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性质模板(10篇)

时间:2023-06-30 15:45:2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初中化学性质,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初中化学性质

篇1

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思想教育:通过碳与氧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产物不同,渗透物质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既决定于物质本身的性质,又决定于反应条件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重点难点

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碳与氧化铜、二氧化碳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以及分析。

教学方法

实验探讨法。

教学用品

仪器:大试管、铁架台、酒精灯、带导管的单孔塞、烧杯。药品:炭粉、氧化铜、澄清石灰水。

教学过程

附1:课堂练习一

1.碳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核外电子总数是__,最外层电子数是__。

2.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随着温度的升高,碳的活动性__。

3.碳燃烧可以生成两种氧化物,__和__,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__和__。

4.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O2B.N

C.2HD.C

5.下列性质中,不属于碳的化学性质的是[]

A.稳定性B.吸附性C.可燃烧D.还原性

6.下列各组物质中,具有可燃性的一组物质是[]

A.H2和O2B.H2和CO2

C.C和H2D.C和O2

附2:课堂练

7.写出碳分别跟氧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的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前者说明碳具有____性,后者说明碳具有____性。

8.已知碳的某种氧化物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该氧化物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

9.在C+CO22CO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是[]

A.CB.CO

C.CO2D.C和CO

10.试管中装有黑色粉末,加热后变成红色固体,同时有一种无色气体生成

,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根据上述现象判断该黑色粉末可能是[]

A.木炭粉B.氧化铜粉末

C.二氧化锰D.炭粉和氧化铜

附3:课堂练习答案

1.6642.稳定增强3.COCO2+2+44.D5.B6.C

7.2C+O22COC+CO22CO可燃还原

8.1∶2CO29.A10.D

附4:随堂检测

1.用墨书写和绘制的字画,年深日久也不易褪色,这是因为[]

A.墨是黑色的,颜色深,褪一点色不明显

B.墨跟纸张发生了化学反应

C.字画上的墨迹干后,不易起变化

D.常温下碳(墨的主要成分)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发生化学变化

2.碳在氧气中燃烧[]

A.只生成二氧化碳

B.只生成一氧化碳

C.既可能生成二氧化碳又可能生成一氧化碳

D.既不生成二氧化碳也不生成一氧化碳

篇2

一.教学知识点

1.氧气的物理性质

2.氧气的用途。

3.氧气的化学性质(碳,硫、磷、铁、蜡烛在氧气里的燃烧)。

4.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

二.重、难、疑点

1.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

(2)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概念的建立。

2.难点: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区别。

3.疑点:氧化反应的定义中为什么不包括氧气的“气”’为什么不提剧烈反应的“剧烈”两字。

4.解决办法

(1)教师演示实验,并组织学生观察、描述记录实验现象,采用边实验、边观察、边记忆的方法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

(2)通过对比五个化学变化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概括归纳典型的氧化反应,并解释氧化反应定义中不写“气”字的原因来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点。

(3)采用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的形式来突破难点。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熔点、沸点等)。

2.了解氧气的用途。

3.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4.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理解化合反应的概念的含义,会分辨并准确地区分它们。

(二)整体感知

本节内容是学生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和典型代表,是从化学学科特征出发,运用实验方法研究物质的开始,符合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本节既为学习氧气的收集准备了条件,又为学习燃烧与灭火储备了感性材料。为分解难点,本节可以介绍几种物质的化学式,如O2(氧气)、C(碳)、P(磷)、S(硫)、Fe(铁)、CO2(二氧化碳)、H2O(水)等。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空气含有哪些组分?各占多少?

2.第一节习题第3题。

3.描述燃烧现象的程序。

[讲解]:说明研究物质的方法:存在、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用途、制法,其中性质是主要的。

[板书]:一.氧气的存在

[提问]:物理性质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学生回答]: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熔点、沸点等。

[教师活动]:展示一瓶氧气供学生观察其物理性质。

[结论]: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讲解]:除了刚才我们观察到的性质外,还可以通过更多的实验得到氧气的其他性质。

[板书]:二.氧气的物理性质

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度三态变化

无色无味气体1.429g/L不易溶于水-183℃淡蓝色液体

-218℃雪花状淡蓝色固体

[提问]:我们学过哪些物质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镁)反应现象是什么?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下面这几种物质和氧气反应有何现象?

[板书]: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演示[实验1—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总结板书]: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碳+氧气二氧化碳

C+O2CO2

[实验]:演示[实验1—3]硫在氧气中燃烧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总结板书]:2.硫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结论:硫+氧气二氧化硫

S+O2SO2

[实验]:演示实验:磷在氧气中燃烧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总结板书]:3.磷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发出耀眼白光,放出热量,生成浓厚白烟。

结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P+O2P2O5

[实验]:演示[实验1—4]铁在氧气中燃烧

[提问]:装氧气的集气瓶要预先装少量的水或瓶底铺上一层细沙,为什么?带着问题观察实验。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总结板书]:4.铁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的黑色固体。

结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Fe+O2Fe3O4

[小结]:装氧气的集气瓶要预先装少量的水或瓶底铺上一层细沙,是为了防止生成的灼热的四氧化三铁跌落炸裂瓶底。

[实验]:演示[实验1—5]石蜡在氧气中燃烧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总结板书]:5.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火焰十分明亮,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瓶壁有水珠生成,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生成。

结论: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教师活动]:演示和观察按以下四步进行:

(1)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质在空气中(或氧气)预热(或点燃)前并不跟氧气发生反应;

(2)点燃后,引导学生观察他们在空气中是否能持续燃烧,以及燃烧时的现象;

(3)观察它们在纯氧中燃烧的现象(注意光与火焰的区别);

(4)对生成物的色、味、态的描述或检验。

以上实验按“演示(观察)——描述——记录——写出文字表达式”的顺序进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按照描述燃烧现象的方法描述实验现象。

[讨论]:前四个文字表达式有什么共同特征?(通过对比,总结出化合反应的概念)

[板书]:*化合反应:(1)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2)特点:“多变一”A+BAB

[讨论]:以上五个文字表达式的共同特点。(总结出氧化反应的概念)

[板书]:*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

[小结]:通过以上的实验可以看出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高温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它的化学性质可概括为氧化性,因此它常作为氧化剂。

[板书]:*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

[讨论]: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有什么区别?什么情况下一个反应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

[小结]:判别某化学反应是不是化合反应,要着眼于生成物是否只有一种,判别某化学反应是不是氧化反应.要着眼于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有没有跟氧发生反应。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是从两个不同的侧面描述化学反应类型的方法。有氧气参加反应.且生成物只有一种物质的反应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

[板书]:四.氧气的用途

[讨论]:课本图1-9氧气的用途,各种用逮分别体现出氧气的什么性质?

[板书]:(1)供给呼吸

(2)支持燃烧A炼钢g,宇航C.气焊

“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辩证规律。

(四)总结、扩展

氧气是初中化学的代表物质,本节我们对氧气进行了具体辨析。其中,氧气跟碳、硫、磷、铁、石蜡的反应是本节的重点,大家要按照“根据现象得结论”的规律,掌握五个反应的现象及文字表达式,同时要学会“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规律。

篇3

化学的学科本质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应用的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是学习化学物质的一种思想方法。《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有效教学指的是:师生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去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即如何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培养更好的能力和思维。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课堂有效性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及教学效果、效率、效益。本文以《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课为例从准确把握新课程理念、有效地准备(教学设计)、有效地实施(教学行为)、有效地评价(教学评估)等几方面阐述提高课堂有效性的策略。

1.准确把握新课程理念[1]

《新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相互联系和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习科学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程课堂教学应体现生活性、发展性和生命性教学理念。逐步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树立以学为中心的主体观,树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发展观,树立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观。

本节课就是从学生熟悉的黄金饰品入手,创设鉴别真假黄金的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展开金属化学性质的学习。通过金属化学性质的学结鉴别真假黄金的方法,体验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学习化学的重要性。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式教学模式让更多的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养成科学态度、学习科学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有效地准备(教学设计)

2.1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从如何鉴别真假黄金导入新课。学生对黄金饰品比较熟悉,社会上不法分子常以假黄金――黄铜(铜和锌的混合物)冒充黄金进行诈骗活动。学生对于假黄金不是很熟悉,对于金属的化学性质更不是很了解。因此创设利用化学方法鉴别真假黄金的生活情境,可以形成强烈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引出金属的化学性质。然后紧扣金属化学性质---金属与氧气反应、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这条知识线展开教学活动。通过金属与氧气反应、与酸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总结出金属活动顺序和置换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学生总结利用化学知识鉴别真假黄金的方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最后通过课堂检测反馈课堂效果。本节课通过寻找化学与生活的结合点和生长点,将化学知识的学习融入到相关的生活现象和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之中,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化学物质,切实感受化学学习的实用性,体验学以致用带来的快乐感。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2.2 教学内容剖析

本节课主要学习的是金属的化学性质。通过金属镁、铝、铁、铜、金分别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可以总结出金属的活动性镁铝>铁铜>金。由于在氧气的性质部分已经学过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实验现象和反应表达式,所以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有一定的基础,也比较容易掌握,所以可以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内合作学习的方法。通过金属镁、锌、铁、铜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盐酸反应可以总结出金属活动性镁>锌>铁>铜。由于学生对这部分知识不了解,所以采用探究实验方法。通过学生的亲身实验---观察实验现象、书写化学方程式、总结反应规律、归纳反应类型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突破难点。通过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总结出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金属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从而得出金属活动性的强弱。这部分知识也是采用探究实验的方法突破教学难点。通过学习金属化学性质上位学习物质的性质、性质影响用途及金属活动顺序表等相关知识。同时通过置换反应的类型上位学习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2.3教学目标的确定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通常只是独立地教给学生零散的知识,这样并不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也不能让学生把握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影响用途的化学学科本质。本节课在关注学科本质的指导思想下,把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认识金属重要化学性质及置换反应、了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影响用途的学科思想、构建知识网络作为教学重点。关注学科本质更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有效性。

3.有效地实施(教学行为――教学的过程与分析)

篇4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过程本身的兴趣。精彩的化学实验最容易在第一时间激发起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直接兴趣。为此,在第一堂化学课《序言》的教学时,我们不必急于首先讲解教材内容,而可以用“镁带的燃烧”、“溶液的变色”、“烧不坏的手帕”、“魔棒点灯”等“魔法”般的化学实验,激发起学生对化学的浓厚兴趣,然后再进行课本内容的讲解,想让学生不专心都不行了。

教师除了要为学生做好演示实验之外,更应该创造条件开好学生的分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室亲自动起手来,让他们在实验中真正感受到学习和创造的乐趣。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课外实验,让他们利用废旧物品,变废为宝进行有关验证和探索。课外实验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有效补充。

化学实验贯穿于化学教学始终,所以,化学教师有丰富的实验资源去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兴趣。

二、用神奇的化学成就激发学生的间接兴趣

间接兴趣主要指对活动过程所产生的结果的兴趣。现代化学成就斐然,某些科技成果用“神奇”二字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把这些神奇的科技成果结合教学实际不时向学生讲诉或者展示出来,就可以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和探索的动力,甚至激励他们以后投身科研事业。这些成果,可以直接使用教材提供的,也可以来自其他媒体(图书、报纸、网络、电视等)。比如,用“烧不坏的猫屁股”介绍高分子绝热材料,并引申讲解这种材料在航天领域以及民用建筑、车辆上的具体应用;用“水中的鸟笼”介绍隔水透气材料,并展望这种材料在工农业、国防、日常生活上的应用(如做成不怕水的衣服、不需要携带氧气的潜水艇等)。

初中化学还可以用于“借题发挥”的科技成果有:“纳米技术”、“环保技术”、“人造金刚石技术”、“活性炭吸附技术”、“中微子通信技术”、“沼气的综合利用”、“硬水的软化”、“海水淡化”、“煤的液化气化技术”、“尾气的转化及回收利用”、“太阳能的应用技术”、“核能的开发利用”……只要教者用心收集,哪怕街头巷尾的“流言蜚语”都可能成为课堂教学素材并使之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宝贵材料。

三、用幽默的语言提高兴趣、化解难点

初中化学知识多而杂,难点主要集中于化学用语,化合价的理解及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更是难中之难。为了化解这一老大难问题,在化学教学伊始,就可以安排学生背诵元素周期表中1―20号元素名称。为了让学生背得轻松,将这20个元素名称分成四句:“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并指出第十个字和第二十个字恰好都是ai韵母,让学生当成五言绝句来朗诵。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兴趣,化解元素名称拗口、难读难记的问题,将这二十个字谐音为“亲爱的皮蓬,探蛋仰服奶,那美女归您,流露牙甲盖”,并编出一个小故事讲给学生。学生在哈哈大笑中不到1分钟就全部背下来了。这样,在以后进行元素符号、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离子化合物的形成以及化合价与化学式等的教学中简直就是迎刃而解了。

初中化学其他可供幽默的元素:

1.过滤操作中,要求漏斗下端的斜口要紧贴漏斗内壁,让滤液沿漏斗内壁缓缓流下,可以为学生幽默为“卑鄙下流”(杯壁下流);

2.电解水的实验结果“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管中产生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管中产生氢气,且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可以说成是“正养父亲,亲儿养爷”(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3.加热氯酸钾或者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七个主要操作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可以谐音为“茶庄定点收利息”;

4.金属活动性顺序“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可以谐音幽默为“嫁给那美女,心贴昔千金,冯巩赢白金”

5.用现代人的婚恋现状幽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化合反应(A+B―AB) ――结婚;

分解反应(AB―A+B) ――离婚;

置换反应(A+BC―B+AC) ――第三者插足;

复分解反应(AB+CD―AD+BC) ――姊妹易嫁。

6.催化剂(触媒)的教学,从“媒”字入手分析:催化剂就是化学反应的“媒人”,并将催化剂与现实生活中媒人的特征做一一对照,生动形象地得出催化剂的 “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不变” 三个基本特性。

…………

篇5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氢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氢气的可燃性、还原性,并了解有关的实验过程和现象以及注意事项;

根据氢气的性质了解其主要用途;

从得氧和失氧的角度对照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

能力目标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氢气燃烧与爆炸和还原性与还原反应的教学,进行量变引起质变和对立统一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建议

教法建议

在讲氢气的性质之前,学生已学过氧气的性质、制法和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确定恰当的知识范围和实验内容,使学生了解氢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氢气的可燃性、还原性及有关实验现象和化学方程式;了解点燃氢气之前为什么要检验氢气的纯度以及检验的方法,结合实验内容明确提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结合氢气的可燃性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层层深入地展开教学内容。教师讲新课之前先复习旧知识,以实验室用什么药品制取氢气,收集氢气有几种方法等问题导入新课,而后展示一瓶瓶口倒置的氢气,请学生通过观察氢气在通常状态下的色、态、水溶性、密度等,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自己总结出氢气的物理性质。这种从感性到理性认识问题的方法,层次清楚,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和能力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在讲授氢气的可燃性和还原性时,也应先演示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燃烧、氢气中混有空气点燃发生爆鸣、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在瓶口出现白雾、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等,而后运用投影,进行反应实质的总结,写出化学方程式。这种运用探索性实验的教法,能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揭示了知识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最后教师通过让学生看书进行小结,再通过让学生做练习题进行巩固,使大多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重点的知识,从而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其它一些建议:

(1)为使操作方便,节省时间和药品,氢气发生装置宜选用启普发生器。

(2)为增加实验兴趣,可在实验3-4的肥皂水中加入颜色。

(3)氢气燃烧实验必须绝对安全,氢气燃烧除焰色、发热和爆炸外,还可引导学生注意产物,即可在烧杯内壁涂上遇水显色的物质。

(4)认真做好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使学生掌握操作步骤。

(5)引导学生分析反应物和产物,为下章学习打下基础。

(6)复习氧化反应,引入还原反应。先以氢气和氧化铜为例理清概念,不要急于将前面各种氧化反应均分析一下哪个是氧化剂、还原剂。

(7)使学生了解用途对性质的依赖关系。

关于“燃烧”概念的扩展

从对比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和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火焰的颜色不同和生成物不同,不仅能总结出两个反应的特殊性,同时也能找出它们的共性——剧烈的、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从而扩大了“燃烧”概念的内涵。

同时,还可以观察到它们的火焰构造与酒精灯和蜡烛的火焰结构不同。氢气在空气中和氯气中燃烧的火焰都是内外两层,这是因为气体燃烧时不必经气化阶段,所以没有气化层的“焰芯”。

氢氧混合气体的爆鸣

在导管口点燃氢气之前,必须先检验氢气的纯度,完全是由氢气易燃且放出大量热的性质所决定的。

课本选用了纸筒的实验。但书中只描述了"刚点燃时,氢气安静地燃烧,过一会儿,突然听到"砰"的一声响,爆炸的气浪把纸筒高高掀起。事实上,这个实验如果做得好,所能观察到的现象要比以上课本的那段描述复杂些。所能说明解释的问题也更深入些。实验的具体情况是:

用一个没有盖的纸筒(或罐头筒)底上穿一个小孔,小孔用一尖细小木条塞紧(或用火柴杆也行)。把筒倒立,用排空气法迅速充满氢气,将纸筒向下平置于桌面上,在拔掉小木条的同时,就小孔处点燃逸出的氢气。最初氢气在小孔处安静地燃烧,一会儿听“嗡嗡”的声响,而且声音逐渐增强,最后才是砰然巨响,爆炸的气浪使纸筒腾空而起。

几种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的爆炸界限

气体最低成分%最高成分%

氢气4.174.2

一氧化碳12.574.2

甲烷5.015.0

乙炔2.580.0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氢气的化学性质

一复习提问:

1.写出实验室制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2.画出实验室制氢气的简易装置图。

二导入新课:氢气的性质。

1.氢气的物理性质:

按照描述氧气物理性质的顺序,回忆上节课的实验现象描述氢气的色、态、味和溶解性等。

【实验3-4】装置如图所示。球形干燥管里装有碱石灰干燥剂。导管口蘸些肥皂水,控制氢气流速,吹出肥皂泡。当肥皂泡吹到足够大时,轻轻摆动导管,让肥皂泡脱离管口,这时可以观察到肥皂泡上升。

肥皂泡上升说明氢气密度小。在标准状况(1大气压,0℃)下,氧气、空气、氢气的密度分别为1.429克/升,1.293克/升,0.0899克/升,它们的比值为16∶14.5∶1。(为什么用排空气法收集?)

氢气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比空气轻。

2.氢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3-5】在带尖嘴的导管口点燃纯净的氢气,观察火焰的颜色。然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过一会儿,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

引导观察燃烧的焰色和烧杯内壁有什么现象出现。把烧杯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用手触摸烧杯,感觉热量。证明氢气具有可燃性,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

(1)氢气的可燃性:

在这个实验中为什么强调“纯净”呢?如果氢气不纯净燃烧时会怎么样呢?

【实验3-6】取一个一端开口,另一端钻有小孔的纸筒(或塑料筒等),用纸团堵住小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使纸团内充满氢气。把氢气发生装置移开,拿掉堵小孔的纸团,用燃着的木条在小孔处点火,注意有什么现象发生。(人要离开,注意安全。)

引导学生观察:

①注意小孔处点火时的开始情况;

②仔细倾听音响的变化;

③观察随音响变化而发生的现象。

板书氢气不纯混有空气或氧气,点燃时发生爆炸。

为什么点燃纯净的氢气能安静地燃烧,而混合气体却会发生爆炸呢?

点燃纯净的氢气时,在导管口流出的氢气量少,与氧气接触少,反应时产生的热量也少,且散失较快,所以点燃时安静地燃烧。

点燃纸筒中氢气时,随着氢气的消耗,空气不断从纸筒底部进入筒内。氢气和空气接触并混和,与氧气接触面多,点燃时快速反应,产生的热量在极短时间内、有限空间里急剧膨胀,就发生了爆炸。

实验测定,当空气中混入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74.2%时,点燃即发生爆炸。这个范围叫做氢气的爆炸极限。所以,点燃需要纯净的氢气,点燃氢气前必须检验氢气的纯度。

【实验3-7】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移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就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响声很小,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如果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经检验不纯而需要再检验时,应该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一会儿,然后再收集氢气检验纯度,以免暗焰引发氢气发生器爆炸。

【实验3-8】在干燥的硬质试管底部铺一层黑色的氧化铜,管口微向下倾斜。通入氢气,过一会儿再给氧化铜加热。注意观察黑色的氧化铜有什么变化,管口有什么生成。反应完成后停止加热,还要继续通入氢气,直到试管冷却后,再停止通氢。

引导学生思考:

(1)放氧化铜的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2)导气管为什么要伸入到试管底部,管口不能用塞子塞住?

(3)为什么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氧化铜?氢气的纯度是否需要检验?

(4)实验在停止加热时,为什么还要继续通入氢气到试管全部冷却为止?

联系已学过的有关知识逐一讨论。归纳出实验步骤韵语记忆口诀:

板书“一通、二点、三灭、四撤”。

引导学生用化学式表述反应过程

氢气和氧化铜反应:

练习:实验室制备氢气并使氢气跟灼热的氧化铜反应有以下主要步骤,请按正确的操作顺序排列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

A检验氢气发生装置的气密性;B给试管中的氧化铜加热;

篇6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063-02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兴趣是引导学生步入化学殿堂的一把钥匙,因此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使学生学好一个学科的前提条件。兴趣是个人对课题有意选择并力求认识的一种倾向,因此兴趣是求知的重要动力,所以就有兴趣是成功的一半之说。如果学习的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始终能保持浓厚的兴趣,那么学习的过程也就变成了一种享受。教师作为教育过程中的引导者,应该正确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使之成为学习的长久动机。化学课是九年级新设的一门课程,学生兴趣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我认为,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必须要明确学生易对九年级化学教材中哪些知识点产生兴趣。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观察,笔者发现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兴趣产生的心理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类最微妙的能力就是爱的能力。"师生间情感的交流和沟通,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深爱自己的学生,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关心和帮助他们,并且听取他们对该课程的反映,要和他们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并和他们交朋友,而且要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这样学生会由对教师的热爱,逐渐转变为对教师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

二、优化组合教学内容是兴趣产生的物质基础

很多有关化学方面的知识,如高能燃料、温室效应、纳米材料、光导纤维等在国防、科技和人民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会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勇于探索的精神。这种强烈的求知欲便是学生产生兴趣的直接基础。

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教材中,有很多有趣的实验和耐人寻味的典型事例,集科学性、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寓兴趣于科学信息之中,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如"白磷的燃烧"实验,同样都是通过磷,而在水下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均不燃烧,只有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的有趣现象,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产生对化学的兴趣。

三、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即创设一个使学生学习愉快而不过分紧张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把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这就要求从以下三方面做起:

1.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和其它直观教具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

搞好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化学实验能给学生展现诸如颜色变化、放出气体、产生沉淀等生动、新奇、鲜明的化学现象。教学中要借助化学实验诱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要结合实验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增强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创造条件做好演示实验。同时还要充分利用模型、流程图、标本、投影、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化学教学内容形象化,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般的学习,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

2.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培养学生兴趣及各种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亲自动手,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际操作,体验成功的喜悦,这会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他们会根据自己掌握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去探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使学习兴趣上升到更高层次。

四、精心设疑,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巧设疑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讲离子时,氯气和金属钠反应,在盛有氯气的集气瓶口放上石棉网,把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来回迅速摩擦,可看见瓶内火星四溅并伴有大量白烟,这时学生觉得十分有趣,课堂气氛活跃,此时结合实验,引出钠原子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成为钠离子(Na+),达到稳定结构,这时钠元素化合价呈现+1价,氯原子获得一个电子,成为氯离子(Cl-),达到稳定结构,这时氯元素化合价呈现-1价,引出离子概念。学生们在实验的现象和教师的提问中产生兴趣,又为后续学习做好了铺垫,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五、形象有趣的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日常化学教学中,如果能把演示实验做得干净利索、现象明显、趣味十足,就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讲到"缓慢氧化和自燃"时,笔者不是直接讲概念,而是设计一个有趣的实验:将滤纸浸入溶有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中,然后晾干,不到半分钟,滤纸先冒白烟,然后燃烧。"不用点燃,为什么滤纸会自发燃烧呢?"学生对此很好奇,学习的欲望空前高涨,经过笔者的点拨,最终找到了答案,学习兴趣大增。

当然,我们不能让学生的学习目的仅仅停留在短暂的新鲜感的层面上。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他们正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此时,化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索未知世界,当学生取得一定成绩时,要及时恰当地表扬和鼓励,以避免他们的兴趣发生转移。

篇7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对于学生化学知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在高一的化学教学中,化学相较于初中所学的内容存在一定的难度。由此,教师必须要深刻探索初中化学知识与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点,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化学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促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

一、重视初中化学知识的复习,由旧知识导入新知识

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的内容有许多是相关联的,故而,教师在进行高中化学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复习以前的初中化学知识,以此为衔接点,进行新的化学知识的学习。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在讲学时,应仅仅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能够对以前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回忆,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一“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在初三的时候曾经学过金属和金属材料,我们知道了金属的化学性质,那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金属的化学性质。”通过这些话语进行新课导入,帮助学生将新旧知识进行整合。

二、注重化学知识的局限性,不同阶段的化学知识进行适当教学

初中化学的学习内容与高中化学的学习内容还是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区别的,由此,学生在进行高中化学学习中,教师需要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初中化学知识与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对此,笔者认为高中化学教师应对初中化学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进行分析,并根据这些进行高中化学教学设计。初中化学内容有些还不够全面,以至于到了高中,其一些化学知识有一些偏差,也就是说初中化学知识与高中的概念以及原理不一定相符,倘若教师不能进行一些讲解,学生很可能产生疑惑,从而难以正确学习这些知识。比如,在初中化学中,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的定义是分开学习的,而到了高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不能单独存在的。由此,教师就需要向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从而进行相关的讲学。

篇8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3-259-01

在教学内容中,很多重点知识内容的讲解往往会列举出一个或多个范例进行具体详细的描述。教学内容中的范例将教学内容系统的串联起来,相互直接发挥着直接连带的关系作用。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懂得合理利用这些范例,对教学内容不断深化、促使学生思维模式得到拓展,深度挖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一、应用范例教学的原则

1、基础性原则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要遵循基础性原则,充分考虑学生们掌握知识的能力以及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具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在不断的开展过程中,寻找学生们的兴趣所在,进而投其所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比如,学生们的年龄、个人兴趣爱好以及生活经验等方面的考虑,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实现高效性的课堂教学。例如,在学习“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基础性练习题,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使得学生们都能得到锻炼的机会。又如,在学习“纯碱”的化学性质时,教师可以结合生动有趣的化学小故事引导教学,使得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掌握知识内容。

2、尊重学生兴趣的原则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想要实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必须想尽各种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体现了尊重学生兴趣的基本原则。为此,范例的选择必须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情况,选择那些容易理解、并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范例内容。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资格,使得学生的参与程度逐渐提高。例如,在学习催化剂内容时,为了要学生们了解催化剂的实际作用,教师可以与现实生活中的中介行为作为形象的比喻进行引导,学生们很快就了解到了催化剂在化学实验中扮演的角色,掌握了基本的知识脉络,对进一步的学习相对来说就简单不少。

二、在初中化学中如何应用范例教学

1、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范例

教学任务开展的目标无非是实现学生学习能力达到一定的标准。范例教学的应用,不仅要求教师明确所要解决的学习内容,而且还要明确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能力水平。因此,教师必须围绕着一定的教学任务目标开展教学,并且结合教学内容、教学原理以及技能等选择恰当的教学范例,在范例教学中按照传达的知识内容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学习“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教师会以钠为例,进行实验操作,探索酸碱的化学性质。将钠粒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则是发出耀眼的白光、钠迅速熔成白球,上下窜动,并伴有嗤嗤的响声。然后,教师在烧杯汇总滴入苯酚,水马上变成了粉色。对于这样的现象,学生们往往会引起极大的兴趣爱好,探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这时,教师就应该顺应学生的思路,提出为什么会出现粉色的问题。这使得在极短的时间内抓住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接下来教师就理所应当的引出本节课程所要学习的知识点。另外,教师也可以结合实验现象拓展学生们的知识面,使得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内容。

2、注重提高学生对于化学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

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内容,是关于自然的科学,也是关乎人类的科学,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初中化学所学内容大部分涉及到的是认识生命的过程,探索人类不断进化繁衍的历史。同时,化学所学内容中也包含人类未来发展生存的手段以及获取自由的方式。也有关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关系以及相互之间的转化关系等等,通过不断的探索、探究,寻找到具有价值的资源。这些所谓的研究并不是没有任何作用,可以通过研究出来的规律或者实验手段对自然过程或者物质进行模拟或者人工合成,在任何其他的领域中可能会应用得到。所以说,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建立了一种紧密的联系,无法脱轨。例如,在学习稀盐酸与氧化铁反应实验中,生活中可以常见到这种反应实验的应用作用,就是除铁锈的原理。又如二氧化碳的灭火作用,一般灭火器是利用二氧化碳的不可燃以及不助燃的化学性质以及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

3、注重教学反思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通过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来了解学生们对教学课堂中的内容的掌握情况。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加强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在课程快要结束的时候,教师可以参与问答形式对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情况进行了解。如果课堂时间有限,也可以利用课下时间与学生之间一对一交流,争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意见,不断促使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不仅要虚心接受学生们的题意,也要与其他教师交换经验教训,相互借鉴有价值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优化化学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范例教学方法,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范例教学,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不断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在实践教学开展中不断创新、探索,促使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得到快速提高。

篇9

“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中的应用作为初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章节的有效设置,可以使学生能够从微观世界的角度正确地看待化学,能够对原子的构成、元素、离子及化学式与化合价有着深入的了解,培养自身良好的化学学习兴趣。结合初中化学教学方式的实际应用概况,可知课堂教学内容较为枯燥,学生难以真正地融入课堂教学,间接地影响了初中化学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发展现状,需要初中化学老师能够注重微课教学方式的合理运用,保持化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通过微课动画的形式引导学生提高对微观世界中化学物质的正确认识,促使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水平能够始终保持在更高的层面上。比如在讲解“原子的构成”这部分内容时,老师应注重信息技术及计算机网络的有效利用,采取微课动画方式引导学生加强对分子破裂形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变化过程的理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们能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正确地看待原子、分子之间的关系,积极探索初中化学微观领域的各种现象,促使初中化学微课教学方式长期使用中能够达到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

二、微课在初中化学探究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教学方式的有效利用,有利于提升初中化学整体教学水平,拓宽老师教学思路的同时优化教学方式,实现对学生化学实验教学中自主探究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综合培养,加深学生对各个化学知识点的理解。在开展化学实验教学活动时,由于某些化学药品具有腐蚀性和毒性,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时可能会造成一些危险事故的发生。此时,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实验教学中对掌握实验操作的正确方法,明确每个实验步骤,引导学生主动地加入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微课的合理引入,优化化学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更多的学习热情。比如在讲授“酸和碱”这部分内容时,为了使学生能够对常见的酸和碱有着必要的认识,老师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对水注入浓硫酸实验内容进行细致地讲解,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熟悉整个实验操作流程,为后续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中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会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创造性思维,从多个角度正确看待各种实验现象。

三、微课在初中化学复习考试内容中的应用

初中阶段学生面临着中考的挑战,需要掌握正确的考试复习方法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初中化学复习考试内容教学过程中选择可靠的教学方式、保持先进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增强各部分内容复习的实际作用与效果,引导学生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需要的复习计划。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需要注重微课在初中化学复习考试内容的实际应用,促使学生们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总结出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为自身化学复习效率的不断提高提供必要的保障,在良好的化学课堂模式中享受更多的乐趣。比如在复习“金属和金属材料”这部分内容时,为了使学生能够掌握各种金属的化学性质,老师应采用微课教学方式通过多媒体设备对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以动态化的文字、图片等进行讲解,逐渐形成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课堂教学模式,促使学生们能够在微课教学中加深对金属化学性质的必要理解。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092-03

1958年,英国生物学家、哲学家波兰尼(Michael Polanyi)首次提出知识可以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这两类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将产生新知识,[1]而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是知识转化过程中的难点。20世纪60年代,隐性知识及其显性化成为发达国家的研究热点,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包括我国学者在内的各国理论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传统的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关注显性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隐性知识的传授。然而,隐性知识是人类获得和持有的终极能力,是各类知识融会贯通的关键,亦即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具潜在价值。那么,生物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使隐性生物学知识显性化?本文从生物学学科的特点出发,就如何发挥隐性知识的作用及其显性化的途径进行一些探讨。

一、教学中隐性与显性知识的关系

通常人们根据知识的获取、传递的难易程度,将知识分为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与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而教学中的隐性知识指在教学过程,存在于教师和学生中难以模仿、表达和规范化,不易与他人交流和共享的知识。教学中的显性知识则是指师生间能够系统表达的、正式而规范的知识。教师只有将凝聚在其个体的有价值的隐性知识转化为能够通过书面和系统化的语言表达的显性知识,才能促进师生间有价值的隐性知识的共享。在波兰尼的著作中,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和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是一对对立的概念,前者是指“沉默的”、“不明说的”和“心照不宣的”知识,又称为意会知识、非言传知识(inarticulate knowledge);后者则指“明确的”、“清楚的”和“明白表示的”知识,即明确知识、言传知识(articulate knowledge)。[2]关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关系,我国学者王德禄认为:外显知识可以说是“冰山一角”,而内隐知识则是冰山底部的大部分,托起整个冰山。[3]内隐知识是智力资本,是给大树提供营养的树根,外显知识不过是树上的果实。据报道,人类20%的知识是显性的,80%的知识是隐性的。[4]由此可见,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是实现知识共享和知识创造的开始和源泉。教师的教学知识也是由显性教学知识和隐性教学知识两部分组成的,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显性教学知识,还应关注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隐性教学知识,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我调节、监控能力。

二、生物学教学中隐性教学知识的类型和特征

在隐性知识的研究中,野中郁次郎[5](Nonaka)将波兰尼(Polanyi)对隐性知识的分类具体化,指出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包括认知(cognitive)和技术(technical)两个要素。隐性知识是人类进行知识创新的关键。教师的隐性教学知识是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经过反思和实践形成的个体特有的教学知识,是教师教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以个体的经验存在着,难以清晰、准确地用文字、图表或语言描述,但在教学中却深刻地影响着显性教学知识的获取、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及教学目标的达成等。认识和理解教学过程中的隐性教学知识是整个教学目的得以真正实现的一个必要前提,也是当前深化生物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条件。生物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隐性教学知识也包含着认知和技能两个要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关教师认知要素方面的隐性教学知识。认知要素系列的隐性教学知识主要包括教师个人的直觉、灵感、洞察力、信念、价值观和心智模式等,它是教师个人知识的基础,隐含于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及教师的显性教学知识中,与教师的经历、潜在素质、性格、修养等因素有关。①教师的教态,教态是教师所特有的外在的各种素质的综合体现,它通过教师的面部表情、态度、姿势、动作、语言、服饰等得到表现。教师的教态素质立足于教师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教学实践智慧,是教师职业所特有的隐性教学知识,它以丰富的“非语言行为”(如得体的服饰、会意的微笑、恰到好处的象形手势及谈吐的神态等感性形式)融入教学,使学生在获得新知识的同时等到熏陶与感染,触发和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切实体验,提高教学效果。②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隐性管理及权威辐射,教学的隐性管理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间接控制或通过潜在力量影响学生行为和心理状态的一种管理方法。在课堂上,教师若能恰当地运用目光交流法、动作暗示法、表情引导法和情感共鸣法等,有利于增强教学的吸引力。目光交流法是指教师通过眼睛的神采和眼神的流动传递自己想要表达的愿望、态度、思想情感和言语。例如在讲到生态平衡中人类对其破坏的内容时,给予鄙视的目光,而在讲到人类对鸟类的保护行为时则流露出赞扬的目光等,这对课堂具有隐性的调控功能;动作暗示法是指教师用各种动作暗示,向学生传递教师的指导或管理信息,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引导去思考领悟,是辅助课堂管理的非语言的外部表现形式;表情引导法是教师通过面部表情变化把一些难以或不宜采用言辞表达的微妙、复杂、深刻的思想情感准确地表露出来,对学生有较强的潜在调控作用;情感共鸣法是指教师充分发挥情感所具有的信号和调节功能,把自己的意图信息传导给学生,从而起到学生的共鸣。权威是指在某领域里能使人信服的力量或威望。教师的权威包括学识、专长、治学态度、品质修养、爱心、同情心以及教师的人格魅力等,这也是一种无形的隐性知识,会成为学生效仿和追随的对象,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身心成长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更多的是通过言传身教的形式感染着学生,也是各类隐性教学知识中最难掌控的知识。③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风格是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独具个性魅力、思维方式、及审美趣味的具有稳定性的教学风貌。它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结果,是教师思想情感、教学观念、教学技巧、知识素养、品德修养及个性特点的独特结合和集中表现,其独特性表现在其独特的教学风范、教学机智、教学语言、教学策略及随机应变技巧等方面。教学风格是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逐步形成的一种教学个性,是教师重要的隐性教学知识的组成部分,我们通常难以叙述清楚它内在的结构和外在的表现,但良好的教学风格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教学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2.有关教师技术要素方面的隐性教学知识。技术要素方面的隐性知识主要包括非正式的,难以用语言或其他书面形式明确表达的教学技能、技巧、经验和诀窍等,它与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教学行为和教学内容紧密相关,是个人长期积累和创造的结果。①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课堂教学语言是一种综合的语言艺术,主要包括有声的口头语言和无声的态势语言。教师在教学中的有声语言主要包括语音和吐字、语速和音量、语调和节奏、语汇和语法等,在教学教程中准确合理、规范而严密的巧妙配合应用这些语言技能,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效果的提高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类语言与教师的个人的阅历、教学经验、个性特点、知识的修养、语言技能的修养及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内化程度等因素相关,同时还受教师个人情感的制约。因此,教师有声系统的课堂语言是教学过程中最具影响力和特色但又难以掌控的隐性教学知识之一。教师的态势语言,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运用人体的部分形体变化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进行思想交流的辅助有声语言的各种交际手段,包括身姿语言、手势语言和表情语言等交流形式。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准确、适当地运用态势语言并与有声语言自然协调地配合,能达到激活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师生感情、突出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②师生交流情感的互动技巧,教学中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技巧多种多样,既包括教学情境的创设、设问激疑、小组讨论、合作实验、攻固练习等显性知识,也包括眼神交流、情感交流及肢体语言等多种形式的互动和交流内容。这类隐性教学知识地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积累和沉淀下来的,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生能力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③即时信息收集和处理技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通过课堂提问、讨论、练习、检查作业等多种方法收集教学反馈信息外,还可以透过学生的眼神、面部表情及课堂的气氛等现象捕获接信息,及时把握学生对知识信息的理解程度,进而迅速调整教学方案和进程,修改教学行为,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这类教学反馈信息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突发性,是教师通过敏锐的感知、师生情感的交融、教学情景的体验而创造的隐性教学知识,它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节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④生物学实验技巧,生物学实验对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力及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等都有重要的作用。但在生物学实验中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规范的操作技能、学生的合作探究、实验现象的分析及实验课堂的应急处理等内容充满难以掌控的问题和技巧,而这些实验技巧与教师个人的知识修养、动手能力和熟练程度、实验与教学环节的协调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都有密切的关系。

三、生物学教学中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途径

1.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在生物科学发展史中,科学家创造了很多生动有趣的故事,生物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和所讲内容密切相关的故事,把所要讲授的课题渗透在故事中,巧妙地提出学习任务,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教学目标上,营造宽松、信任、融洽的和谐课堂氛围。只有如此,学生才敢于并乐于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所以在教学中,对学生标新立异的观点要尽可能地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对于学生的错误、偏差要保持宽容态度,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改正错误,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学习的快乐。

2.创造课堂实践情境。生物学的诸多隐性知识是隐蔽在实践中的,带有较强的情境性,因此教师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实践情境,如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鲜活的生物材料、生物标本和模型、挂图等直观手段,向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尽量使学生通过眼、耳、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充分感知所学对象,经历从形象到抽象的思维过程,丰富其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体系,通过这个体系,他就可以和其他人交流和共享。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学习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性。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在参与中直接地体验、感受到难以用文字、言语表达的隐性知识,从而获得更科学准确的新知识体系。

3.分组合作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我们通常只注意了师生间的互动,或者学生和教学材料间的互动,而最容易忽略学生之间的互动。如何构建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模式,是现代生物学教育中必须重视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模式。教师首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然后构建合作小组。班级可以根据学习主题的需要,以不同的形式灵活分组,形式各异,每个小组的人数也不固定。这样每个小组存在一定的随机成分,学生乐于接受,小组自然形成。组内的成员可以进行协商讨论,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可以得到发挥。同时教师和每个学生隐性的认识立场、观点或模式伴随着具体的见解即可显现出来,学生在互相帮助、互相协作的关系中学到好的经验和习惯。

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隐性知识多种多样,其显性化的途径还尚待开发。作为一名生物学教学工作者,应及时更新和转变教学观念,大胆实践,从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包括备课和教学评价等,都应考虑到相应的隐性知识,并努力把在长期教学过程中积累的大量隐性教学知识转化为显性的教学知识,促使自己的专业隐性教学知识得到重构和发展,提高生物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Polanyi M.Personal Knowledge[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8,13-51.

[2]刘仲林.认识论的新课题-意会知识[J].天津师大学报,1983,(5):18.

[3]张民选.专业知识显性化与教师的专业发展[J].教育研究,2002,(1):25-31.

[4]龙艳红.隐性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企业家天地 (理论版),2007,1:114-115.