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培训课程模板(10篇)

时间:2023-06-25 16:03:1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医药培训课程,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医药培训课程

篇1

目前理疗市场比较混乱,普通的刮痧、按摩、拔罐四处可见,然而有特色的却少之又少,经营效果一般的理疗项目,充其量是维持生计,要想突破这个瓶颈必须找到一种有效果、有特色、有文化内涵、绿色、安全的方法。王氏药罐不夸大其词,不治百病,也不医百人,我们凭借的是实用的“三板斧”,也就是这“三板斧”,让我们的药罐走出衡水,走向北京,走向全国。希望您也能加入我们北京长城汉方中医研究院,迅速占领市场,医治他人,成就自己。

该技术学期7天以内,赠送300个药罐、100人次的药包(带顾客或学员有上述病患者多赠50人次)、韩国美容笔一支,免费安排住宿。免费为学员办理“高级罐疗师”证书。带办劳动部职业资格证书。康复科医师、针灸科医师、中医骨伤科医师、中医外科医师、中医妇科医师、中医皮肤科医师、推拿按摩科医师、民族医师、针灸师、康复理疗师(康复保健师)等资格证书。全国通用,网上可查每月的10日、20日开班,电话:010-64528528 18611611832高老师,欢迎广大的同行互相交流学习。

北京长城汉方中医研究院设立分院(科研、培训基地、办事处)全面启动。

为了响应《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的号召,积极推进中医健康事业的蓬勃发展,我院欲在各省设立省市县3级分院和科研示范(培训)基地,旨在团结中医健康人士,资源互补,共同发展。同时部分我院业务和劳动部职业资格证书,利润巨大,收入颇丰,欢迎健康相关的单位和个人申报。

电话:010-64528528 18611611832

联系人:高院长

北京市长城汉方中医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双营路11号 美立方3-1-607

篇2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在防治艾滋病、非典中取得的成效,中医药在西方社会越来越多的被认识与重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学习中医药。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中医药专业课程已成为普遍现象。中医院校如何通过特色汉语培训引导学生克服语言障碍,顺利进入中医专业学习,成为扩大中医药海外影响,培养中医药海外人才的重要研究课题。因此,在中医院校里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中医院校设置汉语教学课程的特殊性

留学生来中国学习中医往往必须首先学习汉语日常用语,掌握基本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国内出现的越来越多的以对外汉语为主要教学内容的专门语言学校看来似乎可以满足这一需求。其实不然。这是由中医药专业本身的文化特性与专业特性所决定的,这些特性为中医院校设立中医特色的对外汉语培训课程提供了依据。

1.中医药本身的文化特性决定了对外汉语教学的特殊性:一方面,掌握日常生活中必要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是客居中国,饮食、交通、购物、旅行都是必备要求;另一方面,中医药本身的文化特性决定了必须对求学的留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专门汉语培训,这种汉语培训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学生的日常生活需要,更主要的目的是培养进入中医专业学习的应用型人才。中医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人看来,医理、命理与地理都为同一道理。要学好中医,必须把握好中国的民族文化精髓,否则,弘扬中医只能是无源之水。中医是依附在中华大文化之上的,是以中华大文化为基源、为灵魂的生命科学,一部中医史就是一部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与科技发展史。对留学生的关于中国文化整体观念的灌输应该是一个长期而循序渐进的过程,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如果能够在留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就对其进行有意识的文化意识的灌输培养,在其今后的中医药专业的学习中必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附着与语言教学之上的文化教学应贯穿与中医专业留学生学习的整个进程中。而这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安排只有在中医院校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才能实现并完成。

2.中医药专业的留学生临床教学需要决定了中医专业对外汉语教学的特殊性:普通语言学校的汉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与语言交际能力,以学生能够流利的使用汉语进行听,说,读,写,译为培养目的;而日常交际用语与中医医学用语有较大的区别,在学生掌握汉语日常用语的基础上进行中医医学用语的专门训练,是中医药专业留学生临床教学实践的客观需要。

二、在中医院校开设汉语培训面临的困难

1.如何配备一支高质量的跨学科的教师队伍:教师配备的好坏决定着教学质量的好坏。对外汉语教学首先必须配备一批编制稳定的、具有正规教学资格的对外汉语教师。由于汉语学科与中医学科的交叉特点带来了师资建设的一个矛盾,一方面,具有正规对外汉语教师资格的教师不一定了解中医药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中医药专家不懂汉语教学的专业知识与教学原则。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不仅要加强教师的跨学科培训,还要加强汉语教师与中医专业教师的合作与协商,只有这样才能编写具有针对性、特色性的中医药专业留学生的汉语教材。同时,教师在课程设置与课程教授中要循序渐进的体现专业知识的渗透。

2.如何明确教学目的并设置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对于中医药专业的学者来说,汉语与文化并非一到两年就能完全学好,汉语学习过程应贯穿专业学习的整个过程之中。在教学上,明确不同教学阶段的培训目标和培训方式,针对学生不同的汉语熟练程度设置不同的学制,可以设为基础班、速成班等班种,由学生自由选择。一般来说,由公共汉语向中医汉语学习的过渡,主要在第一学期完成,这一学期主要解决留学生的日常生活用语障碍,加强以交际为目的的语言训练;其次进入由公共汉语向中医汉语学习过渡阶段,在语言训练中有意识的加入与中医药有关的文化课程学习;最后完成由中医汉语向中医专业课程学习的过渡。

3.如何体现中医药院校汉语培训课程的特色:体现中医院校的特色是开展汉语培训的关键。也是中医院校汉语培训与普通汉语培训课程的区别所在,是中医院校开展汉语培训的前提。

二、特色建设可采取以下几个对策:

1.加大医学用语的训练。在教材编写中,加大医学用语的交际训练,多加入中国民间流传的医学惯用语、俗语、成语,教会学生使用“常用医学词汇中的英文手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结晶,语言和词汇能够更加鲜明的反映一种文化的特质。中国古代至今形成并流传了一大批涉及医学的熟语,在教材中适当的编写一些通俗易懂的医学熟语(惯用语、俗语、谚语),能够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某些中医文化现象,增加教材的趣味性,使学生对中医文化有更多感性的认识。

2.开设多样的中医文化课程。可以给学生开设气功、书法、文学鉴赏、烹饪等课程。气功是中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一种医疗保健、祛病、强身运动,以注重实践的方法,进行“精”、“气”、“神”的锻炼,以自我调节,实现生命优化“稳态”,激发潜能的一门科学;中国书法艺术与中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中国文化的精神是天人合一、贵和尚中。书法的理想境界也是和谐,通过参差错落、救差补缺、调轻配重、浓淡相间等艺术手段的运用,达到一种总体平衡;另外还可以加入一些中国饮食文化,因为它的最典型之处,在于体现饮食与滋补相结合,其中体现的是针对人体营养吸收的阴阳调和——及孔子的“中庸之道”。从医学保健理论上看,通常人体需要何类营养成分,便会产生相应的口味倾向。以外界成分补充体内之不足,以此达到阴阳调和、平衡人体机能之功效;在开设的中国文学鉴赏课中介绍部分中国古代的涉医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提高文学鉴赏与文学修养能力的同时,获得相关中医药知识。

“语言是以特定的民族形式来表达思想的交际工具。人类思维中概念的形成,推理的展开,都需要有语言形式的‘包裹’才能巩固和表述出来。然而我们今天所谈论、研究的语言又无一不是民族的语言。当民族在人类历史上作为一种在语言、居住地域、经济生活、心理状态上稳定的共同体出现时,语言就深深地打上了民族的烙印,成为民族和民族文化最典型的表征。语言作为交际工具,但它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民族文化是一个整体。在学习一门语言时,必须先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好这门语言。因此,我们有必要认识一下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有专家指出,中医药国际化的突破口是积极对外传播中医药文化,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宣传比中药出口更为重要,中医药发展的国际化需要中医大夫来支持,而在中国培养国外优秀中医药人才首先必须扫除语言障碍,了解中国文化,这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基础,由此可见,中医药院校汉语培训项目任重道远。

总之,语言是伴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它作为人类的专利,是思想的直接表现形式,它既是思维的工具,又是交际的首要手段。

参考文献:

[1]贾谦,杜艳艳,吴运高,杨巨平.中医药:走向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J].中国药业,2002(2).

[2]何敏,曹瑛.儒家饮食观与中医[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0(4).

[3]陈贻庭.试论古代的涉医文学[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3).

[4]卜海艳.论医学专业留学生的汉语教学[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6).

篇3

我和国药大学的缘分,可以溯源到2012年,那一年我参加国药大学的内训师选拔并成为了一名兼职内训师。两年后,我非常幸运地进入到国药大学开展专职的课程研究工作。2015年,我开始正式带领团队负责国药大学的日常运营和管理。当我从业务管理岗位转为培训管理岗位,从企业大学的讲师变为企业大学的运营者时,才发现曾经的我和大多数的管理者一样,被指标所困扰,被市场环境所迷惑,为人才流失所烦恼,很多时候我们不断地消耗着自己的能量,却忘记为自己和团队补充弹药。

就在我自身作出职业转型的选择时,国药大学也面临着创新的挑战。2015年这一年,医药行业形势复杂多变,政府出台了多项行业政策加剧了业内竞争,尤其是互联网企业和现代物流企业对医药领域的涉足,使得我们的企业经营者压力倍增。学员们比从前更加渴望了解趋势、获知未来。此时我立足于自己的新角色,扪心自问,作为一名课程讲师,我们有没有将培训课程与企业的现实情况相结合?作为一名培训管理者,我们的培训能教会学员什么?我们的培训课程是他们真正需要的吗?在领导的支持下,2015年国药大学开始创新培训形式。

从课程着手转型

曾经,在企业快速收并购的发展期,“融合”是国药大学核心项目的主题词;在企业风平浪静的平稳期,“致知”就是我们的主题词;在企业不断面临外来挑战的转型期的今天,我们的培训体系又以“创新”为新的追求。今年,我参与研发的新课“国药控股战略与经营运营沙盘模拟”年初正式面向学员,这门课程的研发历时一年半,调研了公司内部十几家子公司,访谈经营管理者和业务人员逾百人,总结提炼了医药分销行业的战略与运营的内在规律。我们选出7名在任的二级公司的高管担任授课讲师,让学员在两天的课程当中,模拟在市场环境中经营企业5年的过程,在沙盘中学会用战略的眼光、博弈的思想进行全盘思考,实现培训课程与企业实情相结合。

当我看到学员们在我们的课堂中有了收获,我更坚信从业务回归培训是我正确的选择,培训不仅让我自身得到更多的提高,也会让更多的学员受益。

从体系成就讲师

有了好课,还需要一批好讲师。所谓“众人划桨开大船”,我深知国药大学这艘大船想要运营得好,一定要借助内训师团队的力量。目前国药大学有兼职内训师180余人,分布在全国各地。曾经的兼职内训师的经历让我非常清楚,当前大部分内训师的自我定位就是一个知识与经验的传播者,他们的动力大部分来自于他们对培训的热爱和乐于分享的人生态度。这其实是一种很单纯的动力,一旦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比如工作压力的增加、职位的升迁就很容易无暇顾及内训师的授课任务。

2015年我们开始建立内训师分级管理体系,赋予各个层级不同的权利与义务,匹配不同的发展资源。同时,在分级体系内建立专家库,从机制上改善内训师流失的问题,将讲师的个人发展与大学的发展连接起来,使大家围绕大学的发展目标而共同努力。今年,我们还培养了150名省内讲师,授权这些讲师在本省讲授国药大学的版权课程,不仅解决了子公司的培训需求,同时也为国药大学选拔全国级讲师储备了不少优秀种子。

篇4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39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116-02

我院为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院,近年来,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病床增多,平均年增加新护士50人。增加的护士中,多为刚毕业的新护士,工作经验不足,业务能力欠缺,临床护理风险性增加。同时,我院作为一家综合性中医医院,需在临床工作中广泛运用中医护理技术,而新入护士并不全是毕业于中医院校,约50%的护士在进入医院之前未接触过中医护理。为使新入护士更好地适应中医医院临床护理工作,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我院于2009年起开始实行护士五年规范化培训,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新入院的本科、专科毕业护士67人,其中本科学历31人、专科学历36人,中医院校毕业32人,非中医院校毕业35人

1.2 方法

1.2.1 培训形式

1.2.1.1 护理部集中培训 采用集中授课、摸拟演示、操作训练等方法,由护理部选定课题,每周1次进行培训。

1.2.1.2 科室轮转培训 护理部制订护士五年规范化培训及考核手册,新护士岗前培训结束分配科室后,由所在科室按照手册内容对护士进行培训。科室配备专门的导师,对培训人员进行指导和评价。编制内护士五年内不定科,每一年每季度轮转一个科室,第2-5年每年轮转一个科室。

1.2.2 培训目标 由护理部分层次确定培训目标。工作第1年:能熟练掌握基础护理技能及相关理论知识,熟练掌握8项中医操作技术,熟知各班岗位职责并能独立完成工作。工作第2-3年:掌握本专科常见药物的相关知识、常见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护理常规,能给病人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工作第4-5年:能熟练运用护理程序为患者实施整体护理,逐渐成为科室的业务骨干并具备初步的教学、管理、科研能力。

1.2.3 培训课程设置

1.2.3.1 岗前培训 岗前培训以理论培训为主,时间1周,内容包括医疗护理相关法律法规、护理规章制度及安全、护士职业素养、医院感染基本知识及职业防护、护理文件书写规范以及人际沟通和团队精神。

1.2.3.2 理论培训 理论培训以护理部集中培训为主,课程分为西医“三基”理论和中医理论知识。“三基”理论包含伤口造口护理、循证护理、深静脉置管护理护理、护理安全等内容。中医理论课程设置则以《中医护理学》《中医护理基础》为蓝本[1-2],由浅入深依次涉及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阴阳五行精气学说、经络与穴位、辨证施护、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等,再由各科室根据专科常见病、多发病及优势病种培训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3]。

1.2.3.3 护理操作培训 操作培训以科室培训培训为主,分为西医“三基”操作和中医护理操作。“三基”操作第一年以无菌技术、口腔护理、静脉输血等23项基础护理技能为主,第二年及以后要求掌握CPR技术,能熟练配合抢救。中医护理操作培训项目以《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为蓝本[4],包括艾灸法、中药换药法、中药熏洗法、拔罐法、中药熨烫法等。

1.2.4 考核 科室每月按照培训考核手册规定的内容对培训人员进行操作考试,每季度进行一次理论考试;护理部每年组织一次理论考试,一次操作考试(由护理部组织项目抽考)。所有考试成绩均记入培训手册,不及格者须补考,要求最终合格率100%。

2 结果

护士经规范化培训后,理论水平、操作水平、临床工作能力都有了较大程度提高。培训前后理论、操作考试合格率,见表1。

3 体会

护士规范化培训是完善毕业后护理学教育、对临床护士所进行的专业化培训,是护理学科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护理人才梯队培养的重要任务之一[5]。而在中医医院中,中医护理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份,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将规范化培训与中医药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训相结合,“三基”“中医”两手抓,对于提高中医医院低年资护士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保证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上规范、有效的运用有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 刘革新.中医护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2] 周琦.中医护理基础[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

篇5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一、继续医学教育的背景与现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继续医学教育是指医学院校毕业之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生教育。医学是知识更新、技术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因此继续医学教育对于医护人员进行严格的临床工作基本训练、提升有关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基本的专业技能,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进入21世纪,科技的进步使得医学知识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出现,疾病的诊疗手段更加多样化,对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继续医学教育在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现已成为医护人员在工作中更新知识的重要手段。

当前我国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继续医学教育发展不平衡,地区、城乡、学科、单位之间差异较大;二是继续医学教育资源不足和利用效率不高问题并存;三是继续医学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广大卫生技术人员多层次、多形式和个体化的需求,继续医学教育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截至2015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达99.0万个,其中:医院2.7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2.5万个;执业医师数约527万,乡村医生和卫生人员数约106万,注册护士300多万,卫生技术人员约759万。不论是医疗机构、还是医护人员个人,亦或是对于整个医疗事业的发展,对可持续的、高质量的、前沿性的继续医学教育都存在很大的需求。面对如此庞大的、多样化的继续医学教育需求,现有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供给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继续医学教育需求的。以北京协和医学院为例,每年通过各类继续医学教育目所培训的医护人员总数也不足5万人次。北京协和医学院作为我国医学教育的国家队,拥有丰富而优质的医学教育资源,然而通过面授、观摩、专题研讨会等传统的培训方式所能实现的培训规模是有限的。而且传统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模式除了规模有限,还存在培训质量参差不齐,培训成本高、工学矛盾突出等问题。

二、“互联网+”为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发展带来了新契机

如今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等被广泛应用至教育教学中,科技催生了许多新的学习方式,也萌发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如近年来出现的一系列教学创新:慕课(MOOC)、视频微课、翻转课堂等。并且,随着无线网络、便携式终端的普及,使得“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能够学到任何知识”成为可能。加之,随着模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使得临床技能在线培训实现成为可能。如在美国,某网络解剖公司开发了互动式身临其境的3D软件,提供网络解剖学、虚拟人类尸体等产品来支持医学院教学和3D网络教学;麻省理工学院也借助类似技术建立虚拟实验室,学习者在家里就可以借助虚拟体验获得类似真实实验室的操作实践。以上这些技术的都为医学教育培训中临床技能的在线培训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持。

那么,是否可以利用数字互联网时代这些新的技术手段,以更大的规模、更低的成本、更新的模式、更快的速度为更多需要更新完善自身知识技能的医护人员创造出更方便的学习方式呢?答案是肯定的。

慕课这一正在被国内外各大教育机构广泛应用教学方式,同样适用于继续医学教育。“慕课”这一概念是由英文“MOOC”音译而来,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缩写,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大规模(massive)指的是课程注册人数多,每门课程容量可达数万人;开放(open)指的是学习气氛浓厚,以兴趣导向,凡是想学习的人,都可以进来学;在线(online)指的是时间空间灵活,使用客观、自动化的线上学习评价系统,如随堂测验、考试等,而且还能运用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网路来处理大众的互动和回应,自我管理学习进度,自动批改、相互批改、小组合作等,保证教学互动,7×24全天开放,提出问题5分钟后能得到反馈。这种形式不同于传统的透过电视广播、互联网、辅导专线、函授等形式的远程教育,也不完全等同于近期兴起的教学视频网络共享――公开课,更不同于基于网络的学习软件或在线应用。就目前看到的“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而言,可以发现,在慕课模式下,大学的课程、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进程、学生的学习体验、师生互动过程等被完整地、系统地在线实现。因此,与传统继续医学教育培训模式相比,如运用慕课模式实施继续医学教育培训能够有效弥补传统继续医学教育培训中的不足并对医学继续教育模式改革具有促进意义。

(一)实现优质继续医学教育资源共享,使得低成本、高质量、规模化的培训成为可能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卫生资源和医学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尤其是广大农村和边缘地区卫生技术人员获得优质继续医学教育资源非常有限。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乡村医生培训量不足,形式单一;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严重缺乏临床技能培训;培训时间与工作时间冲突。而慕课最大的特点是能够以极低的成本大规模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在传统培训模式下,开办1期继续教育培训若为1万元,那么开办100期的培训成本就是100万。而在慕课模式下,开办1期和100期的成本几乎是一样的,并且所提供的培训课程内容对于广大医生而言也是相同的,即培训质量能够实现同质化,同时,实现规模化也变得非常容易。拥有大量优质医学教育资源的慕课提供者,如像北京协和医学院这样的高等医学院校及其附属临床医院,能够通过慕课模式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在更为广阔的平台上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

(二)推动继续医学教育培训模式改革,改进培训质量,实现继续医学教育模式升级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模式的转变,强调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充分尊重患者的权利和诉求,保障患者就医安全。也必然要求以继续医学教育模式转变。传统的医生培训方式往往需要在患者身上学习,这种方式一方面“患者资源”是有限的,培训成本高昂;更重要的是在患者身上学习尤其是一些手术实践训练,往往存在风险。因而,传统以患者为实践对象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青年医师在短时间内系统全面掌握一些临床技术的要求。虚拟现实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它利用计算机形成逼真的三维视觉,使参与者与虚拟世界进行体验和交流。虚拟现实技术以其临境性、交互性、想象性以及与现代医学之间的密切融合对医学领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成为解决教学资源匮乏、改善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事实上,丰富多彩的医学教育资源中像临床实操视频、3D解剖图、医学影像图片、虚拟实验室等也更适合通过慕课模式加以呈现升华。

因此,若通过慕课与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开展临床技能的在线培训,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就可有效缓解以上问题。同时由于慕课的开放性,加之大数据的发掘利用,将会使得培训的各个环节容易被监督,这反过来能够促进继续医学教育培训质量的提升,推动继续医学教育模式的升级。

(三)缓解学习者工学矛盾问题,实现以医生为中心的终身学习

由于医护人员普遍工作繁重,工作与培训时间相矛盾已经成为目前我国医生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最大的难题。当慕课充分发展后,就能做到让每个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自己的程度、自己的学习节拍和速度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继续医学教育培训不再因时空限制而使得医护人员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擂未境。

综上所述,利用慕课模式会推动继续医学教育培训从传统单纯的面授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模式发展。它的发展潜力、表现力以及大规模低成本的普及率,是传统面对面培训无法比拟的。通过这种方式,能在短时间内形成一批有较高水平、可供不同背景医生选择的高水平课程。这将成为推进继续医学教育改革、改善培训质量、实现继续医学教育模式升级的重要契机。

三、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如何慕课

(一)充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发优质继续医学教育临床技能培训课程库

当前国内的各类远程医学教育虽然可以满足各级医护人员及临床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要求,但难以满足其对临床技能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学习的需求,这些技能的学习实际上仍得靠传统的师徒面授形式来进行。这也恰恰是制约在线医学教育培训发展的主要原因。因此,应该综合利用互联网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模拟技术等各类新兴技术,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地区卫生技术人员的需要,开发出优质实用、针对性强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课程。尤其是需要补充大量临床技能在线培训课程,并逐步形成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在线课程库和数字资源库。

(二)利用慕课模式实现优质继续医学教育资源的大规模分享

当拥有了优质的培训课程资源,就可以利用慕课模式进行全国范围内分享,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方式开展学习。美国医学教育家米勒教授(George Miller)构建的“米勒金字塔”(Miller’s Pramid)勾画了培养医务人员医学知识与临床能力标准的金字塔模型,该模型明确标明了医学学习者由知识累积到临床实践训练的能力发展的各个阶段目标。由塔底到塔尖,第一层是医学专业知识与操作理论层(Knows),即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操作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记忆;第二层是医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层(knows how)是指对医学知识的理解与融会贯通;第三层是临床操作表现(shows how),是运用所学医学知识演练临床思维与技能;第四层是真实工作环境中的实际表现(Does)。因此,根据米勒金字塔模型,在线继续医学教育可提供前三个层次的培训:

1.理论培训

此类型主要以专业知识和操作理论更新学习为主,主要包括医学研究新进展、新发现;新技术、新设备的临床应用;对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相关政策法规等。医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相应的课程内容,如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也可以与在线课程主讲教师或其他医生进行线上异步交流学习。从而使医务人员及时跟踪了解世界医学发展前沿和新进展,引进和吸收最新医学科技成果,提升创造力、创新力。

2.观摩培训

对医学知识的理解与融会贯通重点强调知道如何应用以上理论知识。医生可以通过 “看别人怎么做”来实现这一目标。观摩培训可为医生提供多元化的临床技能相关学习资源,如临床技能操作视频、手术示教视频资料、专家会诊过程视频等。对于较复杂的内容,医生可异步反复观摩学习。

3.临床技能的虚拟实践培训

在较好地掌握了临床理论知识及如何应用的基础上,医生可通过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及各种医学影像数据资源在计算机中建立的虚拟诊室、病房或手术室对新的临床技术进行在线“虚拟实践”。对于复杂的环节还可进行反复操作,从而逐渐熟练并掌握某临床技能。医生的“虚拟实践”被系统记录下来可接受线上虚拟学习社区的同伴和专家的点评指导,然后针对同伴和专家的反馈及时纠正自己的操作。最后在对某临床技能足够熟练的基础上再进行真实的工作环境进行临床实践。这将成为青年医师临床技能培训的一个有效途径。

(三)逐步形成“以受训者为中心”培训模式,提升培训质量

通过慕课与虚拟技术相结合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青年医师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现有的技术和能力、专业背景,选择适合自己的继续教育培训资源,通过在线更新理论知识,通过模拟训练来提升自身临床技能或习得新的医疗技术,从而实现由以病人为中心的培训模式向以受训者为中心的继续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

四、结语

在终身教育成为生存概念、知识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国卫生事业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对医学发展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卫生技术人员对高质量的继续医学教育的需求日益迫切。然而我国目前的高质量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资源供给远不能满足医务人员日益增长的需求,传统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方式也无法解决这一供需矛盾。幸运的是,“互联网+”为继续医学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随着慕课、翻转课堂等新的教育模式及虚拟现实技术等各类新兴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逐渐应用,继续医学教育必将迎来革命性的变化,终将实现真正“以受训者为中心”的继续医学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原英,申玉杰.高等医学院校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的思考[J].继续教育,2009(4).

[2]孟群.开拓创新的发展历程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我国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创建的回顾和展望[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09(1).

[3]罗涛,陈兵等.虚拟现实技术在血管介入治疗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10(12).

篇6

衫药局成立于1970年代,近年来一直是排名日本前四位的著名现代连锁药店,2001年8月在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证券一部上市,截止至2010年2月年报显示,其自营店铺已达725家。

杉药局的领导者是夫妻两人(现任社长、副社长),早在1976年,杉药局在一派田园风光景色秀丽的西尾市郊区开始创业,其所在社区是手工业者聚集区,当时药店的规模仅仅60多平米左右,开店之初社长夫妇二人的目标,不是所谓量贩卖场式的药铺,而是以用药咨询及调剂为主体的“城镇用药咨询型药铺”,把中医和皮肤疾病作为专业重点,默默进行反复研究,结果得到当地居民深深的信赖,当时能够为一位客人进行一两个小时各种各样的健康咨询。之后1980年代是日本经济如日中天之时,随着大型购物中心的开业,当地客流快速增加,杉药局也为更多客户知道,杉药局在用药咨询调剂之外又开始追求商品齐全。门店规模慢慢变大,来店客流也逐渐增多,但客人为了得到咨询甚至愿意等候2小时。社长夫妻的人品和经营方法感动了年轻药剂师入店,二号店、三号店接连开设,杉药局的连锁事业由此而开始。

创业之初的目标和经历深深影响了衫药局的发展战略,其药店类型定位是处理处方和进行社区医疗支援的“调剂并设型现代药店”,让顾客在家门口附近能够轻松得到服务的“经常就诊型药局”,不是通过平价商品量贩销售来提高进店率,而是以真正能够支持顾客健康的商品构成和价格战略为基本,提供调剂、服药指导及病历管理,为每个患者都起到健康顾问角色。

在服务方面,杉药局可以说是靠专业细致的服务起家的,每个门店的药剂师不少于三人,药剂师不涉及收款、装卸管理等,而是集中于OTC指导咨询和配药的工作上,门店内会专门开辟咨询室提供用药健康咨询以及各种医疗器械(如体温表,体重计,体脂计,血压计,检验药,糖尿检验仪,妊娠检验药等)供顾客进行诊断以密切掌握自己的健康状况,此外还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延伸服务内涵,从门店内的咨询服务向门店外的社区扩张,其背景是日本医疗法的修正增加了对药剂师期待和责任,如健康时期的自我保健、生活习惯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动脉硬化等的预防、对生病疗养中患者开处方药、而且伴随高龄化家庭疗养的支援等,都使得要求药剂师支援的场合增加。2002年1月,杉药局开始进行与看护保险相关的家庭医疗服务,其药剂师根据医师的指示利用门店的无菌调剂室中调制输液,送到患者家中,向患者或家属正确说明交换输液的方法。2005年9月,和收费养老院开始合作,对当地的养老院进行药物疗法支援,杉药局的药剂师和医师巡诊同行,根据医师指示把药送到养老院老人起居室,对药的作用和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要实现杉药局以上专业化战略的基础就是人力资源的培养和使用,特别是对药剂师的专业能力培养,杉药局在此方面可以说是高度重视和投入。随着杉药局在日本国内的开店地区和店数不断扩展和增加,杉药局的教育培训基地“药事研修中心”也不断在各地开设,给员工提供了充分的培训和支援。在衫药局门店数达到100多家时,2001年10月衫药局本部的药事培训中心(暨药事信息中心)开始设立;当门店数达到200多家时,2004年2月 药事培训中心京都分校区开始设立;当其门店数达到300多家时,2006年6月药事研修中心东京分校区(位于东京都品川区)开始设立。

二、衫药局的专业化战略对药剂师的使命要求

日本杉药局的专业化战略必然产生对药剂师的要求,这就牵涉到培训体系如何去把战略落地并匹配组织体系对专业岗位的要求。

杉药局创业之初是因为能够给顾客提供详尽专业细致的健康与用药指导而得以发展,其药店类型定位是处理处方和进行社区医疗支援的“调剂并设型现代药店”,所以专业化服务对其药剂师的使命形成了要求:第一使命是支援社区居民的自我治疗(self medication),当居民自我治疗时,能对其进行适当的语言指导,并选定适当的OTC药和健康食品;第二使命是药物疗法的支援,能进行正确调剂和适当的服药指导、通过药历管理,为患者的康复做贡献。

日本倡导Self-checking和self medication的概念,“自己的身体自己负责”,Self-checking指自我健康管理,前提是密切掌握自己的身体状态。利用诸如体温表,体重计,体脂计,血压计,检验药,糖尿检验仪,妊娠检验药等,不断地检查自己的健康状况,self medication指自己运用非处方医药品,民间秘方,食品,保健食品,国内外各种健康方法,运动,休养,睡眠等方式,预防疾病,维持和增进健康。因此药店专业化服务就需要适应顾客教育水平提高和自我健康意识觉醒的趋势。

由此,衫药局定位其门店药剂师有如下特点:对处方药和健康食品共同使用的可能性确认;对于患者处方药存档为其药历;附属诊疗科的场合重复医药品的确认;作为主治医生和患者间的联系人;可以代替患者进行联络、反之也可以传达主治医生的联络。

可以说,杉药局的专业化战略、药剂师的使命与定位并最终落地到培训体系是全面而细致的,培训也与店铺扩张同步,这为企业战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而药剂师也得到了真正的荣誉感和归属感,笔者了解到其一位普通药剂师中野真理子(2002年入社),就这样由衷的谈论其工作价值:“每天大半时间是用在配药的业务上,不仅是附近的医院、甚至从外地的医院也会有处方开过来。剩下的时间则是接受有关OTC的咨询。每天都过的忙碌而充实。我感觉工作的价值和喜悦就在于能够为患者、为顾客提供帮助。比如能够消除患者对药品的不安、帮助她们安心用药,或是与顾客交流过程中她们觉得这次咨询确实有益于自己的身体健康。希望更好的发挥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致力于新人的培养,向教育的方向发展。”药剂师对工作的切身认识是与其企业的岗位定位非常吻合的。

日本药剂师的收入水平是中上水准,而中国药剂师的收入相对较低一些,但是笔者认为这不是关键因素,收入是与岗位职责和发挥作用相匹配的,而中国药剂师在药店中的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甚至有时候成了配套摆设,这与中国药店战略、组织体系对药剂师的定位和如何充分发挥其专业作用有莫大关系,最后培训才是落实专业性的重要环节,笔者希望这位日本普通药剂师的言语为中国药店管理者提供一些启发。

三、衫药局的培训课程介绍

在日本药店培训体系介绍的第一、二篇,笔者对日本杉药局的专业化战略和药剂师的使命和特点进行介绍,在本篇中笔者具体介绍其培训课程供中国药店参考。

结合其专业化战略与药剂师的使命与工作特点,衫药局的培训课程分为四个系列:

系列一是新入职药剂师研修。根据一般目标和到达目标明确的“新人药剂师研修课程”、入社时的集体研修及提升研修,分为进公司1个月后、3个月后、1年后、2年后不同时间段。

系列二是得到日本国内及国际学会高度评价的“阶层別等级研修”,这是杉药局中药剂师教育的核心培训模块。

系列三是以把握处方依据为目的的“疾患別药物疗法研修”,主要是8种典型性的疾患构成。

系列四是“综合健康保健研修”,主要讲通过OTC药进行自我治疗。

其中,杉药局独自开发的系列二“阶层别等级制研修”,由保险调剂、健康保健、家庭医疗、沟通交流四大类组成,分初级、中级、高级3类课程, 初级课程讲基本的知识与技术,中级课程是标准的知识和技术,高级课程定位在药剂师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每类课程设定2~3科目。全课程目标需要约3年修完。培训完之后要对药剂师进行考试,并根据考试结果来决定是否晋级。

由于中日之间的词语差别,笔者对“阶层别等级制研修”的四大类知识模块再作详细说明:

所谓保险调剂,培训内容以患者的药物疗法支援为目的,包括调剂、服药指导、处方解析等。

所谓健康保健,培训内容包括一般用医药品、健康者、未病者为主对象的营养補助食品、维生素、矿物质、芳香剂・健康法、营养学、中毒处置等。

所谓家庭医疗,培训内容包括介护保险制度、介护用品、高热量输液的无菌的调制、居宅疗养管理指导业务等高龄者自宅中的疗养为目的。

篇7

我国乡镇人口众多,基层医院产科医生作为卫生计生管理队伍的重要力量,直接担负着母婴健康的重任[1]。随着2016年我国计划生育政策重大调整,全面放开二胎,一方面满足了很多家庭对二胎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导致高龄产妇比例徒然增加[2]。遗传性疾病、妊娠期代谢性疾病等发病率及瘢痕子宫、子宫破裂等高危妊娠风险也随之增高[3],这都对产科医护人员构成了新的挑战。目前,基层医院产科业务培训内容比较单一,病例比较局限,单位的业务学习已经不能满足基层产科医生的需求。因此,本文旨在分析基层产科医生对二胎全面开放政策下产科继续医学教育课程设置的需求,从实际出发,设置更适合基层产科医生的继续教育培训课程,开展继续教育工作,助力国家全面开放二胎政策,为母婴安全保驾护航。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择大型妇产科专科医院为调研现场。该院为三级甲等公立妇产科专科医院,开设了全国首家“再生育”咨询门诊,同时也开设各类高危妊娠专科门诊。医院国家级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均以学科带头人、妇产科专家为师资,2010年至今已累计通过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培训基层医生约25870人次。本研究选择该院2016年1—12月的继教培训学员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9份,有效问卷179份,回收率为89.5%。

1.2研究方法

自行设计培训学员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课程内容设置及组织形式需求等内容,采用5级Likert量表法,每个条目均分为很需要、较需要、一般、较不需要、完全不需要5个级别。医院产科专家参与设计完善问卷,保证问卷内容效度。对20名医院产科医生进行预调查,检定问卷的Alpha信度系数为0.82,表示问卷可信度较高。正式调查时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法,根据对各项课程内容“很需要”和“较需要”的占比之和反映课程内容的需求程度。

2结果与分析

2.1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调查对象共179人,年龄分布在24~52岁,平均年龄(40.3±2.2)岁,女性152人,占84.9%。主要为本科以上学历(169人,占94.4%)、中级以上职称(162人,占90.5%)、主要来自综合医院(102人,占57%)、二级医院(96人,占53.6%)。

2.2课程内容需求

需求最大的三项课程内容依次为高龄再生育孕前评估(153人,85.4%)、高龄再生育辅助生育技术选择(132人,73.7%)、高龄再生育的围孕产期管理(151人,84.3%),随之依次为高龄再生育分娩方式的选择、高龄再生育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筛查、高龄再生育孕妇合并妇科疾病的处理。有30人回答“希望增加的课程内容”,其中9人(30%)认为需要增加“高龄再生育产后避孕方式选择”课程。

2.3课程组织形式需求

需求从大到小依次为与产科专家进行互动式的经验交流座谈(172人,96%)、由产科专家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课程讲授(169人,94.4%)、到相关临床科室或职能处室现场参观(155人,86.6%)。

2.4现场参观需求

需求从大到小依次是制度、流程、规范文件(160人,89.3%),岗位人员配置(155人,86.6%),病案信息系统(151人,84.3%)。

3讨论

3.1大型公立妇产科专科医院是培训基层医院产科医生的有效平台

基层产科医生主动到大型妇产科专科医院学习产科经验的强大需求、医院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培训课程的实践都表明,以大型公立妇产科专科医院为平台和培训基地,对基层进行产科医疗知识与经验的辐射和输出,已成为产科医生继续教育培训的探索趋势[4]。我国已经执行了近4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即俗称的“独生子女”计划生育政策,基层医院的产科医生大部分对高龄再生育人群的孕产期管理缺乏经验[5],到国内著名的大型公立妇产科专科医院学习先进的产科管理理念、诊疗经验是最有效的学习途径[6]。

3.2课后建立长期联系并及时反馈授课效果

基层医院产科医生由于各方面的限制不能参加长期培训,但短期的学习并不能完全满足基层医院产科医生的需求。本次调研发现基层产科医生除了参加短期授课外,还希望与大型公立妇产科专科医院建立长期联系,从而进一步开展产科业务的学习交流[7]。对于大型公立妇产科专科医院而言,充分发挥在医院产科管理、继续教育方面的资源优势,能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讯交流平台等方式对学员进行长效管理,可跟踪反馈评价培训效果[8],针对每项课程对学员进行反馈意见调查,将学员对各门课程和教师的评价结果反馈给相应教师,也可改进课程设置,提高培训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顾梦薇,孙丽洲.关于单独二胎政策出台的思考[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2):109-111.

[2]杨澜帆.高龄妇女再生育的内科风险[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4,6(7):1-6.

[3]汤雪娟,李雁霞,赵蔚,等.嘉兴市医疗保健机构应对单独二胎生育高峰的产科服务能力调查[J].上海预防医学,2016,28(8):582-584.

[4]佟赤,马亚楠,闻德亮,等.基于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继续医学教育满意度评价的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2,29(2):262-263.

[5]石一复.开放“二胎”政策与妇产科的重任[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4,6(2):3-5.

[6]乔娟,钟梅,汪丽萍,等.广东省妇产科医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知识调查[J].广东医学,2013,34(19):3015-3017.

篇8

我们国家只有占世界7%的耕地,如果让9亿农民都挤在农村以农为业,绝大多数农民永远不可能富起来,小康社会也就难以实现。根据国家统计局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城市已经容纳了1.4735亿流动人口(国家统计局,2006),城市对农村的劳动力需求数量巨大。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下就业,大部分农民最终要到非农领域就业。农民祖祖辈辈生活在农业社区,要从农业领域进入现代非农领域工作,必须掌握现代非农领域的相关知识、技能和文化。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中,文盲3593万人,占6.8%;小学文化程度17341万人,占32.7%;初中文化程度26303万人,占49.5%;高中文化程度5215万人,占9.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648万人,占1.2%(樊平,2009)。2006年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中,文盲占1.2%;小学文化程度占18.7%;初中文化程度占70.1%;高中文化程度占8.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3%(国家统计局,2008)。在2001年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占18.6%(劳动部、教育部、财政部、建设部、科技部,2003)。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新兴产业的兴起,缺乏转岗就业技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难度越来越大,农民的职业素质亟待提高。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有关调查显示,农民的收入水平与其科技文化素质呈明显的正相关。我国农村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不高,不仅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经济收入,也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于农民教育培训的必要性基本已经达成共识,各级政府开展了很多农民工培训工程,社会各界包括各类培训学校也做出较大的努力,但是培训的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根本问题就是对于农民就业应该培训什么,怎么培训还没有认识清楚。农民的就业培训终归要经得起劳动力市场的检验,也要倾听农民的声音。因此,对农民培训的专业和课程设置要依据市场需要,要倾听农民的声音。

中央政府主导的“阳光工程”农民工培训规划把培训分为两大类:一是引导性培训,主要是开展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知识的培训,目的在于提高农民工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树立新的就业观念;二是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设置培训课程。职业技能培训以定点和定向培训为主,当前的培训重点是家政服务、餐饮、酒店、保健、建筑、制造等行业的职业技能。对具备相应条件并有创业意向的农民工开展创业培训,提供创业指导。

这种分类是针对农民外出打工的实际需要按培训时间长短分类的,第一类明确了培训的内容,包括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知识,这类培训主要是法规培训和简单的就业指导。第二类指明了重点培训的行业是家政服务、餐饮、酒店、保健、建筑、制造业等行业的职业技能。培训内容要求按国家职业标准安排培训内容、设置培训课程,职业标准是劳动部制定的。劳动部在制定有关标准和课程设置的时候只是考虑到工作岗位的需要,没有考虑农民非农就业的特殊需要。因此,按照这个标准设置农民培训的专业和课程是有缺陷的,对农民就业培训的专业和课程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要回答农民就业培训究竟培训什么的问题,需要解决两个层次的问题,第一个层次是专业设置的问题,第二个层次是课程设置的问题。

一、培训什么专业

(一)市场视角

如果把已经进城农民工的就业岗位作为参考依据,当然是建筑、制造业、餐饮娱乐、保安等相关工作岗位占据主导地位。多数没文化没技术没接受过培训的农民也只能到这些岗位就业。在劳动力市场中。这些工种属于次属劳动力市场,工作不稳定,收入也较低。

在2008年一季度北京市劳动力市场需求大于供给缺口最大的十个职业中,缺口最大的三个职业分别是:体力工人、清洁工和治保人员。这些行业就业者以农民工为主,吸纳了大量的农民工就业。对这些行业就业的农民工,培训时进行引导性培训和短期培训基本就可以满足基本的要求。因为这类培训周期短、费用低,贫困人群容易接受,办学的费用也相对较少,这类培训成为民办学校和非政府组织涉足较多的培训领域。由于这类岗位本身对学 历和技术要求不高,经过培训的劳动力更受欢迎,具有更强竞争力,工资也较高。但是,经过这类培训,农民也只能进入到次属劳动力市场,工作不稳定,工资低,几乎没有晋升的可能。

(二)农民工视角

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希望通过培训能找到收入更高、更稳定的工作。如果想要农民工更稳定地就业,就要让农民能够进入首属劳动力市场。北京某开发区是北京市正在崛起的一个开发区,企业多数是高新技术企业和现代制造业,对人员素质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开发区的劳动力市场主要是首属劳动力市场,农民工能进入首属市场,工作会更稳定,收入会更高,也有更多再培训和升迁的机会,有利于农民融入城市社会,这种就业是高质量的就业。我们通过某开发区的用人需求可以大体了解新兴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

从表1我们可以看到,农民工就业的岗位主要是建筑、企业、餐饮、保安、运输、服装、日用百货等岗位。阳光工程的规划跟农民工目前的就业岗位基本一致,强调着重培训家政服务、餐饮、酒店、保健、建筑、制造业等行业的职业技能。

在北京某开发区,中等学历及以下人员的需求占68.29%,专业要求主要是:机械、自动化、电子信息、医药、化学、财会、机电一体化、质检、数控、塑料成型、模具、仪表专业。这些专业对师资、设施设备要求高,学费也较贵。目前主要是公办职业技术学校和一些实力雄厚的民办培训机构在从事这方面的培训。

通过对农民培训意愿的调查,农民工的培训需求排在第一位的是计算机操作,25.5%认为自己需要学习计算机,其次,24.6%的农民工表示需要学习开车,再次,19.7%农民工想学外语,16.9%的人想学企业经营,14.3%的人想学习法律,13.3%的人想学习装饰装修,11.7%的人想学习财会,11.2%的人想学家电维修。我们可以看出农民工还是希望进入首属劳动力市场,获得稳定、体面的工作和较高的收入。

通过对北京某开发区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农民就业意愿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政府如果从提高农民就业数量出发,应该主要培训家政服务员、餐饮、酒店、保健、建筑、服装等相关专业。从提高农民就业质量,促进农民融入城市出发,就应着重培训计算机、机械、自动化、电子信息、医药、化学、财会、机电一体化、质检、数控、塑料成型、模具、仪表、计算机等专业。

二、培训哪些课程

一般而言职业教育和培训包括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态度。职业态度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职业道德教育、集体生活、集体活动中互动来完成的。但是由于各类职业工种都需要有一定的语言能力和计算能力,所以文化基础的培养也是职业教育和培训必不可少的课程。

对于各工种应该培训什么课程,劳动部对各工种制定了标准和课程要求。各类学校基本上是按照这个要求去执行的。但是这个标准只规定了完成岗位职责的直接需要,不是针对农民工制定的。农民工的培训不同于一般的城市职业技术教育。农民本身文化素质不高,又要从农业社区进入工业社区,从农村社会进入城市社会还需要继续社会化,需要融入城市的知识和技能,他们还需要就业指导。表5是2005年12月笔者对朝阳区农民工调查的一个统计结果。

篇9

诺华公司是全球制药和消费者保健行业的领导者,公司总部设在瑞士巴塞尔。诺华公司目前在中国的投资额约1亿美元,在北京、上海等地建有4家企业,员工约1700人。

问题

如何以实际行动平息人们在消费医药产品时的疑虑,使企业有一个辉煌的发展前途,是医药类企业生存发展所面临的关键问题。

解决方案

1、将符合道德的业务运营整合进企业运营

诺华行为准则Novartis Code of Conduct 及相关政策为其道德行为设定了标准。2005年,创建了企业行为管理办公室BPO,同时每个事业部都设立了监督执行官,方便所有员工进行不正当行为的举报和咨询。

2、 谨遵商业道德行为规范,实施符合道德的市场营销方法

2006年诺华员工在全球范围内共完成了近22万个与道德规范有关的电子教育课程。 2007年,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通过14种语言开展4项新的电子培训课程。

3、 提高临床试验的透明度,积极推动医药代表认证

公司公布所有的临床试验结果。2003年通过诺华网站的在线注册,向公众提供250多例全球和本地临床试验的信息,2005年公司与其他业界伙伴一起开通网络入口,向公众开放25万多例临床试验的结果。积极推动和执行医药代表认证制度,确保患者在治疗中使用最恰当的药品,最终使病人成为受益者。

4、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2004年设立诺华亲属肾移植基金,为在全国30多家器官移植中心实施的经济困难的亲属肾移植供者提供了每例5000元的供者手术费资助。

推行格列卫患者援助计划(GIPAP),与中华慈善总会合作,项目覆盖全国27个省,另外, 30个省级慈善总会也参与到项目的管理中来。

2005年9月,诺华公司全额投入1500万元人民币,与卫生部国际合作司签署了为期2年的高血压预防控制“健降工程”合作项目。

成效

1、诺华承诺贡献2%的销售额用于公益事业,使得超过3300万病人获益。截至2007年2月,诺华GIPAP项目在中国共向2880多名CML和GIST患者免费提供了格列卫援助治疗。

诺华的一系列道德运营,为社会经济负担和患者医疗费用的降低做出了贡献。公司低于成本价提供复方蒿甲醚(Coartem),提供了6200多万人份药品。公司免费提供麻风病药品,使得自2000年起400万名患者得到治愈。

篇10

访问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疗中心见闻与启示

全科医师实践技能培训短期效果评价

医学研究生导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关于论文题名的规定

协同创新,构建校校联合培养模式的探索

关于论文中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

EPOS在耳鼻咽喉科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园区化管理在某高校的实践与探索

医药卫生类高职教育课程标准制定的思考

留学生妇产科学全英语教学的问题与思考

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实践

临床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关于汉字数字用法的规定

医学生沟通能力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试论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开设领导力课程的必要性

医学微生物学创新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在中医教育中的应用

医学研究生科研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

医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医学院校实习权利的研究与对策分析

全球背景下的中国医学教育改革

药物分析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

重庆市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现状调查分析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构建研究

医学研究生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状况实证研究

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缘由、实践与比较

博士学位论文双盲评审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如何提高青年教师生物化学教学质量

医科独立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参加农村卫生适宜技术项目培训有感

英语专业(医学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将科研创新引入本科人才培养的模式探索

博洛尼亚进程中的俄罗斯高等医学教育

知识产权制度对科技奖励制度影响的初步探讨

中美医学教育差异对八年制教学的启示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探索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循证素质培养

KPI考核在附属医院教学管理部门的实践

基于GMER理念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

临床技能培训课程与医学生培养的关系研究

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关于中医本科教育的几点思考

我国民办高等医学院校发展前景研究

独立设置医科大学学科融合的重要意义

对免疫学理论模块教学目标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