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奖励办法模板(10篇)

时间:2023-06-29 16:42:2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高校科研奖励办法,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高校科研奖励办法

篇1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新出台的《烟台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试行)》,合作奖和发明奖成为最大的亮点。

为鼓励企业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烟台市首次设立烟台市科学技术合作奖,奖励资金30万元。“省内其他地市有设合作奖的,但一般只做引导性鼓励,没有奖金。”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奖项授予与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技术开发机构等合作的本市企事业单位和合作方,以及对烟台市科学技术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外国专家或组织。

针对国内外首创的重大技术发明,实施细则增设了烟台市技术发明奖。拥有有效发明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植物新品种或国外专利,且技术成熟,整体技术应用一年以上,并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或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都可参评。

新的奖励办法实施后,烟台市科学技术奖奖项将增加到5项,分别为市科学技术最高奖、市科学技术创新奖、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市技术发明奖和市科学技术合作奖。

经济效益非唯一指标,公益成果考核社会效益

除了增设了两个奖励奖项外,实施细则还对最高奖和创新奖候选人/候选单位应具备的条件进行了细化。

另外,新的实施细则还新增了公益类成果的评价要求,“属于社会公益类成果并且无法以经济效益来考核应用效果的,主要考核该成果形成的社会效益,且该成果必须在本市应用,并相应地为本市产生特别显著的社会效益。

细化奖项候选单位标准,新办法强调“本地化”

篇2

激励机制是在组织系统中,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之间通过激励因素相互作用的方式,是以制度化为基础,以人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①激励机制的构建是指组织为实现其目标,根据其成员的个人需要,在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前提下,制定适当的行为规范和分配制度,以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达到组织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协调统一。

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一所高职院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学校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学校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把激励理论引入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是为了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引导教师朝学校预定的目标奋斗。用适当的方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努力去完成教学与科研任务,实现学校的既定目标。通过激励手段,促使他们不断学习,提升教师自身能力,最终达到提升高职院校综合实力的目的。

高校教师属于高知识型群体,追求自主和独立,有强烈的赢得尊重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所以,在选择激励内容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尊重高校教师不同层次的需要。教师工作的目的首先是获取外部的经济报酬,满足外部经济报酬激励需求的同时,工作兴趣、工作成就感、工作意义、自尊需要、控制权、产权、声誉等成为更高层次的激励因素。②

2 以目标激励理论为基础构建高职院校教师激励机制的要点

(1)个人目标尽可能与集体目标一致。职业院校的一切管理行为的最终目标都只是为了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而教师的目标是在工作中获得自我实现,得到自我满足。职业院校设置激励机制促进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科研工作,提升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得到了奖励,获得了满足,而学校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其提升实力的目标。

(2)目标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有实现的可能性。从难度来看,目标可以是容易的,中等的,困难的,或是不可能完成的。困难程度因人而异,同样的目标对某些教师来说可能是容易达成的,而对另一些教师来说则是难以达成的,这取决于教师自身的能力和经验。困难但是程度适宜的目标更能激发人们的工作热情,是因为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任务难度来调整自己的努力程度。

(3)目标内容要明确。明确的目标可以使教师了解努力的方向与需要付出的努力程度。目标设定明确,并把目标达成程度分成不同的等级,这样在评价工作成果时,也可以根据既定目标的完成程度,了解教师的能力水平。因此目标设定的越明确越好。明确的目标本身就具有激励作用,这是因为人们有希望了解自身行为的认知倾向。

3 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激励机制的建构概述

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制定了教师激励规则,其中包括完整的奖励实施办法。构建过程包括:一、激励原则,二、明确激励客体的需要,三、激励的内容。

首先,该激励机制的基本原则是公平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绩效考评是指通过对教师的工作、科研等的评比,指出其成绩、不足以及下一阶段的努力方向,从而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即绩效考评具有导向、反馈调节和强化作用。③奖励的公正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工作努力程度,因此,公正的考核体系至关重要。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在教师教学成果方面,以任课教师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和教案以及期末试卷袋材料的检查得分、《教师听课评分表》平均得分、《学生评分表》得分为基础,得出任课教师的综合考评得分,最后根据考评得分,对排名靠前的教师予以奖励;在教研方面,则是依据教研成果的等级分类,予以教师不同奖励。这些明确的审核指标充分保证了对教师的奖励的实施具有公平性与公正性。

其次,充分尊重教师的需要和个性化差异,各种激励手段并用。设置相应的奖励条例,引导教师朝着学院期望的方向发展自身素质。

激励手段的多样性,可以提升激励的效果。因此,在选择激励内容的时候,应充分考虑高职院校教师的不同需求。学院明确激励制度,对教师的激励有物质激励和非物质激励两种。物质激励主要通过教师的基本工资和各种补贴以及其他的薪酬奖励来实现。非物质激励则以精神奖励为主要手段,具体的方式有公开表彰、职务的晋升等等。

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制定的对教职工的奖励办法主要有:任课教师综合考评奖励;教师教学改革奖励;教师科研奖励办法;横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科研流动站管理办法;知识产权管理办法;教师参与学生工作的考核奖励;学生参加竞赛获得名次对指导教师的奖励;在职教师提升学历,获得更高学位的奖励等等。学院使用这些激励手段所要达成的目的主要分为两类:

(1)学习激励。职业教育对知识和技能的时效性有很强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及时充实和更新知识结构,提升各方面的素质和专业知识技能。因此,教师希望参加培训、进修,学习的愿望很强烈,如果学校能够有适当的鼓励和奖励政策,教师参加学习提升自身素质、能力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必将更高。学院通过制定关于教师提升学历的奖励条例和各类科研奖励,加强了学院教师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达到提升学院教师的自身综合素养和专业知识技能的目的。

(2)竞争激励,引入合理的适宜的内部竞争体制,能够从多个角度激励教师更好地工作。平等竞争把全院教师放在同一起跑线上,取胜重在工作表现,这样有利于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对有抱负的教师来说,这给了他们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同时,竞争也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使教师能关注自己的发展。学院所有任课教师均按课程设置实行聘任制,学期课按学期聘任,学年课按学年聘任。任课教师考核由学院教学督导办、教务部与各教研室组织实施,每学期考核一次,综合考评得分是评价任课教师教学工作质量的重要依据。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坚持以人为本,构建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的目的在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并营造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氛围,进而引导教师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最终,通过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来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增强职业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篇3

一、本次评奖活动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代行评奖委员会职责,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代行评奖办公室职责。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应尽快确定专门机构(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或有关部门),负责本地区范围内的成果与人选申报、资格审查和向评奖办公室上报推荐工作。

教育部直属高校、直属单位的申报、推荐工作由学校(单位)科研处负责组织。教育部机关各司局可直接由其办公室组织申报。

系统由军事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负责组织。

三、本次评奖活动,时间跨度大,参评成果多,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要认真组织,周密安排,切实做好评奖服务工作。为确保推荐工作按时完成,保证推荐质量,请严格按照《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奖励办法》规定的评审条件和要求组织实施,并于7月15日前将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推荐参评成果和人选汇总报送评奖办公室。

四、评奖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评奖工作的日常事务。

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中路46号

邮编:100088

电话:(010)6200330862003304

传真:(010)62003859

电子邮箱:jks.qgb@cnier.省略

篇4

中图分类号:C931.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教育逐渐的得到了社会上各个层面的关注,而目前的国家政策,也大力度的宣传,提倡发展高职。在这一系列的推动下,高职教育的发展进行的非常迅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明确规定,“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是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它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但是,事与愿违,在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都遇到了很多棘手的问题,像是,图书馆工作人员为了需求更好的工作环境还有高级别的待遇,会向学校里提出转部门,情况严重地,还会涉及到换单位。最主要的是,他们长期在图书馆工作,工作环境比较封闭,管理方式也比较单一,这些情况,会导致他们的格局比较窄,另外,思想方面也会相对比较保守和落后,循规蹈矩,导致风险意识和主动参与社会的意识较差。

目前,放在我们眼前最大的一个挑战就是,怎样让高校图书馆事业健康、快速的发展?这就会涉及到好多层面。比如,如何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如何激发他们自身的潜力,还有最重要的是,如何提高图书馆内部管理,尽量减少员工的流失。通过一些方式找到薪酬满意度的内在结构,为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提高员工薪酬满意度提供一些建议和策略。

一、薪酬的内涵

向征,彭建国(2006)也认为,薪酬的实质是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一种交换或交易[2]。薪酬,是每个工作人员通过自己劳动,付出得到自己该得到的。本文提出了一些观点和看法,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薪酬是根据国家法律政策规定的,以按劳分配为基本原则的收入或者报酬。

二、薪酬的构成

目前,薪酬主要包括四种形式:基本薪酬、奖励薪酬、附加薪酬、员工福利等[3]。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薪资构成和其他实体企业的构成是不一样的。它大致可包括基本薪酬、岗位津贴和福利三大部分。

基本薪酬:高校图书馆员的基本工资体现高校图书馆领域里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工资水平和国家基本待遇水平。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的工资情况基本都差不多,其中包含了职称待遇和岗位待遇,职称工资在高校大致分为初级馆员、中级馆员、副高馆员、正高馆员四个层次。

岗位津贴:津贴是根据组织成员超额完成任务或业绩的优良程度而计付的薪酬。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的补贴,一般情况下,指的都是岗位补贴,它是图书馆员薪酬中的变化的部分。通过相关的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在薪酬中30%-40%是基本工资,60%-70%是其他,其中岗位补贴占得比例非常之大。岗位津贴与馆员的实际工作数量和质量挂钩,使馆员的报酬与其实际贡献紧密结合起来,真正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

福利包括很多种方式,比如带薪非工作时间(如带薪休假等)、健康以及医疗保健、人寿保险以及养老金等等。高校图书馆的福利方式分为好多种,五险一金基本都包含了。从根本上说,单位给员工的福利,是对员工的一种变向保障。

三、提高高职图书馆员工薪酬满意度的建议

(一)推行可变薪酬制度: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对奖金的满意度不高,原因在于图书馆的架构形式,即非盈利单位。像是对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奖励也特别的单一,没有灵活性。这个问题的出现,只能说明,它对奖金在薪资制度中起到的左右理解的还不彻底和到底。对于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薪酬奖励,本篇文章借鉴了一些来自外国的奖励办法。奖励薪酬可以理解为奖金,因实际情况而有所变动即可变薪酬。这样的奖励办法,可以大范围的调动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可以更好的提升馆员对于薪酬的满意程度,让每一位馆员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二)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现在的高职图书馆,工作人员大多为高素质高学历和有专业有技术的人才。现在大多数工作人员工作,不是谋生存,而是谋发展,和他们本身想得到外人尊重的一种渴望。要做到这些,其中,就要大力度的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让所有人都积极加入到图书馆工作的实施和管理中来,这样馆员会对图书馆更忠诚。

(三)满足馆员的多层次需求:近几年来,图书馆在硬件设备方面加大了投资力度,且不断有相关学科的高校毕业生加入到图书馆的工作氛围中来,一直坚持这样做,一直坚持这样的做法,馆内的工作人员素质会越来越高,这样,就会使图书馆的内部结构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让更多专业,有才华的图书馆工作人员留在图书馆工作,为图书馆的发展做贡献。作为图书馆的领导,我们要换个角度思考问题,要站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立场去考虑他们每个人的喜好,或者他们想得到一些什么物质,做好了调查和了解,才能进一步对他们进行物质奖励和鼓励。这样,就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尽全力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

(四)健全馆员继续教育机制:在对高职院校图书馆员的进一步教育中,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其加强培养。比如,树立阶梯式的目标,重点培养,其中以年轻有为的图书馆管理人员为重点。第一,一定要高度重视图书馆工作人员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其次是注重学历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包括学历和在实践工作中的科研水平,多培养和关注一些具有高质量的业务领头人和核心工作人员。

篇5

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高校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行的绩效工资改革是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点。绩效工资改革以前,各高校的工资结构为: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省标、校内岗位津贴;绩效工资改革后,各高校的工资结构为: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基础性绩效工资、奖励性绩效工资、改革性保留补贴。目前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及改革性保留补贴是原有工资政策的延续,基础性绩效工资是各人事厅和教育厅直接给予的标准,也只有奖励性绩效工资方案是高校根据文件和结合自己的发展需要制定的,其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是此次绩效工资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一、奖励性绩效工资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进一步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高层次人才倾斜的分配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集聚、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发挥作用的环境,促进学院学科建设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提高,逐步建立适应高校改革和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2.基本原则

(1)按劳分配,以岗定薪。坚持岗劳一体、岗责统一,以岗定薪、多劳多得,岗变薪变、优劳优酬。强化岗位意识,强调敬业爱岗、进取奉献。受聘人员在规定的聘期内必须全职服务于受聘单位,增加收入须以完成基本工作量和提高工作质量为前提。

(2)注重绩效,兼顾公平。坚持分配向教学、科研一线倾斜,向一流业绩倾斜。坚持津贴收入与工作业绩和贡献大小挂钩,保证重要岗位上的优秀人才有较高收入、重点岗位上骨干人才的收入有一定幅度的增加、基本岗位上工作人员的收入有相应的增加。

(3)分级管理,自主管理。建立二级管理体系,实现学校宏观调控、学院自主管理的目标。奖励性绩效由学校按一定的办法核拨至二级学院,各学院可结合自身特点,将学校核拨经费及自身的创收经费统筹,自主制定绩效奖励办法,实现自主管理。

二、奖励性绩效工资方案设计

1.基本津贴

基本津贴是指教职工完成基本岗位工作任务的绩效,主要体现基本工作量。基本津贴总量按不低于奖励性绩效总额的50%切块。基本津贴分为教师岗基本津贴、其他专业技术岗基本津贴、管理岗基本津贴、工勤技能岗基本津贴等四类。每一岗可分三档,年初暂先按最低档打包,年底考核升档并结算,这需要制定考核办法。专技、其他专技考核应与教学科研挂钩,按相应的标准升档;管理岗、工勤岗考核合格以后与职龄挂钩,厅级、处级职龄满几年可升为二档、满几年可升为一档,科级及科员职龄满几年可升为二档、满几年可升为一档。另副职主持工作可根据各学校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上浮政策。

2.业绩津贴

由教学业绩津贴、科研业绩津贴、重要岗位津贴、其他业绩津贴四部分组成。教学业绩津贴主要是体现完成教学工作量的奖励,具体考核与分配办法由教务处负责核定。科研业绩津贴主要是体现教师完成科研项目、成果获得的奖励津贴,具体考核与分配办法由科研处负责核定。重要岗位津贴主要是体现教师完成的高层次教学科研成果获得的奖励津贴,具体考核与分配办法由科研处负责核定。其他业绩津贴,主要指学校为促进各学院整体推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等工作而设立的奖励津贴,主要包括班主任津贴、考研奖励、就业工作奖励、教学质量奖、教学成果奖、教师指导学生比赛获奖、自考二学历招生补贴等,约占教学科研岗位业绩津贴的5%。应制定相应的分值标准,模型如下:

1分教学分=1分科研分,相应岗位规定相应标准分,超分值的予以奖励,若完成教学分(科研分)70%不足100%,可用相应的科研分(教学分)抵充;若完成部分低于70%则直接降级到相对应的级别(退休当年则不作此项要求或折算月份)。为建设和谐稳定的校园,在确保向教学、科研一线教师倾斜的前提下,建立管理、其他专业技术和工勤岗位人员与教师业绩津贴挂钩机制。管理、其他专业技术和工勤岗位人员的业绩津贴为教学科研岗人均业绩津贴的80%、90%等,视学校的侧重程度及财力而定。

3.考核津贴

考核津贴是指在年度考核合格的前提下,根据岗位级别享受的绩效津贴(一次性的)。由学校根据年度总任务完成情况、学校绩效经费总量的使用情况确定具体发放标准和办法。年度考核为优的部门,该部门的所有人员在原考核津贴基础上加2%;年度考核为不合格的部门,该部门的所有人员在原考核津贴基础上减2%(调部门人员可按月份折算)。

4.其他津贴

由福利性津贴、职务津贴、重要岗位津贴、特岗津贴等部分组成。福利性津贴主要是教师节福利费、春节福利费、冷饮费等。职务津贴主要是领贴、话贴等需要继续保留发放的项目。特岗津贴是指特殊岗位津贴,纪委的纪检津贴、保卫处的风险津贴等,原值班加班费不再予以报销。

三、奖励性绩效工资方案实施

考核是奖励性绩效工资方案实施的关键,是绩效工资改革的基础。由绩效考核和年度考核两部分组成,主要包括学校对学院的考核和学院对个人的考核两个层次。学院对个人的年度考核结果作为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的依据,同时作为聘岗人员下一年度能否继续聘任同一岗级的依据。聘期考核将结合下一轮岗位设置与聘任工作一并进行,并作为新一轮聘岗和兑现奖励性绩效的依据。

四、奖励性绩效工资方案设计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第一,兼顾公平的前提下注重绩效。设计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时如何考虑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和拔尖人才的培养问题。既不能让这部分人才的“蛋糕”影响了全体教职员工的绩效创造的积极性,也不能让这部分人才的“蛋糕”缺少诱惑和刺激。

第二,明确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支出范围。在高校中个人的收入名目很多,如评审费、加班费、科研奖励、过节费、班主任费、交通费、误餐补贴、职岗津贴、综合补贴等等,到底哪些由绩效工资开支,哪些由其他来源的经费开支,是必须首先明确的一个问题。基本的原则是既不能随意占用绩效工资总量,也不能在绩效工资总量外滥发各种个人收入。

第三,初次分配。通过总量控制和确定分配要素的基础之上实施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初次分配。当高校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这个蛋糕规模确定以后,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在校级层面和各二级部门之间切块。

第四,二级部门内部的分配。这也同样有两个层面:一是部门层面,部门根据用途预留多少作部门的统筹使用;二是部门预留之后的部分根据什么标准给分配给部门职工。

篇6

1 引言

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高等学校作为国家知识创新的主要平台,无论开展科学研究还是技术创新,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撑所发挥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图书馆是学校三大支柱之一,与学校的教学、管理、科学研究和校园文化紧密联系。作为学术性机构它又是学校科研系统中重要的子系统。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图书馆充分利用文献信息、专业人才和现代化技术的优势,积极开展文献信息利用与服务工作,基本满足了教学科研对文献信息的需求,“文献信息中心”的职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但在学术研究方面,包括科学研究、科研队伍建设、知识创新服务等与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定位的“学术性机构”还存在着显著的差距,高校图书馆“学术性机构”建设已成为学术界与学者们探讨的焦点。

山西财经大学图书馆在学术性机构建设方面坚持以突出优势、整合资源、服务高校和承担项目、融通外资、服务地方为原则,积极整合图书馆资源,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加大学术性机构建设的投入,创新管理制度,着力打造具有自己优势和特色的一所(信息资源研究所),一点(情报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一队(校级信息资源管理创新团队),搭建了图书馆服务创新和知识转化的学术平台,学术性机构的职能得到了较好的发挥。笔者根据多年图书馆管理与科研管理工作实践,结合学术性机构建设和同行的相关研究成果,就地方高校图书馆学术性机构建设展开研究。

2 以研究所(室)为基地,推动学术性机构建设

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是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然而,目前有一些高校图书馆没有很好地发挥“学术性”的作用,仍然停留在简单的借还阅的传统服务层面上,这无疑制约了图书馆的改革与发展。

地方高校图书馆最终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担负着文献信息组织与管理,信息资源的挖掘与整合,信息资源成果的产出与转化任务,承担着组织学术研究团队、创新学术管理机制、推动学科建设、促进学术性机构建设和发展的重任。要想建设好“学术性机构”,地方高校图书馆就必须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工作,要汇聚科研团队的智慧,充分发挥馆员的作用,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科研优势,开发研究项目,最终形成核心竞争力,提升创新力。因此,地方高校图书馆首先应进行学术性机构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创造条件,积极组建研究所(室),为馆员提供研究平台,推动学术性机构的建设。

山西财经大学图书馆在研究所组建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收效甚佳。按照学校的科学研究管理条例,经校方批准,2004年图书馆组建了“信息资源研究所”,以研究所为学术研究基地,聚合科研团队,凝练研究方向6个,即经济信息研究、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经济数据挖掘与整合、企业竞争情报、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等。研究所按照既定目标走内涵式、规范化发展道路,着重围绕文献信息服务、信息网络化建设、图书情报人才培养等产出标志性的成果,努力提高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的能力,竭力扩大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影响力,精心培养了一支具有较强科研能力,较高素质的信息资源管理研究队伍。

研究所根据研究方向和任务,分工合作,形成特色,产出了一些有一定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成果。以信息资源研究所为研究基地,2004年至今,共承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2项,省级各类项目12项,80余篇,出版著作1部,获省级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研究所紧密围绕既定目标展开研究,现已成为山西信息资源研究的汇聚地,2005年研究所申报并获得情报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研究所科研团队被学校批准为校级“信息资源管理创新团队”。

3 以科研项目为纽带。拉动学术性机构的建设

学术性机构是以科研团队承担高层次的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出版研究著作、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判断的标准。而现阶段有些图书馆并没有意识到它的作用和意义,也有一些图书馆在起步阶段,且多为承担项目临时组建项目研究组,随着项目的结题而解散,而更多的图书馆是馆员个体在做某些方面的研究,这些都没有形成合力,没有精心组建成科研团队。因而地方高校图书馆要对学术性机构建设和科研团队建设做整体与长远规划,保持科研团队的生命力,以实现学术性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一个项目组的核心为项目负责人,一般而言,项目负责人均为学术带头人,对科研创新的指向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学术带头人,还是团队成员都要求有良好的科研工作基础和深厚的学术积累,高素质的研究人才是图书馆实现学术性机构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山西财经大学图书馆关注人才的培养和学术潜力的挖掘,积极组织科研团队,开展学术性机构建设,采取“抓重点、抓亮点、带动全面”的策略,大力推进项目立项,尤其是科研团队的项目、高层次项目,强调标志性项目的产出,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比较中打造出自己的特色和空间。一是挖掘馆藏特色资源,培育并承当省级项目。图书馆收藏有明清以来山西票号与晋商的文献资料及山西旅游文化等文献资料和多媒体资源,为了能使这些资源更好地发挥作用,组织承当了省科技厅《山西票号与晋商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和《山西旅游、晋商文化数据库》项目,成果直接服务于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于社会用户。二是积极整合校内资源,吸引外资,开展研究。学术研究团队承担了山西省科技厅《山西财经文献资源共享平台》、《山西科技文献共享与服务平台管理与利用机制研究》等项目,获项目经费100多万元,成果主要是为山西信息资源共享服务。三是融合校内信息人才和技术优势,开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是地方高校图书馆应承担的任务,它可以使图书馆学术性机构的职能得到进一步延伸。在分析本馆文献信息、人才队伍和现代化技术优势的基础上,整合校内资源,组织科研团队密切关注山西经济社会发展主题,积极申报承担项目,进行集体攻关。几年来先后承担了山西省科技厅《山西不锈钢竞争情报预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软科学项目、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基于数据挖掘的山西煤炭企业信息化研究》、《山西煤炭企业危机预警机制研究》、《山西文化强省战略研究》等项目,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是引导团队成员关注重大研究项目。图书馆以申报高层面项目为目标,目前承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云计算在图书馆的应用》和《基于技术融合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服务机制研究》等项目。

以科研项目为纽带,拉动全馆科研水平的整体提升,加快科研团队的建设,强调标志性项目的产生,打造自己的特色和发展空间。图书馆科研项目的研发紧扣服务高校、服务社会主题,密切关注学校和社会经济建设重大需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2004年至今承担科研项目14项,获项目经费资助158万元,科研项目的研发,进一步加快了学术性机构和信息资源管理科研团队的建设。

4 以情报学学科建设为驱动,带动学术性机构的建设

学科本身是一个知识体系,学科是一种知识领域的划分,是相对独立和比较完善的知识体系,它是人们对知识对象进行分类,以达到学习和传播已有知识,探索和研究新知识的目的。

高等学校教育的结构就是以学科为基础的一种系统结构。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根本和核心,是高校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学科建设促进了学校的科学研究,同时也带动了图书馆学术性机构的建设。

地方高校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中心”和“学术性机构”,在履行“保存”与“传播”文献信息的同时,根据教育部和学校的教学要求,开展文献检索课教学。20世纪80年代中期,高校图书馆面向全校开设了文献检索课,教学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20多年的教学与研究为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尤其是近年来,研究生的招聘与引进,图书馆人才队伍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图书馆也逐渐从简单的文献信息服务转向知识利用与创新,学科建设和学术性机构建设正式列入议事日程。地方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信息资源为平台,以研究所(室)为基地,以科研团队为支撑,凝练学科方向,开展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拉动学术性机构的建设。

山西财经大学图书馆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结合学校学科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社会需求,开展情报学学科的建设,打造情报学教学和科研团队,集中有限资源进行重点突破。2005年在学校的鼓励与扶持下,组织了情报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授权点的申报并获得国务院学位办的批准。随后又参照学科体系要求,突出重点,体现特色,优化结构,做好学科内涵建设,努力使情报学学科形成自己的优势特色,提升学科的学术影响力。

情报学学科有清晰的研究方向,有教学科研团队,在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项目与团队相结合,学术研究与学术性机构建设相结合,进一步激发了导师团队的合作精神,增强了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后劲。导师们先后承担了《情报学研究生教育模式研究与创新》、《基于质量管理的情报学研究生教育绩效评价研究》、《经济信息检索与利用对大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与实践》等3项省级研究生教育教改项目,项目研究汇聚了团队的智慧,培养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促进了情报学学科建设,带动了学术性机构的建设。今后将以情报学学科为抓手,以科研团队为支撑,以学术性机构为重点,着力打造具有财经特色和优势的情报学学科,尤其是以情报学学科建设和山西经济社会发展为研究内涵,进一步激发团队的合作精神,增强情报学学科的发展后劲和竞争力,带动学术性机构建设。

5 以管理制度为保障,完善学术性机构建设

对于地方高校图书馆而言,建立科学规范的学术管理制度的核心是要客观摆正图书馆在学校教学改革和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位置,提高科学研究能力,完善学术性机构建设。

篇7

在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谈到:“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1]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理应在培养爱创新、会动手、能协作、勇拼搏的科技创新人才方面有所作为。但地方高校因受硬件、软件等诸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相比211、985高校还存在一定差距。地方高校需要进一步结合实际,紧紧围绕团队建设、资源配置、氛围营造三个着力点精准发力,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

一、地方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的关键点

(一)构建系统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网络

地方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网络多以学校团委为主体,二级学院分团委(或团总支)为抓手,通过学生会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或科技创新部,组织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的对接。其管理团队的主干力量是学团教师、辅导员和学生骨干,一方面从管理角度来看,团队构成不完善、不系统;另一方面从其工作职责来看,学生科技创新管理仅是他们工作的一小部分,繁重复杂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经常使他们力不从心,不但得不到认可,甚至还可能会遭到教师、学生的抱怨,致使科技创新管理团队受到打击,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下降,达不到预期效果。对此,地方高校应积极探索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与育人工作的有效衔接,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网络,明确管理团队主体责任。如潍坊学院建立了包括学校分管领导、团委书记、二级学院分管科研副院长、团总支书记、学生骨干为一体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网络,划分责任,明确分工。同时学校还成立了潍坊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和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以学校学生处、团委为主体,以二级学院团总支为抓手,在各二级学院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配备中心主任、主任和成员,明确科技创新管理团队责任,积极进行各类科技创新赛事的通知、宣传动员、团队成员组建和选拔、指导教师配备、比赛准备的协调等相关事宜,保证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顺利有序的开展。

(二)培养稳定的专业化指导教师团队

专业老师的精心指导是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也是师生教学相长的重要实践拓展途径。而有些地方高校对于学生科技创新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学校、二级学院没有设置大学生科技创新委员会等相关组织机构,对指导教师的选拔、配置、待遇等进行统筹规划。目前,指导教师还仅仅停留在学生在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或赛事时,自己联系熟悉的专业课或者新引进的青年教师作为指导老师。然而,这些教师通常承担较重的教学或科研任务,甚至有些老师还同时承担学生管理工作,日常工作任务较重,无暇顾及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指导教师缺少丰富的指导经验和具体的学习、培训规划,尚没有形成规范化、经常化的培训和培养机制,使得指导教师的专业水平层次低,对学生科技创新的指导作用甚微,学生的有些创新想法处在“想象”阶段,难以实现。对此,地方高校要根据自身发展特色和专业特点,以学生涉及到的科技创新赛事为平台,采用校外引进、校内选拔培养等方式,将热爱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事业心强和责任感强的专家、教授或专业教师,充实到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工作队伍中来,互相配合,各自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特长,形成阶梯状指导教师团队,提高地方高校学生科技创新指导教师的整体素质,要对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从初步设计、立项、申报书撰写、答辩到项目的组织实施,进行针对性的具体指导和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保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顺利、踏实有效。

(三)选拔积极性高的学生创新主体团队

科技创新,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为调动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是可以引导和要求学生做到“三个一”,即加入一个创新团队、参加一次创新创业活动、选择一名创新指导教师,并配套多项激励措施,如在学生干部的选拔任用、综合素质测评、各类评优推荐、入党积极分子推荐、发展学生党员等各项工作中,将科技创新项目做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和指标;对参加校级以上各类科技创新获奖、科研成果、获得实用新型或发明专利、所创作的作品获得省级以上奖励的学生和团队均给予创新学分奖励,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创新热情;同时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前沿课程,制定学分置换的办法,出台省级以上获奖的奖励办法等,大大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创新热情。二要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梯队的培养,可以采用普遍引导和重点培养结合的方式,既要提高科技创新的参与面和覆盖面,又要加强科技创新骨干力量的重点培养,发挥他们的“传帮带”和榜样示范作用,形成地方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

二、地方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的保障点

(一)制定完善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进一步做好长效机制建设

学校要结合实际出台指导教师激励措施,落实指导教师的待遇。如教学工作量的置换、科研任务的等效、业绩津贴的发放、评优指标、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优先推荐等。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将学生科技创新成果与教师的业绩考核、教学评价、业绩津贴发放及教师岗位聘任联系起来,调动和提高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也使一部分确有专长的教师能够专心的从事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工作。同时,有效的激励机制也是强化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热情和激情的必要手段。对此,学校应从创新学分认定置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完善激励措施,调动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自2009年,潍坊学院相继出台了《潍坊学院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工作量计算办法》、《潍坊学院创新学分实施办法(试行)》、《潍坊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成果奖励办法(试行)》,且目前已落实各项成果奖励10万元,在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和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主动性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高度重视本科生科研训练的条件配备,并给予必要的资金物质支持

总体而言,地方高校普遍给予指导教师和参加科技创新的学生所提供的资金和物质支持还很不充分,有的专业教师或学生甚至要自己购买实验器件等创新所需物品,没有专项的、足够的资金支持,也影响了指导教师和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热情和激情,难以保证科技创新稳定有序的开展。对此,潍坊学院制定了《潍坊学院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P)项目实施办法》,实施7年来共支持了381个研究项目,支持经费近60万元,形成《成果汇编》5册;学生获得专利授权91项,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此外,改变以往封闭模式,推行实验室开放制度,积极创造条件向学生开放多种仪器设备,并鼓励支持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课外科技创新实验,激发学生自己动手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在创新实验室给学生提供冰箱、微波炉、空调等生活设施,进行人性化管理,保障学生实验、比赛等环节的顺利开展。

(三)整合校内外资源,推进多维科技创新实践平台建设

对于软硬件处于劣势的地方高校来讲,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师科研项目较少,学生除毕业设计、实践课程、课程设计等环节可以和专业老师讨论问题外,很少有机会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中去,一些学生自发成立的科研兴趣组织也往往因缺乏有效指导而影响到良性发展[2]。同时,地方高校难以实现校内外资源共享,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实践基地等创新平台数量少,建设不完备。以潍坊学院为例,目前仅有2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8个省级科研创新平台,学生科技创新仅仅是依托如“挑战杯”、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创新实践基地、科技创新社团等进行的小范围的、零散的创新,且创新团队依托比赛临时组建团队多,长期团队少[3],没有形成团队的长效培养机制,致使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创新成果数量有限,科技创新项目层次较低,很难扩展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广度和深度。充分挖掘校内外创新实践资源,不断拓展创新载体,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有力保障。因此,潍坊学院结合学校实际,整合校内创新实验室、开放式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等资源,建立面向全体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的多维科技创新实践平台[4],密切联系地方产业特色和产业结构,瞄准学术前沿领域,凝练研究方向,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实习、实践的同时,充分利用实验平台不断创新,全面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动力。创新实践平台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由空间,让学生在实习、实践过程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分析比较,开展概括、抽象、归纳等积极的思维活动,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产生出创新思维。

三、推动地方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的动力点

(一)结合专业认知和社团活动,加强创新宣传,培养创新意识

地方高校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意识淡薄,氛围营造不浓厚,未提前对为什么创新,如何创新,怎样创新等进行全面系统宣传和引导,缺少前瞻眼光和超前意识;而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学生社团活动亦形式多样,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可选择的项目很多,导致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热情、参与度大打折扣[5],没有形成潜移默化的效果。理工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重视,但是一些同学缺乏攻坚克难的毅力和挑战困难的信心,不愿意花时间、费脑筋深入思考,坚持钻研和研究,影响了创新成果的数量和质量;而对于大多数文科生来说,他们认为科技创新就是理工科学生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关系,创新意识薄弱,参与科技创新的兴趣不大,对学校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也了解较少,对科技创新的基本内涵、创新理论、国家创新理论体系、团队建设等更是处于模糊阶段,缺少系统的科技创新理论知识。对此,要以科技创新社团、科技创新兴趣小组等为载体,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平台,组织更多的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社团活动,引导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各项科技创新活动,使学生从抽象的理论到自己亲自动手实验实践,从听课到自己积极动脑思考,从筹备思路到做出自己的创新成果。学生在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同时可以查缺补漏,不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逐步形成浓厚创新氛围。

(二)报道科技创新比赛实况,提高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关注度

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拓展学生科技创新宣传工作的空间与途径,提高对科技创新的宣传力度。可充分利用学校网站、宣传板、数字校报、微信公众号等不同途径和平台,将学生参加“挑战杯”、科技创新大赛等大型比赛的视频、参赛实况、获奖奖项、比赛感悟等多媒体素材进行广泛的宣传报道和推送阅读,供学生观摩。近年来,潍坊学院学生在全国、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中获奖1970余项,在校生获授权专利91项,其中在“挑战杯”和“创青春”竞赛中,获得6项全国奖励、86项山东省奖励,获得全国优秀组织高校奖1次、山东省优秀组织奖8次。通过对学生参赛及获奖情况的宣传报道,提高了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关注度,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活力,吸引了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中来。

篇8

中图分类号:C4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163-01

摘 要 中职学校如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推进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培养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以及科研工作的支持和指导。因此,中职学校的科研工作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进程中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 中职; 示范学校;科研;管理创新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中等教育的一个类型,近年来得迅速发展,现已进入加强内涵、提高质量的新阶段。2010年,国家教育部正式启动中职学校示范性建设工程,明确了全国建设276所示范性中职学校的建设方案,要求示范性学校建设应当做到五个领先和三项建设重点,应当成为发展的、改革的、管理的示范,为中职学校建设和发展指明方向。

四川水电高级技工学校在成为进入全国第一批国家示范性中职学校项目建设单位之后,已经站在了一个较高的发展起点上,形势非常有利。但如何抓住发展机遇,在建设期内,完成示范学校建设的领先任务,使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改革都能上一个新的台阶,带动并辐射四川省内各中职学校,实现中职教育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转变。

目前,我校科研工作底子较薄,经验少、层次低、管理弱等劣势。现在,学校抓住全力建设国家示范性中职学校的有利时机,大胆进行科研工作探索和研究,紧紧围绕示范学校建设任务制定科研工作规划,确定选题指南;注重国家、四川省、学校三级纵向应用性课题的申报和研究,结合地区经济发展及行业需求,与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合作进行技术研发类课题的研究和推广,尤其针对“9+3”藏区学生的教育教学及管理进行研究。因此,科研工作需要在管理模式和机制上不断创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科研工作。

1 定位准确,充分发挥科研工作的研究、服务功能

中职学校的科研工作与人才培养工作紧密相连,中职学校培养的是社会需要的生产一线应用性人才,在管理政策上应引导中职教师从事科学技术的应用研究,针对岗位的基础技术和核心技术的应用研究,以及对工艺过程的研究,这样才能加深教师对技能本质的认识,才能提高教师指导学生岗位技能的能力。

因此,中职科研管理工作的定位应是以技术应用和操作技能研究为主线,引导教师从事(岗位、岗位群)实用技术研究和技术应用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技术应用能力,以适应中职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师实用技术开发和业务能力的要求,从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上提高社会贡献率。

2 强化科研管理创新

2.1 学校制定科研发展规划,部门确定年度科研工作计划:

科研规划是学校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是对科研工作管理、合理配置资源,促进科研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依据。学校依据行业的发展需要和自身的发展状况,以国家示范性中职学校建设为中心制定科研工作规划,为科研工作指明方向,有计划地推进科研工作的整体进程。各部门确定年度科研工作目标和具体实施措施,做到有计划、有思路、有措施、有保障、有结果。

2.2 强化科研工作队伍管理与建设

2.2.1 教师科研量化管理,提高整体教师科研意识。学校在《教师激励办法》和《教师工作量考核实施办法》中,应将科研工作纳入到教师业务考核体系中,对教师科研工作进行量化管理。科研量化管理的政策机制,不仅是鼓励教师参与教育科学研究,更重要的是激励教师从事知识应技术应用和工艺过程研究,培养教师应用技术和高新技术应用创新能力,提高教师业务能力,适应人才培养需要。可以针对行业、地方企业(包括岗位、岗位群、技术领域)的实用技术(基础能力、核心能力)以及即将应用的新技术、应用创新成果(论文、课题研究),依据水平高低、经费多少,折合成科研工作量,这样做也有利于科学全面地评价和考核教师。

2.2.2 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激励其热衷科研。应建立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方案和保障体系,“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经常开展学术交流,提高其科研能力,摒弃以学术论文为主要考核内容的思维模式。学校可以按照考核标准,采用竞聘的方式聘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进行考核。同时,对被聘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都提出相应的专业和课程建设、团队建设、专业技能研发等方面的科研任务,通过考核强化竞争,通过任务锻炼团队。

2.2.3 注重指导和培训,提升教师科研能力。中职教育研究所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开展专题科研培训,让教师了解科研的诸多程序,包括开题、结题的方法、技巧,科研方法的具体操作程序等等。在培训环节上,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和职教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和指导,同时发挥校内外专家和专业带头人的“传帮带”作用,切实通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2.3 健全科研管理制度,激励和约束相结合,规范管理

2.3.1 加强科研机构建设,健全科研管理制度。在不断健全科研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学校可以从建章立制入手,不断规范管理。通过出台包括《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科研基金管理办法》、《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系列规章制度,规范科研项目申报、评审、结题、经费使用等程序,明确可以成果奖励和科研业绩考核等标准和办法。并制定相应的操作细则或做出明确、细致的解释说明,建立起适应学校科研工作发展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确保稳定运行。

2.3.2 加大科研创作奖励力度,建立激励机制。按照“级别有序、差距明显、总体提高、激励为本”的原则,应制定《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对具有重要推广价值的成果、社会影响力大或应用性强的成果给予重奖;在科研结果量化的基础上,应重点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以激发广大教师的科研和创作热情。另外,在科研用人上,以科研能力作为评价的首要指标,以社会活动及其它能力作为第二指标;在其它岗位的用人上,也重视科研能力评价,因为任何工作缺乏理论的学习与指导,创新能力难于发挥,管理水平难以提高。

2.3.3 采用自我评价,组织评价和第三方评价结合评价机制。学校还应建立严格的监督检查机制和专家资格评审制度,增强科研评价的公平性,推动科研创新。省级及以上课题,根据其进度安排,进行阶段性自我和组织相结合的评价,并对研究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及时予以解决或指导,以保证研究的进度和质量。第三方评价的办法是通过聘请省级研究机构或中职学校的专家介入,和学术委员共同进行课题的期中检查、结题验收和成果评审。评价过程均应采用当事人回避的办法,以便保证科研评价的公正性。

2.4 逐步实现科研电子化管理:

学校应开展专项工作,大力推进科研档案电子化,完成学校教师科研档案盒科研成果电子档案库建设;学校科研网应初步实现科研管理信息网络化,及时、动态地各类科研和传媒信息;还应逐步实现教师科研工作量计算程序化,避免人工统计的繁琐和误差。

3 加强校企合作研发,实现产学教研一体化

3.1 坚持产学教研有机结合,促进科研新模式:

可以通过学校定期召开的产学研结合暨校企合作论坛大会,加强校企合作,深入开展产学教研一体化活动,及时部署和总结;成立“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在组织上对产学研结合进行强化。不断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制定《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施办法》和《产学研合作项目建设实施方案》等系列产学研合作管理办法。

3.2 加强地方行业企业联系,突出中职科研特色:

学校应依托与地方企业与行业的良好合作关系,分析跟踪地方企业、行业的岗位技术发展动态,使其成为技术应用性研发课题的研究基础和优势。在科研管理的政策导向上,相对加大实践性课题的奖励力度,不仅可以以兼职教师为纽带将企业生产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带到学校里来,共同解决问题,达到校、企双赢。有些企业技术问题,可以在完成可行性研究的前提下,在学校先立项,成功以后,再向企业推广应用,从而切实推动产学研结合。

3.3 促进实训基地建设与技术应用创新有机结合,做好“学”与“研”的对策:

学校完全可以以现有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平台,打造集教学、科研、产业于一体的实训基地,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办学的社会效益好经济效益,也能为教师从事科研工作提供很好的实验场地。目前,社会企业独立核算,盈利为目的,但多数中职学校科研力量比较薄弱,缺乏实现校企之间全面合作的基本条件,进行专业岗位(群)的基础技能、核心能力的应用研究,培养队伍,增强内力,以达到校企合作的条件。同时,有很多既满足教学、实训,又适于应用的系统(设备)也正待研究开发。这样,既可以将学校投入的科研经费转变成学校实训基地的硬件,又可以培养一批技术应用型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的业务水平。因此,推动实训基地建设与技术应用创新有机结合,可以做好“学”与“研”的对接工作,解决校企在产学研一体建设上的瓶颈问题,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总之,科研是我校自我发展的内动力,是学校上水平、上质量、上品牌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所以,逐步树立科研兴校、可以强校的新理念,在科研定位、教师科研素质提高、科研管理等方面深入剖析,不断探索实践,中职学校科研工作一定会迎来生机勃勃的春天,从而有效推动我校示范建设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

篇9

19世纪末,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高校结合了美国高校的学分制将导师制推广到本科生的培养中。国外本科生导师制发展至今已经处于相对成熟的阶段,并且拥有相对深厚的理论基础。而国内对本科生导师制的研究起步较晚,早期关于科研导致制的研究对象主要针对的是研究生。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各高校都在积极努力地探索适合时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以科研导师制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方式,无疑给教育改革开创了新的思路。

一、民办应用科技大学建设科研导师制的意义

本研究力求在国内外对导师制深入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寻求科研导师制的特征和应用意义,从而对我国民办院校科研导师制制度建设提供更加有效的建议。进一步完善我国民办大学教育对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提高科研导师制的制度化和科学化水平。若将其应用于实践,则具有较为有效的指导意义,有利于提高民办高等教育质量。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的理论意义在于:一、有利于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我国教育发展进程。二、有利于实现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三、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从而促进民办应用科技大学的健康发展。

民办应用科技大学科研导师制实施的实践意义在于:一、有利于民办应用科技大学提高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关注度,进一步完善全面培养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教育目标。二、科研导师制对解决时下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二、民办应用科技大学科研导师制创建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本科学生数量众多,导师资源有限

在我国高校中,一般情况下每位硕士研究生导师每年度指导学生不超过3人。但是,高校本科生招生数量远远超过了硕士研究生的数量。以本人所在民办高校为例,每届本专业本科生招生数量达到600多人,本专业教师总数40人。如果对本科生全面执行科研导师制教学,每位教师将分的15人/每届,本科4届总计需指导60名学生。导师指导学生众多,难以保障指导质量,将大大降低科研导师制的效果。

(二)民办院校缺少研究经费的支持

建设、实施科研导师制可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科研创新研究结果需建立在充分的实验和深入的调研基础之上。学生进行实验或调研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经费,仅依赖创新课题的有限经费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而言,研究经费匮乏,带领学生做课题研究、将更加困难。该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办院校科研导师制的贯彻执行。

(三)院校监督、检查机制不健全

科研导师制有效的贯彻落实需要以教师付出为后盾。导师制的执行将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教师付出较多的精力和耐力。在该制度的推行中,院校应当建立健全相关的监督、检查机制,保障该制度顺利进行。

三、建立民办应用科技大学科研导师制的教育模式

科研导师制被诸如四川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和重庆理工大学等各个高校尝试实施,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不同高校校情、办学理念、师资队伍等各不相同,所以科研导师制教育模式可以借鉴参考,但是不能只是一味效仿。所以民办应用科技大学需要根据自身条件建设适合自身的教育模式。

本科式科研师制运行模式的建设总计分为四个阶段,根据本科教育期限,即每阶段的时间为一年。

首先,第一阶段主要完成两个任务,导师遴选和学生分流。本科专业教育也可以采取专业方向教育,把专业教育细化,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向。在大一期末刷选出最后的科研培养对象和导师人员,然后进行师生互选,确立师生关系。

其次,第二阶段是培养科研思维阶段。由导师跟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学生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向学生推荐研究领域最新的研究动向和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文献。建议学生积极主动听取相关专家的科研报告。本阶段是科研积累阶段,以学习文献为主。师生应该定期组建交流会,学生向导师汇报学习成果,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交流。

然后,第三阶段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学生经过一年的理论教育,本阶段将进入科研实践阶段。让学生参与到科研调研或实验中,调研和实验是科研活动的基础。并让学生尝试科研报告的编写,逐步提高其科研写作能力。

最后,第四阶段是毕业指导阶段。大四对本科生来说是重要的一年,他们的最主要的两个任务是就业和毕业论文的撰写。导师在本阶段需要重点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并进行就业指导。学生通过前期三年科研培养,将会大大提高他们的毕业论文水平。

四、民办应用科技大学创建科研导师制的相关建议

(一)建立专业方向性培养方式

本科学生数量众多,全部进行科研教育培养是不现实的,并且对本科生只注重科研培养会限制学生多方面发展。所以对学生的专业培养可以根据学生的就业方向进行细致分化。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对其会计专业进行了方向划分,会计专业方向包括了CIMA(Chartered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Accountants)、经贸会计、涉外会计、会计电算化等四个方向。升达对专业方向的划分本身还是注重社会实践应用性,缺乏科研方向。如果民办院校专业培养方向加入科研方向将更全面更完善。

(二)适当设立学生科研基金

科学研究需要具有充分的前期工作,主要包括文献检索、数据搜集、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实验研究等方面。后期需要研究成果的发表。这些工作的执行中必须有相应的经费支撑,导师不可能即付出精力又自掏腰包来培养学生,他们无经济实力也无培养义务。所以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学校及学院设立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专项基金,并结合导师课题申报研究经费组成科研导师制实施经费。

(三)完善评价及激励监督机制

在本科科研导师制的执行过程中,需要对导师的工作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鉴证评价,这需要院校建立健全相关的评级及激励监督制度。对于科研导师工作的评价,需要以学院或院系为单位,导师每学期提交培养过程及结果汇报。院校相关部门不定期实际抽查,根据实际考察评出优、良、及格、差等等级。对于获取优秀的导师进行一定名誉和物质奖励。并对等级差的导师给予相对的批评,可以扣除一定的工资绩效等处罚。院校同时制定学生科研拟奖励办法。学生每学期提交研究成果,根据奖励办法给予奖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谢宗波,姜国芳,刘云海,乐长高.本科生“1+3”科研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89-91.

[2]张远索,崔娜,周爱华,董恒年,杜姗姗,陈媛媛.论本科生导师制与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研究现状[J]. 西部素质教育,2015(17):3-4.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381(2015)02-0048-06

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评价是高校依据特定的评价指标,运用相应的评价方法,对教师的人文社科研究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是高校对人文社科研究实施目标管理的主要手段。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评价体系的校院衔接与创新主要是指,作为高校的二级组织――“院系”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勇于创新,建立适合本院系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并使之与校级的人文社科研究评价体系有效衔接,完善整个科研评价体系,使其能真正担负起更准确、更科学、更全面评价教师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和所进行学术活动的功能。

一、人文社科研究评价体系现状分析

20世纪后半叶以来,科研评价活动在发达国家呈现系统化、制度化和常规化的发展趋势。美国的科研评价主体主要包括联邦政府、人文社科领域的专家学者、普通民众,其评价方法起初是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后来逐渐把一些文献计量学、数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的方法引入科研成果评价中来,由此逐步进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阶段。英国大学科研评价体系委员会制定了统一标准,其评价标准主要是看研究活动的质量,看有多少成果被认为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将结果分为七个等级。荷兰大学协会在1993年到2003年期间开展了“科研质量评价”项目,从2003年后开始采用标准评价协议(简称SEP)框架,其评价的内容和形式都较为丰富,以同行评价和自我评价为主。国外大学一般以院系为主导,其科研评价主体一般是院系。文献表明,国外大学对人文社科研究评价的内容主要是四个方面:研究成果的数量、质量、影响,以及产生的社会效益方面的途径;评价的方法主要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从国内的情况来看,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评价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取得可观的成效,但总体上仍处于“西学中用”的阶段,科研评价体系也是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的。与国外不同的是,国内科研评价主体大都是学校,各高校根据本校学科特点和专业设置制定了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目录,评价方法大多采用量化和定性相结合,侧重于量化评价。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评价方法是考核教师在某级别刊物上发表的文章数、出版的著作数和字数、科研成果获得的奖励、申请到的某级别的项目基金数及文章被引次数等,把这些论文、著作、科研奖励、课题、经费等按一定的方法折算成分数进行评价。对此国内学者看法、评价不一,有些学者认为这种评价体系指标化和量化倾向严重,重数量轻质量,使学术研究的导向和价值取向功利性增强,导致有的单位和教师片面追求“科研GDP”,学术水平滑坡;也有学者认为这种评价体系就像“应试教育”一样,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是目前较为公正公平的办法,虽然有待完善和改进,但当下还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取代它。

从当前的研究和建立的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评价体系来看,国外研究大都是由院系层面主导对教师人文社科研究进行评价,国内研究大都是由学校层面主导。在我国高校实行两级管理体制的现实情况下,对人文社科研究评价体系中的校院衔接与创新的研究几乎没有或极少。文章的写作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希望对此提供参考。

二、目前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评价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是社会科学研究中一块非常重要的沃土,但在目前的高校人文社科研究管理实践中,科研评价方面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一)评价指标笼统且有不合理之处

人文社会科学包括文、史、哲、政、经、管、法、社、教等学科专业,而高校在制定科研评价指标上为了方便统一管理,便于操作,体现学校设置评价标准的权威性,一般全校制定统一的指标。虽然在制定指标过程中也考虑到全校不同学科的差异性,也在一定范围内吸收了院系和广大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但确存在着没有充分考虑不同学科的各自特点、制定指标过于笼统的问题。时下,高校多以南京大学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期刊来源目录等为基础作为评价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标准,但是,对这个检索工具中期刊刊载论文的学术性还缺乏国内外权威机构的认定,将它们作为论文学术评价的基础,其合理性、权威性就存在质疑。除此之外,为了维护政策的稳定性,高校一旦制定了本校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和学术期刊目录,一般延续多年不变;但论文检索系统每年都会变化,往往有些学术期刊因为种种原因被剔除出CSSCI期刊来源目录,但还在学校认定的权威期刊目录中。论文检索系统的变化与学校学术期刊目录的不变发生了矛盾,使学校期刊目录常常失去其“合理性”基础。

(二)评价方法尚欠科学公正

目前,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评价大多采用量化和定性相结合,侧重于量化评价的方法,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较强的操作性,但不足之处是鼓励低水平重复研究。同时,在人文社科研究成果的定性评价和量化操作上,评价主体不明确、不稳定。评价主体不仅是评价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也是评价结论的判定者,他们的道德、喜好、能力、学识等方面的特征有时影响甚至决定着评价结论。目前在国内各高校的评审活动中,还没有科学、相对统一的专家遴选制度,评委会往往都是由多个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专家学者临时综合组成的,在评价过程中只能凭手中的有限材料做出临时简单的评判,有时则全凭个人感觉好恶,更有甚者还存在着照顾关系、考虑人情等问题。这种情况在学术评奖活动中表现得更为突出,由于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匿名评审制度和健全的回避制度,常见评委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怪现象。

(三)对人文社科研究过程的评价关注不够

科学研究是一个长期、复杂、艰苦的劳动,但现行的人文社科研究评价往往只评价结果,不评价过程。众所周知,学者一辈子能够做出一两个突出的成果不容易,有些学术大家的科研成果不一定多,但他们的成果一般分量很重,影响很大。绝大多数诺贝尔奖获得者,其获奖成果是经过几十年不断地研究才取得的,而他们没获奖之前大部分人并不为大众所熟知。这告诉人们,真正富有原创性的科研成果得到社会的承认有一个过程,基础理论的研究尤为如此。试想那些诺贝尔奖获得者获奖之前,由于长期没有科研成果,在现行科研评价体制下职称晋升无望,而在现行体制下工作生活待遇是与职称挂钩的,会使他们连生存、生活都困难,更谈不上改善他们的物质基础和研究条件了。现行的评价体制不鼓励“十年磨一剑”,“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毫无市场。

(四)没有充分考虑到我国高校普遍存在校、院二级管理的实际

目前,各高校都制定有人文社科研究评价体系。作为高校的二级组织,有的院系也有自己的评价体系,但绝大多数缺乏主动创新,没有根据本院系的学科特色和专业设置,仅是细化和分解学校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现行的评价体系难以对教师的科研成果和活动进行全面有效的评价,至少存在以下四个矛盾:一是学校构建评价体系是站在学校宏观的层面上,而一个高校有十几、几十个院系,几百、数千名科研人员,评价体系难以兼顾每个院系学科特点和专业设置情况,以及每个教师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特长。二是院系一般负责教师的招聘、职称晋升、分级聘用和评选博(硕)导的考核推荐工作,而教师的科研评价主体目前主要是学校。三是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一般是以年度或固定聘期为考核周期,而教师职称晋升、分级聘用和评选博(硕)导的时间周期与学校科研评价周期往往不同步。四是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主干学科专业和非主干学科专业,学校在制定评价指标时通常会对主干学科进行一定程度的政策倾斜,这对学科的均衡发展不利,非主干学科的院系也会觉得不公平,势必影响其积极性。如果院系一级的评价体系不能主动创新,且不能与学校的人文社科研究评价体系有效衔接,将不利于调动教师参与科研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提高本院系乃至学校的科研实力和科研工作水平。

三、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评价体系中的校院衔接与创新的作用和意义

科学研究已经成为高校,尤其是研究型高校的重要任务,科研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在高校工作中越来越重要,因此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评价体系中的校院衔接与创新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一)有利于学校建立完善的人文社科研究评价体系

实现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评价体系中的校院衔接与创新,不是否定和推倒校级科研评价体系,而是在执行学校科研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学校科研评价体系主动进行完善、补充和细化。从目前的学校行政管理工作来看,学校需要把一些权力集中起来,对学校进行科学定位,确立发展目标和实现途径,行使制定目标、监控考核、研究政策、宏观调控、对外联络五大宏观管理职能。因此对于教师的科研评价体系也应按照行政模式来组织和运转。对于学校按照本校实际统一制定的学校科研评价体系,各院系和全体研究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在此前提下,院系可根据本单位学科特点和教师的研究方向,有针对性地制定本院系的科研评价体系,实现校、院两级全方位、多角度、有差别地对教师科研进行综合、全面、有效的评价,可以完善整个人文社科研究评价体系。

(二)有利于发挥院系的管理潜能

集权与分权理论是管理学中具有核心地位的重要课题,任何一个组织的内部管理,必须既有集权,又有分权,高校也不例外。目前高校存在的校院二级管理体制其实质就是分权式的管理,根本目的是让高校能主动适应社会改革和发展形势的需要,确立调整学校与院系及职能部门之间的责权利关系,激活基层的办学活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高校传统科研评价采用“一级管理模式”,全部权利及考核集中在校一级,院系和教师只能被动接受。实现科研评价校院衔接与创新,其实质就是一种分权管理模式,可以促使高校管理重心和权力导向的下移,扩大基层自,充分发挥院系的主观能动性,让拥有本专业和本学科知识的内行自主地做出决策,可以有效解决高校发展的动力机制问题。

(三)有利于营造宽松和谐的创新环境

学校管理效率的提高及有效性是建立在管理团队合作基础上,实行科研评价校院衔接与创新,可以发展学校、院系和教职员工之间广泛的合作关系,让每个人的智慧汇聚成集体的智慧,营造一个和谐合作的民主氛围。同时,院系作为最底层组织离教师最近,对本院系教师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特长等情况最了解,院系在制定本院系科研评价体系过程中可以最大限度吸收广大教师的参与,也方便广泛听取教师们的意见和建议,最大限度考虑到各方面的利益。

因此,从科研活动的规律出发,在“以教师为本”的指导思想下,院系建立合理有效的人文社科研究评价体系可以从人性、人道和人文关怀的角度对科研人员实施教育管理,给科研人员以人文关怀,形成内部和谐的人际关系,满足其发展和成长的各种层次的需求,给一些有创新思维的教师以充足的发展空间,激励教师勇于创新、敢于探索。

(四)有利于解决当前高校科研评价不合理现象

如前所述,当前高校科研评价体系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科研评价的主体过分集中在学校一级。学校权力过于集中,管理纵深过长,管理范围过大,必然导致管理效率低下,其结果是难以对教师的科研进行全面有效的评价。学校认定的学术期刊目录进入科研成果奖励办法一旦制定,具有刚性特点,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进行调整;而学院却有管理灵活的组织优势,能适应各种情况的变化适时应对。

因此,实现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评价体系校院衔接与创新,在高校科研评价体系中校一级应适当给院系分权,在管理上,实行多层次分类评价;在考核上,既评价教师的科研成果,也评价教师的科研工作过程。通过对教师科研工作的全面有效评价,引导教师选做有生命力和有重大学术意义的研究。

总之,开展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评价体系校院衔接与创新的研究,有利于帮助校院两级厘清科研管理思路,发挥二级单位的管理潜能,调动教师从事科研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实现学校、院系、教师三方的最大的合成效能,促进高校科研工作水平和科研实力的提升。

四、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评价体系校院衔接与创新的思路和方法

学校在建立人文社科研究评价体系时不能统得过死,管得过全,定得过细,要为院系建立适合本院系的人文社科研究评价体系留有余地,同时在科研激励中预留部分资源给院系支配。院系在执行学校社科研究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应发挥组织规模小、管理纵深短、组织管理灵活等优势,主动创新,制定自己的人文社科研究评价体系并与学校有效衔接。

(一)评价指标的衔接与创新

1.紧密结合本院系学科的设立和建设情况。学科是高校科研及社会服务的基本平台,是科学研究长期发展所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方向。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性质不同,特色各异,不同学科其学术研究具有各自的独特性。因此,对于学校规定同级别的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如果跟本院系学科结合紧密,院系在制定评价指标时应适当提高其评价指标权重。比如,《管理世界》《经济研究》《教育研究》都是在人文社科领域内影响比较大、级别较高的刊物,通常学校在制定评价指标时把这三个刊物作为一个级别,院系在确定自己的评价指标时,从事管理学教学科研的院系应该把《管理世界》定得级别比较高,从事经济学教学科研的把《经济研究》定得比较高,从事教育学教学科研的把《教育研究》定得比较高,其他的依此类推。

2.提高教学研究成果的指标权重。一个优秀的高校教师必须要有很高的学术素质和教学能力,能吸收最新科研成果并与实践相结合,并把它传授给学生。当前,有的研究型大学对低级别刊物的论文不予评价考察,而教学研究论文很难在高级别的刊物上发表,导致教师结合教学工作进行教改研究的积极性不高。因此,院系在设定评价指标时要适当提高教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指标权重,规定教师在正规刊物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可以以高一级评价指标权重进行评价,鼓励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同时,由于学校的科研评价体系一般不涉及教学研究课题,院系在设置评价指标时将教学研究课题列入院系科研评价指标中,鼓励教师申报教学研究课题,并把研究成果用于教学,不断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3.政策适当向学科带头人倾斜。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组织、领导和协调作用,院系在制定科研评价指标时政策要向学科带头人倾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科带头人进行考评:一是考察其带领的学术团队其他成员科研是否有重大突破,团队建设是否有重大进展;二是考察学科带头人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如何,在学术界和理论界的知名度如何,是否承担国内外学术研究组织的重要职位,担任政府部门的咨询专家和学术评审专家等;三是考察学科带头人是否能通过一定的学术地位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为学科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如果学科带头人能满足这三个指标中任一个或多个,院系在科研考核时应给予其一定科研分值的额外奖励。

4.对教师的科研过程进行评价。院系应该对教师的科研过程予以评价和尊重,鼓励教师做长期扎实的学术投入。评价教师的科研过程可以从以下三个指标人手:一是考察其先前研究成果的价值与影响度。若某教师在一段时间没有科研成果的出现,看其以前的研究成果现在依然是否影响很大,成果是否现在仍被引用,被引用情况如何。二是考察其研究方向的持久性和研究的积极性。看某教师是否长期坚持研究某一方面的问题,是否经常参加相关学术研讨会,并积极提交会议论文等。三是考察其成果对学术发展和学术建设的贡献。看某教师研究的方向和问题对其他教师和学术团队是否有重大帮助,是否参与其他教师主持的重大课题,等等。某个教师即使在考核期间没有成果,如果能达到这三个指标中任一个或多个,并能提供相关材料证明,院系应该给其一定科研分值的奖励。

(二)评价方法的衔接与创新

1.采用综合评价模型进行重点评价。在实际操作和运行过程中,院系要充分发挥院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在学校定量评价和院内专家评议、院外同行评价的基础上,对教师的科研进行新一轮评价,对那些争议较大、级别较高的成果进行重点评价。根据综合评价的目标,对人文社科研究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构造不同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对这些指标重新进行赋值并确定其权重系数,最后采用综合评价模型进行综合得到最终评价值。此外,由于创新评价具有不确定性,应该根据实际拉长评价周期,可将当下学校的一年一考延长为两年或三年一考,也可以根据院系和教师的需要适时进行评价。

2.评价的全过程向广大教师公开。为了使科研评价活动做到公平、公正,首先必须做到公开。院系在设定和调整人文社科研究评价指标时要广泛征求广大教师的意见和建议,适时以系、教研室等为单位召开讨论会,让全体教师对评价指标的设定和调整进行充分的讨论和酝酿,尽可能兼顾到绝大多数教师的利益。在评价过程中除了充分发挥院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外,也要吸收部分普通教师代表参与。评价结果出来后,要及时公示,对有些需要说明的事项及时做出解释,接受广大教师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