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专题讲座模板(10篇)

时间:2023-06-25 16:03:1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教学专题讲座,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教学专题讲座

篇1

1.引言

大学物理是高校理工科各专业面向一、二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通过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大学物理的各个教学环节中,都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努力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1]

学生普遍认为大学物理是一门比较难学的课程,因为学好大学物理不仅需要扎实的中学物理基础,同时需要较好的高等数学基础。由于目前学生就业压力大,对于相当一部分非物理专业的理工科学生而言,学学物理的重要性不仅远远比不上专业课,而且无法与英语、计算机这些能够获得国家等级证书的课程相比。因此,学生感到学学物理没有用处,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作业敷衍了事,抄袭现象严重。[2],[3]如何调动学生学学物理的积极性,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通过学学物理,获得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科学观察和思维的能力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具备求实精神、创新意思和科学美感等素质,是我们物理教学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最新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将大学物理教学内容分为A、B两类,其中A类为核心内容,构成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框架;B类为扩展内容,是理解现代科学技术进展的基础,如近年来出现的激光、超导及凝聚态等方面的最新成就、研究热点和新领域,适当讲述B类内容可以使学生对大学物理的基本规律的理解更加深刻和充实[4],[5]。

B类内容因为涉及物理知识的最新发展和应用,以专题讲座的形式来讲授不仅可以展示物理在现代科技实践中的应用,而且可以避免教学陷入复杂的原理公式推导中,是理想的教学手段。

2.专题讲座的重要性

2.1专题讲座可增加学生学习动力。

(1)基础课与专业相结合,是现代高等教育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应该熟悉所教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找出与大学物理课程相关的内容,关注物理学与学生专业交叉的前沿动态。[4]了解之后,在大学物理教学中以专题讲座讲授出来,会令学生发现物理学习和本专业知识的关联性,对物理学习也会有全新的见解。这样的专题讲座,不仅能够让学生发现学习物理的重要性,而且可以让学生发现学习本专业课程的重大意义,懂得学习物理和专业课程相辅相成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和专业课程的热情。

(2)物理学史是研究物理学产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研究了物理学是怎样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其各个分支怎样互相渗透,又怎样综合产生新的学科。学习物理学史,可以看到其间充满了科学家发现物理规律的曲折过程、传奇故事,同时也能看到新旧观念、学说之间的斗争。

学习物理学,如果只是学习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那么物理就会变得很抽象,而且学习者很难领会物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事实上,一个物理定律从形成到发展,是一个探索猜测尝试的过程,体现的是科学研究的精神,同时学习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物理规律的成立条件和应用范围。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了解科学家的生平和对物理学的贡献以及在科学探索中不屈不挠的精神,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严谨的治学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6]-[8]

专题讲座如果集中对物理学史进行阐述,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可以让学生迅速理解学习物理的重要意义,而且由于物理学史涉及最新的物理进展,能让学生对物理学未来的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特别是针对数学系所讲解的数学与物理的关系,能让学生不仅了解学习物理的重要性,而且对自己的专业有更多认识,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热情。

2.2专题讲座形式多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知识来源于实践,对于物理知识而言,百闻不如一见,因此演示实验是最佳的物理教学方式。然而受时间、场地和器材的限制,教师不可能在讲解每个物理理论时都给学生做实验。可以在专题讲座中采用多媒体仿真演示来弥补学生感性认识的不足。同时还可以拟定一些专题题目,组织学生分成若干研究小组,让小组自己寻找资料或者动手制作演示教具,小组中再选出一名学生做小型专题演讲或者演示。这样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增加学生相互讨论的机会,而且能够增强学生主动探索物理知识的积极性,更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得学生更加集中于物理图像的建立,对于学生理解物理概念,灵活应用物理理论有很大的帮助。[9],[10]

2.3专题讲座内容丰富,可以拓展学生知识面。

专题讲座的内容不局限于课本,也不局限于学生的专业,只要是和物理相关的,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的内容都可以选择,甚至可以结合当前流行的一些热点话题进行探讨。很多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只会背公式套公式,并没有把学到的物理思想和理论用到生活中去。专题讲座能够大大弥补这一不足,从天文到地理,从生物到数学,甚至从文学到音乐,任何人类文明中都蕴含着物理学知识,如能传达给学生,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的无处不在,而且可以大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有一双发现物理的眼睛。

3.进行专题讲座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3.1专题讲座不应涉及具体的考核内容。

专题讲座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思想、拓展知识面,提倡学生独立思考,但是不应该涉及考核内容,否则可能导致如下后果:(1)学生听讲座时情绪紧张、思想僵化,只顾着记录教师讲述的内容,而忽略了思考;(2)教师讲授时倾向考试重点,难以拓展,极大限制了讲座内容的趣味性。(3)专题讲座的内容一般是前沿或者是物理学史,如果要求学生在考试中体现对这些内容的了解,无疑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不利于核心物理知识的掌握。

3.2专题讲座应该适当选题。

专题讲座的选题非常重要,应该一方面与学生的专业接轨,另一方面充分体现实践创新内容,如近展,不应涉及过多的具体技术知识,否则会让学生无法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解不了基本物理知识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

3.3专题讲座所占的比例应该适当。

专题讲座次数不宜过多,否则会极大地影响核心内容的授课课时。特别是目前大学物理教学课时普遍偏少,如果进行过多的专题讲座,教师就必然会减少讲授核心内容的课时,从而使学生不能通过大学物理的学习掌握物理思考方式和基本物理知识,这无疑是本末倒置,学生只懂得一些应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不行的。

3.4利用网络平台。

由于课时所限,教师增加了专题讲座,就减少了传统课堂讲授的课时,那么如何在有限的课时里将物理学的基本原理简洁明了地讲解清楚呢?建议采用增加网络教学环节来解决这一问题,如开通QQ群和论坛等平台,不仅方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及时得到教师的指导,还方便教师将一些趣味性强、联系生活实际的题目提供给学生课后讨论,而且可以把一些希望学生了解,但是专题讲座时间不允许的内容提供给感兴趣的学生。

4.尝试与效果

在给数学专业的学生讲解时,专题讲座可选择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物理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密不可分。如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和热力学的发展带来了以蒸汽机为动力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2)物理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的家用电器和电磁学的关系,讲到衣食住行中包含的力学、热学、光学等原理。(3)数学和物理学在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促进。如欧几里德几何和牛顿空间、微积分和牛顿力学的数学表述及黎曼几何和广义相对论的渊源。(4)关于广义相对论。

实践证明,该做法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一部分学生一下子爱上了学物理,经常用电子邮件或者QQ留言的方式和教师讨论一些物理问题;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表示通过专题讲座,大大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开始懂得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并用学到的物理知识来进行解释。

特别是关于广义相对论的专题讲座,使得学生打破了对这一理论的恐惧感,理解到广义相对论事实上是关于时空的理论,并通过讲座对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的发展有了一定的认识。通过专题讲座,学生建立了科学的自然观和宇宙观,对整个自然世界有了更加科学的认识。

5.总结

在大学物理教学中,专题讲座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适当补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适当进行专题讲座的讲授,可以把难以理解的B类内容以轻松活泼的形式表现出来,不仅利于学生迅速理解物理内容,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科普的视角来看待一些看似很玄奥的物理新进展。

目前大学物理的课时数较少,因此开展专题讲座次数不宜过多,要注意适当选题,且不应该涉及A类内容,不列入考试范围;同时利用网络平台可以弥补一些课堂教学和专题讲座的不足,使得大学物理教学更加易于让学生接受。

参考文献:

[1]程守洙,江之永.普通物理学上册(第六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3.

[2]韩寅鹏.关于《大学物理》的教学体会[J].技术物理教学,2003,5(01):43-44.

[3]柴春梅.浅议《大学物理》教学与素质教育[J].技术物理教学,2008,16(01):14-15.

[4]田友伟,王海云.大学物理教学与科技前沿结合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9:149.

[5]姬开麒.物理学与应用技术相结合是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J].现代物理知识,1993,(4):37-39.

[6]郭奕玲.物理学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7]李成友.物理学简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

[8]潘传增.简明物理学史教程[M].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1990.

篇2

学习内容

在学习内容上,处理好文化课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有人形象地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比作厨师和食客的关系。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就是为学生提供知识和精神食粮的,要讲究科学配比、膳食均衡。

何以为之?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开齐、开足、开好课程。倘若想当然地调整、增减科目和课时,一味地追求文化课学习,忽视艺术、体育、科技、品德、劳动、卫生等学科的学习,就会因为内容单调乏味导致学生厌学。

教学管理

在教学管理上,处理好集体教研统一要求与体现学科、学段等差异的关系。延期开学启动以来,各级教育教研部门和各类线上平台,适时推出了海量教育资源,极大丰富了学习内容。各学校也结合自身实际制订实施方案,启动校本教研和集体备课制度。

但是,教育之所以是“农业”,就在于教育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顺势而为;教育之所以是艺术,就在于教育需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体现灵活性和差异性。因此,我们在强调顶层设计和统一步调的前提下,还要充分考虑学科和学段的差异性,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学习方式

在学习方式上,处理好线上教师讲授与线下亲子协作、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线上教学不受时间、地点、空间的限制,具有跨时空的优越性。

但是,任何学习都需要经历认知迁移、自我建构的过程,要给学生留出消化的时间。居家学习期间,孩子年龄越小,家长参与度越高,可以充当助教和学伴的角色。同时,长时间在线学习还可能对视力造成损伤。

因此,教师的线上教学不能满堂灌,要适度留白,留出师生互动、亲子交流、学生自主练习的时间,让学习更有效。

学习平台

在学习平台上,处理好钉钉、微信、QQ等多平台混合式运用的关系。当前,学习平台和手机APP令人眼花缭乱。要提醒的是,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比如,微信和QQ属于社交软件,双人或多人聊天非常便捷,钉钉属于办公软件,视频会议功能强大,彼此各具特色,可以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灵活运用。因此,没有哪一款软件是十全十美的,我们应当结合具体场景选择合适的学习平台,还可以综合运用两款或多款软件,构建混合式学习平台。

学习要求

在学习要求上,处理好面向全体与个体的关系,尤其要关注存在学习困难、家庭困难等情况的学生。学生的家庭状况千差万别,居家学习的环境也不尽相同。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自身和学生家庭的差异,在面向全体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实施分层、分类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同时,一些学生因为家长复工、忙于工作,在规定时间因为没有手机或电脑等终端设备的原因,需要错时学习或另行补课。因此,教师布置的学习内容最好能够回放或不受时空限制,具备错时学习、随机学习的条件。

学习领域

学习领域上,处理好书本学习与生活化学习的关系。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延期开学关上了学校生活的一扇门,却打开了家庭生活的一扇窗。

居家学习期间,除了完成教科书上的学习任务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接受更为丰富的礼仪教育、劳动教育、时事教育等。比如,全家人都“宅”在家里,在朝夕相处中学生能更多地接受礼仪教育,可以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也可以在茶余饭后聊聊时事,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书本之外的知识。

篇3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时代的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促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形成完善的人格;有利于提高德、智、体、美、劳教育的成果;有利于学生心理障碍的排除、心理疾病的防治和精神健康的维护。因此说,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心理健康的精神状态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者精神状态。心理健康这个概念,既代表心理健康,当然也代表着它的反面——心理问题。围绕着心理健康开展的教育,我们称之为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心得体会。从班主任的职责来看,班主任要当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促使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这是因为心理健康是班级德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班主任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全面素质。心理健康的核心是自尊。所谓自尊是指学生中间,或者指某个个体中间,对自己或者对自我一种积极的肯定的评价,体验或态度。老师们都很重视对学生自尊心的培养,因为学生如果自尊就可以成为自强、自立、自信的年轻一代,因此自尊的问题最重要。

三、正确区分学生不同的心理状态

一般来说,人的心理状态可以分为三种:正常状态、不平衡状态与亚健康状态,与这三种心态相应,其社会行为方向也表现出十分重要的特点,在没有较大困扰的情况下,学生的心理处于正常状态之中。这种状态之下,学生的行为基本上预期价值观体系、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相一致,是一种健康或者优秀的状态。

第二种状态是不平衡状态。一旦发生了扰乱正常生活、特别是在家上网课时会引起学生消极情绪的事件,如受到挫折、需求得不到满足等,就会进入一种不平衡状态,这里指学生处于挫折、焦虑、压抑、恐惧、担忧、矛盾等状态。一般来说,学生在生活过程中会不断地经历各种不平衡状态,这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必要的。积极主动而不是消极被动的面对不平衡状态才会带来发展或者成长的契机。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要不断打破对象的平衡,促进其发展。对不平衡状态的外在或内在的非建设性或伤害性处理,才会导致所谓的“病态、变态、或偏差”。

异常行为是学生在心理不平衡的情况下发生的,是一种偶发性行为,这种行为在学生正常状态下是不会发生的,它与常态行为不同,可以称为“偏态行为”。班主任如果能及时鉴别学生的行为,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摆脱心理的危机状态,回复到正常状态,那么,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违法行为、不道德行为以及意外事件就会大大减少。

第三种状态是不健康状态,当学生处于不健康状态时,往往会非线性地发生不适应行为,包括反社会行为和异常行为。所谓“非线性”地发生,是指这些行为的发生常常是没有明确的、直接的原因,找不到其因果关系,其因果序列是不清晰的。例如,一位小学生突然害怕方格或类似方格的所有物体,这是一种异常行为,包括他自己在内,谁也弄不清他为什么会怕方格。正是由于这种非线性的特点,我们对其不适应行为的产生就无法预测。学生在心理不健康状态下所发生的反社会行为或异常行为既没有直接的原因,也没有明确的行为动机,因此,谈不上是其价值观、道德水准或人格特点的必然产物。这类行为我们称之为“变态行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不适应行为的发生有不同的特点,作为班主任,特别是疫情期间学生在家自主学习时,我们要看到广大学生的两个主流,一是大部分的学生心理健康是主流;二是有些学生由于学业、生活、环境的压力产生暂时的心理不适,他们要求给予指导,以帮助他们正确应对遇到的问题。对于班主任,在面对学生发展中所出现的心理偏差,应树立正确的观念,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而针对极个别的出现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则要能够及时甄别,并积极寻求专门机构予以解决。

四、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特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

一个学生要能与周围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因此,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平时维持其心理平和、积极、顺畅等上面,营造好孩子们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为孩子们建设和谐平等的集体,尽量让每一个孩子能够在充满关爱、温暖、上进的学习环境之中,避免对于孩子们成长不利因素的出现。

(二)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为了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实施,如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等等,同时也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每一个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本学科教学内容与学习活动特点渗透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这样就能够形成众多的非专门渠道,促进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

注重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绝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者搞几次轰轰烈烈的活动就能实现的。事实上,大量的研究与实践经验都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仅靠有限的时间、空间是难以实现的,同样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因此,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将两者融合在一起,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三)教师本身也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

篇4

周所长和我们谈了许多事例,给我影响映象最深的是有两个同学因一件小事吵了起来,以致后来大打出手。甲同学一失手将乙同学推下了楼。两家人因此而闹上了法庭,双方都有各自的理由,乙同学的家长称对方是故意伤人,而甲同学的家长不承认,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正当防卫,双方争执不下。

同学们,你认为在这件事上谁对谁错呢?

篇5

1 课前精心准备

为了搞好神经外科临床知识专题讲座,科室在讲座前多次组织讲师以上的教学人员对讲座内容进行反复的讨论及精心准备。除要求教师作好多媒体课件的准备外,还进行了集体备课和教学试讲工作,促使教师对课件中的不足之处及时加以修改、补充及完善。讲座均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不压缩正常临床课的授课时间,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参与讲座。通过专题讲座,以达到增强学生对临床的感性认识,提高对外科疾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理、临床检查、临床诊断及综合治疗等方面的认知水平,逐步培养和锻炼学生临床思维的目的。

2 课间注重互动

神经外科临床知识专题讲座以多媒体形式进行,通过利用图像、图片、动画和声音等多媒体技术,将神经外科教学中的内容与临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象、生动、具体地展示给学生,改变了传统采用的板书式、挂图式教学模式,使学生从简单的记忆转变到具体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学习神经外科知识。对于讲座中涉及的新理论、新技术等学生不了解的内容,我们注意增加了课间互动[1],即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或让学生提出问题由教师回答,同时还进行了有奖竞猜等具有趣味性的活动。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们纷纷主动参与,课堂气氛活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等均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3 改革考核模式

以往的学习成绩多是采用考试的的方法进行,因形式单一,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容易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2],即学生只靠记忆力获取高分,而动手能力极差。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使学生对临床实践的意义有一个较为清醒的认识,从而转变观念,自觉地把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相互结合,努力学习神经外科学课程,我们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作出了相应的改革,即给予参加一次学术讲座的学生(指本年度有外科学课程的学生)每人平时成绩0.5分,学期结束后按照参加讲座次数,统计积分与考试成绩相加,计算入学期的总成绩中去,这一措施的推出,引起了学生们的强烈反响,参加讲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学生人数也由原来的100多人增加至200多人。

4 强调课后评估

我科在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组织开设的神经外科专题讲座有:

神经外科最新进展;

4.1 立方体定向手术的临床应用;

4.2 垂体瘤的手术治疗;

4.3 脑瘫的诊断与中西医结合治疗;

4.4 神经内窥镜的临床应用;

4.5 大骨瓣开颅术的临床应用;

4.6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4.7 中西医结合在颅脑外伤治疗中的应用;

4.8 赛傅刀的临床应用;

4.9 病例分析。

为了检查讲座效果,我们在每次讲座后,均对参与讲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并对反馈的问卷作出归纳与评估[3]。经统计,参加讲座的学生共有1260人次,收回问卷调查表1100份。问卷提出的主要问题是:⑴专题讲座是否有助于开阔视野,提高学医兴趣? ⑵对开设专题讲座有何新的建议?⑶对讲座满意度:①非常满意;②满意;③不满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开设临床知识专题讲座有助于开阔视野,提高学医兴趣很有必要,建议多举办类似的学术讲座,特别是希望在讲座中加入更多临床病例的照片及手术录像等,以使讲座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占98%),对该讲座的满意度:①非常满意(占66%);②满意(占26%);④不满意(占3%)。总满意度占99.63%。由此证明学生们对通过用讲座方式进行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成绩作了充分的肯定,但也有学生觉得我们做得还不理想,促使我们在今后的神经外科教学改革中要更加努力,不断创新,使学术讲座的内容更加新颖及切合实际,把神经外科教学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篇6

1,1前期准备

召开座谈会,根据所轮转专业的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专长,确定每个学生的讲座内容、要求,组织教学材料、备课。根据临床排班情况及轮转学生的数量、意见,确定学生应用多媒体讲课的频率为每2周或4周一次,每次讲座的时间为1小时,讲座安排在周二或周四下午。

1,2学生

对象为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青光眼科轮转的眼科学或眼视光学硕士研究生、眼科学博士研究生。在临床日常工作带教的同时,采取周二或周四下午组织讲座,1次/2周或1次/4周,1学时/次。

1,3讲座内容

教师事先准备的选题包括: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先天性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分类和治疗,滤过泡的分类和处理,干扰素在青光眼中的应用,青光眼的视神经保护,计算机自动视野计检查,GDX、OCT、HRT等在眼科的应用,多焦电生理的应用等。每轮(3个月)选择3-6个专题,安排正在青光眼科轮转的研究生进行讲座。学生演讲30-45 min,教师再利用15-30 min时间纠正演讲内容的不妥或错误之处,听课的同学提出问题或不明之处,由主讲的学生答疑,听课的同学、教师可以进行补危、纠正,对有异议的问题大家共同讨论,教师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案,最后由带教老师对该学生的讲座内容和形式进行评价和总结。

2 让研究生开展专题讲座的体会

数年来,我们让在青光眼专科实习的研究生开展专题讲座,初步体会到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眼科学研究生毕业实习质量,其优越性在于:

2,1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让研究生开展讲座这一方法与国际上流行的基于问题式学习法(PBL)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强调自主学习。主讲的研究生为了准备专题讲座的内容,会有目的、主动、自觉、积极地去学习该专题的知识和技能,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该专题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掌握会更牢固。听课的同学为准备问题、回答问题也会主动、自觉地去学习该专题相关的知识,查阅文献资料。在让学生开展专题讲座的过程中,我们引入了讨论式教学法,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大家提问、讨论,在提问、讨论阶段。同学们能主动应用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及临床实践经验和技能去思维、去分析、去判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主讲的研究生需自己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去制作多媒体课件。带教老师只给予指导、解答学生自己看书后仍不能理解的问题。准备听课的学生要带着问题去听课,也要自己思考、准备、学习相关的知识和临床技能,整个备课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

2,3提高学生的素质

让学生开展专题讲座并就讲座的内容提出问题、讨论和回答问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发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研究生学习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因为制作合适、新颖、吸引人的多媒体课件等需要学生去思考、探索和创新,同学之间还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学生讲课、提问和答辩,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演讲能力,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路,发挥学生的潜能。

篇7

在高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针对某一观点、某一思想、某一行为,教师可以采取辩论的方式,进行“开放式”教学,可以收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具体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辩论,一是要精心选择题目。要依据教材的主旨,准确设计正面、反面的论辩题目。设计的论辩题目要紧扣教学大纲强调的授课重点及难点的要求,联系一些社会现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引导学生紧密围绕论题进行辩论,提高他们的分辨是非能力,加深对辩题的理解和认识。二是教师向学生布置辩题时,要求学生分组论辩,每组挑选出主辩手,千方百计努力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论辩,就论题大胆、自由提出自己的见解。三是在组织论辩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情绪的调控,科学掌控论辩的氛围,力避场面失控。四是在论辩结束后,教师要就论辩情况进行总结,对学生分组发表的讲解进行评析,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正确的结论。

二、适时组织开展专题讲座活动

篇8

2一对一带教模式

我院接收进修生的时间分为春季和秋季2期,进修生来院后医院要组织进修生进行入科前的统一培训,主要学习医院的规章制度,电子病历的书写,计算机的临床应用,医疗纠纷的预防和处理等。进入临床科室后指定1名教师进行一对一带教,一同值班、查房,其目的是使进修生尽快熟悉工作环境和诊疗流程,熟悉急危重症的紧急处理方法。一对一的带教模式有以下几个优点:(1)根据进修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带教。如有的进修生进修前所在医院病人较少,所见病种较少,我们的教学重点就放在扩大其知识面上,而有的进修生临床基础较好,来进修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急危重症的处置能力,我们就把教学重点放在提高其临床抢救技能上;(2)一对一的带教模式使进修生有更多的临床操作机会;(3)一对一带教能确保医疗安全。在一对一带教的临床诊疗过程中,始终有带教教师在场,带教教师能及时预见和纠正进修生可能出现的错误和不恰当的处置措施,避免可能出现的医疗纠纷。

3专题讲座

急诊医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既可能遇到棘手的呼吸心脏骤停,又可能遇到诊断困难的长期发热,既可能遇到难以鉴别的急腹症,又可能遇到须立即处置的高处坠落伤。因此,我们在临床教学过程中,结合急诊医学的特点,每月组织1~2次专题讲座,根据带教教师的专长,在选题上既注重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理论教学,又注重对其进行的模拟操作训练。如“心肺脑复苏术、急腹症的鉴别诊断、长期发热、急性肺栓塞、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急诊CT阅片、视频气管插管”等专题讲座,并将专题讲座的知识点印刷成册发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我们将专题讲授理论知识与临床病例讨论相结合,在专题讲座结束后,紧接着进行临床病例讨论,由进修生归纳临床病例的特点、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及紧急处理,最后由讲课教师点评,进修生普遍反应讲课有深度,临床水平有所提高。

4床旁互动式教学查房

篇9

(2)有关的背景文化知识一定要到位,不能一带而过,不能用“习惯表达”和“就这么说”这类的话来解释。

(3)加强与其它教师的合作,认真查阅资料,不要不懂装懂,搪塞而过。

(4)采用任务型教学,鼓励学生多查阅资料或上网,并把其作为课下的一项任务,在第二天的课堂上讲给其他同学。

(5)要分清是历史地理方面的,还是风俗习惯方面的;是方面的,还是时尚流行的;是新创新用的,还是外来引入的。

总之,我们教师要首先有这种文化意识,不要让课堂45min成为教师的“一言堂”,也不要让课堂表面上热闹,花样多,实则学生只会生硬的照抄照搬。要让文化意识成为学好英语的底蕴,以丰富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专题讲座

在学习过程中,有很多背景文化知识不是一两句能说清楚,也不是一两种方式就能解决的。因此,这方面的专题讲座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可以忽略不讲,但开设英语课的目的决不是为了考试分数的高低,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掌握一门语言,把它作为相互交往的工具,用它来吸取其它国家的长处,弘扬中华民族先进的方面。我认为主要开展以下几类讲座。

1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讲座

这种讲座一般安排在孩子刚刚开始学英语的时候,主要讲英语使用的广泛性和适用性,国际交往中的通用性,便捷性和互补性,从而使学生正确理解学好英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2英语的形成专题讲座我们都知道英语的形成和英国的历史是密不可分的,我们也都学过英美文学史和英美概况,这是必修课。可以抽出一定的时间来个讲座,以便于学生理解像“restaurant”怎么读这类的问题。

3节日习俗专题讲座

学生都知道中秋节吃月饼,过年吃饺子放鞭炮等节日习俗和来历,但英美等的传统节日怎么过,由来是什么,就需要讲清楚,弄明白。比如圣诞节,在中国也有很多人过,但圣诞老人是怎么回事,为何非从烟囱下来?过万圣节时,为什么总说“Trickortreat”等等。对其传统重大节日集中进行讲解,总体把握。

俗习惯专题讲座

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说英语的国家也存在很大差异。讲座时,他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和交友聚会等都可以作为讲座的题目。为了达到促进学习与应用的目的,讲座可采用由教师主讲,或由学生主讲,或师生共同协作等方式。

外教课

现在有很多学校聘用外籍教师,他们对中国学生学习运用纯正英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尤其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所体现出的与中国文化意识上的差异,大大增加了学习英语的兴趣与信心,补充了很多书本和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篇10

在课程设计上,既要严格执行预设的课程方案,又要根据学员的需求现场生成新的课程。我们首先在调研的基础上为学员安排了切合学员专业发展需要的专题讲座和实践活动。同时,我们留出了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根据学员在培训过程中提出的希望和要求,现场生成部分专题讲座与实践活动,也邀请部分学员在“教师论坛”“教育沙龙”“教师晚会”等活动中发出自己的声音,让学员相互分享教育经验。

二、隐性课程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