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管理思考模板(10篇)

时间:2023-06-30 15:45:1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技术管理思考,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技术管理思考

篇1

植物具有净化空气、涵养水源的重要作用。新疆地区由于天气比较干燥,雨水稀少等因素,给苗木的成活率造成了一定影响。园林植物与人一样,虽然具有一定的生命力,但是也应该给予一定的养护。因此,为了使当地的植物达到一定的景观效果,必须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水文特征,加强园林绿化技术与管理。

一、乔木与灌木的养护技术

1、修剪

每年的12月到下一年3月,乔木在这个时期处于休眠期。此时,也是修剪枝叶的最佳时期。主要修剪干枯枝、外肢、下垂枝,以及下缘线等。乔木在生长期,病虫多发。在修剪的过程中,要求根据景观的造型将多余的枝叶剪掉。这样,可以使景观植物的视觉效果更好,从而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2、施肥

针对5到8厘米的苗木来说,一般剂量为每株2到4克。通常情况下,可以在夏季将动物的粪便与其他基质搅拌在一起,使其发酵。这样,可以产生更好的效果。同时,可以根据作物生长的情况,添加适量的尿素、叶面肥,作物长得更快。通常情况下,在5到6月份施肥,产生的效果比较好。7月份由于气温比较高,因此要注意控制用量。进入8月份后,为了防止植物在秋季徒长,要求停止使用含氮量高的肥料。

3、防风

新疆地区春节多风,容易吹倒新植的幼苗。所以,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固支架与桩架。这样,在大风来临时,就可以起到防风的保护作用,避免幼苗被风吹倒。

4、浇水

新植幼苗需要给予足量的水分,3到5天后进行二次浇水。一个星期后,浇第三次水。幼苗成活后,10天到半个月浇一次水。乔木、灌木生长期超过2年的,可以适当延迟浇水时间,一般半个月到20天为宜。另外,在浇水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天气的变化来控制时间。进入8月以后,不宜浇水过于频繁,否则会导致苗木徒长。

5、松土、整理

苗木在生长期要做好松土、整理、除草等养护工作。新植乔木、孤植灌木平均每年松土1到2次。片植的灌木由于容易生长杂草,应该及时清理掉。6、防治病虫害在防治病虫害时,尽可能选择物理、机械方式。如果需要实施化学防治,要求选择低毒、无副作用,残留少,对人与动物伤害小的农药。与此同时,相关人员在施药时,应该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以免发生中毒现象。

二、公共绿地苗木月度养护技术

1、春季

在新疆地区,由于春季比较短,经常被人们称为“春脖子”。虽然这个时期时间比较短,但是气温恢复非常快,所以要提高绿化管理的重视度。在3月下旬的时候,主要工作是清除掉林地的杂草、枯枝,以及其他杂物。其次,给林地喷上消毒水,以便减少病虫害。进入4月后,主要工作包括这几个方面。第一,为新植苗修剪枯枝、枯叶,绑扎支架。第二,给林地翻土,浇水。在首次浇水时,可以补充适量的有机肥,增加土壤的肥力。除了以上讲到的施肥方法外,还可以采取措施法。这种方法一般用于草坪施肥。到5月份时,为爬藤植物搭架子,促进快速生长。

2、夏季

第一,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分别是松土、除草。如果乔灌木有草坪遮盖,可以利用打孔的办法,为植物松土,使其呼吸到新鲜的空气。第二,每次松土浇水后,要清除掉花草中的杂草。第三,分早晚二次浇水,尽量不要在中午太阳直射的情况下浇水。第四,根据温度的变化情况,控制好浇水的次数。新植苗应该在一星期后完成两次透水。苗木长到2年以上,两次透水的间隔时间在15至20天左右。根据温湿度及土质不同可做适当调整。第五,在给小灌木浇水时,可以根据温度的变化做出调整,一般在4天到7天内需要完成两次浇水。第六,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在防治的过程中,主要以预防为主。乔灌木的枝干易生蚜虫、杨毒蛾、小蠹虫等,并发诱发黄化病、腐烂病等病虫害。这些病虫害有时候很难确认,所以一旦发现苗头,应该及时采取治理的措施。最后,在病虫害防治中,应该以预防为主。

3、秋季

秋季指的是9月下旬到11月。该阶段在新疆正是秋高气爽的时候,虽然温度比较适宜,但是植物生长的速度比较缓慢。应该做好储藏种条、种籽、浇水等工作。在浇水的过程中,要控制好水量,避免在冬季被冻伤。

4、冬季

冬季指的是12月份到次年的3月份。这一阶段的工作比较简单,主要是对乔木、灌木枝叶的修剪、修正,防止植物在来年徒长。

三、新疆库尔勒城市绿化的现状和阻止沙漠方面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新疆库尔勒在城市绿化当中,以建设“生态花园城市”为目标,大力建设城市绿化,提高了城市绿化的覆盖率。在建设的过程中,主要采用“堆山造石”、“沿河建绿”,以及“大树造景”的办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比如:完成了劳动公园园林绿化,建设了孔雀公园景观,以及绿色水系长廊等。由于新疆工业发展比较快,沙尘天气多,造成了城市的污染。随着当地绿化建设的大力发展,有效的吸收了有害物质,并起到防尘、减少噪音的作用。总而言之,新疆库尔勒在园林绿化中,已经成为北方的绿色事业,在绿化城市,减少沙尘,建设生态环境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结束语

园林绿化不仅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审美享受,而且推动了城市的发展。本文以新疆地区为例,对园林绿化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比如,在浇水、施肥、防风,松土,修剪,以及防治病虫害方面的技术。最后,根据春夏秋冬每个季节的不同工作,进行详细论述。希望可以不断改善园林绿化的技术,从而满足景观植物的视觉效果。

参考文献:

[1]刘艳秋.新疆乌鲁木齐地区园林绿化树木养护管理之我见[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05).

篇2

技术管理是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按国家现行标准、规范和合同要求顺利进行施工的技术保障。为了工程项目安全、顺利、经济的完成,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做好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尤其重要。下面就本人对施工技术管理的认识总结如下。

一、现场施工技术保证

1、现场技术管理体系的建立

为了保证拟定的技术方案、作业指导书等在施工过程中得以有效地贯彻执行,应建立以项目总工程师为首的四级技术管理体系,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体系中的各级机构和人员必须严格履行各自的职责,接受业主项目总工程师、工程部门的指导,使体系正常有效运转。

2、技术准备

(1)技术培训: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进入现场的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培训采取四种方式:外出培训,选派技术骨干到相同或类似的兄弟单位学习、取经;请设计院和主要设备制造厂的专家授课,增进对设计和设备的了解,有利于制定正确的施工技术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模拟练习,提高专业技能,保证在实际施工中运用自如;特种作业、质检人员取证培训。

(2)收集资料:收集资料是工程开工前和开工后必须进行的一项重要而且必须的工作,是为施工做技术准备,包括标准、规范的收集和购买,勘察资料、设计图纸、设备资料的收集,同类工程的成熟的技术资料的收集等。

(3)计算机管理网络的建立:在施工现场建立计算机网络,并与建设工程参与各方建立起有效的联系,使技术信息能够快速地传递,实现信息共享。

3、开工报告的管理

在认真做好各项施工准备的基础上,按开工报告规定的开工日期开工。因某种原因,暂停施工后,在得到书面复工允许后继续施工。

4、施工图纸会审

施工图纸是施工和验收的主要依据,为使施工人员充分领会设计意图,熟悉设计内容,正确地按图纸施工,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前工程技术人员应参加由业主组织的施工图纸会审,对于施工图纸中存在的差错和不合理部分,提出自己的意见,请设计单位解决。

根据工程情况,自行组织部分图纸会审,审查内容包括如下方面:图纸表达深度能否满足施工需要;施工图之间和总分图之间、总分尺寸之间有无矛盾;施工图与设备、特殊材料的技术要求是否一致;各专业之间设计是否协调;图纸能否满足安全、环保、经济施工的需要;施工主要技术方案与设计是否相适应;特别是设备吊装、运输方式等是否可行和安全可靠。

图纸会审应作好详细文字记录,对发现的设计方面的问题,应及时以书面形式提交业主方和设计院,在得到设计院的书面答复后,按新的设计施工。

5、作业文件编制

作业文包括专业施工组织设计,重大、关键、特殊项目施工技术方案、作业指导书,单体和分系统调试方案等。专业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的指导性文件,在工程正式开工前由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按设计所确定的原则组织编制。专业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应遵循的原则:执行公司的有关程序文件,结合工程实际,具有针对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技术方案、作业指导书,在工程开工前,按设计确定的技术方案、作业指导书目录组织编写,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补充。重大、关键、特殊施工项目应编制技术方案,分部工程编制作业指导书,并确保可操作性。技术方案、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依据主要是:施工组织设计,合同规定的标准、规程、规范,制造厂提供的技术文件,设计图纸、设计变更通知单等。

6、施工技术交底

单项工程开工前必须进行施工技术交底,未经技术交底的项目不得开工。通过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了解工程特点,明确施工任务、操作方法、质量标准和安全措施,做到心中有数。技术交底可按公司、工地、班组三级进行,各级技术交底由各级生产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主持,重要施工项目的技术交底工作可邀请业主代表参加。全部技术交底应形成记录,主持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分别签字。记录分别保存在公司、工地、班组,随时接受检查。

7、设计变更管理

设计变更分小型、普通、重大三种。小型设计变更,设计单位的设计修改通知单,经业主方工程质保科相应专业工程师审核签发后实施。普通设计变更,须经业主方工程质保科负责人签发后实施。重大设计变更,经业主方项目总工程师签发后实施。设计变更通知单应及时签发至相关施工工地,作为施工和验收的依据,原件应存档。

二、工程技术资料管理

工程的技术资料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工程技术资料的收集、归档、保管与使用,保证反映工程质量活动的技术资料完整、全面、有效。

1、工程技术资料的分类和存放

工程技术资料分为设计文件、施工管理文件、施工验收资料、设备图纸及资料、施工材料资料、质量监督记录等。其中设计文件包括施工图纸、设计变更、设计联系单;施工管理文件包括质量管理文件、标准、规程、施工组织设计、专业技术方案、作业指导书、工程项目开工报告、重要会议记录、技术会议记要、图纸会审纪要、施工方案会审记录等。

收集后的技术资料由单位资料室统一整理、分类保管,并有明确标识。资料室应做好资料台帐,留存的、供借阅的、供发放的技术资料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办理领取或借阅手续。资料存放点应采取防火、防强光、防潮、防盗、防蛀、防有害气体的措施。

2、管理职责

设立各级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责任制,对资料进行接收、确认、登记、标识、借阅、发放、回收及归档管理。各领用部门、专业工地负责正确使用、保管相关资料。

三、工程协调管理

工程施工协调的职能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来确定承担部门,协调管理主要包括施工部署、施工技术、施工进度、质量检查验收四个方面的内容。应深入一线,了解、掌握整个施工现场的实际施工情况,对技术人员、机械设备、仪器仪表、施工材料进行调配,使各专业工地、部门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对施工过程进行协调,使各项工作能够衔接,交叉施工时尽量减少相互间的制约;当需要几个专业同时进行某一项工作时,由专职部门来组织、协调;专职部门还负责与兄弟单位、业主方、监理方在现场施工方面的联系。协调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使现场施工能有条不紊地持续开展,满足业主方对工期进度的要求。

1、建立、完善各种现场管理制度,各施工单位严格执行。

2、设置专门的施工调度人员,负责现场的协调工作,调度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3、现场部署、施工按确定的《施工组织设计》、《进度计划》执行,因某种原因需变动时,在争得主管部门同意或确认后作适当调整。

4、提高施工人员的作业水平,采用新技术、工艺,保证每道工序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

5、需要几个专业合作编制技术方案、具体施工措施时,施工项目部应对人员和工作进行协调,特别是应掌握大型项目施工的特点,抓住重要和关键环节,制定协调对策。

篇3

1.2建筑工程的特殊性。我们知道,不同的建筑有着不同的类型,规模大小也不尽相同,施工中容易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譬如天气等不可抗力。就施工本身而言,不同工种得到交叉作业、新技术的应用、工序施工的交接,都是需要技术管理来保证的,只有加强了技术管理,才能确保工程顺利进行,才能保证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才能有效降低工程造价。

1.3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工程中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的也越来越多,而工程本身也越来越复杂,所有这一切都能有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对施工技术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施工企业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

近些年来,施工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施工企业必须加强技术管理能力才能立足。我们发现,当前有不少企业具备雄厚的物质技术力量,但是施工技术管理却比较落后,严重制约了公司的发展。我们从下面的例子来分析下。

某企业投资345.6万元在老厂房旁边扩建新厂房,参与最后投标的共有7家单位,最后A、B单位胜出,分别承担了四标段主厂房的南、北两侧的48m×20.83m的连接工程项目(其中包括桩基工程,67万元)。A企业为抢工期,采用了先进设备仪器,只要了一个星期就把桩基工程完成了,谁知靠近老厂房的墙体出现了较大倾斜,并有地下水不断上涌,采取排水措施后,墙体的倾斜度更大了,最后工程施工进入了困境。原来,此处是填湖而成的,土质较为疏散。而B企业在施工前,认真审查了工程地质报告,并到地质档案馆就行了查实,20天后,乙顺利完成圈梁顺利施工,工程施工质量良好。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不重视技术管理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也充分说明了技术管理在施工中的重要性。只有通过技术管理,施工才能得到顺利进行,才能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不断提高生产效率。

2切实做好技术管理工作

2.1认真进行施工图纸会审

施工人员需要了解图纸的设计意图,明白工程项目施工的关键位置。在工程中标之后,施工单位就需要做好细致的准备工作,特别是业主要求进行设计、建立、施工单位进行图示会审,更要认真做好审图工作。通过会审,可以更为深刻的理会到设计单位的设计意图所在,明确施工要点。对于设计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施工单位要及时提出,做好协商工作,在保证工程功能、质量的情况下,解决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施工项目的设计意图,对施工的要求。

此外,通过审查图纸,了解与工程相关的地质资料,检查设计图纸是否完备齐全,总平面图图与施工图中的相关几何尺寸、位置以及标高是否相符合,建筑图与结构、给排水、电气等相关专业的图纸是否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

2.2明确技术负责人的责任

建筑工程施工中都是有施工技术负责人的,他负责整个工程的施工管理,负全部责任。要求技术负责人在充分了解了业主以及设计图纸的意图后,将设计图纸表达意思准确地实施到工程现场中来,并及时、准确的处理好相关的技术问题。同时还要对建筑工程中相关测量数据进行复核,加强对原材料、设备的管理,特别要加强对工序质量的管理。总之一句话,工程中影响工程质量的技术问题、工艺流程、操作形式都属于技术负责人工作范围以内,都必须积极的参与进来。

2.3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技术管理

2.3.1加强技术交底

加强技术交底是工程按质按量进行的有力保障。在整个建筑工程中的各分部分项工程,都需要进行详细而细致的技术交底,且要通过文件形式表现出来。对于隐蔽工程,更应该进行技术交底,需要特别强调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结构部位,加强对特殊施工环节的把控,建筑材料的质量保证等技术要求。此外,对于新结构、新工艺在工程中采用时,也许特别强调技术交底。技术交底要做到层层交底,以确保工程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对于工程图纸设计意图以及设计的要求,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具体的操作工艺,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只有如此,才能生产出质量合格的的建筑精品。

2.3.2加强工程质量的管理

工程质量是整个工程生产的根本所在,因此,必须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有效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施工质量目标是以设计要求、相关规范、工程合同来确定的,因此,技术人员在质量控制中必须严格按照这些标准来执行。工程施工质量涉及的东西很多,主要体现在施工工艺和原材料质量方面。因此,必须加强对施工工艺的质量把控,特别是采取了新工艺、新技术的工程,项目部要成立攻关小组,着力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难题,以确保工程质量的完成。项目部需要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把控,原材料、设备进场时必须严格检验,只有合格的材料才能应用到中。施工中如果出现了管理失误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不管严重与否,都需要制定出详细的处理方案并依据实施,以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

2.3.3加强工程进度、成本的管理

技术管理必须是以保证工程进度为前提条件的。因此,施工技术人员需要根据具体工作的实际进度,及时调整后续工作,整体上满足于工程进度要;对于工程进度,管理人员需要做到心中有数,正确估企业的施工能力以及设备、材料的供应情况。对有分包工程,总包要注意协调好与分包单位的关系,以确保其不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进度。此外,还需要加强成本控制,在满足工程质量的情况下,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工程开支,提高工程效益。

2.4竣工验收过程中施工技术管理

2.4.1合理检验与评定

采用各种仪器设备,借助于科学方法,测定施工已完工的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的质量特征和特性。然后把检测的结果与相关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比较分析,以判读质量是否合格。工程质量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是度量,即通过计算方法进行测量与测试工作;第二是比较,即把度量结构同质量标准比较分析;第三是判断,即根据对比分析结果,判断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规范标准;第四是处理,绝对工程是否验收合格。

2.4.2健全评比制度

篇4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日益增加,自来水的用水量也在不断增长。同时,自来水厂的设备数量和功率也不断增大。与此同时,自来水厂机电设备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自来水厂的在日常生产中应不断加强机电设备技术管理措施,提高机电设备的整体管理水平。

1自来水厂机电设备技术管理简述

简单来讲,自来水厂机电设备技术管理就是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对自来水厂机电设备进行全方位管理的过程。具体包括对机电设备管理体系的管理,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管理以及对机电设备操作人员技术方面管理等内容。

2自来水厂机电设备技术管理的重要意义

自来水厂机电设备技术管理对我国自来水生产运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能够使机电设备作用有效发挥

任何机械设备都有自身的使用功能、使用功率和使用寿命等,机电设备技术管理能够使自来水厂机电设备的各项运行指标及技术参数达到最优状态,能够有效发挥机电设备应有的作用,同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2维护自来水生产设备稳定运行

自来水厂生产设备中,机电设备占有很大的比重。若想保障自来水厂生产设备稳定可靠运行,首先必须做好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来水厂机电设备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对机电设备管理要求也更加严格。只有采用先进的技术对机电设备进行科学管理,才能够保证自来水厂机电设备的稳定运行。

2.3提高自来水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自来水生产厂在创造企业自身价值的同时也是一项关乎社会经济和民生的重点企业。自来水厂可以通过对机电设备技术管理手段来提升高企业自身的经营能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能够为广大自来水用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进而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

3对自来水厂机电设备技术管理的思考及实践

前面所述,机电设备技术管理在自来水厂生产运营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自来水厂在运营过程中应不断加强机电设备技术管理方面的思考及实践。

3.1重视机电设备工程质量管理

(1)确保机电设备工程质量关

在自来水机电设备工程施工准备阶段,应做好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在设备安装过程中一定要按设计图和相关规范进行安装施工。在编制安装施工方案时要结合企业及设备实际情况。在设备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工程的各项技术准备工作,以确保机电设备工程质量符合国家验收标准。

(2)保证机电设备工程的平稳运行

机电设备安装完成后,要组织有关机电设备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全面的运行调试。调试人员应按照设备生产厂家程序规定及国家机电设备技术标准对设备的工作性能进行调试。在机电设备启动调试过程中,要注意启动状态的可靠性和灵活性,观察启动设备与电机和传动设备的协调性。在设备运转后,着重注意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包括带负荷运转时各项指标是否处于正常范围内,一定要保证设备的调试运行工作时间。在设备关停调试时,同样要检验关闭状态的可靠性和灵活性,观察各项部件的工作是否正常。总之,做好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环节,是机电设备稳定运行的保障。

3.2加强机电设备技术管理

(1)机电设备方面的管理

一是做好机电设备技术管理。首先,在机电设备采购方面、管理方面,要严把设备采购质量关,机电设备采购包括整机及零部件的采购,一定要保证所采购机电设备具有良好性能,设备参数指标符合技术要求。要加强新设备、零件和材料的运输管理和入库管理,保证设备处于完好状态。实践表明,很多机电设备故障的发生都是因为使用了不合格的机械设备和零件。这样,在给企业带来财产损失的同时也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所以,在设备采购与设入库环节,要认真查看设备及材料的生产许可证、合格证、说明书、型号、参数指标等,并做到分类入库,科学保管。二是要做好设备运行中的技术管理。在自来水机电设备运行中,要严格按照有关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从机电设备的启动,到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日常维护保养都要按有关规定程序执行,不能违规操作,时刻保证机电设备以最佳技术状态运行。在实际操作中,要时常关注机电设备的运行情况,仔细去听设备是否有异常声音,观察电机振动及温度监控设备指标是否处于正常范围。重点对机电设备各项运行指标进行科学分析,包括设备转数、实际工作功率等基本指标和设备自动控制系统等指标。要定期做好机电设备的维护保养,对于设备运转和传动部分及时加注油,注意掌握设备部件的更换时间等。平时要有专人负责定期巡检,并制定科学合理的作业计划和设备维修保养计划,机电设备做好维护保养后要作维修记录并归档,方便以后设备情况跟踪,以确保自来水厂机电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2)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具有一批高水平的机电设备操作人员是做好机电设备技术管理的保障和前提。首先,自来水厂要加强在岗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培训,有针对性的定期参加理论讲座,同时加强岗位培训。这就要求操作人员要全面掌握机电设备的规范操作及维修技能,尽量规避和减少机电设备故障发生。其次,企业还可以在各部门员工之间开展各种形式的技能比赛并给以激励措施。通过参与比赛进行理论上与实践方面切磋,营造一个部门之间和部门内部员工之间相互竞争、相互交流良好学习环境,这样有助于提高员工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能力,提高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

3.3注重机电设备运营成本的技术管理

做好机电设备运营成本技术管理是自来水厂机电设备技术管理中的重要内容。首先,要提高全体员工的运营成本科学管理意识,深刻了解机电设备技术管理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及员工自身所带来的好处。让全体员工主动自觉地去参与有关机电设备运营成本的技术管理。同时,企业相关管理部门要编制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机电设备运营成本技术管理计划,制定符合实际的任务定额或工作指标。在具体的工作中,操作人员对机电设备要合理操作,精心管理,对每一项细小的工作都要特别重视,管理人员要对质量管理方面进行检查监督。在全面保证完成供水任务的同时,使自来水机电设备的运营成本控制在最低水平。

4结束语

机电设备技术管理对自来水厂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提高自来水厂机电设备技术管理的意识,深入思考如何做好自来水机电设备的技术管理工作,不断探索利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与管理实践,以保证自来水厂机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为广大自来水用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陈裕斌.自来水厂机电设备技术管理的思考与实践[J].科学之友,2010.

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思考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建筑市场异常繁荣,伴随而来的是对建筑项目施工技术的管理,这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所以做好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对于保证施工项目的按时按质的完成显得尤其重要。鉴于施工项目时间长、责任大、工艺繁杂、多专业合作的特点,对施工项目的技术管理也应该进行充分的思考和探讨,以便保证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建筑工程施工的影响因素非常多,涉及面相当广泛,劳动投入也相对较大,这就决定了对其的管理措施要科学有效,才能确保工程质量。做好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建筑项目的管理贯穿于把设计转化为实物的全过程,应该说是一门科学。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是工程管理的核心内容,这一过程是成本发生的过程,是建筑形成的过程,是质量得到保证的过程,因此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文明施工的重要环节。加强施工技术科学有效的管理,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进而获得最大利润的有效保证。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涵义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是指针对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复杂技术工作而进行的一系列组织和管理活动。它是在遵循现场施工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提高施工企业的科技水平,并运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按照工程既定的项目目标对工程施工进行合理安排,从而实现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有序,达到缩短施工工期、控制工程项目造价、确保工程项目质量的目的。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作用

简要地说,从施工企业角度来看, 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是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按照合同约定的工期、质量等要求将工程项目交付业主使用,在实施过程当中项目部必须通过对内部生产要素和外部要素的综合管理来确保目标的实现。这些要素的综合管理包括项目资金管理、项目合同管理、项目技术管理、项目信息管理、项目人力管理、项目材料管理等。所有的管理成效都通过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控制结果即工程项目管理目标来体现。

项目技术管理贯穿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从内容来看,技术管理内容与项目其他方面管理内容相互衔接、相辅相成,为工程项目管理的顺利实施而服务,是实现项目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项目技术管理是从技术保证角度实现对工期、成本的有效控制:从前期施工准备阶段的原始资料调查分析、编制合理可行施工组织设计、全面的图纸会审等环节,到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编制及实施合理的施工方案、为减少返工和返修损失对施工过程及过程产品而进行动态控制、提出合理的工程变更、进行“四新”项目应用等环节,都是以降低成本、加快进度为中心来进行技术组织管理。没有技术依托的施工组织过程不可想象。特别在施工条件困难、环境差、结构复杂、技术难度大、工期紧的工程施工中,所选择的施工技术方案是否经过经济技术分析、是否进行优化等对其施工进度、工程成本控制更是起关键作用。良好的技术管理能促进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低劣的技术管理将使整个项目管理混乱,严重时引起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控制失控,最后导致工期、经济方面的损失。因此必须将项目技术管理与项目管理中的资金管理、合同管理等其他方面同等重视起来,相互配合协调,才可能实现优化的项目管理过程。

管理作为永恒的话题, 是关系到企业成败兴衰的关键。要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必须抓“管理”这个关键。而技术管理则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技术管理,才能保证施工过程的正常进行,才能使施工技术不断进步,从而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技术管理,可以逐步改变施工企业的生产和管理面貌,改变施工企业的形象,提高竞争能力。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对技术管理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

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任务

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任务可以分为4个方面:

3.1运用先进技术保证施工全过程符合施工规律,保证施工全过程的正常有序进行;

3.2积极引进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保证施工全程建立在先进技术的基础之上,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3.3充分发挥施工技术人员、施工材料和工程设备的潜力,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有效控制施工全过程的成本造价,实现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3.4发挥施工技术应有的作用, 提高工程施工的现代化技术水平,及时发现和解决工程项目中的技术、质量问题,消除安全隐患,从而确保工程质量,同时使整个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得以提高。

4.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基本原则

4.1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原则

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合理的管理,就必须克服简单的生产观念和赶上进度的观念,摒弃只重视现场施工进度的做法。与此同时,要注重运用先进的技术管理措施来保证工程的和质量和和,降低工程造价,杜绝施工中不合理开支造成的严重浪费现象。

4.2科学、合理的原则

在各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都应该遵循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原则,使建筑施工既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又符合施工科学、合理的操作方法和作业流程,从而保证施工的安全有序,实现施工现场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挥施工技术人员以及新设备和新技术的巨大潜力。

4.3规范、标准的原则

这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所要遵循的最为基本的原则,以此保证各项施工工程项目的协调有序,克服施工过程中的主观随意性,强化施工现场的服从意识,从根本上提高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建立规范、标准的施工现场秩序。

5.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的相关措施

5.1建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基本制度

5.1.1建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图纸的学习会审制度

通过比对施工技术图纸是否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相符合,从而保证施工技术人员充分了解图纸的内容和要求,充分把握图纸的特点,进而能更好地解决技术图纸设计与实际施工之间的矛盾,保证现场施工的有效进行,保证施工的质量与安全。

5.1.2建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方案的施工企业参与制定制度

作为建筑工程的施工企业, 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参与施工技术方案的设计与制定, 从而实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有效结合, 使施工技术方案既符合施工单位的技术管理条件, 又能保证施工单位有足够的施工技术准备时间,使施工单位明确技术方案的设计意图, 有利于正确反馈工程施工的相关信息,从而确保施工技术方案的设计质量, 避免技术设计方案的返工或者修正现象的出现。

5.1.3建立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检验制度

现场施工材料、设备等的质量好坏,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建立材料的检验制度,合理配备材料试验设备和检验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检测,能够保证对材料质量的有效把关。

5.1.4建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档案资料管理制度

技术档案资料是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进行技术管理工作,组织科学研究和生产的重要依据,能够系统地反映建筑单位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活动中的技术标准和科技成果。此制度的建立能够有效地汇集建筑工程的相关资料。通过相关工程技术负责人审定、整理和积累的这些技术经济档案资料,能如实反映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真实情况,为以后建筑工程的维护、改造和扩建提供依据,从而保证建筑工程后期的安全使用。因此,在实际的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应将这项制度的实施作为建筑企业的重要技术基础工作而贯穿于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

5.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其他措施

5.2.1要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管理措施,不断完善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的组织机构,落实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责任, 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施工技术人员的才智,从而保证现场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5.2.2对于国家颁布的施工管理制度和标准要及时地组织学习,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施工规范和标准来完善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从而依法进行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工作,避免违法违规施工行为的出现。

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处理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因为设计上或者施工过程中的缺陷,造成工程的质量出现问题,这时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问题。工程质量往往随时间、环境、施工情况的发展变化有细微裂缝,也可能发展为构件断裂,有的局部沉降,变形,可能致使房屋大面积裂缝或倒塌,为此在处理质量问题前,应及时会集有关人员:设计 建设施工单位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论证作出判断,找出原因,对那些随着时间温度湿度荷载条件变化的变形,裂缝认真观测记录,寻找变化规律及可能产生的恶果 对那些表面的质量问题,要查明问题的性质是否会转化,对那些可能发展成为构件断裂或房屋倒塌的恶性事故,要及时采取应急补救措施:

6.1对较大的质量事故,应设警戒或封闭现场,在认定不可倒塌或进行保护后,方可进入现场

6.2 对要求拆除的质量事故应考虑相邻区域结构的影响,以免进一步扩大,应制定可靠的安全措施和拆除方案

6.3凡是影响结构安全的,应对处理阶段结构强度,刚性和稳定性进行验算,提出可靠防护措施,严密监视结构的稳定性

6.4在不卸荷条件下进行结构加固时,注意加固方法和施工荷载对结构承载力的影响

7.结语

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在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施工企业只有通过采取先进的技术管理措施,充分运用新技术和新设备,促进施工技术的现代化进程,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工程施工的劳动生产率,保证现场施工秩序的安全稳定,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品质质量,实现工程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获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总的来说,近几年来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得到了快速的提高,而且有些技术已经和国际接轨。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建筑行业应该积极开发新的技术领域,不断总结经验,积极向国内外一些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方法学习,积极推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恩华,王广伟.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M].北京:机械工

业出版社,2010,6.

[2]李有香,满广生.房屋建筑施工[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3.

[3]李伟,王飞.建筑工程施工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

[4]陈坚毅.浅析建筑工程质量与施工技术的探讨[J].科协论坛,2008(5):27-28.

篇6

中图分类号:[TU7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其内容是研究如何高效益地实现项目目标,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基础,对项目按照其内在逻辑规划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由于建设工程项目是一次性的,故项目管理需要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理论和方法进行管理,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和程序性的特点。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还停留在粗放型管理上,没有系统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单纯的依靠质量管理工作以及文件归档进行施工技术的管理。而且由于工程中标后的分包施工中,中标企业缺乏对分包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也使得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开展困难,影响了施工技术管理的科学开展。最终导致了施工技术管理实施不到位、粗放型管理影响了技术管理的实施,造成施工过程的技术管理工作不能为质量管理、成本管理等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影响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正常开展,影响了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高。针对这样的情况,加快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分析与研究,提高施工企业对技术管理的认识,促进施工企业技术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以此为施工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奠定基础已经成为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重要性及其对企业各项工作的影响分析

2.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对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促进作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是现代工程建筑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具体表现。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工艺技术参数的控制、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还是企业技术力量、技术水平的直接反映,是企业综合技术力量的具体表现,其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预防有着重要的影响,是企业通过科学的技术管理降低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发生、减低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成本,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为基础开展的管理工作能够有效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企业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企业以技术管理为中心、成本管理为重点、向质量要效益目标的实现。通过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能够有效地整合优化企业施工管理流程、促进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最终达到促进企业综合管理水平提高的目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对企业经济效益提高、质量管理工作实施的促进作用。建筑工程施工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得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通过降低投标价格、紧缩利润空间以促进中标目的的达成。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施工企业利润,也造成了建筑施工市场恶意竞争情况的出现。由于紧缩利润空间、降低投标价格进行投标导致了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利润的逐年降低,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如何在目前的情况下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成为了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正确认识施工技术管理对企业的促进作用、以技术管理工作为基础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成为了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重要工作。通过科学的技术管理实施能够使施工过程各部门职责更加明确、提高部门间的配合、减少工作推诿,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效率。

3.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

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包括进度、质量和成本控制,三个控制没有轻重之分,同等重要且应有机结合。

3.1成本控制项目施工的成功与否,利润率是一个重要指标。利润= 收入- 成本,可知利润的增长,就要增加收入、减少成本。收入,即施工单位中标时的投标报价是相对固定的,而成本在施工当中则是可控制的,因此成本控制是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关键工作。在进行成本控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3.1.1成本最低化原则。施工单位应根据市场价格编制施工定额。施工定额要求成本最低化,同时还应注意降低成本的合理性。施工定额还应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动,经常地进行调整。

3.1.2全面成本控制原则。成本控制是“三全”控制,即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控制。项目成本的全员控制有一个系统的实质性内容,包括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网络和班组经济核算等等,应防止成本控制人人有责又人人不管的现象发生。

3.1.3动态控制原则。施工项目是一次性的,成本控制应从项目施工的开始一直到结束。在施工前,应确定成本控制目标;在施工中,应对成本进行实时控制,及时校正偏差;在施工结束后,对成本控制的情况进行总结。

3.1.4目标管理原则。项目施工开始前,应对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确立目标。目标的确定应注意其合理性,目标太高则易造成浪费,太低又难以保证质量。如果目标成本确定合理,项目施工的实际成本就应该与目标成本相差不多。相差太多,不是目标成本确定有问题,就是项目施工有不善的地方(譬如有偷工减料或者出现材料质量不合格的情况)。

3.1.5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各部门在肩负成本控制责任的同时,享有成本控制的权力,同时项目经理要对各部门在成本控制中的业绩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评,实行有奖有罚。只有真正做好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控制,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3.2进度控制

3.2.1编制进度计划应在充分掌握工程量及工序的基础上进行。

3.2.2确定计划工期。一般情况下,在投标书中已经承诺满足建设单位在招标文件中工期要求。施工单位应认真执行该工期,同时结合自己所能获取的最大且合适的资源,以最终确定计划工期。不合理的工程施工进度安排,将会影响工程施工质量水平,将增加工程的施工成本,同时,也会对工程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留下较大的安全隐患导致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

3.2.3要用施工任务书把计划任务落实到班组,实时监控进度计划的完成情况。

3.3质量控制项目施工的质量控制主要应从人、材、机等三个方面着手控制,由于任何项目都是由人来完成的,所以人的控制是质量控制中最为关键的工作,是其他控制的基础。

3.3.1人的控制 项目管理中最难最基本的管理就是人的管理。人的控制首先是要选好人、用好人,人的能力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是有所不同的,但它的变化应该是围绕一个基点变动的,这个基点每个人是不同的,选择人才时应该挑选基点比较高的。不同的工作对基点的高低要求是不同的,要人尽其才,用好人。

3.3.2材料的控制 材料的控制是全过程的控制,从材料的采购、运输、存储和使用等过程进行控制。材料控制的目的是使在施工项目上所使用的材料尽可能经济合理,并减少损耗。材料的采购应根据施工合同的要求,采购最经济合理的材料,也就是说采购的材料不是昂贵的好或便宜的好,也不是质高的好或质次的好,而应以满足合同条件且低价为宜。材料的采购应注意采购周期,批量,库存量,满足使用要求,并使采购费和储存费之和最低,还应坚持“货比三家”的买卖原则。

3.3.3机械使用的控制机械的使用可以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施工质量比人工施工大大提高且有保证,在工程上应大量采用机械化施工,这样有助于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施工机械是一次性投资,使用期较长,属于较大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施工机械管理的关键是在开工前对机械是购买、租赁或者继续使用原有机械进行评估。评估主要是经济指标,在评估时应充分核算各个方案在工程存续期所消耗的经济资源,从中选择较经济的方案。

4.结语

总之,建设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进行项目的管理时应用系统的观点、系统的方法进行管理。只有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经验才能做好。

参考文献:

[1]张钰.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技术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J].建筑资讯,2008,12.

篇7

随着国内农业技术的发展和完善,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尝试大棚葡萄的种植,虽然投入资金较多,但会获得较高的收益。葡萄在我国南北各地均可栽种,并且地区不同所种植的葡萄品种也不同。本文主要介绍了巨峰系列葡萄的大棚种植技术。

1大棚葡萄的选种

目前巨峰系列葡萄中种植面积较大的是从国外引进的欧美杂交品种,例如京亚外、滕稔等,其主要的种植地在我国江、浙、沪一带,后经过国内专家的不断改良和优化,北方地区也进行了推广种植。在大棚葡萄选种时必须满足三个原则,一是结果后的果实质量高;二是成熟期适中,具有较高的销售价值;三是便于运输和存储。在选种过程中除了可以选择欧美杂交品种外,还可以选择近几年我国研究的欧亚杂交品种[1]。

2栽培方式

对大棚葡萄栽培方式的选择应该根据栽培需求而定,其中如果选择早熟或中熟的葡萄品种,则适宜采用保温大棚进行种植,以催熟为主要方式;而如果选择高品质葡萄品种,则适宜采用晚熟种植方法,可利用避雨塑料大棚进行种植,降低外界湿度对葡萄的影响,同时减少病虫害的侵入。

3种植地点的选择

大棚葡萄适合于种植在地势开阔、阳光充足、空气质量优异的干燥土壤当中,其中以砂质或粘质土壤为宜。大棚的搭建方式以单行小棚、单栋大棚、联体大棚等方式为主,可采用钢管或竹签搭建大棚的主体支架。为了有效降低大棚葡萄种植的投资成本,可选择单行小棚的方式,这种小棚是在原有的双十字篱架的基础上将水泥柱的高度增加到2.8米,并且在水泥柱的两侧使用2.4米长的钢管或竹签搭建大棚的拱顶。大棚构架外铺设的塑料膜宽度为2.5米,保证土壤不会受到外部雨水天气的影响。

4休眠和破眠工作

所有葡萄在生长过程中均需要经历休眠过程,当大棚内的温度降低到7.2℃的情况下,葡萄的休眠时间可以达到2000小时,这种休眠方式能够为葡萄的发芽和开花储存更多的营养物质。南方地区葡萄的休眠时间在1月初~2月初,北方则在12月初~1月中旬,在这一时间段内应该对大棚进行覆膜,从而避开最低气温,并利用阳光和塑料膜提升大棚内的温度。同时,为了有效进行破眠,还可以在冬季来临时进行剪枝处理,利用浓度为20%的石灰氮液体对植株进行处理,可以将葡萄发芽的时间提前7天。在使用过程中可利用喷涂和刷涂方式,将药液喷洒在幼株上,这种破眠方式对于葡萄幼株的发育不会造成影响[2]。

5覆膜管理

首先,对覆盖的塑料膜进行选择,塑料膜的厚度、透光性等对大棚葡萄的生长都有着明显的影响。如在温度较高、光照时间较长的地区,大棚上的塑料膜老化情况将会恶化,再经过秋季大风袭扰之后很容易产生破损。同时如果塑料膜的使用时间超过2年,大棚的透光性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并且保温性能也有所下降。因此当前国内各地区在种植大棚葡萄时均采用了年年换膜的方式,并且在顶膜覆盖之后还需要扣上压膜线。其次,控制覆膜的保温和保湿效果,在完成覆膜早期大棚内的温度不适宜过高,通常温度应该控制在22℃~25℃,夜间的温度也不能低于15℃。在夏季时,大棚内外的温度差应控制在15℃左右。而在秋季时为了提前控制大棚内的温度,还应该采用双膜覆盖的方式,在原有覆膜的基础上覆盖草席,或者直接在植株上或根系上进行薄膜覆盖。这种人工控制温度方法能够使葡萄发芽情况更为整齐,但需要注意,在覆膜后如果过度浇灌很容易导致土壤温度过低,因此在覆膜后要尽量控制灌溉次数和水量,可以采用喷洒的方式来调节土壤湿润度和空气湿润度。最后,覆膜约一个月以后,种子开始发芽,此时外界的温度通常在10℃以内,北方地区的温度更低,而大棚内的温度则需要保持在20℃左右,不能使棚内温度过高。如果棚内温度超过25℃,则必须将覆膜的裙边掀起通风,降低大棚内的温度。在覆膜两个月后,应该有效控制土壤水分,避免葡萄枝叶的多余生长[3]。

6后期管理

首先,在种植后期时应该在原有覆膜基础上铺设反光膜,将大棚内的光照强度控制在30%左右,有效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其次,要根据葡萄植株的生长情况提供营养元素,其中枝叶生长过盛时需要在花前期喷洒磷酸二氢钾、硼酸、硼锌肥等营养物质。再次,在果实膨大期时则需要喷洒磷钾肥,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最后,要注意冬季剪枝,以葡萄藤当中长度稍大的作为主枝进行修剪,每平方米内仅保留4~5条结果分枝即可。

7结语

大棚葡萄种植是一种投资较大、收益较大的农业种植项目,其优势在于不受冬季气温的影响,利用大棚对植物所需生长温度进行调节,并可以控制光照、土壤水分以及空气湿度,进而有效地保证各季节内均能够种植葡萄。但需要注意的是,要根据不同季节和葡萄不同生长阶段进行相应的管理,重点在于温度控制、破眠、修枝等。

参考文献

[1]项春清,何井龙.吉林西部地区大棚葡萄栽培技术[J].吉林蔬菜,2012(11):16-17.

篇8

2营林技术创新管理现状及问题

2.1创新流程不完善

一个企业要想实现创新,首先要创新管理理念,具体体现在改革管理体制,而后进行技术创新。但在实际操作中,制度和技术创新密不可分,贯穿整个企业生产经营流程,每个环节相连通,没有起点与终点,反复循环进行。

2.2创新模式单一

我国创新的模式包括原创、模仿、融合3种。在林业管理中并没有被普遍地被推广应用。原创通常是被率先开发,技术创新需要从基础研究做起,经过构思、研制、中试等环节,成熟后应用到生产上,并逐步推广到市场。目前,我国的营林技术管理水平远远达不到规定的标准。

2.3缺乏创新激励机制

在企业中,激励与创新相辅相成。由于我国现有的产权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缺乏创新机制,找不到明确的关系人和责任人,企业的利益没有人关注,自然不会主动去创新。在营林技术管理工作体制中,管理模式非常复杂,由省林业局下达通知市林业局,再转交具体营林部门,最后达到林业站,办事效率低,导致营林技术管理工作松散低效。

2.4创新意识淡薄

在绝大多数的营林技术管理工作中,相当多的工作人员工作态度松散,对技术管理不够重视,每日的工作内容和模式基本是固定不变的,应对突况的能力非常差。最终,导致营林技术管理工作的展开效果欠佳。其中,缺乏创新意识是他们工作效率及能力较差的一个重要因素。

3营林技术中管理创新的路径

3.1革新管理理念

首先,在营林技术管理中,革新管理理念,强化营林管理职能,可以提高林业管理效率。传统的林业管理模式程序复杂、职能不明,健全计、财、物相独立的营林技术管理体系,规范技术人员的工作行为,集中管理,消除体制对其它领域的不利影响。其次,转变传统只重视植物经济效益,不统筹兼顾生态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经营意识,采用更实用性的方法和手段去完成计划目标。

3.2加大投资创新力度

营林技术的创新往往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撑,科学的投资是影响营林管理成效的关键因素。建立起合理的资金分配体系,确保将资金用在“刀刃”上,每笔的投资得到高效利用。这需要管理者不断优化企业营林投资管理结构,对项目资金实现科学化、创新化管理,同时在需要时,不断变更调整相关的策划,提升资金的使用率。比如,针对网站现有的理财产品和服务,营林管理也可以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出一套理财体系,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合理投资。

3.3建立电子信息管理平台

由于森林资源管理是一项目庞大的工程,日常维护工作难度较大,尤其是涉及到无人区的险情排查,安全事故防范等工作。因为自然地理、气候变化等因素,致使有些地域无法进行人为管理,如此容易造成不必要的经济和生态损失。对此,将电子信息技术引入营林技术管理工作中,在监管的森林区域、重点区域安装监控设备,实行全天候监控,提升了管理的灵活性和管理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了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隐患,减低成本,避免了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的浪费。这样的电子监控管理平台也将成为森林监管监控的重要手段。

3.4建立资源管理档案

针对森林资源实行档案管理:一是可以帮助相关的立业部门实时掌握森林资源消长变化的动态信息,预测林业发展的趋势以及评估林业价值。二是可以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数据,为日后的营林规划提供科学性、可行性的依据,创新资源的开发模式。三是运用计算机数字技术实行森林资源档案管理,也可以使得工作人员端正工作态度,提升工作技能,不断增强其创新的意识和办事效率。

4结语

在营林技术中实现创新管理,实际上就是不断改变生产观念和手段,遵循科学的发展观,兼顾经济、生态效益。有了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我国林业的发展面临重大的机遇和挑战。企业需要从创新管理体制、林业投资、革新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等多方面入手,全面提高营林生产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作者:于冰 单位:吉林省东丰县横道河林场

篇9

2对高职教育生物技术类专业实训(验)室管理模式的思考

我国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演变大致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初之前,沿用前苏联的教研室的管理模式;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采用校、系、教研室或校、院、系、教研室管理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高校加大了对实验教学资源的宏观调整及整合,实行了校、院(系)二级甚至是校一级管理模式[1]。刘敏昆提出高校实验室三级体系的观点,即第一级—公共实验室服务体系,第二级—在学科基础上的专业基础实验室体系,第三级—专业实验室体系。并指出高校实验室实行学校和学院两级管理,学校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宏观管理上,学院管理是重点。公共实验室服务体系由学校相应的管理机构管理,专业基础实验室体系和专业实验室体系由学院一级的实验教学中心负责管理[2]。徐澍敏和刘鲁平经调查发现浙江省高职院校的实验室管理中一级、二级、三级管理模式并存,但绝大多数学校采用校、系(院)二级管理模式。校级管理部门有教务处、资产(设备)处、科研处等[3]。张敬贤指出邯郸职业技术学院采用了校-系-教研室三级管理,实验室隶属于教研室管理[4]。高职生物技术类专业的实训(验)室相对独立于其它专业,因此,采用校级部门—二级学院(系)—实训(验)室二级管理模式或加上教研室的三级管理模式比较适合当前的形式。但也要分类采用不同的模式进行管理:对基础类的实训(验)室如计算机实训室、体育类实训室等应由学校统一管理,以方便协调。

3对高职教育生物技术类专业实训(验)室管理内涵的思考

3.1转变观念,重视实践教学及实验技术人才的培养实践教学对高职教育来说其重要性已无可置疑。各高职院校对实践教学越来越重视。大多数学校在二级学院(系)设置了实践教学管理机构,并且建立了大量的规章制度以规范实践教学及实训(验)室(含实训基地)管理。但笔者认为部分高职院校设立制度可能是教学质量评估的产物,一些领导并未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对实践教学及实训(验)室管理的重视还是只停留在口头上或是在制度上,并没有进一步落实。同前面的调查一致,一些学校对实训(验)室管理不够重视,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许多人认为实践教学是教学的辅助部分。正因为如此,高素质人才不愿意长期在实训(验)室岗位上工作,高职院校又缺乏引进高素质技术人员的机制,结果导致了实训(验)室建设和管理长期在低水平上徘徊,学生实践能力难以得到较大辐度的提高。学校领导要明确实验技术人才队伍是学校教学的一线人员,是学校教学队伍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不是教学辅助人员,对高职院校来说尤其是这样。3.2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3.2.1信息化管理为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各高职院校通过中央财政的支持或是新兴支柱产业等项目新建了大批实训(验)室(含实训基地),添置了大量教学仪器设备,使得学校实践教学的管理工作更加繁重和复杂。为节约人力和成本、减少误差、并方便动态管理等,采用计算机来进行辅助管理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实训(验)室管理的一个必然趋势。颜姣姣提出目前使用较广泛的是LIMS系统,即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同时还提出了基于B/S模式的实验室建设管理系统。使用以上系统既可方便实训(验)室主管部门对实践教学进行宏观控制,节约成本,强化管理,同时也积累了大批实训(验)室工作的原始资料和基础数据,能促进校内乃至高校之间实验资源共享,有利于提高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效率、提高管理水平、改善工作质量[5]。3.2.26S管理6S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的基础管理手段之一,体现了国际先进企业现场管理的内涵,其理论与方法在众多企业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与拓展。“6S管理”起源于日本,后经发展形成一种优秀的内部管理方法,是在生产现场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开展相应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及安全等活动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种方法。这六个词在日文中的罗马发音中,均以“S”为开头,故简称为“6S”。通过“6S”管理可改善生产现场环境、提升生产效率、保障产品品质、营造企业氛围以及创建良好的企业文化。“6S”之间彼此关联,整理是整顿的基础,整顿是整理的巩固,清扫是显现整理整顿的效果,整理、整顿、清扫是具体内容;清洁是指将上面的3S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并对以上环节进行持续的宣传和实施、总结与改进;“6S”起于素养,其最终目标是提高员工的素养,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遵守规则做事;在“6S”中安全第一,安全是基础,在进行生产和其它活动时,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在“生物安全”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的时代,生物技术类专业实训(验)室的安全同样非常重要。许多管理专家认为“6S”可以在机关、学校、家庭、个人以及社会等多种层面实施。为了训练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实践教学与管理水平,使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环境与企业技术平台对接,高职院校很有必要在实践教学与管理中推行“6S”管理。已有许多研究者就高职院校实训(验)室“6S”管理进行了研究[6,7],本文不再赘述。

篇10

中图分类号U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1-0043-02

为了更好地完成桥梁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任务,我们要在不脱离其基本内容的前提下,对相关方面进行统筹、协调,也就是说,要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技术准则、政策,做好准备工作,科学设计、管理施工工艺,规划好施工技术实施方案,不断技术创新,提升技术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等工作[1]。

1 对相关方法以及制度解析的思考

桥梁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涉及的相关方法、制度重点有下述几个方面,同时,也可以作为其工作中的主要参考依据。

1.1桥梁工程施工技术技术准则、操作规范,以及其他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

桥梁的施工工程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基础设施,关系到交通、物流运输和国计民生,对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为了保证质量符合技术标准,要严格参照技术规范模式,严格遵循该项工程的招标文件,在不违反国家、地方政府对应技术水平、工艺的规范的基础上,灵活依据工程详细状况拟定相应的技术准则、具体操作规程,拟定严格的工程技术质量管理规范、标准体系,以此保障工程质量、进度[2]。

1.2成立质量控制小组研究相关施工工程技术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桥梁工程施工中相应技术规范和标准,往往需要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它是工程施工中核心组成形式和管理方法,同时,它还是可以迅速准确地发现误差,是及时对其进行指导修正的主要方法。一般情况下,质量控制小组与项目施工启动是同时产生的,它可以对工程中的核心项目以及难点做技术攻关,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对遇到的技术关键点做分析,拟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的、有经济性的方案,使工程顺利进行,达到一定质量标准;2)对不同的实施办法取得的不同效果,不断的察看、验证、分析,把对比总结经验作为实验方法,将多种理论、方案做验证,不断地改进和提升施工技术,进一步得到使用较低经济支出得到较高工程质量的系统解决办法[3]。

1.3工程施工技术材料的整理、收集

项目未实施时,搜集整理业主、建设单位等部门此项目的技术资料、分类归档,建立合适的技术、质量管理档案。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要求施工技术资料电子化存档以及其管理方法。总之,基本要求和准则是做好施工技术资料的科学化管理以及更新,确保技术资料的准确、全面,还要定期对其进行补充,分地信息分享、进一步处理,以达到工程施工、进一步科研的要求[4]。

1.4相关工程施工管理制度

桥梁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一个核心组成是对基本制度的剖析、以及正确领悟。为了让技术责任人权利和义务得到充分的保证,产生了技术责任制。重大桥梁工程,是终身制的技术责任;施工图纸会审制度是指施工方收到工程设计图纸之后,要马上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图纸分析研究,发现其设计目的以及规则,一旦发现图纸中的不正确的以及不够完善的地方,要真实记载,及时反馈,在业主、设计、监理等共同参与的讨论中,提出解决方法;技术交底是指桥梁工程实施前,技术人员对图纸、现场施工熟悉的过程。同时,对施工队发出技术交底的做法。

2 对几个重点环节项目质量控制分析的思考

结合桥梁工程施工中的一些具体施工实例分析,同时,对大量桥梁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实例思考,我们认为以下几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是技术管理中的难点、重点。假如能够在这几个环节获得超越就差不多做好78%以上的项目,下面具体对各个环节进行分析、讲解。

2.1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质量控制

可以从下述几个方面进行质量控制:1)钻孔灌注桩机准备工作时,分别查看护筒、粘土、泥浆的埋设、准备、制作,系统衔接及设备状况等。同时,分别对钻头、钻杆、钻机的直径、长度、平台水平度等情况进行查看;2)钻进时,施工人员要时刻查看钻进进展,填写钻孔记录表。按时对泥浆比重、粘滞度等进行测定,熟悉土层状况,施工单位进行自检;3)钢筋笼的检查。形状为规则圆柱体,应没有大变形。主筋要无扭曲、顺、直、彼此不相交、平行,总长度、预留搭接长度要符合设计规定;4)钻孔到一定高度后,要注意清孔。应检测泥浆指标,具体指标为:相对密度、粘滞度、含砂率依次为1.05~1.20、 17-20s、

2.2接柱、系梁、盖梁施工的质量控制

实际的桥梁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控制接柱、系梁、盖梁施工的质量可以参照下属顺序进行。1)钢筋检查。查看钢筋的加工焊接是否符合设计标准要求。当钢筋骨架加工结束后,相关人员要进行细致的查看,填写相关质检单,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后确认签字;2)模板检查。外露面模板要拆装便捷,操作简单,有安全性。且板面光滑,接缝位置紧凑,严禁漏浆。使用大模板(2m以上);使用的脱模剂不可以让砼发生颜色变化;全部模板都要确保强、刚度高、稳定性好,支撑能力强,可以承受多种负荷,各部位形状、尺寸要符合要求,准确性好;模板支撑要与脚手架远离,避免施工时模板受影响;3)砼浇筑及帽梁施全问题。是桥梁工程是否能达到一个合理的经济标准的关键。

3结论

文章依据桥梁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基本任务,设计和描绘出桥梁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常规方法程序以相关核心技术管理体制。在文章的末尾对桥梁工程施工中重点环节项目质量控制分析,希望上述这几点思考能给相关专业人员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柏冰,王灿彬.浅谈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与安全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2(11):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