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9 16:42:3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幼儿园德育的原则,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道德教育,形成了优良的道德传统,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誉,正如季羡林先生说:“像中国这样几千年如一日重视伦理道德的还没有第二个国家。”[1]儒家的道德教育思想在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儒家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有些经验至今依然有着重要的价值。下面笔者就谈谈儒家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以及其对现代幼儿教育的指导和启发意义。
一、以情感人
注重发挥情感因素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是儒家道德教育的一个鲜明特色。孔子特别注重诗和乐在培养学生道德情感中的作用。孔子认为,道德教育要从《诗》入手,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论语》中多处提到孔子用《诗》进行道德教育的案例。孔子认为音乐的感染力对人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最有助于人格的最终完成,所以他特别重视乐教,身边总是弦歌之声不绝于耳。对情感因素在教育中的作用,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都有深刻的认识,如王阳明就特别重视情感教育,他说:“今教童子者,当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其培植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今人往往以歌诗习礼为不切时务,此皆末俗庸鄙之见,乌足以知古人立教之意哉?”(《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可见,道德教育不只是空洞的说教,它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对儿童进行渗透,以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规程》要求“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对中国古代情感教育原则的继承和发展。
二、以身作则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表率作用可形成巨大的教育力量。重身教是儒家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传统。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意思是统治者本身行为正当,不发命令,事情也行得通。如果本身行为不正当,纵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信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同上)意思是,假若端正了自己,治理国家有什么困难呢?连本身都不能端正,怎么端正别人呢?孔子这里虽然谈的是执政者的身教对治理国家的影响,但是,很显然,也适用于教师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明代大儒曹端说:“人能无私,方能率人以无私,所谓有善于己而后可以责人之善,无恶于己而后可以正人之恶也。”“未有私于己而能率人以无私者焉,所谓未有己不正而能正人者也。”(《通书述解》)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如果回到八岁以下儿童的社会,我们就会经常见到这样的现象。早期社会似乎最有利于年长者意见的流传,乃至最利于他们对儿童的约束;没有一种小孩姿态不受他们的影响或暗示,在这里,没有一个自主的个人,没有一个自觉的心灵,他们都不能根据他们内心服从的法则使他们自己产生某种行为。”[2]皮亚杰说儿童没有自主意识,没有自觉的心灵,我们不敢苟同,但是他认为儿童会受到成人的影响或暗示是非常正确的。这为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身教理论提供了心理学上的依据。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们要注意用自己的正确的言行影响幼儿,引导他们做出正确的道德行为,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道德意识。
三、因材施教
道德教育中的因材施教,主要指依据不同儿童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达到培养、教育人的目的。孔子是因材施教的典范,他善于全面深刻地了解学生,并针对不同学生的特性进行不同内容和不同方式的教育。《论语》中有一段记载被视为因材施教的经典案例:“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冉有懦弱,做事犹豫不决,故孔子要培养他的果断品质;子路性格急躁,做事独断,故孔子要培养他的谦和品质。因材施教原则对幼儿教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幼儿园工作规程》对因材施教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在幼儿教育中,我们要根据幼儿的性格差异实施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帮助幼儿克服自身的弱点,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四、知行统一
儒家道德教育十分重视知行统一或言行一致。儒家认为,道德修养是成于内而形于外的,道德修养的水平主要通过行为来体现和检验。他认为,对人的德行的考察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即不仅要看他的道德认识水平,还要看他的道德实践情况。在知行关系上,朱熹主张知先行后,认为应先教育儿童有正确的道德认识,然后再根据这些认识去行动。因此,他专门为儿童编了《童蒙须知》,对儿童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礼仪规矩、行为细节都做了详细的规定,教导儿童按照这些规定去做,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认为真正的知必见之于行,如果道德观念不能落实到道德行动中,就不能算是有了真正的道德观念。他说:“夫问、思、辨、行,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如言学孝,则必服劳奉养,躬行孝道,然后谓之学,岂徒悬空口耳讲说,而遂可以谓之学孝乎?”(《传习录中》,《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在王阳明看来,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只灌输一些道德观念是不够的,比如说“孝”,判断一个人对“孝”是否有正确的认识,要看他在日常行为中是否表现出孝行,如果表现出孝行,就说明他对孝是真知,如果没有表现出孝行,就说明他对什么是“孝”并没有真正的认识。
儒家知行统一的道德教育原则对现代幼儿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幼儿园教育存在着重道德观念教育,轻道德行为培养的不良倾向。教师只满足于幼儿对道德观念作出符合成人预期的选择,而不重视这些道德观念在幼儿实际生活中的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根据幼儿年龄及心理特点,要求各种教育内容“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就道德教育来说,道德内容也应渗透于各项活动中。《幼儿园工作规程》对幼儿品德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即“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这是对道德行为的重视,与儒家重道德践履的精神是一致的。幼儿教育应从中国道德教育传统中挖掘资源,加强幼儿道德教育,提高幼儿道德素质,为幼儿的一生打下基础。
关键词:幼儿园 师生 沟通
近年来,我们在寻求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途径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经过一年多的尝试,我们发现,良好的师生间沟通是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办法之一。
满足幼儿的需要是师生间沟通的前提
人的需要种类很多,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按需要的指向将其分为七种,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等,幼儿是社会的人,因而,幼儿具有一种对于自尊、自重和来自他人的尊重的需要,要求得到成人的关注,要求自主,要求被赞扬和被认可,要求负一定的责任。对幼儿被赞扬和被认可需要的适度满足,可激发幼儿的积极情绪,强化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在师生的沟通中,幼儿感到教师对自己是欣赏的,就会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有价值,有用处的,乐于与教师进行情感与认识上的交流。如:一次幼儿在绘画时,一名幼儿将海水画成了红色,老师看见后,好奇地问:“咦,你的海水为什么是红色呀?”幼儿见教师没有责怪的意思,便大胆地说:“傍晚,太阳快下山了,把大海照得红通通的,海水就变成红了。”反之,如果教师采用训斥的态度,强令幼儿改正,便得不到沟通的机会,无法了解幼儿内心真实的想法。
师生沟通中应掌握的原则
师生沟通过程中,常会因幼儿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主动与人沟通能力差,教师的权威地位等原因阻碍沟通,造成双方沟通的困难或沟通无法进行下去的情况。因此,教师应掌握一些与幼儿沟通的原则。
1.平等的原则
建立人格的平等关系,是师生间沟通的基础,也是幼儿是否愿意、喜欢和教师沟通的关键。我们成人间的沟通,是基于双方人格的平等。而与幼儿沟通时,我们往往会因为他们年龄小、知识少、还不懂事,更因为教师的权威地位而忽视这点,以希望、说教的方式来与他们沟通,“你应该这样做,而不要…… ”忽视了幼儿作为完整个体的独立性,使幼儿感受到来自权威的压力,这些都不利于师生间的沟通。因此,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创设主动与幼儿沟通的时机,放下做教师的架子,虚心向他们“请教”,做几回学生。记得有一次,小朋友们都在玩游戏,一个小朋友能对照着小卡片搭直升飞机,照像机等物,立体感很强。教师主动走过去要求他教给老师,他很惊奇,眼睛睁得很大,仿佛在说:“你是老师,怎么不会呢?”我明白了他的心理,说:“老师也有不会的东西,不会就要向别人学。”听了老师的话,他点了点头,很快他教老师学搭直升飞机,不仅这样,他还愿意教别的小朋友。事后,他充满自信地对别的小朋友说:“老师搭的这个直升飞机,还是我教给她的呢!”第二天一大早,他妈妈就向老师反映,在回家路上,跟她说了许多在幼儿园里的事情,了解了他在幼儿园的情况。接着课间活动时,他又玩起了昨天的玩具,还等不及地拉着老师的手,告诉老师他的秘密:他最喜欢搭飞机和小汽车,长大了要开汽车……。一件小小的事情,使我们认识到,让幼儿感受老师的平等对待,是开启他们心灵的钥匙,为今后幼儿与教师主动地沟通打下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2.尊重的原则
尊重的原则体现在教师与幼儿沟通中教师对幼儿所持有的态度,这种态度往往会直接影响到师生的沟通的顺利进行。沟通中,教师如持有尊重的态度往往就象催化剂一样,加速师生沟通的进程,并且会激励幼儿与教师沟通的欲望,会调动幼儿与教师沟通的积极性。反之,则会打击幼儿的积极性。在沟通时,我们常常会发现,幼儿希望老师全神贯注地看着他,有时,他们怕你看不见,会凑到你的眼前,跟你大声说。三岁后的幼儿,又常常会让成人觉得他们很不听话,经常出现与成人对抗的情绪,而这些举动的出现,实源于幼儿内心尊重的需要。这时,教师要注意幼儿的这些心理需要,在与他们沟通时,教师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尊重幼儿,认真地倾听他们的诉说,对诉说的内容要做出积极地反应,点点头、微笑、询问、运用鼓励性的言语,身体的接触等表示,使幼儿感到与教师交流中有一份被关注、重视的感觉,由此产生心理极大的满足,使幼儿与教师的情感产生共鸣,带给幼儿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
3.接纳的原则
接纳的原则是指教师在与幼儿沟通中,对幼儿的情绪及发生的行为问题,不急着作出判断的评价,而采取一种宽容的方式,表示接纳。即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用宽容的态度,在充分理解幼儿的基础上,进行沟通。这时,幼儿在情感上易于接受教师的启发和劝导,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我班的李娜小朋友,性格活泼开朗,走路一跳三蹦,喜欢唱歌跳舞,可她刚到幼儿园的时候,不象现在这样,总不能和别的小朋友玩在一起,小朋友说她抢玩具,不给大家玩,她马上就钻到桌子底下去,谁也不理睬。一天上午的桌面游戏才开始,张梦莹就喊起来了:“老师,李娜又抢我的玩具了!”我快步走到他们这组,用眼睛寻找李娜,“她在桌子底下。”一名幼儿批评着李娜说。见此情景,我连忙蹲下去,拉着她的手,向她表示教师没有怪她,并且和她一起玩具。过了一会儿,她对我说:“老师,我想玩张梦莹那边的玩具!”我点点头,一边告诉她,好玩的玩具大家都想玩,怎么办呢?别人的玩具能抢吗?想一个办法来解决,在这样宽松的气氛里,我和她讨论了如何与小伙伴进行交往和游戏,如何协调自己和同伴的关系,并且,在以后的活动中,尽量创造机会多让李娜和小伙伴一起游戏,同伴告她状的声音渐渐减少了,李娜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再也不会钻桌底了,变得越来越活泼、开朗。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0)05-0018-04
目前,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相对其他领域来说,社会教育属于比较薄弱的环节。许多教师在组织社会教育活动时存在一些困惑,特别是对社会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具体组织形式还不够了解。解决这方面的疑惑,有利于提高教师组织社会教育活动的能力,从而提高幼儿园社会教育的质量。
一、幼儿园社会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为了使教育活动既符合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又能对幼儿施以积极的影响,幼儿园社会教育必须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1.适度性原则
教育的适度性是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把握好教育的分寸感,避免走极端,同时还要时刻注意教育对象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教育方式。教育的适度性原则体现的是教育的辩证法。“教育方法的辩证性是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1〕
把握教育的适度性,最关键的是要把握好教育的分寸感,即掌握教育的度。具体到社会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处理好自由与限制之间的关系。马卡连柯指出,如果能找到“积极性和克制感之间的分寸感,也就等于解决了教育的问题”。〔2〕因此,在幼儿园社会教育中,适度性的把握就是既要为幼儿创造宽松的环境氛围,又要引导幼儿遵守适当的规则。
2.一贯性和一致性相结合原则
一贯性是指教师对幼儿的教育要求不能随着时间、地点或者教师心情的不同而有所改变。〔3〕一致性则是指不同教育者对幼儿的要求应该相同。〔4〕一致性通常包括两个方面,即家庭和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以及家庭成员间教育的一致性。之所以要坚持一贯性和一致性相结合的原则,是因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有很大的反复性,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有时甚至可能“进一步,退两步”。因此,教师不但要注意坚持自己对幼儿要求的一贯性,同时还要争取家长的配合,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从而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在幼儿园社会教育中,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配合至关重要。一天24小时,幼儿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如果家长不配合教师的教育工作,那么很容易导致幼儿的行为表现出两面性,即幼儿在幼儿园里表现出好的一面,在家里则会有很多不良行为表现。可见,家园教育不协调,很可能会妨碍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因为良好行为养成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行为的泛化,即在不同的时间、地点都表现出一致的行为。如果家长没有坚持与教师一致的教育要求,那么幼儿在幼儿园里养成的良好行为就很难在家里延续,行为的泛化很难形成,社会教育的效果就会受到消极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努力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社会教育理念,以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特别是在教育目标方面实现家园一致。教师应经常就幼儿在园和在家的表现与家长沟通,从而更好地坚持教育的一致性和一贯性,以免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削弱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效果。
3.专门的教育活动和渗透教育相结合原则
幼儿园社会教育有专门的教育活动形式。专门的教育活动可以有目的地系统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的养成。同时,社会教育应该和其他领域的教育有机结合,将社会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这是因为幼儿的社会性学习有很强的潜移默化特点,它的相当一部分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都不是由教师的直接教学活动引发的。例如,为了让幼儿从小学会尊重他人,宽以待人,教师会特地设计并组织专门的教育活动,如“给我们送来温暖的人”“你、我、他”等,然而,事实上平时教师和家长对待周围人的态度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时甚至比专门教育活动的影响更大。因此,专门教育活动和渗透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要求教师在设计专门活动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教育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在语言、艺术等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以及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渗透社会教育内容。要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健康发展,教师还要为幼儿创设一个使幼儿感受到关爱、支持的环境,建立亲密、平等、互相尊重的师幼关系,营造安全、宽松、自主、允许探索与失败的学习气氛,为幼儿同伴之间的自由交往提供时间和空间,等等。
4.正面教育和个别行为矫正相结合原则
所谓正面教育是指要帮助幼儿了解在社会生活的各种场合或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做,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态度和行为习惯。个别行为矫正则是指针对不同幼儿,特别是那些社会性方面存在明显问题的幼儿进行个别教育,运用行为学的原理纠正其不良行为,帮助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其社会性的健康发展。
幼儿的入园年龄一般是3岁,而3岁前正是幼儿社会性的初步萌芽时期。由于不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如溺爱、过分保护等,相当一部分幼儿在进入幼儿园时会表现出一些不良行为特点,如任性、依赖性强、自私、胆小、不合群等,这些不良行为特点不仅不利于幼儿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更不利于幼儿良好社会性的发展。幼儿期是幼儿个性初步形成的时期。这一时期幼儿的个性虽逐步趋于稳定,但仍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教师要抓住幼儿个性教育的关键时期,利用正面教育方式促进幼儿个性的良好发展,同时还要关注那些存在某些不良行为表现的幼儿,运用个别行为矫正方式,帮助幼儿用好的行为替代不良行为。当然,教师在进行个别教育时一定要取得家长的配合,家园教育保持一致性和一贯性。
5.社会认知和社会情感与社会行为相结合原则
社会性是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三者有机结合的统一体。社会认知是个体对自我与他人、社会环境、社会行为规范等的认识。〔5〕社会情感是个体在社会生活、社会交往中的情感体验。〔6〕社会行为是个体在与人交往、参与社会活动时表现出的行为特征。〔7〕
在幼儿园社会教育中,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三者关系密切:情感是社会行为的内在动力,认知是社会行为产生的重要前提,行为是社会性发展的最直接表现,三者缺一不可。因此,幼儿园社会教育要把幼儿的社会认知发展、积极的社会情感养成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相结合,以真正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二、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组织形式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可以有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等多种形式,但教师最难把握的还是全班幼儿参加的集体教育活动。目前集体活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枯燥、单调、幼儿的参与性较差等。换言之,如果集体活动组织不好,幼儿容易游离在活动之外,或者导致活动变成走过场。怎样才能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有效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讨论不流于形式,从而有效促进幼儿社会认知和社会情感的发展,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对教师教学组织能力的巨大挑战。
以下重点介绍几种适合幼儿园集体活动的社会教育组织形式,供教师参考。
1.以实践活动开始的社会教育活动
幼儿园的社会教育集体活动往往是针对幼儿生活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设计和组织的。这时最好的活动方式就是如实再现生活场景,让幼儿从中体会学习。
(1)再现场景
教师可以在活动开始时让幼儿自由表现,不加干涉,以便让幼儿将存在的问题充分暴露出来。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发幼儿思考。例如,在小班规则教育活动“大家轮流玩”中,教师首先让幼儿自由拿玩具玩,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玩得开心吗?为什么?”教师可以有目的地让那些没有拿到玩具的幼儿来回答问题,从而更好地揭示问题。
(2)精心设计讨论问题
教师在设计教育活动时要精心设计讨论题目,由浅入深地逐步提出2~3个问题,包括“为什么”“怎么做”等。可以说,讨论问题的设计是影响教育活动效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提出恰当的问题,有效引发讨论,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充分考虑教育目标,围绕目标设计出既符合教育目标又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内容。例如,在“大家轮流玩”的活动中,教师针对小班幼儿规则意识差的特点,活动开始时让幼儿自由拿取玩具,导致争抢玩具的现象出现,从而让幼儿亲身感受到争抢的不良后果。教师随后提出的问题“应该怎样玩”可以有效引发幼儿讨论。
(3)引导幼儿实践―讨论―再实践―再讨论
活动开始时的实践引发了讨论,但此时幼儿还不一定完全理解“为什么”的问题,对“怎么做”也不太明确。因此,讨论后的再实践环节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可以根据幼儿讨论时提出的建议安排幼儿再实践一次。通过再次实践,幼儿可以进一步掌握应该怎样做。例如,在“大家轮流玩”的活动中,通过实践、讨论、再实践、再讨论的过程,幼儿可以比较深入地理解轮流玩的规则。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的巡回指导很有必要。巡回指导可以让教师及时了解幼儿的最新情况,还可以及时引导幼儿解决问题。例如,在“大家轮流玩”的活动中,幼儿在活动时可能会出现排队等待时间过长等问题。教师巡回指导时可以及时引导幼儿解决问题。
(4)设计相应的延伸活动
相应的延伸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强化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大家轮流玩”活动的延伸部分可以是组织幼儿到户外玩滑梯、秋千等,提醒幼儿要排好队伍轮流玩。这些活动可以进一步帮助幼儿掌握轮流玩的活动规则。
2.以情境表演开始的社会教育活动
情境表演是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在幼儿不能亲身参与活动时,教师可以采用情境表演的方式来再现生活场景,引导幼儿思考和解决问题。
(1)情境表演
情境表演可以是现场表演,也可以播放事先录制的情境表演录像,让幼儿观看。表演内容要符合幼儿的兴趣需要,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会倾听”的社会教育活动中,教师播放事先准备好的录像,让幼儿观看小兔子在两种不同情境中的表现,一种是插嘴,一种是不理他人自顾自玩。角色表演夸张,情节生动有趣,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参与兴趣。
(2)引发幼儿讨论
情境表演后,教师可以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发幼儿思考和讨论。例如,在“学会倾听”活动中,看完录像后教师提出了问题:爸爸妈妈在忙的时候小兔子做了什么?爸爸为什么生气?别人在说话,可是你也有话想说时,该怎么做?这3个问题分别属于看到了什么、他人的情绪原因及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做。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讨论,幼儿可以学习辨别对错,了解他人的情绪及其产生的原因,掌握相应的社会行为规范。
(3)利用适当方式再现情境
情境表演和后续讨论可以使幼儿了解某种情境中应该怎样做,但由于在教育活动中无法将生活中的很多类似情境一一再现,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借助图片再现生活中各种类似的情境,引导幼儿利用刚刚掌握的社会知识去判断对错,以便幼儿将来在类似情境中可以表现出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例如,在“学会倾听”活动中,教师准备了4幅相关图片,让幼儿判断图片中幼儿行为的对错。
教师还要坚持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表现出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并对这些行为及时予以表扬。
3.以游戏形式开始的社会教育活动
在社会教育中,教师经常要纠正幼儿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如不遵守活动规则等。这时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创设特定游戏情境,借此发现幼儿的行为问题并予以纠正。
(1)讲解游戏规则
教师先根据活动内容讲解游戏规则。例如,为了提高中班幼儿的规则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摸摸,猜猜”的游戏。教师准备一个纸箱子,里面放上各种物品。箱子用布蒙上,以免幼儿看到箱子里的物品。游戏时幼儿蒙上眼睛,然后把手伸进纸箱中拿出一个物品,猜猜是什么。在游戏开始前教师首先要讲解游戏规则,提醒幼儿在别的幼儿去摸纸箱子里的东西时自己要静静地看,不能发出声音,以免干扰到别人,也不要因为自己可以看清楚,就在摸的幼儿说出物品名称前抢先说出来。
(2)组织幼儿游戏
因为教师设计的游戏有针对性,所以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很可能会出现教师预先设想到的问题行为。例如,在“摸摸,猜猜”游戏中,经常会有一个或者几个幼儿违反规则抢先说出物品的名称。
(3)针对问题进行讨论
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针对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例如,在“摸摸,猜猜”活动中,教师首先让扰的幼儿(蒙着眼睛摸东西时被另一个幼儿抢先说出物品名称)说说自己的感受(心里不舒服,讨厌抢先说出的行为等),然后让那个抢先说出的幼儿去摸箱子里的物品,教师故意抢先说出物品名称,借此让抢先说出的幼儿体会这种情况下的心理感受,从而深刻理解遵守游戏规则的必要性。教师还可以在游戏结束后组织幼儿充分讨论,借此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违反规则的坏处以及为什么要遵守规则等。
同样,活动结束后,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对幼儿的正确行为及时表扬强化。
除了上述三种形式外,教师还可以用以讲故事开始的方式或是以参观开始的方式等组织社会教育活动。此外,各种活动组织形式的各个环节也是可以根据需要变化的。必须强调的是,不论是何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教师都要注意在教育活动的开始部分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然后要有目的地提出事先设计好的问题,引发幼儿换位思考,帮助幼儿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理解问题,从而知道该如何去做。也就是说,教师在设计社会教育活动时,应该把幼儿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借此有效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2〕扎古尔,摩西.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3〔M〕.梅祖培,等,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64,29.
〔3〕〔4〕郝斌.幼儿家庭教育〔M〕.大连:东北财政大学出版社,1994:27,27.
〔5〕〔6〕〔7〕李喜平.辽宁省幼儿园教师参考用书:社会性(小班)〔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5,15,15.
The Principles and Organizational Form of Social
Education in Kindergarten
Zou Xiaoyan
对于自由与规则,我们了解其意义以及规则建立的过程,然而我们很难自如地运用。我们都知道区角游戏中幼儿规则意识的强弱以及遵守规则的情况将会直接影响区角游戏的质量。例如,“乡村人家”、“农家美食”等角色游戏,幼儿在游戏中通过角色扮演,了解不同的角色职责,从而遵守规则进行游戏。因此,幼儿良好的规则意识是区角游戏顺利开展的有力保证。很多时候,区角游戏中规则大都是教师制定实施的,所谓幼儿为本,就应该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那么我们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规则,同时又让他们自由自在地游戏呢?
一、区角游戏中的规则
《纲要》中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可见幼儿规则意识的养成是幼儿阶段最主要的任务之一。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会让孩子的一生受益。在幼儿园里,区角游戏已成为幼儿教育的主要活动,它充分体现了幼儿在教育中的主体性和个体差异性,同时为幼儿学习自我管理提供了最大的空间。如果说区角游戏是幼儿的游戏,而在幼儿的游戏中,教师却成了规则的制定者,同时还是规则的执行者,为孩子制定好一系列规则,让他们严格跟着教师的“指挥棒”走。我想如果这样,教师是可以轻松地掌控整个游戏活动。然而用规则束缚着幼儿的游戏进程,势必会打击孩子游戏的积极性。在上述案例中,如果当时送货员在寻求帮助时,没有及时得到回应,教师强行介入,要求服务员或收银员其中一位去帮忙,那么事情虽然得到了解决,孩子们却失去了游戏的自主性,同时也失去了一次如何处理突发事件的社会性发展的机会。
又如,在美工区中,游戏前教师针对新提供的纸盘进行介绍,供幼儿装饰制作青花瓷盘,而游戏中,教师却发现幼儿在用剪刀裁剪纸盘,便介入质问缘由,幼儿却说:“我想用纸盘做成一条美人鱼。”在案例中,对于纸盘的规则是教师提出来的,是要求幼儿装饰纸盘,而游戏中幼儿却违反了规则,用纸盘做成了小鱼。这种强调规则,过多干涉幼儿游戏的行为,势必对游戏造成一定的影响。可见,规则有时也要根据游戏情况适时进行变通才行。
因此,不管是游戏的设置,材料的投放,还是规则的制定,教师应在游戏前后组织孩子进行讨论,经验交流,从而建立规则,执行规则,逐步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习惯。只有鼓励幼儿参与规则的制订,使幼儿成为规则的“小主人”,才能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性。因而,区域活动规则的制订应该是由教师和幼儿来共同完成,偏废哪一方都是不妥的。作为教师,我们只能在游戏中适当地对幼儿施加一定的教育影响,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给幼儿一定的自由和空间。为提高幼儿的各项技能,采取相应的指导策略,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游戏氛围,才能让幼儿成为游戏中真正的主人,而不是在规则的牵制下进行游戏。
二、区角游戏中的自由
我们知道,规则是人定的,它也可以更改、变通。从小到大我们也一直向往自由,不希望别人约束。对孩子们来说,他们更需要自由的空间、自由的游戏。班级开展的区角游戏之所以最受孩子们欢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孩子们能在里面获得自由。如果总是限制这样或要求那样,孩子们还有什么快乐可言?在上述案例中,遵守规则的服务员坚守了岗位,充分遵守了规则,但中途离岗的收银员也因为自己跳出了既定规则的限制,既帮助了别人,也获得了内心的满足和快乐。
再看一例:我班的孩子很乖、很听话,但他们也很活跃,敢说、敢做。由于区角游戏区及人员的限制,一般在区角游戏中,为减少不必要的游戏矛盾,我们教师都会按幼儿的能力特长分配角色,一些有个性的幼儿就不乐意了,便会跑到教师跟前说:“刘老师,我想玩美工区,可是人员满了,我不想当小顾客,我也不想看书。”为了体现对孩子的尊重,给孩子自由,再次区角游戏时,便满足他们的愿望,可以去自己想去的区角进行游戏。这下可糟糕了,游戏开始了,孩子们立马乱成了一片,三五成群的幼儿都在争抢一个角色,或同一样操作材料,亦或是向老师告状,怎么办?现在是该选择自由,还是用规则约束孩子?可见,过分的自由便是放纵,势必造成混乱。
三、自由和规则的选择
蒙台梭利曾提出:“协助孩子获得自由,避免限制孩子自发性的活动。”蒙台梭利对幼儿的教育虽然较为重视“规则”,但更重视“自由”,而它的自由性并非对孩子的放纵,而是教育方式的自由;并非取消教师在游戏中的地位及作用,而是强调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因此,教师过于注重自己的主导地位,过分约束孩子的行为,而不给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或是给予孩子的自由全是对孩子的放纵,而没有规则的自由,游戏终将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我想:只有自由和规则并存才是区角活动的最好选择,也是孩子们较为乐意接受的教育方式。
再把目光投向我们的“乡巴佬餐厅”,送货员、服务员和收银员因为突发的小事件正在争论不休,多像成人世界里生活片段的缩影,这是一次不需要模拟的真实社会实践,孩子们用各自认为正确的方式解决矛盾,既提高了社会交往能力,也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然而问题在经过长时间的协商后,还没有得到解决,必然会影响顾客前来点餐用餐,这时候教师适当的介入,引导孩子想想最有效的解决办法,问题很快就能迎刃而解。有自由的规则,让孩子们游戏的质量和效率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良好的观察力是在生活实践中经过系统的训练而获得的。比如益智游戏“帮小动物找家”:在一张空白纸上画出天空、海洋、陆地、森林、草原等背景,故意把小动物的图片放错位置――蝴蝶飞进海里、小鱼跑到天上、小猪上了树……然后我要求幼儿仔细观察图片,找出哪些动物位置有错误并且予以还原。该游戏需要幼儿认真观察,然后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判断对错,进行纠正。
观察力不是单一存在的,有时需要各种能力的融合。比如在益智游戏“我是小神童”中,我在桌子上出示积木、铅笔、易拉罐以及玩具娃娃等10种物品,先请幼儿仔细观察,然后要求幼儿闭上眼睛,并把桌上的东西偷偷拿掉一个藏在身后。让幼儿睁开眼睛,仔细看看桌子上什么东西没有了,先说对的幼儿获胜。这个游戏还可以分组进行,以竞赛的形式激发幼儿兴趣。在游戏中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和记忆力。
2 设计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益智游戏
幼儿时期是口头语言发展的最佳期,因此教师必须抓住这个时期努力发展幼儿的语言,而益智游戏是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有效手段。
在阅读活动中,我有时会准备一些小动物和物品的图片(红袋鼠、火帽子、跳跳蛙、盘子、饺子、笤帚、红袋鼠妈妈等),设计益智游戏“看看谁说得棒”:把这些卡片画面朝下放好,请幼儿随意翻开两张,根据画面内容造句。比如,翻开的画面是“红袋鼠”和“妈妈”,幼儿可说“红袋鼠爱妈妈”,也可说“红袋鼠帮妈妈干活”。幼儿轮流翻图造句,直到卡片翻完为止。在幼儿学会用2张卡片内容编成一句话的基础上可再提高要求,让他们翻出3张、4张或5张等造句。
在阅读活动中,我有时会准备水果、蔬菜、交通工具、娃娃等各类物品,设计益智游戏“你说我猜”:幼儿两人一组,要求其中一名幼儿描述出此种物品的特征,但不能说出名字,另一幼儿不准看我手中的图片,根据伙伴的描述说出物品名称,在一定时间内,看看哪组说的多就获胜。比如我出示图片“西瓜”,一幼儿描述“夏天经常吃的一种水果,大大的、圆圆的像个皮球。外面是绿色的,里面是红色的,很甜”。另一名幼儿需根据描述正确说出“西瓜”。这种游戏不仅能巩固幼儿对物品特征的认识,而且对于培养幼儿连贯讲述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3 设计有助于提高数学应用能力的益智游戏
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教师应设计有助于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的益智游戏来发展幼儿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能力。比如益智游戏“迷宫小转盘”:(1)找一个蛋糕盒盖做底衬。在底衬上用铅笔画上迷宫路线;(2)把废旧的泡沫塑料坐垫剪成一条条细长条,按照迷宫路线粘在底部,变成一个立体的迷宫图;(3)准备一个玻璃珠,放在入口处,然后双手晃动小转盘,让玻璃球按自己的推理在迷宫中回旋前进。又如益智棋类游戏“你追我赶”:我在棋盘上画出弯弯曲曲的行走路线,让幼儿从4个角出发,猜拳决定谁先掷骰子。骰子面朝上的数目为所走棋的步数,走到所在的点,按提示做。如:1+8=?(回答正确前进6步,回答错误后退6步)这样依次类推,先到终点为赢。在不同的点上我有不同的提示,而这些提示和要求涵盖了很多领域的知识,从而提高幼儿学习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在设计幼儿益智游戏时,教师应坚持以下几项原则:
1、保教结合的原则:教师应从孩子们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全面、有效地对孩子们进行教育的同时,重视对孩子们日常生活的保育工作,确保幼儿真正能健康、全面地发展。
2、寓教于乐基本活动的原则:娱乐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娱乐最符合孩子们身心发展的特点,最能满足孩子们的需要,有效地促进孩子们发展,具有其他活动所不能替代的教育价值。
3、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原则:幼儿园教育,应从孩子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水平出发,以活动为基础,展开幼儿教育过程。同时,活动形式应体现多样化,让幼儿能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得到发展。
4、发挥整体性教育功能的原则:幼儿园应充分认识和利用生活中各种活动的教育价值,通过合理组织、科学安排,发挥活动的一致性、连贯性、整体性的教育功能,寓教于乐。
(来源:文章屋网 )
美术欣赏即对视觉艺术的批评与知觉。“批评就是判断,无论在语源学上的还是在观念上,都是如此。知觉向判断提供材料……只有知觉的题材是唯一能带来不同判断的东西。”①在此杜威阐明了艺术欣赏活动的本质,即观赏者对知觉到的艺术题材进行判断的过程。所以幼儿的美术欣赏是建立在他们自己经验之上的,我们成人认为“经典、正确”的审美经验似乎与他们有着较大的区别。沃纳・布劳恩曾表明过这样的观点:假如我们没有了美学价值,那么所有人的灵魂就会死亡。儿童在生活初期需要认识和熟悉各类艺术,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作出反应,对于艺术他们经常会有与成人不同的感受。②可以看出,美术欣赏对于包括幼儿在内的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也认可了幼儿美术欣赏独特的审美价值,以及与成人美术欣赏的差异性。
一、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的目的
1.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欣赏内容的多样性,不仅仅是体现在欣赏对象种类的丰富,而是要让幼儿感受到不同欣赏对象所展现的审美形态,带给他们的不同心理感受。两千多年前的柏拉图在《法律篇》中指出:艺术应该给人一种“高级的快乐”,而不应该让观众去选择“低级的快乐”。让幼儿去评价一些包含优美与崇高、悲剧与喜剧甚至丑与荒诞的美术作品,才能让幼儿感受到审美带来的丰富乐趣,从而真正实现欣赏活动的价值。
2.养成用审美的眼光评价客观世界,并与人交流自己的感受的习惯。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评价不能够仅仅局限于科学的方法,以审美的方式来评判会使我们对世界的掌握更加丰富多彩。在美术作品评价过程中的权衡思考,为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在没有标准答案的情况下用“艺术”的方式帮助解决他们的问题。③
莎士比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对于审美对象的判断由于审美经验等的差异也存在着不同,正是这种不同的审美判断才使得艺术活动越来越精彩。也是由于我们对于审美差异性的包容,使得幼儿和幼儿之间、幼儿和教师之间可以针对审美各自表达、畅所欲言,通过审美欣赏交流,是达到培养幼儿个性、实现师生平等沟通的最佳手段。
3.掌握初步审美技能,提升幼儿审美素养,形成良好的审美观。“艺术不只要‘看一眼’,更要‘想彻底’。”④幼儿的审美心理活动是从笼统到分化、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从开始的“简单”喜欢到后期的“为什么”喜欢。整个过程幼儿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分析能力,虽然这些分析看起来是“简单”甚至“可笑”的,但是其分析视角和方向却应该是符合艺术规律的。
二、3―4岁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的指导原则
1.按兴趣选择是欣赏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该让幼儿用自己的审美偏爱选择各种物品,鼓励幼儿在众多的对象中,以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比如,在区角活动中,同样功能的玩具,我们一定要提供一定数量,不同的样式和色彩供幼儿选择。在幼儿选择的时候,教师或者家长不要以成人的标准过早规范幼儿。树立幼儿“独立”的审美信心比审美水平的“高低”更加重要。
2.充分利用可能的审美素材。要指导好现阶段美术欣赏活动,还需要为幼儿创设好有丰富欣赏材料的环境。在幼儿园里面,从建筑的外观,到幼儿园的绿化、走廊、楼梯等环境的布置,都应该考虑到是否给幼儿提供了可供欣赏的素材。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可以随处观察到可供利用的教育资源,并不仅仅局限于日常教学活动。
3.初步尝试让幼儿使用简单欣赏方法。虽然该阶段幼儿认知能力和审美经验有限,但是并不妨碍让其获得一些简单、基本的欣赏方法。比如:让幼儿欣赏各种花卉时,可以让幼儿关注花的色彩,以后会对事物的色彩加强关注,就比笼统的只知道花好看、漂亮提高了。同样的例子,当幼儿关注到老师的提包等物品的时候,教师应该引导幼儿去分析他们的关注点,喜欢颜色?喜欢上面的饰物?还是与妈妈的同款?这些看似简单,却包含了深层次的审美原理与方法,对幼儿的审美能力启蒙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4―5岁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的指导原则
1.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对美术作品的自我感受。敢于表达是树立幼儿审美自信心的重要手段,教师应该给每个幼儿表达自己审美倾向的机会。除了用语言表达以外,还可以让幼儿用表情和肢体动作表现。比如:欣赏戏剧脸谱,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不同角色脸谱的看法,同时还应该鼓励幼儿模仿脸谱的不同表情。这些活动的综合体验对培养每一个幼儿的艺术感受非常有意义。
2.帮助幼儿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随着幼儿认识能力的提高,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从美术作品的视觉构成元素上欣赏并评价。比如欣赏梵高的作品《星空》,教师在出示作品后,可引导幼儿观察作品的线条和笔触,即对作品的造型的分析,再让幼儿谈论整个画面用了哪些颜色,即对作品色彩的分析,然后,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还有哪些组成部分,前面有几棵树、中间有房子、远处还有山,面积最大的地方画的是星星,所以作品的名字叫“星空”,这就是对作品构图的理解。
3.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欣赏方法。幼儿欣赏美术作品的方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在方法的选择上可以采用主题欣赏和对比欣赏的方式。主题欣赏是指教师选择反映同一或接近的主题作品让幼儿欣赏。比如:对中国戏曲脸谱的欣赏,教师可以将一组不同的脸谱出示给幼儿,让幼儿感受戏曲脸谱的艺术价值。对比欣赏选择的作品虽然要求有差异,但是彼此间应该是有联系的。比如:欣赏彩陶和青花瓷,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对比的方法,让幼儿分辨两种不同的陶瓷作品在造型、色彩、材质上的区别。
四、5―6岁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的指导原则
1.鼓励幼儿对美术作品有个性的评价。既然幼儿对美术作品初步有了自己的评价标准,那么教师在组织幼儿欣赏活动中应该以幼儿自主讨论为主。在幼儿讨论的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让幼儿有序的发言,要求其他幼儿尊重有不同看法的评价。另外,教师要不断引导更换欣赏角度,比如当幼儿反复关注作品描绘的内容时,教师应该提醒幼儿关注画面的色彩。这样幼儿可以对作品更全面地认识,也让幼儿的审美能力发展得到平衡。
2.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要逐渐倾向于对文化内涵的欣赏。“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知能力的提高,受文化约束的榜样开始起到重要的作用,儿童开始关注那些社会认可的艺术风格。”⑤教师可以准备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美术作品,让幼儿归类比较欣赏,从中体验文化的差异性。比如:欣赏故宫的建筑和苏州园林,在教师介绍了两种不同建筑的用处以后,让幼儿区别建筑在组织形式、色彩、环境上的差异性。
3.美术作品欣赏活动组织形式的多踊。欣赏活动的教学形式不应该仅仅限于活动室内,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比如,组织美术作品展览:幼儿展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且鼓励大家相互评价。还可以让幼儿收集自己喜欢的生活用品,比如铅笔、橡皮等,以展览的方式陈列起来。这样的活动,是鼓励幼儿运用审美活动建立人际交往的开始,是培养幼儿高尚品味、高雅修养的重要手段。
结语
所有领域中都有出色才能或天资的人,也有特别迟钝的人,也包括艺术领域。⑥另外,和其他领域的教育一样,美术欣赏活动也受各种条件的制约。所以按照年龄段来区分美术欣赏的指导,只是为了揭示一种规律,相信各位老师会根据活动指导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合理设计。 (责任编辑:尹雨)
注释:
①(美)约翰・杜威.艺术即经验[M]. 高建平,译.上海:商务印书馆,2013:345
②(美)芭巴拉・荷伯豪斯,李・汉森.儿童早期艺术创造性教育[M].邓琪颖,译.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2012:13
③ 刘沛,译.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J].中国美术教育,1998,5:32
④(美)David Perkins.看艺术学思考[M]. 庄靖,译.台湾:原点出版,2014:21
(一)语言教育活动中只重视教师讲,忽视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依然有许多教师教学观念陈旧,不注重为幼儿创设语言运用的情境。
(二)语言教育中目标性不强,不能利用幼教新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对幼儿进行全面的语言教育。
(三)孤立地进行语言教育。不注重语言教育与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和整合。
(四)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缺乏创造性因素,依然是“老师牵着孩子的鼻子走”。许多教师在遇到幼儿的发言或听课表现有“意外”时,不能因势利导,随机应变地转化为教育活动内容。
二、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组织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1世纪,对人的语言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幼儿语言教育在幼儿的全面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我们应该适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创造性地开展语言教学,具体说来,我认为,在语言教育中,应注意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一)语言运用情境性原则
儿童的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而儿童语言的运用又是在实际的语言交流中实现的。《纲要》明确要求“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因此,在幼儿园里,教师给幼儿提供真实而丰富的语言情境,就是给幼儿创设可以帮助他们操作运用多种语言交流行为的交往情境。一方面,是在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中,让幼儿学习在不同的语言情境中如何运用相应的语言交流方式来与人交往。如谈话活动中幼儿学习如何倾听他人的语言;文学活动中侧重理解和使用叙事性的语言表达方式;听说游戏要求幼儿使用敏捷应变的语言。另一方面,日常的语言交往是真正真实而丰富的语言交往环境,幼儿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扩展自己的语言经验。
(二)创造性原则
创造性教育已经得到了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认同,但在实际中,许多人却简单地将幼儿创造性地培养放在艺术教育活动中,这几年,许多教师上公开课都喜欢上艺术活动,因为这样的活动可以比较容易地培养幼儿的创造性,使活动看起来新颖、好看。其实,创造性培养是贯穿和融合在教育过程的一切活动中,语言教育活动也不例外。反思我们的语言教育活动过程,教师在与幼儿交往的时候依然是主要由教师发起提问。创造性的语言教育活动过程,应当是《纲要》所提出的幼儿“想说、敢说”的活动环境。教师所选择的教育方法、手段和措施都要有利于保护和发展幼儿的创造性。
(三)因材施教的原则
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从孔子的创立到朱熹的身体力行,已经有两千年之久,但实际运用得并不很好。一方面是因为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集体教学难以照顾每个幼儿的个别差异,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对个别差异研究不够深入和细致,只笼统地按能力差异施教。当代儿童语言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认同儿童语言发展的既有人类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又有非常明显的个别差异,因而要求给每一个儿童提供符合个别需要的教育机会。《纲要》也强调“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等,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给了我们一种全新认识“智能”的视角,使我们能够更客观地看待每个孩子的“智力类型”,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保证活动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四)整合性原则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发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在组织语言教育活动中,应该注意整合性原则,这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语言教育活动内容的整合性。如把语言教育活动与其它各科内容进行整合;在选择和编排语言教育活动内容时,把语言学习内容视为一个整体。二是语言教育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在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中,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应为幼儿创设具有真实语言运用机会的不同交流情境,使语言教育活动的过程成为教师和幼儿共同建设的积极互动的过程。教师还应该注意把语言教育活动渗透到各种游戏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帮助幼儿扩展自己的语言经验。
(五)主体活动性原则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某市某一级示范园的一个中班。该园是该市一级示范园,是该市教育实验基地园与窗口园,在全市一直发挥着积极的带头示范作用。该中班由35个幼儿、两名教师和一名保育员构成。班级幼儿年龄在4.2岁~5岁之间,男女比例为1∶1.2。主班教师为学前教育本科毕业学历,已工作九年,工作能力突出,是园里公认的教学能手。配班教师为学前教育专科学历,已工作七年。保育员为高中学历,有十二年的保育经验。
2、研究工具
班级中每一项规则的实施都会经历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作为一个过程的存在时,就意味着一个完整的行为事件。根据教育社会学研究,这样一个完整的行为事件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导入、执行、修复。这构成了本研究中观察的基本维度。根据研究目的的需要,借鉴有关幼儿规避行为、违规行为、规范事件等已有研究,并结合前期与幼儿园一线教师关于规则教育的访谈,几经修改后,制订出了幼儿园班级规则实施的观察表。现有的框架包括三个基本部分以及更加细化的若干类别。其中规则导入有显性明确的要求、违规行为的导入、榜样行为的导入、渗透式教育四个类别;规则执行有反复练习、映射、贴标签、代言人、假问题、示意六个类别;规则的修复有故意忽视、匿名批评、直接暴露、剥夺、收回签标、警告、训斥、隔离、沉默、说理与合作解决等类别。
3、研究程序与数据处理
采用参与式观察,共持续70天。每天观察时间为幼儿一日活动时间,即7:50~17:30。观察间隙,对该班教师进行了随机访谈,其目的是了解在具体的活动背景中教师制订、执行规则的出发点等,以期为总体把握教师的规则教育观提供丰富的事实依据。对所有数据,采用SPP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1、幼儿园班级规则的导入方式
幼儿园班级规则教育中规则的导入以显性的命令要求与违规行为为主,分别占48%、26%。而榜样行为导入与渗透式教育则较少涉及,分别占19%、7%。相比较而言,前两种方式更具有强制的约束力,而榜样行为与渗透式教育则略显温和。对教师来说,导入方式越具有强制约束力,给到幼儿的震慑越大,所能引起的幼儿行为的变化越明显与即时。而一些相对温和的方式比如渗透式教育由于需要教师多次耐心地说理与解释,费力且费时,且效果不显著,自然成为教师最后的选择。
2、幼儿园班级规则的执行方式
在班级规则的执行中,预警性提醒是最主要的执行方式,占23%。所谓预警性提醒是指在幼儿违规迹象时教师所采取的诸如口头提醒、动作指示等预警措施,其目的是将幼儿的违规行为扼杀于摇篮之中。在预警性提醒中,教师对规则机械式地复读机式的强调就能让幼儿表现出对于规则表面的遵从,这样的方式省力、省时且具有较好的效果,自然成为班级规则执行中最常用的方法。另外,我们看到班级规则的执行中,隐射、代言人、假问题、贴标签、反复练习等方式均有涉及且所占比例相差不大,分别是21%、20%、15%、11%、10%。原因在于:规则的执行是规则实施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花费时间的环节。如果教师在此环节中长期固定使用一种方式,该方式的威慑力难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减,这迫使教师在班级规则执行过程中结合不同的情境,尽可能利用多种方式,以便让幼儿对不同执行方式长时间保持一种心里敬畏而从行为上表现出对规则的遵从。最后,综合规则的执行过程,我们看到各方式均是以行为主义为基础的行为控制与纠正方式,体现出了强烈的控制性。
3、幼儿园班级规则的修复方式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识码:A
Valu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Kindergarten
Carrying out Paper-cut Art Activities
SHAO Wenqian
(College of Education,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014)
Abstract Paper-cut art has a long history, rich image, color variety, the art of moral conduct rich region in kindergarten activities, meet the needs of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Security issues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a growing concern today, carry out educational activities paperwork safety has been questioned, but the art of the heritage of Chinese culture, promoting the value of early childhood coordinated hand movements, aesthetic capacity development of young children should not be overlooked. Therefore,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from the art of the activities carried out so as to render the art of activity to be more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young children, to eliminate parents and teachers' safety concerns in mind.
Key words paper-cut art; kindergarten; children
1 幼儿园开展剪纸艺术活动的价值
剪纸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的反映和沉淀,通过研究剪纸艺术可以了解古老中国的艺术特色、社会意识、审美取向和剪纸本身具有的使用价值。
1.1 剪纸艺术的学术价值
剪纸在西汉《史记》中就有记载,可以说伴随了人类2000多年,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多样的形式,至今广受人民大众的喜爱,并且随着国际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剪纸已经引起全世界人民的浓厚兴趣。虽然剪纸艺术很受欢迎,但很多都是存在于民间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不论是它的历史、剪纸技艺、剪纸的流派都很零散;对于幼儿园开展剪纸活动的研究,多是集中于对幼儿某一方面能力作用的研究、对具体开展剪纸艺术教育教学活动的研究、对剪纸兴趣培养的研究,为幼儿园进行剪纸艺术的理论研究留有很大空间。
1.2 剪纸艺术的艺术价值
剪纸不仅是一种实用的商品还是一种艺术品,它有作者的创作构思、思想感情和意义表达,这些东西的传达使剪纸作品顿时变得厚重起来,不再是简单的一张纸。笔者认为在欣赏剪纸作品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构图。剪纸基本上是在平面上进行的,因此可以从点、线、面等基本因素上分析构图。(2)造型。对自然形态加工处理、变形夸张,是否改变成有秩序、有规则的形象。(3)技法。剪纸虽然称为剪纸,实际上还包括“刻”这种技法,以及作者选择什么材料进行艺术创作,都值得欣赏者细细观察。(4)类型。作者为了增强欣赏效果和艺术感染力选用了何种剪纸类型,如黑白剪纸、套色剪纸、染色剪纸、分色剪纸、填色剪纸、衬色剪纸、勾绘剪纸、印刷剪纸、折叠剪纸、剪影、撕纸和立体剪纸等类型。
幼儿园开展剪纸艺术活动可以使幼儿对于构图、造型、技法、颜色的认识更加深刻,不仅为幼儿进一步学习剪纸艺术打基础,更为幼儿学习其他的艺术(如美术、雕刻)起促进作用。
1.3 剪纸艺术的使用价值
剪纸艺术的使用价值,首先有装饰作用,只要看到剪纸就会让人感到喜庆和浓浓的中国味。幼儿的剪纸作品如果与节庆的主题有关,或者颜色选择喜庆,家长与老师可以把幼儿的剪纸作品作为装饰贴在窗户上或悬挂起来。其次,剪纸作品作为一件艺术品或者工艺品为它的作者带来财富,比如教师可以举行抗震救灾的义卖,不仅为幼儿园与灾区的人民创造物质财富,也为幼儿创造巨大的精神财富。最后,剪纸作品还可以作为一件艺术品具有收藏价值。也许从艺术的角度看来幼儿的剪纸作品没有艺术家的作品有艺术价值,但是对于家长与教师,幼儿的剪纸作品是最有收藏价值的,幼儿的作品记录成长的点滴,这是任何艺术品所不具备的。
1.4 剪纸艺术的文化价值
剪纸是我国历史悠久、群众基础广泛的民间艺术形式,在西汉司马迁写的《史记》中“剪梧封弟”的描述。经过魏晋南北朝、唐宋、明清时期的发展,使剪纸艺术融入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剪纸题材越来愈广泛,人们开始把其情感和想法甚至是当时的时代特色融入到艺术作品中。剪纸艺(下转第62页)(上接第58页)术成为人们对于中华文化的表达方式,剪纸艺术本身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作用。在幼儿园开展剪纸艺术活动,是剪纸艺术在幼儿园进行文化传承与创新,因此剪纸艺术在幼儿园中具有文化价值。
2 幼儿园开展剪纸艺术活动的原则
2.1 安全性原则
由于家长、社会对于学前教育重视程度的加深,幼儿园教育的安全性被公众关注,在幼儿园开展剪纸艺术活动也需要将安全性放在首要位置。首先,在幼儿园开展剪纸艺术活动要教会幼儿如何正确使用剪刀、如何存放剪刀,避免因为不正确的操作伤害到幼儿。其次,教师要选择适合幼儿的塑料剪刀、圆头剪刀,在物质上保证幼儿的安全。
2.2 适宜性原则
幼儿园开展剪纸艺术适宜性原则,首先指剪纸艺术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幼儿的大肌肉群发育较早、比较发达,小肌肉群发展相对落后,教师要根据班级中幼儿的发展水平确定开展剪纸艺术活动的时间,以及剪纸艺术活动难度的选择。例如,小班有的幼儿使用剪刀会全身紧张,有的幼儿会张着嘴使劲剪,那么教师需要选择比较简单的内容,比如练习使用剪刀的空剪活动、剪直线的活动等。其次,剪纸艺术活动要符合幼儿的兴趣,剪纸艺术活动受到幼儿的喜爱,幼儿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剪纸艺术活动中。
2.3 教育性原则
幼儿园开展的剪纸艺术活动属于幼儿园教育的组成部分,因此剪纸艺术活动要符合幼儿园教育目标,具有教育性。开展剪纸艺术教育不仅要锻炼幼儿剪纸的能力,还要促进幼儿的发展。例如,在幼儿园时期的幼儿基本上属于动过思维,动作停止则思维停止,剪纸是一种要求注意力集中的活动,在剪纸过程中,既培养了注意力,又发展了思维力,注意和思维对智育非常重要,因此剪纸对智育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4 生活性原则
剪纸艺术活动应该贴近幼儿的生活、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关的主题与内容,这样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与已有的经验。使幼儿对幼儿园剪纸艺术活动的开展有亲切感,更能够激发幼儿观察、发现的能力,以及幼儿的创造力。
3 幼儿园开展剪纸艺术活动的方式
3.1 集体教学
集体教学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开展的,以儿童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边互动活动。集体教学不仅是教师预设目的的体现,也是国家、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体现,集体教学便于将剪纸艺术融入到课程中,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与发展需要。在集体教学中开展剪纸艺术活动,可以面向班级全体幼儿,通过教师集体的统一指导,针对个体的个别指导,有利于幼儿对剪纸艺术产生系统、全面的认识。
3.2 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起源于蒙台梭利“有准备的环境”,教师按照预设的教育目的创设环境,幼儿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活动形式。在区域活动中开展剪纸艺术活动,可以满足幼儿个性化的需求,促进自我与个性的发展;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剪纸图样,可以剪出自我表达的作品,幼儿的主体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剪纸艺术可以通过教师创设区域环境,营造剪纸艺术的氛围,使幼儿对剪纸艺术的历史、种类有更多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谢明英.一剪之巧夺神工,美在人间永不朽――用剪纸技艺启迪学生智慧[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