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学学前教育模板(10篇)

时间:2023-06-27 15:54:3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职业中学学前教育,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职业中学学前教育

篇1

1.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质量

探究性的教学模式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与自主探究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理解学习的本质,树立良好的学习观,从而提升自身的学习质量。

2.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的最终目的并不只是学生成绩的提高,现代的教育教学理念,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进步与发展。实施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潜能,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可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 优化我国现代人才培养模式

现今时代对具有创新综合能力的人才需求急剧增加,而实施探究式的英语教学模式可以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理念和习惯,有助于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自身良好素质的养成。

二、目前职业中专英语教学的现状

1. 英语基础较差

职中的学生普遍存在英语基础较差的问题,且在学习中没有教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缺少责任感,甚至有些学生对英语学习采取放弃的态度。

2. 教学理念落后

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去教师一味教授,学生被动听讲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合现今的教学要求,但一些教师仍持落后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

3. 思想认识不清

职中是以就业为主导的教育,因此很多职中学生认为学好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就好了,对于基础文化课和工具课的学习态度不端正,不重视英语学习。

三、 如何践行职业中专英语探究性教学

1. 转变教学观念,巧设课程内容

教师应重新审视自身的教学方法,根据新的要求解放思想,落实新的教学理念,摒弃旧有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活动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

实施探究式的英语教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教学切入与设计,并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存在感和探究兴趣。教师由原来的主导者变为引导者、组织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英语课程伴随着很多外国的文化与习俗,因此教师可以多设置一些与其相关联的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对课堂的参与度。课程内容的趣味性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以灵活多变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吸引学生,使学生喜欢英语课堂。

2. 设置有效问答,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探究始于问题,问题来自思考与质疑。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设置有效的问题,问题要具有启发性,要能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要多采用互动启发式的教学,与学生的互动要以学生为本,教师只是作为引导者存在。一切的教学活动都应以有利于学生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为原则。提出问题后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要让学生进行自我思考或是讨论,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之后的讲解也不要只是给出具体的答案,而应对学生进行点拔和讲解,不主宰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去一点点探索,从而得出问题的答案,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自我学习能力,形成探究式的自我学习模式,并达成探究性教学的根本目的。

篇2

一、声乐学科的教学

声乐教学是中专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一项重要的课程,贯穿着整个音乐课的始终。

教师在选择教材上,根据幼儿教师的岗位需要,不仅要选择一些初级的声乐歌曲的学习,还要伴随着这些声乐歌曲的教学加入部分儿童歌曲的学习内容。在开始系统训练前,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充分掌握学生的专业功底、性格特点、习惯、声音条件等,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势利导,帮助不同学生确定训练方案、设计发展规划。而要了解一个学生,决不是一个短期的、简单的过程。在声乐教学过程中,作为声乐基础的训练,从气息、元音辅音的选择、练声曲、歌唱曲目等方面都应该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师要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为学生设计个性化训练方案。那就是根据每个学生特点,制定目标,而不是统一要求,重点是观察每个学生在原基础上的进步和提高,并通过阶段的考核做以阶段性的修正。

学习儿童歌曲的同时要加入律动教学。中专的学生有着好动的特性并很有自主意识,也有创新精神,在一些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们自己编创动作,或是利用生活用品制作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当然这需要老师充分的调动和引导。在我们的教材中有很多具有舞蹈性的音乐作品,例如《如果幸福你就拍拍手》《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等,这些作品仅仅是听了就过既失去了作品本身的意义,也难以让学生对曲子本身留下深刻印象,造成课上听,下课忘的后果。所以在进行本单元的教学时应注重将音乐与舞蹈、音乐与体态律动教学结合起来。

古人云,“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教师不应仅局限于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还要注意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自主学习,是指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好爱好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则应承担起“导师”的责任,在教学中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方法上给他们以启发,引导和帮助学生设计个性化自主学习方案。教师要启发学生多动脑、勤思考,充分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动力,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特点、能力,为学生提供适合自身特点的阅读书单、曲目库等,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论,自教自学,由教促学、由学促教,让学生由被动的声乐知识技能的接受者转为主动的音乐知识技能的探求者。

二、乐理、视唱练耳学科的教学

美学家叔本华称“音乐是活的时间”,音乐随着时间延续,同时也伴随时间运动瞬间消逝,又因为听觉训练中使用钢琴这种乐器本身的特点,要抓住转瞬即逝的节奏和旋律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因此加强听觉训练和有效的记忆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面临的岗位是幼儿园教师,因而幼儿园所能用到的乐理知识部分内容比较少,而视谱视唱儿童歌曲部分和能根据播放的乐曲,把乐曲记录下来,这种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需要的比较多。因此,把乐理知识和视唱练耳结合起来教学比较适合中等职业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实际。乐理知识部分选择从键盘课所需的视谱,认音符,各种记号,表情术语;舞蹈课所需的节拍、节奏以及即兴伴奏所需的和弦的构成及转位这部分知识就可以了,再加以视唱练耳的视谱训练,从而加强学生音准节奏感,为更好地学习相近的舞蹈,键盘等学科打基础。因此上课时,我着重多练习学生的听力部分,从基本的一度二度音程的听力练习开始到最后的八度练习,由低到高,逐步加入节奏练习,从基本节奏的图示开始,由浅入深,通过举一反三,让学生自主学会通过节奏图示打各种节奏型;最后视唱练习,通过先和琴一起找音高开始训练逐步到最后自己唱准音高,从而使学生的听力和视唱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直至达到拿出一首儿童歌曲就能轻松视谱演唱的能力。

三、音乐欣赏学科的教学

音乐欣赏就是人们的感知,理解音乐体现音乐情感的一项音乐实践活动。音乐作为艺术作品,它也有高低良莠之分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是学好音乐的重要基础。幼儿教师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到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引导幼儿通过欣赏作品,分清善恶美丑,对幼儿起到很好的教育引导作用。

1.培养学生倾听音乐的习惯

“如果你要更好的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为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欣赏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聆听的习惯。一般来说,音乐欣赏特别强调“静”字,在“静”中体会真谛。上课时,经常在什么也不介绍的情况下,让学生静静地听音乐,然后回答,听完乐曲后能感受到什么,音乐中,仿佛看到什么,再加以引导,让学生自己体会,最后老师再全面的介绍作品,让学生体会差距,做到真正地自己去聆听音乐,体会音乐,从而提高鉴赏音乐的能力。

2.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

在欣赏教学中,引导学生将生活经验和音乐的表现手段联系起来,这是启发学生想象和联系的关键。生动的语言,富有意境的图画、幻灯、录象,都可以在生活与音乐之间架起联想和想象的桥梁。让学生将自己在欣赏中所感受到的、联想或想象到的,用图画或短文表达出来,可以有效地加深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采用这种方法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提倡发表不同见解,引导他们展开讨论,避免欣赏教学单纯依靠听觉、过多讲述。

篇3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240-02

音乐欣赏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职业学校对学生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也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欣赏教学活动所普遍采用的还是以音乐知识、价值体系为教学内容;以听教师讲解音乐、展示音乐(播放录音)为主要教学方法;以先完整听,后分段听,再完整听为教学顺序的课程模式,与学生在音乐领域进行实践的需要相距甚远,不能有效的激起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兴趣。针对这一现象,笔者结合新《音乐课程标准》和奥尔夫教学法,尝试改革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运用"学科综合法",教学音乐欣赏课

心理学研究表明,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有效途径。中职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有一定的知识面(包括文学、历史、地理等),对于事物也有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在教学时,如果把音乐欣赏课上成枯燥的"解剖课",是行不通的,尤其对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在音乐欣赏的内容和含意上作更宽泛的探索,站在音乐文化的高度上欣赏作品,融入人文色彩,使音乐欣赏更贴近学生已有的历史、地理、文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进而培养他们对作品的感受、分析和理解能力。

何谓"学科综合"音乐欣赏教学呢?所谓"学科综合"音乐欣赏教学就是指把几个学科的知识综合起来,巧妙运用到音乐欣赏教学中去,以实现教学内容的"人文式"。两者的关系犹如繁花与绿叶,是相辅相成的。

1.1音乐与历史、地理学科的综合教学。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理位置,会产生风格各异的音乐。在教学中要注意把历史、地理知识贯穿到音乐欣赏教学中去,让学生既复习了历史、地理知识,又掌握了音乐知识。如,在欣赏校本教材"客家山歌"时,可先讲解客家人的南迁历史及南方地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自然景观秀丽的地理特征,了解客家山歌委婉秀丽,富有客家人的情调、淳朴与勤劳的音乐风格的音乐背景,让学生结合自已的见闻,认识两者间不可分割的联系。

1.2音乐与文学的综合教学。 文学与音乐是姐妹艺术。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适当加入一些文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音乐作品。 如教学 "音乐与诗歌"中《阳关三叠》欣赏课时,让学生了解诗中伤感绝望的离乡之愁后,再从已学过的古诗中寻找和这首诗情绪相反的诗句,这种做法很新鲜,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连许多平时上课不很积极的学生都在搜肠刮肚的思考,当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熏,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被找到后 ,学生的成就感和兴趣陡然提升。

1.3音乐与美术的综合教学。音乐与美术也是姊妹艺术。人们常常把音乐称作"流动的画面",把美术称为"凝固的音乐"。在音乐欣赏课中,加入一些美术作品,对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是有很大帮助的。如:在欣赏《伏尔加船夫曲》时,把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通过投影仪展示出来,让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这幅世界著名的油画,能使学生更深地理解音乐作品的意义。

运用"学科综合法"进行音乐欣赏教学,能使音乐欣赏课更生动、更立体,既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又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使音乐欣赏课真正达到了"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目的。

2.发挥教师引导作用,培养音乐想象、表现能力

2.1引导学生想象,激感共鸣。音乐的魅力不仅在于音乐本身韵律的和谐与完美,同时还在于它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记得一本书里曾经有郭沫若先生讲过的这样一句话"没有想象的人生是苍白的人生,而没有想象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中职学生时代正是富于想象的年龄时代,用音乐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培养她们的发散思维能力,这对音乐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又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捷径。 在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中,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文化素养不同,所处生活环境不同,对音乐的理解也会不尽相同。而一首优秀的乐曲带给人们的想象也不是单一的,是多姿多彩的。如,在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时,可要求学生敞开心扉,用自己的心,独立地去感受音乐带来的震撼,进而唤起无尽的遐想。音乐播完后,要求学生各抒己见,发挥创造力给乐曲起不同的歌名。于是"丰收锣鼓""舞""闹新春"……等名字诞生了。虽然有的同学在欣赏过程中断章取义,但需要肯定的是她们确实动了脑筋,展开了想象。又如:"舞"这个名字,学生解释为"当我听到音乐时,我感到它带给我一种想跳的冲动,于是我就为它取名为'舞'。"这个名字虽然和乐曲的名字不一样,但他是用心去听、去想了,且很"雅",很富于想象力,敢于创新,这是难能可贵的,这也正是新世纪学生应须具备的素质。因此,我在教学音乐欣赏课时,每道题都允许有无数个答案,以激发学生想象的火花。

2.2引导大胆表现,培养表现能力。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音乐欣赏课如不注重表演,而侧重于感受、体验音乐,会使课堂变得沉闷、凝重。针对这一事实,我运用"奥尔夫教学法"在音乐欣赏课中大胆的加上体态律动这一项,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浓郁、活跃,同时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课上,引导学生以身体作为一种"乐器",随着音乐自由的拍打、运动,每个学生都会根据自己对乐曲的不同理解而做出相应的动作,这在最大限度上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既让学生感受到了音乐的能动性,又让学生大胆的表现了音乐,还给音乐欣赏课平添了几分活跃气氛。

3.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音乐鉴赏兴趣

21世纪,信息技术的普及、互联网平台的建立、多媒体的运用为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创造了新天地,对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方式的改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特网上用之不竭的艺术教学资源信息,有助于突破传统欣赏课程的狭隘性,有助于突破时空的限制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

3.1创设网络环境,改变学习方式。通过网络进行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如,利用因特网和校园网络,围绕阶段学习主题,建立一个有质量的、有个性的音乐学习网站,让学生随时可以欣赏音乐,查找有关资料,在这个"大环境"中,自然地接受音乐的熏陶,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3.2依托网络平台,拓宽艺术视野。以音乐课程为突破口,充分挖掘网络资源优势,创建有特色的音乐欣赏课。如,教学我国少数民族音乐舞蹈欣赏课时,教师可根据教材需要,适当加入有关民族的舞蹈欣赏。先请学生课前上网了解相关民族的风土人情、音乐文化和网上欣赏、模仿自己感兴趣的民族舞蹈等,在课堂上再加以表演的方式,使学生形成多元文化观,达到传承民族文化,拓宽艺术视野的目的。

3.3发挥网络优势,关注学生发展。在音乐欣赏课中,要重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学生探索的积极性,让学生走进网络,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这个巨大图书馆的优势,使课堂成为一个小小的浓缩世界音乐艺术的博览会,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民族的艺术风情。教会学生上网学习的方法:如怎样搜索资料、如何利用关键词进行搜索等,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扬利除弊,学会学习、感知、理解、表现和创造音乐,以进一步丰富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艺术审美空间,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总之,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只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网络资源,充分运用综合学科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定能调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学习兴趣,并与之产生情感共鸣,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4

在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优秀的人文素养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只有具备优秀的人文素养,才能够对所学到的语文教学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认知。要想培养学生优秀的人文素养,首先需要在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工作,因为情感教学拥有组织、调节的作用,能够依据语文教学知识内容,来创设优秀的教学情境,把课本知识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充分的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受到情感上的陶冶,从而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这样学生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得到升华,才能够拥有正确的生活态度、学习态度。

1.1情感化

在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具备较强的情感化特点,因为情感教育能够充分的唤醒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情感教育工作中达到情感方面的共鸣,让自身人格不断的得到升华,从而分析出课本教学知识中所要表达的真实情感。在情感教育工作中,学生很容易被课堂氛围所感染,具备较强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愿意自主、积极的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来,从而师生之间共同构建优秀的课堂教学氛围,师生之间能够互相配合,加强沟通和交流,从而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需求与困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1.2生动化

在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能够把语文课本知识中的文字变得生动化,学生更容易接受与理解。当语文课堂教学具备较强的生动性,才能够把课本知识生动、形象的展现在学生的脑海中,从而让学生对所学到的语文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与认知。教师在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采用视觉形象的教学方式,让语文课堂课堂教学更为真实感人,从而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教学内容中的美感。

1.3审美化

在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能够让学生对美的事物有较强的感知力,这样学生不仅仅能够发现语文教学内容中的美,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更多美好的事物,从而报以美好的生活态度去面对一切。语文教学中包含了很多经典名句,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审美意识才能够感悟出来,而情感教育能够让学生深入感悟课本中的美,学生不仅仅做到发现美,还能够去创造美。

2.目前职业中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师不能够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虽然很多教师意识到了在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的必要性,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教师还是习惯于把自己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对象,不能够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无法引导学生自主、积极的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来,从而对学到的知识不能够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认知。教师严重剥夺了学生的主动权,使得学生根本无法从语文教学中感受到艺术魅力。

2.2过分注重教学分数

很多职业中学语文教师过分的注重学生的分数,而忽视了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即使部分教师意识到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也存在情感教育工作形式重于实质的问题,不能够让学生的情感得到真正的熏陶。部分教师过分注重教学质量,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与个性化发展,并且不善于去鼓励、表扬学生,而是一味的批评学生,打击了学生学习语文这门课程的积极性。

2.3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目前职业中学语文教学存在教学模式较为单一的问题,导致情感教育工作不能够顺利的实施下去,因为单一的教学方式很容易打击学生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例如,一些语文课堂内容需要采用多媒体技术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学生能够直观的感受教学内容,但是部分教师不愿意使用多媒体技术,还是采用传统朗诵课文的形式让学生感受书本内容,从而无法让情感教育工作顺利的实施下去。

3.在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方法

3.1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在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想要顺利的实施情感教育,首先需要师生之间加强沟通和交流,建立优秀的师生关系,这样师生之间达到心灵的相通,教师教会学生如何去欣赏美的事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师要让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观赏美的事物,并且还要大力的鼓励、表扬学生,提高学生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的自信心,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3.2创建优秀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拥有活跃的情感态度

因为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还尚未成熟,不具备正确的判断能力,对事物的认知还处于表面层次,所以教师要善于创建优秀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拥有活跃的情感态度,从而能够深入的判断事物。例如,在学习《苏州园林》的时候,因为多部分学生都没有接触过苏州,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优秀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欣赏苏州园林的特色与艺术风格,从而在达到视觉享受的同时,能够激发出自身对祖国美好文化的热爱之情。

3.3深入挖掘课本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篇5

中职学校的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整体素质不高,而舞蹈教学又需要在短时间里完成许多教学任务,给中职学生的舞蹈教学到来了一定难度。因此,如何借鉴幼师教育的理论与经验,遵循舞蹈教育强调性与实践性的教学规律,根据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实际需要,努力探索出一条真正具有职校特色的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体系势在必行。现根据相关专业知识和对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经验的积累对中职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进行探索研究。

一、依据培养目标,分层次进行舞蹈教学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培养目标是通过舞蹈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了解中国民族民间舞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的舞蹈基本能力,掌握幼儿舞蹈的表演、创编,以及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技能。根据这一目标,舞蹈教学内容可按层次分为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幼儿舞蹈三部分。

1.第一层次: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

中职生大都是十五六岁的孩子,对于他们来说,舞蹈虽然是一种美的艺术,但舞蹈训练却枯燥漫长,充满艰辛。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怕苦怕累,承受能力差。一开始接触到单一而辛苦的舞蹈基本功训练时,往往会产生退缩的情绪。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这部分是舞蹈课教学最基础的内容,也是初学舞蹈时的重点,并且贯穿整个学习过程。

2.第二层次: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组合

学生通过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可以了解和继承我国民族民间的优秀舞蹈,开阔眼界,丰富舞蹈知识,掌握大量的舞蹈词汇,提高舞蹈表现能力和鉴赏能力,为今后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对组合的反复练习,提高身体各部位的灵活程度,加强四肢的密切配合,使舞蹈动作更加协调统一,寻找美的感觉,增强舞蹈感染力。为今后的幼儿舞蹈表现、创编、教学打下良好基础。所以,组合的选择是不容忽视的。

3.第三层次:幼儿舞蹈学习与创编

幼儿舞蹈是幼儿园音乐的教育内容之一,是在音乐的伴奏下根据音乐的性质,以动作姿态来表现音乐形象的一种形式。幼儿舞蹈不同于其他舞蹈,具有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特点。它通过幼儿表演来体现幼儿生活的情趣,反映的是幼儿的生活、思想、感情和态度。通过幼儿舞蹈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使学生全面地了解幼儿舞蹈教育教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幼儿舞蹈表现的基本技能,初步学习并掌握幼儿舞蹈教学、创编的基本理论和技能,逐步提高学生对幼儿生活的观察、积累、提炼的兴趣和能力,为适应开展幼儿园舞蹈教育活动服务。

(1)实践部分。①幼儿基本舞步,在形象、生动、优美的音乐启迪伴奏下,通过科学系统的舞步教学训练,将有助于幼儿音乐、动作、节奏感等多方面的发展;②幼儿律动,这是幼儿的身心特点,也是感知音乐、舞蹈特点而形成的;③幼儿歌表演、集体舞,这是属于幼儿园面向全体幼儿的普及型歌舞教材。

(2)理论部分。①幼儿园舞蹈教育教学的基本内容及组织形式;②幼儿园舞蹈教学方法;③幼儿舞蹈的创编知识。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幼儿舞蹈动作的发展规律,并学会在学习和生活中了解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积累幼儿舞蹈素材。这样,我们就可以在系统地学习幼儿舞蹈教学内容时有更多舞蹈创编的素材。

二、运用示范教学,提高舞蹈课堂教学质量

1.示范教学在舞蹈课中的作用

舞蹈的特性是人体运动的艺术、动态艺术,这决定了舞蹈教学离不开“言传身教”的教学方式,特别是初学者对舞蹈的概念很模糊。教学时,需要采用示范的方法使学生对动作有初步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慢慢进入学习舞蹈的境界。视觉是舞蹈认知的窗口,是对所有动作认知的直接来源。学习舞蹈时,首先是用眼睛观察教师的示范,把视觉感受通过三级神经元传递到大脑,产生视觉形象,对动作进行认知和分析,再用自己的肢体进行实践。所以,在舞蹈教学中示范是必不可少的。

2.合理有效地运用示范教学

(1)整体示范和分解示范相结合。舞蹈必须经过认识、模仿和熟悉三个阶段,教师在授课时,应让学生先了解所要学习的动作和文化背景、动作的韵律风格及特点,再准确示范基本动律,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动作最初的视觉印象。然后,让学生模仿和练习,完善已形成的动作表现,逐步把动作连贯起来,从而形成动作定型。在舞蹈课的训练中,教师可以采用整体示范和分解示范交替进行的方式。整体示范可在最初使用,意在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完整的印象,再采取分解示范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动作的环节,这也是学生掌握动作的必备途径。这样,不仅顺应了学习动作的心理规律,也激发了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因此,要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教师的示范动作,轮流让学生站在第一排上课,课堂上分组练习时每组再示范一次,这样学生基本都能在脑海中形成比较完整的动作形象。

(2)讲解和示范交替进行。舞蹈靠动作来传达情感,如果只顾示范而忽略了对动作要领的讲解,学生学习时极有可能不得要领,因而舞蹈课上的语言讲解也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教师不但要具备较强的示范能力,还要善于使用简洁、明了、具有启发性的语言,进行提示、引导,还要做到讲解和示范相结合,帮助学生把握动作要领,提高动作质量,使学生尽快掌握所学内容。舞蹈是美的艺术,而舞蹈教师是美的传播者。舞蹈教师应不断采取各种形式来保持和提高自身的舞蹈素质,还应懂得提高教学质量的示范教学方式。

(3)示范教学中艺术地运用语言。恰当、形象、激励性的教学语言具有很大的魅力,每时每刻都左右着教学进度,成为调节课堂学习气氛、提高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委婉的语言是内在的关怀,作为教师不仅要用严谨、清晰的讲解,使学生准确领会、掌握动作要领及技术,还要通过不断地赞美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教师在课堂上纠正动作时要考虑学生的自尊,如果分寸不当很容易伤其自尊,导致学生从此对舞蹈课产生抵触情绪,而形象的语言则能给学生更大的想象空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运用集体复习,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不仅是体现在教师课堂上的传授,而且体现在学生课后的复习过程。中职生学习自觉性不高,课后往往不会主动复习,而课堂上存在的许多问题还需要学生在课后复习时逐步解决。在所有的复习方法中,集体复习是舞蹈课后复习的最佳方法。其优点有以下方面:

(1)它能调动更多人的积极性,利用众多人的能力回忆和展现舞蹈的全局;

(2)集体复习会给有舞蹈特长的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让学生在复习时起到“小老师”的领头作用;

(3)分组进行,能使学生有间歇缓冲的机会,产生新的力量,把动作做得更加准确。在分组轮换训练的前提下,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使动作更优美、熟练。

另外,集体复习是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的,音乐和节奏对舞蹈不仅起到烘托作用,还具有进一步刻画形象的功能,使回忆更加连贯、准确和完善。

总之,在进行中职学校舞蹈教学过程中,应转变观念,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参与实践,这样才能强化学生文明行为,提到素质教育水平,陶冶美的情操,促进身心发展,使其具有担任幼儿园教师职业能力,为国家培养出胜任幼儿教育的师资。

篇6

中图分类号:G718.2?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6-0214-02

目前,我国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都开设了舞蹈课程,但只是按照教师的思路进行教学,基本没有与之配套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大纲和教材,所以舞蹈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一定的准则,按照自己主观进行教学,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有必要加强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建设。

一、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现状

1.舞蹈课的课时少。学前专业舞蹈教学的现状是:学前教育专业三年五个学期,每学期教学周17周,舞蹈课每周2课时,五个学期加起来一共170课时。舞蹈课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课程,仅仅170课时是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的。学生不能很好的完成舞蹈技能及舞蹈基础知识的学习,在以后的工作中在舞蹈方面会受到很到的限制。

2.没有规范的舞蹈教材。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依据、是学习的理论基础,没有教材的课堂是随意的,不规范的,更无从谈起教学质量。目前,大多数学校没有找到适合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材,不能只对学生实际需要进行教学,不利于对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

3.课程设置。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是教育学和心理学,对舞蹈教学并没有专业的重视,这给舞蹈课程的设置带来弊端。很多中职学校的舞蹈课程没有科学的教学计划,没有专业的教师安排,没有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想。

4.学生自身条件局限性。舞蹈的表现手段是人体动作,通过人的肢体语言来传情达意的行为艺术。然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一般是初中毕业生,在舞蹈训练方面年龄偏大,骨骼生长发育已经基本定型,可塑性降低。

二、舞蹈课程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重要性

舞蹈是一种艺术,既可以通过节奏反应人的内心世界,也可以通过人体动作来反映社会的现实生活。它的表现工具即是人的身体,通过人体来表达一切情感。使观众可以感受到美,舞蹈可以陶冶情操、强健体魄、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在人的幼儿阶段是人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对很多事物理解不了,那么教师用舞蹈语言,在美的基础上,锻炼儿童的理解能力。幼儿在学习舞蹈的同时,可以协调的发展身体的运动技能,对幼儿的审美情操也有很到的提高,对品德与性格的培养也是大有裨益,与此同时还可以锻炼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以及思考能力。因此,幼儿教师必须具备全面的舞蹈知识以及扎实的舞蹈技能,才能更好的对幼儿进行培养,完成对幼儿的舞蹈教育,从而达到美育的效果。

三、课程设置的合理安排

1.基本功训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是14、5岁的初中毕业生,并没有良好的舞蹈基础。他们身体素质可塑性强,打好基础是关键。第一学期的课程设置应该是学习基本功,从芭蕾的“开、绷、直、立”开始,训练学生的基本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纠正学生形体上的不良习惯。

2.古典舞的设置。学生在学习芭蕾之后,有了一定的基础。第二学期开始设置古典舞,学生进入古典舞身韵的学习。古典舞身韵主要是针对学生气息的运用和身体的韵律感、节奏感的训练。为学生学习民族舞打下良好的基础。

3.民族民间舞蹈的设置。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舞蹈,不能每一个都开设,选择五至六个有特色的民族舞蹈进行学习。如汉族的东北秧歌,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傣族、朝鲜族这些较为突出的舞蹈。教师多做展示,学生多做练习,让学生做到掌握好每个民族舞的风格特点。为今后的学前教育工作做好准备。

4.幼儿舞蹈课程的设置。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要面对的是幼儿,所以幼儿舞蹈的学习和创编是非常重要的。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开设舞蹈课程是必然,舞蹈课是此专业学生的基础,要坚持科学性、适用性、指导性的原则。学前教育的舞蹈课程应该在此原则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引导、鼓励学生,建立学生自信心的基础上,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实践以主,加强学生的专业意识,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让学生发挥才华,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突出学生在舞蹈课程中的主体地位

在舞蹈教学的课堂上,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共同活动。教师起主导作用,但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是学生,他们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着未来的幼儿教育工作者,所以教学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将来学生走进幼儿园,做好幼儿教学工作打下基础。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应该保持着高度的互动性,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教学的热情,使学生真正地成为舞蹈教学活动的主体,多多进行自己创编有积极意义的幼儿舞蹈,给自己积累舞蹈资料,为将来走上岗位打基础。

五、结束语

总之,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是很重要的一门课程,各个学校要重视起来,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舞蹈课程还存在这各种各样的问题,希望能够得到重视和解决,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对我们的孩子负责,对我们的教育事业负责。

参考文献:

[1]廖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03).

[2]田景正.面向研究型幼儿教师培养的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教学改革[J].当代教育(学科教育研究),2008,(01).

篇7

一、消除心理障碍,鼓励学生“敢说”

受自卑情绪的潜在影响职中生在口语表达中所暴露出的心理障碍,比大专和普高的学生更为明显。这些心理障碍常见的有怯场,不敢当众发言,站在讲台上拘谨腼腆,手足无措,身体歪斜,目光慌乱,发音量小,音质含混等。刘伯奎在《青年口才训练系统》中说到:“在口才训练中,有两个举足轻重的环节:一为思维环节,一为心理素质环节。”心理素质良好,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基础。

1、加强学生思想情操的培养: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信念,实事求是、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是提高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说得合情合理合法是口语表达的基本,试想一个人如果观点、立场本身就错了,此人再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也是没有益处的。

2、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引导学生认识口才在生活工作中的重要性,心理障碍的形成,克服胆怯心理的方法。从教育学、心理学入手,帮助学生形成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自信心和决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后,学生上台演讲失败了,也不会觉得难为情,别的同学更不会嘲笑、讽刺,相反失败的同学还会争取机会,要求再试一次,其他同学会更多的报以理解和支持。

3、鼓励学生,增强自信: 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日常的训练中我注重随时鼓励学生。温馨的情绪能使思维清晰并加速,从而促使人的内部语言顺畅地转化为外部语言,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注重在点评中有意张扬学生活动时的上进意识,及时指出学生的优势,评价学生的进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们会有进步,教师要善于抓住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鼓励表扬振奋他们的自强意识,克服自卑心理。

二、学好基本功,为“能说”打基础

1.语音训练:口语表达是一个人讲,其他人听,表达者的发音准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听者的正确理解。在一些庄重的场合,不标准的普通话会影响表达效果。普通话语音美,气质美,词汇有广泛的通用性,语法有明确的规范性,所以在口才训练中进行普通话语音的标准训练非常有必要。

2.积累词汇:通过多读多背,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增强语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增加词汇量,把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同时还应掌握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让语言更加生动而富有表现力。

3.思路训练:通过范文讲读学习分层次,析语段,明句法,揣摩作者的思路,掌握有条理地表情达意的要领。指导学生把一件事、一个意思讲清楚,讲连贯 。练习写发言提纲,使思路条理化。

三、与课文教学相结合,提高思辩能力,培养学生“善说”

学好口语,说话得体、机智、巧妙有助于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成就事业。在语文讲读课文的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赏析研读人物的口头语言,学习口语交际方式方法。

1.吹捧奉承:《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初见黛玉,一句“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吹捧了黛玉,讨好了贾母。最妙的是“竟是个嫡亲的孙女”这几个字眼,把黛玉的美说成是“嫡亲的孙女”才有的美,让所有的人都听着舒服。这样的说话语言不可不谓巧妙之致。

2.应对自如:《群英会将干中计》中将干和周瑜相见时的交际背景是很复杂的,两人各怀心思,但表面又要做到应对自如。

3.讽喻劝说:《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巧妙的以切身感受的“比美”之事设喻,讽劝齐王纳谏除弊。以下级身份劝说上级,方法巧妙。

4.随机应变:《雷雨》中鲁侍萍说:“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儿子?” 侍萍不想向周萍表明自己的身份,话到嘴边又改口了。可见当时侍萍想认儿子又不便、不能、甚至不愿的复杂心情,理智和愤怒使她的言语由母爱的温情转为严厉的责问和斥责。

5.巧妙拒绝:《茶馆》中王利发不想让让唐铁嘴在茶馆喝茶,怕影响自己的生意。王利发是这样说的:“你外边溜溜吧”,“先生,你喝够了茶,该外边活动活动去!”对比秦仲义喝令:“躲开我!去!”收到了既拒绝他人又不得罪人的效果。

6.明贬实赞:鸿门宴上樊哙慷慨陈辞,表面上声色俱历严加指责,暗中却把项羽抬举到至尊的高位,迎合了项羽骄横自大的心理,从而缓和了宴会的紧张气氛,为刘邦后来逃生创造了条件。

篇8

学前教育是每一个人接受教育的初始阶段,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俗话说:“七岁看老”,学前教育的好坏,教育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因而,做好学前教育,提高幼教职业素质,保障学前教育质量等至关重要。中职教育中的学前卫生学专业是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尤其是农村民办幼教的重要培育“基地”,中职学前卫生学课程中的职业素质教育能否到位,教学有效性高低与否,都将影响其所培养人才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由此可见,强化中职教育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提升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综合素养,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中职学前卫生学职业教育现状

近几年,从我国不同地区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毕业生职业素质总体情况上看,生源的整体素质正在逐年下降,绝大多数的学生就读该专业的初衷,普遍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由于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文化课成绩较差,中考无法考上适合的高中,且当前社会对幼教专业人才的缺口较大,才退而求其次到中职学校就读学前卫生学;二是部分农村学生因家庭条件较差,无法负担起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的学费,同时也为早些就业以缓解家庭经济压力,故而选择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就读。以上两种情况几乎涵盖了目前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生源就读本专业的主要初衷,可以明显的发现,其中涉及学生自身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热爱以及出于自身对从事幼教行业的热情等方面的原因,少之又少。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志不在此”的初衷很大程度为学生在具体的专业学习和日后的幼教职业活动中不如人意的职业素质表现埋下了“伏笔”。除了生源特殊这一因素的影响之外,从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日常学习中所表现出文化状况、行为习惯等,也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例如,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普遍文化课基础薄弱,课业完成质量低下,错字连篇,语言表达能力弱,对汉字书写的笔画顺序混乱不明,等等。同时,学习盲目性较大,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我定位,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应付心理强,厌学现象普遍。这些表现与学前卫生学专业教育目标严重不符,与社会对幼教的职业素质要求相差甚远。更有甚至,在学前卫生学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发现一些较为极端的现象,包括专业学生自身卫生习惯差、脏话连篇、抽烟、酗酒、打架等不良行为频发等。总体上看,当前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职业教育情况堪忧,强化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职业教育,提升中职学生职业素质、能力和素养等迫在眉睫。

二、强化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策略探析

从上述关于中职教育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表现现状上看,强化中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尤为必要,且亟待实施。以下,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经验,以及当前中职学生的个性特点、个性化需求等综合因素,提出以下三点实施策略,以期转变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职业素质低下的现状,助力中职学生更好地实现职业素质提升。

(一)强化理论基础教育

一定程度上,学生职业素质低下的关键在于接受的教育不足。众所周知,目前中职卫生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是两年在校学习加一年顶岗实习。这种教育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速度,缓解了社会对幼教人才的需求压力,然而所培养的毕业生职业素质要求不达标,所输送的人才职业素质不高,相比于人才缺口的所带来的影响,其危害可能更甚。对此,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要想切实提升毕业生职业素质和能力,首先应当强化对学生的理论教育,通过延长在校教育时间的方式,让中职教育速度合理的减缓下来,同时在具体教育中,更加注重对中职学生理论教育,尤其是职业道德、问卷知识、专业理论知识等诸多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升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的理论基础和水平,为其日后的学习和就业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提升教师教学专业化水准

就当前中职教育教师队伍的结构来看,专业教师所占的比重较大,且大多数教师来源于艺术类专业的学生。然而,基于现实情况中诸多因素的影响和考量,使得当前中职学前教育学专业的从业教师存在一些专业不对口现象,例如专业理论课的教学却由非专业的教师担当,这一情况很容易导致因授课教师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系统性的教学理论基础而导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跑偏教学方向,对教学的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把握不足,进而影响教育的最终效果。针对这一问题,较为实际且可行的策略则是通过强化教师入职前和入职后的专业培训,让这类专业技能水平不高的教师能够通过教育培训,尽快地熟悉本专业的知识,以提升其专业化知识水平和技能。一旦专业教师的教学质量得以切实保证,则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职业素质等综合能力也能相应的得到保障。

(三)重视职业情感教育

职业情感缺乏,综合素养不足,是导致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毕业生职业素质低下的另一个关键致因。良好的职业素养,对幼教职业具有深厚的职业情感,是衡量一名幼教职业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同时也是当前社会对幼教职业素质的根本要求。中职教育要想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促其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则应当关注和重视对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的职业情感教育,通过实施情感教育,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幼教职业的兴趣和责任感,进而驱使其在职业生涯中能够切实做到爱岗、爱生、敬业、奉献。实施情感教育的途径有很多,例如,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深入到当地的幼儿园去实地参观和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幼儿园的实际教学活动,从而培养起对幼教职业的认同感和亲近感;可以邀请专业的名幼教来学校为学生“现身说法”,通过讲座、演讲的形式,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幼教所需具备的素质、能力等,同时也为学生树立起职业“标杆”,促其自觉向名幼教学习和看齐;可以强化对学生关于保教技能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让学生真实的接触幼儿,接触保育工作的实际,切身体验幼教的责任;通过以上等途径,进一步深化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对幼教职业的职业情感,激发其自觉提升自身职业素质和综合素养。

三、结束语

当然,提升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有效性的方略还有很多,除了上述提出的三点以外,还可以通过加强职业指导来进一步深化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这些都需要中职教育教师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多加摸索,多加实践。

总之,作为幼教的教育者,我们身上所承担的责任更重,提升中职学生职业素质和综合素养,不仅是我们对中职学生的责任,更是对社会的责任。为此,应当进一步探寻和摸索提升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尽可能地为社会输送更多、更优的幼教师资,进而保障我国幼教事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学前教育学》是中职幼师专业必修的理论课程,单单依靠课堂教学毕竟容量有限,不能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但是如果作业只是机械式地重复教材内容,不仅枯燥乏味,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发挥其教育功能。因此,《学前教育学》课程应该设计有效的作业,更好地辅助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有效作业设计的特点

(一)富有挑战性

有些教师总担心学生缺乏思考能力,布置的作业大多只是对所学知识机械式的重复,这其实是对学生的轻视。中职学校的学生虽然知识学习的水平较低,但是很多学生的思维很灵活,对事物有着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因此,适当增加作业的难度和灵活性,避免枯燥乏味,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和积极性,还能促使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查阅资料、独立思考、相互交流甚至争论,在学习活动中变被动为主动,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二)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作业,问题通俗易懂且有针对性,注重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的作业,能满足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经验和兴趣,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选取自己擅长的领域来完成作业。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鼓励创新,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愉悦和成功的体验,促使每一个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都得到发展。

(三)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前教育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实践性表现在其理论来源于学前教育实践,同时这门课程的建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学前教育实践。因此《学前教育学》的作业设计要有利于促进学生教育基本理论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基本的教学技能,把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教育学理论与其他相邻学科相联系,重视教育问题和现象的分析、思考和探索学习,培养学生初步的教育科研能力,使幼师专业的学生将来在工作中能更快地适应教育工作岗位。

三、《学前教育学》有效作业设计的类型

(一)拓展型作业

拓展型作业是指教师有计划地指导学生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课外阅读或文献检索,使学生不局限于教材知识和课堂上教师的讲授,额外收集教育信息、拓展知识的一类作业。在现今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学会利用各种信息传媒来获取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引导学生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等信息媒介,了解教育新动向、新成果,了解国内外学前教育的新发展和新变革,了解现代科技、信息对幼儿成长、发展的影响等,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对学习学前教育学这门课程是非常有益的。

(二)体验型作业

体验型作业是指让学生参与教育教学实践,丰富学生的直接体验,训练和提升学生的教育教学技能的一类作业。如:教学活动设计、模拟课堂、幼儿园见习实习等。《学前教育学》这门课程的学习,不能只偏向于理论阐述,应该多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学生的教育技能训练。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也可以利用学校组织的见习和实习活动,让学生模拟幼儿园教师的行为或进行某项技能的练习。幼师生只有储备一定的教育技能和经验,毕业后才能更好地走上工作岗位。

(三)评价型作业

评价型作业是指运用所学的学前教育理论,对教育问题、教育现象进行分析并独立作出判断的一类作业。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教育教学工作中真实的、典型性的、富有启发性的、新颖的案例,供学生分析和讨论学习,学生对案例或教育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时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认识和看法,鼓励创新。完成这类作业的过程中,学生既要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还要自己选取评价角度、找到判断的依据,既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合,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篇10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19-02

一、前言

中职学校主要培养的是运用型的人才,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就是幼师。中职学生由于入学时英语水平就低,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口语水平普遍很低,如何在两年半的时间内让学生适应幼儿园的英语教学?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从加强学生英语语音水平入手。那又如何让学生对单调的语音教学感兴趣呢? 笔者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倡导游戏教学法,虽然有很多一线老师提出了游戏教学,但具体用什么游戏却没有解决,笔者本次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实践收集和创造适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语音教学的游戏,同时确定中职语音教学的目的、内容及基本模式。

二、职业中专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语音教学现状

虽然中职学校近几年来已经认识到了英语课程的重要性,也增加了课时量,但教学的现实却不容乐观。

1.期望值与现实的差距较大。由于幼儿园英语课程的开设,她们希望中职学校培养的幼师生有良好的英语技能,主要是良好的英语语音素养;中职学校为了培养适应市场的幼师人才,也希望毕业的学生能有独立在幼儿园教英语的能力;家长为了自己孩子的发展也希望孩子能在学校把英语学好。但现实却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虽然两年的时间都在学英语,但他们的英语水平却一直没有提高,特别是英语语音水平根本不能适应幼儿园的英语教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学生入学时英语基础差;教学内容太多;要求太高;教学方法老旧、单一、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最主要的原因。

2.学生英语基础较差与教学方法选择两方面存在的矛盾性。由于职业中专生源在英语基础整体层面上较差,使得以注重传授和模仿、教师主体的传统的英语教育手段很难收到较好的效果。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多种教学方法相辅,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出发。但实施起来却有很大困难,由于中职生对英语学习已经产生了很大的抵触心理,他们的基础可能和初一学生一样,学习心理却有很大不同,所以如对待初中学生一般,用适合初中英语教学方法也很难达到教学效果。

三、英语语音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1.提高对音标学习的认识,树立英语学习的信心

以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英语学习的根基,引导学生梳理出从“字母单词短语句篇”的学习过程,了解字母的“名称音”,以及其“在单词中的发音”是英语入门的关键,进而认识音标的重要性及意义。

2.英语语音教学的单音部分要实行先集中后分散的教学原则

为了缩短语音学习的学程,改变学生从一开始学英语就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的现状,充分开发学生学习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经过对一些教学成绩优秀的个案的调查研究,现行中学英语教学对教材中语音教学的单音部分实行先集中后分散的教学原则是切实可行的。这里所说的集中是指用 2-3 周的时间进行音素和音标的教学,教学的重点要放在了解音素、音标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各自在拼读单词中的作用,完成48个音素、音标及其相应字母、字母组合的教学,使学生初步过发音、拼读开口关。同时,结合教材生词表上的单词练习拼读,掌握用音、形、义相结合的正确方法识记单词(可以是生词表上部分单词,特别是一些有读音规律的单词),从而使学生初步形成独立拼读的能力,使学生的英语学习从一开始就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然后是分散教学,即按照教材所编的教学任务施教。以达到在教学中进一步分散巩固前面所学的字母、音素和音标,确实形成熟练的拼读能力,并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单音部分的其它学习内容。

3.在英语语音教学中灵活地运用游戏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而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莫过于游戏。在游戏教学法中,教师融合特定的教学内容于游戏中,变静态教学为动态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有效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经过教师不断的实践和尝试,游戏教学法因其独特的魅力长存于教学活动之中。因为运用游戏教学法,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学会了知识,同时又充分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且能够帮助一些学生克服“羞于启齿”、“消极”、“自卑”等一些不良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改变自己的性格弱点。同时,也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提高教学效果。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就是幼儿园教师,而游戏教学将会是她们将来从事教学工作得主要方法,在英语教学中游戏的大量使用可以起到一举多得的效果。所以能把游戏教学贯穿在英语语音教学中本就是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很好的职业技能教育。

当然,游戏教学法只是英语教学方法的一种,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不能无节制地使用。对于英语这种语言的教学,采用游戏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的,但在实施中还要注意一些问题和规则。如游戏内容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不能成为只为添加乐趣而脱离教材的空中楼阁;教学方法要注意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兴趣,让师生共同参与;游戏教学要注意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在欢乐中学习知识,拓展思维,获得心理的满足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虽然良好的语音基础是培养和提高各项语言技能的第一步,但音标的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需要融入长期的教学中,更要运用到实践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李洪媛.中职学校音标教学探讨.魅力中国,2010,3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