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5 16:03:0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电子商务项目分析,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电子商务也日益发展起来。电子商务亦为我国国际贸易带来许多新的优势。相对于国内贸易而言,国际贸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省许多不必要的费用。比如说国际贸易的单证数量较多,处理费用也比较昂贵。但是如果通过电子商务进行国际贸易则可以为国际贸易节省一些不必要的费用。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的媒介,都在极大地程度上发展了起来。在电子商务领域,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方式,得到了许多人的接受,并且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电子商务不论作为一种传播媒介,还是一种技术,都已经广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它已与我国经济密不可分。它已经被各个国家和有发展优势的地方接受和推广,它引起了各国经济的重大变革。电子商务概念出现在20世纪的90年代,电子商务技术对我国经济影响深远,是我国国际贸易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二、电子商务的定义
电子商务是一种商务性的活动,是通过电信网络进行生产、销售的一种活动。电子商务不仅能在因特网上进行交易,也可以利用电子信息技术进行交易。它有降低成本、创造商业机、增加交易效率的作用。它是以因特网为根基而形成的一种商务活动,它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它改变了原有的商务模式,打破了原来传统的“面对面”交易的模式,使得商务交易更加简单、方便。从而极大地带动了社会经济,增加了交易的成功率。
三、电子商务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对于电子商务对我国国际贸易造成的影响,首先,显著地降低了我国国际贸易的成本。通过电子商务进行国际贸易可以节省一些文件处理费用,由于电子商务是在网络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少了一些中间环节,减少了中间环节亦可以节省一笔文件费用。由于大量的中间商的参与,在一些商务活动中,国外进口商的买价往往是国内一些交货价的几倍。在不少的国际贸易商务平台直接把国内外生产企业与出口企业的信息公布在网上,再让他们直接交易,这样既节省了成本,又增加了交易量,可谓是一举两得。其次,利用电子商务进行国际贸易,可以提高国际贸易交易效率。利用电子商务开展国际贸易,卖家和买家可以采用标准的合同和保险凭证,这样既能使相关单证在网上瞬间地传递,这样既节省了传送的时间,又保证了交易的效率。传统的交易中,每笔交易的签约、结算、报关、支付等都需要人工来进行,这样使得工作效率低,并且用时较长。而通过网上办理相关业务,可以提高办理业务的灵活性,为卖家与买家带来方便。再次,由于各国的时间差异不同,对国家商务的交易也造成了一些干扰。但如果通过电子商务,可以避免这种因素的干扰。电子商务可以做到全天全气候的服务,不论什么样的客户也不论什么样的气候环境,不管什么时间都能交易。如果卖家拒绝,则可以通过邮件询问拒绝原由。这样也大大地提高了交易成功率。最后,由于因特网是一个全球性的网络,可以消除不同的束缚,可以消除种族间的歧视,可以减少纳税,亦可以推进经济间的发展。电子商贸是以互联网为基础,以银行支付为辅助,以客户数据为依据的商业模式。电子商务不仅能提高交易量,更能促进国际贸易方式的改变。传统的国内外贸易都是通过固定的交易场所来进行的,如订货会、产品会。是通过面对面的交谈来实现的,这样就限制了种族、等。并且交易中还需要一些单据才能进行。而通过电子商务,可以改变国际间的贸易方式。通过电子商务,只需一封封邮件技能运作。有些交易也可不完全依靠电子商务来进行,也称为不完全电子商务贸易。由于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国际贸易变革有关,电子商务也因此实现了交易方式的改革。电子商务亦能促进国际贸易营销模式的改变。传统的营销模式是生产产品之后再去找人购买,而新的市场营销方式是电子营销。一种是完全性电子营销,一种是不完全电子营销。不完全电子营销是以互联网为核心,而完全性电子营销是以电子营销手段为核心。电子贸易能促进国际贸易方式的改变。电子贸易是靠互联网运行的,这样也为国际交易提供了一个完善的交易环境,通过国际贸易可以拉近国际资源与生产的距离,实现国际资源与生产的完美结合,这样也使得市场经济在全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种交易方式突破了传统的交易方式的那种单向性的格局,实现了多体化的运作,减少了劳动成本,提高了交易成功率。这种以电子贸易为主体的商业模式,为广大买家提供了多方位、多角度的服务与信息。这种交易方式从实践上出发,为商贸管理提供了多方面的优点,节省了人力与财力。依靠电子商务的国际贸易亦提高了企业中员工的电子商务能力。企业是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电子商务,企业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能力才能开展电子商务,发展电子商务,能提高企业人员的决策、管理能力。培养专业性的员工必须不断充实和提高商务的能力。电子商务能积极参与国际间合作与沟通,电子商务能够打破时间的限制,实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目标。然而,关税与税收也造成了电子商务的一系列新的难题,而我们只有不断吸收国外相对于成熟的电子商务技术,才能解决这一些难题。
四、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国际贸易在发展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消费观念不同所引起的问题、法律法规的问题。在电子商务下的国际贸易,买家购买商品时必须现在所要购买的卖家店铺挑选商品,到确认收货后才能看见所购买的商品质量,这使得许多买家在售后才看到商品的质量,这样一来,就影响了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信任度,也使得商品的销量改变。这是其中一个影响的问题。其二,在商品购买中无法掌握商品的真正信息,不能马上鉴别出在网络上电子商务系统给出的货品的资料的真伪,不能够在法律上采用相关证据进行。其三,在购买商品时,会提供一个电子邮件来进行交易,但这个邮件是通过网络进行的,不是正规的书面形式,这就导致交易缺乏安全性。其四,由于网上签订合同的时间和地点是国际贸易仲裁的证据,而电子文件可能会存在生效时间上差异的问题,导致全球法律无法实行统一。其五便是物流问题,电子商务国际贸易讲究的事物流快、资金比较流通的特点。支付可以在网络上瞬间完成,但物流资料不能通过网络瞬间完成。为了使我国国际贸易健康发展,必须解决这些问题。
五、我国针对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对策
为了促进我国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交易中发展迅速,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关几条对策。针对安全性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在安全技术上,我们应该采取有保障性的电子交易技术来保障电子商务的安全性,给顾客提供真实有效的资料;应用数字化的证明来证实网上支付的真实性,使顾客更加放心;应用支付密码等基础设置来完成网上交易,应用数字时间来确认交易时间。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认证来保证交易的安全。针对国际贸易人员提出以下对策:我们在招募电子商务国际贸易业务人员时,要求其对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有较熟悉的了解,对网上交易风险有较高的认知,操作也必须规范,专业素质必须合格;不仅如此,工作人员还必须保证业务的娴熟,这样,才能降低网上交易的风险性,提高网上交易的安全性。第三,必须建立人性化、系统化的国际贸易交易平台。总而言之,该系统必须要以客户为中心,降低网上交易风险,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达到“了解和满足客户心中所想”的目标,这样能有效地减少对业务人员的依赖性,通过系统化的功能,为国内外顾客提供全面的、多渠道的信息。为国内外贸易的市场营销提供全面的、自动化的管理与服务。由于客户的复杂性,涉及到不同的民族、种族、语言、文化和习惯等,所以国际贸易企业需要了解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和地域特色,尽量的满足各类的人的需求。针对法律法规上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第一,对于国际贸易交易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税收方面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加大完善其的资金投入;对于我国《电子商务法》,需要健全和完善,建立健全的税收征管体系;积极与当前各经济大国接轨,使我国产品在各国中处于领先地位,靠因特网运行的电子商务作为国际交易的一种手段,就使得发展因特网的一些国家比较有话语权,这使得我国比较被动,如果要发展国际贸易,必修制定国际标准,以此来积极与国际市场接轨。针对支付上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加入国际网上支付行列,电子支付是电子商务最主要的一种交易手段,必须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中国应该根据网上支付来实现国内外网上支付的统一,必须融入全球网上支付体系,这样才能提高资金流通的效率,实现国内外银行间的合作,必须投入资金为我国企业提高支付保障,不断完善系统中的缺点,完善电子商务平台,这样才能促进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最后,要积极才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吸收国内外国际贸易的经验,逐步壮大我国电子商务技术。国际间的商务对话影响着商务贸易下的规定,这些对话因国家而不同,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利益问题也不同,必须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才能促进国际贸易的合作。只有如此,才能大力发展国际贸易,才能促进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电子商务国际贸易是国际贸易中的发展趋势较好的一种。它对我国国际贸易健康发展起到了一个必不可少的作用,而它对全球的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是较深远的,我国高度重视电子商务技术,已经在大力扩展商务贸易能力,更将推广电子商务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商务贸易发展的一剂猛药。只有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技术才能保证我国商务贸易持续、稳定地发展。我国需不断完善在电子商务贸易中的问题,制定一系列对策,然后去实践,加强和完善网络上各个系统的问题,满足电子商务跨国支付的需要。加快银行网上支付的兼容性与协调性,这样,才能促进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蒋涛. 刍议网络营销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08(06) .
[2] 杨艳春. 论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1(04) .
[3] 郑群哲.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0(06) .
电子服务质量可以定义为网站为消费者进行高效率、有效果的购物以及商品配送提供便利的程度[1]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零售商成功的关键已经从早期的低价策略以及精美的网站设计转变为电子服务质量。电子服务质量越来越成为网上零售商成功的决定因素[2-4]。电子服务质量显著影响消费者的感知价值 [5]、信任[5-6]、购物态度[7]、满意度[2,8-9]以及忠诚度[7]等。网络零售商若能提供优质的在线服务来满足顾客需求,提升消费者的在线满意度和忠诚度,将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前来消费,成为具有竞争优势的网络零售商。因此,电子服务质量是网络营销领域的研究热点[2,10],研究消费者如何评价电子服务质量十分必要且极具价值[2]。然而,目前对于电子服务质量的评价和测量的研究仍然处于初期阶段[2,8],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仍然是有限的[10]。
本文基于广泛的文献回顾,充分借鉴B2C网上零售市场电子服务质量评价量表研究成果,开发了衡量C2C交易市场电子服务质量的综合评价量表。该量表根据 C2C电子商务自身特点,按照服务的提供方分为C2C交易网站和C2C网上卖家两个部分,相应的构建了C2C网站和C2C卖家电子服务质量评价分量表,针对中国C2C交易市场网上购物用户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分别获得了消费者评价C2C网站和卖家的电子服务质量的关键因子维度,并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法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量表具有足够的信度和效度,也首次论证了服务补救行为——网站和卖家补偿性以及享乐主义的服务质量构面——愉悦性对C2C交易市场服务质量评价的重要性,这也是本文的重要贡献之一。同时,本文实证得出的部分质量评价维度与文献研究归纳得出的常见维度比较,存在相互融合的对应关系,这体现了中国C2C交易市场和国外网上零售市场相比,在消费者的质量评价方面既存在相似之处又存在特定差异。本文研究结论可以为中国C2C 交易网站和网上卖家提高服务质量、提升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等方面提供决策借鉴,对于我国C2C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弥补现有研究较为忽视C2C电子商务服务质量评价的研究不足。
1 文献回顾
Parasuraman认为服务质量是消费者对服务的整体评价,提出了经典的服务质量评价量表SERVQUAL[11],从有形性、响应性、可靠性、保证性和移情性等五大维度来评价传统的服务质量。SERVQUAL量表确实已被成功运用于大量的传统服务环境中,然而其在电子服务环境中的适用性问题备受争议 [12-13]。由于信息系统与使用者的互动并非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因此无法直接利用SERVQUAL量表评价信息系统的服务质量。使用SERVQUAL 量表评价电子服务质量不具指标完备性[2,5],很多学者建议电子服务质量的评价应开发新的量表[10]。因此学者针对传统的SERVQUAL量表的不足,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电子服务质量评价进行了深入研究,较为典型的网上零售市场电子服务质量量表如表1所示。
通过上述文献研究发现,在网上零售市场电子服务质量评价和量表开发方面尚有以下不足:首先,虽然学者们做了大量研究,但始终没有形成一个获得广泛认可的网上零售市场电子服务质量评价量表,在服务质量评价维度和测量指标方面尚未取得一致意见[12]。然而,通过文献对比分析可以发现,有些质量维度反复出现,如履行性、响应性、易用性、网站设计、信息质量、隐私与安全等,这些常见质量维度可以为电子服务质量评价和量表开发提供富有价值的借鉴;其次,在调查样本选取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大多数的研究采用学生作为便利样本[7,9,13,18],只有少数研究使用随机样本[2,10],这将会制约量表的普适性,而且研究使用的都是国外样本,由于各国在互联网使用行为、基础设施、文化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国外研究结论未必适用于我国国情;再次,有些量表本身存在一定的不足。有些量表单纯从信息系统的角度来评价零售网站的质量,没有考虑顾客感知的服务质量,比如WebQual量表[14]和SiteQual 量表[7]。还有,大部分量表较为重视网站设计、客户服务等实用主义(Utilitarian)质量维度,典型的量表有E-S-QUAL量表[10]和 eTailQ量表[3],只有少数量表比如eTransQual量表[20]关注到了愉悦性、网站视觉吸引力等享乐主义(Hedonic)的质量维度。事实上,追求乐趣、娱乐的情感反应也是消费者评价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22]。还有大部分量表仅仅衡量常规电子服务质量,而忽视诸如产品退货、纠纷处理等服务补救行为的服务质量[10]。实际上如果服务补救措施不当,必然造成客户不满和抱怨从而导致客户流失;最后,上述量表主要适用于B2C电子商务环境,鲜有专门用于评价C2C电子商务服务质量的量表。与B2C零售市场电子服务质量量表百花齐放的局面相比,学者们对C2C交易市场电子服务质量量表的开发和研究甚为欠缺。虽然C2C模式和B2C模式具有一定的共性,然而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比较明显的区别是,C2C模式中买家不仅需要与网站进行互动,而且还需要与卖家进行互动,还有两者在交易流程、支付手段、配送方式、评价机制等方面也存在不同[23],而且,C2C电子商务交易风险更大,买卖双方多为个体,具有不确定性和高度动态性等特点[24]。因此,上述B2C服务质量评价量表要推广应用于C2C交易环境,需要做适当的修改[10]。
国内学者对于电子服务质量的研究尚处于萌芽时期,主要集中于对电子服务质量的基本概念的定性描述和理论分析方面,近年来才有少数学者借鉴国外成熟的量表进行了相关实证研究。申文果实证探讨了传统服务质量模型SERVQUAL对网络企业的适用性问题[25]。周耀烈基于SERVQUAL量表构建了C2C电子商店服务质量模型,但是研究对象主要针对C2C交易市场中网上卖家,并未考虑C2C交易网站[26]。盛天翔使用E-S-QUAL量表[10]测量了中国网上交易服务质量,探讨了服务质量对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的影响[27]。邓之宏实证研究了影响中国网上购物成功的主要因素,包括购物便利性、客户关系、产品价值和网络环境,这些因素是消费者感知网上购物的价值所在,藉此帮助网上商店经营者改善服务质量,增进顾客的总体满意度[28]。苏秦的研究则更进一步,构建了C2C电子商务服务质量的评价模型,通过因子分析得出了C2C网站和卖家服务质量的评价维度,C2C网站服务质量评价维度包括网站质量、信息质量、易用性以及可靠性,C2C卖家的服务质量评价维度包括客户服务质量、物流配送质量以及可信性[23]。该研究在C2C电子服务质量量表开发方面做了开创性的尝试,然而从量表内容来看,没有考虑服务补救行为的服务质量以及消费者对网上购物愉悦性的需求,在服务质量评价的全面性方面稍显不足。
2 研究设计
2.1 量表设计
本文对表1中列举的15篇国内外经典文献中开发的B2C电子商务服务质量评价量表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翻译,整理出93条测量项目,对这些测量项目是否适合 C2C交易特点进行逐条仔细地分析,删除了不合适的测量项目,并将测量项目归为两类:C2C网站和C2C卖家,部分测量项目两者皆而有之。通过对10名具有C2C网上购物经验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补充了6条C2C特有的测量项目,最终得到了109条测量项目,其中C2C网站类55条、C2C卖家类54 条。这些测量项目涵盖了C2C交易的售前、售中、售后等环节。这109条测量项目构成了初始总量表,并对测量项目进行了内部随机编号,在后续分析过程中测量项目的内部编号始终保持不变,其中1~55号测量项目构成C2C网站电子服务质量分量表,56~109号测量项目构成C2C卖家电子服务质量分量表。量表设计采用李克特(Likert)五分量表,1表示“很不同意”,5表示“很同意”。
2.2 数据收集
根据研究需要,本文的数据收集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小规模的预测试阶段,采用的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大学生便利样本,总共有130名大学生参与了问卷调查,有效问卷数为104名,并根据有效样本数据进行了项目分析;第二阶段是探索性因子分析阶段,根据第一阶段项目分析所得出的95个测量项目制作正式问卷展开问卷调查,其中C2C网站电子服务质量分量表45项、C2C卖家电子服务质量分量表50项。问卷调查主要采用传统纸质形式,调查历时一个半月,被试者主要为深圳在校大学生、企业员工和高校教师,都具有C2C网上购物经历,共回收问卷355份,剔除无效问卷52份,有效问卷为303份。关于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样本量,Rummel建议样本量与测量项目比例应在4:1以上[29]。本文的C2C网站电子服务质量分量表有效问卷样本数与测量项目比为6.73,C2C卖家电子服务质量分量表则为6.06,都满足要求。第三阶段是验证性因子分析阶段,根据探索性因子分析所获得的48个测量项目设计问卷,其中C2C网站电子服务质量分量表27项、C2C卖家电子服务质量分量表21项。为了保证和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样本来源的差异性,同时也为了获取更科学、广泛、有效的网上购物随机样本,克服学生便利样本存在的不足,本文使用了全国最大的问卷调查网站之一——问卷星(sojump.com)提供的付费样本服务制作在线问卷,邀请该公司具有C2C网上购物经历的样本库成员填写问卷,通过设置多种筛选规则、陷阱问题等条件自动筛选掉无效答卷,同时通过人工排查以确保最终数据的有效性。通过设定规则共剔除184份无效问卷,回收379份有效问卷,又通过人工排查剔除无效问卷14份,最终的有效问卷为365份,其中男性占43.5%,女性占56.4%,最经常在淘宝网购物的占721%,最经常在拍拍网购物的占18.9%,最经常在易趣网购物的占 5.5%。关于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样本数量,要求比较苛刻[30],Boomsma建议,使用极大似然法估计结构方程模型时,最少的样本数为 200[31],本文的样本数符合要求。
2.3 项目分析
本文在项目分析过程中,综合运用了描述性统计分析、极端组比较、项目与总分相关分析法以及因子分析法等手段来检验预测试题目的适切性[32]。首先进行各个测量项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依据以下标准剔除测量项目:(1)项目得分均值明显偏离,项目均值超过分量表均值的正负15个标准差;(20低鉴别度,测量项目标准差小于0.75;(3)偏态明显,偏态系数绝对值超过0.7。然后进行极端组比较,在预测试104个样本中,取分量表总分最高与最低的各30%(各30人左右)为极端组,对各个题目的均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t值应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否则可以考虑剔除。接着进行项目与总分相关分析,对于同一量表的题目,一般要求相关系数在0.4以上,低于0.4可以考虑剔除。最后进行因子分析,在未知因子结构的情形下,将因子设定为一个主成分,强迫让该量表内的所有题目背后受到同一个因素的影响,通常若因子载荷小于0.4,可以考虑予以删除。
2.4 探索性因子分析
本文运用SPSS 19.0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首先分别对分量表中的测量项目的相关关系进行检查,可以考察项目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如果该系数小于0.4,该项目可以被删除。进行上述数据处理后,就可以分别对分量表的剩余项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旋转方法采用最大方差法。关于测量项目的归属,通常认为测量项目在因子上的载荷绝对值最少应达到0.4,或者测量项目在某个因子上的载荷是在其他因子上载荷的两倍以上。为保证测量项目的单维化,本文对因子载荷绝对值小于0.4或在多个因子上均有较高载荷的项目予以删除,各个测量项目的共同度一般不小于0.5,否则也可以考虑予以剔除。在因子分析过程中,可以反复交叉使用上述标准不断删除不合适的测量项目,直至得到了清晰的因子结构矩阵,同时测量项目的方差被解释的比例也较高为止。
2.5 验证性因子分析
在量表验证阶段,本文运用AMOS 17.0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对于C2C网站电子服务质量,一阶潜变量为C2C网站服务质量,二阶潜变量分别为安全与隐私、网站设计质量、信息内容质量、网站补偿性、系统可靠性和愉悦性。对于C2C卖家电子服务质量,一阶潜变量为C2C卖家服务质量,二阶潜变量分别为卖家补偿性、客户服务、配送准确性和配送准时性。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别实证检验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以及二阶服务质量评价模型与样本数据的拟合情况,据此检验量表的有效性。
3 数据处理
3.1 项目分析结果
1)C2C网站电子服务质量分量表项目分析
通过对C2C网站电子服务质量分量表项目分析结果的综合考察,各个测量项目的得分均值、标准差、偏度、极端检验、相关、因子载荷等六大指标中至少有一项没有达到理想状态的指标共有30题(详见第27页附录1、表1)。有四项指标没有达标的题目共有2题,有三项指标没有达标的题目共有1题,有两项没有达标的题目共有5题,这些项目应予以删除。同时删除了标准差最低和偏度最明显的2个题目。因此,经过项目分析之后,删除10题,保留45题,形成下一阶段的正式量表。
2)C2C卖家电子服务质量分量表项目分析
通过对C2C卖家电子服务质量分量表项目分析结果的综合考察,各个测量项目的得分均值、标准差、偏度、极端检验、相关、因子载荷等六大指标中至少有一项没有达到理想状态的指标共有8题(详见附录1、表2。有三项指标没有达标的题目共有1题,应予以删除。同时分别删除了标准差最低、偏度最明显、鉴别度最差的 3个题目。因此,经过项目分析之后,删除4题,保留50题,形成下一阶段的正式量表。
F104Y528.jpg
3.2 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
1)C2C网站电子服务质量探索性因子分析
在因子分析前,删除项目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小于0.4的测量项目共1题,因此对其他44个项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本样本的KMO值为0.944、 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6459.121(P<0.001),达到显著水平,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因子分析过程中,交替使用各种剔除标准对测量项目进行精简,经过反复迭代,最终提取了6个因子27个测量项目,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0.299%,如表2所示。6个因子分别命名为安全与隐私、网站设计质量、网站信息内容质量、网站补偿性、系统可靠性和愉悦性。信度检验表明,各个因子的Cronbach α系数除因子5为0.640外皆大于0.7,分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33,信度较为理想。
F104Y529.jpg
2)C2C卖家电子服务质量探索性因子分析
在因子分析前,删除项目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小于0.4的测量项目共3题,因此以其他47个项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样本的KMO值为0.960、 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7926.186(p<0.001),达到显著水平,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因子分析过程中,交替使用各种剔除标准对测量项目进行精简,经过反复迭代,最终提取了4个因子21个测量项目,除了因子4原始特征为0.925稍小于1外,其余因子特征值均大于1,累计方差贡献率为 58.331%,如表3所示。4个因子分别命名为卖家补偿性、客户服务、配送准确性和配送准时性。信度检验表明,各个因子的Cronbach α系数皆大于0.7,分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32,信度非常理想。
3.3 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
3.3.1 数据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1)数据的信度检验
利用SPSS 19.0分别对分量表及其因子作信度检验。其中C2C网站电子服务质量分量表的信度为0.935,C2C卖家电子服务质量分量表的信度也为0.935。各因子的组成信度如表4所示,除了C2C网站电子服务质量分量表因子5系统可靠性组成信度0.698稍低于0.7外,两个分量表的其他因子组成信度都大于 0.7,说明数据具有较好的信度。
2)数据的效度检验
效度主要通过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来进行评价。内容效度是一个主观评价指标,往往通过专家定性研究或公认的准则测量加以判定。本文的问卷题目主要源于经典量表,并根据预测试进行了修改,内容效度基本得到保证。结构效度可以从收敛效度和区别效度进行评价。
首先检验收敛效度,主要考察测量项目的标准化载荷和各个因子的组成信度。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修正后的模型各个因子测量项目的标准化载荷系数除了第 77题为0.42外,其他都明显高于最低临界水平0.50,而且在p<0.001的条件下全部测量项目都具有很强的统计显著性;在组成信度方面,除了 C2C网站电子服务质量分量表因子5系统可靠性组成信度0.698稍低于0.7外,两个分量表的因子组成信度都大于0.7。因此,两个分量表具有较好的收敛效度。
然后考察区别效度。本文根据Anderson和Gerbing的建议来进行区别效度的检验[33],具体方法为:分别将两两因子的相关系数限定为1,然后将此限定模型与未限定模型的卡方值进行比较,若卡方值差异量大且达到显著水平时,表示两模型间有显著的差异,因而这两个因子间具有区别效度。区别效度检验结果显示(详见第28页附录2、表3和第29页表4),除了两个限定模型无法识别外,其他因子间的限定模型的卡方值与未限定模型相比,都显著增大,说明各个因子间具有区别效度。
3.3.2 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
1)C2C网站电子服务质量分量表模型拟合及评价
本文利用AMOS 17.0对分量表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使用最大似然法进行模型参数估计。表5显示,初始模型中拟合指数GFI、AGFI和NFI稍低于推荐值,其他各项拟合指数较好,理论模型与样本数据间适配度不太理想,表明所构建的初始结构方程模型并非最适合的模型。本文根据修正指数(MI)提供的路径进行了重点考虑,增列一些限制条件,对模型进行了反复修正,图1是经过修正后的模型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5显示,修正后模型的拟合指标的确优于初始模型,各项拟合指数非常合理,理论模型与样本数据间可以适配。
F104Y530.jpg
F104Y531.jpg
F104Y532.jpg
修正后的模型参数估计结果比较理想,六大因子与其测量指标间的载荷系数都大于0.5,且均是显著的,一阶潜变量“C2C网站服务质量”与六大因子之间的路径系数的CR及其P值也是显著的,其中安全与隐私、网站设计质量、信息内容质量、网站补偿性、系统可靠性和愉悦性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70、0.86、 0.91、0.80、0.75和0.82,显示出模型的拟合程度是比较好的,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从而验证了C2C网站服务质量分量表的6个因子及其题项。从实证结果来看,消费者最为关注信息内容质量,路径系数达到了0.91,较为关注网站设计质量、愉悦性和网站补偿性,路径系数分别为0.86、 0.82和0.80,对购物系统可靠性和安全与隐私也给予了一定的关注。实证结果也有两点突破,一是论证了网站服务补救行为——网站补偿性的重要性,表明消费者较为关注C2C交易网站对投诉和纠纷的处理问题;二是验证了消费者除了重视实用主义的服务质量因素外,还追求享乐主义的质量因素,即购物过程的乐趣——愉悦性,交易网站的娱乐性会吸引消费者网上购物,增加浏览网站的时间以及刺激他们的购物欲望[22]。
2)C2C卖家电子服务质量量表模型拟合及评价
表6列出了初始模型的拟合指数情况,有些指标不太理想,根据修正指数提供的路径进行了重点考虑,增列一些限制条件,对模型进行了反复修正,图2是经过修正后的模型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修正后的模型的拟合指标的确优于初始模型,各项拟合指数非常合理,参数估计结果也比较理想。四大因子与其测量指标间的载荷系数除了第77题为0.42外,其他都大于0.5,且均是显著的,一阶潜变量“C2C卖家服务质量”与四大因子之间的路径系数的CR及其P值也是显著的,其中卖家补偿性、客户服务、配送准确性和配送准时性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92、0.96、0.81和0.70,显示出模型的拟合情况是比较好的,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从而验证了C2C卖家服务质量分量表的四个因子及其题项。从实证结果来看,消费者最为重视C2C卖家提供的客户服务质量,路径系数达到了 0.96,也较为重视当出现产品退货等问题时卖家服务补救行为——卖家补偿性,路径系数为0.92,物流配送质量分解为了配送准确性和配送准时性两个方面,也体现了在中国物流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情况下,消费者对配送是否正确无误、能否按时到货的特别重视。
F104Y533.jpg
F104Y534.jpg
4 研究结论与管理意义
4.1 研究结论
C2C交易市场电子服务质量评价及其量表开发是目前研究的薄弱环节,现有服务质量评价量表大都侧重于B2C网上零售市场而忽视C2C交易市场。本文借鉴 B2C网上零售市场相关研究成果,构建了C2C交易市场电子服务质量综合评价量表,将综合评价量表分解为C2C网站和C2C卖家电子服务质量评价两个分量表,针对中国C2C交易市场网上购物用户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获得了消费者评价C2C网站和卖家电子服务质量的关键因子维度。其中,C2C 网站服务质量评价维度包括安全与隐私、网站设计质量、信息内容质量、网站补偿性、系统可靠性和愉悦性六个因子;C2C卖家服务质量评价维度包括卖家补偿性、客户服务、配送准确性和配送准时性四个因子。本文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法对量表进行了实证检验。相对于国内外现有研究,本文的研究结论具有以下特点:
1)本文首次论证了服务补救行为——网站和卖家的补偿性和享乐主义的服务质量构面——愉悦性对C2C交易市场服务质量评价的重要性,比较而言,本文构建的量表克服了eTailQ[3]量表以及苏秦的C2C电子商务服务质量模型[23]等单纯考虑实用主义而忽视享乐主义质量构面、仅仅强调常规服务质量而忽略服务补救质量等不足,增加了补偿性和愉悦性质量维度。
2)本文实证得出的部分质量评价维度与文献研究归纳得出的常见维度比较,存在相互融合的对应关系,如C2C网站服务质量评价维度中的系统可靠性因子体现了常见维度中的可用性,而网站设计质量因子包含了常见维度中的易用性,常见维度中的履行性分解为了C2C卖家服务质量中的配送准确性和配送准时性两个因子,而响应性维度融入进了C2C卖家服务质量中的客户服务因子。这些相互融合的对应关系,既体现了中国C2C交易市场与国外网上零售市场的共同点,又呈现了中国市场环境所具有的特色。
4.2 管理意义
在每学期开学第一课就要把这学期的教学目标与学生要完成的任务下达给学生,告诉学生这个学期要完成哪些任务,有什么具体要求,如何进行考核,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由于一个大任务就是一个项目,包含若干小任务,工作量大,一个学生在一个学期内很难完成,这就需要学生按小组来实现。要求每组即要做到任务目标明确、责任到人,还要鼓励学生相互协作,促进学习,这样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在各小组间也要适当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小组间良性竞争,激发大家学习和完成任务的兴趣。教师下达任务后,要按照一个电子商务大项目包括的要素进行理论讲授。同时,还要辅以实践教学,加强对电子商务的认识,以便更好地完成下达的任务。以学生的自主思考为核心,教师只是起引导支持和帮助的作用。学生通过自主思考的过程,认识和理解计算机电子商务现象,掌握计算机电子商务知识,学生在已有只是结构基础上进行意义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更牢固。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被极大地激发出来,学生的主动探究力、表达能力、协助能力都不断得到培养和提高。
1.2项目分析模式
首先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开始,学生带着问题开发,通过项目的开发发现问题。然后由老师处理项目数据、模拟项目过程,使学生对思路和结论都有一个新的更高的认识,从而强化对计算机技术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学生的实验能力也得到较好的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也得到激发和培养。
1.3讨论模式
讨论模式,是指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或完成老师布置的项目,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或想法,利用检索工具无法自己很好地解决,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指导,从而顺利解决问题。利用真实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案例更详尽、更真实的介绍知识点,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在课后时间也可以通过一些辅助软件,如QQ建立讨论小组来完成知识点的理解和功能的建设。
1.4综合评定
学生完成任务后,对任务的评定也是重要环节。将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即注重结果评价,也注重过程评价。过程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的平时表现,即学生平时的考勤、上课表现、平时参与任务的表现,以及完成阶段任务的情况。过程表现的成绩不仅包括教师对每个学生的评价,而且还包括各个小组对组内每个成员的评价。
二、利用多媒体、网路等先进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在校园网搭建网上课堂,教师可以进行课程维护、教学,将自己所教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要点、教学参考资料、习题等进行网上公布,供学生学习。学生可直接的在网路环境下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教师也可以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作业批改,作业情况自动反馈出来,供师生分析。
三、电子商务项目教学取得的成效
从多年的教学情况来看,该课程导入项目式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具体如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学生参与的情况来看,下达任务后,学生兴趣盎然,表现积极。一改原来那种被动做作业的态度,主动查阅资料,积极参与讨论,互相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对于电子商务的学习兴趣。构建了新的知识结构,提高了应用能力。从学生的反馈信息来看,通过完成任务,使学生掌握了电子商务的相关知识,且对以前所学的商务知识进一步进行了巩固。锻炼了创新思维,提高了自信心。由于学生带着问题在探索中学习,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通过解决一个个问题,完成真实的任务,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提高了自信心,对于未来走向社会充满了信心。
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目前已成功举办了三届,并且已形成了国家、省、市、学校多层次技能竞赛的格局。中职学校开展技能大赛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力措施。下面我以电子商务专业技能大赛为例,谈一谈技能大赛对教学方法改革的促进作用。
一、电子商务技能竞赛项目分析
1.电子商务技术比赛内容
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电子商务技术比赛具体内容是:3个选手组成一组,3个小时内完成网络营销、在线交易和知识测试。以上三个内容既有理论测试内容,也包含了电子商务技术与网络营销等应用技能。从商品选择开始到拍摄、图片处理、撰写商品描述、上传商品、网络推广、模拟交易全过程,通过这样一个项目考核了电子商务学生所需要的核心知识与技能,也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2.参赛学生总体表现
由于电子商务技术比赛是第一次举行,从发出比赛通知到正式比赛只有两个月时间做准备,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比赛也真实地反应了我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选手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不够扎实、不够全面;大部分学校的选手大多来自于计算机专业与营销专业,真正电子商务专业科班出身的选手寥寥无几;参赛选手心理素质较差,临场应变能力差。
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1.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差
现在中职学校学生的基础差,学习能力不高,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还是采用传统填鸭式教学要让学生学有所成是不现实的,因此,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十分紧迫和必要。
2.理论与实训教学脱节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训也是脱离企业和市场的单个任务实操,从观念认识到具体操作都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造成了学生缺乏与企业相适应的技术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学方法滞后
近几年,尽管中职学校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了改革和探索,但总体上说创新不够,表现为:(1)课堂教师占主导,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讲课学生被动听,没有有效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到压制;(2)教学方法传统,“一支笔、一本书、一言堂”的现象仍然很普遍,真正开展教学与实训一体化的不多;(3)实践性教学与真正在企业和生产一线要求有较大的差距,学生不能学以致用。
三、技能大赛对教学方法改革的启示
1.课堂教学方法改革
(1)转变教学理念
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是把人当做“工具”和“人力”来生产,注重的是对学生进行“何以为生”本领的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为何而生”的启蒙与熏陶。大部分中职学生并非擅长逻辑思维学习,更喜欢形象思维训练。因此,中职课堂学习的出发点是应该行动,尽可能的具体、实际,至少是能在思维中领会的行动。教学内容必须以学生的经验为出发点,通过激励他们自己设计、执行、修改以及分析利用而后行动,通过行动来所获得专业知识与技能。
(2)改革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的文化基础现状和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对现行的基础课和专业课教材进行全面修订和编制,重新建立新的模块,以基于工作过程,将相关知识点分解到实际工作任务中,通过对工作任务的分析和实现,体现基于工作任务过程的教学实践,更好地利用企业资源,探索有效的能力培养模式和途径。
(3)改变教师角色
教师必须转化角色,通过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与企业实际运作一致的学习情境和任务,引导学生带着与自己切身相关的任务进入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以独立操作或小组合作的形式,自己收集信息,自行制订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直至最终完成项目的实施及评价。教师不再占据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主导地位,而是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
(4)重塑课堂组织
电子商务技能竞赛促进项目教学法的应用研究,将真实的商务项目这一重要因素引入课堂教学中,要保证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训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分解成有机联系的技能训练项目,让学生在使用相关基础知识与技能,在完成项目任务过程中训练相关的应用能力。
2.考核方法改革
电子商务技能竞赛对学生评价标准中既有对基本理论的考核(占20%),又有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考核(占80%);既注重过程的考核,又注重结果的考核;既有单独任务考核(分角色完成各自任务),又有团队配合考核(三人一组相互配合完成交易)。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职业岗位能力为重点的全面考核,知识与能力考核并重,以能力考核为主;能力考核注重平时考核,实行过程控制,采用等级评分制。
3.教师能力要求
技能竞赛的举办,正是中等职业学校加强专业课教师实践操作技能的强大推动力。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深入企业现场,通过详细的职业分析,按照工作过程中活动与知识的关系来设计学习领域课程方案。教师除了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之外,还要加强教学方法的学习,要实现由传统的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向项目、案例、仿真、角色扮演教学法等的转换。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技能竞赛在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和发展中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作用。随着中职教育由规模发展阶段向质量提高阶段的转变,中等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必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Web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信息在Web站点上呈现,网站的前端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会Photoshop和Dream weaver就可以制作网页。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只掌握这些已经远远不够了,网页不再只是承载单一的文字和图片,各种富媒体让网页的内容更加生动,网页上软件化的交互形式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使用体验,现在的网页制作更接近传统的网站后台开发。
《网页设计与制作》和《图片处理》是我院电子商务专业开设的2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是进行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的前置学习课程。作为独立的教学内容,这2门课程被开设在了不同的学期并由不同的教师授课,课程主要局限于单一的课程单元设计,缺乏必要的衔接与联系,课程之间的交叉领域成了空白,承启顺应关系被相互割裂,导致学生缺乏综合性的设计思维和训练,始终游离于各种孤立的课程之中,很难在这种缺乏相互有机联系的知识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潜能,进行综合性、系统性的设计创新。因此,整合课程,深化教学课程改革便显得尤为重要。
2《电子商务应用技术》课程构建
2.1课程目标
《电子商务应用技术》是电子商务专业本科开设的一门学科平台课程。本课程是学习《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的前置课程,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静态网站的规划、设计、制作流程和技法,掌握HTML,CSS,JavaSeript开发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必备的图形图像处理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能够运用Photoshop基本表现技法并围绕电子商务广告创意,综合运用建站技术完成静态网站的开发,从而实现电子商务视觉化传播的目的。
2.2课程内容
建立一个有规模和有特色的网站并不是一个应用软件、一门学科就能完成的,它涵盖了网站建设规范和基本流程、网页布局设计和色彩搭配、网页制作、动画制作、图片处理、程序设计、数据库管理等方方面面。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网站开发的前端技术,突出技能应用,将网站的界面更好地呈现给用户,《电子商务应用技术》这门课程以职业技能为主线,考虑Web前端开发人才需要掌握XHTML,CSS,DIV,JavaScript,DOM和BOM,AJAX等相关技术要求,对原开设的《网页设计与制作》和《图片处理》的课程内容进行了重构,同时延伸增加了课程的内容。
该课程内容主要涵盖11部分:网页基础知识、结构化文档、创建站点、制作编辑图像、网页设计与制作、CSS样式布局页面、JavaScript脚本语言、DOM、BOM、jQuery、网站。新构建的知识体系是以Web前端开发工程师岗位需求为导向,突出2个重点:(1)将CSS+DIV技术贯穿课程,重点强化CSS+DIV技术融合解决实际应用中的问题;(2)将JavaScript,DOM和BOM技术进行融合,培养学生设计交互式网页的能力。
2.3设计思路
《电子商务应用技术》具有与岗位联系密切、实用性强、应用面广、操作性强等特点。本课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中,以电子商务网站项目贯穿始终,强调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以项目为中心,将课程中的所有知识点融入到项目中,并且将一个知识单元作为项目的子任务,以完成任务为目标,让学生根据项目需求积极主动学习和探索,以做带学,以学促做,让学生自主地进行知识的构建,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实践训练中,采用工程化的设计思路,按照项目分析、项目规划、项目设计、项目实施、项目评价5个阶段进行。由教师设定项目主题,要求学生3~4人组成团队,明确分工,团队之间形成竞争机制,由学生团队,自主分析,相互协作,完成网站的搭建,形成各阶段的文档。在此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习,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定期开展项目进展的汇报,交流经验,相互学习。
通过前面2个项目的实施,学生对静态网站的开发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已经有了很好的掌握,因此,期末考核,由企业给定项目,提出要求。学生根据企业提供的项目,选择题目,按照企业的需求,最终由学生团队独立实现一个企业网站并完成小组答辩。最后的项目评定环节,由企业根据学生作品和答辩表现,综合评定,并给出相关建议。
通过以上3个项目的实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更有利于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企业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2.4授课安排
笔者担任的《电子商务应用技术》课程,周学时为4,16个教学周,共计64学时,根据内容,课程共划分为7个单元,授课安排如表1所示。
2.5课程考核
本课程采用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考核评价方法,即学期总评成绩=期末成绩*50%+平时成绩*50%。分值比例如下:
平时成绩由考勤(20%)、课堂表现(20%)、项目作业(60%)三部分构成,良好的课堂出勤是保证学生学有所获的前提条件,参照课堂点名,随机抽查,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出勤情况评定平时出勤成绩;课堂表现成绩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课堂参与度、课堂发言、学生课堂练习的完成情况评定;项目作业采取教师考评组长,组长考核组员和组间互评相结合的原则,评定给分。
1 引言
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交易已经渗入到了人们衣食住行的各个阶段。但由于电子商务交易是非面对面的交易、电子支付存在着的安全性等问题,使得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面临许多安全性问题,这些安全性问题被称为电子商务交易风险。电子商务交易风险的出现,已经严重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交易风险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Jones等人认为,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必须能够准确的识别与评估所面临的交易风险,为此提出了将风险策略与技术相结合的发展方式。Greenstein提出了把 Monte Carlo仿真方法用于电子商务交易的分析与控制,何巍把人工智能中的案例推理技术引入到电子商务交易风险估计中。以上方法的使用为研究电子商务交易风险的分析与控制提供了不同的思路,但是这些方法也存在很多缺陷。如 Markov方法存在精确度不够、计算复杂的问题;人工智能案例推理分析法受到成功案例数量较少的限制,实际应用效果不理想。针对上述存在的计算复杂,参数较多等问题,本文将层次分析法与贝叶斯网络相结合,利用两种方法能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可同时处理定量与不定量的数据的特点,利用相关数据进行了仿真实验,以期在电子商务交易风险控制方面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2 贝叶斯网络算法
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s)是一种描述数据变量之间依赖关系的图形模式,也是一种用来进行推理的模型,它不仅能实现将先验知识和后验的数据相结合的目的,而且还能表达各个节点间的条件独立关系,直观的表示出得出属性间的条件独立关系以及依赖关系。若贝叶斯网络中存在由节xj指向节点xi的有向弧,则称节点xj位节点xi的父节点,xi称为子节点,没有父节点只有子节点的节点称为根节点。在贝叶斯网络中,对于每一个节点xi,都附带一个局部条件概率分布信息P(xi),对于根节点则P(xi)表示xi取值的概率分布或概率密度函数,由于这类概率的节点不以其他节点为条件,又称这类节点的概率为先验概率;对于其他节点,若xi存在父节点Pa(xi),则P(xi)表示xi与父节点Pai的联合概率分布。根据概率的链式法则可知,未知节点xi的概率分布为:
P(X)=P(xi | Pai)=
3 电子商务交易风险分析控制模型研究
由于电子商务交易的不可预知性,因此对电子商务交易风险的分析控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本模型在研究过程中与以往的模型只注重具体风险分析不同,本模型首先对电子商务交易风险及其分类做了描述,然后从总体上对风险的发生概率和风险的影响率做了总结,以求得到对风险更加准确的综合评估。在本文中,将风险对事件的影响定义为:在相关事件中,对风险的发生概率和风险影响率的综合评估。由此用数学公式定义风险的影响值定义为:I=Per, 其中,I表示风险对事件的影响值,P表示风险发生的概率,r表示风险影响率。风险影响值I越大表明风险对事件影响越大。
3.1 确定贝叶斯网络结构
本模型首先将电子商务交易面临的风险进行分类,对风险进行分类,在进行总结归纳分析后将风险源归结为电子商务买方、电子商务第三方以及电子商务买方的风险等。此外,本文以电子商务的流程为基础,把电子商务交易的过程分为了三个阶段,分别为用户选择阶段、支付阶段、配送阶段。在模型中,R代表电子商务交易风险,R1表示由电子商务买方造成的风险,R2表示由电子商务第三方造成的风险,R3表示由电子商务卖方原因。S表示电子商务交易过程,S1表示用户选择阶段,S2表示支付阶段,S3表示配送阶段。x1表示由虚假客户造成的交易风险;x2表示拒绝或者延迟支付造成的风险;x3表示恶意刷单造成的风险;x4表示网络问题;x5表示支付工具问题; x6表示产品配送问题;x7产品质量问题造成退货;x8表示客户信息丢失,资料泄露;x9表示系统问题。在贝叶斯网络中,根据问卷调查和对专家、学者以往的经验进行的分析,得到了不同阶段发生概率的情况、风险发生的条件概率和权值表。网络结构和数据通过贝叶斯公式进行计算后,最终得到了事件xj的后验概率。
3.2 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影响率
本文以层次分析法来评估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不同的风险的影响,是将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首先,以贝叶斯网络为基础,将其转化为层次结构图。图1中最顶层为总目标,中间层为各个风险的节点,风险源节点构成了决策层。分别求出各层的判断矩阵,得到综合权重。
同时,构造各个风险节点与准则层的判断矩阵。然后对各个风险节点所对应的因子层元素构造判断矩阵。再使用Matlab计算,可以得到风险节点的值,即风险影响率。
3.3 仿真结果分析
在通过计算得到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风险影响率后,利用公式I=Per可得风险对电子商务交易的影响值。
从运算结果可以看出,产品质量问题造成退货(x7)和产品配送问题(x6)是容易造成电子商务交易风险的两个主要因素。因此,通过结果可以看出如何保证电商的产品质量、提高产品配送的效率、提高支付工具的安全性是目前降低电子商务交易风险的主要途径。
在确定风险来源方面,在电子商务卖方的职责范围内更容易引起交易风险。电子商务卖方必须提高职责意识,加强监管。
4 结束语
本文针对电子商务交易风险分析模型结构复杂、参数较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和层次分析法的风险分析控制模型,采用该模型可以得到不同风险对于电子商务交易的影响值,从而使企业在电子商务交易中对风险做出分析和控制。此外,在利用该风险分析控制模型中,贝叶斯网络中各节点间条件概率的确定以及节点状态的量化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C Sue Jones, Heather H Mega. Securing Electronic Commerce Applications. TMA Journal, 1998. 44-47.
[2] M. Greenstein. Electronic Commerce: Security risk Management and Control, New York: McGraw-Hill, 2002.
[3] 何巍. 基于 CBR 的 B2B 电子商务交易风险评价研究[D]. 2010.
[4] 冯楠,李敏强等.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软件项目风险管理模型[J].计算机工程.
[5] 钟登华,张建设等.基于AHP的工程项目分析方法[J].天津大学学报,第35卷第二期.2002.
[6] 王侃.基于证据理论的移动商务交易风险评估与控制决策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D].2009.
[7] 程鹏.电子商务交易风险评估模型的选择与应用.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ervices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 (ISME2011).
[8] 王美怡.贝叶斯网络在不确定性风险监测中的应用[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基金项目:
青岛市民生计划项目“电子商务可信交易技术标准研究与应用”(13-1-3-136-jh)。
作者简介:
以赛促学教学模式在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学习性主动性增强,并激发同学们创新、竞争意识,在比赛中学习、实践,提高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效果。以赛促学教学模式是指通过参加各项与电子商务专业相关的大赛,提高学生的电子商务专业能力,重点改革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开放性和专业性,实现一边教学,一边学习,一边练习,一面比赛,在比赛当中学与教的结合。
以赛促学教学模式在电子商务应用中,需要明确的目标定位,以及有效的实施方式,通过实施保障等内容使以赛促学教学模式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一、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目标定位
通过以赛促学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形成良好的学风。通过比赛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加深学生对电子商务活动的理解,使技能实践变成学生的主动行为,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加深对电子商务专业的兴趣;更深层次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同时启发学生电子商务的创新思维和热情。
二、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的实施方式
(一)校内大规模的技能赛项选拔
选择或设立竞赛项目。电子商务专业的竞赛设计范围广泛,包含电子商务运营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如网页设计竞赛、网店装修、网络营销竞赛、创业计划大赛、企业沙盘大赛、PS大赛等,着重企业电子商务运营与管理的流程、新方法、新知识的应用。通过竞赛找到有创意的项目以及选拔相应的学生。同时,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的运用不仅是传统专业教学环节的运用,更多的从启发式教学出发,从传统的讲解授课转向动手训练,从课堂到实践运用。在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教程中将一些重要的赛事活动纳入到教学计划中去,用综合设计、专题设计之类的项目作为教学内容,用比赛的要求来训练学生。
(二)实施
以赛促学教学模式中实施和实施是关键。根据电子商务比赛的要求,一般分为两部分的实施内容。一是创业计划书的撰写。我们可以以往比赛获奖作品作为参考。根据自身创意进行个性化和特色化的改进,使参赛计划书全面、可行性。参赛计划书也是整个比赛活动中对整个项目的指南和指引。第二部分就是项目的实现。当项目的基本的意义和使命确定好了之后,就要对项目进行实施开发。开发分为三个步骤。项目分析、项目开发和项目测试。学生在撰写和开发过程当中,边学边做。如撰写市场营销,无论之前有没有学过相关的课程,我们都要求学生进行学习,学习不是全文学习,根据自己撰写过程中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学习。达到边学边用,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目标考核
目标考核法,即按一定的指标或评价标准来衡量员工完成既定目标和执行工作标准的情况,根据衡量结果给予相应的奖励我们对项目组同学进行目标管理的考核,制定阶段性的目标,对时间、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有效地督促同学进行项目的撰写和开发。保证能够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项目计划,顺利参加比赛。我们常用的目标考核的步骤:
1. 确定总体目标和执行各层的具体目标
无论总体目标还是具体目标,必须明确、具体,可以计量。每一层次的每一个员工,都要在组织总体目标的背景下,形成各自具体的目标。
2. 制订计划和业绩评价标准
目标确定以后,就要制定达到目标的具体计划,同时制定执行计划中的业绩评价标准。换句话说,就是要执行、实施相应的计划来实现上述目标,并且要就其中各个过程、步骤的实施情况做出必要的评价。
3. 业绩评价
在目标管理的过程中,对照设定的目标和业绩评价标准,对员工完成目标的情况做出具体的评价。这类业绩评价一般在目标管理过程中就开始进行,在员工期末评价中正式完成。
4. 检查调整
通过业绩评价,员工找出了自己实际工作业绩与预定目标之间的距离,接着就必须分析这些差距的原因,并且通过调整自己的工作方法等手段,致力于缩小乃至消除上述差距,努力达到自己的目标。
(四)模拟比赛
电子商务比赛一般都分为两部分:陈述环节和答辩环节。为了让学生适应比赛的紧张气氛,并且了解比赛的流程和规则。我们会邀请相关的老师进行一场模拟比赛。模拟比赛和正式比赛的规则和流程一致,向模拟答辩老师发放正式比赛的评分标准,模拟比赛评委老师根据评分标准对选手提出要求和修改意见。学生在陈述环节,制作好PPT,正装出席,主讲学生进行现场陈述,然后评委老师进行提问。通过模拟比赛可以让学生锻炼现场答辩的反应能力;评委老师会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从专业角度和仪态、演讲风度等角度进行点评,对于学生来讲,可以让他们在比赛中更好的发挥,了解到一些同学无法设想到的一些问题,模拟比赛之后,可以进行总结和修改。一般而言,我们在让学生进行模拟答辩之前,还会让他们在所在的班级或其他班级进行三次左右的模拟陈述和答辩,主要是让他们熟悉所讲内容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实践证明,这样的方法,对于提高学生陈述表现和答辩环节都有很大的帮助和提高。
(五)赛后总结
比赛结束后,并不是意味着项目的结束。比赛结束后,无论得奖还是没得奖,我们会组织参赛的队伍进行总结。指导老师与参赛老师也会进行交流和总结。总结比赛的规则,比赛的内容与我们设想的或与我们指导的方向是否统一。学生在参赛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以更好地为下一次比赛作好经验储备。同时,参赛同学在班上举行分享,让其他同学也能分享到比赛过程中的体会和心得。激励他们参加比赛。
三、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的运行保障
(一)导师制
导师制是运用了研究生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在于导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学管理一体化。在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注重教师的专业素质尤其是导师所擅长的研究方向与兴趣。导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选择辅导的比赛项目组。例如有的老师特长在SNS运用,他则可以选择与此相关的电子商务创意项目。
它有助于学生在学校生活中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让学生建立对专业知识的兴趣以及和导师之间、同学之间的信任关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反映出他和世界的关系状况,学生和导师之间的信任和同学之间的认同感反映出学生和他人的关系,这些都是学习能够发生的基础。关系第一,知识第二,不将这些关系建立起来,学习就很难发生。
(二)头脑风暴选定创意
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是现代创造学奠基人美国奥斯本提出的。当一群人围绕一个特定的兴趣领域产生新观点的时候,这种情境就叫做头脑风暴。由于会议使用了没有拘束的规则,人们就能够更自由地思考,进入思想的新区域,从而产生很多的新观点和问题解决方法。当参加者有了新观点和想法时,他们就大声说出来,然后在他人提出的观点之上建立新观点。所有的观点被记录下但不进行批评。只有头脑风暴会议结束的时候,才对这些观点和想法进行评估。
一般来说,刚进行头脑风暴时,许多同学的思维还没有打开;可以选介绍一些以往比赛获奖的创意作为引子。让学生从自己身边开始寻找,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或兴趣挖掘点子和创业的创意。
组织好头脑风暴也是一件重要的工作,决定了能否有效实施达到目标的关键。从程序来说,组织头脑风暴法关键在于以下几个环节:
1. 确定好主题。必须在开会前确定一个目标,使参与者能够知道这次会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主题必须具体,这样可以使与会得较快产生设想,主持会议的人也容易掌握。
2. 会前准备。在会前,让参与者收集一些资料,老师也准备一些相关的材料,这些材料最好是来自于上次与同学的谈话。
3. 确定人选。一般来说,一个队伍的人不超过5个,3到4个比较合适。一次开会三个项目组。因为与会人数太少不利于交流信息和激发思维,而人数太多则不容易掌握,并且每个人发言的机会也会相对减少,影响气氛。
4. 明确分工。老师作为主持人,每一组安排一个记录员。老师的作用是在头脑风暴中重申讨论的主题和纪律,在进程中启发引导,掌握进程。归纳某些同学发言的核心内容,活跃气氛,或是让大家静下心来认真思索再组织下一下发言或对学生提出来的主意进行深度挖掘。记录员要记录头脑风暴过程中的记录一些主意和点子,也可以随时提出自己的想法。
5. 规定纪律。在头脑风暴过程中,所有人都要集中注意力,积极的投入,不能消极旁观;也不可以私下议论,以免影响他人的思考;发言要会对目标,开门见山,不要客套,也不要做过多的解释;每个人都必须发言。
6. 掌握时间。会议时间不宜太长。一般来说45分钟左右。时间太短同学们难以畅所欲言,太长则容易产生疲劳感,影响效果。
(三)集训
由于比赛的同学来自于各个班级,为了更好地交流和学习。我们会利用暑假或多个周末的时间,将参赛队进行集中训练。为参赛的同学创造一个紧张、积极的环境。通过集中训练,同学们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及时沟通。也可以一并发现问题,老师可以集中辅导,提高效率和效果。一般集训的时间控制在一定合理的范围之内,比如暑假在一个月左右。平时集训一般是三到四个周末,利用集训的时间,项目组的同学之间就一些共同的问题或流程或创意进行集中的讨论。这种集中的方式解决了同学分散的问题。
(4)项目进度管理。由于平时同学们都比较分散,对于项目的进度比较难控制。我们借鉴公司里的项目管理制度,使用项目进度管理软件进行网络协同管理。这样可以有效地对项目进度进行控制和管理。
项目管理有如下功能:
1. 日程表。日程表程序用来对项目中各个单项资源或任务确定工作时间。可以用这些日程表计算出项目的进度计划。大部分系统软件都对基本工作时间设置一个默认值,如几个工作日,工作时。可以对各个单项资源或任务进行日程表的修改。汇报工作进度时要用到这些日程表,它通常可以根据任务按天、周或月份打印出来。
2. 电子邮件。项目管理软件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发送项目信息。通过电子邮件,项目队员可以了解一些重要的变化。
3. 监督和跟踪项目。大多数软件都可以跟踪多种活动,如任务的完成情况、费用、消耗的资源、工作分配等。通常的做法是用户定义一个基准计划,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根据输入当前资源的使用状况或工程的完成情况,自动产生多种报表和图表,如“资源使用状况表”、“任务分配状况表”、进度图表等。还可以对自定义时间段进行跟踪。
4. 报表生成。与人工相比,项目管理软件的一个突出功能是能在许多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快速、简便地生成多种报表和图表,如甘特图、网络图、资源图表、日历等。
5. 处理多个项目和子项目。有些项目很大而且很复杂,将其作为一个大文件进行浏览和操作可能难度较大。而将其分解成子项目后,可以分别查看每个子项目,更便于管理。另外,有可能项目经理或成员同时参加多个项目的工作,需要在多个项目中分配工作时间。通常,项目管理软件将不同的项目存放在不同的文件中,这些文件相互连接。也可以用一个大文件存储多个项目,便于组织、查看和使用相关数据。
6. 安全性。一些项目管理软件具有安全管理机制,可对项目管理文件以及文件中的基本信息设置密码,限制对项目文件或文件中某些数据项的访问,使得项目信息不被非法之徒盗取。
7. 假设分析。“假设分析”是项目管理软件提供的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用户可以利用该功能探讨各种情况的结果。例如,假设某任务延长一周,则系统就能计算出该延时对整个项目的影响。这样,项目经理可以根据各种情况的不同结果进行优化,更好地控制项目的发展。
(四)环境
为集训提供硬件环境。如配备集训场地、提供网络接入、空调等硬件设施。为参赛队员提供一个良好的训练环境。
【参考文献】
[1]戴建中. 电子商务教学方法研究[J].电子商务,2010(07).
[2]李文昌. 基于项目教学法的电子商务教学[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11(06).
[3]王红红. 探索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新思路――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教[J].经济研究导刊,2011(11).
[4]曾宪春.“以赛促学,以学促赛,以赛促训”提高技能教学质量[J].广西轻工业,2009(6).
软件项目来源于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电子政务、金融等各个领域信息技术的市场需求,具有一般项目的特征,即在一定期限内,依托一定的资源,以实现一定的产品为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包含:一定的资源约束(时间、经费、人力、物质),一定的目标和一次性任务。
软件项目由于需求复杂多变、技术实现和成本控制难度大、进度控制不好把握,所以具有高风险的特点,如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引入项目风险管理,当风险发生,会给项目造成重大损失,甚至导致项目失败。
项目风险涉及到项目中可能发生的潜在问题,妨碍项目的成功。项目风险管理则是指为了最好地达到项目的目标,识别、分配、应对项目生命期内风险的科学与艺术。
1 风险管理办法
1.1 在思想上保持持续不断的风险意识,积极识别各种风险,但不是事无巨细处处设防。作为项目管理人员应该清楚的认识到,项目从一开始的很多东西,比如项目建议书、可行性报告或项目计划就都是在若干假设、前提、预测的基础上完成的,这些假设、前提、预测在项目实施期间有可能成立,也有可能不成立,而这其中隐藏的问题都会为项目带来风险。
1.2 从宏观和项目内部两个方面找出风险的来源。首先在宏观方面,我们从项目周期、控制过程、团队安排和人员技能等方面找出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规避项目风险;然后在项目内部,我们以工作分解结构图(WBS)的每个阶段成果作为风险分析的对象,从风险来源――技术性风险、协调性风险和执行过程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并且结合以往项目的经验与教训找出潜在的危害,然后运用概率、分布频率、平均数众数和头脑风暴法等技术手段进行风险的分析和量化,最终制订教育培训、严格执行公司各项规章与规范等相应的措施来规避风险。
1.3 不断地进行项目风险分析。随着项目的进展,已识别出的项目干系人的风险逐渐减小,但是未识别的项目干系人的风险却越来越大,而且还有其他预想不到的情况,新情况的出现都会导致新风险的产生。因此我们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地进行风险分析,以便使之细化。
1.4 最后,将风险管理的计划、行动、结果进行整理、汇总和分析,形成风险管理报告,为项目的实施、控制、管理、决策提供信息基础。
2 项目风险探讨
项目存在以下几个主要的风险:
2.1 需求不清。产生需求不清的原因主要是软件项目所固有的,也是所有软件项目都存在的问题。
2.2 需求变更频繁。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新的需求会不断出现,并且原有需求不准确与不充分的地方予以显露,另外客户的组织机构和业务流程也可能产生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影响计划的执行,并可能进而导致项目工期的拖延和实施成本的增加。
2.3 实施方面的风险。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如何减少管理系统对业务系统的影响,并保证用户关键业务稳定的运行,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2.4 缺乏单位主管领导的支持。这会给工作配合带来一定的难度,具体表现在工作任务时间上的冲突等问题,最终将导致工期拖延和实施成本增加。
2.5 沟通与协调的风险。项目干系人多,时间跨度较长时,沟通与协调的工作量和难度都很大,如果搞不好,势必造成互相推卸责任,最终影响项目不能按时交付。
下面是可能发生的风险的概率示意图:
■
附图1 项目风险分析图
3 项目分析应对
针对如上的风险分析,我们提出下面的应对措施:
3.1 针对需求不清及需求频繁变更的风险应对:首先,需求分析阶段采用界面原型法,一方面尽量多发掘用户的真实需求,另一方面让用户对自己提出的需求有一个确认的过程。其次,需求分析后期进行需求分析评审,评审通过后由用户方代表签字认可,如果需求确实需要变更的,启动相应的需求变更流程,严格加以监控。若有新的需求或变更之后本期无法完成的,则并入下期一并解决。
3.2 针对实施方面的风险:在项目实施阶段采用标准化的项目管理措施,主要包括:
防止项目实施中出现病毒传播,影响到办公环境甚至业务系统,首先对外部带来的计算机设备、存储设备和软件进行常规检查,预防为主;建议通过安全扫描软件或者人工评估等手段,对设备和软件进行检查,并给出评估结果,一旦发现有重大安全漏洞、后门或者病毒感染,进行立即修补、清除或者采用其他手段消除安全问题。
先在测试环境中安装调试,没有问题了,再在业务主机上实施,有HA环境的主机则需要依照先备机再主机的原则进行;在实施的关键步骤准备回退措施或备份手段,首先详细记录被管环境主要的配置信息,其次详细记录监控实施的每个步骤的详细配置,对于重要的文件路径和文件可以考虑进行记录或备份,防止对项目本身或被管对象造成严重后果;加强项目的推广和知识培训,保证所有有权限进行配置的人员均能规范操作,并且操作掌握回退要领。
3.3 缺乏单位主管领导支持的风险应对:加强各方的沟通与协调,统一思想,取得对项目目标的一致认识,支持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项工作的开展。
3.4 沟通与协调的风险应对:首先,充分发挥由各方共同组成的项目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作用,定期开会,协调平衡各种关系,统一思想,取得整个项目的统一认识。第二,实行项目周例会制度,每周一召开,项目进展消息,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各种问题。第三,建立轻松愉快的工作和沟通环节,加深沟通双方的理解和信任,排除妨碍沟通的不利因素。
4 结论
风险存在于软件项目的全过程,在风险管理过程中,要重视大的问题,但也不能忽略其他问题,可以引进适合具体项目的技术手段和工具用于风险管理,如敏捷应急控制,IRM(交互式风险地图)等,需要根据具体变化及时动态调整,达到预测并实施响应,以便项目顺利完成并达到合理的预期利润。
参考文献:
[1]李春霞.软件项目管理及风险分析[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09(6).
[2]费朵.项目风险识别方法探讨[J].物流科技,2008(8).
[3]克里斯.查普曼.项目风险管理――过程、技术洞察力[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4]凯西.施瓦尔多.IT项目管理(原书第2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5]方德英,李敏强.IT项目风险管理理论体系构建[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3.
[6]索威基.有效的项目管理[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1.
关键词:系统分析与设计;电子商务项目;项目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0-0145-02
一、引言
在多名教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下,《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课程经过2年多的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校级重点课程建设,目前获得上海市重点课程立项,课程改革中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团队项目实践带动教学为导向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潜能,利用学生团队来监督和促进学习,获得了学生们的普遍好评。课程建设团队对项目教学法的探索和实践将对其他类似课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项目引导在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课程于2013年开始进行课程建设,其间11级、12级、13级电子商务专业学生,4名教师与1名企业项目经理参与了课程设计、研讨和教学过程。在三年多的教改过程中,对本课程的建设积累了一些心得和经验。
1.项目定义。项目教学中团队项目贯穿整个课程始终,因此是项目的选择定义对整个项目过程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课程中项目来源于往届毕业设计的项目、往届上海市电子商务大赛项目、全国计算机设计大赛项目和企业真实项目等。教师在课前根据以上途径至少提供50个课题供学生团队选择,这些课题需要满足可行性和实践性,并且符合最新社会需求,能让学生感兴趣,能解决实际电子商务领域经营活动。
2.项目设计与规划。为了让学生感受项目过程的真实性,我们让学生团队充当3个角色:客户方、开发方和验收方,即学生在组队成功后从教师提供的课题中选择感兴趣的项目,讨论这个项目存在和需解决的问题,然后在课程网站上需求,让其他团队来承接这个项目,锻炼学生承接过程的交流和理解能力。另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又根据课程内容把项目分解成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数据建模、过程建模、功能分析、软件结构设计、输入输出和用户界面设计几个项目节点,以此来监督和约束学生的项目进度。
3.项目实施。对于本课程,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新的知识点,我们选择了一个典型的电子商务网站“清风书苑”作为样板教学,合理分配项目节点与课堂教学的衔接,让学生在课堂讲解之后能及时在项目中完成实践。而教师除了讲解知识点,还要在学生完成项目节点时参与部分讨论和错误纠正,并整理共性问题、优秀和共性错误较多的团队节点成果到课堂教学中回炉讲解,从而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和理解能力,形成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良性循环。
4.项目考评与展示。在整个项目完成之后,可通过答辩或项目评审等多种方式进行项目展示,给学生项目团队提供展示成果的机会,同时也可把项目成果上传到网络,供其他项目组和今后学习的同学参考。
本课程对每个项目节点都让团队把成果上网供教师和其他项目组查阅学习,并且在学期末最后一节课之前,组织进行项目评审,最后进行综合排序,对获得前3名的团队所有成员进行期末成绩加分的奖励。这些措施一定程度提高了同学的参与度,完成的汇报成果也比较优秀。
三、实施项目教学法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1.组队问题。在11级的教改实践中,当时为了减少团队数量方便集中规划和指导,让学生8―10人组队,而且指定学生小组,产生了团队成员过多,成员间由于不熟悉交流较少等问题,这些对组长都是很大的挑战,有些组到最后只有组长和个别同学完成的现象。针对这些,后续的教学中,让学生4―5人自由组队,虽然教师的工作量成倍增加,但学生团体人数少,而且是双向选择,团队完成项目的效率极高。
2.选题问题。在11级的教改实践中,为了锻炼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在项目选题上实行学生自行定义项目的方式,由教师进行审核。执行过程中出现学生对项目需求模糊不清和需求过大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后面的项目分析和设计难度太高而无法完成。针对这些,后续的教学中,教师团队整合了毕设选题、公司案例和竞赛项目来为学生提供超过50个项目,给予学生一定的选题范围,同时也拓展了学生对项目选题的认知,避免不可行项目的产生。
3.项目要求规模问题。在11级的教改实践中,教师对项目各个节点要求比较笼统,导致每个团队完成的工作量非常不均衡,单从实体关系分析上就有5到10个实体的差别。因此在后续的教学中为了减少滥竽充数的现象,在项目的节点任务中,量化要求到组队人数接近的规格,这样才能保证每人都能完成项目节点所涉及的知识点,而且项目内容又不过于庞大。
4.评分问题。在11级的教改实践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和组长的权力,对于团队的成绩从个人自评、组长评分到教师评分三部分进行综合评分,比例为3∶3∶4,但实施下来发现学生的评分还是有失公允,而且有些组长为了不得罪人都一律统一分数,这样不仅打击了同学的积极性,也给教师的综合评分造成了麻烦。因此在后续的教学中教师团队提高与每个团队的交流次数,把比例改为1∶2∶7,效果明显好转,学生也没有异议,但提高了教师的课外工作量。
5.教师指导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项目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极高,仅仅依靠课堂是完全不够的。因此我们建立了课程网站,通过论坛、作业和提问的各种方式来进行沟通交流,解决团队中出现的问题。
另外我发现有些团队学生比较内向,不会及时向教师提问咨询,导致项目经常返工,因此从12级之后的教学中我们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团队,进行实时跟踪,参与他们的讨论,然后在课堂上统一讲解出现的问题,基本能涵盖大多数团队的问题,使得其他团队也能及时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效果非常突出。
四、实施项目教学法的效果与评价
1.学生提高了各方面能力。从项目选题到层层实施,都需要学生主动学习,综合分析和运用课程前后的相关知识点,才能融会贯通完成每一个子项目,这些都激发了学生的主观学习和综合分析能力。同时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需要团队成员之间加强交流,与需求方进行协调,并完成调研、实体关系、数据流图、软件结构、界面设计和文档编写等工程实践,因此也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推动了网络资源和实验室建设。本次教改建设了配套教学网站,目前点击量已过万,共分课程简介、教学文档和网络教学等10个栏目,教师授课过程中充分利用互动论坛来为学生及时解答疑问。同时实践还推动了实验室的全面开放,使实验室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利用,从而推动了实验室建设。
3.学生获得课外的收获。通过课程中项目的分析和设计,有些团队会利用课外时间完成完整的项目参与上海市大学生创新项目和各类竞赛。两年内团队教师带领的项目获批6个大学生创新项目。
4.教师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项目教训法需要教师拥有丰富的项目经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促进教师团队到企业调研、收集企业案例并整理,在这期间还完成企业横向项目3个,教学论文两篇,获得优秀教学奖1个,编写实验指导书1本,收集大型完整项目8个,小型项目多个,这些资源都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很好的资源。
在3年内均对教学班级进行了教学调研,汇总显示学生对项目教学方式满意度为96.2%,赞同使用团队方式有助于学习的同学为98.23%,另外在团队对课程今后的教学也提出的建议包括项目点评增加各小组互评环节、案例数量不够多等,这些都是今后课程建设中十分宝贵的意见。
五、结论
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尤其是知识点连贯且前后关联的课程,使用项目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但是这其中教学形式的设计、项目内容的制定,教师指导的及时性、学生团队的组成和评分体系的合理性等都对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效果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团队在教学前应做好规划,在教学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各项进度,在教学后应迅速总结并改进,这样才能把项目教学法运用好,让教学相长,真正地上好一门课程。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环节, 是专业建设中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实现的基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使学生获得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课程体系,充分引入行业、企业元素,注重培养职业能力,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素质,根据职业岗位行动能力的需求,设计符合实际需要的工作任务,细化各学习领域的具体内涵与要求,科学设置学习情境、组织教学设计,建立起一个符合职业岗位要求的课程体系[2]。
随着Internet的普及推广,Web开发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对Web应用程序开发人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目前技术已经成为Web应用程序开发的主流技术之一,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商务、电子政务、远程教育和网上资源管理等领域,深受.NET程序员的欢迎。本文以“动态网站建设”为例,讲解如何设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动态网站建设”课程体系。
一、“动态网站建设”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高职院校规模越来越大,教师数量越来越多,很多教师没有企业工经历。在制定课程时,又缺少企业一线技术人员的参与,因此,对职业岗位群的能力需求不了解,职业定位较宽,制定的教学计划职业针对性不强,教学内容与实际职业岗位需求脱节;各个章节都是根据知识的先后顺序设置的,并不是按照企业开发动态网站的工作过程而设置,内容独立的,彼此之间缺少关联,缺少贯穿基本职业技能的主线,课程缺少优化配置;项目案例由授课教师个人设计,没有经过职业论证;一些对学生职业成长起关键作用但与教材内容联系不大的知识被忽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不到良好锻炼,导致培养的学生职业能力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学生毕业后不能迅速胜任职业岗位。所以,必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构课程体系,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按照工作过程来组织教、学、做,实现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3]。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动态网站建设”课程体系设计的原则
“动态网站建设”课程体系紧紧围绕一个实际的项目,采用“项目+任务”的方法讲解如何应用技术开发Web应用系统。作为“案例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的载体,本课程的设计原则如下:
1、准确的课程定位
根据软件企业对技术的应用和.NET程序员职业岗位的职业标准,对基于技术进行细分。将课程目标定位为掌握技术基本技术的.NET程序员,确保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对职业标准和职业岗位要求。
2、完整的项目教学
基于真实软件开发过程,选用典型的Web应用系统作为教学载体。课程按照真实的软件开发过程,完整的介绍模块的设计和实现以及各个模块的整合,将的主要对象和控件 合理的分解到各个模块中予以介绍,在完成开发任务的过程中即可掌握知识的具体应用。
3、“做中学”的教学理念
基于“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融“教、学、练、思”四者于一体。强化技能训练,提高实战能力,让学生在反复动手的实践过程中学会应用所学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边做边学、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4]。
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动态网站建设”课程体系设计的划分
本课程的设计对照企业开发项目的实际工作流程开发,将开发的过程分为项目分析模块、开发环境搭建模块、数据库设计模块、前台设计模块和后台设计模块。在项目分析模块中,讲解系统概述,Web开发技术选取;在开发环境搭建模块中,讲解Visual Studio2008集成开发环境、架设Web程序的运行环境和创建基于C#的Web应用程序的基本步骤;在数据库设计模块中,讲解的基本知识、数据库连接对象Connection、执行数据库操作对象Command、数据查询和数据更新功能;在前台设计模块中,讲解注册设计、用户登录设计、计数器设计、信息查询设计、浏览设计、购物车设计和结算与订单查询设计等功能;在后台设计模块中,讲解登陆与管理设计、商品管理设计和订单管理设计等功能。项目开发的工作过程与课程的设计过程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项目开发的工作过程与课程的设计过程框图
参考文献:
[1]万卫.教师实践能力与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J].学术论坛.2015,(07):177-180.
[2]谢凤静.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Java Web开发”课程设计[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10):180-181.
[3]蒋美云.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程序设计”串讲课程开发与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09):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