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7 15:54:2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行政管理的公共性,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关键词:
公共管理;公共性;合作共治性;全球化
一、引言
公共事务管理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受重视,但是在当今时代,越来越被政府官员以及学者和政治界所重视。公共管理的概念随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新的公共管理运动的推动而造成了变化,其理论和管理的模式正在逐渐与时代接轨。目前各国的政府改革运动正如火如荼,这对传统的公共事务管理提出了挑战,公共行政需要在自我辩证否定的基础上进行批判性的继承,并延伸其内涵,自我超越,以前者从未有过的张力和活力迅速发展,奠定它在新世纪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继往开来,塑造、规制和导引当代公共事务管理的方向和运作方式的重要地位。
二、公共管理的本质特征
公共管理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它的公共性、管理本质的服务性和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共治性。下面笔者分别介绍这几个本质特征的内涵及其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
(一)公共性公共管理内的公共性,其含义主要涵盖两个层次:第一,利益取向方面。公共管理是不能只作为某一特定群体与阶层的意志实现工具的,它必须要肩负社会整体的公共利益,以实现全体大众人民的整体利益为首要。并且,公共性的宣示能够明确的表明,公共管理是一种能够实现与维护公共利益的一种方式;第二,公共参与性。公共管理的实行主体是大众,也就是说其中包括涵盖政府,同时还有公民与其他组织在内。现代的政治理念所昭示的政府合法性的基础是公共性,政府所实行的一切权利也都是公共权力,所以,公共性是公共权力的特征。这种权力只能用来提供与维护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它不能成为实现某一阶层与群体利益的工具,政府也没有权力用它去剥削社会成员,更没有权力用它去维护自身的一己私欲。所以,合法的现代政府一定是具备秉持与坚守公共精神的,并会运用这种公共精神去规制着其的运行过程。
(二)服务性在研讨公共管理服务性之时,非常有必须要再次审视一番其的概念。由现代意义去看,管理应该是什么?其实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视角去观察疏解它:(1)管理就是决策。管理中的一切活动,由最初的确立目标到最后的绩效评估,所有的一切活动都可以称之为决策。(2)管理就是服务。政府的协商、调控、强制、约束、指导活动,都是为实现政府目标而进行的措施,所以它是一种服务。其他组织管理也是如此。(3)管理就是协调。管理需要化解矛盾与冲突,需要协调所有万事万物间的一切矛盾与冲突,需要通过协调管理去创建和谐且有效率的运行体例,然后由这种运作体例去实现已经确立成型的目标。
(三)合作共治性合作共治性是公共管理尊崇的治理理念,这个特点意味着,在公共事务的管理中,治理的职责并不是单方面的,而是社会各界包括公民和政府相互配合,共同来承担的。这种思想极富创新性,在公共事务管理历史过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种管理理念之所以会横空出世,原因在于人们看到了市场自发调节存在的局限性,而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也不是尽善尽美的。靠市场单方面的调节,只能对资源配置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反之,仅仅依靠政府和政策,资源最优配置也是无望实现的。所以,治理思想不畏国家与政府权威,宣示社会唯一中心权力不是政府。治理思想明确表示:政府在面对与解决社会与经济问题的时候,因为受制于外部与内部客观条件,所以无法做到全知全能事事一肩挑,所以,这就造成了另外一种局面———去找寻且发挥其他资源的作用去弥补政府功能的不足,而这种资源则是民间与公共组织的可以当做权力主体的力量。
三、公共管理的时代性:公共管理何以成为当代全球关注的焦点
全球各个国家对公共管理与其变革的关注均是比较热切的。但是,这种局面并不是各个国家的政治家们与学者们在官邸与书斋以心智谋略演化而来的,而是人类社会现实生活发展的需求是造就的现象。其涵盖全方面意义的全球化发展,此中包括社会、文化、经济、政治,以致全球众多国家自上世纪中期至今一直面临的均是有着一定相似度的问题,只是问题严重程度有所不一而已。随着社会中不可治理性问题的频发,现代民主化进程发展,技术革命与知识经济的发展等问题的凸显,这些问题都以时不我与的紧迫态势步步紧逼各国,要求公共管理在管理效率、理念、方式等方面能够推陈出新。
技术与经济的发展大幅度的推动着全球化的发展,全球化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已而得到相应配置与重新配置;国际间的合作与对话协商频次均有大幅增长;传播优势强的文化的渗透性与扩展性已得到增长。全球化问题早在上世纪中期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速度逼近人们。全球化发展也是自那时而逐渐进步的,政治与经济发展也愈加强劲。如果通过经济活动去观望全球化会发现,全球化涵盖经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不管是从原材料到人力资源的转移,还是从金融到收入分配或者是市场营销,它们都是在一个全球化的模式上相互依存。上世纪中期到至今所凸显的种种问题证实,民族经济的整体性已在被全球化经济的发展所侵蚀,民族经济的自甚至也遭到了相当大程度的侵蚀,这种情况明确的证实:全球内没有一个国家是可以在不对国际信息深思熟虑且不找寻国际合作的前提条件下,去做出与本国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相关的任何决定的。
全球化理论为从世界的角度来观察社会活动的现象提供了理论基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在改变着很多国家决策者的战略决策,全球化的发展对于公共管理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首先,它影响着很多国家的外交策略,以及国际关系的变化;其次,国际竞争和国际的合作并存,使各国的公共事务管理的效率发生着变化;再次,全球化推动公民社会和全球结社革命的兴起,结果使得政府的权力运行方向发生着变化,将权力运行的方向转移到国际组织,或者与社区组织近距离接触。导致政府权力部分上移和下移—向上是向国际组织转移,向下则是向社区组织或第三部门转移。这些变化,都导致了传统公共事务管理已经不合时宜,不论是理论方面,还是管理的过程中,都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公共管理必须要进行自我创新才能适应全球化的趋势。
从公共事务管理的发展历程来看,从简单的公共行政管理过渡到公共事务管理,并不是一种概念上的偷换,而是意味着公共事务管理在定义上和管理方式上的深刻变革。研究者们应该把目光聚焦到如何完善政府监督机制,以及与政府的合作来达到优化公共事务管理上来,为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黄健荣.论公共管理之本质特征、时代性及其它[J].公共管理学报,2010年03期
[2]武家磊.论公共管理的本质和目的———以社会契约论视角[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3]马杰.公共事业组织伦理制度化与路径分析[J].理论观察,2010年03期
[4]徐媛媛.公共管理模式嬗变的制度与权力走向[J].求索,2010年03期
二、公共管理的本质特征
公共管理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它的公共性、管理本质的服务性和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共治性。下面笔者分别介绍这几个本质特征的内涵及其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
(一)公共性
公共管理内的公共性,其含义主要涵盖两个层次:第一,利益取向方面。公共管理是不能只作为某一特定群体与阶层的意志实现工具的,它必须要肩负社会整体的公共利益,以实现全体大众人民的整体利益为首要。并且,公共性的宣示能够明确的表明,公共管理是一种能够实现与维护公共利益的一种方式;第二,公共参与性。公共管理的实行主体是大众,也就是说其中包括涵盖政府,同时还有公民与其他组织在内。现代的政治理念所昭示的政府合法性的基础是公共性,政府所实行的一切权利也都是公共权力,所以,公共性是公共权力的特征。这种权力只能用来提供与维护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它不能成为实现某一阶层与群体利益的工具,政府也没有权力用它去剥削社会成员,更没有权力用它去维护自身的一己私欲。所以,合法的现代政府一定是具备秉持与坚守公共精神的,并会运用这种公共精神去规制着其的运行过程。
(二)服务性
在研讨公共管理服务性之时,非常有必须要再次审视一番其的概念。由现代意义去看,管理应该是什么?其实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视角去观察疏解它:(1)管理就是决策。管理中的一切活动,由最初的确立目标到最后的绩效评估,所有的一切活动都可以称之为决策。(2)管理就是服务。政府的协商、调控、强制、约束、指导活动,都是为实现政府目标而进行的措施,所以它是一种服务。其他组织管理也是如此。(3)管理就是协调。管理需要化解矛盾与冲突,需要协调所有万事万物间的一切矛盾与冲突,需要通过协调管理去创建和谐且有效率的运行体例,然后由这种运作体例去实现已经确立成型的目标。
(三)合作共治性
合作共治性是公共管理尊崇的治理理念,这个特点意味着,在公共事务的管理中,治理的职责并不是单方面的,而是社会各界包括公民和政府相互配合,共同来承担的。这种思想极富创新性,在公共事务管理历史过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种管理理念之所以会横空出世,原因在于人们看到了市场自发调节存在的局限性,而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也不是尽善尽美的。靠市场单方面的调节,只能对资源配置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反之,仅仅依靠政府和政策,资源最优配置也是无望实现的。所以,治理思想不畏国家与政府权威,宣示社会唯一中心权力不是政府。治理思想明确表示:政府在面对与解决社会与经济问题的时候,因为受制于外部与内部客观条件,所以无法做到全知全能事事一肩挑,所以,这就造成了另外一种局面——去找寻且发挥其他资源的作用去弥补政府功能的不足,而这种资源则是民间与公共组织的可以当做权力主体的力量。
三、公共管理的时代性:公共管理何以成为当代全球关注的焦点
全球各个国家对公共管理与其变革的关注均是比较热切的。但是,这种局面并不是各个国家的政治家们与学者们在官邸与书斋以心智谋略演化而来的,而是人类社会现实生活发展的需求是造就的现象。其涵盖全方面意义的全球化发展,此中包括社会、文化、经济、政治,以致全球众多国家自上世纪中期至今一直面临的均是有着一定相似度的问题,只是问题严重程度有所不一而已。随着社会中不可治理性问题的频发,现代民主化进程发展,技术革命与知识经济的发展等问题的凸显,这些问题都以时不我与的紧迫态势步步紧逼各国,要求公共管理在管理效率、理念、方式等方面能够推陈出新。
技术与经济的发展大幅度的推动着全球化的发展,全球化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已而得到相应配置与重新配置;国际间的合作与对话协商频次均有大幅增长;传播优势强的文化的渗透性与扩展性已得到增长。全球化问题早在上世纪中期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速度逼近人们。全球化发展也是自那时而逐渐进步的,政治与经济发展也愈加强劲。如果通过经济活动去观望全球化会发现,全球化涵盖经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不管是从原材料到人力资源的转移,还是从金融到收入分配或者是市场营销,它们都是在一个全球化的模式上相互依存。上世纪中期到至今所凸显的种种问题证实,民族经济的整体性已在被全球化经济的发展所侵蚀,民族经济的自主权甚至也遭到了相当大程度的侵蚀,这种情况明确的证实:全球内没有一个国家是可以在不对国际信息深思熟虑且不找寻国际合作的前提条件下,去做出与本国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相关的任何决定的。
但是,伦理话题所表现出来的这种普遍性其实只是一种历史现象。在20世纪,一个明显的社会发展趋势就是社会生活领域的分化和科学的分化,社会生活在以往的历史发展的前提下进入了加速分化的阶段。同样,科学的学科分化也令人目不暇顾。在这种情况下,伦理话题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法开始得到证实,存在着一般性的伦理研究和特殊的伦理研究并存的科学事实。一方面,重复着以往时代的伦理话题继续加以研究,依然是伦理学的主流,甚至出现了更为系统、更为深入的伦理哲学省思。另一方面,关于具体的社会生活领域的伦理考察也吸引了大量学者的兴趣,人们深入地分析一些具体的社会生活领域中的特殊的伦理关系类型,提出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建设。这就是在20世纪后半期开始成为伦理学研究热点的职业道德研究。公共管理伦理学就是在这种科学和社会发展条件下建立起来的一门科学,它是作为对公共管理领域中的伦理关系作出专门研究的科学,并根据这一专门研究对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和公共管理者的职业道德规范作出规定。
“公共管理伦理学”是一门新学科,它的前身可以看作为“行政伦理学”。在稍早的时期中,人们曾经试图通过对行政体系作出伦理思考去建立行政伦理学,但这个尝试并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根据韦伯等人经典的官僚制理论,行政体系是建立在工具理性的基础上的,它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对科学性的追求,所以,以谈论价值问题为宗旨的行政伦理学一时很难得到人们的认为。近年来,行政管理的问题开始出现了社会化的趋势,它不再仅仅是属于政府专有的管理形式,而成为一种扩展到许多非政府的社会公共部门的管理形式。当行政管理的方式被推广到非政府部门的时候,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出现了许多不适应的情况,因而需要改革和调整。一方面,使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被改造为适应非政府公共部门管理的管理方式;另一方面,这种管理方式在非政府部门的成功又对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提出了改革的要求,要求政府部门的管理也采纳非政府部门的管理经验。这样,就出现了公共管理这个特殊的管理形式。可见,公共管理是从传统的行政管理中发展而来的,但又不能根据传统的行政管理的理论和观念来认识它,它是一种新型的管理形式,根据管理学的术语,干脆把这种管理形式称作为管理的新模式。
公共管理伦理学是与公共管理联系在一起的,是公共管理这种新的管理模式提出了建立公共管理伦理学的要求。就公共管理自身而言,它的出现决非历史的偶然,更不是一些标新立异的学者们的杜撰。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新管理模式,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从逻辑上讲,管理的历史是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的,有了人也就有了管理。因为,人在今天已经被公认地称作为社会的动物。从人类历史的形成来看,单个的人是不能被称作为人的。我们无法设想,一个单个的人可以从猿进化为人,从猿到人的转变必然是一个整体进化的过程。人是在社会的整体中才能成为人和被看作为人,离开了社会的整体,就无法理解人与动物还有什么本质性的差别。而人作为社会的人,他的最为基本的存在形式就是他们之间的集体活动和协同作业。这之中,必然包含着管理关系。也许在人类社会的早期,这种管理关系是极其简单的。但无论它多么简单,毕竟是作为一种管理关系而存在的。所以,我们说,即使在最为原始的人类社会中,也必然存在着管理关系,有着管理活动。
行政管理是随着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当然,在一些“类国家”的原始部落中就已经开始出现了行政管理的问题。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些原始部落称作为“类国家”的话,那么我们也同样可以把这种初级形式的行政管理称作为“类行政管理”。因为我们谈论行政管理的时候,实际上我们是把包含着这样几项内容的管理形式称作为行政管理的:(1)有着相对固定的行政等级序列;(2)有着相对固定的行政管理人员;(3)有着相对稳定的自上而下的行政授权;(4)最为根本的,还是出于社会秩序的需要而从事的管理,这一点是它区别于其它形式的管理的根本。用现代观念来看,行政管理在本质上是一种以非盈利为目的的管理,它所服务的是社会长远利益或根本利益,在迄今为止的社会历史过程中,这种所渭社会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也可以被直观地理解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或主导地位的那部分社会群体的利益。
行政管理的出现标志着管理领域和管理类型的分化,或者说,行政管理的出现是社会分化的结果,当社会分化为不同的领域,社会成员生活内容的多元化以及扮演的社会角色的多样化,都提出了多重管理形式的要求。如果说在国家形成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行政管理都是服务于一个特定集团的统治的要求的,是服务于阶级利益的实现的。这种行政管理的范围,也主要表现为以对官吏的管理为基本内容的管理,它的外部功能极其有限,在国家政权的运作体系之外,存在着相对自主的经济生活、家族式的社会团体生活、宗教团体生活等等,这些管理与行政管理联系并不紧密,同时存在很大差异。当然,从历史上看,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惟有行政管理发展比较充分,其它形式的管理对于管理史的研究来说,都具有加以考察的价值。
从抽象的意义上说,行政的历史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在近代社会出现以前的漫长历史时期内,行政管理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而存在,一切行政管理的活动都从属于统治的目的。所以我们把这一历史时期中的行政管理称作为统治行政。这一行政管理类型的主要特征是它的职位继承制和强烈的排外性,虽然在中国发明了科举考试,对于校正行政管理的排外性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它并不意味着在本质上改变了统治行政的排外性特征。近代社会以来,随着服务于统治目的的行政管理的出现,出于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要求的行政管理开始迅速增长。我们把这种历史趋势的成熟形态称作为管理行政。在管理行政服务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这一目的之中,包含着行政管理更多地接受公共的参与,更多地接受社会的监督,甚至存在行政管理社会化的可能性。在某种意义上,管理行政已经可以称得上是公共行政了。所以,近年来,人们把近代成长起来的管理行政称作为公共行政。但是,管理行政并不是人类行政管理的终极形态,更高级的行政管理模式应当是服务行政,对于这种全新类型的行政模式来说,国家的行政体系对于社会的作用不仅远远告别了统治的功能,而且也不再是凌驾于社会之上而对社会所实施的管理,它是一种从属于服务的目的而建立起来的,不仅在客观的制度或体制设置上体现了为社会服务的目的,而且在行政人员的主观动机中深深地蕴含着时时处处从公共利益出发,为公众、为社会服务的强烈愿望。服务行政是完成了的公共行政,只有这种行政模式才能充分体现出自身的公共性质。服务行政并不是空想,在20世纪后期的行政改革中,我们常常看到这种理论渴求和呼吁,而且行政体制的重塑,在许多方面反映出了这种趋势。
二、在行政学的演进逻辑中看“公共管理伦理学”
近代行政管理的发展大约在18世纪开始有了自己的理论陈述,而系统原则的制定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作出的。1887年威尔逊发表了著名的《行政之研究》的论文,提出了建立专门的行政管理科学的构想。威尔逊建立行政管理学的构想,实际上是对近代以来行政管理专业化的总结性意见,被我们称作为管理行政模式的理论表述。然而,行政管理学的提出,本身就意味着行政管理从自然发展走上了自觉建构的进程。也就是说,自威尔逊开始,行政管理的组织、体制、程序以及行政人员的作用,都进入了学者们的研究范围,成为专门研究的对象。这样一来,行政管理的经验可以得到及时的总结和概括,而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又极大地促进了行政管理实践的发展。所以,对20世纪行政管理的研究,往往可以通过研究它的理论形态而得到一个完整的概观。
我们说威尔逊的论文《行政之研究》提出了建立专门的行政管理学的构想,这决不意味着它的贡献仅仅在于提出了这样一项建设性的意见,而应当理解成整个人类行政管理历史的继往开来。威尔逊之所以能够提出这样的建议,是基于对人类行政管理的历史的深刻认识下提出的,反映了行政管理实践的客观要求以及人们希望对行政管理的规律和技术进行专门探讨的要求。比如,行政管理与其生态环境的关系、行政管理专门化中的法制建设、行政管理殊的技术性要求、行政管理自身的特殊目标等等,这些问题都被涵盖在威尔逊的建议之中了。所以,威尔逊关于建立专门的行政管理科学的建议能够得到热烈的响应。
20世纪后半叶以来,传统行政管理模式及其指导理论,不断受到来自实践和理论的双重挑战,这种模式过分强调等级、集权、计划和直接控制主义,导致了效率低下、腐败滋生等问题,进而引发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针对传统行政模式的弊端,从80年代起,英美等发达国家开始了以企业家精神改革政府、提高政府效率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并逐渐成为潮流。新公共管理模式逐渐取代旧公共行政模式,成为一种正在成长的公共部门管理新模式。
虽然人们对新公共管理有不同的界定,但综合起来大都具有如下相同的特征:1)新公共管理主张通过民营化等形式,把相当部分的公共服务交由市场和社会力量来提供,通过引导它们为实现公共利益服务,试图打破政府垄断教育造成的低效、腐败等局面,形成灵活多样的公共管理服务机制。2)基于管理具有相通性的特点,很多国家都主张在实践中广泛借鉴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大力倡导科学的绩效评估方法、程序和标准,对公共服务部门的成就、业绩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3)新公共管理把社会公众视为政府的“顾客”,认为政府的职责就是根据顾客的需要提供回应性的公共服务,要尊重并赋予顾客应有的权利,坚持“顾客导向”,以“顾客满意”为宗旨。
一、新公共管理运动在教育领域中的积极影响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领域也经历了几次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尚未完全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型的教育管理和运作体系,并面临着越来越多难以解决的困难。上述行政改革的思想,作为教育改革的新理论源泉,也影响着我国现行公共教育体制的改革、这种变化的基本取向是形成一种新的管理关系,这种关系既有利于政府进行统筹管理,又有利于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积极性,也能使学校享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政府垄断学校教育供给的局面,减少了由政府部门对学校进行直接干涉而造成的管得过多、效率低下等问题,提高了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效率;通过引人市场竞争机制,促进了学校等教育服务提供部门之间的竞争,从而提高了教育质量和效率;家长和学生也被赋予了一定的教育选择权,促使学校重视家长和学生(顾客)的不同需要和愿望,对他们的需求做出积极的回应,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服务质量。
二、新公共管理在教育改革中遭遇的挑战
上述不同形态的体制性改革确实给教育管理带来了一些初步变化。然而,这场以市场化、民营化为特征的改革也给教育带来了一些显而易见的负面影响。
1改革中遭遇的教育伦理问题
公益性是现代公共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由公益性取代以往教育的私事性,这是现代公共教育区别于以往任何一种教育的基本的价值前提。然而当市场介人教育领域时,公共教育的公益性遭遇到了严峻的挑战。
从理论层面来看。首先,追求私人利益的满足和利润最大化,是市场化运作的民间资本的天然本性。通过市场竟争机制向社会提供教育服务,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教育产品和服务供给的效率,但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又使教育服务具有了可分性和竞争性,从而使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一个营利性质的领域”。其次,教育的价值基础又决定了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以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并将满足人的需要与满足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最终使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教育的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在现实生活中就体现为资本寻利性和教育公益性的冲突。
从实践层面来看。一方面,市场化运作的教育服务机构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更加关注自身提供教育的灵活性、多样性,努力提高办学的绩效和责任意识。与此同时,在我国教育市场需求旺盛但供给却相对不足的现状下.广泛吸引社会企业和个人投资或参与投资教育服务事业,打破教育的政府高度垄断性,也大大缓解了国家投资教育的沉重负担。但另一方面,用"3E"(经济、效率、效能)作为自身价值基础的市场化运作,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公平、民主等公共管理核心价值的弱化,忽视了人对公平愿望的要求,加重了社会的不公平现象,扩大了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的差距,强化了社会分层,并有可能将那些因社会和地理位置的原因而被边缘化的群体排除在竞争新机制之外。事实上,在我国现行的改革过程中,就有许多人因为经济原因、政策原因或其他社会原因,而得不到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和良好的教育条件。另外,引进市场激励取代对学校机构随意的行政干预,放松规制以鼓励各种非政府组织甚至营利性组织介人教育领域,从而改进一个国家的公共教育系统。各利益主体通过公平竟争的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从而提高了整体教育服务的质量。然而在利益的驱动下,有些学校往往会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利用“信息不对称”等市场机制运作的特点来降低教育的标准或质量,甚至欺诈学生,滋生“权利寻租”等教育腐败。
2改革中政府公共职责的弱化现象
教育具有公益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像普通商品一样完全通过市场来提供。市场的驱动机制是私益而不是公益,如果缺少了必要的市场限制,就会演变成一种无序的状态,因此必须通过市场以外的政府来平衡资源配置。这就导致现代国家政府在提供教育的服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新公共管理主张将企业家精神引人政府,把原来由政府履行的部分职责交给社会来实现。通过在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以及公共部门之间展开竞争,缩小政府规模,建立一个高效政府,从而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的效率。但是,在实践中对效率和经济利益的过分关注,却导致了政府公共责任的弱化。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是一个立竿见影的工程,一旦以提高效益作为教育管理者的行动指南,那么社会效益概念的模糊性、凸显效益所需较长时间的特点.就很容易成为教育管理者逃脱责任的借口,从而使公共教育失去公益的捍卫者。此外,私人企业代替政府提供教育服务,由于它的首要目的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其提供的产品就很难充分满足公众的需求。教育是一种社会公共行为,它的价值不仅在于满足和促进个体的成长和发展,还在于它是造福他人、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的公益事业,而政府恰恰是这种公共利益的维护者。盲目对自利“顾客”的短期利益做出回应,放宽私人企业代替政府提供教育服务的市场准人制度,却没有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政策进行引导,又缺少合理的法律制度加以规范和监督,必然无力确保教育的公益性。过度的市场化降低了教育服务的公共性,导致政府在教育管理中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和宗旨,必将在更深层次上、更广范围内,为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埋下隐患。
三、在新公共服务理念指导下构建服务型教育政府
当新公共管理理念指导下的教育改革遭遇挑战时,新公共服务作为一种基于公共利益、民主治理的全新理念,通过对新公共管理价值的反思,以为人民服务来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致力于使公共管理中那些具有价值性的理念重新回归,并在实践中通过构建服务型教育政府来不断完善政府职责,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新公共管理的不足。
新公共服务是由登哈特夫妇于2000年提出的,是关于公共行政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角色的一套理论。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公共管理者很清楚自己行为的动机,行为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在纷繁复杂的情况下采取何种行动。它更好地体现了公共行政的精髓—以为公民服务来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新公共服务理论在理论基础、价值取向、政府责任等方面很好地纠正了新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重新强调公共性、合法性、公民精神、政府责任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强调公民社会与政府资源的协调和互融,成为现代公共管理的希望所在。
根据新公共服务的理念和要求,在教育行政管理中构建服务型政府需要重视以下问题:
1转变政府行政观念,合理界定服务范围
各级教育行政机关要从思想上树立“公民为本”“以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强化教育服务意识,对受教育者个体的价值观和权益给予充分的关注,要关怀弱势群体,统筹不同阶层、地区的利益需求,实现教育的均衡化发展;传统的全能型政府模式使政府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好”的事,不仅导致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一定程度上也造成教育体制的僵化并滋生大量腐败,因此要明确界定政府在教育事业发展中的管理范围,各级教育行政机关一方面要将自己的职责严格限定在公共领域,同时给各级教育组织以充分的自治权。另一方面要担当起弥补市场失灵的角色,提供私人和社会无力或不愿提供的,却又与公益紧密相关的非排他胜的教育服务。
2建立政府与公民对话的沟通机制
教育是一种社会公共事务,涉及到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利益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时也关系到社会的公平与和谐发展,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公民应该主动了解教育发展状况,参与政府的教育管理活动,在活动中推动教育的发展,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从而实现教育效能的最大化。因此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机关应该是开放的,能够对民众的教育需求做出敏感的反映,同时致力于建立各种行之有效的、与公众沟通对话的机制,共同促进教育的发展。在实践中,可以通过电子政务的方式建立起政府与公民之间有效的沟通渠道,同时将政府手中的权利切实赋予公民,调动公民参与到教育的决策、管理和监督活动中去。这样做不仅推动政府对教育负起责任,也满足和尊重了公民合理的教育需求,形成了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氛围。
3完善教育公益性的制度保障体系
利用市场机制来配置教育资源,使教育既具有了公益性又包含了营利性的双重性质。国外民办学校或私立学校发展的实践说明,真正在市场合法经营中营利的学校,往往是办学质量高而且有信誉的学校,因而也往往比较好地实现了社会效益和公益性。可以看出市场中运作的教育活动能否实现教育的公益性,取决于教育市场制度的成熟程度。
政府及其教育行政机关首先要明确,以市场化运作的民间资本有追求投资回报的权利,应该容许营利性教育组织在保证教育公益性的前提下合理营利,政府从中发挥认证、管理、监督和调控的作用,促进教育市场的完善与发展。同时应通过教育立法和制定政策等手段,完善教育市场的竞争规则,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实现依法治教。制定法律时应尽可能详尽,具有可操作性,改变因过于空洞、含糊而无法操作的局面。
4合理降低“准入”门槛,培育和发展非营利组织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政府有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两大职能。近年来,国内有学者在马克思、恩格斯两职能论的基础上,根据现代社会职能的新变化,提出了政府职能分化和分工的新方法。认为现代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已分化为经济职能、社会职能和特殊社会职能的三大职能。
实际上,政府职能是政府内在的、本质的权限与责任,是国家的具体执行机构行使国家,负责社会各方面事务的本职工作。政府职能有多种行为表现,并受到人们认识、实施条件的制约。按照大多数专家、学者的意见,政府的职能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即建立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为企业和个人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提供公共服务。
在现代社会,经济职能成为政府最重要的职能。就目前的形势分析,政府的经济职能大体又分为三类:一是直接参与商品供给,行使“运动员”职能,作为“供给者”的政府主要是提供经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二是通过宏观调控引导企业行为,行使“教练员”职能,即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引导、调节企业的活动。三是通过立法、司法、行政执法维护市场秩序和公正,发挥“裁判员”职能,即作为“公共机构”对市场行为进行规范,创造良好的秩序和环境。此外,政府还行使所有权的职能。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政府的职能部门之一,其职能随着历史条件、社会发展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1994年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工商局“三定”方案,初步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主要职能;1998年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工商局“三定”方案,其主要职能是对市场准入行为、市场交易和竞争行为以及市场退出行为进行综和性的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2009年,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工商总局“三定”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市场监管的责任,增加网络商品交易及服务行为监管职责,强化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职责,增设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国家在市场监管执法领域权力、法制的具体实现形式,是市场监管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者。是国家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上层建筑必须为经济基础服务,从这个角度看,所有的政府部门都要进行服务,不同的是服务的领域和职能的分工。工商部门维护的是社会公共利益,是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服务的领域在市场,服务的职能分工是对各类市场主体行为及客体进行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市场监管就是最大的服务。工商行政管理的权力属公权范畴,公权就要公用,一旦公权私用,就会产生不良的社会后果。如用公权为本部门牟利、与民争利,就会导致干群关系恶化,损害政府形象,甚至动摇执政根基。如果超越法律规定用公权为特定的人谋利,就会产生新的不正当竞争,导致市场秩序混乱、恶化。
二、准确把握工商部门职能量变的运行规律
(一)工商服务职能的“增量”――公共服务。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利益,在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中应该是处于“增量”的地位。诸如此类的行政执法行为,是为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的行为,工商部门依法履行了职责,市场秩序就会不断好起来,消费环境就会不断得到净化,消费信心就会进一步得到提振,广大人民群众就会享受到工商部门履行职能后实实在在的实惠。
(二)工商服务职能的“减量”――对微观经济运行领域放松管制。一是继续精简行政审批,能够通过市场调节的事项或经营项目,就不必履行行政审批手续。二是放宽市场准入,积极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基础设施、公共事业、金融服务和社会事业等领域。三是减少和控制行政征收,防止行政征收在工商部门反弹,尤其要杜绝搭车征收行为的发生。
(三)工商服务职能的“恒量”――对特定领域强化监管。工商部门根据政府的职能分工,对流通环节商品质量,尤其是食品安全的监管,网吧的监管,对高污染、高耗能、高安全风险行业的监管,应该尽职尽责履行好自己的监管职责,强化监管措施,加大市场巡查力度,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公共服务职能的最终目的
工商部门要把人民的利益贯穿于工商行政管理实践中,真正把人民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从人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抓起,从人民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力求做到感情上爱民,实体上护民,程序上便民,形象上亲民,真正把人民满意作为工商行政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的最终目的。实现王商行政管理的人民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应当在把握市场主体准入关申体现人民性。一是注重审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宏观调控、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事项的前置审批手续。工商部门审查这些前置审批手续不仅是一个规避自身行政风险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于是否对人民负责的问题。因为前置审批往往是一些专业性、技术性、政策性较强的工作,它需要专业部门把关,把关得好,人民群众受损的可能性就小,安全隐患就少。如果有了这种认识,那么在具体的工作中就会多一份责任,有了这种责任审查起来就会主动、就会认真,出问题、出纰漏的几率就会降低。二是简化办事程序和环节,遵守对外公开承诺的办事程序和时限,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水平,为投资创业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二)应当在市场监管中体现人民性。要坚持把市场监管作为工商部门的第一职责。市场监管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监管到位不越位、不缺位,要创新监管机制,依法监管,科学监管,提高监管效能,有效维护市场交易秩序,打击假冒伪劣和欺行霸市行为,为消费者创造公平、安全、健康的消费环境。
(三)应当在消费维权实践中体现人民性。充分发挥12315举报投诉指挥中心和消协的作用,服务消费者,服务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不断提高消费维权的及时性、便捷性,坚持人民群众利益无大小,真心实意为消费者排忧解难。完善保护消费者权益制度,提高办事效率,最大限度地通过协商调解的方式解决消费争议,以和解促和谐,以和谐促发展。加强消费维权工作网络建设,充分发挥“一会两站”的便民利民作用,方便城乡消费者就近解决消费争议。
(四)应当在行政执法办案中体现人民性。一是要明确执法办案的目的。在执法办案过程中不能搀杂部门和个人的利益。要防止行政执法产业化现象的发生,跳出“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管制化,管制权力利益化”的怪圈,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场上执法办案。二是要自觉按法定程序办案。程序的合法性、公正性是实现法律目的的有效保障。三是在执法办案中不能先人为主,带“有色眼镜”,有违法嫌疑不等于有违法行为,要有证据才能证明违法事实的存在。
四、工商部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点及保障
工商行政管理公共服务的重点,就是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核心部分,即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要保证工商部门履行好公共服务职能,必须在法律、经费、人才等方面给予必要的保障。
新公共管理时期的政府机构以及行政人员面对传统公共行政中行政人员狭隘的追求效率至上、缺乏灵活性、机械的服从上级命令并保持价值中立原则等保守的特点试图进性一次转型来改变这种消极的状态,在政府机构进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对自身的人格价值取向有了重新的定位,以更好的指导工作完成任务。这一时期的行政人员更多地被塑造为具有“经济人”特征的形象,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新公共管理指向下行政人格转型后的特征进行分析:
1、企业家的人格
新公共管理理论把行政人员在公共行政过程中所具有的人格赋予了企业家的人格特点。而企业家的最大的特征就是他们是理性经济人,他们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追求最大化的经济利益。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传统的各级政府把更多的精力都花在了对政策执行的过程中了,而却并不在乎其效果如何。具有企业家特点的政府以及行政人员也在不断地寻求改变这种状态的办法。政府以及行政人员则认为业绩指标提供了测量服务质量的具体措施,用来表明各级政府部门在争取达到目标上做得如何。对于结果或业绩的看重,会使得行政人员越来越把精力和目标放在这一方面,其行政人格也受其影响作为价值取向去判断事物、指导工作。新公共管理理论还认为,“政府应具有一种‘投资’观点,应把利润动机引进为公众服务的活动中,变管理为企业家,学会以花钱来省钱,为回报而投资”。[1]在美国的政府中,有上千万的人受过训练的花钱者,但几乎没有人受过赚钱的训练。加之受到抗税运动和财政危机的影响,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越来越努力寻求非税收的收入并衡量其投资的回报。
2、有限的责任感
新公共管理对于行政责任方面也受到了传统公共行政的影响。他们对责任的理解和评估也像传统公共行政那样通过外部力量进行约束。但是,他们也有一些重要方面区别于传统公共行政的责任观。如在新公共管理中,他们是建立在假设传统的官僚机构和组织效率低下的基础上的,传统官僚机构和组织测量的是他们投入的多少,而不是测量的结果。在传统官僚组织中,正如“奥斯本和盖布勒所言:‘因为官僚制政府不测量结果,所以它很少收获成果’。导致政府失败的不是对成果—例如,街道的清洁度或儿童获得的知识—的控制,而是对投入—例如,资金和人员—的控制”。[2]所以奥斯本和盖布勒针对于传统官僚体制的弊端提出应该像企业模式那样,要注重结果。因为在私营企业看来,他们之所以重视结果是因为如果企业的关键数值变成了负数就意味着他们是属于负盈利的,就会面临停业的危险。公共部门和机构如果不出成果或者成果不大的话也不可能停业和被取消经营的,所以他们建议把绩效评估作为来测评企业的利润一样用到公共部门中来,行政人员拥有了更多的自主空间,从而提高公共部门的工作效率。所以这时候责任的焦点也发生了转移,不再是对过程投入的责任,而是在于满足出成果、出效率的绩效标准。
其次,新公共管理的观点认为“公众被重新视为由各自都以一种服务于其自身利益的方式行事的个体顾客组成的市场”。[3]在这样的观点中,对于政府以及行政人员来说,他们只是对那些能够积极主动与他们进行对话表达对公共服务有迫切需求意愿的顾客负责,而不是对所有公民以及公共利益负责。同时在对顾客负责的基础上,政府以及行政人员通过与他们进行互动的过程中要对不同的顾客进行筛选与区分,依据他们对公共服务需求的迫切程度以及公共服务所涉及到的范围分为了主次顾客,并有意识的去辨别应当先提供给谁,以达到提供工作效率的目的。所以这时的政府责任就在于他们能够满足顾客的需求,并且依据顾客对需求不同要求、喜好以及对之前提供公共服务的满意与否进行工作的调整,这也是政府以及行政人员在对其角色和责任进行的一种新的定位,即改变了以为传统公共行政中政府 以及行政人员高不可攀、冷漠以及冰冷的形象,改变了对公众漠不关心缺乏公共责任感的态度,努力塑造具有亲和力和责任感的服务者的形象,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官民关系,并逐渐影响着行政人员的价值取向以及责任观。
新公共管理对行政人员的人格要求,打破了传统公共行政中要求行政人员只对行政组织、上级以及本岗位负责而不需要考虑他们行为所产生的影响与后果也不需要考虑公众的意志的责任感。新公共管理理论对行政人员倡导的新的责任观开始把责任的焦点转移到公众身上,虽然这种责任感在今天看来是有限的,它局限于他们所应负责的“顾客”,但是相对于传统公共行政中所认同的责任感来说显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他的转变在于在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鼓励更多的私营企业的加入,改变了传统管理过程中公共服务只能有政府部门来提供的局面,把公众看作是顾客,为顾客提供回应性的服务,根据顾客的需要提供服务和改进服务质量,使顾客能够充分地了解并且能够更加自主地选择哪种服务,这时行政人员在责任追求方面也是事先签订了合同,通过合同化的管理保证了责任能够得到具体的落实,行政人员的责任感也得到了增强。
3、追求公平与效率的相对统一
新公共管理则继续发展了对高效率和实现社会公平的价值追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政府面对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加剧的压力和挑战、信息化以及摆脱低效率、高财政支出的局面,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掀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其实质也是一场力图实现社会公平与追求效率和谐发展的政府改革的运动。由于之前的传统公共行政强调对经济和效率的追求,新公共管理在此基础上将效益原则加入到价值追求当中,这其中的内涵不仅包括了对社会与公民投入更多的资本,而且还意味着政府所进行的行政活动从本质上以及追求上是对公众乃至整个社会都是有积极作用的,所以也要求行政人员把效益也作为追求的目标。在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要求行政人员坚持“顾客至上的原则”,要多倾听顾客的意见,这是对社会效率到达前所未有的关注。政府机构及其行政人员对效率的追求不同与传统公共行政中对效率的崇拜。特别是信息化的发展要求政府和行政人员必须能够对迅速变化的社会问题做出及时反应,使政府和行政人员能够办事高效、反应灵敏,这是对效率这一价值追求的回应。另一方面,面对高失业率的局面,大量的贫困人口需要救济,这也需要行政人员要更多地注重社会公平来解决这些问题。同时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公众能够通过更多的途径参与到社会治理当中来,他们参与公共事务的愿望日益强烈,公众们维护自己的利益以及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的呼声日益高涨,所以要求行政人员对社会公平的维护更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当前世界发展的主流是经济、科技、信息全球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不断调整结构发展模式,根据我国行政管理情况,我国政府借鉴和参考了西方新公共管理思想,构建更加高效的管理体制,本文论述了新公共管理对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借鉴意义,保障我国行政管理管理改革效果,充分发挥出中国行政管理的作用。
一、新公共管理概述
新公共管理要求由政府制定总体政策,同时要分开管理和操作,同时提高办事效率,将指导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利用新公共管理思想,可以降低政府的工作压力,减少政府的开支,提高工作效率。政府需要从整体角度看待一切问题,平衡资源竞争性需求。公务人员要积极履行自身的职责,保障工作效果,执行上级的政策。政府要具备全局意识,利用科学策略保障治理效果。在新公共管理过程中,政府不能是封闭的,应该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和群众建立民主的关系,这样可以使政府和群众的了解程度得到增进,政府服务的导向为顾客需求,明确顾客的需要,这样才可以提出针对性的策略。政府服务于公民,政府需要给予公民更多的选择权,积极听取公民反映的意见,以此为基础调整相关政策,政府要履行自身的职责,为人民提供优质服务,要看重集体利益。针对传统模式,政府的权力比较大,有权解决各类事情,但是也具有局限性,最终效果也不够理想。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可以利用授权和分权等方式,迅速地反映外界变化,保障问题解决的高效性。向社会基本单元下放管理权限,社会单元包括社区和家庭以及志愿者组织等,这些基本单元可以实现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保障最终效果。对于权力实施分散,可以使管理工作变得到更加轻松,政府也可以了解真实的事实。
二、新公共管理对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借鉴意义
1.实践验证了新公共管理的效果
新公共管理思想体现了西方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解决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公共管理问题,并且通过社会发展实践,验证了新公共管理的有效性,利用新公共管理思想,很多西方国家落实了公共管理改革工作,使国家公共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提高了国家的综合实力。现如今新公共管理虽然还不够完善,例如新公共管理过于依赖经济学知识,这样会增加政府管理问题,但是新公共管理具有系统性和普适性以及明确性等特点,这些优势是不容忽略的。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这一阶段也逐渐暴露出公共管理领域的很多问题,因此我国必须要提高行政管理能力,我国需要参考和借鉴科学的发展理论,因此新公共管理非常适合。
2.新公共管理适合我国国情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落实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现如今我国已经全方位的改革了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并且获得良好的经济体制改革效果。我国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发展。为了保障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需要设置相匹配的政治体制,这也突出了我国公共行政管理的重要性。我国公共行政管理体制发展时间比较短暂,传统公共行政管理模式影响比较大,在公共管理领域当中,行政法规不够完善,工作效率有待提升。借鉴新公共管理思想,在公共行政管理过程中引入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以及成本核算等管理思想,可以使政府公共行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也可以由此提高工作效率,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
三、新公共管理对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借鉴措施
1.强调政府的企业化管理
我国政府工作效率有待提高,相关部门通常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处理一些简单的事情,这是因为计划经济的影响,过分集中权力,管理范围不够明确,组织机构不够合理,工作内容存在重叠和遗漏等问题。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没有保障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新公共管理注重政府的工作效率,注重提高全体人员的工作意识,合理配置资源,可以明确划分职责权限,积极协调、配合各个部门的工作,落实企业化管理理念。
2.借鉴企业管理手段
现代企业管理主要利用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以及成本管理等方式,新公共管理在公共行政管理领域当中融入企业管理手段,借鉴企业的管理手段,使中国行政管理质量不断提高。新公共管理对于中国行政管理改革具有积极影响,我国行政管理工作和企业具有较大的不同,在行政事务管理过程中可能无法利用纯粹的企业管理手段,但是企业管理方式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企业管理比较重视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公共行政管理工作可以借鉴这种理念。在政府公共管理当中可以学习企业绩效管理和成本核算等手法,这样提高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进一步联系公共管理人员和被管理者,保障管理质量和效率。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可以利用预算绩效管理方式,利用绩效管理工作,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率,保障政府为人民提高良好的服务。
3.引入竞争机制
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通常是处于垄断地位,在新公共管理的影响下,可以在公共管理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私人企业也可以参与到公共服务管理当中,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私营企业可以参与到电力、电信和交通运输等工程项目,这样可以降低政府财政压力,同时也可以极大地节省公共管理成本,高效配置资源,加快流通公共资源,使公共服务质量大幅度提升。在公共服务和竞争当中融入私营企业,可以改变政府的管理职能,在降低了政府公共服务压力的同时,可以充分发挥出政府在公共管理组织管理和监督等方面的作用,丰富公共服务产品,有利于细化公共服务内容,保障公共服务的个性化,促使社会实现公平化的发展模式。
4.重视公众的力量
在政府行政管理当中吸引人民群众的参与,我国强调人民当家做主,各级政府要为人民服务和负责,因此各级政府要关注人民群众的需求,积极听取群众提出的建议。为人民参加政府工作提供更多的途径,各级政府可以适当地公开工作内容,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使其更加积极地参与政府行政管理工作,政府也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公众的监督力量,扩大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效果。
5.保障实际工作绩效
政府通常都会严格遵守制定的规章制度,这样就会导致政府行政管理工作过于死板,不够灵活,无法满足实际工作需求,需要改革我国行政管理工作,制度属于一种手段,制度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公共管理目标,落实制度是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借鉴新公共管理理念,政府行政管理要注重工作绩效,要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及时治理出现的问题,避免问题不断恶化,促进法制社会的和谐发展。我国政府要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落实法律法规,有效杜绝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等现象。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的主体就是公务员队伍,在新公共管理影响下,会改变行政部门的公务员管理模式,此外其薪资待遇和级别等都会因此发生变化,公务员薪酬会和绩效建立密切的联系。公务员群体要跟上时展脚步,提高自身的政治敏感度,只有不断提高工作绩效,才可以获得长久发展。因此利用新公共管理模式,也可以使公务员群体的工作责任心不断提高。政府部门也要建立绩效考核制度,严格考核各级政府公务人员,根据一定标准公开进行考核工作,并且要公示考核结果,方便人民群众了解,严肃处理不符合要求的人员,奖励表现突出的公务人员。
6.大力建立服务型政府
借鉴新公共管理理念,政府需要建立顾客意识,做到以人民为主,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类社会需求,使政府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在日常行政工作当中,政府可以做到政府工作公开,保障服务形式的多样性,完善政府工作评价机制,引导人民群众评价政府工作,如果某些部门人员受到人民群众的投诉,政府需要全面考察部门人员,如果确定存在失职行为,就要严肃处理,坚决杜绝类似行为的发生。四、结束语近些年我国各个领域都在全方面的落实改革工作,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因此中国行政管理改革需要借鉴新公共管理理念,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借鉴吸收新公共管理理念,有利于提升我国的政府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马忻.浅析西方政府新公共管理改革对中国的借鉴意义[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20):189-190.
2、关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新公共管理在公共行政中借助企业家的精神进行了重新定位。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要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导向,满足他们不断扩大的需要,这是一种政府为社会服务的关系,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要不断的提高服务的标准,加强服务的质量。
3、新公共管理对于分权放权非常重视,力求形成政府与社会互动的治理模式,提倡公私合作,而且为了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效率,还要充分调动地方和下级的各极性。在纵向机构上,通过纵向机构由高层低层下放权力,从而实现政府与市场之间,政府与社会之间横向的部分权力的转换。这样一来,政府垄断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现象就会得到改变,从而实现了社会的自我管理,那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活动,也会重新交给社会来进行管理。
4、将现代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的管理理论与方法结合在一起是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核心思想,通过采用私营部门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将会更加注重政府提高办事的质量和效率,这样一来,就会降低政府管理的成本,提高管理的效率。这样一来,就会让政府向它的本源——公共物品、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进行回归,而且对于政府而言,最重要的功绩不再是行政的过程,而主要在于社会的效益和社会的影响有多大。
5、新公共管理强调形成竞争机制,主张采用私营部门的成功之路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来进行管理。从而达到取消公共服务供给垄断的目的。
二、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对于高校的行政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关于宏观层面的政府、社会与高校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还有它们的组织运行方式;另外一个方面就是高校内部的管理体制,这是从微观的角度来考虑的,具体而言主要包括有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另外还有关于招生就业的体制等等。高校的管理体制是与其政治、经济和文化有关的历史传统,而且是在一定运行机制之下遵循一定的发展轨迹形成的。这种制度一旦形成,不仅受到社会的制约,它同时还可以对社会发生作用。
三、新公共管理对于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适用性
在西方英、美等一些发达国家中,由政治、经济和文化结合在一起产生了新公共管理理论。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因此如果引入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并且实施的时候,会受到诸多的条件限制。具体而言,主要是我国的市场体制还不成熟,缺乏市场运行新公共管理的基础。另外,再加上我国的法制建设并不完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的学者认为中国由于不存在典型意义上的第三部门,因此难以担负起公共管理的重任。
1、我国高校行政体制改革中引入公共管理的必要性
关于行政体制改革,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曾经实行过,比如说对于政府机构进行缩减,对于政府的职能进行转换,对于权力实行下放,这些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内容上,都与新公共管理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而且,在新公共管理中,还可以找到相关的依据。另外,对于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而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发展也为其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教训和有利的国际氛围。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6.170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6-0-01
目前,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概念和内容依然存在分歧。笔者认为公共事业与行政管理的现行管理范围不同,但无本质上的区别。公共事业管理多作为管理内容出现,而行政管理多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存在,认清公共事业的本质,如何采取必要的行政管理手段促进我国公共事业的发展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也是公共事业单位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1 公共事业管理的概念与内涵
公共事业管理概念在我国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但实际上,公共事业管理无处不在,目前对公共事业管理尚无完整统一的定义。但可以肯定是,公共事业管理是政府管理的核心,笔者认为,公共管理就是以政府为核心,以公务员所涉及的项目管理为内容,实现政府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共同发展。政府有权力与职责对公共事业单位进行必要的协调与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涉及民众的生活质量,甚至经济的整体发展形势,即公共关系管理是社会为公众生活质量提供保障的一种手段,公共事业管理是一种服务体系。在我国大学专业教学中,公共事业管理的设置处于发展阶段,很多高校已经开始开设这一课程,但由于对管理概念的认知不清,因此在专业设置上存在缺陷,另外对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专业的异同区分不清,造成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缺失,影响公共事业管理单位的发展。近几年,高校公共管理事业发展迅速,但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输送上,必须弄清一些问题,比如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关系,二者之间的差别,以及如何实现二者之间的统一。为了进一步研究公共事业管理,促进公共事业的发展与稳定,笔者对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之间易混淆的内容进行分析,确定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性质及内容,在高校中设置合理的专业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确保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
2 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异同
公共事业管理具有整合性,包含了管理技术、管理方法和管理目标,而行政管理则主要是一种管理方式。笔者将行政管理作为公共事业管理的一个子领域进行研究。当然,二者都是以政府事业为中心,以提供公共服务体系和促进公共事业发展为目的。另外,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都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与管理技术,都具有动员社会力量的能力与义务。当然,要确保二者的和谐发展,还需要对二者的差别进行研究,笔者对其具体差异做了分析与调查,并阐述如下。
2.1 管理的范围不同
公共事业管理是我国大学广泛开设的专业,一般认为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更大,而行政管理则主要涉及政府机关的管理项目与管理方法,与公共事业管理之间并不冲突。目前,我国对于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具有相对明确的规定,包括体育、教育、文化、卫生事务及保险行业,另外物业、邮政、电业局等都属于公共事业范畴。总之,公共事业管理主要是以服务性质的国家行政单位为主,涉及范围广。行政管理主要是政府部门,是公共管理范围的一个分支。管理范围小于公共事业管理,但是行政单位在公共事业管理中具有模范和引导作用,加强公共事业的管理需要必要的行政管理支持。值得一提的是,军事与国防也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一个范畴,并且对于管理手段具有较高的要求。
2.2 管理的主体不同
从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不同的管理范畴可以看出二者之间的管理主体不同。公共事业管理是我国经济、政治和行政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项目,公共管理具有更广泛的主体,涉及项目涵盖了大部分的领域。上文笔者分析了其涉及范畴,凡是涉及的范畴均属于公共管理范畴。行政管理的范畴则相对固定,主要是以独立的行政机关为主。公共事业的主体为以公共事业为主的公益性组织,在我国,公共事业组织主要为事业单位和不具有政治色彩的团体组织。
2.3 管理手段不同
公共事业管理结合了宏观和微观上的管理概念,涉及管理中的具体问题,管理方法以树立榜样,影响民众价值观和说服为主;研究方向以综合性的基本理论为主。近年来,随着管理的不断发展,开始增加了行政管理手段,也就是实现了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之间的交叉。事实上,二者之间在管理手段上也无明显的差别,主要是行政手段强调强制性,而公共事业管理手段强调服务性,法律是行政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共同遵循的规则。在国家相关法律的基础上,实施行政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将柔性的管理手段与刚性的管理手段结合在一起,突显出公共事业管理的政策以及行政管理的手段与方法,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
3 结 语
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在内容、形式上有一定区别,但二者在目的上是相同的,即都是促进我国公共事业单位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因此,理清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之间的关系是必要的,但要以和谐发展为主。借助行政管理手段,Y合公共事业管理的柔性管理,达到二者之间的统一,使公共事业管理具有高效性。对于公共事业管理部门而言,要承认行政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到公共事业管理的服务型特征,并且具有创新精神,逐渐实现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改革与发展。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各国就相继进入了新公共管理的实践模式。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公共管理逐渐显露出其局限性。于是在美国,在新公共管理的基础上衍生出了新的实践模式,即新公共服务。其代表性人物Robert Dan Hate认为,新公共服务才是真正的公共行政模式。而在英国,英国学者和管理者则对新公共管理提出了批评,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实践模式,即整体性治理,其代表人物是Perry Hicks。目前,整体性治理正在成为政府治理的新趋向。本文将对其进行简单地介绍和分析。
一、整体性治理理论产生的背景
整体性治理理论的产生来源于新公共管理的衰落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公共管理实践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十分强调分散性。通过将权力大、结构庞大、等级高的部门分散,使其在内部达到一个各部门相平衡的结构,然后重新对各部门进行信息和管理系统的规定,从而以不同的控制形式对各部门加强管理。第二,注重内部之间的竞争。对于新公共管理实践模式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公共结构中,购买者和提供者是隔离开来的,从前的等级式的资源分配被新公共管理的竞争机制所取代。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资源的供应开始多样化。第三,注重激励的作用。在新公共管理实践模式中,激励机制被广泛的应用,在分散的公共服务和专业精神上,进行具体的绩效奖励,多劳多得得到了有效的实践。然而,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新公共管理的不少运作方法已经被停用,新公共管理的分散性、竞争性和激励性已经造成关键部分停止运转,政府内部变得分散和无序。
信息技术的发展,即数字时代的来临,作为整体性治理理论的第二大背景,信息技术当之无愧的成为了当下公共服务系统理性的重要环节,以及现代化变革的中心。当前社会,信息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各行各业,并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还在公共管理中占据着核心位置。第一,电子信息系统改变其人才结构。政府重要的一个职能就是管理,其中就包括公民的各项信息记载。最初,工作人员以纸质记载为主,发展到如今的以电子信息系统记载为主。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政府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第二,信息技术改变其组织结构。以往的政府机构以等级官僚制进行结构架设,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现在的政府的组织形式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第三,信息技术提高政府工作能力。信息技术对于抓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政府做决定的能力,从而使政府工作效率更高。第四,信息技术影响政策变化。基于信息技术的功能,通常一旦信息技术系统发生变化,那么意味着大多数政策也会发生变化。
二、整体性治理理论的主要思想
(一)重新整合。在整体性治理理论中,重新整合是与新公共管理相对立的。整体性治理理论的重新整合主要涉及到七方面。第一,部门之间碎片化。即将功能相似的部门重新进行合并、整理、组织成一个全新的部门,重视微观层面的地方机构,新的政府结构以社区为基础。第二,大部门式的集中治理。管理的集中性是重新整合的一大重点。对于一些大的部门及重要部门来说,分散管理使机构内部之前分工不明确,工作效率低下,集中管理有利于改变分散管理所带来的情况。同时基于信息技术的融合,能够使集中管理更加方便有效。第三,政府重新化。这思想,主要是将私有收归国有,加强政府的管理职能。比如,美国对两万八千名机场安全人员的公共部门活动,从曾经外包的私人承包商手中,将此权利重新交给公共部门联邦文管系统。第四,加强中央秩序。新公共管理模式使政府在日常管理中变得分散以及无序,整体性治理思想强调加强中央秩序,有利于改变由分散和竞争导致的无政府主义现象。第五,压缩行政成本。整体性治理降调集中性,因此,大大的减少了行政支出和花费。第六,重塑行政服务链。基于信息技术的支撑,在行政服务工作中,能够对公务支撑功能、处理事务的系统进行重新设计。第七,网络简化。现代政府通过网络的高度连接,使其在内部结构中更加精简和完善,在与外部的联系中也更加紧密。
(二)整体性治理。第一,信息的搜寻和提供。整体主义是以需要为基础。政府的信息系统就是以此基础建立,能够满足公民和企业对政府机器中的措施,表达出来以及提交相关报告。而信息技术的互动性还可以自动根据公民的需要和兴趣,提醒工作人员对其做出整体性的调整。第二,组织重建以公民和功能为基础。第三,一站式服务,将分散的服务功能集中起来进行不同问题的解决,从而使公民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第四,数据库的统一,在新公共行政管理中,不同的信息掌握在不同部门的信息系统中。而在整体性治理中,强调数据库的统一性,使政府在进行重大决策和预测公民需要时,能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第五,灵活的政府结构。对于一个灵活的政府结构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监视预报系统和预测系统。通过这两个系统能够及时对意外发生事件进行考虑。这有利于政府在进行决策和实践时,注入灵活应变的系统,增强其灵活性,取得更为有效的结果。
三、新公共管理到整体性治理的简要分析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整体性治理不是对新公共管理的全盘否定,而是对其进行了修正。新公共管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产生,站在经济和社会的角度来对公共服务提出了治理模式。然而,西方社会正在发生变革,从原先的生产者社会到当前的消费者社会转变。这样的改变,使其对公共服务提出了更加多元化的要求。
整体性治理则需要站在技术的角度来进行理解。其治理方式和运作方式都与信息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信息技术要求管理功能能够越发集中化、整体化、整合化,与新公共管理理论相悖。因此,新公共管理理论逐渐被整体性治理理论所取代。整体性治理立足于政府内部的运作和部门的整体运作两方面,主要解决新公共管理所带来的碎片化管理和政府空心化问题。整体性治理能够提供比新公共管理更有有效的公共服务,并且用极低的成本产生更好的社会效果。
整体性治理的整合概念还集中体现在,整合不同层次的治理、整合内部功能的协调性、整合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的关系。通过从层次、功能、部门三方面入手进行整合,从点到面,整合手段从平面延展到空间,理念也越发趋于多元化。从而使整体性治理更加符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整体性理论比新公共管理理论更加符合社会发展要求。
另外,整体性治理理论还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就是以官僚机制为组织载体。而新公共管理则不是以此为基础。完善的官僚机制是行政现代化的标志。因此,整体性治理理论以官僚机制为基础,还有利于建构现代化的官僚制,其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才能更加符合现代化行政的要求。
结束语:总而言之,整体性治理更加符合当前社会、政府公共职能的管理。我国社会正在进行全面转型,公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正在不断增长。面对这样的挑战和困难,政府要结合整体性治理模式,对政府内部机构进行重新整合,集中治理。同时还需要加强政府和非政府之间的整合,让公共服务的外包工作透明化,让公共服务朝着多元化发展。(作者单位:华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