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模板(10篇)

时间:2023-06-27 15:54:2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

篇1

一、文化传承与创新,大学是基地,教育要当先

文化是人类发展进化过程中逐步掌握的能改善人类生活的知识、能力、习惯的总称。文化传承就是指这两种财富在上下两代人之间的传递和承接过程。文化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考量标的,也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

人类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主要是靠教育来实现和完成的。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整个社会的责任与义务,学校是其中最关键的环节,因为文化在学校中具有最高质量的延续性。其中,大学通过传承、交流、倡导文化,推动新思想、新文化,满足人类的求知欲和精神需求,引导社会文明的价值选择。大学的核心职能是育人,大学的文化传承创新就体现在大学传播、研究和创新文化的过程中。文化传承创新,就是通过人才培养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大学的文化传承使命随着育人功能作用的同时而实现。

狭义的文化是烙印着民族特性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精神追求的产物。民族文化传承是民族文化要素的传承,包括语言、行为、器物和心理的传承等。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民族意识的深层积累表现为心理传承,形成民族认同感的代际延续。教育能够实现民族文化要素传承,特别是心理传承。在家庭和社区的教育中,孩子通过对民族语言的学习和行为模仿,以及被强迫接受传统的思想和行为,并继承器物的识别与使用而促进民族文化的心理传承。

某种程度上,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产物。教育向学生传达民族文化的概念,使年轻一代获得关于少数民族的人文、历史知识,提高传承保护民族文化的意识。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神话、歌谣中保存了有关天地万物和人类起源的传说,一些故事、诗歌记录了少数民族的生活和精神文化。少数民族的歌舞、绘画、服饰、雕塑、建筑等艺术也渗透着历史和人文观念,年轻人通过传承民族文化,可使他们获得朴素的哲学观念,并得到美的享受和人文熏陶。

“文化的积淀是文化累积和传播的结果。教育对文化的经久保存和传播,直接导致了一个民族文化的凝聚和积淀,形成了一种文化的基本内核。”教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期间,教育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也经历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到大众传播的发展过程。从而民族文化的逐渐凝聚和积淀,形成了民族文化传统。因此,教育通过对文化的传递与承接促进了文化传统的形成和民族文化的积淀;在此过程中,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文化遗产的保护,生命是本质,原则要全面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表现形式,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具有知识性、技艺性和技能性的文化事项。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因其可见可感,而相对容易,并较早受到人类的关注,流传至今的各种物质文化遗传无疑都是世世代代的人们精心保护的结果。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更多的是人类习惯性的无意识作为,在新的物质冲击下很容易被人们所淡忘。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当代,往往以利益为导向,忽视了文化遗产对于我们的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性,这是极不可取的。

(一)文化遗产保护的本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生动鲜活的,是有灵魂的。这个灵魂,就是创生并传承它的那个民族长期凝聚成的特有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体现为共同信仰和核心价值观。正是这个灵魂,使它有吐故纳新之功,从而有生命力。非物质文化作为民间文化,它的存在必须依靠社群民众的实际参与。除此之外,还指它的变化。一切现存的非物质文化事项,都需要在与自然、现实的互动中,不断生发、变异和创新。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其《保护公约》中明确指出:所谓“保护”,就是“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表现出真正的远见卓识和对人类文化建设高度的负责精神。这才是当今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的固本求生之道。

(二)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

为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目标――保持其“生命力”,有四项原则需要注意:

篇2

1.1中医文化是一颗璀燦的明珠,她是伟大的中华民族养生、健身、防病、治病的文化。中医是一门具有极强传承性的医学,几千年来,在师傅带徒弟口传心授的传承中,继承了中医的望、闻、问、切、辨阴阳、辨五行、辨病机、辨证、辨证施治的医学理论和治病方法,同时,也传承了静心观性,返观内求的内证实践和修持方法。

1.2中医文化有其独特的优势,中医治病辨证施治,强调整体,因人、因时、因地,_人_方、_时_方;急者治其标,缓者治其本,标本兼治肤正祛邪,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从而体现出了中医的优势。而且中医治病针对的是人,治的是人而不是病,中医的目的是将人调理好,异病同治,同病异治。中医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养生,注意疾病的防治,善于尽早调节身体。因此,我们应该清楚认识中医的优势,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老祖宗智慧的结晶。

1.3中医药学具有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从古至今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而且其丰富的理、法、方、药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确能解决实际问题,疗效卓著,深受欢迎,并越来越引起世界医学界的重视。这充分说明,中医药学本身存在着强大的生命力,它和肇源于西方的现代医学相比,确有其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事实证明,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某些先进性是毋庸置疑的。关于中国医学同道所承认,并引起广泛的兴趣和研究热潮,期望其能更好地为全人类的健康服务。某些专家学者曾指出,中医学的医学模式,理论特征和实践经验,可能代表着未来生命科学和未来医学科学发展的方向或趋势,并将为世界医学的发展和模式的改进提示新的思路。

1.4中医文化随着时间的沉淀历久弥新,不断地在中国医学事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止如此,中医的针灸推拿已经被很多除中国以外的国家所认可,从而使中医文化推广到更广阔的领域,供更多的人学习和交流,将中医文化继续传承和发展下去。

2.中医文化需要不断创新

2.1中医文化的经营中医文化经营的是产品,产品中所包含的其实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面对竞争的环境,中医文化要实现以人为本,让中医热爱生活,也创造财富,这两方面并不矛盾。对于现代中医中以人为本的文化表现形式,中医文化引领人的和谐思想观念,满足人的和谐文化需求,提升人的和谐文明素质、激发人的和谐创造热情。

2.2要加强对中医的人文关怀中医正面对的是什么样的环境,这要立足于当前国际医疗形势,即医学全球化,文化多极化,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技高度发达,给现代人带来的幸福感,没有预想的那么强烈,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产生改变是显然的,中医也不例外。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更多要求,越来越多的人谋求更好的生活环境,现代中医则对文化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中医文化建设要正确定位。经过了30年的改革开放,当前社会处在转型期,从农业社会向工商社会转型、从道德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型、从一元社会向多元社会转型。在转型社会中,人员流动性非常大,新的健康问题大量出现。中医文化建设必须围绕中医中心工作。只有为中医量身定做的口号,体现中医的理念,才能叫得响,才能有特色,中医的文化建设才能更有效果。

2.3新型中医要培养个性在现代中医的思想中,要避免目标过高、变化过多、过于重视现代化而轻于经典理论。中医大学生从入学就自己学会选择、遵守规则、表现个性。过于强调共性的教育让很多人变得缺乏个性、不善表现,要让中医大学生知道在现代社会中“既需要努力学好,还需要让人知道”。中医文化品位不能落后于时代。

现代中医要培养一代新型中医,这些新型中医指的不是只知道看病救人,而是有文化需求、心理需求、发展需求的人。要实现和谐医学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构建和谐医学应该在观念上理清各种关系,和谐不等于中西医平等,中西医平等了反而又不和谐。构建和谐中医应该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己的关系。要对自然多一些敬畏之心、对社会多一些感恩之心、对人多_些恻隐之心、对自己多_些羞耻之心。应当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解放医生思想中统一思想认识,在联系实际中提高思想觉悟,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在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突出人文关怀,建设和谐中医。

篇3

关键词:

铜文化 传统文化 传承 产品设计

铜文化博大精深、魅力无穷,距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中国人们的生活和精神体系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西方文化的渗透,铜文化受到强烈的冲击,使得很多人抛弃了本土文化的精髓,让铜文化慢慢地消失在了人民的视野当中,铜似乎成了我们儿时的记忆,严重打击了中国铜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知识的普及,人们对绿色,传统材料的日益向往和怀旧情感加剧,这为“铜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契机,也为铜在产品设计中的创新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1.铜文化与家居产品的关系

1.1铜文化与家居产品的释义

铜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关于铜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祖先留给我们最灿烂的文化遗产之一,象征着高贵、权利、地位和财富。铜文化最基本的物质表现形式就是铜雕,铜器等载体,这些器物都凝聚着当时传统手工艺人的心血和智慧,并且每个时期都有一段自己的发展印记。在奴隶社会时期,青铜器就大量使用,并创造出一个个世界青铜之最,如“青铜人立像”,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大,最完整的青铜大立人像,号称“铜像之王”,在其后的朝代里,铜文化概括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货币、建筑、天文、气象等,陕西皇陵的铜马车,甘肃威武的马踏飞燕,以及长信宫灯,无不例外地把青铜铸造技术推向另一个高峰。家居产品与人生活息息相关,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几乎每天与家居产品打交道。家居产品从用途上分类可以分为观赏性家居产品和实用性家居产品;从材料上又可以分为陶瓷、金属、塑料等不同材质的家居用品;从类别上进行分类,家居产品叉可以分为家具、床上用品、厨卫用具、室内配饰及日常生活需要的商品。总之,家居产品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并离不开社会传统文化和精神的需求,家居产品的深层内涵应该更贴近消费者的心理,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满足这种文化需求才是现代家居产品前进的主流方向。

1.2铜的优势分析

从铜的分类来看,我们大致把铜分为黄铜,红铜(叉称紫铜),白铜和青铜,从它本身的物理属性来看,它在锻、铸、刻等加工过程中会呈现出不同的纹理美,并在氧化、涂饰、焊接时会反映出质地感和视觉感,它的颜色及其丰富,是集富责、庄重、环保于一身,适合于各种场所。基于这两点,为铜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提供更为广阔的现实发展空间和丰富艺术创造的可能。

从文化承载来看,铜文化是中国人普遍认同的,从某种意义上说,铜是极具代表性的中国元素,它具有澄黄闪亮的光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贵气的色彩,不像别的金属那样让人感到冰冷,相反,它看上去很温和,能更好地融入不同的家居环境,另一方面,铜材质容易实现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所以,它符合绿色设计的要求和可持续设计的思潮,在家居产品设计中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1.3国内研究情况

中国的铜文化源远流长,所以,各位学者们也非常关注这个问题,几十年来在海内外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出版多部独著与合著,如:《青铜器简说》、《中国青铜器发展史》、《新铜器新时代》、《吉金文字与青铜文化论集》等等…一其研究的主要内容为青铜文化,工艺设计以及对铜雕大师朱炳仁一些作品的研究。有些论文已被收入《世界学术文库》或获奖,研究内容也相当广泛,如2010年,在中国(铜陵)青铜文化论坛国际学术会议的召开,为铜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然而,关于《铜在家居设计中的创新研究》这方面的内容,国内关注度相当匮乏,对于“铜家居”这方面理论著作的关注度还是不太高。因此对于铜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没有起前瞻性的作用。如何在铜文化的传统和创新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并如何将铜艺与家居产品、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这是我们设计师应该考虑和深思的问题。

1.4铜文化元素在家居产品中的应用

1.4.1铜文化元素在家居产品形态中的应用

家居产品的形态是营造产品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主要是通过产品造型的尺度,形状,比例以及它们之间的构成关系所营造出来的一种产品氛围,这种形态会使人产生一种不同的心理情绪,如夸张、趣味、神秘。具有象征性意义,在产品形态中融入铜文化元素,会让消费者产生不同的认知和心理感受,如青铜时代的司母戊鼎,将其四平八稳、雄伟庄严的形态运用到家居产品中,其精细神秘的饕殄纹和雕饰也会给人以大气但紧凑,不乏精致的感觉。当然,在家居产品中我们不仅仅是简单的形态模仿,而是应该把铜文化的这种内涵和心理感受通过设计表现出来,这才是真正地将铜文化元素的形态语义融入家居产品设计中。

1.4.2铜文化元素在家居产品色彩和机理中的应用

色彩是家居产品中最抽象化的语言,也是最直接的表现手段,是情感和文化的象征,在家居产品设计中,不仅具有审美性和装饰性,而且还具有象征性,这种色彩所带来的视觉感受,深刻地影响着产品的文化内涵,作为铜文化的基本载体之一――铜材质的色彩是及其丰富的,如青铜是红铜与其他化学元素(主要是锡)的合金,其铜锈呈青绿色,称为青铜。黄铜以锌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基合金制成,耐磨性好。它的色彩不仅是吉祥、富贵的象征,而且非常醒目,能够引起人们的视觉动感和心理反应,白铜呈银白色金属光泽,用在家居产品设计中让产品看起来更简洁,更时尚。所以,将铜这种丰富的色彩运用在家居产品设计中,可以让铜从金属的生硬变得柔软起来,并使得铜锋芒的现代感和温婉的历史感得到了最后的交融,它特有的美感、生命力、艺术品质和环保性,切合现代社会的审美趋势。

2.铜在古代家居产品的案例分析与启示

2.1长信宫灯案例分析

在古代,从铜的开采与冶炼,到生活中使用的器具,再到与青铜文化相关的信仰等这些都是铜与生活关系密切的重要体现,汉代的长信宫灯就是古代青铜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器具,是古代设计中的精品,集审美、实用、科学于一体,对现代家居产品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该灯具高约48厘米,高约44厘米,整个造型是一个宫女呈跪坐直腰姿势,惟妙惟肖。她一直手在下面拿着底座,另一只手往上护灯,整个产品无任何装饰,所以显得整洁干净,作为一件日常用品,它保证了其基本功能,最值得一提的是,此灯具的灯罩和灯盘都设计得非常合理,使得光照效果和角度能进行调节,为了方便使用者更好地操作灯盘,制作者在灯盘的外缘设计了手柄,使用者可以转动手柄从而控制光照的方向,整个产品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充分展示了古代人的智慧和结晶。长信宫灯除了具有审美性和实用性外,还具有科学性,当宫女呈跪着的姿势,断开的中空右臂与灯罩相连所形成的空管会使烟雾从此处被吸入宫中腹腔,为了更进一步吸收烟雾,我们可以在灯具的底部盛满了水,而且,在宫女的腰及腿的连接处设计了一个转角,使得未被吸收的烟雾被挡在内部而不致于迅速回流,符合绿色设计的设计理念。总之,长兴宫灯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上的瑰宝,无论是它的工艺还是它的功能,都对现代家居产品产生深厚的影响。

2.2被中香炉案例分析

被中香炉是中国古代盛香料熏被褥的球形小炉,又称“香薰炉”,这里所提的香薰炉是以铜材质为主的,它的设计符合人机工程学,在球形外壳和位于中心的半球形炉体之间有两层或三层同心圆环。在炉体的径向两端各有短轴,支承在内环的两个径向孔内,可以自由转动。同样,内环和外环相互支撑,内环支承在外环上,外环支承在球形外壳的内壁上。炉体、内环、外环和外壳内壁的支承轴线依次互相垂直。炉体由于受重力作用的影响,导致它不论球如何滚转,炉口总是保持水平状态。由此可见,被中香炉是古代一种先进技术的载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反映出中国古代铜文化在家居产品上的科学应用。

2.3古代铜家居给现代家居产品设计的启示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让铜文化重新回归到家居产品设计中,将铜文化与家居产品设计相结合,将其古代铜家居的美学思想运用到现代家居产品设计中,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提炼铜文化中的精髓和灵魂,用时代的角度去认识传统,创造出独特的、优秀的现代家居产品。

3.对未来铜家居的展望

现代的家居设计应该是建立在对传统文化认识的基础之上,将现代元素与传统元素结合起来,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用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来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家居产品。以下几点是我对未来铜家居所寄予的创新与展望。

第一,将铜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达到和共生的整体生态观。即铜及铜艺与其他材质或现代技术结合起来,设计出既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要求,又具有文化底蕴。如在2015年的米兰设计周,由杨明杰设计的新手工艺之屏风系列――中国画的三围解构。利用紫铜跟亚克力结合,整个造型简洁叉不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对中国传统手工艺――铜艺的再发现、再思考、再设计,利用传统工艺,结合当代的设计手段,让由传统的工艺演绎而来的创新产品具备当下人们的审美标准与生活方式,让传统手工艺焕发新生。

第二,将铜文化的精髓和灵魂来渲染家居产品,使家居产品更加具有文化魅力。铜的颜色是及其自然与丰富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将黄铜、紫铜、白铜等进行不同的搭配,使其家居用品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同时,将不同色调的铜与其他文化结合,如将国画,太极、旗袍等中国元素运用在铜家居中,用来表达设计理念,彰显民族个性。

篇4

上海,是中国的“魔都”。在这里,可以用肉眼的速度感觉到中国经济的成长与发展,因而在这座城市里,迎来了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下成长的人。他们的到来,也让这座颇具江南气息的城市滋生了愈发圆润的气质。

一、上海饮食文化现状

为什么说上海“海纳百川”。因为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里的美食可以满足任何一种口味的客人。不仅酸甜苦辣俱全,喜好韩式、日式或西式口味的人也总可以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餐厅。上海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在这里,一西式古典风格的小洋房里,却溢满莫斯科红菜汤的味道;极具现代风格的餐厅里,却是吃着火锅。这种两级分化的新兴饮食文化,在上海早已习以为常。当然,既有改革,也还留着“保守”。老上海弄堂里,二楼洋房,进门的老式留声机、老式唱片机,还有座椅也透着年代的久远。菜肴摆盘没有太多的华丽,连菜式都是很传统简单的上海口味,一份小笼,几块滋饭团,再和着一杯茶,上海人喜欢这样度过一个简单的早晨。

上海既有独立的餐厅,但也不乏藏在商城的美味。上海的繁华,是高楼林立,也有偌大商城。而开在商城里的餐厅大多带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和风格:日式的酒屋,美式的汉堡牛排,还有新兴的甜点小食,可谓应有尽有,也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因此商城的餐厅是上班族快速解决食物的去处,也为老人学生周末闲暇时品尝新美味的天堂。同时,上海地处东南一隅,尚是江南小城,依然留存着古色古香的小城古镇。南翔、七宝至今不但是上海人的回忆,也是外来游客必去的一处景致,品尝上海美食。就像七宝里随处可见的糕团,依旧是上海人爱吃的点心,清明时节必有的青团,上海人对它的情感,就像北方人过年必吃的饺子一样。食物在今天不可避免的发生了更替和改变,但是食物与人,永远是相依相存,每次的改变都是延续一种新的情感。

二、上海饮食的创新

食物不仅仅只为老人、当地人服务。众所周知,上海菜“浓油赤酱”,且口味皆偏甜。红烧肉,酱肘子甚至臭豆腐在上海人的口味里都是偏甜的。但是在旅游业发达的上海,若是只做甜味的菜式,怕是大多游客都无法接受,自然少了许多生意。因此在七宝、南翔古镇等旅游地方,店家为了吸引客人会开创许许多多的新口味,为四川游客准备的麻辣,为北方客人改良的甜度。例如青团,只是清明时节的时令小点,软糯的团子是甜而不腻的红豆沙馅,就是一道寻常平凡的甜点。但是杏花楼里的新开创咸蛋肉松青团在去年一跃登顶,成为“网红”,排队的队伍络绎不绝,不乏外国人,也来“凑热闹”,到最后只能限购。亦是为甜咸之争再添一笔。

不仅是传统食物的改革,就连外来食物也针对中国市场作出了相应的改变。披萨绝对是国外进口的“洋玩意”,必胜客、乐凯撒等都是在专门制作披萨的餐饮,在他们的手下,诞生了不同口味新颖的披萨:田园风味披萨、海苔鳗鱼披萨、奥尔良风味披萨等等,其中最为代表的莫过于榴莲披萨。虽然“中国市披萨”各式各样,但其实在国外,披萨没有如此多的口味,最受g迎的往往是极其简单的番茄佐芝士。但是,极其简单的披萨在中国一般没有很好的人气,中国人喜欢“盛”,富有热闹美满之意。例如过年过节时,年夜饭总是慢慢一桌,很是隆重,寓意着来年的兴旺。有时候的聚餐,国人也喜欢点很多,旁人总会觉得这是“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但是这和中国的文化有关,菜肴太少,往往被认为待客不周或者不重视 ,显得过于冷清。当然浪费粮食的行为坚决取缔。因此,榴莲披萨的出现则是商家为了迎合国人的猎奇,自创的“中国式披萨”。除了“中国式披萨”,就连肯德基、麦当劳这些全球连锁快餐店,从印象中只卖汉堡可乐的纯种“洋快餐”,也近年来相继推出了米饭、汤等中国特色的款式。就连甜点也出现了红豆双皮奶口味的派。所以,食物是没有界限的,它就像是一种语言,互相交融,理解。

三、上海饮食的守旧

念旧是这些年的潮流趋势,人们开始感慨生活步伐走得太快,因此开始喜欢寻些过去的物件,装扮自身,美曰“慢节奏”。因此,在上海小弄堂里又有了那些手工匠人,他们不用机器,而是每日早起,自己和面,自己调料,自己买卖,每天固定的时间和限定的,单是这一份单纯的心意总可以吸引稳定的粉丝。阿大葱油饼、上海梦花街混沌、大壶春,这些有着上海老味道的食物的一举一动总是牵引着许多人的心。在工业化席卷制造业的今天,餐饮业大可以选择机器代替手工,这样就可以实现更大的收益。所以手工匠人被人尊重,是那份难能可贵的坚持。庆华饭店里的菜款很是简单,摆盘家常,但是来人还是很多,有人劝着 多创新些新菜,否则就被比下去了,可是老板还是拒绝了,这么多年依旧不变。其实,守旧是一种继承。不是老板古板固执,每一种食物的背后都有它独特的故事。就像化学物质固然好,但是厨师十分抵制,以它为耻,因为在厨师的宗旨里,厨师是要传播食材本身的味道,要让吃着体验到食物的韵味。快餐文化遍布全国,上海的早餐店已是数不胜数。为了节约时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快餐,但是父母还是更愿意为了孩子早起亲手做一份简单的茶泡饭,又或是按着四季的时令,择时令蔬菜,凭着这份心意,怕是不能比的。因为有人喜欢,就算再辛苦,也不愿意省一道工序。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国人自古就喜欢在食物上花心思,吃着愉悦,做的人也开心。中国的饮食文化也是由来已久,川菜、鲁菜、粤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和徽菜并列中国菜系。若说在中国的其他地区饮食都还带有自己的特色与味道,那在上海,仿佛已经被同化了。不是说上海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共融就是它的伟大。在这里,多种文化碰撞,形成了它单独的菜系。它满足了每一人的需求,也在害怕在大文化背景下没有了本真。现在,有人问起,上海的代表美食有什么,很多本地人已经说不口了。甜点糕团,江浙一带常有,怕是更加精致细腻。油条、汤包在北方随处可见。所以,在中西文化的大背景下,历史给上海这座城市留下了什么。虽然,上海老餐厅健在,手工匠人被人尊重,但是老餐馆里,坐着的都是退休老人,也有慕名而来的游客,可是往往只是一次,新鲜面孔常有,可是老面孔也在一天天减少。因为从众心理,老老少少都喜欢去品尝“网红食物”,可是没有人想过这食物的来历,有时还会想着它能有几分创新,迎合年轻口味。这何尝不是一种,人们渴望经典东西流芳百世,可是却没有人愿意去继承,又何谈创新,再次赋予其新生命。不可置否,上海节奏快,生活的压力也大,上班族因为贪图便利,更愿意在餐厅匆匆解决一餐,味道虽好,简单快速,但是被遗忘的厨房又何尝不是饮食文化在被遗忘的过程。

篇5

还原课程文化本体地位,意味着课程可以根据自己的品位、理想、追求和关怀对文化进行选择、内化,建构特有的课程文化。这种选择、内化和建构蕴含着主体的需要、目的及对一定文化价值和意义的理解。因此,课程不再仅仅是从既有的文化中“拿来”的文化,而是具有了独特性、内在性、创生性等属性的特殊文化。

每次课程改革都是社会文化理想的实践,并影响着社会文化发展的进程。从某种角度讲,课程改革过程实际上是不同课程文化观之间的碰撞、交锋,从而形成“同而不和”或“和而不同”的过程。因此,课程改革的关键是建立与其相适应的课程文化。课程文化建设包括课程文化观念和课程活动形态,如课程思想、课程理想、课程制度、课程体制、课程权力、课程管理、课程形态等内容,它涉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环节。

课程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育人工程,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倡导一种人本、民主、平等、创新、对话、合作、多元、开放的课程文化。课程文化的建设应超越知识本位和学科中心,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文化;超越权威主义和普遍主义,形成合作、对话、创新的课程文化;超越刚性的、静态的、封闭的课程,形成弹性的、动态的、开放的课程文化。同时,还要全面系统地分析本校的课程文化传统和学校文化特色,创造个性化的课程文化;要整合家庭文化、社会文化和学校文化,使三者融合成整体育人优势。

在课程文化建设中,校长一要能够基于特定的教育哲学和教育思想,创造、理解并表达学校共同的课程愿景;二要在践行自己的教育理念的同时,不断学习新思想、新观念,积极构建本土化、本校化、个性化的课程文化;三要不断提高学校课程文化领导力,使自己成为一个课程领导行家,能把自己的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成功地传递给每一位教师,让他们成为课程文化的倡导者和建设者。

二、重建、传承与创新学校文化

无论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再加工、再创造,还是校本课程的设计开发,实际上都是对学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并成为学校师生认同的价值观为核心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行为规范,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的环境中生活的全体师生员工的一种共同追求,是学校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总和,是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群体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文化与校本化课程建设集中反映了学校的特色与个性,而学校文化又是校本化课程建设的重要资源。校本化课程建设是学校一项具有持续性的专业活动。按照泰勒的设想,任何课程的设计都须解决四个基本问题:一是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二是学校应该提供哪些学习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三是学校怎样有效地组织这些学习经验;四是学校怎样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简单地讲,就是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和评价结果。依次对这些问题加以解决,也就形成课程设计的程序。由此可见,校本化课程建设实际上是学校整体发展的一次重新定位和自我设计,是重塑学校形象,重建学校文化的过程。

学校文化重建必须从学校实际出发,以价值观念的变革为核心,强化师生认同,着力打造个性化学校文化;必须要用新课程理念丰富学校精神文化,牢牢树立“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价值观,建构以生命生成为核心的现代学校观念文化;必须用新的评价模式健全学校制度文化,努力营造激励创新、民主平等的学校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突破制度化教育的束缚,提高人在制度体系中的主体性;必须用课程资源的理论指导学校环境文化建设,从教育思想变革的高度建设富有生命气息的学校环境文化,发挥学校环境这一潜在课程巨大的教育意义。

篇6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8-064-001

什么是特色?如何打造学校特色、特色学校?如何发展学生特长?带着一个个问号,我们来到天府之国四川成都,走进了草堂小学、泡桐树小学考察学校特色建设。草堂小学的“诗意教育”,泡桐树小学的“和谐教育”,给我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尤其是草堂小学更给人以震撼与启示。

启示一:特色需要文化传承与凝炼

对学校而言,教育的过程乃文化育人的过程,文化当是师生学校生活的现实状态和发展框架,是师生幸福的工具,是教育文明的载体,教育只有上升为文化,才富有魅力,才独具特色。草堂小学原先是一所城乡交界的薄弱学校,如今却成了成都市示范学校,全国知名学校。是什么铸就了她的辉煌?是特色文化、特色品牌。草堂小学是一所流淌诗歌文化的学校,她提出了“植养人文气韵,奠基诗化人生”的校园文化主题,确定的目标是诗歌教育、诗意教育。我认为,该校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学生要写多少诗,学校要出多少诗人,而是让孩子的心灵保持诗的灵性,洋溢诗的真善美。该校办学目标的确立,决定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学校发展的风格、方向。走进草堂小学,仿佛走进一座诗意的殿堂。“诗意的方向,最好的自己”是该校的校训。从校园环境的布置到师生的一言一行都能体现草堂小学独有的诗意气质,如“好雨轩诗社”体现了草堂诗社育人润物细无声;“碧草书屋”比喻草堂学子将像碧草一般学习、成长,展碧绿春色。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甚至卫生间,每一面墙壁甚至楼梯地面,都传达着诗的语言,处处流淌着浓浓的诗意。总之,学校一草一木都成景,一砖一瓦皆育人,草堂小学到处都浸润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在这里,“诗文化”体现得淋漓尽致,独具特色,不仅彰显着校园文化的润物无声,而且蕴涵着对国学文化的不懈追求。蓝继红校长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文化的传承积淀铸就了草堂小学鲜明的办学特色――诗歌教育、诗意教育。如果没有学校附近的杜甫草堂,就不会有草塘小学的诗意文化;如果没有当初的“草堂诗社”,就不会有今天这所诗歌流淌的诗意校园;如果没有蓝继红校长的执着追求与文化凝炼,就不会如此之快的彰显诗意教育特色。

学校特色的形成需要文化的传承和凝炼。我校是一所百年老校,文化底蕴深厚,早在70年代就以小乒乓、小足球、小篮球、小羽毛球、小排球等“五小球”运动享誉全国,曾两次评为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是江苏省少儿乒乓球训练基地、江苏省乒协小学分会先进集体,是扬州市乒乓球特色学校,连续12年蝉联宝应县乒乓球小学组冠军,多次在扬州市乒乓球比赛中夺冠。学校现拥有两处乒乓球训练场馆,30多张乒乓球桌,形成了预备、初、中、高四级训练梯队,在各级比赛中多次夺冠,乒乓社团被评为市“百佳社团”。乒乓球运动在我校具有广泛而深厚的基础。我认为,乒乓国手为国争光的事迹是最好的育人教材,同时,乒乓球又是一项集体力、技巧、智力、意志为一体的体育运动,具有健体、益智、养心功能。为此,我校将进一步传承历史,走体教结合的特色办学之路,强化乒乓球运动的健体、益智功能,开发乒乓球运动的德育功能,以“拼搏”为文化主题,构建富有乒乓特色的学校文化。

启示二:特色需要文化创新与升华

篇7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厚重的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宝贵资源和财富。我国的动画艺术从一开始就非常注重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把中国绘画、民族工艺、传统戏曲、民间音乐等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充分的运用到动画创作中去,并不断地融合与创新,创作出了《山水情》《哪吒闹海》《大闹天宫》等大量经典的动画作品。这些动画作品不但风格各异,包含了水墨、剪纸、皮影、木偶等多种动画形式,而且还具有鲜明的中国民族风格,特别是水墨动画更是我国所独创的。因此,中国动画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对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一、动画艺术风格中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我国动画艺术风格深受本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是我国动画艺术家们将民族传统文化与动画艺术不断融合与创新的成果。它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探索研究过程,充分的反映了我国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形式丰富多样,民族风格鲜明。

早在1957年,我国著名动画导演特伟就提出了动画必须走民族风格的道路,中国动画艺术家们积极地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当中汲取营养,并不断探索与创新,从而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动画作品。如《牧笛》《山水情》《鹬蚌相争》等借鉴了我国传统中国水墨画艺术,从而创造出来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水墨动画。《大闹天宫》《骄傲的将军》《哪吒闹海》等借鉴了我国传统的戏曲、年画等民族民间艺术元素。《小鲤鱼跳龙门》《孔雀公主》《九色鹿》《一幅锦》等借鉴了我国传统的装饰画等艺术元素。《猪八戒吃西瓜》《鹿铃》《人参娃娃》《金色海螺》等借鉴了我国传统的皮影、剪纸等民族艺术元素。《神笔》《阿凡提的故事》《曹冲称象》等借鉴了我国传统木偶等民族艺术元素。这些动画片都极具鲜明的民族风格,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得到了世界的认同。

随着美、日动画片的大量涌进,对我国动画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很多的动画片纷纷模仿美、日动画片的艺术风格,忽略了对本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使得既没有学到美日动画片的精髓,也没有了自己的民族特色,结果导致了近年来我国几乎没有创作出经典的动画片,阻碍了动画艺术的发展。因此,当前我们在动画创作中一方面既要不断地从本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中汲取营养,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另一方面我们在对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传承的同时也必须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创新,在动画创作中把传统的艺术形式与现代的表现手法很好地结合起来,在动画片中不断加入新元素,创造新风格,使形式风格变得更具有观赏性,符合时代的审美需要,从而创作出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及精神需要的优秀动画片来,推动我国动画艺术的大力发展。

二、动画题材中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动画题材的选择是影响一部动画片成败的重要因素,我国几千年来的悠久历史为我们的动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戏曲名段等都是非常好的动画题材,这使得我国的动画艺术家在进行动画剧本创作时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从而创作出了很多经典的动画片。

中国的动画艺术在题材的选择上,一直注重向中国文化丰富的古典小说、民间传说、民谣、神话、民俗等进行取材,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如《铁扇公主》《大闹天宫》就取材于我国四大文学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哪吒闹海》取材于古典小说《封神演义》。《天书奇谭》取材于明代小说《平妖传》。《小倩》和《崂山道士》取材于《聊斋志异》。而《宝莲灯》《九色鹿》《葫芦兄弟》《女娲补天》等则是以民间故事为基础改编而成的。《骄傲的将军》《三个和尚》《鹬蚌相争》等取材于寓言成语典故。这些动画作品的取材都源自于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充分体现了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在动画剧本创作中的重要性,它们中的一些作品如《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不但赢得了我国观众的喜爱,也获得了世界人民的一致好评。

当前中国动画的发展落后于美、日等国家,创作出的优秀动画片也非常少,究其原因,动画剧本创作质量不高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动画艺术的发展,我们在进行动画剧本的创作时,对古典小说、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寓言成语典故等优秀传统文化题材没有很好的利用起来。因此,我们在进行动画题材的选择和剧本的创作时,必须对传统文化题材进行深入的再挖掘与整合,并注重与当前的流行小说、社会热点、流行思潮和色彩、时装、网络内容等流行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创新,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动画剧本,推动我国动画艺术的快速发展。

三、动画形象中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动画形象无疑是一部优秀动画片的关键和灵魂所在,只有创作出好的动画形象,才能把角色的性格特征和故事情节充分地表现出来。许多优秀的动画片就是因为它塑造出了许多鲜活而极富个性的动画角色形象而取得了巨大成功,比如我所熟知的《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哪吒闹海》中的小哪吒、《米老鼠和唐老鸭》中的米老鼠和唐老鸭等杰出的动画角色形象,虽然很多年过去了,我们却仍然记忆犹新。

我国的动画艺术家们在进行动画形象的创作时,非常注重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将动画形象的创作与我国优秀的传统艺术造型语言如戏剧、壁画、年画、剪纸、木偶、皮影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了许多具有鲜明中国民族风格的经典动画形象。如《骄傲的将军》中将军的形象就是借鉴了京戏脸谱的元素,赋予了角色鲜明的个性。《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玉皇大帝和四大天王等动画角色的形象造型,都取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包含了敦煌壁画、中国戏剧、庙宇艺术及民间年画等多种民族传统艺术元素,从而取得了巨大成功。《哪吒闹海》中的动画角色造型也非常具有民族特色,它融合了中国门神画、壁画及中国戏剧等民族传统造型元素,运用简练的线条、传统中常用的红、绿、青、白、黑等色彩,把哪吒、龙王、李靖等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生动地展现了出来。木偶动画片《阿凡提的故事》中机智诙谐的阿凡提的造型则吸取了新疆的地域性元素。这些动画作品的角色形象都是从我国民族民间传统艺术中吸取了大量有益的成分,在对传统文化艺术进行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因而具有极强的形式感和民族特色,对我国乃至世界动画艺术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动漫行业的大力扶持,我国的动画市场日渐繁荣,动画公司也越来越多,动画片产量也逐年增大,但是真正让人印象深刻、家喻户晓的动画角色形象却越来越少。究其原因,主要是近年来我国的动画作品都开始模仿日本和美国,却逐渐丢失了我们自己的形象塑造风格,创作的主动性不突出,造型语言单调而重复,严重影响了我国动画艺术的发展。因此当前我们在动画形象创作中必须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并结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不断创新,才能创造出优秀的动画形象,大力促进我国动画艺术的发展。

四、动画音乐中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动画作为一种视听的艺术,必须将画面与音乐完美结合,才能真正将影片的主题思想深入表达出来,刻画出经典的动画角色形象,烘托感情等。我国大多数经典动画作品的成功都离不开对音乐的合理运用与深入研究,特别是对民族民间传统音乐的充分运用,以此来增强影片的感染力和民族风格。如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音乐以中国民族乐器古琴和琵琶为主,画面主要借鉴了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先生的国画风格,优美画面与美妙音乐的完美结合是该片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牧笛》则是把笛声与和谐的自然之音相结合,并大量运用中国南方音乐曲调,再结合中国水墨风格的画面,使影片达到了独特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艺术境界,美国评论家将其称为“在中国听到的最妙的电影音乐”,并于1979参加丹麦举行的第三届欧登赛国际儿童和青年电影节获得金奖,影片能取得重大的成功是与对我国传统音乐的运用密不可分的。《哪吒闹海》也大量运用了中国传统音乐,如两千多年前的古乐器编钟、京剧中的打击乐器等,再结合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角色形象及场景设计,把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完美地融入到动画片中,获得了评论界的一致好评,还获得了多个国家大奖。《阿凡提的故事》充分发掘了新疆地方音乐的特色,音乐的运用使动画片呈现出独特的风情。总之,我国动画能创作出很多成功的作品,是与在对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和运用了民族民间音乐、戏曲的精华分不开的。

我们在当前的动画音乐创作中,一方面,我们既要重视对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创新,将我国丰富的音乐资源很好的运用到动画片中去;另一方面,在动画音乐的创作中也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注意将传统音乐与当前流行音乐的有机结合。

五、结 语

综上所述,中国动画的成功,是与对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密不可分的,正是在坚持民族化的基础上,我国动画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当前我国动画的发展与美日等国家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中国动画艺术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因此,一方面,我们既要对本国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坚定不移地从本国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中汲取营养,继续挖掘和弘扬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进一步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以其为基础并吸取当代文化艺术新理念,构建起独特的动画艺术风格;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在坚持传统化、民族化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其他国家的文化审美趣味,不断进行动画艺术语言的探索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动画艺术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经典的动画作品,使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动画强国。

[参考文献]

[1] 李本建 .论中国实验动画中的民族创新精神[D].北京:中国美术学院,2008.

[2] 佟婷,编著.动画艺术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篇8

关键词 游牧民族 体育文化 传承

一、研究目的

优秀传统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在更新,它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保存着祖先的基因和特征。作为民族体育文化一部分的游牧民族草原体育文化,更多地体现了游牧民族的礼仪、风俗、艺术、情感表达等文化内涵。在其现代化过程中,面对强势体育文化的传入,如何才能推进游牧民族草原体育文化的发展,怎样才能永葆民族传统文化勃勃生机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查阅大量游牧民族草原体育文化等相关文献资料。

(二)内容分析法:将非定量的文献材料转化为定量的数据,并依据这些数据对文献内容做出定量分析,做出和谐社会视角下游牧民族草原体育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判断和推论。

三、研究结果

(一)牧民体育文化发展历史进程

游牧是我国高原畜牧民族生计的典型方式。从事高原游牧的民族自东向西主要有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是游牧于蒙古高原的众多民族之一,蒙古人从游牧生产、生活中提炼出有益于增长体力和提高技能的项目,即赛马和射箭运动。赛马是蒙古族最古老的马上竞技活动之一,蒙古族赛马一般分赛走马和赛奔马两种,赛走马是指让鞍具齐全并钉有合适马掌的马跑对侧步,比马的速度、耐力、稳健和美观,比赛时,要求骑手有高超的骑术,能够驾驭好马,使其既走得快、稳、美,又不能跑起来。赛奔马比走马赛普遍,参赛的人数也多,少则几十,多则逾百。射箭也是蒙古族狩猎所必需的技能,射箭比赛时男女老幼均可参加。弓箭之式样、重量、长度、拉力都没有多少限制,各取其便。静射即指站立不动拉弓而射,骑射是指选手在特制的跑道上边骑马奔驰边拉弓而射。

牦牛是青藏高原的特产,藏族饲养牦牛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赛牦牛是藏族人民在利用牦牛做生产、运输工具的同时,因地制宜发展起来的一项民间体育活动。在喜庆、婚嫁及节日中,赛牦牛活动常常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乐趣。相传在唐朝初年,青藏高原上已经流行赛牦牛活动。射响箭是高原藏民有别于其他民族的一种射箭形式,射响箭藏语为射“碧秀”,碧秀长80厘米,箭竹杆制,头部四侧有小孔,射出后,因空气进入小孔而发出声响,射碧秀流行于自治区,是贡布地区年节的主要活动内容之一。藏族体育文化以固有的形式传承着,但随着掌握这些技能的老人的相继离世,这种文化的传承也正受到冲击。如何抢救、记录这些传统体育活动,成为民族体育工作者现阶段的重点工作之一。

(二)游牧民族草原体育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特殊功能

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加强公民教育,提高公民各方面素质,其中,身心健康素质是重要内容之一。赛马、射箭等深受各地区广大群众的喜爱,并作为表达情感和健身的手段,有着陶冶参与者自身和愉悦他人的双重功能,而这功能对构建和谐社区产生了特殊的社会价值。

由于赛马和射箭等活动源自大众,源于生活,它的表达方式及内容与国情相一致,与群众传统观念、审美情趣相吻合,这也是游牧民族草原体育文化兴起的重要基础。随着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快乐潇洒并健康长寿已成为当代人追求的目标,而大批离开工作岗位的中、老年人,承受着生理上的变化和心理上的某种失落感,参与赛马、射箭活动作为改变现状的一种有效方式。这一切都有利于营造一种祥和、轻松、欢愉的社会氛围和秩序,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特殊作用。

(三)和谐社会视角下游牧民族草原体育文化继承与创新

文化创新分三个层次,即表层文化、中层文化、底层文化,在文化创新中,表层最容易发生,因为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的物质条件关系最为密切,也就是生产力和生活方式一经变革,人们的衣食住行就要随之变化。游牧民族草原体育文化源于游牧民族的高原畜牧生活,当生产方式发生变革后游牧民族草原体育文化也随之变化;中层文化的创新速度仅次于表层,随着时代的变迁,游牧民族草原体育文化和异族文化交融的加深,礼仪、风俗、艺术、宗教、法律、制度等也相应地演变;底层文化之所以为底层,是因为它为全民族所共有,是民族文化的核心,所以比较持续稳定。世界上任何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都是继承与创新和谐统一的过程,这是文化和各项具体文化的发展规律,应当正确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传统优秀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这个民族的精神记忆,它是从这个民族祖先处传承而来的。优秀传统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在更新,又始终保存着祖先的基因和特征。作为民族体育文化一部分的游牧民族草原体育文化,更多地体现了游牧民族的礼仪、风俗、艺术、情感表达等文化内涵,在其现代化过程中,不能一味地顺应“世界一体化”的体育文化发展趋势,追求将其文化的各个层面推向规范化、社会化和国际化;面对强势体育文化的传入,处于弱势的游牧民族草原体育文化不应该、也不可能全面被替代,而应当有选择地吸收其他文化精髓,使之适应本民族的文化内涵。同时,应该看到,文化具有时代性,传统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改造和更新,赋予新的内涵和活力。

参考文献:

篇9

大学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属于高等教育的高职院校也肩负着文化传承的使命,为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我们有必要大力推进高职院校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中,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式上就要彰显中华文化的优秀特色,那么如何让中华文化在职业教育中工学结合模式下得以传承与创新,就成为我们进行研究的新课题。

一、加强文化传承与创新建设的重要意义

作为高职高专校园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传承与创新主要涵盖校园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风、校风、规章制度建设,校园文明与行为准则,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整合,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等内容。高职高专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建设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增长知识、提高素质的客观需要,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提高身心素质,对全社会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是当代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

我国当代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之一是文化传承创新,这是由高校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所决定的。一个社会能不能健康发展,关键在于人的发展、人才队伍的培养。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学校在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高等学校的任务就是要以振兴中华民族为使命,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德才兼备之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立德树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具有文化底蕴;社会的发展进步,也必须具有强大的文化支撑。因此,我们办大学就是办文化,既要弘扬民族的传统文化,又要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更要发展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强调高校要“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正为我国高等教育继往开来、科学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大学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二)创新文化也是高等教育创新的灵魂

高等学校是以人才培养为己任的,而创新性恰恰是人才的核心特质。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创新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和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高等教育创新的精神基础和动力之源。文化的实质是“以文化人”,文化“一方面为创新提供了知识和智力的基础,另一方面为创新提供了思想背景和支撑体系,更重要的是为创新提供了确定其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的价值观及意识形态。”[1]

二、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内容主要是优秀文化和思想文化

指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主要讲的是文化传承,“扬弃旧义,创立新知”,主要讲的是思想创新。很显然,这里的文化传承创新不是泛指一切知识领域及其成果,而是主要指人文社会科学,换句话说,主要讲的不是“科学技术”而是”思想文化”,是以价值体系为中心的思想文化的传承创新,包含着如何对于中华优秀文化进行传承创新。

三、构建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模式下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践平台

(一)优化专业建设,加强工学结合,制定相关制度。

研究制定相关专业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有效的学校传统文化教育传承方法及相关制度,调整专业设置,建设具有显著优势和鲜明特色,能够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推动品牌专业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推进职业教育与民族特色产业。文化产业发展的双向互动,改变单一的传承方式,学校要与企业共建文化人才培养基地,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建立和完善传统文化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

一是课程目标设置上,要突出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色和地位“在工学结合模式下,要协调好文化课与专业技能培养的关系,鼓励教师开发校本课程;二是建立和完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在继承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上,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达到传统文化继承和现代教学模式创新的有机统一,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内涵与现代教学方式融会贯通;三是确立以德为本的教育目标,在工学结合模式下,注重能力培养的同时,更应重视做人的道德修养与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的教育”

(三)充分利用团组织、学生会和班主任工作的服务、管理功能。开展形式多样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在重大节日、纪念日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采取专题讲座,形势政策辅导报告会、故事会、文体活动、知识竞赛、书画展、演讲比赛、辩论会等形式,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感受作为中华民族成员的自豪,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充分发挥团组织学生会的带头作用和班主任的主力作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力和素养得到锻炼和提高。

(四)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创新传统文化。打造具有职业特色又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人文育人环境,让学生随处都能感受到职业氛围和传统文化氛围的熏陶,培养他们的职业认同,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树立他们的职业理想,工学结合模式下,校企文化在互动中形成合力,能更加正确地引导学生处理好奉献与索取、效率与公平、自主与监督、竞争与协作等关系,加深对不同文化和多元社会的认识与理解,纠正他们认知上的偏差,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尤其是企业员工的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精益求精等优秀的文化价值理念,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净化他们的人格品质,使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篇10

广东是我国四大制鞋基地之一,位居沿海发达城市,地理位置的优越,省外、海外品牌纷纷入粤,使广东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鞋都和鞋业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有“中国十双鞋,广东有其五”“全球十双鞋,广东有其三”之称。在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有广东鞋的踪迹。但无须讳言的是,广东自主品牌及产品的研究及创新工作做得相对有限。近些年来,广东制鞋行业正奋起直追,着力加快品牌发展。要发展,就要有创新,要创新就要有新的技术和艺术灌入其中。非遗创新,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聚焦非遗与时尚融合之美,推动非遗活化传承、价值转化的过程。作为时尚之都的广州,助力文化产业新发展是当下发展的重中之重。今年,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省级非遗工作站申报工作,其中服装服饰工作站落户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广东省非遗工作站(服装服饰工作站)应运而生,将深度整合时尚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通过非遗文化赋能,优化提升全产业链,促进跨界合作,形成多业态、跨区域影响力,推动湾区时尚产业融合发展。制鞋行业作为服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品牌建设及产品创新等方面有重大突破。

1价值所在,引领国潮

1.1应用价值

要推动非遗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融合,以文化产业为载体,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改造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方式,提升广东制鞋在中国乃至世界制鞋行业中的主导地位。使我国制鞋行业一改往日低端、廉价的加工状况,能够健康、飞速的发展,在这种情形下,以传统文化催生经济转型发展,在弘扬传统文化上具有很好的现实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近几年,随着我国在传统文化的大力推广下,国潮品牌应运而生。其设计理念将本国文化、元素添加在设计中从而形成。广东制鞋紧抓社会发展命脉,经过多年发展和培育,现已形成非常完善的皮革、制鞋产业链。据中国市场调研在线的中国女鞋市场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17年)显示,虽然我国制鞋行业受欧美市场受金融海啸影响进口数量下降,而消费者对品牌的需求日益旺盛,所以在未来的十年里,中国制鞋市场仍将呈现迅猛上升的趋势。而广东,作为我国制鞋行业引导国内潮流的重要基地,接受最新国际流行讯息以及时尚元素的重要城市,企业对设计水平的发展非常重视,品牌建设更是行业转型、产业升级的重要发展趋势。产品升级、品牌转型、发扬传统文化,无疑未当今鞋类设计师提供了很好的设计灵感,产品遵循在不同品类或风格的鞋产品当中,融入中国元素,既展示出新时代鞋靴个性的一面,又发扬我国传统文化。

1.2学术价值

目前在全球经济与文化一体化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已经融入各行各业。广东制鞋产业链以达到全国领先的生产制造水平,年产品出口总值远超越其他生产制造国家,如印度、越南、巴西等国。而在设计与文化引领方面,国外一线大牌仍处于主导地位,中国制鞋业没有形成属于本国独特的文化创意,加之当前本土鞋类优秀设计人才紧缺,中国鞋类设计环节较国际一线品牌有明显欠缺。如何打破设计环节,打造属于中国的鞋类世界品牌,广东制鞋行业的转型与升级是发展必然趋势。提高整体制鞋产业链,向全球制鞋产业链上游迈进,是广东制鞋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品牌建设、产品研发设计是目前广东制鞋企业迫切需要加强培育的方面。随着新时代文化创意全球发展的步伐,呈现以传统文化为主导,以产品创新创意为主要导向的发展现状。本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创新精神”的宗旨,以弘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动传统制鞋行业转型升级,对广东制鞋行业的资源整合、技术创新、文化素质提升等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非遗文化传承下广东地区制鞋行业设计目的、开发方向与工艺技术等问题,行业、企业以及高等教育制鞋专业进行研究探讨,有利于转变当今制鞋行业“模仿”设计现状,努力推动和发展广东制鞋行业产业升级,企业转型。同时,依据企业、社会需求,对高等教育鞋类专业提供行业需求,从而提高专业教师综合素质、教学质量,有利于高职、本科等鞋类设计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好的培养适合新时代企业需求的高级专业人才。

2行业快速发展,引导新型人才

制鞋行业属于工业密集型产业,而中国在全球制鞋行业中一直处于生产大国、出口大国和消费大国,其鞋类产量、出口产量和消费产量分别接近全球的60%、70%和20%。中国鞋业的发展,可以说为全球鞋业消费市场提供了来源稳定的产品供给,与此同时,中国鞋业发展的外溢效应,为周边国家依托中国鞋业强大的供应链从而实现鞋业快速崛起,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但中国鞋业同时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其自主品牌及产品的研究及创新工作做得相对有限。基于此种原因,借助文化创意的全球化兴起,越来越多的原创品牌顺应时代的潮流不断兴起,而要独特,就要创新,要发展中国制鞋行业,弘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将两者紧密结合,提升广东制鞋业的同时,提升全民文化素质水平,创造属于自己的特色品牌,就要了解鞋靴,了解鞋的各个构造以及从鞋类演变的历史开始。要发展就要创新,无论是从工艺技术创新,还是造型设计创新,只有根植我国传统文化,汲取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精华,才能彰显中国鞋靴设计师的人文情怀,并由此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鞋靴品牌文化产物。目前,国内对于鞋靴文化的整体发展研究,有了一定的进展,研究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的学者,以及研究纺织服装学的学者对此都有一些研究成果,例如:《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鞋履艺术在现代鞋靴设计教学的应用研究》温州大学,刘阳,硕士论文,2018年;《论鞋靴设计中传统文化的运用》温州大学,顾任飞,中国皮革,2013年06期;《继承传统文化与鞋类时尚创新》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彭艳艳,西部皮革,2011年21期。但专门研究非遗文化并应用到鞋靴产品当中的机构、学者或企业还相对较少。在企业方面,设计师具有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社会使命,是一切文化作品的创造者。只有顺应时展,不断通过新品理念、产品质量、产品特色、产品服务等方面提升品牌产品价值,这就要求鞋类设计师既要有丰富的鞋产品技术设计能力,又要掌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在审美,同时,鞋类产品必须符合当下时代的审美产物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处理好技术与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与现代科技等之间的关系,设计出代表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潮品牌产品,向社会展示创意转型成果。在院校人才培养方面,随着市场整合、消费者需求的提升,使得制鞋行业从早期的培训机构上升到中专层次的《皮革制品设计专业》、高职层次的《鞋靴与工艺设计方向》等,以及本科层次的《皮革专业》、《鞋靴与皮具设计方向》,至现今《鞋屡设计》研究生方向等。教学层次不断提高,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逐步细化,涉及鞋靴工艺制作、鞋靴款式设计、鞋靴样板设计等分门别类的进行高等教育教学。依据不同层次鞋类专业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从技能型专门人才到设计类创新型高级人才,通过院校理论教育,让学生掌握该层次教育教学过程中基本理论知识,基本素养,加强非遗文化知识,以及在鞋靴设计当中给予创新,为根除中国鞋靴设计的一味模仿、抄袭现象提供有力依据,为高校鞋类专业及制鞋企业培养具有强烈民族意识,保护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新一代鞋类设计人才,给予有益意见。

3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共赴新时代

企业发展是高校教育的风向标。近年来,职业性院校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提高院校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增强高校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形成了以学校为主,企业参与教育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多方位合作办学等模式。如:企业管培生合作、学生就业合作、订单式培养、冠名班合作、名师工作坊等。培养了一大批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型劳动者。对于广东制鞋而言,早期的样板师已退出时尚设计舞台,成为幕后支撑的主力军,而鞋靴设计师更多为年轻、潮流的90后、00后,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汲取时尚新理念,将制鞋行业引领国潮达到创新设计新高地。

4总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真实见证,也是一个国家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在研究和传承前人文化的同时,我们看到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然而即便如此,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遗资源受到很大的冲击。很多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因此,在加强保护非遗工作的同时,各行各业也将非遗文化资源、文化传承引入行业建设当中,力争通过自己行业向中国乃至世界展现我国特有的文化底蕴。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的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从广东制鞋行业着手,挖掘并深入中国非遗文化特色,结合院校人陪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为努力推动或发展广东省乃至中国制鞋行业的发展里程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周凤华.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形成命运共同体[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7).

[2]高鸿.企业举办和参与是发展高质量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7).

[3]覃大立.传统手工艺自主创新之我见[J].新美术.2012(03).[4]徐燕琳.广东传统非物质文化[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