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初中物理的学习模板(10篇)

时间:2023-06-22 09:15:3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初中物理的学习,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初中物理的学习

篇1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212-02

初中生在小学阶段虽然接触过一些零散的物理方面的知识,但是却没有专门的物理课程,进入初中阶段后才开始正式进入物理知识的学习,正式系统地接触物理知识,因此,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物理知识不是很容易,很多初中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不高,在学习中被动消极,特别对于很多初中阶段的女生来说,她们的理性思维稍弱于男生,学起物理知识来会更加困难。因此,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就应该要采取有效的学习方法,以便更加轻松更加快速地学好更多的物理知识。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根据自己的学习、教学经验谈谈物理学习的方法。

1.明确基本概念

在物理知识中有很多的专有名词,比如电流、速度等概念都需要经过专门的物理学习才能够对其有正确的理解,才能够对这些概念相关的知识进行透彻的学习。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学习的第一步,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要想办法明确概念。明确概念的方法有很多,通过教师的讲解是明确概念定义的最直接的方法,教师在进行新课讲解的时候都会对概念进行界定,以利于对后面新知识的讲解,学生要抓紧在课堂上的时间尽量学好概念,再在课后进行复习就能够对其有基本的了解。如果学生在课堂上跟不上教师的进度,对教师讲解的概念还含糊不清,那学生千万不能含糊过去,而要在课后采取各种方法,争取在头脑中形成明确的概念定义。学生在自己进行概念学习的时候,可以采取举例法,也就是说学生可以通过某个具体的例子来理解概念,学生也要主动地向教师请教,要积极与同学们探讨,直到将概念弄清楚为止。

2.上课认真听讲

上课认真听讲是作为一个学生应该有的最基本的学习态度,对于初中物理这种难度比较大的学科,学生就更应该在上课期间集中精力,利用好课上的四十分钟,在这段时间内尽量吸收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当然,认真听讲并不是说初中生要完全"两耳不闻窗外事",坐的端端正正,不动手不动笔,而是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教师所讲的知识用自己的方法内化。首先,学生在课上要勤动脑,动脑也就是说要勤于思考,思维要跟着教师走,对于教师所讲的知识要有自己的思考,对于某个知识点懂还是没有懂都要有清晰的认识。其次,学生在物理课堂上要勤动手。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忆不是万能的,在不经意之间就有可能忘记,所以,在物理课堂上学生要将教师所讲的知识点认真地记录下来,以免忘记,以便课后能够全面地复习课上教师所讲的知识。最后,学生在物理课上要勤动耳。很多时候教师的授课都采取语言性的讲授方式,因此,学生在课堂上就要全神贯注地听教师讲解,以免漏掉重要的知识点。

3.课后认真复习

课上的学习时间是短暂的,学生学习新知识后没有足够的时间对新学的知识进行巩固练习,因此,学生就要利用课后的自习时间及时对课上学到的知识进行巩固。首先,学生在课后要重温教科书上的知识。一般情况下,教师所讲的知识都是基于教科书上的知识点,教材上的知识点是其他展开知识的基础,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知识,所以学生课后复习的时候首先要再次熟悉巩固教材,扎实基础。其次,学生要复习课上所作的物理笔记。笔记上的知识点一般都是教师对教材知识点的补充,是教师在经过多年工作、学习后总结出来的认为应该教给学生的知识,在教科书上找不到直接的文字性记录,因此,学生在课后进行物理知识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拿出物理课上的笔记本认真复习,丰富自己的物理知识。而且,课堂上做笔记可能会比较匆忙,有些知识可能没有记完全或者比较凌乱,因此,学生在对课堂笔记进行复习的时候还要对笔记进行整理完善,要让自己在很长一段时间后都能够看到笔记就能够清晰地回忆起相关知识。最后,学生还要在课后认真做练习。物理是一门需要较多练习才能够对知识有熟练掌握的学科,因此,学生在课后除了要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必要的练习作业外,还要根据自己的薄弱点,自己在网上,在参考书上找一些相关练习题进行练习,以巩固自己掌握得不熟练的知识点。

4.理清物理知识的结构

物理知识不是零散的,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知识点之间都有紧密的联系。学生才进入物理知识的学习,不能养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习惯,而是要将头脑中的物理知识形成一个整体,让知识点之间环环相扣,这样才不会让自己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猴子掰玉米,掰一个掉一个"。理清物理知识结构的方法有多种,比如,学生可以试着自己建立物理知识结构图,将学到的知识按照某种依据划分成几个板块,再找到板块之间的知识的内在联系,并用括号,直线等符号标出相关知识点的联系,这样就会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强大的知识网络,知识点之间紧密相连,不会有所遗漏。学生在初中三年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不能学习了初二的知识就忘记了初一的知识,学习了初三的知识就忘记了初二的知识,这是三个阶段的物理知识是紧密相连的,是前后相继相辅相成的,因此,学生要不时地将各个阶段的知识点进行整理融合,既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又达到整体学习物理知识的目的。

篇2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是教学的最佳途径。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学习知识的动力。物理教学中必须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因为有了学习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探求未知内容,因此教师应加以引导,以达到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而不能只靠简单的死记硬背抽象概念、公式、定义,导致学生觉得学习物理枯噪无味失去兴趣。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初中物理的兴趣呢?根据自己多年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经验,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

一、疑趣结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古语说:“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但没有兴趣的引导和支撑,思维很难激发,也难于持之以恒。如果能做到趣中设疑,学生就不会满足于眼前的热闹;如果能做到疑中涉趣,学生就会产生解疑的动力。如果能在学生基础水平上增加一定难度,就能引导学生走向思维,从而达到促进思维发散的目的。例如,学过“大气压”后,让学生拿两本相同的练习本,将开页处相对,然后把它们每张纸页都交替相隔叠压在一起,用手把里面的空气压出排净。然后用两手将本子向两边拉(拉时不应让空气进入),可以发现用了很大力气还是不能将两个本子拉开。但若轻抖动一下本子,让少量空气进入,则很容易将本子拉出,这是为什么呢?学生亲自动手做了这个小实验,获得两种不同结果,经过思考,他们发现两种情况只是纸张间有无空气的差别,从而对大气压及其作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在讲“摩擦”时,我让学生从练习本上撕一条约2厘米宽的纸条,问:“谁能用这张纸条提起物理课本?”学生都跃跃欲试,经过几次试验,有的学生把纸条夹紧在靠近书脊处,将课本提起。这时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纸条能提起书?认真思索后学生抓住了“夹紧”即增大了压力,因此也增大了摩擦,由此学生对压力与摩擦的关系有了较深的理解。

让学生参与实验,使全体同学都有动手、动脑的机会。尤其对基础差的学生,由于他们成绩较差,长期于自卑的心理之中,参与这样的实验,往往可以发挥其好动的优势,激发起对物理学的兴趣,促使他们认真听讲,取得意想不到的成绩,也可帮助他们树立学好其他课程的信心。

二、注重培养师生情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上多给学生发表意见和看法的机会,科学合理的点评,在互动中培养情感。例如,在讲“摩擦力”时可将自己怎样学会的滑冰告诉学生,让喜欢滑冰的学生发表他们的看法述说体会,使学生和老师从心理上更接近。例如,在讲“压强”时,我讲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学校的打气筒手柄经常损坏,没了手柄怎么打气?有一次我去给自行车打气,发现打气筒上没有手柄,旁边只有一个中间有凹坑的木条,有人说是用它压在推杆上进行打气,每次还要用力将推杆儿拉上来很不方便,我看到后灵机一动将打气筒倒置过来,双手握住气筒,用双脚夹住推杆儿,推杆儿一端顶住地面,这样就能用力快速的打气,我很顺利的将气打足,其他打气的学生用后非常高兴连声称好。通过小事情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思维方式、应用知识的同时更加敬重老师,把老师和学生的情感拉近。多鼓励那些成绩差的学生学习,树立他们学习物理的信心,实践表明,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就愿意接近教师,从而更主动地去学习,进一增强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三、运用物理史或小故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状态及心理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教材,利用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在上课开始前讲述与正文知识有关的人物故事,在故事中推出正文所要讲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把抽象无味的概念、定律、公式、有趣化、愉悦化,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例如,在“电学”部分讲电流通过电阻会产生什么结果时,可通过讲发明家爱迪生经过实验发明了白帜灯给人类带来了光明;通过村民被电击伤死亡等事例说明用电安全问题等。物理上的单位很多,学生不易记牢,但绝大多数主单位都由科学家的名字来命名,教师在介绍物理单位时,可同时简介物理学家或科学家的情况,并告诉学生,人们为了怀念他们,学习他们、将他们作为物理量的主单位,这样学生在记单位也容易记牢,同时也激励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献身精神再为以后给他们的学习和探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通过课外小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学生在课外时间多做些与物理知识有关的小实验活动,更有益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因为学生对于能够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的知识感兴趣,物理知识的特点就是应用随处可见可用。学生做小实验的范围很广,极易动手、取材便利、效果明显。

例如,上树为什么有时双腿紧夹树干,跳高时为什么要跑一段距离,电冰箱为什么能保存食物,在冰面上行走为什么易滑倒,炎热的夏天为什么喝热茶水解渴,鸡蛋能在适度的盐水上悬浮等很多现象都是学生能自己做实验进行体会的,在实验中产生乐趣,通过课外实验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物理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五、让学生体验成功,进而提高学习兴趣

篇3

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根据心理发展的特点,在主观因素的各个方面,初中生仍出于尚未成熟的阶段对学习物理可能遇到的挫折没有全面的认识,也没有足够的经验和能力去应对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像枷锁一般束缚着学生的发展,给心智尚未成熟学生“增负”每个学生,无论大小,都有自己学习的目标和学习动机,当这些目标动机与现实要求和社会价值观相悖时,“挫折心理”便油然而生

2物理学科特点及教学目标

物理学科侧重于实验前设计能力思维能力的形成、实验中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实验后交流能力总结能力的提高初中生接触物理之前,没有经历过系统的实验过程,实验意识的缺失,实验能力的缺乏,导致学习物理缺少“感觉”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取自于自然,物理规律一直存在,只是科学家妙手偶得,学生学习之前也有“预习”,他们有的是丰富的感性材料,如何在感性的表象材料与理性的物理知识之间架起一座通道?这是学习物理的关键,同时也可能成为部分学生的挫折点

二、挫折心理的预防和调试

面对挫折,处于不同心理水平的群体表现大相径庭,处于同一心理层面的不同个体也因人而异、不尽相同由于初中生心理发展的不稳定性及可塑性,对于学生学习中可能遇到或已经产生的挫折,教师适时的进行预防及调试,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以史为镜,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

歌德认为,流水在碰到抵触的地方,才把它的活力解放这是一种积极看待挫折的名人名言,老师们常常引经据典来引导学生认识挫折,这样的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行之有效的物理教学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物理学史是一部不断更新不断发展的历史,它不仅囊括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也蕴含了“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初中阶段的学生意志不坚定、可塑性强,这些特点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注重知识传承的同时也要注意物理学史的渗透,在学习学科知识时利用与其相关的科学小故事带领学生全面认识挫折、树立正确的挫折观,知道“失败乃成功之母”的实际意义

2以趣为友,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初中物理教学活动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此阶段存在的片面性与不稳定性要求教师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性格、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兴趣是学生最好的导师,部分学生认为学习物理是一成不变、枯燥无味的,对学习没有兴趣,从而在学习中处处碰壁对物理学习产生了兴趣,这样即便在学习中遇到了挫折,学生自己也会有克服困难的动力和欲望,在其他非智力因素的保证下顺利摘到果实,增强了自信,减轻了挫折带来的压力

3以生为本,增加基础性实验的达成度

由于实验中经常会出现“偶然生成”,学生实验技能的缺乏及其发展的不均衡,导致实验教学效果的不理想,挫败了学生的积极性如何克服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把握课堂节奏,最大限度的帮助学生开发潜力?首先需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完成实验前的预习初中生是具有丰富想象力的群体,但在没有一定铺垫时,大部分学生拿到实验器材无从下手,这就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做好功课,通过预习,在脑中形成本次实验的流程图,明确注意事项避免实验的盲目性其次,做好实验中的指导在实验教学中如果只是提供器材以及合作学习的环境,让学生自主探究,这样的课堂一定是低效或是无效的以“电流表的使用”为例,电流表如何接入电路,正负极怎样连,量程该怎么选,有人认为应该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探究、观察完成以上教学内容殊不知,物理实验都有严格的操作规范,仪器的错误使用会导致不良结果甚至带来安全隐患,正确的操作指导尤为重要,使用仪器前,阅读说明,这是使用仪器的基本流程,同时也能节约宝贵的课堂时间,提升实验的有效性

篇4

1 自主学习的概念和意义

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自主学习包括三个子过程:自我监控,自我指导和自我强化。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自主学习尊重学生的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不仅是教育的真正条件,而且是教育本身的内在规定。建立在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相统一基础上的教育,从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是潜能的开发,精神的唤醒,内心的敞亮,独特个性的彰显与主体性的弘扬过程;从师生共同活动的角度来说,是经验的共享,视野的融合与灵魂的感召过程。总之,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习活动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心灵的放飞,使学生得到自由、健康、充分和全面地发展。

2 教学建议

怎样培养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呢?我们教者应该开启自己的智慧,多动脑筋多留心观察,让我们真正成为导演,让学生成为主人,使学生自主意识、能动性自主能力和创造性不断发展,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自主学习是对学习本质的概括,是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教师应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强调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鼓励学生创新和创造,逐步消除学生消极依赖的心理,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应该是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的独立精神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敢于冒险和敢于挑战的勇气;与学生签订“学习合约”,主要涉及学生在一定时期内想达到的具体目标、如何达到目标等,以帮助学生学会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意识。总之,首先从思想上解决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2.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曾被许许多多的人引用过。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法,揣摩学生的心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感染学生,吸引学生,将抽象的课本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科学知识回归自然,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向往,对物理科学知识的热爱。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在讲授新课程前做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实验,并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带着兴趣学习,实验现象呈现的结果会给学生带来惊喜。使学生感到物理就在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学生就会感到物理的有趣。如学习“摩擦力”一节,布置学生思考:鞋底为什么要课花纹?自行车为什么要打气?再如讲授“光的折射”时,启发学生思考是否注意生活中有这样的现象:筷子放在水杯里,看上去为什么变得弯曲?天空为什么是蓝色?让学生享受成功的乐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挫折和失败,时间久了,结果是对学习失去兴趣,所以必须让学生感受成功,哪怕是一点点地成功,都会带给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2.3及时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应该让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布置课前预习的任务。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所了解,有目的地去学习,通过预习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教师对学生提出一定的要求,比如说完成相关的基础联系练习题,摘抄并整理课本中的概念和公式,切忌走形式。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努力寻找不同的解题方法。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尝试“一题多解”,从知识的不同侧面、不同的角度或知识的不同组合去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答问题。教师设置一题多变,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千变万化的问题。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为学生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2.4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篇5

古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物理教学中,培养、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一旦学生对物理产生了兴趣,就会在物理课的学习中,投入更多的精力,产生如痴如醉的热情。会把学习物理看成是一种成功的满足,而不是一种负担。激发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诱发和树立农村初中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是初中物理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现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来浅谈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的培养。

一、重情感体验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新课改下的课堂必须是情感的课堂必须是情感的课堂、能动的课堂、开放的课堂和现代化的课堂。教师就要"大胆"地引导学生自主的完成探究活动。让学生多动脑、动手、动口、主动积极地完成体验,获取知识。实践表明:课堂体验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课堂体验使学生迸发出创造的智慧火花;课堂体验使学生视学习过程为自己的生命历程,同时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学科知识的巨大价值和无穷魅力。适当创设体验情境是增强课堂趣味性,增大主体参与面的有效途径。比如在讲《磁场》、《光的反射》可以用故事讲解并引入主题。同时,也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因为多媒体形式灵活多样,为我们的教学带来极大的便利,也为学生构建了一个极为形象、直观的图景。如在学习"平抛运动"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这样一个情景:高空匀速飞行的飞机要击中海面上行驶的舰艇,应在什么地方投弹才能击中目标?请学生上台操作,学生表现出极高的参与热情,同时发现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能击中目标。必须满足什么条件呢?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所以当我们引领着学生在精心创设的情境中进行积极有效的体验时,孩子们必然视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和气氛融洽的课堂为乐土。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变得更加浓厚。

二、重民主平等

课堂教学是一种特定的群体活动,师生情绪的高涨与低落直接影响其教学效果。在心情良好的状态下学习,思路开阔,思维敏捷,学习效率高;而情绪低落时思路阻塞,操作迟缓,学习效率低。初中学生由于年龄尚小,对自然科学有一种特有的好奇心,当看到物理教师拿着从来没有过的五花八门的仪器时,就会表现出很强的兴趣和求知欲。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过程、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协助学生寻找、探索和利用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对自身的学习过程和教学结果进行评价等等。更不要做高高在上的拥有知识的权威,而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三、恰当的奖励

篇6

物理实验是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的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实验对刚接触物理的八年级学生而言,既神秘,又新鲜,这正是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大好时机。演示实验学生要认真观察,学生实验要亲自动手的操作。这些实验现象与已得到的经验往往不同,然而的确是学生们观察到的,这样就引起了他们的认知冲突,引发进一步学习物理知识的欲望。例如,先提出“透过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吗?”这是学生做的第一个实验,器材简单易行。用放大镜看指纹,是放大的;看窗外的物体,是缩小的。前者学生熟悉,后者学生就不一定注意到了他们往往认为用放大镜看东西总是放大的。这样就引起认知冲突,打破思维定势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用好生活中的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思维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去,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欲望。

每一位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都是耳熟能详的。如果在教学中用好这些现象,就能有效唤醒学生的认知共鸣的效果,从而达到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如《液体的压强》的教学中,可以安排学生课前调查生活中经常吃到的带鱼的问题,顺便再让学生问问家长,见没见过活的带鱼,激发学生学习这节知识的兴趣。结合个人游泳时的体会,认识到液体压强的存在。还可以在饮料瓶上打高低不等的三个小孔,然后往饮料瓶里面灌水,看哪一个小孔口水冒出去的最远,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三个口水冒出去的距离不一样呢,由此得出液体内部不仅处在压强,并且压强的大小还与深度有关。

3 巧妙设置疑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如果在教学设计中有意识设置疑问,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相关联想从而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培养学习兴趣。如,我在讲《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我首先拿出一个漏斗,将漏斗口朝上,再拿出一个乒乓球,放进漏斗中,乒乓球静止不动。通过细口吹气,吹得,球越不出。然后将漏斗口朝下,把乒乓球放在漏斗中用手指顶住,通过细口吹气,同时移开手指,球不掉越,这时我引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这个课题,并留下悬念。让学生在充满好奇中学习,激发他们认真思索,积极探究,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就会很高,课堂效果自然也就好了。

4 开发课外实验

物理课外兴趣小组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精心组织好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在准备物理课外兴趣小组的实验时要注重和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学生都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课外小组实验过程中注意因地制宜开展实验,如:小组中一小部分同学勤奋好学,引导他们制作一些物理小仪器,如电磁铁、小小发电机、水果电池、电铃等等。以点带面,进而带动小组的其他人,从而形成浓厚的学习风气。这些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实验不仅发展和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且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篇7

作者简介:董月华(1975-),女,江苏射阳,大学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物理教学.

初中物理是一门比较重要的课程,也是难度较大的一门课程,因此正确的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初中物理新课标中指出:在新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以达到教学目标[1].基于这种思路,“合作学习”是一种具有可行性的方案.它通过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鼓励他们进行团队合作,来打造一个高效率、高质量的物理课堂.

1 合作学习方式在初中物理教学当中的优势

1.1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物理课堂中,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地灌输教材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时间长了,学生自然会缺乏学习兴趣.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模式,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得到了提高,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学生可以对物理现象进行充分的自主探索,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从中发现物理知识的美,提高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1.2 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高效课堂”成为近年来的一个热门课题.而高效率的课堂首先必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由于通常只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的参与程度很低,因此其积极性也相对较差,注意力也无法保证长时间集中.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模式,由于每个学生都必须参与到合作学习当中,进行讨论,发表意见,因此不管是基础的好或差,积极性高与低的学生,同伴之间互相影响,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状态.这样,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无形间便提高了很多,其求知欲得到了极大的激发,课堂教学效率也就随之得到了提高.

1.3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通常是接受学习的个体,不论是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还是课后复习,极少有需要进行团体合作的环节.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即使将课程内容掌握地很好,取得了比较高的考分,但其团队合作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而当今社会是分工精细化的社会,团队合作必不可少,学生将来走入职场之后,如果缺乏应有的团队合作能力,会给他们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每个学生既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展示自己的思路,又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同他人进行相得益彰的配合,共同为实现相同的目标而努力.这样就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1.4 有利于开展第二课堂教学

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教学不能仅局限于课堂中,还要积极地通过开辟第二课堂,来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认知大自然、认知社会的能力,寻找出物理知识点同大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关联,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而第二课堂教学必须要靠团体的力量来完成.比如,探究汽车上十几个灯之间的串并联关系,至少五人以上的合作团队,有的控制开关,有的观察现象,有的笔头记录,通过最后汇总才能找出规律,真正发现生活中的物理是很奇妙的.这些都必须有分工有合作,依靠团队来齐心合力地完成.所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开展第二课堂教学.

1.5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新课标对我们的教学活动的又一要求.而创造力是以“众人拾柴火焰高”为基础的,在很大程度上必须要调动起多人的智慧,来共同构建出独创性的方案.所以,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们就可以通过小组为载体,将不同学生具有独创性的思S进行融合,比如科技小创作,用现有学生用的小灯泡,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等制作调光台灯,每个小组展示,让大家取长补短,创造性思维得到有效培养.

2 现阶段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常见弊端

目前,小组合作学习已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逐渐得到普及,但在具体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弊端,制约了教学效果的提高,这是需要改进的.这些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合作学习沦为走形式

现实中,一些教师虽然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案,但传统的教学思维仍然在其脑海中根深蒂固,在教学中,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顶多只是偶尔安排一下合作学习的环节来作为“点缀”,导致合作学习并没有发挥出实质性的作用,沦为走形式.

2.2 轻视自主探究过程

按照新课标的理念,物理理论学习同物理自主探究应当是并重的.理论学习为自主探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自主探究反过来对理论学习进行巩固,使学生对物理学理论掌握地更加透彻,并有效地训练学生的物理学思维.比如苏科版八年级上册中的运动学中“速度”这个概念,物理意义是表示物理运动的快慢程度.笔者在教学活动中组织了一个小游戏,“传气球”.让一组同学合作完成,用最短的时间把气球从第一个学生手里传到最后一个学生的手里,体会气球运动的快慢,合作式自主探究.公式V=s/t,这个公式表示的是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一种方式,即单位时间比较路程.时间相同,路程越大,表示运动越快.这种比较快慢的方式符合人们的常规思维.其实比较物体的快慢也可以用公式V=t/s,即比较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相同路程,时间越长,表示运动的越慢.这种方式相比较没有第一种方法直观.所以物理学上采取了第一种方法,相同时间比路程.但是如果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公式,但却没能让学生去探究这个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会导致了学生尽管掌握了物理学的理论知识,但却没能很好地建立起物理学的思维体系,其物理科学素养并未得到提高.

2.3 轻视实验教学过程

关于物理学的概念、公式和定理,几乎都是通过千百次的反复实验才得出的.正因为如此,实验教学成为物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实验教学,我们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能够让学生通过设身处地的体会,来了解物理学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加强他们对物理学知识的理解.例如,滑轮组教学中,学生四人一组,给足器材,铁架台,细线,勾码若干,滑轮三到五个.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讨论,积极参与连线滑轮.教师不断给各小组提要求,比如,组装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一动一定的滑轮组,再组装一定两动的滑轮组,两定一动的滑轮组,最后要求组装两定两动的滑轮组.让学生在合作实践中逐渐找到规律,发现原理.合作中,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争执、最后达成一致的意见.对物理学的现象、概念、公式和定理的来龙去脉进行深究,最终使他们对物理学知识“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这些都是求知路上的宝贵财富,是老师一个人的能力所不能达到的教和学的境界.如果轻视了实验过程的合作过程,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真的是一知半解,似是而非.

2.4 忽视了对学习的评价环节

教学评价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对于小组合作学习而言,教师只有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才能够合理地评估教学效果,并寻找出教学中的漏洞和不足之处,为合作学习的后续开展总结经验.但是,不少教师往往忽视了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环节,尤其是在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时,忽视了以集体为基础的评价.这无形中给了一些“滥竽充数”者以可乘之机,导致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2.5 忽视了以先进带后进

在进行小组搭配时,我们并不是简单地以教室的座位排列为依据,而是要注重将学生进行合理组合,遵行“先进带后进”的做法,来确保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学有所获.在同一小组中,安排那些物理基础好、学习积极性高的学生担任组长和骨干,再搭配一些相对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较差的学生,再通过那些较上进的学生来带动他们一起成长,共同在原有的基础上共同提高.但是,一些教师常常忽略了这一点,在分组搭配方面显得缺乏层次感,使“先进带后进”的作用难以得到发挥,也导致了不同小组间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缺乏均衡性.

2.6 不注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同样也是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定位之一,合作学习中交流是发展创造力的有力途径.但是,有些教师受制于传统的教学观念,对这一点认识不够.导致学生的学习中,不敢多言,不敢多思,其思路受到书本和老师束缚,没能摆脱“唯书,唯上”的桎梏,创造力没能得到发挥.这是明显同新课标的理念相违背的.

2.7 不注重开辟第二课堂

有的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认为物理教学仅仅局限在课堂之内,因此忽略了对第二课堂的开辟.这导致了学生的物理学习的过程受到局限,其认知大自然、认知社会的能力并没能得到实质提高,因而不懂得物理学知识与大自然、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无法将物理学知识活学活用.

3 合作学习方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方案

这里我们以苏科版初中物理的《光的折射》这一章槔.光的折射现象是同日常生活联系地较为紧密的,比如海市蜃楼,彩虹等自然现象,因此我们在开展教学时,可以采取将实验教学同理论教学一体化的方式.

利用合作学习方式每组安排四人,准备的实验器材有玻璃砖,烧杯,水,激光笔,半圆形玻璃砖,白纸等等,任命其中一名物理基础好的学生担任组长,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进行学习.通过实验来观察折射现象,全组成员思考交流讨论,共同探究折射规律.在整个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都要注意巡回观察每个小组的课堂表现,并且不断提出问题让学生有方向的进行探究,比如怎样记录折射的光线?同时老师还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要求,比如光线从一种物质垂直入射另一种物质,光线怎样传播?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折射光线怎样折?反之如果光从玻璃砖斜射入空气,折射光线又怎样折射?并且引导各小组研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之间的动态关系.最后还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及时提出问题.在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不见了.也就是发生了全反射.接着,让学生继续探究全反射的条件.这样既深化了课堂,也拓展了学生知识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时刻用实验为他们答疑解惑.最后学生填写实验结果,并根据实验结果来进行分组讨论,最后各组推荐代表走上讲台,面向全班分享本组的学习心得,然后由教师对每组的学习心得进行适当的点评,并作出综合总结.

另外,要带领学生进入第二课堂环节.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留心身边的折射现象,并且能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图解,做一些读书笔记,或者做一些小报,全班进行交流,把物理的学习深入生活,把生活带进物理课堂.

总之,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完善,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对初中物理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新课标的精神,我们可以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积极尝试“合作学习方式”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来改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篇8

初中时代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自学的方法,为后续的终身学习教育打下基础,这是培养有创新意识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南靖县教育局根据福建省教育厅的部署,积极落实新课程理念,借鉴他人的成功有效课改经验,并根据南靖县的教育现状,因地制宜推行“学导为主,讲练结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以求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能力,逐渐培养一批创新型的研究性人才。

“学导为主,讲练结合”的教学理念是,教师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做学生学习的策划者,精心设计学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提供学习的路线图和程序。老师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要求学生学习物理应在阅读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解疑,可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并精心设计讨论问题,制定学生合作学习目标和具体内容,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将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转化为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自主的合作学习。

如在第四章第二节《光的反射》的教学中,教师将本节的一些知识目标以问题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要求学生经阅读教材独立完成这些知识目标:“认识一点二角三线,记住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区别漫反射和镜面反射,利用反射定律做光路图,用光的反射定律解释简单的现象”,这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迅速使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再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明确探究问题:1.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有怎样的位置关系?2.反射角与入射角有怎样的大小关系?学生通过小组实验探究,分析实验现象进行归纳和小结,共同建构一个正确、完整的新知识:光的反射规律,这让学生亲历知识获取的过程,体验学习知识的乐趣。本节易错的知识点:“光的漫反射有没有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作为小组成员共同讨论的问题。小组集几位成员的共同智慧,通过讨论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教师再纠正错误,将学生可能存在的误区给予释疑和突破。

在第十四章第一节《变阻器》教学时,学生通过预习教材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知识目标学习后,将本节的教学重点: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作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的问题,让学生讨论:(1)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滑动变阻器有A、B、C、D四个接线柱,接入电路中如果只需要接两个,那么应怎么接?(2)每种接法中滑动变阻器上哪部分有电流通过?(3)几种接法不能起改变电阻的作用?小组成员由优生带着中下生学习,帮中下生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共同完成学习目标,从而实现以兵教兵的新课改理念,让学生在小组中得到成果的展示,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的分析创造能力得到提升。

又如在第十五章第三节《伏安法测电阻》的教学中,关于实验方案的设计,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学案中可将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完善作为小组讨论的问题。学生在小组间进行交流与讨论,设计出伏安法测电阻的方案,然后在班级中展示和交流,在班级集体的智慧下,共同讨论,逐渐将实验方案一步一步修正和完善:(1)用伏特表测电压,用电流表测电流,用欧姆定律求出电阻值。(2)通过改变电源电压,以减少实验误差。(3)串联滑动变阻器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同时保护电路的安全。学生通过这样的合作,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思维,体会形成正确的物理思想的过程,构建一个科学实验的思维理念,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老师将课堂让给学生,在此只起到了“导”的作用,让学生用眼看,用手动,用脑想,用口说,用耳听,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提高了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育教学改革要求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的帮助者、组织者。“小组合作学习”中,为学生构建一个展示个人或小组成就的平台,给学生营造轻松、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学生敢于假设想象,产生质疑,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大胆求新,探索新的答案的过程,就是培养创新意识的过程。这里要求教师围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一中心,深化“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两项改革,实现“教学方法由先教后学向先学后教转变,课堂师生活动由以教师讲为主向以学生学为主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由以听为主的被动学习向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的主动学习转变”。

篇9

初中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精力充沛、求知欲强,记忆清晰,思维敏捷。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掌握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不断激发、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因势利导地组织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作为一名在一线从教二十余年的初中物理教师,笔者就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点及物理教师应采取的对策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点分析

1.好奇心

居里夫人说得好:“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而好奇又总是兴趣的导因。”初中生学习物理的一个重要心理特征就是好奇心。初中生的抽象思维尚未成型,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新奇的物理现象感到好奇,喜欢教师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往往只停留在对物理现象好奇本身,并没有形成探究这些物理现象内在规律的稳定动机。教师应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2.直观性

初中生刚开始学物理时热情较高,但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们渐渐感觉到物理中许多陌生的单位和抽象的概念难于理解。如学到压强时,由于液体和气体的压强看不到具体的支撑面,学生感到难以捉摸,公式P=pgh中,四个物理量就有三个是复合单位,难度更大,若物理教师不采取措施,许多学生就会对学物理丧失信心,使得初二物理成为分化学科。原因是初中生的抽象思维仍属经验型的逻辑思维,对抽象事物的理解通常还要借助于事物的表象作支持。

3.模仿性

初中生在学习物理概念、公式时,往往不能把握本质,习惯于死记硬背,当条件发生变化时就不知如何分析,而是乱套物理公式,这是因为他们在小学读书时,经常死记硬背,形成了思维定势,到初中后,虽有批判性,但还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弱,这就使其学习物理有模仿性的心理特点。

4.独立性

初中生由于身体迅速发育和自我意识逐步成熟,使得他们有很强的自尊心,喜欢提出不同意见,独立思考、独立批判的能力也有了提高,开始进入一个喜欢争论,喜欢怀疑,不轻信、不盲从的时期。这就要求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有些是与当堂课主旨无关的问题不能视而不见,而是给予及时的回应。这样不但可以呵护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久而久之还能培养起他们对物理知识的探求、发现和体验的兴趣。

二、物理教师的应对策略

1.在教学中直观形象与抽象相结合,以直观教学为主

直观形象易于引发学生的兴趣,而适当的抽象可以满足学生思维的发展要求,使激发的兴趣得以持久。初中生应以直观形象为主,逐渐增加抽象思维的成分。

(1)用实验组织教学,增强直观形象性,这既是物理教学的特点,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例如,讲大气压强的引入,教师走上讲台,将毽球让前排学生看,说明胶皮部分无粘性,然后将毽球向黑板投去,“拍!”毽球粘在黑板上了。学生顿时兴奋起来,心想:球怎么粘上啦?这时,教师用一张纸盖在盛满水的杯口,然后将杯口倒过来,纸把水托住了。教师提出:“为什么纸能托住水?为什么毽球会粘在黑板上呢?”从而激发学生学气压强的兴趣。

(2)注重挂图、板画、模型的使用。挂图、版画和模型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直观,使学生一目了然。

(3)根据学生好动的特点,组织学生自制教具,制作科技作品,布置家庭小实验,外出参观,增强直观性。

2.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探索物理的兴趣

物理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一个充满活力的物理课堂,应该是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学习,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的课堂。如在“气体流速与压强关系”一节的教学中,我先在倒置的漏斗中放一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并将手指移开,让学生观察乒乓是否下落。在未做实验之前,绝大多数学生一致认为球会下落,是因为球受重力的作用。实验结果,事实上乒乓球不仅没有落下,还被吹贴在漏斗中,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现象出乎学生的意料,他们感受到了知识与经验的差异,迫切希望找到问题的答案,从而激发起他们通过探究把握物理现象奥秘的兴趣。

3.结合教学内容,介绍所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物理已融入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将课堂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这样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使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得以持久。

篇10

一、用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实验是培养初中物理学习兴趣的源泉,是激起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有效手段。要唤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物理实验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确保实验现象的明显性

物理实验时,学生情绪高涨、思想活跃,注意力特别集中,学生处在最佳学习状态,如果实验现象不明显,会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必须将实验做好,使现象明显。例如,要观察压强计里水面的升降,可以将水染红,并在压强计的背后用画横线的屏来衬托。

2.运用多媒体增强效果和可见度

课本中的许多演示实验现象不十分明显,影响了实验效果和学习兴趣。近几年来,我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投影后,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力学教学中分析物体受力情况时,可以先放映一张受力物体的实物图,然后将画好物体所受各力的力线图迭放上去。最后抽去实物图,就可以用力的线图来进行分析。这样不仅可以清楚地说明物体受力的力学原理,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对力学问题从实物到受力图来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

3.把验证实验变为探索性实验

在课堂教学的讲解和讨论中,多让学生亲自动手作实验进行探究。如在讲“浮力”一节时,按提出问题实验阅读讨论总结练习的程序进行教学。首先向全班学生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公布讨论题,布置学生实验,让学生先做实验后阅读课本,再组织讨论,然后进行总结。在总结如河讨论时教师进行演示实验,最后进行练习和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实验、阅读、讨论、讲解等获得知识和能力,这样做学生动手动脑多、印象深、记得牢、兴趣浓、学习效率高。

4.多方设法给学生创造实验条件和动手机会

不仅要认真做好做全学生实验,实验习题,还要在课堂教学中把某些演示实验改成边教边实验,或者让学生登台表演,对于实验性习题,也让学生动手做实验,通过实验去解决问题。

5.实验装置必须美观大方、整洁,教师示范操作准确安全,一次成功,要辅助以教师的语言、板书、图表等。

二、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物理学史教育和美育教育,稳定学习物理的兴趣

政治思想教育必须融化到初中物理教学中去,使学生切实认识到物理学对祖国建设,人民生活的重要作用,根据物理学家的生平事迹讲我国古代物理学方面的发明创造及近代物理工业成就。通过介绍我国丰富的资源和振兴中华紧迫感的介绍,调动和稳定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为了使初中生不感到物理是枯燥的、危险而难以接近的学科,还必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启发学生去感受美、追求美、探索美,初中物理教学中有的美育主要通过物理实验,现象及实物观察和教师生动的讲述实现。

三、精心备课、上课,活跃课堂气氛,培养探索兴趣

为了让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听课兴趣,利用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可以在教学中讲一些物理科技小故事。讲小故事时,要求短小精悍、有趣、有用、结合物理教学需要。

当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兴趣的时候,他们在听、看、想的同时,难免会有一些动作。这不能视作课堂纪律不佳。实际上每个学生都在围绕教学内容积极思考,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心情舒畅,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急于知道是什么?为什么?此时引而不发,提出几个问题加以启示,让学生自己回答。

四、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授课艺术,增强学生的兴趣

学生的兴趣不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初中学生,如果惯用一种在教法,或不讲究授课艺术,学生就会有枯燥乏味之感,学习兴趣也随之下降。因此,教师有教学中要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授课艺术,以增强学生的兴趣。如在讲“蒸发与沸腾”一节时,我采用了边讲边实验,边讨论的“三边式”教学法,讲“密度”一节时则采用了读、讲、议、练的自学辅导法。

五、联系实际,促进学生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威感。因为在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使自己成为一个发明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的希望和需要,这种需要是和学习相伴随的。”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去接触生动的事实和现象,从而体验到认识的欢乐,使他们感到知识是一种使人变得崇高起来的力量。为此,在讲完“光现象”后让学生自己学做魔镜,使学生感到日常生活中也充满了物理知识。

六、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巩固学生的兴趣

通过丰富多彩的物理课外活动,使学生尽可以多接触一些物理知识,巩固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我在认真改进第一课堂的同时,积极组织了第二课堂活动。活动形式主要有:

1.课外阅读物理书籍,这是增加学习物理兴趣的一项简便易行的好办法。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组织一次读书报告会。

2.请有经验的物理工程师,有经验的物理教师作物理专题报告。

3.每学期组织一次课外参观或实地考察,要求学生写出参观或考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