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风险管控策略模板(10篇)

时间:2023-06-29 16:42:1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风险管控策略,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风险管控策略

篇1

二、企业财务风险管控的意义

1.为决策者提供数据信息企业财务风险管控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依靠企业财务风险管控可以确保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金运行等各个层面的信息质量。企业财务风险管控能够提升企业财务报表数据信息的真实有效性,为企业决策者带来强大的数据信息支撑,让企业管理者与决策者动态化把控企业财务情况。通过对企业财务风险管控数据信息挖掘,分析出精准可靠的会计信息、资金流量、经济往来账目,真正让企业财务数据信息直观化,为企业管理者与决策者优化企业管理策略提供财务数据信息支持。2.助力实现企业经营发展目标一般情况下,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目的便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以便于实现企业可持续长效发展。在当前市场竞争逐渐激烈的当下,企业生存更加困难,如何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至关重要。新时代背景之下,企业内部管理成为企业软实力,是促进企业稳定发展的关键。企业想要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需要依靠科学管理和经营决策。借助企业财务风险管控手段,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第一时间分析挖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潜在的风险,确保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在可预知的范围之内,构建出企业稳定生产运营的局面。动态化发现风险、解决风险,有效将企业的经济损失降至最低,保障企业健康稳定运行,为广大员工谋求福利,并且回馈社会。切实在满足企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对员工与社会负责。

三、内部控制视角下财务风险管控存在的问题

1.企业财务风险评估程序不完善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我国市场经济已经完全进入世界市场中。面对各种竞争威胁,很多企业已经注意到了自身财务管理问题,认识到了财务风险管控的重要性。但是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企业并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财务风险管控评价机制,导致企业在生产和发展过程当中,处于相对被动、相对劣势的地位。财务风险评估工作极其重要,若缺乏完善的财务风险评估机制,那么很容易造成财务风险管控数据信息不精准,无法进行风险识别的问题,降低了企业财务风险管控力度。2.财务内控岗位设置不相容当前,很多企业在生产运行的过程中,针对内部控制岗位设置缺乏平衡化的处理,这样在进行财务风险管控工作当中,很容易出现权责交叉问题,很难对工作各个环节开展严格的监督管控,造成企业监督机制失衡,无法对各个环节的财务风险开展监督管控。若出现企业财务内控机制权责交叉、相互推诿的问题,很容易造成企业财务内控监督管理工作失职,容易造成较大危险。在企业财务清查的过程中,需要对合格部门的财务数据信息进行清查点明。但是若在财务风险管控内部机制不完善、岗位设置不相容的状况下,企业财务清查时很容易出现虚假报表的问题,而且在实际开展企业日常生活经营活动时,也存在限制性,导致财产流失等问题。3.内部控制信息传递机制不健全结合当前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来看,在进行资产管理工作时,往往缺乏完善的内部信息传递机制,造成工作人员对资产数据无法清晰完善把控,无法更好地了解企业账款回收情况,这直接增加了企业资产管理难度。在信息化时代的当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呈现出信息化发展态势,若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信息传递机制,在进行企业运作的过程中,无法第一时间对企业内部财务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管理,很容易出现舞弊、资产挪用等问题,增加企业资产风险。4.内部监督管理机制缺失为了更好地开展财务风险管控,应该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并对企业内部开展进一步的控制。在实施内部监督管理时,应该做好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在企业内部监督工作当中,需要发挥出内部审计工作职能作用,但是大部分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缺失。虽然一些企业认识到了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内部审计方法较为落后,直接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有序开展,对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发展阻碍。

四、内部控制视角下财务风险管控策略

1.改善内部控制环境企业在进行财务风险管控时,应该最大程度上展现出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结合市场发展规律,对企业内部控制各项管理工作进行优化统筹,为内部控制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此外,企业还应该把握自身的经营发展特点,合理地进行企业内部控制结构岗位设置,在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当中进行合理全责分配,保障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发挥出最大效力。实现企业决策执行、监督分开运行,构建出明确的内部制衡制度,杜绝权力交叉问题出现。还应该结合当前信息化技术发展趋势,强化企业内部信息沟通交流及时性、精准性。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财务风险萌芽,并将其扼杀在摇篮里。对企业内部控制问题进行严格管控,切实有效降低企业财务风险。2.完善财务风险评估处理机制企业财务风险评估处理机制,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关键程序。企业要从两个层次对企业财务风险评估机制进行完善。其一,依据财务风险评估程序的要求,在组织机构上设置专门负责风险评估管理岗位。在财务风险评估程序当中,制定出完善的风险评估程序。在严谨的风险评估程序之下,明确风险目标,并且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对各个环节的风险目标进行把控,构建出有指导性、可操作的风险评估报告以便于企业领导进行决策利用。其二,对风险评估报告进行分析,结合风险评估报告的内容构建起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若一旦出现了财务风险,应该第一时间进行财务风险预警,并且采取应对措施,最大程度上规避风险、化解风险。3.健全内部控制信息传递沟通系统为了有效提升企业内部信息沟通效率,企业要构建出完善的内部控制信息传递沟通系统,有效避免问题出现。加强财务人才培养,切实提升财务人员的信息分析能力,营造出廉洁从业工作氛围,切实为管理者提供正确的决策信息,规避生产经营过程当中潜在的财务风险。构建出高质量的内部信息沟通系统,在企业生产运行过程中早期对财务风险进行把控。顺畅举报投诉渠道,帮助企业管理层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潜在的隐形风险。4.构建内外审计相结合的监督体系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监督。为了弥补内部审计工作的弱点与不足,企业决策者以及管理者,必须要加强改进内部审计工作,从法律法规支撑、制度标准执行、权利赋予运用、人员配置等诸多层面来强化内部审计力量,有效保障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此外,还应该借助外部审计工作对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开展合理性、经济性、合法性、精准性、真实性的审查,有效避免企业行政干扰以及其他因素的干扰,切实有效地强化企业财务风险管控力度。

五、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财务风险管控工作意义重大,不仅有利于为决策者提供数据信息,而且有利于促进企业综合竞争力提升。在进行企业财务风险管控时,必须要凸显出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分析出企业财务风险管控存在的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改善内部控制环境,在完善财务风险评估处理机制的基础上,健全内部控制信息传递沟通系统并构建内外审计相结合的监督体系,促进企业稳定可持续发展,将财务风险扼杀在摇篮当中。

参考文献

[1]宁峰.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财务风险管控研究[J].中国民商,2019,000(010):153-154.

[2]黄镜宇.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对策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727(29):250-251.

[3]倪美娜.浅谈内部控制视角下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J].金融经济,2019,502(04):209-210.

篇2

中图分类号:U231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城市人口数量也在逐年递增,然而地铁作为城市人通运输的主要渠道,在日常的运营中面临着十分巨大的风险。近几年频频发生的地铁事故,如深圳地铁三号线地面塌陷事故、深圳地铁五号线工地坍塌和深圳地铁五号线风井坍塌事故事故等,不仅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资金损失,也间接证明了地铁安全运营的风险大这一点。但人们对地铁的需要不可否认,因此关于地铁运营风险的分析与管控策略的研究有着很大的价值和意义。

二、地铁运营风险管控概述

地铁风险管控指的是地铁风险管理人员通过地铁日常运营中各方面的情况进行假设,并分析各种各样风险事件的发生几率。基于四项风险基本控制理念(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保留)下,对各种各样风险事件作出相对应的预防策略和紧急应对策略,从而减少地铁运营风险事件的发生和发生时造成的损失,提高地铁运营过程的安全系数,进而实现地铁日常安全运营。要求相关部门以铁的手腕、铁的纪律、铁的面孔来抓安全工作,始终坚守“没有安全就没有运营”的理念,落实各项运营安全工作措施,打造安全地铁[1]。

三、地铁运营安全管控的发展现状

我国首次提出重视地铁运营安全风险是在《安全生产法》颁布之后,因当时的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管控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同时由于对地铁安全风险管控的基本理念不全和相关技术设备较为落后。且在车辆、线路、机电、土建系统方面采取的是人为评价,地铁运营设备需要人为检修,因而容易造成风险事故;然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地铁运营设备也跟随潮流进行自动化改革。另一方面,人口基数大是我国的主要特点之一。因而城市内众多人口数不仅给城市内交通带来很大的困扰,也加重了地铁安全运营的负担,即便处于科技自动化的地铁运营设备下,也存在着很大的风险。香港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管控值得一提,当地遵循ALARP原则,在地铁运营风险管控方面的技术水平与国际水平持平,值得我们人数研究和学习。如香港地铁的安全经理岗位设置及其职责、风险防范以及数值分析、预警机制和处理程序等。香港地铁先进技术给香港地铁运营带来了安全经济、高效舒适的运营环境,切实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

四、地铁安全运营风险管控存在的问题及其风险风险评估

(一)地铁安全运营风险管控存在问题

由于我国地铁运营正处于比较薄弱的发展阶段,因而会存在许多方面的安全风险因素,以及存在问题,目前,我国的地铁运营风险管控与发达国家的地铁运营风险管控相比依旧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相关技术工作者只注重于局部风险,没能全面考虑整个运营过程中的风险;其二,目前各城市的地铁运营风险管控多数采用“归纳法”对地铁运营的风险进行评测,该方式较为被动,缺乏对未知因素的的预测,不能适应实际情况多变的需求看,其三,地铁运营风险管控缺乏长期性的实施机制,在地铁运营风险管控方面不能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做出最合理的对应策略;其四,缺乏系统,科学的风险管理理论方法指导,缺乏科研项目投入,影响地铁安全运营。

(二)地铁安全运营风险评估

影响地铁安全运营的因素主要包括人(乘客、工作人员等)、机(供电系统、车辆系统、通信设备、排水设备、辅助设施等)、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管(管理制度、管理者职责体系、安全投入等)四个方面的社会因素。因而,地铁运营相关工作者可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并综合分析后归纳总结出发生事故的概率与事故后果,以及运营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程度,即地铁运营系统的事故风险。并把数据结果作为对风险事件进行实质性剖析的基础,分析风险事件进行等级评定,并考虑其链条效应,确定风险时间是否对乘客造成致命的威胁,从而根据实际运营情况制定风险事件发生时,能根据不同环境和条件采取对应的救援策略。不仅有效防范风险同时节省资源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还有效实现乘客在候车――乘车――出站这一过程中对自身生命财产的保障,并争取在规定时间内将乘客安全送达目的地[2]。

五、我国地铁运营安全中的风险管控策略

为提高我国地铁运营安全系数,解决地铁运营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着手进行。

(一)建立新型地铁运营风险管理体系

引进国外先进地铁运营风险管理模式,并与国内地铁运营风险管理模式相互比较并归纳总结出优势,取长补短,建立新型地铁运营风险管理体系。实现严格设计并监督执行地铁运营中风险测评工作,提升测评工作的细致度和精准度的目标,尽最大努力减少安全干扰因素,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二)完善技术指标

先进技术指标是地铁运营安全工作的重要支柱。应综合分析国内外各地铁运营风险管控工作经验,针对当地地铁安全风险隐患,进行定量分析,合理规划地铁施工与检修,加强地铁运营系统的建设同时强化技术论证和过程控制管理并进行全面监控,坚持创新的原则,突破各方面工作的困难,切实保证地铁运营安全工作可持续稳步发展,从源头控制风险事故发生。

(三)贯彻“预防先行”的核心

安全工作是地铁安全运营的核心,可通过采用先进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监控系统,对整个运营过程进行分阶段管理,并将风险事件的发生进行预警分类,并对特殊环境下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管理,提前做好风险事故发生的准备,避免事件发生后在疏散过程中发生混乱从而引发相互踩踏现象。

(四)强化责任和意识

城市地铁运营相关主要负责人对地铁运营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负有首要的责任。地铁相关工作者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加强地铁检票安检,预防类似昆明枪击事件发生,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和损失。此外,地铁的安全运营离不开每位员工的努力,只有领导和员工相互扶持,共同提高安全意识,责任意识,才能营造“运营安全、乘客安全、员工安全”的文化氛围。

(五) 推动现代化管理

在加强自动化技术的同时,应跟随国际同行业安全风险管控最新动态的变动而变动,合理引进新型现代安全生产管控的方法并加以改良应用。在建设过程中,应注意风险事件的查处,被动型风险事件的管理方法、主动型风险事件的处理转变等。将传统经验型地铁运营管理模式转变为规范化技术型管理模式,从而提高运营安全管理水平。

六、总结

面对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以及人口剧增带来的新挑战,城市地铁领导者应该清楚认识影响地铁运营的风险因素以及存在问题的根本所在,通过实践探索地铁运营风险管控规律,综合分析后建立并完善有效的地铁运营安全管理体系,不断提高运营安全管控水平。从而生针对性的在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防止事故发生,打造以安全为主、科技为辅、高效可靠的现代化地铁。

参考文献

篇3

1 电网风险管控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电网日益发展,基建、技改、计划检修等设备停电造成电网运行方式薄弱,供电安全风险增加。尤其电网运行风险管控方面没有标准的制度,没有规范的流程,各部门对电网运行风险防范措施有限。造成电网风险协同管控能力严重不足。为了加强重要电力客户供电安全,防止电网事故引发的重要电力客户次生事故发生,建立一套电网风险评估、预警、管控全过程工作机制,全面实施地区电网风险协同管控的需求日益迫切。

2 电网风险管控流程机制

为了强化电网运行风险管控,结合马鞍山电网的实际,制定了《马鞍山电网运行风险评估及管控规定》、《马鞍山电网重要电力客户调度运行管理制度》,规范做好风险识别、风险分级、风险监视、风险控制工作。以标准化、流程化管理为手段,以信息化技术为载体,建立了一套电网运行风险分析评估、预警、管控的闭环管理机制[2],对电网运行风险预警、电网运行风险协同管控实施标准流程化管理,实施全过程的安全风险管控。

2.1 风险分析评估

公司调度部门根据年度电网现状开展风险分析,提前掌握可能的电网风险,形成年度电网风险分析报告。利用年度电网风险分析报告,结合月度停电计划编制工作,分析次月度电网设备计划停电可能带来的电网运行风险,梳理可能达到地区电网三级及以上风险的项目,然后结合电网周停电安排、检修工作申请票批复,滚动开展周(日)电网运行风险评估,修正月度风险评估结果,准确评定电网运行风险等级。

2.2 风险预警

公司调度部门月底前在公司月度生产会通报下月电网运行风险评估报告,并按要求向安质部、运检部、营销部行文报备,每周三前下周地区电网一至三级运行风险。计划检修方式造成地区电网三级及以上风险状态的,地调在检修申请单批复前向重要电力客户下达电网运行风险预警通知单并取得回执;涉及县级电网运行风险的,由各县调下达重要电力客户运行风险预警通知单;对于省调涉及地区电网运行风险的,地调及时跟踪应对并制定风险预警单明确防控措施。

2.3 风险管控措施实施

公司安监部门每周五前组织制定地区(包括县级)电网下周运行风险管控措施,并在公司内网网站“电网运行风险预警”栏公告。各相关部门每周五在公司周生产会上签收下周预警通知单,并组织相关单位落实预警通知单措施要求,在下周一调度早会上汇报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实现电网运行风险预警和防控的闭环管理。若设备计划停电检修使高危及重要用户、铁路牵引站等供电可靠性降低,由营销部门在停电检修前提前告知,取得用户书面回执后才开展停电检修工作。

3 案例分析

今年五月份,公司成功应对一起地区电网一级风险,安徽主网三级电网风险管控工作,是实施地区电网风险协同管控策略的成功实践。

3.1 停电背景及风险概述

220千伏当长4831、当荷4832及当阳4837、4838线路(即马鞍山南部电网)均接入500千伏当涂变220千伏A段母线;220千伏当采4833、4834,当苏4835、4836线路(即马鞍山西北部电网)均接入500千伏当涂变220千伏B段母线(见图1)。为消除马鞍山西北部电网在当涂变220千伏母线检修方式下运行风险,计划安排5月中下旬,220kV当采4833、当阳4838线当涂变侧线路交叉互换,工期10天。本次停电220kV当采4833/4834线、当阳4837/4838线四线同停,马鞍山西北部电网仅靠同塔双回220kV当苏4835/4836线与系统联络,在N-2故障下马鞍山西北部电网将与系统解列(见图2),为地区电网一级风险,安徽主网三级电网风险[3]。

3.2 风险协同管控策略实施

3.2.1 调度部门依据年度、月度、周检修计划结合电网运行方式年度电网检修方式可行性分析报告、月度风险辨识定级,并根据周停电计划同步下周电网风险预警和高危客户通知单。

3.2.2 公司安监部制定保电总体方案,运检部、调控中心、营销部、物资中心及相关县公司制定保电方案,公司办公室负责舆情应对及宣传报道方案。运维部组织变电输电专业对相关线路及变电站开展特巡,通过恢复220kV站点有人值守、输变电设备专项红外测温特巡、全线流动巡视重点区段专人蹲守等方法确保保电方案的有效实施;调控中心开展桌面推演落实电网事故处理预案,调度监控加强相关变电站信号盯守特巡,经事故稳定计算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并严格断面潮流监视控制。

3.2.3 公司安监部积极联系政府部门进行风险报备,同时营销部门统一对外高危客户风险及时间变更告知并取得回执。本次换仓改造工程因塔材到货及天气原因造成计划时间一再改变,调度部门针对计划变更相应电网风险改期及顺延,三次均向公司相关部门及所有相关用户风险预警并取得用户回执。工作结束后由调控中心通知相关单位解除风险预警,完成风险闭环管理。

4 结束语

马鞍山公司通过建立电网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并从预警的形式、内容及管理进行规范,有效的促进相关部门提前做好安全保障工作,降低电网在非正常方式下的运行风险,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关口前移,强化了电网运行的风险管控,更好的实现电网安全运行全过程可控、能控、在控。从而建立了以科学防范为导向,流程管理为手段,全过程闭环监管为支撑的全面覆盖、全程管控、高效协同的调控运行风险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篇4

1引言

我国市场经济发生了一定的变革,这无疑给市场中参加经济活动的企业带来了经济上面的风险,作为相关人员,应该转变原有的认识理念,对企业内部的经济风险管理工作加以重视。如何规避财务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更好地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是相关人员值得思考的问题。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2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性

我国很多企业发展起步较晚,在有限的发展时间里无法将企业内部各个环节做到非常完善,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所难免,尤其是在人员素养、机构设定以及财务风险规避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对于企业内部的财务风险来说,并没有健全、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因此外界细微的变化都会对其产生影响。例如,外界市场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或者经济、法律法规等的变化,都会给企业财务带来一定的风险影响,进而威胁到企业的正常发展。一个企业发展的好坏,通过其应对企业财务风险的状况就可以体现出来,所以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应对体系,并且对企业的财务情况有全面清楚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发展。

3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类型

第一,筹资风险。是指企业通过举债方式进行筹资而引起的到期不能偿债的可能性。从筹资风险产生的原因来看,又分为现金性筹资风险与收支性筹资风险;第二,投资风险。是指投资项目不能达到预期的收益,从而影响企业盈利水平和偿债能力的风险。企业投资风险主要有三种:一是投资项目不能按期投产,不能盈利;或虽已投产,但出现亏损,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降低。二是投资项目并无亏损,但盈利水平很低,利润率低于银行存款的利息率。三是投资项目既没有亏损,利润率也高于银行存款的利息率,但低于企业的资金利润率水平。第三,资金收回风险。主要是指在销售过程中产品和服务向资金转化过程中时间和金额的不确定[1]。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赊销是促进销售、扩大销量的主要手段,但与此同时,也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和损失,即资金被他人占用的机会成本及到期不能收回货款的可能性;第四,收益分配风险。是指企业的收益分配给企业今后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收益分配风险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收益确认的风险,二是由于投资者对收益分配的时间、形式和金额把握不当所产生的风险;第五,外汇风险。是指本国货币和外国货币之间由于汇率变动而使外汇的实际价值发生增减变化而带来的损益,这种风险形式也可以称汇率风险。

4防范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的对策

4.1提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认识

我国很多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体系功能不强,同时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相对较为薄弱,虽然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企业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管理不重视,对其功能认识不足是导致这一情况最为直接的原因。分析上述情况可以从企业规模来看,较大规模的企业通常前身便是国有企业,这些企业在管理方面习惯了无风险情况,所以对财务风险也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一些小规模的企业,很多环节尚不成熟,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方面也没有足够的认识。因此,不论是大小企业,首先应该在观念上进行转变提升,这样才可以在企业活动中指导行为,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有效控制,而不是盲目进行低效的资金管理工作。

4.2制定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

有些企业没有一套适应于自身的财务管理制度,很多部门之间的财务情况比较混乱,没有相关管理制度进行规范,这导致的后果便是企业的资金占用率高,流动资金得不到保障,此时若有外部不利因素的影响,那么很容易发生财务风险,甚至威胁企业的生存。所以,为了有效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企业应该分析自身的实际情况,同时制定适用于本企业的财务规章制度,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这样才可以保障企业在财务使用方面更加合理,不会发生财务风险等情况[2]。

4.3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

企业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资本结构,改善原有的筹资环境。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最根本原因便是企业的负债高于自身的偿还能力。企业想要很好地规避财务风险,就应该对企业财务的结构进行规划调整,对于过高比例的负债要适当降低,同时要缩减企业成本投入,尽量不要使负债比例过高而超出承受范围。这样便可以杜绝债务到期而无法偿还的情况发生,进一步防止风险的发生。企业资本结构合理自然会吸引更多的投资商,这样便可以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4.4加强企业的内部稽核工作

企业如果缺少严格内控制度就会给企业内部或者外部非法经营者以可乘之机,造成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财务收支混乱等严重影响企业发展的情况。因此,企业要牢牢把握住企业内控的目标,加强企业的内部稽核工作,完善审查制度,以确保财务收支情况清楚明了。此外,对于公司的重大经济活动实行联签制度,明确各级所有者以及相关经营者的所有责任以及权利,防止出现职责不明确的情况发生,对于资金的管理要落实到具体的负责人,即使出现财务资金危机,也可以迅速找到相关负责人,从而能够快速找到应对方案,以最大限度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

4.5重视经营性的现金流

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现金的支持,现金可以说是企业发展的必要基础条件。企业想要在某一阶段正常生产经营,那么长期足够的现金供应支持是必不可少的,若缺乏稳定的现金流,那么势必会影响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因此,企业应该重视对现金流的维护,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制定有效的现金流控制措施,不要在平时资金流动中不注重现金的使用情况,而在发生现金流断裂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给企业的正常运行带来影响。与此同时,在制定现金流的控制措施时,企业也可以对其他同行企业的制度进行合理参考,然后再根据自己企业的资金情况制定合理的制度,这样可以使企业与时俱进,而不至于故步自封。有了稳定现金流的支持,企业才可以发展新业务,才可以在各个环节很好的运行下去,进而保障企业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

4.6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风险防范体系对于规避企业财务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应该对其给予高度重视。在实际进行中,企业首先要加强各个部门的制度建立,要做好对于财务风险的监控,要在制度上确立防范风险的措施,同时还要针对如何化解风险进行规定。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该对于内部的资金流动有一个全面把控,建立预防报警系统,该系统可以对日常的资金流动起到有效的实时监控作用,当出现会引发企业财务风险的情况时,该系统可以智能进行预警工作,做出相应提醒,这样就可以对于资金的流动有一个很好的保障,能够有效避免资金混乱情况的发生。

5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的财务风险是任何一个企业都应该重视的内容,企业首先要转变原有观念,并且从各个方面分析会造成财务风险的因素,同时还要进行有效管理。作为相关人员来说,应该积极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同时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这样才可以进一步防止财务风险的发生,更好地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对我国国民经济而言,中小企业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为创建和谐社会做了很大贡献。它们多数都属于家族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结构也缺少多样化,再加上不规范的经营等因素,削弱了其抗风险能力,导致融资风险问题不断发生。为此,必须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以保证中小企业能够更好地发展。

一、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我国的中小企业已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又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新的要求,单凭企业自身固有的资本达不到这些要求。所以其首要任务,尤其是对于一些高科技企业来说,是借助财务杠杆进行科学有效的经营管理,在较短时间内扩大企业的规模。不过,除了极少数知名的大企业,大多中小企业的融资途径较少,能力有限。一般说来,企业主要有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个获取资金的渠道。

在中小企业融资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两个困难:一是直接融资缺口,二是间接融资缺口。这种困难主要是融资风险造成的,融资风险会给企业到来很大影响,增加其融资成本,减少企业的利润,或缩减其融资规模,甚至无法获得融资,以至于缺少资金,导致企业生产不能正常进行。在不健全的市场体系中,中小企业本身就资金少、规模小,缺乏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今后的形式更为严峻。

二、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的分析

(一)内因分析

首先,中小企业负债的规模越大,支出的利息费用越多,且高负债比重会使企业财务杠杆系数上升,从而加大了股东收益的变化幅度。因此,其负债规模越大,财务风险就越高。其次,如果负债规模一定,利息率和支出的利息费用呈正相关,利息率越高,就意味着破产的可能性越大;如果税息前的利润是固定的,那么随着利息率的增长,财务杠杆系数会不断上升,对股东收益的影响也越大。再者,期限结构不合理,该筹集长期资金的情况,却采取了短期借款的方式,从而加大了筹资风险。此外,中小企业一旦投资决策出现失误,或采取过宽的信用政策,预期的现金流入量得不到实时完成,无法支付到期的借款本息,从而导致财务危机出现。

(二)外因分析

融资风险的外因主要包括金融市场和相关政策等。前者对企业的负债经营影响巨大,其资金供求状况决定着负债利息率,其利率或汇率稍有变动,都会给企业带来筹资风险。当企业筹资时,如果是短期贷款,一旦碰到金融紧缩、借款利率上升等情况,会增加利息费用,减少利润,甚至因此而破产。

从相关政策来看,信贷政策存在着一定的歧视。优惠政策或者银行借贷主要是为大型国有企业服务的,没有专门的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尤其是民营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难度很大。而且,税收政策缺乏公平性,对民营企业征收的赋税过重;此外,法律法规不完善。

三、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的预防手段

(一)增强自身实力

面对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现状,首先必须从其自身考虑,提升企业素质,增强企业实力,实力强了,社会地位才会有所提高,才有资格进行市场融资,减少融资障碍,从而降低风险。提高企业实力有多种方法,如健全管理制度,完善治理结构;转变经营体制,对企业结构进行优化;引进现代化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要与市场经济相符;强化竞争意识,采用高新技术,加快产品的更新速度;树立良好的信誉,获取社会各界的信任,以方便融资渠道的疏通;将金融政策与其未来走向作为主要对象进行研究等。

(二)政府支持

在市场中,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需要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我国,政府对中小企业不提供直接的资金支持,但可以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发展,例如,间接地实施优惠政策或以监督担保的方式来支持中小企业。具体做法如下:建立专门的银行为中小企业服务,发挥政府的作用,引入商业性的资金,以缓解其融资困难;制定相关政策来扶持中小企业,为其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建立专门机构为其提供信誉担保,使其融资风险有所减轻。

(三)加强信用治理

信用对中小企业融资起着一定的作用,如果信用等级得到提高,会给中小企业融资带来许多有利影响,如降低其融资成本、减轻风险,利于提升投资人的信誉度。从实际情况出发,加强信用治理,可从以下几点做起:强化其信用管理;完善其信用信息采集系统,建立全国统一的数据库,用来保存海量的信用信息,形成全国性的服务网络;对信誉度极差的企业,可采取公示或通报的方法;促进中小企业、银行和信用担保机构三者之间的协调。

(四)商业银行需引进新的观念,为中小企业提供相应的服务

当前状况显示,中小企业外源性的主要融资方式就是向商业银行贷款,但考虑到成本利润以及风险等问题,商业银行常会设置一些障碍。因此,商业银行应转变观念,改变策略,尽量满足中小企业正常的融资需要,从而减轻银行风险,提高收益。因为,企业风险是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根源,中小企业只有有足够的资金正常运转,才能使风险状况有所改变,银行的风险也因此降低。

(五)拓展融资渠道

融资渠道不同,承担的融资风险也不一样。我国目前,中小企业融资对银行信贷的依赖性较大。为减轻风险,中小企业需开拓多项融资渠道,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如企业债券、“中小企业板”融资、融资租赁等。不同的渠道各有优劣,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合一的选择。

四、结束语

在经济空前发展的今天,中小企业融资也在发生着变化,朝着多样化发展。在此过程中,必然存在一定的风险,而且不易控制,为此,中小企业需从自身条件考虑,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减轻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增加其利润。

参考文献:

篇6

1房地产行业营运资金特点

(1)资金需要量大。房地产行业作为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运转过程中都需要大量流动资金来维持自身的正常运转。土地资源的稀缺且人们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使土地价格不断上升,再者房屋建筑在建造施工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材料、人力、设备等,因此房地产行业的资金需求量大大高于其他行业。

(2)资金周转速度慢。房地产每一个项目从开发、施工到竣工结算再到交付使用通常要花费2~3年之久,到最后收回投资额则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此外,由于投资回收期长,耗用的资金数额巨大,房地产企业在银行的贷款需要支付一大笔利息,这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这些原因导致了房地产行业的资金周转速度比别的行业慢。

(3)资金来源单一。因为房地产企业运营所需资金数额巨大,这么一笔庞大的资金很难有企业可以用自有资金来承担,出于风险和安全性考虑,房地产企业都比较依赖银行贷款这一传统融资途径,在房地产企业筹集资金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到自己持有的资金和外部融资的资金比例,再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最后得出合理的融资结构方案,从而可以有效的达到风险性和盈利性的平衡。

2房地产行业营运资金的主要风险

2.1负债过度

目前我国房地产行业处在高速发展阶段,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比较大,而且房地产企业管理者对负债经营持比较认可的态度,这也是导致房企负债率偏高的原因之一。房地产企业对银行贷款这一传统融资方式比较依赖,所以其到期还本付息压力也比较大。一般来讲,房地产企业的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高达50%以上,原因是房地产企业一拿到售楼许可后就开始预售楼盘,这样可以达到回笼资金的目的,所得的收入计入“预收账款”科目,而“预收账款”中绝大部分都是消费者从银行贷的购房贷款。高比例的流动负债说明房地产企业要用大额的流动资产来偿还,这大额的流动资产一般指存货即楼盘。如果房地产企业在建造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话,会导致楼盘无法按时交付,这样企业就难以按时偿还借款,同时还会因为违约产生新的负债。

2.2存货占流动资金比例过高

近几年来,国家为了控制房价,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许多房地产企业无法达到预定的销售目标,导致存货积压,而房地产企业的存货单价又比较高,所以存货占流动资产的比重会过高。而一般来讲,存货越多,企业流动资产越多,经营效益会越好,但由于房地产行业的存货并不好控制,一旦企业资金链出现问题,而存货又销售不出去,那么会导致企业无法偿付到期债务,造成严重的影响。

2.3营运资金周转期长

由于我国绝大多数房地产企业还没建立起完善的营运资金管理体系和风险管理体系,并且房地产行业的产业链比较长,且其开发至销售的时间间隔比较久,导致其营运资金周期比较长。过长的营运资金周转期导致企业经营效率降低,影响企业的经营收益。

3房地产企业营运资金财务风险管控策略

3.1保持流动资产高比例的同时注意资金安全

一般来说,企业的流动资产越多企业的绩效也会越高,所以房地产行业作为一个资金需求量比较大的企业应保持相对较多的流动资产,这样能够保证资金链顺畅。但是房地产企业也不能盲目地追求较高的流动资产,导致流动资产的比例过高,就会产生资金流转和安全运行的问题。从前面分析来看,企业只有小部分流动资产能够用来偿付到期负债,大部分流动资产都是不太好控制的,比如企业手中的土地资源、未完工产品及一些没卖出去的楼盘等存货,万一资金链断裂,这些存货又不好处置,则企业的到期债务的偿还压力会很大。同时,房地产企业也要加强存货的管理,存货资金是房地产行业盈利的来源,如果房地产公司存货中未完工产品占总存货比例过大,那么势必会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应该合理安排未完工产品与完工产品的比例,适当提高完工产品的比例,提高产品质量来加速存货的销售,减少流动资金的变现时间,维护资金链的安全。

3.2采取相应措施加快应收账款回收

资金得以循环对房地产企业来讲是异常重要的,应收账款作为企业的流动负债,如果能够及时收回企业的资金周转是非常有帮助的。从上文分析得出,招商地产、保利地产、万科集团的应收账款周转率都很低,如果房地产公司逾期未收的应收账款或者呆滞账款过多,资金周转就容易出现问题。所以房地产企业应该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收回应收账款,例如,采取合理的优惠措施来刺激消费者早日归还房款;对合作者的信用进行评级,降低坏账率等。

3.3充分利用长期负债的杠杆效应

我们知道,企业如果在考量自身能力的情况下合理利用负债就能够通过财务杠杆的作用获得额外的收益。如果企业的投资收益大于负债利率,企业的负债收益就能够转化为权益资本,所以企业要合理利用财务杠杆。本文分析了“招保万金”的流动负债与长期负债的比例结构,发现四家企业的流动负债比重都很大,其中“预收账款”占了很大比例,原因是企业将通过预售楼盘的获得的定金划入“预收账款”科目,使流动负债的比例也相应提升。但是除了“预收账款”,房地产企业的“应付账款”与“其他应付款”项目也占了很大比例。事实上,负债杠杆的作用大小并不是由长期债务或者短期债务决定的,长期负债的资金成本比短期负债的资金成本高,但是这部分高出来的资金成本可以用抵税的方式来弥补。还有由于房地产行业很容易受到政治、经济、市场等各方面的影响,一旦出现外部环境不利于企业发展的变化,那企业就很可能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中,而长期负债偿还日期确定,比较安全。所以,在权衡了偿还风险、资金成本和收益的情况下,笔者认为房企应该考虑长期负债这一有利资金来源。

3.4加快企业流动资金周转速度

①加强在中小型住房的设计开发力度。近几年来,政府部门完善和落实了一系列住房保障政策,国土资源部要求各地应先安排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和中低价位、中小型商品房建设用地。可见,在未来的房地产行业中,中小型住房将占有比较大的比重,那么房地产企业应该配合国家政策需要以及考虑房产行业实际需求,结合自身情况考虑加强中小套型商品房的开发,增加销售量。由于中小型商品房需求量大,资金需求量小,生产周期短,企业可以较快的回笼资金,在提高流动资金的周转速度的同时也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②随着房地产行业的不断发展,房地产企业如果拥有自己的专业特色和专业能力将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在房地产市场中,房地产企业可以专注于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利用自身的优势给自己找个准确的定位,这样有利于提高资金的周转速度,同时也可以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篇7

摘 要:本文首先对会计核算和内控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加以阐述,然后对会计核算和内控管理的管控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会计核算;内控管理;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8-0110-01

收稿日期:2015-02-10

作者简介:何慧玲(1972-),女,湖北随州人,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和税收筹划。

会计管理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掌握着企业经济的命脉。但是在企业的内控管理过程中,会计核算存在着诸多风险,只有合理的会计核算和内控管理策略,防范和控制风险问题的产生,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会计核算和内控管理的风险

1. 管理制度松懈,监督不力的风险

目前,由于我国一些企业只注重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对会计核算风险的防范和控制管理力度不够重视,监控部门一般只是在风险发生后进行监督,监督力度加强之后,再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会计核算,仍然达不到监督效果。

导致贪污、非法侵占资金、挪用公款等现象时有发生。

2. 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

在会计核算工作中,主要通过对会计信息的确认、计量、记录以及报告四个环节来反映企业的具体经济活动,其中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都很重要,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会计人员的工作失职造成的。

3. 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风险

会计人员作为会计活动的主体,其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修养直接影响会计工作的正常进展。会计人员工作的风险性与其待遇的不匹配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造成思想上的不稳定;新的职责定位要求会计人员在掌握基本的会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需熟悉现代金融、法律、信息技术以及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而目前的一些中小型企业中,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会计人才非常缺乏。

4. 会计信息化带来的风险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的会计信息化技术也得到发展,信息化进程日渐加快,使企业内部管理日益复杂化,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会计核算带来风险。例如,新开展的网上采购、网上报税、远程报表、远程报账等业务,导致企业风险增大,通过网络盗取会计核算信息、植入病毒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这些不安定因素的增加,使得企业会计环境更加复杂。

二、会计核算和内控管理的管控策略

(一)加强监督力度,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提高防范意识。首先,对计核算、会计资料、财务收支情况进行监督,防止其经济活动不真实和不合法的现象发生,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其次,加强事前监督、事中控制和事后处理力度,做到“有备无患”。事前监督,推动内控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事中控制,减少或控制会计核算失误带来的损失;事后处理,提出解决方案,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二)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首先,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保障信息渠道的畅通,实现资源共享,也便于共同监督;其次,制定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会计信息的反馈效率,有效开展对会计信息的监督检查工作;最后,加强企业内部沟通和复核审理,制定具体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方案。

(三)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1. 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

会计人员从事的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工作,既要掌握财税、金融以及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也要具备相关工作经验,为了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企业通过制定相关培训制度等措施,以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更好为企业发展做贡献。

2. 建立有效的会计人员激励机制

建立会计人员激励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其工作质量和业务水平。例如,某企业通过建立会计专业技术职务考核晋升制度、评先表彰制度以及惩罚制度,大大提高了会计人员的学习和工作热情,推动了该企业的发展。

(四)完善硬件设备

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化系统和计算机硬件设备,保证计算机输入数据的准确性,对于相关机密文件要妥善保存并做好备份,以免数据丢失造成严重后果;此外,要定期检查电子信息数据,建立网络病毒防火墙设备,安全控制会计网络,防范和控制风险发生。

三、结语

在会计核算与内控管理中,存在监督不力、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资金周转困难等诸多问题,所以,要求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必须针对具体的风险制定具体的实施策略,加强监督管理力度,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修养,完善相关硬件设备,保证企业会计健康合理地运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供电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然而近年来各级电网停电计划数量、作业难度和运行风险均不断增加,电网检修与“五大体系”建设体制改革风险叠加给电网安全、队伍稳定、优质服务带来前所未有的考验。电网发生稳定破坏和大面积停电事故的风险始终存在。

面对严峻的形势和挑战,供电部门需要深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通过采取大力加强安全风险教育培训等措施,使各部门所有员工共同关注调度计划执行和电网运行风险,建立贯穿电网运行全过程的风险闭环管控机制,协同联动共保电网安全。

1 安全风险管控的概念和构成因素

1.1 安全风险管控的定义 安全风险管控是指针对人们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评价,运用有效的资源、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干预避险。安全风险管控主要注重于对损害生命与财产因素的分析、评价和采取合理措施进行避险,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构成安全风险的因素 众所周知,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都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个人认为主要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具体反映为:一是生产条件的客观因素,包括电网结构、设备水平、仪器仪表、个人防护用品、生产环境、缺陷或隐患的隐蔽性等;二是管理因素,包括安全生产的标准、规程、流程、制度等;三是工作环境的影响,包括气候条件、外部环境、工作现场照明、有毒有害物等;四是员工素质,包括员工技能、安全意识、员工情绪与性格等。这些因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作用,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2 加大安全培训力度,强化安全风险管控

安全教育培训是公司安全管理的基础,是提高人员素质的重要措施。经过多年的培训实践,目前基层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和一线工作人员对安全风险的认识和防范能力都得到较大提高,但培训依然存在形式主义、针对性不强等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大致可分为三大培训模块:

2.1 决策层安全培训模块 侧重于责任意识、风险意识、法律法规及组织措施等方面的知识,着力打造一支法制观念强、指挥机构完善、指挥信息畅通的安全指挥体系。

2.2 管理人员培训模块 管理人员是安全风险管理的主体,在管理过程中起到核心作用。在教育培训方面应着重在工程技术理论、安全生产规程规定、安全性评价、风险评估等方面,提升安全风险防范能力。

2.3 施工人员培训模块 重点在安全与作业规程、施工技术标准、风险防范措施等方面,培训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案例、影像、现场等多种形式,适时开展事故应急演练,提升突发事故的应对能力。

3 借助调度管理平台,构建风险预控体系

调度部门作为电网管理机构,应当充分发挥引导服务和预控指挥的功能,从调度计划安排和调度方案编制两方面着手,适时安全风险预警信息,最大限度地减少临时停电、重复停电,保证供电可靠性。

3.1 加强调度计划管理,突出计划刚性约束 调度计划首先应利用一次设备停电机会,开展所有相关检修工作,避免重复停电。并将电网设备停电与电厂机组检修工作结合,尽可能减小对局部电网供电能力和电厂发电的影响。其次,调度计划安排还需要以基建、重点工程和重点技改项目为主线,其它检修项目相配合,同时按时间均衡安排停电计划,减少设备停电次数和停电时间。具体应遵守以下几点原则:一是明确“三维天窗”,即低承载、非保电、常气象。电网设备的低负荷承载期春秋季节,非保电期避开重大活动、节假日,正常气象条件下适宜开展计划停电检修工作,非此窗口时段原则上不安排检修。二是设立“三大”,即欠准备、突增减、变方案。施工组织不力、人员设备材料准备不到位,前期设备状态摸底不全面;非计划的施工项目、作业项目大幅增减、遗漏;作业方案采用过渡方案等情况原则上不安排检修。三是划定“三条红线”,即重复、临时、延期。重复性停电、临时性计划、计划延期原则上不安排检修。

3.2 加强调度方案编制,注重精益管理预控 在检修方式或特殊时期,电网运行方式薄弱,稳定性、可靠性有所降低,需要调度部门编制针对性方案,从供电可靠性、电网稳定性、保护合理性等全方位、深层次扫描电网存在的危险点,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提出电网预控措施及对相关单位的要求,通过公司上下协同联动,形成战斗合力确保电网安全运行。

3.3 建立电网风险预警机制、提前防控安全风险 有风险就有电网安全预警预控信息的。调度部门应当坚持对电网负荷和设备状态动态监控、对重载设备进行过滤、筛查,增加重载设备预警频次,并通过网站公布、短信发送等手段将重载信息及时,有目的地引导各部门协同联动、重点运维检查,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此外,还需要以流程控制为核心,形成各部门协同风险保障组织体系,在全部预警管控措施落实反馈后,安排电网检修计划。

4 严格安全考核,提升工作作风

提高安全风险管控还需要构建督察制度和效能评价体系,严格安全考核来作为保障。通过“三严三强”即严把电网方式关,严把安全校核关,严把运行控制关;强化方案审核,强化作业组织,强化措施落实,实现对电网运行风险管控的监督管理:一是制定《调度计划考核办法》,定期公布调度计划执行情况,对重复停电、临时停电、工作延期等比照违章进行考核;二是建立安全生产定期考评机制,量化现场关键环节,突出现场风险管控措施落实,对未落实的比照违章进行考核;三是成立专职反违章纠察队,深入生产现场、基建工地,确保安全防控措施到位、人员到位和纠察到位,确保规章制度、劳动纪律严格执行。

安全生产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石。供电企业要强化“电网大面积停电风险客观存在”、“安全生产事故不可逆”的风险理念,通过建立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完善安全风险管理手段,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配合,实行计划、实施、监督、改进的闭环管理机制,及时对安全生产偏离正常状态实行风险预警,并对风险进行干预,避免风险加大和事故的发生,充分发挥各类媒介的作用,大力倡导“相互关爱、共保平安”的安全理念,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余卫国.电网安全管理与安全风险管理.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篇9

小企业信贷业务可以实现较高的利率风险定价水平和较高的回报率,带来私人银行,工资,甚至发展上市带来财务顾问,IPO资金归集等交叉综合收益。应该说小企业信贷是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对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也符合国家支持小企业的政策。但由于小微企业多以家族式企业或自营个体经济发展而来,在公司治理,财务报表,有效抵押等方面存在缺陷,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行进入小企业市场的决心,对于银行来说,大企业是众多银行追逐的对象,但其“脱媒”现象更明显,而小企业由于“先天不足”,银行敢贷与否又是个问题。这种现状造成了,一方面企业迫切需要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银行出于自身考虑对其“惜贷”,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当前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困境。银行作为经营风险,管理风险的企业,从盈利角度不可能放弃小企业这片潜力巨大的市场,从社会责任角度也应切实从行动上响应扶持小微企业的号召。

本文意在从风险管理的角度讨论小企业信贷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以切实可行的新模式管控小企业信贷风险。小企业数量庞大,从事的行业涉及广泛,从钢贸,石材,到饲料生产,家畜养殖。其经营特点也是千差万别,但从管理风险的角度看,也有很多共性。

1.小企业普遍成立时间短,规模小,财务制度不规范,信息透明度低,加之其有限信息中主要以定性的、不易传递的软信息为主,信息不对称增加了银行甄别企业风险的难度和成本。进而加剧部分企业的道德风险。

2.抵押担保难以有效落实使银行失去债权的资产保障。由于中小企业可抵押资产少,又难以找到有效担保人,专业性信用担保机构不发达,加之抵押拍卖市场不发达,使得抵押担保方式适用性降低。

3.征信体系和失信惩罚机制未有效建立使银行失去债权的法律和社会机制保障。由于我国尚未建立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失信惩罚制度,加之司法部门打击失信行为力度不够,导致企业失信成本过低。透过这些客观实际,我们看到银行在面对小企业信贷时所面临的主要风险:(1)市场风险:大部分行业进入门槛低,竞争激烈,行业风险大。很多企业受商品价格影响较大,其盈利水平波动大,产生市场风险。(2)信用风险:即企业主的个人素质主导企业行为。由于社会征信体系尚处于初步建立阶段,当前各部门的信用信息尚未共享,失信行为不易被曝光,从而不能对失信者构成巨大威胁,客观上纵容企业的不守信行为。(3)操作风险:银行内部逆程序操作,即上级行领导打招呼,基层行信贷员作调查,形成所谓的“点贷”,造成贷款责任模糊。小企业贷款笔数多,金额小,使得在内部审核过程中操作风险增加。

根据小企业构成,经营特点的不同,风险因素的不同,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对于小企业,无论从担保方式,风险识别,到风险监控都应与一般大中型企业有所区别。

1.在风险识别环节转换方式,根据小企业的特点,以实地调查为主要方式,以书面材料为辅助。以非财务分析为主,财务分析为辅助。对于客户的风险识别,其目的在于评估其是否具备还款能力,现有小企业多由作坊,经销处发展而来,没有完善的财务制度和完整的财务报表,坐在办公室看这些企业“粉饰”或“刚刚出炉”的财报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只有进行详细的实地调查才可以提高评估的真实性和结论的准确性。杜绝闭门造车的现象。通过实地查看纳税凭证,确认是否有较好的销售;查电表,水表确认企业是否仍在正常经营;查银行账户,同业授信情况,看现金流是否正常;查央行企业征信,确认企业的信用状况;看生产设备,存货,确认是否有正常的生产能力和产权证明;走访当地工商,税务,央行个人征信,看企业主的资信状况。根据实地调查所搜集的信息,对借款人的还款意愿,还款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作出客观评价。

篇10

最近几年,伴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的电力行业也在持续发展,作为电力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变电站的运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电力系统的实际效果。做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工作,确保继电保护功能的充分发挥,能够有效减少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的安全事故,继而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

1 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作业安全风险

在变电站中,继电保护装置可以实现对于一次设备以及二次回路的有效保护,结合传感器技术和信息采集技术,能够对线路运行、电源设备自投以及线路重合闸等进行实时在线监控,一旦发现异常,将会启动保护,同时向工作人员发送告警信息,提醒其及时进行处理。同时,继电保护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作用,即故障的排除,包括了控制回路故障、直流接地故障以及信号回路故障等。在控制回路中,如果设计不当,或者接线不合理,人为操作失误等,都可能引发控制失灵,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必须尽可能避免,切实做好日常的线路设备巡检工作,一旦发现潜在的问题或者隐患,需要立即进行处理。对于直流接地或者信号回路故障,则需要做好室内的故障排除工作,针对电缆、设备乃至保护装置等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做好故障原因的准确定位,实现故障的快速有效处理。

从目前来看,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对于继电保护检修作业中存在的安全风险,依然缺乏有效的识别和评估模式,风险防控机制虽然得以建立和完善,但是其本身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尚需要大量的实践活动进行检验。传统的风险管控采用的多是专家识别法,虽然有效,但是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一是人员素质要求高。想要做好继电保护检修作业安全风险的可靠管控,要求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电力基础知识,还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从整体上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把握,否则就可能会出现遗漏现象,无法从根本上实现风险的预防和控制。而从当前电力行业的实际情况分析,满足上述要求的专业技术人员十分稀缺;二是不同环节相互影响。以智能变电站为例,几乎所有的运行环节都是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需要针对各个环节的风险因素进行全面识别和分析,判定检修作业的安全风险等级,然后才能制定出切实有效的风险管控策略。在这个过程中,要求这些相互独立的环节必须实现紧密配合,而如果保证信息的高效传递和质量,则是电力工作人员为之头疼的问题。

2 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作业安全风险管控策略

考虑到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工作的重要性,电力工作人员应该结合检修工作安全风险的诱发因素,从造成安全隐患的关键工序出发,制定出切实有效的风险管控策略,对继电保护检修环节可能引发的安全问题进行逐一解决,确保其功能的充分发挥。

2.1规范现场勘查

在开展继电保护检修工作前,要求电力工作人员必须充分了解相关工作的具体内容,从变电站的结构设计以及设备线路的运行情况出发,从多个角度做好现场勘查工作,对勘查的方法和标准进行明确,了解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以及常见故障类型,做好细致全面的分析工作,为后续的风险识别、风险因素分析、风险评估以及风险处理等提供良好的保障。

2.2细化风险分析

经过现场勘查,了解变电站的实际运行情况后,需要对继电保护检修工作安全风险进行了详细分析,编制完善的检修施工指导书。就目前来看,影响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工作成效的安全风险因素有许多,如检修作业的内容、规模、设备运行状况、环境因素、人员操作等,要求电力工作人员根据具体情况,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和细化,依照继电保护检修工作的具体内容、工艺要求以及危险性,制定切实有效的检修方案,尽可能预防安全风险的发生。同时,应该对检修方案进行细化和落实,以确保后续相关工作的持续推进。对于一些发生频率较高的问题,或者存在统一标准的检修问题,可以指定完善的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体系,从多个方面进行规范,严格依照具体的作业指导书,开展相关作业。

2.3重视风险评估

在继电保护检修工作安全风险管控中,风险评估时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要求检修人员必须从继电保护故障的危害性着手,立足变电站稳定运行以及用户的实际需求来确定风险评估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还必须强调专业技术标准的统一,并且确保标准能够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就目前来看,比较常用的风险评估工作一般都是结合继电保护的相关要求,在统一的组织下,评价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实现的,但是在实际落实环节,由于影响因素众多,并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在这样的背景下,可以引入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或者说格雷厄姆风险评估法,通过对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事故的危害性以及暴露在危险中的频繁程度三种指标的分析,来实现风险的评估工作。同时应该认识到,继电保护检修工作是有若干单一的步骤和风险构成的,而每一个风险和步骤的评估结构都是半定性且没有量纲的数值,其对于整个检修作业过程的影响可以视为相同,在风险评估环节,可以将所有的风险进行叠加,然后取平均值。

2.4强调风险管控

检修单位需要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检修作业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准确识别和预估,然后从自身工作的开展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风险预控措施,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然后对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进行认真落实和仔细检查,做好危险点的二次确认,确保安全防范到位。同时,必要重视对检修人员的严格把关,确保其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以及丰富的检修经验,能够严格依照现场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规范自身的行为。应该做好必要的安全培训和考核工作,确保检修人员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对安全管理规范的要求进行落实。继电保护检修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该安排专业的现场安全员,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对于可能诱发安全风险的因素进行处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检修完成后,需要做好验收工作,对于发现的问题要求检修人员及时进行处理,确认无误后才能投入运营,保证检修工作的质量、效率和安全。

3 结语

总而言之,做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工作,关系着变电站乃至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对于电力工作人员而言,应该从检修工作的具体情况出发,做好必要的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管控策略,切实做好检修工作安全风险的防控,为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童洁,陈晓刚,侯伟宏. 智能变电站不停电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校验技术[J] 水电能源科学.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