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30 15:45:1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外国文学研究方法,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当前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学者主要主要分布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外国文学研究所、以及各高等院校的外语系、中文系以及相应的外国文学研究机构。正是由于以上的分布特性,我国当前的外国文学研究存在着以下的优势:人力优势,当前我国各大高校分布的外国文学研究人员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国内其他的研究机构,其人员优势是其他机构所不能相提并论的,这为我国对外国文学的研究打下了根本的基础;国内高校的教学涉及多个国家的外国文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涵盖的领域之广也为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相应的学者可以更加完善的进行研究;在学校中,对于外国文学的研究主要是应用于教学的,使学生通过这些研究的学习可以更充分的了解各国文学的背景、文化底蕴以及文学差异,所以,高校外国文学研究人员选择的课题更倾向于解决有实践价值的问题;人员师资的稳定性,当前国内的各大高校中,都形成了自己特色的师资队伍,有资深的教授引导外国文学研究的主要方向,而同时也不乏中青年研究力量的加入,研究队伍前赴后继不断壮大;各国高校之间经常会有一些学术交流会,这使我们的学术研究团队可以不断的接收到新的思想,与各国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接轨,丰富我国外国文学研究的课题。
三、外国文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的外国文学研究领域中存在的优势很是明显的,从国家规划到具体学术研究机构以及研究人员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还是存在着不足之处,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方面。
1.我国文学史类的成果很多,但是由于缺乏国家高度的宏观调控手段,再加上大部分仍是个人项目,研究力量分散,不同高校的不通学者之间欠缺必要的交流,信息不能互通,所以难免会发生学术研究重复的现象,从而造成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的浪费。
2.当前在研究方法和学风上还存在着浮躁情绪。主要表现在大部分学者都会趋之若鹜于某一个时期热门的课题以及热点的作家,而面对较有难度的课题或者学术难题时,就会很少有学者敢于接受挑战,对于我国外国文学研究的空白之处也很少有人问津,以至于这些领域遭遇搁置和冷落。
3.虽然当前不乏国际之间的学术文化交流,但是我们对于国外外国文学研究的最新动态的了解还是会相对滞后的,仍然会有很多的作品仅仅是对外国文学的简单的翻译和罗列、盲目的跟风,缺乏更加深入更加系统的研究。
4.虽然目前国内对于外语的热衷程度很高涨,但还是以英语为主流,而且主要还是处于普及的程度。在研究外国文学的队伍中尚存在一大批外语水平较低、无法直接阅读外国文学原着,只能依赖于相关的翻译作品或者其他的评论着作,这也会从一定程度上造成曲解,影响到了对于原着内涵的领悟。
5、我们的文论话语尚存在问题。面对这样一个中西文化大交流、大撞击的时代,我们的作家和批评家在自己的文学批评与研究实践中往往处于一种比较艰难的境地。
四、外国文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接下来,外国文学研究的总体趋势还应该是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继续发展,但是当前也面临着一些新的发展趋势的挑战。
1.对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发展的回顾和总结将是“十五”期间的首要任务。进入新世纪之后,外国文学研究将更加关注二十世纪文学进程的特点、思潮和流派,而时间上的这一距离也使我们有可能对刚刚过去的这一个世纪进行比较客观的总结。
2.对于外国文学理论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一向是我国外国文学研究的薄弱环节。近十几年以来,虽然很多国外的文学理论都有相应的译着作品,而这些作品也都由很有途径进入中国,从而被国内的广大读者阅读。但是,至今现在国内或缺的仍然是系统的研究,更不用说做到为我所需,为我所用。这种局面亟待扭转。
3.加强外国文学研究中的自主性。外国文学作品的译着以及评介文章等在中国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在这方面我们已有相当显着的成就,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如何将中国文化和对外国文学的研究结合起来,推出一批具有中国特色和独立创见的研究成果,将是我们今后的主要研究课题,其成果也是中国评论界、学术界对世界文坛做出的最大贡献。
4.传统的研究方法已经束缚了我们对于外国文学的研究,这种状况亟待解决,需要提倡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的多元化。遵循外国文化的概念,研究文学与人、文学与语言、文学与哲学、文学与宗教、文学与文化等跨学科的课题。在研究方法上要兼顾传统的研究方式和人类学、结构、符号、价值等新方法和新视角。
5.最大力度的减少重复劳动,加强各高校师资之间的学术探讨、信息交流、互通有无,避免学术封闭研究,以及人力、财力、物力的重复浪费,提升资源的有效利用。另外加强我们当前外在外国文学研究领域的薄弱环节的各项研究工作。如对非主流国家文学的研究、对古典文学的研究、对戏剧、诗歌的研究、对文学翻译的研究,填补外国文学研究领域上一些空白的项目等等,遮羞都亟待进一步加强。
6、外国文学教学与教材编着标准需要转移。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历史潮流的推进,外国文学的学科建设受到了政治环境的极大影响,政治性成为外国文学研究及教材最重要的标准之一。而进入新时期之后,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以及开个开放的大局影响,外国文学在教材编着以及教学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极大地变化,审美性也开始成为教材编着所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互联网时代下庞大网络专题
二、互联网时代下庞大网络专题
资源对外国文学研究的无限资源支持信息承载量巨大的超文本、超媒体固然对外国文学研究着有着不可抗拒的推力,然而个体分散的大量资源若在短时间内找到并且有顺序的整合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计算机技术对于外国文学研究来说,更突出的贡献体现在它存在的各类智能型多媒体数据库上面。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多样丰富的数据库,学术研究者们才能有效、快捷的对所需文档进行搜集、整合。网络数据库的存在形式主要以囊括电子期刊、专题网站的数字图书馆以及网络论坛两种形式存在。数字图书馆(DigitalLibrary)是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图文并茂文献的图书馆,它的优势在于能把各种不同载体、不同区域位置的信息资源用数字技术存贮,以便于跨越区域、面向对象的网络查询和传播。数字图书馆涉及信息资源加工、存储、检索、传输和利用的全过程。换句话说,数字图书馆就是基于网络环境下共建共享的可扩展的知识网络系统,是超大规模的、分布式的、便于使用的、没有时空限制的、可以实现跨库无缝链接与智能检索的知识中心。就外国文学研究来说,数字图书馆的出现为全世界的研究者跨域研究有限学术资源提供了便捷的条件。如我国运行相对成熟的数字图书馆有超星图书馆、维普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有图书、期刊、报纸、论文、古籍、影视等一系列优秀的学术资源可供学术研究者查询。相对于数字图书馆这类比较成熟的网站运营模式,专题的文学网站也是外国文学研究者搜索资料的一大助手。外语网站和中文网站内置多样的文学分类,作家从属流派、作品归类、文学性质等一应俱全,这些细致入微的分类为文学研究者找寻相应信息起到了导航的作用,是读者很快就能进入自己所想要找到的信息分支,从而获取需要的信息。
引言
比较文学一词最早出现于法国学者诺埃尔和拉普拉斯合编的《比较文学教程》(1816)中,但该著作未涉及它的方法与理论。使这一术语得以流行的是法国文学批评家、巴黎大学教授维尔曼(1790—1870)。1827年,他在讲授中世纪和十八世纪法国文学课时,曾多次使用“比较文学”和“比较分析”等术语,两年以后他将题名为《18世纪法国文学综览》的讲稿出版。1865年后,“比较文学”作为专门术语而被普遍接受。[1]
一、比较文学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关于“比较文学”的定义,美国比较文学大师亨利•雷马克于1961年在其《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能》一文中曾指出:“比较文学是超出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和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包括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等。”[2]事实上,比较文学就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从对比较文学的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比较”的真谛并不在于单纯的对比,也不单是一种文学的研究方法,而是一种跨学科、跨语言、跨民族的多维度、多层次的文学研究。比较文学跨越性、开放性的特征决定了其广泛的应用范围,因此不能从字面上来认识比较文学,也不能简单地将其同文学的比较相对等。比较文学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外国文学研究的前沿学科和重要分支。纵观外国文学研究的历史,走过的是一段漫长而曲折的历程。比较文学这个学科在国外确立已经有一个世纪,在中国正式开展研究也有四分之一个世纪,但它仍然是一个年轻的学科[3],它的基础依旧薄弱,并且基础性的工作还需要加大力度。面对比较文学的“危机”,夯实基础、加强研究、改变思路显得尤为重要。比较文学被认为是外国文学研究的前沿学科,究其原因是当前比较文学的意义转向。当前外国文学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出一种总趋势:各文学学科均向意义转向,即当前外国文学越来越注重对跨领域内容方面的研究。比较文学在外国文学研究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已经成为一种可以广泛应用的研究方法,与许多邻近学科——哲学、心理学、逻辑学、人类学、语言学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研究,我们将能更准确、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外国文学中的比较文学,进一步完善比较文学的探究方法,使之更加规范化;通过研究,我们还将进一步提高我们对外国文学的认知水平,丰富跨文化、跨语言的知识体系,使比较文学能更好地为外国文学教学及跨学科、跨文化、跨语言的交流服务。
二、将比较文学嵌入外国文学课堂的策略
比较文学的研究呈现出这样几个显著的特点:跨语言、跨学科、多维度和多层次。曾有学者指出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必修课之一的外国文学课本身便是比较文学课,因受其本身汉语教学这一语言环境的影响,外国文学理论知识及经典名著的学习便具备了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典型特征,该观点有一定的可取之处。相关方面的专家早在30年前就呼吁将比较文学纳入外国文学的课堂,然而直至现在,比较文学却仍在外国文学的课堂中缺席。如何改善这一局面?如何让比较文学占领外国文学的高地?不妨从引入多样的教学手段及转变教学思路入手,寻求改革与发展之路。
(一)多样的教学手段
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引入多样的教学手段,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视野;又可以提升文化理解的效果。
1.多媒体教学
利用PPT技术编制课程提纲、定义和基本内容,预设动画。利用超级链接将主板书与副板书联结在一起,使视觉画面更加生动和饱满。插入大量来自网上或数码相机拍摄的图片和自己制作的图表、地图、中西方文化对比鲜明的照片等,使教学手段更加丰富。还可以播放一些关于经典名著的电影片断供大家欣赏。因为电影可以营造比较文学所需要的学习环境,影片中所表现的社会本身又有着文化、语言、生活的内涵,可以提供后续的教学内容,使学习者更自然地接近目标文化。外国文学的课堂不要仅仅局限于理论的讲解,还可以借助丰富多彩的游戏。游戏的特点有许多,最重要的是能够给人带来快乐,能够刺激学生更积极地融入课堂学习。如果所采用的游戏是经过精心选择并且非常恰当的话,那么它就可以用于课堂教学的任意一个环节:导入、呈现材料、进行控制性操练、开展交际练习、复习巩固等。例如,可以使用将同主题的中外文学名著分别改编为课本剧或者将外国名著中国化等方式进行学习,学生们就能在亲身参与的精彩演绎中将比较文学的方法灵活应用其中。通过此种方式让学生感受中外文学之间的差异与比较文学的价值,同时激发表演者在智力、情感上的潜力,也使观众在欣赏中获得共鸣,加深对比较文学的理解。学习成果的检测也可以通过此类方式进行,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的了解。
2.专题讲座
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比较文学专题讲座,通过明晰的叙述,借助解释、分析、对比等各种手法向学生传授外国文学知识。比如,为配合外国文学教学,对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组织一个介绍比较文学历史和现状的讲座作为比较文学学习入门的指导;对于功底扎实的学生,不妨让其整理比较文学的相关资料,鼓励其参与专题讲座的准备工作,以完善其已有的知识体系。通过亲身参与实践,能够让学生真正走近比较文学,使其切实感受到比较文学对外国文学而言是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当然老师也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鉴于比较文学的跨文化性,老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精而短的文化系列讲座,形成比较文学特有的文化微课堂;也可以明确讲座主题,形成招标项目,鼓励学生去招标,有计划、有目标地去完成一个个专题讲座;同时对讲座的质量要严格把控,让专题讲座的内容丰富、翔实,并且最终将讲义内容汇总成册,为比较文学教学提供范本。
3.文化实践
带领学生一起进行文化实践活动,也不失为一种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文化实践可以作为专题讲座的补充与支持,成为一种独特的知识学习与传授方式。同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相关的文化实践可以是与主题相关的一个子课题,其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都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文化实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们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使其学会提取有效的信息,提高其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并通过图片、文字、实物等直接感知信息载体来增强记忆。文化实践开始后,应适时鼓励学生展开交流讨论、分享实践感受等,从而使他们比较文学的知识得到巩固与加强。
(二)改革教学思路
根据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通过对传统教材的学习,基本上了解了西方文学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到二十世纪的发展历程,对各个时期代表作品也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但却无法理解各国文学之间的差异性及相互影响,更考虑不到文化、哲学、心理学等和文学之间的直接和间接关系。[4]因此,根据时代的发展、学科的要求、知识体系的完善需求等应对传统教材进行整合与创新。教师在整合教材的同时也应该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将比较文学的方法渗透进外国文学的课堂。从文学视角进行分析,需要正视东西方文化间存在的巨大差异性,并借此来探索中西文化的异同。如果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分析,将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的方法联系起来,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思路。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多层次的分析,既可以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又可以调整教学思路,还可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丰富学生们的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举例如下,在讲述19世纪30年代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先后在法国、英国、俄国等地兴起这一部分时,首先将比较文学的方法应用于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之中;[5]在对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特征完成概括后,再对以上几个国家进行细致的分析。这样既可以把比较文学的方法渗透到外国文学之中,又可以锻炼学生们的概括分析能力。教师一定要加强学生对于原著阅读的督促,不可让学生远离原著。同时,对中外名著的比较阅读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缺乏对于原著的阅读及文本分析,会使很多学生无法真正深入文本、理解文本,进而无法完成比较研究。例如,可以将《红与黑》(法国作家司汤达的著名小说)与《人生》(中国作家路遥的中篇小说)进行比较阅读,通过比较文学的方法可以使学生深入地理解一个悲剧性人物的社会因素及时代烙印。
三、结语
总之,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比较文学的介入不仅有利于重新审视本民族文学的优势和不足,更可以培养学生开放性的思想,而这是一个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6]多媒体教学、专题讲座、文化实践等多样的教学方式及教学思路的改革与创新都不失为将比较文学嵌入外国文学课堂的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陈惇,孙景尧,谢天振.比较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亨利•雷马克,姜源.比较文学:再次处于十字路口[J].中国比较文学,2000(1).
[3]孙海英.关于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一点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6).
[4]张云.比较文学视野下的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5).
[关键词] 比较文学;外国文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918(2011)05-0055-02
doi:10.3969/j.iss.1671-5918.2011.05-028[本刊网址] http://省略
比较文学兴起于19世纪末的欧洲。1997年,我国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合并为一个专业,虽然在当时备受争议,但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其合理和进步性还是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时至今日,从理论上看比较文学俨然成为世界文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实际上,比较文学依然徘徊在外国文学的课堂之外,比较的方法和意识没有真正渗透到外国文学教学中去。针对外国文学教学模式落后的现状,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是如何将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的课堂很好结合,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外国文学教学效果,真正将比较文学纳入外国文学的学科体系当中。
一、比较文学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
比较文学最大的特色莫过于“比较”一词的使用。作为人类的基本思维方法,“比较”由来已久,但当把“比较”与“文学”联系起来时,人们就会顾名思义的把“比较文学”理解为用比较的方法所进行的文学研究。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误解。比较文学不能简单等同于文学的比较,也并非任何用比较方法所进行的文学研究都属于比较文学的范畴。
从方法论上讲,比较文学是一种文学研究方法,它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历史实证方法和审美批评方法两种。前者是法国影响学派的做法,注重事实的考据,力求通过各种途径探微索隐,搜取各种文学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的事实,用确凿的证据来说明文学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因果联系;后者是美国学派的做法,运用审美批评的方法,致力于发掘文学现象之间,主要是无事实联系的文学现象之间的内在美学价值。这两种方法不可避免各有其弊端,今天有很多研究者试图将二者结合起来,使比较文学的方法更为完善。
对于什么是“比较文学”?美国比较文学大师亨利•雷马克在文章《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能》中说:“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超越方法论意义之上的两重理解。首先比较文学是不同国家文学比较研究,其次比较文学还涉及了不同学科的比较研究。比较文学中“比较”的真谛就在于跨越。比较文学是一种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开放性是其最重要的特征。“文学与音乐”、“佛教对中国诗词的影响”等都属于跨学科的比较研究。
二、如何将比较文学嵌入外国文学的课堂
外国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在外国文学的课堂上教材和教材中所涉及的名著是讲课之源。外国文学在进入课堂之前,经过了名著翻译家和教材编者两重过滤,在呈现给学生读者时到底保留了多少原汁原味的东西不得而知。于是有学者提出了中国的外国文学教学本身就是比较文学,这种说法虽不十分恰当但也有一定道理。在中国的语言环境中学习或讲授外国文学经典名著,具备了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的特征。
在外国文学教学改革中,如何将比较文学的意识和方法带入外国文学的课堂,是外国文学教学改革中的关键一环。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较早的一批从事外国文学的专家就开始呼吁在外国文学教学和科研中进行比较文学方面的研究。时至今日,30年过去了,比较文学虽然作为一门课程进入了大学课堂,但依然徘徊在外国文学的课堂之外,两者并没有实现真正的结合。如何改善这一现状,使外国文学教学焕发新的活力?笔者认为应该从教材、教师、学生三方面入手寻找解决之道。
(一)按照比较文学的理论和方法编写权威教材
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备课以及安排授课计划的重要依据。要想彻底打破旧的教学体系,首先就要从教材开始。现在各大高校通用的教材基本上是经过一代又一代学子检验过的精品,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纵观各教材,不仅可以看到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文学发展呈现的不平衡性、阶段性、差异性和交融性特征,也体现出民族生活习俗、、社会体制和审美趣味的不同,这也是很多教材编写的出发点和基础。比如,在古希腊文学中孕育出的“人”的观念对西方文学影响深远,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体现为不同的内涵,在不同的文学思潮中教材都有涉及,体现出了文学发展的联系性特征。这是传统教材所具备的优点。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学科本身的新要求,传统教材体现出一定的局限性。根据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通过对传统教材的学习,基本上了解了西方文学从古希腊罗马到二十世纪文学的发展历程,对各个时期代表作品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但却无法理解各国文学之间的差异性及相互影响,更不能考虑到文化、哲学、心理学等和文学之间的直接和间接关系。而这才是多角度、多方位关照外国文学、真正理解外国文学学科意义的关键。
近几年来,东西文学的比较成为研究的热点。作为文学现象,东西方文学虽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但也不乏互补和交融之处,比如《圣经》对西方文学影响之大不可估量,近现代西方文学对东方文学尤其是中国文学的影响也有目共睹,这种情况在传统教材中没有或很少提及。因此,编写一部具有比较意识的适合各层次高校普遍使用的教材是当前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而与教材配套的教学大纲及题库的设置也势在必行。这样才能为外国文学学科的顺利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师调整教学思路,在讲授中渗透比较文学的方法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这种联系不仅在客观的物质世界当中,在文学领域中亦是如此。教师在讲授外国文学时要调整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进行讲授。这样既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也可以缩减学生对外国文学的陌生感。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大致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先介绍本时期的历史背景、文艺思潮、代表作家作品,再做重点作家作品赏析。要颠覆这一教学模式,从比较文学中的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角度出发,就可以看到在同样的历史背景中,不同国家涌现出共同的文学倾向性;共同的文学思潮又在不同国家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内涵。例如19世纪30年代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先后在法国、英国、俄国等地兴起。在本部分讲述时,首先通过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之比较,概括出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特征。其次,通过对各个国家现实主义文学的比较分析,揭示各自的内涵特征。法国是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以描写封建贵族与新兴资产阶级的矛盾以及资产阶级内部矛盾为主;英国是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最早最快的国家,在英国的现实主义文学中较多地表现了劳资矛盾以及小人物的悲惨命运,人道主义和改良色彩特别浓厚;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落后于西欧,19世纪上半叶,当西欧资本主义已巩固和发展的时候,俄国还处于沙皇专制统治下的封建农奴制社会。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锋芒首先从批判封建农奴制及其残余,并表现出封建制度的政治要求开始,直到后期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才逐渐加强。由此,我们才看到了法国的司汤达,英国的狄更斯,俄国的托尔斯泰这样风格迥异的批判现实主义大师。
除了概述部分,作品是学习的重中之重。我们一般习惯于从思想内涵、人物形象、艺术特色三个方面进行赏析。这种将作品孤立化的理解方法已不能适应当今全球化的要求,更无法深入探讨作品的思想内涵。以但丁的《神曲》为例,这部作品产生于封建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的开端这一重大历史转折时期。特殊的历史背景可以使我们将其与中国的《红楼梦》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同样是表现历史转折时期的社会矛盾,《神曲》采用了上至天堂,下至地狱这样一个宏大的结构框架;《红楼梦》则采用了以小见大的结构方式,通过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封建家庭衰落的展示出封建社会解体的必然。结构的不同反映出欧洲和中国历史的不同,特别是封建社会特点的不同。我们恐怕很难运用《红楼梦》中家族没落的结构反映出欧洲中世纪基督教文学和近代文化的冲突。
既然是在中国的语言文化环境当中,以中国文学作为参照标准自然就能拉近中西文化的距离,因此可以适当加入中国的文学作品及文学现象。比如,在讲述古希腊神话时,可以与中国古代神话进行比较,通过分析得出古希腊神话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的特征,而中国古代神话中则充斥着“尚德”思想。通过在课堂上实际运用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将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传授给学生。
(三)在“第二课堂”中强化
“第二课堂”一般是指一些课外活动,是对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针对文学课,我们可以在第二课堂中设计这样一些活动,比如原著阅读、专题讲座、话剧彩排、诗歌朗诵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原著阅读缺乏是近年来文学课普遍遭遇的一个新难题。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远离于书本之外。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必须在第二课堂中强化学生的阅读意识,并且专门布置中外文学名著进行对比阅读,以开阔学生视野,从比较中寻找阅读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法国作家司汤达有部著名的小说《红与黑》,其中最典型的是于连的形象。为了使学生更深刻理解这一人物悲剧的时代性和社会性因素,可以要求对比阅读中国作家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将其中的主人公高加林与于连进行比较分析。最后以作业或讨论的形式阐释自己的学习心得。
另外,还可以利用第二课堂的途径,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教研项目中来,促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到比较对于文学研究的重要性。
总之,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比较文学的介入不仅有利于重新审视本民族的文学优势及不足,更可以培养学生开放性的胸怀,这是一个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学的世界兴趣日益增强。当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落脚的时候,我们也不能闭目塞听,只有很好的借鉴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才可以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H0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0-0271-01
文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文学作品。文学研究或者说文学批评,是一种定性的、阐释性的、以阅读体验为基础的研究(赵永刚 2011),这就导致文学研究的准确性可能会受到研究者个人感受的影响。随着文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在文本语料基础上进行语言研究的语料库语言学逐渐引起了文学研究者们的关注。这种量化的、描述性的且以概率为基础的语料统计分析,恰好能弥补传统文学研究方法的不足,使文本的分析描述更系统、更可靠(赵永刚 2011)。
一、利用语料库进行文学分析的优势
Wikberg(1997)认为,传统的语篇分析是个案式的、动态的、从微观到宏观、意义和形式互动的定性分析;而运用语料库手段进行的语篇分析则是批量式的、静态的、从形式到意义、微观与宏观互动的量化研究。以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分析文学作品,可以做出具体的定性定量分析,使用语料库的方法可以轻松地统计出整个文本的字节数、形符数、类符数、平均词长、平均句长、句长标准差、平均段落长以及段落长标准差等。这些具体的数值都为后续的作品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是语料库角度的文学作品分析与传统文学分析方法最大的差别,也可是说是优势之一。然而,语料库语言学也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况。赵永刚(2011)认为,首先需要满足的是语料库的工具不能对文本或者语料产生限制。其次,不符合语法规则的文本不会影响文本分析。最后,使用语料库的研究过程不应该需要大量的人工检查。
自语料库语言学被研究者们用于文学尤其是外国文学研究后,其研究重点也发生过转变。李晋(2010)指出,“该领域的最初研究以归纳验证文学文本的语言特征为主,而后期逐步转向对文本‘意义’的探析……可见语料库开始被用来对比研究不同文类的文体差异,以更好地归纳文学文本的特征。”
二、从语料库入手的外国文学实证研究
张海云、谢群芳(2010)采用语料库研究方法对越南著名的中篇小说《志飘》进行了检索分析,从文本特征、故事情节和写作特色等角度对此作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他们首先使用了Wordsmith Tools软件中的词表(wordlist)功能对文本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接着又使用了主题词(key word)和词图(Plot)功能对小说的故事情节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又根据索引(Concordance)对这部作品的写作特色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避免了传统文学批评中只注重概念演绎或者生搬某种文学理论进行穿凿附会的弊端”(张海云、谢群芳 2010)。
刘娟(2013)同样使用了语料库工具,从语料库文体学的视角探讨了小说集《都柏林人》中《伊芙琳》一文的主角伊芙琳的精神逃亡。她借助语料库工具对文本的主题词进行了定量分析,以期能对伊芙琳的心理活动进行一个更为客观的描述,探讨她在选择逃亡时的心路历程。这样的研究方式,避免了因文学研究者的主观判断而产生的自发性和循环论证的弊端,通过更为可观的定性、定量分析,呈现出作品凝重而深刻的西方道德伦理观。
与之前研究不同的是,任艳、陈建生、丁峻(2013)的研究并不是以某一部文学作品为对象,而是针对英国哥特式小说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这类小说在词丛方面的文体学特征,并据此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讨。他们认为,传统文学批评通常是基于评论者的直觉,通过逻辑思辨得来结论;而基于语料库的研究可以提取客观数据,运用语料库文体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而得出相应的结论。这样的研究方法可以更进一步拓展文学批评的准且行以及客观性(任艳、陈建生、丁峻 2013)。同时,这种摒弃某一单独作品或者是同一作者的多部作品作为研究对象,而将某类型的小说作为研究对象的方法,也不失为一种新的文学文体学研究方向。
三、结语
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的不断发展,将语料库工具运用到外国文学研究领域中似乎已经成为了必然结果。只要能够充分掌握语料库工具的使用方法,正确认识到语料库研究方法的优劣之处,扬长补短,必定能够得到一种更为完善、更有说服力的分析方法,从而达到拓宽和深化文学研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Wikberg K.On the study of discourse and style using the techniques of corpus linguistics[J]. Language and computers,1997,(20): 311-330.
[2]李x.语料库语言学视野中的外国文学研究[J].外国语,2010,33(2):82-89.
[3]刘娟,道德与情感的交融――从语料库文体学视角探讨伊芙琳的精神逃亡[J].外国语文,2013,29(4):48-52.
我们中国学生,尤其是英美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对外交流时同样也有“失语症”的病症。这种失语症,同样也体现在我们的英语专业学生的对外交流和交际中。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我们的学习事实上也是进行一种跨文化交际实践。这种实践应该是在对目的语和本国文化都非常熟知的基础下,才能够很好地进行平等交流。而现在我们英美文学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部分对于中国文学不熟悉,更加不用说用英文熟练地介绍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学和文化。我们的学生在对外交流时,能非常从容地用流利的英文谈论狄更斯、马克吐温、海明威、福克纳,但是当我们说道自己国家的文学作品,却很难用地道的外语说出自己本国文化和文学的精髓,甚至无法用流利的英文来说我们的中国故事,这样的现状,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尤其是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情况下,更是一个紧迫的时代课题值得我们去研究。
传统的英美文学教学,仅仅从英国文学或美国文学出发,缺乏一种更为比较和广阔的视野,这样的教学方法,既与我们现在的社会语境相隔离,同时也与我们国际化形势下文学研究的新趋势不相符合。在这样的形势下,将我们现行的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策略引入我们的文学教学,拓展我们的文学教学思路,无疑是值得我们去探究的问题。因此,在当下提出一种文学教学中的中国视野是非常及时,也非常值得尝试的。事实上,在当今英美文学研究界,这样的一种外国文学研究中的中国视野,也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明显的发展趋势。近年来,我们国内已经有一大批外国文学专家和学者开始关注并深入研究中国文学和文化在海外的传播这样一个重要课题,并且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样一种研究趋势的改变,也能为我们的英美文学教学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学术大师无一不是学贯中西的学者。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可以看到康德、叔本华和尼采等哲学大师的影响和对西方文化的熟悉;近代鲁迅、、郭沫若等文学巨匠同样都学贯中西、熟读中西经典。吴宓决心把国外的比较文学研究意识引入中国。而这种“文化精华”“融会贯通”的思想,成为吴宓比较文学观的文化背景和思想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吴宓通过教育的方式传播比较文学的思想。现当代另一个重要学术大师钱钟书先生同样如此。钱先生漫游在不同语言、文学和文化中,如鱼得水,体现了钱先生对中西文化的熟谙。
正如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校长所说:教育人们服务于社会并不意味着教育必须集中于掌握实用性的技能。耶鲁追求为学生提供一个宽广、自由的教育面,而非狭窄的、职业性的教育,以便使他们具备领导才能和服务意识。永远强调对社会的责任感、蔑视权威、追求自由和崇尚独立人格被认为是“耶鲁精神”的精髓,它是耶鲁人奉献给世人的一份宝贵财富。同样也为我们的今天的大学教育给予很多启示。
培养真正具有深厚人文素养的人才,对国学的了解,并能用英文流利地表述和介绍自己本国的优秀文化对于我们大学英语专业的教育来说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上所述,现在我国的外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学生知识面窄,除了课文内容不愿多读书。因为专业是英语,很多学生甚至认为只要把听说读写掌握好,熟读经典,尤其是中国文学经典没有用。以“实用性”为主要标准,成为今天英语专业学生的方向之一。这样造成的一个后果综合人文素养不足。一个最为显著的例子就是上课提到相关的文学作品,大多数同学都是一问三不知。这样的话,同学们很难做到深入理解作品和全方位了解文学的涵义。
同样,我作为从事英美文学教育10年的教师,对这个问题也有着深刻的认识。我记得每一次上美国文学课的第一堂课,都会问大家一个问题,中国和西方文学、文化的源头是什么?中国的经典四书五经如何用英语表述?令人深思的是,这样的问题,很少有同学能完整准确地回答上来。大多数同学即使知道儒家经典的中文,也不会用英文表达。而喜欢读中国文化典籍的学生更是寥寥无几。问及原因,都是不置可否。有调查显示,现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冷漠原因很多。传统文化不能带来实际利益,传统文化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太忙没有时间学习,等等,这些都成为我们忽视中国传统文学和文化的理所应当的借口。这样的一种现象,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实。这使得我们开始反思英语专业的文学教学现状。
事实上,中美文学中有很多可以贯通之处。而在我们的英美文学教学中,在适当的时候将中国元素融入英美文学教学中,不仅可以丰富我们对中国文学的了解,对中国文学和文化英文表述的熟悉,同样也能让我们对英美文学有着更为深入的理解,并提高我们对文学学习的兴趣。我们都知道,中国现当代文学受到西方影响颇深,然而,西方文学同样在不同的时期也同样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讲解美国文学的时候,一旦涉及这些内容的时候,为学生清晰阐明中国传统文化对美国文学的影响,不仅可以拉近学生的距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一种异质文化时,以本土文化作为参照,从而更为深入地理解外国文学的深刻内涵。
事实上,美国文学中有很多本身就蕴藏着许多中国文化的影响。赵毅衡先生的《远游的诗神:中国如何改变了美国现代诗》详尽地阐述了中国文学如何影响了美国现代诗歌和作家。这一著作,无疑是为我们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开启了比较研究的视野,同样也能启发我们的英美文学教学。
在美国文学教学中,意象派诗歌无疑是重要的一环。而庞德则是20世纪美国文坛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之一。作为意象派诗歌的奠基人之一,他不仅为美国现代派诗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是一名著名的翻译家。他翻译了大量的中国古典诗歌,如《长干行》等,而且还翻译了《论语》。他的意象派诗歌,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尤其是唐诗中言简意赅、微言大义的精髓。他学会掌握了中国诗人构建意境的技巧,并将其应用于自己的诗歌创作中。事实上,在教学过程中,诗歌是师生都感到头疼的一环。英语诗歌,由于文化隔膜,同学们更是觉得晦涩难懂。这时,我们如果换一个角度,用中国古代诗歌来进行比较,会使得意象派诗歌的特点更为明显,也更容易理解。例如最有名的那首《在地铁站》,短小,却言简意赅,具有日本俳句的特点,而俳句又深受中国古诗的影响。在课堂上,作为尝试,我例举了日本俳句和中国的古诗《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应红;以及一首著名元曲《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来解读意象派诗歌《在地铁站》中意向的叠加,中间没有动词连接的特点,学生就容易理解多了。通过揭示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在形式和意境建构方面的内在联系,我们对意象派诗歌会有一种更为深刻的理解。
同样的例子我们还可以运用在解读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因为我不能停下李等待死亡》。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中国古代文化中对凶神恶煞的死神意向与狄金森笔下温文尔雅、具有绅士风度的死神意向,我们能更好地理解狄金森笔下的死亡意向以及中西文化的差异。我们在阅读艾伦·坡的《安娜贝尔·李》时,将苏轼的《江城子》来对比,同样能更好地理解英语诗歌中体现的爱情观和对死亡的态度。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爱默生和梭罗著作中体现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也体现了中国思想对西方的影响。而在讲解华盛顿·欧文的《瑞普·凡·温克尔》时,我们可以与中国的烂柯一梦相比较,这二者同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像这样,在美国文学教学中加入中国元素,不仅能给学生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更为重要的是,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作品。
在美国文学教学中引入中国元素的尝试,常常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采用这样的教学,我们可以在教授英美文学的同时加入中国文化的比较视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一种外来文学或文化。同时,我们还可以采用逆向思维,探讨西方文学和文化中的中国文学元素,这无疑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同样,这样的尝试,也可以引导我们的学生更为重视和熟悉我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文学,使我们的学生在日后进行跨语际交际时不再失语。
一直以来课堂教学都具有学术研究无法取代的价值。在于国外的学科碰撞当中,外国文学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学科,他为高校学生打开了一道通向世界的大门,通过外国文学课程,学生可以了解到与中国传统文化完全不同的文化内容,因此,外国文学一直以来都是对外研究的重点内容。但是由于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化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异质性,因此,学生在理解外国文学的过程当中往往会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在传统的外国文学的教学当中,教学主线往往被分为两条线,而教学内容则被分为三个不同的模块,在教学方法上一般还是遵循文学史的发展历史。从外国文学的教学内容来看,往往倾向于西方文学与古典文学。在实际的授课过程当中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注重具体知识的传授,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因此必须要进行改革。[1]
一、外国文学教学的意义
世界文学的概念是歌德于1827年所提出来的,根据歌德的观点,许多学者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文学的本质属于一种不断进化的有机体,不管是民族文学还是世界文学,都体现出了人类在文学方面的重大进步。[2]笔者在查阅大量的文献之后认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互相融合的世界文学正在形成。沃伦在对歌德进行研究之后,世界文学除了歌德所提出的内涵之外,还指世界范围内的民族文学的总和,另一方面也指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作品,沃伦也进一步指出了世界文学对于比较文学的重要意义。[3]根据沃伦的相关理论,比较文学是从世界的角度出发对所有的文学进行的研究。但是在我国国内的研究当中,世界文学在相关理论体系的建构当中并没有发挥重要的作用,而是文学关系在起着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的大部分学者认为比较文学是一种较为开放的文学研究,在研究的过程当中研究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同时研究是以一种跨学科与文化的文学关系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同时研究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比较意识与兼容的特色。[4]但是对文学关系的概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文学关系是一种具有一定差异性的概念,在对文学关系进行研究的过程当中,需要以国家、民族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它的强调消解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作为一个学科的系统性和内在的同质关系。我国高校根据国外文学教学的相关实践经验,总结出一套较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同时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的高校在文学教学的过程当中都是以文学史的发展为主线,同时对不同作家的代表作进行分析。当前阶段信息技术的发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较为强烈的冲击,究竟应该如何做才能做好外国文学的教学对于每个外国文学教师来说都是应该积极探索的问题。既然时代条件已经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我们也必须采取具有一定针对性的应对策略。现阶段在外国文学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应该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进行积极地探索与深入的调查,从而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传统的外国文学教学往往过度强调学生知识的传输,而并不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往往采用一种满堂灌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实际的授课过程当中大都整齐划一地依据世界文学发展的先后年代,分国别地逐一讲授不同国度的文学。从时间上,漫漫数千年;从空间上,纵横跨度辽阔,涵盖全球各地区、各国家和各民族的文学。旧模式制约了我们讲授的全面性和应有的深度,没有真正从世界视野的角度,讲授和指导学生把握该课程的学习,更谈不上在研究各国文学发展的过程和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去综合出人类总体文学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了。[5]
二、我国外国文学教学现状分析
在最近几年当中我国的外国文学教学一种都呈现出一种不太景气的状态,大量外国文学的教学课程被严重挤压,有关外国文学的相关研究与会议也大幅度减少,许多教师都没有了解外国文学研究的最新信息的途径。[6]另一方面随着扩招规模的不断增加,许多高校的办学经费被严重挤压,从而导致教学资源相对紧张,图书馆无力购买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进一步导致学生的外国文学阅读量不断下降。但是教师在实际的授课当中由于需要介绍大量的文学作品,从而使得课堂教学的内容也受到很大的限制,也导致许多课时被严重浪费。此外,由于市场经济制度的发展,校园的人文精神被严重削弱,许多大学生都出现较为功利的心态,许多学生都积极参加勤工俭学与各种商业活动当中,这种较为浮躁的状态使得学生很难静下心来安心学习。大部分的大学生都已经成年,都已经具备较为独立的思想意识。许多来自于贫困地区的本科生在城市当中感受到现代文明对生活所带来的便利,一方面有感于自己家乡与家庭的贫困,从而迫使自己产生较为功利化的心态,这部分学生在大学当中往往将精力放在如何改变自身的命运当中。这部分学生由于家乡的贫穷落后,在大学之前基本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外国文学,在大学阶段虽然有机会接触到外国文学,但是由于心思并不放在学习方面,虽然部分学生已经认识到外国文学的重要性,但是却不会过多的进行相关的学习。[7]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受到中古传统文学的影响而走上文学学习的道路,在学习外国文学的过程当中,在思维方面往往并不是很适应,这也使得外国文学的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障碍。
三、我国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一)根据教学内容抓住课程重点内容
外国文学的教学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文学史与作家作品介绍。在进行文学史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以文学史的发展为主线,向学生讲述外国文学的发展变过的全过程,以及各个阶段的文学特征,同时讲述各个思想流派的演变过程与特征。[8]在文学史的教学过程当中可能会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如社会、宗教、政治、经济、科学以及艺术等。在文学史的教学当中教师应该根据时间的发展将脉络理清,让学生对于外国文学的发展具有一个总体的印象,并自主建构相关的知识体系。在进行作家作品的介绍教学时,教师除了需要注意学生学会了什么之外,还需要注意学生的学习方法,即需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进行名家作品的赏析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向学生展示作品分析的具体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作品进行观摩与赏析,对不同体裁的作品进行研究,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就会逐渐掌握鉴赏与评析的方法,并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当前阶段外国文学的教学基本都是以课堂学的方式进行的,这种方式可以减小教师的工作量,但是效果也并不尽如人意。因此,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应该积极探索其他的教学方式,例如,可以采用举办专题讲座以及专题报告的方式进行教学,或者开设以针对不同国家与文学流派的文学选修课,吸引那些对于外国文学具有一定兴趣的学生学习。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挑选部分学生加入到自己的课题研究当中,这样学生不仅可以获得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与视野。在教学方式多样化拓展的过程当中,教师的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的水平对教学的效果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高校以及学院应该采取多种方式提高教师的外国文学教学水平,同时引进一些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师,同时对现有的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9]
(三)打破学科界限,丰富文化含量,培养高尚情操
文学并不是一种完全孤立的文化形式,任何作家在创造的过程当中都必然会受到其所在时代的文化背景的影响,因此,在外国文学的教学过程当中应该打破学科的界限,将外国文学与政治、经济、艺术、哲学以及自然学科联系到一起进行教学。此外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加强不同民族文学的融合,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文学知识的同时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并进一步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结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全球化进程不断加深,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的国际视野与国际思维就显得尤为必要,外国文学课程作为学生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正面临着与过去完全不同的时代环境,因此必须要对外国文学的教学进行必要的改革。在本文当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通过查阅文献的方式研究了外国文学教学的意义,并对我国现阶段本科院校外国文学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必要的研究,最后总结了对应的改革策略。
【参考文献】
[1]苏卉.外国文学教学如何面向现代化———以“《红与黑》的心理分析”一课为例[J].外国文学研究,2002,02:145-148+175.
[2]支斌生.略论外国文学教学如何促进大学生心智成长———以陶洁主编的《美国文学选读(第三版)》教学为例[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02:74-76.
[3]詹虎,赵学斌.中学外国文学教学的现状与出路──中学外国文学教学调查分析[J].乐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04:91-93.
[4]潘利锋,张能泉.在文本细读中提升学生能力:人文社会科学课堂教学改革之路———以外国文学为例[J].现代大学教育,2013,06:92-97+113.
[5]刘意青,邹赞,聂凤芝.我国外国文学教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刘意青教授访谈[J].社会科学家,2012,04:3-7.
[6]李安.外国文学教学中经典作品的解读策略———以《哈姆雷特》为例[J].韶关学院学报,2012,11:65-69.
[7]田晓宁.“30年来中国外国文学教学与研究新发展”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J].当代外国文学,2016,01:173-176.
基金项目:本文为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全球信息化时代语言规划与语言教育政策的国别研究”(2010JK011)系列成果之一。
自歌德(1827)提出“世界文学”的概念,到波斯奈特(1886)提出“比较文学”的名称,如今“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正式学科业已走过100余年的历程。西方的比较文学研究自19世纪诞生后发展势头一直很强劲,以至到了20世纪中期差不多成了文学研究领域中最引人注目的学科,但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比较文学研究每况愈下,几近死亡,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与此同时,比较文学却在中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有学者断言,“世界比较文学的重心已经移到了中国[2]”。但在分析考察这些大量的成果之后,我们依然“能看到明显的分歧,由此也隐含着若干争论,并反映出众学者认识上的一些困顿[1]”。
比较文学的学科性质
在一门学科已经发展了近百年还在探讨其学科性质是不得已的,“这是因为它‘患’有一个自它诞生之日起即有的‘病’,一个与生俱来的‘病’:学科地位归属不明。众所周知,作为一门新兴的、年轻的边缘学科,比较文学的学科地位一直归属不定:在美国的某些大学,比较文学本来已有自己独立的系,但近来却被归属于英文系了;在中国,自80年代初起,比较文学一直是归属在‘外国文学’学科下的,但是从前几年起它却被划归到了‘中国文学’学科的门下。比较文学被如此划来划去,不是基于对这门学科的科学论证,而是出于人们对这门学科的主观印象,即从事中国文学研究的学者觉得,研究比较文学是外国文学研究者的事,而从事外国文学研究的学者又觉得,研究比较文学是中国文学研究者的事,于是比较文学成了我国人文学科中的‘蝙蝠’”[3]。
我们认为:比较文学属于文学,既不属于外国文学学科,也不属于中国文学学科,严格讲来,应该属于普通文学,(就这一点看,与历史比较语言学与语言学的关系相当),是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的上位学科。
此外,比较文学与翻译学,译介学的关系也值得探讨,张旭(2007)对此有深刻的论述,此不赘述。
比较文学的学科目的
如果前文对比较文学的学科性质判断正确的话,那么,比较文学的学科目的就会相对清晰。这一点从比较文学的命名上也可略窥一端,运用“比较的方法”,所得出的结论就是“或同或异”。所以比较文学的宗旨就是“探求文学的普适性与差异性。”乐黛云先生(2009)认为:“没有差异就不成其为世界。但是差异在世界上并非各不相干,而是在某种普适性之下共存……应该说,普适性寓于差异性之中,正是有了差异性,普适性才有意义,反之亦然。只强调差异,把差异变成了各个互不相干的孤立存在,而排除了差异之间对话、沟通、互补的共同基础,结果只能是既取消了普适性又取消了差异性……人为地使差异性和普适性之间发生深刻的断裂,片面强调差异之间的“不可通约”显然是不可取的。特殊性与普适性之间的断裂,影响了各方面的和谐,使对话难以进行,社会难以发展。重新沟通和弥合这种断裂,回返普遍与特殊的正常关系是发展多元文化、保护文化生态、缓解文化冲突,更是使比较文学得以蓬勃发展的重要环节。[4]”
法国学派偏重于“法国文学给予其他民族文学的同”,美国学派则侧重于“没有影响的各民族文学之间的同”,相对而言,对各民族文学的差异关注不够。当代中国的比较文学学者则在关注文学“普适性”的同时,给予了“差异性”相当的地位。
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
其中,笔者认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关键,而内容的设计又是由教师对本课的理解即教师的关于本课的教学理念决定的。从教学理念讲,文学院开设的外国文学,应该强调一个区别,一个联系。一个区别指与外语学院开设的国别文学课相区别。外语学院开设的诸如英语文学(英国文学、美国文学等)、日语文学(日本文学)等,是把外国文学作为学生学习非母语的第二语言的资料,在教学中以语言解读为主,首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文学院开设的外国文学,是把外国文学当作文学研究的资料和部分,正像以中国文学为文学研究的对象一样。因为这种区别,文学院的外国文学教学要有整体视角,史的意识,要把作家作品放在纵(史的发展)横(同时代)构成的坐标系上加以解读。教师可以以作品为主,甚至可以以俄国形式主义或英美新批评的方法解读作品,但这种解读不能以语言理解为目的(语言理解是手段)。我们注意到,近年来,外语学院的教师越来越试图摆脱语言解读而表现出较强的文学理论研究的能力,正如文学院的教师越来越具备较强的语言解读能力。然而,外语学院教师面对本科生的教学,毕竟与面对研究生的教学以及教师自己的研究有所不同,文学院的教师也只能是具备一门或两门外语的能力,而他们要教授的却是由诸种语言构成的多国多民族的世界文学。
当面对由诸种语言构成的世界文学并且是以翻译成汉语的作品为主要阅读文本时,教师能否让学生认识到语言、故事所孕育、传达的“意味”(艺术激起的审美情感以及诸如价值观、思想意识、文化倾向、社会趣味等)和如何体会、理解这种“意味”就显得尤为重要。与强调一个区别相关,强调一个联系指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的联系。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是两门课,有各自的理论范畴、学科体系、研究对象。有人强调两者的相同相通而忽略两者的差别从而主张将两者合并[1],笔者以为不妥。篇幅所限,在此存而不论。但文学院的外国文学,以从异质语言翻译成汉语的作品为主要阅读文本,这就内在地使外国文学具有了比较文学的性质,以比较文学理论和方法教授外国文学应该成为教师的自觉。以比较文学理论和方法教授外国文学,不是简单地运用比较的方法(比较的方法是各科研究和教学都可以运用的方法),而是以比较文学的视域,把握一种文学与异质文学的关系。当强调了这种区别、这种联系,不难看出,外国文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于它是我们了解异质文学和异质文化,从而更清晰、准确地了解自己的文学和文化的必然途径,20世纪以来,这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