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5 16:02:5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高血压的治疗建议,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知晓率低:由于认识不够,缺乏有效检测,农村许多高血压患者在没有出现临床症状和靶器官损坏之前极少发现和就诊治疗。
存在治疗误区:青少年高血压患者由于靶器官损害轻、并发症少,缺乏对高血压病的认识,不能长期服药达到理想血压。对于中老年高血压患者,重视传统的“冲血管”治疗,而不重视平时血压控制。所谓“冲血管”治疗,就是在春天或秋末冬初输扩张血管药物治疗。在农村药物多选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曲克芦丁注射液、脉络宁注射夜、胞二磷注射液等药物治疗,一般输液治疗7~10天。虽然高血压治疗获益并非只有降压一条路可走,但药物非降压作用应建立在有效降压基础之上,“冲血管”治疗药物并没有直接降压作用,而且是短期治疗,与高血压病有效平稳降压原则不符,这种治疗方法既缺乏理论依据,又缺乏循证医学客观依据,这种广泛存在、延续持久的治疗模式,不但浪费卫生资源,也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农村高血压病治疗不规范: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血压监测不及时和患者不能坚持长期服药普遍存在,不少高血压患者仅凭症状消失而主观停药治疗,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大多数患者服用短效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不能24小时平稳降压,也不能有效减少心血管、脑卒中等事件的发生。
农村医生技术水平落后:有些农村医生(包括部分乡镇卫生院内科医生)对目前的循证医学临床实验结果不了解,对根据临床实验不断更新的高血压病治疗指南不能掌握,对一些新的抗高血压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缺乏了解。许多农村医生对高血压病的治疗常形成公式化,而不能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治疗建议
笔者认为必须重视对乡村医生培训,使他们及时了解循证医学临床实验报告,掌握新的高血压病治疗指南,更新观念,在高血压病治疗中优化治疗方案,既要降压达标,又要注意对心、脑、肾等脏器的保护,达到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的最终目标。
降压目标:2003年美国高血压指南(JNC7)将正常高血压定义为120/80mmHg,120~139/80~89mmHg定义高血压前期,140~159/90~99mmHg 定义为高血压1级,160/100mmHg以上定义为高血压2级。并非所有患者都将血压降至理想水平120/80mmHg,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目前认为达到第一个目标是140/90mmHg,如果合并危险因素,应进一步降到130/80mmHg或120/80mmHg以下。
重视高血压病的预防:心血管病的预防是新世纪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无论从治疗还是经济学角度,心血管病防治都是非常重要,通过限制钠盐、减轻体重、戒烟限酒、补钙、钾、镁,加强运动及科学的生活方式达到降低危险因素的目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抽取在机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于2006年2月至2007年10月住院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根据1999年2月出版的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新标准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299例进行调查。
1.2 调查方法 由责任护士经培训后发放调查问卷,对患者用统一的指导语对填表要求作出解释,于入院第1天由患者自行完成问卷;有困难不能完成问卷者,调查人员逐条询问,协助填写。调查问卷是在文献检索、专家咨询、小样本调查(28例)的基础上设计并修订完成。问卷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近1年的服药情况、高血压知识、药物治疗依从性、健康教育知识、家庭社会支持等情况。
1.3 CPAT的评分标准 采用戴俊明等引进的Morisky推荐评价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4个问题“你是否有忘记服药的经历?你是否有时不注意服药?当你自觉症状改善时,是否曾停药?当你服药自觉症状更坏时,是否曾停药?”4个问题的回答均为“否”,即依从性佳;4个问题只要有1个或1个以上的回答“是”,即为依从性差[2]。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调查对象按药物治疗依从性佳和依从性不佳分为2组比较,对问卷调查数据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共发放调查问卷299份,回收294份,回收率98%。其中男190例(64.63%),女104例(35.37%)。年龄21~65岁,平均51.56岁。病程1~37年,初中以下文化134例(45.58%),高中、中专100例(34.01%),大专以上文化60例(20.41%)。
2.2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表1) 调查的294例患者服药依从性为30.61%。
2.3 影响中青年高血压患者CPAT相关因素分析(表2):这些因素中社会家庭支持、文化程度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有显著差异(P
3 讨论
3.1 高血压是一种病情严重程度与症状不平衡的慢性病,同时亦是一种能控制而难以治愈的疾病[3]。药物治疗依从性底是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药物治疗可有效地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防止脑卒中、冠心病、心衰和肾衰的发生发展。因此患者一般因为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而缺乏治疗的主动性,不服药或不规律服药,以致药物治疗依从性不佳,本次调查显示中青年高血压患者CPAT佳的比率为30.16%,与于黎[4]等报道的CPAT佳的比率31.75%基本一致,比肖慧敏[5]等报道的CPAT佳的比率43.3%偏低,说明在高血压人群中依从性不佳是普遍性的,尤其是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是社会家庭的中流砥柱,他们的血压防治是一个倍加关注的问题。
3.2 健康教育 胡大一教授指出:心血管疾病可防可控制,要更新观念,转换摸式,要从下游的救治转向上游的预防。大力开展高血压疾病的一级预防,消除CPAT的影响因素,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依从性,使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自觉改变其行为危险因素。
3.2.1 药物治疗的教育 高血压患者一般需长期、终身服药,且这一过程多在院外进行,可事实上血压的高低与自觉症状又并不一致,长期服药又不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致使患者的CPAT较低,尤其是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工作、学习、生活负担重,常导致不规律服药,漏服药等不遵医行为。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对住院患者加大用药治疗教育力度,开展多种形式、多样化的教育,如高血压知识讲座、板报、科普知识手册、咨询电话、服药备忘录、家属提醒、设置手机定时提示、开展家庭随防等。让患者了解疾病知识、药物知识,了解按时服药、剂量准确的必要性;指导他们定时监测血压,测量的客观结果可使患者真实了解自己的血压是否得到有效控制,若血压测量出现高值,既使患者没有症状或自我感觉良好,也能提醒他们服药;并了解患者在接受治疗的特殊感受,密切医患关系,充分得到社会家庭的支持,达到坚持服药的自我管理,从而提高服药依从性。
3.2.2 非药物治疗的教育 非药物治疗即调整不良的生活方式。1992年维多利亚宣言提出的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这四大基石可使高血压减少55%,脑卒中减少25%;所以这就要求医护人员积极开展非药物治疗的教育。指导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合理饮食:低盐6~7 g/d,多食新鲜绿色蔬菜、水果及红色蔬菜如:胡萝卜、西红柿,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如动物的皮、内脏等,补充优质的蛋白质、豆制品;多食含K+、Ca+丰富的食物如:香蕉等;同时戒烟限酒;多食含有高纤维素的谷物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运动强度的指导:运动时最大心率的60%~85%为宜,3~5次/W,20~60/次,使体重指数(kg/m2)保持在21~25 kg/m2为宜;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在社会家庭中承担的角色和本身疾病的影响,导致他们精神压力大,指导他们放松心情,使心理平衡,增进健康信念,轻松健康快乐对待每一天,激发患者主动参与维护健康,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本次通过调查发现,受教育程度与CPAT呈正相关,这可能是由于受教育的程度制约着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获取和正确理解,这就提示医护人员在不同文化层次的高血压人群中进行个体化教育,并鼓励个体对任何一个干预因素作出反应。社会家庭支持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动员社会及其家庭给与高血压患者心理安慰及经济支持。
心脑血管疾病是威胁全球人类健康与生命的头号杀手高血压最常见的心血量疾病,医护人员应运用1998年卫生部正式确定的每年10月8日为“全国高血压日”,在广大范围内掀起防治高血压宣传活动的,发动群防群治,通过健康教育努力提高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促进他们的健康。
参 考 文 献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起草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杂志,2000,8(1):94-95.
[2] 戴俊明,卫志华,张蓓燕,等.社区高血压病人的药物利用与依从性关系分析.高血压杂志,2001,9(1):65-67.
1 影响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因素
1.1 患者个体的因素
1.1.1 年龄和教育程度 陈首英等[3]在针对门诊高血压患者的调查中得到如下结论:年龄越大,服药依从性越好。朱大乔登[4]在住院治疗患者中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年龄>55岁,受教育程度高者,服药依从性好。国内针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的调查表明,随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增加,高血压患者按医嘱服药的程度也相应增加[5]。因此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及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患者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会提高,服药的主动性相应增加。黄加庆等[6]调查结果显示,住院患者出院后,出院带药服药不依从者以农村患者和中小学文化程度者多见。
1.1.2 血压知识的掌握程度 郜玉珍[7]通过对山西省1940例高血压患者应用结构式问卷和临床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随机分层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患者服药依从性和其高血压知识掌握程度呈正相关,而高血压知识掌握程度又与患者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这提示患者的高血压健康知识,越多越易配合治疗用药,同时也说明患者获取此类知识主要受自身文化水平限制,文化水平越高,获取知识的渠道越多,对疾患者是越深入,服药依从性越好。
1.1.3 入情况 收入的多少,对高血压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呈双相关。上海市部分社区进行的包括1565例患者调查显示,经济条件好的与差的患者组服药依从性较好,而经济条件居中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差[5]。
1.1.4 在职情况 在职高血压患者较退休患者药物依从性好,可能与以下几点因素有关[8],①在职者较非在职者收入相对高,有条件用药;②在职在看病就医相对容易,接受医护人员有关高血压知识宣教机会也多;③在职者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关注血压控制效果,因为良好的健康状况是连续工作的前提条件。因此退休的高血压患者是遵医用药的弱势群体,医务人员应多关注,尽量为他们创造就医环境加强健康教育。
1.1.5 血压监测情况 在对患者进行的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家中有血压计,每天定时测量血压者,服药依从性好[4],经常测量血压是患者注重自身血压变化的一种健康行为,它必然会影响到用药。不定期测量血压的患者,可能对控制血压的重要性认识不是及缺乏高血压的相关知识,此再次提示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1.6 患者的病情及主观感受 患者的病情及主观感受对于服药的依从性有一定的影响,病程长者,服药依从性高,可能与因为病程较长,来院就医的次数越多,接受医务人员健康教育的机会多一些,有关高血压知识也会增多。在生活感受方面,生活水平高的患者生活满意程度高,较生活满意程度低的患者更注意高血压的控制,依从性更好[8]。
1.2 治疗及干预因素
1.2.1 口服降压药的种类 用药种类越多,每日用药次数越多,越复杂,病程越长,服药依从性越低。
1.2.2 药物不良反应或血压控制不佳,药物不良反应多有胃肠道反应及神经系统反应;恶心、呕吐、头晕。
2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预防控制高血压病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健康教育可使患者掌握基本的用药知识及药物不良反应,认识药物治疗的重要性,这些对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坚持用药,提高服药依从性是有益的。
2.1 护理干预
由经过培训的专职护士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指导,内容包括什么是高血压,高血压的诱因和危害性,血压的正常范围与异常,饮食要求及目的,运动时的注意事项,坚持用药及用药注意,血压与体重监测的目的及方法,各类并发症的防治,吸烟饮食对高血压的影响等保健知识,结果发现接受健康教育后,从饮食控制、遵医用药、合理运动、自我检测、戒烟限酒、定期检查等六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帐淑风等[10]通过健康教育、饮食运动、服药等教育措施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结果发现干预组200例患者中,按时服药168例,需提醒服药32例,按时服药率100%。对照组196例,按时服药41例,提示干预服药73例,按时服药率58.2%。两组服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社区干预 戴俊明[5]通过医生培训,社区专题讲座,组建高血压俱乐部,提供免费的血压测量等方式进行社区干预,并以Morsisky-Green测评表进行高血压患者药物依从性评分(CPAT)通过问题回答评定①你是否有忘记服药的经历?②你是否有时不注意服药?③当你自觉症状改善时,是否曾停药?④当你自觉症状更坏时,是否停药?4个问题均为“否”为依从性佳,否则为不佳。结果表明干预后CPAT佳的比例提高显著,由干预前31.1%增加到49.6%,血压控制正常率干预前为26.1%,干预后为32.8%。通过社区干预,进行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进行授课,并发放《高血压自我管理指南》,成立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指定医务人员,提供联系电话,接受咨询的方法进行社区干预。结果发现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状况,6个月内看病次数,血压控制情况明显好转。
3 小结
通过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患者对高血压药物认识,获取更多的有关高血压知识,了解高血压的危害,提高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更好的控制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国家节约医疗资源,减轻家庭负担。
参 考 文 献
[1] 范维琥,蔡遒绳.高血压//陈灏珠.实用内科学.人民出版社出版,2005:1525-1544.
[2] 肖慧敏,姜小鹰.高血压病人治疗依从性与社会支持的调查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2):969-970.
[3] 陈首英,尹博英,李贞洁,等.影响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因素调查.高血压杂志,2003,11(5):486-488.
[4] 朱万乔,毛红娟,何丹丹,等.高血压患者自我监测血压对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2004,39(8):581-583.
[5] 戴俊明,傅华.社区高血压病人个体特征与药物治疗依从性关系研究.中国公共卫生,2002,18(1):15-16.
[6] 黄加庆,郑玉仁,等.高血压病实用降压药物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国误诊学杂志,2002,2(3):366-368.
[7] 郜玉珍,程金莲,杨志明,等.对高血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调查.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0):774-77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98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其中健康教育组男性24例,女性25例;年龄49~68岁,平均年龄(52.7±3.5)岁。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22例;年龄51~65岁,平均年龄(55.8±4.7)岁。所有患者均符合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确定的高血压定义、血压水平分类标准[3],两组对象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专职人员对两组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并做记录,每月记录1次,记录患者对主动监测血压治疗、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及运动疗法的相关情况。健康教育组在此基础上针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在按时服用药、监测血压等方面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方法:①由专职人员为病人和家庭成员实施系统性健康教育,讲授高血压防治知识:血压的正常值范围、高血压对心、脑、肾、血管造成的危害,影响血压控制的危险因素等。②为高血压患者制定健康食谱,倡导合理膳食。③药物治疗和健康随访。由专职人员根据病人不同情况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教会患者正确的服药方法,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及应急处理方法。④在医师指导下改变错误认知,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增强自我调节能力,释放压力,保持精神愉快,适当运动。
1.2.2 调查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及与病人面对面访谈法相结合方式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及治疗依从性情况。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等;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包括是否了解坚持服用药的重要性、药物的副作用以及不良行为和饮食习惯的影响等;治疗用药依从性情况包括能否主动监测血压、饮食控制、坚持药物治疗及运动疗法等因素。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对主动监测血压、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及运动疗法的依从性;6个月后观察患者血压下降效果情况。
1.4 疗效评定:其中血压下降效果主要从以下指标进行评价:(1)显效:收缩压下降?20mmHg或舒张压下降≥10mmHg,且降至正常范围内;(2)有效:收缩压下降10~19mmHg或舒张压下降?10mmHg并已降至正常范围,若为单纯收缩性高血压,收缩压下降?30mmHg;(3)无效:血压下降未达到有效标准。
1.5 统计学处理:数据的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 检验,以P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研究结果表明,健康教育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有效控制能够有效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同时还能够控制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本文通过分析探讨河南焦作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 13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不同治疗依从性对于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分析 , 希望能够进一步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依从性 , 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了 2009年 5月至 2011年 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1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 其中男 69例 , 女 6例 , 年龄 29~78岁 , 平均 54.2岁。全部患者均根据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被确诊 ,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的患者 , 排除存在严重的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 , 排除其他不适宜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
1. 2 方法 全部患者在入院后均应用 12.5 mg的氢氯噻嗪以及 10 mg的依那普利进行治疗 , 用药 1次/d。然后根据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用药表现将其划分为依从组和不依从组 , 其中 , 依从是指患者依照医嘱进行治疗 , 用药的时间累计达到了整体用药时间的 80%, 其他为不依从。本研究中 , 依从组患者共 59例 , 不依从组共 77例。平均每隔 30d对患者进行一次随访 , 连续随访 20个月 , 了解患者的血压状况以及对心脑血管事件进行记录。
1. 3 观察项目 临床观察的相关项目主要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血压以及心脑血管事件。其中血压的测量应当在每日上午的八点至九点之间进行 , 在测量血压前 15 min内患者应当停止吸烟 , 静坐休息 10 min后再进行血压测量。患者在治疗前的第 15 d应当测量 3次非同日的血压 , 然后计算出平均值作为治疗前的血压值 , 注意测量时应当保证每次测量的均为患者的同一侧手臂。心脑血管事件主要包括猝死、心力衰竭、脑梗死等不良事件。
1. 4 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方法借助 SPSS14.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 其中计量资料的处理结果通过 -x±s来表示 , t检验, 卡方检验 , P
2 结果
2. 1 依从性状况 136例患者中的依从组的 59例患者在治疗 12个月后对于血压水平不低于 140/90 mmHg, 或者收缩压下降幅度低于 30 mmHg, 舒张压的下降幅度低于 10 mmHg的患者的患者将氢氯噻嗪的应用量增加到了 25 mg, 而不依从组中的部分患者则自行停药、更改药量或者应用了其他种类的降压药物。
2. 2 治疗结果 经过连续 20个月的随访 , 依从组患者的收缩压同基线值相比下降了 (18.8±21.5) mmHg, 不依从组下降了 (7.2±7.9) mmHg, 依从组患者的收缩压改善效果明显优于非依从组 ( P
2. 3 心脑血管事件 在随访过程中 , 依从组有 1件非致死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 不依从组有 5件非致死性心脑血管事件以及 1件致死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 依从组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不依从组 ( P
3 讨论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5(b)-0151-03
Influence of treatment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ombined with individualized health management on blood pressure control and behavior pattern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in community
YANG Wei-dong LI Yang-chun RONG Jian-qing
Heshuikou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People′s Hospital in Guangming New District of Shenzhen City,Shenzhen 518106,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fluenc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ombined with individualized health management on blood pressure control and behavior pattern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in community . Methods 120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in our community from June 2011 to May 2014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60) and control group (n=60) by drawing lots method.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whil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individualized health management on the basis of control group.Blood pressure control and behavior pattern improvement in patients betwee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blood pressure control in observation group (86.67%)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56.67%) (P
[Key words]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Individualized healthy management; Community hypertension;Behavior pattern
我国目前高血压患病率约为18.8%,高血压患者已超过1.6亿[1],与其高发病率和较广的患者群体相比,患者自身对高血压的知晓率低,控制能力较差。高血压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可能导致冠心病、脑卒中、心力衰竭等高致死、致残率的疾病,对我国社区群众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2],因此,寻求正确的治疗方法及管理措施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本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联合个性化健康管理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行为模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社区2011年6月~2014年5月的120例高血压患者,其中男74例,女46例,年龄52~84岁,平均(70.6±11.5)岁,病程3~21年,平均(11.2±5.6)年,除高血压外无其他严重脏器障碍或疾病。以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治疗包括以下两方面。①饮食指导:多摄入瓜果、菜叶、根茎等降压植物,鼓励患者食用益于控制血压的食物;②自我保健穴位按摩,肝阳上亢证患者取太冲、合谷,辅以曲池、内关、太溪;心肝两虚患者取内关、太溪,辅以合谷、太冲、曲池,以大拇指指肚或借助旋转揉动并向下按压,力度由轻到重,自我感觉轻度刺激为宜,1~3 min/穴,5~15 min/次,1~2次/d。西医治疗: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包括利尿剂、阿司匹林肠溶片、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健康管理:①定期在社区内开展“高血压健康知识问答赛”或“社区医生高血压防治知识小品比赛”等活动,以趣味性吸引患者前来观看,并由社区医生上台宣讲高血压日常防治注意事项,加强与高血压患者的互动,由典型案例患者分享治疗经验;②定期在社区内设点监测血压,对于血压偏高患者,医师应与其面对面沟通,强调血压监测、长期用药、平稳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对于部分行动不便的患者,社区医师应上门服务,进行监测血压和其他生命体征的相关服务,防止并发症发生;③由医师带头引导患者开展多样化的运动,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稳定血压。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参照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3]诊断标准,评定血压控制情况,分为良好、一般、不良3个水平。良好:血压处于正常水平(SBP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血压控制情况的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血压控制情况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χ2=13.297,*P
2.2 两组行为模式的比较
干预后,两组行为模式各项指标的合格率显著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近年来,高血压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诱导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高血压和其并发症对心、脑、肾等多器官有损害作用,严重可直接导致患者死亡[4-5]。另外,高血压治疗周期长,故患者接受治疗过程的行为模式对病情好转有重要影响[6]。健康管理是基于人性化理念的现代化社区管理理念,其本质是让医生走入社区,与患者零距离接触,完成对患者生活的全方位指导[7-8]。本研究中观察组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基础上采用个性化健康管理,结果显示,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治疗依从性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社区是高血压防治的重点,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基层医院中开展高血压防治工作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9]。目前社区以基础干预为基础治疗方式,中医应用较少[10],而本研究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饮食及穴位治疗,血压控制效果良好,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中西医药物的治疗优点各不相同,西药起效快,而中医药性缓和,联合使用可强化降压效果,同时中医侧重机体各方面的调节,可实现标本兼治的治疗效果,且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11-12]。
社区高血压常用药物以钙离子拮抗剂居多,其他包括如复方降压药、ACEI等药物使用率同处于较高水平,而联合用药现象普遍存在,缺少有效的健康管理,导致用药紊乱、重复用药等情况普遍存在,因此,有必要采取个性化用药指导,使高血压患者用药更加规范[14-15]。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个性化健康管理,消除了社区医生与患者之间的隔阂,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提高社区医生在高血压群体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发挥社区医生在高血压防治第一线中的重要作用,因此,社区医生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订个性化健康管理干预方式,从而提高社区高血压管理的覆盖面与实际效果。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联合个性化健康管理可提高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稳定性和治疗依从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梁小华,顾东风,张欢,等.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药物治疗和直接医疗费用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1, 45(8):732-736.
[2] 李虹,张洁,陈贤梓,等.高校社区高血压患者个性化健康管理效果评价[J].广东医学,2009,30(12):1905-1907.
[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6.
[4] 陆峰,杨传华,范晓艳,等.山东省县级社区高血压与正常高值血压流行病学调查[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学与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会议暨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179-184.
[5] 常佩芬,王燕宁,周涛,等.知己健康管理对改善社区高血压患者不良生活方式的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7):868-870.
[6] 马春红,马鹏涛,韩晶颖,等.饮食及运动量化行为干预在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19-21.
[7] 黄宝华,钱金霞.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J].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1):2107.
[8] 王蒙,叶凌佳,李永旗,等.上海市某社区高血压患者第四医学行为干预效果[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 47(4):571-572.
[9] 田爱红.知已健康管理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09,16(9):1677-1678.
[10] 宋艳,耿桂灵,卢海霞,等.基于信息平台的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J].江苏医药,2012,38(12):1483-1484.
[11] 许津,周正n,周菊芬,等.探讨综合防治健康管理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的效果[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1,5(5):284-287.
[12] 梁俊.喀什市高血压和糖尿病人群基线调查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5):115-116.
[13] 王燕宁.“知己健康管理”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5(8):708-710.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12-0260-02
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我国是高血压大国,据统计目前高血压患者已达二亿五千万人以上。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虽然与以前相比有显著提高,但仍处于较低水平。目前我国高血压控制率为6.1%[1]。持续的高血压可致多个器官受累,更是引起中风的最常见原因。高血压病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治疗,患者能否遵从医嘱,对高血压病的治疗至关重要。
健康教育是传授健康知识,培养健康行为的一项社会活动。随着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改变大多数患者不能满足一般的生活护理,而需要的是健康知识,更想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和健康行为,以及疾病愈合及预后的问题。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高血压的基本知识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和运动、心理指导、用药指导、血压监测等。
1临床资料
选取2006年1月-2009年1月我院健康体检发现的高血压病人600例,诊断标准均采用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国际统一标准,即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均系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大致以所在企事业单位不同分为两组,两组情况基本一致,其中健康教育组307例,男215例,女92例,年龄21-60岁(平均44.92岁),文化程度:大学专科及以上45例,高中及中专98例,初中140例,小学24例;对照组293例,男207例,女86例,年龄20-60岁(平均45.19岁),文化程度:大学专科及以上43例,高中及中专94例,初中134例,小学22例。
2健康教育方法
2.1专家讲座每季度一次。医院相关部门与参加体检的企事业单位联系,由对方负责组织体检中发现的患高血压病的职工参加讲座;由我院派出专家免费讲解。
2.2个体指导 与专家讲座配套进行,派出相应数量的医护人员随同专家出席讲座,会后分组一对一指导。根据病人性别、年龄、体重、平时的活动量及病人实际病情制定具有个体性的饮食、运动量。根据患者的实际知识水平采取不同的方法向其讲解高血压的知识,并示范如何正确使用血压计等。
2.3电话随访 每月一次。由我们科里抽出护理人员专门负责对研究对象进行电话随访,了解他们对血压的控制情况,并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
3调查内容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社会学资料、疾病资料及治疗依从性的评定资料。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婚姻、职业、文化程度。社会学资料包括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就医条件、社区医疗服务及家庭成员的关怀程度等。疾病资料包括总病程、疾病症状、血压分级、饮食及运动情况、服药情况、药物副作用、近期疗效、病情分度等。
4治疗依从性评定
采用Morisky等推荐的评价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四个问题:“你是否有忘记服药的经历?你是否有时不注意服药?当你自觉症状改善时,是否曾停药?当你服药自觉症状改善不大时,是否曾停药?”4个问题回答均为”否”时为服药依从性好,否则为依从性差。
5统计学方法
资料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6结果 见表一。
表一: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例(%)
组别 n 好 差
例数 百分率(%) 例数 百分率(%)
健康教育组 307 36.5 195 63.5
对照组 293 47 16.0
246 84.0
注:x2=32.161 P0.001
7讨论
高血压能否有效地控制,主要是患者治疗的依从性[2]。我国目前高血压病存在“三高”和“三低”[3]现象,即高发病率、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低知晓率、低治疗率和低控制率。造成此现状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高血压病知识和危险性认识不足。引起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有很多,其中生活方式在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强高血压病病人健康教育,提高病人知识水平及治疗的依从性,控制血压,对降低心脑血管危险因素,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4]。
本资料显示,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较低,接受过健康教育的人群依从性好的只有36.5%,未接受健康教育的人群则更低,只有16%。分析其原因如下:(1)健康知识缺乏是主要原因。许多人对于高血压的危害认识不足,即使接受过健康教育的人群,仍有很大比例认为医生的话言过其实、不可全信。(2)本组资料中患者均为中青年,身体素质较好,加之高血压早期一般没有不适症状,不会引起足够重视。(3)中青年工人担负着重要的社会和家庭的角色,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强度高,生活不规律,吸烟饮酒,不能控制饮食,情绪波动大,睡眠不足,运动少。(4)因经济上的原因占31.5%。长期服药必然涉及到经济问题。现在市场上的降压药,一些疗效好、副作用少的药物价格均相对昂贵,并且多数患者还必须联合用药才能很好的降压,更加重了他们害怕长期服药的心理。(5)惧怕药物副作用。医务人员动员其服药时,必然告知药物的副作用,使一部分人产生恐惧心理。(6)短期治疗效果不明显更是大大地挫伤了他们服药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为了提高服药依从性,医务工作者必须加强下列方面的工作:(1)首先应加强高血压防治的宣传力度,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2)提倡选择副作用小、价廉、长效的控释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起草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杂志,2005,8:103-112.
[2] 陈首英,尹博英,李贞洁,等.影响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因素调查[J].高血压杂志,2003,11(5):486―488.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199-01
临界高血压也称边缘型高血压,是指血压在正常血压至确诊高血压之间的血压值。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成人的正常血压为:收缩压<140毫米汞柱(18.7千帕),舒张压<90毫米汞柱(12千帕);确诊高血压为:收缩压>=160毫米汞柱(21.3千帕),舒张压>=95毫米汞柱(12.7千帕)。(1)在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成立之前,患者一般都会经过一个或长或短的过渡时期,可以是几个月甚至几年,这个时期血压值有时在正常范围以内,有时略高于正常。初时以血压正常的居多,随后血压正常的渐少,而高于正常者较多,在医学上称为高血压临界状态。(2)其特点是血压稍偏高,心、脑、肾等器官无器质性损害,但易发展成高血压病。临床观察表明,临界高血压者约有71.5%的人易发展成高血压,心血管并发症的患率及病死率比正常血压者高二倍以上,需要高度关注和重视。近年来,美国的心脑血管意外死亡率下降了20%,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注意了对临界高血压的治疗。(3)
根据笔者对25例患者的护理观察,对临界高血压患者不用或少用降压药,主要施以及时有效地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对控制患者病情发展,降低其确诊高血压发病率,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1 患者特征
25例患者中女性7例,男性18例;40岁以下2例,41至55岁18例,56岁以上5例;有家族病史者16例,工作环境为室内办公室和以脑力劳动为主的有16例,以室外和体力劳动为主的有5例,其他情形4例,总体上是以在办公室从事脑力劳动的中年男性为主。25例患者中除3例是因自觉有头部沉重、易烦燥等不适感,主动就诊发现,两例是因有其他内科病症就诊检查中发现外,其余20例均无明显症状,主要是在体验或无意中测量血压时,发现血压偏高临界。
2 护理干预措施
25例患者中,除对因有其他内科病症住院治疗的两例采用降压药物治疗外,对其他患者主要是采用健康指导和自我护理模式对临界高血压患者进行院外心理和行为干预治疗。主要干预措施是:
2.1 加强健康教育,增强患者信心。通过向患者讲解有关高血压疾病的发病原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转归及影响因素等,帮助患者提高健康知识和技能。讲解有关临界高血压的知识,使患者认识到临界高血压的转归,与良好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帮助患者建立良好作息制度,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指导患者保健性用药。指导患者适量服用肠溶阿司匹林片和三七、、山楂、莲子心、葛根等具有改善血液循环扩张血管、清热解暑、降低血糖、降低血压之效生物类中药饮品,降低血脂和保护毛细血管,稳定血压,控制病情发展。
2.3 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合理安排锻炼。根据患者生理、年龄及工作情况等差异,以放松性和耐力性锻炼为主,提出不同的锻炼建议。如对40岁以下的两例男性中青年患者建议进行每星期不低于5次、每次不低于4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锻炼,对56岁以上的3例患者则建议以太极拳、步行、慢跑、保健气功、保健体操等方式锻炼,对41-55岁的中年患者主要建议每天早晚锻炼各一次,每次30分钟左右,早上以慢跑为主,晚上以散步为主。并建议工作环境以室外和体力劳动为主的5例患者,注意控制劳动量,尽量避免负重、长跑、搬运重物等活动。
2.4 指导患者合理健康饮食。一是鉴于钾、钙、镁等元素对血压有一定的抵制作用,建议患者多食用香蕉、柑橘、柿子、杏、荸荠等钾含量高的黄绿色水果和芹菜、洋葱、土豆、胡萝卜、香菇等钾、钙、镁等含量高的蔬菜;二是节制日常饮食,多吃高维生素、富含粗纤维的杂粮、粗粮、豆制品、坚果类等食物,少吃富含高胆固醇的动物脂肪、肉类食物饮食,少吃动物油脂、油腻食品和浓茶、咖啡、糖等刺激性食品,忌暴饮暴食。三是建议男性患者提倡戒烟、少酒,控制食盐量,少吃咸腌菜、泡盐蛋等腌制食品。避免烟碱收缩微细血管,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和钠盐摄入过多,引起小动脉痉挛,增加心脏负,使血压升高。
2.5 帮助患者调节情绪,避免情绪过度紧张。有助于高血压恢复正常。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休息及乐观的心情,学会正确宣泄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心情郁怒时,要转移一下注意力,减轻精神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情和心理平衡,防止情绪失调。如对主要从事脑力高度紧张的研究性工作的3例患者,建议其要掌握好对自己情绪的调节,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睡前用温水浸泡脚,提高睡眠质量,争取多休息(包括精神上、体力上的休息),尽量避免噪音等有害的慢性刺激的影响。对工作以体力劳动和轻体力活动为主的14例在职患者,则建议患者注意工间休息,工作1小时左右最好能休息5~10分钟,尽量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
2.6 指导患者及时监测病情,按时就医。建议患者自备血压仪,并指导患者掌握自行测量血压的正确方法。要求患者初期要每天一量,血压平稳后也要保持一个星期量一至二次血压;如果血压波动,则要每天一量,一旦血压波动较大,则要及时到医院观察诊断。
3 预后效果分析
通过上述院外护理措施,1年内25例患者中,5例老年患者病情未能有效控制,直接发展为确诊高血压,4例从事研究性等重度脑力劳动工作的患者经过一段波动期后,仍然发展为确诊高血压,7例以体力劳动和轻体力活动性工作为主的患者血压均基本降至正常(偶尔有波动),其余9例基本维持临界高血压。发展为确诊高血压的9例均有家族病史。由此可见,通过健康教育和院外护理干预指导帮助患者养成合理的饮食及健康的生活习惯,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控制和稳定血压,避免持久性血压升高,降低临界高血压发展为确诊高血压的发病率。但其作用有一定限度,特别是对老年患者、从事重度脑力劳动工作的患者和有家族病史患者只有短期作用,长期效果不突出。
参考文献:
《建议》提出,清晨血压的定义,是指清晨醒后1小时内、服药前、早餐前的家庭血压测量结果,或动态血压记录的起床后2小时或早晨6:00~10:00间血压。对绝大多数患者来说,清晨血压是管控全天24小时血压的风向标。
由于家庭血压监测可以经常甚至每天进行,家庭血压监测获得了《建议》的优先推荐,成为观察降压治疗过程中血压控制情况的最佳方法。
《建议》给出的家庭血压测量方法:(1)应在起床后0.5~1.0小时内进行,通常在6:00~10:00之间;(2)应尽可能在服药前、早饭前测量血压;(3)测压前应排空膀胱,并尽可能采取坐位。
目前原发性高血压虽然尚无根治方法,但是高血压对心、脑和肾脏的破坏往往与血压高低密切相关;同时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明,降压治疗可以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使血压降到目标值是硬道理。然而血压易受环境、活动、情绪及用药不规则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发生波动,因此高血压病人要经常自我测量血压,使血压尽可能地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据调查显示,目前中国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率很低,仅有不到7%的高血压患者能坚持每天测量血压,超过40%的患者只有在头晕、头痛等症状发生时才测量血压,有3.1%的患者甚至半年才测量血压一次,而这些往往都会造成病情延误和严重的后果。
定期家庭自我测量血压是高血压患者了解血压水平的一种非常可靠实用的方法,也是平稳控制高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措施。
根据患者的病情,在每天不同时间段多次测量血压,可了解日常生活中血压的动态变化状况。另外,这样做患者能真切地感受到服用药物、限盐、戒酒、减重等手段对血压控制的积极作用,纠正服药不规律、不重视非药物治疗的不良习惯。
每次测血压3遍取平均值
患者在家自测血压时不可太随意,一定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测血压前至少休息5分钟。
2.袖带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
3.取靠背椅坐位,测血压时保持安静,不讲话,不活动肢体。
4.每次测血压3遍,取其平均值为本次血压值。
5.自测血压的间期及频率。
不同阶段的高血压病人,测量血压的频率不同。
初始阶段:连续测量7天,每天6~9时之间测量一次,每次3遍,取其平均值;18~21时测量一次,每次3遍,取其平均值。计算时排除第一天血压值,仅计算后6天血压平均值,即记录12个读数,取其平均值。
治疗阶段:根据第一周自测血压值指导药物治疗。如改变治疗,则自测血压2周,用2周血压平均值评估疗效。
随访阶段:如高血压得到控制,建议每周自测血压一次;如血压未控制或血压波动大,则建议增加自测血压频率,每天早晚各测一次,或每周自测几次。
特殊情况:如要鉴别隐蔽性高血压、白大衣高血压(在诊室测量血压时高)、难治性高血压,建议每天自测血压早晚各一次,连续测量2~4周。了解24小时血压波动变化,可增加自测血压频率,如6~8时、12~14时、16~18时、20~22时各测一次,连续自测2~4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