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用语的现状模板(10篇)

时间:2023-06-25 16:03:0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网络用语的现状,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网络用语的现状

篇1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0-2220-02

Function and Installation of the Patch Panel in Network Premises Distribution System

ZENG Qing-yong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 Nanchong Professional Technic College, NanChong 637131, China)

Abstract: The function of patch panel is often neglected in network premises distribution. There are many mistaken ideas about installation of the patch panel in practice of premises distribution projects. This articl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it combined the project practices, indicated the important function of patch panel,and provded the correct installation procedure and key points of twisted pair wire patch panel.

Key words: network; patch panel; premises distribution system; function; installation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智能大厦的推广,综合布线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中,建设方和工程技术人员往往重视网络核心设备的安装和配置,比如对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的选择、安装、设置。而配线架常常被当作综合布线工程中可有可无的设备,很多小的网络工程甚至在综合布线时不使用配线架。计算机网络建设中,常有配线架的选型和安装不规范、不合理的问题。

1综合布线介绍

综合布线系统(Premises Distribution System),也称结构化布线系统、开放式布线系统,它是适应计算机网络和通信领域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工程技术系统,是一种开放式、模块化、标准化、灵活性极高的预布线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利用各种传输介质(如电缆、光缆)、连接件(如配线架、插座、跳线、适配器)在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布设信息传输通道,可以灵活方便地传输话音、数据、视频等信息,并使这些设备和交换设备、控制设备、管理软件等连接成有机整体,既能实现内部信息可靠传输,又能与外部通信设备、计算机网络灵活相连;既能满足近期系统的需求,又能适应较长时期系统的扩展。

在通信、计算机网络、智能化楼宇等领域,综合布线系统被普遍采用,它具有的兼容性、开放性、灵活性、可靠性、先进性和经济性等优点,为设计、施工和维护带来了方便,加快了项目建设的速度,提高了系统管理效率。

综合布线系统一般划分为既相对独立又有机构成整体的7个组成部分:1)工作区;2)水平子系统,又称配线子系统;3)垂直子系统,又称干线子系统;4)设备间;5)管理子系统;6)建筑群子系统;7)进线间子系统,又称出入口子系统。

2配线架的分类

配线架是综合布线系统中常用的一种有着特殊作用的设备,它是电缆或光缆进行端接和连接的一种中间设备。ISO/IEC把配线架定义为“适用于跳线连接的配线装置器”,ANSI/TIA将其定义为“由方便管理的成对连接器构成的交叉连接系统”。配线架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1)由其连接的线缆类型可以分为铜缆配线架和非铜缆配线架。铜缆配线架又可分110型配线架和模块式快速配线架。110型配线架是110型连接管理系统的核心部份,110型连接管理系统基本部件是配线架、连接块、跳线和标签。模块式快速配线架又称为机柜(架)式配线架,是一种模块式、嵌座配线架,以线架后部安装在一块印刷电路板(PWB)上的连接块为特色。

在网络综合布线工程中常用的铜缆配线架主要是双绞线配线架,即RJ45标准配线架。非铜缆配线架主要是光纤配线架,又分为单元式、抽屉式和模块式光纤配线架。光纤配线架一般由标识部分、光纤耦合器、光纤固定装置、熔接单元等构成,能很好地方便光纤的跳接、固定和保护。

2)由其线缆端接方式可分为模块化配线架和IDC式配线架:模块化配线架采用模块化跳线进行线路连接,IDC式配线架采用模块化的IDC跳插线和交叉连接跳线进行线路连接。

3)由其安装位置又可分为墙装式或机柜式配线架:一般模块化配线架、大对数的配线架采用机柜安装;一般IDC式配线架、小对数的配线架通常采取墙上安装。

4)按照所处位置分为建筑物配线架和楼层配线架:建筑物配线架是端接建筑物干线电缆、干线光缆并可连接建筑群干线电缆、干线光缆的连接装置。楼层配线架是水平电缆、水平光缆与其他布线子系统或设备相连接的装置。

5)按照管理方式分为传统配线架和电子配线架。电子配线架的标签采用可视化标签,配备专用设备对其进行远程的输入、显示控制,有专用的综合布线管理软件。电子配线架与传统配线架相比管理更科学方便,正逐步取代传统的配线架。

3配线架在网络综合布线中的作用

配线架是综合布线系统的管理子系统中最重要的组件,是实现垂直干线和水平布线两个子系统交叉连接的枢纽,是网线与网络设备连接的桥梁。配线架可以方便网络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减少网络故障的发生。

在网络综合布线的工程实践中,常有一些项目(如小型网吧、学校微机室等)为了节约资金或图省事,有时会省略配线架,而将前端的信息点直接接入到交换机上。这样会造成如果线缆一旦出现问题,就面临要重新布线,反倒会浪费大量资金。此外,网络管理上也容易混乱,用户的增减、管理等多次插拔网线可能引起交换机端口的损坏。配线架的存在能很好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更换跳线来快速、灵活地对网络重新配置。

同时,配线架的使用,也使工作间、设备间等场所变得整洁、有序,避免各种线缆的杂乱无章。各种规范的标记、连接,使得系统管理员在维护、管理时一目了然.使网络线路的改动更简单。在配线架上还可以同时管理语音、数据和光纤。

4配线架的正确安装

由于网络综合布线的灵活性,使得配线架的安装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或错误操作。为此,结合网络综合布线工程的实践和国际、国内的综合布线标准,对双绞线配线架安装提出以下要点。

4.1配线架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认识正确的连接模式。前端的信息点线缆进入设备间后首先进入配线架,将线打在配线架的模块上,然后用跳线连接配线架与交换机。即正确的模式应该是:交换机――配线架(前面)――(配线架后面)――信息插座――用户电脑。

2)执行统一的布线标准。在网络综合布线中常采用EIA/TIA 568A和EIA/TIA 568B两种国际标准。配线架是一种标准设备,在网络综合布线工程中要注意将网线用打线器按统一的标准、对应颜色打入配线架模块。尤其要注意同一个网络工程中,布线标准必须统一。

3)用好理线架。理线架是配线架的一种辅助设备,价格低廉,使用简单,可以使布线更整齐美观。理线架还能有效降低线缆变形,提高网络连接点的工作稳定性。不少的网络维护实例证明,很多网络故障都是因为线缆松动、变形引起的。

4)合理计算配线架用量。根据总体网络信息点的数量和楼层的分布情况来配置配线架,在计算数量的时候一定要留有余量,以适应网络未来的扩张。

5)高度重视配线架标签的编号。在同一个网络工程中,各种编码规则一定要注意统一。配线架的标签上一般要标注机柜编号、配线架编号、配线架端口号等信息。并且,要同步将配线架标签编号信息登记到网络工程统计表格中。这样,在以后的使用和维护中,通过标签可以快速确定配线架、交换机等所在的位置及对应功能。

4.2双绞线配线架线缆的端接

1)模块化配线架的端接步骤

首先把配线架用螺钉固定在机柜中。然后整理线缆,用尼龙扎带将线缆捆扎在配线架的边缘或机柜的垂直挂架上。然后根据机柜摆放的位置和操作方便程度来选择从后面还是前面端接模块。

选择从后面端接时,先插入、翻转锁定模块,将线缆按照综合布线标准切去一定长度的外皮,再按照模块背面数字的顺序将线对压进金属卡中。如果选择从前面端接,应先把线缆从配线架孔拉入并保证线缆长度适中,既不太紧也不过长,然后再割去外皮进行端接,最后将配线模块推进配线架孔并锁定。

在线对端接时,一定要按数字顺序、颜色标记进行,使用打线工具将线对压入配线模块。注意用工具清除切下的线头,避免电气短路。线对端接完毕,还要注意把线缆理顺、整齐一致地捆绑在在线缆固定器上,避免线缆下坠松弛。最后将填写统一编码的标签粘贴或插入配线模块面板。

2)110型配线架的端接步骤

首先将24根线缆分为4组并编号,每组6根。每组线缆放置在机柜底部过线槽,在配线架的左右两边各分配2组。然后沿配线板的内边缘将线缆用扎带捆绑固定。

在机柜上安装固定好110配线架,开始进行线缆端接。将每组6根线缆分为上下两排卡接,根据线缆到配线架的距离,用割线工具割开、去掉线缆外面的保护皮。沿110配线架的边缘将线对拉进前面的线槽中,注意位于线缆槽底部的线对要靠近布线块。弯曲每一线对到标签条的位置进行切割。全部四个标签条的线缆都拉紧到位后,最后安装110连接模块。

4.3配线架端接完成后的工作

这个步骤的主要工作是:先根据配线架的数量、机柜的高度、距离等,确定预留的双绞线长度,以保证后期网络进行维护时,一旦发现模块端接有问题,可以剪去现在已端接的部分,就近取预留线缆进行重新端接。然后,将保留的双绞线分束、分组进行理顺,垂直盘绕成环型,此时要注意按照布线标准确定线环的弯度,避免弯折影响电气性能。接下来用扎带穿过配线架后侧的线缆托架上的孔将其绑扎在托架上。尽量做到双绞线环捆扎成同样大小、同样高度,以达到美观整齐的效果。尤其要注意预留线缆的长度,不能太短。

5结束语

网络综合布线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工作,配线架的安装需要大量的工程实际操作。由于配线架的中枢地位,以及连接的复杂性,因此我们在工程实践中尤其要引起重视,做到合理选型、灵活安装,以方便网络的管理维护,还要注意严格按照综合布线技术标准进行安装,提高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当网络发生故障时,要注意对配线架的检查,有利于准确定位网络故障的原因,快速排除故障。

参考文献:

[1]杜思深,刘晓琪.综合布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6-32.

[2]雷育春.局域网的组建、管理与维护[M].2版.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57-63.

[3]向忠宏.综合布线产品与案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45-51.

[4]曾松鸣.机房及机柜内部的理线方法[J].计算机网络世界,2010(3):31-34.

篇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自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从北京向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起,因特网在中国内地开始运行。1994年4月,我国正式加入互联网。从此,互联网事业在我国的发展可谓蒸蒸日上。我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CI)的统计报告指出,2007年我国互联网用户为1.72亿,仅次于美国,位列世界第二。2008年,中国网民的数量就达到了2.53个亿,一跃成为世界第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催生了一系列附加产品的诞生,例如互联网通讯、互联网办公、互联网学习……其中,以互联网为生存载体的网络语言正以其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击着我们传统的交流方式,令人猝不及防。“BT”代表变态,“稀饭”代替了喜欢,“886”代表拜拜啦,“顶”代表支持……大多数网民都希望“语不惊人死不休”。年龄大多在16―18岁的高中生作为网民大军的主要力量,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因此在语文学习方面深受这些新潮的网络语言的影响。“你out了”、“有木有”、“酱紫”、“偶”、“菜鸟”等网络词语开始频频出现在中学生的作文写作中。

一、网络语言在中学生作文中的使用现状及影响分析

为了使得本文的数据真实可靠,实地调研是必不可少的。根据对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的吴仲良中学的实地调研和统计,在高中学生的周记或作文中,平均有29%的学生会偶尔使用到网络语言,51%的学生几乎不会使用网络语言,20%的学生会经常使用网络语言。

(一)个人视野直接影响学生们对网络语言的了解程度

在调研中,从高一到高三,随着年龄的增加和视野的开阔,学生们对“偶”、“恐龙”、“潜水”、“土豪”等流行的网络词汇的意义了解得越来越深刻和全面。据统计调研,学生们主要通过网络、电视以及与同学交流等方式,普遍对网络语言都有相当程度的了解。

(二)个体认知影响学生们对网络语言的使用程度

从高一到高三,大多数同学都会在周记和作文中使用网络语言。但是,部分同学由于担心在考试中会因网络语言而扣分,因此就减少或自觉杜绝使用网络语言。即使使用,也会使用没有错别字或语法错误的网络词汇。尤其是高三学生,由于高考或老师的严格要求,大多数人在作文中都不使用网络语言。

(三)教师态度决定着学生对网络语言的使用率

据统计,约占68%的老师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使用网络语言的习惯,但是总的来说他们还是对学生们在作文中使用网络语言的情况比较排斥,尤其是拥有错别字、语法错误、低俗字眼的网络词汇。拥有15年教龄的高级语文教师唐有名说:“根据2007年的考试大纲规定,学生在考试作文中用生造的网络语言可能会被扣分。因此,在平时的周记或作文训练中我就明令禁止他们使用网络语言,即使是表意正确、符合情境的网络语言也不行。”

(四)网络语言自身的特点吸引着学生的使用意愿

网络语言表达贴切、形象,书写简洁、方便,时尚、有个性,能缓解压力、真实地表达内心世界等特点对学生们有强大的吸引力,这大大提升了学生对网络语言的使用率。此外,在学生群体中,如果大多数人都使用网络语言,不用的话有可能就会当作是“异类”,会受到同学们的排斥和嘲笑,被认为是“OUT”了。

网络语言的异军突起是人们始料未及的,它是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网络语言自身的特点对中学生的作文有着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网络语言简单灵活、快捷高效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作文的写作效率;网络语言诙谐幽默、生动逼真,这使得作文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作文生动有趣;网络语言求新求异、不断创新的特点使得学生的作文充满朝气和活力。但是,网络语言随意性大、缺少规范使得作文课堂秩序混乱,学生作文纰漏百出;网络语言自身的错别字、语法错误等问题直接影响学生们的作文质量以及对母语的认知能力。处于高中阶段的青少年认知能力还不成熟,缺乏生活历练,分不清美丑。用“霉女”来代替“美女”,“鸭梨山大”来代替“压力山大”或“亚历山大”,BT来代替“变态”,这些错别字、有歧义的字眼、低俗字眼严重扰乱汉语秩序,一旦运用在作文中,就对传统的中国汉语结构造成严重的影响。

二、网络时代背景下的中学作文教学改革策略

在本次调查中,约占58%的老师明确表示反对学生在作文中使用网络语言,33%的老师认为规范的、符合情境的网络语言可以使用。的确,流行的未必就是经典,新奇并不代表创造。网络语言在中学生作文中的使用加大了汉语语法秩序的规范;挑战严肃认真的教学氛围;严重影响学生对作文,甚至对各学科的学习态度。因此,教师的引导规范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疏导并不代表“一棍子打死”。

(一)以语法为依托,强化作文基础

教育部于2001年、2003年先后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育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然而,随着汉语、文学分科的取消,语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也岌岌可危。近几年来,很多人认为,主、谓、宾、定、状、补等句子成分的划分在语文学习中, 最让学生头疼,从而大大削弱了学生对语文这门科目的学习兴趣。最重要的是,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大多数教师坚持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就不教的原则,对于语法知识的教学,或者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或者干脆让学生自己看,教师则成了旁观者。但是,一个没有语法修辞知识的母语教学,其科学性必然大打折扣,对于中学生学好母语,提高语文成绩和文学素养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中,最明显的影响就体现在中学生的作文上。语法素养决定学生的母语基础,这对于中学生提高作文水平大有裨益。只有以基础为保障,学生才懂得在作文中尽量避免使用网络语言,至少可以分辨哪些网络语言可以使用、哪些不能使用。

(二)以活动为手段,促成课堂回归

资阳市乐至县吴仲良中学的实地调研和课堂实录显示,大多数老师都坚持着传统的“定主题―讲要求―学生写―教师评”的模式。老师的任务主要是安排作文,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撰写作文。教师评改完毕就标志着一次作文练习的结束,个别老师会朗读优秀篇目。因此,学生的作文平均成绩始终保持在40分左右。

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对作文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仅花费时间,效率还是最低的。命令禁止不仅对于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学生毫无用处,反而会激起他们内心的反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我认为,改革作文教学模式很有必要。例如,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式,鼓励全班同学轮流上讲台展示作文课堂的教学。除此以外,开展“我谈网络语言在作文中的使用”的辩论赛也是大有裨益的。

以活动为手段,促成课堂回归。这一措施的实施,就把有语病、有错别字的网络语言放在了全班同学的“放大镜”之下,同学们通过共同学习,就能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明确网络语言的利弊,对规范作文课堂、提高写作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以交流为保障,塑造健全人格

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一直都是老师们的责任所在。作为陪伴青少年成长的人民教师,不仅要给学生“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要“传道”,尤其是在道德滑坡、世风日下的当今社会。

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使学生明白“道”的深刻内涵,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作为语文教师,作文板块的教学正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重要环节。俗话说“文如其人”,教师不仅可以透过学生作文,了解学生的性格,更能把握他们的思想状态,洞察他们的心理活动。教师的评语更是与学生的直接对话。此外,通过定期与学生面对面、平等的交流也是一种可取的方式。

开展活动也好,教育引导也罢,一切形式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帮助学生提高文学素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这一宗旨而服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可以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学情、校情的方式,避免学生使用粗陋、错误的网络语言,引导学生规范写作,在提高作文成绩的同时,促成作文课堂的有序回归。

通过实际调研和访谈,笔者得知,许多网络语言不符合语法规范,它们仅仅是某个时间段的一种网络交流或口口相传的词汇,没有经过时间的大浪淘沙和规范语言的严格鉴定,经不起实践的检验。中学生作文中网络语言的出现,是由于现在他们经常在网络上使用网络语言,久而久之便带进了作文中。高中时期,同学们应学习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不要随意跟风。因此,我们要讲究网络文明、尊重传统文化,尽量避免在作文中使用网络语言,即使偶尔使用,也要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C].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7(08).

[2]郑玉峰.网络语言与语文教学[J].语文教育,2007(0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李杏保, 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4.

[5]于根元.网络语言概说[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6]于根元.中国网络语言词典[M](前言).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7]周建民,熊一民.最新网络交际用语词典[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8]秦训刚, 晏渝生.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9]仲伟丽,申小龙.革命来了[N].E时代周报,2005.

篇3

  [文章来源]   惟存教育

    网络,在这里特指互连网。所谓基于网络应用,就是通过建立一个主题学习网站,构建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学习情境,学生与教师在平台上实现基于丰富资源的交互式学习;也包括仅仅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检索与搜集的学习活动。

    所谓探究性学习,是与高中的研究性学习相对应。其基本学习方式是一致的,但从学习研究的程度要求上,要低于高中的要求。对于探究性学习的含义,一般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中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的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去年9月,国家教育部完成了对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大纲的修订。明确将探究性学习摆到突出位置,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另外,根据上海教委中小学二期课程教材改革方案的要求,九年义务阶段开设探究型课程,其中小学开设的比例是3%~5%,1~5年级的总分钟是2115分钟。

    目前,探究性(研究性)学习已成为国内基础教育改革中的重大举措,而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更是教育迈向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教育各界都在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如何与课程教学整合,而探究性(研究性)学习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尤其是与互连网技术的整合,是否成为一个最佳结合点已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关注。本文根据不完全统计,就目前所了解的部分小学正在开展的"基于网络应用的探究性学习",做一个简要的分析与思考。

    一、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

    目前正在开展的"基于网络应用的探究性学习"的小学,比如有:上海市虎林路小学的"internet学习环境下,小学语文互动拓展阅读";上海市月浦新村小学的"internet环境下,小学生综合主题单元探究活动";上海市六一小学的"网络环境下儿童哲学学习";上海市彭浦新村第一小学的"网络伙伴学习";北京史家胡同小学的"基于网络运用的小学生综合主题活动";北京丁香胡同小学的"主题化互联网教学";杭州胜利小学的"网络综合主题探究";上海市宝山区一中心的"基于互连网资源的社会课探究活动";上海市宝山区三中心的"基于网络应用的"创造发明探究活动"……

    1、从学习的目标来看:

    (1)能够把网络信息素养、探究学习和学科领域的有关目标统合起来进行思考。

    比如虎林路小学的"internet环境下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培养目标中,从网络信息素养、专题问题的研究以及拓展阅读三个纬度进行思考。

    (2)对不同年龄段的探究学习的目标存在不同看法。

    这是上海市宝山三中心的探究性学习的分年级目标:

    低年级(1-2年级):让学生体会同学间合作的快乐;激发对自然,对社会现象的强烈好奇心;知道收集信息的基本方法;养成爱观察、爱动脑的习惯。

    中年级(3-4年级):让学生体会同学间合作的必要性;学会提问,启发探究愿望;养成开放性和多维性的思维习惯;根据给予的问题,进行信息收集;根据给予的信息进行分析练习。

    高年级(5-6年级):让学生体会合作的有效价值;能围绕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并能把问题转化为研究的课题;能按研究的课题,具备较独立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信息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摘自《上海教育》2000年第六期,作者:钱慧萍】

    但也有很多不同的看法,认为分年级的区别,不是在探究的完整性上加以区分,不管是低年级,中年级,还是高年级,都要体现探究学习的基本过程,即发现问题、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在学习目标上的区别主要在于问题涉及的范围、理论思维的深度和研究方法的难度。

    例如,在"伞的技术改进"的课题研究中,三年级的学生提出了伞具有"伞面淋湿后携带不方便"的问题,想进行面料改进或其他补救的研究;而五年级的学生也同时发现了这个问题。第一组试验用海绵贴附在伞面上,试验结果不仅没有解决伞面湿的问题,反而加重了伞的重量,试验失败了。第二组学生利用中国专利发明网,查找了关于能够防水的面料,并试图和厂家联系,最后,面料的改进存在现实困难后,提出了两个解决的方案,一是在每个伞尖装一个滴水管,二是在伞柄处加一个能反套的伞套,并制作了模型。

    因此,对于能否发现问题,能否去主动寻求信息,能否形成独立的观点,能否解决问题,并没有显著的差异。但是对于发现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是不是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到哪儿去寻求信息,找到了多少信息,采用了什么方法,解决的效果如何,这是存在差异的。虎林路小学的语文拓展阅读也有类似的情况,不同年级的学生基本都能根据老师提供的研究范围找到自己的研究专题,但对于阅读信息的联系比较、理解感悟和观点表达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

    2、从学习的课程形态来看:

    (1)有学校独立开发的校本课程,如六一小学的"儿童哲学课程"。

    (2)有基础学科的拓展延伸,或跨学科的主题研究,但课程相对独立,如虎林路小学,主要是就语文基础教材中阅读文章或主题进行专题性的阅读拓展,但它区别于基础教材中的阅读学习。月浦新村小学,结合自然常识、社会等学科进行有主题范围的探究活动。

    (3)有结合基础学科融合式的探究学习,如上海市宝山区一中心小学,结合社会课"香港和澳门"一课,学生进行有自己独立专题的学习研究。

    (4)由原来学生的兴趣活动发展而来,如宝山区三中心小学的创造发明活动、杭州胜利小学等等

    3、从学习的内容上看:

    内容来源:

    (1)基础学科知识的拓展延伸,如虎林路小学的拓展阅读

    (2)某一学科领域的问题,如宝山一中心的社会课学习

    (3)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具体现象或问题,如宝山区三中心的创造发明、六一小学的儿童哲学

    (4)与社会生活相关又涉及跨学科内容,如月浦新村小学的综合主题学习

    内容组织:

    一般以探究的大主题单元为基本单位,在学习网站上建立一个学习内容素材的教学资源区,其实是一个数字化的教学档案,有一定范围的主题是进行网络信息组织的基本依据。

    4、从问题探究的开放程度来看:

    按照各个学校实践情况,对于问题探究一般都采取半开放的策略,就是教师给定一个共同的范围或主题,学生然后由学生提出一个在该主题范畴下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题目,交全班讨论后由教师协调、学生按照研究兴趣相近的组成协作小组。根据实践教师陈述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大主题集中便于学生研讨与交流;二是导师一般由执教的教师负责,因此指导的力量非常有限,大主题的集中有利于教师统筹指导;三是由于小学生在网络上搜集信息的能力还很有限,因此需要教师做一定的信息,大主题集中有利于教师为学生做必要的信息。

    5、从问题探究的方法来看:

    上述学校开展的探究性学习学生采用的方法,多数是文献法、观察法和调查法,也涉及到少量的实验法和模拟法。

    6、从学习的组织形式来看:

    集中上课的教学单位主要还是原来的教学班(40人左右),或是重组的教学班,(一般20~30人左右)。

    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时主要采取协作小组的形式进行,一般小组由3~5人组成,每个小组一般按照研究主题的兴趣分组,并共同协作完成一个研究课题。下一轮的研究再按照研究的课题兴趣分组。

    为了避免集中上课时一人一机造成的小组协作不充分,缺乏人与人直接面对的研讨机会与气氛,同时也为了缓解计算机配置上的有限数量,一般在集中学习时采取一个小组一台计算机,大家合作并分工搜集、浏览信息,按照一定的分工做记录。以小组的名义研讨发贴子,并参加集体讨论等。

    7、从学习的一般操作流程来看:

    由于各个学校开展的探究性学习,所涉及的学科领域不同,因此主要的学习流程也由所不同,网上网下的教学组织也各有不同。下面,以例举三所学校逐一说明。

    (1)虎林路小学----"internet环境下小学语文拓展阅读":(V为虚拟,R为现实)

广泛阅读(以V为主)------深入阅读(VR结合)---------协作作业(以R为主)---------展示反思(VR结合)

    (2)月浦新村小学----------"internet环境下小学综合主题单元探究学习"问题发现、确立课题(VR结合)---------实践研究(VR结合)----------成果共享(VR结合)

    (3)六一小学-------"基于互连网应用的儿童哲学学习"

    主题展示、创设问题情境(V)-------网上讨论(V)-------课堂辨析(R)--------主题研究(VR结合)-----交流反思(VR结合)------修改报告(R)-------成果共享(V)

    8、一个研究项目的基本周期:

    从各所学校实践的情况来看,一个专题或课题的单元时间基本在一~二个月左右。大家普遍认为课题的研究周期太短,不利于研究尤其是实践阶段的落实。但周期过长,对于小学生恐怕难以坚持,在教学管理上造成一定的困难。当然这个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9、从教学的时间安排来看:

    坚持长期实践的学校,一般每周安排2课时左右,另外,也包括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网络教室,学生在自己的时间开展实践研究。但教学时间主要安排在学校里完成,校外的实践主要依靠学生的自主活动、小组活动或家长协助完成,教师一般不安排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开展实践性的研究活动。上网的时间也主要在学校完成,学生在家里基本不上网。

    另外,除了与基础课程融合的学习,学校一般把教学时间安排在原来的活动板块,也有把信息技术课整合进去同时进行的。

    10、从学生参与的情况看:

    目前参加"基于网络的探究学习"的学生,由于学校的机房有限,以及能够从事这项教学的教师还非常有限,因此,基本上处于教学实验阶段。最多的一个学校是五个班参加实验,其次是三个,绝大多数的是一个实验班(原始教学班或重组教学班)。从参与的年级段上看,根据实践情况,大家认为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可能是开展"基于网络应用的探究学习"的合适年龄。

    11、从教师的基本条件、准备状态和辅导情况来看:

    教师在应用网络与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是教学观念上。

    有一位参加实验的教师谈到,"我简直就是和学生在赛跑,他们在研究专题中涉及的内容我自己事先都不知道。一开始,我非常担心,怕自己在学生面前出丑。有一次我们在研究'我喜爱的风景名胜'专题,有些小组对研究瀑布有兴趣,当时,我对世界各地的瀑布也是一无所知,于是,我急忙通过搜索引擎,找到了很多著名的瀑布风景,还有很多的珍贵的图片资料,通过超链的方式,我把它们做在导航页上,但孩子们在深入研究的时候,自己找到的已远远不止我所找到的,从孩子们的研究中,我又学到很多原来所不知的。后来,我想通了,不知道就和他们一起学。网络使我不得不放下面子和孩子们一起研究,它的开放与便捷往往使我和学生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它使我的生活节奏一下子加快了,不敢对教学有一些懈怠。为了跟上学生学习的节奏,我总感觉自己不断的往前跑啊跑。"

    通过实践,发现能够象上述那位老师一样放下包袱与学生一起研究的,在知识领域和研究的方法能力上,并不存在很大的困难,反而树立了终生学习的正确观念。

    另外,各校学生的研究课题,基本上由上探究课的教师直接担任导师。也有个别的学校让学生自己邀请其他老师担任自己的导师。或在网上发贴子或e-mail寻求一些网上专家的帮助。

篇4

关键词 :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应用;现状;对策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不仅影响着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也开始猛烈地冲击人们的传统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改变人们传统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对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企业深化员工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先进的网络化工具。随着网络进程的推进,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内容、方式、方法也需要进一步创新与发展,以适应更好地提高企业政工队伍综合素质的需要。

一、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应用的现状

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应用越来越趋于成熟。在取得了一些应用成果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1.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成果

(1)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应用拓宽了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网络信息覆盖量大、内容丰富、传播速度快,为企业员工提供了时事政治、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改革发展等各种信息,可称为百科全书。

(2)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应用延伸了企业员工接受培训学习的时间。网络这个无形的课堂能够使员工终身学习、终身受益。“网上冲浪”不仅丰富了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大大延伸了企业员工的学习时间。

(3)从“面对面”到“键对键”,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应用拓宽了企业民主管理、厂务公开的渠道。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通过局域网开辟专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企业的管理理念、改革发展方向;提高设立“员工论坛”、“总经理信箱”,开展网上调查、收集员工建议、反映员工内心的呼声,拓宽了企业民主管理、厂务公开的渠道,不仅密切了党群关系,而且也增强了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存在问题

(1)多数企业对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应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重视不足。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是在网络上抢先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阵地,与西方信息殖民主义和各种敌对势力开展一场争夺影响人的思想意识与行为的无硝烟战争。我们积极呼吁各类企业充分认识并足够重视这一点,加大投入力度,提高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应用水平。

(2)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在占领企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过程中,遇到了极大的技术障碍。例如,一些企业缺乏具有一定计算机知识的专业人员,没有能力在网上开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或不能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及时更新教育内容。再如,由于信息化知识普及宣传不够,网络应用、计算机使用技能培训滞后,影响了部分员工利用计算机上网,接受新思想、新技术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3)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应用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社会问题,例如,滋生出一些网络犯罪问题。网络犯罪是行为主体以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为犯罪行为的工具或攻击对象,故意实施的危害计算机网络安全、触犯有关法律规范的行为。典型的网络犯罪现象有网络行骗,蓄意破坏计算机程序、数据、信息,制造或传播计算机病毒,侵犯知识产权及个人隐私等犯罪行为。

(4)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内容缺乏主动性和针对性。尽管大多数企业已经实现网络化,但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内容更新不够及时、相对滞后,与社会、企业的发展不同步,难以及时传达政府的声音,导致与企业员工的思想意识相脱节。

(5)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应用方法缺乏艺术性和互动性。多数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应用基本沿袭的是传统的单向性、正面灌输的模式。很少采用深受大众欢迎的娱乐性教育、生动活泼的网上互动等方式,大大削弱了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6)企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能力匮乏,缺乏警觉性和敏锐性。当今企业员工主要呈现四大特点:一是年龄轻;二是思维活跃,接受新生事物快;三是视野宽阔;四是不盲从和被动地接受教育。因此,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应用者不应该局限于传统的知识、年龄和专业结构,应及时适应时代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网络工作能力,及时更新教育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教育企业员工,以免陷于被动局面。

二、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应用的对策

针对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应用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及时有效地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具体建议如下:

1.提高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应用的战略地位,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人们高度重视其重要性

网络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应用是企业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满足企业员工主体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必要方法和手段。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紧跟时代潮流,积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并重视互联网对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好处,从战略高度重视发展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充分利用网络传输信息的快捷性、便利性和覆盖范围广的特点,宣传党和政府的声音,以信息化为起点和落脚点,不断推进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应用的现代化进程。

2.加大技术投入,建立和完善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应用平台

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应用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政府、社会、企业应合力加大技术投入,加紧研究和应用企业网上“防火墙”监控与屏蔽技术等,确保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应用的正常进行。另外,应积极建立企业“党建信息港”,将党的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经验材料和数据资料等信息输入网络,利用网络开展形势政策和法律教育、国情党史教育、先进典型宣传、调查研究等;开办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设立交谈室,实现业务公开,促进领导作风、管理作风的转变,为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创造有利条件。各类企业必须以中央为龙头,以各级党委为依托,尽快建立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应用内部网络系统,加强与党和政府的联系,统一协调发展步骤,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使网络成为开展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

3.加强企业网络管理法规、制度建设和企业网络伦理教育,规范企业网络行为

针对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应用中存在的社会问题,要加强企业内部网络管理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以法律和规章制度来规范、调整企业员工的网络行为。例如,建立网上信息规范、信息审查与监管法规、破坏网络安全处置条例、知识产权保护法等,并随着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应用的进一步发展而不断修订和完善。同时,应积极加强网络伦理教育,教育企业员工积极了解、认同和遵守网络道德行为规范,自觉抵制网络垃圾、精神污染和网络犯罪,提高企业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抵御不良思想侵蚀的能力。

4.积极主动更新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内容,提高其针对性

当今社会瞬息万变,企业员工的思想意识也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因此,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应用工作者必须根据社会和企业的发展需要,深入了解企业员工的思想意识状态,有针对性地更新教育内容,不断提高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应用的效果。

5.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提高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应用方式方法的艺术性,增强互动性

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对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并快速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争取最大化地占领网络信息空间。通过专门的企业电子信箱、电子刊物、网络文化活动等多种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向企业员工充分传达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建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体系,给企业员工以持久的影响,大大增强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渗透力和感召力。此外,还应当在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应用工作中注重普及心理知识,预防常见的心理问题,开设网络心理咨询室,积极分析和解决企业员工的网络心理问题。

6.加强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企业发展的政治品牌

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应用人才队伍的建设,需要企业在一个长远的系统规划下,通过多岗位实践锻练、全程考评淘汰和优中选优的方式进行选拔和储备,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开拓精神、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培育一部分“政治过硬、业务优良、作风清正、纪律严明”的企业干部职工队伍。为推进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应用人力资源效益最大化,打造企业发展的政治品牌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要加大利益倾斜,对于从事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应用的专业人才给予不断的关心和支持,充分调动和发挥好他们在企业发展中的导向作用,努力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和现实需要,展现企业以人为本、人才至上的经营管理理念,真正调动企业员工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以群策群力之势推动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应用人才队伍的选拔标准至少应具备以下几点,首先,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其次,要有较高的网络技术水平;还要反应敏捷,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工作和宣导能力。

在当今信息争夺战如火如荼的时代,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应用应未雨绸缪,清醒地认识当前的现实需要,加紧研究并解决网络化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惟有如此,才能占领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阵地的“制高点”,使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应用工作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目标,更好地发挥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秉公著.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赵新华网.网络环境下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企业导报.,2010(03).

篇5

0 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硬件价格的不断降低,以数字化为特征的高校信息化发展也更为迅速。各种信息化手段不断应用于高校的教学管理、后勤管理、科研管理、办公自动化、复合型图书馆、园区管理等各个领域,改变着我么在校师生的学习、生活、管理方式。本文主要研究分析网络摄像机技术在高校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为校园信息化的进一步深化、硬件资源的合理应用、系统架构的进一步优化提供研究基础。

1 网络摄像机的现状

现代网络摄像机是数字摄像技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网络摄像机拥有独立的音视频采集编码模块、存储模块、网络传输模块,通过网络接口直接连接到网络上,实现音视频的实时网络传输。其中的采集编码模块,针对不同应用需求,相继过多个图像和视频编码压缩标准,目前网络摄像机主要采用的标准有:MJPEG、MPEG4、H.264。

2 网络摄像机在高校中的应用分析

由于网络摄像机相关技术的发展,以及高校信息化的深入,使网络摄像机在高校中的应用也日趋广泛。

(一)网络摄像机在校园安全中的应用

(1)高清视频监控平台

高清监控是网络摄像机在校园安全中最主要的应用。依据《上海市高校校园安全技术防范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沪教委保〔2012〕11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制订新一轮高校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三年规划(2013―2016年)的通知》(沪教委保[2013]9号)中关于各高校组织实施技术防范系统,建成满足:实战平台(数字化)、高清图像(高清化)、完善布点(覆盖化)、联网共享(网络化)、高效管理(智能化)的校园技术防范系统的要。

其中“高清图像”指的就是建立一套基于高清网络监控摄像机,覆盖高校重点区域的高清监控平台,建立了实时可监控、事后可追溯的监控系统。

主流编码方式为:H.264。

(2)车牌识别

主要出入口的管理是高校安全管理中重要方面,除了对出入人员的管理,另一类主要管理对象就是出入车辆的管理。

随着出入高校的车辆逐年增加,除了对进出车辆进行记录,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要求记录车辆出入时间,自动计费;对于进出车辆根据车牌进行个性化管理;对车辆在校内的运动轨迹进行记录和统计等更细化的管理需求,这些需求传统的管理模式很难实现。

网络摄像机配上车牌识别服务器,实现对车牌的自动识别,从而实现基于车牌的个性化管理。

在实际应用中,车牌识别摄像机有别于普通的网络摄像机;除了运用相同的H.264编码方式外,车牌识别摄像机的电路设计、抗反光设计比一般的网络摄像机要求更高,价格也较之一般的网络摄像机更高;一般在出入口,会在低位安装专用的车牌识别摄像机,识别率可以达到90%。通过车牌识别服务器,更具车牌识别算法,可以利用一般网络摄像机实现车牌抓拍和识别功能,但是识别率比较低。所以对于车辆运动轨迹的记录和统计,还需要提高车牌识别率。

(3)人流量统计

人流量统计也是网络摄像机在高校安全中的一个应用方向,通过对网络摄像机捕获的画面进行对比计算,从而得出画面内的人员流动数量。此项应用更多的起到预警作用,当某个区域人员数量短时间内增加或者人员数量大于某一限定值,系统发出预警信息,由管理人员查看判断后做出相应的干预措施,防止由于人流量过大造成的意外事故或者人员聚集发生突发事件。

此项应用需要在高校的监控系统上增加一台人流量统计服务器,通过交换机转发的方式将监控数据发送给服务器进行统计分析。

基于监控视频的人流量统计算法的核心是运动人体检测和跟踪技术。运动人体检测就是在视频图像中将运动人体目标提取出来,有3中常用的算法:光流法、背景减除法和帧间差分法。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天气、光照、噪声等)、人员之间的互相叠加、人员运动轨迹的不规则性以及对于运动人员目标的检测和跟踪算法的不同,使人流量统计的结果一般与实际情况存在误差;虽然存在误差,但是由于人流量本身是一个动态数据,而且一般预警之后会配合管理人员查看判断,因此误差只要不是太大、误报频率不要太高,大多情况下是可接受的。

(4)人脸识别

人脸识别系统以人脸识别技术为核心,是一项新兴的生物识别技术,是当今国际科技领域攻关的高精尖技术。它广泛采用区域特征分析算法,融合了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与生物统计学原理于一体,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从视频中提取人像特征点,利用生物统计学的原理进行分析建立数学模型。

人脸检测虽然也是高校安全技防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但是由于受到人脸检测技术的发展,实现的成本以及识别精确度的影响,在高校中大面积应用尚需时日。

(二)网络摄像机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1)标准化考场

根据《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规范(暂行)》,标准化考场建设的核心是建立符合《国家教育考试网上巡查系统视频标准技术规范》、可进行监控图像实时传送的网上巡考系统,并围绕网上巡考系统建立相应的指挥室、视频监考室。

网上巡考系统主要由网络摄像机(前段监控子系统)、基于TCP/IP的专用网络(传输子系统)、基于ip-san架构的存储器(存储子系统)、用于实时监控及网上巡考的应用平台(应用子系统),四个子系统组成。

编码方式采用:H.264或MPEG-4

存储方式:集中存储

(2)教学质量管理

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很多高校在传统的教学质量监督体系中尝试运用网上评教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信息化工具辅助质量监督体系。

但是相对于网上评教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由于对教师知识产权的保护、教师教学工作的尊重等因素的考虑,并未得到普及和认可。但是,在教学事故的事后追溯、学生投诉的认定以及教学数据库的建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面,视频监控系统还是具有其一定的优势。如何用好这把“双刃剑”,处理好相关敏感问题,也成为教学质量管理研究的一个方面。

(三)网络摄像机在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

(1)实训室管理

随着高校的实训基地、新型多功能实验室等也不断新建起来,对于管理人员的管理压力和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网络摄像机组成的网络监控系统可以成为未来高校实训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已有的校园网络(有线或有线转无线),可以在不布线或者少布线的情况下,完成监控系统的部署;通过网络摄像机对实训室进行实时监控;将时候查证转向实时监控,预防发生;将维护工作由人工定期巡检变为主动提醒模式,实现无人或少人职守,大大减轻实训室维护量,降低维护人员的技术门槛,减少诊断设备故障的时间,提高实训室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实现高校实训室的最大投入效益;通过网络监控系统来保证实训室的安全、稳定及高效运作,确保实训室设备的使用寿命、安全和良好的运行状态。

主要采用的编码方式:MPEG-4、H264。

(2)基于网络的多媒体教室管理

利用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基于TCP/IP技术的多媒体网络教室,可以实现教室的网络集中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基于网络摄像机的数字监控系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监控系统通过多媒体教室端的一台嵌入式视音频压缩编码服务器进行现场画面采集及通过局域网实现高达25帧的动态远程视频图像传输。服务器完全脱离PC平台,采用嵌入式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和特别针对多媒体处理而设计的可编程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高;不受到计算机病毒危害;系统采用先进的H.264音、视频压缩算法,使得图像传输更加流畅并且显示更加清晰细腻;内置WEB服务器,可以增强传统监视系统的性能和网络联通性。

3 总结与分析

网络摄像机在高校的校园安全、教学管理、实验室管理都有着广泛应用。通过对相关应用的研究,相关应用具有许多共性和特殊性:

共性:(1)系统架构方面:基于网络摄像机的前段监控系统、基于TCP/IP的网络传输系统、基于集中存储的存储系统;(2)编码方面:主要以H.264和mpeg-4为主。

特殊性:(1)面对的用户不同,其分散于各个独立的智能部门;(2)各自应用平台不同。

基于以上共性及特殊性,设想是否可以建立统一的视频监控系统、传输系统、存储系统,而各自的应用平台可以考虑通过共享这3个子系统,以达到前段摄像机、存储、传输线路共享。

如果考虑到个平台之间存储需要分开,或者访问老系统的已有存储,就需要协调平台之间协议开放,实现前段摄像机、存储、传输线路共享。

篇6

一、前言

社会信息化浪潮与知识经济浪潮推动我们进入了21世纪新的历史进程,对于21世纪人类社会将具有什么样的经济和时代特征?人们已经进行了各种分析,提出了种种看法,如信息社会、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时代、全球信息社会、全球一体化经济、比特时代、数字经济、数字时代、网络时代、网络经济等等。虽然众说纷纭,但信息化、数字化、全球化、网络化是21新世纪人类社会的重要特征。其中,以计算机网络迅猛发展而形成的网络化则是推动信息化、数字化和全球化的基础和核心,因为计算机网络系统正是一种全球开放的,数字化的综合信息系统,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各种网络应用系统通过在网络中对数字信息的综合采集、存储、传输、处理把人类社会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并冲击着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和日常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实现了远程通信、远程信息处理和资源共享等。自20世纪60年代产生以来,经过半个世纪特别是最近10多年的迅猛发展,目前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经济、军事、生产、教育、科学技术及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刻都在与网络打交道。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缩短了人际交往的距离,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三、计算机网络的应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经过几十年的时间实现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飞速发展,在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诸方面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在计算机网络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许多的问题。

(一)计算机网络可以实现信息的全方位共享,然而,却带来的严重的信息泄密问题及用户管理问题,网络安全问题令人担忧。目前,随处可见的网络病毒、垃圾信件、不良信息、网络犯罪、用户信息泄露等问题已严重影响了计算机网络的正常运行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尽管防火墙、IDS等网络安全检测技术及S-HTTP、SSL/TSL等网络安全协议技术日益成熟,然而,并不能完全解决网络安全问题。

(二)互联网提供的各类服务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服务需求。传统的计算机网络需求比较有限,大部分均侧重于互联、互通和互操作以及网络系统的连接和传输等功能,然而,现在的网络需求量不断增多,人们的个性化需求也日益多样化,越来越快速、灵活、高效和动态。

(三)计算机网络的资源控制能力不足,许多复杂功能,如实时多媒体应用系统(在线点播、视频会议、远程教育等),难以完好的展现出来。尽管流量工程、IntServ模型、DiffServ模型的研究已经开展,然而,拥塞控制、流量整形、资源预留、接纳控制等多种服务质量实现机制仍不能达到真正的效果。

四、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

根据对现代计算机网络在全球社会信息化进程殊重要作用的认识,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也应提高到系统的高度来认识,用系统观点来分析。人们也常用OSI分层通信体系模型及相应的通信协议来描述计算机网络,从系统观点看,这同样也已很不够了,下面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发展方向作一些分析:

(一)开放和大容量的发展方向

系统开放性是任何系统保持旺盛生命力和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系统特性,因此也应是计算机网络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基于统一网络通信协议标准的互联网结构,正是计算机网络系统开放性的体现。统一网络分层体系结构标准是互联异种机的基本条件,Internet所以能风靡全球,正是它所依据的TCP/IP协议栈已逐步成为事实上的计算机网络通信体系结构的国际标准。

(二)一体化和方便使用的发展方向

一体化是一个系统优化的概念,其基本含义是:从系统整体性出发对系统重新设计、构建,以达到进一步增强系统功能、提高系统性能、降低系统成本和方便系统使用的目的。计算机网络发展初期确是由计算机之间通过通信系统简单互联而实现的,这种初期的网络功能比较简单(主要是远程计算机资源共享),联网后的计算机和通信系统基本上仍保持着联网前的基本结构。

(三)多媒体网络的发展方向

被称为多媒体的文字、话音、图像等,实际上并不是物质媒体,而仍是一些信息表现形式。所谓多媒体技术实质上也应是这些多种形式的信息如何进行综合采集、传输、处理、存储和控制利用的技术,也是一种综合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对人自然信息功能进行增强和扩展的技术,人对客观世界的最初认识正是通过眼观(形状、颜色等形象信息)、耳听(声音信息)、手触(物理属性信息)、鼻嗅、舌(化学属性信息)而综合形成对某种事物的感性认识的。

(四)高效、安全的网络管理方向

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网络系统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几个主要方面。显然,这些网络管理任务,都涉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整体性、协同性、可靠性、可控性、可用性及可维性等重要系统特征。所以,网络管理问题是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一个重要的全局性问题,任何一个网络系统的设计、规划和工程实施,都必需对网络管理问题作一体化的统盘考虑。

五、结语

虽然计算机和通信系统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基本要素,但计算机网络并不是计算机和通信系统的简单结合,也不是计算机或通信系统的简单扩展或延伸,而是融合了信息采集、存储、传输、处理和利用等一切先进信息技术的,具有新质和新功能的新系统。对于现代计算机网络的研究和分析,用系统科学和信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才有可能使我们能够站在一个较高的高度来重新认识计算机网络系统结构、性能及网络工程技术和网络实际应用中的许多重要问题,也更便于把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发展趋向;这对研究网络新技术、开发网络新应用和设计制造网络新产品都具有重要意义。

篇7

    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电脑的价格普遍下调,网络进入了千家万户,电脑的运用在大学生中已经达到了普及。因此,高校毕业生在找工作的问题上,更多的关注网络招聘。

一、 网络招聘较招聘会的优势所在

    前不久公布的一项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三分之二的企业将招聘工作的重点放到了网络招聘上来,与之相对应的传统招聘会形式仅占了五分之一的比例,企业和高校毕业生越来越认可这一招聘模式。参加校园招聘会和社会上举办的各种现场招聘会,过去一直是大学毕业生求职的主要途径。但由于受招聘企业数量、招聘人数、时间、场地等各种限制,许多求职的大学毕业生乘兴而去,悻悻而归。而且,经常是音讯渺茫,既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要花费很多钱,这就无形中增添了找工作期间的大学生的经济负担;而对于企业来说,面对众多的应聘者,不少招聘机构应接不暇,求职者的简历成筐成箧,他们根本没时间细看。致使很多求职者心灰意冷。 大约六七年前,网络招聘开始跃上地平线。与现场招聘会、报刊上刊登招聘广告等传统招聘模式相比,网络招聘具有信息量大、时效性强、传播范围广、成本低、无区域和时间限制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青睐。如今的网络时代,博客成为大学生推销自己的有利平台,很多学生开通了自己的求职博客,以便更好地“推销”自己。不少企业在这些博客中发现线索,延揽人才,使网络招聘呈现一片红火景象。

二、 高校毕业生有效利用网络招聘平台

    高校毕业生一改传统的求职方式,在学校上学期间,就随时关注着网络上的各方面招聘信息,综合考虑自身的专业特点和自身优势,对未来将要从事的工作进行准确定位,并根据自己的求职方向规划自己的知识体系架构,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目前,我国大学生可利用的网络招聘平台众多,其中也是鱼龙混杂,因此,很多大学生首先要对这些网站进行筛选,并咨询前几届的师兄师姐,做到合理高效利用网络招聘平台。高校毕业生利用网络求职主要有一下几种形式:

(一)  登陆招聘网站

    现在很多的知名招聘网站,大学生在注册登陆并投递简历的全过程都是免费的,这种做法吸引了很多的高校毕业生的关注,高校毕业生在找工作的时期,将利用招聘网站进行求职作为首选,因为这些网站包括了各行各业的招聘信息,企业用人单位规模和质量都比较高,信息量大,更新的快,而且,对企业的诚信度方面也做了严格的验证,安全、放心、省时省力。许多即将毕业的学生根据自己想找的地区进行区域化搜索,这样更具有针对性;另外一些毕业生本着哪有好的发展就去哪的原则,这样就可以将范围扩大的全国,海量的招聘信息,总会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其实,这种做法,不只是高校毕业生,很多工作的社会人员,也随时关注着企业的招聘信息,这样可以通过比较,了解自己的工作行情,在和老板要求加薪的时候,提供有力的凭证。如果有更适合自己的工作,也可以随时准备跳槽。因此,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网络招聘,很多企业也爱上了这种高效、省钱的招聘平台。

(二)  微博招聘

    微博对于经常上网的网民来说,可不是一件新鲜事物,许多人爱在自己的微博上抒发一下自己的心情,感受一下自己的生活,评论一下网上热点的问题,转发一下自己喜欢的新闻,这些早就被认为所熟知。随着微博的普遍应用,利用微博进行招聘和应聘已经成为了求职的另一种时尚,微博的特点就是随写随发,更新及时,可以互相分享,传播速度快等,很多人在自己的微博上建立简历,这样就会被很多人看到,如果遇到赏识的伯乐,那么自己的推销工作就算圆满完成了,有人说,“微简历”将是招聘行业的一项新的革命。不光是求职的高校毕业生这样做,很多企业都争相建立自己的企业官方微博网站,很多关注该企业的个人,在企业的微博上,可以随时了解企业的发展动向和用人需求,企业和求职人员在微博上的互动,大大促进了双方的合作进程。微博招聘这样招聘形式,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讲,还是一个比较新的事物,但是,随着微博招聘的逐渐发展,人们越来越频繁的听到某些大学生在建立自己的微博之后,用人单位通过微博与其联系,最终找到心满意足的理想工作的事情。这种形式也将是这个时展的必然产物。

(三) 高校网络联盟

    高校对于本校学生就业情况是相当关注的,为了增加学校学生的就业率,很多高校的网站都有就业信息,根据本校的专业设置,进行精心的筛选,将符合本校学生需求的企业用人信息到校园网站上面,这样学生在进行浏览的时候,更加的具有针对性和高效性。并且,为本校的学生与用人单位提供互动平台,使得企业和学生对于彼此信息更加的清楚明确,有利于双方都能达到好的预期效果。与此同时,很多高校利用网络与用人单位联系,使用人单位来学校进行现场招聘,学生可以在校园内进行应聘,方便,快捷。

三、 学习应聘技巧

    很多招聘网站,不单单是为人们提供相关的招聘信息,还会帮助求职人员解决一下不清楚的问题,很多高校毕业生,由于是刚刚走出校门,对简历的制作,面试的技巧,薪酬保险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很迷茫,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在这方面的指导工作做的也不是十分的到位,所以迫切需要有人为其指点迷津,这项艰巨的任务,很多招聘网站承担了下来,并且做得非常的好。以上的这些问题不仅在这些招聘网站上都能找到最佳的答案,并且还能够学会许多东西,比如说,如何在面试中做好沟通工作,自己的专业和性格适合什么样的职位,哪些职位都是什么样的薪资待遇,简直是举不胜举。

参考文献:

篇8

在中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所针对的教育对象是在逐渐成长、逐渐认识世界的中小学生,让他们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所学习的内容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课本上的内容生动的展现在他们眼前。在强烈逼真的情景中发展形象思维,创设语言环境。

1.2教学过程省时省力

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把知识更多、更快地传授给学生,还节约了时间,增加了容量,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利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进行教学,讲课教师能够在相同的教学时间里给学生讲授更多的知识。很多教师感到讲义多、教材中练习多,但是课时少。利用了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可以使教学程序得到简化,加快了教学节奏,扩大了教学规模,从而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1.3有利于及时巩固

使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令教学形象变得生动,学生感知更鲜明,印象更加深刻,同时可以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2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应用于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忽视甚至完全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手段

一些教师在初尝使用计算机的多媒体辅助来教学的方便后,方便很多,不但失去了自己很多年来养成的鲜明教学程序,却不知道计算机的多媒体固然有的其它媒体无法相比的优越性,但是别的媒体和教学方法许多特色的功能是无法取代的,如果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完全替代黑板,就会影响学生无法分辨出重难点,使学生对整课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受到影响;也因屏幕上内容稍纵即逝,缺乏了整体性,影响了学生记课堂笔记的效果。传统意义上的演板是不可能在投影屏幕上进行的。所以完全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代替黑板,就会影响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在帮助我们解决教学难题方面优势的发挥。既使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又在需要时兼用黑板,则能达到鱼和熊掌兼得的效果。

2.2师生间缺乏互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育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是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学生要想以最简洁的方法是先从不知到知的转化,就必须在教师的主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获取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发展智力和各方面能力。不过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取得良好的实际效果。

2.3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素养不高

以多媒体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正在迅速的改变着课堂的教学模式,成为促进教学质量的突破口。多媒体教学具有投影片、挂图等传统教学无法代替的优越性。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尽快的掌握好计算机基本操作、基础知识以及教学软件如何制作等,这样才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事实上,只有充分多媒体的优势,这样才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使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部分教师还处于多媒体技术的摸索时期,虽然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了课件,在课堂上还会出现操作不熟练,对于一些突发的小情况无法解决,从而教师只忙着解决讲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耽误了教学时间,忽视了讲台下的学生。

3解决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应用于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多媒体与网络技术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结合

多媒体教学固然有其它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比如容量大、速度快、直观形象等,但是它毕竟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它是为了辅助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可能完全摒弃传统的教学手段。因此,在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应该穿插板书教学,做到两者有机的结合,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对于学生来说,多媒体课件虽然有很多优势,但是其内容的传递速度不符合我们的认知思维过程。

3.2根据一定的原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在课件设计时首先应该明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是什么?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想通过怎样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来解决本节课的问题?教师在使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教学的过程中不能盲目的追求课堂容量,给学生灌输大量而有次要的信息,是学生没有时间和机会去思考,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这样学生的思维得不到锻炼,创新能力也会缺失。教师应该根据被教育者的年龄来呈现最有效的信息。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重点、难点、关键字要特别的标出,加深它们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

3.3突出教学主体,增强互动性

多媒体与网络技术教学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是为了教师和学生服务的。因此,教师在上课时应把握好自身与学生的关系,学生与课件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正确的处理好这两种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利用多媒体的特点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正确的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应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施教。

结论: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应用于中小学英语教学,结合声音,动画等,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把“静止”的课本内容变为“活”的生动形象,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听,写,读,说等综合运用的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等,各个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9-0000-02

学分制的改革和建设是我国高等学校教育管理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积极探索适应我国国情的学分制改革之路,对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管理现代化运用的水平有着积极意义。河北金融学院从2003级学生开始实行学分制管理,现在已经形成了完整本、专科学分制体系。

1 学分制实行现状

1.1 健全的制度:我校依据多年的学年制教育管理经验,柔和了自身的办学特色,建立了比较全面的学分制制度。按照本、专科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对课程属性进行了必修、选修和任选的划分,对课程性质进行了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学科必修课、学科选修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划分。毕业审核时,对学分的计算与成绩的考核等都有相应的制度。人员配备上,从排课到成绩管理,从选课到毕业都设专职人员负责。

1.2 学分制运行的平台与系统的安全性。现代化软件系统是学分制实行的平台,我校目前使用的是清华大学开发使用的综合教务系统软件。系统使用的平台开发式是基于校园网C/S和B/S混合模式,系统在一个开放的网络环境,而这种开放性导致了其潜在的不安全性,所以系统的安全性是一个重点要考虑的问题。通过权限管理实现全面的安全策略。教务管理流程复杂,因而在本系统可为每个进入本系统的用户设置不同的权限。平台使用人员凭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到系统,进行权限内的管理工作。权限控制大可设到模块,即是否可对某一模块有操作权限。权限控制小可设到记录或字段,读取权限与修改权限分开。系统自动记录每个使用人员的登录和操作日志,方便核对和管理。让不同岗位的人员都能够顺利工作并互不干扰,通过集中的用户权限管理可使教务能以最安全的模式工作。

1.3 排课的自动化与教室资源的最优化安排。新升本科院校普遍教学资源缺乏,多媒体教室,普通教室,语音室、机房、操场及运动器械都缺乏。学分制需要比较宽裕的资源,所以对课程安排,我们本着教室资源最优安排,如此安排就用到了自动化排课。用教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排课,必须将基础数据准备完整,包括公共信息维护中的班级、专业、系所、教师库,课程信息中的各专业所开设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学籍中的学生的学号、姓名、班级等信息,还有教学计划中的课程和课程组。这些模块的数据必须维护正确,才能进行排课。这些基础数据会被系统整理而输出到开课任务书录入模块。每一个时间模式都要有具体的上课节次与之对应,地点信息采用树型结构存储校区、教学楼、教室信息。一个上课的时间模式结合一个上课地点构成一个组合,而每一个任务书都试着向这个组合里安排。

1.4 如何实现学生选课。采用每学期控制最高学分,预制必修课,仅让学生能选择限选课和任选课的课堂的方法。做到了学生在教学计划规定的情况下,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学生通过基于Internet的选课系统,通过预选、正选、选课确定三个阶段选定下学期的所学的课程。预选、正选、选课确定三个阶段最大程度的利用了学校的教学资源。选课的阶段由教务人员在选课系统管理平台控制,少于开课规定人数的课堂会在预选结束后删除,选课人数过多的课堂会建议增加或扩大课堂容量,统计和汇总结果给开课单位,等待开课单位反馈后进行操作。在非选课时期,学生不能在选课,只可以通过选课系统查询自己本学期的选课情况和课程信息。

1.5 考试成绩管理。做到成绩录入方便、分层管理、监控详细、查询自由。任课教师能够从教师平台登陆录入学生成绩,系统会自动计算出总成绩,还可以生成成绩清单和成绩分析。而学生可以从网上登陆自己的账号,来查询每个学期各科成绩和成绩排名。成绩管理分为三个层次,教师录入成绩,系部管理员统计、分析课程或课堂成绩和学生查询成绩,教务处管理员监控并维护成绩录入的顺利进行,并对成绩进行统计和分析后上报给主管领导。

1.6 学分制建设和改革促进了教育的信息化,教务数据集中管理,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了数据的共享,同时为学校管理层的决策支持提供详尽的数据支持。基于网络的学分制管理平台改善了管理思想,提升了学校教务管理的效率化、科学化、信息化,是保障学分制的顺利实行的强有力支持。

2 存在的问题和分析

2.1 学生选课缺乏指导,盲目性大。首先是学生对课程情况不了解,不知道此课程对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有无帮助,不知道此课程所讲授内容的深浅,是否需要基础知识,进而产生了胡乱选课,选了课又不去上课,逐渐从而对所选的课失去兴趣。其次是学生有凑学分的思想,凑足每学期的最高学分,哪怕根本就不想学,也要选上,最后到毕业时,成绩库里还有选上了但没有上的选修课,这种现象了很多想选这门课的学生,由于人数满而选不上。

2.2 个别学生上课时间过度集中现象。课程安排存在着学生最优,教师最优和资源最优三种模式。学生最优就是上课时间均匀,课程难易时间分布合理;教师最优包括重复课集中安排,多门课程分散安排的要求;资源最优是利用现有的教室资源,最大限度的安排课程。由于学校教学资源紧张,采用资源最优排课,并考虑教师实际困难而调课,所以会出现此情况。

2.3 教务软件中数据不一致。教务软件是一个数据紧密联系的系统,数据流向是从课程库到教学计划,到排课,到选课,到成绩,最后到毕业审查。伴随着学生的大学四年时间,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各种调整的增多,软件系统会出现此隐患。这就需要教务人员调整时刻注意数据的一致,并需要数据库管理员时时监控oracle数据库的异常。

2.4 软件开发。学分制所依托的软件系统是清华大学开发并使用的,里面包括了清华大学的学分制理念,我校从2003年应用之后,吸收了它的学分制的一些理念,对我校本、专科学分制的形成帮助很大。但要形成学校自身鲜明的特色,就要对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实现完善学分制平台的功能,目前基于平台已开发了补考报名、体育选课、毕业资格审查、学生评教等功能。另外,系统备份存在间隔时间长,不能及时备份的问题,要经常备份,防止发生严重的系统问题。

2.5 任选课堂存在监管盲角,学生出勤率低的情况。任选课课程容量一般较大,有的课堂选课人数多达300人,任选课堂中没有班级组织,学生往往来自几个甚至几十个班级,依靠教师点名的话,由于人数过多,即使只点一半的同学也要十几分钟,会严重影响教学进度。

3 展望

3.1 因材施教的初衷,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认为人的能力、素质等有差异,不能按同一僵硬的模式培养,主张扩大课程科目,让学生有充分的选择范围,安排自己的学习专业和课程。我校学分制实施接近10年的摸索与实践,认识到不在乎让学生有多少门课程可选,而是学生所能选择的和所学习到的深度与宽度。除了扩大学生的学习面,还应开出不同档次,不同难度的同门课程,依据人的能力、素质,因才而教。

3.2 加强对选课的重视,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建立导师制和选课中心,学分制的条件下,学生学习存在盲目性,选课中心的作用是同一协调全校的开课、排课、选课、协调等管理工作,调整和优化课程结构,以利于学生选择不同档次、类型、风格的课程,扩大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年限的灵活性。目前,我校的学生管理还是班主任制。班主任、导师、选课中心是一种好的模式。班主任负责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管理工作,而导师职责是学生的品德和学习的指导,选课中心负责对导师的协调和管理,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

3.3 创新教学管理制度和实践,寻找突破口,不失时机推动学分制改革。随着社会发展,学生的教育水平始终是高校的根本,提高学生水平,我校的学分制就是由此而从学年制改变到学分制,所以学分制的发展与改革也要以此为中心,依据自身实际情况,探索适合自身条件的学分制之路。

参考文献:

[1]陈静.基于校园网的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的研究和设计[J].系统管理,2009(6).

篇10

在麻醉与危重医学相关领域的研究涉及到多生理变量的分析与预测,从临床数据中发现一些尚未发现或尚无确切证据的关系与现象,信号处理,干扰信号的自动区分检测,各种临床状况的预测,单独或结合其他人工智能技术进行麻醉闭环控制等。

在围术期和重症监护与治疗阶段,需要获取大量的信息,将可能在信号处理、基于动态数据驱动的辅助决策专家系统、数据挖掘、各种临床状况的预测、智能化床旁监护、远程医疗与教学、医疗机器人等各方面广泛运用到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和其他人工智能技术。

一、概述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学科的重要分支。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门应用广泛,涉及神经生理学、认识科学、数理科学、心理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微电子学等多学科交叉、综合的前沿学科。WWw.133229.CoM

现代计算机的计算构成单元的速度为纳秒级,人脑中单个神经细胞的反应时间为毫秒级,计算机的运算能力为人脑的几百万倍。可是,迄今为止,计算机在解决一些人可以轻而易举完成的简单任务时,例如视觉、听觉、嗅觉,或如人脸识别、骑自行车、打球等涉及联想或经验的问题时却十分迟钝。也不具备人脑的记忆与联想能力,学习与认知能力,信息的逻辑和非逻辑加工能力,信息综合判断能力,快速的高度复杂信息处理速度等。

造成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计算机与人脑采取的信息处理机制完全不同。迄今为止的各代计算机都是基于冯*纽曼工作原理:其信息存储与处理是分开的;处理的信息必须是形式化信息,即用二进制编码定义;而信息处理的方式必须是串行的。这就决定了它只擅长于数值和逻辑运算。而构成脑组织的基本单元是神经元,每个神经元有数以千计的通道同其他神经元广泛相互连接,形成复杂的生物神经网络。生物神经网络以神经元为基本信息处理单元, 对信息进行分布式存储与加工, 这种信息加工与存储相结合的群体协同工作方式使得人脑呈现出目前计算机无法模拟的神奇智能。

人工神经网络就是在对人脑神经网络的基本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数理方法和信息处理的角度对人脑神经网络进行抽象,并建立的某种简化模型。一个人工神经网络是由大量神经元节点互连而成的复杂网络,用以模拟人类进行知识的表示与存储以及利用知识进行推理的行为。一个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智能系统是通过学习获取知识后建立的,它通过对大量实例的反复学习,由内部自适应机制使神经网络的互连结构及各连接权值稳定分布,这就表示了经过学习获得的知识。

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非线性的处理单元。只有当神经元对所有的输入信号的综合处理结果超过某一门限值后才输出一个信号。因此神经网络是一种具有高度非线性的超大规模连续时间动力学系统。它突破了传统的以线性处理为基础的数字电子计算机的局限,标志着人们智能信息处理能力和模拟人脑智能行为能力的一大飞跃。

近20年来,神经网络的软件模拟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应用,发展速度惊人。1987年在圣地亚哥召开了首届国际神经网络大会,国际神经网络联合会(inns)宣告成立。这标志着世界范围内掀起神经网络开发研究热潮的开始。

二、医学领域应用现状与前景

由于人体与疾病的复杂性,不可预测性,在生物信号与信息的表现形式、变化规律(自身变化与医学干预后变化),对其检测与信号表达,获取的数据及信息的分析、决策等诸多方面均存在大量复杂的非线性关系,非常适合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目前的研究几乎涉及从基础医学到临床医学的所有方面,主要应用于生物信号的检测与自动分析,医学专家系统等。

1、信号处理:

在生物医学信号的检测和分析处理中主要集中对心电、脑电、肌电、胃肠电等信号的识别,脑电信号的分析,听觉诱发电位信号的提取,医学图像的识别和数据压缩处理等。

2、医学专家系统

医学专家系统就是运用专家系统的设计原理与方法, 模拟医学专家诊断、治疗疾病的思维过程编制的计算机程序, 它可以帮助医生解决复杂的医学问题, 作为医生诊断、治疗的辅助工具。 “传统”的专家系统,通过把专家的经验和知识以规则的形式存入计算机中,建立知识库,用逻辑推理的方式进行医疗诊断。但一些疑难病症的复杂形式使其很难用一些规则来描述,甚至难以用简单的语言来表达;专家们常常难以精确分析自己的智能诊断过程。另一方面,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随着数据库规模的增大,可能导致组合爆炸,推理效率很低。由于人工神经网络能够解决知识获取途径中出现的“瓶颈”现象、知识“组合爆炸”问题以及提高知识的推理能力和自组织、自学习能力等等, 从而加速了神经网络在医学专家系统中的应用和发展。

sordo比较了采用不同网络结构和学习算法的神经网络在诊断胎儿唐氏综合征(down’s syndrome) 上的成绩。正确分类率为84 %, 超过了现今所用的统计方法的60 %~70 % 的分类率。

台湾deu科技(德亚科技)开发的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rapid screentm rs-2000为全世界最先通过美国fda认证的早期肺癌辅助诊测系统。该产品采用人工智能神经网络ann,自动标识数字胸片中可疑结节区。经台湾和美国的临床实验,可使放射专家检测t1期肺癌的能力明显提高(潜在提升约15 %以上)。

degroff等使用电子听诊器和人工神经网络制造了一种仪器,它可正确地区分儿童生理性和病理性杂音。用电子听诊器记录的儿童心音,输入能识别复杂参数的ann,分析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达100%。

3、其他:

生物信息学中的研究中可应用于基因组序列分析、蛋白质的结构预测和分类、网络智能查询等方面。

药学领域广泛应用于定量药物设计、药物分析、药动/药效学等方面。例如:用于预测药物效应。veng-pederson用神经网络预测阿芬太尼对兔心率的影响,对用药后180-300分钟的药物效应取得了较好的预测结果(平均相对预测准确度达78%)。分析群体药动学数据,以获知群体药动学特征和不同人口统计因子对药物行为的影响,对临床用药具有指导意义。

4、麻醉与危重医学相关领域的研究

手术室和icu内是病人信息富集的地方,而且大量的信息处在动态变化中,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进步,所能获取的信息越来越多,医护人员面临着“信息轰炸”。神经网络技术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应对这些问题。例如:

1)可以用于分析多个生理变量之间的关系,帮助研究其内在的关系,或预测一些变量之间的关系:perchiazzi在肺损伤和正常的猪容量控制机械通气中,用ann估计肺顺应性的变化,不需要中断呼吸,与标准方法相比误差很小。

2)结合数据挖掘技术,可能从海量数据库例如电子病历系统中,发现一些尚未发现或尚无确切证据的关系与现象:buchman 研究了神经网络和多元线形回归两种方法,用病人的基本资料、药物治疗差异和生理指标的变化预测在icu延迟(>7天)。

3)信号处理:ortolani等利用eeg的13个参数输入ann,自行设计的麻醉深度指数ned0-100作为输出,比较ned与bis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

4)干扰信号的自动区分检测:jeleazcov c等利用bp神经网络区分麻醉中和后检测到的eeg信号中的假信号,是传统eeg噪音检测方法的1.39-1.89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