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基本矛盾模板(10篇)

时间:2023-06-22 09:15:2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德育的基本矛盾,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德育的基本矛盾

篇1

1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

1.1农村基础教育有了长足发展,但其整体性薄弱状况没有根本扭转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取得了不少成就。在相对发达的农村,“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已顺利实现,素质教育也在全面推进。近年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义务教育寄宿制项目工程、远程教育工程和“两免一补”工程。在各方面努力下,我国农村学龄儿童失学、特别是农村女童失学问题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抑制。在我们所调查的河南淅川厚坡镇,男女平等观早已树立起来了。此外,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各级地方政府提高了对教育地位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加强了对基础教育的领导;调动了地方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办学积极性,办学条件有所改善,教师待遇有所提高;加快了农村普及义务教育的进程,中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和毕业率逐年提高;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的状况正在改变,“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方针正在得到贯彻落实。在调查的过程中,厚坡镇郭主任介绍说,该镇共有41个村,村村都有学校,危房改造工程也已经顺利完成。除此之外,我国2004年高考中农村考生占55℅,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成就。

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整体性薄弱状况并没得到根本扭转。这主要体现在相当一些地区的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还没有真正普及,青壮年文盲仍然存在,青少年辍学现象仍很严重,教育环境很差;同时,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严重不足,农村教育负债严重。据测算,1名小学生每年需要公用经费202元,1名初中生每年需要325元,而现在按“一费制”收取的学杂费,小学生每人只有100元左右,初中生只有150元,缺口50%以上。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无力填补缺口,导致一些正常的教学活动难以开展,更谈不上素质教育。

1.2农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

和以往相比,农民对教育更加重视了。农民通过各种途径逐步了解到知识的重要性,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他们在教育方面的投资大大增加。“农民普遍感到供孩子上学是个不小的负担,虽然很穷,但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信念,供孩子读书,盼着他们将来有出息。”在大部分农村,学生流失率下降,这与农民对子女教育的重视是分不开的。在走访中我们了解到,不少农民的大部分收入都花在孩子的教育上,有的农民还不定时地与老师联络,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孩子放学回家后,家长并不要求孩子做家务,而是让他们复习功课。此外,农村高考考生人数超过城镇也从一个方面表明农民对教育的重视越来越高。不过由于农民的小农意识以及自身的经济条件制约,其重视程度还与社会的要求相差甚远。有的农民觉得孩子读书无望,就干脆带出门打工早点赚钱;连温饱都没解决的那部分农民,更是无心顾及孩子的学业。

可见,我们对农村基础教育不能盲目悲观,而应该仔细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从而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2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2.1观念问题

目前,农村教育仍以应试教育为核心,教育观念尚未转变。面向新的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迫切任务之一是“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或者说摆脱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建立和完善素质教育体系”。而“素质教育年年喊,应试教育天天做;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流行话语真的很让人心痛。高考的指挥棒导致全体学生去挤“独木桥”,学生、老师和家长全被绑在高考的战车上,由此导致学校教育往往重视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农村教育“只为升学服务”,导致大多数农村学生陷入“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尴尬境地。

2.2差距问题

由于受种种因素制约和经济条件限制,城乡教育的差距在进一步加大,这主要表现为城乡孩子在享受教育资源分配和受教育条件方面的不平等。城市教育基本达到现代化,而农村中小学仍然是一个教师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堂课。先进的教育手段、教学设施、教学器材、教学条件无从谈起。农村与城市相比,教师素质相差越来越悬殊,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相差越来越悬殊,教学的设备、条件相差越来越悬殊,致使城市与农村的教学质量相差越来越悬殊,农村的教学质量严重滑坡。此外,我国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学历比例严重失衡。农村人口中低学历人口的比例远远高于城市人口,城市人口中高学历的比例明显高于农村人口的比例。这严重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还造成了人才资源的严重浪费,造成了城乡人才的不平等竞争,使我们的社会就业机制难显公平。

2.3经费问题

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税,的确有效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促进了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从而也导致教育经费的来源被切断。当然这不是税费改革的错,但是目前农村教育经费短缺确实太严重了。据有关专家调查分析预测,当前教育经费投入又一次呈明显下降趋势,农村教育经费短缺约100亿元。经费严重短缺直接阻碍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央的有关政策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经费运行缺乏有效地监督机制,农村教育已经负债累累,教师几乎没有福利、奖金,基础设施建设受限,公用经费入不敷出。一中学校长说,税费改革后,尤其是实行一费制之后,几乎没有经费来源,学校正常办公经费无法开销,加上财政应拨的办公经费不能及时到位,学校运转更加困难。

2.4师资问题

一方面,农村教师不配套现象严重,不少学校聘请有临时代课教师,很多教师都是上了这门课再上那门,有些还是跨年级上课。更糟糕的是,有时根本就没有老师上课。据调查了解,由于农村教师的待遇低,办公条件差,有的老师闹情绪没有心思上课,这些教师所担课由其他教师代上。由于照顾不过来,只能让一些班级学生自习或做作业。另一方面,由于一批学历低、素质较差人员进入教师队伍,再加上民师转正,导致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年龄结构也不合理。农村课程改革对目前的农村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它要求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角色行为必须实行全方位的转变。由于农村教师队伍年龄资历、学识能力、身心状况差异较大,因此转变过程困难很多。

3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若干建议

3.1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农村基础教育

首先,要引起上至中央、下至乡镇政府的重视。虽然国家已经非常重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但是相对于城市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村的实地考察,真正了解农村教育的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有效解决问题。此外,要把政策进一步向农村倾斜,这是防止城乡差距扩大的重要途径。另外,要认识到农村教育系统及目标改革的急迫性。并且各级政府要真正明确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贯彻落实相关政策,不能再玩“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花样。

其次,要引起全体教师、学生及家长的重视。所有农村教师应该明白自己肩上的使命和责任,教书不应仅仅是他们的生存之道,更是在培育祖国的花朵,拖起明天的太阳。教师应克服各种困难,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教育,提高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社会输送更多人才。作为学生,要胸怀大志,明白“知识改变命运”,迎难而上,通过接受教育而走向成材之路。作为家长,要转变落后的观念,支持孩子上学并想方设法为子女提供条件。

再次,要引起社会其他各界人士的重视。可以通过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让更多的人了解农村的实况,从而引导他们来扶持农村教育。

3.2千方百计缩短城乡之间的差距

缩短城乡差距,是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一个方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第一,各级政府部门在政策方面要大幅度向农村倾斜,加大经费的投入,用来改善农村的教育设施、教学环境、师资状况等。第二,要多多开展城乡教育交流活动。相关部门首先要提供城乡交流相应的条件,如交流的场所、经费等。活动内容和形式则要丰富多样,比如不定期举行城乡基础教育研讨会,让城市中小学的老师、学生走进农村,让农村中小学师生参观城市的中小学,增进他们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同时城市的师生会更加珍惜自己的优越环境,农村师生则可开阔眼界,学习更多先进的方法。第三,要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状况的宣传,动员全社会都来努力。

3.3全方位拓宽渠道,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

篇2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6)04-0020-04

一、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根本矛盾

党的十六大召开之前,党和政府的文献文件中一直采用的是“县级经济”概念,其实“县级经济”和县域经济是两个性质和内涵都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行政经济概念,而后者则属于区域经济概念,是和城市经济相对应的一个综合性概念。它是指以行政县(包括县级市、旗等)为区域单位,以县一级独立财政为标志,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不同层次经济要素间的联系为基本结构,通过双向反馈的人力流、物资源、资本流和信息流而发挥整体功能的经济系统。因此,县域经济在内涵上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经济的二元结构矛盾(主要指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这一矛盾束缚了县域经济管理体制的创新,阻碍了县域经济与国际经济的接轨。二元结构矛盾主要表现为:

1.市场化与小农经济的矛盾

市场经济与传统生产方式之间不可避免存在着尖锐矛盾,突出表现为“小农户”和“大市场”的矛盾,即小生产方式与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的矛盾。这一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县域经济推进工业化及农业产业化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一是小生产方式与农业产业化对资源配置合理性的要求相矛盾;二是与农业产业化对经营规模的要求相矛盾;三是与农业产业化对农产品技术含量的要求相矛盾;四是与农业产业化的开放性、灵敏性的要求相矛盾。江苏宜兴的板栗、百合等传统农产品由于加工、分级等技术不过关,市场销量不理想;蔬菜由于农药残留,市场前景不乐观,不仅导致了农产品优质化进展缓慢,也在相当程度上妨碍了农产品加工的升级和龙头企业层次的提高,很不利于农业企业的国际化竟争。如果不解决小生产方式的制度,推行农业产业化就可能成为空中楼阁。如何解决“小农户”和“大农业”的矛盾,是县域经济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难题。

2.工业化与农业经济的矛盾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任务中的第一条,也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途径。县域经济只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但县域经济仍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它的核心问题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与工业化矛盾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两个率先”的实现。表现为:一是农业比重过大与新型工业化的矛盾。2004年宜兴服务业比重占34.6%;信息化水平较低,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信息设施严重落后;工业生产格局处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益”状况,使目前推动县域新型工业化的社会成本很高。二是乡镇企业集聚度差与新型工业化的矛盾。发端于乡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苏南模式”,它的典型特征就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遍地开花,“小工业”与“大农业”矛盾非常突出。三是县域消费市场的萎缩与新型工业化的矛盾。从2003年统计资料来看,城镇居民的人均饮食开支是1958元,农民的食品开支是820元,差距是2.41;城镇居民非食品的开支是3040元,农村居民的非食品开支是850元,差距是3.61。2004年,宜兴农民人均纯收入606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940元,农民所享受的教育、卫生、医疗和社会保障水平还相对较低。县域消费市场相对萎缩,新型工业化没有牢靠的社会基础。

3.资源瓶颈与规模经济的矛盾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效益经济,只有规模经济才能产生效益。要达到规模经济,首要的是大规模的投入,包括资金、技术、人才的投入。实际上,县域经济的发展都存在着“瓶颈”问题,即资金、技术和人才的短缺。首先,由于现行财税体制的向上集中性,造成县乡财政普遍拮据,产业投入严重不足。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在2004年财政工作会议上指出,县乡财政收支缺口已不少于1万亿元。绝大多数县域都是“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其次,目前中国的科研、教育、资本、人才、信息等活性资源在大城市高度集中,造成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力严重不足,从而形成县域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脱节的局面。再次,县域居民可支配收入少,消费力低下。目前县域人均社会总产值是全国平均水平70%,相当于大中城市的1/4,人均收入仅相当于大中城市的1/3,仍有2/3的农民由于收入低而缺乏消费能力。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县域经济发展新路

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实质上是传统社会遗留问题的集中表现。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制度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解决城乡分割的歧视性制度,包括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县镇行政管理及公务员薪酬制度等方面。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必须以更大决心加快推进改革”,努力从根本上消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因此,以宜兴为例创新宜兴经济发展思路,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新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

目前我市的工业化水平较低,传统产业比重较大,高新技术产业分量不足;劳动密集型产业居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偏少。解决以上产业结构性矛盾唯一的选择就是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也是当前应对宏观调控、提高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路:

第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经济增量。五中全会明确要求“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因此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坚持自主创新为主,积极发展信息产业,以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以信息化推动农业产业化,以工业总量增长壮大县域经济总量,强化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工业运行质量。按照宜兴市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方向和本质要求,以非金属材料和氢燃料电池两大国家级产业基地以及现有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为依托,加快崛起精细化工及医药制造业、高技术环保产业、新型建材复合材料制造业、新能源制造业和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群,积极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加快对纺织、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竟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全面推进宜兴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开放是现代文明的基本特征,也是经济一体化对县域发展的基本要求,也为新型工业化发展开创空间。宜兴市的开放型经济是一条“短腿”,2005年,市委、市府提出了“学赶江阴,三年翻番”的奋斗目标,把发展开放型经济摆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上。主攻产业关联度大的龙头项目,大力拓展引资领域,扩大农业、服务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利用外资规模,延长产业协作链,壮大工业基础,为新型产业开辟道路。

第三,尽快建立科学的县域经济发展规划体系。建立前瞻性的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规划和专题规划,突出搞好市及中心镇的工业园区规划,将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提高县域工业集聚水平。综合规划应该包括发展战略规划、产业规划、交通网络规划、乡镇驻地规划、县城建设规划和城镇区位功能规划等。利用园区规划将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以园区为载体,将中小企业集中,发挥工业的集聚效应;通过园区招商,将外来企业集聚到园区,引导县域中小企业加入到大企业集团和优势企业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中去;积极发展配套经济,扩大新型工业化的区域外延,重点培育电线电缆、化纤织造、环保、陶瓷、服装服饰、精细化工、机械铸件等七大产业集群,拉长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形成特色化、专业化、规模化的产业集群基地。

第四,新型工业化必须同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新型工业化必须同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壮大县域经济,推进现代化进程。农民素质已经成为农业结构战略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抽样调查显示,宜兴市农村劳动力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1.4%,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人数只占15.7%。在劳动力转移人数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2.3%。相当一部分农民对农业科技成果有一种本能的拒绝感、离异感和观望感。因此,政府必须尽快花大力气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信息网络建设,让农民尽快接触信息化,接受现代文明。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教育,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创新农村就业分流机制,引导部分农民去发达城市打工。新型工业化还必须同县域特色资源开发相结合,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形成宜兴具有山区、圩区、渎区区域特色的高效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将工业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及培育县城特色产业紧密结合起来,壮大新型工业化的区域基础。

2.创新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发展模式

农业产业化就是要有效解决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市场、小农户”的矛盾,促进农业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产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目前,问题的关键是“中介缺失”,农户在与企业关系中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控制权完全掌握在收购企业中。为此,有关专家提出一系列的“公司+农户”模式:公司+信息型龙头企业+普通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公司+信息型农业大户+普通农户,等等。但这些模式中都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项目的盲目引进破坏耕地、资本排斥劳动、公司一旦亏损就撤资导致农民更大亏损等。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注意三点:一是继续稳定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这一体制基础。二是强化村集体的经济组织功能。条件好的村可以参照以色列的“基布兹”模式,搞有特色的村级合作经济;一般村最好以村集体作为农民代表同企业进行谈判,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换取农民就业、纳税、社会保障和村镇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企业必须有充足的资本投入和现代金融体系的支持,这就要求现行的金融管理体制必须进行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改革。四是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辅助手段,科技进步才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质保证。所以农业产业化对于解决当前的“三农”问题虽有极大的正面贡献,但这种贡献不可能长期延续。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前途,核心问题仍在于如何提高农业生产力和竞争力,使我国农业在国际化竞争中处于相对有利地位,进而达到可持续发展。

3.创新县域国土管理体制

我国的土地资源虽然总量巨大,但人均土地拥有量很少。宜兴市仅有耕地50多万亩,人均耕地不足0.5亩,且质量较好的后备资源严重不足,上级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97.476万亩,用地指标仅有3300亩,而建设用地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因此宜兴市土地负荷相当沉重,人地矛盾也相当突出。

保护耕地资源应该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工业化发展需要工业园地。解决问题的途径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土地作为一项重要的生产要素要尽快由法律确认下来;另一方面,作为县域政府,要努力搞好土地经营,扩大增量,盘活存量。具体方法是先建立县级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增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在此基础上,政府再采取以下做法优化配置土地资源:(1)建立土地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制度,完善土地市场运作机制;(2)建立国有土地使用权租赁制度,保证政府稳定的土地收益;(3)建立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形成统一完善的土地市场体系;(4)建立市场化的土地开发机制,为土地资本运营制度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4.创新县域行政管理体制

篇3

第一,陈万柏、张耀灿在2007年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中对于基本矛盾做了如下分析:由于现实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自身道德水平不高,同社会的整体价值思想道德标准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的存在就会导致矛盾的出现,从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的角度来看,这就是客观存在的现状同社会客观要求标准之间存在的矛盾。在这方面的形似观点还有王礼堪、陈秉公等学者,他们均认为是个人的思想道德面貌和心理素质和社会的基本需求标准存在较大的差距,而正是这些差距不平衡的存在引起了基本的矛盾。

第二,邱伟光在1999年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主要阐述了如下观点:由于思想政治的教育者对受教者的基本道德水平认识存在偏差,而在制定思想道德的教育任务方面容易出现过高的目标,这些过高的教育目标与受教者的实际情况不相符,这种背离导致了基本矛盾的产生。从理论上来看,在这本书中作者主要是探讨了教育者的教育任务、教育目标同现实中受教者的具体情况存在不相符的情况,而这种不相符其实也就是客观要求标准同受教者的客观实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不过,值得提到的一点是,在本书中,作者认为客观要求主要是教育者从自己的角度和认知水平出发,制定的相关思想道德教育的任务,并转化为对受教育者的实际要求。具体来说,就是按照教育者个人的思想道德认知水平和水社会整体思想道德发展水平的把握,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转化为自身的观点、认识和感情信念,在此过程中,并按照自己认为可行的思路,创造出一套系统的有效教育方法。

第四,邱云峰等学者的观点是,教育者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于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发展要求把握不准确,受教育者掌握的要求和标准同教育者的施教任务、目标存在较大差距,而这种差距的存在,构成了基本的矛盾。

第五,刘烨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一书时,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子系统和接受子系统之间的矛盾。他认为,教育子系统和接受系统之间的不相符,导致了矛盾。

第六,张西平在2003提出人们的某种思想或精神欲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满足这种需求的矛盾。张西平提出的这种观点和前几种观点就有根本性的不同,他的立足点在受教育者身上。

2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矛盾的总体认识

通过对上述不同学者研究观点的综合分析,个人认为社会发展对人们思想政治品德的客观要求和受教育者的主观需要之间的不平衡,导致了矛盾的出现。

第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其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也在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提高,整体上来看,整体的社会思想道德要求水平是相对较高的,这就会与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发展的实际情况形成比较明显的差距,从哲学的角度来分析,就是在一定的范围内,个人的部分利益,同社会的整体利益之间不吻合,这就是矛盾产生的源头,因此,要想解决这个矛盾,也需要从这方面入手。

第二,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过程来看,一个完整有效的教育过程,应该包含问题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对策和实际阶段问题三个阶段。通过这三个阶段,使得教育者的教育目标任务需求和受教育者的主观需求达到较高水平的满足。从现代人本主义上来讲,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尊重和考虑受教育者的实际精神需求,照顾不同群体的认知差异,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方法,探索能够适应和满足大多数受教者的教育途径,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和实际效果的关键所在。

篇4

二是教育者内心并不认同社会要求,仅仅是出于职业要求而例行公事地开展教育工作。

三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通常还表现在人际关系、行为方式的不同和个性差异等方面。

根据对以上三个矛盾的特点分析,思想政治课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矛盾,必须大力提高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和道德素质,“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无道,何以授人以道?

教育者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规范与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水平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教育过程的诸多矛盾中规定与制约其他矛盾运动的基本矛盾。它是通过一系列的矛盾表现出来的,体现在受教育者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的不平衡之中,并且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始终,而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社会化,是一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这一基本矛盾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与学生所接触的周围人们的行为之间的不一致和不相符。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经常面对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中的一些实际与在校学习的理论不一致的状况,接触到大量违公德的人和事。

篇5

[中图分类号]G258.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8-0105-03

一、善本图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到目前为止,善本图书(大多指古籍善本)的管理、服务与利用状况令人担忧,尤其在一些地方性的图书馆更为严重。由于善本图书获之不易、保管困难,普遍受到各个收藏单位的高度重视,随之产生了“只藏不用”的畸形倾向。善本书库常年紧锁,一旦确认为善本则秘不示人。一般图书馆的所有善本图书概不外借,偶尔有些可以在馆内阅读,但不准带出或复制。有允许复制、拍照者,须交高额的底本磨损费和管理费。因此,善本图书的管理与利用形成了严重的对立与冲突。经常有善本图书的利用者与工作人员吵架、发生不愉快事情的情况,从表象上来看,似乎是善本图书管理员与利用者之间的正面冲突,其实是制度、管理方法与充分利用之间的冲突。其次,绝大多数善本图书管理员一直在知识的大门外充当看门人,没有真正融入学科领域,从而严重制约了善本图书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导致信息服务工作被动。因此,一般的图书馆只是被动、简单地保管善本,能够见到善本的只有图书管理人员。绝大多数时间,善本都是蛛尘封锁。本地的利用者难越雷池一步,只能花很多时间、花巨大财力去外地一些开放程度较高的图书馆(如国家图书馆等)查阅。这是对国家资源与财富的极大浪费。

二、问题产生的根源与症结

之所以会产生以上列举的诸多问题,关键在于善本图书管理员要尽可能地保管好善本资源,这是他们的职责;而用户想尽可能地利用善本资源,这是他们的需要,从而造成了善本图书保管与利用之间的矛盾冲突。仔细分析,其矛盾冲突的交点就是善本图书资源,其实就是一个是否直接接触善本图书的问题。如果我们想方设法制作一些善本图书(底本)的替代品来流通或使用,这样收藏单位可以安全地保管善本图书(底本),用户也可以尽情地利用善本图书资源,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三、保管、保护与利用之间矛盾的解决

(一)善本图书的确认

从馆藏的图书中寻找、确认善本,是一项非常繁杂而又基础性的工作。

善本是与普本相对立而存在的一个概念,它既是本体性的概念,又是历史的概念、发展的概念。

作为一个本体性的概念,善本有它自身的属性与特点,以古籍为例,它的文字内容准确性高,纸张好,雕刻、印刷、装帧精美,并且现存数量很少(甚至是孤本)。1978年3月,国家文物局编辑《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善本总目编委会给善本下的定义为:“精加校仇,误字较少的版本或稀见旧刻、名家抄校及前贤手稿之类。” [1]并且进一步讨论了善本的范围,初步达成一致意见。

同时,作为一个历史的、发展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旧的善本被淘汰,新的善本又在出现,善本与普本这一对立概念在相互转化。如新的“藏书洞”的发现,将会出现很多的善本,同时很多现在认为的善本将会变成普本,现在的普本又有可能变成以后的善本。

因此,善本图书的确认要在现有的馆藏基础上,既具有敏锐的目光和精确的鉴别能力,又要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对善本的鉴别,其具体操作可以 “从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三方面出发,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全面考察。要把古书抄写印制的时代早晚,同它的学术资料价值和艺术代表水平综合起来加以考核。有时侧重某一面,取其一点,全面中有重点,看重点又不忘全面考察”。[2]历史文物性指古书印制、抄写的时代较早而具有历史文物价值,或者作为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文献实物见证而具有某种纪念意义。学术资料性是指经过精校细勘和精注精疏,或在学术上有独到见解、有学派特点、有系统。艺术代表性主要指能反映古代各种印刷技术的发明、发展和成熟水平,或在装帧上能反映书籍装帧形制的演变,或用纸特异、印刷精良、能反映古代造纸工艺的进步和印刷技术水平。[3]

(二)寻找善本图书的新型替代品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善本图书管理、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必须走出传统,寻找其替代品――多种载体形式、多种流通与利用渠道相结合的新型载体。“让保护文献的着眼点从维护文献载体转向仅对文献的内容加以保护,这不仅是保护方法的变革,也是保护思想的革新,是为利用而保护文献思想的体现。”[4]

1.影印出版

影印指出版发行善本的影印本,这种方法是最普遍采用的一种保护善本、发挥善本价值、弘扬文化的有效办法,并且在影印出版方面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到目前为止,先后由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齐鲁书社、北京线装书局影印出版了大批的善本古籍。比如,近年来影印的《四库全书》、《四库全书荟要》、《宛委别藏》等,使孤善原版古籍化身千百,广泛流传,人人可以就近读之。2001年11月,全国高校古委会主编的《日本皇宫存藏宋元版汉籍影印丛书》第一辑,由北京线装书局影印出版,这些善本为全国高校古委会历尽艰辛,系统引回的日本宫内厅书陵部所藏的宋元汉籍孤本,价值很高。同时,影印出版这种方法能够较真实、全面地反映古籍原貌,并且经影印出版的善本数量可以人为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研究和利用者的需要。因此,它在现在和今后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但是影印出版善本有缺陷:首先,是善本(底本)的获取。如果从外单位甚至国外引进获取底本,复制费用高昂,困难重重,没有政府的政策和财力的支持,一般的图书馆无法完成。其次,影印技术本身需要大量的财力和人力。因此,影印出版成本较高,一般的收藏单位无力购买。再次,由于有的古籍善本年代久远,几经流传或保管不善,出现破损、纸张泛黄、字迹模糊等,影印出来效果不佳或难以再现古籍原貌。鉴于这种情况,还需寻找其他出路。

2.数字化处理

数字化处理指用电子扫描仪将善本图书扫描进计算机,从而进行数字图像处理的一种现代技术。与影印出版相比较,数字化处理有其明显的优势:首先,它可以在扫描后进行技术化处理,能起到较好的修复效果,弥补善本(底本)的缺陷,最佳地再现古籍善本的原貌。如底本纸张泛黄,可以在扫描后采用背景色设置,从而去掉发黄的底色。如底本字迹模糊,可以调整数字图像的亮度、对比度和图像设置,使图像清晰,达到恢复字迹的目的。其次,数字化处理成本低廉,只要有底本、计算机和扫描仪,就可以进行善本图书的复制。第三,可以为本馆的联机查寻或更大范围的联机(网络化)奠定基础。数字化处理后实行本馆联机,本馆读者可以在计算机上查寻,多个利用者同时使用,互不影响。同时,读者检索方便快捷,读者与馆藏的善本不直接接触,减少了善本的磨损或毁坏。这样既很好地保护了善本,又充分利用了有限的善本资源,也节省了读者的时间,一举几得。第四,古籍数字化不单是对典籍的复制和再现,而是将传统内容与现代工具完美结合在一起,形成工具与内容的统一体。全文检索是古籍数字化要重视的技术,简单的全文匹配检索在几乎所有的文本编辑和对象数据库中都能实现。同时“要求古籍数字化必须深人文献内部的知识单元,通过古籍文本内容的深人揭示和关联重组,达到知识发现的目的。为此,对古籍的内容进行深度标引就非常有必要,在实际标引过程中不应放过任何含有学术信息的关键词,比如文献中的人名、官阶、地名、年号、典故、制度、族属、语词、范畴和其他专名等都应制成索引,力求做到从任何角度都能检索到读者所需要的信息”。[5]

李国新先生特别强调古籍数字化成果应具备研究支持功能。具体来说,是指“能够提供有关古籍内容本身科学、准确的统计与计量信息,提供与古籍内容相关的参考资料、辅助工具。这些信息、资料或工具都是古籍内容的增值或补充。比如古籍字数、字频、词频的统计数据,异体字的汇聚显示,读音的自动标注和朗读,行文风格特点的概率统计,必要的背景知识、参考资料的汇聚,在线标点断句工具的配备,不同版本比勘校对界面的设置,字典词典、历史年表、历史地图等研究工具的加载,等等”。[6]近年来不少古籍数字化项目已将注意力逐渐集中到了李国新先生所提到的这些方面。

但是,本馆的联机只是区域性、地方性、封闭性的,只能尽本馆馆藏最大限度地服务于本地读者,如果该善本的数量很少,只有为数很少的几家馆藏,外地读者只能花很多时间和财力千里迢迢来查寻,这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物尽其用。如果要突破这一局限,还需采用更大范围的联机(网络化),实现资源共享。

3.网络化与虚拟馆藏

网络化与虚拟馆藏指利用计算机系统和通信网络连接各地区、全国甚至全球信息资源的逻辑意义上的图书馆馆藏。即各个单位、各个图书馆将其善本图书资源录入或复制到计算机中,然后联机输入到通信网络中,各个联机的用户终端可以自由接收,同时善本拥有者可以源源不断地将其资源补充输入到网络中。由传统的独立的个体操作向社会化操作转变,在馆藏和服务对象两方面,突破地域、国界的限制,取长补短,互通有无,由封闭式走向开放式。这样就突破了图书馆有形的围墙限制,从实体走向虚拟,从孤立走向网络,形成开放式的动态流通,实现虚拟馆藏与资源共享。

这方面,我们已经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做法也给我们提供了经验和启示。1995年,我国已提出了关于建立中国古籍数据库的倡议。现在宜加速研制步伐,在研制过程中可借鉴国外的做法。如“日本从60年代初就开始对本国现存古籍进行整理和编目,1963~1976年由岩波书店刊行了9卷本的《图书总目录》,其中古籍38万件。1980年开始研制古籍综合目录自动化系统,经过10年的努力,1990年建成的数据库正式运行,并刊行了《图书总目录续编――古籍综合目录》(共3卷)。这个目录所录古籍涉及日本63个图书馆和文库、83个其他收藏古籍的机构(如博物院等),共收古籍4.3万件,采集古籍书目约9.1万件。该数据库以有效检索日本现存古籍为目的,在整理以往的古籍目录有关数据的基础上,主要依据古籍书志的特征,如版本、出版商、收藏者、形态等数据的记录,增加了一些新的著录项目,为检索者区别古籍和选择检索特征提供了方便”。[7]

用扫描仪和计算机为手段的数字化处理技术复制的善本容量有限,大部头的类书、丛书无法复制。同样,利用虚拟馆藏时,对于数量较大的图书信息,读者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查阅完,无法下载或拷贝、软盘存储。这就需要激光技术,实现大容量的光盘存储。

4. 光盘或移动硬盘等可移动存储

光盘或移动硬盘存储指利用激光和媒体技术将信息存储到光盘或移动硬盘等可移动存储设备上。制作者采用一次写入光盘(WORM)或可擦除式光盘(E―RW)存储信息,最后以只读式光盘(CD―ROM)的形式出版。单位或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购买、收藏、利用。如果版权允许,可以复制,使用者可视情况将其复制存储到移动硬盘等可移动存储设备。这种光盘和可移动存储设备存储量大,适合于大部头的图书,如《四库全书》、各地或各国的“大百科全书”、丛书、类书、系列类图书(如“二十五史”等)。由于光盘存储量大,但它的存放空间很小,因此它最大的优点在于节省空间、便于收藏和保管。其次,和扫描复制品一样,光盘存储和可移动存储作为善本的替代品流通使用,可以减少底本的损坏,读者利用方便快捷。但光盘制作成本较高,一般的部门凭自己的人力、物力难以制作,当然其出版物售价也较高,因此,普通的读者没有实力收藏、利用。

由于以上几种善本复制方法各有利弊,因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几种方法可以兼通使用、相互弥补。另外,还要注意对古籍善本替代品的保护。缩微制品、数字产品、光盘或移动硬盘等可移动存储设备都有其使用和存储寿命,如果保存和使用不当,其存储寿命就会大大缩短。注意了以上问题,就可以有效地解决善本图书管理与利用之间存在的一些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经部[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1.

[2]李致忠.古书版本学概论[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0.16~17.

[3]李致忠.古书版本学概论[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0.13~16.

[4]刘家真.从传统中走出――论文献保护发展的方向[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2).22.

篇6

②于毅,闫岑.浅谈大学生就业、毕业设计与考研之间的矛盾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2(1):408.

③李长春,薛华柱,何荣,宫阿都.高校毕业设计存在问题与改革策略[J].中国现代教育备,2010(7):161-164.

④沈显庆.培养“双师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7):122-124+127.

⑤邓崇亮.地方院校电气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与构建[J].贺州学院学报,2011(12):120-124.

⑥王德才,蒋凌云.实施课程置换的订单式教学,构建金三角三方盈利校企合作模式[J].商情,2010(25)

⑦林健.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5):7-23

⑧楼盛华.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8(3):309-312.

篇7

1.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教育)

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视具体情况,可又多种选择)

3.实行饥饿纪律教育的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

4.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实际锻炼法)

5.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的教育家是(马卡连柯)

6.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教育影响"的德育原则是指(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这句明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教育法)

8.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说理教育法

9.中小学德育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是(教学)

10.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二、辨析题

1.德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活动。

错误。德育是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所谓品德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政治准则、思想观点、道德规范来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哪些经常而稳固的倾向和特征。因此,品德包含的范围较广,而道德只是期中一部分,故不能以偏概全。

2.德育过程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

错误。德育过程是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其主要不同在于三点:其一,范畴不同。德育过程属于教育活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属于素质发展范畴。其二、影响因素不同。其三、结果不同。

3."一个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方向性原则。

错误。体现的是因材施教的原则。

4.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矛盾。

错误。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现又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三、简答题

1.简述德育的重要意义。

1)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2)德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条件

3)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2.中小学德育的具体任务有哪些?

1)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制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3.简述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具体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2)理想教育

3)集体主义教育

4)劳动教育

5)自觉纪律教育

6)民主与法制教育

篇8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6-0268-02

德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超越性的实践活动,其本质的外在功能不仅表现为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顺利进行提供保证,而且表现为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最大限度地发掘人的内在潜能。其“合目的性在于帮助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性,即包括人的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素质、潜能的全面发展状态。探讨德育必须着眼于受教育者的发展性。丧失了发展性,就丧失了德育的意义和生命力,反之,坚持了发展性,就彰显了德育的威力和魅力。这是德育的内在本质要求。

人由于生活在文化的社会环境中,其生命的自由活动超出了动物本能的满足活动,生命的持存和优化成为人的一切活动的目的。因此,不断吸取社会文化以充实、完善、调整自己,并创新着一种更好的、新的生命存在,这就成为人们进行德育教育的内在需要。然而,“当人们对自身的真正需要还不可能形成全面性认识的时候,就不可能获得客体丰富的和全面的价值。事实上,人们的价值追求往往会陷入一种狭隘的实践态度,受当下境遇和客体的直接特征的局限。”德育之所以在现实中被人看成“无用论”,在某种意义正是这两方面的局限使其发展性本质不能显现而形成的。

(一)“科学理性”优位的当下境遇使人的发展性本质被弱化,德育成为受教育者的额外“负担”

一般来说,以认识世界、探究自然为中心的科学认识理性,我们称之为“科学理性”,它所表达的是一种客观必然性,西方把它叫做“纯粹理性”,马克思称之为“物种的尺度”。以研究社会、认识自己,探讨伦理道德等社会人文为中心的理性为“价值理性”,它所表达的是一种主观价值合理性,西方把它叫做“实践理性”,马克思称之为表达人类主体选择的“人的内在尺度”。科学理性和价值理性,都是人的能动力量,是人在本质方面的重要特征。从学科属性来说,前者为“事实判断”,其作用在于发现“真”,活动方式为从已知前提推出未知结果,没有终极目的;后者属“价值判断”,其作用在于追逐“善”,其形成完全在于既定事实的能动感受,且都有要达到的目的。自然科学的运用及其本身的变化,几乎与人文科学产生了不可填补的鸿沟,相互沟通非常困难,而且,人文科学由于不接受任何的“科学”标准,则不可能不在自然科学当道的今天扭曲它们自身的情况下,达到自然科学所要求的严格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文主义的社会话语权。

当今,我们的时代、周围世界几乎都是技术塑造出来的,学校把教育组织成类似工业生产的过程,用统一的课程、技术、工艺流程,把受教育者“制造”成标准的“教育商品”。如此一来,教育成了名副其实的“强迫的机器”,语言不再是让人相信的,而是叫人服从的。

随着学校的课程体系、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出现严重的片面性,受教育者的发展性本质被片面地限制在“纯粹技术”领域。至于德育,则越来越成为学校整个教学体系中可有可无的点缀,成了受教育者的额外“负担”。因而,教学中的中性化、庸俗化、市场化倾向非常严重。“没有内容的政治”大行其道。有的甚至是在教学改革幌子下,堂而皇之地把各种趣闻逸事、井市消息、传奇故事,甚至是自我吹嘘搬到神圣的大学讲堂。这样的教育的确迎合了无知者的猎奇心理以及一部分只满足于求职的受教育者的一部分需要。但这种教育实质上只把受教育者作为劳动力来看待,实际上是把受教育者作为工具,作为具备“工具性格”的专业人。而且,随着现代社会分工越复杂,技术的发展对个体职业技能的要求越高,“工具性格”的高级专业人就越多。可见,教育在为人类生存提供必要手段时,却限制人类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价值理性”的不可量化性使人的发展性本质被侵蚀,德育被受教育者漠视

如前所述,作为人类精神财富的德育属“价值理性”类学科。就其自身的直接特征而言,有两个极为明显的方面:一是“可复制性”。这就是说,它能够反复运用、到处运用,这极容易导致的结果是不被人珍视;二是“不可量化性”。它不可能以“科学理性”中的度量单位进行衡量、标示,无法指标化,且与“技能”、“升学”、“职业”等均没有明显的直接关联。

理性化的知识是一种可以由客观标准评价的知识。长期以来,不少有关德育教学与实效性研究均不同程度地走了一条“不归之路”。研究者为了证实德育的价值性,总是千方百计地在“科学理性”的框架中进行论证,这样,受教育者越受教育,思想就越被包裹在一层坚实的知识硬壳之中。如果’不对这种教育观进行反思,任由人的发展性本质被漠视的话,其最终结果必然是人对目标的功利意义的重视膨胀到超过人自身的地位,使获得优位的人重新沦为机器和技术的奴隶。正所谓人类学会了创造工具,同时在使用工具时,工具“人化”为手的延伸,手也不知不觉地“物化”为工具的延伸。

人并不总是生活在对科学的兴趣之中,就是纯粹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也有他最基本的生活世界,而且生活世界始终是先于科学而存在的。造就科学技术人才的科技教育不应该也不可能是“纯粹技术”的教育。对“纯粹技术”的教育的校正是全面而自由教育在未来的巨大责任和机会。教育应当是集科技与正确的价值观、高度的社会感于一身的全面的教育,其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就是德育。德育要在实现与相关学科对话、与社会发展前沿对话以及与世界对话中回应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其发展性本质内在地诉求于如下三个问题的解决:

(一)必须正确看待人与技术的辩正关系,使德育必要性得以彰显

有一种观点认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发展性被丧失完全是现代化、或者是科学技术“惹的祸”。卢卡奇等西方社会批判思想家就是把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人的异化归罪于科技本身的进步,把科学技术看成是“魔鬼为了消灭人的价值而铺设的道路”的典型。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有过非常明确的态度。他说:“利用机器的方式和机器本身完全是两回事。火药无论是用来伤害一个人,或者用来医治创伤,它终究还是火药。”其实,科学技术对人有什么价值,最终取决于人类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发展的程度。技术对人究竟有哪些价值,取决于人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发展的程度。人本身发展越全面,技术对人的价值就越丰富,越与人相适应。所以,除了要了解和掌握科学技术的属性以外,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和认识人本身的需要和能力。不仅要真正了解符合人性的需要是

什么,而且更要知道如何合理地满足需要。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德育的必要性才得以客观存在并显现出来。

(二)必须通过“引发”受教育者需求的方法和手段为契合点,使德育走出困境

德育专家郑永廷教授指出:“人都有思想道德是绝对的,否则就不是人;人有什么样的思想道德则是相对的,否则就不会有人的发展。”德育教什么,怎样教这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时代的课题。是否有利于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性的发展,是德育取舍的客观标准。恩格斯说:“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想,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因此,在教学内容方面,既要做好内容保鲜,更需要与时俱进,赋予德育以鲜活的时代气息,如引人生态伦理、终极关怀等新鲜内容。在教学方式、方法方面,按照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进行有效安排。从了解受教育者人手,遵循人的心理发展规律,整合各种有效的教学资源,既重视对“知”的科学性、系统性传授,又强调“情”的价值性、审美艺术性的宣染,更不忽视“意”的选择性、实践性力行。反之,如果只强调“情”一方面,学生必然会被导人无知、庸俗和虚伪之中;如果只强调“意”,学生就可能出现盲动、偏执。恩格斯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本身”的问题就是人的发展问题。教师为此要成为学生德育学习的促进者、课程的设计者、开发者,以情感价值为基点对学生引导、沟通并适时与学生进行思想交锋。

(三)必须遵循德育本身的内在规律,使德育作为人的内在需要得到满足

社会成员的思想观点、道德品质与社会发展要求之间的差别与对立,构成了德育的基本矛盾,在这一基本矛盾运动的过程中必然要产生解决这一矛盾的基本规律,这个规律就是“适应―超越”规律。它指的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发展的要求以及品德状况,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以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规范要求去影响受教育者,不断解决其思想品德水平与社会品德规范要求之间的矛盾,使其思想品德朝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并不断提高到新水平。就目前而言,德育中存在的一个带普遍性的问题是,既没有给受教育这讲清“是什么”也没有讲清“应怎样”,结果使受教育者既缺乏生存能力,也没有终极信仰,“两头不着地”。因此,着力于培养受教育者真正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对自身长远发展的关注以及对生命终极的关怀显得尤为重要。但要做好这一切,都必须遵循德育本身的内在规律。

总之,发展性是德育的本质要求,是彰显价值教育的关键所在。它不仅体现了思想道德的主体性特点和以人为本的特点,而且还是调节德育内容、方式、途径的基本准则。只有不断发展,才能保证受教育者从思想道德必然向思想道德自由转化。

参考文献:

[1]李 萍.现代道德教育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166.

[2]张文喜.马克思论“大写的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60-194.

[3]郑永廷.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1-48.

[4]匡和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不良倾向及其对策探讨[J].北京:思想教育研究2005,(11):41.

[5][美]J.A.克尔德和v.v.瑟斯比.当代政治思想[M].纽约:霍尔特、莱固哈特和温斯顿公司,1969:223.

篇9

一、兴北中学德育量化管理方法的产生

概括的讲,教育量化管理方法的诞生,是兴北中学的生存需要与特殊中考招生政策相结合的产物。

1982年刚刚诞生的兴北中学面临许多办学方面的难题:学校处于孙吴县城北郊,师资力量相当薄弱,办学设施非常简陋,生源数量和质量都不稳定,导致本校的优秀生相继转出,“学困生”和部分失学青少年陆续流入。一段时期以来,兴北中学曾一度被称为全县最大的“少年收容所”。

然而,正是严峻的办学形势激发了学校领导者改革创新的意识,成为新型德育管理模式产生的首要条件。1983年秋,他们大胆提出以班级为单位,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本内容为基础,结合班级学生的具体特点,制定德育评分细则。同时以德育评分细则的条件为准绳,按一定比例将学生的德育评定结果,记入学生升级或升学(预选)的综合成绩。这便出现了德育量化管理的雏形。后来历经多次的实践检验及完善,兴北中学学校德育管理模式便孕育而生。

二、构建和谐育人环境的必要性

一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 党和国家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然而由于学校教育内容的多样性与教育评价手段单一性之间的矛盾尚未得到解决,一直影响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因而,提倡探索研究德育量化管理方法,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客观需要。

二是实现学校有效管理的需要。学校实现有效管理的标志,应该是看学校是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序而又和谐的环境。当时影响学校有效管理的基本矛盾,是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与学生活跃的思想基础以及多方位的表现欲望之间的矛盾。一方面为了维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确保学生的尊严不受侵犯,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严格禁止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另一方面学生作为一个活动的个体,在成长过程中违反学校纪律的现象又是经常发生的。那么,如何处理好学生的违纪行为,是当时摆在教师和学校面前最棘手的问题之一。而德育量化管理则是以启动学生的内在因素为主,把学生的行为表现与学生的切身利益相联系,巧妙地实现了外部条件与内部因素的有机统一。

三是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首先,有利于提高养成教育的效果。把学校的德育寓于学校管理之中,对于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既有鲜明的导向性,又有内在的吸引力。学生在常态化的管理氛围中学习和成长,久而久之便有利于优良品质的培养和文明习惯的养成。其次,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上课认真听讲,课后按时完成教师交给的学习任务,是德育评分细则的常设内容,一方面为教师正常授课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为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可能。再次,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德育量化管理为了确保学生个性专长的充分发展,把创新发明的条款作为一项硬性规定,这样学生在完成指标的同时既展示了才华,又张扬了个性。第四,有利于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学校是专门教育的主战场,同时也是社会的基本缩影。在实行德育量化管理的条件下,学生接受德育的过程又是直接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例如德育评分细则的制定、实施、监督及评定,都是在学生直接参与下进行的,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既体现了主人翁地位,又学到了正确行使民利的本领;在与师生的交往过程中,真切感受到良好的人际关系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提高了未来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量化管理的基本方法

篇10

学生求知的和谐乐土

对于一名即将升入中学的学生来说,选择一所适合自己的优质学校就读至关重要。明天的成功缘于今天的选择!选择一名好的老师可以受益一生,选择一所好学校可以成就一生。而对一名志存高远的学生而言,宁陵县实验中学则是你最佳的选择。

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要求,宁陵县实验中学结合实际、开拓创新,提出了“和谐教育”这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谐教育思想,自古有之。孔子提出的“成人”即“仁”“智”“勇”“三达德”的统一,近代教育家先生也明确提出教育要“以世界观为终极目的,以美育为桥梁,要进行体、智、德、美四育和谐发展的教育”。为了实施和谐教育,宁陵县实验中学在继承与创新的基础上,致力于引导学校教师学习新思想、实践新理论,积极组织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切实用和谐教育思想武装头脑。这样先进的教学理念,定会培养众多的优秀学子,选择这里会是你最为正确的选择。

和谐的师生关系

由传统教育模式向和谐教育模式转变,关键在于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特别是教师关于师生关系的意识转变。和谐教育要求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改变只有“师道尊严”的传统师生观,建立起一种“师生平等,师生合作、民主型”的新型师生关系。

为此,学校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爱”字当头。师生情感本身就是―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学校要求教师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人格,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优良的个性品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和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完美的教育教学艺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在师生协力合作融洽的人际氛围熏陶中,学生身心才能和谐健康地成长。

和谐教育的关键是把以师生关系为主的学校人际关系形成“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情感交融、协力合作”的新师生关系。为此,学校提出了“多一些尊重、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宽容、多一些鼓励、多一些关爱”的教学理念。“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会犯错误,更何况孩子。学生的思路、见解、回答难免有不成熟、偏差甚至荒谬的时候,他们会调皮、会捣蛋、会犯错误、会走弯路。作为教师应该正确对待,善待他们的思维,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尊重学生的人格,从而建立一个平等、友善、和谐的师生关系。

独具特色的和谐课堂

教学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以质量求发展是学校永恒的主题。“教”与“学”在教育实践中是两种行为、两个过程,又统一于学校连续不断的教育活动之中。影响教育质量和效益的基本矛盾,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包括教育教学的目标、内容、形式、途径、方法、手段等)与学生身心发展(发展需求及发展水平)的不适应。由于这个基本矛盾长期以来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因而引发了德育实效性不高,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厌学情绪滋长等矛盾的产生。宁陵县实验中学紧紧抓住这一基本矛盾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着力追求教育与学生发展的和谐,即随求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和谐性。

基于这一理念,学校树立了“和谐课堂”这一教学理念;并提出了基本要求。和谐课堂应该是开放的课堂。教师虽然是课堂的主导者,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指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以师生合作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借助自己的指导、点拨,建立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使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自主教育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