。由于缺少亲情关怀和应有的家庭教育,留守儿童和不完整家庭儿童在思想、行为和心理的成长发育中比较容易偏离正常轨道。这一部分青少年往往存在着人际交往问题、情绪问题、自卑心理、怨恨心理、逆反心理等问题。

四、完善母亲对青少年教育的对策

(一)社会应重视母亲教育。母亲对子女和社会的发展都起着奠基性的作用,我们应该认识到母亲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动力。当社会认可了母亲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通过社会的研究和宣传,使母亲教育深入人心,只有这样才能唤醒全社会的家庭教育意识,让母亲认识到自己的教育价值。

印度妇女教育的先进鲁纳卡兰先生曾经说过:“教育一个男人,受教育的只是一个人;教育一个女人,受教育的是几代人。”在社会普遍倡导母亲教育的背景下,要想让母亲履行好教育职责,就应使女性学习和掌握作为一位母亲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现在社会可以通过向结婚登记的女性发放母亲教育手册、拍摄母亲教育的宣传片等方式普及母亲教育的相关知识,营造重视母亲教育的社会大环境。

(二)让母亲成为教育家。首先,让母亲认识到其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社会对母亲教育的普及宣传活动,母亲对正确的教育方式有初步的了解。可以在学校或者社区成立“母亲教育俱乐部”,给母亲之间的交流提供一种渠道,让母亲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良因素,避免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其次,由于青少年阶段的子女在校时间长,学校应承担辅助母亲教育的责任。再次,母亲自身应该主动学习科学的教育知识。母亲只有在主观上认识到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其才会利用社会和学校提供的资源完善自身的教育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综上所述,母亲在青少年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尽管每个母亲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不尽相同,并且有许多母亲的教育方式需要改进和完善,但是由于母亲对青少年成长发挥着关键作用,这就需要我们全社会有更多的人聚焦母亲,关注母亲教育,帮助母亲提升自身素质,以此来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最终实现增加国家实力的目标。

篇9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发现:

1、深受自尊心的影响。青少年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很爱“面子”。这有其积极的一面,如要求自己在学习中不甘落后,也可能带来消极的影响,如在生活中比穿戴、讲排场。由于强烈的自尊心,表现在情绪上,一旦自尊心受到威胁或伤害,他们会产生强烈的不安、焦虑或愤怒;表现在意志上,青少年会努力维护自身的形象,对于别人的嘲笑、蔑视反应强烈,对于教师的忽视、压制、不公平对待非常敏感。

2、心境的欢乐与焦虑交替。由于青少年主客观矛盾的增多和青春期生理发育,其心境主要有欢乐和焦虑两种,欢乐源于青春的活力,焦虑主要由于学习负担所致。

3、意志控制增强,情绪逐渐稳定。青少年的情绪虽然比之成人易生易消,但毕竟比孩童时期有较大的抑扬,并逐渐趋于稳定,表现为意志对情绪的调控能力逐渐提高,情绪逐步带有文饰、内隐、曲折的性质,以及情绪的倾向性正在定型化。

4、自觉坚韧性品质有所提高。青少年已能把个人目的和社会价值联系起来,并逐步学会使个人目的自觉服从于社会利益。与此同时,青少年克服困难的毅力随年级升高而增强,这同青少年责任感的培养和集体舆论的约束有很大关系。但总的说来,青少年的情意品质还不够成熟,在挫折和失败面前,还是容易表现出迷茫和动摇,并产生悲观、畏难等消极情绪。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个体从儿童进入青少年阶段,其身心的发展起了重大的变化。因而形成了青少年时期的特定的基本矛盾,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新的性需要与社会地位的矛盾。

2.性成熟性意识增强与心理上道德上准备不足的矛盾。

3.新的独立性需要与社会地位的矛盾。

4.新的独立性需要与心理成熟水平的矛盾。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青少年是人的一生中最容易偏离心理正常状态从而导致不适应行为或心理健康问题的时期,是一个充满危机的时期,因此青少年的心理教育工作不容忽视。

由于升学的导向与压力,学校往往采用了一系列措施强化学习。频繁的测验考试,题海战术,学生分数排位等等,导致竞争意识超前移入,学校内部竞争激烈,压力剧增,使青少年学生无休止地陷于紧张、焦虑、担忧、挫折等等不平衡状态之中。

篇10

青少年

心理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其落脚点是学会做人。如何引领青少年顺利成人成才,已成为教育界面临的重要课题。青少年作为承载着家庭和社会高期望的特殊群体,是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但因其身处社会大变革的变迁时期,加之其自身心理发展不成熟、发展的欲望强烈,其发生心理问题的比例往往高于其他人群。进入21世纪,我国青少年心理问题频发,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青少年成人成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党和国家向来重视青少年的成人成才教育,其中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背景下的重要途径,并先后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教基[1999]1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等重要文件,对进一步加强和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督促青少年成人成才提出来了明确要求。本文立足我国学校教育现状,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对如何培养青少年成人成才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保障青少年成人成才提供参考。

一、开展入学心理健康教育,加快青少年环境适应。

入学教育是青少年步入高一级学府后接受的第一课,是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平台。青少年步入高一级学府后,面临着人际关系、课程专业学习等方面的适应问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环境适应障碍。众所周知,新的环境中,只有先适应,才会获得相应的发展,也才会成人成才。学校应紧紧把握新生入学教育的契机,结合新时期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形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入学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应主要介绍青少年易出现的环境适应问题,并简要分析,重点提供给学生应对策略、求助方法等技能性知识,促使学生入学即知环境适应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利于学生提前预防、沉着应对、妥善疏导,为促进青少年顺利成长做好铺垫。

二、实施心理健康普测,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档案。

面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要形式,建立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档案,已成为教育系统的共识。众多学校已通过心理普测、心理抽测等形式,建立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档案。心理普测多以症状自评量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心理健康调查表、霍兰德职业人格能力测验问卷等为施测工具,以普测获得的数据为依据,建立心理危机干预个案、心理易感人群、心理正常群体等不同级别的心理档案。研究表明,有四类学生群体比较值得关注:留守儿童青少年、流动儿童青少年、家庭离异儿童青少年、贫困儿童青少年。截止目前,心理健康普测在筛查心理易感人群、帮助青少年认识自我、发掘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求职择业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有力的促进了青少年成人成才。

三、开辟心理健康课堂教育,培育青少年健全心理素质。

课堂教育因其具有系统性、规律性、科学性等特点,一直是传统学科教育的主渠道。心理健康教育虽既不属于学科教育也不属于规范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但课堂教育亦是其最重要、最直接的形式,是大面积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的主要途径。研究表明,通过开设心理咨询、人格心理学、情绪管理等选修课来实施大学生心理干预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积极的人生观有促进作用。有研究发现,经过系统、全面地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大学生,其自我评价明显提高、社交焦虑与苦恼程度明显降低,该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所以,很有必要大力开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育,培育青少年健全的心理素质。

四、打造优质校园文化,发挥文化心育功能。

校园文化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校园文化会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潜移默化的使青少年受到感悟、触动、洗礼。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栏和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板报是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校园文化载体。在营造校园文化育人时,注重所选内容的科普性、针对性、实效性,力争使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悟、触动。心理学工作者应根据青少年在不同年级、不同环境下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设计橱窗板报内容,及时反映青少年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的典型表现、原因分析及具体的应对策略等,引导青少年自我学习、自我成长、自我成才。

五、持续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及时帮助心理弱势群体。

心理咨询辅导最简单的定义是“助人自助”。心理咨询辅导的对象均为心理健康状态上处于弱势的群体,虽有时无法表面识别,但这类群体均会感到较大的心理痛苦,对其学习和生活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极大地影响着青少年成人成才。心理咨询辅导作为一种个性化辅导,给予对方充分的尊重和保密,让来访者体会到最大程度的安全感、归属感,进而吐露其可能隐藏已久的心理困惑、心理症结等。咨询师会综合来访者的病程时间、痛苦程度、社会化影响等,给予来访者专业评估,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咨询辅导方案。由于心理咨询辅导完全吻合求助者自身的实际情况,多数前去咨询的来访者均能较快的摆脱心理问题的困扰,与此同时,求助者也会掌握一系列有益于调节心理状态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手段,心理素质水平会明显增强,极大地有利于青少年今后的成人成才。

六、举办心理健康活动月,强化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价值认同。

以“我爱我”为宗旨、倡导关注个人心理健康的心理健康活动月是众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活动月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宣传和普及活动为主要职责,以心理知识讲座、现场心理咨询、心理电影赏析、心理书籍和心理漫画展览、心理咨询案例解析等活动为主要形式,是大规模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理想途径。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的主要目的是以相对集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载体,遵循活动性、情境性和主体性的基本原则,寄心理学知识于活动中,向青少年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唤起青少年对自身、对周边师生心理健康的重视,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意识,强化青少年对心理健康的价值认同。

七、开通心理网站等媒介,打造媒介育人新渠道。

青少年作为时展的风向标,电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广泛使用给当前严峻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渠道。网络、电话等媒介因其具有隐蔽性、自由参与性、便捷性,与青少年的生活紧密相连,日益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辅助点。通过开辟网络心理咨询、电话咨询热线等,给有心理援助需求但又不愿当面咨询的青少年一个平台,供其倾诉自己的心理困惑;通过心理BBS,由心理学工作者主动发起讨论话题,与青少年在线进行互动交流,积极引导青少年客观看待当前的种种社会现象,鼓励青少年积极发表个人见解,从而掌握青少年的真实心理需求,为现实中开展青少年工作提供参考,多方位收集信息,为青少年顺利成人成才保驾护航。 转贴于

八、建设学生心理社团,引导青少年心理健康互助。

新时期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虽方兴未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却一直存在学校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涉及面不深、亲和力不够等问题。为有效应对上述情况,学生心理社团应运而生。学生心理社团一般有心理卫生协会、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等,是经过精心选拔并予以培训合格的主要负责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同学之间的相互心理安慰、鼓励、劝导和支持)的学生干部群体,以此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互助。心理社团的主体是学生,其与周围的学生有着共同的生活经历和相似的兴趣爱好、目标和追求,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十分了解,因此,心理上更加亲近、更容易理解和沟通,且其丰富多彩的团体活动经验也使得他们成为朋辈心理辅导的最佳载体,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亲和力不够、涉及面不细等不足,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发挥实效的重要手段。学校如能真正把学生心理社团组织有效开展,必将极大促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速青少年成人成才。

九、开展学科教学渗透,加速构建全员育人新局面。

学科教学渗透是指教师在进行常规的学科教学时,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将心理健康培养内容渗透在学科教学之中,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完善各种心理品质,特别是诸如情感、意志、个性品质等方面。学科教学渗透模式的顺利开展可以保证在不给学校增加课时、人力的情况下,有效实现知识—心理教育的相互促进,加速青少年的成人成才。实践证明,学科教学渗透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在具体操作时可采用移情体验法、角色扮演法、认知矫正法、游戏法等方法进行渗透。大力开展学科教学渗透模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无疑会进一步凝聚全体教师推进素质教育的动力,提升青少年成人成才的质量和效率,构建新时期背景下,多学科、多角度育人成长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张大均。当代中国青少年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9.

[2]陈良,张大均。近20年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的进展与走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11)。

[3]王丽敏,王琪,王燕等。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2)。

[4]卢勤。心理健康课程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实证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0, (5)。

[5]张大均。心理健康教育:十大问题亟待解决[N].中国教育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