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5 16:02:4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探究学习的特征,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学生只有重视自己独特的感受,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通过探究式学习,自行发现和构建文本意义,加深理解和体验,获得思想启迪,才能更好地掌握新的知识和经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着力指导学生掌握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本文仅就探究式学习的内涵与实施方法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探究式方法的基本特征
什么是探究式的学习方法?从字面上理解“探”是寻求、探索的意思,“究”含有追查结果之意,两者合起来就是寻求方法,探索结果的意思。因而探究式学习方法是从教材中选择和确定主题,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学生通过探寻、追究、研究逐步形成独立学习的品格。可以说,探究既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创新的必经过程,是一种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探讨,化知识注入为思想沟通,化单向吸收为多方面交流的语文教学活动。概括起来有以下特征:
(一)探究性语文教学以师生、生生互动,以尊重、信任、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为前提,表现为师生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在共同探究中求知,使学生从被动状态转变到主动状态。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创设一种有利于探究的情境和途径。
(二)探究性是以语文知识的体验为主的学习。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专题讨论、课题研究、方案设计、模拟体验、实验操作、社会调查等各种形式,探究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现象和问题。中小学生的“探究”,大多并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规范性,不能苛求学生的探究结果达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同时,这种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随年级增加而加强。
二、中学语文开展探究式学习的方法
(一)创设探索学习的环境和氛围。
在“以学为中心”的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的环境。首先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信任每一位学生,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其次,教师要为学生的学而教,就要考虑学生怎样学,要深入研究学生心理特征和思维规律,创设自主学习情境,给予学生质疑的权利,引导学生质疑问题,促进自主学习,刻苦探究,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精心设疑,追根溯源。
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从本质上讲就是提出一个个的问题,并一一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在预习阶段学生通过快速浏览课文,了解课文概况,发现哪些问题一看就懂,哪些问题有疑问,并作相应的记录或符号,然后大胆地提出来。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对这些问题进行收集、整理,并筛选、加工出若干问题提交学生讨论。与课文紧密相关的问题,应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交流氛围,让同一组的学生互相交流,不同一组的学生互相补充、互相完善。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讨论的气氛越浓厚,学生积极参与探究问题的热情就越高涨,学生在争论中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与人分享,博采众长,弥补不足,甚至萌发灵感,触类旁通。当然,这些问题应该指向教学目标的完成,指向重点和难点的教学,切忌不分主次,面面俱到。问题的设置应符合学生认知的一般规律,最好是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这样就能使学生较好的体会到思维的行进路线和发展轨迹,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
(三)假设情境,合理想像,逆向推理。
阅读文本对于读者来说实际上是一种思维的定式。即所谓“为主人公的快乐而快乐,为主人公的悲伤而悲伤”。探究性学习可以打破这种定式的思维模式,假设出与文本内容的展开不同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情境,让学生在不脱离文本主要思想的前提下,逆向思维,充分张开想像的翅膀,为文本内容开拓出崭新的发展思路。学生在分析问题过程中,对问题作出假设,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的答案大胆地提出设想,估计假设的可能性。这为问题的解决指明了方向,它作为科学认识程序的基本环节,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提出假设,可以为问题搭起从已知到未知的桥梁,当发现问题后,他们很想知道“为什么”,脑海中就会出现一个个猜测性答案。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作出假设,着力营造一个民主、祥和、生动、活泼的探究性学习氛围,使他们的思维进入兴奋点。
“3的倍数的特征”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因数与倍数”中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教材创设团体操表演情境,以解决“参加叠罗汉表演的有多少人”这一现实问题为主线,让学生在百数表中圈划3的倍数和用计数器的算珠拨3的倍数,引导学生运用猜想、验证的方法,通过观察发现、自主探究,总结归纳出3的倍数的特征。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探究欲望
可预设以下两个问题情境:第一个情境用于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复习旧知;第二个情境则用于整节课的教学。
首先,创设互动游戏情境,让学生听拨珠猜数:数珠响2下,猜一个数;数珠响3下,猜一个三位数。
其次,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先让学生解决“学校团体操表演中,参加叠罗汉的有多少人”这一问题,再引导学生思考“叠罗汉每组需要3人,参加叠罗汉的可能有多少人”的问题,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列举的这些数,思考“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怎样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等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就给予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基于此,第一个情境的创设,紧紧抓住3的倍数的特征的前置知识“2、5倍数的特征”与本节课蕴含“3的倍数的特征是各个数位上的和是3的倍数”的知识点,巧妙设计“听拨珠猜数”的游戏:数珠响2下,猜一个数,可能是2、20、11;数珠响3下,猜一个三位数,可能是300、210、201、120、102、111。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数的排列组合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被唤醒,并进行有序的思考,不重复、不遗漏说出所有可能组成的数。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初步感受到“数珠的颗数就是这个数各个数位上数的和”这一新知学习蕴含的知识连接点。通过让学生思考“如果这个数是偶数,它可能是几”“如果这个数是奇数,它可能是几”“如果这个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它是多少”等问题,将奇数、偶数和2、5倍数的特征等知识进行了复习回顾,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发,数学思维也得以培养和发展。
第二个情境通过团体操表演,提出“参加叠罗汉表演的有多少人”这一问题。学生根据“叠罗汉每组需要3人”这一信息,列举出参加叠罗汉表演的人数可能有15人、18人、21人……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些数都是3的倍数,于是教师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参加叠罗汉表演的人数一定是3的倍数”,从而引出这节课要探究的内容——“3的倍数的特征”。这里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为素材创设生活情境,既使学生感到数学是可以亲近的,拉近了数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又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对数学问题展开积极的探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创设探究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使学生进入“愤悱”状态,从而打开思维之闸门,不断深入探究所学知识。
二、适时启发质疑,激发探究兴趣
1.知识迁移,初步猜想
师(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2、5倍数的特征后):大胆猜想,什么样的数是3的倍数?
师:科学史上许多伟大的发现和发明都源于人们的大胆猜想,由于猜想,人们产生了创新动力。
(学生由2、5倍数的特征出发作类比,得出“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的初步猜想)
……
2.适时启发,验证猜想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活动是由问题开始的。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启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探究。
探究自问题开始,问题既是探究学习的核心,又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本源。本课教学中,针对学生的猜想,教师可提出问题:“大家同意他的猜想吗?”由此,引导学生自觉地进入问题解决的探究活动之中。科学不能只是猜想,必须进行探究和验证。在举例验证中,学生发现原来的猜想是错误的,是否是3的倍数不能只看一个数个位上的数字是几就能确定。当前面的猜想被推翻后,学生产生新的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深入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的欲望。
三、提供研究资料,加强探究体验
1.借助百数表,合作探究
首先,教师为每个学生准备百数表,让学生在百数表中找出3的倍数,然后让学生观察百数表中这些3的倍数,看能发现什么,再和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学生由于受认知水平的影响,通过小组交流,大多只会发现一些表面的现象,如“百数表中3的倍数,都是隔两个数出现一次”“百数表中3的倍数个位上的数0~9这10个数字都有可能,没有规律”“百数表中3的倍数,十位上的数也没有规律,都是呈斜行排列”……因此,教师要继续引导学生观察每一斜行排列的3的倍数,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在进一步的探究中,发现百数表中每一斜行的3的倍数,有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调换了位置后仍是3的倍数。而将百数表中每一斜行的3的倍数联系起来看,十位上的数一个比一个多1,个位上的数一个比一个少1,这是不是巧合呢?教师再次追问:“想一想,百数表中每一斜行上3的倍数,虽然个位上的数依次少1,十位上的数依次多1,但是这些数的什么没变?”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发现,每一斜行上的数的个位与十位上的数字之和是不变的,都是3的倍数,由此产生新的猜想:“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皮亚杰认为:“一切真知都应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重新构建,而不是草率地传递给他。”上述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充足自由探究、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先引导学生个体独立进行探究,找出百数表中3的倍数,看看能发现什么。然后在学生独立探究的基础上,教师立足于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讨论,充分交流自己的发现,发表不同的意见。在探究学习中,教师既要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又要恰当、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这里的引导,不是指教师简单地给出方法和结论,而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真正成为探究的主体。
在全班交流汇报时,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发现,提出贴近学生思维实际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如“百数表中每一斜行上3的倍数,虽然个位上的数依次少1,十位上的数依次多1,但是这些数的什么没变”等问题,从而让学生一直处于问题思考状态之中,积极地进行探究,最终发现数学规律。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提出问题,即让学生“跳几下”就“够得着”,这样的问题既给了学生思维的方向,又给了学生思维的动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2.借助计数器,操作验证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了百数表中3的倍数的特征,提出新的猜想:“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这是百数表中3的倍数的个别现象,还是普遍的规律呢?带着这一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探究,借助计数器拨珠,举例验证。最后,学生通过正、反两方面的举例验证,归纳总结得出:3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数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
动手操作、观察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理解数学的重要方式。皮亚杰也强调:“儿童只有自发地、具体地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大胆形成自己的假设并努力地去证实,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发展思维。”因此,教师要积极地创设有利于学生活动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合作实践的机会,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知识的构建。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同时,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并从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他人交流和探究的本领。
四、拓展探究资源,深化知识理解
1.巩固拓展,应用规律
在学生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后,教师出示以下三个层次的练习:第一层次,判断哪些数是3的倍数;第二层次,在每个数的里填一个数字,使这个数成为3的倍数;第三层次,解决实际问题。在练习中,学生不仅巩固了3的倍数的特征,而且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引发思考,拓展深化
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积累了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但通过观察发现的3的倍数的特征只是一些表层的特征,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还应“知其所以然”。因此,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2和5的倍数只看个位上的数就可以了,而3的倍数却要把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这一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深层次思考。接着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将数、数的组成和小棒三者结合起来,通过数形结合的直观呈现,使学生对3的倍数的特征的理解由表入里、层层深入,深化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五、梳理研究思路,总结探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一、引 言
在网络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的学习情境由传统课堂转向网络,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发生了变化。按照罗杰斯的新技术采纳推广的观点,网络技术要想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现无缝连接,需要经历一个自我内化的过程,还需要考虑技术创新与学生价值观的相容性,与以往经验的一致性,与学习者需求的匹配程度。[1]
Charlton和Birkett指出学习者的个性对学习效果有影响。[2]刘儒德等指出,网络学习的有效性不仅有赖于网络学习环境为学习者提供的外在支撑,更为重要的是,网络学习的环境和过程必须与学习者的个体特征相匹配。
已有研究表明学习者的网络学习行为与个性特征密切相关。例如,一些语言能力比较差、在课堂上发言不够积极的学生能够在平台上畅所欲言。[3]国外学者尝试通过工具软件跟踪和分析网络学习者的操作行为,Jia-JiunnLo等尝试通过分析学习者的浏览器行为,进而来确定学习者的学习风格。[4]国内关于学习者个性特征对网络学习行为影响的研究状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呢?
二、研究评述
文献调研发现,目前关于个性特征对网络学习(效果)影响的研究中,网络学习行为的行为分析、行为模型和评价的研究相对较多,而个性特征对学习者网络学习行为影响的研究较少。本研究筛选了6篇强相关文章进行分析,分别是《大学生Moodle教学平台应用现状的个案调查》(段金荣,2009)、《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与人格特征之间关系的研究》(张晓丽,2008)、《学习者特征因素影响网络学习行为的研究》(梁斌等,2009)、《网上讨论参与者需求动机、满意度与网络行为关系研究》(马卫民等,2009)、《课程论坛中的学习行为与学习者特征关系研究》(况姗芸,2006)、《学习风格与在线学习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郭玲玲,2007)。在这6篇文章中,研究对象可分为在校大学生和远程教育的成人,研究中对这两类对象关注的个性特征要素有所侧重。成人学习者的研究中包含人口学因素、上网条件和职业等,而这些因素在在校大学生的研究中通常不会考虑。从关注的网络学习行为看,对影响在线交流的研究较多,且研究相对比较成熟,主要是从需求动机、知识基础、性格、性别等个性因素对在线交流的影响进行研究。从关注的学习者个性特征看,对性格和性别对网络学习行为影响的研究较多。对已有的研究结论归纳如下:
性格方面:(1)性格对在线交流有影响。(2)性格对自我评价、时间管理、信息查询有影响。(3)性格不会导致其浏览行为的差异。
人口学方面:(1)性别对课程学习、完成作业和参与讨论的影响不明显(研究对象是远程教育成人)。(2)城乡差别对课程学习、完成作业和参与讨论有显著影响(研究对象是远程教育成人)。(3)性别对登录频次、发帖和浏览行为有影响。
知识基础方面:(1)学科背景对网络学习行为有显著影响(研究对象是远程教育成人)。(2)学习者年级阶段对收益行为有影响。
需求动机方面:需求动机与行为频率和在线时长显著相关。
学习风格方面:学习风格对在线学习行为确实有影响。在讨论行为上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在阅读行为上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三、主要存在问题
1. 个性特征没有整体性
目前,关于个性特征对学习者网络学习行为影响的研究是局部的、零散的,研究者没有个性特征整体性的概念。由于研究者对学习者个性特征所包含要素的理解不同,而造成研究内容和目标各不相同。从学习者心理特点来分析网络学习行为的研究较多。心理要素是学习者个性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全部。由于对学习者个性特征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导致研究内容的局限性,不能形成对个性特征影响网络学习行为的整体认识,这是已有研究的最大问题。
对当前研究中涉及到的个性特征因素进行归类,可分为学习动力、知识、能力、心理特点和自然环境等五个方面。图1是已有的相关研究中这五类个性因素出现频次的示意图,其中心理特点是关注最多的个性因素。每个类别包含的个性要素如下:
心理特点包含性格、学习风格、孤独感、、忍受力和网络焦虑等。
学习动力包含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和需求动机。
知识包含学科知识、信息素养和远程学习经验。
能力包含认知策略、元认知能力、自我监控能力和远程学习技能。
自然环境包含性别、经济障碍和学习者所处的环境等。
除了以上五个方面个性因素之外,还有哪些因素影响网络学习行为?这些特征要素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和影响,进而影响着学习者的网络学习行为?对网络学习行为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等等。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要解决学习者的个性究竟是什么?个性都包含了哪些特征要素?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个性化教学思想的发展,高等教育越来越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模式,例如,开放课题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等等。随着此类学习模式的实施,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各种学习模式如何组织实施以及教师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应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等等。目前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各种学习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1][2]及其理论基础[3],而有关大学生偏好哪种研究性学习模式的研究则为数不多。
思维风格作为介于智力与人格之间的一种特质,主导着人们对于思考方式的偏好,对于学生选择哪种学习模式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尝试通过对大学生思维风格的分析,探讨其思维风格特征,从而根据不同思维风格的学生对不同教学方式的偏好,为学校在本科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偏好选用相应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提供依据。本项研究属我校主持的教育部高等教育专题研究项目“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和创新能力培养评估的研究与示范”的子项目,出于整个课题的需要,研究对象为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生,因此,研究结果适用于理工科专业的教学。
二、思维风格与教学
1997年,斯腾伯格在其《思维风格》一书中提出了“思维风格”的概念。按照斯腾伯格的观点[4],思维风格是指人们所偏好的思考方式。思维风格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种偏好的表达和使用一种或几种能力的方式。他参照政府的管理模式,提出了“心理自我管理”理论。在自我管理理论中,斯腾伯格按照5个维度将思维风格划分成了13种类型:(一)功能维度,包括立法型、执行型、审判型的思维风格。(二)形式维度,包括君主专制型、等级制型、寡头政治型和无政府型思维风格。(三)水平维度,包括全局型和局部型思维风格。(四)范围维度,包括内倾型和外倾型两种思维风格。(五)倾向维度,包括保守型和自由型两种思维风格。
斯腾伯格等人研究了思维风格与教学的关系。他们发现不同的思维风格的学生偏好不同的教学方式。思维风格和教学方式的关系如下表1[5]所示。因此学校可根据学生思维风格特征,使用与学生偏好的教学方式相应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以期达到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的目的。
表1:思维风格与教学方式
三、大学生思维风格特征的调查研究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调查和分析理工科大学生思维风格的特征,从而确定他们偏好哪几种研究性的学习模式。调研对象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一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的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生。使用的调研工具为北京师范大学武欣修订的斯腾伯格思维风格量表,该修订后的量表已被武欣等人证明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6]。量表分为13个诊断分量表,共77个项目。对于每个项目来说,被试根据项目陈述的内容与自身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采用里克特7点量表进行自我评定,13个诊断分量表的各自得分为分量表对应的项目得分的平均分。因调研的样本量较大,为方便调研工作的实施,同时也为了避免人工阅卷和数据处理中的错误,采用在线问卷调研的方式,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在线问卷调查系统,校园网内均可上网提交。同时为了方便低年级学生上网答题,我们印发了学校各公共机房通用的免费上机券,学生可持券上网。调研历时2周,回收有效答卷1492份,有效被试组成特征见下表2所示。整个调研过程均是遵循学生自愿填写的方式,且学生提交答卷后不允许再修改,以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和客观性。使用网上问卷调查,学生的答案直接导入SQL Server数据库,然后直接转换成Excel文件,有效地避免了人工阅卷和数据处理中的失误。因此,笔者相信,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通过本次实验得到的数据是真实、可靠、有效和可用的。
表2:有效被试的人口学特征
四、思维风格特征与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
将实验所得的数据导入SPSS软件进行相关的数据分析,得到本次调研的数据分析结果:
我国理工科大学生得分较高的是立法型、执行型和自由型的思维风格,这与武欣[7]等人研究得出的中国大学生总体上表现出立法型、等级型和自由型的思维风格的结论也是不矛盾的,下面我们就重点分析立法型、执行型和自由型的思维风格与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关系。
(一)立法型思维风格和基于项目的学习
立法型思维风格的人喜欢创造和提出计划,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做事。根据表1中立法型思维风格对教学方式的偏好,立法型思维风格的学生偏好做课题的教学方式,基于项目的学习是应用做课题的一种典型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
项目研究模式的教学[8]是一种教和学的实践型模式,集中关注某一学科的中心概念或原理,旨在把学习者融入有意义的任务完成的过程之中,让学习者积极地进行探究与发现,自主地进行知识的整合与建构,以现实的、学生生成的新知识和提高完成项目任务的能力为主要成就目标。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安排自己的工作,自己控制学习进度。在完成不同任务的过程中,自主建立起不同观点之间的联系,寻求资源支持以克服障碍。教师充当的是一种指引者的角色,主要是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现有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以及项目的可行性,在教学开始后,对学生进行指导。
这种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与立法型思维风格的特征显然是相符的,学生在做项目的过程中,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安排工作计划,在完成不同任务的过程中,创造性的去解决问题。这些都需要具有立法型思维风格倾向的学生才能很好的完成,学生的立法型思维风格也偏好这种教学模式相应的教学方式。在现阶段的理工科教学中,可推广使用这种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但是如前所讲,要考虑到学习者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因此我们建议学校可在学生进入三年级之后才对学生施以基于项目模式的教学,以避免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在学习过程中,无从下手,而对这种教学模式丧失兴趣。
(二)执行型思维风格和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学习
执行型思维风格的人喜欢按给定了的结构、程序和规则做事。中国理工科大学生在执行型思维风格方面表现比较明显与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体制有很大关系,在应试教育和旧的教育体制下,教学方式主要以老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也就容易养成按部就班的思维风格。理工科大学生由于所学专业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和推理,则更容易倾向执行型的思维风格。执行型思维风格的学生偏好给定问题的解决的教学方式,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学习是应用给定问题解决的一种典型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
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学习[9]是一种以问题为驱动力,以培养学习者的问题意识、批判性思维的技巧以及问题解决的实践能力。这种学习方式主要是围绕一个或者一系列问题展开,以弄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为目标导向。教学的过程同时也是问题探究与解决的过程,学习者的活动自问题提出与意识开始,到弄清问题的原委与性质为止。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学习可分四个步骤来进行:寻找问题,界定问题。提出假设,选择假设。
这种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重点不在与问题的提出而在于问题的解决。这与执行型思维风格的特点是相符合的,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按照有序的步骤去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的增加和能力的提升。使用这种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符合理工科大学生的执行型思维风格,对提高理科教育质量是有利的。
(三)自由型思维风格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自由型思维风格的人喜欢面对不熟悉、不确定的情境,超出现有的程序和规则,对变化的容忍力高。根据郑磊磊等人的研究[10],自由型思维风格具有较高的创造性倾向,对于形成创造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创新教育和创造力日益受到国家和社会重视的今天,学校应该把握住学生的这种思维风格特点,在教学中加以强化,为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成长中逐步形成创新能力打好基础。可鼓励学生多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并为其提供创新活动所需的外部环境。
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多是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出现的,而且主要是以竞赛为宗旨的小组合作学习。竞赛活动由举办单位比如学校给定题目范围,每个参赛小组必须选择自己的参赛题目,学习小组要明确参加活动的动机。同时,竞赛活动是有时限的,学习小组必须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自己的作品。即是说以竞赛为宗旨的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参赛小组在有限的时间内、在一个给定的题目范围内独立完成自己用以参赛的作品。这就要求学习者在较短时间内必须接触大量的学习资料,从中找出对自己有帮助的内容。为了获得竞赛的胜利,学习小组还必须尽量做出新颖的有创造性的成果,这就需要学习者有容忍变化和面对不确定的情境的素质,同时又能找出一些超越常规程序的方法,让自己的作品更具创造力。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除了要具有与其他小组成员的合作精神外,更要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和探索能力,以增强小组的整体创造力,并使整个小组成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能得到强化。
课外科技活动是一种重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性学习模式,与自由型思维风格的表现特征相符,可在大学本科教学中使用这种教学模式。
五、结论
如何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越来越受到高等教育的重视。本文调研和分析了理工科大学生思维风格的特征,据此探讨在高等理科教学中,可采用基于项目的学习、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学习和以竞赛为宗旨的小组合作学习这几种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这3种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符合理工科大学生的思维风格特征,同时根据斯腾伯格等人的研究,也是理工科大学生所偏好的教学方式。应用这几种教学模式,应能在高等理科教育中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课题2005年获得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专题研究项目经费的资助)
参考文献
[1][8][9] 李其龙,张可创主编.研究性学习的国际视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 约翰・宾著.张仁铎译.朱永新审校.研究性学习[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3]戴维・H・乔纳森主编.郑太年,任友群译.高文审校.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
[4][5]Sternberg R.J.Thinking Style[M].Cambridge University Pr-
ess.1997.
[6]武欣.思维风格量表的修订与大学生思维风格的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1999.
笔者通过对高中三个不同学段学生的调查、访谈及咨询,再根据多年的管理经验得出以下结论。
一、学生特点
高一是学生从少年走向青年的过渡期,也是从初中进入高中以适应为主的一年。高二是承上启下的一年,是学生发展的分水岭。高三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和个性的成熟的时期。
二、学生积极心理及教育契机
(一)高一学生
1.积极心理。由于刚进入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学生都想给教师和其他同学一个最佳的印象。因此,他们总是尽力展现自己的优点,表现得很规矩。大部分学生在新的阶段改变的决心也很大,一开始意志力很坚强。
2.教育契机。教师可以多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鼓励,建立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展示自己优点的时间长久持续;让每一个学生明确校规校纪、班规班纪,严格要求,最难管理的事情,在开学时是最容易解决的。
(二)高二学生
1.积极心理。学生在文理分班后,心理渐渐稳定,自己追求的目标已经越来越清晰,学习的目的性更强。有些学生适应快、学得好、进步大,他们积极、自信的心理不断得到强化,学习兴趣上升,科学的学习方法也渐渐形成。
2.教育契机。教师可以这些进步较大的学生作为榜样来引导,同时借助理想教育让他们有更高的目标,并使他们不断从学习中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使他们学习自觉性进一步增强。
(三)高三学生
1.积极心理。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调解能力进一步增强,这使高三学生做事的盲目性减少,计划性增强。学生已步入成人阶段,责任感逐步增强,更加关注自身的发展,考虑升学择业和人生理想问题。因此学生的学习的动力非常强,学习上的觉悟和投入以及知识结构的完整、大量的习题使学生勤于思考、善于质疑,并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时期的学生精力充沛,富于想象,情感丰富,易被复杂、新奇事物吸引;勇于表现自己,好尝试,追求高远目标。
2.教育契机。教师可以分层次教学,和学生多进行朋友式的交流,并针对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他们一起制订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共同约定认真完成。
三、学生消极心理及预防性教育
(一)高一学生
1.消极心理。高一学生面对新的环境有陌生感和孤独感,并且随着学科知识难度和深度的加大,很多学生在学习上出现不适应现象,学习压力过大,甚至出现焦虑;有些学生成绩没有以前好,或从班干部变成了普通学生身份,自身无法接受这种心理落差;一些学生经历了紧张的升学考试后,会产生“歇一歇”的思想,会把自己的课余时间过多地分配在娱乐上。
2.预防性教育。我们就可以召开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如“才艺展示”“团体游戏”“学习方法的介绍”“我是最棒的”“面对挫折”等,来预防这些问题的发生,从而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学习生活,加强人际交往教育,使学生能树立正确的友谊观。更为重要的是,这可以加强情感教育、意志教育和性格教育,优化学生的个性品质。
(二)高二学生
1.消极心理。高二阶段学生的新鲜感和热情似乎已经淡去,既没有高一时的雄心壮志,也没有面临高考的紧迫感,容易出现动荡和茫然。有的学生则出现倦怠、厌学、焦虑。尤其是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在一年学习中(尤其是在考试中)屡遭挫折,对学习的灰心、自卑甚至害怕等心理也渐渐固化,渐渐出现兴趣转移、偏科等倾向,完全放弃了取得好成绩的愿望,“破罐子破摔”。高二学生已经熟悉了学校的管理措施,容易出现思想和纪律的自由散漫,而且学生异往过密的现象开始增多。
2.预防性教育。教师可以强化自我意识辅导和耐挫折能力教育,使学生的人格更趋完善,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正确的爱情观,形成社会责任感。
(三)高三学生
1.消极心理。由于高三学生的社会阅历的局限以及辩证思维能力的有待发展,他们在看问题时往往比较主观、片面,容易走极端。有些学生基础较差,虽想好好学,但努力一段时间发现自己很难跟上,于是开始放弃。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在总复习过程还会出现“高原”现象。同时学生的课业负担很重,面临升学抉择的挑战,再加上家长的过高期望和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高三学生会感到更加迷茫和烦乱,从而情绪波动较大,容易精神不振,郁闷生气和焦虑烦躁。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0-0276-03
前言
由于科技发达、社会进步与民生富裕,造就目前一种所谓过度消费的成熟社会,即多样的产品种类与形式使得消费者很难仅仅根据产品的功能作出购买的选择。在运动鞋选择的方面,基础的运动功能已经得到基本满足的今天,选择的需求已经从单一生理需求开始转变到多元化的需求,即更加关注运动鞋除基础功能外的额外因素。
Goldberg(1992)在总结Cattel,Norman等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大五人格理论(Five Factor Model (FFM))。大五模型将人类的各种个性特征都划归到神经质 (Neuroticism)、外向性(Extraversion)、开放性(Openness)、和悦性 (Agreeableness)、以及责任心(Conscientiousness)五大个性维度和三十四个维度特征。
Jenniffer Aaker最早用归纳法研究品牌个性维度,被认为是目前最可信的品牌个性的理论体系。1997年Aaker第一次根据西方人格理论的“大五”模型,以特质理论和词汇法作为方法论基础,从个性心理学维度的研究角度出发,以西方著名品牌为研究对象,依靠现代统计技术发展了一个系统的品牌个性维度量表( Brand Dimensions Scales,BDS )。在这套量表中,品牌个性一共可以分为五个维度“纯真(Sincerity)、刺激( Exciting )、胜任(Reliable)、教养(Sophisticated)和强壮( Ruggedness )”。这五个维度下有十五个层面,包括有42个品牌人格特性。需要注意的是,Aaker提出的品牌个性五大模型,与西方心理学家Tepus和Christal(1961)在宜人性、开放性和责任心这三个维度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这就为研究品牌个性与消费者个性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Aaker(2001)按照原有的实验方法,比较了日本、西班牙品牌人格维度与美国品牌人格维度的差异。Ferrandi(2002)按照Aaker的研究方法验证性因素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es)和MDS分析(INDCSCAL analyses),验证了Aaker的品牌人格维度分析在法国的信效度分析。中国学者黄圣兵和卢宏泰(2003)用相同的方法提取了中国本土的品牌人格结构并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进行了阐释,同时也比较了中国、美国和日本之间的品牌人格维度的差异。Sung和Tinkham(2005)采取了翻译和反译的方法,分别对两个样本进行因素分析,比较了韩国和美国两个典型的代表东西方文化的国家的品牌人格结构。Bosnjak等人(2007)用类似的方法探索了德国的以人为本的品牌人格维度。
A.Azoulay和J.N.Kapferer(2004)分析了Aaker的品牌个性维度的不足:品牌个性的定义方面以及与品牌个性相关的各个方面对品牌个性的干扰。品牌个性特性的认知会受消费者与品牌直接或间接联系方式的影响,即品牌个性主要有直接和间接两大表现形式(Plummer,1985)。直接形式指通过品牌使用者的形象、品牌生产者的形象(cf.Britt 1960;Grubb and Grathwohi 1967;Levy 1959);间接形式指品牌个性主要通过与产品相关的一些细节要素来间接地转移品牌个性。这样,从不同的表现形式出发,研究者对品牌个性的定义就难以达成一致。
在此,本研究尝试创造性的将此维度应用于运动鞋的描述上。按照Aaker的品牌个性大五模型以及结合黄胜兵、卢泰宏(2003)研究的品牌个性的本土化的特点,将运动鞋划分为纯真、刺激、胜任、教养和强壮共五个维度,并在这五个维度上对运动鞋的特性予以研究。
一、方法
1.被试
预实验阶段,被试抽取采用方便原则,抽取心理学专业同学15人。
正式实验阶段,选取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男大学生共226人,且文理人数各半。在最后的问卷调查过程中,回收问卷226份,实际得到的有效问卷为186份,问卷回收率为82.3%。
2.工具
研究工具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对被试自然情况和着装特点等问题的基本情况调查,共14个题目。第二部分为大五人格问卷NEO(简易版),共25个题目,五个维度。第三部分为自制的运动鞋款式图表,各运动鞋的图片为作者寻找到的真实运动鞋图片。问题的回答采用五点评分法对每套运动鞋进行评分。
3.研究程序
预实验:被试抽取采用方便原则,抽取心理学专业同学15人,对实验问卷中的修辞、问题的流畅度以及运动鞋所属的产品维度进行确定。最终得到17张运动鞋图片,并随机打乱顺序呈现给被试。
正式施测时,将由基本情况、大五人格问卷和运动鞋款式图片三部分最终形成的正式问卷发放给被试施测,进行团体施测,当场收回问卷。最后,剔除无效问卷后,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
4.统计工具
对数据进行整理后,采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
二、结果
1.男大学生对运动鞋的选择的基本情况
由上图可知,男大学生对于休闲式的运动鞋最为喜欢,占到50%,其次是板鞋(25%)和篮球鞋(15.48%),在实际购买中,休闲鞋(45%)也是远远大于其他种类,然后分别为板鞋和篮球鞋。
2.男大学生运动鞋款式偏好与其人格特征的相关分析
根据被试对25套运动鞋款式图的评分,计算出每种运动鞋款式的平均分,然后将其与大五人格问卷的五个分量表的得分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得到结果(见下表):
上表数据表明,男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中的神经质 (r = 0.291,p<0.01)与开放性(r = 0.207,p<0.01)其对刺激维度的运动鞋偏好程度呈显著正相关;人格特征中的宜人性特质与其对教养类的运动鞋偏好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 = 0.313,p<0.01);人格特种中的责任心与对强壮类的运动鞋偏好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 = 0.151,p<0.05),其他的没有显著相关。
三、讨论
1.男大学生对运动鞋选择的特点
本研究表明,男大学生总体来说(见上图),不论是购买倾向和实际行为之中,休闲鞋均是男大学生最喜欢的运动鞋的款式。这与他们仍然是在校学生有关,休闲鞋使他们不用再在课堂上和娱乐时间之间频繁换装,就可以处理各种不同的需要,而且由于休闲鞋价格较分散,这给大学生根据生活费用来调整运动鞋消费以较大的空间。
2.男大学生的运动鞋选择款式的特点与人格特征的相关分析
男大学生的运动鞋选择款式的特点与人格特征的相关分析结果得出,在宜人性、开放性和责任心三个维度分别与教养、刺激和强壮三个运动鞋维度具有较显著地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13、0.257和0.151。本研究是根据Aaker的品牌个性的五个维度,运用到运动鞋上所进行的划分,而Aaker则是在“大五人格”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品牌个性的研究,且在宜人性、开放性和责任心这三个维度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开放性和刺激之间的相关可以解释为:开放性得分偏高的个体,具有兴趣广泛的、自由的、追求新奇的人格特点,而刺激突出的是新潮、富于想象等特点。个体在选择商品时,也会更加注重于自己个性形似或类似的商品,因此人格方面的“开放性”维度与运动鞋方面的“刺激”维度方面具有较大的相关。
宜人性得分偏高的个体具有高利他性的、信任和善于合作等特点,教养方面的运动鞋则突出在成功、领导、高贵等方面,这两个维度的特点在某一维度上,有共同的特性,即善于合作的、易受到大家信任的个体,容易取得成功。因此,人格方面的“宜人性”维度与运动鞋方面的“教养”维度方面具有较大的相关。
责任心得分较高的个体,则具有高道德感的、依附的、固执的,高强壮的运动鞋,则注重的是男性的和强壮的因素,具有较高得分的“责任心”与“强壮”个性的运动鞋之间,实际上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以“强壮”个性满足高责任心得分的个体的需要,从而人格方面的“责任心”维度与运动鞋方面的“强壮”维度方面具有较大的相关。
本研究中也存在以下几点的不足,需要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加以注意:(1)尽管是调查高校男大学生运动鞋的偏好,但在调查中依旧会受到其客观因素(如自己的实际情况等)的影响;(2)因受生活环境的影响,穿着休闲鞋比穿其他款式的运动鞋都方便;(3)本研究的时间和经费等限制,所参加的被试的样本数较少且分散程度较低,对实验结果的得出可能也有一定的影响。
结论
济南地区的高校男大学生平时着装大都喜欢穿休闲鞋;在着装动机上,更倾向于求实用;够买场所方面,则更加倾向于品牌专营店;总体来说,当代男大学生的运动鞋购买行为基本上属于理性消费。男大学生的运动鞋款式偏好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中,人格特征中的神经质(Neuroticism)与开放性(Openness)其对刺激维度(Excit-ing)的运动鞋偏好程度相关显著;宜人性特质(Agreeable)与其对教养类(Sophisticated)的运动鞋偏好程度相关显著;责任心(Conscientiousness)与对强壮类(Ruggedness)的运动鞋偏好程度呈现显著的相关。
参考文献:
[1]彭锦霞.大学生消费状况分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5,(3):32-34.
[2]周世玉,张为诗.人格特质与品牌个性关系之研究:以运动鞋产品为例[J].中华管理学报,2004,(5):1-16.
[3]Aaker J.L.(1997),Dimensions of Brand Personality,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34,3,347-356.
[4]Aaker,J.L.,Benet-Martínez,V.,& Garolera,J.(2001).Consumption symbols as carriers of culture: A study of Japanese and Spanish brand personality constuct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81,492-508.
[5]J.Ferrandi(2004)Aaker’s Brand Personality Scale: A Replication and A Double Methodological in a French Settingftp://ungaro. u-bourgogne.fr/cermab/ ferrandi/l alonde99marque.pdf.
一、课堂观察:找准两种方式的平衡
1.观察讲解:认识顶点、棱、面。
(1)(出示一个长方体饼干盒)它是什么形状的?关于长方体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2)(学生介绍后,教师讲解长方体顶点、棱、面的定义)下面我们就从顶点、棱、面这三个方面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从学生熟悉的实物入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采用接受学习方式,由教师讲解长方体顶点、面、棱的定义。因为这个概念是人为规定的,无需探究,直接讲解节约时间、易于理解,也为下面的探究腾出时间。】
2.验证猜想:探究面的特征。
(1)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是什么形状?怎样有序地数?
(2)猜一猜:面有什么特征?怎样验证?
【通过“数一数”,让学生感悟“有序”思维的方式。不是“摸一摸”“画一画”或“比一比”,而是“先猜想再验证”,由长方形的特征推理得出长方体的面的特征,让新的学习内容和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取得联系,学生自主思考的动力得以激发,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培养。以上两个学习过程,实现了以思维为核心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以自主构建为核心的探究学习的和谐统一。】
3.拼装推理:发现棱的特征。
(1)长方体有多少条棱?怎样数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2)(出示4根8cm长的蓝色小棒、6根5cm长的红色小棒、4根4cm长的白色小棒、12根3cm长的黄色小棒)搭一个长方体框架,想一想、选一选、拼一拼。
(3)通过拼装,你发现棱的特征了吗?
(4)你能用推理的方法证明棱的特征吗?
【小棒的长度、颜色、数量是有意识的预设,活动目的不是通过实物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是通过“想一想、选一选、拼一拼”的实践过程,让学生体验感悟颜色相同的小棒长度也相同,放在相对的位置才能拼装成一个长方体,从而探究出长方体棱的特征,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用长方形对边的特征加以推理验证,有利学生思维严谨性的培养。】
4.列举分类:迁移正方体的特征。
(1)罗列出用上面的小棒搭出的所有不同的长方体,可以分成几类?哪一类比较特殊?
(2)你能说说正方体的特征吗?
【让学生将自己的探究成果分类,发现其中“特殊”的一类,自然进入正方体的研究。正方体的特征迁移的过程,既是一个模仿、接受的过程,也是一个感悟、学习、创造的过程,是学生有意义地建构知识的过程。】
5.变化想象:感悟图形间的联系。
(1)把一个长方体的宽缩短,变成特殊的长方体(两个面是正方形);再把这个特殊的长方体的长缩短,变成正方体。
(2)把一个长方体的高缩短至零,变成长方形;再把这个长方形的宽逐渐缩短至零,变成一条线段;再把这条线段的长度缩短至零,变成一个点。
【课件动态演示长方体变成正方体的过程,让学生感知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联系;把长方体逐步变成长方形、线段、点,让学生感知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从而感悟图形中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二、教学反思:找到学生学习的需要
1.科学探究需要接受学习。
科学家从事科学探究,寻找事物的规律和本质,但探究过程中有接受的成分。同样,学生的探究学习也不可能与接受学习截然分开。探究有价值的问题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做出猜想、假设时,需要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掌握相关的原理和方法。探究必须与接受相结合,才能提高探究的有效性,探究学习才能成为科学探究,探究才有可能在课堂中存在,学生才能将探究进行到底。
2.接受学习需要渗透探究的思想。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渗透探究的思想,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当新知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建立起非人为、实质性、有机的联系时,就实现了有意义的建构,即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3.两种方式如何选择取决于学生的需求。
尽管在探究学习和接受学习中都有接受和探究成分的互相渗透,但两种学习方式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在对过程的感受和体验上,在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上,在对探究能力的培养上,探究学习优于接受学习;在对知识结构的理解上,在课堂上获得知识的效率上,接受学习优于探究学习。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交流习惯,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由于社会、家庭等种种原因致使很多学生个人主义比较严重,私心很强,缺乏合作、交流意识,不愿意和其他同学合作,有的干脆做漠不关心的旁观者。这些问题不解决,合作交流就会成为空话。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通过一些实例让学生明白一个人的能力和力量是有限的,很多活动需要多人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明白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是学习伙伴,都是合作者,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合作感受集体的力量,形成团队精神和集体责任感;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只有相互之间互教互学、取长补短,进行信息和知识的交流才能获取更多、更广的知识,从而让学生明确合作交流的意义和为什么要进行合作交流。三年级(上)“我的大树”的观察、“各种各样的叶”的搜集等的教学活动就能够让学生得到体会。因为一个人观察到的现象和收集到的叶的种类是有限的,只有合作交流才能更好的完成这些学习任务。让学生明白了合作交流的意义和进行合作交流的原因后,教师就要着手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学习环境,弯下身来和学生站到一条线上,参与到学生的合作、交流中,这样就能和学生保持民主、平等的关系。通过和学生一起合作、交流,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师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情景,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就形成了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再通过制订一定的规则,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踊跃发言、认真倾听、遵守纪律的合作、交流习惯。
通过以上工作,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交流心理品质,为合作、交流学习方法产生实效奠定基础。
二、紧扣教学实际,不滥用合作、交流的方式
合作、交流这种学习方法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式。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条件合理的使用这种学习方法,更多的还是要让学生亲历探究。较简单的探究活动和学习内容,能让学生独立探究和学习的尽量让学生独立完成。例如《淀粉消失了》、《被压缩的空气》、《造一艘小船》、《测量物体的温度》、《导体和绝缘体》等内容就没有必要让学生合作进行探究;而《各种各样的花》、《各种各样的岩石》、《研究材料的特征》、《生物和环境》等复杂、综合的探究内容就必须采取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进行讨论、制订方案、探究和交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相互补充、更正和辩论,获取更科学、更全面的知识,从而更真实的完成教学目标。如果滥用合作、交流这种学习方法,就会剥夺更多学生亲历探究的机会,也使合作、交流流于形式。
三、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用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交流习惯,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由于社会、家庭等种种原因致使很多学生个人主义比较严重,私心很强,缺乏合作、交流意识,不愿意和其他同学合作,有的干脆做漠不关心的旁观者。这些问题不解决,合作交流就会成为空话。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通过一些实例让学生明白一个人的能力和力量是有限的,很多活动需要多人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明白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是学习伙伴,都是合作者,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合作感受集体的力量,形成团队精神和集体责任感;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只有相互之间互教互学、取长补短,进行信息和知识的交流才能获取更多、更广的知识,从而让学生明确合作交流的意义和为什么要进行合作交流。三年级(上)“我的大树”的观察、“各种各样的叶”的搜集等的教学活动就能够让学生得到体会。因为一个人观察到的现象和收集到的叶的种类是有限的,只有合作交流才能更好的完成这些学习任务。让学生明白了合作交流的意义和进行合作交流的原因后,教师就要着手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学习环境,弯下身来和学生站到一条线上,参与到学生的合作、交流中,这样就能和学生保持民主、平等的关系。通过和学生一起合作、交流,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师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情景,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就形成了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再通过制订一定的规则,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踊跃发言、认真倾听、遵守纪律的合作、交流习惯。
通过以上工作,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交流心理品质,为合作、交流学习方法产生实效奠定基础。
二、紧扣教学实际,不滥用合作、交流的方式合作、交流这种学习方法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式。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条件合理的使用这种学习方法,更多的还是要让学生亲历探究。较简单的探究活动和学习内容,能让学生独立探究和学习的尽量让学生独立完成。例如《淀粉消失了》、《被压缩的空气》、《造一艘小船》、《测量物体的温度》、《导体和绝缘体》等内容就没有必要让学生合作进行探究;而《各种各样的花》、《各种各样的岩石》、《研究材料的特征》、《生物和环境》等复杂、综合的探究内容就必须采取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进行讨论、制订方案、探究和交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相互补充、更正和辩论,获取更科学、更全面的知识,从而更真实的完成教学目标。如果滥用合作、交流这种学习方法,就会剥夺更多学生亲历探究的机会,也使合作、交流流于形式。
三、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用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探究性学习逐渐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又一种重要方式。所谓“探究性学习”,就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从教师精心设计的富有创造性的问题情境中独立地去发现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模式。人类社会正跨入一个以知识创新为基本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接受试的学习方式难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它要求学习要“社会化”、“探究化”和具有“创造性”,要求将教学模式由原有的“灌输知识”转移到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现代教学更注重让学生自主去面对问题,去探索和了解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规律,找到对象的本质和特征。因此,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观”转变为现代的“探究性学习观”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呢?
一、巧设探究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有猜想的地位,有时猜想比证明更重要”。而猜想依靠直觉思维,直觉思维能以最快的速度去探索攻克未知。直觉思维是依照一种高效的思维,它贯穿于每个人的思维活动之中,是进行创造性思想活动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探究猜想”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凭借直觉思维大胆猜想。从而使实践验证猜想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使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探究学习成为可能。
例如:教学《圆锥体积》,首先有意设计长方形旋转得到圆柱体、直角三角形旋转得到圆锥体的情境,让学生进行直觉的空间感知;然后让学生猜测尝试:圆锥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他们有自己的数学实际,对于同样的问题又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方法。因此,有的学生认为是二分之一,有的学生认为是在三分之一和二分之一之间等等。这样的猜想虽然结果是错的,但是就“猜想探索”本身而言是合理的,而创新的智慧火花却在“猜想尝试”的瞬间被点燃,不同猜想的结果又激发学生进行验证的需要。在这样的情境中探究,比起盲目地胡猜,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的思维也更有深广度。
二、提出探究问题,诱发自主探究
探究性学习强调“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学始于思,思源于疑。只有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学生才能产生困惑与求解的欲望,进而促使学生开展探究性学生。只有围绕问题展开学习,才能促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去探求问题的解法,并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构建”。只有有了问题,才能“将知识的认识过程当做是问题解决的过程,将学习看做是学生独立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时,设计了这样几个层层深入的问题:①谁能求出圆柱体容器中水的体积?(学生会想出将圆柱体容器中的水倒入长方体容器中,便通过长方体的体积得知圆柱体的体积。)②老师趁势问:如果将圆柱体中的水换成橡皮泥,那怎样计算圆柱体中的橡皮泥的体积呢?(学生很感兴趣,思考后得出,将橡皮泥捏成长方体。)③再问:现在既不是水,又不是橡皮泥,而是圆柱体木块,你能计算它的体积吗?(学生立即认为可以将它浸在长方体容器的水中,测量排出或上升的水的办法来测得。)正当学生思维活跃时,教师再展示问题:如果是学校后院造型的大圆柱形柱子,你们怎样来计算呢?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必须找到一个计算圆柱体体积的公式。就这样,把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以自己的眼光来组织学习材料,这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取知识,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伴随着已有问题的解决,将会产生更多的、更广泛的新问题,从而把学生不断引上探索之路、创新之路。
三、营建探究条件,掌握探究方法
数学是人的一种活动,如同钓鱼一样,要在真正的钓鱼活动中才能学会钓鱼,也必须在解决数学问题中学习数学。营建探究条件,掌握探究方法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探究学习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或让学生准备充分的感知材料,把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知识经验转化成一种可供操作、讨论、思考的材料,为学生探究学习新知营造一个有利条件。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为研究对称图形的特征,我和学生一起收集和制作了许多图形,包括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菱形、圆、五角星和一些不规则的图形等。课堂上,让学生动手去折一折、比一比、说一说这些图形的特征,从中引导他们认识到:有的图形是对称的,有的不是对称的;对称图形中,有的只有一条对称轴,有的有几条甚至更多条;和学生一起归纳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最后让学生动手再剪、折、画出各自的轴对称图形,进行比赛,以对“轴对称”的特征的认识更加巩固,并感受到轴对称图形的美丽。在这一探究学习过程中,正因为有了这些感知材料的充分准备,学生多了思考的时间,多了活动的空间,多了探究的机会,多了份成功的喜悦。
四、拓宽探究时空,引申探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