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的成果模板(10篇)

时间:2023-06-25 16:03:1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档案管理的成果,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档案管理的成果

篇1

关键词 公路工程 档案 建设 问题;

公路工程档案记录了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技术资料以及整个公路施工的过程,这些资料是以后对公路施工质量评价及公路维护、扩建及改建工作的十分重要依据,不仅能够影响公路的日常管理维护,同时也涉及到科技资料的保管,对于相关部门来说十分重要,所以,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公路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积极采取措施做好相关工作。

一、公路工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公路工程建设对于地方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档案的管理不仅可以记录公路建设的整个过程,同时对于公路以后的维护等各个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公路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是保证公路工程建设的一个关键的环节

公路工程档案记录了工程施工的过程,是公路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直接反应公路工程质量。一般情况下,在公路没有正式施工之前,公路工程档案工作就已经开始了。公路工程的立项文件是整个公路工程项目决策、审批及确立过程的一个很真实的记录,也是公路工程项目经费落实以及公路工程项目具体实施的根本依据。公路工程项目的预算编制、概要设计以及招投标文件都需要依据项目的立项文件。在施工过程中,公路施工的建筑材料的监测报告、使用说明等都是公路工程质量保证材料的主体,记录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形成的施工日志也是建设项目的重要原始记录,上述档案能够反映公路工程建设的水平与质量。

(二)公路工程档案是公路工程验收的重要依据

公路工程验收是交通管理部门根据各种公路工程档案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所完成的公路工程建设情况进行验收。在这一过程中,交通管理部门除了对公路实体工程进行检测,还需要对各种资料进行审查,例如建筑材料的检验结果、施工试验数据等,完成公路工程的验收,这一过程中,需要查验大量的公路工程档案。

(三)开发利用公路工程档案可以提升经济效益

公路工程档案是公路部门信息资源十分重要的组成部门,也是宝贵知识财富。公路工程档案包含了大量的科技成果,是获取知识与了解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公路档案工作人员可以据此编制地方交通史、技术成果汇编等材料,为公路工程建设提供技术资料。充分利用这一宝贵资料,可以提升经济效益。

二、公路工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公路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十分重要,但是由于公路工程档案管理具有专业性、范围广、阶段性等特点,做好公路工程档案管理具有一定的难度。目前,我国公路工程档案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公路工程档案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缺乏监管

虽然公路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很重要,但是依然存在不少公路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公路工程的建设上,对于公路工程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整个公路工程施工期间公路工程档案没有及时整理,导致大量工程档案缺失。即使完工后进行突击补充档案材料,但是这样完成的公路工程档案质量相对较差。同时,部分公路建设单位没有将公路工程档案统一集中管理,造成不少公路工程档案散失严重。

(二)公路工程档案案卷质量有待提升

一套完整高质量的公路工程档案应当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整理,但是在公路工程档案管理的实际过程中,却普遍存在着归档档案质量不高、档案的原始性、系统性差等多方面问题,主要表现在档案资料收集不全、真实性存疑等方面,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档案的价值,对于以后档案的开发利用也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三)公路工程档案的开发利用不够

公路工程档案的开发利用是公路工程档案的一个重要用途,但是现实中,很多档案管理部门忽视了档案的这方面用途,只是负责将档案整理入档,注重档案的日常管理,没有充分发挥档案的价值。

三、加强公路工程档案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重视程度。公路工程建设的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公路工程档案工作,各单位领导及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提高认识,提高重视程度,严格按照档案管理的相关要求做好工作。同时,必须注重公路工程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提升经济效益。

(二)建立完整的公路工程档案管理体系。公路建设相关单位要建立完整的公路工程档案管理体系,实施“统一领导、年终考核、分级管理、定期检查”制度,细化相关内部制度,设立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建立专门档案室,加强对公路工程档案人员培训,提升其工作水平。

(三)注重档案的过程收集,提升质量。公路工程建设的过程也就是公路工程档案形成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形成的有价值的资料都需要纳入公路工程档案管理。所以,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随时收集,防止出现遗漏,并且注意收集原始文件。

参考文献:

[1] 刘倩.公路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2(10).

篇2

先以文书材料来说,当一份对外发文或者是内部行文开始拟稿时,我们就要严格按照企业文书处理工作和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定与要求去做。例如文种使用和文号编制是否正确,书写用笔和文稿用纸是否符合要求等等,都应当一一按照规定办,不能草率马虎。按照公文处理和档案管理规定,拟写公文必须用蓝黑墨水或者碳素墨水钢笔,不宜用原珠笔,更不能用铅笔、彩色笔等;用纸应当积极推行A4或A3幅面纸。在这里还要提出的是,当我们在工作中运用计算机打印文件或表格时,一定要注意根据公文处理规定中的要求,控制好图文区的尺寸,以便于文件和表格今后归档时的装订。现在我们有的人在用计算机打印文件或表格时,漫无边际,顶天立地,天头、地脚、订口预留的白边很少,这给档案装订带来了极大不便,而且这样打印出的文件和表格也不美观、大方。

同样,当我们收到一份外来文件需要办理时,也要按照企业文书处理工作和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定和要求去做。例如文件办理后有没有将办理情况和办理结果简要的填写在文件处理单上,在办理文件中形成的需要上报的文字和报表有没有随文件留底以便与文件一起归档备查等等。在这个问题上需要指出的是,不少文件经办人员在文件处理单上应当填写的各个栏目里,往往简简单单地只写了“已阅”、“已办”、“已报送”等字眼,至于这个文件究竟如何办理的,办理后有没有形成自己的文件?向上级报送的什么材料?这些都无从查考。而按照公文处理规定,应该将办理文件的情况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填写在公文处理单上,如果在办文中形成了自己的文件或者有材料和报表上报给了上级机关,都应当把原件附在上级来文的后面一起归档。只有上下文件一起归档后,才能对今后工作的查考利用产生价值,否则只有上级来文而没有本单位文件归档,企业档案室岂不成了上级机关的文件保管室了。

再以科技文件材料来说,一个新产品从开发研制至试生产再到正式批产,这一全过程中所形成的许多文字、计算和图样材料,只要是对企业今后的产品开发研制和生产经营有查考利用价值的,都应当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做好这些材料的积累和预立卷。由于开发研制一个新产品往往需要较长的周期,少则一二年,多则三四年甚至五六年,因此对科技文件材料的管理还必须分阶段进行,每当一个阶段(例如调研阶段、设计阶段、试制阶段等)结束时,都应当及时做好这一阶段所形成的文字、计算和图样材料的收集与归档工作。否则的话,时间越长,材料的散失和损坏越多,甚至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基建工程项目材料的管理和控制,也存在与科技文件材料同样的情况,由于工程项目周期长和子项目多,对这类材料的管理也必须分阶段进行,决不能等到整个工程项目竣工时才想到要收集材料以备归档。如果是那样的话,无疑是为时已晚,早期的工程项目材料必然散失多、损坏多,给立卷材料的完整性、系统性造成极大的损失。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档案的全过程管理。

二、档案的全方位管理,就是指企业的所有职能部门在履行其职能活动中形成的有价值的文件和材料,都应当按照企业的有关规定进行收集和归档。

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认为自己的部门不是企业的重要部门,工作中没有什么文件和材料形成,即使有一些,也是不重要的,没有归档保存的价值,所以档案管理工作与我们这个部门没有多大联系。在这种错误认识的支配下,这种部门往往不注意文件和材料的积累与收集,甚至在文件和材料的形成过程中也很随便,不按照企业有关规定去做。另一种倾向是把自己的部门看得太重要,认为自己部门在工作中所产生的文件和材料具有一定的保密性,不宜归档。这种认识也是不对的。作为企业的档案室,它是企业中管理档案的专职部门,它有为企业保守秘密的工作纪律,不会也不允许将企业秘密对外泄露,因此企业的其他部门完全可以放心地将所有应当归档保存的文件和材料交由企业档案室管理。事实上,企业的全部档案都收归档案室保管,才是防止企业秘密外泄的重要保证,也是使企业各类信息和资源得以积累、传承的根本保证。

为了实施企业档案的全方位管理,一方面企业档案部门应当制定相应的归档制度,明确企业各类档案材料的归档时间、归档内容和归档要求。这就要求企业档案人员熟悉企业各个职能部门的职责内容和职权范围,并且根据企业职能部门的调整和变化,适时地作出修订和补充,使归档制度能够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另一方面,有了规章制度之后,工作的成败与否还是事在人为。作为企业档案人员,要学会转变立场、转变观念,要把企业各个职能部门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在归档材料形成、积累和预立卷等各个环节给予他们指导和帮助,而不仅仅是在年终或次年年初归档时才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在实施企业档案全方位管理中,多年来一直强调和坚持的科技档案工作的“四纳入”、“五参加”是一项很有效的措施。“四纳入”就是把科技文件材料(包括基建工程项目材料)的形成、积累、归档工作纳入科技工作程序,纳入生产、科研、基建工作计划,纳入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范围,纳入企业经责制考核范围;“五参加”就是指科技档案部门和科技档案人员要参加新产品定型、科研成果鉴定、基建竣工验收、设备仪器开箱以及有关生产、科研、基建等方面的会议。经验证明,只有坚持了“四纳入”、“五参加”这一有效的措施,科技档案的全方位管理才能真正得到落实和体现。

三、档案的全员式管理就是指企业中的每个职工都或多或少的与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有着联系,因此每个职工都应当关心和支持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

篇3

在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需要各方面的权利配合和帮助。在管理过程中需要每个环节的相关管理部门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在档案管理的日常工作过程重要不断的强化档案管理的工作力度,充分研究档案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面对问题要在各个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作为信息资源的重要载体,档案对于企业以及事业单位来讲都非常的重要,因此我国相关部门或者相关企业要对档案管理工作给予重视,将档案管理工作切实的落实好,这样对于信息资源的利用以及在开发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但是在我国目前的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由于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起步较晚,难免会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出现问题我们要及时给予分析和改正。我国现在的管理已经是系统管理,科学管理以及民主管理三位一体,这样就要求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的细致以及到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单位或者企业的发展以及运行,因此我国在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文章主要阐述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通过阐述来找出相应的处理办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

1 我国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关于我国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文章主要从三个角度来具体分析。第一个是在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对于档案没有足够程度的重视。第二个是在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相关的管理力量较为薄弱。第三个是在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档案室环境设施以及硬件不全的问题。下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1.1 在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对于档案没有足够程度的重视

在我国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管理工作人员以及相关领导没有充分的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档案管理工作并不是抄抄写写或者单纯的进行档案的保管。很多单位没有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没有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能够直接的到来客观的经济效益,因此很多的单位要求档案管理不要丢失档案,不要将档案资料外泄,能够应付上级相关部门的检查即可。这样的态度主要的原因就是对于档案管理工作没有充分的认识,对工作重要性没有深刻的了解,忽视了档案管理工作对于企业管理以及发展的作用。

1.2 在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相关的管理力量较为薄弱

现阶段我国很多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并没有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储备,管理的方法过于落后。很多的工作人员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流程没有详细的了解和认识,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很多时候满足不了。管理工作的业务不熟练是一个问题,对于档案资料信息的有效收集力度不足也是一个问题。在很多的企事业单位中,并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兼职人员占了大多数,这样就导致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投入力度不足。很多的档案管理就是将档案信息放置到固定的位置,并没有对档案信息进行及时的整理和归类,这样就严重的影响了档案管理的工作水平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档案的信息正确与否工作人员并没有严格的落实和求证。

1.3 在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档案室环境设施以及硬件不全的问题

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需要一定的工作配置来辅助档案的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但是我国很多企事业单位并没有很好的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环境设施以及硬件设施进行落实。很多的单位并没有专门的档案室来进行档案信息的保管。同时即使单位专门设立的档案室,档案室的环境也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由于档案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六防设备一定的配置齐全,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保障档案不发生霉变或者虫蛀。但是很多单位并没有严格的落实六防设备,这样就严重的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美观度以及完整度。硬件设施以及办公环境的不具备,会直接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 改善我国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出现问题的相应对策

2.1 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的强化管理工作的梯队建设,在管理人员的选择过程重要优先选择政治可靠,责任心较强,作风较正的人员来进行档案管理工作,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要不断的进行相关的业务培训,强化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同时还要对工作人员的生活以及工作给予关系,这样才能够让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全身心的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来,提升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

2.2 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

管理工作必须有一套管理规章制度,档案管理工作也是一样,要不断的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规章。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规章的建立要遵循四个原则。第一个是要保障规章制度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第二个是保障规章制度的简明实用,有现实可操作性;第三个是要保障规章制度的双向约束性;第四个是要保障规章制度在领导层面以及工作人员层面有严格的落实和执行。

2.3 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完善并且改进档案的实际功能

档案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是要充分的发挥档案的实际功能,为企事业单位争取利益。在档案管理过程中要进行全面,动态以及客观的档案记录,对档案管理的实际功能重新定位,对于需要保留的优质功能要进一步的发挥;对于档案的功能要不断的进行延伸和丰富,让档案管理满足企事业单位不断发展的需求。

2.4 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要对档案工作的服务服务意识以及服务水平进行针对性提升

档案管理人员要树立“工作就是服务”的观念。以“增强服务意识”和“主动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要明确服务方向,端正服务态度,树立创新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服务的好坏是衡量档案工作者职业道德标准的重要尺度,发挥好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使其充分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我们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2.5 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提升信息化的管理水平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它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尽可能地运用当代科技新成果和管理新手段,提高档案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以尽快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目前,国外档案管理很多已使用计算机,就是在国内,使用计算机辅助管理档案的也越来越多。实现人事档案计算机辅助管理势在必行。

总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档案工作必须要紧紧联系时展要求,要从观念上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探索档案现代管理模式,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乐利珍.浅谈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科技风,2008(24).

[2]李春雨,王伟杰.浅议如何做好档案管理工作[J].中外企业家,2009(22).

篇4

高校学生档案是向用人单位全面推荐和介绍毕业生情况。目前学生档案材料包含的内容主要有:毕业生登记表、入团入党材料、体检表、学生成绩表、各种奖励材料、处分材料、综合测评表等。它是以纸张作为档案的载体,具有实体性、原始性和唯一性等特点,是一种宝贵的信息资源,有利于用人单位对学生进行客观、真实而全面的了解。档案是人事档案部门对当事人进行转正、定级、职称评定、计算工龄等问题时的重要依据。每个人在职业生涯中会遇到职称评定、工龄计算、工作更换等情况,由于近几年毕业生工作流动性较大,人事档案部门只能依据档案的记载情况进行相关核算,另外,在办理养老保险、出国深造手续和考研、考公务员时,也要用到档案。

一、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路

档案管理看似一个程式化刻板的工作,其管理却应该是一个不断动态更新的过程。本人的创新思路便是将刻板的工作动态化,全过程、分阶段的对档案进行超前的、过程的、追踪的管理。具体分以下三个阶段:

(一)档案超前管理阶段。以“三化”理念为指导,强化学生档案管理基础性工作。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具有超前性,考虑到档案材料在大学生就业中所起的特殊作用,改变过去毕业生离校后再集中整理归档的管理方法,从学生进校起就做好建档工作,杜绝因临时突击行为,造成错装、漏装和档案转递不及时、不准确的情况发生。

(二)档案过程管理阶段。强化服务功能,通过设计完善诚信档案、台帐、建立档案借阅登记表、专递交接表等方式,创新学生档案管理模式。

(三)档案追踪管理阶段。发挥档案管理功能,设计2010届、2011届《宿迁学院五系毕业生信息反馈调查问卷》及《宿迁学院五系毕业生就业市场反馈调查问卷》,作调查、统计、分析,构建毕业生信息反馈档案系统。

二、创新举措——以宿迁学院五系学生档案管理为例

(一)提出并运用档案“三化管理”、“超前管理”、“过程管理”、“追踪管理”理念,加强学生档案管理,充分发挥学生档案在就业服务中的作用。学生档案管理的“三化”,即规范化、精细化、动态化。规范化是以统一的办法和标准对学生档案进行管理;精细化是在规范化的前提下精益求精和创新,完善档案管理;动态化是对学生档案进行及时更新,随时能够体现学生现实的表现情况。

(二)制定实施《宿迁学院五系学生档案管理办法》、建立《五系学生档案管理台帐》、建立《学生档案借阅登记表》、建立《五系毕业生档案转递交接表》。具体的做法为:按照宿迁学院学生档案管理的要求,结合五系一直以来学生档案管理的做法,经系部例会讨论,制定《宿迁学院五系学生档案管理办法》。本办法共五章,二十五条,从总则、系部档案管理职责、归档材料、档案管理要求、学生档案查(借)阅五个大的方面作了规定。建立学生档案柜标签,按年级、专业、班级顺序存放学生档案,便于识别及统一管理。从2005级开始建立全系学生档案管理台帐。按照档案袋的目录内容,以班级为单位学号为顺序制作全系每一个班级的档案台帐。台帐最初是在新生入学时同新生档案一起建立。档案袋中含有的所有材料,在台帐中显示备注出来并标注分数。建立学生档案借阅登记表。因用人单位政审、应征入伍等情况需使用时,在“档案借阅登记表”上说明理由,并经借阅单位负责人批准,严格履行登记手续后借出,并按期归还。建立五系毕业生档案转递交接表。使档案保管转递责任到人,确保学生档案的安全。实行对学生档案的动态管理。台帐及档案的更新通常在在每次评奖评优以后、学生受处分后、以及毕业班毕业前几个时段。

(三)设计《五系学生诚信档案》,并动态记录,最终归档。诚信档案包含学生亲笔签名的诚信承诺书,个人基本情况(专业班级、政治面貌、贫困生认定信息、助学贷款信息等),诚信记录(四学年的学风考风情况、拖欠费用情况、偿还贷款情况、日常行为情况、其他表现情况及诚信情况总记录)。

(四)设计2010届、2011届《宿迁学院五系毕业生信息反馈调查问卷》及《宿迁学院五系毕业生就业市场反馈调查问卷》,并作调查、统计、分析,给系部学生档案管理、教学及就业指导工作作参考,为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提供依据。

三、创新效果—以宿迁学院五系学生档案管理为例

(一)自系部档案考核以来,五系学生档案2008届—2011届毕业生档案考核出错率为0。

(二)五系在2008—200年、2009—2010学年获学生档案管理条块工作先进。

(三)目前,已完整保存五系2005级—2008级四届全体毕业生档案台帐,正更新完善2009级—2012级四届在校学生档案台帐。建立2010届、2011届毕业生信息反馈电子档案系统。

(四)根据本人几年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实际,2012年5月《浅谈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创新》。

四、高校学生档案过程管理的推广价值

对学生而言,高校学生档案是国家人事档案的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学习及各种社会活动中的真实历史记录,它真实而具体地体现学生在校期间的品德作风、学识水平、综合能力及健康状况等,是大学生就业及其今后各级组织选拔、任用、考核的主要依据。本着真实、诚信为本的建档原则,以方便就业、服务用户为导向,加强高校学生档案管理,零出错率保证了档案的真实准确性,给学生人事档案的完整性和学生的切身利益提供了保障。在现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给学生顺利就业提供一些便利。充分发挥了学生档案在就业服务中的作用。

对就业市场而言,动态化管理保证了学生档案的及时更新,体现学生入学以来的现实表现情况,为用人单位政审、了解情况及毕业生档案的完备转递提供保障。根据《毕业生就业市场反馈调查问卷》反馈,适时的加入单位共需了解的诚信档案等信息,使档案管理与时俱进,符合当今用人单位的需求。

对辅导员而言,《学生档案管理办法》的制定实施,使档案管理规范,有章可循。在基础工作做好后,档案常规管理会轻松、有条理。专门档案室及档案柜的设置,使学生档案存放安全可靠。档案借阅登记制度的建立,使档案管理安全规范、以学生为本。台帐的建立,能够对全系学生的档案信息一目了然,可以准确迅速的查询全系每个专业、每个班级、每位学生的档案信息,无需翻阅档案袋就可以了解每一位学生目前档案袋内容的完备程度。便于统一管理、查找、调阅等,这种优势在毕业班学生政审时体现的尤为明显。即使在学生毕业后,也可以作为档案查询的依据,是一份极有意义的存档。

对学院、系部而言,完备的毕业生档案在就业市场可以提升学院的形象,反应学院扎实的基础性工作。毕业生信息反馈档案系统的构建,及时反馈毕业生信息,根据所反馈的毕业生工作后的知识结构、思想道德、专业技能、心理素质等的具体信息。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标准和需求,及时调整招生计划、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主动适应人才市场,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肖连勤.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创新[J].黑龙江教育,2010(3).

篇5

(二)做好档案保密宣传工作。企业应该做好档案保密工作的宣传,让企业员工以及相关的档案管理人员认识到档案保密工作是确保企业发展的基本前提,从而让档案管理人员能够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和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切实维护企业自身的利益,保证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保密性。

近年来,由于档案管理人员的自身疏忽而导致企业机密档案泄露,给企业带来严重损失的事件时常发生,这些问题都是因为我们对《档案法》以及企业档案保密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力度不足所导致的。因此企业档案管理部门必须要做好档案保密相关问题的宣传,不断提高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的保密意识,提高他们的法制观念。

(三)增强管理人员的保密意识。企业档案管理人员是档案规章制度的直接执行者,对于企业档案的保密工作也负有重要的责任。所以,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能否有效地开展是和档案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有直接联系的。档案管理人员不但要拥有较强的政治责任心以及保密意识,同时还必须要拥有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能够深入理解档案保密相关的法律法规;具备较强的文化理论知识,能够从档案管理工作中分析出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尽快掌握档案管理保密工作的规律;要拥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作风,保持高度的档案保密意识,能够确保在日常的档案管理工作中不泄密。

(四)明确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档案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是确保企业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同时为企业更好地利用档案提供便利。这不但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同时也是企业进行档案整理、利用的目的所在。企业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是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不散、不乱,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作。此外,企业档案资料必须要通过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分类整理,进行统一的编目,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仔细翻阅每一份档案,但要做到只能看不能说,不能向企业中和企业外的任何人透露机密的档案信息,企业的档案一旦泄露将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保持警惕,避免档案的丢失和泄露,尽最大努力保证档案材料的安全,为更好地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建立健全档案保密工作制度。要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建立完善的档案保密工作制度。第一,必须要严格贯彻企业档案管理相关制度,未经企业主要管理人员批准,禁止随意借阅企业档案。第二,严格执行企业印鉴管理规范,设置专人负责,履行领导审批、用印登记原则。第三,对于企业发展部门、技术部门以及生产部门严格进行管理,不得让企业之外的无关人员随意参观和进出;第四,严格执行纪检监察工作中所形成的,涉及到对干部党纪政纪处分决定、案件调查处理情况、干部任用征求意见函、举报等内容的档案的管理措施。第五,完善移动存储设备使用规范。以上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能够进一步确保企业的档案保密工作顺利开展,并且确保取得较好的效果。

篇6

创新管理方法。注重可操作性。落实项目档案管理体系全过程管理

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管理工作中,仅靠制度和计划是远远不够的,再完美的制度和周密的计划也必须能够执行下去才能体现其完美和周密,才能发挥他们的作用。必须通过具有实际操作性的方法和手段,才能将制度和计划真正落到实处。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尝试,总结经验教训,工厂创新了多种管理方法和措施,初步实现了项目的全过程管理控制,将项目档案管理体系真正落到实处。具体管理流程见图。

方法一:工厂在进行新项目报告申报、编写等工作时,档案部门要协助进行相关报告的准备工作,借此档案部门在项目立项之初就能及时掌握项目整体情况,做到提前介入。

方法二: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含项目可研、初设,安全、环保、职业病、消防等“三同时”办理,设备购置,土建工程,信息化工程,设备及房屋大修等技改及自筹项目)进行招标方案评审必须通知档案部门人员参加;如不开会,采取招标文件(方案)评审表会签形式,则必须送交档案部门会签,否则该文件(方案)项目主管部门不予通过。档案部门在进行招标文件评审或会签时,从项目档案管理角度对招标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确保招投标文件符合归档要求。

方法三: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工程及设备仪器开标日寸,档案部门人员必须到现场参与,在知悉开标过程和结果的同时'及时收集、整理、登记相关招投标文俄

方法四: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含项目可研、初设,安全、环保、职业病、消防等“三同时”办理,设备购置,土建工程,信息化工程,设备及房屋大修等)合同审查会签过程中,必须送交档案部门审查会签,否则财务部门不予支付首款。通过参与合同审查,档案部门的文件归档要求在合同条款中得到了合理的体现,使文件资料的归档具有了法律效力,为后续文件资料的收集归档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在与施工方、设备供应商、监理方签订的合同条款中明确要求文件资料移交归档完毕后才能支付尾款(该项费用比例一般占总款的10%~20%)。

方法五:在进行工程技术交底时,档案部门参与并将文件归档要求和归档范围对施工方进行交底,使施工方能够从一开始就对工厂的文件归档要求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和掌握,确保施工文件资料归档的完整、准确、系统、有效。

方法六:项目工程中施工方向工厂提供的施工图统一交档案部门,档案部门对施工图进行建账、登记和更换,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签字领用,避免了因管理不统一而造成的各部门使用施工图不一致,进而影响施工工程决策的问题。

方法七:项目工程的基础、主体及竣工验收,档案部门均参与其中,―方面及时掌握工程进度,另―方面对施工方文件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及时进行指导、检查。

方法八:工厂要求工程监理方除履行正常的工程监理外,还必须对施工方的文件资料进行监督检查,工程完工后,除了监理总结报告外,还需撰写工程文件资料评估报告,促使施工过程中监理方担负起对施工方文件资料的监督、检查工作,在提高施工方文件资料质量的同时减少档案部门工作量。

方法九:设备仪器到厂开箱验收时,档案部门必须到场参与,清理并记录随机文件数量和种类,做到心中有数。

方法十:在进行包括基建工程和设备仪器在内的所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尾款支付时,移交归档的文件资料必须经档案部门检查认可合格并签字后,工厂财务部门才能支付尾款,这一管理措施的执行,将档案部门追档案转变为施工方及设备仪器供应商主动归档的良好局面。

通过以上在项目档案管理工作中逐步摸索、积累、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工厂项目档案管理制度和计划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了有效落实,实现了从项目立项到结束的项副当案全过程管理控制,将项目档案管理体系真正落到实处。

加强工作协调,充分重视沟通,为

项目档案管理体系提供有效补充

制度、计划和方法都是相对固定的,而实际工作中面对的情况千变万化,制度、计划和方法不可能做到包治百病,解决实际工作中的一切问题,且制度、计划和方法在某些情况下显得过于刚性,不利于工作的长期开展。针对实际问题,及时沟通、耐心协调是制度、计划和方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补充和。

对规章制度中未明确、未涉及的内容辅以各种协调纪要、会议纪要加以明确规定,作为规章制度和工作计划的有效补充。为保证文件资料的及时归档,及时解决文件归档过程中的各种具体问题,档案部门采取开会集中协调,面对面交流,电话沟通等多种方式与各相关部门进行及时的沟通协调,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确保文件资料归档的完整、准确、及H寸、有效。

为保证文件资料的及时归档,档案部门定期与规划部门进行沟通,确保文件资料归档计划的及时准确列入工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执行计划和落实考核;档案人员经常到相关业务部门协调、指导工作;档案部门、基建管理部门、设备采购部门和宣传部相关人员全程参加项目竣工验收和设备仪器开箱,确保了材料的完整性;档案部门与环境安全管理部门、保卫部门共同努力,开展项目“三同时”文件办理;档案部门与财务审计,监察等部门共同参与,认真进行项目财务决算和审计。

沟通、协调作为制度、计划和方法的有效补充和强力,进一步充实、完善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管理体系。

以员工为根本,培训自学相结合,提升项目档案管理体系执行人员能力和素养

人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管理体系的执行主体,再好的制度、计划、方法和协调沟通工作也必须要人来执行,执行人的工作能力和水平直接制约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管理体系的执行效果。因此,员工职业能力和素养的提升就十分重要,为此,工厂采取派出去、请进来和组织自学相结合的方法,努力提升员工能力和素养。

一方面,工厂积极派员参加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相关内容的业务培训,提升专业知识;同时定期引导、组织员工学习基建工程、设备仪器、安全、环保、职业病等国家地方政府相关法律法规,不放松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

另一方面,积极联系、组织员工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工作水平较高的其他企事业单位进行实地考察,与他们进行面对面的讨论和交流,学习他们的先进工作方法和经验;此外还直接邀请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工作方面的专家对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门讲座。

执行人员的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升,从根本上确保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管理体系的良性运转。

篇7

数字化主要是把复杂信息进行转化,通过转换后的数字和数据,合理构建数字化模型,将其转换成一系列的代码之后,正确融入计算机中,从而对其进行统一处理。在医院的人事档案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利用数字化档案管理模式,让人事档案管理的效率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一、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数字化管理概况

(一)管理现状分析。目前我国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主要是采取手工操作的工作模式,不仅加大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难度,而且还造成了医院人事档案出现混乱与零散的状态。现有的计算机设备,也只是简单地对人员基本信息进行登记。对于计算机设备的应用相对较少,仅存在于医院人员信息登记工作中,所以为了全面提升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效率,需要将数字化信息技术全面融入其中,现今,在一些较为大型的城市中,医院人事档案管理逐步采用数字化的方式进行档案信息的录入―管理―查询。从总体的趋势上看,医院数字化档案管理体系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二)数字化档案管理的意义。由于医院的人事档案管理较为复杂,尤其是各种人员情况变动以及科室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传递都需要对人事档案进行查询或者应用。进行数字化档案管理不仅能够让人事档案管理的效率得到全面的提升,而且还能让信息的录入以及整体的查询更加便捷。因此,构建数字化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十分必要。

二、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实现过程

(一)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建立。要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数字化,首先需要建立一个信息数据库。可以通过云数据进行相应数据的储存。为了能够实现整体的办公自动化,需要将HIS信息管理技术应用到云数据的整体管理中,同时还要做好纸质档案与信息化档案的相互交替。现在部分医院已经开始实现档案管理自助管理,不仅将纸质档案全部融入到信息数据库之中,而且还利用云数据的储存效果,进行了信息档案的整体备份,这样信息数据不会因为系统的更新和维护而出现数据的丢失。在进行数据信息的图案采集过程中,需要先建立一个整体的信息目录,然后利用Office办公系统中的word和excel进行图文处理,让档案数据更加清晰化、具体化。对于不同信息文件的份数以及页数一定要与电子档案进行全面的对应,从而达到良好的设计效果。其次,还要做好信息系统交互界面的处理工作,其档案信息在经过前台处理之后,一般较为规范。然后后台系统维护人员要及时对档案信息进行上传并进行良好的维护,保证查询人员能够快速准确地查询到信息数据。这样,人事档案信息数据才能得到全面的建立。

(二)查询系统的设计。在进行数字化系统管理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医院人事档案查询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开展,工作重点在于提供数字化服务,进而实现人事档案更新以及加工等工作。而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在创建查询系统时,应将其便利、反应灵敏作为本质,为档案管理提供便利,使管理人员依据自身需要完成具体的管理工作。在查询系统中需要具有丰富字段,例如:学历和姓名,专业能力以及工作情况等,从而根据字段查找所需内容,为动态管理提供有力帮助,实现全面管理的目的。

同时,在进行查询系统的优化方面,应该结合查询人员的习惯以及查询方式作出相应的改变。可以采用时间、病历以及入院时间等方式进行查询系统的设计。这样不仅能够提升查询的效率,还能优化系统的应用性能。

(三)数字化档案信息的持续更新。在进行医院人事档案的整体管理过程中,需要对其档案进行全面性的管理。一般情况下,由于信息档案的数据相对而言较为复杂。因此,在进行数据信息的处理过程中,需要对其不同的数据进行持续性的更新,尤其是对于人员职称、职务、学历、奖惩的变化情况以及人员进出情况等都要进行持续性的更新。因此,在进行信息系统的管理过程中,需要建立自动化服务站。及时对不同的信息数据进行刷新,从而提升档案的整体管理效率。

(四)建立分级管理模式。由于人事管理的模式具有一定的变化性,所以在进行医院的信息管理过程中。需要采用分级管理的模式,对单位中的用户进行等级管理制,对各科室的人事信息都进行分类统计,并登记在册。这样,数字化档案的管理就不会出现任何的紊乱,同时在信息的录用、检阅以及删除的过程中,需要对云数据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同步操作,从而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

(五)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医院人事档案实现数字化管理,管理人员对数字化技术的掌握与运用是关键。因此,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不仅要提高档案管理业务水平,而且也要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手段。管理人员在对档案软件中各个模块掌握的同时,还要熟练地运用办公软件。管理人员只有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人事档案数字化后对其岗位的迫切要求。

三、结语

篇8

档案数字化扫描是新时期档案馆业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延长档案寿命,减少档案磨损,方便档案利用的重要举措。在档案数字化扫描过程中,档案加工的周期长、任务重、要求严,档案实体要经历出库、整理、拆卷、扫描、录入、装订、入库等一系列工序,由于数字化扫描一般都是外包工程,所以保证档案实体安全的任务尤为重要。

一、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是档案实体安全最可靠的保障

档案实现数字化是一个浩大复杂的工程,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对档案实体安全造成威胁,所以,保证档案实体安全是档案数字化扫描工作中一项重要任务,为之建立完善有效的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东城区档案馆从2010年初启动档案数字化扫描工程。在参观走访其他区县档案馆,学习借鉴别人经验的基础上,东城区档案馆制定了《档案扫描过程中对档案实体的安全管理规定》,这个规定在后来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得到补充完善,最终形成了《档案扫描过程中对档案实体的安全要求》,确定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规范,提出了档案出入库手续要求以及出库档案的数量控制要求,对档案扫描公司员工提出对档案实体及档案信息内容上的安全要求。如:档案在扫描过程中不允许任何人员擅自将档案带离扫描场所,防止档案丢失;严禁发生勾划、涂抹、撕损、剪切等人为性破坏档案的行为,要维护档案的原貌:不允许工作人员擅自拍照、抄录、复印扫描的档案:在扫描档案过程中工作人员要轻拿轻放,尽量减少磨损,不允许在档案旁吸烟、摆放水杯、喝水、吃食物及存放易燃易爆物;当有事需要离开房间时,要将档案存放档案柜并锁好:桌面不得随意摆放档案。同时,东城区档案馆与扫描公司签订了档案保密责任书,要求公司负责对员工进行档案信息保密及档案安全意识的培训。

二、把档案安全意识贯彻到数字化扫描工作的各个环节

1.档案出库前检查

数字化扫描工作程序的第一项就是档案出库前检查,进行这项工作的目的就是要了解档案实体在出库前是一种什么状态。档案出库前检查,主要是检查档案是否有破损,是否有页码错误,是否有非扫描件,是否有非纸质件,以及案卷的总页数是多少。将检查的结果记入数字化扫描档案数据库中。在这个数据库里设置了档号、档案出库前检查情况、是否有非扫描件,出库前页数,出库单号、出库日期,这部分要在档案出库前做好登记,随着档案的出库将数据库移交给扫描公司,在档案扫描完毕返回档案库房时,扫描公司还要将此批次加工档案的数据库返回给档案局,同时填写:档案入库日期、入库页数、是否修改卷内题名、是否有非扫描页,是否有重编页码,档案修补页号及其他。档案入库后,在经过档案局专设的数字化扫描档案实体检查人员的检查后,登记入数据库:档案实体检查情况、检查人。通过这样一个完整的数据库可以了解每一卷档案在经过数字化扫描后具体有了哪些变化,了解档案修补情况和扫描情况。

2.严格的档案出入库手续

依照《扫描档案出入库登记要求》,档案出入库必须严格执行档案出入库登记制度,要求库房管理人员每天提前做好扫描档案的出库准备工作,确保出库的档案数量准确,手续齐备;要求档案出库时库房管理人员要在《扫描档案出入库登记表》中做好调出登记,相关人员要签字确认:要求档案归还库时库房管理人员要与扫描工作人员认真核对档案的数量和档案实体状况,并登记在《扫描档案出入库登记表》中,相关人员要签字确认,确保还库的档案齐全、完整等等。

3.档案扫描过程中监控

一方面,数字化扫描公司在工作间安装有监控摄像头,随时监控档案实体在各个工序流转情况,监控员工的工作状态;另一方面,档案馆内相关的工作人员也随时深入扫描工作间,检查扫描工作环境中是否有不合乎档案规定的地方,比如,不得放置水杯、水壶和食品;检查操作人员的工作程序是否规范,比如,是否有粗暴拆、扯、撕档案的行为。由于有些档案原有一部分页是粘合的,扫描比较麻烦,怕个别员工贪图速度,粗暴对待档案。

4.档案入库后严查

扫描完毕的档案在清点完毕办理完入库手续后,还要进行一项工作,就是对入库的档案进行实体检查。检查的方法是:查看全部卷,清点每一页。检查的内容是:是否有丢漏重编页码:编制的页码是否合乎要求:档案的装订是否合乎标准;是否有不按原装订孔装订档案的现象;卷内目录的题名、页号是否修改、修改后是否重新标注了案卷封皮:是否有档案修补。

三、在数字化扫描档案中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

1.减少档案周转天数、出库数量,增加档案出库批次

由于在档案扫描过程中档案周转需要时间,档案完成扫描又需要很多道工作程序,所以通常情况下,如果加工扫描人员有20人,正常情况下每天扫描完成量在8千到1万页左右,每天流转在加工场地的档案就在6-8万页,大约有1000到1500卷,周转期在一至三周,而档案的加工场所不在库区,扫描工作环境因为有大量的设备及人员存在,相对库房的保管条件恶劣的多,这样对档案安全很不利,所以,要按照扫描公司的工作能力,及时调整控制档案的出库量,减少档案在库外的周转期以及周转量,采取增加出库批次是保护档案的必要手段。

2.减少档案连续扫描的次数

实践证明,多次连续扫描对纸张的物理性能有很大的影响。纸质档案在连续经过数次扫描后,纸张的强度以及耐折度都会大幅下降。加之很多档案之前都经历过复印机等光源照射必然对档案产生了很大损伤,所以经常建议扫描公司尽量提高档案一次扫描的成功率,减少重复性的扫描。

3.减少档案装订次数

能不拆卷扫描的档案尽量不拆,拆了也尽量不重拆再装订。档案的反复装订会对档案实体造成很大的损害。

4.规范档案整理,随时协调问题

规范档案整理,是档案数字化扫描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直接关系到档案实体完整性的重要环节。在档案数字化扫描过程中,由于档案产生的年代不同,档案产生的行业部门不同,档案所属的全宗不同,所以很多档案带有时代烙印和行业特点,很多老档案整理不规范,纸张规格不一、版式不一、装订不一,扫描过程中就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比如编页码问题。原来的档案由于版式不一样,页码的编写位置就有很大出入。对于这样的档案东城区档案馆通常采取尊重原著,只要编码不错就尽量不修改重编,这样就可以减少对档案的涂改。东城区档案馆不允许整理人员使用橡皮擦改页号,防备万一不小心涂破档案,只允许使用2B或HB的铅笔在需要重新编写新的页码时轻划错误的页码,在旁边写上新的页码。档案拆订时,要求轻拉慢拽,必要时剪断装订线,减轻装订线对档案的磨损:档案装订时必须原孔装回,尽量采取三针装订法,即:使用三个针,分别从三个孔同时装订,这样可以减少、减轻线绳对档案的拉扯。

5.保持扫描加工人员稳定性

篇9

(一)电子文件:电子文件又可以被称之为数字文件,具体指的是由电子计算机计算和生成的一种电子信息,其主要用二进制的数位进行记录和保存。电子文件与安全管理相关的特性主要具有以下几点,首先,电子文件信息与保存的载体具有相分离性,这是影响电子文件安全管理的最基本的特性;其次,电子文件的信息是数据化的显示形式;最后,电子文件对于电子设备有着严重的依赖性,离开了相应的设备,这些电子信息就会变得无法使用。

(二)电子档案:电子档案的定义方式有很多,但是业界对于其统一的认识基本达成一致,指的是那些保存在电子计算机内的用作档案保管的电子文件的统称。

二、影响电子档案安全性的相关因素

(一)自然因素。各种自然的不可抗因素是影响电子档案安全性主要自然因素。例如水灾、地震、台风等这些自然因素能够直接的影响电子档案的安全。而风、雪、雷雨等自然因素会影响电子档案的湿度温度的变化等,使得电子档案的光盘或者是其他载体变质或者是消磁,进而使得电子档案的安全性受到严重的影响甚至是遭到破坏。

(二)环境因素。电子档案的安全管理离不开环境因素的稳定,这里所指的环境具体包括硬件的环境和软件的环境。硬件的环境指的是保存电子档案的载体、相应的网络共享联系等,而软件环境则包括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环境。只有当二者的环境达到稳定状态,才能有效的保证电子档案的安全性。

(三)人为因素。电子档案安全管理的人为因素主要包括人为的蓄意破坏、人为的管理疏忽和人为的不当操作。这三类人为因素都能够使得电子档案的安全性受到影响甚至是遭到破坏。

三、电子档案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一)信息技术存在巨大的安全风险。现如今,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但是由于人们过分的依赖这些电子设备也使得人们的生活存在着很大的风险,这个对于电子档案的安全管理也不例外。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系统的不断更新升级,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电子档案安全管理的风险性。

(二)电子档案的特性使得其容易产生风险。电子档案与传统的档案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电子档案其也存在着一些新型风险模式。例如,电子档案具有真实性受损或者是具有不可读取性的一些新型的风险,这种风险并不是传统风险的叠加,而是风险的扩大化。因此,这充分说明电子档案其实就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档案管理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档案的安全管理带来了不少的风险性。

四、电子档案管理过程中的风险控制措施

(一)在电子档案管理过程中进行有效的风险规避,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在进行电子档案管理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建立起一整套的风险规避制度来进行相应的风险防范。例如,管理人员可以制定一项要求所有的IT系统都必须使用密码的一个制度来进行风险的规避;其次,在进行电子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还应该对管理人员实施有效的培训和教育,让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有意识的进行风险的规避;再次,还应该加强对于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通过制定更新的技术规范来确保风险的减少;最后,要实施相应的安全控制防护,安全控制防护的有效使用,能够有效的将系统漏洞或者是黑客的攻击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二)在电子档案管理过程中进行有效的风险转移,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在进行电子档案安全管理过程中,进行有效的风险转移也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方式之一。风险转移就是档案安全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试图使用一切的手段将各种威胁转移到其他的方面或者其他的过程。这样的风险转移方式主要通过重新考虑提供服务、修改相应的装配模式、为重要的电子档案购买保险等,旨在通过这些方式有效的将风险进行转移,保证电子档案的安全,减少相应的风险。

(三)在电子档案管理过程中进行有效的风险缓解,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在进行电子档案管理的过程中,风险可以采取规避或者转移的方式,对于那些既不能规避也不能转移的风险可以采取一定的风险缓解的方式。这种缓解方式主要是采取事前和事后措施。事前措施指的是在损失发生前采取一定的措施,减少损失的发生。事后措施指的是在损失发生后集中精力减轻紧急情况带来的损失,以此降低风险带来的各类损失。

篇10

市政工程档案指的是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保存意义的文字、图像、影音资料等各种文件素材或资料。市政工程档案能够对设计实践活动的发展历程进行真实的反映,不仅是现在城市建设和财政拨款的一项重要依据指标和条件,还是设计单位中使用率最高的一种城市发展资源。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市政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经过了一段十分漫长的发展阶段,并且也在其发展过程中取得了相应的成绩,但是纵观整项工作的开展,还是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一、我国市政工程档案管理的建设成就

(一)组织体系。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完善,我国现阶段的市政工程档案管理中组织体系已经基本得到了完善,其中的市政工程部门档案室,就是为了对本单位形成的资料和档案进行管理,用于服务本单位的一个内部组织机构。在这个档案室中有自然科学研究、生产技术和在城市建设中形成的各种文字资料、图像、证书以及影音资料等。近年来为了进一步适应现代化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市政部门又建立起了城建档案管理工作部门,用于集中管理和保存城市建设档案,隶属于市政单位主管下的另一个重要单位。

(二)制度体系。建立完备的企业档案管理制度体系,需要对其进行长期规划和分析,同时各企业也需要将自身的档案资料和企业的科研结果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管理。现阶段我国企业的档案管理制度是依据设计档案类型和企业档案的类型进行发展和分类的,现在大多数企业都已经具备了完整的市政工程档案管理制度。其中主要包含:标书文件档案材料归档细则、科研档案管理方式、工程设计管理办法和档案借阅办法等。

(三)技术体系。我国市政工程档案的发展也已经有了很多年的历史,从建国初期到现在,无论是在技术还是在管理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我国对档案管理主要采取的是人工管理,但是这种管理方式十分不科学,随着时间的发展和环境因素的影响,纸质档案极易受到破坏,不利于保存。但是在现在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背景下,进行档案管理完全可以依靠计算机的帮助,不仅会极大地节省了空间和人力资源,同时还大大地提升了工作质量和效率,是一次质的飞跃。可以说现阶段的市政工程档案管理体系已经来到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化发展阶段。

(四)资源体系。市政工程企业下大部分都是国有企业,因此国有企业产生的市政设计档案也是十分强大的档案资源库。近年来,我国不断增加市政工程企业的征集力度,通过档案室对资料的整理和鉴定,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独特的价值和积极意义。在档案资源的建设过程中,对档案资源进行整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坚持共享的基本发展原则。市政工程设计方案通过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使用,不仅能做到档案资源的共享,同时还让其利益得到了最大化的发展提升,因此可以说,市政工程档案的历史发展过程不断展现着自身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二、市政工程档案管理的发展构想

我国的市政工程档案管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相应的完善和工作质量的提升,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市政工程档案中的组织体系、资源体系等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并向着完善的方向迈进。但是纵观整个市政工程档案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并且这些问题也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特别是其完整性和安全性等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和解决,这对整个工作的质量也将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在今后的工作中,为了更好地保障市政工程档案的完整性,我国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文件,希望对市政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发展能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通过相关文件的出台和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国的市政工程建设工作将得到更有效的发挥和完善,并且相关的工作体系也将得到优化,在今后市政工程档案管理的工作中,通过组织体系、制度体系等建设和发展,我国将构建起更完善的发展制度和方向。

三、结语

通^本文的研究,我们发现,现阶段我国市政工程档案管理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在相关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没有得到相应的完善和发展,这使得我国市政工程档案管理的建设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通过本文的研究,明确地将问题进行提出,并对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相信在今后的市政工程档案管理和建设工作中,我们将更有针对性地对问题进行解决。在重视档案管理质量和水平的现代社会发展背景下,只有不断将工作进行完善,才能更好地帮助社会进行稳定的发展和提升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