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培训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2-11-26 03:25:1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奥数培训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奥数培训总结

篇1

作为一种素质教育的典范,奥数在各国都被热力推广,但是在我国,奥数的本原却发生了改变. 奥数让小学生们的负担变得更加沉重. “奥数热”暴露出了许多教育问题,例如教育公平、择校热,等等. “奥数热”已经是全国人民都关注的问题.

一、“奥数热”现象出现的原因

造成“奥数热”出现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有三点.

第一,教育的不公平.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应当享有同等的教育资源. 但是当前的教育却并非这样,仍然有许多学校存在着重点初中以及重点班级. 这种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匀必然会导致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逐.

第二,家长盲目跟风. 很多家长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越来越肯在教育上投入,他们会给孩子报名参加各种奥数培训班. 他们重视教育非常正确,但是不考虑自身经济条件,只是盲目跟风,将孩子送去参加奥数培训班,提高孩子进入重点初中的可能性.

第三,择校机制. 它可说是导致“奥数热”的直接原因. 经过调查所得,家长们之所以会不顾一切地送孩子参加奥数培训班,是因为都希望孩子可以进入重点初中. 而现今的择校机制凸显了奥数在择校时的重要性,这就让家长们格外重视奥数的学习.

二、“奥数热”的特点

通过研究发现,“奥数热”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低龄化和全面化.

据统计,三、四年级的学生中参加奥数学习的有60%~70%,五年级学生中有90%参加了奥数学习. 甚者,有的小学生从一年级起就去参加奥数培训.

随着“奥数热”的越演越烈,据媒体报道:北京市2003年的小学中有半数以上的小学生参加了奥数学习. 突然之间,不论是数学特长生还是数学学习一般者或是数学学习困难户都开始了奥数学习.

三、奥数训练带来的好处

奥数是肯定能够给小学生带来好处的,它的思维方式能够活跃孩子们的思维,让他们更善于动脑,乐于动脑. 奥数的学了在孩子们的小学时期就能带来很多好处外,也能帮助他们在未来的数学学习中畅通无阻.

奥数训练能够提高对数学的理解能力、解题能力,看到数学的实际作用,增强学生对数学美的感受力,从而真正提高数学成绩. 对数学的理解是学好数学的真谛,这不是任何技巧能代替的. 对小学生而言,数学能力的提高才是他们在以后数学学习生涯中的重中之重.

通过一系列数学题的练习,让学生获得一些新的解题决策技巧,也可以看作是在新的情境下的数学思维,通过解决一系列问题,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而不仅限于获得新技巧. 这能够为小学生们在初中学习函数时打下基础.

据调查发现,奥数学得好的学生学习习惯基本都很好. 学习奥数的过程也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 最重要的一点是小学生在习惯上的可塑性比较大,即使有不好的习惯也来得及改,因此,在小学时代让孩子们学习奥数是非常适合的.

四、“奥数热”现象带来的危害

学习奥数的好处毋庸置疑,但是同时奥数也带来了一些负面作用. 它的危害不仅影响到了小学生们,也影响到了他们的父母、家庭.

很多国家开设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具有数学潜质的天才少年,为了对孩子进行适度的启智教育,为了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好奇和兴趣. 但是在中国,“奥数”的本质却彻底被歪曲,与其真正的主旨背道而驰.

许多学生在一年级起就被家长逼着参加奥数班,他们表示自己就是去那里坐着,其实什么也没有学进去. 学生难以领悟到学习奥数的乐趣,学习奥数对他们而言变成了沉重的负担. 对家长而言,参加奥数班是一笔不小的经济负担,甚至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报了三四个奥数班. 每逢周末,就是家长带着孩子风尘仆仆地行走在各个奥数班之间的时候,这无论是对家长还是对孩子,都容易产生心理压力.

小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认知简单的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据研究,只有5%智力超常的儿童适合学习奥数.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首先,它会让大多数孩子产生挫折感 ,他认为他不行,他很笨,这个对孩子的发展是很大的伤害. ”

小学生们过早地涉及奥数这个与他们素质、能力都相距甚远的东西,并不会带来多大好处,反倒很可能会抹杀掉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在他们以后的学习中将一直学习数学,现在为了一时的利益而让他们参加奥数训练,虽然成绩可能一时有提高,但是非常不利于他们将来数学的学习,会影响他们的中考、高考,甚至是他们的人生,这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吗?

奥数其本身并没有很大的问题,通过学习奥数的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数学理解能力,活跃数学思维. 但是,随着“奥数热”的升温,它更多的是与教育公平、择校相联系,成为进入重点初中的砝码. 笔者认为,奥数教育应该及早回归其本身,重新拥有属于它的数学之美,活跃学生思维,让学生们通过奥数燃起对数学的好奇与兴趣之火.

【参考文献】

篇2

奥数学习是一把双刃剑,选择对了就会使学生拥有灵活的数学思维方式和超强解决问题的能力;选择错了,会对数学学习产生不良影响。如果我们想要让奥数知识更好地为学生们的学习服务,就需要我们家长和教师正确地看待奥数。以下是本人的一些看法,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和探讨。

一、不要把是否学习奥数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学习好坏的标准

当很多家长和教师听到某家的孩子在学习奥数时就会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表示称赞,并且不论实际情况如何就夸奖这个孩子学习好。久而久之,就会使得家长、教师以及孩子在脑海里形成错误的观点——只要是学习奥数的学生都是学习特别好的孩子。在这样错误的观点下,学生及家长就很容易盲目地选择学习奥数。而很多孩子也就因此扭曲了学习奥数的实际目的,用奥数学习这件事来显示自己的优异。

在我的学生中就有诸多这样的孩子,当我课下和他们交谈时,不难发现他们会用自己的奥数学习达到了哪个级别来显示自己学习的优异程度,而不去用平时考试成绩和表现来衡量自己的学习程度。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分不清楚学习的主次程度。在颠倒了主次之后,导致学生出现了很多基础性的错误。例如:在很多试题中,很多学习奥数的孩子确实能列出解答的式子,但是却因为基础知识没有掌握牢固,缺乏计算能力而计算不出结果。

鉴于如此的情况,我们在教学中一定不要把奥数学习作为衡量孩子学习好坏的标准,一定要让学生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在深入掌握基础知识情况下再进行更深层次的奥数学习。

二、课堂教学中注重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的培养,使非奥数学习也能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和敏捷

奥数学习无非就是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后数学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升华。那么,我们教师在课堂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可以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使学生在学到了基础知识的同时也使数学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学生学完大数的除法和简便运算律之后,我们可以通过相应的练习让学生达到熟练计算的程度,然后给学生出示一些能够简算,但是又不能只是简单地通过运算律就能达到简算目的的习题,让学生通过观察习题的规律或是教师给出解题实例,经过思考和对比得出习题的答案。例如,在学完“被除数和除数都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这条性质之后,让学生观察这个算式:600÷25=(600×4)÷(25×4)=2400÷100=24,并找出相应的规律,然后让学生阐述自己得到的规律,最后教师学生共同总结其规律:利用刚才所学的知识,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4,目的是将除数变成100,这样再除就很简单了。然后教师给出相应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和理解这种方法。这样就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锻炼了奥数中数学的发散性思维。

三、教学中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重视度,摆正对奥数的态度

近几年,很多考试都是100+10分制,在100分的基础知识测试后会有10分的奥数培优题。它的出现也使很多孩子和家长对奥数学习更加重视。当然,对于那些基础知识相当好的同学来说,学习奥数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不要让学生因在乎那附加的10分去盲目地学习奥数。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叮嘱和教导学生,100+10分重头在前边基础知识的100分上,而奥数部分只是附加的10分,两者比起来还是基础知识比较重要。基础知识和奥数培优好比一棵大树,基础知识是树根,奥数培优题好比是繁枝茂叶,如果大树的根须不旺盛牢固,枝叶再怎么旺盛微风轻轻一吹也会被吹掉。只有我们有了坚固牢靠的根须,才能经历暴风雨的洗礼,才能长出更加茂密的枝叶。

例如,四年级学生用尝试法解决奥数培优题:三个连续自然数的积是120,求出这三个数?解答过程:第一步:假设这三个数是2、3、4,则2×3×4=24,24

四、巧用数学广角,渗透奥数思想

在《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人教版》中新增了“数学广角”版块。本人认为这个板块的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发散性思维。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学广角中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奥数培优思想的传授,使学生在普通课堂教学中就能感受到奥数的解题思维。

篇3

正方

奥数本来就不是为大多数人准备的

奥数属特殊才能教育的范畴,奥数竞赛应是针对少数有特长的学生的比赛。有专家认为,只有5%智力超常的儿童适合学习奥数,获得奥数奖项的比例也只有千分之四。

因此,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该严格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严禁辖区内学校举行与奥数有关的比赛。义务教育阶段取消奥数比赛,完全没商量。

取缔奥数竞赛,能真正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求。传统的应试教育,把培养少数能升学的“尖子生”作为主要任务,忽视了大多数学生。一些重点学校为了招收尖子生源,片面追求升学率,就用奥数选拔优等生,形成学校偏重训练奥数题型、家长花钱买奥数书籍、学生深钻奥数习题的畸形教育模式,学生学习无个性,课业负担沉重。只有取缔奥数竞赛和选拔优质生源的教育模式,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才能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都受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

取缔奥数竞赛,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特长培养。以前,家长为了让孩子能上重点学校,不顾孩子的兴趣爱好和智力条件,强行进行奥数等偏题、难题训练;学校为了片面提高升学率,也不惜偏重奥数等偏题、难题训练,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要求,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和心理压力,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和智力的健康发展。只有取缔奥数竞赛和选拔优质生源的做法,才有利于家庭、学校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因材施教,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特殊爱好和特殊技能。

“奥数本来就不是为大多数人准备的。”第56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队主教练、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熊斌说,一窝蜂学习奥数,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应该让不同特长和兴趣的学生在不同学科上都有所发展。”

近年来,各地相继取消奥赛获奖者高考保送资格及奥赛高考加分。熊斌认为,这有助于弱化奥数学习的功利诱惑,使奥数锁定更合适的学习人群,但在重点城市的小升初、初升高招生中,“奥数热”降温并不容易,不仅需要继续剥离奥赛在升学中的“附加值”,还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缩小校际和区域差异,并建立更加多元、科学的招生选拔机制。

更多家长认为,“杯赛”取消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不少家长感慨:“孩子们太苦了,背负了很多不应该在这个年纪背负的包袱,没了‘杯赛’,孩子们可以把省下来的时间用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更加快乐地成长。”

反方

奥数有益于拓展学生思维

与上文家长不同,有的家长听说奥数竞赛停办消息后表示,并不打算给孩子退掉奥数课。“哪怕不考了,学着也是有好处的,学习奥数,更多的是拓宽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

的确,奥数对青少年的脑力锻炼有着一定的作用,可以通过奥数对思维和逻辑进行锻炼,对学生起到的并不仅仅是数学方面的作用,通常比普通数学要深奥些。但奥数并不是“提前学”,更不是“数学中的杂技”,它就是课堂外的教学,和课堂内的数学是主干与支干的关系,既是课堂的提高和深化,又是拓展视野的数学园地。

一位曾在国家奥数集训队带教的老师介绍,奥数属于数学学科,奥数中也有与我们平时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相联系的部分,是课堂内容的深化和提高。但其中更多的是看起来不搭界的内容――是平常数学课上不讲、也没有时间去讲的一些数学分支基础内容,比如图论、组合数学、数论,以及重要的数学思想,比如化归思想、构造思想、特殊化思想等。这些内容的选择是很科学的,因为这些领域的基本方法和简单应用,是不需要专门数学工具的,而且带有很强的趣味性和游戏性,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拓展他们的思维和知识面是很有帮助的。

举一个入门级别的例题来说:数字1到100,数位上一共会有几个1?几个9?几个0?这题看似简单,甚至掰着手指头都能做出来,但如果通过分类归纳、特殊化等一系列数学思想的理解及实践来完成,其实已经进入一个数学的新世界。真正理解了解题方法思路,哪怕出题数字从1到1亿都不怕。

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奥数,特别是中低年级奥数训练中,有很多内容是来自于中国古代数学专著的方法和思想,比如“盈亏问题”“鸡兔同笼”,还比如高年级或中学奥数要介绍的“中国剩余定理”等。这些方法看似简单,但是其中的确凝聚了中国古代数学智慧,并且与西方的数学方程思想很不一样,学习自有裨益。

篇4

一、“十一”学校,让我欢喜让我忧

早在六年级上学期,由于接送方便的原因,妈妈就为我报了十一学校的培训班,经过一年的学习,我顺利升入数学试验班学习,这令我信心倍增,可通过上课我发现实验班果然是高手如林,想在这里站住脚谈何容易。于是我加倍努力,希望能在期中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终于,期中考试来了,期中考试的特点是题量大、题型活,单单数学就分三部分,一是基础体(2张),二是提高题(3张),三是IQ题(2张),语文和科学较数学来说难度较小,但时间同样十分紧迫,这对我来说并不是十分擅长,再加上白给分的基础题部分发挥失常,我的名次一下子变成了200名,比考进时的150名还落后,这让我和父母非常失望,只能针对基础题加紧练习,狂做基础题,这才使我的正确率明显提高,这是我发现应如何备战小升初,使我明白现在重要的并不是我还能再学多少新知识,还能再做多少难题,而是通过考试总结出弱项在那里,复习学过的知识,查漏补缺,让自己的水平得以发挥。俗话说得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虽然没进前131名,但却得以参加首师附的考试。

因为证书的原因参加了十一学校的单双免选拔,这次选拔是上午先看书,后写作文,我找到一本刘墉关于爱的书,又想出了个十分新颖的题目,一下子就要比其他看小说的同学要强许多,算是运气!下午先考了数学,50分钟3张卷子,不是太难,只要认真审题,细心认真,对于奥数一般的都是小菜一碟,接下来就是英语,先是听力,由于语速快,对英语稍差的同学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接着是口试,口试分了三部分,第一部分朗读课文,第二部分是自己说了3分钟,关于你怎样学英语等,第三部分是两人对于学校介绍方面的对话,考试后一天半通知我双免,令我高兴的流出眼泪来!这一刻,我是那样的兴奋,一直以来,我都把十一双免当是最高的目标,可没想到这次却这样轻松拿下。

二、首师附,题海战术人我游

一提起首师附,我的心里便有种害怕的感觉,是呀!那又何尝不能让人害怕呢?六年级下学期首师附简直就没让我消停。叮叮叮,一上课,班主任老师就到讲台,冲着所有同学说:“同学们,我们今天进行第X次联系,大家要好好做,你们也知道,这些考试是极重要的”。那严肃的声音,一下就让我心惊胆寒,再看看试卷,一次比一次难,题量也一次比一次大,开始几次还是20道题,25道题(数学),到后面就变成了30道题了,眼看着没时间做的,不会做的越来越多,心里更不住感叹道:“考试多还搞这么神秘,不但不通知考试,连成绩也不通知,这10次课6次考试的比例是不是太大了呀!”“不行不行!”妈妈看着我说到,“我们还得多做几道题,不然怎么能应付得了这么难的考试呢!”于是桌上堆满了数学类的书,不管是仁华的课本、训练教程、导引还是习题,或是首师附以前的讲义,题库,我都认认真真一道一道做,果然,我渐渐适应了考试的繁多,也熟悉了各种题型,觉得考试的题目一下子也容易了不少,真的印证了古话“熟能生巧”。

培训班结束了,终于等到了面试,站在首师附门口一看,哇!这些人有好多我都认识,这些人学习都比我好。我一下垂头丧气,但再听他们说这是第一批面试的,这30个人都是成绩最靠前的,我一下信心满满。面试完了,我这才发现首师附的面试可真简单,都是在考察我的表达能力,什么最喜欢的科目,最喜欢的科目,是否经常去博物馆,用三句话来形容博物馆,简单的奥运知识,Oneworldonedream等等,有五六个老师一直盯着我,我觉得我表现得很好,所以能录取也是意料中的,毕竟我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也该有一个回报呀!

三、人分,意外之喜从天降

我从不知道妈妈给我报了人分,所以人分通知我去面试时,我惊讶万分,人分是我的第一次面试,一进教室便被气势镇住了,十个学生一组,前面坐着八九个老师,虽然家长也在,但这种场合着实让我吓了一跳。首先是自我介绍,要求介绍出爱好、优缺点,喜欢的科目和个人资料,虽然我没有准备,不过回答得也还算流畅,接着是应用题和图形题,总体不难,但要求反应快,答案正确,还有老师专门计分,然后是英语,英语是回答问题,像喜不喜欢英语,描述天气、看不看电影等等,后面是些脑筋急转弯类的题目,如Whocanstopatruckwithonlyonehand?(答案:pliceman)我的英语不错,所以表现突出,最后是才艺环节,我是专业合唱团团员,于是一马当先,一曲《送别》让老师一下子对我有了个好印象,到第二天签约时还记得我唱的歌呢!人分,这个可能连报名都意外的学校却早早地给了我一个意外的惊喜,让我有了争取更好的信心,因为万事开头难,我已经有了这么好的开始,还怕没有一个好的结果吗?

除了以上学校,还有其他三所重点中学先后向我发出了签约通知,最后考虑到离家远近的原因我选择了其中一所,但我仍然要在此感谢以上这些学校的老师,感谢他们给我的机会和对我的信任,感谢奥数网给我的知识,在我即将踏入初中的旅途中,我将铭刻这些爱而奋然前行。

成功究竟有什么秘诀呢?我不知道,可我告诉你一个绝对有用的:那就是有一份好的讲义,有一位好的老师,这方面奥数网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从五年级接受奥数网培训,奥数网的老师讲的认认真真,明明白白,原本难懂的题目也被老师讲的生动清楚,容易理解,而且许多都是历届真题,在我的小升初中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在这里再次感谢奥数网。

我的小升初就这样悄悄地来,悄悄地走了,如今想起,是那样的甜蜜而酸涩,作为学姐,我给学弟学妹们提几点建议:

一、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不因为疲劳和疾病导致发挥失常。

二、准备好简历和证书是进入重点中学的敲门砖。

篇5

作业没写完不开饭

儿子上学前班之后,我为儿子定了一条规矩―――放学回家马上做作业,作业没做完之前不开饭。有一次,儿子违规了。那天放学后,儿子禁不住小伙伴的劝说,先到楼下玩去了,等我下班回家才赶紧跑回去做作业。他写作业时,我故意不进厨房做饭,也不让老公动手。晚上七点多,儿子忍不住催我,我的作业快写完了,您快点做饭呀。我心平气和地告诉他,什么事情都没有学习重要,妈妈等你做完作业。结果全家八点才吃上饭。我对狼吞虎咽的儿子说,因为你没及时做作业,耽误了全家人吃饭,而且我们饭后的散步、讲故事都不能进行了。这一次,儿子领教了这条规矩的厉害。从此,放学进家门就做作业成了儿子的自觉习惯。

听起来,我对儿子比较苛刻,其实我坚持只要做完作业,儿子怎么玩我都不管。因为那时间是他省出来的,玩是对他抓紧时间的奖励。有位邻居大姐同样要求她的女儿进门先做作业,可她女儿却总是磨磨蹭蹭。我一问原因,那孩子悄悄说,早做完了妈妈也要我做习题,反正不能玩,干脆慢慢做吧。瞧,就因为没有奖励措施,孩子养成了“磨洋工”的不良习惯。

培养特长绝不半途而废

现在家长都注意教育投资。有的3岁就开始学画画、学英语,连着报几个班的也不少见。对此,我和老公态度一致:凡事浅尝辄止,对孩子没什么好处。一定要找到儿子感兴趣的项目,而且要学就得坚持下去。因此,儿子在三年级之前几乎没报过特长班。升入三年级之后,他告诉我们想参加学校组织的奥数小组,每周活动一次,每次一个小时,由数学老师讲奥数知识。参加了几次后,我们发现儿子对奥数挺感兴趣,但学校教学的强度不够,于是专门请了一位多年开设奥数家庭补习班的老师做家教―――儿子和另外三个学生一起,每周到老师家上三次课。结果,因为基础知识扎实,儿子参加区迎春杯数学比赛获得了二等奖。

儿子对电脑游戏和下棋特别入迷。我请了一位业余六段老师教儿子围棋,又请了一位计算机系的大学生专门陪他玩游戏。不是说我很有钱,我只是普通的工薪阶层,但我重视教育投资,而且讲究投入产出比。就这样,在专业老师的培训下,儿子的奥数学得挺好;计算机水平似乎也在玩游戏中大大提高;围棋还考了个三段。我呢,轻松自在,似乎就在不经意之间,儿子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

不查作业不陪读

辅导孩子的功课牵扯了许多家长的精力。有的家长不仅在孩子所上的各种兴趣班陪读,连作业都天天代为检查。从儿子上学那天起,我就坚决不做孩子的拐杖。即使在小学低年级,老师要求家长检查作业、签字时,我也只管签字,不管检查。我告诉儿子,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妈妈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我们都应该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写作业的目的就是复习所学的知识,有了错误不要紧,那就是发现了自己的漏洞呀,只要把不会的、不懂的,及时弄懂学会就可以了。

请家教学习奥数之初,儿子有点找不着北的感觉,听老师讲似乎都会,可自己做题老出错。“妈妈您和我一起去听课吧,人家的妈妈都去陪孩子。”我回答:“我可不去,我的数学还不如你呢。要是你听完课愿意给妈妈讲一讲,我倒可以从头学起。”看到没有依靠了,儿子只能靠自己。有时看到儿子的习题本上净是叉子,我就鼓励他,没关系,你的成绩是最真实的。别看有的同学作业全对,可那是家长的功劳。再说,这样能让老师了解你的学习情况,只要追着老师把不懂的弄会就可以了。就这样,儿子只能开动脑筋琢磨,自己是哪里不懂,该怎样向老师求教,很快儿子就具备了及时发现自己的学习问题、及时和老师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到了六年级时,儿子兴奋地告诉我,老师说他接受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很强。听到这句话,我高兴极了。

篇6

理念都是经过实践不断完善,融合实际不断磨砺,一旦形成是极具引领作用的。所以,我们只有处理好课程基本理念中隐含的几对不变的关系,才能让我们的数学教育寻求到一对“隐形的翅膀”,“飞”得更高,更远。

一、坚持面向全体与个性发展,要处理好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2011版”课程基本理念更为简洁精准地坚持:要面向全体又要适应个性发展,“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绝不是一句口号,实践中大多教师还是宁可采取一般化的过度教学,也不愿承担个性化带来的误解,背负着不负责任的教育缺失的罪名。课程改革多年,涌现出很多精彩的优质课例,但是学生害怕考试厌学现象依然严重。名师的引领辐射作用毋庸置疑,但是对一线教师来说数学教育面对的是一个班级,而不仅仅是一节课。所以,我们要解决的不是一节优质课的问题,而是在课程基本理念下如何坚持对学生能力与思维的培养问题。公开课具有个性化,不具备一般化的普及性。

那么,要坚持面向全体与个性发展,就要处理好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1. 协调一般与特殊,提高数学素养。

数学的课程基本理念是要为培养合格公民作准备,通过数学教育目的是提高公民的数学素养。我国著名数学科普作家谈祥柏曾指出:“教养,我们做得不错;素养就有差距了。中国的奥数应该说对数学素养的培养很有好处,可惜许多奥数选手只是拿这个成绩当做升学的敲门砖,一进高校就抛弃了,没有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素养。”学习奥数的过程其实是在学习奥林匹克的精神,但奥数对那些对数学有兴趣的,基础好的学生才有意义,反之对一般的学生来说就是一个负担。数学教育中可以允许奥数的存在,但绝对不可以对学生普及奥数教育。数学教育强调的是学会独立思考运用数学方法来交流,而奥数中的一些技巧,对小学生来说不是循序渐进的。因此,我们只有协调好一般和特殊的关系,才能让不同的学生的数学素养有不同的提高,让所有学生的能力得到不同的发展。

2. 兼顾一般与特殊,形成文化熏陶。

数学是抽象的,却造就了广阔的应用空间,创造了更美好的物质生活空间。数学有独特的文化,我们只有让不同的学生理解到数学的精神实质、思想方法,无论怎样的学生都理解到看似枯燥的数学在我们生活中和人类的科学发展中起到的巨大作用,它是改造世界的源泉之一,学生才会体验到数学哲学的魅力,自觉地受到文化的熏染。

3. 针对一般与特殊,创造性应用模式。

据统计,目前国内得到认可的模式已经有600余种,我们不否认必须有模式的推动,但目前模式的一般性与过强的一致性,缺乏明显的个性或特殊性。模式应有学科的特点,但不能将模式不加选择地运用到所有学科。所有的课堂,即使都是建立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比如:据观察实践证明,小学数学学科并不适合进行预习。无论怎样的学生,都是要通过好奇心来引发兴趣的,预习就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体会好奇的新鲜感,没有自己原始化的思考,不利于落实三维目标,课堂生成的精彩必大打折扣。在杜郎口中学掀起导学案热后,现在却逐渐取消,也是最好的证明:模式的推动应该是创造性的运用,凸显个性化,一定要防止过犹不及的一般化。所以说模式化的思维不是数学思维真正的核心意义所在。

二、 坚持注重结果与过程并重,要处理好经验与创新的关系

“2011版”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还坚持:“课程内容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那么值得思考的是数学教育中所希望的究竟是一种积累性的智慧还是建立在自觉反思上的智慧?无论过程与结果都要经历数学活动,只有活动中经验的积累才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但这种经验是学生通过独立反思后的结果,不是割裂开分开谈的“过程”和“结果”。

因此,坚持注重结果与过程并重,就要处理好经验与创新的关系。

1. 利用隐性经验,转化创新。

我们已经达成共识的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就在于我们要利用好经验积累这一隐性的东西,将数学悟出来、想出来,而不是教出来的。而数学活动经验是建立在生活经验基础上,其核心是思维的经验和实践的经验,不只是解题的经验,是各种经验的综合,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经验的积累就是在不断循环往复的连续思考过程中来实现经验的创造、领悟与转化,这个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

2.建构已有经验,奠基创新。

人生0~6岁是关键期,学生在入学前已经接受了千差万别的家庭教育,因此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建构主义认为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基础上,所以说学习是基于经验而且还超越了经验。经验在任何时候都是宝贵的,但经验必须经历积累。其实所有的创新都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才可能诞生的。课堂上教师只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经验积累,创新的生成才可能被激发。所以,经验是创新的奠基石。

3.继承传统经验,发展创新。

“实验稿”实施初期,提到“传统”一词似乎就是应该批判摒弃的。传统经验并不完全都是错误的,我们不是以前所有的理念,而是继承和发展。在新课程中以前的应用题教学与其他领域进行了整合,分散在各个领域,变成了解决问题。很多教师困惑,要不要讲数量关系的分析?突出数量关系,是有效构建数学模型的具体方法,在传统的应用题教学中,数量关系的分析是至关重要的。加强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绝对不可或缺的。在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节课就是“解决问题”,二年级的小学生对理清解题思路并有序地进行表达能力还很欠缺,而且学生也往往不听别人的方法。课堂中学生往往是会列式计算不会说清道理。要想突破这一点,就要继承传统经验以帮助学生学会倾听和表达,注重课堂练习和基本训练。

三、坚持角色转变与学生主体,要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2011版”的理念中回归在关键点上必须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坚持教师的角色仍然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还有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没有改变。“实验稿”和“2011版”都将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基本出发点和归宿。

因而,坚持角色转变与学生主体,就要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1.缺失主导发挥不了主体作用。

据资料表明:学生可以通过操作对概念进行运算,但却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只是旁观者赋予解释为数学。动手操作是新课程以来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表现之一,但是会操作不等于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中老师们总是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让学生小组研究。四年级的学生已有了初步预习的能力,这样的课大多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能理解大部分内容,不是学生自己真正想出来的,不外乎研究出拼、剪、折那么几种方法,表演性地展示。假的主体发挥缺失了教师应有的主导作用,此操作中教师的角色并没有发生改变,学生的研究操作没有自主的意义所在,也就达不到发展思维的目的。

2.过度主导限制主体的发挥。

会解题不等于会学习。张景中院士曾指出:“把数学问题分门别类,寻求可以机械执行的方法,即算法……这是我国古代数学的特点和优秀传统。”所以,我们一直在提倡要培养学生的整理复习的思想意识,但往往这类课都是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被动地学习,复习变成了练习,大量的解题限制了主体的发挥。而总结性的解题和创造性并不冲突,只要我们能引导学生自我整理,提高归纳能力,题海战术就不会有用武之地了。

3.正确发挥主导顺应主体。

“2011版”还坚持了学生应具备的学习方式,即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所以,传统不等于陈旧,只有传授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后,学生才能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此可见,教师不应该一味地强调“学生对活动的参与”,而应当注意分析这些活动的数学涵义,并要通过自己的教学顺应学生主体,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也十分清楚明白。正确发挥主导顺应主体,牵引学生朝着预定的目标迈进。

四、 坚持多元评价与情感注重,要处理好肯定与否定的关系

数学中的公式、概念、计算等教学,其实都是在经历过程中,帮助学生持有客观、严谨的研究态度,不断追求真理,这也是数学学科的德育渗透点。“2011版”仍然坚持:“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那么,坚持多元评价与情感注重,就要处理好肯定与否定的关系。

1.根据学科特点避免教条的肯定与否定的鉴别。

数学教学中有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有多种途径解决问题的方法,但都离不开严谨的学习态度以及对比优化和有序思维的培养。虽然新课程以来,开放思维受到很大推崇,实践中我们大量地尝试了发散题型的训练,但最后我们的目的都是要总结出规律,培养对比优化的思想。所以一定要避免出现有争议的习题,避免教条的肯定与否定的鉴别把学生带进一个思维怪圈。

2.根据心理特点正确理解肯定与否定的关系。

情感态度方面的评价不好量化,不容易操作。特别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在课堂上的评价很容易影响到学生对数学的情趣。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海姆・吉诺特,用一生研究总结出:“……如果学生被称赞聪明,他可能不大愿意接受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因为学生不想冒险而失去高分。”所以,肯定有时并不一定是正确的。有时称赞就要有一定的标准,须小心谨慎。我们只有真诚地帮助学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以及他们真实现状作以尊重的描述,这些都将成鼓励学生学好数学的精神基石。

五、坚持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要处理好形式与实效的关系

篇7

记者在采访了多位家长之后发现,类似这样的艰巨任务对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做小学生的家长,就一个字――累!”这是很多家长的心声,虽然“减负”年年在喊,可孩子的负担没见少,家长的“功课”倒是越来越多,甚至开始“陪读”、“陪学”,“我们小时候上学,从来没有这么麻烦过大人呀!”家长们对此既疑惑又无奈,让他们更为忧虑的是,一些孩子已经养成了对家长的“依赖症”,失去了独立学习的能力。

做监工 老师每天短信“派活”

自从孩子上了小学,林女士的手机短信量大大增加,每天中午后,她的手机都会陆续收到来自各科老师的作业短信,有的短信多达整整一屏。语文老师要求家长协助子女默写、听写、看图说话,一样不能落下;数学老师要求为孩子准备两个魔方,明天上课要学习正方体的问题;英语老师要求监督孩子听录音5遍,家长陪说陪练,课文背熟后签字;甚至还有体育老师布置的任务,让孩子熟练掌握仰卧起坐,晚上掐时间一分钟做30个……

用短信给家长布置“作业”是不少学校的普遍做法,虽然孩子们在学校也会抄“记事”,记录当天要做的作业,但是一二年级的小孩经常会有记不清记不全的情况发生,所以老师不得不养成给家长发短信布置作业的习惯。

然而,“监工”的任务之艰巨完全超出了林女士的想象,以至于每天签名签得有了“明星感”,“孩子一做完作业,就把各种各样的练习本摊在我面前等签字,有时竟然达到9本之多,感觉自己像明星一样。”而且家长不仅要签字,有的还要检查对错,甚至作业完成情况、数量、时间都要写清楚。“你说不陪,能完成老师的任务吗?”

更要命的是,如果家长没有完成老师布置的这些功课,受罚的是孩子。一位家长在学校论坛上抱怨:“这星期孩子总共被扣掉了11朵小红花,大部分都因为签字原因,不是忘记签了就是签错位置了。都说第一年需要家长多花点力气,现在我是累得不得了,每次他自己整理书包,要问几句作业都签了吧,我俩严重神经紧张……”

林女士告诉记者,如果家里有一名小学生,起码要占用家里一位大人的全部业余时间和精力,“这么复杂的事情老人或者保姆根本做不来,只能自己亲自盯着,我现在下班回家连看报纸、看电视的时间都没有,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做网虫 随时上网关注学校动态

对于小学生家长,熟练运用电脑上网是一项基本技能,“很难想象,家长要是不会上网怎么办,简直就没资格做家长!”林女士说。因为很多小学,尤其是重点学校,都有自己的校园网站,都有班级论坛,很多有关孩子的信息以及家长的任务,老师都是通过校园网的。

“我现在已经养成了每天上校园网的习惯,否则漏了什么重要信息,后果自负。”林女士告诉记者,每科老师都会在论坛给家长留言,总结这一周的学习进度;还会出一些小练习,让家长打印了给孩子做;还有一些竞赛的报名,也要家长在网上完成;还包括一些学习软件,网上英语小故事什么的,也需要家长下载了给孩子用……“我的工作本来和电脑不沾边,以前不大用,可是为了孩子,我恶补电脑知识,学会了下载软件,学会了论坛发帖,还加入了班级的QQ群,我现在整天泡在网上,都快成了网虫了。”

家长上网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协助孩子完成作业,随着网络越来越发达,老师们也开始习惯在布置作业时跟电脑搭点边,比如让孩子去网上搜索相关资料、上网写博客等等。一二年级的孩子还无法独立使用电脑,所以这些事又落到了家长身上。林女士这学期已经做了不少这样的功课,例如“收集有关中秋节的起源和习俗”、“讲述古代四大才子的故事”等等,在网上搜到之后,还要整理打印出来,让孩子带到学校去。

为了帮助孩子完成这些作业,很多家长纷纷置办设备。二年级女生娇娇的爸爸是班里公认的“设备狂人”,他先是置办了一台高性能的数码相机,不久前又买了一台集扫描、打印、做照片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彩色打印机,这样可以保证孩子作业“保质保量”完成,“寒暑假和黄金周假期,学校都要布置孩子做‘小报’,我本想让孩子自己画点画,写几行字就可以了,可老师说太简单了,看有的家长做的那叫一个专业,照片、文字、标题、排版真跟报纸差不多,我才痛下决心添置设备,咱不能给孩子丢人不是?”于是,比拼设备成了家长间的“暗战”,也让娇娇爸练成了专家,不少家长经常在QQ群里向他请教这方面的专业问题。

做陪读 奥数英语作文样样精通

好容易到了周末家长们也不得清闲,更艰巨的任务是“陪太子读书”,记者了解到,在各种课外补习班里,如今“陪读”之风非常盛行,不少老师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学,这样孩子有疑问可以随时求教。

在一所知名的奥数学校,记者看到,最后一排坐着10多位家长,局促地挤在小小的桌椅里,专心地记着笔记。一位妈妈告诉记者,来这里陪读实属无奈,四年级的奥数已经相当难了,孩子回家总喊听不懂,上课跟不上。“奥数如今在小升初的测试中还是一个标杆,不敢不学,老师建议家长跟着一起学,回家以后如果孩子有不懂的地方可以给孩子再讲一遍。”

有趣的是,老师对家长们的表现也有一番评价,一位奥数班的老师告诉记者,海淀家长积极性最高,在这里陪读的基本都是海淀的,西城的就差点,家长最多帮助孩子判判作业。“海淀的尖子校多,孩子学习压力大,所以家长在这方面就更上心。”这位老师表示,小学中高年级的奥数课确实难度越来越大,一些课后习题会要求孩子和家长一起讨论完成,“这也是为了孩子能更好掌握知识,现在竞争这么厉害,家长态度决定着孩子的成绩。”

记者了解到,陪孩子上英语课的家长比例更高,因为不少培训学校都要求孩子练习口语要有一个同伴可以经常对话,而现在家里都是一个孩子,哪里去找同伴?于是家长只好担当起陪孩子练口语的重任。张女士跟孩子一起学《新概念英语》已经一年多了,她向记者表示“英语已经扔了十多年,现在又从头学起,不把语音语调学标准,回家怎么指导孩子呢?”

记者在巨人学校的一个培训点转了一圈,发现不仅是奥数班和英语班陪读家长众多,其他如作文班,甚至航模、单片机等兴趣班都有家长坐在后面听讲,不少年过四十的父母俨然小学生一样认真记着笔记,场景感人。

放手难应试教育下的集体焦虑

记者调查发现,学校的知名度越大,学生家长需要参与孩子作业的现象就越多,因为这些名校更强调“素质教育”、“快乐教育”,孩子在学校快乐了,就需要家长在课外下更大的工夫。

为什么老师要把担子压给家长?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资深小学老师向记者道出了其中的“深意”,根源还是应试制度惹的祸,大家都看重分数,而小学生成绩的差异往往就取决于家长的关注程度。家长抓得严,看得紧,孩子的成绩就有保障,最后老师家长皆大欢喜。

一位重点小学的老师告诉记者,学校在每年开学的家长会都会向家长强调这一点,就是学校家庭共同教育,家长绝不能当甩手掌柜,那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表现,对这一点,大多数家长都表示理解,并且积极配合。这位老师还表示,不少家长甚至还有放大老师要求的倾向,比如寒暑假的小报,老师要求孩子独立完成,可每年都会交上来很多极其专业的小报,一看就是家长做的,老师禁止了多次也没用。

篇8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在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师备课已由过去的撰写教案悄然转变为教学设计。教案和教学设计虽然都是教师对教学进行预设的规划和安排,但反映了不同的教学观念:教案反映的是教师注重具体的教材教法研究,而教学设计则反映了教师关注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我国学者刘树仁认为,教学设计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依据现代教学理论和个人经验,用系统的方法把各种教学资源有机地组织起来, 对教学中的各个部分做出整体计划和安排,制订系统的施教方案的过程。也有学者认为,教学设计是指对整个教学系统的规划,是在分析学习者的特点、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条件等基础上统筹全局,提出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就是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针对小学生及小学教学的实际,为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设计蓝图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应该被视为一个整体的、系统的、动态的连续过程,目标是解决数学教学中的问题。

二、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途径探索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习科目,小学数学是其中的基础与核心,学好数学不仅可以增强整体的学习成绩,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对思维力的纵深发展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因此,在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主要针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两大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概述。

(一)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1.兴趣是学习数学最好的老师

小学生正处于天真烂漫、无拘无束的发展阶段,无论是意志力、创造力还是自我的约束力都不太成熟,因此,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处在6~13岁年龄段的小学生正是各项认知能力快速发展的阶段,在此期间,小学生极易对逻辑思维能力强、计算难度高、排列顺序复杂的学科产生厌学的心理。这时,只有通过建立起基础的兴趣模型,让兴趣教学贯穿于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始终,成为连接小学生数学学习的主线,才能通过某个有效的刺激,刺激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良好学习兴趣的具体途径

(1)调动课堂学习气氛

在新型化的教学模式下,课堂不再单纯地追求教师的硬性灌输,而更加注重学生切实参与课堂的实践及将课堂所学与自我知识完美融合,将知识融会贯通、活学活用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授基本的数学知识的同时,可以增设多种多样的趣味数学课堂学习活动。

(2)让学生感受赞美的力量

小学生的心智还处于年幼的发展阶段,他们对事物的感知程度往往也来源于外界的赞美和鼓励,适时地对每一名学生提出表扬与赞美,特别是在小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赞美与鼓励。通过及时的赞美,小学生很容易对数学学习产生积极反应,进而提高学习成绩。

(二)提高教师整体教学水平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活泼、敏捷的性格特点是小学生的典型特征。因此,在小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小学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任职的小学教师应该做到以下2点:

1.定期接受培训,认真研究数学教材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不懂得怎样很好地利用自己的课堂所学,举一反三那就更为不易,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定期接受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种教学培训,积累更多的授课方法,引导学生活学活用,深入挖掘学生的潜能。另外,课本是数学学习的依据,教师的所有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课本的基础概念、定理等进行适度的延伸,教师应熟练掌握一年级至六年级数学知识之间的本质联系,制订适当的教学方法。例如,讲好“两位数的四则运算”才能为日后“三位数的混合运算”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教师切记不能脱离教材,泛泛而谈。

2.重视学生基础,灵活运用多样学习方法

篇9

********************************************

【招生范围】:小学1-6年级,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

【热门课程】:小学、初中、高中各年级各学科同步辅导、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作文,语文,历史,地理,生物。小升初、衔接班、托管班、奥数班 、中考冲刺、艺考辅导。

【课程费用】:不同年级,不同科目,价格不一,详情拨打免费电话咨询

【上课地点】:选择最近校区,来校区上课!(具体校区见下文)

【上课时间】:周六日、寒假、暑假、平时晚上等时间灵活协商安排!

保定学大免费咨询电话:400-0066-911 转分机63694(接听时间8:00-24:00)

温馨提示:400免费电话使用方法--先拨打前十位,听到语音提示“请输入分机号码”后按“转分机”后的几位分机号即可。 免费咨询了解~从现在开始!

********************************************

保定口碑比较好的辅导机构咨询电话(每日前十位拨打400免费热线电话咨询,可享受免费试听课!400询电话使用方法:先拨前10位总机号,听到提示音后再拨后几位分机号即可咨询详情或预约对孩子学业进行免费测评)

1、保定学大教育校区及电话:400-0066-911 转分机63694

【中央峰景校区】——保定市 新市区【山水华庭校区】——保定市 北市区【七一路教学点】——保定市 新市区

2、保定聚智堂教育校区及电话:400-0066-911 转分机61578

【诚明校区】——保定北市区【少年宫校区】——保定新市区【新市场校区】——保定新市区

品牌:二十年办学经验!学大教育遍布全国60余城市,充分了解各地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和考试状况

师资:7000余名专职老师!多年担任各年级、初高中毕业班教学工作,部分教师长期研究中考、高考命题和阅卷任务。

ps:每天前五位拨打免费电话咨询的家长,还可以享受免费试听机会哦!

浏览十个广告,不如一个免费电话了解快!

********************************************

教育心得:

篇10

到了德国,你根本看不到铺天盖地的教育公司和补习班招生的广告,然而德国的教育水平却是世界顶尖的,特别是它的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更是闻名世界。这里有条法规让我感到很奇怪:德国的《基本法》第七条第六款明确规定,禁止设立先修学校(Vorschule)。就是说孩子们在上小学前,任何人都不可以对儿童进行所谓的学前教育,比如跳舞、体操、绘画、钢琴、外语、奥数等。那么小学前的孩子在幼儿园学什么呢?根据德国专家杨佩昌的总结,大致是如下三点:一、基本的社会常识,比如不允许暴力、不大声说话等。二、动手能力,在幼儿园期间,孩子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手工制作,养成从小就主动做具体事情的习惯。三、培养孩子的情商,特别是领导力。

德国的小学生没有什么功课负担,每天只上半天课,上午上课,下午主要是根据自己的爱好,非强制性的,可以学习钢琴、绘画、手工和体育等有关素质修养的课。德国教育界的普遍观点:如果太早强行教授所谓知识,小孩子各方面并不成熟,没有思辨能力,最后会变成背书和读书机器。另外,德国的中学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是非常重视的。德国中学(初中至高一)的劳动技术教育课要学这些课程:一般由“劳动学课”和“操作课”组成,前者讲授生产劳动和就业的理论和知识,内容包括:劳动的含义(其中要讲到马克思的思想)、就业问题、劳动的法律(如违法的“黑工”问题)、生产、工序、工人的基本素质、安全保护、环保等。操作课又分必修和选修两类,如有的中学7~10年级,必修内容包括:办公技术、制图、打字、财会、职业指导、销售(消费);选修内容:缝纫、家政、电器类、护理类、商业类、管理类等。

另外,德国有8 800万人口(其中600万为常住外国人),却有公立大学300多所。任何人在德国都可以上大学,因为德国没有高考,只有申请和推荐制度(老师推荐),通过了申请就可以上大学,并且德国上大学是不用交学费的,这样的福利也惠及外国留学生。在德国,老师和家长并不会紧紧盯着名牌大学。初三和高中阶段,学校、家长和学生会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制定进一步的教育,这样,会有一部分学生进入技工培训学校和职业技术学院学习。这里有非常关键的一点:技校出来的毕业生的待遇不会比名校出来的毕业生的待遇低,至少不会有歧视性的用工制度。因此,孩子们不需要上很好的大学也能找到不错的工作,获得很好的收入,这正是德国有最好的职业教育的根源。另一部分学生则可以读名校进一步深造。但是,能进去大学读书,并不意味着谁都可以顺利地拿到大学文凭,在德国混文凭是绝对不可以的,你只有老老实实并且勤奋努力才能毕业。

阅读提示:

德国的安静教育,其实就是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