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9 16:42:3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银的化学性质,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赵元任(1979:117)认为“‘儿’是唯一不成音节的后缀。”吕叔湘(1984:165)认为:“[后缀]……。读时与前面合成一个音节,叫作“儿化”,书面上有时不写出来。”这似乎成了当今语言学界的权威性观点,几乎所有涉及该问题的述说或著作也多持此看法。但我们认为这两种说法欠妥:因为“儿化”中的“儿”是能够成音节的,而且从正字法角度讲书面上也应该写出来。下面从语音方面加以说明。
为了行文方便,我们暂且把“儿化韵”中的“儿”的读音叫作“儿化”音。先看一个“儿化音变规律”简表:
上表方括号中所列出的每一组读音,后面一个是“儿化”音和前面音节融合之后“儿化韵”的实际读音。可以看出,“儿化”音和前面音节的融合是有规律的:“儿化”音和前面相同结构的音节融合产生的是一个相同的音位(如无韵尾或有-u韵尾的情况都只加卷舌动作);“儿化”音和一系列不同结构的音节融合,产生的是一系列相应的不同音位。正如李延瑞(1996)所说的“儿化的本质实际上是两个音节由于长期快速连读而形成的一种语音融合现象,融合的结果产生了成套的儿化韵系列。”上表所示其实就是李延瑞所说的“成套的儿化韵系列”。对这一“成套的儿化韵系列”的总结较为典型的学者是李思敬先生。他从“儿化”音为复元音[??]的角度出发,按拼合和化合两种方法将“儿化”音和前面音节(十三辙)组合音变后得到的“儿音位”(用{?}表示),总结为7个(李思敬,1986:125),现抄录如下,并每个音位举一例:
[a?]:芽儿[ia+??—ia??]
[??]:歌儿[k?+??—k??]
{?}=[u?]:核儿[xu+(?)?—xu?]
[??]:肠儿[t??a+??—t????]
[??]:八成儿[t????+??—t????]
[??]:错儿[??u?+??—??u??]
[a?]:打杂儿[?a+??—?a?]
李延瑞进一步将这7个音位概括为5个,即[a?]、[??]、[a?]、[??]、[u?],并把{?}称为这5个音位的“形态音位”。形态音位就是由出现在某词素变体中的一组音位组成的语音单位。比如[-s]、[-z]、[-iz]等音位在英语中代表复数的意思,所以英语中表示复数的语素是由许多音位来体现的。这些音位可以总起来成为一个集合,并给它起个名称叫“形态音位”,通常用{s}表示。所以形态音位{s}所表示的不止是[s]一个音位,而是[-s]、[-z]、[-iz]等一组音位。类似的{?}也是一个形态音位,它代表着若干个音位。但这若干个音位都表示一个“儿化”的意思。《汉语拼音方案》中的韵母“儿”用作韵尾时写作“r”,这个“r”就是按形态音位来处理的,这也是为什么在表示一般的儿韵时又单独列出一个“er”的原因。具体用什么符号表示那是正字法的问题,与语音的认识和分析无关。
我们再来看一下“儿”能不能成音节的这一说法。它涉及到“儿化”音和前面音节融合成“儿化韵”之后,在这一音节中的地位问题,即在语音流中“儿音”是黏着并附属于前面的音节,还是和前面音节处于平行、对等的地位。“儿音”和它前面的音节在融合的过程中,王洪君(1999:182~184)认为“……‘儿’原有的特征向前移动到前字音节的韵尾、韵腹的过程。当‘儿’的卷舌特征前移到前一音节的韵尾和韵腹时,就会出现与它们的特征是否‘共容’的问题。如果互相共容,则原韵尾和韵腹的特征保留,否则就会只保留原韵尾和韵腹与卷舌特征共容的特征,删除那些不能共容的特征。”可见,一方面前一音节和“儿化”音都部分地保留了相互共容的音素(既有韵腹或韵尾的音素成分,又有“儿化”音的音素成分,这可以通过儿化韵的实际读音证明);另一方面,二者都部分地保留了可相互共容的音素发音特征(韵尾和韵腹的发音特征,儿化音的卷舌特征)。在这一融合的过程中,只是存在着前一音节和“儿化”音哪一个选取的比重大一点儿的问题。由于前一音节既有声母又有韵母,往往比重大一些;而“儿化”音只是一个音素(至多两个音素,即复辅音的情况),常常比重相对小一些。这给人造成一种错觉,认为“儿化”音和轻声“啊”的变读中第二个音节一样,是前一音节的附属品,也就得出了“儿”是唯一不成音节的后缀的结论,这是不恰当的。因为“儿音”和它前面的音节在融合后都改变或删去了部分原有的音素或发音特征,也都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音节,前一音节和“儿化”音共同融合成一个“儿化韵”音,二者在“儿化韵”音节中的地位是对等的、平行的,不是隶属关系。如果说,“儿化”音不是一个独立的音节,那么也可以说它前面的音节在融合后也不是一个独立的音节。所以说,“儿”和它前面的语素一样是可成音节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儿”作为一个语素,它的语音条件是具备的。它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它和前面的语素共用一个音节,但这并不防碍我们判定它是一个完整的语素。
综上所述,“儿”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语素。“儿”不但是一个独立的音节,而且从正字法的角度讲,也应该在书面上写出来。
参考文献:
[1]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1997.
[4]李延瑞.论普通话儿化韵及儿化音位[J].语文研究,1996,(2).
[5]李思敬著.汉语“儿”[?]音史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世纪70年代,心理学家Reber和Weiskrantz、Warrington几乎同时分别在内隐学习、内隐记忆领域开展实验研究,其中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1891~1976)于1958年出版的《个人知识》和1966年出版的《隐性方面》是西方学术界最早对隐性知识及隐性认识与科学研究进行较为系统地探讨和分析的著作。按照波兰尼的理解,显性知识是人类能够以一定符号系统(最典型的是语言,也包括数学公式、各类图表、盲文、手势语、体语等诸种符号形式)加以完整表述的知识,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和显性知识相对,是指我们知道但难以言述的知识。分为基于身体的隐性知识、基于言语的隐性知识、基于个体元认知的隐性知识、基于社会文化的隐性知识。后来很多专家对隐性知识进行了研究和分类,典型的分类法有日本野中郁次郎(Nonaka)的形成方式分类、英国Ted Hedesstrom and Edgar A.Whitley形式化情况分类、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的David Perkins表达形式的隐显性分类等。
二、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隐性知识”及作用
笔者借用“隐性知识”的概念来定义“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隐性知识”,从范围上缩小到化学教学,从具体内容上略加扩展,是指中学化学教材没有写出来的,分散在教学参考书、课外教辅或相关杂志中的;有的甚至这类书都没有写、靠教师自己摸索或有经验的教师示范或言传心授才能把握的教学知识。这些知识有的是能用语言和符号表达出来的,有的不能。如果教学中没有关注到或者不补充这类隐性知识,学生就会听不懂,教学效果差,学生的成长也会受影响。我们从知识本质新论的知识表征形式作一些分析:
陈述性知识:是能用语言和文字描述出来的知识,例如: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密度、硬度等)、化学性质、实验操作方法等。在大脑中处理过程是:感知理解贮存提取再现。
程序性知识:处理或做某件事的方法、步骤。在大脑和行为上表现为:学习分类记忆、或反复练习形成下意识动作,运用时就是:匹配执行。教师对某类题型、某种操作,教给学生处理的方法,学生一遇到这类问题时立即照此方法处理。这些应该归结为教学中的“隐性知识”。
三、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隐性知识”分类和实例
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隐性知识”可以分为:教学方法和策略类;教学态度、教学风格类;教学情境创设类;知识点间过渡类;关键词分析类;解答习题的思路类;知识解释类;知识补充拓展类;实验操作补充和解释类等。不同的知识内容、不同年段的学生、以及不同层次和不同班级风格的学生,同类隐性知识的补充和渗透方式也不同。
3.1教学方法、策略类
在初中化学教学时,由于初三生学的年龄特点,又是化学的启蒙教育,要更多地要采用激发兴趣的策略,教学中的隐性知识最好较多地利用有趣的实验和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并辅以教师的情感投入等。
3.2教学态度、教学风格类
我们在现实中会发现,部分头脑不那么灵活、表达和教法欠佳的教师相对受学生欢迎一些,教学效果相对也较好。为什么?笔者认为:这可能是教学态度、责任心、对学生的关心程度和处理学生事务是否公平等。例如备课上课是否踏实?是否在课外多花时间收集资料和素材服务于教学?是否向优秀教师学习?对自己的教学有无反思和总结?是因为学校要求或评职称才写论文、搞一点儿课题研究?还是为了提高教学水平、自我发展积极主动地写论文和开展课题研究?这些都影响着一个教师的教学受欢迎的程度及教学效果的好与差。
3.3教学情境创设类
恰当情境可以将学生轻松地带进要学习的新知识中,或者使学生形成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教师的点拨和讲解解决了这个冲突,并轻松地引导学生主动建构了新的知识。教学情境的创设切入角度可以是:化学史实、生产生活实例、实验展示、学生的错误等。教学情境创的方法可以是提问式、现象激疑式、要点导引式、实验探究式等。
3.4知识点间的过渡类
讲课时从一个知识点到下一个知识点,没有经验的教师总是非常地生硬或直接抬出,而有经验的教师却有很好的过渡性语言,利用知识的延伸、知识的来源、核心知识的应用等过渡到新的知识。
3.5关键词分析类
一个概念的定义、一道习题的题干都有其关键词,在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找到,并能理解关键词的意义。
3.6习题解答思路类
如果学生解答练习题出现错误,教师讲评不能只公布正确答案,要分析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讲评时抓住重点,展示思维过程,并配以恰当的板书。
3.7知识解释类
对一些相对难以理解的知识,往往需要教师针对知识点进行一些辅助说明、举例类比才能使学生明白。
3.8知识补充类
或者运用这一知识的范围、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错误。这一类知识也可以算作“隐性知识”
3.9知识拓展类
教师的教学尽可能要做到“浅入深出”,“浅的能讲深、深的讲得浅”。浅入,就是要由学生明白的、理解的、身边的、熟悉的实例创设情境切入;深出,就是要将知识总结、升华,与古诗词、谚语、人生、哲学和辩证法联系起来,这也是知识的拓展。
中图分类号:S66 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银杏树具有欣赏,经济,药用价值,全身是“宝”,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后遗留下来的最古老的裸子植物,世界上十分珍贵的树种之一,因此被当作植物界中的“活化石”,有观赏价值。叶籽银杏同属于银杏家族,是其中的一个特异种质。银杏正常胚珠与叶籽银杏野生诶住的发育有着非常相像的过程,但也有一定的差异。当前关于这两者发育过程中的组织化学变化分析的研究都比较少,并且研究的内容相对很片面。本文旨在能为叶籽银杏发育过程的组织化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2研究树木与方法
2.1树木来源
本研究中的银杏树为一颗千年生古树,树高18.2m,胸径155cm,树木结实量多,种实大;叶籽银杏树胚珠也采自一颗千年叶籽银杏树,树高21.5m,胸径215cm,每年都有叶生胚珠形成。
2.2方法
对叶籽银杏正常胚珠和银杏胚珠及叶生胚珠的形态变化和生长情况进行动态观察;通过组织化学技术与树脂半薄切片方法分别对银杏、叶籽银杏胚珠发育的组织化学进行分析比较,同时进行密集采样,旨在研究银杏和叶籽银杏胚珠生长形态,并进行细致的描述分析、图像记录和解剖观察。
3银杏与叶籽银杏胚珠发育形态观察
2013年观察结果如下:银杏在3月末开始萌动,叶盛期在4月中下旬,这个阶段可以观察到明显的“叶突起”;5月中下旬叶籽银杏正常胚珠的体积不断迅速增大,叶生胚珠体积则是慢慢的逐渐变大;6月上旬叶生胚珠体积快速变大,处于雌配子体游离核时期;7月初月生胚珠细胞化开始,8月中旬叶籽银杏叶生胚中中的中珠被开始木质化,10月中旬,叶生种子发育成熟。
4结果分析
银杏胚珠和叶籽银杏胚珠的发育过程有许多类似的地方,但也存在一些不同。具体如下:
4.1发端期
正常胚珠于叶腋中着生,并被幼叶覆盖,这个阶段的幼胚珠基本上没有什么组织的分化,细胞中有非常丰富的淀粉粒。发端期的叶生胚珠在叶片上呈“突起”状,这个“突起”的组成主要有分泌腔、维管束和薄壁细胞,其中分泌腔中有脂滴,其四周细胞有小而少的淀粉粒分布。
4.2雌配子体发育期
叶生胚珠与正常胚珠雌配子体发育都分为游离核和细胞化两个阶段,且两者发育形态非常相近:游离核阶段都是一种液体形态,外珠被细胞中有丰富的淀粉粒,其他部分如雌配子体四周的侧生周壁和绒毡层、中珠被等中的淀粉粒分布相对不多。雌配子体的细胞化过程是按照从外向内的顺序进行的,且同时期其呈凝胶状,由相对较大的薄壁细胞构成,其内部细胞壁上分布有少量的小淀粉粒。
4.3胚乳发育期
正常和叶生胚珠的胚乳发育过程基本上是一致的:初期积累大量的淀粉粒,且短期内不断变大,然后开始积累类似球形的蛋白体,后期脂肪不断变多。其中营养物质在胚乳中呈“中间密集、边缘较少”的状态进行分部。
4.4“锥状”结构比较
正常和叶生胚珠的雌配子体上方和珠被内都有“锥状”结构分部,但是在两者中各自占有的比例不太一样。其中“锥状”结构在正常胚珠中的体积相对比较小,大概是整个体积的1/12,而叶生胚珠中“锥状”结构大概是整个体积的1/8,基本上占据了珠被内的整个上方空间,所占体积比正常胚珠的大很多,并且其所占位置和正常胚珠相比更接近珠孔端。
4.5珠被发育
正常和叶生胚珠的珠被发育形式大体上也是一致的,只是在发端期组织的形态上不太相同。正常胚珠发端期的组织比较匀称,没有珠心和珠被的分化,这个时期的胚珠基本上都是由珠被组成的,且珠被细胞中有非常丰富的淀粉粒;而叶生胚珠发端期的“突起”主要有分泌腔、维管束和薄壁细胞,淀粉粒多分布在维管束密集处和“突起”与叶片结合处。在随后的阶段正常胚珠中开始有珠被和珠心的分化,珠被中淀粉粒比较丰富,而珠心中基本上没有淀粉粒;而叶生胚珠中没有珠心和珠被的分化。直到雌配子体游离核使其,正常和叶生胚珠中都出现了中珠被与外珠被的分化,两种胚珠都具有“锥状”结构,并且与中珠被和外珠被呈现出明显的三个不同层次。雌配子体细胞化时期,两种胚珠的内珠被均会出现。
5结论
5.1银杏胚珠发育过程组织化学
胚珠发育初期银杏幼胚珠细胞中布满淀粉粒,没有组织分化变化,之后渐渐有了珠被和珠心的分化,珠心细胞中没有淀粉粒的分布,而珠被中有一定数量的淀粉粒。接下来,大概有十多天的时间,胚珠内开始出现圆形珠孔,珠心组织上部出现一个开口朝上的贮粉室。这个时期珠被细胞中已经分布有非常丰富的淀粉粒,但是珠心中依然没有发现有营养物质的存在。传粉时期,贮粉室里有丰富的花粉粒,靠近珠孔端方位的珠心细胞开始液泡化,并逐渐死亡,而靠近合点端的珠心组织开始分化形成游离核,然后进一步形成雌配子体。
银杏雌配子体发育分为游离核和细胞化两个阶段,前者是一种液体形态,在组织切片上只能查看到海绵组织及其上面附着的一些游离核。此时外珠被细胞中有丰富的淀粉粒,其他部分如雌配子体四周的侧生周壁和绒毡层、中珠被等中的淀粉粒分布相对不多。雌配子体的细胞化过程是按照从外向内的顺序进行的,且同时期其呈凝胶状,由相对较大的薄壁细胞构成,其内部细胞壁上分布有少量的小淀粉粒。在细胞化后期,其中的淀粉粒逐渐变大且数量也不断增多,但是依然没有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在胚乳期,细胞中会积累大量的淀粉粒,然后开始出现蛋白质,在发育后期脂肪数量也慢慢上升。此阶段,胚中形成许多类似椭圆形的区域,而且里面分布有丰富的脂滴;胚中的淀粉粒数量也逐渐增多,但是比胚乳中的相对小一些,蛋白质数量依然比较少。
5.2叶生胚珠发育过程组织化学
三月中到下旬左右,叶籽银杏雌花芽就会萌动,四月中旬左右,叶籽银杏开始长叶子,并进入长叶的繁盛时期,这时,在某些叶子上看到叶生胚珠最原始形态“叶突起”。它在叶子上的数量一般不会超过十个,平均分布在在叶片的远轴面和近轴面上,并却叶子边缘分布最多。四月下旬左右,叶突起会发育成胚珠状态。五月中旬左右,胚珠开始迅速增大,与其他胚珠比,它的成长速度相对较慢。六月中旬左右,叶生胚珠开始缓慢增长。七月初,叶生胚珠的雌配子体全部细胞化,叶子银杏点端的中珠以及正常胚珠开始木质化。七月中旬,这时,基本上叶生胚珠的珠体达到最大,外珠被上的中线比较明显,这时,叶籽银杏正常胚珠孔端的“锥状”结构变窄,呈条状。八月初,叶生胚珠的中珠全部都被木质化,其中的“锥状”结构已全部退化。八月中旬,有些叶生胚珠的珠体没有成长,还显得比较小,这种情况下的胚珠多数是败育的。叶生胚珠最终发育成为叶生种子,种子的表面会覆盖比较密的白色粉末,体积相对比正常种子小。
结语
一般来看,同年银杏比叶籽银杏的生长早半月左右,正常胚珠又比叶籽银杏叶生胚珠发育早大概半月左右,而且,叶生胚珠发育存在很大的异时性。气候对于叶籽银杏和银杏胚珠发育有较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鹏,何凤仁,钱伯林,等.中国银杏的种核类型及其特征[J].林业科学,2004,40(03):66-70.
[2]郭红彦.银杏营养贮藏蛋白质的分离鉴定及特性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7.
[3]董雷雷,邢世岩,李际红,等.叶籽银杏trnS-trnG序列测定与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2):168-172.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5-0202-01
《化学课程标准》提出:初中阶段化学课程应体现基础性,提高学生应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筒单问题的能力。因而,化学教师如何从实际出发,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组织每一节课堂教学,以便提高学生应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筒单问题的能力就成为我们每位教师的当务之急。
化学课堂的教学不仅仅在给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让学生认识化学的学习方法;不仅仅引导学生学会课本知识,还要培养学生会探索并取得课本没有讲到的化学知识。通过课堂教学,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又要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要扎实上好每一堂课,精心设计每一节课。
一般说在新课标指引下,上化学课有五个基本环节:组织教学,引入新课,以学生为主的启发性讲授新课及巩固新课,堂上练习,课堂总结。
一、组织教学不仅在课堂开始上显得重要,而且要贯穿整堂课的始终
目的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在上“空气”的这节课时,先要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是了解空气的成份,认识混合物,纯净物。在学习“空气的成份”时可采用小组学习法,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归纳。
二、引入新课
引入新课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方法有:1.直接引入。教师在组织上课时,开门见山直接提出问题引入新课;2.直观引入。教师通过化学实验或其它直观教具引入新课。例如在讲授“原子的构成”时,最好采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各种图示,化难为易。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3.问题引入。教师可以通过复习、练结等提出问题;也可以把上一节课巩固练习阶段的设疑当做引入新课的问题。例如讲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一定要联系“实验室制取氧气”,引出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至于选用哪个方法,主要要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学生的实际及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方法等等来决定。
三、启发式讲授新课
1.指导阅读,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新课标特别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阅读课文是指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和有关资料。它是把学习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的重要步骤,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环节。所以教师引入新课后,最好先指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课本,分析讨论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学生阅读时应做好以下几点:(1)对重要的概念、论述,及关键的字、词、句,以及易疏忽而造成错误理解的地方,要指导学生做出必要的标记和笔记,以加深理解和记忆。如阅读单质的化合物概念时,学生一定要注意单质的化合物都是“纯净物”;(2)注意控制阅读的时间和节奏。对内容难易不同的教材,阅读的速度和节奏也有所不同,而且要根据学生的自学能力随机调整。阅读的过程是一个思维过程,要保证给学生有一定时间进行思考;(3)注意明确阅读的目的。阅读是为了使学生获得新知识,所以不能流于形式,不要简单命令学生看教材。若要有效地组织阅读,教师必须比其它类型的教学花更大的气力去钻研教材,并准备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类问题。要有目的地组织好学生的阅读、提问、讨论,那样才更能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2.课堂议论。现在很多学校都采用了新的教学模式:分组教学。课堂议论是分组教学的特色。课堂议论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议论和争论活动。这种活动有利于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课堂议论的关键是精心设问。“设问”要求问题明确,思路清晰,富有逻辑性和启发性,而且能使学生议论的结论恰好是教师预料中的结论。例如“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教材中仅有三句话和三个反应式,因此必须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议论:(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是什么?与石灰石反应的酸为什么不用浓盐酸?(2)气体发生装置可以选用什么装置,为什么?能不能用制氧气的装置?(3)二氧化碳气体怎样收集?怎样检查二氧化碳是否收满?
为了使学生印象深刻,教师有时可以有意作错误的“设问“。通过错误的解答,引起学生争论。特别是对于难懂的概念,容易混淆的问题,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比较,从提问中引起争论。
课堂议论的基础是教材和学生。课堂议论时,教师须掌握好教材的相关知识,明确重点及难点,还要掌握好学生的知识程度和能力,才能作出有效的“设问”。要注意发现和培养一批大胆发言,思维比较敏捷的学生,使他们成为议论的骨干,保证教学过程中议论的实施。
课堂议论的中心问题应该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课堂议论的目的主要是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能力。
3.课堂议论后讲授新课。新课讲授是指教师讲授新知识的过程。讲授新课应采取引导的方式,使课堂充满共同探讨的气氛,使学生的头脑由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变为探究知识的发动机,使学生由知识的奴隶变为知识的主人。
教师讲授一方面必须以学生的充分而积极的思维为基础,另一方面又要求教师作权威性的论证。讲授的内容应该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要讲清基本概念及知识的内容在联系。
四、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目的在于加深理解和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知识与能力的转化,因此组织课堂练习要注意下列几点:1.课堂练习应是教材内容的重点,特别是易错,易混淆的知识。例如讲授单质,化合物的知识则一定要利用课堂练习区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以及五个概念的联系;2.练习的题目一般是课本上的练习题,因为这些练习题都属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题目;3.练习必须以课内为主,力争课内解决问题,课外尽量不布置或少布置作业。如“氧气”一节,课文后面有五道练习题,为了做到课内解决问题,可以将这些练习题分别放在讲授与其密切相关的课文内容之后进行练习。
[关键词] 骨组织工程; 血管化; 动静脉血管束; 血管新生
[中图分类号] Q 81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7518/hxkq.2013.02.022
组织工程骨因具有无抗原性、来源不受限制、可预先设计塑形和具有生物功能等独特优势,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如何提高并确保骨组织工程的早期血管化,迄今仍是影响其规模化及实用性的瓶颈之一[1-3]。组织工程血管化的关键是功能血管的数量及其营养能力,而不是仅仅在于成功诱导新生血管的总量。真正有实际价值的早期血管化过程,应既能诱导新生血管在支架空间结构内大量增殖,又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其结构成熟以形成稳定有效的血循系统[4]。本研究设计同轴双层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支
架,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分别复合于内外层支架形成空间差异分布方式,并将股动静脉血管束包裹于支架中央,观察支架内部早期诱导血管化的效能及其时间-空间动态变化与转归。
1 材料和方法
1.1 同轴双层PLGA支架的制备
将PLGA(聚乳酸∶聚羟基乙酸为50∶50,相对分子
量50×103,固有黏度0.24 dL·g-1,山东医疗器械研究所)及粒径150~300 μm的氯化钠颗粒混匀溶于氯仿,浇铸于轴型模具[5]内,按溶液浇铸-颗粒沥取法[6]制备大小两套中空管状支架各18套,套迭形成双层结构。Co60 25 kGy辐照灭菌,-20 ℃保存。
1.2 股动静脉血管束分离及支架植入
将18只3月龄成年雄性新西兰大耳兔(天津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体重2.0~2.5 kg)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8只)、实验对照组(8只)和空白对照组(2只)。全身麻醉下于兔左侧中份纵行解剖游离股动静脉血管束,结扎分支,显露约2.5 cm,包裹于植入体内的同轴双层PLGA支架的中央管腔内。根据分组,实验组双层轴型PLGA支架的外层用微量注射器加注含PDGF 0.5 ng的溶液50 μL,内层加注含VEGF 0.5 ng的溶液50 μL;实验对照组的支架外层为空白,仅在内层加注含VEGF 0.5 ng的溶液50 μL;空白对照组植入支架不予特殊处理。将支架与毗邻肌合固定,分层严密缝合。
1.3 标本取材及检测
实验组及实验对照组分别于支架植入后第7、10、14、21天各取2只动物处死,切取包含支架周缘5 mm肌肉组织在内的完整组织块。-20 ℃直接冰冻包埋后行7 μm切片及苏木精-伊红(hematine-eosin,HE)染色,观察新生血管的形态特征。空白对照组于支架植入术后第7、10天各取1只动物,进行对比观察。
2 结果
术后第7天,实验组(图1A)与实验对照组(图1B)表现相近,均可见VEGF诱导下,股动静脉血管外壁向内层支架多孔间隙内呈放射分布方式,长入条索状新生组织,周围植床组织亦可见少量纤维样组织长入外层支架孔隙,新生组织分布以内、外层支架表浅区域为主。高倍镜下股动静脉血管束可见少量由单层内皮样细胞衬里的幼稚血管芽。空白对照组(图1C)仅见少量纤维组织,未见明显血管结构。
术后第10天,实验组(图2A、B)、实验对照组
(图2C、D)标本可见大量新生血管芽广泛长入支架
内部,沿支架孔隙空间向内层支架放射状生长,走行呈迂曲状,贯穿支架内外全层,血管外周的纤维结缔组织基质丰富,新生血管密度由内层支架表面向外梯度递减。两组对比可见,实验组近外层支架
(PDGF)区域内新生血管的管径较粗且管壁较厚,腔
内聚集血细胞,近内层支架(VEGF)区域内的血管则以单层内皮样细胞衬里的幼稚血管结构为主,内含少量血细胞;实验对照组仍多为单层内皮样细胞衬里的幼稚血管。空白对照组(图2E)仅见少量纤维组织,未见明显血管结构。
术后第14天,实验组(图3A、B)标本可见双层支架腔隙内广泛分布新生血管网络并贯穿全层,其管壁较厚且结构较成熟圆润,清晰可见逐步过渡的内、中、外膜分层,同时可见少量幼稚血管。实验对照组(图3C、D)则以单层内皮样细胞衬里、形状
较不规则的幼稚血管为主,成熟血管相对较少。
术后第21天,实验组、实验对照组血管密度均降低,实验组支架内以成熟血管为主(图4A),沿新生血管轴的纵剖面尚可见血管芽(图4B)或丰富分支架构,管腔内含有大量的血细胞,支架内可见少量血细胞。实验对照组(图4C、D)管径较粗的血管数量较实验组明显减少,支架内可见大量散逸的血细胞。
3 讨论
皮肤、软骨及角膜等少数组织细胞可通过周围血管的扩散而得到充分的氧气和养分[3]。但这种扩散
能力仅限于血管周围200 μm范围之内。对于骨、肌肉等较大工程组织的成功应用,血管化问题尚待进一步解决[7]。当组织工程支架植入体内时,虽因手术
创伤引起的炎症反应和支架内部种子细胞在缺氧条件下释放的成血管因子可共同诱导支架血管化,但此方式形成血管的速度较慢,无法转运充分的氧气和养分至支架内部的种子细胞。因此学者[4]通过改变
支架构型设计、复合诱导血管再生细胞因子、体内外预血管化等方式促进工程组织的血管化进程。
诱导骨组织工程血管化的关键是要形成结构成熟、功能稳定、能够长期提供血运的循环系统,因此,血管新生应包括两方面:内皮细胞的迁徙、增殖及周细胞维持新生血管芽的稳定[8]。只有依靠早期
形成的有效血循网络,方可在组织工程支架内,为受控的组织细胞分化增殖及最终形成具有预期形态及功能的组织/器官提供有效的供氧/供养功效。
Richardson等[9]认为VEGF在血管化早期促进血
管新生,PDGF在血管化后期诱导血管成熟,联合应用这两种因子将能更好地促进血管的再生与成熟。在组织工程领域,构建一个具有复杂功能的组织,其关键是要精确地协调好干细胞所处微循环环境的时间及空间变化。本研究中,将股动静脉血管束包裹于构建的同轴双层PLGA支架中央作为轴型血供来源,通过在其外层复合PDGF、内层复合VEGF的设计方式,使两种分别作用在血管形成不同时期的诱导因子利用空间分布的差异方式,形成对血管组织诱导再生的时间差异效应。VEGF接近股动静脉,利于早期诱导大量血管芽生及幼稚血管生成。PDGF位居外层,利于促进后期放射状向外生长,并促进最终与周围组织血循沟通的新生血管结构的成熟与稳定。事实上,这种后期的血管成熟与稳定,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支架血管化的组织结构基础。与此同时,在外层管壁支架上的PDGF,还依赖渗透方式逐步作用于较靠内的新生血管丛,使之最终稳定下来。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第10天时,随着两种因子在双层支架内部逐渐形成的不同浓度梯度,由外层支架到内层支架可见新生血管由成熟到幼稚。第21天时,实验对照组新生血管密度较前明显降低。动静脉血管束早期在VEGF的诱导下,支架内部形成大量的幼稚血管,这些幼稚血管成熟之前在VEGF的持续作用下可以避免退化及内皮细胞凋亡。但随着VEGF的逐步降解,新生的幼稚血管急剧退化而大量血细胞残存于支架内部。实验组早期在VEGF诱导下大量新生幼稚血管伴随纤维组织贯穿双层支架,后期在PDGF作用下,幼稚血管逐渐改建成熟,虽然VEGF和PDGF不断降解,但仅少部分未成熟的新生血管逐渐退化,最终形成贯通双层支架内部的成熟稳定的循环网络。
在VEGF及其他成血管因子的诱导下,内皮细胞释放基质金属蛋白酶降解周围的细胞外基质,内皮细胞增殖并向高浓度因子部位迁徙[10],内皮细胞迁
徙至降解后形成的腔隙最终形成新生血管。其过程受黏附蛋白、生长因子、连接分子、内源性抑制分子等的联合作用[11]。新生血管进一步改建为成熟血
管则需要多种功能不同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10],但
是Greenberg等[12]发现在诱导组织工程血管化过程中
联合应用VEGF和PDGF并不能获得持久的血管效应,认为VEGF受体2抑制PDGF受体β信号通路,进而干扰血管平滑肌功能及血管成熟。关于不同因子之间的协调机制,尚须从分子层面及细胞信号通路方面等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表明:同轴双层PLGA支架构建方式可显著改善组织工程支架内部的早期血运环境,提高氧气和养分的输送效能。
[参考文献]
[1] Arkudas A, Pryymachuk G, Beier JP, et al. Combination of ex-
trinsic and intrinsic pathways significantly accelerates axial vas-
cularization of bioartificial tissues[J]. Plast Reconstr Surg, 2012,
129(1):55e-65e.
[2] Jain RK. Molecular regulation of vessel maturation[J]. Nat Med,
2003, 9(6):685-693.
[3] Novosel EC, Kleinhans C, Kluger PJ. Vascularization is the key
challenge in tissue engineering[J]. Adv Drug Deliv Rev, 2011, 63
(4/5):300-311.
[4] Rouwkema J, Rivron NC, van Blitterswijk CA. Vascularization in
tissue engineering[J]. Trends Biotechnol, 2008, 26(8):434-441.
[5] 乔峰, 陈刚. 轴型血供骨组织工程双层梯度控释支架模具: 中国,
201120216196.X[P]. 2012-04-11.
Qiao Feng, Chen Gang. The double-layered gradient controlled re-
lease scaffold mold of axial blood supply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China, 201120216196.X[P]. 2012-04-11.
[6] Liao CJ, Chen CF, Chen JH, et al. Fabrication of porous biode-
gradable polymer scaffolds using a solvent merging/particulate lea-
ching method[J]. J Biomed Mater Res, 2002, 59(4):676-681.
[7] Johnson PC, Mikos AG, Fisher JP, et al. Strategic directions in
tissue engineering[J]. Tissue Eng, 2007, 13(12):2827-2837.
[8] Carmeliet P. Angiogenesis in life, disease and medicine[J]. Nature,
2005, 438(7070):932-936.
[9] Richardson TP, Peters MC, Ennett AB, et al. Polymeric system
for dual growth factor delivery[J]. Nat Biotechnol, 2001, 19(11):
1029-1034.
[10] Yancopoulos GD, Davis S, Gale NW, et al. Vascular-specific growth
factors and blood vessel formation[J]. Nature, 2000, 407(6801):
242-248.
[11] Laschke MW, Harder Y, Amon M, et al. Angiogenesis in tissue
engineering: Breathing life into constructed tissue substitutes[J].
Tissue Eng, 2006, 12(8):2093-210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要进行绘画创作,首先要有浓厚的兴趣,才能乐于去画,从而激发创作的灵感和思维。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绘画的表现是不同的。往往年龄小的孩子,在绘画上表现得比成人更大胆,更单纯,这样自由地表达,也是很多成年画家很难真正做到的。孩子自由地作画反而达到了成年画家很难达到的“率真、畅神”。他们已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世界,如果我们还是按成人技法,依样画葫芦地拿《芥子园画谱》中的梅兰竹菊等作为摹本给他们,效果可想而知。他们的世界要丰富得多。我在教学中,更多的是从学生最喜闻乐见的题材入手,学生们喜欢什么,我就画什么。春天到了,我们的家乡很美,我带孩子们到山上、田野、湖边写生,找到小蝌蚪、小鱼,绿绿的田野,盛开的桃花、杏花、梨花,等等,开始本课的学习。这样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学习的热情很高,主动性得到了提高,不单单是在画眼中所景,而是画自己的想法,表现的是自己喜欢的东西、熟悉的东西、想表现的东西。几十张作业是几十张表现不同风貌特点的画面,而这些特点,很可能就是显露学生创造意识和艺术才智的“闪光点”。他们在画的过程中表现得更为自由,更为主动,表现的东西也更加丰富多彩。当生活的体验唤醒了学生的兴奋点的时候,当学生急于把内心的感受表现出来却又无法表现的时候,不失时机地给他们一些指导,一切便会水到渠成,学生就会把生活中的形象提炼成意向的视觉符号,表现中国画特有的艺术魅力,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二、采用不拘一格的形式培养创新意识
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美术课要把美术与音乐、诗文与生活等知识结合起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他们了解更多。同时增加国画的素材,让他们画自己乐于表现的东西,画出最随意、最有生命力的作品。
(一)与诗文的结合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首好诗就是一副优美的画面,诗、书、画、印构成了传统的国画,在课上,我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故事,让学生描绘诗中的情景,同时融入自己的想象和感受,并且尝试着画入作品中。同学们的兴致很高,比如由“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两句诗画出了不同的画面。有的画出两只黄鹂站在柳枝上快乐地鸣叫,空中的白鹭栩栩如生,画面活泼生动;有的画面上柳枝柳叶中露出了两只紧紧相依的黄鹂,画面显得韵味深长……由于观察和理解的角度不同,因而构思了不同画面,有的注重情的传达,有的注重景的再现;有的描绘得细腻,有的描绘得粗犷。国画与诗歌的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加深了对诗词内涵的深入了解和体悟,审美情趣也得到了提高。
(二)与音乐的结合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因素和能力的一种反映。通过欣赏音乐,学生能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的形式之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同时音乐艺术能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我把国画教学融入音乐,让学生徜徉在音乐的美妙感受中,张开想象的翅膀放飞思想,如“彝族舞曲”“故乡的云”“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等,手中的毛笔也就随音乐的节奏起伏,画出心中美好的画面。
(三)与故事结合
中国画的历史悠久,名家辈出,名人轶事很多,教师可根据学生特点,把教学内容编成故事或结合教材讲述相关画家的小故事,这对提高学生知识水平,拓宽视野,领略国画精髓有着很大的作用,如“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山人的“墨点无多泪点多,泪眼中的旧江山”等故事,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国画的博大精深,以及风格形式的多变,增加对国画的了解,感受到学习国画的乐趣。
(四)与游戏结合
国画学习要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发展的心理特征,让他们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掌握技能。好玩好动是学生的天性,在教学中我尝试让趣味性融入国画课堂。如《墨的偶然性》这课的教学,就是让学生利用宣纸、墨、色的混合交融,通过一些特技让学生在玩中快乐地尝试线条和墨色的变化。学生的主动性很强,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对用笔用墨的练习。
三、融入多种绘画材料与表现方法,让学生对国画感到神奇
作画形式多样、表现方法多样,学生用脱离束缚的方式表现,能提高爱画想画的兴趣,想象更加自由,有大胆的创新,作品的不同效果又会让学生有成就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069-01
什么是文化素养?通俗地说,是一个人在文化知识方面的综合素质。其中包括政治、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数学、外语、文学、语言与写作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学识水平。无论是学习音乐、从事音乐创作或音乐教育工作,都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我们承认音乐人才的选拔有其特殊性,重视音乐天赋是学习音乐必不可少的客观的物质条件,强调音乐素质是发展音乐才能的第一客观因素,但并不是否认或忽视文化素养对学习音乐、发展音乐才能所起的重要作用。恰恰相反,随着现代化教育科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文化素养是学好音乐、全面发展音乐才能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人的天赋条件和音乐素质再好,如果文化水平较低,文化素养不高,其音乐才能的发展,不仅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和制约,有的甚至是“大器不成”,难以造就。古今中外凡是有成就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指挥家、演唱演奏家等,无一不是由于他们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渊博的文学、哲学、美学、历史、绘画等方面的知识,才使他们的音乐天赋和音乐素质获得全面、高水平的发展。与此相反,在音乐院校,极少数学生经过较严格的专业考试,在天赋条件和素质上都不错,但入学后在专业学习上却进展缓慢,成绩平平,有的甚至多门功课落后,成为“差等生”,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也就是文化水平较低,文化素养不高。
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的条件下,任何一门学科,哪怕是一门年轻的学科,都有其区别其他学科的质的规定性。它既有自身的系统的理论体系、发展规律,又有其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而多方位发展的要求和趋势。要全面地认识、掌握和发展一门学科,首先要求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去学习前人在本学科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从而通过这些知识和经验,进一步去认识它的发展规律以及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音乐这门古老、美妙、特殊的艺术尤其如此。从原始人类简单哼出的第一声“劳动号子”,到现在人类创造的由电子数码控制的激光音乐,人类的音乐知识宝库中,不但已经积累了极其丰富的文字和音乐财富,而且音乐与文学(特别是诗词)、数学、哲学、美学、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宗教、历史以及绘画艺术、戏曲艺术、舞蹈艺术、建筑艺术、体育等学科的关系和相互影响,也越来越密切。
在进行高中化学教学时,老师常常会遇到这样两种情况,第一种,学生对于新知识是完全陌生的,而且对于新知识的理解也是比较困难的,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对于吸收新的知识就需要适当的上位概念,就比如在对物质的量、化学键、原电池等内容进行学习的时候。第二种,学生对于需要学习的新知识并不是完全陌生的,但也不太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差异性,也就是说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虽然有一些适当的概念,但也不是稳定的、清晰的,很难与新知识形成有意义的结合点。比如在对强弱电解质、燃烧反应、金属腐蚀等内容进行学习的时候,学生对这些内容常常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但是又不能对这些概念进行准确的回忆和描述。在这两种情况下,想要让学生不受阻碍的把新旧知识进行同化顺应,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学生有效地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桥梁,这样学生才会避免机械学习,为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并进行有意义地学习奠定基础。
1生活体验策略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老师把“生活化学化,化学社会化”的理念很好的运用到教学当中,就是所说的生活体验策略,这是一种把学生的生活体验作为组织者的策略。教育家陶行知提出,教育即生活;著名的心理学家的知识构建理论也指出:学生都是基于自己实际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对自己知识进行主动构建的。让化学更加贴近生活更贴近社会就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一个明显的特点。所以老师应该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能够运用学过的化学原理和化学概念理解和解释一些生活中现象和社会问题,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比如在高二学习的对于化学反应的碰撞理论,就这个知识点而言,学生倍感抽象,老师要想讲解透彻也非易事,这时就需要设计“先行组织者”。以投篮为例,对于投篮很多学生都有体验过,自然就会理解力度和方向性是投篮时的两个重要因素,两者不可或缺。经过这样引导,学生不但容易理解化学反应中微观过程,而且也会深刻理解有效碰撞的概念,从而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
2化学实验策略
化学实验策略是指老师把化学实验当成“先行组织者”来指导学生对新的知识进行构建的一种教学策略。实验可以说是化学学习的基础,利用化学实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比如,在初中就是通过磷的燃烧实验进行燃烧条件学习的,而在高中在进行燃烧概念以及燃烧条件的学习时,就要对初中学习掌握的知识进行修正,所以如果老师只是口头进行讲解是很难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时候想让学生全面掌握燃烧的概念就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由实验作为“先行组织者”,学生在新旧知识冲突的情况下进行分析和研究之后,才逐步实现新旧知识的同化和顺应,从而建立新的知识认知结构,自然而然的就得出了燃烧的概念,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
3设疑的提问策略
设疑提问策略就是老师以设疑提问的方式对学生构建新的认知结构的一种教学策略。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点往往就是设疑提问组织者主要的出发点,这样老师就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认知结构容易出现错误的出发点设置“先行组织者”。比如学习 “盐类的水解”时,就可以有意的结合以前学过的旧知识进行提问,学生大多都会根据旧的认知结构进行回答,当实验的结果和学生的回答形成了矛盾时,学生就会疑惑,同时对问题的答案感兴趣,接着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和研究,不仅对于盐类水解的本质进行了理解,还学会了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对自己主动探究的能力也得到了的提高。
总之,“先行组织者”本质就是把准备工作放在学习之前,以达到让学生对新课程知识更容易接受的目的。展现“先行组织者”对学生学习思维可以起到引导和激发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对学生关键性思维方法和认知技能的培养。设置良好的“先行组织者”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对学生有效的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大有帮助。但是也要注意到设置“先行组织者”这种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创造力还有开拓性思维方面的局限性,在课堂的教学中,应该有效地把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结合到一起,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089-02
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大力提倡开展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上目标的实现都被寄予科学高效的探究式教学方法,但由于受到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很多课堂的探究式教学流于形式,效率低下,甚至出现负效率现象。
一、教师对探究式教学的影响
教师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及教师对教学方法的认知程度和驾驭能力直接决定着课堂效率的高低。探究式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探究式教学与讲授式教学的这种区别要求教师必须从教育观念上进行改变。因为教师的教育观念对其教学行为有极大的影响,并且教学行为和教育观念又互相影响。
首先,要转变的是师生关系及对教育教学目的的认识。新课程的教学从本质上是以对话、交流、合作等为基础的知识建构过程,目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改变以教师为主的授课方式,将师生放于平等的位置,做好学生探究学习的引领者。
其次,要对探究式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深刻的认识。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的探究式课堂仅仅停留在表面,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课堂气氛活跃,表面热闹非凡,实质上是一种无序探究,教师没有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探究的效率几乎为零。真实高效的探究不仅仅只体现在课堂之中,探究很大一部分都延伸到了课堂以外,探究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必须从探究内容的选择、教材的创新、教学环节的设计、学情班情的了解、学生课前预习的落实等诸多方面着手才能实现真正的探究。
充足的准备不一定就能完成高效的课堂探究。探究式教学的课堂是开放性的课堂,学生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样势必会有学生提出一些超出教学内容的问题,要解决这些突发事件教师必须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深厚的知识储备,而强大的应变能力又基于深厚的知识储备。对化学科教师而言,首先要熟练掌握化学学科知识,具备系统的化学基础知识是高中化学老师最基本的素质。化学的学科特点还要求教师要随时了解化学学科的前沿知识,新的发现、新的结果等。其次,化学是一门实用性的综合学科,除专业知识外,化学教师应具有综合的知识网络,还要掌握一些与本学科相关联的其他学科的知识,例如,物理、生物知识等。一定的人文知识如化学史、科学人文等也必不可少。第三,能科学应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必须要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吸取教育学、教学论、心理学的新理论、新成果。用现代的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二、学生对探究式教学的影响
探究式教学学生是主体,探究过程就是要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学生的参与程度直接决定着探究式教学效率的高低。
学生对探究式教学参与度较低的原因有:①探究的内容课本或者参考用书中已有结果,探究没有任何意义,这就需要教师在探究的内容上下功夫,创新探究内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②探究学习只是少数人的表演舞台,与我无关。探究内容要分析学生,针对不同的个体、班级、年级制定不同的探究内容,以便让大多数的学生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去。我校化学学科同一年级使用的是相同的导学案,通过分析不同班级课堂探究的结果来看,普通班和重点班对同一探究内容的接受程度有很大的差别,有时甚至截然相反,同一探究内容重点班学生能够轻松解决而普通班学生往往感觉很难。这就要求教师有针对性的制定探究内容,不能整齐划一,采取一刀切的方式。③化学学科的知识点比较分散,老师讲解少会导致知识不系统,无法记忆和应用,导致不会解题。④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适应探究式教学方式。解决这类问题,我校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就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培训,让学生一开始就从思想上认识到探究式教学的巨大优势,再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有关新课程下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尽快的认识探究式教学方式。
三、教学课时对探究式教学的影响
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探究式教学需要的教学时间比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时间更多,要在完成教学内容和探究活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很难。结合化学的学科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反面来加以解决:①不必所有的内容均进行探究式教学,部分知识更适用于传统的讲授模式,例如基本的概念、元素化合物中物质的基本物理性质及与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化学性质等。②不必一节课从头至尾进行探究,只要抓住核心的适合探究的知识点进行探究就足以达到探究的目的。③化学教材的设计在必修2和选修4(人教版)上有很多重复内容,可以进行一定的整合。
总之、探究式教学的高效实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教师和学生是关键。除此之外还受教学时间、评价机制、教学资源、学校管理等因素影响,只有将诸多的影响因素有机的结合起来,相互作用,才能真正提高探究式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翟京华.探究式教学实效性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1,31(12).
[2]陈安容.探究式教学法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3(3).
[3]赵研.高中化学探究学习中不同讨论方式开放程度及其实效性研究[J].化学教育,2010,(增刊Ⅱ).
[4]刘知新.化学教学论(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在临床上对于原发性高血压肾素分型与流行病学因素及生化指标的关系如何界定,我们对此采用了多因素回归分析的方法对高血压患者血浆肾素活性(PRA)和血管紧张素Ⅱ(ATⅡ)的水平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并寻找其相互关系。采用同一的临床数理统计方法,对观察因素与PRA或者ATⅡ的关系作肾素分型计算,旨在探讨各型是否有相对独立性的特征以表明其客观存在。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临床上随机抽取157例未经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作肾素分型,其中男性患者85例,女性患者72例,年龄最大者78岁,年龄最小者32岁,平均年龄55岁,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1.2病例选择对于157例患者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的方法对高血压患者血浆肾素活性(PRA)和血管紧张素Ⅱ(ATⅡ)的水平影响进行分析。未经治疗或者停用降压利尿药2周以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女性半年内未服避孕药。临床上采取随意进行饮食并且能够让患者自由活动的方式,清晨空腹即刻进行静脉采血,可在患者早起后坐位休息15分钟以后进行。
1.3观察因素分析通过对于患者各因素的观察、代号以及单位或者量化值中观察因素的构成或计量均值及其标准分析研究,对有关量化值进行解释分析。
2方法
2.1对高血压患者血浆肾素活性(PRA)和血管紧张素Ⅱ(ATⅡ)采用放射免疫法进行测定。在同一测定条件下,105名正常成人PRA平均值为0.198±0.073ng/ml/h;凡是PRA在正常范围内(0.15-0.69ng/ml/h)者为正常肾素型,高于或者低于此值者为高或者低肾素型。
2.2采用放射免疫法还可测定患者体内红细胞内、血和尿中钠、钾的含量,血和尿中尿酸的含量,由血尿酸、肌酐浓度和采血日留置的尿中尿酸排出量、肌酐浓度,计算尿酸清除率和肌酐清除率。
2.3数学分析法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法在本文中观察指标(因变量)分为高血压患者血浆肾素活性(PRA)和血管紧张素Ⅱ(ATⅡ)两种。当PRA为观察指标时,ATⅡ被列入自变量中;反之,当ATⅡ为观察指标时,PRA被列入自变量中。根据被入选观察因素对复相关系数递增程度的综合考查分析,各型患者的PRA或者ATⅡ分别对选入观察因素的相关度人为地划分为4度。
3结果
3.1肾素分型与流行病因素关系参加分析的共有157例,分为低、正常和高肾素三种类型,最终选入的观察因素及回归的复相关系数分析如下:①低肾素型:种型号病例共计有69例,占43.9%。结果表明,在15项观察因素中,对PRA有最显著相关的为性别,较显著相关的有家族史,饮食习惯,眼底,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紧张素Ⅱ最显著相关的为收缩压,较显著相关的为职业,高血压患者血浆肾素活性(PRA)等;②正常肾素型:共计有50例,占31.8%。结果表明,在15项观察因素中,对PRA有最显著相关的为收缩压,较显著相关的有职业等;对血管紧张素Ⅱ最显著相关的为眼底,其次为饮食习惯等;③高肾素型:共计有38例,占24.2%。结果表明,在15项观察因素中,对PRA有最显著相关的为家族史,较显著相关的为饮食习惯,性别等;对血管紧张素Ⅱ最显著相关的为收缩压,较显著相关的为家族史。在本型观察的38例病例中均无饮酒嗜好,实际观察项目为14项。
3.2肾素分型与生化指标的关系参加分析的共有121例,分为低、正常和高肾素三种类型,最终选入的观察因素及回归的复相关系数分析如下:①低肾素型:共有51例,占42.1%。15项观察因素在对PRA运算中,尿酸清除率等6项结果不能肯定。其他9项观察因素中,最显著相关的为尿钠和尿钾,较显著相关的为年龄;对血管紧张素Ⅱ最显著相关的为尿钠,其次为尿钠钾比值、红细胞内钾、血钠和尿酸清除率;②共有41例,占33.9%。结果表明,对高血压患者血浆肾素活性(PRA)最显著相关的为血管紧张素Ⅱ(ATⅡ),较显著相关的有尿钾等5项;对血管紧张素Ⅱ最显著相关的为尿钠钾比值,其他为肌酐清除率、高血压患者血浆肾素活性(PRA)、红细胞内钠和血钠;③高肾素型:共有29例,占24.0%。结果表明,对高血压患者血浆肾素活性(PRA)最为显著相关的为血钾,其他分别为尿钠、性别、尿酸清除率等;对血管紧张素Ⅱ最显著相关的为肌酐清除率,其次为血尿酸、尿酸清除率等。
4讨论
4.1本组患者PRA分布是以偏低值为主的连续曲线,但105例正常人则接近正态分布,这与有些文献中的报道不符,而有的学者将PRA偏态分布归结为年龄和种族。但经本人分析研究,年龄因素可以被排除。从总体(不分型)与分型后,或三型间对比观察可知,职业在不分型时对PRA的极显著相关。家族史在分型前与PRA明显相关,分型后只在高肾素型中显现。收缩压在不分型时与PRA无明显相关,分型后却在正常肾素中显示最显著相关。眼底在分型前与ATⅡ有明显相关,分型后只在正常肾素型中显示。
4.2上述变量在分型前后的转化同样在生化因素对PRA或者ATⅡ关系上出现;不分型时血钾、尿钠、钾对PRA,或尿钠、血尿对ATⅡ都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当分型处理后,都变为集中在某一肾素型别中显示。尤其是尿钠,无论是对PRA或者ATⅡ,分型后其明显相关性都显现在低肾素中。一些学者报道即使是在不限钠的患者PRA和尿钠也存在负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