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工程管理要求模板(10篇)

时间:2023-06-29 16:42:2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工程管理要求,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工程管理要求

篇1

随着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对施工质量有着很大关系,这与建筑工程管理者有着很大的关系。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工程管理者素质有待提高,没有充分发挥管理者的作用,造成了建筑工程资源的浪费,很难满足现实施工的要求

一、建筑工程管理人员高素质对施工管理的重要意义

管理人员对建筑工程生产要素发挥重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讲,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可以有效提高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目前而言,建筑市场日益激烈,给施工企业提出更高的标准和挑战。因此,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控制施工质量、施工进度以及施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高素质的工程管理有利于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而管理人员能够有效协调施工人员、机械设备、施工材料、管理措施以及施工环境。因此,施工管理人员要具有高超的沟通能力和良好的专业技术,不断维护和管理施工机械设备,保证设备的效率;同时管理人员能够保证施工安全管理,实现建筑工程文明安全施工。另外,高素质的管理人员能够有效保证建筑工程能够正常顺利进行,对工程初步和最终可行性进行研究,做好工程、设计、勘测、施工以及材料采购工作,才能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高施工进度,实现企业施工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两性发展。

二、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应用的素质

首先,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建筑工程的质量对居民的生命财产和国计民生产生重要影响,能够有效地避免出现质量事故和建筑事故。如果管理人员素质过低,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违规操作行为,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建筑工程管理者素质的关键依据。

其次,要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素质的技术水平。工程管理需要很高的技术水平,能偶有效满足建筑工程设计的要求和施工标准。因此,管理人员要提高自身管理素质,提高专业的技术能力,对建设工程进行强有力的监督和控制,同时对施工过程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在管理过程中,要抓住施工管理的重点和要害。

再次,要具有丰富的管理知识和经验。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科学合理的对工程人员、财务以及物品进行配置,最大限度的提高施工管理水平,保证工程施工效率。因此,施工管理人员要对建筑工程从决策到竣工运行的全过程进行分析,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做好相应的策划、协调和管理工作,保证建筑工程顺利进行。管理人员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有效地解决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最后,要不断提高经济核算和分析的能力。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很多投入的资金,作为管理者,要具有很高的定量分析数据的能力,从而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为工程建设提出合理的经济技术指标。

三、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素质的措施

(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

在具体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是道路施工的组织者和指挥者,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条件和关键因素。因此,建筑工程参建单位要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和筛选,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道德水平;首先,要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懂得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因为质量就是时间、金钱和效益,在施工过程中,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充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其次,管理干部要有较强的质量策划、施工组织、技术指导以及检查的能力,不断提高相应的额综合管理素质和能力以及处理相关事故的能力。最后,在用人方面,要注意提升他们的的道德、思想和业务素质,要进行管全面的控制和管理,根据人的水平和心理进行合理的使用,对要求技术复杂、难度比较大和精度比较高的施工工序,要使用技术水平和经验相对丰富的人员进行管理,做到量人使用;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要加强对他们的培训,不断进行相关管理人员的储备,做到未雨绸缪。要不断提高整体施工技术力量,保证每个施工岗位有合适的人去进行管理,还要完善各种奖惩机制,做到责任明确,奖罚分明。

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素质

随着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展和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近几年建设投资规模在迅速增长,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建设市场。中国当前在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但同时也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和损失,其中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是造成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素质与实际工作的需求之间还有距离,尤其缺乏既精通工程技术、又通晓管理业务、具有战略眼光的复合性管理人才。因此如何提高建筑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从而有效地降低工程损失、提高工程效益,就成为建筑企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建筑管理人员素质现状及对工作的影响

据调查,目前中国工程管理人员的现状是:技术素质较强,管理综合素质普遍不高,人文基本素质、尤其是国际化素质较为薄弱。在工程管理人才总量不足的前提下,工程实践中所需要的既懂工程技术、又精通工程管理、具有较强的人文、法律素质和国际化观念的中高级管理人才尤其十分匾乏。

我国当前高层次的建筑管理人员很大一部分都是从基层中上来的,现场经验非常丰富,但很多人文化水平都比较低缺乏对管理知识的系统学习,管理工作基本都靠自己的经验对付,缺乏现代知识的武装,思想观念落后,缺乏创新精神,正是这种现状导致了工程管理人员在管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缺乏领导风范,管理者的人格魅力缺失,对员工的凝聚力不强;不善授权和合理分工;协调能力欠缺和资本运作能力差等问题。

虽然当前已实行了执业资格考试制度,但考试中理论性内容较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从业人员记忆力较差很难通过考试,年轻人记忆力较好比较容易通过,但没有多少实践经验,从而出现较严重的“挂靠”现象,使得执业者和实际在岗管理者并非同一个人,管理者整体素质并不能满足当前的要求,也制约了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正因为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素质问题才加剧了我国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安全问题,并且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浪费。

二、建筑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1.知识素质。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要在工程中承担工程管理任务,实现工程的目标,要解决工程中国的问题,首先必须掌握相关的知识。

首先,具备较强的技术素质,必须掌握先进的工程技术知识,当前大部分建筑管理人员都能具备这一素质。

其次,要具备较强的管理和经济素质,许多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对经济学和管理学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认为有经验就行,但随着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各种经济关系,纵横交织,错综复杂,这要求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必须有良好的经济学造诣和管理学修养。

2.能力素质。仅仅只有知识却不会运用于实践的管理者也不是合格的管理人员,社会所期望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应具有良好的决策、计划、组织、沟通、协调、应变和创新能力。

3.人格素质。由于建筑工程对社会的重要作用和建筑工程管理职业的特殊性,建筑工程管理人员需要有特殊的职业道德要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这样的观点:“有德有才是圣人,有德无才是贤人,无才无德是废人,有才无德是小人”,当前工程管理人员存在着工程道德缺失问题,因此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优秀的管理者应具备一个良好的社会道德品质和经营管理道德品质。因此应培养建筑工程管理人员乐岗敬业、诚信、合作精神、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提高建筑管理人员素质的措施

(一)切实执行持证上岗制度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加强工程建设管理,提高建筑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素质和工作水平,我国国家人事部与建设部一起,相继在建设工程领域建立了多种执业资格制度,劳动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还设立了众多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虽然当前已经有这一整套的执业资格制度,但现实中存在着大量的“挂靠”现象,很多年轻人考执业资格证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挂靠”获得相应的收入,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执业人员和实际的在岗管理人员并不是同一个人,这从根本上制约了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

所以要想真正提高素质首先必须禁止“挂靠”切实执行持证上岗制度,严格审查持证人和管理人资料,并在执业过程中不定期抽查,确保持有资格证者和在岗者是同一人,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执业资格制度真正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二)进一步优化执业资格考试方法

目前各种建筑类执业资格考试中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大部分考试内容都在教材上,很多内容都需要记忆,对实践经验要求并不严格,虽然对工作年限有要求,但没有要求具体是在什么岗位上的工作年限,这样很多年轻人的记忆力很好可以一个人考很多个证,但一些年纪大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由于记忆力较差所以很难通过考试,而建筑工程管理人员需要职业者既有理论知识也要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这使得取得执业资格的大部分人最终并不能达到合格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素质要求。

因此,建筑类各种执业资格考试中应严格专业要求,所报执业资格考试应与所从事岗位相一致,考试内容中应加大实际管理问题分析内容的比例,既要满足知识面的要求也要满足实际工作经验的要求,这样才可以保证取得执业资格的人员具备执业能力。

(三)强化终生学习

现代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知识经常性更新的社会,如果不能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必将被社会所淘汰,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要持之以恒地坚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在实践中提高[2].要认清自身素质与形势要求的差距,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以坚持不懈的精神,抓紧进行知识更新,增强工作能力,提高自身素质。

学习的形式可以是通过实际工作中感悟和领会、继续教育、讨论会和讲座等。

(四)有效的绩效考核

篇3

中图分类号:TL372+.3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建设投资规模在迅速增长,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建设市场。当前在我国的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但同时也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和损失,其中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是造成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素质与实际工作的需求之间还有距离,尤其缺乏既精通工程技术、又通晓管理业务、具有战略眼光的复合性管理人才。因此如何提高建筑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从而有效地降低工程损失、提高工程效益,就成为建筑企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1 工程管理人员素质对建筑企业的意义

人力资本在各个生产要素之间发挥着相互替代和补充的作用。对于现代经济来说,人的知识、能力和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

1.1 高素质的工程管理人员已成为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目前,大部分建筑企业掌握的技术都是相近且市场价格高度透明的情况下,谁拥有高素质的工程管理人员,谁能做出良好的项目选择,投标决策,投标时有适时的报价策略,优良的施工组织设计,拿出最低的综合单价这才可以保证企业在招投标中胜出,取得工程项目。

1.2 高素质的工程管理人员是工程项目成功的基础条件

在工程项目实施中还要有高素质工程管理人员进行三控两管一协调。完成初期制定的质量、进度、成本三大控制目标,同时还要进行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为合理合法的索赔取得契机和证据,保证经济利益。还要有善于组织、沟通的工程管理人员协调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等各方面的关系。

1.3 高素质的工程管理人员是工程质量的内在保障

建筑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就是建筑产品的质量,而通常认为影响质量的五种因素人、机、料、法、环境,五大要素。工程管理人员是否有同他人良好的沟通能力来布置任务,协调关系,是否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基础来指导施工机具的使用、维护,计划材料的进场批次和数量如何良好控制使之符合运筹学原理达到储存费用最低并且保证材料的品质,调整施工顺序,根据网络图技术优化工期检查指导操作工人的施工方法,同时还要求工程管理人员进行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保证人员的工作环境,尽量达到低噪音,无污染的绿色施工环境标准。由此可见,五大要素在工程中都直接或间接的是由工程管理人员决定。

1.4 高素质的工程管理人员是建筑工程有效进行的关键因素

现在的社会发展还要求建筑企业中的工程管理人员对一个工程从概念设想到正式运营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如投资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最终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招标、采购、施工、试运行等。这就要求作为一名建筑企业的工程管理人员除了要拥有土木工程专业技术以外的多种知识,只有综合素质过硬才能驾驭建筑工程管理,实施出工程质量良好,经济效益优良,工作环境和谐的建筑工程。

2 建筑管理人员素质现状及对工作的影响

目前我国工程管理人员的现状是:技术素质较强,管理综合素质普遍不高,人文基本素质、尤其是国际化素质较为薄弱。在工程管理人才总量不足的前提下,工程实践中所需要的既懂工程技术、又精通工程管理、具有较强的人文、法律素质和国际化观念的中高级管理人才尤其十分匾乏。

2.1建筑管理人员水平不高的现状

我国当前高层次的建筑管理人员很大一部分都是从基层中上来的,现场经验非常丰富,但很多人文化水平都比较低缺乏对管理知识的系统学习,管理工作基本都靠自己的经验对付,缺乏现代知识的武装,思想观念落后,缺乏创新精神,正是这种现状导致了工程管理人员在管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缺乏领导风范,管理者的人格魅力缺失,对员工的凝聚力不强;不善授权和合理分工;协调能力欠缺和资本运作能力差等问题。

2.2执业资格不相符现状

虽然当前已实行了执业资格考试制度,但考试中理论性内容较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从业人员记忆力较差很难通过考试,年轻人记忆力较好比较容易通过,但没有多少实践经验,从而出现较严重的"挂靠"现象,使得执业者和实际在岗管理者并非同一个人,管理者整体素质并不能满足当前的要求,也制约了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正因为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素质问题才加剧了我国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安全问题,并且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浪费。

3 进一步优化执业资格考试方法

3.1 执业资格制度的不合理

各种建筑类执业资格考试中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大部分考试内容都在教材上,很多内容都需要记忆,对实践经验要求并不严格,虽然对工作年限有要求,但没有要求具体是在什么岗位上的工作年限,这样很多年轻人的记忆力很好可以一个人考很多个证,但一些年纪大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由于记忆力较差所以很难通过考试,而建筑工程管理人员需要职业者既有理论知识也要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这使得取得执业资格的大部分人最终并不能达到合格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素质要求。

3.2执业资格考试的不完善

建筑类各种执业资格考试中应严格专业要求,所报执业资格考试应与所从事岗位相一致,考试内容中应加大实际管理问题分析内容的比例,既要满足知识面的要求也要满足实际工作经验的要求,这样才可以保证取得执业资格的人员具备执业能力。

3.3强化终生学习

现代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知识经常性更新的社会,如果不能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必将被社会所淘汰,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要持之以恒地坚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在实践中提高。要认清自身素质与形势要求的差距,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以坚持不懈的精神,抓紧进行知识更新,增强工作能力,提高自身素质。

学习的形式可以是通过实际工作中感悟和领会、继续教育、讨论会和讲座等。

3.4有效的绩效考核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素质和工作水平,除了要严格执行执业资格外,对于取得执业资格后的实际管理水平也要有一个公正的考核制度,这就要求对已经具备执业资格的人员有一个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可以定期的或不定期的从各方面了解各执业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成果,对那些不具备素质要求的执业人员应取消其执业资格,以此激励建筑管理人员在取得执业资格后仍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4 结束语

现阶段对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主要是针对当前存在的一些较严重的现象提出的,对于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素质的要求远不止这些,要想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建筑管理人员队伍在中国仍然任重而道远。

篇4

引 言:建筑工程管理是一项复杂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属于管理科学的一大分支。现阶段,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对建筑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工程项目管理中也广泛的应用了新技术、新理念以及新设备,折旧要求加大管理技术的创新力度,紧跟时代潮流,树立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管理理念,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与效率,促进建筑事业更好的发展。目前,我国建筑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加强对建筑工程管理技术创新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建筑工程管理技术创新的基本要求

1.1建筑工程管理技术创新应该紧跟市场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渐提升,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明显。当人们对奢华生活追求时,市场上出现了爱马仕、LV等名牌产品,而当人们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质量提出更高要求时,就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建筑管理技术的创新,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加强管理技术创新,不能仅仅在建筑企业内部协商决定,还应该深入市场,了解广大民众的需求,针对市场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创新管理方案。同时,在加强管理技术创新过程中,建筑企业还应该严格的控制工程施工质量与成本,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促进企业健康长远的发展。

1.2建筑工程管理技术创新必须与生产力需求相适应

建筑企业的生产力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管理模式,只有保证工程管理模式与生产力相适应,才能促进生产力向着产品成果方向转变。加强管理技术创新,需要使用建筑企业的生产力水平,两者之间相互联系与制约,实践证明,只有将生产对象、生产工具以及生产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充分的挖掘生产力的潜能;在市场经济这一充满竞争的环境下,只有不断的提高建筑企业自身的生产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下获得劳动对象,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技术创新,促使生产三要素即:生产对象、生产者以及生产工具很好、有效地协调组合,采用先进的生产工具,加大生产者生产素质的培养,提高整体的生产水平。

1.3建筑工程管理技术创新必须与市场发展相适应

建筑工程项目的获取、实施全部是在市场中进行,并且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企业的竞争力进一步加强,并累计到下一批次的项目竞争中。因此,可以说建筑工程管理技术创新,就是延伸项目管理的内涵,不断的完善施工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等,处理好项目管理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提高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促进建筑企业更好的发展。

2建筑工程管理技术创新的有效对策

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技术创新,需要从管理理念、组织机构、质量管理等方面进行,同时加大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促进建筑工程管理向着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2.1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创新

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者,首先需要转变管理思想,紧跟时展的潮流,加快管理思想转变的步伐。建筑工程管理者管理理念的创新,能够推动建筑企业文化的形成,为建筑工程管理技术创新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在于控制工程成本、保证工程工期、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处理好这三个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的关键。在每一个管理目标确定时都需要充分考虑该目标对其他目标的影响,采取对比分析的方式,对目标进行不断的优化。需要之一的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目标以及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功能性目标是管理创新中首要的保证,在此基础上,应该不断的提升工程管理的服务水平,提高社会满意度,促进建筑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2.2合理的调整建筑工程管理组织机构

现阶段,我国市场形势严峻,往往采用直线管理制度对建筑工程施工行为进行管理与控制,这种直线型的管理制度,对于生产为主的企业非常实用,但是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有一定的不适应性。这就需要对建筑管理组织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将工程承包人、施工条件与管理职能有效的分离,将施工过程中的日常管理分配给劳务公司,并根据工程施工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满足施工现场需求以及项目施工特点。另外,在完善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考虑市场利益要求,将管理权力适当的下方到工程项目部,逐渐形成分权与集权相结合的建筑工程管理组织结构。

2.3不断的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创新机制

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创新机制的建设,向企业员工分析当前的市场形势,帮助企业树立全员的质量意识、市场竞争意识等。在此基础上,加大对项目管理部门职能的改革,设立施工管理部、工程技术部以及合同管理部,将施工设计、施工计划、施工管理、合同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工程管理的整体水平。另外,工程技术部应该加大科研开发,为工程施工、管理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材料等,为工程施工提供基础支持。

2.4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水平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进步,信息技术逐渐的发展起来,并逐渐的应用到建筑工程管理中,提高管理的效率与质量。在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创新过程中,应该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建筑工程管理向着信息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计算机是信息化管理中必要的工具之一,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学习,以便能够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建筑工程实施信息化管理。无论是在工程造价控制、工期进度管理、增大投资效益、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等任何一方面,都需要充分利用先进计算机信息技术,来做好预算等工作,并利用现代化管理理念与方法来实现预期的施工效果与经济投资效益。

3结语

总之,建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建筑企业为了增强自身的综合竞争力,提高施工质量,降低工程施工成本,必须加强工程管理的创新。首先,加强工程管理理念的创新,为管理创新打下理论基础;其次,调整工程管理组织机构,建立完善的质量创新机制,为工程管理创新提供物质基础;最后,加强信息化技术应用,促进建筑工程管理向着信息化、规范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工程投资项目正在不断地扩大。如此巨大的投资规模,在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的同时,也需要适应宏观经济自身发展的要求和遵守经济发展的规律。“工程造价管理的目的是确保建设投资与资源的充分利用和计划性,消除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现象,使建设项目取得最大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逐步深化的进程中,如何有效地控制建筑工程造价,如何使造价良性地为经济服务,是工程造价管理的热点问题。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途径,离不开科学的管理、雄厚的技术力量,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优良的技术装备等优势,通过不断创新而在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环境中生存发展。作为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工程造价管理,应从系统工程的原理出发,运用主动控制和动态控制的原理和方法,根据工程建设各阶段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建设项目全过程的造价管理,以期实现降低成本,获得更大效益的目标,它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协作配合,共同努力完成。

一、与国际接轨,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的价格机制

随着时代的进步,工程造价管理在不断的完善,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正逐步与国际接轨。

(一)国外工程项目的造价发展概况

国际上,工程项目的造价通常是建立在对项目结构分解和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的分析上。通过项目结构分解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的、详细的描述,结合这些活动的进度安排确定各项活动的所需资源(人工、各种材料、生产或功能设施、施工设备),将其最低级别项目单元的估算成本通过汇总来确定工程项目的总造价。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领域主要有三种模式:以英国和中国香港为代表的工料测量体系,以美国为代表的造价工程管理体系及以日本为代表的工程积算制度。

(二)我国工程项目的造价发展概况

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建国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无统一预算定额与单价情况下的工程造价计价模式。这一时期主要是通过设计图计算出的工程量来确定工程造价。当时计算工程量没有统一的规则,只是有估价员根据企业的累积资料和本人的工作经验,结合市场行情进行工程报价,经过和业主治商,达成最终工程造价。第二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初期,是有政府统一预算定额与单价情况下的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基本属于政府决定造价。这一阶段延续的时间最长,并且影响最为深远。当时的工程计价基本上是在统一预算定额与单价情况下进行的,因此工程造价的确定主要是按设计图及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工程量,并套用统一的预算定额与单价,计算出工程直接费,再按规定计算间接费及有关费用,最终确定工程的概算造价或预算造价,并在竣工后编制决算,经审核后的决算即为工程的最终造价。第三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至2003年,这段时间造价管理沿袭了以前的造价管理方法,同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建设部对传统的预算定额计价模式提出了“控制量,放开价,引入竞争”的基本改革思路。各地在编制新预算定额的基础上,明确规定预算定额单价中的材料、人工、机械价格作为编制期的基期价,并定期当月市场价格信息进行动态指导,在规定的幅度内予以调整,同时在引入竞争机制方面做了新的尝试。第四阶段,2003年3月有关部门颁布《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2008年做了相应调整),工程量清单计价是在建设施工招投标时招标人依据工程施工图纸、招标文件要求,以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和统一的施工项目划分规定,为投标人提供实物工程量项目和技术性措施项目的数量清单;投标人在国家定额指导下、在企业内部定额的要求下,结合工程情况、市场竞争情况和本企业实力,并充分考虑各种风险因素,自主填报清单开列项目中包括的工程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利润和税金在内的综合单价与合计汇总价,并以所报综合单价作为竣工结算调整价的一种计价模式。

(三)我国市场形势下对工程造价的要求

篇6

Abstract: with the more and more Chinese engineering in the field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out of the country, in the face of the new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a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the success of the project of project management personnel shall have the ability and the quality requirement is what worthy of our consideration and explored.

Keywords: overseas project quality study ability

中图分类号:G4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正文: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高速发展,2011年中国GDP已经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于此同时,工程项目建设领域通过一系列的创新和改革,已经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企业,特别是重化工领域的蓬勃发展,国内制造商的技术水准、大型成套设备制造与集成能力,承包商的工程设计、项目总包、项目管理能力以及国际化视野的提高都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人才作为推动中国工程建设领域国际化进展的原动力,工程项目管理人员能力与素质现状、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和素质以及如何提高是海外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本文就海外项目管理人员的现状、能力与素质要求以及如何提高海外项目管理人员能力与素质做些探索。

海外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现状:

技术素质较强、但综合管理素质普遍不高

思想观念落后、国际化素质较为薄弱

国际化工程管理人才总量不足、工程中等工程技术又精通工程管理和国际化经验观念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十分匮乏

语言障碍、沟通存在短板

海外项目管理人员能力与素质要求

经验丰富,具备良好的认知能力:主要指―个人从自我角色出发的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比如,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管理能力、时间管理能力、有效利用资源的能力等:这些能力不像具体的技术技能那样容易测量,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些能力更为重要。国际项目很多跨国公司采用国际化设计、施工、验收标准、国际化合同文本和国际化管理手段,面对全新的国际化标注和管理法,项目管理人员只有具备良好的认知能力和素质,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以及管理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和错误。

百折不挠,具有较强的学习及适应能力:通俗地说,是适者生存的能力,也是随着海外环境变化而懂得自我调节与校对的能力。境外项目面临不同的地理自然环境、政治经济环境、法律、文化、信仰环境,使得项目管理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这就要求境外项目管理员工具备坚韧的性格,良好的适应于学习能力,能够在工作于实践中解放思想、转变心态,不断调节自我去适应该海外“软硬”环境的变化,从而逐步表现和发挥出自己的特长与工作能力。

善于沟通,具有良好的交往能力:沟通与交往能力是与人打交道的方式方法,是信息传递的过程,沟通方式方法不仅包括语言文字的沟通,还包括言行、举止、思想与情感的沟通。应该指出,由于语言与文化的差异,虽然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在海外配备翻译,但能够直接和投资人用英语沟通的项目管理人员毕竟还是少数,加之通过翻译,一句话传递的信息不免打折。导致境外项目中沟通与交往一直是中国企业的短板,一直存在沟通不畅、沟通效率低、甚至无效沟通的情况。沟通管理作为项目管理中重要的内容,境外管理员工具备良好的沟通与交往能力,无疑是走出沟通屏障、提高工作效率、拓展海外市场的一块基石。

5、爱岗爱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主要指工作积极主动,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爱国精神。由于境外工程的特殊性、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道德品质小则反映一个企业的文化,大则反映一国公民的素质与精神面貌。企业走出国门,融入境外文化的同时也将中国文化带入海外,一位合格的境外项目管理人员,应具备敬业爱国的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强烈的责任心、认真负责的工作和主动服务态度,牢固树立海外项目无小事的思想。其中,境外项目最容易被忽略的是主动服务意识,项目管理人员应经常亲临服务一线,积极主动地与业主、承包商沟通,了解业主的需求和潜在需求,尊重与服务投资人的同时取得投资人的认可和尊重。

如何提高海外想管理人员能力与素质

严格执行任职资格制度: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与国际接轨,加强工程建设管理,提高建设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素质和工作水平,我国国家人事部与建设部一起,相继在建设工程领域建立了多种执业资格制度,劳动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还设立了众多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特别是项目经理,《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50358-2005》明确要求:项目经理要具有注册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建筑师等一项或多项执业资格并且具有类似项目的管理经验。应该指出:由于海外项目一直是建设管理部门监管的盲点,一些中小形海外项目,项目经理不具备任职资格是普遍显现。笔者认为作为企业项目上的负责人,项目执行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即使是中小形海外项目项目经理任职资格应该强化而不是钻法律监管的空子。只有这样才提高海外项目管理人员能力和素质,为境外项目成功执行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后盾。

建立海外项目教育培训体系:建立海外员工教育培训体系。境外项目往往涉及多个专业和学科,监管过程十分复杂,对人员素质有很高的要求,从事境外项目管理的人员既需要掌握某一个专业领域的工程技术知识,又要懂得管理、法律、金融、外贸、保险、财会等多方面的知识。对于人员素质的要求,国内项目侧重现场技术和管理经验,而国外项目则更加重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为此,企业必须建立境外员工教育培训体系,高度重视境外员工的思想教育与培训工作。特别是要加强生产经营知识、业务技能、国际工程标准与规范、外语合同、当地法律法规、境外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培训,以满足境外项目运行需求。

强化员工终生学习:现代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知识经常性更新的社会,如果不能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很难适应海外工程项目,工程管理人员要持之以恒地坚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在实践中提高。要认清自身素质与形势要求的差距,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以坚持不懈的精神,抓紧进行知识更新,增强工作能力,提高自身素质。学习的形式可以是通过实际工作中感悟和领会、继续教育、讨论会和讲座等。

加强效绩考核:为了保证工程管理人员素质和工作水平,除了要严格执行执业资格外,对于取得执业资格后的实际管理水平也要有一个公正的考核制度,这就要求对已经具备执业资格的人员有一个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可以定期的或不定期的从各方面了解各执业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成果,对那些不具备素质要求的执业人员应取消其执业资格,以此激励建筑管理人员在取得执业资格后仍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加强海外项目文化建设,稳定项目管理团队:目前,我国企业承揽的境外项目一般都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主要集中在非洲、西亚、中东、南亚以及南美洲等地区,而这些地区的公共安全存在问题,对海外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海外业务的平稳发展带来挑战。除了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外,第三世界国家的自然环境比较差,基础生活设施不完善,文化差异明显。因此,境外员工生活比较单调枯燥,尤其是一线作业工人的思想情绪往往容易出现波动,一旦队伍管理的相关措施不到位,就容易发生争吵甚至冲突。这不仅会对中国企业的国际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同时还会造成企业效益的流失,加强海外项目文化建设不失为解决以上问题的一剂良方。

结束语:企业要迈出国门,海外项目管理人员能力与素质都有待提高,然而海外项目管理人员能力素质培养是一个综合而系统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需要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和员工自身的共同努力。作为工程建设领域的一份子,我们应该加强学习与交流,不断推进中国工程领域企业国际化进程。

参考文献:

篇7

2、矿建管理科:(1)负责项目建设矿建工程专业工作的协调管理;参与项目建设工程的科研、初设、施工组织设计、开拓方案、建设计划等方面的审查;(2)组织办理矿建工程开工、合同审查、工程量验收以及矿井竣工验收等项工作;(3)协调现场施工质量、进度及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工作;(4)参与投资项目的前期调研、申请报告编制和项目核准所需的各项支持性文件的报批;(5)参与矿建工程的计划编制和招标;(6)协调集团公司对口相关处室矿建专业工作;(7)负责矿井建设科研课题的研究和成果编制申报工作。

3、土建工程管理科:(1)负责项目建设土建工程设计催办、设计变更、施工图到位、技术交底会审以及与设计单位沟通协调;(2)参与项目工程的科研、初设、施工组织设计、建设计划等方面的审查;(3)组织办理土建工程开工、竣工及合同审查手续;(4)参加工程量验收以及项目工程竣工验收等项工作;(5)参与现场施工质量、进度及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工作;(6)参与工程的计划编制和工程招标;(7)参加材料价格的市场调研;(7)协调集团公司对口相关处室土建专业工作;(8)负责土建工程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和科研课题的研究和成果编制申报工作。

篇8

中图分类号:TU72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现代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相对复杂,涉及层面较多,涵盖了工程质量、工程安全和工程进度三个方面,并且贯穿于项目全过程。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及时有效的项目管理最为关键,其是确保工程项目平稳连续运行的唯一途径。为了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运行,必须采取新的项目管理手段,引入新的管理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具体的工程项目中。所以,现代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需摒弃以往传统的粗放管理理念,进而向集约式管理方式转变。而若想在市场竞争中突出优势,也只有在现代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中强抓核心、管控施工要点才行。文中简要介绍了现代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实践中涵盖的创新之处。

2现代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策略

2.1 现代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信息化管理

1)现代工程项目涉及多方面利益,如地方政府、建设单位、工程监管单位、工程设计单位、上级管理机关等等单位利益;同时,工程项目管理涵盖了合同管理、财务管理、施工管理、机械材料管理和预算管理等多个管理层面,可见,现代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应该综合考虑有关单位的功能需求和利益,即构建一个涵盖施工现场管理实践、技术管理、远程监控、信息管理、工程协调管理等多个功能模块的信息化平台,同时该系统能够应用于多个不同的实践主体,自动生成管理相关数据,最终实现工程相关信息资源的综合管理。

2)现代化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外在因素如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常常影响工程的建设进度和工程资源的需求量,从而提高工程建设成本,使得实际建设成本大于预期成本。工程项目信息化系统应该将这些外在因素包含在内,设立施工参数设置功能,使得有关人员能够根据外在环境状况自定义相关施工参数,使得成本分析结果更加准确,从而施工方案更好的指导工程实践。

3)现代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除工程安全和工程质量外,项目管理者最重视工程进度和工程成本。信息化系统需要构建能够桥联工程进度和工程成本管理的系统模块,使得管理者能够及时了解工程建设特定阶段的实际成本,并将实际成本与预计成本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更符合实际的工程控制方法和更好的估算下一阶段的工程成本。其次,项目管理与现场施工直接相关,因而信息化系统界面应具备简单、易操作等属性,降低数据输入量,给出各项数据输入操作提示,同时设置操作内容检验功能来降低操作错误率。

2.2现代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机械管理

良好的现代工程项目施工现场机械管理,需要构建科学完整的机械操作管理制度。机械管理工作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作业人员的挑选。工程项目现场施工机械种类较多,而且机械结构非常复杂,一旦出现机械操作错误,不仅影响机械的正常使用,延缓施工进度,甚至可能威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可见,机械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严谨的机械作用培训,并通过作业资格证考试后才能够上岗。通常来说,一旦确定机械作业人员,需要进行人机定位,将机械维护和使用权归属到特定的作业人员,人机定位不仅能够保障机械的使用率和完整性,而且大大提高了作业人员的机械熟悉度。

针对机械外部环境,油品的选择也非常关键,应该严格采用标准的燃油和油,禁止采用劣质的燃油和油,一旦发现油品不合格,应该立即禁止作业,停机更换燃油或油;监督人员应该及时有效地监督作业章程和注意事项的执行状况,及时更正不符合要求的作业行为;即时检验机械安全装置,确保其灵敏、可靠、齐全,禁止使用故障机械进行作业;及时严谨地核查机械配件的储存量和质量,避免由于配件不足或质量过差导致机械停运;监督核查人员应该及时做好相关记录,同时确保记录的准确性。针对机械内部因素,做好新机械购买记录,做好新机械进场准备工作,做好现有机械维修保养记录,以利于机械安全检查工作;对投入作业的机械严格执行例行保养和阶段性维护,对保养和维护阶段发现的故障进行记录,同时根据机械自身状况和工程进度做出停机或者班后处理决定,记录作业表现优秀的机械名称和编号。

2.3现代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管理

现代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被广泛应用,混凝土形成的裂缝成为了诸多工程项目的共同质量问题。下列措施将有助于防止裂缝形成:改变混凝土成分配比,在干硬性混凝土中掺入塑化剂或者引气剂,降低水泥使用量;混凝土搅拌过程中,进行冷处理,降低其浇筑温度;高温天气浇筑混凝土,需要减少浇筑厚度,确保每层浇筑厚度在500mm以下,有助于散热;膨胀剂的品种和掺入量的选择需要通过试验验证,最后挑选最佳配置;第二层混凝土浇筑尽量在第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根据混凝土浇筑面积大小,将一定数量的温度测量装置安装在混凝土上、中、下部,定时测量和记录相关数据,一般来说,混凝土浇筑的第1-4天,每次测量时间间隔为2小时,第5-7天,测量时间间隔为4小时, 第8-15天,测量时间间隔为一天,尽量将混凝土内外温差保持在25℃以下,一旦出现温差过大,需要借助专业的养护手段来缩小内外温差;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以免混凝土表面产生急剧的温度梯度,加强保温养护措施,现场通常采取措施为混凝土浇注后先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再用麻袋装锯末(厚度80~100mm)进行中层覆盖,最后覆盖1—2层100mm厚岩棉被;另外,夏季施工中对于长期暴露在外面的混凝土块进行洒水养护工作,避免因为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过快在成裂缝的产生。施工中,应尽量避免混凝土在大风大雨中进行施工。

为了避免大体积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的内部温度过大,可以在混凝土结构内部预先铺设冷却管(常用于混凝土群桩承台),在混凝土浇注完成之后即可进行通水循环冷却,管内的水流量通常控制在1.5m3/h左右(进水温度低于10℃时),若进水温度偏高,则水流量也应加快。冷却管的出水应排放到不影响施工的部位,当混大体积凝土整体初凝之后则可视情况利用该出水进行蓄水保温养护。当然在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完成之后,为了不使中空的冷却管对混凝土的强度及其他产生影响,因此对其进行注浆和压浆的工作,通常采用真空压浆。

3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涉及的管理事项多而复杂,工程项目常常还遭受其他外部因素如政策处理、气候因素、施工难度、运输状况、地质条件、资金状况等等影响,可见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非常困难,不仅需要考虑诸多外界因素,同时还需要管理者踏实稳定的工作,不能忽视任何一个环节,不能抱有侥幸心态,需要以工程进度和施工现场情况为基础,及时调整施工战略,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和施工问题的应对策略。所以若要对现代工程项目实行全方位、全面的管理,那么就需对现代工程项目中的各个方面、因素都进行细致化、全面化的考虑,并制定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施工现场管理的正常开展,简而言之,工程项目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需要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和相互协作。

参考文献:

[1] 郭宏乐.张智茜. 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管理 [J].Intelligence, 2011(05).

[2] 杨晓红.杨再红. 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管理与控制 [J].科技致富向导,2010(05).

[3] 余辉平. 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成效的途径与措施分析探讨 [J]. 中外建筑,2010(08).

篇9

项目经理是项目承包企业法定代表人在项目中的全权委托人,是协调各方面关系。项目经理是施工项目责、权、利的主体,在施工处于中心地位,是项目管理成败的关键。

1 项目经理需要的素质

现在市场上具有项目经理头衔的人越来越多,取得PMP 证书的人也越来越多,可是项目管理的成效依然不高。有很多原因,但其中依然有相当部分是因为项目经理不合格。我认为项目经理通常至少应具备下面九方面的能力。

1.1 要学会如何授权

对许多人来说,获得晋升后的第一反应是承担更多的工作。这些人常常用“一手包办”代替了思考。对于他们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改变工作方式。

1.2 能适应变化

作为项目经理,这意味着你愿意改变,是乐于改变而不是勉强改变。事实上,多数的现代管理思想都围绕着如何管理大组织中连续和深刻的变化展开。抗拒变化的人以怀疑的目光看待工作生活中的改变,是不可能当好项目经理的,就个人来说,欢迎变化就是对你在工作生活中所碰到的新工作,新技术和新方法感到自然舒适。你选择的方法对别人可能不是最有效的方法,认识到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所以一个好的项目经理总是乐于接受别人提出的新见解。

1.3 有实践能力

一个好的项目经理所需要的实践能力,不是指像换一个插头或维修一台电脑的日用技能,关键的是按照你所想的方法去做。当然,你要通盘考虑运筹帷幄。只有通盘考虑的人才能在解决问题时过关斩将。他们善于收集信息,尤其是那些问题中不同环节间如何关联的信息,善于发现两种不同行动之间的逻辑关联。整个项目的正常运转,不会因局部的原因使整个项目停下来,通盘考虑是项目经理在项目过程中的思维主题,尤其是当你考虑挑选队伍,决定时间表和组织资源时更显得重要。

1.4 能进行创造性的思考

这一品质是与全盘考虑相关的,但是它还有另外的意思。针对你的项目,你可能想要另外的方法来达到你的目标,尤其当你面临时间和资源的约束时更是如此。如果你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或者你不能得到你想要的预算,你就不得不另辟蹊径完成项目。之后就更容易抓住优先的东西,尝试更快或更有效的方法来完成项目。

1.5 乐于学习

当你承担一个项目时,很可能你以前从没有做过类似工作。当然,你要去学习,去了解和掌握有关新工作的关键因素。然而,乐于学习不仅是指乐于学习你所不知道的事情,它还包括乐于挑战你现在的工作方法(也许是你最受益的工作方法),用新知识的眼光严格地反复检查这些方法。项目组的每个成员都乐于学习是重要的,尤其是项目经理应该在不易接受变化的成员中倡导学习文化,使他们乐于接受新观念和新方法。

1.6 有带团队的能力

除了在最小的项目,也就是通常只能称之为任务的情况之外,你总是和别人一起协同工作。如果人们不能以团队的方式有效地工作,就不可能使项目完满的完成。

有人对团队意识存在一个很大的误解,团队意识不意味着总是同意成员们所说的或是从不进行争论。在一个团队中没人挑战和怀疑就不是一个团队而是一帮“死党”。团队意识是说尊重团队中的其他成员,因为他们对团队的贡献是不可或缺的。团队意识意味着以开放的态度听取别人的观点,可以不同意但却坦诚友好地对待别人的观点。事实上,在绝大多数项目组中,为了以最好的方式完成项目的不同部分,项目组的某些成员或全体成员间随时会发生小的争议和讨论,项目组成员会觉得争论令人兴奋而不是令人害怕,项目经理的关键作用是发展这种文化,友好而富有创造性的文化氛围有利于更好地完成项目。

2 实践中的体会

知道了应该努力的方向,这还不够。我们应该积极实践,探索现实中的实际操作经验,不断总结,才能更好地做好管理工作。

2.1 项目前期的准备阶段

项目中最基本的要素有范围、成本与进度,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范围。项目前期,项目经理要积极参与到项目的谈判中,进行合同评审,在评审的时候一定要清楚合同文件的标准和要求,也就是范围。要清楚业主会不断提高标准和要求,而承诺的款项却不会增加。合同的标准和要求对每个公司来说都有一个底线,一旦突破了这个底线,项目肯定是亏损的。因此,项目经理在合同评审阶段之前,应该分析收集尽可能详细的数据,确立尽可能详细的需求,进一步确立详细的项目范围、预估费用。

2.2 结束阶段

项目结束时,按照我们所学的知识,要组织好竣工验收,也就是说项目经理要将合同约定好的递交文件交付客户,完成项目所有的提交件,收集项目全部信息并结束项目。此时,项目经理要组织有关人员开一个总结会,获得业主对该项目的评价,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过失以得到今后项目实施的经验,表彰突出人员,公布项目收益和亏损情况,并上报公司主管。

2.3把握角色,外行就能领导内行

有些时候,你的新职务把你放到了不熟悉的领域。你手下的人对部门的业务比你更加内行。如何避免外行领导内行带来的尴尬呢?在这样的时候,即便从行政序列上讲团队成员需要你的指导,你也必须向他们学习专业知识。

“你得为新的角色建立威信,同时还得丰富自身的知识,”他说:“如果你看人看得很准,就可以找一些你不熟悉领域里的专家,并开始依赖他们获取信息。”

在需要边学习,边领导的时候,如何达到一种平衡呢?莫拉维克说:“不要假充内行,那样注定要失败。我跟所有的下属讲,我们的角色是不同的,我的工作是整合资源,他们是专家。”

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项目经理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想做好工程项目,项目经理还应该不断历练自己,使自己更成熟、稳健和宽容。

参考文献:

[1]刘丽娜. 优秀项目经理的能力素质要求[N]. 组织人事报, 2009 .

篇10

园林种植工程是指将各类园林植物材料,按照工程设计的要求,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栽植(种植)到预定的区域,形成特定的景观产品的施工过程。从这个概念可以解读出以下几个信息:园林种植工程的基本介质是土壤(或类土壤);基本材料是园林植物(包括种子);基本手段是栽植方式和方法。可以说,以上这几项是影响园林种植工程的主要因素。

1 对土壤的要求

土壤是植物进行生命活动的场所,植物根系生活于土壤中,与土壤之间有着极大的接触面。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元素、水分和氧气,只有当土壤满足植物对水、肥、气、热的要求,植物才能良好生长。作为园林植物生长的主要介质,土壤的物理性状、化学性状是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土壤的物理性状主要包括土壤的质地、结构、孔隙度等。而化学形状则主要是指土壤酸碱度及土壤有机质和矿质元素含量等等。由于园林植物品种丰富,而又有各自不同的生活习性,所以它们对土壤物理性状和化学性状的主要要求与适应性也各不相同。只有分析每一个具体的植物品种,有针对性地实施整体或局部种植土壤改造,才能提高苗木成活率,提升景观效果,适合设计要求。另外,园林种植工程主要是市政建设工程或房地产建设工程的后续工程,其施工环境较差,土壤或回填土内存在大量的建筑垃圾、水泥、石灰等市政建设或房建施工废弃物,回填土内还有大量深挖基础所产生的死板土,这些都对植物正常生长极为不利,甚至极易造成苗木死亡,因而在种植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检查,及时清除,以免造成重大损失。

2 对园林植物材料的要求

园林植物作为园林种植工程的基本材料,其质量与品质可以说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景观效果,而园林植物作为有生命的材料,自然有着其自身特殊的需求。与一般工程的材料不同,园林植物具有不可复制性,就是每一棵树都有其不同的形态,设计中规定的规格也只能是描述性的,而不能按具体、死板的标准严格细致地检查,因为园林植物不是靠标准的模具生产出来的,就是同时培养出来的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环境,包括栽植密度、位置、水分、光照、土壤等等,其生长后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姿态,无论是叶色、干形、冠形、分枝点等也都会有差距。因而选择园林种植工程植物材料时,必须根据其所处的位置、在景观中的作用以及栽植形式等而选用不同的“标准”。

3 对定位放线的要求

定位放线本来是各种工程所必须的一个过程,是指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位置,并在施工现场标示出来的一种技术工作。工程定位放线要求精确、无误、完整,能够客观地表达设计者的意图。但绿化种植工程放线有其特殊性:由于一般种植工程设计图纸对地下管线和现场实际情况的标示并不是特别准确,因而绿化种植定位放线往往遇到图纸与现场实际状况不符或种植位置与现场管线相冲突等情况。还有,园林绿化种植工程往往是综合建设工程的最后环节,先前已完成各项建设工程发生的变更、洽商、调整等,最后都把问题和矛盾集中到绿化种植工程中,需要靠它来调节。

4对苗木种植的要求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园林市场入门门槛较低,许多园林建设工程参与人员(包括部分业主、监理以及园林工程施工从业人员)把种植工程看得较简单,认为无非就是“挖(刨)坑(穴)栽树”。其实不是这样,树木是一种有生命的造景材料,不同的园林植物品种对土壤、肥料、栽植季节以及栽植方法等都有着不同的要求,如果不了解这些苗木栽(种)植的科学性与规律性,即使是栽植生根特别容易的杨树、柳树等等,也还是会栽死的,因此,必须有一套完整的施工方法、养护管养手段和管理系统,才能确保苗木、草坪移栽(植)的正常生长和高成活率,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园林植物栽植是一项科学、系统的工作,必须在掌握园林植物栽植成活原理的基础上,在符合植物生长、生活习性的情况下,抓住适宜的栽植季节,严格执行植树工程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按施工计划,循序渐进地完成。

5对养护管理的要求

园林种植工程的养护管理,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栽植后的养护、管理,二是交工后的养护管理,这是园林种植工程与其它工程明显的区别之一。由于园林植物是具有生命的,栽植后短期内,园林植物难以恢复正常生长,这就需要专业的园林种植、管理专业工人悉心管理养护,才能形成和维持较好的景观效果。许多园林公司往往只注重施工期间的管理工作,而对养护管理不太重视,其实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认识。施工过程再仔细,缺失了精心的养护也是非常可怕的事,因为园林植物是有生命的,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植物的不同反应,只有针对不同的外部环境,气候特点,制订相应的养护管理措施,精心管理养护,才能保证整个园林种植工程的顺利交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