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职业规划模板(10篇)

时间:2023-06-25 16:02:4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初中职业规划,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初中职业规划

篇1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4-0091-01

一 引言

作为2008年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的《初中生职业指导及初中学校评价体系研究与实验》的实验学校之一,我校启动实施了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三年来,在自治区教科所和南宁市教科所专家的指导下,我校对进行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理念、内容与方法作了初步探索。认为职业规划要趁早,人生设计在少年,在初中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很有必要。

二 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

我校主要以2008年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初中生职业指导及初中学校评价体系研究与实验》的实验教材《人生成功早规划》为蓝本,结合学校实际对学生进行以下内容的教育:

1.全面地认识自我

这不仅包括认识自我的兴趣、爱好、天赋、价值观及人生志向等内在禀赋,还要考虑自身的经济条件、家庭背景、所在地区等外在因素。通过分析以上因素,得出自己在学业完成后,打算从事什么职业。首先,借助自我反思,认真思考及回忆一下自己过去的学习及生活经历,想想自己喜欢做什么,做什么比较得心应手;其次,可以与同学、家长及老师交流,通过他们帮自己回忆及分析做什么比较擅长;最后,还可以通过心理测评来帮助认识自己。通过对学习及生活中一些问题的判断,帮助学生分析评估自己的兴趣及爱好,理性地认识自我。

2.广泛地了解职业

这一工作其实在整个初中阶段都要进行,通过实地体验、现场参观、职业讲座、上网查询、参阅图书报刊等相关资料,让学生对各类职业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判断,从而在他们确立职业理想及人生志向时,为他们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参考。

3.科学地规划人生

学生在基本认识自己、了解职业的基础上,通过学习交流,在心中确立起职业生涯的概念,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和意义,学习、体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认真思索设计自己的人生道路,在导师、父母及长辈的指导下,规划自己的人生。

三 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方法

1.结合素质教育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在日常学科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人生规划与职业指导的相关内容,包括个人探索、职业探索、就业形势和政策掌握、职业素质塑造、成功校友经验分享、职业体验等内容。其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帮助中学生合理地思考和规划个人职业生涯,及早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激发其主动学习的动力,提高将来选择职业的满意度。

2.实行导师指导,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为了更好地推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我校制定了“职业生涯教育导师制”方案,由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双向选择,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初步确定师生结对名单。导师采用集体活动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每月至少活动一次。学校还从校外各界成功人士中聘请导师,给学生做讲座,以他们的亲身经历、职场体验去感悟教育学生。

3.利用网络平台宣传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

网络已成为学生会聚思考、交流思想的一个重要平台。我们在学校主页上链接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网站,引导学生登录官方网站学习相关知识。

4.丰富辅导活动,激发学生参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兴趣

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教育主要以班级授课为主,同时积极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测试、主题班会、报告、参观、采访、调查研究与实践等活动,使学生获得并增强对不同职业的亲身体验。如通过职业倾向测试让学生了解适合自己的职业;通过“我的未来不是梦”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树立理想;通过采访身边的亲朋好友让学生了解常见职业的特点,体会职业的甘苦等。这一系列活动,既有理论指导,又有感性体验,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将对决定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家庭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逐步形成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5.组织学生编制职业生涯规划方案

职业生涯规划光想不做不行,不做分析、不采取相应的措施也不行。但是对于初中生来讲,让他们自己来做未来的职业规划比较难。我们主要是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在导师的指导下,大多数初中生基本能编制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方案一般包括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目标、措施及时间安排等。

四 结束语

在初中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帮助学生理性地认识自己,对各类职业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判断,初步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对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有一个大的选择方向。初中生初步有了明确的职业目标,就能有效地激发学习潜能,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为适应未来社会、迈向成功人生奠定坚实基础。对初中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但必要,而且正当其时。

篇2

生涯规划就是对自己未来的生活进行规划的活动,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发展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生活形态,实现自己的生涯目标。职业生涯是一个人一生的职业经历,即一个人连续从事的职业和工作职务的发展道路。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是追求人生理想的重要手段。中职学校将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全面掌握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帮助学生实现其人生价值和职业理想,增强德育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中职学生正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这个时期是个体成长与学习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个体会主动参与各项班级或社团的活动,从活动的经验中尝试、检验和发现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并且寻找自己比较喜欢、觉得能胜任的职业范围,探索自己可能的就业方向,职业的选择对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中职学校教育有必要承担起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设计和教育的任务。

一、对中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是当前社会就业形势之大势所趋。

中职学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已经成为学校教学和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各个学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高度重视。但是,毕业生和在校生在其毕业后所表现出来的在就业方面的问题,表明我们的就业指导还存在明显的缺陷。

1、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意识。据了解,部分中职学生就读专业存在盲目听从或顺从的现象,有的是听从父母或亲朋好友的意愿,有的“从众”人云亦云,缺乏对自己职业发展方向的清楚认识和明确的职业规划,对自己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将来从事什么工作缺乏清醒的估计,他们有的妄自菲薄,有的自视清高。常常不知如何面对职业选择,导致他们在进行工作选择时存在盲目心理和侥幸心理,缺乏严肃性,在对待所承担的工作缺乏职业责任感。

2、缺乏正确定位,自视过高。许多中职学生读了十几年书,希望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自视过高,高不成低不就,结果自断门路。如有不少学生对餐饮类的普通岗位不屑一顾,但是又难以胜任秘书、会计、报关等工作,于是求职就很困难。有的学生应聘还没有成功,就急于与对方谈待遇、讲条件,结果求职失败。有的学生认为没有两千的工资,就情愿不去工作,定位过高。

3、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跳槽”现象频繁。有的中职生怕吃苦,怕当操作工。宁可钱少一点,也要工作安逸一些。结果有的遇到辛苦一点的工作,情愿 “主动失业”或“另谋高就”。目前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多数娇生惯养,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都比较差,但往往有相对优裕的生活环境,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他们有的对生存的压力缺少实际感受,有的对“工作”和“未来”存在困惑或抵触思想,也有的过分依赖家庭,对外部环境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感,在寻求工作方面缺少主动性,仍希望借助家长的帮助获得较好的工作。也有部分人是由于对现有工作性质或职位安排不满,采取暂时放弃工作的态度。

凡此种种,不仅说明中职生在就业前,对未来的职业岗位没有充分的认识和多方面的准备,也说明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教育缺乏所致,对中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是当前社会就业形势之大势所趋。。如果要真正解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的根本问题,向学生提供正确的引导,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二、在理论上指导中职学生把握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要点

根据中职学生就业心态和他们所掌握的技能,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时应引导他们充分考虑人、环境、专业与所企望的工作之间的关系。怎样帮助中职学生规划设计他们的职业生涯呢?

首先,要引导他们充分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中职生在了解自己的目标思想、性格特征、兴趣爱好、能力倾向、价值观与自己成长的背景和客观条件以及个人获得各种信息的可能性的基础上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发展,并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明确的目标是迈向事业成功的基本前提,没有目标,事业的成功也就无从谈起。了解自己是怎样的人,确定自己想要什么,然后沿着这个方向去努力,进而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选择最佳的职业生涯目标。这是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最重要的一点。

第二,是要引导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有关知识。中职学生一定要认真学习职业生涯设计方面的课程或文章书籍,争取对个人事业选择和职业发展方面的理论观点有所了解。懂得如何在不同的环境下避害趋利,选择最佳的职业生涯规划。

第三,是要了解社会上的各类职业,了解自己生存的环境,尤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环境和趋势。了解与自己学习的专业相适应的职业和相关职业群的发展机会,人力资源供需情况,就业机会和工作性质、条件等。职业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生事业的成功与失败。人们常说“女怕嫁错郎,男怕选错行 ”。由此可见,职业选择对人生事业发展是何等重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使中职学生认识到就业不能一厢情愿,要注意可行性,从而使自我需求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找到适合自己生涯发展的职业,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我价值。

第四,指导学生制定行动计划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在确定了职业发展目标和了解就业形势的基础上作出选择和决定,并制定一系列行动计划来确保目标的实现。生涯规划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地“知己”、“知彼”、“作出选择和决定”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又是通过生涯管理的无数个“三步曲”组成的。所谓生涯管理就是掌握自己与环境的现状,根据需要进行改变和调整,使自己保持最佳的状态,争取最大发展机会去实现自己生涯目标的过程。“三步曲”是指“发现变化、明确需要、进行调整”。因此,考虑到社会环境在个人的职业生涯中会经常发生变化,要让学生认识到对职业生涯设计的评估与修订也很必要。修订的内容可以包括职业的重新选择、职业生涯路线的重新选择、人生目标的修正、实施措施与计划的变更等。

三、通过情景模拟、专业实训、社会实践等途径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教育和指导的补充。

1、为了使学生熟悉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在课堂教学中可采用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例如让学生为自己设计“我的探索期生涯目标”的活动方案,指导未来3至5年的生涯行动,从而明确自己的目标。在教学中善于运用案例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案例理解生涯规划的有关知识,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生涯目标,例如“抓斗大王”包起帆,知识型、专家型工人李斌等案例都对学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为学生提供与学生职业发展设想相适应的专业实训,增强就业能力。例如,我校在物流、会计、报关等专业开设了企业沙盘认知实训,学生参加这个体验式培训,可以亲身体验一个制造型企业管理的完整流程,包括: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协同,理解企业实际运作中各个部门和管理人员的相互配合。在沙盘模拟中,学生经历了一个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上升过程,把自己亲身经历的宝贵实践经验转化为全面的理论模型。可以了解企业经营环境,明晰企业组织结构、认识业务流程,明确岗位职责,学会按指导操作、经营业务。通过协同训练,可以加强沟通,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认知实训使他们对职业前景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帮助他们进一步认清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3、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基地。为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意识,学校密切与企业的合作。本学期我校安排了物流专业和报关专业、电子商务等专业的学生到栋方艾胜日化有限公司进行生产实践活动,在实践的过程中80%的学生增强了就业风险的意识,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增强了综合素质、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专业能力。

4、在学生职业选择后,还要为学生提供心理调适方面的指导和帮助。事实上,当学生找到实习单位后,心理上会出现很多的变化。有的对自己评价过高,进而对自己所在单位的环境、发展前景及工作条件、回报等产生疑问;有的则因担心自己不能胜任工作而惶恐不安等等。这些心理都使得参加实习的学生不能充分利用在校学习生活的最后时间来做好工作前的准备,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学校就有必要承担起这一工作任务,以帮助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充实的自我,走好职业生涯的第一步。

生涯规划是中职德育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大力开展职业指导,对中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篇3

【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author of the post of nursing students in the "Career Planning" teaching experience, the courses focus on teaching strategies.

【Key words】Career Planning; in the level of nursing students

2009年下学期,笔者担任了护理专业两个班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任务,面对这门新的课程,笔者在如何使教学真正贴近学生的实际、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确立职业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并在后续的其他德育课教学中进行跟踪研究,现将这一年以来的教学实践与效果研究总结如下。

一、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乃势在必行

㈠中职生迫切需要通过学习这门课,来指导他们理性规划未来。

我校是一所中等职业学校,生源主要是初中毕业生。他们踏入学校,经过3年学习,毕业时年龄也就在18岁左右,由于年龄小、认知不足,在校期间“读书就是为了就业”观念不强,到该就业时不知所措,通过开设这门课程,可以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全面分析护理工作所需要的素质,同时指导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认知,确立职业生涯目标,构建发展台阶,引导他们在充分认识自己、客观分析环境的基础上合理定位,科学树立职业目标、毕业时能正确选择职业,从容走向社会。

㈡护士职业要求护生理性规划在校的学习时间,系统学习专业课程,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护士被称为“白衣天使”,我国《护士条例》对护士职业的解释是,护士是“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依照本条例规定从事护理活动,履行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职责的卫生技术人员。”申请护士执业注册,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包括:“①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②在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完成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普通全日制3年以上的护理、助产专业课程学习,包括在教学、综合医院完成8个月以上护理临床实习,并取得相应学历证书;③通过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④符合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健康标准。”要进入这一职业,须具备上述四个条件,学校教育是要创造其中第二个条件,实际上是其核心条件,必须坚持三年以上的不懈努力才能达到。而中职招进来的大多学生属于普通教育选剩的“差生”,不少学生认为上中职学习护理是无奈之举,学习兴趣不高,动力不足。大多数学生中存在的“升学无意识、就业无意识、发展无意识、生涯无规划、学习无动力”等现象,他们对自己及所学专业缺乏认识,对自己的前途和获取职业生涯成功缺乏必要的信心。更有甚者,一些学生在学习上不成功,转向在同学中显威风,主要表现为打架斗殴、顶撞老师、吸烟、喝酒、逃课等。因此,新生入校伊始,就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指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优势、劣势和兴趣、特长等,了解客观环境对自身实现职业目标提供的机会,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获得一定的职业知识,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生涯发展所需的各种素质和条件并及时有针对性地强化和弥补,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做出自己初步的、有实践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所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近期目标就是要促使学生珍惜眼前专业学习的宝贵时间,为即将开始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策略的探讨

㈠备课环节要注重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调整内容,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具有针对性、时代性。

教师的备课过程就是根据学生的状况及未来的职业特点对教材的处理过程。我校使用的是蒋乃平主编的《职业生涯规划》,适用的对象是所有的中职学校。而护理专业的学生将来的职业主要是当护士,因此,我们必须根据我国政府的《护士条例》以及社会对护士工作的要求进行备课,补充大量的资料,以真正能够帮助学生对照护士职业的要求,来分析自己的优、缺点以及可能发掘的潜能。不能照本宣科,隔靴搔痒。

此外,在这个迅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职业生涯设计要受经济发展、国家政策以及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在备课时要密切注意教材内容与变化着的社会现实的契合点。以护理专业为例,一方面要使护生了解当今社会对护士职业素质日益提高的要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对医疗护理服务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它要求护生除了要有过硬的护理技术,还必须具备很好的人文素养,即对患者具有深切的人文关怀,同时还要有较全面的医学知识,能够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另一方面,也要使护生了解护理专业不断扩大的就业门路。以往我们的学生找工作时,认为只有在医院,特别是大医院当护士一条出路,而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特别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政府对人们的健康保健服务已经向社区推进,这些都要求护生职业生涯设计时加以考虑。

㈡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学具有吸引力和实效性。

篇4

(一)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从高一、高二、普高高三、高职高三四个年段中,共抽取260名学生进行测量,最后得到有效样本255名,有效样本在各年段分布如下: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编《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现状调查》问卷作为调查工具,共22题,主要通过职业自我认知、职前准备意识、职业决策依据、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意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期待和前景六个方面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展开调查。

(三)施测及处理

以年级为单位,使用统一的指导语控制情境,要求被试仔细阅读指导语,然后按要求完成问卷。问卷填写均采用无记名方式。共发送问卷260份,回收有效问卷255份,有效回收率为98.1%。

(四)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方差分析法。

二、结果

(一)职业自我认知

以年段为自变量,职业自我意识水平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职业自我意识三个问题的结果均达到显著水平(p

1.兴趣、个性、能力

各年段两两比较结果如表3所示,高一和高二年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普高高三和高职高三的平均得分分别为2.73和2.85,与高二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

2.自己喜爱的专业

对于自身喜欢专业的了解程度,高职高三的学生,平均分达到了2.85,而其他三个年段的平均分介于2.44~2.73之间,高职高三的学生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年段(p

3.自己喜爱的职业

对于自己喜欢的职业的了解程度,高职高三生同样显著高于高一、高二两个年段,如表4所示。但与普高高三生之间的差异则不显著。

(二)职前准备意识.

1.希望就读的专业

对于希望就读的专业的了解情况,高二和普高高三学生平均得分均为1.93,即介于“完全了解”和“有一点了解”的程度之间,显著低于高职的2.043分(p

2.希望从事的职业

对于希望从事的职业的了解程度,四个年段之间差异不显著,都在“有一点了解”的程度上下。

3.职业(专业)关注度

如表5所示,对于所希望从事的职业或学习的专业信息的关注程度,仍是高职高三学生的平均得分最高2.57,并显著高于高二年级的2.22(p

4.了解专业信息的途径

如表6所示,高一、高二、普高高三选择了解专业信息的主要途径最多的均是报刊、杂志、网络等新闻媒体,分别达到了44.1%、69.0%、73.2%;而高职高三学生了解专业信息的主要途径则转变成“老师在学科中的渗透”,选择这一选项的占全年级人数的30.0%。说明高职教师除了专业基础知识的授课之外,能够联系专业知识向学生渗透有关专业实际运用和就业情况等信息。

(三)职业决策依据

1.决策者

经过统计,高一、高二、普高高三、高职高三分别有82.4%、91.5%、80.4%、78.3%的学生选择“自己选择就读的专业”,显著高于由父母选择、老师推荐等其他选项。

2.性格、能力

在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和能力更适合哪种职业”一问中,高二和普高高三的得分分别是2.18和2.23,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531),程度更接近于“有点了解,但不多”;而高职高三的得分为2.52,程度接近于“很了解”,且得分与高二有显著差异(P=0.002)。

(四)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

1.了解程度

对于“是否了解什么叫职业生涯规划”,四个年段的平均得分仅达到2.00,即“有点了解,但不多”的程度。

2.感兴趣程度

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感兴趣程度”,高一、高二、普高高三、高职高三各年段的平均得分分别是2.32、2.39、2.43、2.71;且高职高三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感兴趣程度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年段(P

3.规划者

有68.8%的学生认为“最适合对我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人是自己,但仍有14.5%的学生选择了“由父母决定”。

(五)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识

1.与高考的联系

有65.4%的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与高考志愿填报有较大或很大的联系。

2.规划意识

对于“是否会对(将来要)报考的专业以及未来的职业作规划”这一问题,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四个年段间差异显著(F=3.133,p=0.026)。其中,普高高三和高职高三的规划意识均显著高于高二学生(P

3.重要性

在对待“职业生涯规划对一个人的职业发展的重要程度”一问中,四个年段间没有显著差异,平均得分在2.98到3.02之间,程度接近于“很重要”;从选择人数的比例上看,有54.5%的学生选择了“很重要”,25.5%的人选择了“非常重要”,可见有80.0%的学生都意识到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

4.必要性

对于“现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一问,70.2%的学生选择了最高项“很有必要”,说明了学生普遍希望此时能有人对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系统指导。高一、高二、普高高三、高职高三四个年段对于这一问题的得分分别是2.57、2.70、2.66和2.63,总体接近于“很 有必要”。

(六)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期待

有71.0%的学生希望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有90.6%的学生希望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了解自己的性格适合什么样的职业;有84.7%的学生希望通过该课程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有90.6%的学生希望得到职业生涯规划方法的指导;有52.0%的学生认为职业规划的优势在于对未来的目标职业能够提前作准备,42.5%的学生认为职业规划的优势在于可以避免盲从,能够有目标地前进。

三、讨论

(一)职业自我认知

对自身的兴趣、个性、能力的了解,无论普高高三,还是高职高三,均显著高于高二;而对于自己喜欢的专业和职业,只有高职高三显著高于高二。可见,由高二升上高三以后,高三学生对自身的兴趣、个性、能力等特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特别是就读高职的学生,这种发展更为明显。对自己喜欢的专业和职业的了解程度,学生在高二升上普高高三后,没有明显加深;但是高职高三的学生对自己喜欢的专业和职业的认识明显加强。

究其原因可能是随着年级和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自我意识也在发展,特别是高二升高三的一年尤为明显。另外,高二升高三时,我校学生面临选择普高还是高职,以及选择高职中的哪个专业,因此学生对自己的兴趣、个性、能力等有了进一步的探索和分析;但是对于专业和职业的了解意识,只有就读高职,即有了专业分化之后才能比较明显地体现出来,也就是说通过高职单招教育,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到底喜欢什么专业和职业。

(二)职前准备意识

对于希望就读专业的了解程度,高职高三明显高于高二,而普高高三则与高二没有区别。高二和普高高三还未划分专业,进行专业选择,因而还未探究自己希望就读什么专业或是对理想的专业仅有一个初步概念,未曾真正了解。而高职单招学生已经开始学习专业知识,对所就读专业的内容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然而对于理想职业的了解程度,四个年段间的差异并不显著,而且整体程度较低,说明大部分高中生对理想职业的了解并不多。这可能是由于职前准备意识较弱,或是收集信息的有效途径缺乏造成的。

对于理想职业(专业)的关注度,高职高三显著高于高二,而普高高三与高二没有区别。从这一点反映出普高学生因为离就业仍有三年以上的时间,对职前准备的意识仍然薄弱。而高职单招学生对自己所关注的专业和职业更为明确,会在日常生活中有意无意地收集相关信息、岗位状况和就业率等,职前准备意识比普高高三学生要强。

(三)职业决策依据

大部分高中生认为自己才是专业选择的主要决策人,体现了这一年龄阶段特有的心理特征,即自主意识高度发展,渴望独立,职业决策意识开始萌发。

高职高三学生比高二学生更了解自己的性格和能力适合哪一种职业,而普高高三学生相对于高二则没有这一优势。说明由高二进入高职高三学习后,学生能够逐渐了解自己的性格、能力特点与职业的匹配程度。根据霍兰德的“人职匹配”理论,了解自己性格及能力,并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职业,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成就感。因此应多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和能力,探寻与之相应的专业和职业。

(四)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

四个年段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得分均不高,说明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这个概念还很陌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感兴趣程度”,随着年级的升高呈上升趋势;且高职高三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年段,说明由于已经做了专业划分,有了一定的就业方向,高职单招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表现出了更高的兴趣和需要。大部分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对自己职业生涯进行规划的最适合人选,但仍有小部分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可以由“父母决定”,体现了“有高度的独立意识但又有依赖”的矛盾心理。

(五)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识

大部分学生能够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与高考志愿填报有较大的联系。大多数高中生的第一个职业选择往往是高考填报志愿时所作的匆忙决定。因此在高考前特别是高中阶段就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能够帮助学生科学地将自身特点与未来的发展结合起来。

对于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部分高中生都表示认同。其中,高二在必要性上的得分最高,这可能是由于接近学年末,高二学生面临选择普高还是高职,以及选择高职的哪个专业的问题,在职业规划问题上出现困惑和迷茫,此时更需要有人对他们进行系统的指导。因此在高二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十分迫切。

(六)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期望

篇5

急性病毒性肝炎可发生轻度白细胞减少,可能和病毒对骨髓的抑制有关。慢性肝病合并有脾功能亢进的病人,由于白细胞在脾内破坏增加,白细胞减少可在(1.5~3.0)×109/L之间,偶尔可能更严重。白细胞的减少主要是多形核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脾功能亢进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可行脾切除术,术后白细胞可上升。肝病病人脾切除的死亡率是很高的,除非病人确实有白细胞减少,否则不应做脾切除。

肝炎时常有嗜酸细胞增多,这可能与肝脏释放大量嗜酸细胞趋化因子,以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有关,这是患肝病时的一种保护性机制。白细胞增多可见于继发性肝炎、酒精肝炎、肝脓肿和肝的恶性肿瘤。在病毒性肝炎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出现异常淋巴细胞;在慢性活动型肝炎中可发现红斑狼疮细胞;免疫球蛋白很高的病可出现骨髓浆细胞增多。

2红细胞的变化

慢性肝炎病人红细胞所含血红蛋白量减少,这通常是由于胃肠道出血所致。在门脉高压的病人,贫血常继发于胃食道静脉破裂出血。在胆汁淤积和酒精肝硬化的病人,可出现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此外,鼻出血、牙龈出血和外伤出血都可以加重贫血。贫血通常是正常红细胞型的,这是由于慢性失血所致的小红细胞血症和肝病病人固有的巨红细胞血症互相结合,往往转成正常红细胞。

脾功能亢进,脾储血增加,红细胞分解增加,可出现球形红细胞。在肝细胞性和阻塞性黄疸时,由于红细胞摄取血内游离胆固醇,使红细胞膜上胆固醇和红细胞膜的组分及结构比率发生改变。可产生各种形态异常的红细胞,如薄的巨红细胞、靶细胞、棘细胞。薄的巨红细胞常和巨成红细胞骨髓有关,在肝功能改变时,这些细胞消失;靶细胞也是薄的巨红细胞,它们是扁平的巨红细胞,其表面积增加,对渗透溶解的抵抗力增加,在瘀胆型肝炎中比较明显;另一种有剑状突起的红细胞,它们通常出现在酒精肝病的晚期,严重贫血和溶血也可见到。这种细胞的出现表示预后不佳。由于这种细胞膜的胆固醇增加,胆固醇和磷脂比率明显升高,它们的膜僵硬,易在脾中滞留,因而寿命缩短。

酒精性肝炎可出现厚的巨红细胞,这可能和酒精对骨髓的毒性作用以及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有关。肝脏中储存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量下降,在肝细胞坏死时,维生素B12释放到血液中,使血内维生素B12的水平升高。大细胞性贫血在慢性肝病中最少见,如存在可用维生素B12和叶酸治疗。

红细胞增多可见于原发性肝癌,但很少见,只占肝癌病人的1%,其发生原因可能是由于肿瘤组织产生过多的红细胞生成素。红细胞破坏增加主要是由于脾功能亢进,还有棘细胞的膜缺陷,然而在许多情况下,脾脏不是红细胞破坏的部位,脾切除或皮质激素治疗很少有效。酒精性肝炎可发生急性溶血,这种病人还存在高胆固醇血症;慢性活动性肝炎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病人可有自体免疫性溶液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急性病毒性肝炎,一个很少见的并发症,一般见于非甲非乙型肝炎。其病预后不良,现已报告用骨髓移植治疗。

3血小板的变化

慢性肝病时常见血小板减少,主要是由于脾功能亢进,血小板破坏增加。肝病时的循环免疫复合物作用于血小板引起自身免疫性溶解。此外,肝炎后再生障碍性贫血时,血小板可显著减少。重症肝炎并弥漫性血管凝血(DIC)时,消耗大量血小板,可引起血小板迅速降低。急性酒精中毒时,血小板减少可能继发于胆酸盐减少,直接抑制骨髓或减少血小板的半衰期。

肝病时血小板的功能较差,抗肝素作用降低,血小板数量减少和功能差是肝病出血的原因之一。由脾功能亢进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可用脾切除手术治疗,脾切除后血小板上升,但应严格选择适应证,血小板缺乏伴有出血可输血小板。

4血容量的变化

慢性活动肝炎和肝硬化的病人积压容量常常增加,特别是合并腹水和肝肾综合征时,由于血容量的增加,稀释了周围血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可见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下降,但仅有一半病人发生总的循环血红蛋白减少,没有腹水和水肿的慢肝和肝硬化病人,虽血容量有轻度增加,一般不用治疗,但应注意在治疗肝病时避免输液过多,因过多的液体可诱发腹水和末梢水肿。有腹水或末梢水肿时,可用利尿剂治疗,但利尿不要过速,要防止低血容量、血液电解质紊乱的发生。肝肾综合征时,要按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则处理,并治疗引起肾综合征的诱因。

5肝病的凝血障碍

大部凝血因子都在肝脏内制造,在急性肝细胞坏死时,这些凝血因子迅速降低,阻塞性黄疸病人,因胆汁不能注入肠道,引起维生素K吸收障碍,肝脏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因子减少,肝细胞受损害时,最先受影响的是Ⅶ因子,其次是Ⅱ、Ⅹ,最后是Ⅰ、Ⅴ也有减少[1]。急性肝细胞坏死可发生弥慢性血管内凝血,这些凝血障碍和血小板减少,门脉高压,易引起出血。

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都有一个相同的氨基酸(γ-羟基谷氨酸)。对这些凝血蛋白的羟化有利于凝血酶原变成凝血酶。肝癌病人可分泌一种异常的凝血酶原(脱γ-羟化凝血酶原)检测这种酶可作为这种病的血清学指标。

在肝病中,由于肝脏不能在循环中清除被激活的凝血因子,也可以促进出血的发生。肝脏还参与纤维蛋白的溶解。纤维蛋白溶解酶原在肝脏内合成,纤维蛋白溶酶激活剂在肝脏被清除,抗纤维蛋白溶酶也在肝脏制造。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不易区别。纤维蛋白原不良血症常见于慢性肝炎和,这是由于肝脏合成异常的纤维蛋白原分子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在肝脏中也产生这种异常的纤维蛋白质。

急性肝坏死的病人可发生DIC,这是因为细胞坏死激活了凝血机制,同时肝脏对激活的凝血因子不能清除。这种凝血障碍表现为血浆纤维蛋白原因子和血小板减少,血管内微血栓形成和循环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的出现。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激活表现为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和纤维蛋白溶酶原降低(球蛋白溶解时间延长)。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物质的降低是轻度的。血小板一般在10万/μL以上,FDP仅中度增加,纤维蛋白原仅轻度减少。

有凝血酶原延长的病人都应给予Vitk1,一般疗程是Vitk110 mg肌注,1次/d,连用3 d。用药后大约3 h内生效,它能纠正由于阻塞性黄疸而引起的低凝酶原血症。主要由肝细胞病变引起的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应用Vitk1无效,但在肝细胞黄疸病人中,由于胆汁分泌功能不良也可应用Vitk1治疗。

应用Vitk1后一期凝血酶原时间仍大于3 s时肝活检。脾静脉造影、经皮胆管造影和剖腹术的禁忌证,如果必须进行这些操作,可先用新鲜冻血浆或凝血酶原复合物浓缩物进行纠正。

一般说来,如果病人没有活动性出血,除了应用Vitk1治疗外,不必将凝血酶原时间恢复到正常,在有活动性出血时,可输血供给凝血因子。输库存血可供给凝血酶原因子Ⅶ、Ⅷ和Ⅹ,新鲜血还能供给因子Ⅴ和血小板。新鲜冷冻血浆也是凝血因子很好的来源,特别是因子Ⅴ。但输血有两个不利因素,应注意:一是引起血容量过多,二是能得病毒性肝炎(主要为丙型肝炎),可输凝血酶原复合浓缩物。

去氨加压素可明显(虽然是暂的)增加因子Ⅶ、Ⅷ、Ⅳ和Ⅺ、Ⅻ。静脉输入对控制慢性肝病人的出血是有帮助的。DIC的治疗要控制诱发因素,如感染、休克、脱水,可应用新鲜血输入,新鲜冷冻血浆也可应用,一般不用肝素治疗。

篇6

记者从有关权威人士处获悉,在启动1000万亿投资后,国家发改委下一步应对经济形势的重要部署是,加紧制定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九个重点行业振兴规划。该规划力争在2008年底或2009年初出台,并以高规格形式。这是自国务院总理2008年11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解决九大行业企业困难、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之后的又一重大举措。届时,多项组合政策出台以促九大重点行业振兴。

据悉,国家发改委和相关部门在制定九大行业振兴规划时,有五点基本原则。具体为:一、优化生产力布局,加快先进生产能力的发展。二、严格控制总量,特别是产能过剩行业的扩张,加快淘汰一批落后生产能力。三、修订产业政策,进一步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四、加快推动兼并重组,引导企业继续发展,力争在两到三年内培育和壮大一批拥有国际知名品牌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五、加强企业的技术改造,加快开发重大产品和重大技术。(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三个棉花品种增效 60亿元

山东省农科院棉花研究中心选育的“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鲁棉研”系列三个抗虫棉品种通过推广转化,到目前共增加直接经济效益60多亿元。记者从省农科院获悉,该项目组在山东省农业良种产业化项目、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开发专项等计划基金资助下,自1995年1月开始至2007年底通过鉴定,历时13年研究完成。选育出的鲁棉研18号属抗逆性突出的稳产型转基因常规抗虫棉新品种,高抗棉铃虫和枯萎病,抗黄萎病,抗旱、耐盐碱,成为病、虫、旱、碱等灾害性年份或棉区种植的首选品种;鲁棉研20号属早熟性突出的省工易管型转基因单亲抗虫杂交棉新品种,是黄河流域棉区间作套种的首选杂交棉品种;鲁棉研25号属双亲抗虫的高产型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增产潜力大,耐早衰,为高肥水棉田创高产的首选品种。(来源: 大众日报)

美国新棉纤维强度创历史最高水平

截至2008年12月11日,美国新棉加工和检验量接近218万吨,占预期美棉产量的70%以上。从检验结果看,今年的美棉平均纤维强度为29.8克/特克斯,较去年提高0.5克/特克斯,并创历史最高水平。最近十年,美棉纤维强度持续改善,年均提高0.18克/特克斯。(来源:中国棉花交易网)

研发

科学家开发出智能纤维

来自美国和中国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新的智能纤维,朝着智能服装的目标迈进了一步。在2008年12月出版的《纳米快报》(Nano Letters)杂志上,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尼古拉斯・科托夫(Nicholas Kotov)和江南大学教授胥传来等人报告了制造智能纤维的新方法。与此前的智能纤维制造方法相比,这种方法更为简单、成本也更低。研究人员将普通的棉线放入碳纳米管溶液当中反复浸渍,再使其干燥。这一过程不需要任何附加的电子设备。如此几次之后,棉纤维就具有了导电性。 (来源:财经杂志)

雅戈尔研制出汉麻纤维开发利用技术

被欧美专家认为“人类至今以来发现的最完美纤维”,又称“人类第二层皮肤”――汉麻服饰在雅戈尔集团研制成功。目前,全世界只有3个国家掌握了汉麻纤维开发利用技术。雅戈尔集团已研制生产出袜子、衬衫、西服、裤子、内衣等试销产品。近期,雅格尔将开发160款衬衣的设计和制作,在2009年3月的2009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上集中展示。另外,2009年还将在北京、上海、杭州和宁波开设4家大型“汉麻生活馆”,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正式向全世界。(来源:杭州日报)

大庆石化腈纶厂抗起球纤维获国家专利

近日,大庆石化公司腈纶厂厂长吴景哲在生产调度会上宣布:“昆仑牌”抗起球腈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据该腈纶厂技术副总工程师马廷连介绍:“目前国内下游纺织用户每年抗起球腈纶的需求量已达到两万吨,我们成功地在6万吨级的生产装置上放大生产了优质的抗起球产品,是国内第一家达到产业化生产的企业,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来源:中国纺织报)

福建研制成功再生竹纤维新型纺织材料 国内首创

近日,福建省科技厅主办、泉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承办的“新溶剂法再生竹纤维纺织材料的研发”项目300吨/年中试通过专家组现场验收,标志着福建省成功研制出再生竹纤维新型纺织材料。专家认为,该项目为国内首创,自主设计的整套工艺路线和溶解、脱泡、过滤等关键设备均具创新性,拥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这对于解决我国天然纤维短缺问题,推进纺织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来源:福建日报)

新一代新型纤维超细纤维Birla Modal成功面市

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陵县宝鼎纺织有限公司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不断开拓思路,加大对新型纤维、差别化纤维、绿色环保纤维、功能性纤维的开发力度,努力打造“差别化纺纱”的品牌。近日,陵县宝鼎纺织有限公司又成功开发了Birla Modal系列纱线。Birla Modal是环保的、可生物降解的纤维,由100%天然优质木浆制成,绿色环保,可持续利用。Birla Modal具有工业纤维的所有优点:均匀度高、品质统一、纯度高、线性密度与纤维长度达到最佳值。在此之前,超细纤维是一个梦想。(来源:中国纺织报)

行业

世界金融危机导致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受阻

记者近日从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获悉,业内权威人士认为当前纺织行业的困难形势主要是因为,此次金融危机是上世纪经济大萧条之后最严重的,波及面广,对世界各国经济都产生巨大影响。因为现在是全球化时代,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度越来越紧密,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对发展中国家必然产生深远影响。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表示,作为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加工大国,中国的纺织经济受到的冲击巨大。目前,行业中的三分之二企业亏损或处于亏损边缘,资金紧张、产品积压等问题较为严重。 (来源:中国纺织报)

天津打造纤维界面处理产业基地

为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产品成果转化,围绕天津滨海新区百万吨大乙烯项目发展,天津工业大学所属的新技术公司计划在天津市大港区海洋石化园区投资1.2亿元,建成一个研究手段先进,集研发、成果推广、工程化、产业化于一体的纤维界面处理技术产业化基地,以及技术水平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工程技术与研发中心,建设年生产能力3万吨的纤维油剂、助剂、催化剂生产线。天津市大港区具备承接现代化工业项目的基础和条件,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南港工业区、中华民营经济园等工业园区,今后都将成为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引擎。(来源:科技资讯)

振亚纺织一面料被评为“中国流行面料”

2008年12月17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流行面料”吊牌评审会上传出喜讯,萧山区党山镇杭州振亚纺织公司开发生产的“吸湿快干”板丝呢面料被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评审为“中国流行面料”。该产品是运用高新科技研发的涤纶短纤维,具有较强的吸湿快干功能,是优良的裤料和套装面料。(来源:中国纺织报)

上海纺织行业协会挂牌成立

2008年12月17日,上海纺织协会正式挂牌成立。此前上海尚没有一个可以完全代表纺织行业的综合性中介组织。全国政协常委蒋以任出席成立仪式。(来源:中国纺织报)

罗马尼亚4万纺织工人面临失业

罗马尼亚媒体报道,罗马尼亚纺织服装制革企业联合会主席马丽亚 克拉皮妮女士告知媒体,受金融危机影响,纺织企业贷款困难,外国订单大量减少,出口下降。2007年来料加工产值占纺织业总产值的58%~60%,2008年来料加工产值同比下降10%~20%。今后4年金融危机将对纺织工业有严重影响,2009年将有4万多纺织工人(占整个纺织工业职工人数的15%~20%)面临失业。截至2007年底,罗纺织工业职工34.2万,到2008年7月底还有31.2万人。(来源:商务部)

国家纺织专利技术展示与交易中心落户盛泽

2008年12月11日,盛泽镇政府、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管委会和中国绸都网携手上海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在盛泽正式成立了国家(上海・盛泽)纺织专利技术展示与交易中心。这不仅是上海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出沪合办的第一个纺织专利服务机构,也是我国首家跨区域的纺织专利技术展示与交易中心。据悉,该中心正式运行后,通过中国纺织专利交易网向企业专利信息;企业也可以直接向该中心提出新产品要求,委托该中心提供相应专利服务。(来源:新华日报)

纺织工业(浙江)纺织产品检测中心升为国家级

近日记者从中国纺织采购博览城获悉,杭州中纺城纺织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已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这标志着该公司市场化运作的纺织工业(浙江)纺织产品检测中心正式升格为纺织产品“国家级检测中心”。从此,该检测中心出具的纺织产品检测报告还可获得国际实验室认可组织和亚太地区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的多边互认。据了解,纺织工业(浙江)纺织产品检测中心有80多台(套)试验和检测设备,其中进口先进设备占80%。目前,该检测中心正在进行省级计量认证的有关工作。(来源:萧山日报)

宁夏羊绒纱线出口同比增长1183.2%

据银川海关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1月至11月份,宁夏17种重点大宗商品出口98861万美元,同比增长28.5%,占宁夏外贸出口总额的55.4%。其中,羊绒纱线出口74.4吨,出口额805万美元,同比大幅增长了1183.2%。(来源:中国经营报)

中国纺织创意产业服务工程在绍兴启动

篇7

一、恩塞莱地区农业基础条件

(一)恩塞莱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

刚果(金)北部地区为赤道型气候,高温、多雨、潮湿。南部地区为热带草原性气候,一年分为明显两季,旱雨季交替;年平均降水量为1500~2000mm,年平均气温27℃。刚果(金)恩塞莱地区属于典型的热带草原性气候,其全年气候呈现周期性的规律变化。

1.雨季:10月中旬~5月上旬

每年的10月份开始逐渐进入雨季,横亘时间约为10月中旬至来年5月上旬,持续时间7个月左右,按照降雨量,整个雨季又可以详细分为:小雨季、小旱季、大雨季。

(1)小雨季:10月~12月。降雨明显增多,是区分旱雨两季的分水岭,随月份增进降雨量也逐渐增多,据2009年记录,10月份降雨6场,11月份降雨10场,12月份降雨15场,且降水量也越来越大,10月份的普遍为小到中雨,至12月份均为大到暴雨。气温也逐渐升高,最高温度可达35~35.5℃,月份间温度变化幅度不大。由于此地距离赤道位置较近,整个小雨季里阳光强烈,中午时刻日光直射,光线很是猛烈。

(2)小旱季:1月~2月。进入1月份,降雨又变少。据2010年记录,1月份降雨5场,2月份降雨7场,且降水量也是由大变小,1月份多为大到暴雨,2月份多为小雨或阵雨。此季降雨虽然减少,气温却略有升高,最高温度为35.5~36℃,以晴朗天气为主,光线照射继续增强,中午时刻光强可达12万~15万勒克斯。

(3)大雨季:3月~5月上旬。3月份后降雨显著增多,呈现明显的大雨季特征。据2010年记录,3月份降雨15场,4月份降雨12场,5月上旬降雨5场,降雨明显比以前月份增多,基本上为“两天一水”的概率,且多为中到大雨,降水量较大。该期温度变化复杂,变化趋势为“高―高―低”,3月初温度继续升高,3月上旬达到全年气温最高点,最高温度可达36.5~37℃;3月中下旬温度开始下降,至5月上旬最高温下降为33℃左右。另外,随太阳直射点北移,该期的光照强度也呈现“强―强―弱”的变化特点,但白天还以晴朗天气为主,中午时刻光强较强。

2.雨旱过渡季:5月份

5月上旬以晴朗天气为主,中午时刻日光保持强烈,仍有零星降雨,以中到大雨为主,此时仍然呈现雨季气候特点。从中旬起,开始表现旱季特征,据2010年记录,5月13日至月底,仅有1场小雨量的降水,此季每天早上和上午均为阴翳天气,云层较厚,基本不见阳光;中午时刻云层开始稀薄,阳光略现,中午12时后光照逐渐变强,一般下午13~16时都有或强或弱的光照。随着雨季逐渐向旱季过渡,降水明显减少,到后期基本上不再降水,且光照明显变弱。

3.大旱季:6月~9月上旬

由5月中下旬逐渐过度到大旱季,整个大旱季横亘月份为5月中旬至9月上旬,大约持续时间4个月左右,大旱季降水量基本为零,此季每天早上至中午基本阴天,云层较厚,鲜有阳光,中午时刻太阳渐露,至下午时可有较短时间光照,光照时间少于5小时/天,且光照较弱。随着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以北的变化,此季温度变化呈现出低―低―高的变化趋势,6月下旬达到本地气温最低值,据记录,2010年6月份最高气温不超过30℃,早晚时略有寒意,最低温度在18℃左右。

4.旱雨过渡季:9月份

9月份为旱季转换为雨季的过渡月份,不同的年份有不同的气候变化特点,有的年份旱季特征多一些,有的年份雨季特征多一些,旱雨两季的变化这个月份也不是截然分开,而是逐渐变化,所以一般把9月份划分为旱季至雨季的过渡季。

(二)恩塞莱地区的土壤条件情况

恩塞莱地区大多为沙质土,但刚果河流域局部区域土壤粘性较重。一般旱地表土层0-25cm为黑沙质土壤,20-80cm为黄白沙质土壤。表土有机质含量低于0.5%,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含量很低,PH值在5-6,保水保肥性能较差。

二、恩塞莱地区种植制度整体规划

种植制度是指一个生产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为适应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而形成的一整套种植方式,内容包括作物布局和复种方式。

在多年实地种植以及大量调查、走访和研究的基础上,加之对该地区的自然资源条件、气候变化特点以及社会生产条件等充分了解,按照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全面安排、发挥优势的原则,可对刚果(金)恩塞莱地区的种植制度作以下整体规划:

(一)恩塞莱地区的作物布局规划

1.作物类型:

2.种植比例(以100公顷为例):

以粮食作物为主,粮食作物中以产值效益较高的花生、大豆为主:花生田20公顷左右,大豆田20公顷左右,玉米田15公顷左右,甘薯田5公顷左右,木薯田5公顷左右,豇豆田5公顷左右。

3.地块设置:

按照果树占周边、经济作物偏远、粮食作物就近、蔬菜作物靠近水源、绿肥及饲料作物每年轮换的原则进行地块设置。

(二)恩塞莱地区的作物种植复种方式

根据恩塞莱地区的土壤条件、气候特点以及作物本身的生理生长特性,该地区的作物复种方式可有以下安排:

1.复种指数(熟制):

绿肥或饲料等。

在本地区实行一年二熟制复种方式,在第二季收获后一般都有2~3个月的休闲期,这样可以使土地赋闲,达到用养结合。

(3)一年三熟制:主要应用在蔬菜生产和绿肥、饲料生产上。

可有蔬菜―蔬菜―蔬菜,绿肥或饲料―绿肥或饲料―绿肥或饲料、绿肥或饲料――蔬菜―蔬菜、蔬菜―蔬菜―绿肥或饲料等方式配置。

2.轮作换茬:

在恩塞莱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中花生和大豆都是严忌连作的,因此在复种方式中要注意轮作换茬;各种蔬菜类型中,茄果类、瓜类、豆类等也是忌连作的,在实际种植中也要加以注意。

3.合理间作:

在恩塞莱地区,为了充分利用地力,提高光能利用率,可以实行高、矮杆作物的合理间作,如玉米//花生(大豆)、玉米//蔬菜、玉米//绿肥或饲料等。

(三)恩塞莱地区的作物种植茬口安排

根据在恩塞莱地区的实际种植,结合当地特殊的气候条件,尤其是每年5月份,因为该时期是雨旱两季的分水岭,5月中旬前降雨多、日光足;5月中旬后零降雨、照射弱。针对这种气候特点,应该好好研究如何充分利用当地气候特征和水热资源条件,进行合理的农作物种植茬口安排,从而减少种植的成本投入,以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根据实地种植经验,提出以下解决方案:在刚果(金)恩塞莱地区农作物一年可实现两季种植,第一季播种时间约为10月上中旬,收获时间约为来年2月上中旬;第一季收获完成后,2月中下旬左右立即着手进行整理农田,此时万不可耽误农时,这也是保障第二季种植作物后期充分生长的关键环节,争取在2月下旬,最晚在3月初全部完成第二季作物的播种,然后利用3月~5月这将近三个月的时间,作物能够充分利用水热资源,顺利完成自我生长,避免5月中下旬进入旱季后作物生长后期缺水缺光,从而严重影响正常生长的状况,至5月下旬或6月初左右,第二季种植作物即可收获。另外,第二季作物可根据作物类型特点适当晚收,因为此时当地气候已经进入旱季,农田基本处于赋闲阶段,晚收不耽误土地利用。

参考文献:

[1]邢同胜.刚果(金)恩塞莱地区常规蔬菜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11(12).

篇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1-138-02

著名管理学家诺斯威尔曾指出“:职业生涯设计就是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眼前制约因素,为自己实现职业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换句话说,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的前提下,认真分析当前形势,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和知识结构,对将来从事的工作所做的方向性的计划安排。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在于寻找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职业,实现个体、职业的合理匹配,体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进行职业规划的人是大学生本身,是学生通过系统的测试分析,来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和发展道路,树立职业目标,并设计实现职业目标的实施步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事关学生的人生发展,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为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出发点

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指向具有矛盾性质:一方面,活动的目的在主体本身,主体的活动是为我的活动,“我”即主体是活动的目的;另一方面,活动的承担者也是主体本身,因而主体的活动又是我为的,在这个意义上,“我”即主体又是活动的手段。人作为主体以其活动为其存在方式,这种存在方式既是目的性的,又是手段性的,是两者的辩证统一。

就目的而言,人的一切活动最终都是指向自我的,即都是为我的。当然这里所说的“我”乃是主体的自称,而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人的群体或类,因而所谓“我”可以是小我,也可以是大我。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是为自身而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的存在物。”这种“为自身而存在”即为我性,是主体活动的“目的因”,集中体现了人的主体性的为人取向。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正是大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发展机遇,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综合和测定,确定其事业的奋斗目标,选择实现目标的职业,确定相应的教育、发展和培训计划,并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作出合理安排与调整。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必须对学生本身进行全面的内在探索。就是了解自己――明白“我是谁”。即通过一些标准化、科学化的心理测试、形象测试、能力测试、职业适应性测试等测试手段以及背景模式等各种方式正确地进行自我认知,发现潜意识层面的自我,澄清自我的价值观,并了解自己价值体系的建立过程和基础,是不断自省,对自己做人生透视,把握自己的兴趣、爱好、优点、弱势,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自己,发现优点,改正缺点,避免弱势,这是科学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和基础。

二、需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在动因

人的需要的特点应该是物质需要或生存需要的紧迫性逐渐在下降,而发展需要和精神需要的重要性逐渐上升。这样,所谓人的需要的丰富性和多面性,就是除了物质需要以外,社会关系方面的和精神生活中的各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和发展的自由需要等等,都应逐渐展现在人的现实的需要整体之中。这样一种需要结构,才是人或自由的个性所应具有的需要结构。缺少这样丰富的需要结构,人就很难发展出全面的能力体系,也很难造就根本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新的生产方式,并且很难把自己提升到更高的生存境界。所以,马克思曾经提出:“人的需要的丰富性,从而生产的某种新的方式和生产的某种新的对象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具有何等的意义: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显现和人的存在的新的充实。”社会主义之所以把人的需要的多方面发展作为目的,其根据也就在这里。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自身的定位没有清晰的认识,对未来的职业方向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他们更多关心的是毕业时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而对于所选择的工作单位是否适合自己的发展,所选择的工作是否适合自己条件考虑的少,甚至有些大学生只想有个理想的就业结果,而忽视了大学期间个人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一重要过程。这些问题的存在都迫切呼唤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一个人一生所从事的职业按先后顺序可分为早期生涯、中期生涯和晚期生涯三个发展阶段。在这三个时期中,我们依据休普的划分,又可以将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分为四个阶段:探索阶段、创立阶段、维持阶段和衰退阶段。从职业生涯阶段模型中可以知道,职业生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大学生正处在对个体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在此期间,大学生的个体能力迅速提高,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应该有一个预期的设计,需要就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作出关键性的决策,这一阶段职业的选择对大学生今后职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要在对自身进行内在探索的基础上,对外在世界,也就是所从事的职业进行全面了解。其中包括对社会大环境以及当前社会发展趋势的认识和分析;对社会热点职业门类的分布以及需求状况的分析;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外部竞争力、发展前景以及市场状况的分析等。这一环节能够使学生做到知己知彼,提高学生今后择业的针对性。

三、目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定向机制

康德特别强调人是目的。在他看来,人之所以成为主体,首先在于人是目的,但他也不否认人是目的的同时可以是手段。他说:“在目的的秩序里,人以及每个理性存在者,就是目的本身,亦即他决不能为任何人单单用作手段,若非在这种情形下他自身同时就是目的。”人不能仅仅是使某种外在目的得以实现的手段,他应当就是这种目的本身。可是,人若不以自己为手段,不通过自己充分的努力,也不可能使自己成为真正的目的,即能够在主体活动中得以实现的目的。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在于为大学生人生发展定向,要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

只有选择“性之所近的”职业发展道路,前进的路上才可能如顺水行舟般驾轻就熟,充满乐趣。大学生职业生涯目标分为几种类型:研究方向、本专业方向、相关专业方向、异专业方向和不确定型。大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做第二次选择,如考研;根据自己的实际在本校本专业、本校跨专业、跨校本专业、跨校跨专业之间进行选择。总之,要将自己的选择与自己的优势结合,这样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生涯抉择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了解要实现自己的目标,需要什么样的人格品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心理素质以及身体素质,将总目标的实现落实到大学四年全过程,就是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出阶段性的、适合自己的计划,使得每个阶段都有一个可执行的目标,因而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做什么,该怎么做,才有方向感。每个人的发展总不可能“随心所欲”,生涯规划通过有步骤、有针对性的方案促成大学生的进步以及人格的健康成长。比如大一大二时,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比较多,大学生可以借此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到大三大四,要认真、全面、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增强专业功底,同时开始为就业做准备。总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与阶段性,既有长期规划,亦有短期计划;还要有连续性,不可间断;更要有针对性,能够查漏补缺,全面完善自己。

四、效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衡量结果

柏拉图有句名言:有一种胜利和失败――最辉煌的胜利和最悲惨的失败――不是掌握在别人手中,而是操纵在自己手里。大学生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主体,也是职业生涯发展的动力源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涉及内心及行为的一种动态过程,包含确定和实施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的主线就是“测(潜能测评)、定(职业生涯目标与路线的设定)、学(通过教育培训的方法强化潜能)、干(职业生涯实施)、评(职业生涯评价与反馈)、发(职业生涯发展)”。在这种过程中相继发生需要、动机、主动性活动、自我建设、自我控制,自我发展。这个过程的关键在于自的获得,获得自己的自就是掌握住自己的主动性。控制是一种重要能力,而这种能力通过选择、自我决定可能会形成更大的自治。这就是个人发展的一种连锁过程;自我意识的表现――自我建设――自我控制及个人发展选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以大学生很好的就业为终结,而是为主体提供一种“自我组织学习体系”,(self-organized learning framework),促成主体终身学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吸收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使人的身体潜力、精神潜力不断被开发。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使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逐一得到满足,最终实现职业生涯规划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效益最大化。

总之,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职业生涯规划中,要大力激发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在需求,准确把握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按照主体尺度实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突出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融入到职业生涯规划中去,并使职业生涯规划在其成长过程中发挥最大效能。

参考文献:

1.汤耀平,罗明忠,穆林.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与实务[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

2.陈敏.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3.李宝元.职业生涯管理:原理・方法・实践[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篇9

积极构建完善的现代职教体系是这次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重要任务。职业教育要实现服务需求的目标,为产业发展培养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必须建立完善的体系,按类型教育特点来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系统构建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各个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办好各个层次的职业院校,打通职业教育纵向的人才培养通道,同时,既要重视学历职业教育,也要加强短期技能培训,并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技能教育,培养树立广大学生的劳动和技能意识,打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横向衔接的通道。

一是积极推进中高职衔接。要努力构建职业学校学生升学成才的立交桥,积极探索以专业对口为基础的技能型高考,实行中、高职相衔接的招生制度。目前我们多年实行的统一文化课招生考试制度,有利于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的选拔,但是不利于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选拔和培养。按照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要求,建立从初级到高级,从中职到专科、本科、专业硕士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立以专业对口为原则、课程体系衔接为基础的高等职业院校自主招生、技能拔尖人才免试等制度,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打通职业教育学历提升通道,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省教育厅从去年开始进行中高职院校对接培养试点工作,第一批有21所高职院校和55所中职学校参与试点工作,今年又有一批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参与试点。2015年开始,我们要支持本科职业院校招收专业对口的专科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专科职业院校招收专业对口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开展3年中职教育与4年本科教育、2年专科教育以及3年高职教育与2年本科教育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招生试点工作,并逐步扩大招生比例。

二是积极推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衔接。市、县政府要统筹考虑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科学规划和协调发展。在高中阶段,要始终坚持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办学规模大体相当的要求。普通高中招生要严格实行“三限”政策,要更多地鼓励、引导学生就读职业学校。各级政府要切实改变对教育工作的评价主要与高考升学率挂钩的做法。不能只关注考取了几个北大、清华,一本、二本的学生,必须关注全体学生,为所有的学生成才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普通教育学生要加强劳动教育,进行基础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在普通中学开设技能课程,组织普通中学学生到当地的职业学校或公共实训中心进行一些基本技能训练,使他们在训练中找到劳动的乐趣,形成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良好品质。现在从小学到中学、大学,都存在以知识、分数代替能力、品德的现象,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现状。高等学校要实现转型发展,今后我省相当部分高校都要办成技术型、应用型大学,少办研究型、综合型大学。而这当中,特别是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高校时,都应该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

三是坚持学历职业教育与非学历职业教育并举。建立完善的职教体系,要高度重视加强各类短期技能培训,建立终身学习制度。要充分利用职业院校的良好资源,面向在职职工、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残疾人、失业人员广泛开展职前培训、职后培训、转岗培训等各种形式的培训。要有针对性地开发培训课程,实施“培训包”式的培训服务,提高培训效率和办学效益。在县一级,要重点加强县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拓展县级中等职业学校的服务功能。县级政府要统筹各种政策性培训任务,利用职业学校的资源优势来统一承担这些培训任务,使县级中等职业学校在完成学历教育任务的同时,成为本地的实用技能培训中心、就业转移培训中心和普通中小学生劳动技能教育的训练基地。

二、着力推进中等职业学校达标建设

按照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省教育厅已启动达标中职学校建设工程,印发了《江西省达标中等职业学校基本标准》,并审核确定了一批达标职业学校,安排了专项资金支持。今后几年全省上下要加大工作力度,推进中等职业学校达标建设。

第一,必须坚持“一县一所”的布局要求。除了少数不举办高中阶段教育的城区,其他县、市、区必须办好一所达标中职学校。这既是《职业教育法》对县级政府的要求,也是县级职业学校承担的任务具有其他学校不可替代性所决定的。各县要根据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要改变重普教、轻职教的现象。要强化教育督导的作用,加强对县级政府履行职业教育发展责任的督导,对没有办好一所达标中职学校的县(市、区),不能评为教育工作先进县。

第二,市、县政府切实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规定,要建立与办学规模和培养要求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改善职业院校基本办学条件。要制定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或公用经费标准,并根据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制定以同级财政投入为主的资金分担办法。明确规定,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这为加大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提供了经费政策保障,各级政府必须落实到位。各市、县要根据本地的产业发展需要和职业学校实际情况,加大对经费的统筹力度,认真做好达标学校建设规划,出台政策激励、推动本地达标学校建设。

第三,必须统筹推进达标学校建设与资源整合工作。据统计,全省现有534所中等职业学校,但多数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不具备,实习实训设施缺乏,专业师资不足,办学规模很小,办学效益低下,办学水平不高。根据本次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和省政府《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各市、县(区)要加大统筹力度,对没有达到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学校,实行“关、停、并、转”,鼓励优质学校采取兼并、托管、合作办学等形式,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整合办学资源,推进达标学校建设。按照“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结构优化、特色鲜明”的总体思路,加大中等职业教育资源优化整合,通过努力,使全省保留300所左右的达标中职学校,使其办学条件和规模保持与普通高中大体相当。

第四,要高度重视加强职业学校专业标准化建设。专业标准化建设是达标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各设区市要根据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和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合理规划专业设置,避免专业设置重复。要科学制定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标准,明确专业建设的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实训室装备标准、专业师资配备数量等,保证专业教学质量和水平。省教育厅将实施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重点推动一批专业标准建设,大力建设一批高水平的职业院校和专业,大幅提升我省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和服务水平。

三、着力建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机制

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2008年以来,我省提出“坚持三个立足,建立四项机制,实行九个对接”的职业教育办学思路,并围绕这个思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校企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我们要看到,目前校企合作普遍存在学校积极性高、企业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下一步,我们要在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真正做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实现校企实现深度融合。当前有几项工作必须加快推进。

一是加紧研究制定推进校企合作的意见。要通过制定规范性文件来确定校企合作的内容、合作的方式,规定企业在技能性人才培养方面应承担的责任,以及承担培养任务后应享受的相应权利和优惠政策,使校企合作规范化和长效化。

二是要建立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人员与学校领导、骨干教师双向挂职交流制度,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推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职业教育研究所、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建立企业和职业院校之间实行订单式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制度。

三是要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改革。在地方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的统筹下,在职业院校和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培养高技能人才。制定现代学徒制相关政策、制度、标准。建立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报酬制度,鼓励企业建立对学徒制学生给予一定劳动报酬等相关政策,对学徒制“师傅”“教师”给予一定报酬的制度,等等。

四、着力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专业教师缺乏是我省职业院校办学的一个瓶颈。很多职业学校办不好,不是没有设备,而是缺少一批“双师型”“师傅型”的专业教师。据统计,全省职业学校生师比是28∶1,而国家要求是12.5∶1,全省专业教师缺额很大。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扩大职业院校专业教师队伍规模,优化师资结构,提高专业素质,加快解决生师比过高、“双师型”专业教师和兼职教师比例偏低、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

一是要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我省县级职业学校大部分是普通中学改办而成的,大多数是文化课教师,不能适应职业学校教学要求,必须对他们实施转岗培训,使之成为合格的专业教师。对完全不能适应职业学校教学要求的,要采取措施调离或安排其他岗位。各地要制订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素质提升计划,提升教师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建设能力、信息化应用能力、科学研究能力。要建立专业教师、学校管理人员定期到对口企业实践制度,强化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技能培训,完善教师年度教学质量考核机制。

二是要建立多元化的专业教师来源渠道。各地要落实扩大职业院校教师自主招聘权和办学自的各项政策,允许学校招聘未取得教师资格证书,但在专业对口企业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学校任教。地方政府要统筹当地人才资源,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在职、离职或退休的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职业学校担任专业教师。

三是要重点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造就一大批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名师。专业教师的水平决定了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我省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也取决于是否有一支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专业教师。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要完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将专业经验、技能水平、教学实绩、技术开发能力、信息技术能力、职业资格等作为专业教师职务评聘、晋升、评优的重要依据。职务(职称)评聘、工资待遇要向一线专业教师倾斜,要为专业教师成长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五、着力加强职业院校管理

在努力改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的同时,要创新职业教育管理,提升职业院校管理水平。

一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职业教育管理要率先现代化,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学校、社会的关系。要进一步简政放权,转变职业教育管理方式,减少部门职责交叉重复,减少对学校教育教学具体事务的干预。政府主要通过总体规划、政策引导等手段,以及税收金融、财政转移支付等杠杆,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宏观管理、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扩大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

二要抓制度建设,完善学校管理基本制度和办学标准。要努力建立具有职教特点的现代学校制度,从改善治理结构入手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同时积极完善学校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包括教学制度、实习制度、学生制度、后勤制度、财务制度。要针对办学需要和我省省情,研究制定职业院校的各项办学标准,如学校设置标准、专业建设标准、课程建设标准、教育教学标准、实习实训标准、条件装备标准、信息化建设标准等等,通过完善标准体系来促进职业院校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

篇10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是职业院校(中职高职)的必修课程,在现行的各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当中,园林规划课程贯穿学生专业课学习的主要阶段。但是园林规划课程中对学生的空间、地形的想象能力有较高要求,以目前职业院校(中职高职)的学生基本能力素质分析,大部分学生存在入学年龄较小,由于学制时间短,专业课程安排紧凑,专业基础方面非常薄弱。学生从曾经在校学习文化课程转变为学习专业技能知识为主,无法在短期内转换角色等原因导致学生在进入职业院系后在专业课程学习上出现断层。园林规划课程教学中的空间想象能力是难点,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设计能力和想象能力,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需要借助大量的图片和影像来辅助学生学习规划课程,但这种教学法也仅仅停留在教师对学生单向灌输视觉思维的层面。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枯燥、难于理解、“能想象的到但设计不出来”等问题。Sketchup软件的出现改变了这种局面,Sketchup软件是近年来广泛应用在城市、建筑、园林景观规划中三维建模软件。笔者就sketchup软件在园林规划设计教学中得心得体会,做一个教学方法上的探索。

Sketchup是google公司的一套设计软件,目前已推出sketchup 8版本,并且用户可以将使用Sketchup创建的3D模型直接输出至Google Earth里。Sketchup是直接面向设计方案创作过程的设计工具,其创作过程不仅能够充分表达设计师的思想而且完全满足与客户即时交流的需要,官方网站将它比喻作电子设计中的“铅笔”。

在职业院校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根据图纸设计创作出自己所想像的图形方案,但传统教学中,绝大部分的学生作品方案只停留在平面图纸阶段。Sketchup软件的出现为教学课程中将二维平面的图形转换为三维立体直观模型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图1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与sketchup的关系

从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来讲,sketchup软件参与课程中有如下优点及不足:

(一) sketchup软件使用简单易上手。以目前笔者所教学过的6个园林高职专业学生为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由于还没有进行复杂的计算机辅助课程的学习,学生手绘能力有限,造型基础薄弱,在开设的兴趣小组中,通过对sketchup软件的学习,学生可以很快掌握建模方式,可以按照自己所想象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将平面纸张上的方案立体化,创建即所得,使学生对设计方案产生立体感观。

(二) sketchup软件直接参与设计过程。该软件可以通过简单的快速建模等工具,调入网络园林组件素材,贴入材质,建立三维园林模型。学生可以快速的将自己的平面设计变为立体图形,学生可以通过图纸的不同显示模式,观察不同季节、时段的太阳光照情况,分析自己的设计方案存在的不足。根据需要快速切换显示不同视角,生成需要的平立面及剖面图。

(三) sketchup软件的灵活设计方式。Sketchup相比较CAD、3DMAX软件具有更高的灵活性更智能,其材质、纹理、颜色可视化、实时显示效果更直观,在短时间内可将园林设计方案的大体效果体现出来。并且可以利用软件的快捷视图和修改工具实时、准确、快捷的进行图纸模型的修改。

(四) sketchup在参与园林规划设计中,更注重的设计的过程体现,在例如园林工程施工图、仿真效果图的表现中较弱,如需要进一步表现真实感需要借助3DMAX、photoshop等软件的支持。

(五) sketchup软件本身的创建复杂图形能力和渲染能力较弱,软件本身在创建修改曲线球形形体方法交复杂,一般由CAD绘制好后导入sketchup再进行修改建模。

综以上所述,职业院校园林专业学生在学习园林规划设计前期阶段,通过借助sketchup软件平台结合园林规划设计理论课程学习,可以快速、灵活、实时模拟园林规划设计方案的光照、植物配景、景观小品设计,也可以通过各种视图的表现,简单明了的游园漫游动画,具体分析、感受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建性,更准确的表现园林空间纵深关系,有利于学生深入学习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和提高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