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基础文学模板(10篇)

时间:2023-06-29 16:42:1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基础文学,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基础文学

篇1

(一)积累是一种态度

态度是一种心理定势。积累不仅仅在于狭义的积学,即语文知识的增加;更在于积德,即完善自我。

语文学习要具备积极的积累态度。首先,积累必须用心专一,锲而不舍。其次,积累要围绕一定的目标。目标清晰,积累行为才有明确的指向。第三,积累需要及时梳理、整合。.处处留心皆语文。语文学习的天地有多大,积累的途径就有多宽,积累的领域就有多广。书本、生活、课堂、学校、社会等都是积累的载体。

(二)积累是一种过程

积累是一个不断拓展、衍生和增殖的过程。积累不可以“毕其功于一役”。语文学习者要增强过程意识。积累的过程是一个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过程。没有积累的奠基,素养就成了空中楼阁。积累是高中语文课程五级目标中的第一级,是基础

积累的过程是一个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的过程。积累的过程不是知识的静态堆砌,不是经验的杂然相陈,而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首先,积累的过程同时是一个应用的过程,比如语文知识的积累,是语文能力形成的一个必要的抓手。其次,积累的过程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如高中文学作品阅读鉴赏,需要阅读鉴赏者审美经验的积累。再者,积累的过程又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在探究中,积累得以丰富和深化。

(三)积累是一种方法

达尔文曾经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现代认知心理学把知识概括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三类。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学习”的知识,即关于学习方法的知识。积累是语文学习的综合性方法。有效的积累,是经由观察、记忆、判断、比较、甄别、分类、归纳、概括、分析、评价等等步骤的具体操作才能达成的。积累与爱好、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也有密切的关系。爱好和兴趣影响积累的指向,情感和意志左右积累的质量。

二、新课标规范下语文学习积累的操作

(一)在阅读鉴赏中积累

阅读鉴赏是积累的第一捷径。阅读鉴赏可以获得多方面的积累,首先,要是言语知识层面的积累。其次,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积累。再次,阅读鉴赏方法层面的积累。还有就是历史文化层面的积累。

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在阅读鉴赏中积累?

一是课堂阅读鉴赏教学设计,要体现积累的思想。要让学习者明白积累的目标,确定积累的对象,设计评价积累质量的标准。例如古代诗歌鉴赏要贯穿传统文化的积累,而传统文化的积累除作品背诵外,还包括积累与古诗文阅读鉴赏关系密切的古代诗词格律知识和古代文化常识。这些知识积累在课堂教学中机要可以随文点拨,相机穿插,也可专题讲授,集中训练,总之知识要“精要、好懂、管用”,使学生在阅读鉴赏中能自如地借助这些知识的支架作用,发展成为一个有意识有品位的阅读者和鉴赏者。

二是课外阅读鉴赏的活动组织中,要调动积累的兴趣。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要加强引导,通过语文活动(例如读书笔记、读书心得报告会、最佳阅读者评选、读书征文)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阅读积累的水平。

三是语文积累要建立一个基本限度的定量,有共同要求也有个别对待,以使学习者及时检查自己的积累状态。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阅读积累量的要求。课标规定“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课标还规定“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这里提出了阅读积累的量度。要使每个高中生达到这个基本量。教师就要通盘考虑,合理规划。

(二)在表达交流中积累

不管是语言知识的积累,还是生活素材的积累,或是文化背景的积累,对于丰富表达交流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苏轼说“吾文如万斛泉”,究其缘故是他有着厚实的生活积累和丰赡的阅读积淀。信手拈来、妙笔生花的锦绣文章,汩汩滔滔、纵横驰骋的雄辩演讲,旁征博引、张弛自如的幽默谈吐,需要的不仅是卓越的言语智慧,更得力于厚实的言语与生活的积累。在表达中,才可能暴露积累的欠缺;在交流中,才可能发现积累的不足。同样,在积累中,才可能娴熟表达的技巧;在积累中,才能促进交流的自由。诸如开设主题读书论坛、电视新闻时评写作、课前三分钟演讲等等活动都是增进学生在表达交流中积累的有效办法。课外练笔是言语积累的重要渠道。课标中规定“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这是个最低的限度。坚持练笔,利于语文积累的流通、置换与更新。

篇2

一、改革教学内容

现阶段,随着教育素质的改革,以及社会发展需求的变化,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向计算机、英语和各种技能等应用型学科上,文学类课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让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走出困境,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改革教学内容势在必行。

(一)走出重“史”的教学误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与其他文学教育(如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其独特之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程安排一般是在大一开设现代文学,大二开设当代文学。对于课程内容选择,目前大多数二级院系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为主,辅予经典作品研读,在以文学史为本文由收集整理背景的基础上,从现代政治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影响、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冲突、本土文化的反思与张扬,以及文学自身发展的规律中勾勒中国现当代文学历史发展的脉络,深入掌握各时期的文学思潮、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这种教学方法也正合了目前使用较广泛的以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思路,该书所采用的结构方式是目前较为通用的方法,分别按各个时代的小说、戏剧、散文、诗歌四大体系来划分,但这样一来,利弊也很明显,“这种结构方式条理清晰,便于讲述,但流弊甚多,因为这种结构方式是学者自己制造的模式,它不符合文学史的实际发展规律,割断了文学思潮、文学流派、作家三者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不利于学生感性的理解、把握混融一体的‘文学’历史”。

一般来说,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首先是要教给学生一些基础的文史知识,培养他们对现当代文学的审美感悟,从而提高他们鉴赏、分析、研究现当代文学的能力。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传统授课也往往突出“史”,以“史”来带动作品,这也是教学内容的一个方法。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提出把对作品的鉴赏地位提升到在“史”之前,支持这一观点的有复旦大学的陈思和教授,他在2008年6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方法与教材”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提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学术界流行宏观研究,轻视对作品本身的阅读,带来文学审美能力的缺失等问题。”如此看来,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们忽视了文学作品所能带给人们的审美作用,而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赏析,从而达到一种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性熏陶的目的已成为许多学者的共识。诚然,文学史的教学是必要的,但文学课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文学知识,更在于学生如何获得和提升文学审美能力、文学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这也是一直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教育努力的方向。为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我们应该将“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主的教学模式,调整为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的能力型教学模式”。加强对作品的阅读欣赏,从长期以来的生硬的讲“史”的模式中解脱出来,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丰富想象力审美的空间。

(二)增开选修课。过去,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一般采用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分开的授课方法,授课时数分别为现代文学两个学期,即为一个学年,当代文学两个学期,也是一个学年,总课时是216节。近年在教育部缩减理论课程,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原则指导下,许多高校将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调整为三个学期完成,一般为现代文学两个学期,当代文学为一个学期,总课时为160节。虽然课程时数的调整压缩是为了适应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但这并不意味着该课程内容的减少和教学质量的下降,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课时压缩的情况下完成教学任务,并保证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在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按照教学培养目标的要求下,力图发挥出更大的传授、引导作用,并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同时给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增开选修课无疑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为了应对课时紧张,部分院校选择采用增开选取修课的办法来缓解这一难题,以朱栋霖、朱晓进、龙泉明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为例,《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台港文学、新时期文学等部分内容可独立出来开课,原因是台港文学和新时期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长河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但从区域和时间上看又有着相对独立性,而独立课程的效果是,既可以为现代文学史的课程减压,也可以使独立出来的内容有更充分的分析和讨论的时间。以往港台文学和新时期文学部分的教学,老师们为了赶课往往是点到为止,或干脆放弃,这样并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若能将这部分内容独立开课,则可有更充分的时间给学生独立思考和体会,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此外,还可针对目前较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开设一些实用性的有关现当代文学的后续选修课。根据各高校所在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差异性,开设一些本土优秀作家的作品研究,为本土文化的推广提供一个发展的平台,如广西高校可根据目前备受关注的北部湾沿海地区的特点,考虑开设“广西北部湾作家群创作研究”,与地方文化相结合,将学生的视野与现实社会相结合,升华当代大学生的爱乡情怀和民俗文化情感;针对当下崛起的较为前沿的女性作家的研究,可考虑开设“女性文学研究”或“广西女作家作品研究”,毕竟,女性的文化视觉与男性是有差异的;针对本科学生大学毕业后有可能到中学教书的特点,可考虑开设“中学鲁迅作品研究”或“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等,作为选修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选择,避免其中有可能生产的消极被动接受,从而为主干课程的顺利实施准备充分的时间和条件,学生可以在选修后续课程的过程中扩大和巩固主干课程的知识和内容。

二、改进教学方法

如何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避免生搬硬套死记硬背,这就需要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快乐中掌握知识。

(一)设立专题讨论,强化师生互动。在传统教学中,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惯以“一言堂”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这在很大程度上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况且,长时间的聆听会使学生产生疲劳感。为让学生参与其中,可在课堂上准备一二个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在激烈的讨论中,既解决了问题又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2010年广西高校现当代文学研讨会在广西师范学院召开,温儒敏教授在会上说:我们在课堂上不要求学生给出什么标准答案,只要学生在课堂中能围绕某个问题充分发挥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那么,我们这节课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确实,与其让学生在被动中强记,不如让学生在主动中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教学目的服务,提高学生的文学接受能力和文学审美能力。

篇3

二、基础教育改革对语文教师素养的新要求

《普通高中新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堂”。那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语文教师要具备怎样的素养呢?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独立的思想,开放的理念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一门“培养人、教育人”的学科。语文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人做人。因此,语文教师不能仅仅为了考试,为了分数而教学。而应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努力把现代教育理念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积累,更要注重能力的发展、习惯的形成、性格的培养和人格的完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机统一。语文教师在教育理念、教材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都应有开放的观念,这样才能跟上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

(二)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情感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就决定了语文课的内容涉猎相当广泛,也就要求语文教师应当具备广博的知识,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语文教师应该是名副其实的“杂家”。除了要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外,还要对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实现语文教师教书的目的。那么如何育人呢?如何让学生认识假恶丑,真善美?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在课堂上的思想道德渗透,教师具有丰富的情感,才能发掘出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在中学时代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只有教师正确的引导,才能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可见语文教师的作用非同寻常。

(三)探究的意识,创新的精神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语文教师对教材的理解都是不同的,处理挖掘教材的能力即对教材的再度开发,体现了一个优秀语文教师构建文本的能力。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不拘泥于教材,以教材为蓝本,创设师生都能共同参与的教学情境,真正地经历“化信息为知识,化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德性”的共同成长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自身创新的同时,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养成学生乐于动脑、积极参与、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良好习惯,从而达到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创新精神、人文素养三方面的教学目的。

三、高师现代文学教学改革新思路

长期以来,高校的现代文学课教学已陷入困境。教师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中重史轻文,忽略教材的文学性,学生学之毫无兴趣。出现上述情况与高校教师大多注重学术研究,忽略基础教育改革,教学与基础教育脱节有直接关系。因此,现代文学教学如何适应新课改的需求,如何适应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趋势,如何为基础教育培养高素养的人才,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一直以来,高校现代文学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一味地以教师为中心,一上课,教师“满堂灌”,学生埋头听,学生听得索然无味,教师一人讲的兴趣全无。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变成了学习的机器,老师讲多少备多少,根本不去独立思考,更没有钻研、探究能力。学习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试想这样的教学如何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如何能承担教育下一代的责任?因此,教师就要改变传统的、单调的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引导者,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主动地去阅读、思考、探究,进而发现问题、研讨问题,并逐渐分析解决问题。根据现代文学课的自身特点,可以采用互动性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前教师的讲授大多按照概述时代背景—简介作者生平—分析其代表作—总结艺术特点,以及在文学史中的地位这一单调模式。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可以这样设计,比如讲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家,教师可以提前布置让学生阅读其代表作,教师预留几个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课上同学们共同交流,教师相机点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能养成独立搜集整理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但这种教学模式并不意味着教师就不需要备课了,相反教师需要更精心地准备,才能提出建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学生们经过讨论提出有争议的问题时,教师更要能够提出独到的见解。这就需要教师课下付出更多的心血。总之,教师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学识修养,才能引导学生徜徉于知识的海洋。

(二)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一直以来,高校现代文学课的教学大多采用讲授法,教师的“教学局限于教书,教书局限于课程,课程局限于课堂,课堂局限于讲授,讲授局限于教材”。这完全是以教师为主体。为了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培养合格的语文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学感受与审美能力。现在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目都是现当代的名家名篇,如鲁迅的杂文、老舍的小说、徐志摩的诗歌、的戏剧等,不同体裁的作品适合不同的教学方法,下面主要从美读和随写两方面来阐述。

篇4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7-0015-01

当代文学基础课是汉语课程中的必修课,很多高校学生在学习当代文学基础课时,只是简单机械的进行应试训练,把当代文学基础课上的知识作为学习语文的关键法宝,只是单纯死记硬背课本上的文章。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也随之逐渐转化为以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等为主要内容。当代文学基础课除了需要注重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提高,更需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动脑、动口以及动手的综合能力。近些年随着教学的改革,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的改革实践也备受关注,成为研究的重点。为此,我们应该努力培养学生对当代文学现象的发现能力以及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还有对于文学相关特征的把握能力。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当代文学教学方面提出了新的理念和要求,这对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必须要进行创新,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的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现代文学基础课教学的现状

首先学生的文学发现能力差以及学习中文专业店的兴趣逐渐淡化。随着时代的变化,文从比较热门的专业逐渐被大学生冷落下来,主要原因为了得到跟高的发展,社会就业严峻,工作的实际能力越来越重要,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文化、影视文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快餐文化”占据了血神有限的文化阅读空间,学生们根本无暇也不愿意读原著。

其次课时量严重缺乏。由于大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变化,以前大学培养的是高级专门人才。现在不痛了,大学教育越来越大众化,强调素质教育,到了研究生阶段才突出专业。这样,一般在大学本科低年级开设的中国现代文学就不得不使用这种变化需求而改变,适当淡化专业性,偏向素质教育。

最后学术研究的体制化导致文学基础教学的刻板和僵化。最近几十年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在学术上的广度和深度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展,但它在越来越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同时,也越来越刻板冷漠。文学本身是感性的、具体的、生动鲜活的,但是,当今高等薛晓东额学术制度和分配制度,致使文学研究仅仅成了一种获得职称和津贴待遇的手段,不再是一种精神的追求和心灵的需要。

二、对现代文学基础课教学创新的探讨

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保证学生掌握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学生学习文学基础的基本功,无疑就是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传统的文学基础课教师一般只是简单的对文学作品的进行简析,如果只是单纯的收集整理品和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背诵,这样就很难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一部当代文学作品,如何让学生在没有参考资料的情况下,根据作品中的众多因素来对作品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作出正确的判断,这是对学生文学基础课基本功和专业鉴赏能力的一种考验。那么,如何在教学上进行创新,从而让学生更好的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这就需要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相结合。除了在课堂上的讲解外,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去查阅相关的工具书,;深入了解作品的背景。这样才能使学生对作品产生深刻的印象。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讲一个与文学作品作者相关的小故事,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发现能力

提高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发现能力,就是指提高学生区别文学与非文学之间的判断力。当代文学也存在着文学边界的模糊性这一问题。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发现能力实际上也是一种辨识文学作品的能力,学生在当代文学基础课上学习到的知识能够转化为一种能力,能够辨别出文学作品的好与坏,也能够明白经典作品好的原因。这些都是需要学生不断积累和沉淀多才能得到的。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文学作品形成一种发现问题的意识,然后去搜寻一系列的相关参考书籍进行解决。

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把握能力

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把握能力,是因为当代文学基础课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对文学性作品的概括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很好的把握文学的体系、范畴、概念、文学现象以及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等是很关键的。但是如何培养学生对作品文学性的概括和把握能力了?让学生能够对文学作品做出精确的点评,能够道出文章的精髓。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教师可以进行赏析文学作品的写作训练,这样就能够较好的弥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实践的一些缺失。

4.培养学生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表达能力

学习当代文学基础课,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目的。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有很多种,传统的一些方法有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文章的朗诵,在这些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言,表达自己对于文学作品中的相关观点。为了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可以选择以小组与小组辩论的方法,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之所以说让学生将感性与理性相结合,是因为在表达的同时,感性和理性都是必不可少的。

三、结束语

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的创新,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把握能力、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发现能力、培养学生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表达能力,这四点都没法离开创新思维的培养,也可以说与创新思维并存的。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诵读能力、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等综合能力,课堂上的创新对于这些能力的培养十分有利的。

篇5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学具有基础性作用。文学是龙头。一首千年前的古诗,让人一辈子受益;一部经典名著,可以感动无数人。尽管当前文学已不复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轰动效应,但她在各种文艺样式中仍居于龙头地位。有人说,现在已进入全民写作时代,这种景象,在电视、电影等其他大部分艺术门类中都难以见到。文学是艺术之母,这是谁也不会否认的。文学还是上游。文化产业作为一种创意产业,如果没有作为上游、作为第一道工序的文学作支撑,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在受到读者的喜爱后,迅速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动漫,形成一条文化产业链,获得了可观的综合效益。人们所熟知的英国女作家J・K・罗琳创作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被翻译成70多种文字,在全球200多个国家累计销量达到3.5亿册,成为当今最畅销的出版物。

文化的发展繁荣离不开作家。作家是文化内容和创意的提供者。内容为王、创意制胜。没有内容,一切都无从谈起。优秀的作家,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形象、文化品牌。人们一提到英国,就会想到莎士比亚;一提到俄罗斯,就会想到托尔斯泰;一提到法国,就会想到巴尔扎克、雨果。鲁迅之于中国,泰戈尔之于印度,川端康成之于日本,都是如此。作家是民族的良心。伟大的作家,因其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对土地、人民、祖国的热爱,对人类最真实灵魂的书写与表达,而成为一个民族的良心,成为民族核心价值的承载者和传播者。

在当下纷繁喧嚣的文化语境中,文学界没有理由妄自菲薄,也没有理由无所作为。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学自信,更好地发挥文学的基础性地位和自身的独特优势,加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宏大交响,这是作家的责任。为此,首先必须推出一大批既有文学价值又不乏市场潜力的文学精品。作家靠作品说话,出精品力作是文学界永恒的主题。要提倡思想性、文学性、可读性的统一,提倡作家既重视作品的思想艺术含量,也重视作品的接受面。其次要创新工作方法,造就一批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文学名家大家。作协应该成为催生作品的摇篮、孵化作家的基地、服务作家的大本营。面对身份个体化、写作全民化和传播网络化的文学现状,有必要对作家的组织方式和服务手段进行创新,将更广大的文学写作者纳入我们的联系服务视野。同时,对于那些名家大家,要予以充分的尊重、珍惜。要想方设法提高作家的地位,维护作家的权益,扩大作家的影响,使文学名家大家享有民族精英的荣誉和尊严。此外,还要搭建平台,架起桥梁,充分释放文学的产业效应。文学走向社会,赢得市场,一方面需要作家有自觉的意识,另一方面也要建立创作、出版、影视戏剧生产联动机制,架起沟通作家与出版影视机构之间的桥梁,完善优秀文学作品的转化衍生机制。这需要有一批具有专业水准和公信力的评论家、文化记者,利用传媒在国内外宣传推介优秀作家作品,还需要建立作家经纪推广机构,进行点对点的服务,让作家更顺利地从书斋走向文化市场,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

篇6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拥有一技之长,特别是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技术人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青睐。因此,对于我们中职学生来说,不仅要真正习得技术本领,还要具有厚实的语言基础,努力提高文化素养,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和交际运用能力。那么,我们怎么让学生具有这样的能力呢?

一、分析中职学生语文学习现状

我们的中职学生多是中考中的失败者,更多的学生是没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的。他们语文基础薄弱,没有形成一定的语文知识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更是在语文学习上缺少方法。选择上职业中学往往不是他们的兴趣所至,而是无奈的选择。他们较多地存在自卑感,学习只是应付考试,能够毕业。因此,他们不愿意学习,没有学习兴趣,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但是,我们的中职语文非常强调学生的语文基础的学习和提高,在《教学大纲》中就有重视基础模块教学的要求。我们在贯彻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下,要为培养合格的应用人才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因此,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要有耐心和恒心,更要有爱心和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从而让他们在不断学习和运用中提高语文能力和水平。

二、改变教学方法,提高基础知识教学效果

职业高中的教育教学是分成两块的,一块是技能教学,一块是文化教学。学生往往在技能学习时,认真程度较高,因为那是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择业和为以后的工作生活的“饭碗”而学习。而在文化学习时,则是得过且过,混日子。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基础,提高他们掌握的效果又是必须的,如何处理呢?

(一)尊重是前提,关爱是保证

我们的学生因为文化科学习基础比较差、学习能力比较弱。他们有着一定的自卑心理,生怕老师说他们笨,说他们没有出息。因此,我们语文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呵护他们已经可怜的学习情感。在语文语言基础的教学中,我们要适当降低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要求,要注意基本学习方法、学习行为的点拨和引导。只要学生有点滴进步都应肯定与表扬,只要学生在尊重老师的前提下有一些不够到位的行为也没有必要严厉对待。如在《荷塘月色》学习的第二课时时,我先检查上节课强调的一些字词的书写,结果上黑板的两名学生听写的很差。而且其中一个学生下讲台之前还有意无意地把粉笔砸到讲台上。我如果在以前对这样的事情肯定不会放过的,但是这次我努力忍住,还是微笑着让同学们自己检查听写情况,自行订正,并提高要求让他们准备下节课继续听写。课后,我找这名学生谈心,问:“最近课堂学习状态不好,怎么回事啊,对老师有意见可以提啊!”学生本以为我至少会要他道歉,甚至会“小题大做”,没想到我会这样跟他交流,连声说:“老师,对不起,我错了,下节课,我保证默写好!”如此,本来可能使得师生关系僵化、恶化的情感,被我的尊重与关爱化解。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兴趣也提高了,至少在基础知识检查时他们表现都能够优秀起来。

(二)加强兴趣激发,增强语言运用

阅读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但是学生不喜欢一成不变的阅读教学模式。因此,我们要选择教材与学生生活、兴趣相关的方面来开展教学。从而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语文学科的魅力。如李白的《将进酒》的学习,我让学生说说自己在参加同学的生日宴会,或是参加过的一些宴会以及观察到的成年人在喝酒时劝酒的话语。然后,告诉学生:李白这首诗就是一个很好的劝酒词,大家结合注释说说李白这个劝酒词高明在什么地方?然后带领学生来学习这首诗,这样学生能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学习。另外,在这篇课文的第二课时学习时,我们一起讨论李白写这首诗的心情、情感,让学生有感情朗诵表达李白情感的相关诗句,然后再用自己的语言、肢体声情并茂地来表现这样的诗句。学生在近乎表演中,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而我相机进行点拨、强调,使得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这首诗歌的内容、情感与主旨,提高了教与学的效果。

三、运用激励方法,提高运用机会

语文教学中的语言基础学习需要老师的激励,需要课堂中学生的语言运用“活”起来。如在《雷雨》学习时,我就让学生先认真研读写周朴园的内容,让学生品味周朴园的“善”中藏着恶,“爱”中隐着“伪”,让学生联系社会生活说说这样为富不仁之人的丑恶,提高了学生分析能力、审美能力,还拓宽语文教学的思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和思维能力。而在一些课文中我就让学生诵读揣摩。如在舒乙的《梦和泪》学习时,我在解决字词障碍之后,激励学生带着情感去读,在读中读出情感,然后再写写这样的情感。

另外,我在教学中,还注意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让他们能够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个性化的、富有创新意义的提问,轮流发言,相互交流,潜移默化地加强语言交际能力训练,帮助学生克服胆小、害羞、害怕讲错的心理,提高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运用。

总之,厚实的语言基础是职高学生学习、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要重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加强、调动学生的语言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提高。如此,学生提高了文化修养,必将为他们专业才能的发挥增添机会,从而实现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效果。

篇7

中图分类号:B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0-012-02

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产生于20世纪中期,是在动荡的历史、政治、经济因素以及纷繁的哲学美学思潮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具有独特美学特征的文学思潮。本文着重探讨对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产生重要影响的哲学流派,并对其美学走向作出推测。

一、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的哲学基础

自人类登上历史舞台以来,终极真理和客观意义的追求一直是人类的梦想,理性精神被认为是实现这一梦想的重要途径。进入20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思想家、哲学家开始怀疑它的合理性与唯一性,一些反思与反叛的理论也纷纷出现。

如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发现了人类“非理性”的心理现象,提出潜意识的概念,以及“三我”理论;罗素、维特根斯坦等人在其“分析哲学”中提出,传统哲学中所提倡的理性思辨方法是不可靠的,只有超科学、超常识、超感觉的世界才是真实的;胡塞尔在“现象学哲学”中提出,通过直觉对纯粹意识的复归,是把握事物本质的必经之路;海德格尔在其“存在主义哲学”中则表示,事物的本体存在是虚幻的,只有语言才是客观真实的存在;以福柯、德里达等人为首的解构主义哲学对理性主义、理性思维进行了更彻底的批判。解构主义直接否定了事物本体意义的存在,认为无论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还是人类的精神世界,都没有恒定不变的主体,没有公认的无变化的价值与意义。他们否定了终极真理,认为没有一成不变地通用于各个时代的标准。

从以上种种哲学思想可以看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哲学基础是非理性主义,除了受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和直觉主义、维特根斯坦的分析哲学等思想的影响外,最主要的还是海德格尔、萨特的存在主义和德里达、福柯的解构主艾的影响。下文主要就萨特的存在主义和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作一概迷。

1 存在主义。存在主义一词的拉丁文是existentia,意味存在、实存、生存。而它所指的。并不是人的现实本体的存在,而是精神的存在,尤其是指把人的心理意识和社会存在与个人的现实存在相互对立,并把它当作唯一真实的存在。在西方现代思想的诸多流派中,“存在主义特别体现了西方文化由近代图示转向现代图示后人的焦虑,也体现了西方文化发展到现代高度后对西方文化本身的焦虑”。

可以说,存在主义产生于世界文化的转型阶段,一方面,传统哲学、价值观的影响犹存,旧的思维模式的局限依旧;另一方面,科技发展带来的新的理念证明了绝对真理的错误或局限,传统哲学的科学基础已经悄然崩塌,而战争、贫穷等阴影也使曾经的宗教光芒和文化光辉黯淡无光。存在主义产生于这种转型阶段,既没有旧的理念可以依存,又没有新的理念被明确地证明,于是在这种迷茫因颁中的前行,就显得尤为艰难。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是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他的哲学理论与美学观点,给西方文学的走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其理论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哲学命题:第一,“存在先于本质”。萨特认为,“‘存在先于本质’意味着人首先存在着,遇到他自身,涌现在世界上。然后他才给自己定性”。人是依照自己的意志完成自身,成为自身,这所成的结果,是自己选择导致的。第二,“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萨特在其小说《禁闭》中描绘了三个被关在一问房间中的鬼魂彼此之间的折磨与伤害。而选择鬼魂作为主角、禁闭的房间作为背景,也正是说明这种折磨无论是从时间、还是从空间,都没有解脱之道。由此,他说出“他人就是地狱”,就是为了表明,在失去、道德准则的社会中,人们价值观失衡导致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彼此伤害,是没有办法避免的。现实的冷酷与世界的荒诞,使人成为冰冷世界中的孤独者。第三,“自由选择”。尽管在荒诞的世界中,人们无法避免伤害,但是最终,人依旧拥有选择的权利。“人的意志的绝对自由”是他生存本质的核心,这也是他自我救赎的唯一道路。萨特“自由选择”的观点,进一步强调了个人的力量与作用,强调选择与奋斗,而非随波逐流听天由命。这也正是其理论的积极性与人道精神。

2 解构主义。上世纪60年代产生于法国的解构主义,挥舞着解构的大旗,掀起了后现代的开端。而它解构的,不是结构主义本身,而是以结构主义为代表的现代思想,或者说,它是对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思想模式的解构。而在后结构主义的大潮中,最为署名的弄潮儿,无疑是法国,哲学家德里达。

德里迭是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曾经的结构主义理论的支持者,现在的解构主义理论的核心人物。他的解构主义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解构中心。德里达从反对“逻各斯中心义”的角度出发,否定了传统的二元对立理论。他认为,在传统形而上学的“二元对立”范畴中,如主体与客体、精神与物质、本质与现象等,总是一方处于中心地位,起主导的作用,另一方处于次要的地位,以一种派生的形式出场。这种固定的、封闭的关系是不合理的,实际上一成不变、绝对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取而代乏的,应该是一种开放性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动态互补的关系。德里达称之为“延分”。第二,解构结构。德里迭提出,“文本不再是完成了的作品资料体,内容封闭在一本书里或字里行间,而是一个区分网络,一种踪迹的织体,这些踪迹无止尽地涉及它自身以外的事物,涉及其他区分的踪迹。”他的观点否定了文学作品内容的完整性与形式的确定性,反对深度模式。他不赞同传统观念对结构的认识,否定一切结构都是为中心、意义、目的服务的观点,而主张结构的多元性、开放性与任意性。第三,解构文本。传统意义认为,文本具有确定的价值评定和终极意义,一个文本是独立的,具有自身完整的内容、意义以厦表现形式。德里达否定了这种看法,认为文本的属性是一种替换性、补充性,或者说,文本自身内容和形式的完整,都需要依赖于其他文本。他们是一系列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整体。第四,解构阅读。德里迭对传统阅读方式的目的表示不艰苟同。传统阅读方式认为。读者应该遵循作者的原意,从文本中寻找作者的写作目的与观点,由此达到读者与作者的沟通。而德里达主张,把阅读当作读者寻求快乐的游戏,文本完成之后,就是“作者死亡之时”,作者的意义已经结束。接下来,读者在文本中发挥自我的主观创作,在“误读”中,将文本中的歧义点与自,身的理解和需求相联系,使文本具有圆人而异的新意义。这也正是文本的价

值与意义的“播撒”。某种角度来讲,他的观点与接受美学也有相似之处。

二、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的美学走向

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今,历经了发端、鼎盛、分化和衰落,又在拉丁美洲和亚洲国家有了新的发展。在其成长历程中,也经历了自身的完善与修正。随着后现代之后文化相对主义、多元主叉、生态主义、全球化等理论的盛行,西方文学的美学走向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对现实主叉的复归。在后现代主叉文学出现初期,它关注于对传统文学的超越和反叛,亦即时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的抛弃和改写。而随着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不断发展,在经历了与读者的相互解读和分析之后,它逐渐放弃了实验性的文本。不再走“新小说”、“元小说”、“反小说”的路子,而开始回归现实主义。曾经的后现代主义作家,在经历了反传统的后现代主义叙事之后。也逐渐回归于传统叙事方式。他们试图放弃文学形式、体裁、手法上的标新立异,而回归于对文本本体的关注。当代作家更关注于现实的袁迭。历史的反思,就社会的不公、权利的滥觞,以及社会高速发展对人类精神的压迫与扭曲,人文精神与信仰的缺失等问题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第:,对人文关怀的复归。在光怪陆离的现代社会的高速运转之中,人的异化与物化,精神的迷茫与空虚,信仰的破碎与缺失,成为现世最严峻的问题之一。经历了后现代主义的解构之后,价值和标准的多元化在带来新气象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问题。世界的前进方向并不是如后现代主义预期的“怎样都行”,在他们呐喊出世界的荒诞无序、道德的缺失、价值的失衡、理想的破灭之后,人们也在反思。他们曰过头去,在逝去的黄金岁月中重新寻找理想、信仰、价值与意义,这些行为规范、道德准则与精神寄托,体现在文学创作中,就是人文精神的复归。

以上世纪70年代后出现在法国的人文主义小说为例,即是以人为中心,关注于人的价值,寻找生存的永恒意义。而英国理论家伊格尔顿在《理论之后》一书中指出,“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以及类似的种种主义已经风光不再。相反,人们在经历了种种‘主义’的解构之后,不得不再度重新关注古老的道德问题。”而在英国作家默多克笔下,“无论是艺术家还是普通人,为了在道德上变得更好,都需经历一种艰辛的道德奋斗或者精神历程,打破个人沉醉其中的‘迷惑’,把充满爱的‘关注’目光投向身外广阔的世界,最终才有可能达到‘善的真实’。”可以说,当宗教约束力消亡,价值观混乱之时,当人们面对各种诱惑与抉择之际,传统道德的发掘,人文关怀的复归或将成为解决之道。

第三,走向审美标准、审美价值、审美体验的多元化。后现代主叉“消解中心”之后,必将从“一元”走向“多元”,打破旧有的固定模式,建立多元化的标准。在这种大前提下,作家在创作过程中体现出如下的特点,即“确定性、逻辑性、时序性等传统创作原则统统被抛弃,代之以创作中的不确定性、多元性、语言实验和话语游戏”,从而形成一种无限制的“可写性文本”,由此,曾经大一统的审美标准、审美价值与审美体验也将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审美标准的多元化,导致不同审美价值的产生,由此也会带来不同的审美体验,在这种影响下,必将带来审美主体范围的扩大化和通俗化。审美标准不再拘泥于单一的程式而成为开放的模式,过去单调的模式化的人物形象、故事走向、文本意艾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作家和读者的解放。作家可以通过任意的文本、形式、价值与内涵去表达对世界、对生活、对自身的理解,搭建起一座自我与外部世界的独立之桥;读者也获得了选择的自由。可以在不同范式、不同思想、不同价值的文本中寻找自我的共鸣与外部世界的探索。文学不再是单一的宗教、政治、哲学的传声筒,而具有了自我独立的价值。或者也可以说,即使文学依旧摆脱不了各种显性的控制与影响,至少多元化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松绑”,使我们可以看到各种文化的交锋。

第四,文学走向商品化、大众化、通俗化。在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人们的价值观较以往有了很大改变,对物质的追求成为人们新的目标,知识成为了商品,文学也走向了商品化、功利化和实用化。文学不再以一种指导性的姿态出现,而是更多地成为个人情绪的表达手段。网络的出现和普及,使全民写作成为一种可能。作家与大众之间的界限渐微,更多人的情绪可以通过文字表达、分享。网络小说、微博、手机文学,越来越多的形式使出版、公众化不再成为问题。而从美学角度来讲,审美愉悦、审美价值的评定标准交给了大众。于是,这种作家与读者之间的相互选择、相互解读,角色的相互转化,更使二者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使文学走向大众化。

大众化导致的通俗化,即全民参与,带来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文学不再是少数文化精英的特权与。而成为全民表迭的手段。作家的大众化,也带来标准的多样化与层次化。另一方面,文学接受的大众化,使各类人群都与文学产生了联系。通俗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校园小说等小说类型的出现,也证明文学全民化的走向。在这其中,对通俗化的正确理解尤为重要。通俗化不是低俗化,不是恶俗化,这几者之间的区别,我们应该重视。通俗化意味的是受众层次的广泛与范围的扩大。而非价值的低俗和表现的平庸。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对后现代主叉文学的发展走向有一个合理的预期和正确的引导。

随着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传媒与网络力量的逐渐加强,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对话愈加频繁,国家、民族、文化之间的边界日渐模糊,逐渐走向“地球村”的新局面。这种全球化的出现,不仅影响了我们的文学,也影响了我们的文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状态与社会结构。因此,在传统文学精神被打破,新的文学标准尚未确立的后现代主叉文学阶段,如何从旧有的积淀中汲取精华,如何在风云变幻的现代生活中针砭利弊,如何以文学的、美学的、哲学的手段解答现代人的迷茫与固惑,激励现代人的斗志与希望。才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历史重任与前进方向。

注释:

①张法20世纪西方美学史[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92-93

②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三联书店,1987:62

③何仲生,项晓敏欧美现代文学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346

④曾艳兵,后现代之后的西方文学[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6

⑤何伟文,善、和艺术――默多克作品对‘道德’主题的探索[J]外国文学评论,2009(3):42

篇8

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汉语言文学知识 的基础性地位一直是被严重忽视的,但是当一线的教育工作者逐渐意识到汉语言文学知识的缺位,导致了我们国家?W生在语文学习、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语言文化素养等方面的能力比较欠缺,最终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在我国的基础性教育中,汉语言文学知识的缺乏主要表现在不重视语文的学习、不重视文学知识以及用语的规范等,基于这些出现的问题,汉语言文学对我国学生的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水平、加强学生语言文化素养、提升学生语言包表达能力以及提升学生语言理解能力等四个方面。

二、汉语言文学知识的内涵及其特点

理解所谓的汉语言文学知识首先要从汉语言文学入手,而对于汉语言文学的理解大部分都是将其作为一个大学专业来理解的,其内涵是培养具有深厚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知识的专业学生,具有从事新闻出版、文学创作以及科研、办公等能力的人才。同时,也承担基础性教育中的语文教学工作的任务。那么,本文理解的汉语言文学的知识不是将其看作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相关知识,而是将其看作是通识教育中的语言和文学的理解、把握等层次的内容。

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待汉语言文学的知识,具有怎么样的特点?首先就是它具有一般化教育的特性,换句话说,它可以用来当作一门基础性的和通识性的课程,贯穿整个教育体系,尤其是在基础性教育体系中,其重要性更是不可取代。其次,它具有易于传授的特点。汉语言文学的知识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另类的常识,由于其内容的浅显易懂,很容易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传授或者获得,并且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言,它也是可以被接受的。最后,具有资源获得的方便性。不同于专业汉语言文学,将其知识性内容划归如常识,其资源的获得相比于专业内容的获得要更容易。

三、汉语言文学知识在学生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

汉语言文学知识在我国的学生教育体系中起到的基础性作用,主要是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水平、加强学生语言文化素养、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提升学生语言理解能力等四个方面。

1.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水平

我们知道,学生语文水平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构成,文字识别能力、文章读写能力以及文学常识等。那么,汉语言文学知识作为文学常识的一种,可以在学生的语文学习方面,起到一个增加知识储量,提升学习兴趣的基础性作用,最终提升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尽管语文的作用一直被忽视,在中高考的战场上,语文的作用和数学英语相比差很多,很多一线教育工作者将语文的学习成果用考试技巧来补充,实际上取得的效果是不理想的,通过汉语言文学知识的增加和学习,学生对于我们每天接触的母语而言,其形成的文学感觉会对语文的学习带来意想不到的巨大效果。

2.加强学生语言文化素养

这里的语言文化素养,指的并不是说话用语的规范性,指的是说话过程中使用的语料层次方面,我们知道口语化的东西大家都会说,但是如何说的有水准确实个难题,最重要的是通过掌握这些汉语言文学知识,可以在说话过程中增加自己说话内容的文学性和知识面。语言是一种文化,健康、优美的语感的形成靠的是文化素养的提高,没有精神诉求,心无一丝诚意,书籍用来补壁,何来语感健康,更不要说高雅了。

3.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别人除了眼睛接触你之后的第一个接触的内容,一个人具有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其自身能力的提升和形象的塑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言表达能力不仅仅是通过使用一切切合的词汇,还需要依靠一种对于语言感觉的把握。通过学习汉语言文学的相关知识,可以提升学生对汉语中一些词汇意思及其使用环境的理解,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度、措辞的严谨性等等。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学生自主性比较差,环境给予的自我表达的机会也同样很少,学生们几乎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很少通过自己的表达来和老师进行深入的交流,强化理解,促进记忆。最终呈现结果就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十分欠缺。

4.提升学生语言理解能力

篇9

从根本上来看,生态文学批评是生态哲学思想在文学领域的反映。生态哲学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思考动物是否具有道德地位,把道德关怀从人扩展到人类社会以外是其基本思想。在西方哲学的奠基人笛卡尔那里,动物根本是感觉不到痛苦的,只不过是一架“自动机”。与此大相径庭,哲学家边沁则在其代表作《道德与立法原理》一书中明确指出:在判断个人行为正确或错误时应该把动物痛苦也考虑进去,因为一个正确或错误的行为取决于行为本身所带来的快乐和痛苦的多少,而动物也是能感觉到痛苦的。1892年,《动物权利与社会进步》一书出版,作者塞尔特在书中进步明确:动物和人类一样也有天赋的生存权利和自由。基督教的人类中心主义长期在西方社会占据统治地位,美国语言文学家在上述思想启蒙下首次对这种人类中心进行了批评,明确提出任何动物一样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是大自然的产物。面对工业社会所产生的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一些原来司空见惯的问题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人在世界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除人之外还有没有其它价值主体,人类之外的物是否具有对人类来说工具价值以外的价值以及人对自然的正当权利和必要义务是什么。这些问题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都不得不重新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定位,生态文学批评正是这一思潮在文学领域的反映。工业化进程带来的并不仅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更是人们社会观念深刻变革,自然和荒野是粗俗而危险的观念逐渐被清除人的思维。在美国的东海岸,有这样一群特别的人,包括那些具有文学、艺术倾向的绅士阶层、自然神论哲学家以及自然诗人,他们开始用热爱自然的眼光去看待自然。自然神秘的面纱被彻底揭下,露出其含情脉脉的一面,人们甚至对原生荒野的迅速消失感到恐惧。劳伦斯?布伊尔对此有这样的解释:“远离城市的郊区和前工业化的地域开始于美国文化特征联系在一起,成为美国本土文学的一个神话。美国的自然环境成为最显著的一种文化资源。”②独立战争后,美国大众对国家的热爱集中表现在人们对荒野、自然的热爱上。这主要是因为,与欧洲方兴未艾的工业革命相比,真正具有美国特色的正是那广阔而未开垦的土地、无边无际的荒野,荒野理所当然的成为了美国人民热爱的对象。华盛顿?欧文《见闻札记》、布赖恩特《森林之歌》、惠特曼《草叶集》等一大批以描写自然为主体的文学作品,开始在美国社会广泛流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曙光,科学技术一方面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舒适,但是也无可奈何的给人们带来了精神上的苦闷。进入20世纪后50年,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带来的是消费主义和社会商品化的形成,人和自然都被纳入商品的范畴,这就必然带来人与自然的矛盾。在这一矛盾面前,人们不得不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重新冷静思考。生态批评文学正是在这一大的社会背景下兴起与20世纪80、90年代的美国。

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发展历程

20世纪是美国文学理论江河四溢、汹涌澎湃的一个时期,各种文学理论纷纷登上美国文学舞台。仅仅有一定影响的文学主张就有几十种。20世纪后期,当人类面临日益紧迫的生存困境时候,生态文学批评开始走进现实世界,走向文学舞台的正中央。美国批评家J?希利斯?米勒就指出:“事实上,自1979年以来,文学研究的兴趣中心已发生了大规模的转移:从对文学作修辞学的‘内部’研究,转为研究文学的‘外部’联系,确定它在心理学、历史或社会学等背景中的位置。换言之,文学研究的兴趣已由解读(即集中注意研究语言本身及其性质的能力)转移到各种形式的阐释学解释上(即注意语言同上帝、自然、社会、历史等被看作是语言之外的事物的关系)。”③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美国生态文学批评发展历程,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自然与环境在文学作品中的表达方式是研究的重点。生态文学批评家在这一时期对文学普遍认为在许多作品中是以一种比较陈旧模式来描写自然的。在这种陈旧模式影响下,文学家在伊甸园牧歌式的世外桃源和处女地与瘴气弥漫的沼泽地和无情的荒野这两种意义上使用自然。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第二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持续到90年代初。在这一阶段,生态文学批评家把重点放在弘扬那些长期被忽视的描写自然的文学作品上,开始深入探讨和研究。美国描写自然的文学作品的历史发展、风格题材以及所取的成就。这一时期比较有影响的批评家是利奥波德和卡森,利奥波德的“生态中心论”思想成为环境主义的金科玉律;而卡森的代表作《寂静的春天》开启了生态文学批评的一个新纪元,因为这是人类生态意识觉醒的重要标志。20世纪末,新世纪以来,生态文学批评家试图来创建一种生态诗学,这种生态诗学是建立在对生态系统的概念强调和生态文学批评理论建设的基础上。这一时期,生态文学批评家们注重吸收“环境伦理学”和“环境哲学”等哲学思想来进行理论体系的创建,把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

篇10

       

     随着现代网络科技的发展,世界文化交流融通越来越便捷,而个性化、多样化的民族民间文化正犹如城市的风景,逐渐被统一化、制式化。对待民族民间文化,是任其自生自灭还是予以保护?如果对其予以保护,必然涉及成本问题,是否得不偿失?在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中,应该意识到,民族民间文化是我国的一项“比较优势”,具有巨大的开发价值。

2.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基本法律原则

        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应当符合下列原则:(1)思想与表达相区分原则,即著作权保护的对象限于通过一定载体表达出来的作品,而不延及思想、工艺、操作方法或数学概念之类;(2)独创性原则,该原则要求作品应由作者独立创作,能够体现作者的精神劳动和智力判断,而非简单的摹写或材料的汇集;(3)平衡原则。如上所述,著作权法立法的目的是为了平衡作者和社会利益,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因此,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不应当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三 民族民间文学作品著作权保护之制度设计

        根据上述对著作权保护的论述,我们发现,现有的著作权制度在对民族民间文学作品保护上会产生很多问题,比如,著作权的一般主体是作者,但民族民间文学作品在通常情况下作者不明;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保护期限如何认定等,基于此,有必要在著作权法的框架下,就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保护进行新的法律解释。

        1.民族民间文学作品著作权保护之可能

        正是由于民族民间文学作品著作权保护之种种困境,有学者提出,应该脱离著作权法,创制新的法律制度以保护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著作权保护的是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私权中的一个领域,利用现有成熟的版权制度进行保护具有可行性,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民族民间文学作品除此就没有其他的保护方式了,事实上,对民族民间文学作品进行法律的保护是多层次的,著作权保护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1)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性质决定其著作权保护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