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观的价值模板(10篇)

时间:2023-06-27 15:54:2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人生观的价值,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人生观的价值

篇1

关于规范中职学生日常行为标准的关键创新,是发展教育创新。传统的规范往往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往往需要你做什么,怎么做,而不是从“我”出发。创新规范理念中的道德教育,不只是一个标准,而是在越来越多的人的探索、了解、认同中发展形成的;特定的行为准则中的表现:规范不仅是一种约束,是促进积极发展面向未来的一种保证。其次规格应着眼于现在,着眼于未来。不仅要关注生活在未来社会中的人的行为,也关注社会对未来生活的人。从理性的认识到具体的规范创新,是一个飞跃,是一种创新。

二、中职生养成教育对其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影响的途径

1.环境熏陶法。环境熏陶法是自觉地利用环境资源(如良好的家庭气氛、校风、社会风气及教育者自身的人格特征等),对学生进行积极影响的人格教育方法。环境熏陶法要求教育者重视教育环境建设,使学生在所处的良好的教育环境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如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培养孩子乐观、愉快的情绪,敢于创新的精神;学校中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想敢说,喜欢独立思考,有利于学生自主性、创造性等积极人格特征的形成。

篇2

3、再者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常说死有重于泰山,和轻于鸿毛之分,其实生也有终于泰山和轻于鸿毛之分,有些人活着只把利益放在首位,他做所有事情的评判标准只有一个就是对自己是否有利,只要有利他就不择手段,甚至不惜损害他人、社会和国家的利益,这样的人即使最后取得成功,他的生也是轻于鸿毛,也是被世人所唾弃和不齿的;而有的人即使即使在平凡的岗位,也在默默无闻的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散发着人生的正能量,这样的人即使他平凡无奇,他的生也是重于泰山,也是值得被世人所尊重和敬仰的。

篇3

人生就是一次旅行。在这次旅行中,有些人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要走向哪里,所以在确定目标后,他可以披荆斩棘一路向前,最终到达他所预期的人生目的;而有些人从一开始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要走向哪里,所以在没有目标的情况下,他盲目向前,一路走,一路蹉跎,甚至撞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而结果却是碌碌无为,虚度一生。为什么会有这样完全不同的两种人呢?我觉得这和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

所谓人生观,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人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具体来说就是指一个人对人生的根本态度和看法,这其中包括对人生价值、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基本看法和态度。一个人的人生观基本包括幸福观、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道德观、审美观、公私观恋爱观等等。一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以及个人的生活经历、文化素质、道德修养等一系列内外因的共同作用形成了这个人的人生观,也就决定了他是一个高尚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还是卑鄙、狭隘、自私的人。

所谓价值观,就是每个人做任何事都有一个基本准则,这个基本准则决定你做还是不做,而这个做还是不做的界定线就是这个人的价值观。说白了,价值观就是一个人关于是非曲直、善恶美丑的一种取向和选择。价值观是一个人世界观的核心内容,是促使人们做事的内部动力,它决定一个人在做一件事上所花费的精力的多少。如果一个人认为权力高于一切,那么追逐权力就是这个人做事的核心动力;如果一个人认为金钱高于一切,那么一切向钱看就是这个人做事的标准;如果一个人认为快乐高于一切,那么是否有能够获得愉悦感就是这个人的行为准则。这个行为准则决定了一个人做不做这件事,和这个人在这件事上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

价值观是后天形成的,是在社会化的生活中逐渐培养、发展形成的。一个人所处的的社会环境,包括家庭、学校等对其价值观的形成都具有重要作用,它是一个人在知识不断积累和经历不断丰富的情况下逐渐形成确立的,一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就具有了相对的稳定性,所形成的这种价值取向和行为定势,是不会轻易改变的。但是就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言,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人类的繁衍生息,社会生活中的人的价值观也会不断的变化着。但总的趋势是新的价值观挑战传统价值观,而在各种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下,新的价值观战胜传统价值观,价值观的变化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所谓世界观,就是一个人对世界的总体的、根本的看法。世界观的基本问题就是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根据对这两者关系的不同回答,我们把世界观划分为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唯物主义世界观,这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世界观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任何新世界观的形成和确立都是建立在旧的世界观的基础之上的,是对旧的世界观的继承和发展。一个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持有的态度和采用的方式是由这个人的世界观决定的。正确、科学合理的世界观可以为这个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正确的方法,而错误的世界观则会把这个人的实践活动带上歧途。

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三者是辩证统一的,它们三者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高度、宽度和深度,一个人有怎样的世界观就有这样的人生观,有怎样的人生观就有怎样的价值观。人生观决定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世界观决定了你对世界的认识,从而促进你对人生的认识与理解,与此同时它决定了你对人和社会的认识,也就确定了你的价值观,而价值观则直接影响到你做每件事,这种行为准则决定了你做还是不做一件事,以及你在这件事上所付出的努力。所以说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三观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人生观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追求,世界观决定了一个人的思想高度,价值观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准则。

所以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我们每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尤其在面对现在这个充满了各种诱惑的世界时,更应该要树立世界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的基本原理,具体问题具体具体分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来解决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其次,要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和成功的权利,但无论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首先是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做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作为一名军人保家卫国等等只要自己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自己的责任,然后通过正当合法的手段取得自己预期的社会地位,这一切都是无可厚非的。再者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常说死有重于泰山,和轻于鸿毛之分,其实生也有终于泰山和轻于鸿毛之分,有些人活着只把利益放在首位,他做所有事情的评判标准只有一个就是对自己是否有利,只要有利他就不择手段,甚至不惜损害他人、社会和国家的利益,这样的人即使最后取得成功,他的生也是轻于鸿毛,也是被世人所唾弃和不齿的;而有的人即使即使在平凡的岗位,也在默默无闻的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散发着人生的正能量,这样的人即使他平凡无奇,他的生也是重于泰山,也是值得被世人所尊重和敬仰的。

所以说一个人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他的人生旅途才有远处的灯塔,手中的指明灯和脚下延伸的路以及披荆斩棘的勇气,才有可能成为一个高尚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有益于人民的人。

【参考文献】

篇4

2 要密切联系深化改革中引起利益关系调整的热点问题。新形势下青年学生的思想问题,虽然不一定都与利益相关,但由于利益关系调整而产生的现实思想问题确实增多了,如学习、择业的态度以及今后工作地域的选择,就带有明显的功利性。这表明利益关系的调整导致的现实思想问题,对青年学生情绪的影响是直接而强烈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洞观利益关系调整背后掩盖着的学生的思想变化,紧紧抓住热点问题开展教学,保证青年学生从根本利益、长远利益、整体利益方面来看待个人得失,以党和人民的需要为己任,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3 要注重解决腐朽思想文化侵蚀带来的倾向性问题。新形势下青年学生的现实思想问题,还有一个重要的诱因,就是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与封建残余思想文化以及市场经济固有属性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交织在一起,学校也难免受到浸染和影响。反映到青年学生身上,有几种倾向值得引起重视:学习目的不明,动力不足;艰苦奋斗意识淡化,畸形消费现象出现;金钱意识滋长,享乐主义思想蔓延;人际关系庸俗,师生关系出现物化现象;等等。这些倾向性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可能有新的变化,但归根结底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倾斜。这就要求我们在人生观、价值观的教学中,要注意有针对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增强学生对美与丑、真与假、是与非的辨别力,从根本上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觉悟,增强其对腐朽思想文化侵蚀的抵制力。

二、在人生观、价值观教学中要注意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只有将科学理论的运用贯穿于解决学生现实思想问题的实践中,才能入脑入心、可亲可信。

篇5

一、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高职学生的特点

(1)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几年来高职教育迅速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适用性人才,这与目前社会的人才市场和高职院校培养目标是密不可分的。高职教育培养的是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它既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理论型、设计型人才,又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在当今改革的大潮中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非常适合社会的需求。(2)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相对于本科院校来说,高职学生心理素质不高,对自己要求不严,缺少责任感 ,没有良好学习的习惯,注意力易分散,兴趣容易转移,没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而相对于中职的学生以及社会上的青年来说,高职学生又是时代的精英,他们有知识、有文化、有能力、懂业务。因此我认为高职学生确实是当今社会需要的经济适用型人才,优秀的高职毕业生,有知识、懂业务,即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际能力,能够独自承担某一方面的工作。

二、高职学生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又称职业生涯设计。它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个人职业中各方面的因素进行测定、分析、总结,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结合社会需求,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职业生涯规划由职业准备期开始一直到职业衰退期,涵盖了人生的美好时期,它要解决的是个人怎样在职业领域得到发展、取得成绩等。高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不仅能帮助自己实现职业目标,更重要的是认识了自己,明确自己的优势和缺点,确定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制定学习期间的奋斗目标,取得专业资质,为谋求自己的理想职业去做各种准备。

三、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大部分高职学生进入高职院校是盲目的,他们没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对未来能干什么,想干什么,怎么干什么,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不了解自我。大部分学生对自我认知只是在兴趣、爱好、性格、特长、优缺点等方面,对于自己的价值观、能力、态度、意志力等方面的心理品质缺乏认知,更不能把自己的特长、专业与未来职业很好的联系起来。过于强调兴趣爱好,而忽视专业特长,使得专业与未来的职业不符,这也造成部分高职生不爱学习某些专业课的因素。(2)不知道将来做什么。一部分高职生并没有考虑专业和未来的职业关系,更谈不上对自己的人生、职业的影响。所以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不爱学习知识,不爱学习专业技能,将要毕业时还没有想好做什么工作,能做什么工作。还有些同学追求多个目标,同时进行着各种不同的努力,不分主次,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很迷茫。(3)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在校高职生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可以帮助学生测评自己对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行为风格、职业价值观、个性特征,自己适合的工作岗位。如果高职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好,就会提前进入未来的职业角色,就会有针对性地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将来职业发展打好基础。

四、高职期间如何规划职业生涯

高职生普遍存在着步入高职院校后,就放松了自己,加上高职学习以自主学习为主,没有初中、高中时那样的家长和教师看护,所以多数高职生不爱学习,也不学习,只是临近期末的时候才忙几天课本,所以到了毕业的时候,知识和能力储备不足,这些都影响着高职生求职和就业,以及未来的发展。因此高职学习应该在步入高职院校后就规划好人生目标。一年级主要的任务是学习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基础课能提高高职学生的个人素质,比如说: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英语能力,这些每周每天可以安排一项进行锻练和提高。专业基础课是为未来的工作岗位而设置的,像餐饮管理专业的烹饪原料学、石油院校的经济管理专业的石油地质、石油工程等,这些专业基础课能够让高职生了解相关行业的知识,提升他们在未来工作岗位中的综合素质。所以应根据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制定出自己的学习,努力学习。二年级是专业课集中的时期。这些课程的内容和未来的工作岗位直接联系,所以显得非常重要,一定要牢固的掌握好,所以除了学校的课程之外,还要查阅相关的资料、文献,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知识。同时也要考取一些必备的资质证书,如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汽车驾驶证、普通话证书、职业资质证书等。这学年取得的知识和各方面的证书会给他们的就业提升竞争力的。因此,二年级是高职期间关键的一年,这学期一定要刻苦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还要取得一些技能资质。三年级是高职学生实习、找工作时期。这一年高职学生不但要掌握专业技能,还要肩负着找工作的重担。学知识、掌握技能、考取各方面的资质都是为了未来的就业,高职学生的第三年是人生的关键时期,这时候如果把握了机会就会找到一份理想的职业,会改变一生的命运。

五、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途径

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以职业道德为前提,应用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知识,客观地来完成。(1)培养职业道德意识。一是通过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明确所在行业的职业道德。行有行规、家有家规、国家有宪法,教育高职学生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所在企业、行业的职业道德标准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要求自己、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二是通过具体的案例教育高职学生遵守职业道德标准。结合违背行业标准,工艺流程事例教育高职生了解违背行业标准、工艺流程的严重后果。也可以从主题教育活动,参加主题征文、演讲比赛,专题讲座、就业指导课等团体辅导的形式形强化他们的职业意识。(2)在教学中形成职业生涯规划方案。一是通过职业生涯课的教学,让高职学生制定出一份完整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根据在教学过程中所学习到理论知识--自我评估、外部环境分析、目标确定、实施策略和反馈评估这五个环节让高职生制定出一份详细的规划,要求方案应做到:各项分析要具体、客观,各项目标要明确、有可行性,各项计划要完整,有可操作性。二是通过专业课的学习提高职业素质。高职生在学习专业课的时候逐步了解本专业的历史、现状、发展前景,专业需掌握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使自己的职业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3)在实践中认识职业环境。一是通过实习、实训、实践来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院校应多安排高职生在校内实习、实训的教学,以及各项专业知识的大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诚信、创新、敬业等职业精神。二是通过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感受职业生涯。高职生经过两年半的在校学习、训练后,就要去企业实习了,有的学生在高职学习期间就参加了某方面的工作,这些使他们较早地了解了工作环境、工作所需的知识、专业技能、职业道德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文化、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因此高职学生毕业参加工作后很快地进入工作角色,并会安心的工作,钻研业务,也一定会在工作做出优秀的成绩来。让我们帮助好高职学生规划好职业生涯,使他们尽快地投入理想的职业工作。

参 考 文 献

篇6

田径运动是体育的第一运动,包括的项目较多,其特点又具有特殊性。所以,对田径运动训练中品质的养成进行分析,既能弥补体育教学中这方面的理论欠缺,又能给体育教育工作者提供宝贵的意见。

一、二、概念界定

(一)田径运动训练

田径运动训练是以发展人类的基本运动能力,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为目的,人类以自身的走、跑、跳跃和投掷这些劳动生产的基本技能和身体活动发展起来的健身手段、方法或运动方式。主要包括: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恢复训练、思想品质和心理训练、理论学习与教育等六个方面的内容。

(二)思想品质

思想品质是指人们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各方面具有的品质。学校进行思想品质教育,是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教育,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思想观点。

(三)人生观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四)价值

价值是一个含义十分复杂的范畴,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在哲学中,价值的一般本质在于它是现实的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某种事物或现象具有价值,就是该事物或现象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成为人们的兴趣、目的所追求的對象。

二、三、田径运动训练对学生正确人生观形成的价值

田径运动训练是增强人民体质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各项运动的基础。首先,田径运动训练具有健身功能。经常地,科学地参加田径运动训练,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和内脏器官的机能,提高人体健康水平与工作能力,是人们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推迟衰老、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其次,田径运动训练具有竞技功能。普及田径运动,能加强国内和国际间交往,提高国家威望,振奋民族精神;对观众来说,还能起到消遣、娱乐和教育的作用。

另外,田径运动训练还具有一种特殊的教育过程。田径运动训练中的各项目都要求学生在有一定限制的条件下表现出最大的能力,学生要始终保持必胜的信心,要有克服一切困难和正视一切挑战并有实现自己目标的勇气。因此,它能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拼搏进取的意志品质。在田径运动训练中,运动员只有通过个人的努力才能取得优异成绩,这一成绩往往与集体荣誉连在一起,因此它还能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田径运动训练基本上都是个人项目,更多地需要依靠学生自己独立地完成任务,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训练和比赛中,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和对自己情绪的调控,去排除各种干扰的能力。因此,田径运动训练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田径运动训练的技术变化比较小,单一重复的动作比较多,训练量比较大,相对其他项目枯燥死板。因此,从事这项运动训练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思想品质。

(一)田径运动训练能培养学生强烈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和责任感,增强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

田径运动训练从训练内容到形式,从训练方法到要求,都能体现出较好的团队精神。因此,无论进行哪一项体育项目的训练和竞赛,都应大力提倡学生相互尊重,互教互学,相互配合,团结协作,以集体的利益为主,以为集体争光为荣,以为集体摸黑为耻,要正确面对自己的责任,能善于承担责任,培养强烈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和责任感。

比如,田径运动训练的集体热身、队列队形练习等,不仅是对学生身体姿势和空间知觉的基本训练,同时也是一项严格的集体活动。它要求学生在统一的口令下完成相对应的动作,从而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发展学生反应迅速、动作准确并且协调一致的应变能力。在团体接力比赛中,有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来继续参加比赛的生动事例,应及时给该学生以恰当的鼓励和表扬,这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集体争光的精神是有很大作用的。在田径运动训练中通过竞赛和游戏,也可以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荣誉感和勇敢、顽强的优良思想品质。在集体项目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分工合作,各负其责,要有坚守岗位,坚持到底的精神;值日生借还体育器材和整理场地,可以培养他们热爱集体、有集体主义责任感的良好品质。

田径运动训练富有竞争性。训练计划的实施常以技术性练习和模拟比赛的形式出现。通过比赛既能了解学生的体能状况、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战术意识等要素,同时还能让学生在竞争中认准自己的位置,品尝胜利的欢乐,失败的痛苦,进步的喜悦,拼搏的乐趣,以增进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

(二)田径运动训练能培养学生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我们应该在社会实践中认识社会,理解社会。田径运动训练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具有独特的社会交往特性,是人生、社会的一个缩影。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结合田径运动训练的特点,鼓励学生正确面对困难与艰辛,树立战胜一切拦路虎的勇气和决心,相信自己,相信成功并不遥远,自己一定能够做的更好。

田径运动训练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普遍性,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聚集在一起参加训练,互相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田径运动训练是长期的不间断不定点的训练,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训练,可以发展学生在不同环境中正确面对困难和合理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田径运动训练能培养学生的自尊自爱,自身荣辱感和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田径运动训练具有特殊性,比较枯燥劳累,学生经常会厌烦,从而表现出不冷静行为、话语。所以,在田径运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尊自爱品质,即使在训练中或比赛中有什么不满,也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有什么都可以用正确的方式提出,以解决问题,不要给自己或他人带来工作上的麻烦。比如,在比赛中,学生经常因裁判员的工作而作出不冷静行为,辱骂甚至殴打裁判。这些都是在训练过程中的缺陷,教师只注重了学生技能的提高,而疏忽了对学生思想品质的提高,是对工作的不负责,根本没有完成教学任务。

田径运动训练中教师可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如用语言刺激、体态暗示、榜样示范等方法,以达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从而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育学生正确面对暂时的胜负,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要有自身荣辱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使学生既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更能经得起失败的考验,能够做到自强不息,开拓进取。

在田径运动训练中,无论是个人项目还是集体项目,都必须教导学会尊重别人和尊重自己,讲究个人行为的规范性,要有自身荣辱感和责任感,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行为和思想品质,并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发展其个性。使学生无论在何种环境中都能正确面对,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快速调整状态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四)田径运动训练能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自信自强,拼搏奋进的个性行为

田径运动训练的各个项目主要是以个人练习为主,需要学生独立完成运动训练任务,并且许多任务的制定和实现,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状态来自主确定。这样在训练过程中,就需要学生动脑筋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评价,既不能高估自己,也不能过度的自我贬低自己,要能够自主自立,学会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对自己进行鞭策,实自己在运动训练不仅锻炼了身体素质,还培养了独立自主能力。

田径运动训练是在严格的训练计划下进行的活动,教师在训练过程中要教育学生保持一颗永不言败的心,不能被眼前的困难吓到,要相信自己的实力,要学会自强。

自己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要相信自己,要有自信。这种优秀品质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能以正确的态度面对,能时刻拥有乐观开朗的精神品质。自强自信是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精神脊梁,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培养和保持的。是我们拼搏的基石。

田径运动训练是一个枯燥而艰苦的过程,由于它的特殊性,我们在授课是必须注重对学生的优良品质进行培养,课虽辛苦,但是要相信汗水不会白流,付出肯定有回报。比如在各项田径运动教学比赛中,学生除了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外,还的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在各种环境都要有不服输,不怕败的拼搏奋进精神,要保持一颗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心。相信一句话: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相信自己,只要走下去,幸福会向你招手。

田径运动训练过程中,常有偶发事件,这是学生在进行运动训练时的思想和行动的真实流露与表现,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行动和表现,及时处理有代表性的事件。如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发现某学生因在上次教学比赛中输给了从没有胜过自己的队友,从此以后训练态度不端正,再也不积极认真,此时,教师不能胡乱发脾气,教训他,应该与他沟通,了解具体情况,帮学生及时解除心理包袱,使学生重新树立自己的自信心,尽快恢复到最佳状态。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必须适宜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以促進学生个性的全面正确发展。

(五)田径运动训练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勇于战胜困难的顽强意志

田径运动往往使人感到枯燥乏味,但坚持练习却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运动训练是以身体练习为主,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训练项目本身又具有较深的思想内涵,所以可以在运动训练环境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田径运动训练通常在自然环境中进行,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他们常常是头顶烈日,迎着严寒,这无疑是对学生意志品质的磨练。教练员一定要把握时机,针对学生在运动训练环境中产生的各种心理活动,有的放矢地对其进行思想品质教育,如:当训练量大了,学生疲劳时,要鼓励学生咬紧牙关坚持到底;当遇到困难时,要激励学生坚忍不拔,持之以恒,做到胜不骄败不馁,顽强拼搏。同时教师应该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表现出不怕苦、不怕流汗的顽强意志,使学生自觉地在艰苦环境中锻炼,增强体质。

运动训练中学生对每一项技术动作的学习和掌握,都要经过一个复杂的亲自体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付出较大的体力并且进行积极的思考。在运动训练中,会产生很多的生理反应,如身体疲劳、肌肉酸痛和肿胀等,会引起学生一系列的心理情感,如怕苦、怕累、怕疼、怕伤等思想。因此,教师在训练中应充分利用教材和教学中的各种教学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各方面进行思想品质教育。

如:跳跃项目便于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团体项目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维护集体利益,自觉遵纪守法和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练习中长跑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如在教授中长跑时,在讲解技术的同时,要注重思想品质教育,让学生克服紧张、畏惧和怕苦心理,积极参加训练,教练员老师应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方法进一步有意识地磨练学生不畏艰难,不怕困苦,百折不挠的思想品质。

篇7

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之一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随着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幸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大学生作为正在成长的青少年中的优秀群体,自尊心强且情感丰富,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尤为强烈和执着。当前大学生幸福观的主流是积极的,适应和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但是,由于受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种价值观念的影响,大学生对幸福有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对追求幸福的途径也有不同的设想。没有正确的幸福观,就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以及如何获得幸福,当然也难以获得幸福。

人人都向往幸福,但是并非人人都能获得幸福。幸福的感知和获得是一种需要磨砺和培养的能力,因此,对于即将走出校园、走进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开展幸福观教育,使大学生能够感知和认识真正的幸福、能够正确地追求幸福和创造幸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意义

幸福是指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由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引起的精神愉悦和精神满足。幸福观是人们对幸福的观念、追求幸福的途径的看法、标准,它产生于一定的文化中,以一种主观的形态起作用,它是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对待幸福问题上的表现,是产生并形成幸福感的关键。幸福观与价值观、人生观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比较稳定、深层次的、系统化的价值选择体系,是幸福评价标准和评价思想的综合观念形态,对幸福感具有导向与动力作用。

对幸福的感受、理解、追求和创造的能力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它需要教育者有意识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和引导,同时也需要受教育者的虚心学习和修炼。大学生作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青年群体,其对幸福的不同感受和不同领悟,以及对幸福获得所采取的不同方式与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大学生只有具有科学合理的幸福观,才能以健全的人格感知和创造幸福;教育者只有在教育过程中也体验到幸福,才能真正热爱教师职业,才能传递和创造幸福,实现其人生价值。可见,无论对于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幸福观教育都举足轻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幸福观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密切联系,幸福观具体体现并影响着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个人的幸福观是正确的,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一定是积极向上的,反之则是有所偏颇的。因此,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必须包括幸福观教育,以幸福观教育促进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形成和提升。

2.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幸福观是健康人格形成的基础与前提,一个人如果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以及如何获得幸福,其必定存在着孤独、忧虑、烦躁、苦闷等心理障碍与疾病,也不可能以良好的情绪、愉悦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苦与乐。因此,幸福观关系着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把幸福观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是必须也是必要的。

3.有利于大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观

幸福观与道德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于受到经济全球化以及西方价值观念的负面影响,不少大学生对幸福的感知与追求存在着误区,混淆了幸福与以“不道德”所获取的收益之间的关系,在一些大学生中存在着道德滑坡的现象。由此可见,对大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观,并能够正确处理德性与幸福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二、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观,对于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幸福观教育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大学生正确幸福观的培养。

1.幸福观教育重视度不足

目前,一些高校对大学生的教育偏重于智育而忽视德育,认为分数就是一切,仅把幸福观教育依托在德育中。但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对幸福观教育的认识也不充分。学校只在心理健康讲座上稍微涉及幸福观教育,仍缺乏对大学生开展系统的幸福观教育的研究工作。

2.幸福观教育内容不全面

幸福观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方面的内容,目前一些高校的幸福观教育仅局限于心理学领域,而没有与大学生的生活质量、素质教育等时代主题联系起来。幸福观教育是一个涉及面极广的跨学科课题,与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等密切联系,因此,必须丰富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内容。

3.幸福观教育形式单一

从目前高校的幸福观教育现实来看,在教育方式上主要偏重知识的灌输,脱离了大学生正当的人性基础,过分强调幸福观教育的理性与未来性,脱离了时代色彩而忽视了大学生当下生活的幸福意义。

4.幸福观教育与现实生活相分离

长期以来,高校都只重视有意安排的对大学生的显性幸福观教育,而忽视了现实生活中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隐性幸福观教育。幸福观教育本来就是生活世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与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幸福观教育应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应对当下及未来的生活都发挥积极作用,给学生个体及社会都带来幸福。

三、完善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对策

正确的幸福观是人们获得幸福的重要源泉,对大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使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接班人能够正确感受和认识幸福、合理追求和创造幸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全方位完善幸福观教育,形成多层次的大学生幸福观教育体系。

(一)形成各部门高度重视的运行保障机制

幸福观教育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无论是学校领导、各工作部门、教师,还是学生本人,都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学校相关部门可成立课题组,齐抓共管,使各部门统筹规划、组织实施、管理反馈等工作都能各司其职,落实到位。另外,各部门应定期进行交流,举行评比表彰活动,完善经费投入、人员培训等运行保障机制,促进幸福观教育切实、有效地进行,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创新性。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幸福观教育内容体系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是一项潜移默化的、复杂的、多层次的系统工程,新时期大学生差异性较大、主体意识增强,幸福观教育这一长期的实践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所以,应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幸福观意识的不同特点,持续地、针对性地、及时地开展幸福观教育,把幸福观教育贯穿大学学习的全过程。

1.大一阶段开展幸福观感受教育

新生入学时一般感到比较迷惘,对其所学专业需要进行适应,在此阶段,应在帮助学生全面、深入了解所学专业、进行职业定向教育的基础上,提高大学生感受和认识幸福的能力,及时指导学生了解大学生活,正确认识学习的意义,使大学生学会在求知和生活中感受到自己的幸福。因此,在此阶段应教育大学生正确处理好两方面的关系。

一方面,应教育大学生处理好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关系。社会主义幸福观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幸福观的基础,它要求大学生把个人幸福与他人幸福、集体幸福、社会幸福联系起来。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代表着新一代青年群体的主流和方向,同时也关系着社会和祖国的未来,因此需要教育大学生把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统一起来。

另一方面,应教育大学生处理好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关系。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是统一的:物质幸福为精神幸福提供了物质保证,精神幸福是人们更高层次的追求。因此,应教育学生幸福不仅意味着物质上的满足,更意味着社会的幸福和国家的繁荣进步,从而使大学生意识到自觉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大二阶段开展幸福观能力教育

大二阶段学生对所学专业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也逐渐适应了大学生活,而在此阶段,学生也会遇到学习、生活、情感、工作等方面的问题。针对此阶段学生的特点,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幸福观教育。

第一,构建追求幸福的知识基础。知识是获得幸福的源泉和实现人生目标的重要保证。因此,作为社会精英的大学生,要获得和享受幸福,必须掌握一套良好的知识结构。这一知识结构主要包括本体性知识和背景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指大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背景性知识通常是指大学生所拥有的综合性的文化涵养。

第二,提高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人的幸福能力由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两方面构成。要提高大学生感知幸福的能力,首先应提升大一阶段所学习的幸福感受能力,并教育学生从各种各样合理丰富的需要出发感受幸福的存在,感知和谐的幸福状态。要提高大学生创造幸福的能力,就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和生活的意义,并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使大学生懂得创造和奋斗的过程同时也是感知幸福的过程。

第三,加强德福一致观教育。德性与幸福是辩证统一的,二者密切联系。德性是获得幸福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善念、善行,塑造一种“善”的人文情怀,从而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德性水平。提高德性水平使得大学生能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社会、善待自然,从而提升人的幸福水平。

3.大三阶段开展幸福观实践教育

大三学生开始回到现实、关注生活,各种各样的生活为幸福观教育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原材料,幸福观教育要回归生活,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帮助学生寻找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使学生能够熟悉自己的生存状态,享受生命的意义。

另外,幸福观教育回归生活尤其需要增强大学生对幸福的实践体验。幸福观教育就是要提升大学生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通过大一及大二阶段的理论知识传授,在大三阶段应把理论与实际、教育与实践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接受幸福观教育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理论和知识的内化,并正确地外化为实际行动。

4.大四阶段开展幸福观挫折教育

大四学生面临着考研、实习、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不可避免地开始遇到人生的一些挫折与失败,因此,此阶段对于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尤其重要。帮助学生激发对生命的热爱,发现人生的幸福,并以积极向上的态度追求幸福。

(三)开辟多种多样的幸福观教育实现途径

幸福观教育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实现途径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各种行之有效的载体都应用以进行幸福观教育。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开辟幸福观教育的实现途径。

第一,通过专题讲座讲授系统的幸福观教育知识。幸福观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

第二,通过专业课渗透幸福观教育。专业课教育与幸福观教育息息相关,在专业课的讲授过程中,渗透幸福观教育,不仅能够使专业课体现出专业特色,更能赋予幸福观教育新的内涵。

第三,通过实践活动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幸福观教育必须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所学到的关于幸福观的理论知识能够运用于实际生活之中,真正提升学生感知和创造幸福的能力。具体来说,可在暑假期间举行三下乡活动,让学生到贫困地区感受另一种生活,懂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也可在寒假期间鼓励学生参加列车乘务员志愿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春运感受形形的真实生活,从而对幸福有新的认识;还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带领学生走进社区、服务社区,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引导学生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体验幸福。

第四,通过校园文化营造幸福观教育氛围。每个人对幸福的认识与感受都是不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幸福观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通过校园广播、电影等定期播放与幸福观教育有关的节目,在校园宣传栏中通过各式海报营造幸福观教育氛围等等,都能够使学生从身边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中感受到幸福的存在。

篇8

首先,什么是价值和价值观?根据的观点,价值是指主客体关系中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事物、人或某种现象,对社会、阶级、他人有积极意义,成为人们的追求对象,就具有价值。价值观就是人们关于价值的根本看法,是人们头脑中有关价值追求、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等内容的系统的观点。而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人生观是由世界观决定的。其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人生观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人生观的形成是在人们实际生活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受人们世界观的制约。不同社会或阶级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人生观。

因此,作为一名党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必须将自己的认知和价值判断牢牢地建立在的正确理论基础之上,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切实把握前进的方向和掌握正确的方法。更要把握唯物主义的辩证思想和历史唯物主义武装到自己的思想深处,从而真正的认清周边发生的事情和过去的历史。

作为一名党员,更要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依靠群众,相信群众,服务群众。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树立坚定的正确信念的同时,更要敢于和擅于同错误的观念作斗争,坚持正确的方法认知,坚持无神论,坚持唯物主义,同趋同论,异化论,唯心主义等一切错误的观点和态度进行坚决而彻底的斗争。

在当今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作为一名党员,更要时时刻刻牢记着自己的信仰,不能被歪风邪气冲昏头脑。***员是人类历史上最进步的阶级即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的目标和宗旨要求我们一定要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就要求每一名党员要以实现****伟大理想为精神支柱,以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推动人类社会历史不断进步,作为自己人生最崇高的追求。一个***员,只有真正具有了这样的人生价值观,才能变得精神高尚,眼界开阔,胸怀坦荡;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地观察事物、判断形势、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才能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不躁,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消沉不动摇,经受住各种风浪的考验,真正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也只有如此,才会彻底冲破一己私利的精神牢笼,在亿万华夏儿女创造历史的广阔天地里找准自己的位置,为国家为社会为集体的利益奋不顾身地工作,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毕生精力。

这一些看起来很难,但当我们真正融入到***这个最为先进和伟大的组织之中后就会发现,早已经有无数的老前辈们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上有鞠躬尽瘁,为党和国家无私奉献了一辈子才华的,下有从点滴小事做起的人民的好同志雷锋。远有宁死不向敌人低头的小英雄刘胡兰,近有为人民付出每一滴血汗的好公仆焦裕禄。在中国***算不得太长的历史里,却涌现出了不计其数的优秀模范和榜样,这之中,不得不说是党的先进性和党员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完美体现。

篇9

首先,什么是价值和价值观?根据的观点,价值是指主客体关系中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事物、人或某种现象,对社会、阶级、他人有积极意义,成为人们的追求对象,就具有价值。价值观就是人们关于价值的根本看法,是人们头脑中有关价值追求、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等内容的系统的观点。而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人生观是由世界观决定的。其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人生观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人生观的形成是在人们实际生活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受人们世界观的制约。不同社会或阶级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人生观。

因此,作为一名党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必须将自己的认知和价值判断牢牢地建立在的正确理论基础之上,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切实把握前进的方向和掌握正确的方法。更要把握唯物主义的辩证思想和历史唯物主义武装到自己的思想深处,从而真正的认清周边发生的事情和过去的历史。

作为一名党员,更要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依靠群众,相信群众,服务群众。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树立坚定的正确信念的同时,更要敢于和擅于同错误的观念作斗争,坚持正确的方法认知,坚持无神论,坚持唯物主义,同趋同论,异化论,唯心主义等一切错误的观点和态度进行坚决而彻底的斗争。

在当今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作为一名党员,更要时时刻刻牢记着自己的信仰,不能被歪风邪气冲昏头脑。***员是人类历史上最进步的阶级即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的目标和宗旨要求我们一定要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就要求每一名党员要以实现****伟大理想为精神支柱,以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推动人类社会历史不断进步,作为自己人生最崇高的追求。一个***员,只有真正具有了这样的人生价值观,才能变得精神高尚,眼界开阔,胸怀坦荡;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地观察事物、判断形势、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才能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不躁,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消沉不动摇,经受住各种风浪的考验,真正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也只有如此,才会彻底冲破一己私利的精神牢笼,在亿万华夏儿女创造历史的广阔天地里找准自己的位置,为国家为社会为集体的利益奋不顾身地工作,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毕生精力。

这一些看起来很难,但当我们真正融入到***这个最为先进和伟大的组织之中后就会发现,早已经有无数的老前辈们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上有鞠躬尽瘁,为党和国家无私奉献了一辈子才华的,下有从点滴小事做起的人民的好同志雷锋。远有宁死不向敌人低头的小英雄刘胡兰,近有为人民付出每一滴血汗的好公仆焦裕禄。在中国***算不得太长的历史里,却涌现出了不计其数的优秀模范和榜样,这之中,不得不说是党的先进性和党员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完美体现。

篇10

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孩,宁愿走路回家,而不愿坐爸爸的自行车回家?宁愿花一个小时弄一个所谓的发型,而不愿花一点时间到学习上?动不动就是骂人的话,和他们聊天听到的大部分都是谁家有钱,过生日买高档礼品,双休日或假期往休闲娱乐场所跑――他们注意的就是谁家有钱,谁穿得时尚,有钱就是最好,没钱就什么都不是,喜欢攀比。现实让人可怕,我都不知道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在他们心里有一个怎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什么本该纯净的心灵有了这么多世俗的东西?

原因是社会上一些人当中,出现了盲目追求物质享受的“世俗化”的倾向。他们把高消费的物质享受看作最大的幸福与乐趣。这种人生价值上的“世俗化”,对年纪尚小,社会经验不足的中学生来说会产生不良影响。除此,社会上流行的“做人要活络”,“要讲实惠”,“老实人吃亏”等小市民处世哲学的影响,使有些青少年都变得不那么纯真了。

中学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成型的重要价段,这一时期的学生有两个明显特点,一个是排斥心理较强,对正统的思想教育有逆反心态;另一个是主体意识较强,以我为中心。易产生自满情绪,社会和家庭学校等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都会在他们的心灵产生不同程度的折射和反映。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树立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有针对性的加强对学生的法制及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1 加强理论指导,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

发挥政治课在人生价值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政治课教师要有效地联系学生实际,进行人生观基本理论教育。使学生明白人生观是关于人生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它主要回答什么是人生、人生的意义、怎样实现人生的价值等问题。其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它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既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中学学生虽然在心理上开始具有独立意识,但缺少分辨是非的能力,行为上开始模仿成人。另一方面,大部分中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生活条件优越,自我约束力较差,这不仅仅表现在学习上,而且在生活、纪律上尤为突出。不少学生还表现出道德观念淡薄,不知互相谦让、主动关心集体和别人。为此,我们必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发展趋势,认真分析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新变化,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划分一些是非界线,让学生明白、懂得、学会分辨是非,懂得礼让在先,明白主动关心集体和别人的重要性。既要大力提倡乐于奉献的价值观,又要尊重学生正当的个人追求。

2 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对中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不能光讲大道理,空动的说教,必须坚持联系实际,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除了联系英雄模范人物的实际进行教育外,还要注意通过联系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疏通障碍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的关节。比如在改革的的大潮中,社会上难免会出现某些消极的现象,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中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我在政治课上讲到的问题,一名学生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课下与这名学生在交流时,他还列举了一些腐败现象的实例,论证他的看法,还说跟他有一样看法的同学不在少数。针对这种状况,专门拿出一节课列出以下专题:[1]有钱就有一切吗?[2]不义之财要不得![3]从某些大款、富翁看拜金主义。[4]不要让他人贿赂你自己。让学生展开讨论,可以联系社会现实和自己的思想表现展开争论。我结合教材内容用正确理论对学生的争论进行综合评述和正面分析开导,从而澄清了学生的混乱思想,提高了学生对社会上某些人投机倒把、偷税漏税、缺斤少两、掺杂使假坑害消费者利益等不良现象的辨别能力,扭转了学生的错误认识。

在此基础上,我们应重视学生家长对学生的影响,通过家长会等多种渠道,与学生家长交流,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联系起来,从而转变了某些家长“以钱奖学生”的认识和做法,进而在学生的思想中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由此可见,在加强对中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必须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全面、辩证地看待社会,看待人生,不能把个别的局部的问题看成是普遍的全局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克服片面性,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3 充分发挥父母的引导管理作用,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