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网络学习策略模板(10篇)

时间:2023-06-30 15:45:1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网络学习策略,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网络学习策略

篇1

 

新生事物都有一个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网络时代的学习环境性决定了其学习策略的先进性和局限性,研究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策略有利于充分发挥其先进性,克服局限性。 

一、网络学习环境的内涵与特征 

广义上的网络学习环境是指在网络学习中一切与学习者学习相关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物理环境、资源环境及人文环境三个方面。它是对传统学习环境的发展和继承,但与传统学习环境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空间,能自我组织成相互支持与协作的集体,摆脱了教师的控制和管理,教师则成了学生学习的伙伴、辅助者、协作者、促进者等。网络学习环境以自身的优势完成了传统教学所不能达到的目标,使教学手段更趋于现代化,这是传统学习环境所无法比拟的。 

1、 网络学习环境的内涵 

网络时代的学习环境不再是物质化、工具化的给予,而是一种自主性、参与性的活动过程,它包括学习心理、学习氛围、人际关系、学习策略等多种复杂的因素,呈现出以下三种趋势:(1)去“工具化”趋势。集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远程通讯技术等软科学于一体的虚拟校园环境意味着一种情景化的人性呵护,网络在学习者的心目中也逐步由一种“工具”演变成一种人性化的伙伴。(2)过程化趋势。网络学习是学习者在实践过程中心理活动与意义建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认知的复杂的知识学习过程。(3)人性化趋势。网络时代,人自身的信息素养已成为心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做信息的文明人是人的内在要求。 

2、网络学习环境的特征 

网络学习环境与传统学习环境有根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1)开放性。网络把学校与整个社会连在一起,能随时给学习者提供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打破了学习时间及各种学习空间的限制。(2)资源丰富性与共享性。网络成为全球最大的资源宝库,任何一位学习者都可在同一时间利用搜索工具方便快速地查找所需资料,进而对其进行筛选、重组、加工和整合,最后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3)知识表现生动化。网络教学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多媒体学习资源,图、文、声、像并茂,动画、视频并存,有助于学习者兴趣的养成。(4)自主性。网络环境中自主学习成为主要学习手段,学习者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和学习策略,并通过网络与其他同学进行协作学习。(5)交互性。虚拟的网络学习环境能给学习者提供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进行交互的各种有利条件和机会,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提出他们的思想,回答教育者提出的各种问题等。 

二、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学习策略所存在的问题 

目前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学习策略呈多样化发展趋势,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协作学习等多种学习策略基本能适合网络学习者的学习实际,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完善。 

1、技术和人际服务仍是制约学习策略的两大瓶颈各个网络教育学院的硬件建设、管理方式还不够完善、制度不合理,面授教学仍然占很大的比例。网络师生处于分离状态,网络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因此,突破技术支持和人际服务两大瓶颈是关键。 

2、没有完全摆脱传统学校学习策略的思维定势有很多学习者甚至包括教师、管理者认为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学习策略仅仅是传统学习策略的一个补充,学习者仍然用传统学校教育的思维来衡量网络学习,其结果是使网络学习者对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学习策略产生不信任感,制约了新的思维习惯和学习理念的形成。 

3、仍然只是“教师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延续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学习策略是一种基于资源的学习策略,它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来给学习者提供了更大的自由性和开放性。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的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学习策略绝大多数还只是传统课堂教育在远程教育中的简单延伸,网上的教学内容也只是教师在课堂上的讲义,授课的形式由在同一教室的教师讲、学生听变成在不同地方教师讲、学生听(同步远程教育)或是教师准备讲义,学生阅读(异步远程教育),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学习策略的优势根本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三、网络学习环境下学习策略的设计原则 

1、符合成人心理特点和实际情况。网络学习者的主体是成人,成人的成熟度高、责任感强,人格独立、认知稳定,具有独立思考与判断、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因此学习策略的设计原则应该符合成人的心理特点。但是,成人的心理、性格、年龄、职业以及社会角色等差异较大,学习需求、学习习惯、学习策略、认知水平、学习条件以及学习环境等也千差万别,因此,必须根据成人实际情况设计灵活多变的、多层次化的适合成人个体本身的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学习策略。 

2、呈现方式符合学习内容。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首先要符合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相互联系,其次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因而要根据学习内容采用相应的呈现策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手段刺激学习者的感官和兴趣。 

3、自律和他律相结合。在网络学习环境中,由于师生处于分离状态,网络学习者所受的他律成分相对降低。对于网络学习来说,网络学习者的自觉性、自律性是其学习成败的关键。因此,这就要求网络学习者要有较高的学习自觉性,提高自律意识。一方面,学习者要不断地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地鼓励学习者和适当地约束学习者。只有把自律和他律相结合,促进网络学习者全面、健康地协调发展。 

4、坚持网络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网络学习者的学习策略是建立在其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之上的,对学习策略的研究,首先要研究如何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我钻研、独立学习能力(2)自我定向、自我规划能力(3)独立操作、网上学习能力(4)远程交互、协作学习能力(5)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6)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 

四、网络学习环境下学习策略的设想 

受客观条件限制,现实与理想中的学习策略总有一段距离,即使是较完美的策略也会因人而异,呈现出各自的优缺点,理论探讨总是永无止境。 

1、网络学习环境下的交互学习策略。远程学习使教育者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发生了物质实体形式的相互分离,导致了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相互分离,交互的行为和目的以及交互各方的相互依赖和结合的程度,都出现新的变化。教育者和学生都分散在社会的各个角落,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各个学生的学习行为,不再是发生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而是一种独立的个人学习策略。 

尽管这种交互不是在同一物理地点,但这种同步的信息传播和相同的任务,又使交互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共同的虚拟活动背景。网络环境下的交互活动将更加有利于意见、观念、价值的交换,有助于一个积极的社会气氛的形成。 

2、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小组协作学习策略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是指借助internet多媒体等相关技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多个学习者组成协作小组,共同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在此过程中,学习者借助一定的网络交互平台,分工协作,各司其职,互帮互助,发挥集体协同效应,共同完成任务。如何创建有效的学习情境,让学习者通过“会话”的手段,在“协作”中完成学习目标,形成知识的“意义建构”是协作学习策略实践的方向。 

3、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合作学习策略合作学习是一种为了促进学习,由某些学生协作完成某个给定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之间以融洽的关系,以相互合作的态度,共享信息和资源,共同担负学习责任,荣辱同当。合作学习强调任务驱动下学习者之间的积极协作,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体现了信息社会环境下人们学习、工作所必需的协作精神。与个别化学习相比,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健康情感的形成。将合作学习引入信息技术教学,不仅是一种方法的探索,同时也是一种现代教育观念的传播。 

4、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学习动机支持策略学习动机是激发学习者开展学习活动,指引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内在过程,具有维持、增强、制止、减弱学习活动的力量。同时学习动机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学习者在外在条件的激发下(出现外部动机),对学习逐渐产生了兴趣和热情(转化为内部动机),学习更加认真,从而取得了进步受到了表扬或奖励,于是又在表扬和奖励(出现新的外部动机)的推动下学习更加积极努力(转化为更高水平的内部动机)。通过二者交替作用,使学习活动不断获得成功。学习动机是引导学习者学习的兴趣、积极性、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的内在因素。 

开展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学习策略的探索对于促进我国网络环境下学习策略的改变和提高有着很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既有利于学习者掌握学习策略本身,也能使他们提高策略意识,通过学习策略的运用,不断总结,不断探索,创造出新的学习策略,从而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G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1-209-01

随着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电脑的流行和普及,互联网在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而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本文通过对网络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以期发现国内网络英语学习的发展趋势,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展望未来该研究领域的发展。

一、网络英语学习策略综述

就研究视角而言,人们对网络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培训,侧重于对听、说、读、写、词汇等各种微技能方面的网络英语学习策略研究。从宏观层面来看,对网络学习策略的使用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比重较大,而学习策略的培训涉及较少。从微观层面来看,对网络听力学习的研究所占比重很大,而对口语策略的研究甚少。从研究对象来看,几乎所有研究者都把目标集中在了大学生或成人身上,尽管部分研究论述里并没明确提及研究对象,但在有明确提出的英语学习者中,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占了很大的比例。网络英语策略研究的对象以成人为主。其原因有两个,一个原因是成人的学习自主性强,有运用策略的自主意识。另一个原因是我国目前从事英语学习策略研究的人员几乎都集中在高等学校,研究高校学生比较方便。

二、关于网络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视角

研究视角总的分为宏观和微观两种。关于网络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有人从课前和课后两个角度探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英语学习者参与学习的策略:课前利用信息技术完成英语语言实践活动,课后利用网络环境培养英语学习兴趣,扩展知识面,强化听力训练,加强师生互动。这些教学活动充分利用网络环境,调动了学习者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协作学习及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为网络教学改革的深化奠定了基础。学生能接受多媒体辅学,针对多媒体辅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缺乏情感动力、没有交流互动、弱生英语学习思路和方法有偏颇等,英语教师要有效地发挥主导作用,协调好人机合作。

研究发现,网络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减少学习焦虑、大量获取语言信息并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焦虑仍然大范围地存在。言语焦虑、考试焦虑和负评价恐惧是他们英语学习焦虑的主要方面。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网络自主化学习模式在各高校逐步得以实施,由学习策略缺失引发的学习障碍问题日益显现出来。文章根据语言学习策略理论,针对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下英语学习的特点、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的语言学习策略培养模式,以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关于网络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方法

网络英语学习者学习策略的常用的研究方法有:书面问卷调查、访谈法、观察、口头报告、日记、书面对话、回忆研究和电脑跟踪等。其中,被使用最多的是书面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当然,若能同时选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混合研究,则可以更好相互补充,更全面揭示的问题所在,也能为分析解决问题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我国内学者和研究者关于网络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既显示了学习策略对网络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也揭示了策略运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学习环境对于学习者的英语学习策略有着相当大的影响。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者在策略的总体使用方面比传统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者频繁,学习效率也相应更高。

四、网络英语学习策略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我国关于网络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目前大致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

1.在网络英语学习策略研究的覆盖面上,大多数研究侧重于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对单独的情感策略的使用和研究相对较少;一些研究过多关注网络外语教学某处细节的研究,而对于决定这些细节的重要性、根本性问题的研究不够;一些研究过于关注理论探讨,忽略了实践的探索。

2.在网络英语学习策略研究的深度方面,一些相关实证研究主要是针对某些比较低级的策略,对高级的如思维策略、问题解决策略、元认知策略等的研究深度不够;部分研究的目的性和目标性都不十分明确,设计方案和研究方法也缺乏科学性指导,从而导致研究结果缺少信度和效度,研究略为浅显,量多质少。

3.在网络英语学习策略研究的广度方面,对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等几种语言技能的策略研究并不均衡,且重复性研究较多。相比较而言,网络听力研究比较完善,且效果良好,但对写作、阅读、口语、词汇网络学习策略研究在数量上则略显逊色。

4.在网络英语学习策略研究的方法方面,目前研究中使用最多的是问卷调查方法,而其他一些诸如个案研究及混合研究等方法的使用相对较少,在研究方案设计方面,以横向对比的研究偏多,而对反映学习者策略使用能力的发展过程的纵向研究不够。最常用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有时也被强行分离、独立进行,研究方法略显单调。

以上列举的若干问题是当前我们在网络英语策略研究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不可避免出现的一些情况,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在研究发展的不同阶段都会有旧问题的解决和新问题的产生,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有意识地改进或避免,必然会将我国的网络英语学习策略研究推上一个新高度,从而推动我国网络外语教学研究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开展。

篇3

新生事物都有一个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网络时代的学习环境性决定了其学习策略的先进性和局限性,研究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策略有利于充分发挥其先进性,克服局限性。

1. 网络学习环境的内涵与特征 广义上的网络学习环境是指在网络学习中一切与学习者学习相关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物理环境、资源环境及人文环境三个方面。它是对传统学习环境的发展和继承,但与传统学习环境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空间,能自我组织成相互支持与协作的集体,摆脱了教师的控制和管理,教师则成了学生学习的伙伴、辅助者、协作者、促进者等。网络学习环境以自身的优势完成了传统教学所不能达到的目标,使教学手段更趋于现代化,这是传统学习环境所无法比拟的。

1.1 网络学习环境的内涵。 网络时代的学习环境不再是物质化、工具化的给予,而是一种自主性、参与性的活动过程,它包括学习心理、学习氛围、人际关系、学习策略等多种复杂的因素,呈现出以下三种趋势:(1) 去“工具化”趋势。集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远程通讯技术等软科学于一体的虚拟校园环境意味着一种情景化的人性呵护,网络在学习者的心目中也逐步由一种“工具”演变成一种人性化的伙伴。(2) 过程化趋势。网络学习是学习者在实践过程中心理活动与意义建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认知的复杂的知识学习过程。(3) 人性化趋势。网络时代,人自身的信息素养已成为心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做信息的文明人是人的内在要求。

1.2 网络学习环境的特征。 网络学习环境与传统学习环境有根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1) 开放性。网络把学校与整个社会连在一起,能随时给学习者提供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打破了学习时间及各种学习空间的限制。(2) 资源丰富性与共享性。网络成为全球最大的资源宝库,任何一位学习者都可在同一时间利用搜索工具方便快速地查找所需资料,进而对其进行筛选、重组、加工和整合,最后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3) 知识表现生动化。网络教学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多媒体学习资源,图、文、声、像并茂,动画、视频并存,有助于学习者兴趣的养成。(4) 自主性。网络环境中自主学习成为主要学习手段,学习者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和学习策略,并通过网络与其他同学进行协作学习。(5) 交互性。虚拟的网络学习环境能给学习者提供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进行交互的各种有利条件和机会,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提出他们的思想,回答教育者提出的各种问题等。

2. 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学习策略所存在的问题 目前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学习策略呈多样化发展趋势,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协作学习等多种学习策略基本能适合网络学习者的学习实际,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完善。

2.1 技术和人际服务仍是制约学习策略的两大瓶颈各个网络教育学院的硬件建设、管理方式还不够完善、制度不合理,面授教学仍然占很大的比例。网络师生处于分离状态,网络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因此,突破技术支持和人际服务两大瓶颈是关键。

2.2 没有完全摆脱传统学校学习策略的思维定势有很多学习者甚至包括教师、管理者认为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学习策略仅仅是传统学习策略的一个补充,学习者仍然用传统学校教育的思维来衡量网络学习,其结果是使网络学习者对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学习策略产生不信任感,制约了新的思维习惯和学习理念的形成。

2.3 仍然只是“教师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延续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学习策略是一种基于资源的学习策略,它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来给学习者提供了更大的自由性和开放性。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的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学习策略绝大多数还只是传统课堂教育在远程教育中的简单延伸,网上的教学内容也只是教师在课堂上的讲义,授课的形式由在同一教室的教师讲、学生听变成在不同地方教师讲、学生听(同步远程教育)或是教师准备讲义,学生阅读(异步远程教育),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学习策略的优势根本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3. 网络学习环境下学习策略的设想 受客观条件限制,现实与理想中的学习策略总有一段距离,即使是较完美的策略也会因人而异,呈现出各自的优缺点,理论探讨总是永无止境。

3.1 网络学习环境下的交互学习策略。远程学习使教育者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发生了物质实体形式的相互分离,导致了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相互分离,交互的行为和目的以及交互各方的相互依赖和结合的程度,都出现新的变化。教育者和学生都分散在社会的各个角落,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各个学生的学习行为,不再是发生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而是一种独立的个人学习策略。

尽管这种交互不是在同一物理地点,但这种同步的信息传播和相同的任务,又使交互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共同的虚拟活动背景。网络环境下的交互活动将更加有利于意见、观念、价值的交换,有助于一个积极的社会气氛的形成。

3.2 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小组协作学习策略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是指借助Internet多媒体等相关技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多个学习者组成协作小组,共同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在此过程中,学习者借助一定的网络交互平台,分工协作,各司其职,互帮互助,发挥集体协同效应,共同完成任务。如何创建有效的学习情境,让学习者通过“会话”的手段,在“协作”中完成学习目标,形成知识的“意义建构”是协作学习策略实践的方向。

篇4

一、各种基于网络的学习模式比较

先讨论分析一下几种常见的学习模式的优势和缺陷。

1.个别化学习模式

基于网络的个别化学习模式即学习者在教学时空分离的状态下,利用或凭借网络技术,通过相关教育资源,以一定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的活动。

这种学习模式体现了学习者的高度自主性,它允许程度各异的学生都能按照自己的能力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让每个学生都最大限度地获得学习效益,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知识,还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适应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个别化学习模式中的学习者与教师的交流之间存在一定的障碍,通过电子邮件交流学生可以随时向教师请教,但不能马上得到辅导。此外,采用个别化学习方式,学习者只有具备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优美的学习环境,才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和进度。另一方面,由于个别化学习自由度太大,缺乏学习的组织性和约束性。

2.协作式学习模式

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协作学习的环境,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针对明确的教学主题彼此讨论、交互与合作,直到对教学内容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与掌握的过程。

这种学习模式能够提高学习者的参与意识,增强学习者的团队精神。学生们可以突破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进行同伴互教、讨论交流、课外兴趣活动等协作性学习。学生、教师通过网络实现了资源共享,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在网上共同进行问题的研究探讨。

但这种学习模式仍然存在局限性。首先,合作学习的任务最好是团体任务,而不是个体性任务,即任务所要求的资源(信息、知识、技能、材料等)最好是个体学习者不可能全部具有的,最好是结构不良的问题,最好是开放式的、答案不唯一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引起学习者深层次的沟通。其次,协作学习要求学生要有良好的品德和良好的协作精神,对教师的要求则更高,教师要引导、指导学生学习,如果不注意引导、指导,就有可能造成学生过分依赖老师和其他学生,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再次,当前技术还是以支持个别化学习为主,支持协作学习的技术还有待发展。

3.研究性学习模式

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就是利用交互性网络平台,构建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研究性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调查、尝试、说明和解释各种现象的能力,使学生在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中主动探索,形成研究的态度,提高认知能力。研究性学习需要丰富的学习资源支持(包括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导师资源),现实世界由于教学资源的相对分散,收集困难,在一定程度上难以适应研究性学习对资源的需求。而网络中海量的信息资源,同步、异步并行的信息交流方式及超越时空传递信息的能力,解决了研究性学习信息资源和导师资源的不足,有利于学生探究真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这种学习模式有利于发现生活中的问题。这种基于真实问题的教学情境,使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成为了学习的内在动机,从而推动学生去掌握必需的知识与技能;网络开放性有利于促进尊重自我和实现自我,每一个人的观点都得到尊重,使得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对问题的解释呈现多重性,有利于支持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网络的开放性有助于社会各界人士更为积极且深入地介入学习活动。这里教师和学习者的来源已不局限于单一的教育内部,任何教师,或者热心教育的人士,都可以在网络平台注册成为导师,接受或选择学生的辅导请求,起到教师的指导和督导作用,更有效地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但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是有条件的,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教学内容。它主要应用于学生研究性学习中信息的获取、交流、、评价,研究性学习仅靠网络环境还是不够的,需要将网络环境的研究性学习与真实情境中的交流、体验和应用结合起来,创造最佳的研究性学习情境。

4.自主学习模式

自主学习模式与个别化学习模式基本相同。远程教育学者迈克・G.穆尔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对学习过程的自我控制。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模式,主要针对网络环境中,学习者主体科学地驾驭学习客体的行为模式及操作要领,并描述出学习者在网络教育学习中认知、情感和情绪、意识的心智变化规律。

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的步骤如下图所示。

通过对其学习步骤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种学习模式需要学习者有很高的学习主动性。所以这种模式较适用于成年人和学习主动性强的人。但对于年龄较小、学习自制能力较差的学习者来说,这种模式并不适用。

5.网络探究学习模式

该学习模式是在1995年由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教育技术系的伯尼・道格和汤姆・马奇创立的。目前全球已有数以千计的教师建立了自己的网络探究课程网页,并在课堂教学中广泛地开展了实践。

这种学习模式的主要思想是:教师先创设某个特定的情境,将学生引入其中,然后向学生提出某个具体的任务,要求其独立或者协作完成。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各种网络资源是学生们的主要信息来源和制订解决方案的依据。教师在设计他的网络探究的时候,首先就要对网络的各种信息进行筛选过滤。通常的做法就是为学生们指出对其完成任务能够起到绝对的帮助作用的一系列的网站和链接。

从这种学习模式主题思想和实施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它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要提出有助于创设学习情境的问题,并为学习者提供有益于学习进程的主要信息来源;从学习者角度来看,这种模式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但教师太多的帮助限制了学习者的思维,限制了学习者主动去发现问题的积极性。

除上述几种常见的学习模式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学习模式。大量的实践和研究之后发现,各种单一的学习模式都有其优点,也都存在着弱点。因此众多学者都在积极探索更加有效、完善的网络学习模式。

二、基于网络的综合型学习策略

1.综合型学习策略的基本思想

网络的综合型学习模式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但它同时也强调了教师地位的不可替代性。这种学习策略以网络及多媒体技术为依托,是一种在线式的学习方式。

综合型学习策略的教学过程如下:

(1)选择或创建综合学习平台

教师和学习小组应该创建或者选择一个性能良好的站点或主页作为教师和学习者学习的平台,也可以叫做虚拟教室。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时空条件,注册、登陆该站点进入虚拟教室学习。

网络综合学习平台是综合学习模式实现的基础。它提

供了网络研究性学习、协作性学习的环境,包括虚拟教室、虚拟课堂、学习资源、虚拟教师和学习伙伴等。

(2)制订学习计划

教师或学习小组通过学习平台制订学习计划。学习计划包括学习课程、内容,讨论或研究的若干主题、协作的任务及课外作业等,约定虚拟的课堂(聚会)、讨论、协作和自主学习时间计划,以及课余相互通讯的方式等等。

教师主导性地根据教学进展定期或不定期地制定和更新学习内容,讨论协作的主题,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学习的内容、提出问题或探索的议题。

一定要有明确的学习计划,它是弥补其他教学模式所存在弊端的重要措施。

(3)虚拟教室中的学习

在虚拟教室中,可以按学习内容、主题划分为若干个课堂或学习小组。学习者可以自主地选择进入各自感兴趣的课堂或学习小组。可以提供多种学习方式,包括教师讲授、课堂讨论和小组协作等。这种模式就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直接“互动”,同一(虚拟)教室中的不同对象可以面对面地同时(在线)讨论同一问题,消除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学习者即使身处雪域高原或者天涯海角,他们的学习都能够达到良好的互动性。

对于无法在约定时间登陆课堂的学员,可以在自己适当的时间进入虚拟教室,通过浏览阅读有关虚拟课堂的学习内容或课堂记录,再现他人的议题、见解和协作的情况进行学习,可以通过留言、发帖子、电子邮件等提出个人的见解、问题和有关议题。

(4)课外的自主学习

综合型学习策略的学习者可以自定学习步调,除了自主参与虚拟课堂上的内容学习、协作、讨论外,可以在虚拟课堂外进行自主的学习。这样,既可以完全体现网络环境下个别化学习的所有优点,也可以体验群体或协作学习的情景和过程,弥补了个别化学习的盲目性和单调性的缺陷,达到共享他人的智慧和经验的目的。

(5)学习的评价

综合型学习策略也可以通过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真实身份的可隐蔽性,学习者的性格基本都趋于开放型,能够大胆地发表各自的见解、认识,能够客观地体现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和能力,随时做出自我评价,同伴之间也可以进行评价;通过一段时间的合作、交流和观察,教师能够对每一个学习者都做出客观的评价,小组成员之间也如此。

从上面的基本描述可知,综合学习策略主要汲取了网络探究模式架构,学习过程实行个别化学习模式和协作学习模式相结合,它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

2.综合型学习策略的特点

(1)学习的有组织性

虽然网络学习的学习者自由度很大,但是,由于综合学习策略特意创建的学习平台,有明确的学习内容、明确的讨论、研究、协作的主题和议题,登陆的学习者有一定的兴趣、爱好的相近性,或者说有相同的志趣,有约定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案,有时间上的约束性,这些使得该模式与其他模式相比有较强的学习过程的组织性。

(2)学习过程的互动性及情感交流性

互联网络超越地域限制,实现了良好的互动性。思想需要交流,也只有在交流中才能得到提升。网络产生的最初动因就是使信息的传播更快捷,使人的交流更便捷。综合型学习策略依托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了学习的互动性。

在虚拟教室中,老师和学生、同学和同学可以实现“面对面”地讨论问题,完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家可以对同一问题展开全班讨论,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分成不同的兴趣小组。“下课”以后,大家还可以利用在线电话、电子邮箱或聊天工具进行进一步的交流。

在这种学习模式中,学习者不仅可以实现知识上的碰撞,思想情感的交流也丝毫不受阻碍。在虚拟教室中,大家可以为自己选择喜欢的头像,也可以上传自己的照片作为自己的形象。所以来自不同区域的学习者在虚拟教室中不仅可以听到彼此的声音,也可以看到彼此的形象,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同样可以接受老师或学习同伴的目光暗示。

(3)学习内容的自由选择性

在学校教育系统中,学习内容往往是由学校和老师决定的,学习者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没有任何的自主性,所以在某些课程的学习上,难以表现出学习的主动性。在网络的综合型学习策略中,学习内容完全由学习者自己做主。学习者通过网上的注册,可以进入一个完全适合个人特点的课程体系,并且可以向“社区”定制自己所需的课程、资源来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完全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的特点。

(4)学习时间的相对自由性

当学习者通过网上注册成为某个班的成员后,他就要接受这个班级的管理。班级管理员在征求全班同学的意见后,对一段时期内的课程做出最有效的时间安排。那么,如果某个学习者因故不能参加某次课堂,就要向管理员请假,管理员会酌情安排补救措施。

(5)学习结果评价的多样性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自我的形成性评价,也可以咨询老师对自己的评价;每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教师要对每一位学习者做出总结性评价,并给予鼓励或批评;学习同伴之间也可以开展积极的互评活动,以促进自己和同伴的共同进步。

篇5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3)21-0030-04

继美国心理学家Bruner(1956)提出“认知策略”之后,心理学家Newell、Shaw和Simon(1958)在其基础上逐渐形成“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y)的概念。之后,学习策略研究便是心理学领域和教育学领域长久不衰的研究主题。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量的不断增加和开放网络课程的蓬勃发展使人们认识到有效学习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的重要性。因此,对网络学习策略的研究逐渐成为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此,本文对近几年国内外网络学习策略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希望对我国网络学习策略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以学习策略为篇名检索关键词,对2000年至今与网络学习策略相关的中文期刊文献及学位论文进行了检索、筛选、分析和归纳。目前,我国对网络学习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

(一)网络学习策略基本理论研究

1.网络学习策略的内涵

在检索到的相关文献中,宋国庆最早于2001年将网络学习策略作为一个独立名词进行解释,认为网络学习策略是“学生在网络情境下,针对学习任务,依据学习规则,主动对学习的程序、工具及方法进行有效操作,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的操作对策”[1]。其后,陆续有学者对网络学习策略发表了自己的认识。例如:路璐等人认为网络学习策略是 “网络教育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依据学习情境,有目的、有意识地围绕信息加工过程而发生的一系列活动程序”[2]。该程序包括两部分,一是学习者在信息加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技巧,二是学习者对该过程的监控,以及对自身状态与加工方法的调节。王涛认为网络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下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3]。单迎杰将网络学习策略界定为“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而实行的认识学习任务、调用学习方法、调控学习过程的学习执行监控系统”[4]。王雪婧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网络背景下,针对具体的学习目标和自身的特征,自定学习计划、选择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途径展开并评价学习过程等一系列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操作步骤”[5],等等。

综上所述,目前已有多位学者对网络学习策略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然而,他们对网络学习策略解释的共同之处是在传统学习策略解读的基础上冠之“网络情境(或背景或环境)”的“帽子”,并未切实体现网络学习与传统课堂学习的其他差异。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网络学习策略是为实现网络环境下的有效学习,学习者结合学习任务和自身特征,依据相关学习环境所采用的学习方法、技巧或刻意行动的一般趋势或总体特点,该内涵包括网络环境下学习者捕捉信息的策略、将信息内化为知识的策略以及将知识实际应用的策略三部分,它们相互支撑,逐步循环,不断推进学习活动的进行和学习者的不断进步。

2.网络学习策略的构成

目前,国内对网络学习策略构成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路璐等人参考学习策略的结构,将网络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行为策略和自我调节策略三部分,其中,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组织策略及精加工策略;行为策略包括求助他人、通过书面材料学习及实际应用;自我调节策略包括情感控制、动机控制及理解监控。王涛将网络学习策略分为交互学习策略、小组协作学习策略、合作学习策略以及动机支持学习策略四部分。王雪婧将网络学习策略分为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技术成分以及社会成分。胡卫星等采用开放式问卷的方式对大学生网络学习策略进行简要统计分析,将大学生网络学习策略的结构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其中,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认知策略包括学习准备、选择注意、理解加工和负责保持,资源管理策略包括时间管理、环境管理、态度动机和寻求帮助。

上述对网络学习策略结构的划分对今后网络学习策略的研究有一定的启示价值。然而,多数是以迈克卡(Mekeaehieetal)等人对学习策略的分类为参考,未能对先前学者的研究进行批判性思考,未能结合网络学习自身实际对网络学习策略的结构进行适当的划分。

3.网络学习策略模型的构建

经过相关文献分析,已构建的网络学习策略模型主要有以下几种:王松涛在分析成人学习特征以及成人网络学习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目的策略、技能策略及方法策略的成人网络学习策略整体模型;王雪婧以网络学习策略的层次观为指导,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网络学习观策略、网络学习方法策略、网络学习技能策略、网络学习情景策略及网络学习社会关系策略的网络学习策略宏观层次模型和包括网络元认知策略、网络认知策略以及资源管理策略三部分的网络学习策略微观层次模型,并从“战略”和“战术”的角度对二者进行了有机结合。

(二)网络学习策略教学或培养研究

在检索到的文献中,有关学习策略教学或培养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宋国庆较早地对网络学习策略培养的内容和途径进行了阐述;单迎杰以活动学习理论为基础对网络学习策略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究;张功和单迎杰先后通过实验研究的方法对网络学习策略的培养进行了验证,结果证实实验组学习策略使用水平明显提升,与对照组间存在显著差异,证明了网络学习策略是可教的。

此外,还有部分针对网络环境下语言学习策略教学或培养的研究,其中,以英语网络学习策略研究为主。例如:对网络环境下成人英语自主学习策略培养(夏育文,2010),网络环境下语言学习策略培训(彭青华等,2007)和网路环境下英语学习策略指导模式的研究(武英杰,2006),等等。

(三)网络学习策略差异研究

通过对网络环境下学习策略差异研究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网络学习策略的差异研究主要集中体现在环境差异、性别差异、年级差异以及学科差异几方面,研究方法以定量研究为主,研究数据均以改编或自编传统学习策略问卷为主要获取方式。例如:江燕通过将Rebecca Oxford的语言学习策略问卷分别改编成“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问卷”和“大学生网上英语学习策略调查问卷”,对同一对象进行不同环境下英语学习策略水平测试,证明了语言学习策略使用水平的环境差异;张功通过采用自行编制的“大学生网络学习策略测验”对大学生网络学习策略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在信息收集策略和信息选择策略上均存在文理科间显著差异,信息选择策略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胡卫星等人通过自编学习策略对大学生网络学习策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网络学习策略在资源管理策略和认知策略上具有显著年级差异,元认知策略仅存在文理科间显著差异,三者均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郭文斌利用自己修订的自主学习策略量表对高师生网络自主学习策略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网络自主学习策略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等等。

此外,有关网络环境下学习策略的研究还包括网络环境下小组协作学习策略、自主学习策略、综合型学习策略、适应性学习策略以及深度学习策略等具体学习策略的研究以及依据学习策略引导网络课程的设置,构建网络课程设计模型的应用研究,等等。

二、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以Elsevier Science Direct 和SpringerLink 电子期刊数据库为文献来源,以“learning strategies”分别与“web-based”、“online”、“cyber”、“e-learning”、“internet”为Title关键词组进行检索,对检索到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国外对网络学习策略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理论研究较为罕见,重视实际应用研究

通过对检索到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文献中对网络学习策略的内涵以及构成等基本理论的研究较为罕见,部分文献中仍以介绍学习策略为主,如In-Sook Lee在研究网络学习环境下自我调节学习策略的性别差异时,仅对学习策略的作用以及Dansereau、Conti和Fellenz、Weinstein和Mayer等人对学习策略的分类做了详细阐述,并未对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策略做进一步探讨和说明。

此外,国外对网络学习策略的研究以网络学习中实际应用学习策略为主,主要集中在自我调节学习策略、信息搜索策略、在线阅读策略、合作学习策略以及社交策略等几方面。例如:James D, Young用实验研究法对自我调节学习策略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计算机支持的课程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Lara D. Catledge和Yi-Wen Tu等人分别对网络环境下信息检索策略的特征和作用进行了分析;Gloria Yi-Ming Kao和Meng-Jung Tsai等人分别对思维风格对网络搜索策略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进行了深入研究;Ho-Ryong Park等人对在线英语阅读策略的研究;等等。

(二)网络学习策略差异研究

检索到的外文文献中有关网络学习策略差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习环境和性别两个方面。如:Ahmet、Oguz、Akturk等人的研究表明拥有电脑与没有电脑的人在英特网的教育应用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元认知层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因特网的教育应用和元认知学习策略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别差异;AdileAskim Kurt等人对网络环境和传统学习环境中学习者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差异的研究表明学习者特质不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存在环境间显著差异;In-Sook Lee对网络环境下自我调节学习策略的性别差异进行了研究,证明在文本编码策略和交互策略方面存在显著性别差异;Meng-Jung Tsai等人通过实证研究证明男女生在网络信息搜索策略方面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等等。

三、网络学习策略研究的反思

(一)国内外网络学习策略研究对比分析

1.研究侧重点

与国外网络学习策略研究相比,我国在网络学习策略研究侧重点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理论研究比重较大,且对同一概念的理解各持不同观点,多数为“说教式”研究,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在一定程度上将网络学习策略的研究引向“多元化”,缺乏对网络学习策略的深度研究;实际应用研究比重较轻,未能以网络学习自身特性为研究切入点,基本理论研究与差异研究等虽有一定成果,但网络信息检索策略及在线阅读策略等实际应用较为频繁的学习策略研究较为缺乏,应加大网络学习策略研究的广度。

2.研究方法和理念

与国外网络学习策略研究相比,研究方法和理念的差异主要集中于以下两点:一是缺乏适合我国学习者自身实际情况的学习策略及相关研究问卷。国外学者开发了适合其自身的各种问卷,且得到了广泛认同。而我国研究问卷种类繁杂多样,多数以改编国内外已有问卷和自编问卷为主,且未得到大家的认同,造成研究多样化。二是我国学者对同类主题重复研究现象较为常见。国内部分学者喜欢“效仿”前人已有的研究,而国外学者则善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该主题进行深入的挖掘,逐渐加大研究的深度。当然,我们不是反对同类主题的“重复”研究,而是鼓励在研究方法、研究设计等多方面进行创新的同时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批判性验证或研究。

(二)对国内外网络学习策略研究现状的反思

1.网络学习策略逐渐成为教育技术学等综合领域的研究热点

从研究者的专业背景来看,网络环境下学习策略的研究逐渐成为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育技术学和计算机科学等综合领域的研究热点。学习策略的研究是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长久不衰的研究主题,这是由学习策略自身价值决定的。随着网络通信技术进步,网络教育的蓬勃发展,许多专家学者逐渐认识到网络学习策略对实现网络环境下有效学习的重要性,逐渐掀起了对网络环境下学习策略及相关研究的热潮。

2.把握本质,减少对关键概念解读的差异

目前,对学习策略内涵的界定存在诸多说法。例如:国外的Rigney、Duffy、Kail和Bisan、Dansereau、Sternber以及Nisbet和Shucksmith等人以及国内的黄旭、史耀芳、刘电芝、刘儒德、胡斌武等均赋予学习策略不同的内涵,导致学习策略结构的划分存在“二分法”、“三分法”以及“多分法”等。网络学习策略是传统学习策略向网络环境下的迁移,环境的变化并未改变学习策略的本质,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学习策略的外在形式做了增添或删除。因此,我们在界定网络学习策略之前应先对学习策略的本质进行界定。目前,只有刘儒德对学习策略的实质进行了解读,将学习策略的实质界定为元认知知识,但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同。认清学习策略的本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学习策略文字表述的差异,将更有利于网络学习策略的进一步研究。

3.研究空间广泛,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在检索到的相关文献中,最早在宏观层次对网络学习策略进行研究的是2001年宋国庆在“浅谈学生网络学习策略问题”一文中对网络学习策略的概念、研究必要性、培养内容及途径进行了简要的概述。之后的十几年中许多学者围绕网络学习策略进行了许多相关研究,但研究深度和广度与传统学习策略的研究相比相差甚远,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网络学习策略培养或教学的研究虽有一定成果,但多数未通过实验验证,仅停留在理论思辨层面,缺乏可行性验证。

(2)缺乏网络学习策略的影响因素研究。目前,有关传统学习策略影响因素的研究众多,主要包括学习动机、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以及成败归因等学习者特质和教师的指导、课程的设置等外在因素对学习策略的影响。网络学习策略与传统学习策略相比,学习环境变化是最为明显的因素,环境的变化除直接对网络学习策略产生影响外,或许会通过改变学习者某些特质而对网络学习策略的使用产生间接影响,是一种不可忽视的重要的外在影响因素。

(3)网络学习策略群体差异研究有待深入。网络学习是面向社会大众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而目前多数研究以某个或某类网络课程为研究依托,以某所或若干所某个年级的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网络学习策略研究的价值。因此,应将网络学习策略差异研究向社会不同群体深入,扩大研究对象,突破某些网络课程的局限。只有这样,研究成果才能在更大程度上促进全民的网络学习。

(4)开发适合我国学习者的网络学习策略及相关研究问卷,增强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我们从主观意识上难以把握问卷自身的缺陷,但是问卷仍是我们获得研究数据的主要渠道。目前,我国学者进行网络学习策略研究所用问卷主要以改编国内外已有问卷或自编问卷为主,且问卷划分维度不同,研究意义也不同。因此,我国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育技术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应立足我国网络学习者实际情况,共同编制一套可供参考的包括网络学习策略量表、网络自我效能感量表、网络学习动机量表和网络学习归因量表等在内的网络学习策略及相关研究量表,并辅以观察法、访谈法及作品分析法等使研究更为规范、更为严谨。

四、结束语

学习策略的价值及网络教育的发展趋势告诉我们,网络学习策略将会是今后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育技术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极具研究价值的主题。目前,我国学者关于学习策略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加大对学习策略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规范和严谨相关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实现网络学习策略及相关研究价值的最大化及网络环境下的有效学习的目标仍需我国专家与学者的不懈努力与钻研。

参考文献:

[1] 宋国庆.浅谈学生网络学习策略问题[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

报,2001,(7).

[2] 路璐,于德弘,吴茜媛.网络环境下学习策略个体差异研究[J].现

代教育技术,2005,(4).

[3] 王涛.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学习策略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

2008.

[4] 单迎杰.高校网络教育中开展学习策略教学的实践研究[D].西

安:陕西师范大学,2007.

[5] 王雪婧.网络学习策略的应用及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9.

[6] 李振亭.基于网络的综合型学习策略研究[J].教育探索,2008,(6):

14-16.

[7] 张功.培养大学生网络学习策略的实验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

古师范大学,2004.

[8] 林莉兰.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下学习策略与学习效果研究[D].合

肥:安徽大学,2006.

[9] 王松涛.成人网络学习的策略分析[J].成人教育,2007,(4):8-9.

[10] 郭文斌.高师生网络教程自主学习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

2006,(4):47-50.

[11] 江燕.中国大学生网络学习策略与一般学习策略异同研究[D].

重庆:重庆大学,2004.

[12] 武英杰.网络环境下英语学习策略指导模式的构建[J].教育探

索,2006,(4):82-83.

[13] 单迎杰.基于活动理论的网络学习策略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

医学教育技术,2006,(6):232-235.

[14] 钟志贤.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的网络学习策略设计[J].现代远程

教育研究,2005,(4):11-14.

[15] 刘儒德.论学习策略的实质[J].心理科学,1997,(2):179-181.

[16] 史耀芳.二十世纪国内外学习策略研究概述[J].心理科学,2001,

(5):586-590.

[17] Tzu-Hua Wang, Web-based dynamic assessment: Taking

assessment as teaching and learning strategy for improving

students’ e-Learning effectiveness[J]. Computers & Education,

2010,54:1157-1166.

[18] In-Sook Lee. Gender Differences in Self-regulated On-line

Learning Strategies within Korea’s University Context[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02,50

(1):101-111.

[19] AhmetOguzAkturk, Ismail Sahin. Analysis of community

college students’ educational Internet use and metacognitive

learning strategies[J].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0,(2):5581-5585.

[20] AdileAskimKurta,Aysen Gürcan. The comparison of learning

strategies, computer anxiety and success states of students

taking web-based and face-to-face instruction in higher

education[J]. 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0,(9):

1153-1157.

[21] Lara D. Catledge ,James E. Pitkow. Characterizing browsing

strategies in the World-Wide Web[J]. Computer Networks

and ISDN Systems ,1995,27:1065-1073.

[22] Meng-Jung Tsai.Online Information Searching Strategy

Inventory (OISSI):A quick version and a complete version[J].

Computers & Education ,2009,53:473-483.

[23] Andrew Thatcher.Web search strategies: The influence of

Web experience and task type[J].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 ,2008,44: 1308-1329.

[24] Gloria Yi-Ming Kao,Pei-Lan Lei,Chuen-Tsai Sun.Thinking

style impacts on Web search strategies[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08,24:1330-1341.

[25] Brynn M. Evans, Sanjay Kairam, Peter Pirolli. Do your

篇6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12-0026-05

引言

学习策略研究是心理科学不断发展的产物,是心理学领域和教育学领域长久不衰的研究主题。信息技术的发展激化了外界无限的信息量与人们有限的学习时间和精力之间的矛盾,促使人们更加渴望掌握合适的网络学习策略,实现网络环境下的有效学习。与传统课堂学习相比,网络学习群体更为庞大和复杂且在时空上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更加难以实现网络学习策略的个性化培养。鉴于此,本研究根据人口学特征,如性别、学历和学科背景等对学习群体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学习群体的网络学习策略水平进行了差异分析,并以此引导实践,希望研究结果对构建适用于网络环境下不同学习群体的学习策略教学模式、提高学习者网络学习策略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主客体视角下的网络学习策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是一个由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循环的过程。借鉴前人的研究,我们从“主体一客体”的视角出发,对网络学习策略的内涵及结构进行了重新分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是学习系统的主体,学习环境是客体。基于此,我们将网络学习策略界定为:学习者为实现网络学习系统的平衡,结合自身特征,依据相关学习环境,在对网络学习系统进行不断调节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一切可行的程序、规则、方法和技巧。网络学习系统的平衡既包括主客体间的平衡也包括主体内部的平衡,二者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作为学习系统的不同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实现网络学习系统平衡旨在提高网络学习质量和效率,实现网络环境下的有效学习。结合梅耶的学习过程模型,我们将网络学习策略相应地划分为主客体间平衡策略和主体内部平衡策略。主客体间平衡策略是学习主体与客体间进行信息交互的策略,是学习者在向长时记忆中存储或提取信息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一切可行的程序、规则、方法和技巧,如信息素养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和合作交流策略等。主体内部平衡策略是主体将信息内化为知识的策略,是学习者为实现新旧知识有效衔接和转化,对新信息进行同化或顺应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一切可行的程序、规则、方法和技巧,如信息素养策略、反思总结策略和自我调节策略等。其中,信息素养策略既包括学习者将外界信息纳入长时记忆的策略也包括对信息进行筛选和深层次加工的策略,既属于主客体间平衡策略也属于主体内部平衡策略。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设计

以上述网络学习策略的内涵及结构界定为理论基础,我们参照温斯坦、Oxford等编制的传统环境下的学习策略量表,王迎、王晓晨等编制的远程学习者学习策略量表以及陈义勤编制的网络学习策略水平量表,结合研究对象实际自行编制了网络学习策略调查问卷。该问卷包含基本信息和具体问卷两部分,基本信息部分主要包括学习者的性别、学历、学科背景等基本信息;具体问卷部分主要包括信息素养策略(5个题项)、资源管理策略(4个题项)、合作交流策略(3个题项)、反思总结策略(3个题项)以及自我调节策略(3个题项)五个潜在变量。每个题目依据李克特五级量表设计选项,学生以自述方式回答。

2、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陕西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公共必修课为依托,以2012年注册的在校本科生和教育硕士为研究对象,涉及文科、理工科以及艺术类三大学科种类。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784份,回收问卷1784份,剔除不完整和规律性较强的问卷后,共保留问卷1713份,有效率96.02%。将研究对象按照性别、学历和学科背景进行描述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三、数据分析

1、问卷信度、效度分析

在对研究数据进行项目分析的基础上,依据网络学习策略各维度的划分,本研究首先利用SPSS18.0对问卷整体及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进行检验,结果显示问卷整体及信息素养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反思总结策略、合作交流策略和自我调解策略的α值分别为0.872、0.701、0.653、0.619、0.680和0.719。根据吴明隆的建议:对于量表整体而言,当0.70≤Q系数

其次,本研究利用AMOS6.0构建了网络学习策略解释结构模型,并对模型中各观察变量的项目信度、潜在变量的组合信度以及平均变异抽取量进行了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一般要求观察变量的项目信度(因素负荷量)介于0.5和0.95之间,且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潜在变量的组合信度(CR)不低于0.6,数值越大表示这些测量指标的内部一致性越高:潜在变量的平均变异抽取量(AVE)不低于0.5,数值越大表示模型内在质量越佳。从表2可知,本研究中各观察变量的因子负荷在0.627~0.814之间,且均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各潜在变量的CR值介于0.762~0.826之间,均大于建议值;各潜在变量的平均变异抽取量介于0.457~0.613之间,除信息素养策略的AVE偏离建议值较远,其余潜在变量均接近或高于建议值。也就是说,本研究问卷具有良好的收敛效度,基本能够满足研究要求。

2、群体差异分析

(1)被试网络学习策略整体水平分析

为了解学习者网络学习策略的整体水平,我们使用改编的网络学习策略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被试学习策略整体使用水平如表3所示。从表3可知,被试网络学习策略整体水平较为乐观,资源管理策略得分较高,合作交流策略与自我调节策略得分相对较低,信息素养策略也有待提高。

(2)被试网络学习策略群体差异分析

在了解被试网络学习策略整体水平的基础上,为进一步研究被试在不同性别、学历及学科背景等不同群体间网络学习策略的差异水平,我们利用SPSS18.0对样本数据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各维度均未达到显著性差异。在此基础上,分别对不同性别、学历间网络学习策略使用水平做独立样本T检验,对不同学科背景间网络学习策略使用水平进行单因素ANOVA分析,数据分析结果分别如表4、表5所示。

从表4和表5可知,不同群体与网络学习策略的交叉维度中有11项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其中6个项目的Sig.值小于0.01,达到极其显著水平,分别是男生的信息素

四、研究结论与讨论

1、研究结论

通过对网络学习群体在不同性别、学历和学科背景间的网络学习策略水平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男生具有较强的信息素养策略、合作交流策略和自我调节策略,女生具有较强的资源管理策略和反思总结策略,且男生在信息素养策略、合作交流策略方面与女生存在显著性差异;教育硕士在信息素养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反思总结策略、合作交流策略以及自我调节策略均高于本科生,且信息素养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合作交流策略以及自我调节策略与本科生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文科生的资源管理策略水平明显高于理工科生,艺术类学生的合作交流策略和自我调节策略均明显高于理工科生和文科生。

2、讨论

造成网络学习策略群体间差异的因素很多,如地域差异、文化差异等。本研究中,我们在对部分网络学习者进行在线访谈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网络学习经验,从思维风格、网络学习态度、网络学习经验、网络学习适应性四个方面对网络学习策略存在群体间差异的原因做了初步探讨。

思维风格是个体使用能力的偏好,没有好坏之分。每个个体并不是仅具有一种独立的思维风格,而是各种不同类型思维风格的集合体。斯滕伯格的心理自我管理理论从心理自我管理的功能、形式、水平、范围和倾向五个维度出发将个体思维风格划分为13种不同的类型,分别为立法型、执法型、审判型、专制型、等级型、平等竞争性、无政府型、整体型、局部型、内倾型、外倾型、激进型和保守型。目前,武欣、陈秀芹以及张丽芳㈣等一些学者的研究已经证实不同性别和学科背景的学习群体具有不同的思维风格类型,并且不同的思维风格对网络学习策略、自我效能以及学习动机具有不同的影响。此外,本研究所选取的研究被试均具有十余年在校学习的经历且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思维风格,因此我们认为养策略明显高于女生,教育硕士的信息素养策略明显高于本科生;教育硕士的资源管理策略和自我调节策略明显高于本科生;艺术生的自我调节策略明显高于理工科生和文科生。思维风格的群体差异是造成网络学习策略存在群体间差异的根本原因。

网络学习态度是学习者对网络学习效率及效果认可程度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习者使用网络学习策略的潜在动力之一。网络学习态度越积极,学习者使用网络学习策略的意识就更为强烈,网络策略使用水平越高,学习者的认知体验、情感体验以及行为体验便会向更积极的方向发展。因此,与网络学习策略的使用水平形成一种循环交替影响的关系。基于此,我们推断网络学习态度的群体差异必然会导致网络学习策略使用水平的差异。

选择并使用网络学习策略进行学习一项较为复杂的认知活动,必然受到网络元认知知识,尤其是与策略相关知识的影响。本研究中,网络学习经验主要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本课程之前是否参与过其他网络课程系统性的学习。持续和系统的网络课程的学习会使学习者积累大量的网络学习经验和网络学习技能,形成较为稳定的网络认知风格和行为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网络学习策略的使用。因此,我们认为网络学习经验的群体差异是导致网络学习策略使用水平存在群体间差异的又一原因。

篇7

在研究高中语文阅读网络学习的策略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主学习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掌握网络学习的技巧,进而使学生能熟练的通过网络学习阅读教学知识,只有让学生真实的体会到阅读教学内容,学生才能融入到网络学习中,并对阅读教学产生真挚的情感,这十分有利于学生对阅读知识的理解。

1关于高中语文阅读网络学习的现状分析

目前,高中语文阅读网络学习发展现状并不容乐观,学生无法深入到网络学习中,也很难在网络中获取丰富阅读资料。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缺乏对于学生的引导,进而使得学生无法意识到网络学习的重要性和作用,这样,当学生在利用网络时,就不会产生运用网络掌握阅读教学知识的意识。此外,由于部分教师无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旧采用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并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使得学生只能被动的学习阅读知识,这样,学生则很难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与此同时,由于教师对阅读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导致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教师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能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这样就严重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通过对语文阅读教学和网络学习现状的分析,可以得知,如果教师要想让学生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学习阅读教学知识,教师就需要及时的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课堂中,当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时,学生就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并掌握网络阅读学习的技巧[1]。

2针对高中语文阅读网络学习提出的策略

2.1引导学生关注网络阅读:为了让网络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首先,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指导和培训,将网络教学观念灌输到教师的思想中,帮助教师掌握操作计算机的方法,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合理的利用先进教学手段改善教学环境。其次,学校要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让教师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这样教师在教学时才能有效的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并确保能引导学生关注网络阅读,让学生通过网络阅读合理的文章,进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与此同时,教师在让学生运用网络搜索阅读内容时,教师要对学生明确正面的阅读资料,避免学生运用网络搜索不良的知识[2]。

2.2培养学生运用网络学习的习惯:为了让学生熟练的运用网络学习阅读教学知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充分的了解网络,让学生发现网络存在的价值,并在课堂中指导学生如何运用网络获取丰富的阅读资料,此外,教师要想有效的培养学生运用网络学习的习惯,在完成阅读教学后,教师应对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利用网络分析和理解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2.3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文化素养:在网络中存在着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典型的文学作品,在课堂中带领学生分析和研究,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教师要合理的利用网线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尤其是在对文言文、古诗词进行研究时,教师应科学的利用网络学习空间设计教学方案,对文言文主要的学习要素进行规划,从而使阅读教学内容更清晰简洁,以便于学生准确的分析文言文,学生可以按照作者简介、题目分析、背景资料、句子分析、段落分析、主题归纳、写作特色、人物形象、文言现象、问题研究、拓展延伸这一个过程学习文言文。例如: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时,教师应结合教学案例,设计教学方案,何必在进行句子分析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翻译每个句子,并让学生了解其表面含义,理解人物之间对话含义,如:烛之武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句话的弦外之音是什么?这句表层上讲是自谦,但真实的用意是责怪郑伯不任用他,埋没了自己的才华。在分析人物形象、写作特色等,教师都应充分让学生从网络学习中发现教学内容的含义,进而让学生从文章中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提升自身的素质[3]。总而言之,高中语文教师在利用先进网络信息技术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应明确阅读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实际的阅读教学内容,设计网络教学方案,并在课堂中为学生展示具体的教学知识,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网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正确的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学习阅读知识,这不仅能引发学生对阅读教学关注,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能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作者:程昕 单位: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营城第一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1.135

自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全面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2006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要求》明确指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积极建构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新型英语教学模式,即“多媒体课堂教学+网络自主学习”。这种模式以网络技术为支撑,促进学生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

自主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独立性是自主学习的核心品质,是从“我要学”向“我能学”的强化。随着计算经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近几年在我国高校已基本普及。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过程是学习者认知发展的过程。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以网上丰富的学习资源与多媒体网络环境为依托,让学生逐渐建立起“能学”的自我意识,“想学”的内在学习动机以及“会学”的个性化学习策略和“坚持学”的学习热情。

根据建构理论和协作式学习理论课题组对网络自主学习的内容进行优化设计,课题组设计出不同英语学习问卷,包括英语感知问卷、文化感知问卷、网络学习兴趣、学习时数、学习风格等问卷调查,试图寻找不同风格学习者在网络学习中所采用的学习策略。参加本项目试验研究的是武汉理工大学2011级材料、机电和管理学院提高班的300名学生。任课教师于学期开始时,在网上公布本学期每周必须完成的网络自主学习主题,将班级分为若干小组,每组5~6名学生。每周以小组为单位就某一个话题进行网络在线讨论,并指派1~2名学生负责整理讨论内容,将其写成主题报告,发表于公共社群空间上。于第二周安排其他学生在网上针对所发表的文章(包括本组和其他小组的文章)进行互评。老师参与评论与指导。其流程是:2名学生网上讨论――1~2名学生整理文稿,写成作文(一名写,一名上传博客)――2~3名学生评论(包括本组和其他小组的作文)――教师网上参与点评。

经过一年的教学实验、网上跟踪和问卷调查,课题组成员发现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将教学重点放在语法和语篇能力上,即语言的用法上,而网络虚拟化的交流途径的丰富使大学英语课程从课堂延伸到课外,网上呈现的不再是空洞的词汇、语法和句式练习,而是特定的学习主题,其重点放在社会语言学和学习策略的能力上,即语言的使用上;在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中,通过对语言材料的理解来完成真实的语言任务,从而促进外语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全面发展。因此,86.2%的学生觉得具有强烈的网络自主学习的内在动机。学生以口头形式输出自己的所学所感,同时主题报告的写作活动也在不同层面上提高了学生书面语言的写作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在用目的语表达思想时总感到局促不安,而在线的交流讨论形式则成功地为学生创建了一个宽松自然的“虚拟课堂”,学生在人机互动的环境中,脱离了在传统课堂中因为教师对学生设置要求给学生带来的焦虑感导致习得效果降低的现象,由此许多在课堂上胆怯内向的学生在虚拟课堂上却表现积极。75.8%的学生由于对所涉及的主题内容感兴趣,继而更愿意深入挖掘学习材料,主动收集与主题相关联的更多信息。

建构主义“支撑架”(scaffolding)认知原理为教师指导学生网络自主学习提供了理论依据。问卷调查表明,82.7%的学生认为,教师设计网络自主学习计划,布置学习任务,对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进行指导性点评是其教学实践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导向和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87%的学生认为,在建立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之初,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的建立离不开教师细心的指导与有力的帮助,也就是提供一个学习支架。问卷显示,由于网络学习的特殊性,学生在没有教师参与下的自主学习,个体差异较大。41.6%的积极主动的学生会自行安排好学习任务,但也有29.3%的学生,因为没有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监督而缺乏自律。因此,如果老师不参与或给予一定的指导,有43.7%的学生追求的只是勉强完成规定作业,对知识点只做蜻蜓点水式的了解,实际学习效果并不是最好。因此,教师从学习主题的选择的阅读素材的挑选到在线辩论,再到提纲的整理以及最后的评论和修改建议,必须将整个语言输出过程完整地呈现给学生。另一方面,教师的反馈信息也是学生了解自己学习效果的关键。教师参与网络自主学习的效果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以及教师本人对学生个人及小组的成绩评价,是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个体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等等。教师对学生的网络电子作文及讨论内容进行的公开点评、错误归类:92%的学生认为,有助于学生认识和改正自己或他人的语言错误,分享好词好句;84.5%的学生认为,老师监督指导能促使学生产生紧迫感,变压力为外部动力,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学习潜能。

布鲁纳(Bruner)的发现学习理论对指导性网络自主学习有着很强的启示意义。布鲁纳(1960)认为,教学就是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地发展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规律,获得相应的知识,形成或改造认知结构的过程[1]。问卷显示,88.1%的学生认为,针对某一主题而进行的在线讨论特别能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学习技能,促进他们的语言发展,如信息的采集、组织、分类、对比、陈述、讲解以及辩论等等。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的学习能较好地发展他们的认知能力。

根据多项问卷调查统计及网络课堂效果跟踪,课题组认为,学生的知识建构和自主学习策略之间密切相关。因此,提高学习策略是实现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将建构理论应用于指导学生网络自主学习,在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进行自我监控、自我评估中,促使学生的学习策略不断改善。宏观框架内采用适合学生兴趣和需求的主题能使学生有机会轻松地运用目标语;具有丰富内涵的语言学习材料,能促使学生批判性思辨能力的养成;教师适时适当地提供“支架”,便于学生知识的构建;通过布置网络写作的途径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降低学生在写作中的焦虑;教师的有效参与有助于建立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此外,网络自主学习环境所构造的“虚拟社会”为学生开辟出更开阔的英语学习天地,使他们能够与更多的英语学习者广泛交流,弥补了有限的母语环境中英语学习的先天缺陷,同时网络课堂提供的不断变换的动态交际场景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交际欲望和探索精神,使其在克服交际障碍和完成交际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对自己的知识构建进行检验、反思和修正,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更加自主和自律。因此,有效的网络自主学习策略,有助于学生增强自主学习信心,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网络自主学习效率和能力。

参考文献:

[1]莫雷.教育心理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Brown. H. D.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篇9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8-144-02

一、自主学习

作为主动、自觉、独立的学习,自主学习逐渐多地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Printrich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首先为自己确定学习目标,然后监视、调节、控制由目标和情景特征引导和约束的认知、动机和行为。”国内学者也对自主学习有不同的定义。余文森等人总结为: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是与他主学习相对立的一种学习方式。董奇等人从三个侧面划分了自主学习:一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实际学习活动的监察、评价、反馈;三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调节、修正和监控。

二、英语写作网络课程的使用现状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与深入的应用,英语写作网络课程教学和网络课程也纷至涌现,以适应对写作课的改革和创新。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使用极大地促进了英语写作网络课程的发展和革新;同时这种全新的教学形式给学生带来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发挥自主学习的余地。随着此种教学形式的使用和发展,也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仅阻碍了英语写作教学的发展,还会因为过度或不当的使用而成为教学的“累赘”。

(一)英语写作网络课程的优势

1 海量资源,随时更新

如同其他的网络课程一样,互联网为课程的内容提供了海量的资源,并能随时更新。写作离不开阅读,通过阅读网上提供的原汁原味的文章,不仅可以扩展学习者的词汇量、拓展知识面,更能培养逻辑性、丰富写作观点。针对教学的不同阶段,提供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具有代表性的优秀范文,可以使学习者随时进行欣赏与模仿,从遣词造句到谋篇布局,从内容到形式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借助于网络,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自主地控制自己的学习行为:对网络课程中的信息做出更积极的反应,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设立学习目标和进程;并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并不断调节学习的难易度;能够根据自己创设的目标利用先进的网络手段评估自己的学习效果,并根据效果调整学习策略。不断更新的网络资源和丰富的内容,又会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潜能,形成良性循环。网络的交互性,还可以使学习者之间讨论学习内容,交流学习所得。没有了教师面对面的“监督”,学生可以更加自由、自主地发表自己的见解、领悟写作的真谛,把写作的创造性发挥极致。总之,写作网络课程可以使学生脱离对教师的依赖,积极、主动、自觉、有效地独立完成大量的学习任务,极大地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英语写作网络课程利用不足

英语写作网络课程的使用就是为了补充和完善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有目标、有计划地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了适应新型教学模式的改革,很多高校的英语写作课都建立了写作学习网络平台。但写作网络课程的使用效率并不高,虽然教师们为了能建立一套特色鲜明、与时俱进、为课堂教学服务的高质量写作网络系统绞尽脑汁,但无论从学生反馈还是写作效率的提高程度来看,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不是建设力度不够,而是学生不适应网络环境下如何自主学习,建立有效的自主学习策略造成的。

三、网络环境下英语写作自主学习策略

“自主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利用策略”。这里我们主要探讨元认知学习策略和资源利用策略。

(一)元认知策略

庞维国把元认知策略总结为:“个体用于计划、监控和调节自己学习过程的一切策略。”写作网络课程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充分利用网络手段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监控和评估。要想使自主学习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离不开对学习过程的监督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估。

1 运用网络手段,有效进行自我监控

“自我监控是自主学习的关键过程,个体只有对学习进行自我监控时,自主学习才能成为可能”。在非网络环境下,刚开始还能坚持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记录和评估,但在没有额外奖赏和强化物的条件下,很难坚持长久。无论是自我行为评估、自我学习频次记录还是自我计分技术,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比如,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缺乏自我监控的控制力,往往不能持之以恒,使自我学习“虎头蛇尾”。而在网络课程的设计中,一般都有对自我学习过程的监控设计。由于这种设计与课堂教学和平时考评紧密结合,无形中对学生起到一个督促作用,这样会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够自始至终坚持下去成为可能。

2 借助网络,客观的自我评价策略

“自我评价是一种重要的自主学习策略”。非借助与网络的自我评价往往带有主观性,不能客观、准确地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评价。而借助于网络上的相关工具,把记忆、阅读效率、写作完成情况等制成图表,进行对比,就会一目了然地知道自己学习中的优势与不足。便于在以后的学习中发挥长处,弥补缺陷。另外,网络上的同伴互评和排序等功能也会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价,在对比的基础上更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不断调整学习策略,进而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二)学习资源的利用策略

1 时间管理策略

“学习时间管理也是一种有效的自主学习策略”。对于学生来说,自主学习最大的“拦路虎”就是不能合理、充分地利用、安排时间。而网络课程的学习任务大多都有对时间的限定。比如,某个学习任务要在相应的天数内,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如果中间断掉或者不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要想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学习者必须还要从头开始。这就督促学生一定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从这个方面来说,网络课程是对课堂教学完美的补充。教师可以把课上没有完成或需要进一步练习的内容放到网络课堂当中,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一定要求后完成。这不仅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也更有助于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任务的能力。

篇10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24-0000-01

只有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措施,就能称之为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Oxford认为,所谓的学习策略就是为了让学生从中获取自信,能够将自身的语言水平提高,并且在学习之后,能够对其交际能力有所帮助。她还指明,学习策略的运用就是建立在学生自信心、积极性提高的基础之上。

一、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学习策略影响因素

(一)直接因素

在现今的网络学习氛围下,学生的性别对学习策略的具体选择与应用也会有所影响。在珍格格学习策略使用中,男生的使用频率要比女生稍微低一些。这就说明,女生能够比男生更好的运用学习策略。同时,研究表明,女生倾向于社交策略、元认知策略等间接策略;男生则主要倾向于补偿策略、认知策略等直接的策略。在网络环境下,不同的性格,对于英语学习中学习策略特征的表现也存在不同之处。在调查研究中,我们将学生大体分为了外向型、内向型以及混合型三类。就使用频率而言,混合型学生所使用的学习策略占据第一,其次是内向性格学生,最后是外向性格学生。但是,究竟是哪一类性格的学生更加适合现在的大学英语学习,学术界还没有给予明确的定论。因此,在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性格的教学方式都需要考虑到实际情况。另外,就学生成绩高中低来分别,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会对学习策略的应用产生影响。

(二)间接因素

第一,大学校园的网络学习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目前,在大学生课余生活中接触到电脑的比例来看,70%的大学生使用自己的电脑或者去网吧,只有10%不到的学生能够到学校机房上网。这样,也大幅度地减少了学生利用网络学习英语的时间,能够在每一周坚持利用网络学习英语的时间只有2到10个小时。这主要是因为,宿舍、网吧的环境完全不适合学生的学习,网络游戏、QQ聊天、电影电视等各种干扰因素导致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另外,就学生在学校的自主学习现场调查而言,只有不到10%的学生没有接触英语。相比学校机房等拥有网络环境的地方,这样的学习场所更适合学生学习。第二,但是学生为什么不喜欢去学校机房,而选择宿舍或者是网吧呢?主要是因为学校机房的局域网虽然能够为学生提供各种视听资源,但是网络导航系统极为缺乏。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查找自己所需的资源,这样无疑会让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感觉完全是浪费自己的时间。另外,由于视听资源陈旧度较高,没有及时地同步更新,也让学生失去进入机房学习的兴趣。第三,学校在网络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不足,使得网络存在诸多漏洞。比如:网络上没有相应的反馈系统的设置。教师不能及时地回答学生的疑问,学生无法掌握自身的学习情况。本身,网络就是为了连接教师与学生,从而实现共同体的学习,但是这样的“漏洞”,却让简单的联系成为了不可能。总而言之,就是多媒体网络化的教学模式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特点,反而成为了一种累赘。

另外,学生网络环境的学习适应程度、学习焦虑性对学生英语的学习效率与积极性也有影响,间接的也对学生学习策略的选择产生了阻碍。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培训

(一)网络英语学习策略培训的步骤

1.培养学生学习策略意识,设计学习策略的相关内容,做好指导

所谓的学习策略的学习,在认知心理学家看来,就是一个技能程序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由认知、联系与自动化三个阶段组成。认知就是策略的陈述性知识获取阶段。而充分学习策略知识是自动化阶段的基础,也是学生策略使用意识提高,并且进行学习效果改善的阶段。

2.监控、反馈、评价培训的同步实施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评价具有较强的导向性,所以,通过一定的评价与反馈模式,就能够对策略学习所取得的效果进行不断地评估,这样也能够帮助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活动做好调解与控制。在网络环境下,网络评价也是一个有效的学习策略方式,同时,还可以配合上教师评价、网络上同学之间的评价以及自我评价等多样方式来开展。

(二)教师应当找准地位,发挥出网络英语学习策略培训的实际作用

1.培训者

在大学生整个英语学习策略的培训期间,教师应该专注于学生学习策略使用能力的培养,能够合理地选择教学方式,具体的方式选择,可以由教师订立。

2.协作者

在教师对学生整个学习情境以及策略培训过程观察之后,可以在内容、方式以及节奏上对策略训练进行适当的调整。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是充当一个写作者的身份而存在,并且,开展培训工作还需要建立在师生之间能够相互的合作之上。

3.教练

在整个大学英语学习策略的培训中,教师不仅仅要同学生一起开展工作,同时,还需要担任“教练”一职,能够在必要的环节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避免学生“训练错误”。

三、结束语

网络环境,提供给学生庞大的资源空间来学习英语知识,同时,对于学生的沟通方式、思维方式都有所改变,学生的英语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情境当中,任何时刻、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网络账号的登陆来开展英语学习。所以,作为大学英语教师,要明白网络环境下英语学习策略的重要性,能够辅助学生、指导学生利用网络的新兴技术与方式来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晓阳.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现状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