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6 16:08:2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智能建筑的发展前景,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1.建筑智能系统
1.1 火灾自动报警与自动灭火系统
该系统也称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或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控制系统,是通过安装在现场的各种火灾探测器对现场进行监控,一旦发生火灾警情产生报警并联动相应的灭火、疏散、广播等设备,达到预防火灾的目的。
1.2 通信系统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高度发展对建筑物内的信息系统的建设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真正实现建筑物自动化(BA)、通信自动化(CA)、办公自动化(OA)以及住宅自动化(HA),而独立系统之间必然要通过各种方式(如局域网)连接起来,共享所积累的数据资源,转送和处理数据,并由通信系统与外界公用通信网连接,形成综合通信系统。
1.3 电缆电视和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电缆电视和卫星电视接收的应用和推广是为了解决大城市高层建筑或电视信号覆盖区外的边远地区因电视信号反射或屏蔽严重而影响电视信号良好接收问题和丰富节目内容而设置的。
电缆电视系统属于应用电视系统,但是由于与当前使用的以监视控制为目的的电视监控系统从传输的信号方式到应用范围都有很大的差别,因此现在已经单独作为一个弱电系统出现。
1.4 应用电视系统
它是弱电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应用电视是指除广播电视系统以外,在其它领域中应用的一切电视系统,由于首先用于工业所以习惯上也称工业电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电视以其传输质量高、系统功能强、应用范围广、施工方便、使用安全和不占空间频率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教育、军事等行业。
1.5 扩音与音响系统
扩音与音响系统基本上有三种类型:一是公共广播(PA);二是厅堂扩音系统;三是专用的会议系统
1.6 安全防范系统
安全防范系统的全称为公共安全防范系统,是以保护人身财产安全、信息与通讯安全,达到损失预防与犯罪预防目的。
1.6.1 防盗报警系统。通过安装在防护现场的各种入侵探测器对所保护的区域人员活动的探测(入侵),一旦发现有入侵行为将产生报警信息,以达到防盗的目的。
1.6.2 电视监控系统。以图像监视为手段,对现场图像进行实时监视与录像。监视监控系统可以让保安人员直观地掌握现场情况,并能够通过录像回放进行分析。早期电视监控系统是应用电视系统、安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电视监控系统已经与防盗报警系统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更为可靠的监控系统。
1.6.3 出入口控制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又称门禁系统,其功能是控制人员的出入,还能控制人员在防范区域内的活动。在防范区域内,必须使用各类卡片、密码或通过生物识别技术经控制装置识别确认,才能通过。停车场管理系统实际上也属于出入口控制系统。
1.6.4 楼宇保安对讲系统。为访客与室内人员提供双向通话或可视通话、遥控开锁以及报警功能。
1.6.5 电子巡更系统。在大型楼宇或场院中,出入口很多,来往人员复杂,必须有专人巡逻,较为重要的地点应设巡更站,定期进行巡逻。电子巡更系统是保安人员在规定的巡逻路线上,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向中心控制室发回信号以示正常。
1.7 建筑物自动化系统(BA)
建筑物设备自控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BAS)主要是建筑物的变配电设备、应急备用电源设备、蓄水池、不停电源设备;给排水系统的给排水设备、饮水设备及污水处理设备;空调系统的次热源设备、空调设备、通风设备及环境检测设备;热力系统的热源设备;以及对电梯、自动扶梯设备运行工况的监视、测量与控制。通过BAS实现对建筑物内机电设备的,制与管理,节约能源和人力资源,提供午夜管理水平,创造更舒适、安全的环境。
2. 1 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内涵
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现代自动控制技术和现代图像显示技术、综合布线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以及其他现代高新技术与建筑技术的有机结合构成了智能建筑,应用于智能建筑的弱电技术就是智能建筑弱电技术。
2. 2 智能建筑弱电技术与智能建筑的关系
在智能建筑内,以综合布线为基本传输媒质,以计算机网络为主要通信和控制手段(桥梁);以此对通信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筑设备系统(广义的BAS)等所有功能系统,通过系统集成进行综合配置和综合管理,形成了一个设备和网络、硬件和软件、控制管理和提供服务有机结合于一体的综合建筑环境.
智能建筑既包含了设备物理建筑环境,又包含了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软环境,它是一个综合建筑环境。可见,智能建筑技术和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是智能建筑的主要组成。
智能建筑弱电技术,以信息技术为主,是实现智能建筑功能的主要技术手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表现在以下方面:
2.2.1 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对IB的建设起主导作用。
2.2.2 网络结构和标准实现开放协议,例如BACnet标准;LonWorks标准等。
2.2.3 互联网技术(Internet)
采用开放的网络传输协议TCP/IP和HTTP,采用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实现远程监控、操作和综合信息数据库访问。
2.2.4 通信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发展方向是:数字化、宽带化、高速化、网络化、综合化、多媒体通信。
2.2.5 “三网融合”是我国通信领域的发展的方。
2.2.6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宽带多媒体通信、IP通信、移动通信、ATM技术都正在迅速发展应用。
2.2.7 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
2.2.8 开放的网络控制技术和BMS的发展
2.2.9 智能卡技术和人体识别技术
2.2.10 办公自动化的普及和扩展
2.2.11 综合布线的发展前景
引言
智能建筑的概念是有美国人最早提出的。美国建筑学会定义:智能建筑是对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这四个基本要素进行最优化组合,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率并具有经济效益的环境。我国对智能建筑的定义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
1智能建筑的发展的关键技术和组成部分
1.1智能建筑发展的关键技术
其中软方面表现为如下四点: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和迫切需求;智能建筑的功能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对智能建筑管理的高度重视;基于系统工程的开放式智能化建筑结构的建立。硬的方面主要体现在网络技术、信息通信技术、智能化技术等如下几个方面:信息通信技术;网络控制技术;流动办公技术;基于宽带的物业管理技术;智能化技术;无线局域网技术。
1.2智能建筑中各智能组成部分:
楼宇自动化系统(bas)的组成部分:电力供应与智能管理系统:保证安全、可靠、有效的电力供应;以及对各种高压配电、低压配电、备用电源检测与管理,节约用电;照明控制与智能管理系统:智能建筑根据对普通照明以及应急照明的不同要求,对普通照明进行智能的调节亮度,及无人区自动关闭电源,从而节约用电;同时碰到紧急情况,对应急照明进行智能控制,引导人员进行疏散和撤离,保证人员安全。空调系统的智能监测与控制系统:保证使用者得到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另外还要特别注意节约能源以及室内通风的质量,对风管及室风外温度进行监测,自动调节室内温度及空气流量;给排水系统的检测与控制系统:实现卫生、安全、节约用水,对水管压力、流量进行智能监测,防止水管破损浪费水源,并可实现水的重复利用以及污水处理;建筑室内通道智能管理:对电梯群实行计算机群控.达到优化传送和节约能源的目的,对进出的汽车进行自动化管理,停车场进行智能监控管理,通道安全监控。
2我国智能建筑发展现状
我国的智能建筑大多处于第一代水平阶段,正在向第二代智能化系统发展和过渡。楼宇管理自动化功能在中国的应用最为普遍,它包括楼宇设备自控功能,如空调系统控制、变配电控制、电梯及照明控制等;保安功能,如防盗报警、出入口控制、闭路电路监视系统等;还有消防报警及停车库管理系统等。
在智能建筑迅猛发展的背后,智能建筑的建设与管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整体水平不高,设计质量低,智能建筑技术应用的整体水平不高,地区发展不平衡,产业化水平很低,相关技术产品尚不适应市场需求与合理滞后的矛盾,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建筑硬、软件产品。许多建设单位对智能建筑的期望过高,设计人员因不熟悉智能化设备的技术与智能建筑设计方法,智能化建筑竣工后出现应用效果差的问题。如集成性差,监控点配置不合理,控制精度低,致使智能物业管理实施困难。施工规范、验收标准不健全,近年来,由于智能建筑技术发展迅速,相关设备与系统的规范和标准尚不健全。
系统集成商技术水平与职业道德良莠不齐,功能需求由业主提出,设计通常由设计院负责,深化设计与具体实施由系统集成商来完成,普遍存在不协调甚至脱节。系统集成商的技术水平与职业道德水平也对建筑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由于系统集成商过分追求商业利益,而且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以致好多工程建成后,系统运行不能达到预期目标。重建设轻管理,重建设轻管理是智能建筑领域普遍存在的现象。大多数业主对智能建筑的物业管理意识落后,对选择物业管理公司时无法提供具体的智能化建筑管理目标。有的业主从短期经济利益出发,在智能化专业技术人员配置人数和知识层次上降低要求,智能化系统不能有效的正常工作,无法实现智能建筑给投资者带来的好处。生态、节能和保护环境方面重视不够。
3智能建筑亟待完善和改进的问题
我国的智能建筑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工程建设水平不高,工程质量不能令人满意,设计意图跟不上用户的需求,建设投资思路保守。如某些开发商只片面的考虑成本降低.而不去深刻的剖析用户的心理和社会的发展.跟不上科技进步的步伐。要求制定智能建筑设计标准、施工及监理规范,设计标准、施工及监理规范在设计中起到法律的作用,国家制定的设计标准、施工及监理规范实际上就是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必须遵守的法规。专家学者介绍,设计标准、施工及监理规范一般都按专业制定,智能建筑的设计标准可参考其它相关专业进行制定。如低压配电设计标准、施工及监理规范,建筑物防雷设计标准、施工及监理规范,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标准、施工及监理规范,电子计算机房设计标准、施工及监理规范,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标准、施工及监理规范以及消防设计标准、施工及监理规范等。
4智能建筑的发展趋势和发展前景
智能建筑是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的具体体现之一,被认为是本世纪建筑发展的主流。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加大力度发展信息高速公路。中国也把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纳入了重要的议程。智能建筑与国际信息高速公路接轨,也将促进信息高速公路的极大发展。智能建筑要想给人们带来安全、舒适、高效等的工作和生活空间,关键要综合运用现代高科技,进行规范化、标准化、集约化的开发与设计,既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又不破坏周边环境,向“绿色建筑”的方向发展,才能实现智能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智能建筑的发展前景广阔。目前我国既有建筑的总面积为400亿平方米,每年城乡新建房屋建筑面积近20亿平方米,其中城镇建筑占10亿平方米。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还将建成约300亿平方米的房屋。到2010年,大中城市至少80%的行政办公楼、60%的住宅要实现智能化。而目前,我国现用楼宇智能化产品以进口为主,所以市场发展前景巨大。建设部在《建设科技“十一五”计划》中提出进一步加速智能建筑技术发展,智能建筑用品的国产化程度要大幅提高,系统集成软件国产化率争取到达90%,管理服务业器件产品和应用软件的国产化率达到80%。这些计划的制定,不仅为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智能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结束语
现在国内智能建筑选用的设备大部分都从国外进口。但近几年来我国计算机系统技术水平与产品质量提高的也非常快,完全可以满足一些中小型智能建筑的使用要求,造价比国外同类系统低很多。国产的敏感元件、执行元器件、阀门与变送器等没有形成配套开发与生产,给国产智能建筑的推广与应用造成较大影响,希望能引起政府有关部门与专家工作委员会的足够重视,给予大胆而必要的扶持。
参考文献: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应用于建筑行业。近年来,智能建筑技术结合自动控制技术,图像处理和显示技术,弱电技术等先进技术,为建筑行业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科技已成为智能建筑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然而,由于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尚未成熟应用,因此,本文从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理论、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看法和理解,完善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理论研究,为建立科学的智能建筑弱电技术体系提供参考。
1 智能建筑弱电技术
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图像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建筑技术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智能建筑,智能建筑采用的弱电技术就是所谓的智能建筑弱电技术。根据在建筑中不同的应用范围,弱电技术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用于楼宇控制,电气火灾保护等大型公共设施,可视为弱低压电能;另一类用于信息源交换信息,如电视和计算机。顾名思义,智能建筑弱电技术是利用弱电技术实验楼宇控制和消防等各方面的智能技术。现阶段,弱电技术在智能建筑应用已经涉及计算机,电子控制和图像显示等先进技术。所以说,弱电技术带动智能建筑的创新,在智能建筑中应用也越来越广。
2 智能建筑弱电技术
2.1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智能建筑的技术基础。使用信息接入、信息传输技和信息处理技术,改进流程,提升质量。信息技术包括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和图形图像技术,也是智能建筑弱电技术中主要采用的技术。智能建筑采用信息技术,巨大的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实现远程办公、电子商务、视频会议、远程教学等。为人们提供高效,便捷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2.2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是信息处理中的一大技术,它能迅速地提升处理能力,迅速地加强了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技术综合处理多媒体信息,包括语音,文字,数据,图像等,让人们得到更直观全面的信息。计算机技术在办公自动化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人们可以呆在家里完成各种办公事务。网络在只能建筑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满足各种业务之间的信息交互。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智能建筑,成为智能建筑技术一项重要技术。
2.3 通信技术
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快速准确的信息传递。通信技术正向数字化,智能化和高速化方向快速发展。给人们提供了语音,数据,图像等快速交互,实现高速的信息资源共享。 通信技术在智能建筑中形成通信网络系统,是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基础。通信技术实现建筑物的信息交换和传播,提供便利的通信和控制管理需求。
2.4 图形图像技术
图形图像技术是一项重要的信息技术。图形图像技术用于智能建筑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图形图像信息技术,即信息可视化。另一种是图像信息的计算机处理和图像的压缩编码技术,为图形图像信息采集和浏览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3 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近年来,智能建筑,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追求安全性,舒适性和便利性,受到大众广泛欢迎。但在应用过程中,由于缺乏工程实践,影响建筑智能化发挥应有的作用。鉴于此,提出一些智能建筑行业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供参考。
第一,不贪大求全,只求经济实用。作为一个现代建筑不可缺少的配套专业,智能化系统工程也受到技术,经济和时间等因素的制约,必须基于建设专业特点和使用要求紧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考虑到其 功能,治理和管理的要求,项目投资及其他因素,突出重点,确保主要功能,选择适用的各类专业子系统,系统集成水平,标准级和规模经济。应该从实际需要出发,在工程设计开始,做好全面的智能建筑规划,设计,配套工作。
第二,紧跟主流技术,走成熟可靠路线。智能技术飞速发展,工程设计应着眼于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主流,建筑智能化工程和研发是不一样的,只有一次机会,项目不允许反复变化,还受到项目周期和进度的约束。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新技术的应仔细挑选,要使用可靠,成熟,稳定和先进的技术为原则,选择成熟可靠的产品和设备。同时,考虑产品的兼容性以及厂商的技术支持服务能力。
第三,遵循科学合理原则。每个设备都有自己的功能和性能局限性,并非“万能”,寻求所谓的“最好”的“新”“最完整”的概念是不切实际的看法。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条件下尽量简化系统,降低投资和运行费用,使投资更加合理。
第四,重视系统可用性和可靠性。建筑智能化系统使用时间久,且24小时不间断运行,大楼内的安全,人身安全任务事关重大。此外,在要求较高的场合,应该有其他技术支持和应急管理,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对策。智能化子系统要求各不相同,往往集中在公用机房。每个子系统基本确定后,统一协调规划,避免施工治理杂乱无章。重要机房消防设施也应该是规划和设计。统一安排布置在各种设备,均匀整齐,同时也便于以后使用和管理。
第五,适度超前。通信自动化是智能建筑关键技术之一,目前这一领域快速发展,需求迫切,有一些提前考虑,提高设计标准,预埋件,预留孔,预埋管线,易于后期施工。智能弱电系统管道,线槽施工属于配套设施,采取主动沟通与其他专业人士的设计,安排适当的布线途径,高度和位置,避免图纸设计时间和疏忽,造成冲突的施工,返工和浪费。
第六,弱电线路设计注重稳定性和可靠性。弱电系统的电路设计,推荐采用更可靠的连接选项。 应该专注于工程设计,产品的质量和野外条件下,相同的电路联动控制设备不宜过多。此外,在主回路上电缆和电线的密度常被忽略,导致干扰等风险。
工作中难免出现遗漏,应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专注于设计的协调和合作,使智能化工程技术与建筑更好的相结合,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虽然智能建筑技术有很大的潜力和发展前景,仍有很多因素阻碍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①虽然有多项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如“智能建筑设计标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然而,由于智能建筑行业涉及的技术多,创新周期短,所以国家规范标准很难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②精通智能建筑的专业人员相对较小,无法充分结合信息技术及其他技术。③智能建筑行业出现的盲目追求功能齐全,没有重视配套技术发展,导致智能建筑技术没有实质的进步,功能和作用不能完全发挥。 智能建筑弱电技术要提高建筑的规划设计和配套设施的完善,使得智能建筑得到了全面的升级。
4 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发展前景
智能建筑弱电技术是实现智能建筑的关键技术,发展潜力巨大。未来的智能建筑弱电技术更更大程度地依赖信息技术。智能建筑弱电技术也会引起建筑行业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具体表现在①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更多的应用于智能建筑弱电系统,逐步完善智能建筑办公,通讯和安全等功能,实现智能建筑综合管理系统,最终达到所有的智能建筑设备的有效监控和管理。②通信技术在智能建筑向数字化,高速化,网络化发展。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宽带多媒体通信,移动通信都在快速发展。③智能建筑网络系统逐步向“三网融合”方向发展。实现弱电技术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构建信息高速公路,确保信息畅通。④多媒体技术将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娱乐方式,实现图像,数据,语音的综合应用。⑤智能建筑技术安全管理,将逐步采用人体识别和智能卡技术,包括指纹和视网膜识别等。办公自动化,建筑设备自动化控制和通信网络等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重要技术将是建筑智能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科技成果在建筑方面得到广泛运用。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综合了近年来开发的通信技术、计算机模拟与操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图像处理与显示技术、电子布线技术、弱电技术等多种先进的技术开辟了建筑行业的新纪元。由此可见弱电技术已然成为了智能建筑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智能建筑的先进程度取决于弱电技术在智能建筑领域范围内所应用的广度与深度,所以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已经在智能建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与研究。但是由于智能建筑弱电技术仍未在我国得到成熟的运用,所以有关于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理论描述、施工规范、设计规范等等基本问题仍在探索过程中。没有一套标准的规范或研究结论。在此情况下,本文从智能建筑弱电的理论研究、应用现状、发展方向、出现问题等各个方面对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发展进行科学的研究。并且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与理解。力争通过研究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发展前景与研究方向,能够完善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相关理论,为我国建立一套科学、全面的智能建筑弱电技术体系提供参考。
1 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涵义
要想清楚的明白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涵义,首先必须清楚的理解弱电技术的涵义,弱电的概念主要是根据强电的概念进行定义的,指的是直流电路或者电压在32V以内的直流电压。弱电可以通过电能有效地将信号进行传播与交换。衡量弱电的主要标准是信号传送的效果优劣,主要特点在于其电压较低、频率较高。在建筑应用中根据应用范围不同弱电可以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用于楼控、电气消防、周界报警等大型公共设施,此类弱电可以视作一种低电压电能;而另一类弱电则作为一种信息源进行信息的交换,比如电视、计算机等家用电器,有关于此类的技术均称之为弱电技术。而智能建筑弱电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弱电技术实现建筑的安防、楼控、消防等各个方面的智能化的技术。随着弱电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建筑弱电技术也逐渐步入了4C时代(即Computer、Control、Communication、CRT)。现阶段弱电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已经涉及到计算机、通信、电控以及现代图像显示技术等各项先进的技术。将其应用到了布线、安防、消防、系统集成等智能建筑的各个角落。所以可以说弱电技术的科学应用带动了智能建筑的不断革新,形成了全新的、独立的智能建筑弱电技术概念。
2 我国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应用
虽然我国智能建筑弱电技术起步较晚,在建筑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等各个方面的智能化均落后于发达国家。但是我国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应用在我国也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具体应用如下:①综合布线系统。弱电技术在智能建筑的广泛应用离不开综合布线系统,弱电技术所形成的计算机以及通信网络都是依赖综合布线系统作为信息传输的通道以及物理基础。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产物,由于智能建筑弱电技术为住户提供了数据、语音、视像为一体的全方位的通信设备、安全设备、控制设备。所以线路相对较为复杂,所以利用综合布线系统来连接建筑物与外部网络或数据终端,是智能建筑弱点技术设计中的重要环节;②火灾报警系统。现阶段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广泛的利用在建筑物的火灾报警系统中。建筑火灾报警系统已经发展到灭火装置与通信装置联动,形成建筑安全控制网络,具有自动报警、自动灭火、无线电安全引导、消防档案管理等功能。从而提高智能建筑的智能安全理念,值得智能建筑弱电系统能够保障居民的安全;③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指的是利用弱电技术将智能建筑中的空调控制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智能卡技术、办公电子设备、给排水系统的智能化监控管理、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监控管理等智能建筑所有设备通过数据传递、通讯等方式实行联动管理。充分的发挥智能建筑的舒适、便利、安全、节能和环保等各项优势。
3 我国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根据国外的先进经验以及研究现状,未来智能建筑弱电技术仍旧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系统集成技术为方法。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在国内建筑业也会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应用,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具体可以表现为以下方面:①未来的智能建筑弱电系统会应用更多的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逐步完善智能建筑的安全、通讯、办公等智能功能,力争通过增强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通信网络系统、信息网络系统能力可以实现更高一层的建筑集成管理系统。并且逐步实现适合我国居住环境与习惯的智能大厦管理系统和楼宇管理系统。②智能建筑弱电技术中也在不断的进行通信技术的研发工作。随着国外的宽带多媒体通信技术以及ATM通信技术逐渐成熟,未来几年内智能建筑的通讯技术仍然会追求数字化、宽带化以及高速化、网络化的多媒体通信技术。③智能建筑网络系统逐渐向“三网融合”的方向迈进。通过利用基站架设、智能设备管理等优势,弱电技术所利用的信息平台将会实现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目标。④智能建筑随着弱电技术的不断发展,会更多的运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综合布线系统、通信网络系统等多种技术来迎合居民越来越多的生活需求,将会成为今后智能建筑建设的主流方向。智能建筑最终会实现利用弱电技术完成语音、数据、视频、图像的综合应用。⑤未来的智能建筑能够实现开放式网络控制技术也就是通过web技术的三层结构以及网络总线、现场总线、计算机总线实现智能建筑的网络集成、软件界面集成、功能集成。最终可以达到对智能建筑内所有设备采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有效地监控与管理。⑥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安全管理将逐渐利用到智能卡技术以及人体识别技术。智能卡也会逐渐向指纹识别、视网膜识别等方向发展。
4 当前我国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发展中的问题与看法
虽然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具有极大的潜力与发展前景,但是当前我国的智能建筑仍然存在制度上与人才方面的因素,阻碍了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迅速发展,根据多年的总结与研究,提出几点看法:①通过对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研究,发现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许多有关于智能建筑方面的设计标准,比如《智能建筑设计标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等。但是由于智能建筑行业涉及的技术比较多,创新周期较短,所以我国难做出适用性较强的规范性标准。建议我国有关部门尽量一年发行一次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工程质量评价试用稿,解决我国智能建筑验收无章可循的现状。②精通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专业人员相对较少,不能将建筑设计与施工与网络、通信等技术充分的结合。所以建议我国引入国外的先进技术或者将专业人员输送到国外进修,以填补专业人员的确实现状。③智能建筑行业出现一味追求功能齐全,没有注重配套技术的研发工作。从而导致国内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空有其名并无实质。不能发挥出智能建筑应有的功能与作用。建议在智能建筑弱电技术设计中加强建筑配套设施的规划与完善,使得智能建筑得到全方位升级。
参考文献:
[1]张言荣.智能建筑综合布线技术―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纵横谈[J].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2002(5).
2008年公司智能建筑电气、发电机及电源和信息装备产品收入分别达到13.21亿、4.51亿和4.69亿元,在主营收入中占比分别为58%、20%和21%,其中智能建筑电气业务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得到加强,占主营收入比例由2007年的53%上升到58%。2008年,公司的智能建筑电气业务同比增长24.82%,该业务增长较快的原因主要是受益于奥运会、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等,政府在公共建筑方面大于笔投入带动。公司的装备信息产品进入平稳发展期,产品主要包括军刚移动电源和车载通信系统,在达到一定的市场份额后,将随着整个军工产品需求的增长而增长。2008年整体收入略有降低,毛利率有所下降。
200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4.00%和8.66%。两子公司南昌ABB泰豪发电机有限公司(收入为1408万元,净利润却亏损2836万元)和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少数股东损益-639万元)收入大幅减少,是造成2008年相对2007年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过去5年公司收入和利润一直增长较快,毛利率稳中有升,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0%以上。
2008年政府正式颁布实施《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和《公共机构节能条例》,标志着建筑节能方面的法律框架已基本构建完成,中国的建筑节能工作正在逐步迎来全面、快速发展的新局面,预计2010年前将维持年均20%左右的增长态势。从智能建筑电气市场整体来看,目前行业集中度不高,市场成熟度较低。未来行业集中度将逐渐提高,泰豪科技将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和品牌优势,加快发展,有望成为国内智能建筑电气产业的领军企业。
1 高层智能建筑中弱电系统的应用分析
(1)由于我国的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发展较晚,所以,在建筑系统、结构、管理与服务等方面,其智能化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然而在应用智能建筑的弱电技术方面,我国同样获得了阶段性的进展。其中,智能建筑中最重要的就是智能楼宇的操作系统,主要由能源管理、运维管理以及建筑全生命周期构成,进而确保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这种方法能够减少人员的数量,并实现优化管理,同时,建筑智能化的运行能够实现建筑的认证管理,这在建筑运营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综合布线系统主要起始于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因为该技术能够为住户提供全面的通信设备,控制设备与安全设备,并且实现了语音、数据以及视像等的融合,因此,线路十分复杂,然而,通过综合布线系统则可以有效地实现建筑物和外部网络或者是数据终端的连接,这在智能建筑弱电技术中也占据重要位置。
(3)火灾报警系统是目前智能建筑弱电技术中应用较广的技术之一,尤其在火灾报警系统中的应用。建筑火灾报警系统实现了灭火装置和通信装置的联动,并且形成了安全可控的网络,功能多样,主要包括自动灭火、消防档案的管理、自动报警以及无线电的安全引导等。其中,火灾报警控制器的电源有两套,通常是220V电源与24V蓄电池组,同时,在报警控制器和探测器间仅有两条总线,并且探测器是两线并联的,任何部位的探测器都有相对应的功能,而且可以发送火警信号,能够输出控制信号,可以实现记忆存储与故障检测,还能够提供电源,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智能建筑的智能安全管理水平。
(4)现阶段,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建设成本不高,并且结构十分简单,因此,被广泛应用。目前,可以利用无线网络实现建筑内部的电子商务业务,而且在建筑内的任何位置都能够获取无线信号,进而实现远程服务。
(5)有线电视系统能够实现有线传输网络,并将天线所接收的频道电视信号进行调整,使用混合器进行混合,而后送入到干线上,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把电视信号转换成其他频道信号,并根据该频道处理。与此同时,把卫星电视接收设备所输出的信号利用调制器转换成其中某频道电视信号送到混合器当中,而自办节目信号会经过调制器转变成某频道电视信号并送入到混合器。但是,如果干线的传输距离比较长,就会因为电缆对不同频道信号衰减程度不同的原因,需要添加导频信号发生器,进而实现自动增益控制与自动斜率控制,但是需要充分考虑信号上下行的问题。
(6)在智能系统中,现场控制形式很难满足正常的需要,因此,在楼宇自控的系统中,传感器与控制技术被广泛应用,进而采集并分析传感器数据,最终实现自动控制指令。除此之外,智能建筑的消防报警系统包括信息广播、火灾报警和对讲电话等等。而消防系统在发生火灾的时候能够对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疏散具有重要的指挥作用,而且火警对讲电话系统也可以帮助现场的消防人员有序地进行灭火工作。
(7)常见的防雷系统主要使用的是避雷针以及等基础内接地网实现防雷接地的。其中,接地装置就是使已经引进防雷系统中的闪电电流进入大地,而对于直击雷来讲,均压最重要,接闪能够对闪电放电所选择的放电通道进行有效地控制。对弱电系统来说,在雷电直击以外,最严重的就是二次效应,即电磁感应雷与静电感应雷,进而产生雷电电磁脉冲,形成变电磁场,使金属形成感应电流与电势。
2 高层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发展
目前阶段,智能建筑实现节能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并且在我国的改革与发展中也占据重要的地位。在未来,高层建筑的弱电技术也仍然将信息技术作为重要的基础,并采用系统集成的技术方法。在我国,智能建筑的弱电技术会不断引起多方面的关注,并且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1)智能建筑的弱电系统在今后的应用中会更多的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并且能够一定程度上完善智能建筑自身的通讯、办公以及安全等职能功能,进而使建筑集成化管理系统更加完善。
(2)在智能建筑的弱电技术中,对通信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并且在未来的智能建筑通讯技术中会更重视数字化与宽带化、网络化以及高速化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应用。
(3)智能建筑的网络系统已经开始向三网融合的趋势发展,并且对基站架设与智能设备的管理特点进行了充分的利用。因此,未来弱电技术所应用的信息平台会逐渐形成网络的互联互通,进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高层智能建筑在弱电技术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应用自动化系统,而且在未来的智能建筑发展与建设的过程中,综合布线系统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智能建筑也终将会实现集数据、语音以及图像和视频于一体的弱电技术综合应用。
(4)智能建筑在今后的研究与发展过程中,会逐渐形成开放式的网络控制技术,也就是充分利用web技术三层的结构、现场总线、计算机总线以及网络总线来确保高层智能建筑功能集成、网络集成以及软件界面的集成等功能。
(5)在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安全管理方面同样会更广泛地应用人体识别技术和智能卡技术。
3 结束语
总的来说,高层建筑在安装弱电系统的时候,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细密性,对建筑整体性能的充分发挥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应注重高层建筑弱电系统的安装工作,并对其安装的质量进行有效地控制,进而能够更好地发挥建筑自身性能,同时需要实现相关专业的协同合作。在我国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中也同样会推动弱电系统的应用,进而实现高层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安装的科技化。
参考文献
[1]胡大平,安靖.高层智能建筑及其弱电系统防雷研究[J].赤子,2013(6):216.
[2]成寅.分析高层建筑的弱电系统安装施工中的关键点[J].房地产导刊,2014(10):127-127.
[3]李冬梅.现代智能建筑物弱电系统防雷技术浅谈[J].科技致富向导,2012(5):125.
[4]王玉锁,赵雅梅.高层智能建筑群应用自动报警系统的建议措施[J].山西建筑,2013,39(32):112-114.
【中图分类号】F42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4-0247-01
1、引言
智能建筑能够大大提高建筑科技含量以及建筑品质,目前在我国属于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可视为建筑必配系统,对于人们营造舒适和安全的生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相关的智能建筑的标准规范、产品体系、市场规模和技术力能都已经初具规模,本文主要针对建筑智能化相关技术和发展前景进行相关有益探讨。
2、智能建筑发展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建筑发展也十分迅速,智能建筑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目前正朝着智能化和集成化方向协调的发展。智能建筑的发展也正在体现出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热点,重点把握绿色、智能化和信息化结合。
2.1 信息网络技术
在同一个网向多网融合则是数字社区的基础所在,所谓三网合―技术就是要在同一个网络上,满足对于数据、音频和视频的传送的要求。综合布线则是实现三网合一的基础。应该在三网合一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布线系统规划设计,各种应用的信息点数量和位置同样应该在物理链路上进行合理设计,以满足足够的路由和宽带的应用,尤其是在光纤方面的应用。对于设计网络的过程来说,各种网络之间宽带相互关系和影响分析应该特别注意,利用相关的网络安全技术手段来保证网络的通畅运行,比如VPN,QoS等可以保证网络系统之间的不利影响不会产生。
2.2 通信网络技术
(1)程控电话用户交换机
ISDN综合业务可以通过普通电话业务的交换延伸来实现,同时经过相关处理,可以满足对于会议电视系统、微蜂窝无线通信系统以及VSA卫星通信系统之间的互通。为了能够更好互通公用通信网络与专用交换网络,可以通过IP网关开放IP电话业务,这样增值业务与呼叫中心就能够提供。对于网络与业务的融合来说,软交换技术必不可少。要是光纤配线网络更加接近用户,用户端应该采用相关的光纤接入(SMTP)、HFC、XDSL、无线网络、光纤、以太网络等综合业务接人技术。
(2)有线电视系统
一方面能够使得综合业务的融合和信息处理在用户端实现,另外一方面,网络向宽带(1GHz)与双向(上行与下行)传输信号在同时发展。
2.3 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技术发展体现在诸多方面,比如,7类屏蔽布线、高密度配线模块、超小型光纤连接器、高阻燃线缆、电力布线、6类及以上高端缆线与器件、端至端整体配线和网络与通信设施、有线和无线混合传输等等方面。
2.4 无线技术的发展
无线技术在智能建筑发展前景广阔,这是未来智能建筑发展的趋势。目前,互联网无线访问、无线局域网技术的成熟,特别是母线基于GPRS的无线监控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广,相关的无线数字闭路电视监控已经成为可能,这样都奠定了无线技术在智能建筑中应用的基础。对于出现的一种不可移动宽带无线接人的WiMAx技术来说,特别适合智能建筑使用。考虑到宽带和可移动的宽带是目前无线网络的两种方式,利用WiMAx技术一方面能够在手持设备上实现移动服务,从而体现出便利性;另外一方面可以使得家庭和办公室的网络传输速度能够进行大幅度提高。对不同的运营商来说,WiMA),技术也能够提供各种不同的应用服务,受到广泛的终端设备厂商的支持,在众多的网络基础建设中得到肯定,也经过了全球网络运营商的认可。
2.5 火灾自动报警技术发展
2.5.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智能化发展
(1)主机智能化系统:控制器将对于深测器输出的数字信号进行分析,通过先进软件来判断具体的情况。
(2)探测智能化系统:对于火灾中的信号,这些能够及时的通过cPu而进行接收、传递、处理,并通过相关的显示设备而进行报警和联动处理控制。
(3)分布式智能系统:智能化程度更高的两种或者以上的系统合成。
2.5.2 自动报警系统的研究发展
(1)新型探测技术的不断研发,比如智能建筑中的燃烧火灾探测技术、光声火灾控制技术和微波探测技术等等。
(2)新的火灾信号处理技术,可以利用先进的控制算法,比如采用模糊逻辑推理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模糊神经网络算法,可以有效进行火灾信号处理,这种算法能够具有模糊逻辑推理的强大结构性知识表达,另外能具有神经网络的强大自学能力。
2.6 系统集成与信息融合
智能系统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信息种类繁多,结构比较复杂,子系统也比较多。为了更好体现智能建筑的增值服务,系统集成就成为一个问题,因为在这个完整的智能建筑的系统中,不仅要包括建筑智能化,还应该包括信息化等等多个方面,可以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和需要,进行多个子系统的集成。
3、智能建筑思考
3.1 开创新的生活方式
对于新―代的生活方式的定义,可以理解为“消费信息”为特征,体现出来的文明的生活方式的特点则是可持续、绿色生态、低耗能的生活方式,这与传统的工业时代大物流、大人员流动、高耗能生活方式存在本质区别。而智能建筑的特点则是能够更加体现出新一代生活方式的开启,体现出这种与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相互适应的精神。
3.2 绿色智能建筑发展造就绿色城市
新一代的生活方式能够体现出绿色城市的特点,这也就决定了地区发展的差别所在。单个智能建筑尽管采用诸多的先进可再生能源利用,但是往往不存在相关的专业化和集成化条件,这样的经济可行性也就很难保证,先进的中水回用、太阳能热泵、江水源热泵、雨污水综合利用、垃圾无害化处理和生物质发电等等技术都可能被放弃使用。通过分析可知,城市的基础设施应该体现出绿色智能化的特点,这样才能在废弃物质的综合利用、再生能源的集约化利用、综合通信与监控等和能源综合监测管理等等方面实现节能、环保与减排的新―代生活方式,只有这样的集成化的绿色智能建筑才能为城市中的每栋建筑服务。绿色城市的建设规划则应该是智能建筑的目标,而只有这样才能通过绿色智能建筑而实现整体的绿色城市的建设。
3.3 建筑智能化多元发展
智能化建筑应该根据不同人群的不同用途而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特点,满足人们的个性化服务需求。比如,智能防震建筑就特别适用于地震多发地区,而医疗健康等个性化服务的智能老年公寓则是老年人的最佳选择。
安防行业、楼宇自控、布线行业在2008年经历过奥运会盛宴和金融危机洗礼后,市场格局并没有出现很大变化。在技术门槛较高的楼宇自控行业中,江森、西门子、霍尼韦尔凭借丰富的实战经验和良好的口碑,依然领跑该行业,书写着三足鼎立的传奇,他们的成就让很多智能化企业望尘莫及。
综合布线行业中的铜缆、光纤布线技术日益成熟,市场经历数次洗牌之后,康普、南京普天、宁波一舟等大批企业逐渐站稳脚跟,成为其中佼佼者;在安防领域,由于技术相对成熟,不少中小型企业纷纷涌入,整个行业处于群雄混战的阶段。纵观2009年的智能建筑行业,市场格局依旧延续了2007年、2008年的发展态势,行业呈现出风平浪静的景象。
新技术引发盈利模式变革
然而,看似平静的行业中,正悄然酝酿着诸多变化。3G、物联网等新型技术无疑成为智能建筑变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2009年年初,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放了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3G牌照的发放,为安防行业注入了一剂“兴奋剂”。许多的安防企业已经注意到了3G安防市场,海康、郎驰、中芯微电子、黄金眼、先进视讯、北京星谷科技等企业跃跃欲试,相继推出具有3G业务功能的监控产品。还有不少安防类企业开始关注这个领域,开始向市场上提供3G防盗报警器、3G摄像机等安防产品。
业内人士认为,3G监控类产品部署上的便利性,观看上的便利性将使得监控市场应用、市场规模急剧扩大;此外,3G安防产品将逐步改变集成商的盈利模式,现有渠道的集成商将从靠项目集成盈利转变为从长期服务中实现盈利。
物联网风潮席卷而来
就在3G席卷神州大地之时,物联网技术进入民用市场的消息见诸各大报端。这个能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的新兴技术一经与安防、智能家居结合起来,便在行业中掀起了一股强劲的“物联网风潮”。不少智能化企业看到广阔的发展前景,积极投入到物联网安防、智能家居的研发过程中,希望开拓行业中广阔的蓝海空间。
国外智能家居的发展
国外早期就已经存在智能家居的概念,但真正意义智能建筑出现应该算是1984年美国的联合科技公司在康乃迪克州的哈特佛市进行一各项目改造时运用计算机系统对整栋大楼的所有设施设备进行监控,并为这座改造的建筑提供信息化的服务,从此智能家居的概念应运而。
1.美国智能家居发展
首栋智能建筑便是在1984年的美国建成,1988年相关组织编制出《家庭自动化系统与通讯标准》,而且此时的美国约4万家庭已经安装智能家居系统,最早的智能化小区的建设也起源于美国,而且目前最大的由8000左右栋别墅组成智能化住宅群也是在美国。从以上的数据显示,美国家居智能化的发展可以说是走在世界的前列,而其智能化行业为全球智能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 德国智能家居发展
德国的首座智能样板住宅建在杜伊斯堡大学内,这座智能住宅从外表看与普通的住宅楼没有两样,但内部将所有的家用电器和设备都进行互网控制,实行了信息化和网络化电子化的设置,业主无论是在出差在外还是在旅游的途中都能够通过计算机或手机来控制家中设备,并随时的监控自己家中的情况。
3. 英国智能家居发展
在英国较早的两所智能公寓,一所是1997年10月为残疾人设计建设在BARNSLEY市的名为“墨特尔”的智能公寓,本为一栋旧的房子后通过翻修改造为智能公寓,这所智能公寓将智能产品与高科技产品结合到一起,根据残疾人的不同程度行为活动不便,有针对性的进行智能化的控制,为残疾人提供了最大的方便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4. 日本智能家居发展
日本科学家也在不断开发研究能够及时提供给住户必要信息的智能化住宅形式,其中可以利用内置于室内各种家具中的传感器,从而掌握居住者从早上起床到各处活动的所有信息,并在指定位置上显示所有相关的日程。
国外智能家居的发展历史虽然已有几十年,但目前仍然具有十分巨大的开拓市场和发展前景,在注重研究开发家居智能化系统的同时更加注重节能、环保、个性化的的考虑, IBM公司的迈克尔﹒凯洛斯克先生就曾说:“这绝对是一个不容IBM公司忽视的巨大市场机会。”由此可见,智能家居的巨大发展前景和市场是不容我们忽视的。
国内智能家居发展
在我国家居智能化已经备受关注,与国外智能家居的发展状况相比较的话,我国的智能家居的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却十分迅速。80年代我国的家庭居住条件还是比较困难,智能家居的问题根本涉及不到,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们的家庭生活中才具备了最基础的使用性电器设备,此时我国的第一栋智能建筑诞生既为北京发展大厦,到了90年代末,智能建筑开始兴起,如南京首栋智能建筑中信银行大厦,此时更多的电子产品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 1997年我国初步确定家用电器的总体设计需要具备的五点要求是,安全性、适宜性、通信、信息服务和智能化系统要求,到1999年国家建设同相关专家起草智能小区建设的具体技术标准,并研讨我国智能住宅小区的发展方向等问题。
2000年是智能家居在中国的初步发展年,通过诸多媒体的大力宣传,已经有多数的业主开始了解并逐渐的接受智能家居的形式。很多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阶段已经对考虑智能化功能,甚至高档小区已配备了智能网络,并以打着智能化广告宣传优势进行销售。
2001年可以认为是智能家居在中国的研究开发年,我国的智能家居系统从规划到实际研究开发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是智能家居系统发展关键的一年。这一时期已经可以看到有些引进的国外相关系统产品在一些公寓和住宅中开始使用。
2002年至2003年可以说是智能家居在我国发展的实验年,在这一年由智能化行业标准进行编制完成,并送审等待批准;智能建筑技术开发推广中心组织编制的估标准出台成为系统工程验收评估的主要依据在这一年中随着相关的标准规则陆续出台,智能化系统的终端产品和设备必将根据这些标准陆续研发出来,迅速的进入市场。
2004年可以说是智能改天突然家居在中国的推广应用年在这几年我国自行设计和的智能家居系统比较开发研制成熟,并且自行设计和生产的自动化家用电器也有相当的规模,完全具有与国外的产品相抗衡能力。因此在这一时期很多新建的住宅小区已经开始配备智能化设施和设备。
中图分类号: G267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上个世纪,我国的建筑智能化才刚起步,发展进程很慢,由于现在的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通信技术、电子技术等相关技术都有了飞跃式的进展,并且这些技术被普遍应用到建筑领域内,特别是现在人们都追求高质量的精神生活的环境下,建筑行业也要跟上时代步伐,在施工时确保建筑物的舒适性、美观性及安全性。最近几年,我国的房地产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建筑智能化顺应时代变化迅猛发展,人们对建筑智能化越来越关注。智能建筑以建筑为平台,兼备通信、办公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提供一个高效、舒适、安全、便利的建筑环境。智能建筑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其功能要求的变化而不断更新、补充内容。在通常的设计当中,我把建筑智能化分为三个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通信及控制系统、多媒体系统。每个大系统内又包含了诸多的子系统,这与一些设计规范有点出入。
1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组成
目前,世界上对建筑智能化的提法有很多,欧洲、美国、日本、新加坡及国际上的提法各有不同,其中,我国和日本的提法较为接近。日本对智能化建筑的定义是综合计算机、信息通信等方面最先进的技术,使建筑物内的照明、空调、电力、防灾、防盗、运输等设备协调工作,实现建筑自动化系统(BAS)、安全防范自动化系统(SAS)和综合布线系统(PDS)这3种功能结合起来的建筑[1]。2000年7月,我国颁布了GB/T50314―200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在标准中对智能建筑作出了明确定义:智能建筑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2],即“3A大厦”―――建筑自动化系统(BA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与通信自动化系统(CAS)。
1.1建筑自动化系统(BAS)
建筑自动化系统是对建筑物(群)内的各种机电设备实现自动控制,该系统包括供热、通风、空气调节、给排水、供配电、照明、电梯、消防、安防、交通管理等。其功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冷水系统实现对制冷站主机、配套的冷却泵、冷冻泵和冷却塔的控制。热水系统实现对热源与热交换子系统的联锁控制。空调通风系统实现对各楼层新风机、空气处理和调节机组、排风机的监测与控制。给排水系统实现对高位水箱、低位水池、污水井的溢流水位、停泵、启泵水位与报警水位的监测及潜水排污泵的控制。照明系统实现对楼层公共照明和应急照明回路的开关控制与状态监测,还有大楼外轮廓照明的控制及状态监测。变配电系统实现对高压进线回路、低压进线回路、动力电源的三相电压、三相电流、功率因数、频率与故障的检测以及变压器的超温报警监测。电梯系统实现对电梯运行状态、故障状态以及上行、下行状态的监测。
1.2办公自动化系统(OAS)
办公自动化系统是一个人机交互信息的系统,主要用于具体的办公业务,如物业、运营等管理、服务及专门的业务领域。该系统的组成设备是:多功能电话机、高性能传真机、PC机、服务器、存储装置、打印机、扫描仪等各类终端,以及相应配套的系统软件、工具软件与应用软件等。
1.3通信自动化系统(CAS)
通信自动化系统是用来保证建筑物内的信息畅通,实现对语音、数据、图像等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与应用等。
2智能化建筑的功能
2.1开创了安全健康、舒适高效的办公环境
智能建筑首先保障了人身财产与建筑物的安全,其消防与安防系统均已实现了自动化。大厦对温度、湿度、照度均可自动调节,也能对色彩、噪声进行控制,甚至还能选用最佳的照明与绿化方案,从而使人们在此环境中感到健康舒适、心情舒畅,最终提高工作效率。
2.2能满足不同用户对各种环境功能的要求
传统建筑是根据事先要求的功能来完成其建筑与结构设计的。智能建筑要求其建筑结构设计必须具备智能化,且为开放式结构,允许用户迅速而方便地改变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或重新规划建筑平面。这就要求通信与电力供应具有极大的灵活性,通过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使室内分布多种标准化的弱电与强电插座,只要改变跳接线,就可以快速改变插座功能。建筑智能化系统选用了较先进与成熟的设备,方便控制和管理,运行、操作简单,易于维护,出现故障则能在最短的时间得到处理、解决。
2.3节能
以现代化的大厦为例,其空调与照明系统的耗能很大,约占大厦总能耗的70%。在满足使用者对环境要求的前提下,智能大厦应通过其“智能”系统,尽可能利用自然光和大气冷量(或热量)来调节室内环境,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可按事先输入的时间编制程序,分为“工作”与“非工作”时间,对室内环境实施两种不同标准的控制。下班后,能自动降低室内照度与温湿度控制标准。这也是智能大厦的基本功能。利用空调与控制等行业的最新技术,最大限度地节省能源是智能建筑的主要特点之一,其经济性也是智能建筑得以迅速发展、推广的重要原因之一。
3建筑智能化的发展
近年来,建筑智能化在我国发展迅速,各房地产商开发的建筑智能化项目普遍受到购房者与租用者的青睐,像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的高端建筑项目对国内房地产市场的示范作用影响明显。智能建筑在节能、环保方面优势突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舒适、便捷。我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约20亿m2,加之政府对楼宇智能化建设规范化、科学化的引导,业内普遍看好楼宇智能化的发展。建筑智能化的发展程度主要体现在智能建筑技术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智能建筑应用领域的发展、智能建筑及其相关产业的持续发展等3个方面。
3.1智能建筑及其领域的持续发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智能建筑”的范围也在不断发展与充实。由于建筑自动化技术在住宅建筑中的大量应用,供人们居住与使用的具有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功能的住宅小区不断涌现。智能化住宅的建设与发展,不仅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体现,而且也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综合标志之一,它也成为人类社会住宅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
3.2智能建筑技术及其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
由于智能建筑惊人的发展速度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吸引了大量的资金,这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可靠的资金保证。弱电技术、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IT技术及新材料、新设备等与建筑业直接相关的技术发展,为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同样,智能建筑已取得的成就和可预见的发展前景,也吸引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为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人力资源。
3.3智能建筑及其相关产业的持续发展
智能建筑及其相关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高速发展,绝非个人意志所及,其适应时展需要的固有优势,将使其成为21世纪的主要技术产业之一。近几年,国内智能建筑的发展,带动并促进了相关行业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3]。
4结语
智能建筑是当代技术的必然产物,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成为智能建筑产生与发展的重要支柱。它将成为21世纪的重要产业部门,同时会带动其他行业的快速发展,成为一个国家科学技术与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