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化学的质量分数模板(10篇)

时间:2023-06-22 09:15:3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化学的质量分数,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化学的质量分数

篇1

校本教研的有效途径是教师间的听课、评课、磨课,在评课中推动听课者、评课者、授课者的共同提高。近两年福建省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大赛有评课这一项目,为了提高教师的评课能力和评课水平,笔者根据自己对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结合实际评课经验,认为评课不能只是简单评述某节课气氛好,收获多,细节处理到位,或引入巧,重点突出,结课妙等等,也就是说以前的单纯质化描述已不能适应了,必须引进量化分析,把质化描述和量化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从量化中认识一节课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客观、科学评价一节课。

一、化学评课中的质化描述

质化描述评价是指评课者用语言或文字对授课情况进行描述性的评价,主要是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师素质,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说。近几年有研究者还对上面五个方面进行细分,赋予一定的分值,根据达成度分等次给分,最后评出总分。根据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要求,以及多年的评课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一看面,二看线,三看点,四看辅助线”来描述评价一节课。一看面:即课的整体效果。主要看课堂是否整体把握住学科体系,在学科体系中展开教学;看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看课的结构与安排是否合理,课堂教学节奏是否合理;看课的目标达成度,即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二看线:即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这条主线。师生互动、交流,达到共同成长,教学是否关注到主体与个体的成长。具体一条是教师教的这条线,从教师的语言、教态、机智、亲和度、课堂表现、教学基本功、教师情绪等方面评价。另一条是学生学的这条线,从学生学得如何、学生的学习情绪、学生的参与度与参与愉悦度来考量。三看点:即课堂教学的亮点、创新点、个性特色。可以是教师对问题的处理有特色,也可以是师生教与学认知的碰撞点、课的延伸点的绝妙处理,还可以是教师教学的个性特色,他人难于模仿雷同的,不能是大家都差不多的。四看辅助线:即教学的辅助与服务。考量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情况;多媒体的合理应用情况;作业的布置与反馈情况;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帮助、方法的指导情况。从以上四个维度来描述一节课已是较全面准确的,对单课堂也能较好地评说,但他取决于评课者的专业水平、经验,没有固有标准,是一种模糊评价,比如课堂教学怎样的节奏才能算是合理呢,没有量的限度;学生的参与度如何计算;教师的提问、讲解、追问等语言行为是否合理等等。这就需要有量化的分析。

二、化学评课中教学行为的量化分析

我们通过对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选取东北师大郑长龙教授在《化学课程与教学论》一书中对教学行为的分类法,即语言行为、指导行为和直观行为三类,具体如下:

语言行为 直观

行为

指导

行为

启发式提问

追问

设问

强调

过渡

总结

指正

学练

法习

指指

导导

表1课堂教学行为分类

根据评课的要求和听课者在听课过程中易于记录关注的点,我们只选择其中几项重要的教学行为进行统计比较,通过比较、分析让教师们从量的观点认识教学成功在哪里,不足在哪里,从量化的观点来评价一节课。下面以《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为例来进行说明。

在学习《盐类水解》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衡特征及移动原理,并讨论了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包括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电离平衡两个平衡体系。学生也初步从微观角度认识了溶液酸碱性的实质。本节内容包括盐类水解和盐类水解的利用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重点内容。教材在设计上先是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盐溶液的酸碱性,获取盐溶液并不一定呈中性的感性认知,并通过讨论活动从宏观上认识并概括出盐的组成与其溶液酸碱性之间的关系,这是第一层。在学生完成感性认识后,教材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去探究盐溶液呈酸碱性的本质,教材分类讨论了盐在水溶液中形成弱酸或弱碱的过程,分析了这一变化对水电离平衡的影响,从微观粒子变化的角度揭示了盐溶液酸碱性的本质。第二部分实际上是讨论平衡移动原理在盐类水解平衡上的应用,及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意义。第一课时的知识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掌握水解的规律,学会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一)课堂教学时间控制分析

表2课堂教学时间分配表

引入

(分钟) 展开(分钟) 小结

(分钟)

老师 7 盐类水解规律 盐类水解实质 水解离子方程式 4

8 9 14

从教学时间的分配来看(见表2),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教材内容进行处理,在引入时,先复习初中碱跟酸反应生成盐的类型归类,为后面讲解盐的类型与其水溶液的酸碱性的关系打下伏笔,接着由学生生活中玩过或抹过肥皂水的滑腻感引出氯化铵水溶液与镁条的实验,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并提出学习目标,这样从学生熟知的生活现象中发现问题,形成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欲望,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到准备解决的问题上来,讲课很顺又节约时间。在水解规律,水解实质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别用8、9、14分钟,从本课的重点、难点分析是合理的,课堂节奏较好,结课用了4分钟,结合课本练习的讲评归纳本节学习内容。在水解实质中,老师抓住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醋酸根结合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生成弱电解质,使氢离子浓度降低,促进水的电离,溶液呈碱性。既简单明了,又抓住本质。接着让学生依据例子自己解决氯化铵的水解,将教材中其余盐的水解的分析,改成问题解决由学生自行解决,既能及时巩固刚刚学习的分析方法,又能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我效能感。在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老师用14分钟,时间充足,练习到位,易错点点拨到位。结课用了4分钟,归纳引导好,指导学生学法。

(二)课堂教学行为时间控制分析

表3课堂教学行为时间表

教师类别 教师展示、实验讲解

(分钟) 师生互动、问答

(分钟) 学生小组活动(分钟) 总教学时间(分钟)

老师 时间 25 11 6 42

占总课时比例 59.5% 26.2% 14.3%

从课堂教学行为时间上看(见表3),讲解时间占总教学时间的59.5%,讲述时间太长说明老师没有采取实验探究教学,在时间统计时我们将教师展示、演示实验计为教师讲解,老师总体安排合理,讲解时间若扣去演示时间8分钟,对本节属概念教学是合适的;从课堂上学生小组活动的时间占总教学时间的14.3%,老师给学生留出了比较充分的时间去观察实验现象和练习,课堂上老师演示实验操作完,五支试管分五组让学生传递细致观察,讨论实验现象,另留出3分钟来让学生练习水解离子方程式书写,时间充分有效;老师课堂上师生互动、问答的时间占总教学时间的26.2%,这说明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都是在和教师的对话和交流中学习的,师生问答的大部分时间是在交流分析水解的规律和实质,教师给与及时的反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紧凑,思维流畅,有老师对这节课评价为“行云流水”,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提问的有效性分析

表4提问情况统计表

提问次数 单独提问次数 提问停顿(在3秒以下的次数) 学生个别回答人次 “是非型”提问的次数 提问后学生沉默次数

老师 70次 2 0次 2人 0 0

从课堂提问的次数来看(见表4),提问70次,老师采取的是“引导、讨论”为主的启发教学,由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质疑,通过师生共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故整堂课都是在师生的问答、讨论、交流中完成的。还有老师善于设计台阶式问题,降低了提问的难度,课堂连续性较好;如在剖析水解本质时,设置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①溶液显碱性的本质是什么?②是由CH3COONa溶液中哪种离子引起的呢?③为什么CH3COO-会引起这种变化?这样设计的思考题,既切合学生实际,又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推理能力得到了提高,从思维起点逐渐向终点延伸,最终得到了答案。

老师提问次数多,但提问很多是对学生的启发式提问,在课堂上没有出现“是不是”、“对不对”的简单低效提问,这个是我们在课堂上应该注意的问题。

总之,在课堂教学评课中,评课者有意识记录教学行为时间,次数,在评课中把量化化分析和质性描述有机结合起来,会达到有理有据的评说效果。这样,才能让上课者恍然大悟,让听课者茅塞顿开。

篇2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通过听觉获得,视觉方面获取仅限于书本和黑板等静态的内容。因此,为了能让学生更直观、更全面地获取知识,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多媒体教学的推广和应用是数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产物。多媒体教学具有其它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变枯燥为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可见激发和培养兴趣在求知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计算机软件用直观的图形及和谐的声音使枯燥而又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而又具体,使艺术教学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从而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主动地获取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

多媒体集形、声、光、色、动、静为一体,突破时空限制,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抽象思维不断发展的时期,而数学知识又是极其抽象的。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把静止图象变为动态画面,把问题的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起到变复杂为简单、变抽象为具体的作用。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开始是教师谱写一首优美的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音符。精心设计好这个“开端”,使学生从新课开始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于学生学习新知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美术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遵循趣味性和针对性的原则,根据新课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巧妙运用电教媒体,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如:我在教学《对印的乐趣》一课伊始,演示自然界各种肌理现象的视频影像进行欣赏,绚丽的色彩,变化无穷的神秘图像,以及优美的音乐,给学生的视觉、听觉以美的享受,使课堂教学进入轻松、愉悦的氛围,这样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探究新知识奥秘的心情油然而生,他们带着强烈地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开始了新课的学习,为完成教学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达到了“课伊始,趣即生”的良好教学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演绎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巩固新知

学生的创作热情源于美的启迪,也是通过绘画的形式达到巩固新知、发展思维、反馈信息的目的的一种训练过程,更是反映教学效果的主要环节。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利用学生的好奇、爱动、争强、乐胜的心理,运用电教媒体,演绎情境,进行启迪诱导,激起学生强烈创作欲,巩固所学知识、技能,因材施教,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升华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强化新知

美术教育是一种智力活动的教育,重视在经验的层次中训练学生的感知能力,训练学生在现象世界中发现异同现象的能力。美术具有超时空的重组表现特色,适合发挥想象与思维的自由性。欣赏《中国古代雕塑》之前,也需要先从各网站搜集到不同年代、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代表性、不同类型的雕塑图片若干,每张图片有整体和局部的欣赏,以及当时的设计构思,再配以恰当的优美的古典音乐,学生可以自己点击,了解不同雕塑的历史背景及设计意图,在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有了一种主动参与意识,再加上学习中产生的现场感、真实感,真切地感受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空间的中国古代雕塑的造型美及其艺术价值,并突破以往习以为常的观念,在欣赏的基础上还产生了新的认识和发现,从而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作业展评、课堂小结,是巩固和强化新旧知识内在联系的重要过程,也是一节课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因此,教师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差异,遵循计划性、针对性、趣味性原则,精心设计一个新颖有趣的作业展评区和课堂小结,让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出现,使他们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他们在完成创作后,将自己的作品放在自己的桌子或黑板上,予以展示,并结合电教媒体——实物投影仪的运用,对典型问题予以指出、分析、更正;对突出作品进行分析、点评、鼓励、表扬,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升华情境。最后,小结本课所学内容,让学生统摄知识纲目,使整节课在学生探索求知的积极地欢声笑语中结束教学内容。

现代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概括地说是承载和传递教学信息。高品质、设计良好且使用得当的现代教学媒体会给学生带来一系列的变化。建构主义认为学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或通过媒体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况下进行学习,可以利用生动的直观的情境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的有关知识、经验或表象,从而使学生能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和索引当前学到的新知识,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对原有知识进行改造和重组。在传统的课堂讲授中,由于不能提供实际情况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又缺乏促使学生观察的基础,难以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更难以提取长时记忆中的有关内容,因而使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实践证明: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教学的整合有利于改变这种状态,可以有效地从欣赏、工艺设计及绘画课等方面发挥作用,现代教育技术带给学生的时空感受使学生懂得了艺术的博大与多变,优化了课堂教学,更促进了学生“广义视觉”的形成。

大自然是美丽的,它包含了很多美的法则。很普通的材料,很亲近的内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神奇,都变成一种充满神奇趣味的课题,让人感悟到生活中这些普普通通的东西都蕴含着美,一种让人从心中产生共鸣的美——原来美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中不仅让学生只通过肤浅的“看”来发现这些美,还看如何去促使学生去观察、发掘与创造,必须多方位合理运用各种媒材,积极调动多种感官,通过眼看、耳听、口说、手脑并用,拓宽孩子们的视野,让“广义视觉”逐渐达到完美,使孩子们个个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用艺术化的方式表现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不断地优化电教媒体的组合,充分发挥其作用,并符合教材体系,就能优化课堂教学,突破教学难点,解决教学重点,并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又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开拓了视野,激发了兴趣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地推进了现代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长足发展。

篇3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最为常见的消化道急症之一。能否有效止血和恢复正常血容量是能否挽救患者生命的根本之所在。随着生长抑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少数患者单纯使用生长抑素类药物治疗严重上消化道大出血临床疗效却不尽如人意。本组采用大剂量垂体后叶素联合生长抑素静脉输注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 本组研究对象为2004年3月—2006年10月介入放射科采用大剂量垂体后叶素静脉输注治疗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11例、消化内科同期采用常规剂量垂体后叶素治疗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26例。患者入组标准:本次发病前无心血管病病史、无脑血管病病史。介入科收治的患者为消化科会诊认为出血速度快、出血量大、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

1.2.1 常规治疗 一般治疗:吸氧,禁食,胃肠减压,保持安静,卧床休息,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补充血容量防止休克:根据患者循环血容量合理输入生理盐水、5%葡萄糖盐水或平衡液;当血红蛋白

1.2.2 大剂量垂体后叶素治疗 患者临床治疗除垂体后叶素剂量不同外,其他治疗基本相同。患者治疗开始时立即给予垂体后叶素80 U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快速静脉输注,直至患者出现明显腹痛时减慢输注速度,保持患者有轻微腹痛持续存在,维持垂体后叶素输液,直至患者上消化道大出血停止8 h以上,后改用垂体后叶素10~15 U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以15~20滴/min的滴速维持24 h。治疗过程中,维持患者存在轻微腹痛使用的垂体后叶素剂量为12~36 U/h,平均为21 U/h。 2 结 果

常规治疗26例,发现出血后的第1个24 h出血量为1100~2700 ml(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病史判断),平均出血约1642 ml,入院6~59 h,平均出血17.8 h后出血停止,血压保持稳定。大剂量垂体后叶素治疗11例,发现出血后的第1个24 h出血量为1800~3400 ml,平均出血约2156 ml,入院3~12 h,平均出血6.5 h后出血停止,血压保持稳定。

3 讨 论

多年的临床实践表明,常规治疗剂量的垂体后叶素能够收缩胃肠道小动脉,可达到降低门静脉压力,减轻消化道出血的效果,但是疗效不够确切;而生长抑素类药物则能通过舒张门静脉系统血管平滑肌,显著降低门静脉压力。随着生长抑素类药物的大量应用于临床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取得了显著进步。然而,少数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虽然使用了大剂量生长抑素类药物进行治疗,病情却仍未得到有效控制。这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上消化道出血的机制。

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多数有肝硬化病史。此时,患者肝内门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全身的高动力循环又引起门静脉血流量增多,加重了门静脉高压;肝动脉分支与门静脉属支沟通吻合,使肝动脉压传到门静脉,使门静脉压力进一步升高,引起充血性脾肿大、腹水、侧支循环建立,继发食管、胃冠状静脉曲张等。在胃底部,门静脉系统的胃冠状静脉等与腔静脉系的肋间静脉、膈静脉、食管静脉和半奇静脉吻合,形成食管下段与胃底静脉曲张。这些曲张静脉由不结实的黏膜下层组织所支持,经常受到食物的摩擦和反流到食管的酸性胃液侵蚀,容易发生破裂而出血,严重者可以致死[1]。生长抑素类药物能够通过扩张门静脉,显著降低患者的门静脉压力,达到使其上消化道出血停止的目的。少数患者经过较大剂量生长抑素治疗而上消化道出血仍然持续存在,让我们注意到单纯扩张门静脉降压的局限性——随着患者病变不断发展,肝内循环阻力不断增大,门静脉系统血流量不变的情况下,门静脉扩张代偿达到极限后,继续使用生长抑素类药物所产生的疗效就极为有限了。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了常规剂量垂体后叶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缺陷:①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垂体后叶素在剂量上没有体现个体差异;②没有从垂体后叶素的作用机制上建立患者用药后的临床观察指标,也就无法通过指标的变化适时调整垂体后叶素使用的剂量以适应患者临床治疗的要求。

使用垂体后叶素静脉输注,收缩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可以减少消化系统供血量,减少自肠管回流入门静脉系统的血量,从而降低门静脉压力,进而达到止血的目的。然而,临床应用结果却表明,采用常规剂量垂体后叶素治疗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经动脉灌注垂体后叶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时的影像显示:大剂量垂体后叶素动脉内注射可导致肠系膜上动脉等血管发生中重度痉挛,止血效果良好,且患者术中均伴有中重度腹痛。本组大剂量垂体后叶素治疗借鉴动脉内注射垂体后叶素发生肠系膜动脉痉挛时伴有中重度腹痛的临床症状,制定了患者静脉输注垂体后叶素的最大剂量标准——维持患者输注垂体后叶素期间有轻度腹痛,即维持患者肠管处于轻度缺血状态;在保障不发生肠管坏死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减少经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等向门静脉的供血量。观察结果显示:不同患者使用垂体后叶素的个体差异较大,垂体后叶素剂量从12 U/h至36 U/h不等。这个结果从另一方面反证了垂体后叶素常规剂量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不佳的原因——给药剂量太小。

本组大剂量垂体后叶素治疗患者出血后的第1个24 h内平均出血较常规治疗患者平均出血量大,但平均止血时间却较常规治疗患者缩短了11.3 h。这样的临床治疗结果表明:大剂量垂体后叶素通过强烈收缩门静脉的供血动脉——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向门静脉的血液注入,从而达到减少门静脉内淤滞的静脉血量、降低门静脉压力的目的。与单纯使用生长抑素类药物扩张门静脉降低门静脉压力相比,使用大剂量垂体后叶素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无疑起到了釜底抽薪的作用。

篇4

[中图分类号] R972+.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6(c)-0069-03颈动脉粥样硬化多缺乏明显自觉症状,且容易导致心脑血管意外的突然发生,往往造成重要脏器不可逆损害,临床治疗较为棘手,患者往往预后不良,遗留严重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1],所以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极为关键,而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多合并高脂血症,且高脂血症也是导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病因[2],所以在预防治疗中控制血脂尤为重要。血管内皮功能紊乱是诱发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发作和心血管病进展的主要因素之一[3]。瑞舒伐他汀是第三代他汀类药物,其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方面较其他他汀类药物疗效更为明显,且具有良好的调节血管内皮功能作用[4],本研究采用3种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高血脂患者,研究其剂量与调脂以及调节血管内皮功能作用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08年5月~2011年5月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高血脂患者110例作为临床研究资料,本组所有患者均经相关标准筛选,诊断符合颈动脉粥样硬化且合并高脂血症。将本组患者随机抽样分为3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即5 mg组(A组)、10 mg组(B组)、20 mg组(C组)。A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48~73岁,平均(58.36±3.69)岁;B组36例,男23例,女13例,年龄47~75岁,平均(57.97±3.87)岁;C组39例,男25例,女14例,年龄46~72岁,平均(59.63±3.66)岁。所有患者治疗前12周均未接受过他汀类或其他影响血脂的药物治疗,均未合并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无糖尿病、高血压,无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

1.2 治疗方法

本研究3组患者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A组给予5 mg,晚餐后顿服;B组给予10 mg,晚餐后顿服;C组给予20 mg,晚餐后顿服。6个月为1疗程,所有患者接受的其他基础治疗相同。

1.3 观察指标

3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查血脂、颈动脉斑块面积、颈内膜-中膜厚度并观察记录其治疗前后变化,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以及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所有数据经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患者血脂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均可有效降低TC、TG、LDL-C水平,提高HDL-C水平(P < 0.05或P < 0.01),但总体疗效C组优于B组;B组优于A组(P < 0.05或P < 0.01)。见表1。

表1 3组患者血脂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x±s,mmol/L)

注:各组间相比,*P < 0.05,**P < 0.01;与A组相比,#P < 0.05,##P < 0.01;与B组相比,P < 0.05, P < 0.01

2.2 3组患者血脂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面积、颈内膜-中膜厚度比较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均可有效降低颈动脉斑块面积、颈内膜-中膜厚度(P < 0.05或P < 0.01),但总体疗效C组优于B组;B组优于A组(P < 0.05或P < 0.01)。见表2。

2.3 不良反应

本研究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经过观察,仅C组出现1例患者短期转氨酶轻度升高,2周后复查好转,3例患者出现消化道反应,对症处理后好转,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

3 讨论

颈动脉是动脉粥样硬化最先累及的血管[5],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标志,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情发展也反映了预防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征的疗效。高脂血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6],动脉硬化患者往往会合并高脂血症,故而调节血脂对预防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尤其关键,通过观察血脂水平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及颈内膜-中膜厚度可以良好的反映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7]。另外高脂血症还会导致动脉血管舒张功能受损,致使血压升高,加剧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关系,调节血脂对于预防脑血管疾病以及防治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意义重大[8]。

瑞舒伐他汀是新一代他汀类降脂药物,是全合成单一对映异构体化合物,有研究[9]证明其对HMG2CoA还原酶的抑制作用较同类药物更强,另外瑞舒伐他汀对肝脏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的竞争抑制作用以及降脂作用均较其他现有他汀类药物更强,可显著提高患者降脂达标率[10],另外其还具有药物相互作用小,选择性高,不良反应少,年龄以及性别对药代动力学无影响,半衰期长,只需每日1次,服用方便,患者依从性高等优点。

本研究采用不用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高血脂患者,并观察其血脂指标以及颈动脉斑块面积、颈内膜-中膜厚度,发现瑞舒伐他汀可以显著降低TC、TG、LDL-C以及颈动脉斑块面积、颈内膜-中膜厚度,可以有效升高HDL-C水平,且剂量越大疗效越明显,说明瑞舒伐他汀药效存在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临床用药应该根据患者需要选择合适剂量。3种剂量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不过在大剂量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轻度的转氨酶升高和消化道反应,说明大剂量治疗时需要密切观察,与低剂量组相比安全性较低,但不排除本研究受到样本数量不够大的制约而出现误差,有待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抽样研究确定。

综上所述,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经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高血脂患者疗效存在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其调脂抗炎、抗动脉硬化作用等作用显著,不同剂量治疗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可以临床推广,但瑞舒伐他汀的剂量与疗效相关曲线仍值得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抽样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国富. 老年心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 山东医药,2008,48(25):66-67.

[2] 李玉静,陈宏强. 高血压合并高血脂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影响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2011,7(1):110-111.

[3] Johnson NP,Gould KL. Clinical evaluation of a new concept; resting myocardial perfusion heterogeneity quantified bymarkovion analysis of PET identifies coronary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 and early ath2 erosclerosis in 1 034 subjects[J]. J NuclMed,2005,46(9):1427-1437.

[4] 牛甲民,尹杰.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 哈尔滨医药,2010,30(2):19-21.

[5] Cohn JN,Duprez DA,Grandits GA. Arterial elasticity as part of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of cardiovascular risk and drug treatment[J]. Hypertension,2005,46(1):217-220.

[6] 丁绍祥. 脂质代谢失调作为慢性应激原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1):2154-2157.

[7] Cannon CP,Braunwald E,McCabe,et al. Intensive versus modcrate lipid lomering with statioms after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J]. N Engl J Med,2004,350(15):1495-1540.

[8] 马杰,徐新娟. 高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J]. 心血管病学进展,2009,30(1):55.

篇5

二、情景营造,实现化学复习的有效氛围

化学的复习需要有系统化的梳理和总结,学生需要有整块时间对相关知识进行理解和消化.这样就需要学生在心理上有一定的准备,换句话说,就是首先需要构建初中化学复习的教学氛围,这就是需要情景式教学来营造.例如:在苏科版初中化学的教材中,我们介绍了很多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都是有着自己的不同颜色.教师可以将整个苏科版教材中涉及到化学物质颜色的内容都梳理出来,这种系统化的复习可以进一步构建学生对化学物质颜色的有效记忆,达到最终的认识结构构建的目的.然而这一部分的复习需要情景氛围的营造,才能更好地实现对相关知识的梳理.在进行化学物质颜色的梳理和总结之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设置红色、绿色、白色等不同颜色的方框,当提出一个化学物质之后,让学生说出其颜色属性,然后将其投入相同颜色的方框里,这样可以实现更加形象、具体的梳理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的构建对初中化学物质颜色认知结构的构建.如铜和氧化铁都是红色的,就将它们放置在红色的方框之中.这种情景氛围的营造十分重要,可以实现学生心理上更加接受这一部分认知结构构建,达到最终的化学复习目的.

三、构建概念图,梳理化学知识之间的关系

所谓的概念图,就是将一系统相互关联的化学知识点图标的形式表示出来,这样可以实现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有效梳理,这样可以进一步厘清初中化学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实现学生对相关的知识点的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是我们进行初中化学复习的最终目的,即实现对化学知识点认识结构的构建.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参与到化学的复习之中.例如,苏教版化学教材中有很多的生活中的化学知识介绍,这些教学内容相对独立,相互之间缺少联系,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难度较大.如,初中化学教材中介绍的气体收集的方法、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学肥料有哪些,可燃气体有哪些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在初中化学复习的时候认真梳理,学生需要仔细掌握的教学内容,但是由于这些知识点相对比较细、比较杂,教师需要进一步构建这些知识之间的概念图,不断发现他们之间的关系,这样实现相互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化学知识.通过梳理和分析发现,这些知识点都与“三”有关.初中阶段化学方式收集气体的方式有三种,排水法、向上排气法、向下排气法;农业生产中使用的主要化学元素为氮、磷、钾,也是三种,初中化学中涉及到的可燃气体还是三种,即氢气、一氧化碳、甲烷.另外还有很多初中知识点与“三”有着联系,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构建现代化的概念网络图,实现学生对这些知识点构建出认知结构,帮助学生复习掌握相关的初中化学常识.

四、引导学生思考,延伸认知结构

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初中化学的教学之中,对学生更好掌握知识有着积极的意义.在化学复习的过程也是同理,需要进一步引入学生对化学复习过程的参与度,才能更好地达到复习效果,激发学生参与化学复习积极性的有效措施就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相关问题,使用探究性的复习方式,实现学生对相关的化学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在复习过程中,学生只有经过积极地思考,对相关化学知识的认识才能实现更好的延伸.比如,有这么一题:

医学上常用双氧水来清洗创口和局部抗菌.小美同学为了测定一瓶医用双氧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该双氧水69 g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2 g二氧化锰,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69.04 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是,生成的氧气为g.

(2)该双氧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解(1)催化作用;0.96.

(2)设该双氧水中含有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2H2O2MnO22H2O+O2

6832

x0.96 g

68x=320.96 g,x=2.04 g.

该双氧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04 g68 g×100%=3%.

篇6

(1)他俩将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盐酸,在蛋壳上很快就有许多小气泡产生,将收集到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据此可判断,收集到的气体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和测定的相关实验数据如下图所示:

小刚根据“蛋壳残渣质量为4.3 g”,求得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勇根据“反应过程中减少的质量”(10 g+100 g-106.7 g=3.3 g)也求得了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请你写出小勇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3)小刚和小勇根据不同的数据求得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有明显差别,请你分析其中可能的原因。

(2)小刚测得“蛋壳残渣质量为4.3 g”,则碳酸钙的质量为:

10 g-4.3 g=5.7 g

(3)小刚求得的结果比小勇的小,可能是小刚计算所用的蛋壳残渣未干燥,实际蛋壳残渣质量小于4.3 g(或小勇计算所用的数据“3.3 g”中包含了反应过程中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的质量,即实际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质量小于3.3 g)。

点评:计算与实验相结合,一方面提高了计算的能力,另一方面加深了对实验的理解。通过上述计算,分析是什么操作导致实验结果的不同,找出问题的所在,强化了能力的训练。这类考题往往从多角度对实验进行全面分析,除了实验操作之外,还有实验原理,实验装置等。如运用例1的实验原理和实验装置能否计算出锌铜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只要认真思考我们就不难得出肯定的结论。

例2 东方中学课外活动小组在测定由氯化钠和硫酸钠形成混合物的组成时,进行了以下实验:取20 g混合物全部溶于水,将得到的溶液等分为4份,然后分别加入一定量未知质量分数的氯化钡溶液,实验数据见下表:

(1)未知氯化钡溶液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2)原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01)

分析与解答: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第三份混合物的溶液跟

25 g氯化钡溶液恰好完成反应,且得到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2.33 g。

篇7

一、 职业化学教学分层教学的目的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依据学生能力的参差不齐因材施教。在现代化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了学生化学水平能力参差不齐的情况,教育生源组成复杂,如果再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授课,必然会造成一种两极分化的现象,造成优秀的学生更加优秀,同时成绩差的学生更加差,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职业化学教学采用了分层教学的方法,以达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

二、 职业化学教学分层教学的措施

(一)教学对象分层。由于接受职业教学的学生数量过于庞大,能力方面也是各不相同,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教学对象分层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学习化学的障碍。按文理科来分,可以将学生分为理科生和文科生,因为理科生的化学基础和文科生的化学基础是大不相同的,在教学中必须采用分层教学的模式,才能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再者,一些城市即使是理科生也有可能不学化学,例如江苏等地的理科生可以任意选取自己擅长的课程,而不作为强制,这种即使是理科生,但是在进行职业化学教学的分层教学中依然被归为非化学类理科生。教学对象分层也可以分为显性分层和隐性分层,显性分层就是依据化学水平的不同,进行分班,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能够轻松许多,对于学生来说学到的知识也会大大的提高。隐性分层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化学水平的了解,在心里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范围,对于化学基础比较扎实的可以鼓励他们学习一些更为深层的东西,对于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时刻关注他们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教学对象分层的初衷也是为了整体的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学校的初衷也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全面的提升。

(二) 教学过程分层。化学的教学是一个非常具有系统性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按照书本的顺序,从头到尾来给学生进行讲解,但是在进行职业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应该根据自己的经验将整个化学教科书进行整体的规划,决定先讲哪里后讲哪里一定要提前给弄清楚,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化学知识掌握的情况来进行教学,而不能盲目的进行施教。比如说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技巧可能对于理科生来说不是什么难事,但是一定要考虑到文科生的情况,所以,理科生可以适当的辅助一下文科生,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学习化学的困难,可以在化学教学顺序上进行以下调整:首先进行各种化学物质的名称、化学符号以及这些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等基础知识的讲解;其次进行各种化学反应现象的讲解,这一部分必须要和试验结合在一起,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各种化学用具拿到教室里给同学们演示化学反应,也可以将学生带到实验室里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加大学生对各类反应的印象,之后为同学们讲解各类化学方程式的讲解,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和配平相当于化学的入门基础,这一部分教师一定要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最后才应该进行各种有机化学的讲解。应该也这样教学过程来进行分层。教学分层主要是教师需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来将化学教学进行分层,从而取得职业化学的教学分层的高效性。

篇8

初中化学溶液知识体现的学科思想有以下几方面:

一、宏观与微观思想

初中化学知识宏观上涉及物质、元素,微观上涉及分子、原子和离子,在溶液知识中,教师必须给学生进一步建立宏观到微观的联系,培养学生由宏观到微观的丰富的想象力。溶液知识的微观想象向前可以回顾到研究分子性质时,品红在水中的溶解实验,向后可以延伸到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和对酸、碱性质微观实质的理解上,使学生形成由宏观物质联想到构成它的微观粒子的思维方法。

二、物质运动的思想

溶质与溶剂的混合过程从微观上看,是分子、原子、离子运动的结果。物质运动的思想可以结合溶液中分子离子的微观运动促使溶液的形成,以图片或动画的效果呈现给学生。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讨论微粒的运动,其一,微粒扩散的快慢,受搅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其二,微粒混合的限度即溶解性,既受溶质、溶剂等内在因素的影响,又受温度、压强(气体)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化学的知识点是交叉的,尤其是化学学科思想是对化学的本质、特征与学科价值的基本认识,抓住学科思想渗透,可以使知识点教学融会贯通。

三、动态平衡的思想

第一个方面,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对关系。传授这一知识点时,课堂上,可以先以溶剂为定量,溶质为变量,引入温度控制下的量化分析,进而再做以溶剂为定量、溶质和温度同为变量时的量化分析,形成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认识,学生通过先感受饱和与不饱和,再寻找转化条件两个阶段,初步建立动态分析认识事物的基础。

第二个方面,虽然初中阶段并没有涉及某温度下某溶质的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和结晶都达到同一速率,即v(溶解)=v(结晶)≠0。但是应该引导学生开拓性思维,认识到温度和溶剂量不变且溶液达到饱和时,表面上看溶质的量不再改变,但溶解和结晶同时在进行中,体系达到了动态平衡。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的,在溶液的形成一节中既要做物质溶于水的实验,还可以把人教版下册39页自制白糖晶体实验进行改进,配成过饱和溶液,并使之在封闭矿泉水瓶中进行,放置在教室几天中,让学生感受体系中各成分的浓度、百分含量维持不变,并不是说溶解过程停止了,而是室温下,饱和溶液中溶解与结晶存在着动态平衡。

四、定性与定量的思想

定性与定量是从不同的角度对事物进行研究,定性与定量是有机统一的,是认识混合体系的方法之一。溶液知识中“溶液的形成”从定性的角度初步认识溶液,同时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认识溶液的组成,为后续定量认识溶液打下基础;“溶解性与溶解度”本身就包含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先从定性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溶解性,并对影响溶解性的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然后从定量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溶解能力。学生对溶液浓度的定性认识可追溯到其生活中的感受,例如糖水的甜度,有色溶液的颜色深浅等;定量认识溶液浓度在数学学科的应用题中也有一定基础。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定量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多种多样,“溶液的浓度”提供了从定量角度认识溶液组成的一种具体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分数利用宏观物质的质量,计算溶质(部分)与溶液(整体)的质量比,以百分数的形式表征溶液的浓度。通过帮助学生建立定量表示混合物体系的一般思路,促使学生建立定性与定量的学科思想。

五、建立模型的思想

在溶解度概念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画图的方法建立物理模型。让学生先在纸面上画一杯特殊的饱和溶液,即一定温度,100g溶剂的某物质饱和溶液,再运用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将这杯特殊的饱和溶液的变化及性质推广到同一温度下、同一溶质饱和溶液的变化及性质。经过上述学习过程,学生在后续学习中遇到类似的问题,即使不用纸笔来画,也可以在头脑中迅速建立物理模型,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溶液知识中也建立了数学模型,例如:溶解度概念如果以比例的形式表示,本身就是数学模型。从溶解度表或溶解度曲线上查得溶解度,就马上可以得到该物质在某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或溶液)的质量比。这一过程帮助学生建立了化学和数学结合的认知模型,达到了学生将概念内化为其知识结构并且从具体的知识点中提升学科思想的目标。

篇9

高中有机化学知识建构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之上.从内容上看,九年级化学出现了煤和石油、天然气、乙醇、蛋白质、糖类、油脂和有机合成材料的相关知识.让学生知道一些基本的常识,了解有机化合物特点,为高中《化学2》中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基础》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符合认知规律,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体验性学习目标”的水平从低到高的要求.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有机物的结构、分类和命名是学习有机化学的基础.确定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时,教材介绍了科学家及现代化学中常用的一些方法.有机物结构的介绍并没有涉及具体的有机化合物,重点放在系统的、较抽象、具有规律性的有机化学基本知识上,如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方式、有机物结构的表示方法、同分异构体的识别等.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反应结构决定性质,有机化学中,官能团决定了有机化合物的类别和化学性质.教材中介绍有机物的性质和反应时,均是通过典型物质的性质来归纳、演绎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一类别的物质的性质和反应.也是在学习有机物性质的同时认识了基本的有机反应类型:取代、加成、氧化、加聚、缩聚等.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与应用教材在介绍完有机物的性质之后,紧接着出现了有机物的合成.从简单的由乙烯合成乙酸乙酯,再到稍微复杂的有机物的合成.对学生而言,合成时要考虑到选料的选择,经历的过程,还要综合考虑需要的条件.当然学生学习有机物的合成和应用还能更直接的体会到有机化学的价值,可以更好的服务和造福人类.

二、高中有机化学的知识体系的特点

组成与结构的复杂性和无机物相比,有机物数目众多,其原因是:①有机物组成丰富.不同的有机物中,碳原子数量可以是1、2个,也可以是几千、几万个.很多有机物不仅含有碳、氢元素,还含有S、O、N、P、Cl、Br等元素.②有机物结构多样性.首先,碳原子的成键方式多样;其次,有机物存在同分异构现象.分类与表征的困难性有机化合物的反应主要是官能团发生变化,官能团是对有机物分类的依据之一.然而,很多有机物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官能团,此时,对它们进行分类就显得比较复杂.此外,描述有机物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有结构式、结构简式、键线式等.有机物还可以直接用分子式、最简式、电子式表示,也用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表示其空间构型.性质与反应的丰富性有机物在发生反应时,分子的各部分可能都受影响,使得有机反应就变得非常复杂.具体体现为:①副反应很多.由于有机物的分子中各部分相互影响,就使得反应并不限定在分子某一特定部位发生,往往并不是按照某一个反应定量进行,常常会多种反应同时进行.②反应条件影响大.反应条件的变更往往会产生完全不同的产物,有机化学反应的条件控制就显得更为重要.③不同官能团之间相互影响.很多有机物往往含有多个官能团,而官能团的不同决定了性质的不同,所以很多有机物在与另一种物质反应时往往会发生多重反应.合成与应用的多样性不同的官能团性质不同,转化的方式也不同,有机物的合成有时就会出现多种选择.比如:由乙烯合成乙酸乙酯,最终是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得到,乙醇来自乙烯先与水的加成,乙酸则可以有多种路线合成:可以先由乙醇催化氧化到乙醛,乙醛再氧化到乙酸;也可以由乙烯氧化到乙醛,乙醛再氧化到乙酸;还可以乙烯直接氧化到乙酸.

篇10

上了高中,开学的第一个月非常关键,对于化学学习,俨然就是一个分水岭。因为这里涉及学习方法及习惯的养成,还涉及一些化学的基本概念,特别是有关“物质的量”的概念及相关计算。

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概念,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当然也不例外。中学化学中有许许多多的基本概念,“物质的量”作为高中化学中的基本概念,是高中化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化学学习的一个关口,是教学中公认的重点和难点。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物质的量”的概念:“物质的量”这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能拆开,用来表示含有一定数目微观粒子集合体,“物质的量”可以把肉眼无法看到和用现代化工具难以称量的微观粒子跟宏观上可称量的物质联系起来,它是国际单位制基本物理量之一,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符号为mol)。1mol某种微粒集合体含阿伏伽德罗常数个微粒。

由于“物质的量”用于表达微粒数目,因此在使用摩尔作单位时,应指明具体的微粒,且粒子的种类要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的量这个词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抽象、难懂的,而且非常容易将物质的量和物质的质量混淆起来,以致错误地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应该注意:摩尔只是物质的量的单位,切忌将摩尔当做物理量使用,例如说水的摩尔是1mol是错误说法。长期的错误认知将导致知识系统的混乱。所以,在教学活动中,“物质的量”及单位“摩尔”作为概念教学的重点内容,应该认真分析其内涵及外延,才有利于建立正确的概念,才有利于学生灵活运用。

新课标对“物质的量”做出了规定,它要求学生能“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因此,“物质的量”是中学化学教学基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贯穿于高中化学的始终,处于化学计算的核心地位。如果物质的量知识有所缺失,则势必会影响整个高中阶段化学的学习。

“物质的量”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难点之一,是学生学习的分化点。这是由于“物质的量”不仅是一个远离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比较抽象的概念,而且“物质的量”外延比较广,通过其导出“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微粒数”、“溶液体积”、“溶液密度”、“质量分数”等之间众多的转换关系,从而导致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和应用“物质的量”概念系统。而在初中化学知识中,“物质微观组成”等知识将影响学生正确掌握“物质的量”概念,从而影响“物质的量”系统应用于物质组成与结构问题的解决;“相对原子质量”、“质量分数”等对“物质的量”系统应用于化学式确定、混合物组成问题的解决将产生影响;有关溶液组成的知识将影响“物质的量”系统应用于溶液计算问题的解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含义及应用”方面的知识将影响“物质的量”系统应用于单步或多步化学反应计算问题的解决。

造成学生对物质的量的学习困难,原因是多方面的。(1)由于学生从未接触过物质的量和摩尔这两个专有名词,且学习这个基本物理量,学生需要有相当多的知识储备,新、旧知识不能顺利地融会贯通。对后面的一系列学习活动产生了恐惧心理,影响了他们进一步接受下面的知识。所以有一大部分学生都觉得“物质的量”太难学了,从而大大降低了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2)高一年级学生还没有完全适应高中的学习节奏和方式,学习以直接兴趣为主,他们的观察往往只停留在一些表面现象上,认知能力处在较低水平。不同学生的智力因素是不同的,他们的学习态度也不尽相同,而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延续初中的那种定势:老师会替我总结好;到时考前再背一背,等等,会出现不同的情感体验。面对物质的量的概念学生会有怎样的情感和态度对教学会产生很大影响。

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通常是根据自己的实践或情感体验理解概念。学生在学习物质的量概念之前,学生已经熟知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中长度、质量、时间等,掌握它们的基本单位,具有熟练运用能力。而且通过前两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和一定分析能力,初步建立实验观察能力,能借助简单的实验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进一步认识事物。

如在“物质的量”教学中,为了更直观体现这集合体的关系,理解“物质的量”概念,我介绍了生活中常遇到的情况:去超市买一打毛巾就是12条,某品牌矿泉水一箱20瓶,10箱共200瓶。我再设计了以“称量1粒米”的问题情境:用托盘天平称量1粒小米,1粒大米的质量,再称量100粒小米,100粒大米的质量。而实验的事实说明托盘天平难以称量1粒大(小)米的质量,而称量100粒的质量是极易办得到的。这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掌握并建构物质的量的概念,建立微观与宏观的联系。

因此教师在设计这节课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利用一些背景资料,联系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设计问题,通过问题揭示概念产生的矛盾冲突,充分展示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运用一定的探究方法发现知识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概念,再探究该知识的实际应用,得到一个完整概念。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种学习过程的体验既克服了他们的思维障碍,又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物质的量”在教学中的困难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是概念本身的特殊性,主观原因是学生自身知识储备不足及学习方式的不适应性。由于上述诸多因素的客观存在,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江苏教育出版社.

[2]吴菊英.高一学生“物质的量”相关问题解决的研究,2006.

[3]刘志刚.“物质的量”概念教学的理论研究,2007.

[4]刘瑞东,祁雪莉.中学化学概念教学新探.化学教学,2004,U,13-51.

[5]孙国娣.正确把握化学概念教学策略.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