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重要意义模板(10篇)

时间:2023-06-26 16:08:5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德育的重要意义,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德育的重要意义

篇1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的自私、粗暴、无礼任性等行为随处可见,特别是在家庭中这种现象表现得更为严重。如在幼儿园中争抢玩具,这种行为大部分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样样事情依着自己的孩子,犯了错也是心疼,不去批评指正,但现在的幼儿是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任何社会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自己的下一代提出道德方面的要求,社会的发展对人道德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当现代社会已经进入到人才、人力资本决定一切的阶段,人的素质,国民受教育的程度,人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程度,将直接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所以许多国家把调整教育目标作为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对策。而在培养目标中,又将培养年轻一代良好的思想品德放在首位,从而大大提高国民的素质,增强国势。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习惯,因此我们应抓住幼儿养成教育的关键期,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使幼儿终身受益。那么作为家长和幼儿园的教师该做些什么?如何去做?

一、纠错误方法,树正确观念

现今独生子女普遍,家长应正确对待孩子的行为,纠正错误的教养方式,树立正确的观念,不能抱有“他打你一拳,你也还他一拳”的错误心理。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家庭对幼儿个体的身心发展的影响是通过家长的教养行为来实现的。因为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一般是最坦率而无掩饰的。幼儿模仿性强,辨别力差,家长一些不良的、错误的言行对幼儿的发展有很大的消极影响。如,家庭中父母“过度关心、过度替代、过度教育、过度要求”等错误的教育方式,结果使一部分幼儿成为依赖性强,缺乏最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缺乏道德约束力,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胆怯、粗暴。因此家长必须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则,树立榜样,使他健康成长,避免出现心理畸形。

二、家园联动,经验共享

由于幼儿园、家庭密切联系,使原来的家庭配合幼儿园教育变成为家园同步教育、共同教育。这不但对幼儿的德育发展水平有明显的提高,而且对改变家长的教育方式也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孩子与家长在共同的生活中,互相学习;家长与教师在互相沟通中,同步教育孩子。但对于家长来说,他们毕竟不是专业的教育者,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有着一定的难度,因此,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窗、组织相关的专题讲座,向家长宣传幼儿早期德育的重要性,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多种渗透,促幼儿德育发展

幼儿德育内容的确立,不能仅仅依据教育者的主观愿望,而必须研究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与幼儿相适应的德育。

1.将德育渗透于“同龄”和“混龄”的活动之中。

在幼儿园中不难发现同龄儿童中,通常会出现“争抢玩具”、“粗暴打人”等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劝解指导,而在“混龄”活动中,则会不由自主地出现“以大带小,以强带弱”的现象,大班的孩子往往会很自然地把中小班的孩子当成弟弟妹妹来护着,和他们共同游戏、玩耍,一般不太会出现矛盾冲突。混龄儿童在一起活动,可以促进一些新的社会的发展,对年长的儿童来说,能扩大交往的技能,形成责任心。

2.将德育渗透于教学活动之中。

每个孩子都有着他们不同的特点,当他们出现无理要求、粗暴打人时,我们的教师都应适时适度地介入指导,及时调整幼儿的行为。根据幼儿好模仿的年龄特点,如,给幼儿讲讲《三只蝴蝶》的故事,渗透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品德教育,唱唱《让座》这首欢快的歌曲,使孩子们懂得尊重老人的道理……

篇2

德育目标是培养个体健全的道德人格,涵养道德心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但由于当今德育功利性、唯理性特征,使得德育实效低下,在德育目标实现上受阻。而美育具有超功利性,追求自由和超越,注重人文关怀,可以弥补德育现状的不足,在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

一、完善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

首先,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个知、情、意、信、行协调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从他律走向自律的过程。瑞士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在个体道德发展的研究中也指出这一点,并且我们所一贯强调的法律约束在此过程中,只能起到最初的推动作用,帮助人们克服最初的惰性,但是到信念的确立和践行时,法律则是一种威慑作用。我们当今的德育也正是在这两个环节上不能很好的衔接。但是人的审美需要则恰可以成为激励自我走向道德实践的内在动力。道德教育诉诸人们的理性,使人们认识到应该怎样去做,美育通过其关注个人情感,富有形象性和趣味性的特点,使人们从内心情感上主动的接受,心甘情愿去做。席勒也指出:“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们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①因此,促进美育和德育的融合,借鉴美育精神,可以完善道德形成的环节,使个人道德品质发展过程更加顺利和扎实。而个人也因为审美的观照,美的浸润,方可怡养心性,面对人生变得更加从容。

其次,二者的有效融合也有利于个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中国当代社会,金钱、物质越来越荼毒人心,扭曲了人们内心真、善、美的那一面,许多大学生的价值观也不可避免地因为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变得低俗。但是德育仅仅通过课堂或实践并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而美育恰因为其超功利的特性使得人们可以帮助人们克服过度偏向物质的价值观念。因为人们在审美的过程中,是以一种强烈的情感体验为基础的,或同情或赞赏或鄙夷审美对象中所体现出来的内涵。它是一种感性的心理活动,人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彰显,在无任何外界压力的情况下审视美的形象所传递的思想,或是一种价值理念,进而选择性的接受。

二、提升个人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包括审美感受力、判断力、创造力等。促进德育与美育的融合,在教学内容中采用更多富含美感的教学案例辅以道德说教,在教学手段上尽可能地摆脱枯燥应用而使其富有美感,那么则会在个人道德品质发展和审美能力提高、甚至智育上都会有一箭双雕的功效。而随着审美能力的提高,个体的欣赏水平、道德情操、思想境界又会有进一步的提升,进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审美感受力是主体审美、创美的基础和出发点,是指主体的感觉器官对审美客体的理解和把握。只有首先感受到美,才可建立审美关系,进而展开审美活动。审美感受力的提高主要是通过对审美态度的培养,即“在审美过程中作为审美主体的人,一方面要能“神与物游”,把自己的情感移入到审美对象中去,完全进入审美的境界;另一方面又能保持静观的态度,即采取非实用、非功利的欣赏态度,也就是审美者与审美对象之间能保持一种审美距离”②而这也恰是在美育和德育的融合过程中,需要德育所借鉴和吸收的地方,德育通过与美育的融合行动,在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

审美判断力是在审美感受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审美对象所作出的符合自身价值观的欣赏和判断。在促进美育与德育的融合过程中,无论是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手段亦或是师生关系上都尽量要具有美的内涵,例如在德育教材内容的选择上要注重正反结合,引导学生发现美,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并判断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做出正确的判断。

审美创造力则是审美能力的超越部分,是指在感受美欣赏美的基础上按照美的规律进行自我创造,可以是思想、新的形象等。这种能力是人类所特有的,马克思说过“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③。德育中融合美育,不仅可以使受教育者的感受到德育过程中的美,更加主动地接受理性的道德规范,也可以提升个人的审美创造力,这种创造力表现在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两方面。物质的创造体现在在生产实践中以美的规律为指导创造出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性的有价值的劳动产品,而精神创造则体现在以非功利性为指导,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蕴含深刻韵味的精神产品,这种精神产品可以通过精神作用的方式进一步提升欣赏者的心理境界,进而又可以陶冶个人的情操,完善人的人格结构。

个人审美能力的提高则直接指向生命的丰盈,它为生命增添色彩,欣赏大千世界中的美,并在美的环境下思接千载,通视万里,满足赏心悦目的精神需要;无拘无束,神之所至兴之所至,任精神在远离尘世尘嚣的氛围中驰骋迸发,让生命更加富有意义。

三、促进个人心理健康发展

依据马斯洛等人的理论,道德需要是一种超越性需要,但是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拉大,人们面临的机遇、选择、困难相比于以前的时代都大为增加,物质生活丰富精神生活枯竭的情况下,这种超越性需要往往与现实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时人们处于一种夹缝中,心理压力增大,便容易出现各类心理问题。然而,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不仅是有着渊博的知识、良好的道德修养、强健的体魄,更需要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要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早在古代,审美具有疏导情感、保持心理平衡的功能就已经被人们所认识。君子之士、窈窕淑女皆通过琴棋书画来怡心养性,以达到自我完善、超凡脱俗的境界;“松、竹、梅”并称为“岁寒三友”,文人吟诗绘画以颂之,以松比德,以竹喻人,以梅修身,寄托了对高尚情操的赞美,激励自己坚强地面对挫折和困难,这些都体现了审美与培养品德的结合。美育的疏导作用具有三个层次。首先,它会给人带来感官上的享受和刺激,获得满足,符合现代人的感性需求。在感官需要获得满足的基础上,达到第二个层次,它可以引导人们超越感官需要达到精神上的满足与愉悦,成为精神生活的调节剂,避免人们在遭遇重大挫折时而导致心理失衡。第三个层次即是由于美育所具有的超功利性,它指引人们走出功利主义的怪圈,让人们在审美中获得精神上的终极依托,给人们带来憧憬和希望,让人们看到生活中的美好与快乐。亚里士多德认为,生命的本质在于追求快乐,使得生命快乐的途径有两条:第一,发现使你快乐的时光,增加它;第二,发现使你不快乐的时光,减少它。因此美育让人的心理承受空间增大,帮助人们保持心理平衡,成为引导人们走出道德危机、道德迷失的一条重要途径。(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大学生 传统文化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长期历史过程中积淀而成的,并以民族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尚习俗等主题形式存在着。但在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面临西方价值观的严重挑战,越来越被人们忽视,尤其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严重缺失,文化出现断裂的危机。这种形势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加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文化的净化必将产生不可替代的作用。

1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现状

在一份《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认知状况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中显示,有60.3%的大学生根本没有传统文化这一概念,少部分学生传统文化的认识及掌握主要集中在古诗词、书法等方面,精通或掌握一些者仅占17%,基本不懂和完全不懂者占83%。而对能反映中国传统精神的四书五经等掌握比较缺乏,甚至处于无知状态,只有6%的学生喜欢看古代经史子集,94%的学生只是偶尔看看或敬而远之。对四大文学名著,有45.6%的学生只看过一、两部,有23.3%的人都看过。对于“洋节”和我国传统节日的了解和喜爱程度,有38.7%的学生更愿意了解和喜欢过“洋节”,有61.3%的学生两者都喜欢,有20.1%的学生认为应该大力挖掘传统节日的魅力。

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了解情况令人担忧。

2导致大学生传统文化缺失的原因

2.1当前教育的弊端导致传统文化在青年学生中的严重流失

学校教育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内容单一,对学生管的太死,过多地注重理科学习,轻视人文教育,使整个社会大环境缺乏人文气息、人文关怀,中小学期间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家长只重视数理化的分数,无暇顾及传统文化的教育。到了大学,开设的负责大学生审美熏陶与道德导向的大学语文课少得可怜。反之,英语从小学到大学,重视到无以复加,在升学、就业、提职等过程中,我们很多人几乎一辈子用不到的英语居然占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面临着社会生存压力的逐渐增大,学生们更关心的是抓紧时间去考五花八门的外语、计算机等技能证书,以求在未来的职业竞争中为自己增添砝码,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使得他们鲜有时间和精力培养自己的道德文化修养。

2.2社会重视程度不够,未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一种文化往往是在长期的社会行为中形成的,中国的传统文化离不开几千年历史的沉淀,对文化的传承需要有严肃客观的精神,才能保证以不偏不倚的态度真实准确地展现文化的内涵和魅力。但是,作为现代社会中主要的文化传播媒体,许多影视、小说在经济利益驱动下,更关心票房,而不是社会效益,传播了太多的被歪曲的历史,严重影响了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社会重视力度远远不够,除了一些专业工作者以外,很少有人给予较多的热情和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青年学生很容易欠缺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兴趣。

2.3全球化下,西方文化的扩张影响大学生的文化价值和文化理念

在全球化的经历、文化交流日益发展的情况下,西方文化纷纷涌入我国。从文化资本到文化产品,从语言教育到,从影视传媒到日常节日,文化的“西化”、“洋化”异常活跃,对大学生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产生很大的影响。很多学生是吃着肯德基、麦当劳,看着好莱坞大片长大的,她们性情浮躁,奉行享乐主义、利己主义,追求时尚生活,对传统文化意识变得淡漠,传统的价值观受到侵蚀。

3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措施

在这种传统文化受到严重威胁的状况下,作为高校,应该从唤醒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角度出发,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

大学为大学生提供学习和掌握传统文化的平台。高校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达到“以讲辅读”。规定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在公共政治理论课中要占适量的课时。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之类的选修课程,创造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传统文化的平台。既要充分利用第一课堂,又要在第二课堂和日常的工作学习中点滴渗透。定期邀请著名专家学者做某种精神或某个传统理念的专题讲座,并在学生中举行讨论会、征文、演讲比赛等校园活动,鼓励其交流看法和感受,让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有更深入的思考和认识。总之,要使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的东西融入到大学生的人格之中,成为其相对稳定的内在质量,以此来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从而保证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篇4

中小学生英语教师的教学对象是一些十余岁的小孩子,他们天真活泼、思想幼稚、情绪多变。课堂教学既要符合教学规律,又要符合英语学习的自身规律;既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又要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英语课堂教学游戏,是迎合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极好的教学方法。

首先,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说,好动,是中小学生固有的天性。天性者,不可压抑,只能加以诱导、利用。教师在备课时,精心设计教学游戏,让学生在动中练,在练中动,进行全班的、小组的、个别的操练,使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进行语言练习,使课堂教学达到。如在第一册英语中,教师准备一些直观教具,像book、pen、pencil等,先师生间练习:What is this?It is a book.. Can you spell it, please? Yes,b-o-o-k.. 然后让学生自己找已学过的事物,问另一个学生,速度要快,这样练习的面积大,效果好。当然,老师要当好组织者、指挥者,当有学生出现困难时,要及时给予帮助,使游戏顺利进行。

三年级学被动语态时,这样的练习就变得较得心应手了:What is this in English? It is a book.Can you spell it please? Of course,b-o-o-k.What is made of ?It is made of paper.What is it used for?It is used for studying.

篇5

一、关爱教育的内涵

关爱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是以“爱”这一教育的情感因素为办学理念的人本教育。“关爱”的涵义包括两个方面,即“关”的内涵和“爱”的内涵。“关”的内涵有关怀、关心、关注、关照、关切,即关怀学生身心和谐,关心学生学业发展,关注学生成长过程,关照学生人生困惑,关切开展“五生”德育(生本德育、生命德育、生活德育、生存德育、生态德育);“爱”的内涵有:慈爱、博爱、抚爱、护爱、怜爱,即指教师对每个学生倾注父母般而自然的慈爱,对全体学生公正而无偏私的博爱,对学生学习、生活体贴而悉心的抚爱,对学生成长中不足包容而尊严的护爱,对学生身心发育真挚而尊重的怜爱。简言之,关爱就是作为主体的个人对客体的关照和喜爱或关心和爱护,即主体对客体的存在和价值的认可、尊重、欣赏、赞美以及主体为维护客体的价值和存在而作的种种努力。

二、加强小学生关爱教育的重要意义

1.让学生身体力行,真正体验到关爱之乐

在关爱教育中,学校的领导、教师和管理人员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他们以德践行,关心学生的学业发展,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关照学生的人生困惑,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懂得互相帮助和合作,共同愉快地学习。老师还通过自己的行动,教会学生懂得如何去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自然。同时,学校开展关爱教育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身体力行,真正体验关爱之乐。

2.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使全体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互动,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老师的引导、激励、表扬和鼓舞,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发挥,思维激活,敢于想象、联想、幻想,敢于表达自己,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感受到自己被老师和他同学重视,感受到自己思想火花的喷发,有表达和表现的欲望,开始对知识进行思考,并且创造属于自己的新知识,无形中体验到收获的。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同样能体验到教师和同学对自己的支持、关注和期待,一种美好的情愫注入学生的心灵,交流和沟通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课堂活跃起来,知识也灵动起来,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在此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都是平等交流关系,老师尊重学生主体,不再以灌输的方式被迫学生接受知识,而将知识作为交流的话题,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知识、运用知识,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3.关爱教育有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校风

领导关爱教师,视教师为教育之本,帮助教师解决工作、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困难,尤其是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条件支持和物质保障,为教育教学创造良好的环境;教师之间互相支持、互相合作,在促进专业发展的同时走向共同的目标――一切为学生的发展;教师能够始终以学生为本,处处为学生的健康发展着想,以大爱、博爱来关心爱护学生,教会他们学习方法、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以自己高尚的师德影响和塑造孩子们灵魂,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师生之间消除了隔膜和代沟,建立了互信和友谊,学生爱戴老师,老师喜欢学生,师生之间在学习、生活方面进行积极的交流和沟通,学生逐渐形成了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好风尚;学生之间也形成了互相友爱、互相团结、互相帮助,懂得合作,懂得彼此分享快乐和幸福,在老师的教导下,他们学会关爱别人,在和谐的伙伴关系中享受着童年的快乐。

4.关爱教育使小学生懂得热爱社会、热爱自然

篇6

关于作文的含义,叶圣陶认为:“学校里作文为的是练习写作。”道出了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基本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这一本质。我们要从作文教学的基本性质出发,来认识作文教学的意义、任务与要求。

一、作文教学的意义

1.在语文学科内部的意义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作文教学主要担负着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艰巨任务。由于作文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能集中反映出学生的思想认识、语文知识相语文技能等方面的情况,因而成为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加强作文教学,不仅有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而且能有效地促进度、说、听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全面完成语文学科的任务。

2.在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意义

作文训练是一项综合训练.既是语言文字的训练,也是思想认识、思维能力的训练。“文以载道”是语文学科的审要特点,文章是思想感情的记录,是反映作者自己的一面镜子,教学生作文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教学生做人的过程。作文要求从实际出发,内容真实,态度诚恳,形式平易朴素,并注意字斟句酌,反复修改。这种要求会使学生树立良好的文风,养成诚实严肃的写作态度,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作文是一项复杂而艰苦的脑力劳动,没有顽强的意志和克服因难的决心是不行的。教师要求学生坚持练笔,精益求精,这是锻炼意志的好方法。作文要求观点明确,主题鲜明集中,不能模棱两可,有助于培养学生坦荡磊落的个性;作文要求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学会全面地、辩证地、发展地看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从观察生活、搜集材料、提炼主题到构思成文乃至修改润色,包含着复杂约思维活动,是观察力、思维力、联想力、想象力、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的综合运用。通过作文训练,可以全面地、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丰富多彩的课外作文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创造能力等。

综上所述,在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方面,作文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在社会实用方面的意义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时时需要借助书面表达来沟通思想、交流感情、传播社会信息。尤其是现代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信息迅猛增长,生活节奏加快,人与人之间交往频繁,对写作能力的需求更迫切,它不仅要求人们能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而且要求做到准确无误、快速敏捷、简洁清晰。只有充分认识作文教学的重要意义,发挥其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作用,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的需要。

作文教学的任务是和中学语文教学的总任务相一致的。

二、作文教学的任务

1.培养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和良好的写作习惯

培养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是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作文教学所特有的任务。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一般包括审题立意的能力、搜集材料的能力、谋篇布局的能力、运用各种文体的能力、运用各种表达方式的能力、迫词造句的能力、修改的能力,等等。作文教学还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包括勤观察、勤积累、勤思考、勤练笔、作前构思、作后修改等多方面的内容。良好的写作习惯可以让学生终身受益。

2.发展学生的智力

作文是一种智力活动,是综合性、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文字来反映客观实际、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智力操作技能。智力是写作能力的基本要素,它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观察力是智力的窗口,是解决作文材料来源的关键所在;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它贯穿作文的全过程,对作文质量起决定作用;联想力和想象力是智力的双翼,它们有助于开阔思路,丰富文章的写作内容。通过作文教学,发展学生的智力,既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所必需。又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所必需。

3.高认识,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学生的思想倾向、感彩、生活态度等,都会从作文中流露出来。思想水平的高低对于文章的质量起着决定的作用。叶圣陶在谈及通过“写作关”时就曾指出:“通过写作关,大概须在思想认识方面多下功夫。思想认识是文章的质料。有质料是首要的,没有质料如何能写?质料有了,还要求其好,不好的质料当然写不成好文章……。”因此,作文教学还必须承担提高学生认识、陶冶学生思想情操的任务。

结合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首先要加强写作目的教育,用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分析生活;其次要培养学生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相统一的写作观;再次,要根据学生作文中出现的思想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作文教学的要求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对初中作文教学的要求是: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和一般应用文,做到思想感情真实,健康,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条理清楚.文字通顺,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格式正确,书写规范、工整。初步养成磨改文章的习惯。

(大纲)所提出的要求是比较全面的,从文体到能力,从思想内容到表达形式,从标点符号到格式、书写等都有规定,体现了德育与智育的统—,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的统一,文体训练与能力培养的统一。与1990年大纲相比,现行大纲新增了对文风和写作习惯、态度的要求。要实现作文教学的要求,就必须遵循下面的教学规律:(1)循序渐进,反复训练,螺旋式提高;(2)与听、说、读相结合;(3)同生活密切结合;(4)课内作文与课外写作活动相结合。

篇7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0-0186-02

中国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的文明古国、文化大国,存续至今并在新一轮的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勃勃生机且成为全球化背景下一颗璀璨的后起之秀明星。不能不承认中国人的民族性在这其中所起的决定性的作用。事实上,所谓民族凝聚力,体现的是一种文化,而文化的内核是价值观。

一、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内涵、作用

作为文化的重要承继地和群体,自古以来家庭作为个体生活和生产的单位,是社会的基础组织。从共同的文化传统背景出发,家庭教育是在家庭领域中实行的教育,通常多指父母或长辈对晚辈进行的教育,包含了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影响中内蕴的社会伦理规范体系。这一教育行为中所渗透和表现出的是社会传统、被家庭主体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文化因子、意识形态。因为家庭教育是以个体修养和价值理念为主,家庭教育中所彰显的不仅是家庭单位的隐性文化价值,更多是凸显社会历史文化和伦理规范,从传统意义出发,家庭首先是建立伦理关系、培养个体认知意识教育的始发地,充当塑造公民的职责。

从作用上看,家庭教育自然就有价值观建立、尊重个体差异、完成时代适应的功效。首先,家庭教育是个体建立价值观、认知伦理关系的初始点,承担一个公民责任的起点。“任何一处文化,都自具个性,唯个性之强度不等耳。中国文化的个性特强,以中国人的家之特见重要,正是中国文化特强的个性耳。”[1]12其次,家庭教育是因材施教的地方,它尊重个体差异,激发个体能动性和主动性;最后,家庭教育是一个循环的载体,并随着个体家庭的不断扩大而完成更大范围上的影响力。同时,家庭个体都呈现一种开放的成长,最终完成一个适应时代的过程。从这三个意义上来讲,再好的社会教育、再专业化的教育时代,仍然需要家庭教育。

二、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失语和异化

作为哲学意义上的异化主要是指主体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分裂出自己的对立面,变为外在的异己力量。失语从社会层面讲,主要是指某一事业功能的不断弱化,直至失效。将异化和失语这一概念范畴用于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则体现在这一文化载体的重要部分,在强调理性工具和实用主义的环境下,逐步弱化其功能,并有成为附庸的征兆。

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随着近代化进程的推进,广泛涌现的新型学校教育受到了中国人极大的追捧,中国人开始放弃“孰本孰末”的思考与讨论,积极地投身于联系日益紧密、影响日益深远的现代化建设与发展之中。以教人修养和价值理念为主的家庭教育也随着社会历史进程的变化而发生了改变,集中表现在处于社会重要变革时期的中国,家庭教育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新旧两种不同方式和西方文化冲击下,中国传统家庭教育越来越失去了作为社会个体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地位,以知识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逐步替代了传统家庭教育,成为当代教育的主体。

尤其是在全球化的大浪潮中,中国人开始变得对现代化的学校教育产生了依赖,社会、国家、政府慢慢成了教育的主体,家庭教育因种种原因逐步退出了这一领域,成了社会教育的附庸。这必然导致失调――个人身心的失调和社会资源占有的“马太效应”。其最显著的表征是:道德水准的下降与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加。这种思想文化上的断裂与日趋白热化的竞争的现实把现代教育带进了一个貌似二元悖论的泥沼难以自拔。这就是以市场需求为培养目标的学校教育几乎承担了所有的教育责任,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主要执行者――家长成了一种没有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附庸,常常以提供费用、承担监督、督促学习为主要责任的面貌出现。

三、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与学校德育教育的同一性

学校德育教育就是教育者借助于德育的内容和一定方法对学生施加影响,使学生具有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素养的过程。然而,人的社会化进程最初是以家庭角色为原初,德育教育的始初任务自然落在了以培养人的家庭规范伦理和普适性人际交往规范为主的家庭教育中。从这个意义出发,德育教育最为人自身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高校德育与家庭教育在这一层面上具有同一性,两者共同担负着大学生个体在成长和社会化过程中的思想教育引导和管理责任,帮助大学生个体正确处理社会化和社会角色承担。

在现实的情况中,高校的德育和家庭教育却相互脱节,特别是在新时期下,经济体制转变、社会结构变化等诸多挑战,使得处于时代变化中的部分学生面临价值观念选择中的认知困境。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社会文化及思想观念多元化的强劲发展,道德和价值认知困境在面临更多外界诱惑时,落后思想更容易侵入短暂的精神真空,部分学生出现了精神追求迷茫、道德评判标准扭曲的现象。如果把这一现象的问题解决方式仅仅看作学生个体自发纠正和完善的过程,而不着重引导学生个体的传统家庭教育和学校德育相结合,从传统家庭教育中汲取有益成分来不断扩充、发展学校德育,势必会影响学生自我道德素养发展。

四、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对加强中医药院校德育教育的启示

将家庭教育的现代意义与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内容有机地相互结合在一起,对于培养既具有现代竞争能力又继承传统家庭内容规范和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学生具有现实意义。这一重要意义对于具有中医药特色的高校更突出,因为中医药院校作为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及传播的重要场所,是弘扬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地方,更是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据点。

如何将两者相互结合,从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汲取有益营养,发展学校德育教育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医药院校作为传统文化传播承继场所的功效,其关键在于:

1.现代与传统有机结合,突出德育载体,注重个人修养的培养

在中国历史中,不同世界观的教育思想家们都以培养理想人格作为德育教育的目标,尤其是以儒家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的人格教育,成为家庭教育中的自觉追求,可见个人修养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探寻当代中医院校德育教育的新道路,即将现代的高校德育教育目标、内容和方式与传统家庭教育内容有机结合,将中医药院校的德育教育中融入传统家庭教育精华,实现德育教育的全面综合发展,并非是一味的否定与激进的超前,强调德育教育要继承传统文化也并非将传统和西方教育全盘地拿来与照搬,要在结合时代特点的同时,传承文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

2.伦理道德教育为主,重视道德观念的教育

自家庭教育得以确立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价值逐步渗透到教育理念中,形成并发展出自己的伦理道德体系。以“孝、和、诚、俭、勤”为主要内容的伦理道德观念逐步在家庭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并成为家庭教育中传统文化彰显的主体。所印证的即孝道置于古代家庭教育的首要地位,不仅体现了子女对于父母抚育回报恩情,也是维系家庭、社会、国家稳定的重要因素。从此出发,孔子以“孝悌”为本的家庭伦理教育,其目的在于通过家庭教育文化的渗透力,达到巩固家庭成员间的伦理关系的目的。从而将家庭的忠孝观念、情感内化为对国家的忠诚,成为社会、国家安定的基础条件。培养诚实守信的子女是古代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直接关乎家庭教育成效。作为以诚信为自我人格标准的古人,十分重视诚信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并将其作为传统内容一以贯之。可见,注重伦理道德教育为主,重视道德观念的教育,是传统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与中医药院校强调医学伦理道德、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是一脉相承的。而这一内容引入到文化继承地――中医院校,即是要在学校的德育教育内容中与传统家庭教育精华同时发展,回归教育的初衷,以伦理道德和道德观念为主,注重两者的协调统一,双生双赢。

3.从个人自身特点出发,注重因材施教,注意行为规范的实践导向

以“礼仪之邦”而享誉于世的中国,注重礼仪教育,传承优良传统,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传统家庭教育针对个人发展特点,从个人自身具体情况出发,采用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通过具体的行为规范进行道德伦理认知教育,为个人道德伦理认知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较为充足的发展空间。同时,注重以身作则,家庭长辈在日常生活中严格遵守礼仪行为规范,为个人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导向。由于学生个体间的文化素养程度不一,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心理结构等都存在差异,这就要求在中医院校进行德育教育中要细分受教育学生特点,对教育对象进行科学甄别,采取不同的对策,确保内容适应不同的学生群体的需求,为建构具有针对性的话语体系打下基础。德育教育所面对的受教群体不是物,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尤其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的中医院校学生。德育教育者要全面认识和把握受教学生,从其现实需求和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和发展学生个体的参与德育学习、应用德育教育成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受教学生不加任何细分和层次化德育,是不能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和效果的。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北京:学林出版社,1987.

[2]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3]孟子・离娄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4.

篇8

用科学的义利观对当代青年学生加以教育和引导,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教育课题。国内在高校培育社会主义义利观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践,已取得不少成果。医学院校的义利观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在校期间的全面发展更关系到将来的医风医德建设和医疗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源头教育”的重要意义。文章旨在通过具体的教育途径,用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方式让医学生将优秀的义利价值内化为人格、修养,外化为正确的价值选择和自觉行为。

一、贯穿于课程教学中。构建完整的教育体系

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主要依靠课程。任何内容的教育都不可能仅靠某一门甚至某一类课程实现预期的目的。教育体系的形成需要不同学科和不同课程的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和完善。要通过教学的途径进行义利教育必须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教育资源,不断强化并实现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

(一)融入课程

1.专业课程。专业教育不只是专业知识的传授和职业技能的培训,还包括与该专业有关的伦理精神、文化传统。医药专业的学生是未来医药行业的主力军,医学专业技术和医德修养都是学校进行专业培养的目标,缺一不可。教师要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拓展德育空间,将医疗腐败、医患纠纷等社会热点作为教育内容和素材,引领学生价值目标的走向。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对自己将要从事的工作会遇到哪些困难面对什么样的冲突和选择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并锻炼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起正确的职业意识、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这既体现学校专业培养目标,又从长远上呼应了医疗卫生行业对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需求。

2.医学人文类课程。人文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是互相渗透,紧密结合的。人文课程中的“两课”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义利观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在内涵与实质上是高度契合的。因此,要充分发挥马列主义理论课、思想品德课的作用,将义利教育有机融合在“两课”的教学内容中,有效穿插于教学过程中。文学、历史、医学心理学、卫生法学等课程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人文精神,教会人如何处理自我身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启迪学生在人格、人眭、人的价值、尊严、人生的意义方面的思考:是实施义利观教育的有效载体。

3.就业指导课程。就业指导课程也是培育正确的义利观的重要途径。就业指导课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明确择业取向,坚定医学信念,树立起为大众健康服务的职业自豪感。同时对医疗卫生行业的性质、工作要求、职业知识、道德素质、福利待遇等都有一个先期的了解,形成正确的就业心理和就业观念,避免将来因就业期待与现实情况的落差而产生心理失衡进而做出、道德失范的行为。

(二)教学原则

1.寻找结合点,注重自然性、有效性。在各课程的教学中融入、渗透义利观教育首先要立足教材实际,紧扣教材内容。不能脱离教材,生搬硬套、强行介入。要找到所讲授内容与义利观教育的内涵相联系之处或结合点,自然地切入并交融于本门课知识的传授中。既体现本门课程内容的主体地位又使义利教育的渗透有序、有效进行。其次,要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不对教育的内容过分解读,过分强调,每一句话都非常明显的标记上“义利观”字眼,将整堂课上成义利观专题教育。适时切入,引导到位,点到即止,给学生思考和领悟的空间。

2.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可操作性。教育内容要尽可能丰富、生动、有新意,教学形式不能单一,照本宣科。要营造自由、开放、“热闹”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写作、情景演示、辩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社会和医疗行业的现象和热点问题,引发思考,加深理解。

3.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就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既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进行强迫式教育,以老师的身份居高临下的强制性灌输,迫使学生硬性接受,这样做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和逆反心理,难有教育、说服、引导的效果。要让学生积极投入教学全过程,对问题和事物的看法有自己的分析、判断和评价。然后才是在师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或者修正自己的观点或者完善认识,提高对道德判断和评价的能力,并形成内心的稳定认识,将受教育转化为自我教育。思想教育如果不讲究方式方法往往枯燥乏味,流于说教。教师要注重将教育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贴近社会现实,着眼于解决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困惑和矛盾,在有生活情景和联系的实例中调动学生情感,引导学生判别是非、善恶、荣辱,产生与科学的义利观相一致的情感体验,切实感知义利教育内容的价值和意义。

二、树立榜样。发挥榜样的示范教育功能和价值认同功能

榜样身上凝聚着道德力量,具有传承、传递优秀的价值观的功能。发挥榜样的力量是学校培育正确的义利观的重要举措。与学生接触密切的老师是最为直接的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者当用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言语行事引导和影响学生。学校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要自觉地提高师德修养,以自身在教育工作中的态度、情感、作风、原则在义利教育中做表率。医学院校的很多老师同时还是长期奋战在医疗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他们勤奋工作,为解除病患痛苦无私忘我;坚定医学信仰,为服务大众健康敬业奉献;追求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情操的职业精神都能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染、感召。学校和当地的名老中医也是医学生践行科学的义利观的精神榜样,他们治学严谨,廉洁行医的典型事例,一生奉行仁心仁德的人格魅力都契合了医学院校对学生进行义利教育的要求。学校重视榜样的作用,教学中注重引用身边人物的先进事例,长期坚持必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榜样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作用于学生,促进学生道德的发展和理想人格的形成。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涵育优秀的价值观

篇9

[作者简介]张建,淮海工学院法学院讲师。经济学硕士;吴小云,淮海工学院法学院在读学生。江苏连云港22200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10-0180-03

目前,大学生德育工作难已成为高校的一种普遍趋势,学生无视课堂秩序,旷课、迟到、早退,课堂上接发短信、玩游戏等行为屡见不鲜,校园内时常发生师生、同学之间不和谐现象。这充分说明传统灌输德育模式对新生代大学生的不适应性。及时解决大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分离的问题,是提高高校德育工作实效的重要一环。

一、礼仪与道德是知与行的关系

道德是指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它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个人与个人、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道德以善恶为标准,依据社会舆论、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来判断一个人的品质。主要依靠人们自觉的内心观念来维持和调节人们之间和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礼仪包含“礼”和“仪”两种形式,礼者敬人也,要知礼、懂礼、讲理,要示人以尊重,“仪”即仪式,就是表现形式,要将你所掌握的礼仪知识准确、恰当地表现出来。

礼仪与道德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礼仪本身是一种既具有内在道德要求,又具有外在表现形式的行为规范,我们强调内在美德的决定性地位的同时,不能忽视外在礼仪形式的重要作用,正如英国思想家洛克所说的那样:没有经过琢磨的钻石是没有人喜欢的,这种钻石戴了也没有好处。但是一旦经过琢磨,加以镶嵌之后,它们便生出光彩来了。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但是使它们生出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仪……无论什么事情,必须具有优雅的方法和态度,才能显得漂亮,得到别人的喜悦。内在的良好道德品质、文化修养只有通过一定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才能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具有实际的意义和作用,离开了一定的外在表现形式的抽象道德理论和思想是空洞和无用的。现代大学生中的一些人在思想认识与实际行动上形成很大的反差。认同诚信价值理念,但却考试作弊、心口不一、弄虚作假;认同爱护公物、勤俭节约、维护公德。但校园里长明灯、长流水以及乱扔、乱倒、乱张贴等破坏社会公德现象屡见不鲜;认同高尚的道德、高风亮节的典范人物,但是落实到个体行为上面,则会出现认知上对人对己原则不一的矛盾,形成偏执、狭隘、扭曲的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道德操行大打折扣;在对待自我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问题时容易将自我放大而忽视了他人、集体与社会对自我的重要意义;等等。知行脱节是传统灌输德育模式的一大弊病,通过有效的礼仪教育改善这一状况已是刻不容缓。

二、大学生背离礼仪与道德的成因

大学生在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上的反差,并不是大学生的刻意歪曲,而是深受着复杂的社会因素、学校制度以及家庭背景等若干因素的影响导致的。

1 社会道德行为与利益获取冲突。在我国市场经济转型背景下,传统固有的“利他人”角色,遭到市场经济的猛烈冲击,亚当,斯密的“利己人”角色,深入部分人心,因此,有些人把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分离原因归结为是市场经济带来的固有产物,其实这种观点并不能站住脚。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他们的道德礼仪仍然非常好,问题在于我国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涉及到的整个国家政治体制、法律体制、文化体制等等的适应性调整过程中暗含的一些非正常获利渠道的存在。非法竞争、利益集团、弱肉强食等等现象屡见不鲜,给在校大学生造成了虚假的现象,歪曲了社会发展的正常道理,出现大量效法不合理行为的现象,甚至在某个时间空间成为校园生活的主流。

2 大学校园的责任有限。大学作为人类文化传播的场所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对学生的管理着重在课堂纪律和搞一些课余活动。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重点是课堂灌输道德知识,但对于学生的“行”则没有一个固定的衡量体系,更不能成为学生能否毕业的一个硬性指标。甚至一些大学为了逃避管理责任,只求在“现管”时间内学生不出事,把更多的责任包袱扔向社会。对于大学来说,其职权似乎也有限,并不能包办社会、家长的一切事务,这也导致学校在教育学生方面存在许多不到位的地方。

3 家庭教育缺失与沦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启蒙老师和学校,那就是他们的父母与家庭,孩子的性格往往在3岁左右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与父母的教育环境密切相关。我国是一个农民为主体的国家,家庭教育这方面与城市和发达国家相比较显然是有一定差距的,在孩子们进入社会以后,在礼仪道德教育方面存在若干不成熟因素。在社会拜金主义、道德价值观沦丧的冲击下,部分家庭又出现感情破裂,离异、单亲家庭的大量存在导致部分子女在不正常的成长环境下形成畸形心态,出现社会交往困难、障碍等问题,引发大学生校园内人际关系紧张现象持续增加。

三、大学校园礼仪培育的建议

解决大学生知行脱节、言行不一的问题,需要高校充分引导。不仅需要大学生认识到言行一致的重要性,即对个人品质、形象,乃至事业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并且需要高校通过一定的硬性约束,以“动力”定型,培育大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

1 礼仪教育进课堂,礼仪进课堂是培养学生礼仪的必经之路。现在很多学生对于礼仪的缺失也深有感触,但总是碍于情面,怕被别人说闲话,因而很少有人带头这么做。道德礼仪的培养,笔者认为应该是一个“动力”定型的过程。只有经过一定的培训、锻炼,成为一种下意识的行为的时候,才能在整个校园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台湾国立联合大学专门制定了礼仪教育实施要点,并对所有一年级新生实施礼仪教育。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礼仪教育仍是一片空白,礼仪教育处于德育的边缘地带:一方面多数德育工作者对礼仪教育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礼仪教育处于德育的盲区;另一方面在我国高校开设的课程中,重视专业理论和技术,但基本不涉及交往礼仪问题,不进行相应的礼仪教育。结果礼仪教育普遍空缺,部分学生甚至认为,上大学与礼仪问题不沾边,学好专业知识就行。所以加强礼仪教育首先必须把礼仪教育引入课堂。

2 日常礼仪参与综合素质考评。现在对于大学生奖学金、三好生、学生干部等项的考评,开始着重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考评,这是对于过去只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一种发展,但仍存在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一些学校在综合素质考评中,过多强调学生参加活动对于综合素质的加分,而对于其道德评价很少,使得一些学习成绩好,道德素质高的学生在班级考评时,成绩反而下降很多,不能够获得应有的奖项。因而,笔者认为,应该增加或者提高道德评价体系指标在衡量评价学生学习、生活、工作中的权重,以强化大学生的道德行为自律。

3 开展校园礼仪文化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引领作用是礼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校园文化的传承、负载,礼仪教育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大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往往要强于教师课堂灌输,要把大学生的礼仪习惯培养成为一种自觉行为。为此,要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完善的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礼仪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例如:开展“明礼诚信”活动,制订修身计划,发挥礼仪的自律作用;发动全校师生寻找校园中的不文明现象,开展辩论、演讲、小品表演、礼仪讲座等活动,弘扬文明礼貌之风,使礼仪之花遍地开放;还可以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栏、学校网络等媒体工具,介绍名人处世修身的轶事,推动学校的文明建设。

篇10

大学生德育在整个学校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这其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一种全新的方式,想在新时期提出道德教育,做好高校德育工作就应该采取行动———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个性和主体性为重,培养创新能力,维护适当的个人利益,加强管理的实际效果,坚持平等的权力和民主,提高学生对自己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方式。

1大学生德育应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

科学发展观是以“以人为本”为最高价值观。这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表现,所有的一切就是以满足人的全面需要为导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一些专家认为以人为本包含三层以下基本含义:“它是一种对于人们在历史发展的肯定;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即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关心人和塑造人;它是一种思维方式,认为既要坚持用历史的角度,也要求建立需要关注人的生活世界,是一种自我意识和承担责任的建立。”事实上,以人为本就是作为一种价值取向,一种方式。而作为大学生德育工作也要做到坚持以人为本,其作为高校德育工作者的手段,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他们应该把所有的想法、要求以学生的愿望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切身利益,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办实事,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做学生的好东西,遵循和把握对高校学生的道德发展模式规律。

2因材施教是以人为本理念在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要求

首先,人的本质不仅是德育工作的基础,也是开始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定位,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缺点或某些方面突出的地方,因此道德的教育应该使用相同的标准来衡量学生,这也是“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内涵。高校的德育工作者需要治疗每一个青年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即使他们可能在他们成长中存在缺点或错误。我们应该把他们分类教导,能容忍他们,不批评他们。特别是对于某些少数民族的学生,要教育他们有真实的感情,绝对不能讽刺、贬低他们、挖苦他们,反而要让让他们感到温暖,看到希望,鼓起勇气,尽快取得进展。其次,德育工作者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哲学上认为“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的世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这要求高校的德育工作者应重视学生留下的积极的、肯定的方面的差异特点。当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发扬自身优点和避免自己的缺点,从而获得最好的的发展也是因材施教的重要要求。德育工作者要有敏锐的观察力,了解学生思想的发展,了解他们的真正需要,想要做什么,去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针对不同情况、不同的性格采取相应的教育方式。例如:家庭困难的学生是大学校园内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承受着巨大的想象与其他压力。据调查,56%的人认为主要的压力目前是经济。和周围同学日常生活消费上的巨大对比让他们接受非常大的刺激性心态,并产生一种消极期待,看不起自己,认为是低人一等的到处都是,整天忧心忡忡,一个人远离社会,形成强烈的自卑感。学校应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调查,并根据出现的问题与形成的学生报告,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和学生的心理疏导,加强对于此类学生的感恩教育,让他们明白自己所受到许许多多恩泽,有国家的培养,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亲友的关爱,他人的服务,陷入困境时好心人的救助等等。通过这些途径,德育工作者自觉地把指导教育落实到行动中去,根据学生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价值。

3关于以人为本理念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三点应用意见

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要尊重学生的生命,尊重学生的生命就要尊重学生个人价值观,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同时,以以人为本观念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做道德工作时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德育工作者要快速和强烈的连接时代特征与现状,把握学生道德风尚的一般规律促使道德工作有更强的针对性。抓住学生的新问题和新的困惑,将其视为社会经济的组成部分,从而在工作中赢得主动。第二,在教育方面,要进行必要的实践转化,在就相关问题进行工作的过程中,要做到在一定的环境中考虑那些与学生相处,现实存在的原始问题,只有在自己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创新,使教育管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大学生德育工作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生思想纷繁复杂,差异较大,因为不同的人的理论水平,知识理论水平,生活,经验,以及面临的问题都具有很大的差异。所以这也要求我们不能遵循相同的模式,应区分不同思路的安排,区分不同的特殊性的矛盾,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每一个学生的德育工作都要因人而异。

参考文献

[1]郭天平,周守红.建设以人为本大学生德育的基本依据[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01:41-43.

[2]郭天平,何先刚.构建以人为本大学生德育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182-185.

[3]张燕.平等•信任•以人为本———浅谈大学生德育教育方式[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09:84.

[4]赵秋萍.“以人为本”理念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