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2 09:15:3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农牧业发展现状,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农牧业增加值适度增长,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
内蒙古农牧业增加值“十五”期间年平均增长6.6%,比其“九五”期间年平均增长速度加快了0.2个百分点。内蒙古2006年农牧业增加值641.72亿元,比上一年增长6%;2007年农牧业增加值784.08亿元,比上一年增长5.8%2008年农牧业增加值906.98亿元,比上一年增长7.5%;2009年一季度农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约4%,2009年上半年农牧业增加值146.8亿元、同比增长3.5%。可以看出,内蒙古农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比较适中。
但与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相比,农牧业(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较小,特别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2007年,内蒙古第一产业增加值比上一年增长5.8%,而第二产业增长25.3%、第三增长15.6%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1%,而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4.3%、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1.6%,第一产业无论增长速度还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比第二、三产业低得多。2008年,内蒙古第一产业增加值比上一年增长7.5%,而第二产业增长20.5%、第三产业增长15.5%,第一产业增长速度比第二、三产业小得多: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而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1.4%、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3.6%,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较低。2009年第一季度,内蒙古农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约4%,而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797亿元、同比增长19.2%:2009年上半年,内蒙古农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而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046.1亿元、同比增长18.7%,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319.9亿元、同比增长14.2%。
(二)农牧业结构趋向合理,农畜产品的质量有所提高
“十五”期间,在内蒙古农业部门结构中,种植业的比重由56.8%下降到48.3%,畜牧业的比重由37.8%上升到45.4%,林业和渔业的比重也有一定幅度的增加。种植业内部粮、经、草结构协调,集约化、优质化水平逐渐提高;草原畜牧业特色化、绿色化的优势明显,农区畜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有所拓展:林业特别是生态林草业加速发展,生态环境局部得到改善:渔业的养殖规模扩大、捕养技术提高、产品品质优化。
2008年,内蒙古优质高产高效农作物的比重达到61%,比上年增加5个百分点: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7%,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推广地膜覆盖面积1531万亩,比上年增加143万亩;坐水点种971万亩,比上年增加346万亩:间套复种面积1155万亩,比上年增加110万亩:推广配方施肥面积4251万亩,比上年增加1064万亩。2008年,畜牧业占第一产业的比重为45.9%,农区牲畜存栏占全区牲畜总存栏的70%牲畜良种及改良种比率达到93.3%,畜种、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大牲畜总量增加,肉牛、乳牛均保持增长势头,羊存栏总量小幅下降,优势畜产品保持稳步增长的良好势头。
2009年,内蒙古继续优化农牧业布局,加快东部玉米、中部马铃薯、西部农区肉羊和东部草原肉羊、肉牛以及城郊奶牛产业带建设:科学合理布局粮食生产,集中建设东部嫩江流域、西辽河流域和西部黄河流域两大粮食核心产区;在全区54个旗县(场)落实100万亩粮油高产作物示范田,同时大力发展设施农牧业,全区设施马铃薯面积新增40万亩、达到100万亩。设施蔬菜面积新增26万亩、达到100万亩,大力实施百万肉牛、百万奶牛和千万只肉羊高产创建工程。畜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牲畜的良种化、改良化水准提高,截至2009年6月内蒙古家畜改良比重达到95%,目前全区家畜改良配种总规模达3000万头只,其中牛改良配种270万头、冷配220万头,绵羊改良配种2000万头只、人工授精1035万只,山羊改良配种720万只、人工授精2213万只,马、驴、驼改良配种10万匹(峰)。推广良种猪660万口,推广良种家禽3800万只。
农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得到新的提升。目前,全区无公害农畜产品达到851个,产品生产总量达到1787.74万吨,产值达到80.89亿元;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达到571个,产品实物总量达到488.3万吨,产值达到76.7亿元,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面积达到2900多万亩:有机农畜产品达到226个,产品实物总量达到20.1万吨,年销售额3.68亿元。全区动物防疫监测预警和应急快速反应能力进一步提高,重大动物疫病始终处于稳定控制状态。
(三)粮食总产量增加,但小麦、稻谷的产量减少
2008年,内蒙古农作物播种面积686.08万公顷,比上年增加9.93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25.45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5.27万公顷。2008年,内蒙古粮食总产量首次达到2130.23万吨(420多亿斤),比上年增产319.16万吨,增长17.6%,实现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连续5年增产;其中,玉米、大豆和薯类产量分别增长21.5%、23.8%和26.4%。全年油料产量117.54万吨,甜菜产量170.04万吨:蔬菜产量1360.84万吨,增长6.5%;水果产量238.16万吨,增长15.4%。需要特别关注的是,2008年内蒙古小麦的产量为154万吨、比上年下降了12.5%,稻谷的产量为70.5万吨、比上年下降了13.4%,小麦和稻谷产量下降的幅度都很大:说明在一定程度上粮食总产量的增长主要是“粗粮”增多了,而“细粮”反而减少了;为了满足消费的需求,我区小麦和大米的购入量要相应地增加。
内蒙古的粮食内部结构不合理,在2007年1750万吨的粮食总产量中,“粗粮”占85.8%、特别是玉米占64.1%,小麦、水稻仅占14.2%;这就使玉米、粗杂粮等严重过剩,小麦、水稻等的缺口增大。粮食供给的结构性矛盾加剧。
2009年第一季度,内蒙古春耕所需要的农用生产资料即化肥、农药、农膜、柴油、种子等货源充足,价格回落幅度较大,从而降低了种植业生产成本,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全区粮食播种面积增加较多。2009年上半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8137万亩,比上年增加255万亩。内蒙古玉米播种面积比上年
增加了4%左右,连续9年稳步增加。
(四)大部分畜产品的产量增幅较大,但牛奶等的产量下降
2008年,内蒙古牲畜存栏10677.2万头(只),比上年下降1.6%;其中,大牲畜存栏达到1063.8万头,比上年增长3.0%,而羊的存栏为8442.9万只,比上年下降了3.8%。全区肉类总产量219.37万吨,比上年增长6.3%:牛肉产量43.1万吨,增长6.1%;羊肉产量84.8万吨,增长4.9%;山羊绒产量6890吨,增长3%:牛奶产量912.2万吨。2008年内蒙古部分畜产品产量增速回落的幅度较大,如牛奶等;特别是小畜羊下降的幅度较大,需要引起注意。
2009年上半年,全区牲畜总头数达10852.6万头只,比上年增加174.8万头只,连续7年稳定在1亿头只以上。牛羊生产持续增长,出栏肉牛93.7万头,肉羊1614.3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3.9%和2.2%;牛肉、羊肉产量分别达到17.1万吨、25.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7.5%、1.6%;全区奶牛存栏313.8万头,同比减少1.3%;牛奶产量324.5万吨。同比下降14%。可以看出,牛奶等畜产品的产量及奶牛存栏数出现了大幅度下降;说明“三聚氰胺”事件,对我区奶牛养殖业、乳制品产业的影响是很大的。
(五)农田、草场基本建设加强。农牧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等增长
2007年,内蒙古农牧业机械总动力2209.2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6%;机耕地面积518.61万公顷,增长6.6%:机电井数量38.51万眼,增长0.3%:年内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7.73万公顷,发展节水灌溉面积62.47万公顷:全年农村牧区用电量34.10亿千瓦时,增长6.7%;化肥施用量(折纯)140.29万吨。增长10.5%。2007年,内蒙古农牧业综合机械化水平为60.1%,进入全国中级机械化水平省区行列:内蒙古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是43.16%。
2008年,内蒙古农牧业机械总动力2779.4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5.8%:机耕地面积523.33万公顷,增长0.9%:机电井数量39.31万眼。增长2.1%:年内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7.64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1.54万公顷:全年农村牧区用电量36.50亿千瓦时,增长7%;化肥施用量(折纯)154.10万吨,增长10.1%。农牧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2.5%,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5.41%。
内蒙古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开始于1989年,到2008年,全区农业综合开发累计投入资金124.52亿元。20年来,开发范围不断扩大,项目和投资逐年增加。农业综合开发范围已由最初东四盟市的12个旗县,发展到12个盟市的81个旗县、6个国有农牧场管理局。累计改造中低产田2028.35万亩,开发利用盐碱及沙荒地154万亩,营造防护林293.31万亩,草场建设1407.42万亩,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37亿公斤。
内蒙古河套灌区由于水利设施老化,有灌无排或排水不畅,灌区内土壤盐碱化严重,现有787万亩引黄灌溉农田中,中低产田面积占65%。1992年,内蒙古河套灌区被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15年来,共投资13亿元,累计完成土地治理项目263.9万亩,占全市现有耕地面积的28%。2008年1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再次立项,从2008年起至2017年止,改造中低产田500万亩,每年安排实施50万亩。
(六)集约化、技术化水平有待提高,现代农牧业的发展速度需要加快
尽管内蒙古农牧业机械化、水利化等的水准有所提高,但是农牧业的科技贡献率较低,集约化、技术化水平不高,农牧业水利、电力、防护及机械等的设施、设备的建设、更新、维护滞后,现代农牧业的发展才刚刚起步。
在内蒙古的农牧业机械设备中,20马力以下的拖拉机占拖拉机总数的76%,且40%多的拖拉机超期服役,玉米的机收面积只有5%左右:全区74%的农田没有灌溉条件,灌溉饲草料地面积仅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0.4%,设施农业面积占种植业面积的不到1%;一些作物品种已经推广使用了20多年,变杂退化现象非常严重,没有有效地提纯复壮和更新。
内蒙古农牧业的科技贡献率缓慢爬升,由“八五”期末的34%逐渐增加到“九五”期末的39%,又增加到“十五”期末41%左右,2007年为43.16%,2008年达到45.41%;然而,我国“十五”期末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8%以上,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经升到了60%―80%的水平,相比之下,内蒙古农业的科技进步水平还比较落后。农业科技研发机制、服务机制、推广机制及创新机制等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要重视农牧民、农牧业与农牧业技术、农牧业科技人员紧密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内蒙古农牧民文化素质低,具有一定技术、技能的人才严重短缺,阻碍了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和现代农牧业的发展。据内蒙古第二次农牧业普查资料。到2006年底,内蒙古农牧民家庭劳动力中文盲的比例高达7.4%,小学文化程度者占33%,初中文化程度者占49%,高中文化程度者占10%,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不足1%,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比重明显高于发达省区。
(七)农牧业生产资料价格回落,粮食价格变幅不大,畜产品价格下跌
2009年上半年,内蒙古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0.8%;其中。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同比下降0.9%,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同比下降0.7%。可以看出,农村居民消费价格的降幅要比城市居民消费价格的降幅低0.2个百分点。 2009年第一季度。内蒙古化肥、农药、地膜等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呈全面下降的态势。如。呼和浩特市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总体下降了12.57%,其中复合肥下降26.1%,尿素下降8.51%,农用薄膜下降14.19%,农药下降13.96%。种子下降13.39%。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的大幅回落,降低了农业的生产成本,加之各项惠农政策的有效实施,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使2009年全自治区的粮食播种面积又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2009年上半年,内蒙古农牧民出售粮食的综合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2.2%,其中稻谷平均每公斤1.71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玉米每公斤1.17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5%。2009年第二季度,内蒙古粮食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2.0%。第一季度略降,第二季度微涨。主要粮食的价格变幅不大、比较平稳。
2009年上半年,内蒙古畜产品价格同比下降了6.1%;其中,活猪的价格
为每公斤11.81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4.1%,去骨猪肉每公斤17.21元、比上年同期价格下降6.8%:牛肉每公斤21.81元、比上年同期上涨10.5%,羊肉每公斤23.67元、比上年同期上涨了0.3%:山羊绒的价格为每公斤186.15元、比上年同期价格下降15.0%,绵羊毛每公斤6.34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2%。内蒙古畜产品价格下降的幅度较大,特别是山羊绒、活猪的价格下降超过两位数,绵羊毛价格的下跌也接近10个百分点,这会使草原畜牧业及农区养猪业的收益锐减、甚至出现亏损,农牧民特别是牧民的收入增长更加艰难。
(八)农牧民生活改善,但城乡差距继续扩大,牧民收入低于农民收入
1.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生活消费支出逐渐增长,恩格尔系数大幅度下降,说明农牧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990年为647元、1995年为1300元、2000年为2038元、2006年是3342元、2007年是3953元、2008年是4656元。2008年比2007年实际增长11%: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06年为2772元、比上年增长13.3%,2007年为3256元、比上年增长17.5%。2008年为3618元、比上年增长11.1%:改革开放30年来即从1978―2008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31元增加到4656元、后者是前者的35倍多,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38元增加到3618元、后者是前者的26倍多。农民恩格尔系数,1995年为59.7%、2005年为45.1%、2006年为41.0%,2006比1995年下降18.7个百分点:牧民恩格尔系数,1995年为48.1%、2005年为34.3%、2006年为30.8%,2006比1995年下降17.3个百分点:农牧民恩格尔系数,2007年为39.3%、2008年为41%。
2009年第一季度,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为1672.4元,同比增加242.8元,增长17%,增幅比2008年第一季度提高6.5个百分点:农牧民人均现金支出1461.3元,同比增加237元,同比增长19.4%,增幅比2008年第一季度提高10.7个百分点。2009年上半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达3362元、同比增长12.9%,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达2476元、同比增长8.1%;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1617元,同比增长12.3%。
2.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消费差距均呈扩大的趋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水平的差距仍然较大,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出现了牧民人均收入低于农民人均收入的现象。内蒙古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牧民纯收入的比,1990年为2.2:1,2000年为2.52:1,2005年为3.06:1,2008年3.1:1: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享受的一些福利待遇等,实际上城镇居民的收入是农牧民收入的5倍甚至5倍以上。
1985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为325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595元,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比为1.83:1;2006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为2771.97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7666.61元,前者比后者少4894.64元;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9281.5元,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256元,前者是后者的2.85倍: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0827.04元,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618元,前者是后者的2.99倍。2008年,内蒙古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8%,农牧民恩格尔系数为41.0%,前者比后者低8.2百分点。说明农牧民消费水平、生活水平与城镇居民的差距还较大。
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1990年,全区为647元、全国为686元,全区比全国低39元;2000年,全区为2038元、全国为2253元,全区比全国低215元;2005年,全区为2989元、全国为3255元,全区比全国低266元:2006年。全区为3342元、全国为3587元,全区比全国低245元2007年,全区为3953元、全国为4140元,全区比全国低187元2008年,全区为4656元、全国为4761元,全区比全国还低105元。
据内蒙古农牧业经营管理站的统计数据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内蒙古牧民的人均收入一般要低于农民的人均收入。2001年牧民人均收入低于农民人均收入61.6元,2002年牧民人均收入低于农民人均收入199.3元,2003年牧民人均收入低于农民人均收入197.2元,2004年牧民人均收入低于农民人均收入125.7元,2006年牧民人均收入低于农民人均收入98.4元,2007年牧民人均收入低于农民人均收入124.6元。原因主要是:草原严重退化。产草量减少、载畜量下降,牧户牲畜牧养量的增加受到了限制;围封、舍饲,禁牧、休牧等实施后,草原畜牧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了,而近年来畜产品的销售价格稳中有降,特别是山羊绒等的价格下跌的幅度较大,这样草原畜牧业的经济效益不良,牧民的家庭经营性收入减少:由于受专业技能、语言交流等方面的影响,牧民输出劳务的困难更大一些,这样牧民的工资性收入也不会多;农民种粮已享受到了一系列相关的补贴,牧民养畜几乎没有补贴,当前牧民享受的政府补贴仅相当于农民的大约1/66;牧民为有效保护、永续利用草原资源,为恢复、维持、扩大草原生态系统的生态效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草原生态补偿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牧民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
(九)不合理开矿、办厂,已造成一定程度的农牧业资源破坏与环境污染
不适当地开矿、建厂、修路以及城镇建设等对农村牧区特别是草原及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污染。截至2007年,内蒙古全区矿山开发占用破坏土地75801.27公顷,其中占用破坏草地占44%,林地占3%,耕地占9%。其它地类44%:内蒙古东胜矿区面积3481平方公里,其中沙漠化面积占57%,且沙漠化土地还以每年0.5%的速度扩展。内蒙古的霍林河煤田、神府煤田、准格尔煤田等开发过程中,造成了较大面积的绿色植被的破坏,也引起了一定程度的沙漠化:如,准格尔煤田建设区的沙化面积以每年大约4%的速度增长。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部分旗近年来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开矿、建厂愈来愈多,但所引起的草原破坏、生态环境污染也不容忽视。如。二连油田开发区。开发前草地生产力为21105公斤/公顷,开发后变为1095公斤/公顷左右,盖度由原来
的45%―55%降为28%――38%。
二、发展展望
由于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农牧民生产积极性的空前高涨,对农牧业与农村牧区投入的大幅度增长,如2009年上半年涉及农、林、水的财政支出资金达54亿元、同比增长75.2%。高出地方财政支出速度32.4个百分点,所以,虽然受旱灾、病虫害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2009年内蒙古的农牧业经济总体上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2009年内蒙古农牧业(第一产业)的增长速度预计为5%左右,增加值达到950亿元左右。2009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预计比2008年增长6%左右,达到4900元左右。2009年全区牲畜总头数达10852.6万头只,比上年增长约1.6%。尽管2009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达到542.4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7万公顷,其中玉米播种面积比上年增加4%左右:但是由于全区局部遇到了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特别是全区大部遭受了比较严重的旱灾,截至2009年8月10日全区农作物受旱面积达4727万亩,其中重旱2050万亩,因旱造成189万人以及427万头只牲畜饮水困难,自8月17日10时起全区启动了抗旱Ⅲ级应急响应:所以,2009年内蒙古的粮食总产量要比2008年有所下降,预计保持在360亿斤左右。
如果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2010年内蒙古的农牧业经济形势估计要好于2009年,农牧业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发展的质量也要有所提高。2010年,内蒙古农牧业(第一产业)的增加值预计比上年增长6%左右,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预计比上年增长7%左右:全区牲畜总头数预计比上年增长1%左右,达到1.09亿头只左右:全区粮食总产量预计比上年增长5%左右,达到380亿斤左右。
三、对策建议
(一)建立和完善符合农村牧区实际的农牧业补贴制度和保护制度
当前正在实行的对生产销售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农民的直接补贴,还增加了购买农机补贴、购买良种补贴等,这是很好的办法。其实,既应该进一步建立健全农牧业的保护价制度,也应该制定实行对农民与牧民的直接补贴制度;除了粮食的直接补贴等,还可以尝试根据农户与牧户承包经营的耕地、草场的面积,按亩制定标准定额,由政府给予农民家庭与牧民家庭直接的现金补贴。
要建立牧民养畜的直接补贴制度。比照农民种粮的直接补贴制度,根据牧户承包经营的草场面积和饲养牲畜的情况,由政府财政每年给予直接的补贴,从而建立牧民养畜的直接补贴制度。
要建立生态草业发展制度。牧区应发展一批生态草业户。以维护、培养所承包的草场为主业,政府或基金会根据维护草场的面积、草的生长情况等给予草原生态效益补偿费,从而使保护草原、恢复植被成为牧民的自觉行动。
要建立草原生态补偿制度。草原畜牧业开创了可持续发展的先河,绿色大草原是在广大牧民世世代代的维护下才保留到了今天。要根据牧民为有效保护、永续利用草原资源,为恢复、维持、放大草原生态系统的生态效能做出的贡献,进行长期的生态补偿;可按照户(牧户)、人(牧民)、承包草原的面积与等级等。每年进行一定金额的补偿。
要建立牧区大宗畜产品的政府储备制度。牧区的羊肉、牛肉、山羊绒、绵羊毛等大宗畜产品,要建立国家或省级政府的储备制度:通过政府的购入或发售,调节这些畜产品的市场价格,使其维持在比较合理的水平,从而保障草原畜牧业的收益水准,保护牧民的利益。
进一步完善退牧还草制度。既要按照牧户禁牧草场的面积,分年度连续性给予足够的粮食与现金补偿,根据牧户休牧的时间与规模给予充足的饲草料补偿:也要对于禁牧、休牧的模范户给予奖励:还要适当延长对禁牧、休牧的补偿时间,下一步可考虑延长3-5年。
(二)拓展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增加对农牧业及农村牧区的投入
各级政府要继续增加对农牧业基本建设、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财政投资,且随着GDP的增长、财政收入的增加,用于农牧业与农村牧区的财政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要以一个科学合理的速度不断增大,而不是减少。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牧区的建设。要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牧区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牧区的公共服务,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强化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发展农村牧区通信,继续完善农村牧区电网,逐步解决人畜的饮水困难问题。
加速推进农村牧区信用社的改革完善,增强其生机活力,特别是对“三农”、“三牧”的信贷支持能力。规范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为_农牧业与农村牧区服务的职能,开拓农村牧区、农牧业、农牧民的保险业务,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牧区商业性与政策性相结合的金融体系,从而大幅度增加农牧业与农村牧区金融资金、信贷资金的投入,使农牧业与农村牧区资金短缺、投入不足的不良局面有所改观。吸引社会各界对农村牧区进行资金、技术、人才的投人,鼓励其到农村牧区发展第二、三产业,发展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的第一产业。引导、激励农牧户自身增加生产性的投入,提高其发家致富的积极性。
(三)发展绿色、安全的农牧业,继续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和养殖结构等
绿色农牧业的核心是在确保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的前提下,以标准化生产为主要手段,以品牌建设为突破口,提高农牧业综合经济效益。要充分发挥内蒙古绿色环境优势和丰富的农畜产品资源优势,积极实施绿色品牌战略,加强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发展和认证。当前最受消费者青睐、最有市场竞争力的农畜产品主要是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非转基因食品等。内蒙古农牧业资源环境受污染的程度不大,符合生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基本条件的地域很多,只要生产过程与加工、运输、包装、储藏等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完全可以生产出符合国际标准的高质量产品。
调整农牧业生产结构,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特别要注意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小麦、水稻等精细农作物的种植面积。随着粮食播种面积的扩大,小麦与水稻播种面积也应该相应地拓展,从而使全区的粮食结构趋于合理,减轻购入细粮的压力和出售粗粮的难度等。
(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选择新型工业化和科学城市化的发展路径
一、木兰县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根据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农业保险的有关精神,木兰县提出发展农业保险的工作意见,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木兰县下设了分支机构,成为木兰县首家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由县农委和县农经管站组织开办了各乡镇农经管站长和各村村长、村委会成员及一些种养大户参加农业保险培训班,请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木兰县分支机构总经理讲解了农业保险业务和一些有关农业保险知识及农业保险理赔流程。
目前,人保财险是木兰县唯一的农业保险机构,机构全称为“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共下设网点11家,木兰县农业保险的一个发展现状就是农业保险过于单一。截至2013年,人保财险才在木兰县开展养殖业保险业务,据调查在部分山区乡镇,许多农民根本不知道人保财险在木兰县还开展了养殖业农业保险的,更是很少有人知道该保险公司有哪些农业险种。
二、木兰县农业保险发展存在问题
(1)部分农户缺乏购买意愿。通过木兰县下设的11家网点信息反馈中了解到,目前在木兰县仍有部分农户缺乏对农业保险的认可,进而导致这部分农户没有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农业保险机构(也即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基层的宣传业务存在不足,导致许多农户因对农业保险缺乏认识而没有购买农业保险;二是部分农民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的农田或者家畜不会有太大的风险,即使购买了农业保险也是“白花钱”,索性对农业保险的许多作用也无视掉;三是由于种植面积或养殖规模的限制,许多农户不愿意为一亩地或者一头牲畜购买保险,认为如此小的规模还“不够麻烦的”。由于以上原因导致木兰县部分农户对农业保险缺乏购买意愿。
(2)部分农户无法接受现有保费标准。对木兰县300户农户的农业保险参保情况进行相关抽样调查显示:对农业保险“完全不清楚”和“一无所知”的农户占农户调查总数的17.83%。1/5对农业保险的认识仅仅是停留在“听说过”水平上。在木兰县,如果除掉政府对农业保险的补贴,那么农业保险的纯保险费一般应占农作物价值的15%左右,对农业保险的相关管理费用约为农作物价值的50%,尽管近年来木兰县现行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费率2%-10%,同时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各地区都对农业保险费进行了较高的相关补贴,大部分地区的补贴达到了保费的40%-80%,但相对于一般财产险的保险费率,木兰县的农业保险费率仍然非常高,农业的比较效益低下,农民收入相对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农户的种植利润相对偏低,就无法接受现行状况下的保费标准。
(3)投保人结构恶化。投保人结构恶化这一情况主要是从保险机构角度来分析的。由于农业尤其是种植业地理条件的特殊性,不同地理位置所具有的风险是不同的。在自然灾害发生概率较低的地区,从农业保险的需求角度来讲,大多数农户是不会选择购买农业保险的,尤其是在种植面积较小,相关的配套设施比较完善的情况下,农户所承担的自然风险是相对较小的;相反,在自然灾害发生概率较高的地区,大多数农户则会从规避风险的角度来尽最大可能地购买农业保险。从农业保险机构的角度来看,在长期状态下,农业保险的投保人结构将会出现恶化。
(4)农业保险经营技术落后。农业保险经营技术的落后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种植业保险中的自然灾害现场勘察、灾后理赔以及理赔时间确定等。以灾后理赔为例,如农户的农田遭受了较重的冰雹灾害,但并未绝产,与该农田所在地区秋收前遭受了较大的霜冻灾害,但该农田并未受冻。此时该地区的农田平均产出水平非常低,保险公司无法以一个合理的平均产出水平对该农户进行理赔。在类似的情况下,如果保险公司没有一套完整的经营技术,则会在农户与保险公司之间产生矛盾,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
三、提高木兰县农业保险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1)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参保意识。针对农户缺乏对农业保险购买意愿的情况,保险机构应该在合理范围内加大对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通过对保险机构的基层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让农户感受到保险机构的正规性,确保农户在理赔范围内一定能够得到合理赔偿;二是通过新闻媒体加大对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使农民对农业保险的险种、费用、作用及价值有足够的了解;三是在必要的情况下,保险机构可以采取一定的“促销”策略,让农户从“实践”的角度对农业保险有切实的了解。
(2)提高政府补贴力度。在部分农户仍然无法承担现有保费金额的情况下,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得补贴。国内外的实践反复证明:发展农业保险,如果没有充足的政府补贴,从长远来看,无论采用何种农险模式,其保障作用都很有限。当前,木兰县财力还比较有限,财政补贴应坚持基本保障的原则,保险机构在保险标的的选择上,应首先选择关系国计民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并主要实行保费补贴。把木兰县长期实行的以直接的农业补贴、价格补贴和发生自燃灾害时中央财政的救济款,逐步转到对农业保险的投入上。
(3)对投保农户进行风险分级。对于投保人结构恶化这一现象,政府和保险公司应当予以重视,以防止投保人结构恶化的进一步扩大,影响农业保险的稳定发展。本文认为,应通过多投保的农户进行风险分级来预防这一现象的恶化。保险机构可以在取得地方基层政府的支持下,对农户种植土地的所处地理位置、历年经营情况及近年来自然灾害的发生概率进行一定得了解并收集相关数据,对所取得的数据进行处理,综合各方面的风险因素,对投保农户种植土地的风险发生概率进行等级划分,对不同风险等级的农户收取不同金额的保险费用,确保投保农户的结构不会进一步恶化。
(4)提升农业保险经营技术。提升农业保险的经营技术是加快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保障农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提升农业保险经营技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合理的农业保险人力资源开发机制,确保农业保险机构中的基层人员能够对基本保险业务充分了解的同时,还能够对种植业和养殖业方面的技术、流程及经验等有相对足够的了解;二是成立相关的研究机构,对农户风险等级划分、现场勘查、灾后理赔等多方面进行专业性的研究,确保各项业务办理的合理性;三是完善农业保险的内部监督机制,确保保险机构内部业务员能够在合规的情况下进行基本业务办理,保障保险机构和农户双方的合法权益。(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李文.关于我国农业保险法律制度建设的思考[J].特区经济,2011(02).
[2]吴利红,娄伟平,姚益平,等.水稻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产品设计――以浙江省为例[J].中国农业科学,2010(23).
[3]侯玲玲,穆月英,曾玉珍.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及其对农户购买保险影响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0(04).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总体目标,在开发拓展现代农牧产业的思路确定过程中,本着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区域优势和地方经济优势统筹兼顾的原则,组织高、中级农牧业科技人员深入调查研究,经过反复论证筛选,确定了“种植业以甜橙、再生稻为支柱,蔬菜、蚕桑、再生高粱为特色;畜牧业以生猪为主导,白鹅、黑山羊为特色,肉兔、肉牛为补充”的特色产业发展思路,有效解决了现代农牧产业抓什么的问题。实践证明,这个思路是符合县情、农情的,是推动富顺县今后特色产业发展壮大的行动指南。
2.基地规模初具雏形
一是建成县城东南部以代寺、童寺等镇乡为核心的优质中稻-再生稻产业基地,面积达10万亩,中稻、再生稻两季亩产达900公斤以上,部分高产田块“超吨粮”,基地内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400元以上。二是建成以互助、富世、板桥、安溪为核心的4个万亩甜橙产业示范基地,已挂果6800亩,亩纯收入达1万元以上,在甜橙挂果前由专业合作社统一管理,行间规范种植花生、洋芋、辣椒、榨菜等矮秆作物,亩纯收入达2500元以上。三是建成富世镇海棠村蔬菜高科技示范展示园1000亩,辐射带动周边发展无公害蔬菜1.2万亩;东湖楼台村为核心的无公害生姜2500亩;兜山、彭庙镇为核心的无公害辣椒基地3.2万亩;长滩镇外销型无公害大棚蔬菜8000亩。四是飞龙镇蚕桑观光示范基地,已建成基地桑园7600亩,平均亩纯收入达8500元,发展林下养鹅、修建观光步道2.8千米,发展旅游休闲农家乐12户。五是生猪产业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被列入全国生猪优势产业发展区域规划。年出栏2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415个,年出栏万头以上猪场3个。拥有省级龙头企业吉泰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年加工能力100万头以上,年产值23亿元。六是白鹅产业链基本形成,有年出栏500只以上适度规模养殖户3580户,其中年出栏5万只以上3户。自贡威科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成年出栏10万只以上生态养殖基地,省级龙头企业自贡锦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具有年加工500万只白鹅生产线一条。七是黑山羊产业被列入全国肉羊优势产业发展区域规划,有年出栏肉羊60只以上规模户1480户,省级龙头企业自贡六顺养殖开发公司年外销15万只以上,自贡六顺黑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级专业示范合作社。八是建成以万寿镇为中心、辐射十二镇乡的肉兔产业带,发展年出栏500只以上达3800余户,其中出栏万只以上兔场8个、10万以上的2户。
3.科技含量日益增强
具体表现为“四个狠抓”:一是狠抓优良品种引进筛选,已从省内外选引柑橘、蔬菜、蚕桑、优质稻、高粱、生猪、白鹅、黑山羊等名优特新品种268个;二是狠抓先进实用技术的应用推广,普遍推广了水稻旱育秧和强化栽培、高粱保温育苗、病虫害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猪—沼—果立体种植、动物疫病防控以及农牧产品无公害生产(养殖)技术等;三是狠抓科技人才培养,通过请进来传帮带,送出去进修、考察、从事技术性的劳务活动等形式,已培养种(养)生产能人、科技致富能手1960名、农村创业型人才53名,开展新型农民培训2.14万人次、阳光工程培训1.1万人次;四是注重标准化生产,产业基地内严格按照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操作,从农牧业投入品开始实行质量全程监控管理。
4.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业发展的行政领导体系已经健全,县、镇(乡)、村成立了现代农牧产业开发领导小组,确定了主抓领导,依托部门和主管人员,拟定了发展方案和保障措施;二是产业发展的技术指导体系已经形成,县、乡、村分产业确定了专业技术指导小组和专业技术人员;三是产业发展的农牧业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各产业均建立了农民专合组织,逐步向专营、集中、配套服务转变。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1.基地规模较小,管理不规范,优势空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2.产品开发打造力度不够,品牌少,基地与农户的利益联系不紧密,产品市场竞争能力较弱
3.加工龙头企业发展滞后,市场营销体系不健全,缺乏功能完备的大型专业市场,产业化程度较低
4.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缺乏产业基地建设投入的长效机制,直接影响产业提升
5.激励机制不完善,考核奖惩力度不够,基地建设进展不平衡
三、发展的基本对策
1.扩规模提档次
以示范基地、示范点、示范户为重点,鼓励专业大户、业主租赁、承包荒山荒坡,兴建果园、菜园,因地制宜开展适度规模的农村土地合理流转,扩大基地规模总量。用五年时间建成甜橙20万亩、蔬菜15万亩、优质中稻—再生稻40万亩、杂交高粱—再生高粱6万亩、建优质桑蚕茧基地3万亩;建设12个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生猪标准规模养殖示范场和年存栏100头母猪以上的智能化猪场4个,集中成片打造5个黑山羊养殖专业村,发展白鹅养殖专业村5个,启动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同时继续寻求现代农牧产业发展的技术合作伙伴,与国家和省级科研单位、专业院校建立技术协作关系,传授产业开发提升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培训活动,依靠科技进步,实施品牌化经营战略;治理优化特色农产品生产环境,打造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牧产品,并着力开展品牌、商标、包装等无形资产的打造。
2.搞活流通增加效益
一要建立专业交易市场,形成稳定的产品集散地,规范产品批零销售。二要建立健全农民专合组织、培养经纪人,在健全机构、规范行为、强化功能的同时,尽力将每个会员培养成为生产能手、科技能手和营销能手,充分发挥协会上连龙头企业、营销公司、下连农户的纽带作用。三要制定激励机制,鼓励企事业单位人员、乡镇干部、乡村能人,跨出县门、市门、省门捕获信息、开拓市场。四要在省内外大中城市设立农产品专卖店、连锁店,建立营销网络,拓展外地市场。五要通过举办各种新闻会、农产品展销会等形式,全方位加大农产品的推介宣传,提高市场知名度,扩大市场影响力。
3.突破深加工延长产业链
具体做法:一是组建一支专职招商队伍,坚持在外地蹲点招引客商到我县投资现代农牧产品的生产、加工项目。二是以县委提出的“两化互动、三化并进”为契机,加快建设一个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三是鼓励县内资源消耗型传统企业,搞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增设特色农牧产品加工项目。四是切实落实招商引资各项优惠政策,优化软环境,运用贴息杠杆,对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银行贷款,由政府负责贴息,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加工项目建设。
4.加大投入做强产业
一要积极争取中央、省级产业扶贫开发项目和涉农项目,进一步加大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创新应用投入力度;二要集中县级财力,把有关部门的项目资金整合扶持农牧业产业发展;三要在用地、用电、用水、税收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加快农牧业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
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国家和社会的科学发展是紧迫的时代命题。中央强调三农问题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在三农问题的解决,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成功实践。当前电视媒介是我国拥有广大受众的大众传媒,是我国农民接触最多、且对农民影响最大的媒介。因此,作为强势媒介,电视传播应该通过农业电视传播的大力发展,沟通上下内外,协调城乡,服务三农,从而在促进“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上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农业电视传播应该以服务三农、沟通城乡,实现国家和社会的科学发展为己任,以农村观众、农民为服务主体,同时满足其他关心、关注三农问题的城市观众的需要,在全社会营造城乡一体、共同解决三农问题的环境氛围。同时,要建立农业电视传播服务三农的长效机制。农业电视传播具有公共性和公益性,政府对其发展应给予政策、资金和人才的支持;应从服务三农出发,重新建构农业电视节目评估体系;农业电视传播应实施人才战略和制度创新,积极推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形势下积极开展自身内容产品的新媒体搭载工作。农民的影像实践的意义与价值已有充分显示,农业电视传播应积极主动地吸收农民的影像实践,整合农村传播资源,让农民能够运用媒介表达自己的意愿、反映问题,充分发挥主体性。
一、农村电视节目的发展现状
农村是个相对独立的乡土社会,具有浓重的乡土特点。由于农民世世代代定居在某一地区,以在这片土地种植粮食为主并易于满足生存需要,因而形成了小而全不求人的封闭经济,同时也形成了灿烂纯朴的民间文化和民族文化。当然,在这个不流动的地区里生活,往往会产生一种不善于适应,想回避新事物的性格和重农轻商的思想。尽管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逐步波及乡村社会,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观念造就了大部分农民喜守旧、追求静,想变又害怕变的性格。
不过,我们也明显地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思想不断深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量的信息借助各种媒体流入农村,农村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部分地区的农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与城市人的生活水平差距在逐渐缩小,农民这个称呼也在开始淡化。
目前,我国的社会结构正从城乡分割、向城乡融合与协调发展的阶段。由于受文化素质、生活消费环境、欣赏习惯等因素的制约,相对而言,电视媒体比报纸、广播、网络等其他媒体更容易让农民朋友接受。电视不光是农民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也能起到丰富其文化生活的作用。2008年据济南市农村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调研组调查,在所属的5个县(市)的乡村和农户进行调研,回收的2000份问卷中,在回答“你都喜欢收看哪类电视节目”的问题时,问卷显示排在第一位的是反映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的节目,其次是新闻节目,第三位是电视剧,第四位是农业科技节目。对于“你对现在的电视节目是否满意”的问题,回答不满意、不太满意的有1402人,约占70%;满意、比较满意的有598人,仅占30%。
根据中国农业大学媒体传播系到我国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调查显示,无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还是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地区的农户最需要的信息集中表现为四大类:宏观类信息――政策、法律、法规等;实际操作类信息――新技术、新品种等;市场类信息――农产品价格、销路、供求等;科技知识类信息――科学文化常识、教育、卫生、健康等。另外发现,无论是贫困农户还是富裕农户,看电视的动机主要是娱乐和消遣,他们大都偏爱影视和文艺节目。
专家分析认为,农民现阶段最需要的节目应当是改变旧观念,增加现代化观念的电视节目,也就是通过电视艺术的手法将现代意识注入农村,逐步改变农民落后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乃至审美情趣的节目。俗话说,转变思想,黄金万两;观念更新,黄土成金。观念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在农村的变革中,改变落后的过时的文化,保留优良的传统民族文化,引进先进的创新的文化,是农村变革的根本。被誉为“国际平民教育之父”的晏阳初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深入农村作了大量的调查,总结出中国农民身上存在的四个问题:贫、愚、弱、私。到现在为止,我国农村依然存在这四个问题。要解决这四个问题,就要从四大教育入手,即生计、文艺、卫生、公民教育。生计教育就是提高村民的生产力,以达到致富的目的;文艺教育是提高村民的知识力,以达到治愚的目的;卫生教育是提高村民的健康力,以达到治弱的目的;公民教育是提高村民的团结力,以提高农民的思想意识。贯穿这四大教育内容的电视节目正是我国农村最需要的电视节目。
二、农业类电视节目的发展思路
第一,扭转重城轻乡的思想观念,把关注的目光不光局限在城市,也投向农村。以传播先进文化为己任的电视媒体,应该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出发,承担起满足农民观众的收视愿望和需求的重要使命,改进和加强农村电视节目,做好电视媒体之间的联合与合作,交流和引进农民喜爱的电视节目,立足服务“三农”,推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第二,播放改变旧观念、增加现代观念的节目。农民面对多变的世界、面对城市化的转移,如何解放自己的思想,更新自己的观念,在创业的道路上如何勇敢地面对一个个的困难和挫折?电视剧《刘老根》中主人公对待人生的态度、处理问题的方式,无不带有时代色彩,而这种用形象演绎着的观念,常常成为受众的示范,并考虑效仿、采用或改进。因而,在节目中增加现代化观念,是促进农民发展创新的主要途径。
第三,加大信息量,加强节目实用性。信息是农村发展与农民生计发展创新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在任何一个农村社区,都会发现有些农户采用有别于其他农户的发展方式。导致这种区别的重要因素是获得了别的农户所没有获得的信息,而电视就是信息获取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在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收视调查中,农村受众把电视所提供的文化知识类和市场类信息又排在四大需求信息的后面,主要原因之一是电视所提供的信息与农民的需要相差太远。我们还没有做到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电视节目内容,推荐的致富经验实际上大部分农民都没法学习。根据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环境、条件,为农民提供及时的、准确的信息和经验,让他们觉得节目对生产、生活有用,能让他们在有限的土地上创造出更高的价值来。
第四,创新农村节目形式,提高节目娱乐性。无论是贫困农户,还是富裕农户,看电视的动机主要是娱乐和消遣,他们大都偏爱影视和文艺节目。由于农村受众文化程度较低,对节目中生动有趣、直观的形象比较容易接受,因而观念更易受其影响。所以我们的节目不应该是简单的声画两张皮,也要研究如何发挥健康有益的娱乐效应。我们可以尝试利用个性化的语言,改“播”为“说”;在节目中设计小插曲,强化节目的戏剧性;提倡农民“参与式”的、“双向式”的、“互动式”的节目形式,充分尊重农民的乡土创新,以此来抓住观众,在潜移默化中使其逐渐从农村的旧文化状态进入新文化状态,接受现代化的观念,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乡约》栏目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
三、对策研究
第一,在宏观政策方面,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应该明确界定包括电视在内的农业传媒的公共服务属性,将其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目前,国家尚未对频率、频道的所有权与使用权进行分离,追求利益最大化成为电视台难以避免的行为准则,其结果导致了带有明显的公共服务属性的频道和节目处境尴尬,甚至是举步维艰。因此,把农业传媒定位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将其纳入公共服务体系,由国家投入资金运营,由本级政府财政纳入预算或进行差额补助,要求为本行政辖区农民无偿解决农业电视频道落地和覆盖问题。同时,在对其进行考评时,应根据农村受众实际,建立单独的考评标准,对频道和节目进行独立评价,建立绩效奖惩机制,使从业人员不仅能够摆脱后顾之忧,还能专心从事农业电视节目的生产制作。
第二,在节目传播环节,要加强传播渠道和传播基础设施建设,真正落实“村村通”。传播渠道畅通、传播基础设施完备,才能保证农民都能看到农业电视频道和节目,它是农业电视节目成败的先决条件。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西新工程”等,旨在加强电视覆盖,意义十分重大。尽管进展顺利,但是完成难度仍然很大。农村市场由于经济等各方面原因,绝大多数都是通过无线覆盖或者自己架天线接收。在覆盲区要采用村村通补点,通过卫星接收、小功率转发、小片网分配等方式,数台卫星接收机集中接收信号后,再通过多道小功率电视和调频广播发射机将接收机输出的基带信号转换成射频信号无线发射,用户采用开路方式接收。电视与调频广播两套发射天线可共杆架设。对于地广人稀、地理环境复杂、难以架设线缆而又适合采用卫星接收无线转发的地区,可以妥善解决农民群众看电视的问题。
第三,在农业电视节目制作环节上,找准定位,精心编排;在节目选题内容上,要拓宽思路,转换视角,贴近生活;在节目形式方面,要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农业电视专业频道必须紧扣定位,突出“农”的特色,做对象特征明显的专业化节目,在对农村受众深入调查、了解、分析的基础上,使电视节目和电视剧合乎农村受众的收视习惯,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电视频道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农业电视节目应该具有强烈的“农味”,要在准确定位观众的基础上,对广大农民观众的参与、节目的长度、观众的收视习惯与作息时间准确把握,合理安排,精心设置。把受众关心的乡村气息浓重的节目进行现代化的包装,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农业、农村、农民。
目前我国正从城乡二元分割向城乡统筹、一体发展转变。在这个转型期,农民对国家的方针政策、对新的经营观念和变化多端的市场信息需要越来越多,对相应的农业节目需求更强烈。国家的重视和受众的需求正构成了农业电视传媒绝佳的发展机遇,而农业电视传媒自身只有切合实际深入农村市场,了解农民所想所需,调整思路,加大力度,转换视角,拓宽内容,活跃形式,明确定位,塑造自己的“农村”品牌,才是农业电视专业频道和农业节目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马梅.中国农业电视传播发展研究[M].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
2.郑树柏等.农业电视节目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新闻界,2009(4).
中图分类号:S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200
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受天气、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所以掌握当地气候资源环境,获取及时、准确天气预报信息在农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现代农牧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农牧业生产过程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气象为农业服务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1 阿合奇县气象为农牧业服务现状
1.1 建设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阿合奇县气象局高度重视对农牧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牧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开展专业化农业气象监测预报技术系统建设,使得现代农业气象科技成果惠及更多农牧民。
1.2 加大为农服务力度
阿合奇县气象部门围绕社会经济发展,建立和完善气象预警信息和灾害情况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切实落实和发挥政府职能作用,按要求完成区域中小河流和滑坡点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普查工作。不断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流程,加强应急演练和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推进农村气象服务站、为农气象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充实天气预报内容并保障正常运行,给广大农牧民群众传递及时有效气象信息。
1.3 搭建特色服务平台
开通“阿合奇牧讯通”短讯服务热线和23个“牧场小喇叭”,针对农牧民生产生活所需,及时订制、播报天气变化、惠农政策、就业服务、民政救助等咨询服务538条,搭建通讯服务平台。组建35支流动便民服务队,深入29个边远牧业点开展流动科普送教、巡回送医下乡、一线结对帮扶等流动服务83场(次),做到流动服务进村入户,搭建流动服务平台,最大限度发挥村级事务代办点便民惠民“直通车”“一站式”服务平台作用。
1.4 气象为农服务形式多样
借助手机短信、户外电子显示屏、微信微博、电视、收音机、“12121”等第一时间气象信息,建立气象防灾减灾绿色通道。在关键农事季节深入开展农作物春耕预报、夏收夏种、秋收秋种等农业气象专题分析及农用天气预报服务,为当地政府和农业部门指导农业生产提供决策信息。通过农情和灾情调查,详细了解农牧民对气象服务需求,开展有针对。
2 气象为农牧业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牧民对气象知识的了解较少
农民知识水平有限,不懂得利用先进科学技术进行农牧业生产,不能按照天气气候变化开展农业种植。
2.2 开展专项气象服务能力不足
基层气象部门缺少专业人员,农业气象人才缺乏造成农业气象预报产品针对性和专业性差,不能更好为三农服务,阻碍“两个体系”建设发展。
2.3 气象为农服务信息单一
阿合奇县气象部门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开发程度较低,农业气象科技服务信息产品单一,很难满足现代农牧业发展需要。
3 阿合奇县气象工作为农牧业服务发展建议
3.1 丰富气象服务产品
针对现代农牧业生产对气象服务信息产品的依赖和需求,不断创新农业气象服务方式,丰富气象服务内容,积极开发适合现代农牧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专业气象服务产品,发挥为农牧业服务作用。
3.2 提升气象为农服务能力
提升阿合奇县气象局短时、短期和中长期天气预报能力,将从区域自动气象站和小气候站中获取的气象要素数据信息应用在为农气象服罩小=手机短信气象服务工作做好,提升气象信息及时性和准确性。气与林业、农业等部门加强联系,组成专家联盟,共同研究农牧业科学种植方法和不同生育期内应对各种天气状况对策。加强服务人才培养,遵循“请进来、走出去”方针,开发“三农”气象服务产品,提升气象为农服务针对性。
3.3 完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建立健全人工影响管理体系,优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系统。加强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体系构建,完善安全监控系统,提升作业科技含量。积极引进科技人才,加强科技创新,提升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发展,提升人工影响天气科技水平,增强人工影响天气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人影工作在农牧业中的作用。
4 结论
农牧业生产离不开气象服务支撑和保障。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象灾害频繁出现,给农牧业生产带来影响。气象部门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新时期农牧业生产的实际需求为牵引,充分发挥气象预报预警、气象防灾减灾作用,全面提升气象为农牧业服务水平。
一、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一)“三农”根基深厚和内、外部的基础设施薄弱并存
农村商业银行前身为农信社,因农而生,为农而改,靠农发展,因而与“三农”根基深厚。而且农村商业银行为县级法人单位,决策链短,机制相对灵活,在信贷流程、信贷审批、贷款品种创新上都更为简洁高效,在提供金融服务决策方面反应更快、效率更高,让广大农民在家门口享受到现代金融服务。但内、外部的基础设施还很薄弱。从内部看,农村商业银行的基础薄弱突出表现在:人力资源相对不足,人才结构层次较低,经营管理水平和新产品的研究开发能力受到了一定制约。从外部看,因属于地方性小金融机构,辖区外没有分支机构或机构。基础设施是银行经营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基础设施的薄弱,制约了农村商业银行服务功能的拓展。
(二)产品优势和竞争同化现象并存
农村商业银行的银行卡等产品一直对客户免收年费、工本费、小额账户管理费、短信费、ATM机跨行取现、刷卡等相关费用(基本实现零收费),电子银行等产品也实现跨行转账免收手续费,且到账及时,增强了自身的竞争力。同时在贷款利率定价及贷款品种创新上都倾斜于“三农”、小微企业,农民及中小企业可以得到更多的实惠,对农村客户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但是随着竞争性的金融制度推行,更多金融机构把目光投向农村市场,农业银行、邮政储蓄、村镇银行,甚至是城市商业银行也争相在农村设点。原有农村市场被“瓜分”,而且有些金融机构服务“三农”实质上是把本不丰富的农村资金源源不断地“抽”往城市和其他回报率高的领域,成为农村资金的“抽水机”,所抽资金不用于支农,而是投向房地产、矿山等高利润非农行业或热衷于追捧财大气粗的高端客户。再加上互联网金融兴起,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日趋错综复杂,组织资金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三)网点众多优势和业务创新能力较低并存
农村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覆盖了广袤的农村,因此往往在机构网点、员工人数、服务对象、存贷款总规模、纳税总额上都占绝对优势,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导者。但是,农村商业银行经营范围有限,经营领域受区域局限,无法跨区域设置经营网点,基本局限于当地。资本规模小,在信用条件、抗风险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劣势。给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极大的金融风险,制约了业务创新能力。
(四)从业人员的地缘优势和员工整体素质不高并存
目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员工基本来自当地招聘,多为本乡本土居民,对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熟悉,对每个农户的家庭情况了然于心,多年积累的地缘、人缘、亲缘优势非常明显,农民对其怀有浓厚情感,是一种典型的“草根金融”,不是其他金融机构一朝一夕就能替代的。但是员工整体素质不高,业务营销意识不及其他商业银行,主动营销产品的少,被动等待上门办业务的多,服务方式落后,创新能力不足。普通服务人员多,研究和复合型人才少。有的服务方式理念落后,对市场的把握欠缺,导致难以提供优质高效的、真正贴近“三农”的金融服务。
二、农村商业银行的定位与发展
(一)立足农村市场,挖掘潜在群体,努力成为区域内最优
当前农村经济环境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股份制经济成分大幅增加,很多地区二、三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除小规模经营农户外,农村中小企业等各类业主,其金融需求已突破传统农业的融资需求。作为农村商业银行,应凭借其在农村地区的特有优势,深度挖掘农村市场。农村商业银行作为中小金融企业,一方面要立足于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三农,坚决把市场定位在农村中小型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农民等目标市场上,服务中小企业和个体民营经济。随着农村种植、养殖业的发展和农产品深加工行业的兴起,培植优质的农户投资者和中小私营企业作为自己的长期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一方面要改进服务,优化服务方式,创新服务工具,拓宽服务领域, 创新服务品种, 充分发挥在农村的机构网点优势, 积极探索服务“三农”的新机制和新模式,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有别于其他商业银行,形成自己独特的经营特色。
(二)迎合农村需求,加强金融创新,建设有特色的地方性商业银行
一是推进产品创新,开发出贴近农村、贴近农户需求的金融产品,同时,加快服务方式和业务工具的创新,加大产品营销宣传力度,尤其是在利率优势、银行卡产品优势等方面,着重从农村年青客户入手,提供差别化、个性化服务,通过“便、利、亲”优质服务来吸引农村青年等潜在客户。二是加强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创新,农业产业发展需要融资服务,农村经济中的中小型企业、个体工商户对金融创新产品也有需求。因此探索将其产品、存货、经营权作抵押担保,开展涉农中小企业联保贷款,对个体户,开发各种个人金融套餐等,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行项目融资,简化贷款手续,加快结算速度。三是在金融环境上,要积极研究金融市场和竞争对手。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其业务范围和技术水平都相当有限,因而要积极向外扩展,与社会上各类金融机构达成全方位的合作,凭借金融创新拓展经营领域,创新业务经营模式,扩大营销渠道, 通过各类金融机构的合作,整合现有产品,大力推进产品、业务的创新。
(三)加强内外部建设,引进战略投资者,全面打造精品银行
河北省草地资源丰富,草原类型和植被类型众多,草原总面积较大、覆盖范围较广,各类草原总面积为5.01×106hm2,占到了全省总面积的26.7%,非常适合发展草地农牧业和畜牧业。但是在长期过度开发过程中,自然草原发生严重退化,打破了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导致大风、沙尘暴等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以及草地农牧业的良好发展,加强河北省草原生态安全建设已经迫在眉睫。
1 河北草原生态安全的重要性
近些年,北方地区沙尘暴现象变得日益严重,尤其是北京、天津等地,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内蒙古、河北等地草原退化,很难起到防风固土的作用,造成大量水土流失。河北省作为京津地区的绿色屏障,加强河北草原生态安全建设,可以充分发挥草原的生态功能,有效减少京津地区的沙尘暴现象,提高环境质量,确保京津地区水源的充足与安全。同时,保证河北草原生态安全,可以减少草原鼠虫、火灾等灾害发生频率,提高草原生产能力,为当地草地农牧业的良好、稳定提供基础保障,促进当地经济建设和发展,并且,还可以对草原的开发力度加以控制,加强草原管理,在充分发挥草原利用价值的同时,保证草原生态平衡,保证人与草原的和平共处,协调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关系[1]。
2 河北草原生态安全与草地农牧业发展现状
从当前的河北草原生态安全建设来看,情况不容乐观。大量自然草原经长期过度开发之后,物种类型及数量锐减,导致草原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恢复能力大大降低,严重破坏了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全省退化、碱化、沙化草原面积高达2.17×106hm2,占到了草原总面积的42%左右。另外,生物物种和数量的大量减少,破坏了草原物种生物链和生物网中的平衡关系,加剧了草原鼠虫病害现象,据统计,近些年河北省受鼠虫病害威胁的草原面积大约有9.93×106hm2[2]。这些都是当前河北草原生态安全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当前河北省草地生态农牧业体系还不够完善,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先进的技术保障,农民和牧民的的生态意识薄弱,人工草地植被品种以及家畜品种有待改良,草原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浪费现象严重,畜群数量超出草原承载能力比较常见,河北草地农牧业发展水平落后。
3 河北草原生态安全与草地农牧业发展策略
为了改善河北草原生态安全与草地农牧业发展现状,就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加强草原管理,保证草原开发的合理性,实现草原生态安全与草地农牧业发展的协同性。
3.1 提高对草原生态安全的认识
提高思想认识和重视力度,是加强河北草原生态安全建设,促进草地农牧业良好发展的基础。河北省各级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宣传力度,使民众了解草原生态稳定的重要性,提高民众的生态意识。同时,应该加大对河北省草原资源的调查力度,了解不同地区草原资源类型及草原分布特点,树立起发挥草原多项服务功能的科学发展观,推行休牧还草的生态保育工程[3]。
3.2 保证草原开发和管理的科学性
在开发利用草原资源的时候,应该控制好开发力度,避免出现过度开发现象,结合当地草原资源情况及农牧业发展特点,制定科学的开发利用方案,以国家法律、法规为指导,限制放牧数量和放牧频率,在维护牧户合法权益的基础上,避免因过度放牧对草原生态平衡造成破坏。同时,应该加强对退化草原的治理力度,针对退化现象严重的草原采取封育管理,丰富草原物种类型,提高草原自我恢复能力,实现草原的更新复壮。同时,还可以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实现对草原资源更新信息的动态监控。
3.3 构建新型草地农牧产业体系
要想提高草原资源的利用率,保证草原生态健康与安全,就需要对传统草地农牧业生产方式进行创新,大力发展生态农牧业。首先,应该改良人工草地牧草品种以及家畜品种,建设农牧业生产示范基地,实现种养结合,实现利用当地龙头企业和农牧大户,带动农牧业良好发展。其次,应实现牧区与农牧交错区优势互补,实行系统耦合,构建集约化、产业化的新型农牧业生产体系。
4 结束语
加强河北草原生态安全建设,促进草地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需要政府和群众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针对当前河北草原生态安全与草地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提高对草原生态安全的认识,保证草原开发和管理的科学性,构建新型草地农牧产业体系等策略加以改善,维护草原生态平衡,实现草原与草地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钟龄.北方草原生态安全与草地农牧业发展[J].草原与草业,2014,(1):7-16.
中图分类号:F259.27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in 13th five-year the first year of th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forms are excellent, industry,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and social foundation design have made gratifying achievements, but the logistics industr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link of all kinds of production factors have also made great progress, but because of the economic base in our region relatively backward, with the faultiness of the activities of the logistics infrastructure, but also in the primary stage, and in the“five years”is i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can be stable and sustainable, the connection point of logistics industry as an important industry, whether it can be the key to the to get a better development effect.
Key words: logistics industry; land supply; modernization; Inner Mongolia
就发展状况而言,内蒙古的物流行业整体上仍处在起步阶段,过去的物流概念只单纯的包括运输及仓储等初级环节。内蒙古地处我国北部,而现代化的物流企业多在我国南部。虽然我国近年来物流行业得到国家和各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我国北部地区,物流行业发展更为落后,面临的问题更为严峻。
1 物流业发展现状
1.1 内蒙古物流采购的发展现状
目前内蒙古许多企业,物流采购已经成为企业的发展短板,部分企业虽然拥有知名品牌、能够生产出优质产品,但是却没有得到较好的经济效益。而这其中的关键原因就是这些企业的物流采购流程不尽合理,采购的机制存在不健全的问题,在物流采购环节过高的成本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企业利润率的低下。
(1)采购人员的素质不高。目前的市场经济大环境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在这种条件下,物资采购的价格与所需数量总是不断变化的。从事采购人员是企业的采购工作的首要执行人,所以采购人员素质的高低就直接影响到企业物流采购环节的效率与质量的高低,甚至影响到企业整体效益的高低。
(2)采购的绩效评估制度不健全。部分企业采购环节没有较为完善的评估制度,还停留在传统的采购方式上,无法约束其员工的采购行为,致使企业的物流采购水平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不能提高。
(3)供应商的不稳定性。就目前的整体市场环境来看,大多数的企业都面临着一个问题:在物资短缺时供应商条件都较为苛刻,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从而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作;当物资过剩时供应商们又会争相降低供货条件和价格,推销库存产品。
1.2 内蒙古物流仓储的发展现状
商品流通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物流的仓储环节,它是整个物流系统中一个极为关键的子系统,其好坏关系着整个物流系统能否按时的完成既定目标、能否为顾客提供一个舒适且优质而又满意的服务。
(1)目前我国物流企业的仓库构成比例不科学,很多企业的仓储已经过时老化,而物流企业多因缺少更新设备的资金未对其仓储设备进行更新换代。
(2)仓库管理水平较低。其根本原因是企业未从思想上意识到仓储对于企业的重要性,思想停留在过去的库房管理层面,认为仓储不需要技术与知识的积淀,因而忽视了仓储的管理建设,导致仓储管理人员素质普遍不高,从而影响到了整体的管理水平。
(3)缺少统一且专业的标准。现有的仓储设备因没有具体规定而又缺乏专业的技术规划导致多存在技术性问题,例如:园区内整体的功能划分不合理,道路规划不科学,仓库间距不合理,消防安全不到位等。
(4)仓储企业注册门槛较低。企业在注册仓储企业时门槛过低,仓储企业的硬件设施条件不到位,注册资金不到位,易导致仓储管理出现问题,当出现问题时理赔能力有限,极大地影响到整体仓储市场的秩序,损害了整个行业的形象。
2 内蒙古物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内蒙古社会与经济经历多年的变迁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物流业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呈现规模不断扩大的较好发展现状,但是较之我国发达地区甚至发达国家的物流行业来讲,内蒙古物流产业整体水平还处在相对落后的阶段,且由于早期粗放式的建设一些问题逐渐地显露出来。
2.1 物流行业缺乏现代化的高效物流体系
由于我国的物流业起步较晚,并受计划经济体制因素的影响,目前内蒙古与全国大部分省份的物流业都实行块条分割的管理制度,即物流业的管理权限被分割为铁路、民航、海关、交通、商贸等部门,各地区与部门的管理自成体系,@样的管理制度缺少一个统一的主管部门进行宏观的协调和管理,造成了地区与部门之间的管理重叠、权责分配不清,导致地区与部门之间无法形成协调有效的现代化的物流业管理体系。
2.2 物流产业的粗放式经营
内蒙古的物流业快速发展壮大,但较之发达地区及发达国家的物流业而言存在着整体水平较低的问题,产业经营上存在传统的粗放式经营的问题,致使行业的效益与产品的质量不高,从而直接造成行业发展的效率低下。根据相关部门统计显示,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占其本国GDP总体比重的10%左右,我国物流成本占全国GDP总体比重的20%左右,而内蒙古2015年相关统计显示物流成本占全区GDP的30%左右。充分说明了发达国家物流业在各方面远远领先我国的物流产业,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说明了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潜力很大,内蒙古作为物流运输需求量极大的地区之一,存在问题不少,发展潜力巨大。
2.3 物流产业空间发展不平衡
内蒙古的物流行业受限于特殊地理条件与发展状况,在空间布局上呈现出区域性的阶梯状的发展模式,西北部欠发达地区与东南部较为发达地区的差异很大,旗县、嘎查与城市之间的差异体现的尤为明显。具体表现为城市与农村存在发展严重不均衡的状态,农牧业与农资物流滞后于城镇商业物流,技术落后,设备不完善,成规模的专业农牧业物流几近空白,造成了农牧产品在物流方面的效率的低下,城市与旗县、嘎查村间存在着明显的“二元鸿沟”现象,大型物流基地、物流基础设施和较为成熟的物流企业多在较为发达的城市。
3 在新的土地供应政策下促进物流业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3.1 优化物流行业区域布局
科学地依据市场的供需关系、区域的环境资源、地区规划、区域内行业布局、交通环境、商品流向、整体产业规划等多重因素,按照“十三五”规划,将现有九大物流区划分为东西部两个大区,再其基础上建设十大物流通道,优化物流业的区域布局。
西部物流区域包括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兰察布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乌海市和阿拉善盟。这一区域带内的城市具有较好的工业基础、较高的物流关联度,在商业贸易上有较为发达的流通业,其地区有较为完善的综合运输网络。该地区有国家级物流节点城市呼和浩特、包头,可以充分利用其节点城市的效益,将重点放在呼包鄂三个地区,围绕他们发展黄河流域与主要交通干线的物流产业带,同时加强物流产业的聚集,利用自身的地理及资源优势加强与发达地区京津冀的合作,建立起连接西北与华北地区的物流大通道,将内蒙古打造成中国与欧亚大陆物流通道上重要的物流中转站。
东部物流区域包括锡林郭勒盟、兴安盟、赤峰市、呼伦贝尔市。这一区域有着人口相对集中,交通道路接近完善,经济发展较为快速的特点。这一区域内要好好利用锡林浩特、赤峰、乌兰浩特、海拉尔以及通辽等中心城市的效益,将发展中心放在该地区的煤炭资源、金属资源与农畜产业上,在传统开采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发展煤化工与有色金属的冶炼加工业,同时关注该地区的农牧业可持续高效益发展,加强农畜产品绿色加工基地的建设。另外继续建设蒙俄口岸及出海通道,优化与外蒙、俄罗斯的国际运输航线,加强与华北、东北经济区协作,争取将内蒙古打造成连接华北、东北工业经济区,联通蒙古、俄罗斯的重要物流基地。
3.2 加强物流体系建设
围绕内蒙古的城镇化建设、农牧区改造建设、现代化农牧业改造与新兴工业化改造,积极发挥内蒙古的地理条件优势与口岸优势,构建城乡、农牧业、工业和国际四个板块完整物流体系。
(1)工业物流体系建设
围绕中部地区工业基地的建设,推进物流业与工业的融合,同时将眼光放在专业物流的建设上,争取建设出可以支撑工业化发展的完整物流体系。大力发展煤炭物流。围绕构建煤炭基地的步伐,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发展,并同时推进鼓励企业通过联合与兼并的形式组建出一批具有竞争性的大型物流公司专业从事煤炭业物流,引导煤炭物流向专业化物流方向转型。围绕打造国家新型化工基的步伐,大力发展化工物流,吸引国内外成熟的化工物流企业并与之合作,积极开发应用管道物流技术,引导化工物流向专业化物流方向转型。加快发展冶金建材物流,同时推动建筑业、冶炼业等生产上下环节对物流需求较大的企业实行标准化加工、配送,使物流的附加价值得到提高。
(2)农牧业物流体系建设
一、杭州市农林牧生物质废弃物资源与分布情况
通过调查统计,我市农林牧废弃物资源丰富、数量较大,其中农业类废弃物资源理论量为159.34万吨,林业类废弃物为88.7万吨,畜禽排泄物为531.16万吨。
(一)农业及农产品加工废弃物资源。
1、农业和农产品加工废弃物资源数量。农业和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的产量取决于农作物的种类与产量,当地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采用的农业技术,差异非常大。我们根据农作物产量和各种农作物的草谷比来估算出各种秸秆的产量,即秸秆理论资源量=农作物产量×草谷比。据调查统计,2012年全市农业废弃物理论资源量为159.34万吨。详见表1。
2、农业及农产品加工废弃物资源的分布。从区域分布上看,平原地区无论是播种数量、种类要远多于山区、半山区,其中萧山和余杭的农业废弃物资源最为丰富,理论资源量分别约为39.6万吨和28万吨,占总量的24.9%和17.6%;其次为富阳、淳安、建德和桐庐,分别约为25.5万吨、19.1万吨、17.6万吨和17.1万吨,占总量的16%、12%、11%和10%;临安的农业废弃物理论资源量较低,约为13.4万吨,占总量的8.4%。详见(图1)我市分地区主要农作物废弃物资源数量与分布情况。
从品种上看,以谷物(稻谷、大小麦、玉米等)、豆类、薯类为主的粮食类作物产生的废弃物占主导地位,数量为95.7万吨,占总资源量59%;其次是蔬菜和果用瓜类的废弃物,分别为30.1万吨,15.9万吨,分别18.9%和10%,其余种类比例较低。
(二)林业及林产品废弃物资源。
1、林业及林产品废弃物资源数量。据统计,杭州市现有林地面积约1754万亩,植物种类有1200余种,分属于155科。其中乔木林1278万亩,竹林236万亩,灌木林157万亩,疏林地4万亩,未成林地32万亩,无立木林地33万亩,宜林地12万亩,其它林地2万亩。林业废弃物主要产生于竹木采伐、森林抚育、木竹加工、珍贵树种定向培育及经济作物、园林绿化管理修剪枝条等几方面。经调查统计,我市现有林业及林产品加工产生的废弃物理论资源量为88.7万吨。详见图2
2、林业及林产品加工废弃物资源的分布。从区域分布上看,余杭、淳安林业废弃物资源最为丰富,理论资源量分别约为24.72万吨和22.35万吨,占总量的27.8%和25.2%;其次为临安、建德,分别约为14.74万吨、13.32万吨,占总量的16.6%、15%;桐庐、富阳分别约为6.52万吨和5.72万吨,占总量的7.4%、6.4%;萧山废弃物理论资源量较低,约为1.32万吨,占总量的1.5%。
从产品种类分布上看,废弃物和地理位置、当地林业产业密切相关。其中,余杭、临安、淳安、建德在竹林抚育、森林抚育、木竹林采伐和木竹加工方面废弃物较多,淳安、临安在经济林修剪、林产品加工方面废弃物数量较大。具体见(图3)杭州市林业及林产品加工主要废弃物数量与分布表。
(三)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
1、畜禽养殖排泄物资源数量。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程度的提高, 我市畜禽养殖业在不断进行优化升级,逐渐出现了由散养型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由单一养殖向现代养殖产业链发展的趋势和现象。根据调查统计,目前全市年存栏生猪200万头、牛15800头、羊14.08万只、鸡鸭等家禽2018.44万只、兔24.81万只。根据国家环保部畜禽养殖排污系数表计算,全市每年畜禽粪便排泄物为531万吨。详见表2。
2、畜禽养殖排泄物资源的分布。从区域分布上看,萧山畜禽养殖排泄物数量遥遥领先,为215.27万吨,占全市的40.5%,原因是其生猪的养殖数量为95.99万头,占到全市饲养量48%;建德畜禽排泄物达85.19万吨,占全市的16%,其中家禽养殖量是特色产业,达874.88万只,占全市家禽饲养量43.3%;富阳、临安、余杭畜禽排泄物也相对较多,分别为56.6万吨、52.08万吨、47.15万吨,占全市的10.7%、9.8%、8.9%;淳安、桐庐相对较少,分别为39.91万吨和34.98万吨,占全市的7.5%、6.6%。详见表3杭州市分地区畜禽养殖种类与排泄物汇总表。
从畜禽养殖种类上看,生猪排泄物最多,为400万吨,占总排泄物的75.3%,其次为家禽,排泄物94.89万吨,占总量的17.9%;牛和羊分别为17.3万吨和15.5万吨,占总量的3.3%和2.9%,最少的是兔的排泄物,为3.47万吨,占总量的0.7%。
二、杭州市农林牧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利用现状
近年来,我市围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美丽乡村建设等中心工作,以《浙江省农业废弃物处理与利用促进办法》等政策为指导,遵循“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原则,在农林牧废弃物资源肥料化、能源化和循环化利用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林牧产业的转型升级,显现出良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应,同时多元化处理和利用格局使得废弃物“变废为宝”利用产业显示出良好的发展潜力,但也存在着产业规划、扶持政策、技术管理欠缺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主要途径与成效。
1、废弃物资源肥料化、能源化利用广泛推广。一是大力推广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快速腐熟还田、堆沤还田、覆盖栽培还田等秸秆还田利用技术和栽培食用菌利用技术,平均每亩还田300千克左右,全市秸秆利用率达91%,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了土壤理化状况。同时,在重点畜牧产区利用废弃物建设商品有机肥生产企业18家,年生产能力达30万吨,可消化吸纳畜禽排泄物80万吨和大量木屑等林业废弃物。二是全市已在畜禽养殖场中推广户用沼气池用户1.3万户、大中型沼气工程994处,建设各类沼气工程设施约14万m3,年处理养殖污水约255万吨,年产沼气1400万m3,折合新增年开发可再生能源1万吨标煤,为农村的能源供应做出明显的贡献,并改善了环境卫生状况。
2、构建以废弃物为纽带的多种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根据各地资源和农业产业特点,以农林牧废弃物循环利用为核心,通过畜禽粪便等废弃物沼气发酵技术,创建了一大批具有杭州特色的“猪-沼-果”、“猪-有机肥-菜(稻)”、“畜禽-蚯蚓-鱼”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涌现了淳安的“猪-沼-桑-菌”、桐庐的“猪-沼-果”和萧山的“猪-有机肥-菜”等生态循环农业区域,延长了农业产业链,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为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3、废弃物资源利用产业链雏形渐成。在废弃物产生的重点地区,大力开展了利用废弃物生产商品有机肥、固体成型燃料、碳化产品和食用菌基质等废弃物利用的产业建设,产业直接投入规模近亿元,经济效益逐渐显现,已形成多元化良性发展的格局。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废弃物利用分散、缺乏规模、利用简单以及高投入低产出的落后局面,使废弃物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和持续的利用,并在利用中修复了生态链、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二)废弃物主要利用技术与示范案例。
1、以地养地、以养殖肥地的废弃物肥料化利用技术。一是废弃物还田利用技术。结合粮食生产功能区、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利用稻谷、小麦和玉米秸秆等谷物类和蔬菜类废弃物能量密度低、热值不高,但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推进农业废弃物还田技术应用。如:萧山舒兰农业有限公司废弃物利用工程。公司拥有800亩蔬菜基地,建设了太阳能发酵房堆沤发酵设施和厌氧罐。主要是将种植业产生的作物秸秆、瓜蔬藤蔓等废弃物和养殖业产生的畜禽粪便等废弃物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后发酵处理,日处理残菜2吨,秸秆1吨,猪粪3吨。年产沼气8.49万m3,沼液4106吨,有机质471吨。有机肥替代化肥提升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有效提升农作物抗病虫害能力,减少农药用量,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保证食品安全。二是利用废弃物生产有机肥技术。畜禽排泄物数量巨大,以较经济的方法处理排放畜禽排泄物是个国际性的难题,我们更多的是从资源的角度对其进行利用,把畜禽排泄物进行堆肥发酵处理和厌氧处理,杀灭废弃物中所含有的病原菌、寄生虫卵、杂草种子等对农作物有害的物质,并生成腐熟的有机肥或生产商品有机肥,既有效控制了环境污染,又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如:富阳新登富隆有机肥有限公司专业生产颗粒状有机肥,产品以畜禽粪便为原料,搭配木屑、谷糠、草木灰等其它农业废弃物为辅料生产有机肥。目前有机肥产品经省农业厅土壤肥料检测中心检验认定,被列为杭州市政府补贴有机肥采购供应企业,每月生产1800多吨,相当于每月消纳猪粪1500多吨,生产的有机肥招投标价645元/吨,年产值可达1千多万元。
2、废弃物生物质能源化利用技术。能源化利用主要是利用废弃物中所含热量和可燃性,在解决农村能源短缺和农村环境污染方面有重要的价值。一是沼气发电技术。我们结合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积极推广沼气发电的途径和成功经验。如:萧山康盛养殖公司的沼气发电并网工程,公司存栏生猪2.5万头,建设了8500m3厌氧池为主的沼气发电工程,购置了120KW、200KW各一台的纯沼气发电机组。利用生物发酵技术处理养殖场污废,产生的沼气用来发电,电全部并入电网,每年可向国家电网提供100万千瓦时的绿色电力。二是生物质废弃物致密成型利用技术。生物质致密成型技术是将农林废弃物,经过粉碎、挤压等工艺,制成棒状、粒状、块状等各种成型燃料,其体积发热量与中质煤相当,并且不污染环境,可广泛用于民用炊事炉、取暖炉、生物质气化炉、高效燃烧炉和小型锅炉,是提高废弃物利用效益和易于商品化生产的可再生能源。我们在建德、淳安、富阳林业废弃物资源丰富的地方进行了产业化示范应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富阳瑞丰新能源有限公司,以周边农户、木竹加工厂的秸秆、树枝、竹屑、桑枝等废弃物生产生物质颗粒燃料,年处理农林废弃物1.8万吨,年产量达0.9万吨,同时废弃物也给当地农民增收了500多万元。建德宏运生物质颗粒燃料项目,年颗粒燃料产量可达1.5万吨。淳安衍昌村机制炭厂利用山核桃外壳、菌棒、竹木屑等废弃物加工商品碳,平均每5斤竹木屑加工制成1斤机制炭,年产量1400吨,直接收益达252万元。
3、以废弃物为纽带的循环利用技术。农林牧生产投入要素中有40%~50%转化为废弃物,以废弃物利用为纽带的多级循环利用模式,使废弃物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一是以沼气为纽带的现代农业生态资源化循环利用技术。以沼气建设为纽带,以废弃物为原料,结合现代农业与特色农业发展特点,大力发展种养结合和生态循环农业,起到了废物多级循环利用的目的。涌现出一大批以沼气为纽带的现代农业生态循环发展的典型。如:萧山吉天现代园区生态循环农业工程。园区是一家集蔬菜种植,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配送、直销于一体的省级农业现代园区,拥有1000余亩蔬菜基地以及2000余亩水产养殖基地。园区内利用废弃残菜叶与猪粪、牛粪作为厌氧发酵原料,生产绿色沼肥供农业生产,发酵产生的沼气用来发电,供周围虾塘曝气使用及烧制锅炉为厌氧发酵罐增温。年利用残菜叶、鲜畜粪1460吨,产沼气7.7万m3,沼液、沼渣有机肥料共7300吨。二是废弃物作为食用菌基质化循环利用技术。随着现代食用菌生产和社会需求量的大幅增加,为林业废弃物资源在食用菌基质化利用上提供了更加有效益的途径。由于林业废弃物具有有机质含量高的特性,经过粉碎灭菌后作为食用菌生产基料,生产食用菌菌棒,废弃物粉碎后可占食用菌栽培料的75~85%,采用袋料栽培食用菌,是生产平菇、香菇、金针菇、鸡腿菇、黑木耳等食用菌的常用方法,一袋食用菌需废弃物粉末0.9~1.2kg公斤,能大量利用各类秸秆类废弃物,生产食用菌后的废弃菌棒,一部分废弃菌棒可直接压块制作成燃料使用,剩余的废弃菌棒作为堆肥的原料进行有机肥生产,生产的有机肥再返还林地或园地,提高地力,形成良性循环。该技术成本低、经济效益好,深受农民欢迎,已在育苗基料、花木基料、草坪基料等推广使用。目前,全市利用桑枝条等秸秆生产食用菌产业,产值已近3亿元,规模达3400万袋,栽种食用菌利用废弃桑枝条达3.4万吨。如:淳安利用桑枝条栽培黑木耳的稻菇轮种利用模式。蚕茧是淳安的农业主导产业,利用桑树枝条长,枝条多又需秋冬季修的特点,把废弃桑枝条为原料在稻田栽培黑木耳,黑木耳生产结束后,清园后再种植水稻。黑木耳生产结束后的菌渣作有机肥还田,以培肥地力。从而对桑枝条等废弃物实现了深度开发、循环利用、变废为宝。仅枫树岭镇近3年就利用桑枝条生产黑木耳等食用菌800余万袋,增效240余万元。延长蚕桑生产链条,提高蚕桑生产附加值,与传统以树木为原料相比,每袋菌棒节省成本0.3元以上,带动了农民增收,也提高了冬闲田的利用率,同时改善了生态环境。
(三)废弃物利用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市在农林牧废弃物资源利用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显著提高,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从发展空间上来看,目前,农林牧废弃物资源利用离杭州市“十二五规划”要求到2015年农业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达97%以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废水达标排放率达90%等要求还存在着不少差距;从利用方式和发展环境上看,还存在着废弃物资源收集储运加工困难、利用方式粗放、利用技术水平不高,产品附加值低、产业化发展环境有待完善等问题;从产业发展政策上看,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很大的距离,有些扶持政策还有待完善和落实。目前,主要存在着以下困难和问题:
1、收集储运生产成本高,缺乏有效利益激励机制。由于废弃物量大、分散、收获季节不一、密度小、附加值偏低,难以收集,现在农村劳动力普遍在周边工厂或工地打工赚钱,到了农忙也很少停工,收集废弃物还不如做一天工来的划算。一些利用企业收购废弃物的途径较窄,存在信息缺乏、储运不足等突出问题,虽然国家、省、市各级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农林牧废弃物综合利用政策和配套办法,但支持、鼓励政策多于实际扶持政策,农民、企业直接受益的不多,有待进一步完善落实废弃物利用产业利益驱动机制和政策导向机制。
如:木质类废弃物是生产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的主要原料,由于其产生地域分散、季节性强、品种各异、物理性状(体积、均匀性、粉碎程度、水份、热值等)千变万化,使得在收集、贮存、利用或处置过程中成本偏高,迫切需要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政策扶持。
2、缺乏合理规划布局,产业链建设投入不足。缺乏对废弃物利用产业分布、产品技术标准、投入渠道等规划布局,也是随意丢弃和非正规处理废弃物现象产生的因素之一,而废弃物资源利用产业因一次性投入大, 收集利用成本偏高,季节性强,收回周期长,缺乏税费方面的优惠与支撑,虽然目前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但企业作为产业化发展投资主体仍参与不足,社会资本投资废弃物资源开发利用的积极性不高,致使废弃物资源利用企业规模小,缺乏龙头型、骨干型企业带动,区域间产业发展也不平衡,投入产出效率较低,经济效益差不稳定,导致农林牧废弃物资源利用产业发展缓慢。
如:在畜禽养殖场大都建有沼气工程设施,除部分畜禽排泄物生产商品化有机肥外,大部分排泄物进入厌氧池进行消化处理,同时产生大量的沼肥,沼肥合理、充分的利用是全国性的重点和难点,理论上养殖业产生的沼肥是种植业需要的有机肥,但实际应用上困难很多,投入较大,利用成本较高,一方面需要政府部门在沼肥利用上进行合理布局和对种养殖业之间进行联系协调,另一方面需要政府的鼓励政策和资金的投入。
3、缺乏健全利用的全过程管理,部门协调机制有待完善。目前废弃物处理和利用对策、资金及技术等都主要侧重在产出环节,缺乏全过程和末端利用管理政策,例如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链涉及废弃物收购储运、生产加工、质量检测、使用设备等各环节缺乏有效的服务管理和政策。在三沼综合利用中,对沼气的使用途径、使用设备,沼肥利用去处等缺乏合理的规划和协调机制。在废弃物利用产业方面,涉及行业部门很多,但缺乏分工协作、资源共享机制,致使废弃物利用缺少连续性监管和指导,也缺乏完善的技术支撑平台,使得目前废弃物的利用层次、利用效益都不是很高。
三、我市农林牧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利用产业的发展建议
当前,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和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为农林牧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围绕农林牧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思路,根据废弃物资源禀赋,从农林牧生产过程、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系统地探索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问题,从加强政府引导、产业政策扶持、引入循环经济理念、加大技术研发与推广力度等方面着手,进一步开创我市农林牧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新局面。
(一)完善落实废弃物利用扶持政策,建立激励补偿机制。
农林牧废弃物资源利用产业是一个涉及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也是一个新兴的朝阳行业,其中《国家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中规定“发展目标生物质能发电装机达到1300万千瓦。固体生物质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达到1000万吨。建成一批生物质能综合利用新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但由于我市废弃物产业化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技术、投资规模、投资主体等方面都还存在很大差距,建议完善落实扶持政策,建立激励补偿机制。
例如对生产、使用废弃物固体成型燃料的企业按照废弃物利用量或销售量进行补贴;实施废弃物利用加工用电价格补贴优惠政策,用电按照农业用电收费;对相关企业给予信贷支持,采取退(免)税等优惠措施。通过政策的引导,切实调动和保护农民、企业收集、利用废弃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起政府、企业、个人、等相结合的废弃物利用产业社会化、多元化投融资体制,使农民和企业的利益实现双赢,从而形成有利于废弃物利用产业化发展的政策环境,推进产业化发展进程。
(二)加强废弃物利用产业规划指导,强化部门管理职责。
由于农林牧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政府应结合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依据不同地区资源优势、产业发展方向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合理确定适宜的废弃物利用产业发展方式(饲料、肥料、能源、食用菌基料和工业原料等)和产业链布局,以促进废弃物资源利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废弃物利用产业的健康发展,政府的引导和服务具有关键作用,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职责,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合力,切实把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发展作为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工作内容,纳入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
(三)重视以废弃物为纽带的循环农业产业发展,实现资源多元利用。
一、当前乌兰察布市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乌兰察布市农畜产品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的马铃薯、蔬菜、肉羊、奶牛、生猪、肉鸡等绿色农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是全国地级市中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基地。建立了冷凉蔬菜和饲料科学院士工作站。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马铃薯之都”,被评为“中国十佳食品安全城市”、“全国十大牛奶生产强市”。
近年来,我市农业发展基本呈稳定发展态势。
笔者于2016年9月初,对乌兰察布市11个旗县市区的乡镇苏木领导干部通过问卷的形式,就我市农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主要问题集中于以下几点:
1.政府宣传工作不到位
随着社会经济建设不断发展,我市经济水平和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巨大提升。我市有86%的乡镇农业发展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但是农业生产率低,且农产品的供给品种、数量上与市场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偏差。加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推动农产品结构调整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2.市场矛盾突出
从调查中发现,当前制约乌兰察布市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还存在两个因素,首先是缺乏优质的明星、品牌产品。虽然,我市生产的部分农产品已经获得国家“三品一标”认证,但是由于种植的规模化程度不高,品类较为单一,因此在市场中仍然缺乏竞争力。
其次,就是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落后于城镇化建设,导致物流成本高,价格优势不明显,同时农产品季节性强,在不恒定的自然环境中容易变质,尤其是标准化方面存在先天不足,难以做到产品的优质优价。
与低廉的价格相比,农产品的成本却在不断地攀升。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我市农业生产中土地分散、种植户分散的现象较为严重,这无形中就增加了农产品的成本。再加上农业生产中所必需的化肥、农药等消耗品的价格也在增长,这样一来就导致了农产品成本的居高不下。
3.农村短板效应
从当前乌兰察布市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实际状况来看,存在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就是缺乏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与引进,同时也缺少具备较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投入到农牧业的发展当中。从数据上显示,当前我市虽然有76%的农牧业生产开始了机械化作业。然而使用率较高的仅占32%,还有半成农牧业的机械化作业依然停留在初级阶段。与此同时,先进农业技术的来源仅有28%是来源于社会企业,超过半成的先进技术来源是农业部门。 虽然从调查中发现,有超过60%的被调查者愿意或者正在进行有分散经营向规模化集约经营的转变,但是从实际的推进过程来看,由于土地流转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导致我市广大农村地区进行土地流转难度大,最大的问题是农牧民不理解、不支持土地流转工作,这就极大地影响了我市农牧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进程。同时,由于当前从事农牧业生产的人员年龄普遍偏大,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专业技术支持,也为我市农牧业现代化推进工作造成了更大的阻碍。
二、关于当前我市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考
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目前,我市农牧业发展最主要的矛盾就是发展的高成本与低效益的矛盾。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快推进土地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