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模板(10篇)

时间:2023-06-29 16:42:3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

篇1

首先,要破除“师道尊严”的观念,构建民主平等、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

当然,尊敬老师,尊重知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当继承和发展。可是,一旦给老师披上神秘的外衣,把教师看成真理的化身,智者、能者的体现,那就和“个人崇拜”没什么两样。我班就有不少家长反映:学生不听家长的话,但是把老师的话奉为圣旨,言听计从。见到老师就像老鼠见了猫。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无创造性,无进取心,将会成为“师道尊严”的牺牲品。

作为教师,要从“师道尊严”的祭坛上走下来,走到学生中去,和学生交朋友。师生关系应是平等的,互尊、互爱的关系。课堂气氛应是民主愉快、和谐的,这是学生敢于参与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基础。教师的态度应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不应该是盛气凌人的、生硬粗暴的、冷嘲热讽的态度。著名教育艺术家魏书生老师尊重倾听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学会学习。师生之间建立起民主、平等、互爱的师生关系,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因而他是成功的,他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强。

其次,要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把机会让给每位同学,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

教育是教师和学生心理接触的过程。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一个没有情感交流的课堂一定是不成功的课堂。教师应该注重保护学生的人格,激发学生的进取心,教师的爱应面向全体,对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偏爱优生,特别对那些后进生应加倍爱护。俗话说:“越是干旱的禾苗越需要雨露的滋润,越是受冻的秧苗越需要阳光的照耀,越是得不到尊重的人越需要别人的尊重。

我班来了位新同学叫范平,是个特差生,开学一个多星期以来,从不完成作业,上课没举过一次手,总是一副“看破红尘”的态度。由此,我便盯上了他,作为我论文调查的素材,于是我在他身上倾注了比平常学生多的关爱、鼓励、赞扬,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他进步了,而且成了上课最爱举手发言的同学之一。

热爱每一位学生,让每个学生感觉到自己被老师、同学、班集体所接纳,感觉到老师、同学对自己的关心。让每位同学相信自己:“我能行,我一定能行。”“我就是长城砖……”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同学的特长,并努力创造让学生发挥特长的机会。让学生做自己想做的事,可以说自己想说的话,表现自我。学生在成就中进步,在鼓励中充满自信,做教学过程的主体。

最后,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鼓励学生主动发言。

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应让学生参与教育的全过程。很多课堂是优生与教师的对话。忽略了其它学生,因而大多数同学无所视事。常言道:“愚蠢的老师是都给学生以真理,而聪明的老师教给学生获得取真理的方法。教学过程即以学生为主体,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全过程,要把传授知识改变成激发学生求知欲、好奇心,创造精神和开发学生潜能的学习活动过程。一句话,即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全过程。教学中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去探索未知的领域。教育艺术家邱旭华老师的“先学后导,先练后讲”的尝试教学法,明确地把学生推到主体、主动地位。尝试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闪耀着改革的火花。教给学生自学方法。多征求学生意见。学生愿意采用哪种方法去学,就用哪种学习方法。学生愿意怎样学就怎样学。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自主、合作、探究地去学。

篇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本条件。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教育工作者肩上,而科学素质的提高重中之重是要有创新意识,敢于创新,因此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当前新课程改革已全面推广,我们要认真领会新课程理念,将合作探究思想渗透于物理教学中,加快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向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的现代教学方式的转变,使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活动,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在活动中增强创新意识,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真正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能力

合作探究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围绕一定的问题,依据教师和教材提供的材料,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亲自探索和合作研究,并让学生亲自把事物整理就绪,使自己成为"发现者"。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合作探究活动,不但提高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和促进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的观察中发现问题,并且具有提出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是合作探究的前提,是我们进行合作探究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核心,只有提出了问题使我们的探究过程才有一定的研究方向,对合作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在开始提出问题时,也许会有个别学生存在怕出错的思想障碍,这时教师要有耐心,一句激励性的话、一个赞赏的眼神对学生来说是最大的鼓励,从而树立了自信心;提出的问题也许有些意义不十分大或有明显的错误,教师不应简单的否定,应在充分肯定其积极性的前提下,指出其正确合理的成分,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成绩,勇于提出问题。否则一味的否定,只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怯于对问题进行猜想,更使探究活动难于进行。因此教师应设法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新的物理情景与已有的知识的冲突所在,并因利势导,从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的行为习惯发生变化,由不敢问到敢于问、善于问。科学巨人爱因斯坦曾说:"提问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二、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培养学习兴趣

合作探究是学生参与式的学习活动,它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学会物理规律和知识,体验通过学习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并逐渐掌握科学的方法,树立科学的创新精神。在探究活动时,教师要注意节奏,循序渐进,对活动内容教师应创设各种问题情境,诱使学生提出问题,并作出合理的假设与猜想,此时教师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在开始阶段旨在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帮助学生克服怕出错、怕麻烦的思想障碍,树力学生科学的批判精神,敢于提出问题。对于比较困难的环节,教师应给于适当的提示或直接由教师提出要研究的问题,使学生较为顺利的参与到探究过程,避免多次的失败而产生消极心理。

三、重视实验设计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创新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学的理论体系、实验技能和研究方法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物理实验不仅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而且能直接培养学生用实验方法去验证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以新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在物理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多看、多想、多做、多议,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设计实验,分析每一种设计方案,找出不足之处,从而制定出合理的最佳方案;以及对原有实验器材进行微小变动,制定相应的实验方案等都是训练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如在学习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时,设疑:如果器材中缺少电压表,应该如何设计实验?如果器材中缺少电流表,又应如何设计实验?通过多角度的分析与设计加强了学生对欧姆定律的理解与运用能力。通过这种训练,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对学生发展性思维的培养也是极为有益的。

四、重视课外实验制作,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3

2.师生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倡教师应当好“导演”,学生要当好“演员”。在这种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原有的“权威———服从”关系逐渐变成了“指导———参与”关系。

3.形式观。在教学形式上,强调以集体授课为基础,以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为主体形式,力求实现集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一、自主学习

1.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和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富有个性地主动地进行学习。

2. 过去教师在旧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由于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教师只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在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了“单向活动”,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向体。教师根本没有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更无从谈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导致了学生的独立性和独立品格的丧失,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针对这种状况,在新课程先进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彻底改变旧的教育理念,要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的主动性、系统性和创造性。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思想感情、信息和知识交流的过程,而英语的成效主要在于学生的学。

(2)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是促使学生自觉主动愉快学习的先决条件。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最主要部分,学生只要对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情绪才会高涨,情态才会投入。如:在讲六年级一册下Lesson71 课时,为了引发学生的兴趣,我上课带来了一架坏的模型飞机,一下子就吸引了全班学生的注意力,我马上问:Whose plane is it? Do you know?学生有的回答:Sorry,I don’t know 有的回答:It’s…’s 最后当学生猜对是教师的时,我接着问:Do you like it?学生回答:No.我问:Why?有的学生就能答出:Because it’s broken. 我说:Yes,it’s broken now.我马上接着问几个同学:What’s wrong with it?学生回答后,我问:Can you mend it? 有的学生直摇头说:Sorry, I can’t.有的说Let me try.还有的说:I think I can mend it for you.我很高兴地回答:Oh,thank you.然后很自然地带领学生学习有关修飞机的对话,这样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尽量使语法知识与学生生活接近,与学生实践结合,活化教学内容,学生喜欢在活动中学习,即手脑并用式的学习,动手操作环节,目的是点燃学生的兴奋点。

(3)教师应以饱满的精神状态面对学生,以自己的热情感染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行,给学生充分信心,鼓励,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

二、合作探究

1. 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习方式。合作学习非常强调课堂上的人际互动关系,即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互相尊重和民主平等的基础之上。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监控者和咨询者,学生在自己所在的小组里也能扮演“专家”或“教师”的角色,与小组同伴共享学习资料,互相影响,互相信任,共同努力以实现小组目标。探究是探索知识,找寻研究,调查的活动,更是提问和质疑的活动。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2.在过去长期的英语教学中始终存在着“重知识讲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学生成为被动的课堂配角,难以达到发展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为目的。学生整天处于被动的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学生的学习过程没有更多地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当今新课标倡导学生的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特别强调自主、合作与探索的学习方式,强调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

(1)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探究学习的前提。教师应关心爱护、真情对待每一位学生,改变过去的“教师说的就是对的”旧观念,彻底改变节节课板着面孔对学生,单纯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局面。师生共同进行学习和交流,与学生真正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使学生不怕犯错、敢于提问、敢于质疑,而这一点正是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的前提。

(2)提问和质疑是合作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问和质疑使学生敞开思想,各抒己见,把知识活化。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尽量采取合作互动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中动脑、动嘴共同参与语言实践,从而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同学间可互相弥补、借鉴启发等。提问可以是师问生答,生问师答,一对一的生生问答,组与组之间的生生问答及小组合作的问答对话等。我在教“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时,我相继提问许多学生,学生的回答各不相同,这时我马上又问:“Do you want to know the favorite sports about the others?”学生们异口同声回答:“Yes”那好,Let’s make an interview now.随即学生们可以自由下位问答,每个学生都可以是采访人,又可以是被采访的对象,互相回答,最后有的学生又问起了老师,于是角色发生了转换。课堂上呈现出一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热烈场面。学生既学会了句型结构,又掌握了提问的语言功能。同时生生间,师生间的关系通过交互更加融洽。学生的合作意识大大增强。

在课堂上,一个有难度、学生感兴趣、足以引起探究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唤起他们的探究意识。促使学生发现问题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力求从多方位设计各种思考题,促使学生勤于动脑,发展想象思维能力。通过小组互动学习,利用新学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去探究。

例如学习Unit 25 Lesson99 阅读时,我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去思考“What would you like to make today?”这个问题一提出,全班学生思维马上活跃起来。许多学生举起了手,有的回答:“I want to make a homework machine.”有的回答:“I would like to make a cooking machine.”…学生们的回答可谓五花八门,异想天开。此时学生对制造东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马上请学生通过提问作了一项调查,然后口头报告以下内容:

The boys in our class want to make robots .

The girls in our class want to make cooking machine.

篇4

一、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学习的习惯。例如在教授选修课《项羽之死》时,我先让学生阅读《史记》中有关刘邦项羽的章节,归纳项羽在反秦斗争中做的贡献和性格缺陷,与刘邦进行对比,让学生把项羽放到大的历史背景中理解分析,然后再让学生自学《项羽之死》一课,学生讨论探究自己的看法、存在的困惑。学生通过讨论探究对课文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后,我又设计了一些比较深刻的问题,如:项羽轻信别人,直率粗犷的性格在《鸿门宴》中有显现吗?项羽被陷东城后,自知不能逃脱,会必死无疑,他有没有客观地分析自己用兵的过失?这反映他怎样的性格?你认为是什么造成项羽失败?面对死亡,项羽有没有退缩,愿意与汉军拼死决战,其目的是什么?这又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探究了这些问题后,我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历史上众家对于项羽都有评价,大家看看这些诗人是从哪个角度去分析这一历史事件的?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教学过程中,学生们踊跃发言,极富理性和个性地阐述了项羽在各自心中的独特印象,课堂气氛活跃,迭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理性、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的能力,收效极高。

篇5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习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学习的权力,要求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为了让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了下列的教学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逐一对这些教学方式作出一些简介。

一、精讲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说明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为此,教师在操纵一节课时,要切实做到“精讲”。“精讲”就是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疑点设计精讲要点,在课堂讲授时用精练、清晰的语言讲述。我认为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讲述时间不应超过20分钟,教师的讲述是导学,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空间来理解课文,来展开思考讨论,发表自己对课文知识内容的看法与观点,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二、小组式

新课改提倡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有足够的兴趣牵引,有高度的智力投入,去发现,去主动进行学习。然而,年仅十二三岁的学生要达到这样的学习境界,单凭其个人的能力、知识经验是难以到达的。为此,让学生组成学习小团体(学习小组),发挥小组团队精神,利用集体的智慧与力量,完成探究性的目标是有可能的。教学中我经常把所教班级学生分4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推举出小组长,让各个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共同合作、一起探究。如在教学《苏州园林》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验苏州园林的“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成员合作,用美术课学过的画画技法,画出想象中的苏州园林的某一角。作业布置后,教室里顿时人声鼎沸:有的出谋划策,有的执笔上色,有的交头接耳……经过约十来分钟的合作探究,四幅“想像画”出现在我眼前,虽不是很完美,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乐于探究的精神却让人为之称赞。

三、自主式

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达到将来不需要教。”遵循这一思路,教学中,我便经常把自己的备课方法,书写的教案传授给学生,并在每周的教学中让出一个教学课时,通过抽签的办法,让班级中的学生当“小老师”, 充分体现自主性学习。如在教授七年级语文(下)(语文出版社)第三单元时,我首先示范讲授了《骆驼寻宝记》,同时又在全校公开研究课中讲授了《地毯下的尘土》之后,接下来,让学生当小老师来讲授《蟋蟀在时报广场》这一课。学生讲授时,我惊讶地发现:学生的模仿像模像样,既能按照文章写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些?怎样写?这三个步骤去分析讲解并能提出问题,让学习小组思考讨论回答等等,其中还有让教师回答的问题。一节课下来,我通过练习检查学生对课文的重点、难点掌握情况,理解比我所讲授的课还要全面透彻。

四、展示式

尝试成功是学生一个显著的心理特点,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如课前朗读预习笔记,课中发表个人见解,课后读感想,作文后朗读自己的“杰作”等等。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学成果。班内有位叫李喜的学生,性格内向,少言寡语,语文基础很差,轮到他展示时缄默无言,原因是他不会写,无“货”可展。为了能让其“展”开,每逢轮到他展示自学成果时,我便叫班内学生优异的学生帮其写好,让他照本宣读。一段时间后,学生李喜不但能“展”开,还敢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用显微镜去发现学生优点,用放大镜去宣扬学生的优点,是“展示式”中教师需要把持的评价态度,信任、宽容才能让学生动起来。

五、互评式

新课改提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互相评价学习成果正是这种理念的体现,也达到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运用互评除了让学生互动改作业之外,课堂上我经常采用的是当场亮分法。如:当一名学生回答了问题或是完成一道题的解答后,让全班同学给他进行等级评分。互评式的优点在于增加对学生学习评价的公平性、客观性,减少对学生学习评价的主观性,同时学生在评价别人时,增强了自主、探究的意识。

六、抢答式

模仿电视节目中的抢答记分法来进行课堂教学,既能让学生通过抢答来完成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全面复习掌握,同时又能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习惯。比如,在复习古诗文时,我先根据课标的要求及教材的重难点设计出四组抢答题,题目类型是文学常识,重点词的理解,重点句子翻译,古诗句的背诵。两套必答题,题目类型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对古人的观点及做法的评价。课堂上,把班级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小组发给抢答器,教师是抢答练习的主持人,学生分小组来抢答和必答,以积分最高的为优胜者,抢答不但激发学生的应变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以上六种教学方式是在实践中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一些做法,教学中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语文教学应不拘形式,开放课堂,充分利用当地或身边的资源,将课本与生活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提高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朱慕菊等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2.3.

篇6

1.充分的课前准备

教师的课前准备充分与否决定着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效果,所以课前教师需精心准备的内容很多。首先,要指导学生充分地预习,让学生自己通过自学掌握知识及带着疑惑,找出疑难之处,尝试解决后并作好记录。这些预习将有力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其次,钻研教材和把握教材,把握好每一堂课的知识点及重难点。在构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要靠教师细致地钻研教材,分析教学内容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所以把握教材不仅是指理解教材中的每个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对教材的整体把握,这就要求教师熟悉本学科的课程标准,了解教材编者的意图,清楚整个学段教材的逻辑线索,能够把前后相关的知识整合起来。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提供全面的相关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能自己开动脑筋自主学习,掌握数学知识。

2.1 情境创设应有明确的目的。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有时代感,让他们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如教学《平移》,我创设了中国北京奥运会升国旗的情境,让学生在心里产生一种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有了兴趣,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而会成为一种热爱和追求;有了兴趣,学生才会去积极探索,才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变苦为乐,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2 情境的创设要有悬念。创设问题情境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我用一个小故事有意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我小时候养了6只羊,每天都要把羊赶到山上吃草,可是我又不想一整天呆在山上,总想回家跟伙伴学们一起玩,怎么办呢?真是愁死我了,我想了好几天,终于有办法了,于是我找来了6根绳子和6根木桩,绳子的一端拴住羊脖子,另一端拴在木桩上,木桩的周围有很多青草。这样我就放心地回家跟同学们玩去了,到了傍晚去赶羊的时候发现我家的羊太聪明了,居然吃草能吃出6个圆形。"故事还没讲完,全班学生都"哇"的一声瞪大了眼睛。我又说:"同学们,我当时也想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呀。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认真上完今天这堂课,大家就全都明白了。"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以极高的热情投入新知的探求过程,从而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3.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

提问要有针对性、启发性,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如:在教学"3的倍数"时,故意列举出一些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都是一位数3、6、9的3的倍数让学生观察,分析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有一位学生产生了这样想法:"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如果是3、6、9,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如果和不是3、6、9,这个数就不是3的倍数。"于是,我把问题抛给大家。"但这个说法是否正确,还需要大家合作探究。"在分M讨论中,有的组赞成,也有的组反对。赞成的组理由是:12的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是1+2=3,因而12能被3整除。反对的组理由是: 75的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是7+5=12,和不是3、6、9,而75却是3的倍数。大家探究的结果,激起了学生的灵感,学生有了错误,要给足学生交流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错误,纠正错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这些细节处理得当,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就能得到很好的培养。

4.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应该给学生多一点探究的时间,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教师只需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引导和点拨。

5.课堂练习的自主性和开放性

篇7

【关键词】合作探究学习;兴趣;初中美术

兴趣是一个学生最好的教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美术教学的时候,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美术是一门较为轻松的学科,但是这并不代表美术不需要被重视。美术设计中体现了很多传统历史和文化精髓,学习美术会让初中生学习到很多课外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巩固高基础

教师在学生学习的道路上应该是一盏照亮前方的明灯。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和学生处于一种敌对的状态,应该主动去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交流中增强学生对于教师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足,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

很多初中生在小学阶段没有得到过系统的美术课程教学,在这方面有很大的缺陷。这就要求初中美术教师要帮助学生打牢美术基础。基础美术的学习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教师在讲解的时候还可以通过合作探究方式来培养学生美术兴趣。要巩固学生的学习基础,教师还要备好课,对于学生普遍反映有困难、不系统的知识进行系统的讲解,运用不同的方式将学生带入到初中美术课堂的学习中,帮助学生找到学习兴趣。

二、立足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美术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学会从生活中选材,选取和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艺术。比如画虾,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观看实物,学生既可以看到虾身上的纹路分布,还可以看到虾线在哪里。这样学生会有比较深刻的记忆,在探究中增强了美术学习兴趣,从而能够学好美术这门课程。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引导,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思考,使学生在观察中增强学习兴趣,活跃美术课堂氛围,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美术课堂教学之中。

美术中的素描也是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进行素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让学生采取探究方式进行学习。在进行素描介绍的时候,可以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对素描有一个较为正确的认识,然后通过合作探究的形式来认识什么是素描。还可以以素描作为基础探究社会实际,先看到实物在现实生活中的状态和形状,再通过素描进行一定程度的描摹。对于实际生活的探究还需要学生之间相互探究,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探究中找到美术的真正内涵,这样才能推动美术教学的不断发展。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实践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基础以及造型能力。这样在之后的画画中,学生才会有较强的造型能力,明白哪个地方是什么形式的造型,也学会了如何画出不同的造型。

三、优化课堂教学,用合作探究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的初中美术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师懒散的情况,个别教师对于初中美术抱着单纯的应付心理,导致学生也存有同样的心理,上课不认真听讲,下课不理会教师的课下作业,学习兴趣无法得到培养。

在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应该优化课堂教学,打破教师单一讲课、学生单一听课的现状,打破课本的局限,让学生接触一些较为优秀的美术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学习到作者想要传播的积极思想。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需要通过各种活动以及情境来组织学生展开合作交流,在合作中找到学生的优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可以总结一些较好的高中学生的作品,组织学生对这些作品进行探究,在探究中让初中学生发现自己在美术中的不足并且去改正这些不足。好的美术作品可能是不同题材的作品,所以在进行探究的时候不要以点带面,需要层层推进,在层层推进中体现高中学生作品的优秀,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鼓励现在初中学习美术的学生,一方面可以为他们奠定一个长期的学习目标,另一方面可以增强他们的紧迫感。高中美术课融入了较多的元素,很多都是初中接触不到的东西,正是这些东西导致了高中美术较为成熟。因此,教师让学生提前接触相关的课程就是为了确保学生到了高中阶段有一个较好的美术基础,对于一些常见的方式有一定的了解。

四、改变传统的审美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

美术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分有很多的派系,这些派系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方式,但是这些不适用于现在的初中美术教学,现在的初中美术教学只是让学生对美术有一个较为初步的了解。让初中生去学习繁多的判断方法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自己按照一定的原则找到属于自己的审美方式。

教师还需要注意用愉快的教学方式培养初中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比如在平时多上一些自由课,教师只是起到一个领导的作用,由学生按照自己的内心去完成自己的美术创作。这样,学生在进行美术创造的时候就会有自己的灵感。用愉快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让教师积累教学经验,对于今后的教学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

学生只有在自由课上感受到了美术课的乐趣,才会在之后的学习中注重对相关课程的学习,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在自由课上师生之间能够实现合作探究,在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对美术的学习。

五、灵活选择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使用一种教学方式。所有的学生即使对美术有浓厚的兴趣,大家的思维方式也有所不同。教师要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探究,找到适合学生美术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美术教师不能只抱着一种方法止步不前,应该在教学中总结其他教师的美术教学经验,与相关教师之间展开交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来调动全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些教学方式不仅需要个人经验的积累,还需要进行合作探究明确哪些方案较好,以促进初中美术教学的持续发展。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相关的美术教师去其他学校进行参观,对于好的教学方法收为己用。

六、小结

篇8

学会学习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学生能否学会学习关系到教育质量,关系到师生校园生活质量,关系到年轻一代能拥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为此,我们须坚持新课程标准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给学生以宽松的环境,让其自主合作的探索。寻求知识。获取知识,而不能把知识强加于人,在教学实践中,做为教师应不断完善自我。大胆创新,努力根据学生实际,通过四大改变,促使学生学习方式向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转变。

一、改变自我――做好自主合作探究的引路人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创设情境为关键。并不意味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下降了,相反老师课下做的工作更多了,对教师能力的要求也更高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培养,是在教师的循循善诱和巧妙的导演下完成的,教师只有改变自我,才能促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形成。自我的改变首先要从教育观念入手,树立新的教育观,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 ”的教育思想,其次,要转变教学方式,教师是教学的创造者,通过对教材的相应裁剪,依据学生学校家乡的实际情况拓展课堂的内容,使课堂充满个性化和创造性,从而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再次,教师要不断加强专业修养,自觉学习新知识,努力完成知识更新,并通过自身的求知来影响学生。带动学生走上探求知识之路,还要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信息量大。参与性强的优点,为学生提供探究的平台。教师要完善自我,勇于创新,做好导演做好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引路人。

二、改变学生――提高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由于长期以来的传统教学的影响,学生已习惯被动学习,不懂怎样自主去学,甚至懒得主动学。怎样消除学生的依赖心理,推动他们。帮助他们去学?教师要使学生从意识到实际行动进行再创造。首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在书本和间接经验的学习中发现问题同时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真实且独立的见解,在对问题的认知和探究中学习知识,养问题意识。主体意识,使学生觉得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其次, 由于问题的未知性,复杂性,学生需要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共享知识,共同处理问题,需要相互配合团结协作,使学生在学会独立竞争的同时,具有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学会共同承担责任共同分享成果。再次加强学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掌握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应用到自己独立的学习过程中,才能满足探究的需要

三、改变环境――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

教师要充分营造主合作探究的氛围给学生以自由发展的空间。首先要创设民主的氛围,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爱心,鼓励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感到温暖,消除压抑,敢于展现自我,要尊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知识过程中迈出的每一步,鼓励他们的成功,使他们产生成功的愉悦,允许他们犯错误,引导他们纠正错误,帮助他们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要平等的对待学生使学生敞开心扉,大胆质疑,挖掘自身潜力,促使学生个性发展。其次把时间和空间归还给学生为其提供开放的空间,利用活动课,将课本知识生活化立体化,创设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开放性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思考团结合作探究知识展示才能的空间,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舞台,学生精彩的言论,会心的笑声,鼓励的掌声,使知识能力情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得到培养和发展。

篇9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教授者,是教学过程中的掌握者;学生是学习知识的求知者,在教学过程中总是不处于主动的地位。新的课程标准侧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养成自觉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好习惯,以便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因而,教师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不仅使他们“学会英语”,而且要教会他们“会学英语”,这样将来才能“学好英语”,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英语的能力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此进行了探索。

一、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合作学习的课堂

首先教师应该从备课着手,仔细研究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创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课堂。笔者在实践中发现,这样的课堂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使学生在开放式的课堂氛围中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更好地发挥;这样的课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这样的课堂,使学生更能积极探索、合作交流、生生互动,主动获取英语知识。

二、师生相互合作,共同学习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掉以往自己唱独角戏的习惯,与学生团结合作,并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习惯。教师应给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合作学习的机会,积极地组织和引导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提高。

1. 采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成功的英语教学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对英语产生了兴趣,就会乐于进行合作学习。如英语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授课,通过图、文、声并茂的三维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能极大地满足学生视听感官的需求,充分刺激学生的听觉与视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合作,全身心投入到英语课堂中来。例如学习译林版牛津英语9A Unit 5 Reading时,可用多媒体展示有关Audrey Hepburn的生平和成就,通过生动鲜活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兴致倍增,立刻想知道接下来要学习什么,并由这些图片引出句型:not only... but also;put one’s effort into;play the lead role of...;devote... to...;be honoured with;pass away,etc.然后由师生互动,采用提问、抢答、互答等形式练习。整堂课,教师利用所学的句型讲述了自己最喜爱的明星,学生也争先恐后地说出了他们自己最喜欢的影视明星,达到了师生合作学习的目的。

2. 精讲多练,促进师生合作学习

教师在讲课时,不要满堂灌,要精讲精练,点石成金,抓住中心与实质,不要拖泥带水,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活动。如学习9A Unit 10中的It is nice of you to bring me the newspaper.时,教师可以先列出这个句型的基本结构:It is+形容词+of...+(not)to-不定式以及它的汉语意思,说明这个句型是用来表达对某人行为的看法,引导学生说出这个句型的形容词是用来修饰或表达人的,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指导学生进行多形式的训练,用这个句型造句来描述本组的同学。这样,学生自主训练、合作练习,并主动与老师配合练习,从而能更快地掌握知识。教师在设计学生练习时,要结合练习的内容,依据教材,把握住基础知识,把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就能为师生合作学习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

3. 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

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师生的合作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也是非常必要的。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途径。教师能出色地完成一堂英语课的教学,与这些学习小组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如在学习9A Unit 1 Reading Star signs What is your star sign?时,笔者把全班学生分成8个小组,任命一名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并分别给每个小组一个星座的名字,然后让他们本组内成员都朗读练习所给星座的性格特征,并且写在一张小纸条上。在这个活动结束之前,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用英语复述本组星座的性格特征,接着各小组之间轮流交换星座名字,最后全班同学一起交流。教师先选出讨论得比较好的小组代表发言,汇报该组在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对本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其他小组可以作出相应的评价,再由各组一一提出本组认为比较重要的短语和句型,组和组之间进行交流讨论。教师要及时地进行引导,师生一起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共同完成教学目标。这样,不仅可以使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发言不胆怯,尽情地交换自己的观点,去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且提高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

多年的实践与经验告诉我,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讲得再多,没有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时间、条件与内容,学生就不可能形成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因而教师的课堂也不能算是成功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激发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只要我们想做,并用心做,就一定能做到更好。

参考文献:

[1]哈默.怎样教英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篇10

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不是被灌输的器皿,不是书本的奴隶,不是教师的“应声虫”,而是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学生。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老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语文的主角,并且帮助他们进入学习语文的角色中,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下面本人谈谈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的初步尝试。

一、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为学生自主性学习提供机会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氛围,通过积极的有导向性质的情感活动,调动起学生参与自主性学习的愿望与积极性,同时,尊重学生的需要,提供自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上,必须抓住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思维品质这个突破口,做到因材施教。

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完善自主性学习思维品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在引导学生完善自主性学习思维品质时,既要考虑班级的整体水平,又要看到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进行自主性学习思维品质自我培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只有当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觉的行动时,教育才能取得更好而且更持久的效果。

二、交给参与自主性学习过程的方法,引导学生对自主性学习的自我监控

(一)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提供自主性学习的方法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单靠学校里学到的东西,是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许多东西要靠自学,这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自主性学习思维能力。《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所以,教师的任务不应是教语文,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去学好语文。

(二)引导学生对自主性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交给自主性学习的方法

自我监控学习方法是指“个体对其从事的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节与控制的方法与方法。它包括学习过程中个体确立学习目标、安排学习步骤、调节学习努力程度、选择学习方法、利用学习时间、执行学习计划、检查与分析学习效果、采取补救措施等方法、方法。”它是教师训练学生参与自主性学习过程的一个关键环节。

三、改进学生自主性学习过程,提高自主性学习的效率

改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过程,关键是指导学生运用好注意、记忆、思维的方法,多方互动,强化参与,从而提高自主性学习的效率。

(一)精心设计问题,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思维品质

课堂提问能帮助学生更加明确学习要求,确立学习目标,强化焦点注意,提高学习效率。因此,课堂提问具有提示整个自主性学习过程,提高学习质量的效果。

(二)交给记忆方法,引导学生记忆

知识的信息可以在短时记忆中保持,但要长时记忆就需要反复加工,复述与分类归纳是最有效的加工手段之一。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知识信息的分类归纳能力,不仅有利于记忆过程的信息储存,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信息的提取,从而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自主性学习活动。因此,教师要注意为学生提供分类归纳知识的思路,指出知识分类的条件特征,指导学生进行新旧知识类比联系的尝试和训练,由此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从而达到思维上的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旦学生学会了运用灵活、触类旁通的学习方法,一旦学生具备了自主性学习能力,那么,知识的泉水也就会永不枯竭的。当然,语文课堂教学对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所起作用更多情况是潜在的,不一定立竿见影,毕竟两年的研究、实践对学生长期能力的培养来说,还远远不够,但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要我们继续努力,深入研究、实践,潜在的种子终会发芽、开花,结出创新之果。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