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2 09:15:1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从单纯注重房屋建筑质量安全的监管,转移到既注重房屋建筑又注重建设领域其他建设项目的质量安全监管,拓展监管的广度当前,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一些地方只注重对房屋建筑质量安全的监管,忽视了市政工程、开发区工程以及园林建设、城市道路、旧房拆除等其他方面的监管;只注重履行了建设手续的项目监管,忽视了因为各种原因未办理手续的项目监管。无人监管的项目就成为了质量安全事故的高发区。去年长沙黑石铺车站事故,就是由于该工程没有及时办理施工许可和安全受监手续,致使工程没有接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安全监管,而施工单位在质量安全保障没有进行严格审查的情况下,擅自开工,最终酿成重大责任事故。鉴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只要是在政府所管辖行政区域的工程项目,不管是办了手续还是没办手续的,都无一例外应依法纳入监管范围。要切实加强对所有在建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充实安全监管力度,加大日常巡查力度,主动出击,对那些监管的“盲区”和“空白地带”实施不同强度、不同深度的监管。而且越是规避监管的项目越要重点监管、重点查处。真正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监管体系,建立起覆盖全行业、全城乡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二、从单纯注重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监管,转移到既注重施工现场又注重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监管,开掘监管的深度随着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规划、设计、施工、维修等的划分越来越具体,使建设监管难度越来越大,衡阳衡州市场“11.3”事故和常德桥南市场“12.21”事故的发生,充分说明只注重对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监管,而忽视建设工程全过程监管是极其危险的。
所谓建设全过程,就是事前、事中、事后的整个过程,包括工程建设规划许可、设计审查、施工许可、工程监理、质量安全监督、竣工验收备案、产权登记等所有建设程序和步骤。衡阳衡州市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重违反法定建设程序,在没有办理规划、施工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开工,而更为严重的是其开发商私下雇请有关人员擅自设计、施工,并降低工程质量标准,在未经工程竣工验收和消防验收的情况下擅自投入使用。因此,要遏制事故的发生,就必须加强建设工程全过程的监管。
要规范工程参建各方质量行为,从源头抓起,从工程的招投标、施工许可、资质管理、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加强监管。要督促建设单位依法履行职责,严格遵守基本建设程序,履行合同约定,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和责任的原则,认真担负起质量安全责任,切实把好质量安全关;要督促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做好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的建立健全工作,严格落实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做到质量安全管理机构和制度健全,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和规范,确保提供优质合格的建筑产品;
鼓励施工企业加大安全生产的科技投入,加强与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合作,研究、开发、推广一批安全适用、先进可靠的生产工艺、技术措施和装备,淘汰落后工艺,通过科技进步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保证能力和安全生产水平;要充分利用中介机构和社会力量做好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和社会监督的制约作用。同时,要严格把好工程竣工验收关,从而把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全面引向深入。
三、从单纯注重监管行为,转移到既注重监管行为又注重监管制度的创新,加大监管的力度目前,建设工程监管通过采取日常巡查、随机抽查、告知性检查和强制性介入检查等监管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不仅仅靠监管,更重要的是要靠一套好的制度来保证,努力建立质量安全的长效机制,用制度引导,制度激励,制度约束,制度规范来保证质量安全监管到位。
一是要完善市场准入制度。认真制定勘查、设计、施工企业质量安全管理规范,把企业是否具有质量安全保证能力作为市场准入的必备条件,在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规范和保障各方主体的权益。
二是要逐步建立市场诚信机制。建立健全以道德为支撑、以产权为基础、以法律为保障的市场信用制度,形成建设工程市场信用体系。在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各方责任主体的不良行为记录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完善建设工程市场责任主体信用档案,建立起建筑企业、中介机构和从业人员的信用档案,全面接受社会监督。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企业质量和安全行为评价体系,对企业的质量和安全状况进行科学量化的评价,实现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企业资质实行动态管理的目标。
三是要建立建设工程保险制度。工程保险就是用市场的手段来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一项措施,通过工程保险的引入可以促进工程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降低质量安全风险,同时也促进建设工程市场的诚信建设。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10-0281-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10.142
电力工程建设中易受各类因素影响,加大工程建设成本的同时影响着工程的施工进度,需要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电力工程建设质量,加强工程建设安全控制,促使影响电力工程建设的各种因素得以高效处理。因此电力工程施工人员应结合工程的实际概况,灵活运用各种技术措施保障电力工程建设安全控制,并结合工程建O方案及行业技术规范要求,对其质量进行严格把控,促使最终投入使用的电力工程能够处于稳定的运行状态。
1 电力工程建设中质量及安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有效的设计
电力工程建设中,注重规范性设计,关系着工程施工计划的安全实施,与工程的施工质量及安全性能密切相关。因此需要设计人员结合电力工程建设及行业技术规范要求,加强工程建设的有效设计,为工程作业计划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当前某些电力工程建设中存在着工程设计方案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情况,导致工程设计缺乏有效性,给电力工程建设带来了潜在威胁。与此同时,电力工程相关设计单位开展设计工作中对于工程建设中可能出现的影响因素考虑不充分,影响着工程设计方案合理性,间接地影响了工程质量可靠性及安全控制效果。
1.2 缺乏必要的安全责任意识,信息技术利用效率低
加强电力工程建设质量及安全控制,关系着工程能否长期处于稳定、高效的运行状态,与工程投入使用后的潜在价值提升密切相关。但是,结合当前电力工程建设的实际发展概况,可知工程建设中某些人员由于缺乏必要的安全责任意识,对电力工程建设质量及安全控制必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工程建设中出现了各种质量问题,加大了工程建设成本,影响着工程施工计划的顺利实施。与此同时,由于信息化时代某些电力工程技术人员对于各种信息技术掌握不充分,难以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电力工程建设中,逐渐降低了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管控水平。
1.3 质量及安全控制机制不完善,专业性技术人才数量不足
为了使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控制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应在制度层面上给予电力工程建设可靠的保障,降低工程质量问题发生率的同时保持工程良好的施工效益,确保电力工程建设目标实现。但是,当前部分电力工程建设中由于质量及安全控制方面的各项机制不完善,难以为工程建设质量提供保障,致使电力工程建设水平下降,给工程质量带来了较大威胁,影响工程建设质量可靠性及成本经济性。与此同时,现阶段电力工程建设中依然存在着专业性人才数量不足的问题,影响着电力工程建设质量及安全控制效果。
2 提高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的相关举措
2.1 重视工程施工中监理工作落实
电力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及人员的实际操作不规范,将会影响工程施工质量,阻碍后续施工计划实施。因此为了提高电力工程建设质量,增强工程施工安全性,需要落实好电力工程施工中的监理工作。具体表现在:(1)在监理工程师的作用下,对电力工程进行质量测试,促使其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得以及时处理;(2)结合监理单位及相关人员的专业优势,加强工程施工全过程的严格把控,确保电力工程施工质量可靠性;(3)对电力工程施工进行科学管理,保持工程施工良好的监督效果,为其质量提高提供保障。
2.2 健全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
为了提高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也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健全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这些措施包括:(1)健全监理行业技术规范,引导监理人员加强电力工程建设管控,确保工程作业计划安全实施;(2)注重工程建设中信息技术的高效利用,构建功能强大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电力工程建设全过程质量方面的实时管理,降低质量问题发生率;(3)对工程建设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总结,完善质量管理机制,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可靠性。某电力工程建设质量分析体系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 某电力工程建设质量分析体系流程图
2.3 注重工程现场监理规范,加强资质的严格审核
针对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注重工程现场监理规范,加强资质的严格审核,有利于提高电力工程建设质量。具体表现在:(1)不断完善电力监理机制,对既有的监理机制进行优化,保持电力工程良好的现场监督效果;(2)强化监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落实监理责任制,确保监理人员能够在工程建设质量提高中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3)对工程施工材料、设备供应单位、监理单位等行业资质进行审核,避免违规现象出现,提高电力工程建设质量。
3 电力工程建设安全控制措施分析
3.1 制定科学的紧急预案,注重定期训练活动开展
为了保证电力建设安全,需要对各个建设环节进行严格的把控,制定科学的紧急预案,注重定期训练活动开展,促使工程建设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得以有效排除。
3.2 建立高效的安全评价体系
注重电力工程建设中安全评价体系构建,有利于对电力设备及系统的安全性能进行综合评估,促使电力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得以解决。因此,需要结合电力工程建设的实际概况,选择实践经验丰富的电力工程技术人员,建立起高效的安全评价体系,确保电力工程建设安全性。电力工程建设安全控制中额定电压与传输距离、传输概功率关系的部分内容如表1所示:
3.3 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实施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电力工程建设中应避免安全施工发生,促使工程质量可靠性能够达到工程建设要求。因此,电力工程建设中各单位应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并结合作业现场及电力基础设施的工作状况,制定出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措施,促使电力工程建设安全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4 结语
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的提高,关系着我国电力基础设施的性能可靠性。因此,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应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及行业技术规范内容,对工程建设质量进行全面评估,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工程建设安全控制分析,以便为相关举措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必要的参考信息。
参考文献
[1] 孟琦.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控制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5,(47).
电力工程的建设主要是进行一切与电力相关的工作,比如进行电能的生产、传输、分配等等,它是一项比较专业、复杂系数较高及难度较大的建设项目,这就决定了电力工程的建设具有极大的风险性。只有高度重视电力工程建设中的质量与安全问题,才能确保我国的经济实现稳步健康发展,加强能源安全建设,并为人们创造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目前,伴随着我国电力工程建设中质量以及安全问题的凸显,忽视了对质量与安全工作的管理,由此导致社会中出现了一些重大的安全事故。为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为促进我国电力工程的顺利发展,对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控制问题的研究分析就显得很有必要。
1分析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质量与安全问题
1.1电力工程建设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
电力工程的建设与其他项目的建设最大区别在于它的特殊性,特殊性在于它是一项对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建设工程,电力工程中,除了一些基础的建设人员外,相关的电力专业技术人员就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是据调查显示,我国的电力工程建设中的人员文化水平较低、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技能培训学习,没有相关的电力质量与安全管理方面的经验,追根究底还是因为我国的电力工程建设中缺乏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在质量和安全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这就容易引发一些质量和安全问题,给电力工程建设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1.2电力工程建设中缺乏必要的质量与安全检查环节
电力工程的建设是一项高风险的项目,这也就要求在施工的过程中,为了确保电力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控制问题,需要对施工的材料、施工的流程及施工的技术进行及时的、全面的检查。通过检查,可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准确的分析,并找出解决办法,这对于电力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控制是不可缺少的环节。然而在一些企业里,他们经常忽视对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全面检查,加之施工管理单位的多样性,仅重视各自的管辖范围,不能从整体上对电力工程建设进行全面的检查,从而难于发现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质量和安全问题,更不能及时找出有效的解决措施,这就容易引发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事故。
1.3电力工程建设的施工与管理严重脱节
任何一项工程的建设,都是由多个部门共同协作完成的,这个协作必须是科学的、合理的,为保证工程的进展,需要对各个部门进行一定的管理,对协作过程进行管理,才可以达到最大的效果,从而确保工程施工中的质量与安全。电力工程建设也是如此,为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与安全,需要高效的协作管理,管理对于电力工程建设的安全施工具有直接的作用,倘若一个施工过程缺乏管理,就会造成混乱的局面,施工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就会降低,这就难以创造出高质量的工程。但是目前一些电力工程施工企业为推行“高效”的施工方案,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导致施工与管理相互脱节,产生了一些问题,如:施工程序混乱,对施工人员缺乏规范和约束力等等,这就为电力工程建设带来了安全隐患。
2探讨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控制的对策
2.1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电力工程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电力工程建设作为一项高技术的项目,对于专业技术的人才要求过硬,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对于电力工程建设的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可以说,专业技术人员就是电力工程建设中的中流砥柱。但目前我国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为把我国的电力工程建设成一流的项目,为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为进一步减少施工过程中质量与安全隐患,就需要我国在多年的发展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加大对技术的投入,重视对施工人员专业技术的培养,把培养优秀的人才作为电力建设过程中较为重要的发展内容,经常组织施工人员的培训,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保证电力工程建设的科学性,为电力工程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最终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2.2加强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及时做出应急处理方案
电力施工过程中的材料及工序对于项目的质量与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加强对材料的质量检查,加强对施工顺序的检查,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视工作,这不仅可以减少对材料的浪费、规范施工的流程,而且可以及时发现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而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除此之外,电力工程的施工单位一定要加强监管那些容易存在和出现安全隐患的环节,严格按照施工的规范进行定期的、全面的检查与监督,很大程度上保证电力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建设。
2.3全面协调、组织好电力工程建设中各个部门的管理工作
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全面协调好各个部门的工作,将工程的质量与安全落实到位,这就要求每个部门在服从整体的基础上,做好自己各自负责的作业,从而保证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避免施工现场各个部门间的混乱现象。为解决各部门间混乱的情况,施工单位的各个部门间可以建立起相互合作的模式,加强部门间的联系,从而避免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3结语
电力工程建设作为我国基础工程的建设项目,由于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国家经济实力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就要求在进行电力工程建设时,对于遇到的一系列质量与安全问题,必须积极寻找正确的、科学的、有效的对策进行处理,只有及时分析并解决存在的问题,才有可能促进我国电力工程的发展与进步,才有可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实现我们国家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宇.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33).
引言
随着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的迅速提高及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电力工程建设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在新形势下,必须高度重视电力工程项目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下文笔者根据施工经验,对电力工程建设的质量与安全管理进行简要的探究。
1.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安全事故频发
众所周知,电力工程项目涉及电能生产、运输、分配方面的问题。因为其建设时间长,施工难度较大,因此在建设的过程中存在很多质量以及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造成一些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严重阻碍了电力企业的发展建设,严重威胁了相关施工建设人员的生命安全。
1.2专业人才的缺失
电力工程在建设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施工的程序较为复杂,专业要求高,因此,电力工程的施工建设必须要专业的施工人员参与进来。现阶段,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力的需求量不断增大,电力建设工程项目不断增多,电力建设开发速度越来越快,随着电力工程建设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一些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出现专业人才不足现象。电力工程在建设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仅仅凭借工程经验进行施工,为电力工程建设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
1.3安全管理与工程建设脱节
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建设与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电力工程建设的质量,一旦工程建设与管理环节产生脱节,将会导致施工顺序混乱、施工过程失去规范等严重问题,不但大大拉长了工期,造成一定经济损失,还给电力工程建设在日后的投入使用埋下一定安全隐患。
1.4责任分工不够明确
在电力工程的施工中,工程建设往往没有很明确的分工,项目管理工作往往出现混乱的状态,由于责任不明确,有的问题经常无人管理,而有的问题却重复管理的现象,导致整个工程的施工工序混乱,这样不仅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且延长了整个工程的工期。
2.提高电力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措施
2.1深入贯彻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质量管理专职机构和深入贯彻质量管理体系是做好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础。质量管理制定出工程建设各阶段的质量控制重点和关键点,为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指明了工作方向。电力工程建设要推行项目经理质量负责制。项目经理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电力工程施工全过程的管理,对工程质量全面全权负责,保证质量目标全面落实到分部分项工程之中。质检员主要负责对施工班组的工序质量管理,深入贯彻质量目标。电力工程监理单位要严格按照建设监理规范和行业标准来配备监理人员,对关键工序及重要部位进行质量旁站,严格把控工程质量,做到未经监理单位验收,严禁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2.2做好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和标准化工艺工作
电力工程建设管理单位负责组织实施质量通病防治工作,参建各方质量责任主体参与。设计单位在工程施工前应将质量通病防治的设计措施要求向相关单位进行设计交底。各参建单位应依法接受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质量通病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施工单位应科学认真编写单位工程质量通病防范措施,并报建设监理单位审批后方可实行。监理单位在工程建设完工后,要督促施工单位填写“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总结”,不断提高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水平。同时监理单位应认真填写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评估报告。总结工程经验与不足,提高对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管控的成效。
2.3规范电力工程质量记录和数据管理
要保证电力工程质量记录和数据管理的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全员参与。质量数据是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决策的基础,并是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追溯性的文件。电力工程项目质量具有潜隐性,因此从项目建设开始到生命周期结束,要有完整的质量记录,以便发现质量缺陷是能追溯原因,准确快速处理以降低质量事故损失。电力工程建设管理单位要保证工程建设报建手续齐全。电力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严格按照档案管理要求填写,保证策划指导文件、施工方案齐全有效,如需涉及专家论证的施工部位,应严格组织专家评审会议。基于电力工程高标准质量要求,要对施工过程进行拍照留存,如变电站工程中的母线安装、GIS安装,架空线路工程中基础工程钢筋验收等。针对电力工程有的基建工程管理控制系统,各参建单位专职填报人员要及时更新,保证上传信息与工地现场施工情况同步,杜绝资料造假情况出现。工程竣工验收后,各单位要将质量管理资料按照“贯标”要求,进行组卷归档。
3.电力工程建设中的安全管理措施
3.1强化工程项目的全方位管理
电力工程施工的全方位管理是指将施工管理进行全方位落实。工程事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规律,工作人员必须认真研究工程事故发生的周期、规律,并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当然,工程施工也存在一定的的随机性,在工程的施工中,必须强化监督管理,建立完善的工程管理制度,从思想上强化安全管理的意识。
3.2正确处理安全管理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要保证电力工程施工的质量,必须要先确保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在电力项目的施工过程,必须合理地协调施工安全、进度以及成本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要始终把坚持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严禁员工冒生命危险进行电力工程的施工,不得为赶进度而不顾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在项目的施工中,无论效益还是成本等方面出现问题,都不可使工程在安全方面的投入减少,务必保证工程在安全的状态下施工。进行电力项目施工时,必须将每一位管理及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明确与落实,把安全生产的目标科学地分配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员,对危险施工进行严格的控制,让施工企业的每一成员都注重安全的重要性,做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3.3制定应急事故预案
要想减少电力工程的安全管理问题,就必须加强工程危险的预防。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现场施工的安全巡查,能够准确辨识施工现场的危险源,而且要能够对危险源进行准确科学的评价,进而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通过制定事故应急求援预案,对相应的人员分工、联系方式等予以明确,现场医疗急求药品配备齐全等,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同时,电力工程施工企业要积极采购一些高质量的防护用品,要让防护用品起到其应有的效果。
4.结束语
在电力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其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是确保工程质量、促进电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此基础上运应用有效的管理方法与措施,在施工各阶段加强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的管理,才能建设优质精品工程,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二、质量和安全分析体系的建立及构成
就目前各电力工程施工企业在工程管理方面的现状而言,仍然将主要的关注点集中在传统性的工程组织与实施两个方面,而对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的全过程分析和持续改进方面的认识尚不充分,有些企业即使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做了一些推进与实施,但大多数情况下仍然停留在文件上或是单纯的制度上,而未落在实处,存在着“两张皮”的现象。因此,针对当前的现状,要推进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分析体系,首先要从电力工程建设操作流程的梳理和文件体系的规范化入手,针对过去电力工程建设方面出现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开展广泛的查摆、统计、分析活动,在此过程中寻求规范化的分析框架和科学有效的分析方法,将其应用到具体的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和安全管控工作中,并通过实践与总结得到具有针对性的控制和改进策略,最终使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水平在工程具体实施之中得到持续稳步的提升。
1.质量分析体系
质量分析体系主要是针对项目可行性设计、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和竣工验收等四个阶段的管理需求而设计的,在针对以上四个阶段的工程质量分析过程中,对其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以“质量改进池”的形式进行汇总,并针对不同问题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针对重点问题进行整改落实。可行性研究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可行性研究预评审及评审报告的分析,对研究预评报告和评审报告中提出的意见的合理性、可行性及系统性进行确认;规划设计阶段主要任务是在深入考察电力工程设计的深度、土建工程设计和电力设备安装配合度的基础上,对甲方提出的要求的明确性和现场勘察结果的准确性进行确认;项目建设施工阶段的主要是对土建作业电力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分析体系探讨,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迅猛发展,大量的电力工程建设项目随之启动,电力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问题也成为工程施工人员和监理人员关注的核心问题。而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电力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分析体系,作为可持续改进的科学管理体系逐渐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基于此,在多年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阐述了电力工程质量和安全分析体系的必要性及其构成,并对体系应用和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竣工验收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土建工程、电气设备安装质量是否达到设计中要求的标准及运行单位的功能要求进行综合考察。笔者针对以上四个阶段中质量分析的工作流程,通过梳理与设计提出了新的质量分析体系流程,具体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质量分析工作主要是由工程监理部门和项目施工部门在协调配合的前提下共同来完成的,监理人员在其中负责对工程相关数据的汇总、记录与统计工作,而项目施工部门则负责针对存在的待改进问题召集讨论会,在讨论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最终决议并形成分析报告。
2.安全分析体系
安全分析主要是对工程施工前期制定的安全措施落实时所需资金的使用情况以及施工过程中安全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考察分析,分析周期为一季度,并在每季度结束时,对本季度内的待改进项的实际整改、关闭情况进行汇总,并将汇总结果作为列出下一季度需改进问题清单的依据,通过统计、召集讨论会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决议、贯彻落实等四个环节的工作,而形成具有持续循环上升特征的PDCA循环管理体系,具体如图2所示。减少或消除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的关键在于在不断循环中实现持续改进,具体实施时,首先要准确而全面地统计在某一特定阶段(一般为一季度)中安全问题发生频次,并将统计数据交由监理人员或安全专职人员进行分析,与此同时要对上一个阶段中待改进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讨论,对采取的措施进行归纳与总结,最后以此为依据得出下一阶段中需要整改落实或待改进的主要安全问题。这样通过统计、讨论、总结等环节,最终形成分析报告和相关决议,并对整改安全问题中采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较强的措施予以总结、整理,将其输入经验库,同时对出现的安全问题也进行分类汇总。这样针对多次重复出现的同类问题,就可以将有效的管理措施在其中进行推广应用,从而减少或消除同类问题的再次发生。此外还要针对待改进的主要安全问题开展专项研究,并以研究结果进一步充实经验库,这样在上升的循环之中使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持续有效的提高。
三、质量和安全分析体系的应用实例分析
1.质量分析
(1)可行性研究阶段。在对该项目可行性评审意见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其在该工程的宏观评价方面较为完善,但在预评审意见中涉及的问题比较宽泛,因此有必要对评价体系进一步进行完善,使其更加完整。比如在变电站中,将其中变压器使用的电流互感器的变比进行调整,将其改为400(600)/5A,可作为出线仓;再如穿墙套管的额定电流原来为2500A,为了使其更加合理,提议改为3000A等。同时将提出的这些问题进行分门别类,并将其对应地归入到电力系统的一次侧、二次侧及变电站自动化、线路、估算等各个部分之中,从而使评审意见的规范性和系统性更显著。
(2)设计阶段分析。在对该项目设计阶段的分析中发现,设计的质量问题、甲方的特定要求、现场实际情况等都会引起变电站土建和电气施工设计的变更,而其中设计的质量问题导致变电站土建和电气施工设计变更的可能性最大。因此要首先要从规范设计管理和提高设计质量两个方面入手;同时甲方的特定要求也不能忽视,要深入而明确地掌握甲方提供的初设信息,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减少或消除因对甲方初设信息不明确而导致的不必要的变更发生;最后是现场实际情况引起的变更问题,这一问题应从强化工程前期的现场勘查的角度来予以防范和避免。
(3)施工阶段分析。在对施工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的调查中发现,土建施工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钢筋、模板及建筑装修三个方面。其中钢筋的问题主要有保护层、钢筋间距和钢筋锚固等;模板问题主要集中在安装和脚手架问题上;建筑装修主要集中在室内外抹灰、涂饰、门窗的装饰装修等方面,因此要以这些问题为重点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4)竣工验收分析。竣工验收中土建作业及电器设备质量是验收工作的重点,我们在验收中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汇总和分析,发现存在的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土建中的洞口封堵及钢筋制作安装、电气设备中的电容器质量、规划设计中的预留孔及灯具安装位置、运行单位负责的增加挡水槛设置及灯具选型等四个方面。针对这些问题,要分清主次地提出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并认真落实。
(5)防范控制措施。在以上四个阶段的质量分析完成之后,就可以建立本工程项目的“质量改善池”,并以项目全过程为目标,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防范管控措施。例如,将“电流互感器变比的调整、穿墙套管额定电流等参数的优化”等问题形成初步设计优化建议,使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预评审阶段就予以解决;将“尽可能减少或消除设计变更”这一目标通过深化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细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成果和规划设计的对接、强化项目需求管理及严格落实设计过程管理等措施,使分散在项目设计和建设的全过程中的问题得以消除和解决。
2.安全分析
(1)土建工程安全问题分析。土建工程的安全问题主要集中于电线电缆、安全用具、脚手架工程、洞口临边防护、模板工程、物资堆放等方面,因而要想提高项目的安全施工水平,就要通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部门等三方在共同协调配合的情况下予以实现。
(2)安装工程安全问题分析。在电力工程建设中的电气设备安装环节的调查中发现,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的项点主要有安全用具、安全交底、安全防护措施、安全意识、安全检查制度及用电管理等方面,因此要在确保各项安全用具完备的基础上,严格安全交底、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及安全检查制度,同时还要不遗余力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3)防范控制措施。在对土建、安装工程中的安全分析中发现,可以通过建立和形成工程建设“安全问题整改反馈单”的方式,同时通过编制专项方案、细化安全交底、加强安全用具规范化管理、推行现场标准化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加强施工现场监理等形成标准化施工管理模式,从而稳步提升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水平。
0引言
现阶段,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一方面,我国电力系统得到飞速的发展,另一方面,这对我国供电系统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此供电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社会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做好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我国供电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1电力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电力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且有了实质性的突破,但就实际发展情况而言,仍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1电力工程安全管理意识较弱
很多电力工程在实际建设施工过程中,电力企业应该对相关施工工期、施工速度、施工安全等进行明确要求,不能随意组织施工。由于电力工程安全管理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电力企业对电力工程安全重视程度较低,工程安全意识非常薄弱,电力企业过分追逐经济效益因此就会出现忽视安全生产的情况,导致电力工程安全管理意识较低,严重者还会出现重大的工程事故[1]。
1.2电力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
供电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电力工程建筑中取得良好的收益,就需要建立健全的电力工程安全管理体系,形成以制度为支撑、盈利为目的的管理体制。但就目前发展而言,很多供电企业在实际过程中不注重管理,导致管理工作开展不到位、不明确,经常会出现严重的责任缺失,降低电力工程建筑安全管理的整体质量和水平[2]。
1.3电力工程缺乏专业化、高素质人才
电力工程安全管理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复杂的任务,但在开展实际工程中,需要多个部分和多个领域共同开展施工工作。由于我国很多电力工程管理缺乏专业化高素质人才,因此导致我国很多电力工程整体质量和水平不高,存在很多漏洞。
1.4电力工程安全管理十分复杂
在实际电力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中,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其关键内容。由于很多电力工程安全企业中存在诸多问题,而且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常常会导致电力工程安全管理出现混乱,导致安全管理问题频发[3]。
1.5电力工程安全管理模式单一
目前我国很多供电企业管理模式较为单一,还在沿用过去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这就导致电力工程安全管理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不高,严重制约了我国供电企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由于不能对电力设备进行详细的检查,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2提高电力工程建设质量水平的有效策略
2.1提高质量管理意识
提高安全管理意识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供电企业应该制定一整套电力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配合施工图纸进行施工,而且一经投入施工不能随意进行变动或者修改,同时要进行科学化、合理化、系统化的管理,避免发生混乱的情况,提高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整体水平。另一方面,要提高供电企业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避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任何意外情况,优化我国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效果[4]。
2.2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科学的体系是确保电力工程能够正常施工的前提条件,不断完善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能够节约建筑成本、建筑资金,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制定一整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措施,从而实现供电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促进我国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
2.3提高质量管理人员素质
在实际电力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努力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质量与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使其清楚地认识到自身责任和重要意义。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在施工前对图纸做好详细的学习和了解,这样才能确保工程建设能够顺利开展。除此之外,相关质量与安全管理人员还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化水平,结合施工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实践,从而提高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整体效率和水平。
2.4创新质量管理模式
电力工程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是确保电力工程建设施工质量安全的有效措施和根本保证,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电力工程建筑施工材料主要包括采购环节、施工环节的材料,并且还要严格根据国家下发的相关标准进行质量把关,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与此同时还要创新管理模式,避免施工现场出现混乱问题。
3电力工程安全管理有效方法
3.1实现多元化管理措施
电力工程建设要落实多元化管理措施,实现全方位的管理措施。相关工作人员要根据电力工程安全的周期性、频率性、随机性,做好相关防范工作,强化管理监督作用,建立长效机制,从而提高电力工程安全管理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从根本上确保我国供电系统能够逐步完善[5]。
3.2正确处理相关安全因素
要想提高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水平,必须要正确处理好施工的成本、施工工期等内容,这些都是电力工程建设的相关因素,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因此只有始终将安全管理放在第一位,不能将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置于不顾,必须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与此同时,还应该树立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真正实现安全生产、安全管理,在确保施工工人安全的基础上提高我国电力体系的整体水平。
3.3制定科学的应急方案
要想从根本上避免出现电力工程建设安全管理问题,就必须做好防止工作,制定一整套科学完整的应急方案,在整个电力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还应该提高工作人员的防范意识,从而提高操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提高电力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和水平。通过制定科学的应急方案能够准确地处理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紧急情况,从而确保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性,保障其生命财产安全。
4结语
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作为整个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促进供电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只有努力做好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才能提高供电系统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实现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总之,做好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党和政府、供电企业、相关工作人员三者共同努力,从而促进我国电力工程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辉.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4):254-255.
[2]连红勋.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3(11):290.
[3]范俊峰.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探讨[J].低碳世界,2013(16):101-102.
关键词:
电力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理;电力企业
电力工程的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是电力工程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保证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在提升电力企业投产运行后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的同时,确保为人们的生产及生活提供供电可靠性与供电质量都能符合标准的电力供应,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健康稳步的发展。
1电力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
1.1工作环境的特殊性
电力建设的高空作业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容易发生安全事故。通常情况下,必须做好临边作业、悬空操作等安全控制,最好防护设施的检查,以确保设备的安全性。
1.2施工机械技术的复杂性
施工机械技术是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管控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做好对施工机械技术的常规性管理,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2电力工程质量建设安全控制措施
2.1建立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1)电力工程施工前必须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和组织网络,检查施工企业提交的管理机构设置方案,建立健全安全施工组织管理网络体系。(2)做好对分包企业的资质审查。主要包括:第一,加强对分包队伍的管理。第二,严格杜绝分包工程的再分包。第三,防止无资质的施工队伍参与工程。第四,要健全分包管理办法,避免以包代管、以罚代管现象的发生。(3)建立电力工程质量和安全评价体系。健全电力工程建设安全评价体系,对所有施工系统等进行综合评价。从根源上对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严重程度进行把控,并根据安全评价体系选择最佳的安全防范控制措施,实现电力工程建设的科学化、系统化,结合电力工程建设事故的发生概率和危害程度,使电力工程建设安全处于管控之中。
2.2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
(1)电力工程施工首先要建立并完善相关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强化规范管理行为,以工程施工的质量验评标准为基础,确保施工质量、工艺水平都达到技术标准。(2)做好应急预案的制定,最大化地降低安全事故所导致的损失,施工单位对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危险部位、危险环节、危险源等做好应急预案,并制定管控措施,将安全落实到具体的人和区域,确保全面提升应急能力。(3)项目经理部在分析安全危险点的基础上,确定施工现场的安全施工状态评价内容,明确综合安全检查措施,不定期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三级安全网”是否落实责任到人,安全施工措施是否得以有效落实;施工机具使用是否得当或者是不合格的安全防护设施是否仍在使用。
2.3使用现代化管理软件提高管理效率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工作流技术,过去的电力企业模块化系统是把一个应用软件分成多个模块,每个模块通过相互之间的接口完成实际的任务。模块化系统很容易陷入系统大而全的弊端。现在的模块化系统通过将一个具体的工作分解成多个任务、角色,以达到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目的。其是按照某种预定义的规则传递信息或者是任务,对工作流过程及其组成活动定义和建模,将所得到的定义称为过程模型、过程模板、过程元数据或过程定义。第一,实现了运行控制功能。对使用工作流模型描述的业务过程进行初始化,将部门的实际业务过程转化为计算机可处理的工作流模型。模型的实例化阶段是完成人机交互和应用的执行,且每个管理过程都是工作流中的一个节点,这些节点是需要迭代执行的。在这种复杂的逻辑处理过程下,模块化工程极大地增加了工程管理的复杂度,每个过程都可以按照业务需要按特定顺序执行,系统展现了整个项目并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用户界面,数据库能提供丰富的统计报表、合同、票据模板打印功能等,以解决原系统存在的诸多问题。第二,提高电力系统的柔性灵活性,新系统采用图形化的方式灵活地修改相关的业务流程和业务规则。这样充分满足了电力安装工程现在和未来工作流程变化的需求。在业务流程进行的每个功能点上,按预先设定的流程分配相应的权限。该操作员只要以短信的方式通知,从而提高软件的直观性和易用性。
2.4强化质量安全管控监督
在电力工程施工开始前,施工技术人员要提升安全和质量管控意识,严格按照规范操作,针对安全教育制定有效的安全技术管控措施。根据电力工程建设的自身特点进行质量动态控制措施,实行高效的安全和质量监管是保证电力工程质量安全的关键手段。同时,让每一个工作人员提前做好预防措施,不断加大施工质量监管力度。首先,各施工单位一定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发现质量安全问题要进行详细分析,仔细检验和监管每个环节。其次,为了降低在施工中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一定要做好施工单位监督安全措施的实施工作,保证按照规章制度实行安全措施的执行,根据现场安全事项的监管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将安全生产的意识落实到每个施工企业和每个人的工作意识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结语
电力工程建设中,只有将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都融入电力工程建设中,才能保证电力工程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推进电力施工企业的稳步发展。
作者:邓昆 单位:黑龙江省汤原县汤原农村电气化局
参考文献
[1]葛乃成,刘亨铭,张鉴燮,楼海英.电力建设施工安全方案浅析[J].华东电力,2011(11).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4-0109-01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新的电力建设高峰期,电力工程建设的进度应与安全质量管理水平同比例提升。然而,目前建设、监理、施工队伍基建管理水平与国网公司要求普遍存在差距。相当数量的建设、监理、施工单位管理者对安全质量管理的制度、标准、流程不熟悉,对国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要求贯彻不力,贯彻执行和推进落实环节存在不到位现象。部分工程建设一线人员素质偏低,安全质量方面的意识和能力素质需要提高。
一、当前电力基建安全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安全活动开展不够深入。基层单位和项目现场安全要求落实不到位,措施计划不具体,照抄照搬,缺乏针对性,存在简单化、表面化现象。少数单位活动开展不够深入扎实,对活动理解片面,活动过程中对计划落实不到位,缺少跟踪和总结。
二是安全质量责任不能有效落实。安全检查方面,存在问题发现浅显且不全面,发现问题较少,检查、整改力度不足等问题,个别工程项目管理制度要求不落实,不严格执行工作标准,存在安全隐患。
“大建设”体系建设后,有些职能管理部门项目管理范围扩大,但存在相应安全质量管理人员配备不足现象;相反个别部门改革后,质量管理机构有所弱化;部分施工或分包单位超能力承揽任务,施工项目部层管理人员配备严重不足,对施工现场、分包队伍的管控难以达到要求。
三是安全质量管理执行力不强。分包管理不到位、起重机械和脚手架专项治理工作不到位、安全检查工作不到位、风险识别、动态评估工作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了当前安全管理基础工作成效;设计质量和设备质量控制、原材料检验试验、隐蔽工程质量管理、各级质量检查验收等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措施没有完全落实;数码照片管理不规范,引用错误或失效文件、质量检验试验原始记录不真实等管理“通病”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建设、监理、施工队伍基建管理水平低,管理者对安全质量管理的制度、标准、流程不熟悉,对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要求贯彻不力,贯彻执行和推进落实环节存在不到位现象,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电力建设的安全质量。
四是工程分包管理不规范。系统外队伍及分包队伍安全管理不到位,个别项目施工方案、安全措施执行不到位,未对施工作业进程进行严格监护,存在随意施工现象,酿成事故。
分包准入管理存在薄弱环节,部分单位对分包管理规定中的资质条件没有掌握,在实际工作中管控不严。
五是安全质量基础工作有待强化。多数项目未做到对逐项作业进行风险识别、评估,风险定级停留在固有风险等级上,现场勘察不细,未对作业人员等六个维度开展动态计算调整,风险定级不准确。
基建安全管理信息数据治理不到位,认识还不够清晰,操作仍存在较多错误,参建人员信息填录不正确,上报数据与实际情况仍有较大差距。
基建质量管理信息中,优质工程上报数据多个单位出现系统与纸质版文件不一致等现象。
六是安全质量管理不平衡现象突出。通过110千伏优质工程核查看,低电压等级项目的质量工艺水平与高电压等级项目的质量工艺水平存有较大差距,110千伏及以下工程质量总体水平不高,需持续提升;
不同地区间、不同项目间也存在质量水平不平衡的现象。
线路工程安全质量管理与变电工程存在差距。
二、电力基建安全质量管理工作重点
在安全管理方面,要扎实开展基建专业“安全管理提升”活动。优化安全质量“月度分析点评”机制,加大基建安全风险全面防控力度,杜绝转包与违规分包,落实电力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要求,实施标准化安全防护设施统一配置,加强灾害预警,加强检查监督,落实防范措施,推进安全施工标准化,提高施工安全防护水平,不发生人身死亡和较大及以上基建安全事故。
在质量管理方面,继续深入落实“国家电力公司关于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安全质量和工艺水平的决定”文件,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强化质量检查监督,深化标准工艺管理,推进标准工艺库、典型施工方法、工艺设计成果的宣贯与应用,加强薄弱环节管理,提升设备安装、二次接线等环节的质量,加强优质工程建设,全部新建工程达到优质工程标准。
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在基建系统开展“安全管理提升”活动。认真落实国网公司年度安全工作意见,结合安全策划、检查督查等专项活动,制定落实重点工作计划,在公司基建系统广泛开展“安全管理提升”活动。
二是加强安全检查监督与风险管控。完善月度安全质量分析点评机制,每月召开安全质量分析点评会,分析基建安全质量管理和风险预控情况,部署下月工作重点,跟踪掌控重大风险作业进程和风险控制结果,总结提炼基建安全管理创新经验,组织推广。
三是进一步推进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完善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开展执行情况检查监督。组织编制输变电工程安全防护设施标准化配置指导意见,研究提出标准化配置内容、组织形式和管理办法。
四是进一步规范分包管理。加强分包管理,坚持选择能力符合要求的合格分包队伍,杜绝违规分包,建设管理、监理单位切实履行审批流程和监管职责,认真审查施工方案,并监督安全措施落实,消除分包作业现场的安全隐患,改善作业安全环境,切实实现“无差别”管理。
五是进一步加强基建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加强策划管理,进行年度风险分析。
开发应用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动态评估和过程控制电子化管理模块,纳入基建管理信息系统,加强风险管理的过程审核、监控。
六是加强重点工程、重要时段、重要环节安全管理。
对大型重点工程施工高峰期开展安全质量管理专项督查。结合不同季节,有目的开展春季开工、复工,夏季防汛、防台风、防地质灾害、迎峰度夏,秋冬季防冻伤、防中毒,加强“十一”、“春节”等法定假期安全管理。
七是确保实现新建电力工程全部达到优质工程标准。
优化完善优质工程评定办法,研究过程评价方法,将优质工程标准覆盖到各级电力工程,实施公司和省级公司两个层面分层开展优质工程评定,制定详细计划,缩短优质工程评定与工程投运时间的间隔。
八是全面应用标准工艺。
优化完善标准工艺管理办法,确定公司层面标准工艺应用率考核方式,按公司要求形成管理标准,并对各单位标准工艺应用情况进行考核。
加强队伍建设,开展标准工艺培训交流等活动,促进低电压等级工程标准工艺应用水平的提升。
九是加强培训、竞赛、交流。
开展质量管理知识竞赛,面向全公司系统各层面质量管理人员,发现和培养人才,丰富质量培训方式,提高效果。开展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项目管理流动红旗竞赛,通过竞赛活动促进基建管理水平提高。开展安全质量管理培训,对各层面项目及安全质量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开展监理人员培训,提高监理人员素质和业务能力。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市政设施是城市经济和社会运行的载体,是支撑每座城市有序发展的“骨架”。市政设施建设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体戚相关,在国民经济尤其是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生产力布局,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改善投资环境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市政工程质量中存在的问题
1、技术标准问题
现在的市政设计、施工标准与实际发展相比,有的标准滞后,有的标准空缺,这制约了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造成先天不足。
2、市政工程施工图审查问题
现在国家有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办法,但无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这使市政施工图审查机构在审查市政施工图时有些审查难以操作。其次,许多地市县施工图审查机构,无市政施工图审查资质,无相应资格专业人员,这就使施工图审查批准制度难以得到切实贯彻,并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设计问题
现在有些市政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力与实际科技发展水平相比,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有些设计人员对现在国家新上的项目如污水处理厂等的设计缺乏应有的知识及经验,使得在施工单位按图施工时,出现图纸自相矛盾,各专业图纸之间相互打架,设备无法安装,因设计不合理造成的经济损失现象时有发生。
4、建设单位方面问题
市政工程的建设单位多为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委托)的单位(部门),有些单位由于自身的权力,不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不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有的工程开工多日还没有签订正式施工合同、监理合同;有的工程不办理规划许可证、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和施工许可证,检查时才补办,时常出现“三边工程”;有的政府投资工程为追求所谓“政绩”,一味压低工期,甚至缩短设计周期,这极易导致工程项目设计上的功能不全或其他缺陷和施_ 工质量隐患,造成工程质量内在品质的降低,运行后出现大量质量问题。
5、施工单位问题
现在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存在薄弱环节,有些建筑企业搞内部项目承包制,项目部只给公司交管理费,这种类似转包挂靠的行为削弱了企业对项目部的质量管理,极易导致质量低劣;有些施工单位不具备相应资质,只好挂靠施工;有的以包代管,质保体系不健全;有的不按图纸施工,擅自变更设计。另外,随着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和结构调整,原来的许多分包企业逐步成长为总包企业,这些新兴的总包企业往往在分包工程的质量管理控制和现场施工质量控制上存在薄弱环节。
6、监理单位问题
工程监理不到位,监理制度执行不严,部分监理单位存在资质问题和缺乏专业人才。在实际监理过程中,对于施工单位擅自变更施工设计、偷工减料等行为,监理单位往往缺乏有效的监理措施。
二、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安全意识薄弱
经过调查显示,很多工程单位在施工观念上依旧局限于“加快进度”,盲目的追求尽早完成施工任务,提早结束市政工程建设。这种思想直接造成了工程单位对于安全生产没有给予关注,尽管有的部门强调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很少做到安全操作。安全教育工程开展后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这主要是由于工程单位教育工程不全面,如: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安全操作规程,现场安全防护知识培训,班前安全技术交底等内容交代不清,导致了施工人员操作失误而引起安全事故。
2、管理水平落后
不可否认,大部分市政工程单位对施工人员进行了安全教育,但在现实的管理过程中还存在明显的不足。有的工程单位仅把重点放在安全理论上,对于实际操作过程遇到的安全问题没有正确讲解。有的安全管理人员自身对各类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都不太了解,在管理施工人员时则更难把握操作规范了。另一方面,在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上部门相对较少。受到传统施工观念的影响,很多工程单位仅仅注重于降低成本,认为这样才能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这一错误的观念造成了整体工程管理水平落后。工程内部没有设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对资金保证和人力物力资源未能科学规划,导致了工程项目建设缺少必要的维护操作。
3、考核制度缺失
施工作业考核是工程单位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考核指标情况能够反映出市政工程的施工状况。但有些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未全面落实,导致了工程责任制度执行后发挥不了程序,人员对责任制签订不重视,存在漏签、代签现象,对于公司、项目部、班组各级人员等都未采取责任考核制度。若长期处于这种无人监视的状态,市政工程项目施工将会越来越差。
4、机械设备、车辆管理等存在问题
市政工程施工使用挖掘机、推土机、摊铺机、汽车起重机、汽车等机械设备较多,违规的操作情况很多,如有的挖掘机既用于挖掘,也用于吊装运送材料,对安全影响很大。车辆超载装运也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不仅对便道损害大,对交通安全也产生了较大影响。在机械设备的管理上,不少施工单位未对进场机械进行安全综合性能验收,更有甚者,为了节省成本,将不符合强制性标准、已淘汰报废的机械在施工现场超负荷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又超负载运输,直接增加了事故的发生率。
5、文明施工水平不高
目前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多数为敞开式施工,施工现场脏、乱、差,施工便道坑洼不平影响通行以及造成的扬尘污染、污水横流以及建筑材料乱堆乱放等已经成为了市民对市政工程施工工地生产投诉的主要原因。有些市政工程施工单位更多的是推卸责任,不从根本上找原因,盲目追求利润最大化。长期以来,形成了文明施工缺乏手段、管理水平低下的局面。
三、提高市政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的措施
1、市政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的目标
(1)确保市政工程地基、主体结构和主要原材料及构配件质量和施工安全;
(2)全市市政工程建设质量合格率达到100%;
(3)努力推广和使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提高市政建设工程水平和精细化施工水平,打造一批市政精品工程;
(4)市政施工现场从业人员死亡率控制在万分之一以内;
(5)全市市政工程不发生二级以上死亡事故和重大火灾事故:;
(6)加强执法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市政工程市场行为和建设行为。
2、实现质量和安全管理目标应采取的措施
(1)完善质保体系和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建设工程质量是由各参建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作保证的,而人是质保体系最基本的要素,是形成工程最终产品的直接因素。 因此,市政工程各参建责任主体!应建立健全质保体系,培养一批业务素质高、操作能力强的从业人员,同时做到自控落实、监管到位,使工程质量得到保证。
(2)加强市政附属工程精细化施工
附属工程是主体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市政精品工程,就要着重于精细化施工。针对质量通病和容易忽视的质量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技术处理措施,提高附属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确保工程质量,以达到市政工程整体性、协调性和实用性之目标。
(3)落实旁站监理
实施建设监理的关键就是要落实旁站监理。在施工企业自控的基础上,现场监理机构除了按监理规划和有关法规要求进行巡视和平行检验外,要切实做到跟踪旁站监督,对关键工序、重要部位进行严格的工序验收,确保市政工程工序质量和最终产品质量。
(4)强化市政工程检测手段
市政工程的原材料抽检、半成品检测及技术鉴定是实施市政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的重要手段,因此,对市政工程的原材料和半成品检测,不仅要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项目的数量和批次进行自检,而且监理单位要严格要求进行见证取样,确保市政工程原材料、构配件质量和市政工程的使用安全。
(5)管涵沟槽等施工要作为安全生产自控的重点
对涉及高压电线和煤气管线的地段,施工企业要会同相关单位有针对性地制定专项施工措施和安全应急方案,确保沟槽和基坑施工安全。隧道工程、桥梁工程和地下通道工程施工,施工条件复杂、技术含量高,施工企业应以高空安全作业和吊、安装运输安全,以及机械操作和桩基础施工安全为自控重点。对于结构工程,施工企业应制定详细的安全生产施工方案,保证构筑物结构安全,确保桥梁和通道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1]陈磊.浅析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应对措施[J]. 科技资讯. 2012(10)
在进行工程建设方案的具体规划时,结合农村的供水情况,明确工程的建设目标与核心。将水源不安全的问题列为优先解决部分,缺乏供水设施、季节性严重缺水等问题列为主要解决部分,综合农村中饮用供水的各类问题,对各类问题进行分类,将管网延伸项目、大规模集中连片供水项目、城乡一体化项目等列为首要发展方向。在确定了工程的规模后,以“村村通饮用水”这一国家系统工程作为工程建设的借鉴,对区域的供水设施进行合理布局,走出行政的界限,整合工程项目的各项资源,将发展重点集中于连片供水这个环节,从而使供水设施的共建共享得以实现。并对农村的供水管网以及现有工程充分利用,向外延伸一些技术合理、经济可行的工程,将供水的区域最大化。选择工程项目要采用的供水方式、规模以及类型时,本着因地制宜与先易后难等原则,以农村的本地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作为参考因素,防止做出错误投资的决策,充分利用好各项可用资源,不要被行政区划以及城乡分割的局部所制约,将水源作为工程依托,深入挖掘现有的供水设施,遵循管理有效、经济合理与技术可行等原则,对区域的供水进行统一规划,通过集中发展连片供水以及管网延伸这两个项目,提高工程单个项目供水规模程度。
2.重视对管理机制的创新工作,维持良好的工程运行状态
将项目工程认真落实到各个项目的负责人中,在探讨工程建成之后的管理机制时,对群众进行调查,收集群众的宝贵意见,结合群众的意见并本着确保质量、标准要求严格、建成后长期使用等要求明确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在选择技术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管理条件和农民对水价的承受能力,在保证供水质量的前提下,优先选择管理简便、运行费用低的技术方案。在工程开工以前,要求明晰所有权、落实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明确水价和收费办法及服务体系,确保供水工程良性运行,持久发挥效益。对新型的工艺、材料以及技术等优先采用,同时要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设计方案的实施效率,特别是在选择处理水源的工艺与水源论证方面,要认真做好,确保农村饮用水的质量标准与国家标准相符。工程项目实施时需由县级以上的水行政管理主管部门进行指导,由建设单位组织实施工程,并实施合同管理、项目法人、建设监理以及招标投标等相关制度,严格做好各个环节的把关工作,例如施工队伍的选择、工程质量的监督、材料设备的采购以及工程完工的验收等工作。在为供水工程的运行建立管理体制时,必须以市场的经济发展规律作为建立前提,使供水工程的管理工作呈良性运行状态。工程竣工后,使用前要明确工程产权,并遵循市场经济的运行要求,重点发展经济,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实施企业化的经营方式以及管理方式。供水企业应推行企业化的经营方式以及管理方式,避免与政府挂钩,转变以往的旧体制,例如集体建、集体管、政府建、政府管等。
3.抓紧水质质量检测,保证饮用水的安全
在饮水工程项目的建设中,不仅仅要确保农村的饮用水供应量与农村水资源的管理要求以及规划要求相符,还要重视饮用水源的质量,确保饮用水中所含有的污染物比例在安全标准范围内,例如碘、盐、氟等物质的所占比例。在确保当前饮用水供应的正常运行下,还需考虑安全水源供应的长远性。在农村饮水安全的工程项目建设中,应结合水源情况,采用净化设施,对水源进行必要的净化处理,并在规模合适的水厂中设置实验工作室,做好水源质量的常规监测,确保供应给用户的饮用水是符合饮用水的安全标准。
二、农村水源的优化配置研究
研究水源优化配置的主要目标是在控制经济成本的情况下,合理分配各个区域的饮用水水源,解决区域饮水的安全问题。农村饮用水水源的优化配置具有过程简易、目标单一的特点,因此可采取线性规划的模型,将决策目标的效果最大化。线性规划公式是计算不同的水源地对不同供水对象的供水总量,农村各个水源地的供水量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而为了优化供水对象的用水情况,难免会出现有两个或多个水源地给一个供水对象供水的这类情况。从经济角度看,这一种供水方法是十分不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也不适用于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而对于一些情况特殊的案例,可对供水对象进行再次划分,使水资源配置的优化效果最大化,具体优化措施如下:
(1)首先分析农村现有地表水的各方面因素,例如供水设施、运行状况、工程的布局与安全等,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综合措施。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相关法规的要求,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和供水工程管护范围,制定保护办法,特别是加强对水源地周边设置排污口的管理,限制和禁止有害化肥、农药的使用,杜绝垃圾和有害物品的堆放,防止供水水源受到污染和人为破坏。完善饮水安全监测体系。由水利与卫生、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完善农村饮水安全监测体系,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水质监测中心。对于集中供水工程,加强水源、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的水质检验和监测,落实机构、人员、任务、责任、仪器设备和经费,并实现信息畅通、资料数据准确及时,例如加建配套、更新改造、除险加固等,将现有供水系统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解决,改善供水能力,对现有供水系统的潜在能力充分挖掘,提高其供水能力。
(2)为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必须坚持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和因地制宜的原则,按照“一流的设计、一流的施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材料和一流的设备供应”的“五个一”要求,从施工设计、施工队伍管理,到材料设备购置等具体环节都严格把关,抓工程质量,促工程进度,严格按施工规范和技术要求施工。组织骨干技术力量做好技术指导工作,搞好质量监督,确保工程按质、按量、按期竣工。加强工程建后管理,不断完善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树立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的思想,把工程建后管理作为一项大事来抓。根据《村镇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的要求,以保障农民群众的饮水安全为目标,以提供优质供水服务为宗旨,坚持按经济规律办事,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农村饮水工程特点、产权归属明确、责任主体落实、责权利相统一、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利于工程可持续利用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按成本水价供水、计量收费、市场运作,确保农村饮水工程长期发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