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模板(10篇)

时间:2023-06-27 15:54:2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

篇1

食管发音是喉癌全喉切除后语言重建的途径之一,通过嗓音参数检测能客观评价食管发音效果,因此,了解食管发音嗓音参数特征是进行检测与分析的前提。本研究系统评价喉癌全喉切除后食管发音嗓音检测文献,了解其嗓音参数特征,为临床食管发音检测的参数选取与分析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检索策略 由2名研究人员计算机检索万方、维普、CNKI数据库,辅以手工检索。中文检索词为食管语、食道语、食管发音、食道发音、食道发声、食管发声。检索时间:建库到2013年5月。

1.2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研究对象为喉癌全喉切除患者,且含食管发音嗓音参数的文献、排除无关文献、会议摘要、综述及无具体研究数据文献。

1.3文献筛选与质量评价 采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评分量表进行评价[9],2名评价员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评价文献中意见不同时与第三方讨论解决。

1.4 数据提取及分析 参照PICO原则提取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数据。

2结果

2.1文献检索及筛选结果 初检出文献312篇。阅读题目后排除重复文献98篇;进一步排除无关文献、无详细数据的会议摘要、书籍、综述、体会及经验总结、报纸共199篇,纳入全文文献15篇,阅读全文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文献7篇,最终纳入文献8篇。

2.2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及质量评价 纳入文献8篇(见表1),检测人数共405人,均为喉癌全喉切除患者,可用于嗓音参数检测的仪器有5种,主要进行发声气流分析与声学参数分析,共检测参数38项,文献质量评分为4~9分。研究表明食管发音嗓音参数检测主要适用于喉癌全喉切除患者,发声气流分析及声学参数分析为主要的检测项目,纳入文献质量不高。

2.3食管发音嗓音参数的特征 纳入8篇文献,将食管发音检测的嗓音参数分为一、二、三级(见表2)。一级参数包括空气动力参数与声学参数[10],空气动力参数的二级参数为气流,气流的三级参数有呼气流率、S/Z及最长发声时间。声学参数包括9个二级参数、35个三级参数。研究表明食管发音检测的参数主要为空气动力参数与声学参数两类,提示参数分类复杂、多样、不规范。

3讨论

喉癌全喉切除患者食管发音后进行嗓音参数检测,能通过对比正常发音的参数值,客观评价训练效果,指导食管发音训练。本研究显示,食管发音检测项目主要为发声气流分析与声学参数分析两类,通过各参数的性质可以将这两类参分为一、二、三级。可用于嗓音参数检测的仪器多样,其中多维语音分析系统(MDVP)检测的参数多样,涵盖了嗓音的诸多方面,很多参数是其他仪器无法检测的,为食管发音参数检测的仪器选择提供参考,但检测参数多样、分类复杂,有待规范。本研究纳入文献质量不高,缺乏设计严谨的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蔡国英.无喉食管语发声气流分析[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1995(1):10-11.

[2]丁蓓,蔡国英.无喉食管语发声功能的评价[J].医学理论与实践,1995,8(12):561-563.

[3]吴民华,郭翠玲.粤语无喉人发声方法的研究[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1998,6(2):71-73.

[4]徐文,韩德民,侯丽珍,等.喉全切除术食管发音机制研究[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2,(1):10-13.

[5]李琦,肖淑芬,李晓明,等.食管发音患者的语音学分析[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5,13(1):37-38.

[6]曹克利,张宝泉,鲍怀翘,等.食管发音与发音管发音的声学参数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3,7(23):4305-4309.

[7]吴晓霞,刘勇红,易华容,等.嗓音声学分析在全喉切除患者食道语康复实践中的临床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1):66-68.

篇2

1、引言

未来的图书馆将以信息服务特色和技术手段论高低,能否迅速占有信息资源并向社会提供信息产品将成为衡量图书馆的标准。数字图书馆作为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它的研究与建设水平将直接关系到图书馆在未来信息时代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如何做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工作是当前图书馆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应当针对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有效提出建设好数字图书馆的基本对策。

2、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基本特征和实施步骤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告诉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深入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尤其是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针对目前关于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情况来看,数字图书馆主要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实体虚拟化、信息传递网络化、信息利用共享化、信息提供知识化等五项。

信息资源数字化可以更加有效的保存相关资料,减少珍贵文献资料的破损和丢失,这对于减少数字图书馆以及十分重大,同时也有利于信息资源的传播,利于实现资源共建与共享。信息传递网络化可以实现人们获取资源的便利性,人们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取更多、更实用的、利于自身发展的资源,真正做到资源共享。数字图书馆发展所形成的五个基本特征,是信息时展的必然,信息不仅为人们提供了知识,知识也在传播的过程中,以及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得到更好的利用。这些都是建设数字图书馆的重要作用,也是实现利国利民,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举措。

针对目前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浪潮,我们很有必要弄清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基本步骤,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要做好数字图书馆建设工作,就必须从基础做起。

2.1数字图书馆基础平台的搭建

这个基础平台主要包括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数字图书馆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数字图书馆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海量的信息、文献、资源加以存储和保存,这对于信息资源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这里面还存在一个重要的操作问题,如何管理好数字图书馆的访问与入侵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目前而言,信息入侵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因此,数字图书馆的软件系统必须具有防入侵、防窃取的功能,这就对于软件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我们应当采用计算机云技术以及高端防盗信息技术,对重要文献进行加密措施和用户端密码访问措施,这样才能保证信息的安全性。

2.2文献资源建设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中心

数字图书馆的服务目的就是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与资源,使得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更加方便与快捷。这样一来,数字图书馆的主要工作就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实现馆藏资源的社会化;另一方面则是将社会资源馆藏化。

馆藏资源社会化,即信息资源社会化共享能力建设。这是数字图书馆工作的根本任务:这项任务的根本宗旨是坚持以社会公众的利益与需求为基点,不断加大力度开发图书馆馆藏档案信息资源,同时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环境的独特优势,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产品与优质高效的知识利用服务等。而社会资源馆藏化则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基本工作。为了确保公众利用资源与信息产品的高效性,我们必须不断更新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将社会中有用的资源和信息产品以及知识,以数据存储的方式加以保存,以便大众查阅与利用。于此同时,还要不断淘汰已经过时的、落伍的、利用价值不高的信息垃圾,为数字图书馆建设清仓、铺路。

2.3开展广泛而深入的信息服务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是为了更好的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这是信息时展浪潮的必然要求。为了开展广泛而深入的信息服务,我们应当加强信息准入制度,提高数字图书馆的安全性能,同时也降低公众获取信息资源的难度。这就要求公众深入理解数字图书馆的信息准入制度,对数字图书馆的信息管理工作予以支持。因为,信息时代下潜藏着太多的信息入侵,所以从馆藏信息的安全性考虑,我们的社会大众应当注册数字图书馆个人登录账号,同时提供个人必要信息,以便更好的促进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的良好进行。再者,我们的信息服务应当全面,提供必要的在线疑难解惑,与大众进行必要的沟通与交流,以便更好的对工作提供改进意见。

3、结论

文章简要探讨了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指出了发展数字图书馆建设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最后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如何有效提高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旨在为图书馆建设和服务大众提供必要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阮建海.我国信息资源数字化的现状与发展[J].图书情报知识,2010,(6).

[2]王善平,张静波.数字化信息技术与技能[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篇3

高尔夫运动是现代体育运动社会发展进程中一项古老的户外体育运动。海南高尔夫运动在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的社会影响下,以其独特的运动魅力,所表现出诸多经济功能和文化内涵,使我们无法用一般体育运动的认识方法来评价高尔夫运动对现代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和推进作用。海南高尔夫运动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来源之一,显示出了巨大的社会经济的发展潜力,并迅速成为对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的新兴的社会第三产业。海南高尔夫运动产业化的社会发展,是基于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文明、高雅、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情趣的心理祈求,以及社会个体文化价值趋向的心理驱动,成为海南高尔夫运动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的社会基础。

一、海南高尔夫运动的发展现状及产业化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海南高尔夫运动

高尔夫运动起源于英格兰,至今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了。20世纪高尔夫运动传人中国,目前在广东、北京、上海、海南等地已建成了许多个具有国际水准的高尔夫球场,高尔夫运动产业化发展趋势已初步形成。由于缺乏系统的整体品牌宣传推广,海南高尔夫运动目前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还不是很高。

(二)海南高尔夫球场

海南高尔夫运动自1992年开始,至今已经经历13个春秋。自1992年由台商独资建成海南第一家高尔夫球场――海南台达高尔夫俱乐部开始营业至今,海南已有20多家高尔夫场分布于海南海口、博鳌、兴隆、三亚四大区域,高尔夫球爱好者人数超过30多万人,预测这个数字在以后的5年中将以每年超过20%的平均速度增长。尽管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海南的高尔夫球场并不算多,但与国内其他省市相比,其密度名列前茅,数量也仅次于广东、上海和北京。

(三)海南高尔夫运动产业化发展的基本特征

高尔夫运动产业化的社会发展是现代经济文化一体化社会发展的基本体现,也是以体验高尔夫运动文化,感受高尔夫文化魅力的社会消费群体的不断扩大,为高尔夫运动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所以,作为一种文化消费体验和感受高尔夫文化的发展内涵,实现社会个体追求高雅、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与休闲方式的心理发展祈求,是高尔夫运动产业市场发展的重要社会基础,海南高尔夫运动产业化发展的基本趋势主要体现在市场发展结构还未完善、参与市场竞争的基础还未达到具体要求、不同市场的管理人员还未实现本土化,管理还未达到专业化和科学化水平等。

二、制约海南高尔夫运动产业化发展的因素

许多学者认为在我国的基本国情下,制约海南高尔夫运动产业化发展的因素还很多,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制约海南高尔夫产业发展的因素。

(一)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消费门槛太高

虽然近年来海南的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已经今非昔比,但是一般的普通大众仍然是没有能力涉足贵族化的高尔夫消费。海南人均可支配水平在2003年还是刚达到1000美元而已。海南的高尔夫球场一般都有价格昂贵的会员证,让一般工薪族望而却步。这也是制约海南高尔夫运动产业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海南,要想更多的人来参与高尔夫运动,要使更多的人了解海南高尔夫运动,必须要将其消费门槛降低,让更多的人去参与高尔夫这项运动。

(二)技术和管理人员缺乏

目前国内很多球场靠聘请国外的管理人才来管理高尔夫球场,这无疑增加了经营管理的成本。中国高尔夫教育与国外还有比较大的差距,而技术和管理人才也比较缺乏,和外国的相比还比较落后许多,根本就跟不上国外的节奏,这也不能够使海南高尔夫运动产业顺利地向前发展。目前全国接受高尔夫专业大学教育的学生只有少数部分,大部门集中在深圳和北京,据具体调查所知,海南地区高尔夫产业管理层所需要的人才达到300~500个;5年之内,这方面的需求将达到1500~3000个。这些简单的数据都已经足够说明了海南高尔夫人才供需比例严重失衡,很多高尔夫行业的管理者和经营者缺乏高尔夫产业的意识。

三、海南高尔夫运动产业化的发展对策

海南高尔夫活动和高尔夫产业处在初始发展阶段,为使其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必须选择合适的发展途径,寻求多方支持并形成合力。

首先应充分发挥社会行业组织作用,使之成为推动海南高尔夫和高尔夫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其次要充分运用传媒的力量,为海南高尔夫运动和高尔夫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另外积极创办高尔夫职业教育学院,为高尔夫产业发展创造人才条件。

四、结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各项建设的不断完善,海南高尔夫运动产业也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与国内某些地区相比,其发展程度相对落后。研究认为在今后的发展中,随着海南高尔夫产业不同市场的企业经营和市场开发,海南高尔夫运动产业将会体现出平民化、市场主导型、叛卖快乐经营模式和媒体相结合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吴亚初.现代高尔夫运动发展特征及社会属性之窥见[J].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3)321-325.

[2]陈伟新.周丽亚.深圳高尔夫运动公众化发展趋势[J].国外城市规划:规划研究,2002,(5)43-45.

[3]郁小平,何莽.珠江角高尔夫产业环境分析及发展对策[J].区域经济2003,84-85.

[4]郁小平.中国高尔夫俱乐部发展战略研究[J].暨南大学2004.

[5]杨晓生.论高尔夫运动的文化内涵[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1)9-11.

篇4

一、基本理论概述

1.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

计算机网络作为现代科技化的重要信息平台,其安全评价工作主要是在确保网络系统的安全性能的基础上,开展一系列的网络技术、网络安全、网络组织管理工作,并综合考虑操作环境和人员心理等多方面因素,实现安全的上网环境。

2.模糊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结合传统的层次分析法(AHP)与模糊数学的双重优势的综合型评价方法。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模糊数构造判断矩阵来代替单纯的1-9标度法解决的相应的量化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中抽象的模糊数对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进行比较准确的定位与判断。

模糊数是在AHP的1-9标度的基础上抽象定义的判断矩阵。我们常把它设为aij ,并为其设置了下界、中值和上界,分别表示为Eij、Fij、Gij。根据我们对模糊数的基本特征以及模型的总目标分析可知,这里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应该是一个多层次模型——最高层、中间层、最底层,其中最高层是目标层,中间层是分支为多个子准则的准则层,最底层则为方案决策层,然后再根据AHP的1-9标度的因素间的两两比较分析,写出相应的模糊判断矩阵,通过去模糊化将其转化为非模糊矩阵,构成新的判断矩阵,并计算出最大化的特征根与相应的特征向量。最后通过一致性检验来判断该矩阵是否切合一致性要求,若不一致需要修正矩阵。

二、 探究模糊层次分析法在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在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时,我们要把严格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可行性、可比性四项基本原则。在以上四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建立有价值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在抽象量化时,我们采用三分法将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中的模糊数定义为aij=(Dij,Eij,Fij),其中Dij

在依据传统AHP的1-9标度法,通过因素间的相互比较标度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在标度法中将两因素分设为A、B,标度1表示A与B具有同等重要性,标度3表示A比B稍微重要,标度5表示A比B明显重要,标度7表示A比B强烈重要,标度9表示A比B极端重要,若为倒数,则须根据矩阵来判断。在以上基础上我们可以建立不同层次的模糊判断矩阵——相对于目标层、准则层、决策层的模糊判断矩阵,如C1=(1,1,1)时,C11=C12=C13=(1,1,1)。利用这种二分法即可得出个层次相应的模糊矩阵,再将该矩阵特征化方法去模糊化。得到结果如下表示:

准则层相对目标层权重(wi):

物理安全(0.22)、逻辑安全(0.47)、安全管理(0.31)

方案层相对准则层权重(wij):

(物理安全):机房周边环境(0.07),机房内气候控制(0.13),防火、雷击、静电措施(0.11),电源供应(0.13),设备的稳固措施(0.11),网络文件备份(0.15)。

(逻辑安全):数据的备份(0.09),系统安全审计(0.08),系统操作(0.06),数据恢复机制(0.06),数据加密(0.13),访问控制机制(0.1),软件的安全性(0.14),防黑客、病毒措施(0.17)。

(安全管理):信息安全与组织机构管理(0.08),安全管理制度(0.12),人员培训管理(0.19),设备和数据管理制度(0.12),登记建档制度(0.11),防盗、防丢失措施(0.1),密码系统的安全管理(0.17),事故应急预案(0.11)。

下一步则要应用层次单排序方根法进行权重单排序(如上所述),还应列出相应的最大特征根 max。为了保证判断矩阵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还要对去模糊化后的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一致性指标CI和CR值,其中CI=( max-n)/(n-1),CR=CI/RI;当CR

最后方可利用乘积法计算最底层排序权重,进行层次总排序得到方案层相对于目标层的总排序权重。

三、 结语综述

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指标涵盖了网络特征、管理(安全、组织、技术)、操作心理以及外界环境等多因素的影响,为了能够较为准确的、科学的对其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本文所应用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充分发挥模糊数学的应用优势,将原有的定性评价改为量化评价,得到了较好的评价结果。

篇5

【Abstract】Cultural heritage overview, is that is in certainly of the period, author rightness some a research problem various related cultural heritage carry on system to check with analysis, and as to it's medium of of data, data and main standpoint carry on induce to comb, analysis refine but compose of thesis.The cultural heritage overview is a necessary link in the society the inquisition the research and have can't act for of function.This text will from the basic content, basic characteristic of cultural heritage overview is angle of view, then to the cultural heritage overview is in the society the inquisition of the meaning launch analysis and explain, for full exertive the cultural heritage overview is in the society the inquisition of the function provide some ories basis.

【Key words】Cultural heritage overview;The society investigate;Data collections;Research and investigate

引 言

文献综述是在确定了选题之后,作者在对选题设计所涉及到的研究领域中相关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基础之上,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新水平、新动态、新科技和新发现、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论。社会调查,是人们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有计划、有目地对相关社会事实进行资料收集、归纳、分类以及研究,从而做出描述、解释和提出对策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因此,我们可以说,文献综述既为社会调查研究做了一些基础性的理论准备工作,也为社会调查研究提出一些创造性的新观点和新看法。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开展文献在社会调查中的意义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 文献综述的基本内涵

认识和把握文献综述的基本内涵,是开展文献综述在社会调查中的意义研究工作的基本和前提。作为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综述是“综”与“述”相结合。“综”是指经过作者对阅读材料的整理、综合分析,把许多文献资料的共同观点、实验结果和方法提炼出来,按照一定的思维程序加以综合、概括的科学思维过程。所以“综”是精华与核心;“述”是指专门地、深入地、系统地论述某个方面的问题,是在“综”的基础上,按文章的写作程序把它表现出来展示给读者的过程,是一种手段和方法。

一个好的文献综述就要充分地收集与课题相关文献的相关资料,能够以其系统的分析、评价和有根据的趋势预测为新课题的确立提供有力的支持和论证,不但可以为下一步的学位论文写作奠定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提供某种延伸的契机,而且能表明写作者对既有研究文献的归纳分析和梳理整合的综合能力,从而有助于提高对学位论文水平的总体评价。因此,文献综述在社会调查中不仅为调查研究提供了解过去、展望未来的资料,而且能够使作者掌握关于所选课题的知识,有助于启发作者选题和调查研究视角与调查方法的思路,为选题和调查设计提供线索;更有利于提高作者的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

2. 文献综述对社会调查的作用

文献综述中对一些社会调查所研究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已取得的研究状况、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的趋势等方面的述评,为社会调查的深入开展起到重大的作用。因此,文献综述中所负载的知识信息,对于开展社会调查具有重要的作用。

2.1历史性作用。从文献综述的综合性来说,有利于为社会调查提供清晰明辨的历史资料。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时期同一课题的所有主要研究成果的综合概括。因此,要尽可能把所有重要研究成果搜集到调查者手中,并作认真细致地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使各种流派的观点清楚明晰,清晰地运用到社会调查之中,为社会调查的真实性提供了历史依据。

2.2客观性作用。文献综述的描述性来说,有利于社会调查研究客观的转述并运用文献中的观点。文献综述在对各种流派的观点作介绍时,应该保持这些观点的“原味”,这就要求对被介绍的观点作客观性的描述。因此,在社会调查研究中运用文献综述,首先要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对各个流派的重要观点进行转述;同时,在归纳各种观点时,要抓住要点,表述时应简明扼要。

2.3前瞻性作用。从文献综述的评价性来说,有利于社会调查所选课题今后发展动向或趋势的明了。在社会调查中不能仅仅局限于介绍研究成果,传递学术信息,还要对各种成果进行恰当而中肯的评价,并表明作者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文献综述重点在于“述”,要点在于“评”。由于评价的倾向性,通过文献综述,就会引导出对课题今后发展动向或趋势的说明。

3. 文献综述在社会调查中的意义

社会调查是一种系统的认识活动,它既包括资料的收集工作,又包括资料的分析工作。文献综述是由调查者通过系统的查阅与所选课题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和加工,从而撰写出综合性叙述和评论的文章。那么,从所研究对象的资料对社会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来看,通过文献综述对中外研究成果的比较和评价,不仅可以进一步阐明所选课题的意义,还可以为本课题组织材料、形成观点奠定基础。

3.1有利社会调查者明晰选题。文献综述对社会调查了解所选课题的情况具有重要作用,使社会调查者对课题的选定能够清晰地认识和理解。在科研性的社会调查中,文献综述为科研人员提供了研究课题的历史、现状、当前争论的焦点以及发展趋势的情报资料,能够帮助科研人员了解到本领域的全面情况,从而确定这一值不值得做,为什么要做,去研究什么。这些都是在文献综述对研究课题的查找和了解的基础上完成的,有利于研究者选定有意义、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3.2有利于社会调查者更新知识。文献综述对前人对相关知识的总结和概括,使社会调查者能够对选课题有效地进行知识的更新。文献综述具有内容浓缩化、集中化和系统化的特点,能让调查者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对某种专题的内容、意义、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等有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的、明确的认识,有利于帮助他们迅速地了解到有关专题的历史、进展、存在问题,做好科研定向工作。

3.3有利于社会调查者确定方法。文献综述对相关内容研究方法和途径的归纳和梳理,使得社会调查者对能够很好地把握和确定调查研究视角与方法。文献综述对所选课题的资料收集和整理有利于调查者了解以前关于这些发面的调查与研究,能够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恰当的视角来思考问题,确定一个更为有价值的研究方法来分析问题,进而确定调查研究视角与调查方法。

3.4有利于社会调查者借鉴或参考。文献综述的检索的作用,使社会调查研究者对的资料来源有了清晰地认识,有利于读者的了解与参考。文献综述后所附的参考目录可为读者已确定课题的许多参考文献,成为一种独特的情报检索系统。利用参考书目采用回溯检索和循环检索的方法,可获得成千上万篇的文献资料,为读者对调查的了解和知识的运用提供了帮助。

3.5有利于社会调查者开拓视野。文献综述把相关的各种观点的收集和整理,使社会调查者在研究中能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写作的组织材料。作者通过收集文献资料这一过程,可以进一步熟悉并掌握查找和积累资料的方法,并且在查找过程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自身的分析、归纳、整理、综合的能力,是作者全面、完整的了解有关专题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培养锻炼组织材料和正确表达思想的能力。

小 结

文献综述作为一种科学文献,通过为社会调查所选课题收集丰富大量的文献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和系统整理,将收集的资料运用于社会调查研究中,是社会调查研究中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要重视文献综述在调查研究中的作用和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顺达、陈有进、孙宏安 《社会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1年;

篇6

思想政治教育成熟发展期学科范畴研究综述一、学科范畴研究的发展性背景与现实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畴是学科理论体系的基石和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畴的理论体系是开放型的、自然生成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必然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近些年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与之相关的核心理论、基础理论、管理理论和方法理论体系逐步形成,原理与实践研究硕果累累。同时,结合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以及党、国家和社会的客观要求,理论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现实问题又有很多的困惑与争论,这都需要重新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度反思、研究、澄清、定位与拓展。基于这样的背景,作为学科理论基石的学科范畴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在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畴的丰富与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畴的研究能有效梳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体系框架,同时不断拓展各理论结点的内在联系,从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并为其提供有效的研究对象、内容、路径、领域、过程、原则、方法、启示和反思。

二、学科范畴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学者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研究正逐步深入并走向成熟,学界已取得的这些研究成果对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益指导和借鉴,这其中,不乏从各种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畴的含义、特征、功能、建构原则、体系结构、理论创新等提出创见的力作,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理论研究正不断深入。

但是,学科范畴理论研究的数量总体上还很少,而且不成体系,众多学术论著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范畴只是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其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远未达到规范化、系统化的程度,也尚未对其作出明确、严格、公认的科学界定和解释。而且对一些学科范畴只是孤立地、静态地进行描述,而不是联系地、动态地进行考察。为了进一步弄清学科范畴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诸多学者以不同的抽象思维和逻辑起点进行建构,但这些学科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构建带有极大的不稳定性,逻辑论证不够充分、严密、合理,还存在很大分歧。

我们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相关学科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理论研究会日益成熟。我们通过吸收相关学科的知识来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的营养时,必须通过自己的消化,使之对本学科有益的成分融合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概念、范畴中去,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概念、范畴的有机构成因素。而不能简单照抄照搬。

三、学科范畴研究应坚持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1.多元分析法

学科范畴课题研究应充分运用多学科的方法,进行综合研究。如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教育学、社会学、统筹学和管理学等基本原理作为理论支撑,并借助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来探讨学科范畴问题。

2.文献法

学科范畴课题研究中应对有关思想政治教育范畴方面的文献进行查阅、分析和整理,收集资料的范围涉及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社会学、哲学等许多学科领域,在已有的有关文献资料中汲取营养,批判地

转贴于

篇7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远程教育以其对象的广泛性、内容的多样性和学习形式的灵活性在实施终身教育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远程教育教与学的时空分离特性,学生作为远程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具有个性化的个体特征,如个人的兴趣爱好、知识背景以及从事的专业工作等等,这些个体特征都将对学习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充分了解学习者的特征,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提供教学资源以及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等实际工作,实现有效提高远程学生学习效果、全面提高远程教育质量的目标。

二、对远程学习者特征的研究情况综述

(一)远程学习者特征理论分析

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是网络学习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习者特征是指影响远程学习者学习过程有效性的来自外部环境和学习者生理与内部心理的各个方面,即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时的各种特征(征象)的总和,包括心理特征、生理特征、学习需求特征、学习动机特征等多个方面。何字娟对远程学习者特征的文献研究分析后,从人口学、心理、支持性和策略四个维度对网络学习者的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李文剑将远程开放学习者的特征要素归纳为准备性特征、策略性特征、人口学特征和环境特征四个方面。

(二)远程学习者特征调查分析

部分学者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的方法对远程学习者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如张伟远、胡军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远程学习者来源、学习动机、学习方式、学习障碍、寻求帮助途径和教育技术资源的了解及应用六个方面对学习者特征进行调查分析。孙昭磊在其硕士论文中总结归纳了国内外学者七种典型学习者特征及其模型,进而提出远程学习者特征的几个关键要素,包括学习者的基本特征、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学习障碍。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远程学习者的特征进行了调研分析。查文英、顾凤佳通过对上海电视大学2003至2009年连续七年的新生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成人学习者特征变迁的角度分析了成人学习者的基本人口特征、学习目的、获取信息途径、学习时间和形式变化几方面的特征,从而探索其给远程教育学院带来的启示。

(三)远程学习者特征模型构建

我国最早较为全面的提出远程学习者特征模型的是丁兴富,他在中国香港公开大学主办的亚洲开放大学协会第12届年会上宣讲的论文“远程教育学生的一种理论分析体系”从七个维度对远程学习者特征进行了分析:有关历史和现状的一般资料;有关生理的、心理的和行为的人口学资料;有关教育的、经济的、政治和宗教的、民族和种族的、社会和文化的社会学资料;有关家庭的、工作单位的、交通的和通信的地理学资料;有关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设施和通信条件的情境状态资料;有关目标取向的经济学和就业动机、经济上和生理上的弱势群体以及社会心理学的动机动力资料;有关对远程教育院校、对学习者人生和社会生活、对学习者自身以及来自社会各界的观点和评价资料。

王迎等人根据人的发展由“内源”和“外源”共同作用的基本理论,从人口学特征、支持性特征、动力特征和策略特征四个方面考察了远程学习者特征模型的组成成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远程学习者特征四元特征(DSMS)的理论模型。陈丽等以学习的信息加工理论、科尔布的经验学习理论和荣格的人格特征类型理论为基础,结合生理、社会、心理三层面上的学习风格特征形成了中国远程学习者学习风格的三维模型,包括生理维度、经验维度和心理维度。

(四)远程学习者特征分析体系构建

传统教学中的学习者特征分析是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观察、测试来完成的,而在网络远程学习环境中,教师与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平台交互代替现场交流。因此,传统的学习者特征分析方法不能实现对远程学习者特征的分析。应结合远程学习的特点对传统的学习者特征模型和分析方法进行改进,以实现对网络远程学习者特征的准确分析。

姜曾贺、吴战杰结合目前的教育理论,在传统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体系的基础上,利用网络教育的特和新的研究成果,将分析主体(学生本人、教师、学生伙伴、其他人员、智能机器)、分析要素(智力、学习风格、学习准备、网络特征、一般信息、其他)、分析方法用一种整合模式表示出来,建立了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特征分析模型,并建立相应的学习者分析信息处理模型。陈晶提出了一种将预备库与远程学习者特征分析步骤相结合的网络远程学习者特征分析方法,从整体上对学习者特征分析进行把握实现远程教学的最优化,为远程学习者特征分析提供了可借鉴的操作经验。

三、对远程学习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情况综述

(一)学生、教师以及外界环境等多个方面因素对远程学习效果的影响

张建茹、哈萨利用教育生产函数方法,将远程学习者平均成绩作为其学业表现的教育产出变量,将学习者个人特征及其学习环境特征作为教育投入变量,利用计量回归分析对教育投入变量与产出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即分析了远程教育形式下,远程学习者特征及其学习环境特征对其学业表现的影响,试图找出了少数民族远程学习者学业表现相对弱势的原因。王永辉以成人学习的知识、动机、能力、环境这四个方面为基本框架,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电大学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多数学习者具有参加网络学习的基本条件,但还缺乏高绩效(即好的学习效果)的学习能力,自身原因是引发学习低效的主要原因。

(二)成人学习障碍对远程学习效果的影响

成人学习障碍是指对成人学习活动起到阻碍作用的一系列因素,这些因素来自于学习者自身以及学习环境,包括生理、意向、态度、信息、环境等多方面。学习障碍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成人的学习,而对这些障碍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调控策略,有助于成人学习者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自如应对这些障碍,提高其学习效果。

李传银等深入分析了个体身心发展障碍(生理机能障碍、意向障碍、情感障碍、经验的负面影响、学习需求与动机障碍)和社会障碍(信息障碍、机构障碍和环境障碍)两个方面对成人学习效果的影响,并提出了克服学习障碍提高学习效果的对策。张梅芳在其硕士论文中通过问卷、个案以及访谈的方法得到成人教育学校和学员的基本状况,从心理障碍、外部环境障碍、信息障碍和办学机构障碍四个方面分析了其对学员学习效果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提高学习效果的对策。

(三)远程学习者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人的学习是一个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共同起作用的过程。研究表明,正常人之间的智力状况相差无几,对学习效果起决定作用的是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学习动机、情绪和情感、意志、学习行为等多个方面。

学习动机是引起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维持着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保证和提高学习效果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在影响成人远程学习的各种因素中,学习动机是关键因素。因此,姚韵红研究了远程学习环境下成人学习的需求、动机类型及其发展水平,探讨了学习动机对远程教育学习效果的影响,并提出了激发学习动机以促进远程学习效果的策略

张晓春对学生情绪的研究结果认为影响成人学生情绪的因素包括学习环境、学习焦虑、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动机和需要等,学生情绪与其学习效果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促进其学习。

王春旸在其硕士论文中界定了收集信息、加工信息、信息、交流信息和使用信息者五种学习行为,并对其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从信息加工深度、加工层次、认知风格三个维度建立了网络远程教育学习行为的三维分类模型,分析了模型中典型学习行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程度。

(四)远程学习者特征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研究表明,远程教学机构在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及教辅人员对学习者的支持到位将显著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成绩。教师的教学方法符合学习者的学习特征也能有助于学习者得到显著更高的成绩。因此,远程教育机构要想设计出符合学习者特征的教学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进而提高远程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就必须对远程学习者特征进行分析,对远程学习者特征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刘儒德、江涛在深入分析了学习者先前经验、学习动机与元认知能力、学习风格和其他的某些个性特征对网络学习效果的影响后,得出只有网络学习的环境和过程与学习者的个体特征相匹配,才能与学习者产生良性互动,产生最佳的学习效果。张红艳,焦宝聪从专业实验、班级实验和课程实验三个角度对学习者特征对学习绩效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提高远程学习绩效的方法。

四、思考及建议

通过对远程学习者特征、远程学习效果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了解了当前远程学习者特征以及远程学习效果的研究现状,并对其进行了进一步思考。

(一)关于远程学习者特征的研究

学者们从最初研究简单的人口学特征到目前研究人口学基本特征、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障碍、学习环境等多方面的特征,已将远程学习者特征几乎全部包括在内,并且建立了远程学习者特征模型。但是研究方法局限于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个案分析法等,缺乏必要的统计分析方法。另外,大部分学者只对远程学生的人口学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只有少数学者对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障碍等多方面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的力度需要加强,并且选取的学习者特征各有侧重,学习者特征模型有待于进一步规范、统一。

(二)关于远程学习效果的研究

由于影响远程学习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学习者自身因素、教师因素、外界环境因素等,每个方面又包含很多更加具体的内容,因此对远程学习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较为复杂。目前对远程学习效果研究的文献数量不多。学者们在研究远程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时,多从宏观上进行研究,且影响因素选取不够全面。即使在选取单一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时,影响因素与远程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研究多数基于主观经验的分析,缺少客观的说明。

(三)关于远程学习者特征对学习效果影响的研究

专门研究远程学习者特征对学习效果影响的文献很少,并且多数研究仅讨论一两个方面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作用,学习者特征的选择较为零散。由于学习者自身因素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习者的特征进行充分了解,有助于远程教育机构设计开发出更适合学习者的学习平台和教学资源,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因此,对远程学习者特征对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方面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同时在对学习效果进行研究时应加强定量研究。

参考文献

[1]何字娟.网络学习者特征初探[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2]李文剑.开放学习者的特征研究[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6).

[3]张伟远,胡军.西北地区远程学习者特征和学习障碍的调查报告[J].中国远程教育,2002,(4).

[4]孙昭磊.远程教育下成人学习特征分析[D].石家庄:河北大学,2010,(11).

[5]查文英,顾凤佳.远程成人学习者的特征变迁及其启示[J].开放教育研究,2010,(6).

[6]丁兴富.远程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王迎,安玉洁,黄怀荣.远程学习者特征模型的构建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6,(2).

[8]陈丽,张伟远,郝丹.中国远程学习者学习风格特征的三维模型[J].开放教育研究,2005,(4).

[9]姜曾贺,吴战杰.网络教育:网络环境下多维学习者特征分析模型的构建[J].电化教育研究,2005,(4).

[10]陈晶,李玉斌,刘家勋.网络远程学习者特征分析方法初探[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6,(5).

[11]张建茹,哈萨.远程学习者学业表现影响因素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2,(1).

[12]王永辉.影响成人远程学习绩效的因素分析[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6).

[13]李传银,刘奉越,董吉贺.成人学习障碍及对策探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1).

[14]张梅芳.成人高等函授学员学习效果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

[15]姚韵红.远程学习中影响成人学习的动机因素分析[J].云南电大学报,2012,(9).

[16]张晓春.成人学生情绪对学习效果的影响[J].华夏医学,2009,(6).[17]王春旸.网络远程教育学习星期及效果的分析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1.

篇8

青少年健康成长必须具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即和谐的校园环境。这既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载体,也是学校、家庭、社会所追求和企盼的共同的理想境界。我们认为和谐校园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基本特征应是具有“真”的精神本色、“善”的人文特色和“美”的自然景色。

一、用“真”的精神本色来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

学校教学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在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接班人,这为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明确了目标和方向。培养祖国的接班人是我们中华民族千秋万代的大事,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学生德育的本质表现,也是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学校教育是社会教育的一部分,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真人”,使青少年真正成为一个大写的“人”。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个“真人”,就是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和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要达到这一目标,一是要培养学做“真人”的品格。老师在教育过程中必须要以学生为中心,充满爱心、耐心,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成长育人并施,始终贯彻“平等、尊重、真诚、发展”为基本内涵的人本思想,多举措培养学生的品格。二要营造学做“真人”的氛围。引导学生做人必须诚信友爱,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必须以诚相待,诚信是立身处世之本,是当前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与人之间要做到宽容、信任,提倡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相互构通,形成和谐的校园环境,这样才能凝聚人心,促进师生之间团结、互助、平等友好相处。不论是至今未破案的清华女生朱令铊中毒案,还是已经执行死刑的马加爵杀人案,还有不久前复旦研究生被室友投毒杀害等等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血的案例,无不对我们敲响了警钟。

二、用“善”的人文特色来构筑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

学校教学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为青少年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这为构筑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指明了路径和方法。人文关怀是当前教育工作的一件十分迫切的任务,在培养下一代的伟大事业中显得更为重要。善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和谐校园的本色,也是学生行为目的的归宿。当今社会要求体现教育对人发展的终极关怀,更加需要求真务实、人本、温馨的人文环境。一个和谐的校园,应具有以善为特色的千姿百态的校园文化。发展和繁荣人文环境是和谐校园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对于和谐校园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善为本色的和谐校园文化,包括丰富的学习生活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也包括文明的生活方式和共同的价值趋向。师生的角色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既是创造者又是享受者。在这里,教师能够安心从教,学生能够安心学习、生活。凸现和谐校园的人文本色,首先要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化。学校是一个大家庭,师生之间只有做到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才能有浓浓的亲情和友情,才能真正成为和谐校园。其次要重视道德教化。德为人之首,是做人的根本所在。和谐的校园环境能为培养有道德的新人提供最佳的外部条件和丰富的精神食粮,才能激励广大学生在思想上追求奉献、追求平等,业务上追求杰出、追求完善,精神上追求超脱,情感上追求愉悦的文化环境。最后是要关注人文感化。校园是读书之净地、育人之圣地,书香墨香萦绕、琴声歌声悠扬。但作为现代学生,除了在这美好的环境中不断追求科学知识外,更应该去关注自然、关注生命、关注人类、关注未来和发展,它让师生的思维在自由中伸展,智慧在惬意中放飞,把每一天当作自己生命历程中最灿烂一页。

三、用“美”的自然景色来构造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

党号召我们要建设生态文明和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的要求。这为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提供了动力和源泉。美是和谐社会的特征之一,是和谐校园的标志;生态校园重在突出“地理环境美、生活环境乐、人际环境和、育人环境优、心理环境健”的文化氛围。美既是青少年成长的动力,又是青少年发展的源泉。校园环境是社会的一角,优美的自然生态景色是和谐校园的外部条件,是人文环境的基础,这是人们可以主观感知的。当孩子们跨进校园所看到和接触到的一切美好东西,心情会非常愉悦,思绪也会翱翔。景色优美的校园环境是莘莘学子读书成才的理想场所。说到幽美的校园环境,人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这样的一个镜头:满目苍翠、绿色整齐的草坪、鲜花盛开,清新自然、幽静典雅、悦目宜人的校园环境,可以使学生在美丽的校园中呼吸到清新的空气,享受到阳光沐浴,这是以秀丽的景色来直接吸引孩子们的眼球,使他们感受到大自然的温馨美丽。要教育广大师生爱护自己的校园,爱护自然环境,学会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现代生态人格和生态精神,创造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绿色校园,编织科学与自然的空间,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环境。要以人为本,体现意境美。俗话说,有意无景,形同说教;有景无意,格调不高。对于校园环境来说,寓教于景、环境育人显得非常重要。校园是育人的地方,它的景观元素一定要能表达孩子们积极向上、富有朝气的精神,使他们的灵感受到启迪,从而激发立志成才的信心和决心。校园景色体现以人为本,就能达到视觉效果与环境效果的和谐融合,凸现出人性化的空间,体现出对人的感染力、亲和力。在生态环境建设的物质层面,要树立“生态平衡”和“生态保护”、“资源节约”的意识,以神圣的体悟敬畏自然,以诗性的智慧热爱自然,以栖举意识顺应自然。要以情为重,体现艺术美。校园景色应该是具体的、动态的、发展的,要充分体现一个“情”字。境的和谐、人的和谐都是以情的和谐为基础的。构建生态校园与教育活动融为一体,通过生态环境及课程的建设,让学生能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并学会感恩自然,感动于自然。培养学生从小爱护校园、爱护自然的情感,树立人人创造美好环境和保护美好环境的责任心。培养学生从小编织人与自然相融合的空间梦想,从小学会以神圣的体悟敬畏自然,以幼小的心灵热爱大自然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 田建国.关于创建和谐校园的思考[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5(04).

篇9

【摘 要】随着我国电视媒体的发展,电视购物类型节目日益发展起来,人们对电视购物这种形式也已经屡见不鲜,电视购物所宣传的商品销量十分客观。通过深入探究我国电视购物类型节目的制作特征,能够了解到此类型节目的制作重点在于它的镜头呈现技法,以及节目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效应的激发。本文将针对电视购物的镜头呈现手法及其表现力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研究现阶段我国各类型电视节目的制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电视购物;镜头呈现;研究

作者简介:赵亚男(1988.05—),女,山东青岛人,文学学士,2011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任职于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好享购物股份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

0 前言

电视购物类型节目是以传递商品信息为目的,凭借电视购物解说人员对产品基本元素的表达,再加上直观的待售卖商品镜头的切入,让观众产生一种购买欲望,进而达到广告的效用。实质上,在这一过程之中,电视购物的镜头呈现技巧的应用是最为关键的内容,电视媒体工作人员要站在电视观众的角度来呈现商品全貌,提升受众在电视机前的参与感与体验感。

1 电视购物类型节目的基本特征

在新时期的媒体环境中,电视购物类型节目的制作随着受众群体的变换而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因此,该类型节目在呈现商品属性及其内容的时,需要调整策略。从电视购物类型节目的基本特征来看,尽管此类型节目的销售目的性很强,但绝不能将这种浓郁的销售意味贯穿节目始终,这不仅会令节目本身失去了观赏性,而且,还会令受众群体失去购买的意愿[1]。那么,做好电视购物类型节目的前提,是做好电视购物的镜头呈现及激发其表现力,提升节目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性。因为只有将电视节目中的内容与观众的购买需求联系到一起,才能为观众呈现出高质量的电视购物节目,抓住观众的视线,至于观众是否承购产生出即刻购买意愿,则是节目统计及后续流程跟进的问题了[2]。

2 电视购物节目的镜头呈现手法及其表现力研究

2.1 电视购物节目的镜头呈现手法分析

从电视节目编辑技术的角度来看,实质上,电视节目的摄录是由很多镜头所组接而成的,鉴于观众大多喜欢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一档节目,以及从不同的空间距离来观察电视节目所呈现出来的事物及其它信息,则电视媒体节目在录制及编辑的过程中,需要将多组繁杂且在不同空间距离的点位上所摄录到的节目镜头组接在一起,进而为观众呈现出一档多维度的电视节目,增添节目本身的可观赏性。当然,电视节目的镜头的完美呈现需要凭借一定的原则与技巧来实现,电视购物类型节目也是如此。

2.1.1 电视购物节目固定镜头的组接技巧分析

在进行电视购物节目镜头的呈现时,最关键的内容便是如何将观众的思想与节目本身所要表述的商品内容关联起来,进而令观众融入到电视购物的节目内容之中,达到商品宣传及销售的目的。从电视购物类型节目的摄录初衷来看,其主题就是为了用镜头来表现待销售商品的性质、特征及其功用等等方面,则只有少部分时间采用的是固定镜头的摄录与编辑,在利用固定镜头来呈现商品信息时,主要是针对商品规格、价格等数据信息的呈现,令观众对商品有理性的认知。

2.2.2 电视购物节目运动镜头的组接技巧分析

相对于客户在实体店购买商品的过程而言,观众通过电视媒介来购买商品则是另一种体验,但现阶段已有较多的客户通过电视购物平台来购买商品。由此可见,电视购物打造虚拟的购物平台有一定的技巧可以挖掘,尤其是电视购物节目运动镜头的组接技巧,是其打造电视购物栏目的“杀手锏”[3]。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运动镜头来呈现商品的使用功能及其使用效果,在短时间内激发出观众的购买欲望。

2.2.3 电视购物节目中运动镜头与固定镜头之间组接及其呈现技巧综述

对于电视购物类型节目的镜头切换与呈现而言,最重要的是令电视节目的各组镜头在衔接上具备一定的连贯性,避免出现连接处的起伏感过大,因为这可能会给部分观众带来一种商品呈现不流畅的感觉,不利于节目过渡到商品销售的环节,如若镜头呈现出来的商品与解说内容有出入,往往就给人留下一种夸大销售产品质量及其效能的不良印象[4]。所以,对于电视购物类型节目的编辑与制作来说,良好的镜头呈现效果是提升节目质量与商品销量的重要前提。在以往的电视购物节目中能够发现,当主持人介绍完某类型日用商品的使用过程以后,需要进行商品规格信息的切换,也就是说,将节目中运动镜头与固定镜头组接起来,此时,可以保留原本呈现商品使用方法的运动镜头,接下来,可以将镜头停留在标有商品属性的外包装上,由远及近地以固定镜头的呈现方式缓慢切入到商品标识及规格的镜头上,这样便可以实现节目运动镜头与固定镜头之间的无缝对接,同时,观众也能够清楚地理解如此切换镜头的目的,不仅令其从整体上认识电视购物商品的,而且还从使用功能及其规格表述等方面来了解电视购物所售卖的商品,这便达到了电视媒体售卖商品的节目效果。

2.2 电视购物节目的表现力

电视购物节目的镜头组接具备连贯性,而且,商品的使用功能及其特征能够通过镜头的切换而表达出来,便基本呈现出了电视购物节目的表现力,一般情况下,有购买需求或有潜在需求的观众就会在即刻产生购买所宣传商品的意愿。实际上,无论电视购物类型节目的制作如何精良、镜头切换及其呈现如何天衣无缝,最重要的问题还在于商品本身的品质监管,换句话说,就是电视购物栏目的诚信是否良好至关重要[5]。当然,在电视购物商品无质量问题的前提下,节目镜头拍摄及其后期制作的效果至关重要,关系到电视购物栏目所售卖商品的销售额的提升。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本文通过研究电视购物的镜头呈现及其相关的技巧,能够进一步明晰了电视购物类节目的摄录及其制作的宗旨,那就是:只有将整个电视购物节目的镜头切换方式及其镜头呈现的节奏掌握好,才能从本质上提升电视购物类型节目的录制质量,进而有效提升电视购物节目所售卖商品的销售量。

参考文献

[1]高巍.创新业态——广电网络企业发展高清交互数字电视购物初探[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1,09(09):80-82+15.

[2]尚华楠.电视节目的包装设计与叙事手段——以豪门盛宴为例[J].青年记者,2012,12(32):46-47.

[3]陈劲楠.电视购物频道时期我国电视购物的法律诉求[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2(12):97-98.

篇10

        (1)收入分配差距与我国劳资所得关系的实证分析 林毅 陈晓曼

        (9)“创新成都”建设中的人力资本投资——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的考察 卢林行 陈宽 胡运令

        (16)从行为金融角度解析地方政府债券遇冷原因及对策 马辉 王飞 杨涓

        (22)探析引领安徽崛起的战略与对策 吴学彬

        (28)增值税转型对四川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分析 叶子荣 李秋婵 李恒宇

        (35)就业结构、经济趋同与收入分配差距——基于中国三大区域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段龙龙

        (48)产业结构升级、就业与收入分配的实证研究 巨文武

        (56)制度与经济发展实证研究述评 林毅 陈晓曼

        (65)促进行业收入合理分配的财税建议 吴汶承 丁卯

        (76)成都产业结构升级路径分析 赵佳

        (84)中国通货膨胀原因及实证分析 赵珊珊 俞伟丽

        公共工程管理

        (98)基于改进dsm理论的建筑业供应链中施工过程的绩效评价 曾昱伻

        (106)论公共工程项目中公共利益的保障 王蕾

        (113)限制竞争保证下的bot高速公路社会效益研究 冯颖芳

        (120)基于双层多级委托的公共利益保障分析 郭宝 王蕾

        (125)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的成都地铁一号线乘客满意度分析 李文强

        社会保障

        (133)我国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模式的探讨——基于eet模式对相关主体的影响 罗纪东

        (140)我国企业年金的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及存在的问题 张丽

        (146)成都市医疗信息化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李泽明

        (155)透过日美模式探析中国特色长期护理保险的可行性 杨茜

        行政管理与社会管理

        (163)中国新闻媒体监督的问题研究 郭肖象

        (169)基于新公共管理视角的瓦格纳定律之实证检验——以澳大利亚为例:1979—2006年 郝晓薇 李艳红

        (179)服务型政府视角下我国网络管制方法的选择与优化 李文意

        (185)单位制的含义和基本特征文献综述 吴运亮

        (190)层次分析法在公务员考核指标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许可

        (197)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对其主要负责人的依存度——基于四川成都市的实证分析 彭文静

        (204)以博弈论的视角看户籍制度改革中的地方政府行为 秦郑 游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