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加强网络舆情监管模板(10篇)

时间:2023-06-22 09:15:3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加强网络舆情监管,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加强网络舆情监管

篇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9-0207-01

舆情指的是社会舆论,狭义上指的是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和发展,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民众对该事项所持有的政治态度。在网络的环境下,社会舆情的表现形式就是网络舆情,其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它具有自由性和限制性、匿名性和外显性、突发性和多变性、时事性和交互性、少数性和分散性等特点。高校网络舆情一般以校园网站、论坛、QQ、博客等为载体,根据学生学习、工作、生活身边发生的事件作为客体,针对同一事件产生具有代表性的意见,从而形成一定的舆论阵地。在比较宽松的网络言论环境下,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加入了网络的大熔炉,高校在进行言论引导中就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网络,保持网络舆论阵地的纯洁性,需要社会、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一、高校实施网络舆情的存在的困难

(一)高校学生的年龄特点:大学生处于情商易激动的时期,心智尚未成熟,遇到问题或者挫折,心里调试较慢,容易受煽动,便通过网络方式宣泄对社会、对学校、对他人的不满情绪。网络舆情成为了某些学生发泄不良情绪的阵地。

(二)网络监管预警机制有待完善。高校网络舆情监测可以监测校内群体教师和学生对于公共事件、热点问题的讨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员应该对热点事件进行积极引导,避免酿成突发事件,对学校口碑的评论,比如学校形象、教学质量、学生管理等,但是在监管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需要不断完善。

(三)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薄弱。主要是数量虽然不少,但是专职较少,兼职较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行政任务和教学任务的压力下,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当成了兼职,对学生思想的监管、人格的培养、行为的引导也欠缺。另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的整体素质也有待于提高,工作的方式方法也有待改进。

(四)校园文化开展参差不齐。由于每个高校的硬件设施、领导文化建设重视程度、机构管理健全模式及学生整体素质的高低,决定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差异性。有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声有色,有些高校校园沉默不已。学生通过网络看到了各高校文化建设的情况,随之而来是学生的自豪感和失落感,这不利于做好学生的稳定工作。

二、高校网络舆情实施的措施

(一)加强大学生思想网络道德建设。针对大学生年龄特点,在加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的同时,必须要加强大学生思想网络道德建设,在虚拟的网络中,通过辅导员日常生活和任课老师德育课上的教导,使学生遵守正确使用网络的各项法律法规,提高安全健康使用网络的意识。

(二)建立校园网络预警机制,明确网络监管员的职责。大学生发表言论、表达思想动态的重要阵地是高校校园网络。因此,高校网络监管员要加强常规检测与突发事件监测。网络管理员要多关注学生日常网络舆情的动态,提高观察的敏锐性,发现有苗头、针对性或者指向性的问题,甚至出现谩骂、煽动、“一边倒”的不良言论,应该与发帖者沟通,弄清发帖意图,争取发帖者能主动删帖,清除影响。突发事件的监管主要是针对校园发生的时的网络舆情监管及应对。主要包括在事件发生时,快速启动应急预案,密切关注事态发展,重点加强监测力度,大范围收集舆情信息,第一时间掌握舆情动态。

(三)建立校园网络监管监察队。高校负责校园网络监管的教师一人之力难以从多方面多角度监察学生网络的动态。所以,高校培养一批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力的校园网络评论员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网络监管员要对学生队伍进行全方面的培训,确保学生对学校的规章制度、对相应的法律规定有一定的认识,培养学生学会以不同的角度和身份把高校网络舆情的导向引导向积极、健康和向上的方向,维护学生、学校和社会的集体利益。

(四)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打造文化型的教育人才引导学生自我教育。高校党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辅导员是高校中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力量。高校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积极打造成文化型的教育人才,加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速到,广泛吸取人文和社科类知识的养料,使自身的教育能力与文化内涵实现完美的统一,使学生能够追求崇高的信仰,崇尚科学,塑造健康的人格,实现全面发展。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教育新氛围。高校网络舆情对于传统校园文化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要打造与时俱进的校园文化,高校应有机的将网络舆情纳入校园文化建设规划中,开展以网络为基础的文化教育和主题活动,将网络舆情与校报、广播、电视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相结合形成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态,营造思想政治教育新氛围。

[参考文献]

[1]李尚旗.高校网络舆情的作用及其管理[J].学术论坛,2011(2).

[2]王欣.我国高校网络舆情现状分析[J].考试周刊,2010(35).

篇2

二、“高校网络舆情”

高校网络舆情是指在高校网络空间内,以在校大学生为主的舆情主体对其所关心的特定的中介性社会事项产生的评价和所持的社会政治态度[2]。高校学生是使用自媒体平台的主流人群,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高校学生几乎可以随时随地接入网络,通过自媒体平台随时传递个人心情或者是网络热点新闻,也可以在自媒体平台发表各种意见,与各类人流互动,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高校学生是一个思想活跃、知识丰富、追求新颖、崇尚个性的社会群体,因此,高校网络舆情不可避免地带有主体(高校学生)及载体(自媒体平台)本身的特征,如自由性与可控性、互动性和及时性、丰富性与多元性、隐匿性与外显性、情绪化与非理性、个性化与群体极化性等特征[3]。

三、自媒体给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管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自媒体时代高校学生网络舆情所具有的特征,一方面,自媒体为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带来了机遇。在自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可以通过相关平台发表自己的意见及观点,通过互相讨论,吸收借鉴不同群体的经验,不仅有利于高校学生的经验积累和成长,也是高校学生接收和传递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同时,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也可以利用自媒体平台传播信息,引导高校学生舆情走向。另一方面,自媒体也给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带来了诸多问题和挑战,如果管理不善,可能会出现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如果网络舆情有误或者是指向偏差,就会给高校学生对事件真假善恶的辨识造成困惑,出现“以讹传讹、以谣传谣”的现象,比如2014年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发生的集体腹泻事件,因为网络谣言说“学校水污染严重,汞含量超标110倍,苯超标70倍”,造成该校14000余名在校师生集体恐慌,最后由警方调查取证出面辟谣。因此,如何在自媒体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管理就成为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不得不面临的现实问题。

四、自媒体时代加强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管理的对策

(一)从国家社会层面来说,加强对网络舆情和自媒体平台运营商的管理,建立长久有效的完善的网络监管机制

目前我国政府实施的网络监管仍然是一种被动性的、回应性的监管方式,即只有当网络上出现了某个对社会影响巨大的严重问题,政府的网络监管部门才会介入,这种事后监管达不到监管的时效性,尤其是网络传播速度之快,如果不及时介入,就会引起不必要的损失。建立有效的完善的网络监管机制,一方面,加强立法,明确网络监管责任;另一方面,加强对自媒体平台运营商的准入管理,从源头上屏蔽非法网站的信息交流与传播。同时,也要完善信息公开和机制,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管理。

(二)从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层面来说,应该建立起完善的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高校是青年学生聚集的主阵地,也是思想最为开放和活跃的地方。高校学生也是运用自媒体的主流人群。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人员和高校思政教师要注重对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管理。对于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来说,一方面,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建立与学生的互动对话机制。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开通了自己的官方微博或者是官方微信,利用学生们喜闻乐见的载体和方式保持学校和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对话,坚持“平等对话、互通互信”的理念,充分尊重大学生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话语权[4]。另一方面,坚持教育育人为主,“因势利导”,引导高校学生网络舆情走向。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的基本工作是教书育人,在自媒体时代下,高校学生是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既不能对其使用自媒体发表言论置之不理、放任不管,也不能采用阻止或压制的方法,最好的办法就是“顺着自然之性去因势利导,使人的情感、欲望自觉接受理性的引导”[5]。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要时刻关注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动态和走向,做好研判工作,及时介入,及时公布舆情相关信息,积极做好高校学生的疏导工作。最后,完善相关应急机制。在出现舆情危机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积极应对,通过相关自媒体平台及时公开相关信息,危机解决后,还应做好善后处理工作,消除舆情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

篇3

“微时代”的发展,网络舆情在社会上的影响和推动作用日益明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也愈发显著。本文通过当前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梳理和探讨,总结和指出网络舆情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策略,进一步加深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科学认识和发展指导,培养大学生自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网络化为大学生架起丰富的网络知识体系,同时也对他们的网络使用控制力、网络文化辨别力、网络道德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舆情的互动交流利于大学生的思想表达和意见阐述。但是多元化的网络舆情难免充斥着消极言语和不满情绪,从而导致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错位,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校园网络舆情信息更新慢;在舆情引导方面没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容易引发舆情危机。当前我国高校网络舆情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高校网络舆情监管发展滞后,对大学生缺乏约束力

一方面,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人才稀缺。高校舆情管理团队中缺乏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心理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等综合知识的有经验精英人才。另一方面,高校管理手段滞后、管理方法老套,缺乏安全保障的校园有害信息过滤系统和强制有效的网络监控系统,大学生在网络上的言行容易因缺少必要的行政及法律监控的约束,丧失伦理道德自律控制性。

(二)高校网络舆情信息平台管理不到位,对大学生缺乏吸引

高校的网络舆情信息平台的、引导与监管还处于一个相对滞后的阶段,信息量少、更新不及时,无法满足大学生获取第一手即时信息,致使大学生将获取信息的渠道引向他处。

(三)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不够充分,对大学生缺乏指引力

其一,网络舆情的引导人员对思想政治理论认识不深,面对复杂的西方思潮,容易产生错误认识,进而宣传错误的西方价值观,诱导大学生走向歧途。其二,舆情的引导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运用不当,没有灵活、充分运用灌输法、因材施教法等方法,缺乏运用“创新思想政治的网络载体”方法来促进大学生对教育信息的感知与接受。

(四)大学生心智不够成熟,对高校网络舆情缺乏辨别力

大学生心智尚未成型,缺乏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判断标准,容易陷入切身利益相关的“自我”当中,引发系列的同理心和共鸣。盲目的感性认知混淆了网络事件的是非、真假、偏全,对于网络认识有失偏颇,缺乏足够的辨别能力。

二、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在“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都展示了互联网时代的印记。高校网络舆情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载体,也优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方式和手段,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深刻性、广泛性和渗透性。

(二)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1.大学生还未形成足够成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对有关网络事件的舆情真伪缺乏清晰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不良的高校网络舆情使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受到冲击,扭曲大学生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甚至是诱发大学生丧失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2.网络的匿名性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监管不力,使得大学生放松了对自我道德的管束,引发了系列的网络道德伦理新问题,如道德意识弱化、道德情感冷漠、道德行为失范等。

3.网络传播媒介形成的网络舆情负面作用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起着巨大的阻碍作用。沉迷于虚拟交往世界的大学生,不仅有交际障碍,还容易受到虚拟世界的违法犯罪舆论的蛊惑,变得冷漠自私。

因此,高校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应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政府部门及高校的积极关注。

三、对高校大学生的网络舆情引导策略

高校的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充满了挑战,我们要积极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改革,提高其时效性。

(一)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主体队伍建设

1.成立高校网络舆情领导小组和危机管理小组,通过分工明确的分层责任制负责对日常校园的网络舆情进行监督,对师生的网络言行做出有效的规范;对校园网络舆情进行系统分析,做好预警和公关工作。

2.打造一支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信息技术能力突出的网络信息管理员队伍,负责处理谣言、恶意灌水、攻击诽谤、歪曲消息等过激行为,确保高校网络的正常运行。进一步发挥网上评论员队伍的重要作用,做到主动思想健康的贴文,引导舆情的正确方向,及时回帖;对于消极因素迅速回应,管疏结合,引导学生冷静思考、理智看待问题。

3.建立专业过硬的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教师队伍

(二)加强高校网络舆情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建设

高校要更加注重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网络安全教育、网络心理教育,重视大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和谐人格的形成。

(三)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环境建设

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社会舆情环境建设、法律法规环境建设、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良好的舆论环境能使大学生避免受网络校级、偏颇的影响,引导大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四、结语

网络舆情已走入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要注重高校网络舆情的现实价值,切实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工作,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主体队伍建设、客体教育建设、环境建设,不断优化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和科学化的工作方法,营造和谐的高校网络舆情环境。

篇4

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大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难免会受到一些不良、不实信息的影响,从而不理智的对待一些问题。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主体现以90后为主,他们拥有良好的知识素养以及一些90后的特质:总体上个性张扬、善于表现、目标明确、乐于发现接受新事物……。这些特质也体现在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特点中:

1.自发性与互动性。在某一社会热点事件爆发之后,便会有众多针对这一事件的看法通过各类平台直接发表,其他人也会纷纷浏览并跟帖发表自己的看法。

2.相似性。大学生文化素养的相似以及所处群体的相似性使大学生群体对事件的看法趋于相似。

3.广泛性与匿名性。各类事件一经网络,立刻就会获得巨大的点击数量以及转载和匿名跟帖评论,并迅速被更多的人所熟知,网络舆情大规模爆发。

4.情绪化。由于90后大学生群体个性张扬善于表现的特点,在一些特定的事件爆发之后,他们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而这些看法有时会带有主观情绪甚至冲动情绪,这些言论又会影响其他人,引导他们的言论向此方向发展。

二、大学生网络舆情现状

上述这些特点使得大学生网络舆情呈现出积极舆情与不良舆情两个方向。积极的网络舆情很好理解,指对于已经发生的某个事件,客观理智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观点,会促进事件的发展或者提供建议观点促进事件的解决。不良网络舆情,虽同样是发表对于事件的观点看法,但是往往伴随着虚假信息、一些激烈煽动性言论和攻击他人的辱骂性词汇。很多时候,网络舆情会同时朝这两个方向发展。例如在新浪微博中曾红极一时的“最萌身高差情侣”分手事件。这一事件其实很简单,就是一对情侣分手,但是由这一事件造成的后续网络舆情的发展却大大超乎意料。事件的两个主要当事人都是在新浪微博具有很高知名度的知名用户,都是大学生。事件起源于这对情侣中男生发表的一条用词欠妥的分手微博,后来这条微博有了数量众多的转发与评论,评论中有表示遗憾劝阻的,这些言论促进着网络舆情向着正常淡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同时也出现了很多谩骂诋毁的评论,这类评论用词难听,对该男生进行人身攻击,持续很久,并影响到该男生及其周围朋友的生活。

网络世界中类似的事件有很多,上述事件只是其中之一。如果仅仅是对于某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无可厚非,参与事件的讨论,不仅可以拓展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与他人交换意见还可锻炼大学生的交往能力。但是如果利用社交平台的匿名特点而肆无忌惮的发表诋毁谩骂他人的言论,就不应该了。这些言论除了有损当事人的形象,还会对看到的其他人造成影响,对网络舆情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也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其中,敏感煽动性网络舆情易引起大学生群体躁动。大学生往往对以下几类信息较为敏感,一是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校园内的消息;二是涉及国家的时政问题,还有就是涉及一些明星绯闻的消息。想想事件出现后的游行活动,火遍网络的“周一见”,这些舆情事件中都出现了一些活跃的账号,他们把对事件的评论引向某个方向。这些账号的评论勾起人们心底的某种情绪,鼓动目的明显,使得评论中骂声一片,将事件推向异化的。这样的言论所引起的躁动既不利于社会稳定,也不利于网络的健康发展,更甚者会引导大学生做出触犯法律的行为。

三、不良网络舆情的成因

1.网络言论管理存在缺陷,大学生情绪缺乏引导目前我国对网络言论的管理还较不完善,只要不涉及国家安全和信息,就会拥有较大的言论自由。在此环境下,大学生往往会为了吸引别人注意,满足自我虚荣心,而发表一些不实或者攻击性言论。大学生在不稳定的情绪之下还容易发表一些攻击、诋毁性的言论,给自己、学校或是社会带来不良影响,比如会有一些学生在网上信息抹黑学校,最后不仅学校名誉受损,自己也会付出相应的代价。

2.大学生网络素质有待提高,道德规范意识不强由于网络的匿名性,人们认为没有人知道自己是谁,往往随心所欲地发表意见,甚至与道德标准不符也无所谓。大学生由于价值观并没有完全成形,判别能力有限,在这种开放的网络环境中容易做出一些不当的行为,如不实信息、不雅照片、做黑客攻击网站等。这些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大学生网络教育管理存在缺陷,他们掌握着计算机、网络知识,却没有人告诉他们在网络世界应该遵守怎样的道德守则。

3.网络监管技术不够成熟近年来,不良的网络舆情事件时有发生,正是互联网监管技术的不成熟让那些别有用心之人有机可乘。试想如果互联网的监管技术足够发达,网络监管者能够及时察觉,进而通过IP地址,拦截、封锁这些恶性消息,这类事件发生的几率还会这么大吗?

四、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引导

面对大学生负面网络舆情,我们要科学理性的面对,要“防患于未然”。在对大学生网络舆情进行引导时,首先要注意方向性,将躁动偏激的情绪引导到客观理智上来;其次要有针对性,针对不和谐的观点意见,用科学的方法将网络舆情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最后是参与性,引导大学生更健康的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意见观点,并让他们在参与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从而使大学生网络舆情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1.构建正能量信息平台健康的信息平台有利于正能量信息在大学生群体甚至全社会传播。在建设网站时要注意:首先,网站的信息要关注大学生的诉求,如有助于大学生学业的信息资料、校园生活的消息、重大突发事件的真实情况以及大学生关注的新闻;其次,具体消息的选择、一定要不离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的初衷,通过的内容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引导大学生网络舆情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2.培养引导“活跃账号”除了网站以外,各类网络社交平台中的活跃账号也很值得注意,这些账号的所有者在网络世界中被称为“大神”,在舆情的发展过程中很可能活跃账号的一句话就会左右舆论的发展方向,所以培养一些积极的网络活跃账号也是十分必要的。这些账号主要的作用就是了解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发展情况并在其发展过程中起引导作用,还有在平时一些正能量消息,确保大学生网络舆情朝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3.建立健全大学生意见诉求表达机制,加强情绪引导大学生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诉求,一方面体现出大学生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当前大学生利益诉求机制的不完善。在校园生活中,大学生更加关注与自己利益生活直接相关的校园环境、相关硬件配套设施、教学环境、教学质量等。如果学校没有给他们提供一个能够表达自己意见的平台,他们就会寻求别的途径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网络恰好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这样的平台。为此,高校应该建立健全大学生诉求表达机制,可通过建立专门的大学生利益诉求部门,设立诉求信箱等,来建立与大学生沟通的正式渠道。也可以通过学生会、社团等等学生组织了解大学生关注的问题,并积极解决,避免大学生群体因诉求机制不完善而产生的不良情绪。

4.加强大学生网络素质教育不良舆情不仅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有的甚至触犯了法律。要杜绝此类舆情,必须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高校应增加关于网络道德素养的教学内容,提高大学生对网络道德素养的重视程度,并通过课程潜移默化的使网络道德的重要性深入大学生的心里。让他们逐渐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进而提高不良信息的辨识能力,杜绝不良网络行为。此外,学校还可以定期通过讲座、辩论会、宣传画报等多种形式来加强大学生网络素质教育。

篇5

一、树立正确的网络舆情观

当前中国网民的规模突破5亿,也就是说有5亿多中国用户通过网络这个渠道表达着诉求和意见。早在2008年6月20日,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就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1]可以说,网络舆情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它不仅仅是党和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平台,也是各级政府提高执政能力的基础。

1、重视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是民意的聚集地,尊重并重视网络舆情是地方政府转变传统观念,实现社会有效治理的重要步骤。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近年来,我国政府网络问政建设步伐逐年加快,截止2010年6月,我国政府网站数量已经达到23081个。2010年也被称为中国的“微博”年,越来越多的中国地方官员开始重视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发生以后,网友在网络上对事件进行传播,是舆情的形成初期阶段。地方政府必须准确把握这一时期,积极介入,第一时间占领话语权的制高点。有的地方政府由于对网络舆情缺乏客观、正确的判断和认知,致使舆情响应速度滞后,丧失了占领舆论高地的最佳时机,结果导致工作上的被动。

认清网络舆情的重要性,要一改往日的漠视态度,重视民众的自由表达权,吸取网民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引导并利用网络舆情,达到既塑造地方政府的良好形象又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的双赢结果。

2、客观看待网络舆情

要树立正确的网络舆情观,地方政府在重视网络舆情的基础上,还要在态度上客观看待网络舆情,不要视网络舆情如洪水猛兽,谈及色变。

如浙江省委政法委书记王辉忠所说:对网民的舆论监督和情绪宣泄,甚至是一些非理性言论,要以更加开放、包容、坦诚的态度来对待,冷静分析应对,依法依规处置,而不能不管什么都一律删除,一味删帖并不能解决问题。网络舆情具有非理性的特点,但不能否认它依旧是地方政府了解民生、民意的良好途径。一个开明的、负责任的政府不能害怕网民的质疑,对网络舆情持仇视心理,要客观看待网络舆情,认真分析其本质和来源,剔除网络舆情的非理性部分,抽取出公众监督的社会力量,为地方政府的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二、完善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机制

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是地方政府有效应对网络舆情的关键。它指的是地方政府在网络舆情潜伏期要尽可能地收集与突发事件相关的网络舆情,并对其进行分析和判断,找出可能导致危害社会稳定的信息并及时上报给有关部门,地方政府从而形成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案,把危机扼杀于萌芽状态,减弱或消除网络舆情带来的负面影响。

1、建立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机构

完善网络舆情监测和预警机制,要由各级地方政府牵头,加大资金投入,组建专门机构,负责常态化的网络舆情监测和预警工作。该机构必须包含具有新闻传播教育背景或者有媒体工作经验的专职人员,这些人往往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能够快速及时的捕捉突发事件的苗头。[2] 36-38机构的职责就是持续对传统媒体、重点网站、重点论坛以及点击率较高的博客进行密切关注,注意公众讨论的热点、敏感事件,并能从字里行间区分出哪些是不良分子的恶意造谣、哪些是网民的情绪发泄、哪些是网络推手的炒作、哪些是“打酱油”的无意识围观等。地方政府从人力、资金等方面提供的保障,能够保证网络舆情监测体系的正常运作。除了专职人员外,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等技术的支持也是网络舆情监测和预警机构的重要保障。网络舆情的搜集、分析是建立在对信息的浏览和统计的基础之上,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媒体每天的信息数以万计,从这些海量的信息中提取、分析与事件相关的舆情信息仅仅依靠人力是行不通的,必须依托科学合理的网络技术。例如北大方正技术研究院发明的方正智思知识管理平台软件,可以实现对海量文本、图片、影音等数字化内容进行智能采集、分析及自动处理。

2、建立网络舆情监测机制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使人民群众的意见能够充分表达出来,以便能够依法及时合理地解决群众关注的问题。”地方政府要合理利用上述网络舆情监测机构,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网络舆情监测分析机制。

2007年,山西黑砖窑事件落幕后,山西省省长反思到“没有敏锐把握网络、媒体的舆论动向,及时做出正确的回应”是处理此事件的一个深刻教训。事后,山西省政府迅速应用了方正智思网络舆情系统,开始加大对地方网络舆情的监测。危机事件发生后,互联网媒体因为较低的门槛往往会率先反应,之后传统媒体才会介入。网络舆情的形成和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做好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分析,发现网络舆情热点出现前的征兆,是各级地方政府发现化解危机的关键。

3、建立网络舆情预警机制

网络舆情预警基于舆情的监测分析,指在网络舆情事件爆发前,地方政府对搜集到的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判断,根据网络舆情发生的规律,找出可能导致危机事件的前兆,向相关部门发出预警,制定出应对危机事件的计划对策,从而最大程度的减低危害所造成的损失的行为。地方政府要充分认识到网络舆情预警的作用,建立完善预警机制,充分发挥其提前告知预防的功能。

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建立已迫在眉睫,利用技术手段明确“预警体系”,已经成为地方政府合理解决突发事件的关键。一套行之有效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预警等级的设定、预警指标体系、预警流程,其中以网络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最为重要。

网络舆情的预警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界定预警对象、确定警情产生的根源、密切关注舆情发展、向相关部门预报舆情。预警能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能否从互联网的海量信息中敏锐地发现网络舆情,以及尽可能准确地判断舆情的发展动向,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做好应对网络舆情的准备。[3]39

(三)地方政府要完善网络舆情问责制度

一个真正心怀人们的政府应该是服务型的政府,“指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公民和社会服务为宗旨并承担责任的政府。”[4]78地方政府要不断完善网络舆情的问责制度,避免网络舆情的处理方式不当,反而导致更大的舆情危机。

1、建立合理问责制度

地方政府面对网络舆情时,要积极主动介入,从网络舆情中发现公共的关注点和问题的敏感点,严肃对待,查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并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对无恶意的情绪化、非理性的网民要耐心解释,防止其被居心叵测者利用;针对恶意炒作、刻意破坏社会稳定和谐的不良分子,要在第一时间否定并删除其在网络上散播的谣言,防止负面言论的进一步扩散。[4]如2012年6月11日,武汉发生10年一遇的雾霾天气,网络上出现谣言系企业锅炉爆炸或化工厂有毒气体泄漏事故所致,引起部分市民恐慌。武汉市安监、环保等部门迅速核实,调查分析显示雾霾是由周围农民焚烧秸秆造成,并迅速将这一结果通过武汉官方网站、微博、短信及新闻媒体对外,平息了谣言。之后公安部门经过技术侦察,查获并拘留造谣者喻某、宋某。

2、完善网络舆情的处理方式

在网络舆情的处理过程,地方政府要让公众看到地方政府解决问题的诚意和能力,不能采用压制、封杀、无视等简单的处理,这样不仅会引起舆论强烈的不满和谴责,还会导致公众丧失对地方政府的信心。处理网络舆情首先做好“疏与堵”。“疏”的是民意,“堵”的是谣言。其次,政府要勇于承担,不推卸责任。例如,发生在2012年3月14日的哈尔滨“梦中强拆”事件,虽然地方政府在第一时间给与了回应,但最终因把责任推卸给“临时工”,成为了舆论的“众矢之的”。“临时工”作为挡箭牌已经不是新鲜事,早在2010年上海发生11·15火灾时,最终的责任也落在了“临时工”——无证电焊工身上。

(四)地方政府要加强网络媒体的监管

在市场利益的驱使下,一些网站为了提高点击率,吸引广告商的投放,经常利用突发事件制造嘘头,给流言提供了空间,也为用心叵测的不良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地方政府施行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引导,就必须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监管,打造有社会责任感的网络媒体。

1、加强网络媒体管理的法律法规建设

法律法规建设是一种硬性监管手段。西方政府在计算机和网络立法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不少借鉴。世界上第一个颁布互联网法律的是德国,早在1997年通过的《信息与通讯服务法》就提出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三原则。新加坡政府在1997年出台的《互联网操作规则中》也明确规定到:“凡是有违公共利益、社会公共道德、治安秩序、国家稳定以及其它现行法律禁止的内容都不得出现在新加坡互联网中。当前,我国互联网立法还正处于探讨阶段,为了维护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我国在2000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规定了“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电信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2003年,《新华网》《人民网》等互联网信息单位签署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自律公约》。此外还有《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但整体上看更加具体(如违法信息如何认定、如何处罚)和具有法律效应的互联网法至今没有出台。[5]55强烈呼吁地方政府加快互联网立法的进程,为净化网络空间、减少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提供强制力的保证。

2、加强网络媒体的道德规范

网络媒体道德规范旨在唤起互联网使用者的道德感、养成尊重知识产权以及个人隐私的习惯、规范用户的网络信息行为、维护网络信息秩序等方面能够发挥明显作用,甚至在消除有害信息方面可以充当“准法律”的角色。法律法规是强制的、硬性的;道德规范是自愿的、软性的手段,但这种手段却是有效的、必须的。道德规范应该连通法律法规一起成为地方政府加强网络媒体监管的两大支柱。网络具有的开放性和虚拟性的特性,它一方面使公众在互联网上具有隐匿性,另一方面也给违法乱纪行为提供了保护。与政府利用法律法规直接干预的手段相比,加强网民的道德责任感与伦理意识自有其优势。

结语:

从躲猫猫事件到上海交通管理部门钓鱼执法再到四川什邡,频频出现的网络舆情引发的危机事件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地方政府应建立起一套成熟的网络舆情应对机制,以开放、公正的心态面对网络舆情,接受网民的监督,做好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引导工作,从而建设成为真正“以民为本”的政府。

[参考文献]

[1]总书记重视“虚拟社会”,如何实现扎实管理.人民网. 2011.

[2]冯春.新媒体与政府公共危机管理[D].上海:复旦大学. 2008.

[3]吴绍忠,李淑华.互联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8.

篇6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进步,互联网从边缘媒体的角色,已经发展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6.88亿网民,6.20亿手机网民,使网络成为各个社会群体利益诉求的汇聚平台,成为最喧哗、最庞杂的舆论场。在互联网媒体化、社交化的态势下,网络空间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和互动也在日趋紧密,社会的运转方式以及政府的执政环境发生了深刻改变。准确掌握和及时研判舆情走势,可以有效地提高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促进社会秩序的良性运行。

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新的社交媒体环境下,政府如何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舆情治理机制便成为重要的时代命题。

一、当前政府网络舆情治理中存在的难点

网络舆情治理是指政府机构在掌握网络舆情传播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多种资源和手段对网络舆情的发展、扩散和消解进行干预与引导,发挥舆情对于政府管理的积极作用,降低和消除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网络舆情由网民、政府、媒介等相关主体产生和推动。其发生过程是,与政府相关的舆情通过网络媒介产生、扩散,引发政府关注,政府根据舆情发展动态,借助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引导舆情,实现与网民的政治沟通。舆情治理需要相关利益主体的共同配合,作为社会管理者的政府、网络舆情产生的社交媒体平台以及党的宣传阵地的传统媒体从不同角度推动引领着舆情的走向。然而,各个相关主体对于舆情的认识和应对方式由于体制、机制、资源以及意识等问题,使政府的舆情治理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

(一)政府部门:新媒体平台作用甚微,被动应对成常态

目前政府对舆情的治理主要依托各职能部门的宣传部门和信息监管部门进行,各级政府部门通过开通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方式建立专属的新媒体信息渠道。这类新媒体平台在日常运营中担任政策政绩宣传和规章制度公示的角色,信息以单向传播为主,未能对的热点及时回应,度较低。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尤其是市、县一级政府人员尚未正确认识网络民意对于政府工作以及对政府形象的影响,未能有效利用新媒体平台及时了解群众诉求,及时化解社会负面情绪和矛盾,在危机事件发生后通常采取“事后救火”的方式被动应对,表明出政府部门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同时也说明政府部门缺少对新媒体环境下传播规律和传播手段的科学认识。

(二)传统媒体:话语权消解,用户关注度有限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传统媒体有大量专业和经验丰富的新闻从业人员,在内容生产方面有着绝对优势。在互联网环境下,传统媒体精心打造的正面宣传话语在互联网中迅速被消解,网络的去中心化和扁平化特征加剧了受众对于传统媒体宣传话语的不信任和抗拒。在社会化媒体大行其道的背景下,传统媒体的受众流失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传统媒体的“受众”一跃成为新媒体的“用户”。受众流失,传统媒体的舆论影响力下降,虽然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发展方面已经做过多种努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其影响力十分有限。纵观传统媒体的媒介融合尝试,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移动新闻客户端成为众多媒体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究其根本来讲,仍是乏善可陈,尚未出现平台级的新媒体应用产品,其影响力的实现依赖于商业型互联网企业搭建的超大规模用户平台。

(三)网络媒体平台:缺少行业自律,删帖行为推动舆情发酵

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崛起,今日头条、网易新闻、腾讯新闻等移动新闻客户端强势发展,自媒体也随之迎来了新的巅峰。社交平台和移动新闻客户端的发展极大地释放了公众话语权,公众有了更多的发声渠道。“众声喧哗”成为民间舆论场的代名词,网络谣言泛滥,网络水军肆虐,加之社交网络去中心化、传播面广、传播速度快等特性,各种新媒体平台成为社会矛盾的集中出口,极易出现舆论难以控制的局面。网络媒体平台在内容制作、、转载等环节较为随意、缺乏监管,在内容违规后采取删帖等简单的处理方式,使得舆情不断发酵,甚至出现难以挽回的后果。还有一些网络媒体平台视商业利益为唯一追逐点,放任甚至炒作渲染网络谣言等违法违规信息,缺乏行业自律,有的利用法律监管的空白,通过技术手段营销不法和不实的信息,将企业的社会责任置于不顾,给舆情的社会治理埋下各种隐患。

二、网络舆情治理的优化建议

(一)各级政府部门应建立常态化舆情预警机制

在技术和政策的双重推动作用下,各级政府部门基本建立了专属的信息渠道,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正有序推进。政府通过门户网站以及政务微博、微信平台的信息成为民众获取政务信息的重要渠道。网络舆情是民意的重要体现,舆论引导工作事关整个决策体系,不能单单依赖各级宣传部、网信办等主管部门,各个职能部门、各个岗位都应该具备舆情预警意识,将网络舆情作为政府日常工作以及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依据。现阶段从新媒体平台上进行舆情采集、监控、研判、预警等工作已经有了技术上的可能性,建立完善的分行业、分部门的舆情监督预警机制,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的全员参与,并进行常态化运行。

此外,为了建立更有效的舆情治理机制,可以从信息源头着手,考虑把舆论引导工作纳入公务员培训科目,依托各级党校、干部学院等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加强对行政机关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有关舆情应对工作的培训,了解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播规律,自觉树立舆论引导的意识,强化舆情预警思维。

(二)信息安全管理部门应扩大对媒体的监管范围

新形势下,“媒体”这一概念的外延在不断扩大。之前报社、电视台、杂志社等传媒机构在传统媒体时代,享有绝对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进入“万众皆媒”的时代,微博、微信、今日头条等平台级应用崛起,自媒体野蛮生长,各类微信公众号、大V的传播力、影响力甚至超越了某些传媒组织。因此舆论监管范围应该延伸,凡是参与时政新闻和评论的各类组织及个人都应该纳入管理对象的范畴。

与传统媒体相比,商业性互联网公司搭建的新媒体平台起步早、发展快、用户基数大,网络新闻客户端随即也成为用户接受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无论是门户网站搭建的Apps,如新浪、网易、腾讯等新闻客户端,还是具有媒体属性的技术公司,如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都应该成为舆论监管的重点。

(三)传统媒体应利用技术手段和资本手段建立个性化的信息传播机制

传统媒体一直承担着舆论引导工作的重任。新形势下,传统媒体可以创新方式方法,继续加强舆论引导工作。舆情治理工作承载于新闻内容之中,而作为专业的新闻内容生产机构,传统媒体可以利用技术手段的革新,注重宣传方式的创新,当下流行的H5技术、VR技术、短视频等形式都可以成为借助的手段。传统媒体应一改长篇累牍的通稿式宣传模式,化繁为简,以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用户”碎片化、移动化、重社交、重互动的媒介消费习惯。在分众化传播的趋势下,传统媒体必须针对用户的不同属性,建立更具个性化、精准化的信息传播机制,宣传信息自然也不例外。

实际上,地方传媒集团运用资本手段收购一些有发展潜力的、具备一定用户规模的社交平台、游戏平台,不失为一条可行的路径。以浙报传媒收购游戏平台边锋浩方为例,交易完成后,浙报传媒可以直接获取大量用户,在自家的平台上进行宣传工作和舆论引导更游刃有余,同时又为传统媒体转型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可谓一举两得。

(四)社交媒体平台强化自身社会责任意识

目前国内的社交应用市场主要分两大类,一是各类信息汇聚的综合类应用,如QQ空间、微博等;另一类是细分、专业、小众的垂直类社交应用,如职场社交、社区社交、视频社交等。现阶段这两类社交应用都聚集了大规模的用户。相比传统媒体,社交应用更易出现“失控”状态。因此,这类平台应该成为舆情治理的重点。因此,舆情治理需要将社交平台纳入管理体系,将其作为舆论引导和管理的主要途径,督促社交平台履行职能,自觉建立舆情采集、研判的机制,可以设置关键词,实时进行动态监测,并将之常态化、日常化;重视排查有害信息、虚假信息和网络谣言,建立定期汇报机制,并报备主管部门;强化网络平台的责任意识,督促企业将网络信息安全和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纳入企业的考核指标体系,以期能间接加强对内容服务提供者的引导,确保互联网上的良性生态。

三、结束语

作为网络舆情治理主体的政府以及舆情传播的媒介渠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舆情的走向,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当都可能导致网络舆情治理的无效化。为此,有必要在新媒体环境下研究媒介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借助新媒体平台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网络舆情治理机制,破解网络舆情治理的难题,增加网络舆情治理的有效性、科学性和持续性,使网络舆情对政府管理以及社会的正常运转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网络舆情;政府公信力;系统动力学

Key words: public opinion of network;credibility of government;system dynamics

中图分类号:N941.3;F25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0-0288-02

0 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网民数量的持续增长,互联网已经成为了舆情传播的全新渠道[1]。当前对网络舆情的研究逐渐得到学者的关注和重视,网络舆情方面的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Kam C.Wong[2]通过研究网民舆情、国家政策和媒体的相互关系,分析了二者对网民行为产生的影响及影响方式。金兼斌[3]则研究了网络舆情演变的一般过程,把网络舆情的演变过程分为议题的出现、议题的存活和舆情的走向三个阶段,并提炼了一些影响网络舆情演变的关键因素:舆情话题敏感性、议程设置把关人、政府服务能力。本文在分析了相关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的基础上,利用系统动力学建模思想[4]并借助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网络舆情扩散影响因素及规律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运行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从而就发现了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作用力大小并发现了网络舆情扩散的一般规律。

1 影响因素归纳

1.1 舆情话题敏感性 舆情话题敏感性是指舆情事件是否与民众利益直接相关,是否会引发突发性的社会冲突。如贫富差距问题、官员腐败问题、房屋拆迁问题以及其他与政治、社会民生等息息相关的其他问题都属于敏感的舆情话题,这些话题极易引发网络舆情的大规模爆发和井喷,所以舆情话题越敏感就会越易引发网络舆情的形成和扩散。

1.2 网络媒体宣传 由于一些权威的网络媒体对舆情事件的分析、评论会对网民对舆情事件的看法和态度产生影响,这就使得网络媒体对舆情事件所传达的信息会对网络舆情的扩散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网民对舆情事件的关注度,可能就会使舆情事件进一步升级,产生强大的舆论效应。

1.3 网民对政府满意度 网民对政府满意度是指民众对政府履行职责以及处理公共事务能力的欣赏程度。如果政府和民众利益相悖,民众就会政府产生怀疑,对政府不再信任,则将对社会和谐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而影响网民对政府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有:政府关注度、政府公信力、政府服务社会有效性。政府要对出现的网络舆情作出快速响应并公开处理过程以让民众进行监督,打消民众的疑虑,做出让网民普遍接受和认可的满意答复和处理方式。

2 系统动力学建模(图1)

模型分析:

①“舆情发展程度”+“政府关注度”+“政府监管参与度”+“网民对政府满意度”-“舆情发展程度”

随着“舆情发展程度”的增大,政府就会加大对舆情事件的关注,使得“政府关注度”加大,进而“政府监管参与度”就会增强,当政府积极、及时参与处理舆情事件后,就会让网民更加信任政府,从而“网民对政府满意度”就会增大,使得网民就能更加理性、平和的看待舆情事件,进而“舆情发展”就会降低。

②“网民关注度”+“网帖点击量”+“网民参与度”+“舆情发展程度”+“网民关注度”

当“网民关注度”增强时,网民就会点击和浏览更多的帖子,就会使“网帖点击量”相应增加;此时由于网民浏览量基数的增加,再加上网民参与讨论的情绪高涨,从而也就会更加激起网民参与讨论的热情,促使“网民参与度”相应加强;随着参与的网民数量越来越多,使得“舆情发展程度”不断加强,最终又促使“网民关注度”进一步增强。

③“网络新闻量”+“网络媒体关注度”+“舆情发展程度”+“网民关注度”+“网络新闻量”

如果“网络新闻量”增加,那么其他网络媒体就会相应转载以吸引网民转载,从而使得“网络媒体关注度”加强;又因为网络媒体的报道和评论会对网民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所以网民会舆情事件进行大量讨论,也就会促使“舆情发展程度”不断增强,相应的舆情事件就会升级,则“网民关注度”就会增加,而网络媒体为争取更多的网民,就会更多的新闻,使得“网络新闻量”再次增加。

3 系统仿真结果与分析

3.1 政府公信力对舆情发展程度的影响

由图2可知,在政府公信力、服务社会有效性提高后,网络舆情发展的程度和速度都在降低,说明政府方面做出让社会满意的举措时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舆情的扩散,因此,政府公信力、服务社会有效性与网络舆情扩散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3.2 舆情话题敏感性对舆情发展程度的影响

由图3可知,当舆情话题敏感性较大时,舆情扩散程度上升幅度更大、更快,但一段时间之后,与模型基础运行结果相比,其下降幅度也较大,最后会在更小的程度上停留。因为舆情话题越敏感,政府介入程度就会越大,对舆情采取的控制和引导措施就会越多且更严厉,因此其发展程度就会下降的越快。

3.3 网络媒体沉默指数对舆情发展程度的影响

由图3可知,当网络媒体沉默指数增加时,舆情发展程度在开始候前7天时有明显下降的趋势,此后网络媒体沉默指数的增加对舆情发展程度将不再有显著的影响,但总体看还是比网络媒体沉默指数增加前已经有较大的下降。

4 结论

本文通过系统动力学理论构建了网络舆情扩散模型,分析了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探究了政府公信力、舆情话题敏感性、网络媒体沉默指数三大因素对网络舆情扩散程度的影响,得出了以下结论:

①提高政府公信力对有效控制网络舆情扩散起着直接和积极的作用。

②敏感度不同的舆情话题对网络舆情扩散程度有着不同的影响,故政府在处理网络舆情问题时要采取相对应的应对策略。

③网民回帖具有较明显的随机性,从而网民在发表观点时具有较大的从众心理,这表现出了明显的“羊群聚集”效应,所以在治理网络舆情扩散时要在早期内引导网民的观点。

④从网络媒体沉默指数对网络舆情扩散的影响可以看出,政府处理舆情问题时若强行封贴并不能在长期内有效抑制网络舆情的扩散,这就为政府在不同时期是否采取对舆情信息封杀的行为提供了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吴绍忠,李淑华.互联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57(3):38-42.

[2]Kam C. Wong. “The making of the USA PATRIOT Act II” [J].Public sentiments, political gamesmanship, media.

[3]金兼斌.网络舆论的演变机制[J].传媒,2008,49(4):11-13.

[4]王其藩.系统动力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5]刘云,熊菲,李勇,沈波,张振江,贾凡,程辉,张立,张彦超,司夏萌.基于网络拓扑的主题信息采集方法[P].中国专利:CN101441662,2009-05-27.

篇8

一、 大学生网络舆情成因

大学生群体在利用网络发表意见中的角色不可忽视的。由于网络强大的互动性,往往能够吸引大学生网民对一些互相关心的话题的关注,利用BBS、微博、微信等平台积极参与议论,从而迅速形成网络舆情。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形成包括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是互联网的普及。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对互联网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学生网络舆情载体在原有的BBS论坛、播客、博客、网站新闻跟帖等基础之上,现在又增加了微博客、QQ群、MSN群、微信等在高校有较大影响力的高校网络舆情载体。网络信传播越来越方便,速度越来越快,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网络舆情对高校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第二是大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知识青年,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强,能够较快的掌握和利用BBS论坛、播客、博客、网站新闻跟帖、微博、QQ群、微信等网络舆论方法和手段。

第三是大学生思想比较激进,对一些新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参与积极性,能够对一些事件通过及时发表见解、表达观点,形成网络舆论影响事件。

二、大学生网络舆情特征

(一)直接性。

和传统媒体相比较,网络是开放的,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网民们可以通过BBS论坛、播客、博客、网站新闻跟帖、QQ群、MSN群、微信等方式直接针对对某一事件发表自己的言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大学生利用网络传递信息的能力比对较强,并且参与激情较高。网络舆情的直接性使得大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更加畅通,但同时也可能在较短时间形成形成蝴蝶效应,对事件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产生舆情危机。

(二)内容多样性。

由于大学生处于学习时代,对新生事物的认识、接受相对较快。大学生往往能够较快的掌握和利用微博、QQ群、微信等网络舆论方法和手段,从而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分析、评价。大学生通过手机互联网传播的内容丰富、包容万象,不但有积极健康的情绪表达,还常常有缺乏理性的消极、庸俗、灰色的言论。

(三)传播迅速性。

由于大学生群体处于思想和情感十分活跃的年龄阶段, 在网络舆论中和其他群体相比表现的更为活跃, 常常表现出相对开放的言论和张扬的个体意识。随着网络传播的高速发展(3G甚至4G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利用互联网将视频或文字通过微博、QQ群、微信等方式,可以随时发表自己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传播,容易形成网络舆情。网络舆情能够无限次及时快速传播,通过网络发表观点,大学生发表的意见、建议等信息就得到快速传播。和传统媒体的若干次传播的有限性相比较,网络舆情能够及时无限次的传播。

三、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策略

(一)充分利用网络舆情引导大学生的思想行为。

随着当代社会高度信息化的发展趋势,高校应该特别重视充分利用网络舆论引导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利用高校校园主流媒体、教学管理人员正面引导、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开放主流媒体网络资源等方法引导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使网络舆情产生正能量。如校园主流媒体可以建立新闻网、信息网,满足学生对信息的需求,、弘扬主旋律;免费开放校外一些主流网络媒体的资源, 让主流媒体增大在大学生中的网络覆盖面;高校可以通过建设好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牢牢把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舆论引导的主动权等。

(二)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监管力度。

高校要充分利用BBS论坛、播客、博客、网站新闻跟帖、QQ群、MSN群、微信等方式,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针对大学生在网络上发表的一些言论,进行正面的引导,以平等的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方法,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监管的力度,及时正确处理突发事件。立足于校园网络信息传播环境,充分发挥学校新闻媒体的影响力,通过学校媒体的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为校园舆论发展提供参考系,营造正面的校园舆论环境,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减少大学生网络舆情事件的负面影响,营造良好的大学生网络舆论环境。

(三)完善高校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应急机制。

通过建立大学生网络舆情事件潜伏期的网络舆论预警和针对大学生网络舆情事件建立事件爆发期、蔓延期的网络舆论缓释和阐释的具体机制,有效遏制大学生网络舆情。

首先建立大学生网络舆情事件潜伏期的网络舆论预警机制。大学生网络舆情事件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要进行科学研究,就能够发现网络舆情事件潜伏期的或多或少的各种苗头。利用BBS论坛、播客、博客、网站新闻跟帖、QQ群、MSN群、微信等途径,发现网络媒体在传播信息中具体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判断,在短时间内将能够引发网络舆情的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相关决策部门,从而可以把潜在的高校网络舆情事件扼杀在萌芽状态,防范于未然。

其次,针对大学生网络舆情事件建立事件爆发期、蔓延期的网络舆论缓释和阐释的引导机制。通过在第一时间告以实情、树立舆论的权威,以客观公正的事实和说理解释实情,积极引导舆论朝着有利于危机消解的方向发展,达到大学生网络舆情事件建立事件的正确引导。

参考文献:

[1]王玲玲.大学生网络舆论特征及其引导[J].思想理论教育,2006(5).

[2]王志龙.高校网络舆情与辅导员应对措[J].教育教学论坛,2009(27).

篇9

伴随着中国社会复杂而艰巨的转型,随着互联网上突发公共事件和热点话题此起彼伏,存在于互联网虚拟空间中的网民群体和网络意见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一股强大的力量。[1]

在这种情形下,如果各地政府能够善待并积极应对网络舆情,妥善处置各种网络热点事件,必将有效维护政府形象、提升对外信息的能力,而一旦政府应对网络舆情措施失当,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和破坏就会很大。

因此,作为新闻机构,首先要转变观念,善待网络舆论。

网络时代,政府官员的言行举止,往往要接受最广泛的监督,对于网络这样一种全新的公众民主表达方式,各级政府官员不仅要敢于面对,勇于并善于倾听网络声音,正确看待网络上的被监管和网络批评,更要能以更宽容平和的心态、更机敏的舆情反应程度,逐渐适应网络时代新的舆情和信息挑战。

从近几年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中网络舆论的公共话题来看,虽然内容五花八门,但受年轻网民追逐个性、求新求异等心理因素的影响,更多的话题往往会聚焦在一些危机事件的负面效应和负面信息上。

这是因为,危机事件的突发性和震撼性会引发公众多疑、焦虑等不稳定情绪的扩散,增加负面信息发生的源头。倘若此时网民意见和网络留言不被相关部门重视、正面反馈,而是敷衍塞责,那么危机事件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只能使信息传递的次数更为频繁,从而为负面信息的流动提供更为多样的载体。

其次,要想使网络真正成为新时期政务公开的重要渠道,各级政府部门更要发挥网络优势,真诚回答,及时反馈,要能使官方的信息和网络舆论的关注迅速对接,进而消除疑虑,建立诚信。

网络空间的无限性不仅为网民提供了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发言机会,从最根本的意义来看,它也体现在媒介形态与社会结构变迁和政治参与方式变化的对应关系上。各新闻机构不仅要认识到这种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性,更要多方开拓完善网络沟通及反馈形式,“问计于网”,“问政于民”,真正实现与媒体公众的网络沟通。

一些部门虽然已经搭建了“网络问政”平台,但由于对于网络意见和网民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处理不及时不认真,不仅造成网民的不信任,而且更容易造成信息误读和错解现象的蔓延滋长,强化了负面信息带来的社会效应,或是因处置失当造成影响广泛的社会事件。

因此,面对网络舆论,无论是网络批评还是网络监督,各级政府和企业都应以宽广的胸怀正确对待网络民意,都应持欢迎和提倡的心态。正如公安部新闻发言人武和平所说:“在网民的骂声中听取诤言,在咒语中体察民情,在板砖中提高公信力,在网民监督下做好工作。”

做好舆情分析,引导网络舆论

网络时代的新闻如果要符合受众需要,有针对性和新意,那么预先充分的国内外舆情调研必不可少,而网络舆情分析则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普及和更新,中国的网络舆论空间多元化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各种价值观的网络群落和社交网站相安并存,这也使得网络舆情分析的渠道越来越多,但就新闻的工作流程来看,网络舆情的收集分析主要分两个步骤:

新闻会前。收集各网站、主要社交媒体,网群、论坛及微博相关方面的言论、评论,有针对性地获悉网络舆论对所在部门的看法,对即将信息的关注度和关注点,正面舆论和评论有哪些,负面的有哪些,网民关注的信息集中在哪些方面。其中,哪些信息需要澄清、哪些有利的信息被忽视了。

新闻会后。跟踪了解各网站对于新闻会的报道;收集网民反映,分析舆论走向;从中对新闻议题作出及时的反馈和总结,比如反响如何,是否达到预期目的,还有哪些疑问。

通过这样的舆情分析,新闻部门不仅能够有针对性地及时确立新闻的主题和重点,而且可以通过网络舆情跟踪研究分析,归纳总结,从中找出不足和问题,促使下次的信息在确保职能部门的政策立场传播出去的同时,更能针对一些网民问题以及敏感话题作出呼应。

要想有针对性地做好新闻,新闻前的预先策划会也是舆情分析的重要一环。

这需要新闻机构和相关人员在对新闻主题明确的过程中,通过对网络舆情的整理分析,从“民情需要”入手,从“民情利益”考虑,清楚公众和媒体最可能关心的问题会是什么,哪些话题最容易引起公众的关注,他们会有怎样的反应,哪些因素可以确保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什么样的措施可以把既有的损失降到最低,并结合预先掌握的政府相关政策,达到信息有的放矢。由此看来,新闻前的网络舆情分析不仅能协助新闻人员尽早明确新闻的主题和目的,而且还会使之有备而来,进而从容应对。

从网络舆论的传播过程来看,尽管网络所提供的匿名可能性给公众提供了一个畅所欲言的平台,但这种言论自由、开放和匿名的传播特质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网络信息的监管难题,尤其是危机事件爆发时,处于危机情境下的公众由于各种好奇、焦虑、恐惧心理便会在网上传播各类小道消息。这类非正式信息对于公众舆论的影响力会更大也会更迅速。

篇10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舆情具有表达快、信息多、传播远、方式互动等优势,这就给思想政治工作引导舆情带来很大的挑战。

网络舆情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

增强了针对性。网络舆情能够随时反映社情民意,是基层思想文化信息的放大器,在一定程度上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一条捷径。充分利用网络,了解基层群众最关心、最需要的东西,能够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打通了新渠道。

网络平台为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挑战也提供了新途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因势利导,解决萌芽期的思想问题。

比如开设网上政治教育课堂,全方位、多角度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开发实用性强的教育软件,增强感染力和教育引导功能。

网络舆情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需求

加速知识更新,结构优化。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速率加快,对个体加快知识结构优化和调整不断提出新要求。为此,必须强化学习的观念,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与时代同进步、同发展。

增强理论思维能力。理论性思维是能够比较系统地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性的一种思维方式,能够更深刻、更全面地看待事物的内在本质。

网络信息技术使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丰富精神生活,

从而为发展人们的理论思维能力提供了条件。

政工人员作为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的传播者,必须迅速破除重技术、轻理论的观念,增强理论思维能力。

具备开放的视角。在网络信息时代,一切都呈开放的状态,单一的形式很难发挥作用,网络中各种思想文化都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打破自身封闭的思维定势,从各种各样的思想旋涡中走出来,发散思维,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工作对网络舆情的应策

网络舆情的引导。作为网络舆情的接受者和传播者,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很多网络用户没有树立法律意识。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建立健全网络舆论监督制度,同时对网络舆论引导机制进行不断完善。

网络舆情的管理。对于各种舆论要加强日常监管,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引导和调控,防患于未然。

对公众所反映的问题借助网络优势,进行集中解答,建立网络意见受理、处理、反馈机制,接受民众监督。

网络舆情的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