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培训考核模板(10篇)

时间:2023-06-25 16:02:5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护理培训考核,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护理培训考核

篇1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27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018-01

护理技术操作是临床护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护士与病人之间最主要的技术活动,医疗行为最终是由护理技术操作实现或巩固的,技术操作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康复效果,且与患者的舒适、安全息息相关,也是临床护理人员进行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护理技术培训考核是规范操作、拓展、补充、更新知识和提高综合能力的一种继续教育方式,对护理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建设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由于近几年来我院临床护士年轻化,护士技能参差不齐,为了提高护士的操作的熟练程度和规范化,探索更有效的考核模式。我院在2011年4月对来院工作3-5年的低年资护士实行由护理部领导下的护理操作小组负责培训考核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11年4月选择48名3-5年内工作的护士,均为女性,年龄在21-27岁,平均为24岁,均为护理专科毕业,在学历、年龄及年资等方面比较,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分组 将48名护士分为两组,随机选取24名护士为对照组,24名护士为实验组。

1.2.2 培训及考核内容 静脉输液、心肺复苏、中心吸氧、无菌技术、穿脱隔离衣五项基础技术操作。

1.2.3 培训

1.2.3.1 对照组 由各科护士长按《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中的操作标准,进行操作示范,示范后由护士自行训练,遇到问题再请教护士长或高年资的护士,进行指导。

1.2.3.2 实验组 ①成立护理操作小组:在全院选择10名护理技术操作娴熟、工作责任心强、动手、协调和应急处理能力强的工作5年以上的护师成立护理操作小组,负责护士的操作培训和考核工作。②先由护理操作小组成员细化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经护理部审核后再对护理操作小组成员进行集中培训。由培训后的护理操作小组负责对实验组的护士进行培训,并结合临床实际进行细节方面的指导。③护士训练熟练后,护理操作小组对其进行初步考核,对考核过程进行及时评价,将考核结果以书面材料上报护理部。

1.2.4 考核 二组均训练5天,训练结束后由护理部主任、病区护士长对二组进行集中考核。

1.3 评价方法 将二组护士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成绩(良好≥90分,合格≥85,不合格

2 结果

护理操作小组负责护士技术操作培训前后考核成绩进行分析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护理操作小组规范了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通过对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的细化,减少了因各科对操作标准的理解能力和操作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操作合格达标率不高的问题。使护士对护理技术操作知识掌握更加全面,增强了培训效果,不仅提高了操作的熟练程度和规范化,而且对提高护理技术操作考核的成绩起了很大的作用。

3.2 护理操作小组增加了全院交流的机会,对技术操作训练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和难掌握的操作要点,及培训考核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归纳整理提交护理部,护理部根据反馈情况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对提高护理技能有促进作用,对护理人才的培养有良好的导向作用[2]。同时也提升了护士的沟通能力,护理操作小组参与其中,对操作前的评估及准备工作,操作中的关心和体贴,操作后关注患者感受,给予指导和讲解,这样既可以培养护士与病人的沟通能力,又可以充分发挥护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患者体会到良好的服务。

3.3 护理操作小组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提高操作的科学性,结合临床实际进行操作训练,改变了护理操作技能的“考”与“用”分离的现象,既锻炼了护士实际操作的本领,又提高了护士观察分析能力及动手能力,同时操作过程中的协调能力及整体素质都得以提高[3],使得护理操作更有针对性。在规范了操作的同时充分考虑到护士在临床操作中的实用性、科学性,使得各项操作流程更加合理,真正兼顾到患者的利益,更好的为患者服务[4]。

3.4 护理操作小组调动了护理人员学习积极性,通过对小组的相互学习和交流,使护理人员有了明确的目标,训练和考核中又能得到操作小组的及时指导和信息反馈,扬长避短,调动了护士技能训练的积极性,使护士能自觉地进行练习,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淑美,王爱萍,高淑霞,等.试论在职护理人员护理技能的最佳培训与考核的方式与方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3):427-431.

篇2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1)考核对象:江西省某市1所三级专科医院45岁以下的护理人员512人,其中按学历,本科学历234人占46%,大专261人占51%,中专17人占3%;按职称,护士201人占39%,护师236人占46%,主管护师70人占14%,副主任护师2人占0.4%。 2)培训及考核人员:为该院示教室老师3)培训及考核项目:共13项: 生命体征测量、电动吸痰法、密闭式静脉输液、灌肠法、无菌操作、口腔护理、女病人导尿术、胃肠减压术、 低流量给氧、心肺复苏、皮内注射、危重病人翻身、备用床。4)考核评价标准:参照该院护理部《十三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服务规范》及《52项护理操作技能》。5)培训地点:护理示教室。

1.2培训及考核方法:因人员多,时间短,项目多,采取逐级培训方法,即第一阶段:由培训老师示范培训各科护士长与护士骨干;第二阶段:由各科护士长与护士骨干培训本科室其他护士。第一、二阶段培训后,全院护士分两轮进行随机抽考,每轮含六项操作,每名护士每轮抽考一项。由培训老师直接监考、评分,并做考后讲评。

1.3评分标准:分四部分1)评估(10分):(1)自身准备:着装、医嘱、洗手、戴口罩。(2)环境准备:(3)病人准备:2).计划(10分):用物准备(3).实施(70分):操作程序(4).评价(10分):质量(如:病人的舒适度、伴随语言、技术品质、流程熟练度及完成时间)

2.培训及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2.1示教与考核方式陈旧:由培训老师讲解、示范护士模仿训练 培训老师监考、讲评、评分。

2.2新技术与传统理论不适应: 如:无菌技术操作中无菌溶液,仍要玻璃瓶装液体,而今临床上为软包装液体;自安瓿内抽药,仍要求锯安瓿前后均要消毒,可早有研究证明:锯安瓿前无需消毒。铺床中床单的折角,90年代就已研究用圆角床单代替折角床单,可至今仍未推广。

2.3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标准欠完善:部分操作规程与临床实际工作脱钩,形成“考归考,做归做”,不能真正实施于临床。如:临床上的导尿包均为一次性的或纸塑包装,而培训中用的是布包导尿包;有些操作程序重复,如:口腔护理操作前要评估口腔,洗牙前又要查看口腔;有些扣分欠合理;

2.4部分护士操作考试中很随心所欲:如:消毒皮肤没有棉签,用手在空中比划;随意签执行时间、姓名;抽液体量不够,抽空气至所需量;用干棉签消毒;胶布贴在手上、治疗车上、床头柜上、工作服上;未带手表,却装模作样看手腕调滴速;

2.5与患者沟通、解释不够:操作前告知语气生硬、呆板,操作中黙不作声,操作后无“谢”字;交待注意事项如“背书”,“乱”字使用率很高;与患者缺乏互动。

2.6部分护士医学基础知识匮乏:如:测T时被告知因为是成人所以测腋温;测P在手臂内侧把脉;测BP病人平躺在病床上,BP计放在床头柜上;BP记录为舒张压∕收缩压(60∕90);

2.7护士安全意识淡漠:1)爱伤意识淡漠:操作中毫不顾及病人的感受,自顾自地操作,哪样方便哪样做。如:操作中暴露病人部位过多,时间过久,甚至未注意保护病人私密处;翻身后被子遮住病人口鼻;2)自我保护意识淡漠:签名字迹了草;只签姓或名;随意签时间;不签执行时间及姓名;为省时间操作前签好执行时间及姓名;3)查对马虎,走过场:查对物品以手捏为准;配药后随手将安瓿丢弃;…均为差错的隐患。

2.8部分护士应变能力较差:在操作考核中遇到意外情况不能随机应变,显得茫然、不知所措。如:胃肠减压操作考核中发现胃管无塞,竟不知如何放置胃管;口护中洗牙后应先漱口再撤盘,但个别护士先撤盘后漱口,漱口液不知往哪吐;考核中少某个用物,竟不知所措;

2.9操作费时、费力:如:治疗车放置不当,护士过度扭曲身体取放物品;持空针排气弯腰过低;铺床折角时双腿并拢;

3.对策

3.1改革示教方法,使训练、考核更规范化:护理操作属于动作技能,它的形成必须经过认知阶段、动作分解阶段、动作联系阶段、自动化阶段四个过程,需要通过观摩,反复练习才能熟练化[2]。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为此,我们准备将护理操作考评标准与我院临床护理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每项操作制成光碟,随时供大家观摩,护士们可以边看边练,不仅减少“二传手”的失真,亦可使训练、考核更规范化。

3.2及时修订、完善操作考核标准:操作程序要求以规范、实用、简便为原则[3],这就要求示教老师不能循规蹈矩,应经常深入临床,将操作考核标准与临床护理工作结合起来,并及时注入新观念、新技术、新内容,使规范化护理操作时时、处处体现在临床工作中,以达到省时、节力、让病人满意的效果。

3.3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整体素质:“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还要掌握心理、社会、人文、美学等学科方面的知识,掌握沟通技巧,将健康教育贯穿于操作前、中、后。“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以最优质、最安全有效的服务满足病人身心健康需要。

3.4加强护士安全意识,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每位护士应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三查七对”一定要牢记。加强爱伤观念,要学会换位思考,一切护理活动必须按操作程序办事,使护理工作有章可循,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3.5遵循“节力”原则,减轻疲劳,提高工作效率:可采取维持较大支撑面、降低重心、减少重力线的改变、使用大肌肉群等来达到省时、节力之效果。如:.护士在提、端物品时应尽量将物体靠近身体;护士进行护理操作时,在能使用整只手时,绝不只用手指;在能使用手臂力量时,绝不只用手腕部力量;.

淡化过程,强调效果,减少重复。是护理操作技术与时俱进的体现。作为专科医院,开展专科护理技术操作的培训更能切合我院临床实际,这是我们今后培训工作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王桂华. 评价信息反馈与护理操作考核成绩相关性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2):240-241

篇3

作者单位:473000南阳万和医院

护理操作技能是护理学中最重要、涉及内容最多、技巧性最强、难度最大的必修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及医疗护理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护理新知识、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护理工作中,给临床护理工作业注入了新元素。为了与时俱进,动态地适应医疗科学技术的发展,保证护理工作同步及更好地服务患者,我院进行了护理人员操作技能培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对象均为近年来分配及调入本院的晋升护理师之前的护士,共50人,平均年龄(23.8±2.18)岁,按学历分:本科29人,大专15人,中专6人。

1.2 研究方法

按随机抽查的方法,每次抽查15~20人,以次进行考核。

1.3 考核方法

医院对护士的护理技能培训和考核多数采取集中训练考核和临床考核的方法,也是目前评价护理人员操作能力的常用方法[1]。

1.3.1 培训与考核内容 西医操作:卫生部指定的 46 项西医护理技术;中医操作:中华中医药学会的《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指定的7项中医护理技术。培训对象:晋升护师之前的护士;培训与考核时间:半年[2]。

1.3.2 培训与考核 固定考核人员,由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专职质控员等组成。该次培训的再次考核对每批参加培训通过初次考核的护士,经由抽签方式进行再次考核[2]。例如:两名护士同时抽签,各自抽取一个操作项目,然后各自准备用物,由考核小组成员进行考核,包括:操作人员自身准备、用物准备、评估患者和环境、查对制度的执行、无菌观念、操作流程和方法、操作熟练程度、与患者互动、事后关心体贴患者、操作时间、用物处理、记录、整体质量。并随机提问,考核结束后打分。接着进行另一名护士的考核。如此循环,直到所有参加培训的护士再次考核完毕,未合格者再次参加限定3 d的培训。

1.3.3 评分标准 根据考核成绩分别评定为优秀、良好、中等和差。优秀为 95~100分;良好为 90~94分; 中等为85~89分; 差为 85分以下。

2 培训后考核成绩

所有护理人员培训结束后,将考核成绩汇总分析,理论成绩为(93.62 ±2.11)分,操作成绩为(92.52 ±3.12)分。

3 讨论

护理技术操作是护士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对护理人员进行步骤严密、正规的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临床操作实践能力,亦有利于提高医院护理质量,减少医患纠纷。如何寻求行之有效的技能培训方法,是护理管理者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下面就从我院考核新上岗护士护理技能培训中的得到的体会做一总结。

3.1 规范化培训与考核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通过系统的整体培训,有助于强化护理人员操作规范化程序,提高熟练程度和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对初学者,按流程步骤练习操作是必不可少的。我院采取每次进行系统的分段培训,在考核完成后,及时总结考核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再培训,培训后再考核。在培过训考核过程中,护理人员在指导老师的示范和指导下,基本功得到了很好的加强;另一方面,考核可针对性地解决护理人员在操作和实践存在的问题,通过有组织地考核,不断改进问题,锻炼了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提升了护理专业素质水平。

3.2 规范化培训与考核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及总体素质

对理论水平的熟练掌握程度,除了与护理人员本身对知识需要外,通过系统的培训,亦可进一步深化,再结合培训时老师提供的良好学习氛围,更容易激发学习者的热情。本次培训中所有人员基本都能熟练背诵各项操作步骤,但在考核中,主考老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性提问时,有些护理人员却回答不准确、不完整,同时出现操作不合要求,充分说明新护士多重知识的吸收,而忽视了技能的运用。亦有一部分人只注重手法和步骤,却忽视了对患者的整体护理的要求性,尽管能熟练地完成要考核的操作,但是与“患者”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缺乏处理异常情况的应变能力。所以,通过有组织地考核,有针对性地解决护理人员在操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改进问题,增强与“患者”的沟通能力,规范临床护理操作程序,有利于提升护理专业素质水平。在护理过程中使理论知识和每项操作技能都能有效融合并逐渐成为一种工作习惯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只有要源源不断的发扬慎独精神,充分发挥培训的长期性、持续性和有效性,规范护理操作技能,优化护理队伍素质,才能保证护理服务的安全性、高效性,才能使更多的优秀护士更好的服务临床与社会。

篇4

    2由集中培训考核过渡到各科室分散培训考核护理部抽考检验各科室培训效果

    2012年以前护理部在年初制定每月的护理操作培训计划,进行集中培训并考核,运行中发现在培训结束后考核成绩普遍优秀,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年轻护士经常出现违反操作流程和简化操作步骤等现象,2012年护理部在年初制定全院技术操作培训计划,每季度确定3~4项操作项目,由各科室根据护理部的季度计划制定科室的月计划,并负责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分层培训考核,在每季度末护理部抽出三名护士长协助护理部完成操作考核,(护理部随机抽各科室35%的低年资护士)其中一名护士长专门负责提问相关理论知识,一名护士长负责记录,另一名护士长和护理部主任负责点评,在每一名护士考核结束后对整个操作过程进行指导和点评,尤其是对不足之处作重点指导,通过这种以考代培的方式加深护士对自身不足的认识,而且经过两级培训考核使低年资护士熟练掌握了每一项操作技术。

    3对考核不合格的护理人员由所在科室护士长限时补考过渡到由护理部限时补考

篇5

1 实施方法

(1)制定了各级护理人员的培训计划,包括全体护士、护士长及全科护士、各级护理人员的培训。(2)制定了一到五年资护士培训手册,手册内容包括:基本任务和守则、每年资护士要掌握的理论和技能要求、考核的方法、及考核的记录表,内容有理论操作次数、参加各种查房次数、各种讲课、培训次数等。(3)将各级人员的培训手册下发到每位护士手中,按照手册内容记录,要求护士长按期进行考核。(4)一年后,将手册上交到护理部,考核结果与晋级、评优挂钩。

2 培训方式

2.1 统一示范示教

我们将 50 个项目的护理技术操作程序和评分标准进行修改和完善,将修订完善后的护理程序及评分标准下发各科室。由护理部先对全体一年资护士、教学干事、护士长进行分批示范示教,再由护士长及教学干事对本科其他人员进行示教。

2.2 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方位在职培训,提高护士专业技能

(1)以“护士必读”为基础,坚持常规基础理论培训制度,鼓励自学,促进学习培训经常化。(2)坚持护理查房制度,提高临床护理能力。制定每月1次的护理查房制度,由科室护士长制定具体的护理查房计划,并组织查房。护理部派人参加并对护理病历的选择、护理诊断的应用、护理措施的制定进行指导。(3)积极参加继续护理教育。护理部不断更新管理理念,更新继续教育的内容和方式,结合临床实际举办内容丰富的继续教育讲座,对法律法规、护患沟通、论文撰写及新技术、新业务的推广应用等做集中培训。(4)有计划地安排护理人员外出学习,培养专科护士。

3 培训阶段设置

(1)一年资护士;(2)二年资护士;(3)三至五年资护士;(4)五年资以上的护士;(5)全科护士;(6)护士长。

4 考核

(1)一年资护士每月理论和操作考核1次;(2)二至五年资护士每月理论考核一次,操作考核每月由科室护士长负责,护理部定期抽查。护理部不定期检查科室规范化培训落实情况,各科室定期向护理部反馈培训效果及提出建议,以改进培训方法,不断完善培训计划和考核标准,使之更科学、更有效。(3)科室护士长每季度进行一次理论考核,操作考核每6个月1次。

5 结果

篇6

1.1一般资料

我科有开放床位56张,护理人员20人,均为女性,年龄18~46岁,其中中专学历10人,大专学历8人,本科学历2人。助理护士5人,初级责任护士12人,高级责任护士3人。2008年初,我科调入介入诊疗技术熟练的主任1人和医生2人,并由“中西医结合科”更名为“心内三科”,且开展了介入治疗新技术,但我科所有护理人员都未参加过任何有关介入治疗和护理的专业培训。在2009年我科实施专业培训前,由科主任就介入治疗和护理的专业知识进行理论和技能摸底考试,合格率只有40%。

1.2方法

1.2.1界定专业培训内容

以提高介入治疗疗效和患者满意率为宗旨,以达到护理人员灵活应用专科理论于临床实践为总目标,让护理人员了解介入医学及护理的概念和工作范畴;掌握心血管疾病介入手术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熟悉各种心血管疾病介入手术的过程及原理;熟练配合手术,掌握各种心血管介入手术术前术后护理常规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能应用专科理论于临床实践,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1.2.2培训周期与目标

强化培训周期为半年,巩固培训周期为1年。通过规范化培训使各层级护理人员达到以下目标:(1)全体护理人员介入医疗和护理知识考核合格率达100%;(2)全体护理人员均能熟练掌握各种心血管疾病介入手术的术前术后护理常规及操作流程,且考核达标;(3)高级责任护士考核成绩应达到优秀,初级责任护士应达到良好以上,助理护士应达到合格以上。

2培训方式与方法

2.1强化培训由科主任组织为期半年培训,界定每周星期三下午4点至5点半为培训学习时间,学习对象为本科室全体护理人员,培训内容为以上界定的专业培训内容,本阶段以理论学习为主,临床实践为辅,培训形式主要采取幻灯片课堂讲座和现场示范。强化培训结束后予理论和技能考核,要求合格率达100%。

2.2巩固培训

巩固培训时间为1年,具体学习时间安排随机界定,学习内容:(1)介入手术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介入手术治疗的过程及原理;(2)心血管疾病介入手术的术前术后护理常规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本阶段主要侧重于临床实践能力培训,培训形式有幻灯片课堂讲座、护理查房、临床实践示范。巩固培训结束均予理论及实践技能考核,考核成绩均应达到前面预定的培训目标,不达标者,予继续培训至达标。

3考核方法与内容

3.1考核方法

强化培训阶段理论考核由科主任出题,以试卷答卷形式考核,技能考核由护士长进行。巩固培训阶段考核实施层级考核:初级责任护士负责监督培训并考核助理护士;高级责任护士负责监督培训并考核初级责任护士;科护士长负责监督培训并考核高级责任护士;巩固培训结束由科主任和护士长组织全体护理人员进行理论及实践考核。

3.2考核内容与时间

(1)考核内容为培训的全部内容。(2)考试时间,强化培训结束即进行考核;巩固培训阶段考核按层级考核计划完成:每月上级护士负责对下级护士进行考核一次,每季度护士长负责考核一次,培训结束由科主任和护士长考核。

3.3培训效果评价

理论及实践考核以60~74分为合格,75~89分为良好,90分以上为优秀。强化培训阶段考核合格率达90%,其中成绩良好者6人,优秀者4人。巩固培训阶段结束理论及实践考核合格率达100%,其中成绩良好者13人,优秀者7人。全体护理人员均能应用专业理论于临床实践中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4结果

4.1护理方面

本科室20名护理人员经过规范化的专业能力培训,由原来摸底考核40%的合格率上升到培训结束后100%的合格率,护理人员专业理论水平显著提高,且能应用专科理论于临床实践中为患者提供科学规范化的优质护理服务,护理质量较前明显提高,护理服务满意率由原来的90.8%上升到96.5%,见表1。

4.2介入治疗疗效方面

篇7

根据卫生部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开展的要求以及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各医院对护理人员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以我院为例,2011年新入护士144人,2012年新入护士124人,占全院护士的30%。新护士是护理队伍的新生力量,但思想不稳定、角色适应不良、沟通能力欠缺、临床经验不足、专业知识匮乏、责任心不强、规章制度执行不严等问题,也成了临床上最具安全隐患的人群,使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深受影响。对新护士进行系统、规范的培训,不仅是护理人才选拔和培养的基础,也是患者在住院期间安全和舒适的保证[1]。为使新护士尽快转换角色,能胜任临床护理工作,我院护理部从2012年4月起优化新护士培训工作,开展新护士培训路径化管理模式,使新护士规范化培训逐步得到完善。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新入护士144人,年龄18~22岁,平均年龄21.3岁,本科10人,大专117人,中专17人,2012年新入护士124人,年龄18~22岁,平均年龄20.8岁,本科14人,大专95人,中专15人,两组新护士年龄、学历等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临床路径是一种新型质量效益型管理模式。我院护理部将路径化管理模式运用于各科室对新护士的培训上,制定了新护士培训路径统一模板,设有全院统一的公共项目;各科室根据专科特点,在护理部总体思路的引导下,增添专科项目,成为具有各专科特色的专科培训路径。共分为三个月完成,具体内容如下。

1.2.1第一个月:科室岗前培训

岗前培训是新护士成长的重要阶段。培训内容包括:(1)科室培训:病区环境、科室基本概况、科室规章制度。(2)理论考核:护士职责、护士条例、主要核心制度、护士消毒隔离考核标准、护士行为仪表规范、服务规范、技能操作注意事项等。(3)技能考核:十项基本技能、各科室专科技能。

1.2.2第二个月:专科理论技能和临床实践培训

在巩固第一阶段理论培训内容的基础上,培训内容包括:(3)理论培训:各班工作职责、流程、公共、专科应急预案、专科常见疾病健康宣教、急救物品、常规器械、仪器设备、药品管理制度、专科护理常规、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处理、专科基础理论、常用仪器设备操作程序、注意事项、护理核心制度等。(3)技能考核:十项基本技能、各科室专科技能考核巩固。(3)护理文书:体温记录单绘制、患者出入院处置单、填写危重患者转科交接单、护理交班报告单、各种物品交接记录本。

1.2.3第三个月:临床实践能力培训

综合前两个月培训内容进行考核评价,主要包括:护患沟通的能力、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能力、对病人实施护理的能力、护理技能操作现场考核评价。

1.2.4培训考核方法

采用科室分带教老师培训考核新护士;护士长、总带教老师审核培训效果;护理部检验考核科室培训效果的层级培训管理模式。由分带教老师根据路径在规定时间内对新护士进行培训,按照每名新护士的学习能力安排培训考核时间;科室护士长、总带教老师根据分带教老师培训考核完成时间进行审核考核;通过院级的各项考核来检验科室的实际培训效果。在新护士轮转期间能够接受不同科室系统化、个性化的培训,使科室对新护士培训有章可循,达到指导与规范作用。

1.3观察指标

在实施路径化管理模式的培训方法前后对护士的护理基础知识和护理能力技能进行考核,技能考核成绩≥90分为合格,理论考核成绩≥85分为合格,同时调查新护士不良事件及服务投诉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两组两个率之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治愈天数之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统计,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新护士理论、技能考核成绩较前有明显提高

2011年护理部对新护士岗前培训考核汇总:(对照组)理论考核成绩:合格率40.28%,平均分数:82.81分;技能考核成绩:合格率57%,平均分数:86.94分。2012年护理部对新护士岗前培训考核汇总:(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合格率67.2%,平均分:88.2分;技能考核成绩:合格率73.7%,平均分数:93.7分。见表1。表1对照组与观察组技能及理论考核成绩对比(例,%)分组例数技能考核平均分理论考核平均分技能考核合格率(%)理论考核合格率(%)对照组14486.94分82.81分57%40.28%观察组12493.7分88.2分73.7%67.2%

2.2不良事件及服务投诉发生率明显下降

2011年(对照组):全院服务投诉及不良事件报告31例,其中一年内新护士发生11例,占全院比例的35%;2011年新护士144人,发生人数11人,占总数的的8%。2012年(观察组):全院服务投诉及不良事件报告14例,其中一年内新护士发生0例;2012年新护士122人,发生不良事件0人。2012年新护士(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少于2011年新护士(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临床路径理念是一种高效、低耗、程序化、标准化,有时间性、有计划性的先进管理模式[2]。护士的规范化培训是护理继续教育的前提,是护士从事护理职业第一阶段的培训,培训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今后所接受的继续护理学教育,影响护理学科的发展[3]。临床路径教学法强调了时间性、计划性和目标性,从而保证了培训的质量[4],我院是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教学医院,开放床位1400余张,通过新护士培训路径化管理模式的临床实践,无论是从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技能等方面,还是从病人满意度、培训考核成绩、不良事件发生率、液体出错率等方面均得到大幅提高。使新护士学习目的性和积极性显著提高;带教老师责任心增强、带教较前更具体、全面;使护理安全得到有效保障。通过实行培训路径前后的各项指标的比较,均能体现此项管理创新的优越性。

作者:王莉 孙琛 潘霞 张静 单位:山东省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护理部

参考文献

[1]朱小平,姜广荣,耿东霞,等.新护士阶梯式培训的实施与效果[J].护理学杂志,2013,28(4):62-64.

篇8

2方法

2.1培训目标

通过规范化培训,使新入职护士能够全面掌握口腔基本诊疗护理技术和临床工作方法,培养临床思维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能力,从而能够更快胜任口腔护理工作,更好的服务医生、服务患者。

2.2培训模式

“口腔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项目按照“理论与操作并重、培训与考核并重、组织与监督并重”模式开展:采取理论学习加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全面学习口腔医学及护理理论知识,并在3年内完成牙体牙髓病科、口腔修复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正畸科、儿童口腔科、牙周病科6个口腔专业的临床实践,顺利通过考核后,取得“口腔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合格证。

2.3培训方案

培训分为基础培训及专业培训两个阶段。2.3.1基础培训。护理部组织为期2周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口腔常见临床护理操作技术培训。内容包括护理规章制度、规范标准、安全管理、健康教育、护士素质、沟通技巧等,以及口腔常见疾病、治疗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2.3.2专业培训。进行为期3年的临床各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培训。理论学习突出专科特点,强调对口腔医学基础知识和口腔护理专业理论的培养,采取统一组织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护士须参加护理部、科室组织的业务学习。临床实践制定统一的培训大纲,制定并下发培训实施方案及手册,使科室及规培人员明确培训及考核要求。科室严格按照培训实施方案做好带教计划,通过规范化培训使新入职护士达到护士的素质要求,掌握口腔接诊流程和常见治疗项目的护理工作常规及配合流程,口腔常用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口腔设备的维护方法及口腔器械处理方法等。

2.4培训管理

建立严格的培训管理机制,带教工作由护理部统一部署,选派科内综合能力强、整体素质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承担带教工作。组织全体带教共同编写培训大纲,制定培训规范要求。科室根据大纲制定带教计划,按照带教演示-临床实践练习-严格考核的模式,加强临床指导,严格把控操作规范。护理部及科室分别组建规范化培训考核组,按要求对规培人员进行考核。

2.5效果评价方法

2.5.1培训过程考核。规培人员应严格按照方案规定完成相应的科室培训,出科前接受综合测评及操作技能考核。综合测评结合培训人员日常工作表现进行。操作技能考核根据培训大纲制定统一考核标准及评分表,由考核组进行考核。2.5.2培训结业考核。对规培人员进行理论及临床实践能力考核。理论方面考核护士对规范化培训大纲要求的专科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临床实践能力考核以专题报告或案例汇报的形式考核规培人员将所学应用于临床的成果,并由考核组评分。

3结果

已有46名护士完成培训,出科考核综合测评平均成绩(95.69±4.11)分,操作技能考核平均成绩(94.58±3.63)分。结业考核理论平均成绩(93.32±3.38)分,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平均成绩(93.72±0.93)分。

4讨论

4.1口腔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规范了临床护理管理

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核心思路是营造一个适合护理人才良性成长的有利环境[8]。通过建立规范的口腔新入职护士轮转培养模式和流程,充分发挥了各级管理部门的职能,全面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教学意识,提高了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了一批教学人才。规范了临床理论知识框架及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带动其他护理人员共同学习口腔护理规范操作,加强医护配合,使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和规范化建设也得到提高。

4.2口腔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扩充了护理人力调配力量

规范化培训不仅能保证护理人员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持续发展,医院也能从规范化培训与专业化发展一体化整体设计方案的实施中受益[8]。参加规范化培训使一批年轻护士得到成长,壮大了医院护理队伍的中坚力量,充实护理人才梯队,作为业务骨干在临床科室发挥着重要作用。取得规范化培训证书的护士对口腔护理工作掌握更加全面,可以作为医院整体人力调配资源,满足科室之间临时调配的需要,缓解了不同科室间人力需求的差异,避免了护理人力资源的浪费。

4.3口腔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培养了护理教学队伍

带教老师的执教能力直接影响规培人员的学习,应该选拔一批有丰富经验的带教老师[9]。我院借助中华口腔医学会、北京大学医学院网络教育学院联合组织的“口腔专业护士”学习平台,自2009年成为全国首批、天津市唯一一家《口腔专业护士培训》临床实践基地以来,建立了规范的基地管理办法,选派骨干护理人员参加学习。根据不同护理专业分组,通过模拟课堂听课、观摩操作演示录像、讨论、答疑、自学及临床实践等方式,培养出一批具有丰富的口腔护理理论知识、规范的临床操作技能且具有较高整体素质的骨干护士,有效承担起规培带教的任务。

4.4口腔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丰富了护士职业生涯

参加规范化培训夯实了新入职护士的口腔专科理论知识,强化了专科护理操作技能,提高了医护配合能力及对新技术、新知识的全面掌握。以问题为基础的培训可以激发护士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问题,并大大提高新护士的资源获取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10]。举办规培人员的专题报告会可以使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专业深入学习,收集与专业有关的资料,提出问题并解决,针对问题进行交流学习,强化理论知识[9]。通过对临床护理经验的思考总结,对患者安全、心理和护理服务细节的关注及护理新理念、新技术的介绍推广,锻炼了规培人员的文献检索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了规培人员的综合素养。汇报的同时也促进了相互学习和交流,明确今后学习研究的方向。这些都为年轻护士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5口腔新护士护士规范化培训持续改进

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注重相互沟通与交流,定期召开科室及规培人员座谈会,总结带教经验,收集科室及规培人员的意见建议,及时协调解决,促进规范化培训质量的逐步提高。

篇9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10-0141-04

Effect evaluation of PDCA circulatory method on pre-job training of newly employed nurses

HUANG Qiong

Jiujia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 in Jiangxi Province,Jiujiang 332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post-competency-oriented PDCA cycle in the training of a large number of newly employed nurses. Methods A total of 229 newly employed nurses were trained for pre-job skills using PDCA cycle method oriented in post-competency. Results The scores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basic operation skills of newly-employed nurses were improved after training with post-competency-oriented PDCA cycle metho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results of the examination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P

[Key words] Job competency; PDCA cycle method; New arrival nurses; Pre-job training

随着医院的快速发展,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护士角色逐渐由单元化向多元化转变,人们对护士角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1]。仅依靠学校教学水平的改进难以满足目前临床护理的需要。因此,新到岗护理人员的上岗前培训是护理生从学校走向临床、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2],也是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临床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3]。为了使新到岗护理人员尽快进入护士角色,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对其进行规范化的岗前培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4]。培训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今后所接受的继续护理学教育。在护理人员的岗前培训中,我院以岗位要求、能力胜任为导向,采用PDCA 循环法,持续改进岗前培训内容和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2015年我院共招收护士229 名,女护士224名,男护士5名;年龄20~29岁;其中本科33名,大专164名,中专32名;主管护师18名,护士188名。其中第一批100人,第二批129人。

1.2培训方法

运用由美国统计学家戴明博士首次提出的PDCA 循环法进行陪训,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培训,统一考核,培训6个月后,再次进行统一测评。PDCA 是是英文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z查)、Action(处理)的第一个字母,PDCA循环法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5]。PDCA 循环法是一种科学的、程序化、标准化的基本管理方式,把他应用在新护士的岗前培训中,有利于持续改进岗前培训的内容和方法,从而保证培训的质量不断提高。

1.2.1 计划阶段(P) 按照护士岗前培训课程标准设置的要求,参照往年护士岗前培训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入院护士的特点,制定出为期6个月详细的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1)培训内容:主要是以“岗位胜任能力”为导向的岗前培训方案进行岗前培训。护理岗位胜任能力是指护士对各种护理技能、专业成长程度及能力、个人的价值观、终生学习的能力、评判思维以及信息的运用能力[6]。主要包括临床岗位综合素质及通用技能训练。制定包括对医院的总体认识、职业道德与医德医风规范、国家的法律法规、医院的规章制度、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医疗安全及质量改进教育、护理工作核心制度、临床各科疾病的护理常规及健康宣教、护理基本技能培训、护理安全与不良事件的防范、护理文件的书写规范、各种仪器的使用监测及保养、护士职业生涯规划、临床沟通能力培养及科研教学等方面内容的培训计划。(2)培训方式:我院护士的岗前培训工作是由医院人事处与护理部共同组织,联合各个临床科室及其他职能科室进行。依据往年岗前培训的考核成绩与问卷调查结果,聘请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授课能力强的各类人员等担任教师。培训形式主要采取理论授课、操作示范与练习、科室跟班培训等方式组织新到岗护士开展护理实践。课堂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分别采取导向式、启发式,运用多媒体及视频演示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7]。

1.2.2 实施阶段(D) (1)入职欢迎会:岗前培训的第1天,召开入职欢迎会,由医院院长向所有新护士致欢迎词,向新护士介绍医院的概况。欢迎会之后随即进行培训前考核,了解新护士的岗位胜任能力,记录考核成绩。(2)培训:岗前培训的第一个月为全脱产式集中培训。前两周主要是由医院人事处组织各职能科室对新来院护士进行全院各项规章制度的具体宣教工作、护理相关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培训以及医德医风规范等。培训结束后进行首次培训考核。考核合格后分配至各科室进行上岗前的专科护理培训。(3)专科护理培训:岗前培训第3~4周,由各个科室护士长负责安排新到岗人员的工作计划和学习任务。在扎实的护理技能基础上突出本科室的护理特点,进行上岗前的专科护理培训。专科培训的主要内容是科室的规章制度、专科疾病的特点、基本专科理论及操作技能、与患者及家属的交流沟通技巧等。考核合格后将进行各科室的专科护理培训。(4)临床轮转:岗前培训的后5个月,新护士在医院内进行临床轮转,由各个护理单元的护士长组织本单元的新到岗护士参加本护理单元专科培训。科室护士长定期对新护士进行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并根据考试成绩随之修正培训计划及方式。

1.2.3 检查阶段(C) 在培训课程结束后进行综合性考核和问卷调查。综合性考核主要是临床综合能力考试,内容涉及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护士条例、护理核心制度、各科疾病常规与操作技能、临床沟通能力、医疗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考核,在进行操作技能考试的同时穿行护理礼仪考核。培训课程结束后还要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内容包含患者满意度,同事满意度、沟通交流技巧、临床适应能力以及对任教老师的评价等方面。成绩判定:理论考核90 分为优秀,80分以上为合格;护理操作与礼仪95分为优秀,90 分为合格。两项考核均合格者方可正式上岗,考核不合格者需重新培训并再次考核,直至合格方能上岗。

1.2.4 处理阶段(A) 在培训过程中不断总结分析进行持续改进,不断征求受训人员和授课老师的意见和建议,根据所收集到的信息和参加培训人员的考核成绩随时修正培训计划,调整培训内容、授课方式与授课老师。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两批次护士的一般情况比较

两批次参加培训的护士在年龄、性别、学历、职称以及工作经验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新护士培训前后成绩比较

将参加培训的护士培训前考核时的成绩与接受培训后的成绩比较,经过培训后新护士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护士礼仪成绩均较培训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第二批护士与第一批护士培训后成绩比较

两批次人员培训前的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培训中的反馈和第一批护士的培训成绩及时调整了培训方案和内容,第二批培训护士的考核成绩明显较第一批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PDCA循环法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除了应用在企业经营管理外,目前也被广泛应用于医疗、行政、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工作中,在教学质量管理领域也已取得明显的效果[8-10]。它有利于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最大程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11]。

3.1强化知识内涵,提升临床服务能力

通过以岗位胜任能力为导向的规范化岗前培训后,新到岗护士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成绩均明显上升(P

3.2减少工作恐惧,增加职业认同感

运用PDCA 循环法对新护士进行岗前培训,提高了新护士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采用PDCA 循环法对新护士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系统的培训和指导,减少了新护士们在工作中对于岗位的恐惧感,能够帮助新入职护士解决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类问题,减少工作中遇到的阻力与挫折,增加对于护理专业的职业认同感,增强对工作和生活的满意度与成就感[13]。PDCA循环法使培训工作变得有目的、有条理、有组织、有针对性。每一次PDCA循环都是在一个新的水平上开始新的起点,并且由于它是一个循环因而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以岗位胜任能力为引导,将岗前培训的各个方面内容当做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有机地结合,按照由理论到实践、由专业知识到全方位能力,由必须掌握到需要掌握,使受训人员能力提高较快。按照培训目标和培训计划进行培训,能够避免因为工作繁忙或者其他各种主客观原因造成岗前培训内容过于简单甚至造成遗漏,而考核是对培训效果和培训质量的重要检查手段,此方法使得培训更科学、更规范并且更有针对性,使他们掌握知识更加牢固。我院岗前培训前后考核成绩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培训后的考核成绩明显好于培训前,提示在新入职护士的岗前培训中运用 PDCA 循环法是可行的。

3.3 减少护理缺陷,提高工作满意度

对新护士进行规范化的岗前培训提高了患者和医生对新护士工作的满意度。临床护理工作是护士运用各项护理技能帮助患者治疗疾病,满足患者需要的过程,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14]。护士掌握护理技能是否规范、是否熟练直接影响到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新护士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临床实践技能操作不规范等缺陷[15],同时也缺乏护患沟通及人文关怀等方面的技巧。针对这一薄弱h节,以岗位胜任能力为导向运用PDCA 循环法对新入职的护士进行岗前培训,既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理论知识,提高临床基本操作能力,也协助他们提高与患者或家属交流沟通的能力,努力减少和避免护理缺陷的发生,有利于合格护理人才的培养与成长,大大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3.4培方式多样化,提高培训质量

岗前培训针对不同的培训内容选用不同的培训方式[16]。以往我们主要采取集中讲课的培训方式,时间短、任务重,忽视了听课对象的个体差异和接受能力,容易造成新护士疲倦感和厌烦情绪,影响了培训的效果。现在我们根据考核成绩与反馈,及时改进了培训方式,采取了理论授课、操作示范与练习、科室跟班等方式,借助多媒体及视频演示、实地体验、互动教学、场景模拟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激发了护士的兴趣及积极性,增强了培训的效果,使得新护士更好地理解学习的内容及操作方法。针对新护士大多为“90后”,自我意识强的特点,灵活设置培训课程,着重解决他们基础理论知识不够扎实、临床操作技能不熟练、与他人合作意识较差、与患者交流沟通技巧较缺乏等等薄弱之处[17]。在培训的过程中,始终遵循PDCA循环法,PDCA 循环最主要的优势是方法简单易行[18],根据培训内容和受训者的培训效果,不断改进培训方式,第二批培训考核成绩明显好于第一批培训人员(P

3.5 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深入巩固培训效果

考核是检验培训质量和效果的手段之一。考核是对培训工作的反馈,反馈环节是岗前培训得以不断完善的关键,贯穿于岗前培训工作的整个过程。我们改变了以往集中理论与操作考核的传统方式,增加了考核的内容,既考核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考核沟通协调与人文关怀的能力。同时我们也采取了多种考核的方法,采取了定期考试、随机抽考、跟班考核等[19]。将护士岗前培训的考核分为过程评价和最终评价。将每个阶段培训后的考核结果,计入过程评价成绩。过程评价合格者,培训结束后方可参加综合性考核和问卷调查。过程考核与最终考核全部合格后方可正式进入工作岗位。对于考核不合格者延长试用期,补充培训,重新考核合格后方可入职。严格并多样的考核确保了新护士对每项操作和技能,每项能力都得到实实在在的考核,从而避免了集中单一考核以偏概全的局限,增加了新进人员对岗前培训的重视。考核也便于培训的组织者发现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及时反馈给计划阶段(P),改进措施,成为下一个PDCA循环的开始,推动岗前培训工作持续改进。

3.6以人为本,不断完善新护士岗前培训

培训结束后通过对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例如考核试卷、调查的问卷、参加培训人员书写的培训心得及授课老师的反馈等,对培训计划不断进行总结分析,针对在培训中出现的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持续改进措施,并不断根据实际需要修正培训计划,使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在对参加培训学员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的同时,也对授课教师的授课效果和授课能力进行评价反馈,通过对参加培训的人员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听课满意度,根据调查结果从而不断调整授课方法及培训内容,让抽象化理论知识更加生动形象;对于授课效果和授课能力不能胜任的教师,也要进行调整,施行优胜劣汰。不断完善新护士岗前培训机制,便于新到岗护士快速掌握岗位技能[20],快速胜任岗位需要。

综上所述,PDCA循环是一项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处理问题的方法,是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持续改进的有效途径。以岗位胜任能力为导向,通过采用 PDCA 循环法对新入职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的岗前培训,促进了新进护理人员岗前培训质量的持续改进,新护士均能较快地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们的基础理论知识及临床护理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护理操作行为及护士礼仪也规范了,与患者交流沟通的能力增强了。这些新护士逐步成长为医院护理队伍的中坚力量,为护理事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远波,邓海波,邵华. 新护士角色适应的研究现状[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8):990-992.

[2] 王洪玲. 儿科新护士专科规范化培训方法及效果评价[J].哈尔滨医药,2013,33(6):466-467.

[3] 李小卫,王志稳,李淑迦,等. 我国新毕业护士培训的现状及思考[J]. 护理管理杂志,2012,12(7): 487-489.

[4] 陈明霞. 探讨岗前培训提高新护士综合素质的作用[J].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6):1136-1137.

[5] 宋琳琳,马文江. 运用PDCA循环模式促进临床路径关键环节的持续改进[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29(3):179-181.

[6] 赵青华,张彩霞,关锐,等.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新护士培训需求调查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2014,4(20):117-119.

[7] 牟旭红.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新护士培训需求的调查分析[D]. 杭州:浙江大学,2011.

[8] 匡庆丽. PDCA循环管理在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J].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8):98-99.

[9] 申志华,黄培春. PDCA循环模式在《病理生理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 广东医学院学报,2010,28(5):592-593.

[10] 白淑英,邵山红,郑伊萍. 用PDCA循环理论指导我院临床教学管理工作[J].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7):101.

[11] 孙云花,孙兰,陈立萍. 应用PDCA循环对CRRT非计划性下机实施干预管理的效果探讨[J].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7):595-596.

[12] 李艳,吴君君. 对新护士开展规范化岗前培训的重要性[J]. 中国疗养医学,2013,22(2):183-184.

[13] 殷磊,李小萍. 专业生涯规划与成长[J]. 中华护理学杂志,2004,39(10):777-779.

[14] 潘胖娥,葛丹莉. PDCA循环法在新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应用[J]. 上海预防医学,2012,24(6):358-359.

[15] 李继平,黄丹莉,魏毅. 规范化培训护士基础护理能力评价分析[J]. 护士进修杂志,2011,11(15):68-70.

[16] 舒惠萍,罗小平,梁爱群,等. 麻醉恢复室新护士培训模式的实践与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1):991-993.

[17] 徐园,焦静,曹晶,等. 以核心能力为理论框架的新护士岗前培训[J]. 中华护理杂志,2015,50(7):860-862.

[18] 仲崇媛. PDCA循环应用于新护士岗前培训的效果评价[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5):6-7.

篇10

[摘要] 目的 探讨情景式模拟培训在提高低年资护士(工作<5年)综合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低年资护士140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人。观察组实施情景式模拟培训,对照组实施单项理论和操作培训。培训后按照统一标准对护士进行综合能力考核及通过问卷调查进行自我评价和护士长评价。结果 观察组护士考核中有67人为优秀,优秀率达到95.71%,考核成绩 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护士在经过培训后进行自我评价,其各项评价指标结果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情景式模拟培训能够明显提高低年资护士的综合能力,提高护士的护理技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情景式模拟培训;低年资;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 R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8(c)-0143-03

[作者简介] 李华(1972-),女,山东济南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产科护理。

护士培训是护理学科发展的关键,是护理人才梯队建设的重要环节,科学的培训方法可以节约培训资源,提高培训效果[1],缩短护士成长周期。目前各个医院对低年资护士培训没有统一方法,缺乏规范性,如何提高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使得她们迅速成长,已成为临床护士培训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情景式模拟培训是从案例分析法中派生出来的一种极具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法,通过实物演示、角色扮演等手段创设情景,在特设的情境中进行各种技术操作及处理事情的一种培训方法[2]。该院为全面提高低年资护士(工作<5年)的床边综合能力,探讨一种更加有效地培训方法,自2013年6月—11月采用情景培训方法,对低年资护士进行综合培训,提高了护士的床边综合能力,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培训对象为该院临床科室护士中筛选出的低年资护士140人,其中男18人,占13%,女122人,占87%;本科85名,占 61%,专科 55名,占39%;将研究对象随机编号分为两组,每组70例,抽取单号为观察组,其中男10例,女60例,本科生43名,专科生27名;双号为对照组,其中男8名,女62名,本科生42名,专科生28名。培训对象均经过医院规范的岗前培训,经统计学处理,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①选择该院教学组和操作组各10名护士长作为培训老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2组,每组10人,教学组和操作组护士长各5人,分别负责观察组和对照组培训。培训时间为3个月。

②由护理部护理质量控制委员会成员和各科护士长制定《护士床边综合能力考核表》[3]。两组培训老师根据考核表内容分别制定培训计划,观察组老师设置培训情景,情景设置必须与临床紧密联系,有针对性、系统性、覆盖相应知识点。全院共设计6个模拟病例(内科、外科各两个,妇产科、儿科各一个),涉及7项常用临床护理操作技术及相应的护理理论知识,场景内容分为一般护理场景和常见应急护理场景[5]。一般护理场景包括[6]:病情掌握、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并发症观察、健康教育、护理记录等内容。常见应急护理场景包括输血、输液反应、猝死抢救、病情突然变化、跌倒坠床、医患纠纷、仪器故障、重点环节交接等。观察组进行情景模拟培训,重点培训护士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临床结合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加强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等能力培训[7]。对照组将以上培训内容分解,逐项进行单项培训。

③对培训护士进行实物情景模拟,模拟现场抢救实境、模拟护理现场等,然后让培训护士根据出现的不同情况进行护理情景选择,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护理。同时,监考护士长、护理部护理质量控制委员会成员对护理过程进行观察,了解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另外,在考核过程中,考核人员要提醒护理配合的重要性,重点在护理过程中强调护理配合的作用,加强护理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加强合作能力。

④护理部护理质量控制委员会成员和各科护士长随机分组按照考核表进行床边考核,考核病例选用病区住院病例,两组研究对象随机抽取病例完成考核,考核过程包括[8]汇报病例、评估病情、发现护理问题、执行相关操作、进行健康教育、病情并发症预防、回答相关提问等环节,根据具体病例灵活掌握考核内容,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在心理素质、病情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沟通交流、书写规范、应急能力等床边综合能力的差异。考核分级[9]:考核结果≥90分为优秀,85分~90分为合格,<85分为不合格。

⑤问卷调查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培训考核结束1个月后,两组培训护士结合培训后护理工作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发放问卷调查140份,收回140份,回收率100%。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

2 结果

2.1 两组培训护士综合能力考核结果

观察组人员的考核优秀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培训护士自我评价见表

观察组护士在经过培训后进行自我评价,其各项评价指标结果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经过以上分析研究,总结出,相比传统的单项培训方法,情景式模拟培训的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3.1 缩短成长周期,提高综合能力

优质护理服务所推行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以及护理工作的突发性、多变性、复杂性等特点,对护士个体的床边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0]。低年资护士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尤其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因经验缺乏,技术不全面,综合能力欠缺,影响了护理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甚至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情景模拟培训内容丰富,场景灵活,涉及面广,促进了护士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保障患者,提供优质、高效护理服务的关键。

3.2 拓宽学习视角,增强培训效果

传统的单项培训方法,主要是将各项理论操作分解开,孤立地进行理论灌输或操作演练,以单纯达到某项技能为目标,存在只见疾病不见人的弊端[11],忽视了培养护士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景模拟培训与考核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无考核疲劳感,真实工作场景的再现[12] 增强了责任护士主动学习的兴趣,使得学习过程不再枯燥、单调,护士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投入和善于思考,避免了表演式的生硬模仿,讨论式、启发式的指导和点评,给护士提供了思考和发挥的空间,在各种不确定的环境和轻松有趣的状态下学到知识,充分将理论知识应用到临床护理中。并且将各种场景所学到的经验和技巧易迁移到临床工作遇到的各种情景中,达到学习培训的目的。

3.3 培养创新情感,增强自信心

国外有研究报道,情景模拟作为教和学的手段,能够促使学生在临床实践技能方面的自信形成,学生在模拟过程中的能力提高促使其自信形成[13]。在培训和考核中模拟各种临床情景,使护士面对的不再是模拟人,而是真实病例,每个人遇到的干扰因素也不尽相同,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激发护士学习热情,增强自信心,促使护士在面对具体患者时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锻炼护士心理素质,提高专业水平,培养应变能力。

3.4 学会换位思考,提高沟通技巧

情景模拟培训与考核因为要面对不同病例,护患沟通也不能仅仅局限于一般的交流和事实的陈述,而需要更高层次情感交流和体验,在情景模拟培训考核过程中护士整体形象包括语言、语气、表情、肢体动作等沟通交流方式都是培训和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培训能够提高护士沟通交流能力与技巧,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情景培训与考核作为护士培训的一种方法存在的问题是培训与考核费时较长,计划集中培训考核病区护士长和带教老师,在培训和考核过程中增加难度和力度,培训一批理论扎实、业务精湛、知识面广、能力强的护理人员加入培训和考核队伍缩短考核周期[14]。

实务情景的模拟与客观测评相结合,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同时能够锻炼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配合能力。传统的带教模式中,带教护士仅简单的进行知识的灌输,不注重与护士人员的交流,也不重视护理人员配合之间的沟通,往往带教出的护士,理论知识能力强大,但是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却由于缺乏必要的沟通、配合,而导致工作效率的下降。而采用实务情景的模拟,可以为护士提供一个完整的、全面的护理环境,从而在这个环境中帮助护理人员认识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和要点,查缺补漏,提升理论实力和实践能力,同时还能帮助带教老师认识到带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带教工作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工作重点的梳理和强调,从而提高带教效率。

该研究中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护士考核中有67人为优秀,优秀率达到95.71%,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护士在经过培训后进行自我评价,其各项评价指标结果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龙定梅[15]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不存在明显差异。也就说明了,将情景模拟培训运用到低年资护士的带教工作中,并结合客观的测评系统,能真正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提高护理质量,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

参考文献

[1] 李丽萍,刘艳.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培训模式的探讨[J].中外医疗,2013(3):169.

[2] 张晔,陆鸿亚,顾祺泾.应用急救情景模拟演练提高产科病房低年资护士的急救能力[J].护理与康复,2013,11(3):278-279.

[3] 张莉,余丽丽.情景模拟健康教育对低年资护士培训效果的观察[J].吉林医学,2013,9(29):6144-6145.

[4] 周红琼.情景模拟在手术室低年资护士护患沟通培训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3,11(10下旬刊):153-155.

[5] 郑亚男,金向英.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带教策略现状调查[J].护理学报,2010,7(10):15-18.

[6] 郭江玲,赵水花.情景模拟在低年资护士入院宣教培训中的运用[J].护理学报,2012,11(11):21-23.

[7] 蒋银芬.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培训模式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10,42(4):55-56.

[8] 张海燕.低年资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的建立与实施[J].中国护理管理,2011,14(11):15-17.

[9] 李波,龚桂姿,田锋,等.低年资护士健康教育能力培训的方法与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2,18(30):687-689.

[10] 谢美莲,郑一宁,刘登贤,等.对国内低年资护士院内在职培训模式的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13,20(4):88-90.

[11] 刘春,曹晓燕,杨红利,等.浅谈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的培养及体会[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4,22(1):118-119.

[12] 赵莹,张艳.浅谈低年资护士急诊急救能力的培养[J].中国卫生产业,2012,24(10):51.

[13] 李亚琴,许虹.低年资护士综合素质培训方法探讨[J].西部医学,2010,15(9):1762-1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